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标准法总结(精选12篇)
南三中王利华
通过在成都的两天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这两天主要听了语文专家,新课程标准的编撰者巢宗祺教授的讲解,还听到了全国各地优秀语文教师的现场教课,学习到了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和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2011年进行了修稿后,在教学方面的确与以前相比进行了几个大的方面的调整。新课标里把语文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义。语文教师由过去的主导地位变成了今天的课堂的建构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任然不变。这对语文教师而言要求就更高了。不仅在课堂设计上还是在课堂的调整上教师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听取了几位语文专家讲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语文教师的知识面要全面,且应该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把眼光都应该延伸到课外。在听王磊老师的《论语十则》时,王磊老师教课的角度不仅仅局限于把握文言文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理解大意。而是把目光延伸到孔子的眼泪,孔子对我们后世为人处世的哲学上,以及对孔子成为大家的原因上。并且课件的制作更是精致,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让学生在学习时极感兴趣,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另外,北京的李东林老师讲的《天上的街市》从文本入手,却又延伸到课外与《天上没有街市》作比较,同是一个事物,却是两种结局,学生读后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郭沫若的诗歌里的意境和《天上没有街市》的意境为何不同主要是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还有武汉的胡老师对《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的内容和作者都是非常的了解。
二,语文教师在构建课堂时目标需要非常明确,课堂的效果才会明显。听郑桂华老师的《作文的选材》这堂课时,我以为专家会讲出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听了之后发现这节课针对的就是中考如何选材的问题。主要有三步骤,先找问题,试着为一个作文题目找到一部分材料,最后总结该如何运用在作文中。参与的学生很多,大家都在为选材料而思考,学生通过判断发现原来自己找的材料原来可以用在写作里,也让没有找对的同学找到了原因。目标明确对学生而言肯定是收获很大。另外江苏芜湖的丁老师在讲《大道之行也》时,我们很多老师都认为文言的翻译是这篇课文的难点。小丁老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叫同学们如何翻译。可以说就叫“授之以渔”,我们很多老师对学生喜欢“授之以鱼”。一字之差差得很远。而老师在讲《伤仲永》就抓住方仲永变化的原因来展开教学。
三,启发学生需要老师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教学相长。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胡老师在讲《孙权劝学》是设计了一个穿越片段,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让同学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玩穿越可以和名人交流,课堂一下子活跃了,发言的同学争先恐后的举手,同学们回答问题积极得很。再有郑老师设计的比比谁的材料更有创意。这是抓住了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让学生踊跃发言并进行表扬。李老师在讲《天上的街市》时就是设计比较阅读牛郎织女的不同结局引发了很多同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学生的兴趣课堂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四,教学评价的语言的丰富多彩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大。再差的学生都希望
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赞美,更何况优秀的学生呢?课堂上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老师不闻不问,直接让学上坐下,继续讲课那么学生会久而久之不再喜欢回答问题。适当的评价的语言会对学生既是鼓舞也可适当的纠错。通常我们都会说“很棒”,“不错”,“很对”,要么说“不对”,“不正确”这些简单的评价语言。这几位老师我都觉得在评价学生时很重语言的表达,赞美同学时语言优美,颇有语文味。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学生回答再次举手的同学颇多。
五,教师也要有合适的仪表仪态。以前在学校看很多老师穿着都很随便,听了专家的讲座才突然发现教师的表率作用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干净整洁的服装会让人心情愉悦,想反一个邋遢的不修边幅的人会让人觉得不舒服。那么教师更是如此,教师的穿着,表情,肢体语言对,学生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对学生面带微笑的老师,学生会更喜欢。一个自己都没有整理好自己的老师又怎么能去要求学生呢。
一、发现数学之美,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数学这门学科是一切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在解决问题的必不可说的工具。自然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数学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 否则是寸步难行的。数学也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 用数学的思想方式看待问题可以培养人的敏锐思想, 体验数学的美与学生的应用价值。例如, “黄金分割点”, 它的比例是0.618:1, 人们发现艺术美与“黄金分割”存在着和谐之美。在几何学中, 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1;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体的重心内分高为3:1, 这在数学中蕴含的和谐美。很多数学公式从外观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洁、整齐、和谐, 如 (a+b) × (a-b) =a2-b2, sin (A+B) =sin Acos B+cos Asin B等。数学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 古希腊文化十分重视数学逻辑;我国古代《易经》中已经能在卦象中学会用数来表示。我们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总会感觉到一种自豪感。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 感受数学之美与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会形成一种思想, 这种思想其实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二、探究知识过程, 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知识的构成是我们传统教学中忽视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的传授只应该是引领的过程, 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有自己的选择, 并非教师讲述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的,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开展交流与讨论、探究与合作, 从而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例如, 在学教学“合并同类项”时, 我就开展了一个叫“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即把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学生, 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同类”朋友后, 就把另一个同学被“挤”出座位, 这样来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与有趣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于是积极地探究同类项合并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 其实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了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了什么是同类项, 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强调个性发展, 重视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的理想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数学这门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是对数学知识与数学规律的高度概括, 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等。随着知识地不断深入, 在以后的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中还要逐步学习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中, 我们常用的思想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归纳法等。通过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对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与生活起来了指导作用。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数学这门学科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 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潜能、气质个性等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传统的教育只讲解先天的统一, 只重视学科的发展, 不重视以人为本, 从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 这与新课标要求大相径庭。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个性鲜明的数学人才。
