新闻传递专项应急预案(精选5篇)
1.1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对公司本部突发新闻媒体事件、二级单位及项目部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的应对和处置,是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的子预案。
1.2 本预案指导公司二级单位、项目部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2 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 2.1 目的意义
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处理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新闻媒体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防范风险,应对危机,确保湖北装备公司的形象安全和品牌安全,为企业改革转型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特制订本预案。2.2 工作原则
2.2.1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公司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由公司党群工作部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指导,各部门、单位分级负责。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实际,建立完善的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机制,并按照要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2.2.2 准确把握,快速反应。事件发生后,事件涉及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党群工作部,党群工作部根据事件影响的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2.3 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的舆情发布有利于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队伍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2.2.4 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的各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舆情发布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2.2.5 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3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公司成立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部,负责舆情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办公室工作职责为: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严格执行保密相关规定,严防在报道中泄露党和国家、企业、工作秘密。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请示公司新闻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遇到重大情况必须报请公司领导班子专题会议或党委会进行会商,按公司具体安排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办公室设立综合协调组、信息监控组、新闻发布组、新闻中心等四个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突发新闻媒体事件新闻发布工作。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情报信息的上报及通报,受理记者采访申请。信息监控组由部、部、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媒体有关事件报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及时上报重要信息;组织做好互联网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新闻发布组由部、办公室和事件相关的部门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新闻发布方案,代表公司“发声”,及时向职工群众和社会公众公开事实真相,撰写和发布公司新闻通稿。
新闻中心由办公室、部和事件相关的部门单位人员组成,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对接和联络外部媒体,为到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提供采访和发稿等服务。4 应急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4.1 启动新闻发布机制。
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到位,新闻发布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及社会舆情,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人员责任。及时组织新闻发布,及时公布新闻发布会的地点、时间及安排场次数等。4.2 启动新闻发布方案审批机制。
迅速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报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在组织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并遵照批示迅速组织落实。
4.3 同步启动新闻媒体联系机制。事件发生后,应急宣传小组要及时与有关媒体取得联系,并协助做好危机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和记录。对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给予支持。4.4 同步启动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向记者提供确认公开报道的信息。提供电话、传真、上网传输等服务,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现场管理,因出于安全考虑或其他原因,无法满足记者深入现场采访要求,可建立定时定点采访发布机制。经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到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的管理,不得干扰或影响事件的处置工作。4.5 同步启动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
宣传小组要认真收集和整理公司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的内外舆情,汇编舆情简报,上报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关注网上负面和衍生报道信息,必要时,可启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组织人员及时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5 新闻宣传工作的具体要求 5.1 新闻发布要求
一是要及时准确。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闻发布既要争取发布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事件发生后,情况复杂、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猜测或恐慌时,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臵工作进展情况,再及时作后续详细发布。事件处理无新的进展时,也应定期告知有关媒体。二是要把握适度。新闻发布过程中,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认真策划,周密安排,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适时、适度,要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要有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消除和化解恐慌情绪,维护公司的稳定。
三是要突出重点。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先入为主的效果,打好主动仗。除及时发布事件造成的伤亡、损失和影响等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妥善处置事故的情况,有关部门已采取的防灾、防病、减少损失等应急措施等等。
四是要坚持分类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广泛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国国际形象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5.2 媒体联系和报道要求