四、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 但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本,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心理发展水平等, 努力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因素, 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为目的, 以创设情境化学为手段, 以师生的情感为纽带来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例如, 在学习“圆的定义”这一内容时, 我就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圆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圆的实例, 以及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谈谈对圆的认识。然后再教学圆的几何定义, 这样就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圆这种几何图形的理解,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圆的知识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如此的密切, 更感受到学习圆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使学生态度得到端正, 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总之,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积极探究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的践行课改理念。这样, 就会让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形成素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发先.刍议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7) .
[2]徐美琴.浅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J].考试:教研, 2011 (6) .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程标准 理念 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如既往地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解题技能的获得。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我们要把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打造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课堂。学习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应把自己教学的过程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一、发现数学之美,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数学这门学科是一切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在解决问题的必不可说的工具。自然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数学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否则是寸步难行的。数学也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用数学的思想方式看待问题可以培养人的敏锐思想,体验数学的美与学生的应用价值。例如,“黄金分割点”,它的比例是0.618:1,人们发现艺术美与“黄金分割”存在着和谐之美。在几何学中,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为2:1;立体几何中的正四面体的重心内分高为3:1,这在数学中蕴含的和谐美。很多数学公式从外观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洁、整齐、和谐,如(a+b)×(a-b)=a2-b2,sin(A+B)=sinAcosB+cosAsinB等。数学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古希腊文化十分重视数学逻辑;我国古代《易经》中已经能在卦象中学会用数来表示。我们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总会感觉到一种自豪感。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之美与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会形成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二、探究知识过程,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知识的构成是我们传统教学中忽视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的传授只应该是引领的过程,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有自己的选择,并非教师讲述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开展交流与讨论、探究与合作,从而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我就开展了一个叫“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即把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学生,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同类”朋友后,就把另一个同学被“挤”出座位,这样来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与有趣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积极地探究同类项合并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了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了什么是同类项,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强调个性发展,重视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的理想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数学这门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是对数学知识与数学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等。随着知识地不断深入,在以后的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中还要逐步学习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常用的思想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归纳法等。通过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对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与生活起来了指导作用。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数学这门学科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潜能、气质个性等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传统的教育只讲解先天的统一,只重视学科的发展,不重视以人为本,从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这与新课标要求大相径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个性鲜明的数学人才。
四、培养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但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本,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心理发展水平等,努力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因素,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为目的,以创设情境化学为手段,以师生的情感为纽带来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在学习“圆的定义”这一内容时,我就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圆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圆的实例,以及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谈谈对圆的认识。然后再教学圆的几何定义,这样就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圆这种几何图形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圆的知识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如此的密切,更感受到学习圆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使学生态度得到端正,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积极探究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的践行课改理念。这样,就会让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形成素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发先.刍议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2]徐美琴.浅谈如何实施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J].考试:教研,2011(6).