一是要为记者采访提供热情和周到的服务,须有专人负责。
二是主流新闻媒体报道稿件应要求记者送交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三是建立新闻宣传资料档案。及时收集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新闻、特写、评述等文字资料,与突发事件的音像、图片等一并整理存档,建立档案库,注明日期、地点、事件,长期保存。
5.3 接受新闻采访要求 5.3.1 采访前
评估采访要求,提出符合实际的采访内容,明确接受采访的主题、角度、采访者、采访时间、地点、时长以及新闻稿发表形式等一切与采访有关的事项;根据采访提纲,搜集相关资料,准备采访内容。5.3.2 采访时
采访回答应简洁明了,尽量使用明确的、描述性的、形象的语言;内容表述清楚、完整和统一;坚持提供正面的信息,对任何错误信息都要迅速澄清,避免发布可能引起断章取义或曲解的言论;在采访中要占据主动。受访者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良好形象。5.3.3 采访后
总结评估采访过程,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方法;存档采访中媒体名称、记者姓名、相关稿件、新闻剪辑片或录像带等,永久性保管。6 后期处理 6.1 善后工作
应急处置结束后,宣传小组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善后的有关新闻发布工作。6.2 总结评估 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宣传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应急处置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作为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的组成部分,上报下达,长期存档。同时,总结分析事件处置过程中新闻发布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有关宣传预案和具体工作程序作进一步修改完善。6.3 奖励处罚
对在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甚至违反纪律,导致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被动,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 日常保障机制
7.1 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7.2 建立舆情监控体系
积极应对于媒体舆情,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7.3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面发展。
7.4 完善信息摸排机制
1 应急预案的三个层次
根据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的要求, 应急预案分成三个层次, 分别是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这三个层次的预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可或缺。其中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应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事故, 或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 处置程序和措施等。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 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设备设施所指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主要内容是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等。起重吊装工程的应急预案, 属于专项应急预案这个层次, 也包括一部分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我们都不希望应急预案有付诸实施的那一天, 但是我们必须保证, 一旦需要实施, 预案必须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分工、最高效的资源利用”对突发的起重事故实施处置, 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按照《导则》的要求, 首先应该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工作组必须同时包括总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的安全技术人员。起重吊装工程的专业性很强, 而且往往这类工程具有“不可逆性”, 某些环节一旦开始是无法回头的。同时, 起重工程又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 只有总包方才能从整体上掌控, 尤其是应急资源保障和与施工现场的结合方面。
2 资料收集
《导则》规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施工现场的起重吊装工程一般都是专业分包, 是独立的项目部或者是受项目部管理的。不同于工厂、车间, 施工现场起重吊装工程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是临时性、流动性、季节性和高效性, 比如施工用电采用的临时用电管理, 房屋宿舍一般都是活动房或者临时搭建的板房, 现场的条件相对简陋, 在施工工期方面往往比较紧张, 需要和其他施工环节配合穿插, 等等。所以资料收集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切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和起重吊装工程特点的部分。
3 风险评估
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确定事故危险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分析起重工程的特点
起重机械种类繁多, 作业环境复杂, 施工工法和工艺各有特点, 设备状况参差不齐, 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高低有别, 管理水平有好有差。可以说, 从制造环节到安装、使用、维修、检查整个循环中都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
1) 选型环节 经济效益第一, 对主要性能参数把关不严格。比如塔机增高造成性能折减, 起重机性能不足或者地基承载力太小引起的设备倾翻等等。
2) 安装拆卸环节 比如不按方案施工、连接件不按要求紧固、结构焊缝开裂和变形、电路老化和私搭乱接、平台和护栏的缺失、安全装置的失效、油污造成打滑等等。
3) 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 尘、毒、高温、低温、噪音、辐射、安全距离等风险源。
4) 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 起重机械租赁社会化以后, 大量只经过简单取证培训的农民工进入这个行业, 有很多从业者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作业。不懂操作规程、不懂起重设备的基本常识, 直接操作机械是非常危险的。
5) 管理水平 管理不能代替技术, 设备管理不仅仅是收集各种表格和记录, 还要懂设备安全技术知识。在我们的设备管理工作中, 标准条文应该是最低要求。比较常见的管理缺陷是资料和现场两层皮, 资料上全都是检查合格, 但是现场机械一塌糊涂。
6) 气候原因 比如大风造成设备倾翻, 雾、霾造成视线不清, 寒冬让钢铁打滑, 极端低温让钢结构性能急剧下降, 炽热的阳光造成设备表面高温, 昼夜温差造成钢结构的尺寸变化, 等等。
7) 劳动防护用品的不规范使用 从业者应该遵守相关要求,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除了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工作服之外, 有些场合需要防护面罩、绝缘鞋、耳塞、防静电服、防砸防扎的工作鞋, 等等。
3.2 分析起重事故的基本类型
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性能不足造成的倾翻或设备损毁, 故障造成的起重过程中断, 吊索具性能不足或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突然卸载, 吊耳强度或者被吊物整体强度不足造成的被吊物损毁和突然卸载, 起重过程与其他设备设施之间的干涉引起的次生灾害。
3.3 分析起重伤害的基本类型
机械伤害、电击电伤、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如挤压、碾压、剪切、切割、缠绕卷入、刺伤、擦伤、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跌落、砸伤、滑跌、电击、电伤、施工环境不良造成的伤害等等。
根据上面分析来评估事故的发生概率、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同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4 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 并依据评估结果, 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应急资源保障包括: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保障、设备设施、技术保障、信息保障等。应急资源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时效性 必须能够快速、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2) 多样性 可以灵活选用合适的资源, 适应现场实际条件。
3) 分布性 由于事故类型、区域、部门的不确定性, 应急资源也要有相应的分布。
4) 易取性 应急资源必须方便取出和使用。
5) 共享性 应急资源不同于生产资源, 一般不具备消耗性, 可以在应急预案体系内供其他预案共享使用。
6) 一致性 同类型资源在功效、性能、操作方面尽可能一致, 而且应该尽可能简单。
应急资源是进行应急反应的基本条件, 没有应急资源保障, 面对事故只能束手无策, 所以应急资源的配置, 应该充分考虑到上述特点。比如, 在项目部没有合适的起重设备作为应急资源的情况下, 可以和附近的起重机租赁公司签订协议, 在应急状态下迅速调配适用的流动式起重机赶到现场。
5 预案编制
充分考虑到专项应急预案是整个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
6 应急预案评审
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 一般工程只需进行内部评审。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起重工程的应急预案, 必须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外部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 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或分管负责人) 签发实施, 并进行备案管理。
摘要:在起重吊装作业过程中,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阐述了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风险评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并做好应急能力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 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对今后应急预案的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建立安全监督制度,凡密闭空间作业,必须指定经过安全培训,具有一定应急施救能力的专门人员进行旁站,实施安全监督。必要时应配备应急联络器材,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2)作业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头痛、头晕、刺激或操作反常现象时,必须停止作业,按动报警器并立即离开密闭空间。
(3)配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如吊重装置,三脚式起重架,配合安全带、安全绳作救援之用。
(4)配备足够及状态良好的应变急救器材,如合格的呼吸器具,心肺复苏器、防爆照明灯、安全带、安全绳、手持式报警器等。
(5)如未配戴呼吸器和安全绳,千万不要人内进行救番,以免伤及施救人员。
(6)要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以测试预案和装具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辖区积雪清除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义县除雪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职责分工
(一)除雪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城内除雪及交通道路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
(二)城内主要街路路面除雪牵头责任单位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组织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清除主要街道的积雪;乡镇(街道)除雪牵头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交通局,负责组织各乡镇清除辖区内及县、省、国家级公路的积雪。
(三)城区各胡同的积雪由义州街道牵头辖区内各社区具体负责,各乡镇(街道)村屯道路除雪任务由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牵头组织各村进行清扫。
(四)城内各物业小区内和公园、广场的除雪任务由县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督促清扫。
(五)综合执法局负责督促沿街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商户、住户的门前积雪清扫工作。
三、情况处置
(一)降小雪
收到上级部门降小雪(降水量在2.5mm以下)的气象通报后,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变化信息。夜晚降雪,次日7时组织人员清扫,主要清扫区域为街道上积雪,并做到分段集中堆放至道路两侧;辖区主次干道的车行道积雪24小时内清除完毕;其它道路48小时内清扫完毕。
(二)降中雪
收到上级部门降中雪(降水量在5mm以下,气温低于零下4摄氏度)的气象通报后,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变化信息。降雪开始后,组织力量在主要道路、重点地区和部位撒布融雪剂。夜晚降雪,次日7时组织人员清扫,主要清扫区域为街道上积雪,并做到分段集中堆放至道路两侧,并及时清运;白天降雪,边下边扫边运输;如遇雨加雪,雪停后清扫。所有堆放的积雪必须在96小时内清运到城区外或城区指定的倾倒点。
(三)降大雪或特大雪
收到上级部门降大雪或特大雪(降水量在5mm以上,气温低于零下4摄氏度)的气象通报后,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变化信息。降雪开始后,在主要道路、重点地区和部位撒布融雪剂,同时派人上路巡视,观察了解降雪情况。夜间降雪,次日7时组织人员清扫,主要清扫区域为街道上积雪,并做到分段集中堆放至道路两侧,并及时清运;白天降雪,雪停后清扫。全县道路96小时内清理出来,所有堆放在路边的积雪,必须在120小时内清运到城区外或城区指定的倾倒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县政府除雪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雪后除雪工作的领导、监督,各牵头责任单位也要成立除雪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排所分担的责任区冬季除雪工作。有关单位在完成所分担除雪任务的同时,还要搞好配合工作。县综合执法局要督促个体工商户、商业网点主动承担除雪任务;县公安局要及时疏导交通,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县气象局要及时向县政府提供每日气象预报,提供短期气象动态。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除雪工作要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领导到位、组织有力。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协调力量,按时完成辖区内主次干道和支路的积雪清除任务,按时间和范围规定,及时清除外部围墙至道路中心线范围内的积雪。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各新闻媒体要对除雪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跟踪报道,对除雪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曝光。
(三)部门联动,保障到位
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暴风雨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市场监管、服务业、发改等部门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蔬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确保市场稳定;住建、电力、通信等部门要抓紧组织力量对供水、供暖、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维护,防止停供现象;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做好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等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防止出现人员伤亡;工信、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指导和要求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生产经营安全;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农民做好设施农业防风加固、农林作物和禽畜的防寒防冻以及冻后救助等工作;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卫健部门要组织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公安、住建、交通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加大对城市主要干道、国省干道除运雪工作力度,科学运用封路、间断放行、车辆分流、除雪破冰防滑等措施,减少灾害性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全力保障我县境内的安全顺畅。要做好车辆及旅客疏导工作,特别是要妥善安排好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的食宿、医疗服务和紧急救助工作。做好环卫工人、交警等工作在除运雪、维护交通秩序第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四)提前准备,加强值班
各乡镇、各部门在降雪前,要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做好除雪物资的准备工作,保证全县积雪的及时清除和运输。降雪期间,领导小组和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除雪情况上通下达。除雪期间,各级领导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坚决杜绝有位不到位、到位不尽心的现象。领导小组成立的各督导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坚持每天不间断地巡视雪情,发现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上海全方物流有限公司
叉车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上海全方物流有限公司编制
编制日期:2012年4月25日 发布日期:2012年6月01日
叉车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叉车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叉车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叉车)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为我公司根据《特种设备(叉车)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处理叉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
第三条:本预案所称叉车事故,是指在本公司内使用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
第四条:叉车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五条:本公司有关人员应当熟悉已经建立的叉车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严格、切实地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处理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保证叉车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
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为应对突然发生的叉车事故,本公司成立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朱 冰任组长,龚建国 徐黎明 周振华任副组长,以下人员为组员:汪 超、陈世华、沈征峰、周丽芳、叶晓明、周 俊、陈芸莹、樊建明。姚宏平为联络员。所有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第七条: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组织指挥本公司对叉车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二)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三)部署叉车事故应急处理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第八条:组长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召集、协调本公司内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二)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第九条:副组长的职责:
龚建国副组长负责与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沟通协调,徐黎明、周振华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第十条:组员的职责:服从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指挥,快速、高效、有序地完成指派的任务,实施具体的抢险救援工作或辅助性工作。
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措施
第十一条:本公司的叉车等的数量及具体位置的分布,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存档随时备查。
第十二条:本公司叉车设备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如下:公司从开业到现在已有12年了,设施设备也开始老化,特别是叉车24小时运作使用频率较高,如果带病操作加上操作人员 疲劳驾驶,很容易发生叉车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公司财产损失。所以我公司在平时加强对叉车的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个别员工发现问题不报带病操作的将严肃处理,在每次班前会上都要对员工进行讲解,1、不能疲劳和酒后驾驶、2、操作叉车前要对水、油、电瓶的用电情况、刹车、灯光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3、叉车要停放在指定的位置严禁停放在商品旁边,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叉车故障及时报修,严禁叉车带病作业。
4、在作业叉车过程中要按叉车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违章作业,牢记安全生产,做到“三不伤害”。
第十三条: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对容易引发事故的隐患点为本公司重点监控内容,在接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检查隐患点的安全管理落实情况。
第十四条:本公司根据在用设备的特点和实施应急救援的要求,配备的必要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存放于设备部,由专人保管。
第四章
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十五条:本公司如有叉车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做到:
(一)组长按本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在向上级公司报告的同时,向区内其它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第十六条:本公司如发生叉车事故后,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尽快引导有关部门事故处理人员迅速进入现场。
第十七条:本公司叉车注册在异地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马上报告叉 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同时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局。事故的报告时限为一小时内。
第十八条:本公司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公司(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一)事故发生地点;
(二)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三)事故设备名称;
(四)事故类别;
(五)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第五章
应急处理
第十九条:叉车事故如发生后,本公司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事故发生后,本公司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十条:如发生叉车事故,叉车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新闻传递专项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于爱心传递作文06-16
爱心传递正能量10-22
温暖的传递作文11-04
传递爱心传播文明11-08
大班社会:爱心传递11-12
传递班主任11-15
关爱老人,传递温暖11-22
1大班语言传递微笑05-30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06-07
传递快乐作文600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