[3]鲍志清.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0(3).
一、端正学习《新安全生产法》态度
学校为保证全体教师都能够认真学习《新安全生产法》组建学习《领导小组,严格执行《新安全生产法》中第十八条的规定由校长担任组长,全体中层领导、年级组长为组员的班子。
领导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研读解析新安全生产法的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明确了工作职责,强调工作中“谁主管、谁负责”、“ 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班子负责制。
二、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校园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严,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安全已经提升到是政治、是大局、是稳定、是和谐的高度。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从发展惠及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切实抓好安全工作。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思想认识是关键,特别是教师的安全生产意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新安全生产法对保障学校及其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重大意义。
三、全面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培训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培训全体教师学习研读新安全生产法,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首要工作。校长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组织完善实施培训工作。全体教师集体参与安全培训,培训努力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建一个“一把手挂帅,主管领导负责,年级组长分管,班主任监控,科任教师齐抓,全员参与”的学校安全体系和工作局面。
四、加大执行力度
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注重培训学习执行能力,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通过学习新安全生产法要培养全体教师事事从严、事事过细的工作作风,敢于叫真章,善于抓细节,及时发现和堵塞安全工作的漏洞,识别和防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落实学校各项安全工作措施,强化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教师识险避险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树立安全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时刻保持对各类风险和隐患保持高度警觉,筑起坚固的防范之墙,遏制一切事故的发生。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新安全生产法的学习让全体教师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抓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教师的安全素质,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必修15分
B;B;B;D;C;ABC;ABC;A;ABC;A;ABC. 必修45分
D,D;A,C;ABCD;ABCD;D,A;B,C;ABC;ABC;ABCD;A;ABCD;ABCD;ABCD;ABC;ABCD;ABCD;A;C;B;A;C;A;B;A;D;D;BCD;ABC. 行业选修40分
教师法:A;C;D;ACD;ABD;A;ABCD.
教育法:C,C;A;A,C;ABCD;ABCD,AB;AB;A;B. 义务教育法:A,C;C,C;A,B;B,C;C,B;C,AB;A,C.
行业选修67分
环境保护法:B,AC,B;A,B,A,A,B,B,B,A,A,B;ABCD,A;A,B,B,ABCD;AD.
暑假期间,学校举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很多。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那些缺点和不足,需要马上改正过来的,通过学习让我在教学中有了坐标,知道该往那条路走,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更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
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写字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要保证每堂课10分钟的练字时间,老师要巡查、指导。通过上个星期的写字段位比赛,我发现自己班上在写字这一块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首先在态度上就很不端正,其次因为我自己没有具体的、严格的要求,导致孩子们的不重视、不认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保证一定要做到每天10分钟的练字时间,狠抓孩子书写,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书写特困生,用以兵带兵的方法,大力表扬书写漂亮的孩子,从这些方面做起,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三、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在教学进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看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体会自己颇有感触。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阅读教学,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做的:首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自己去书店、网上淘一些有趣味性的书,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讲开头,勾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我把这本书奖励给最喜欢读书的孩子,全班同学轮流来读;也可以自己去买这本书。其次,在每晚的阅读时间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读“主题阅读丛书”帮孩子们扫清阅读的障碍,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全班一起分享读后的感悟和收获。再次,鼓励孩子们自己发现好书,推荐给老师读,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我会坚持这样做下去。读书多了,写文章就有材料和语言了。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三贴”,新教材,“三亲”
2012年8月, 房县教育技术装备站配合教研室组织12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新一轮语文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 回来后, 房县教研室立即召集全县210名小学语文教师、120名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二级培训。笔者认为, 目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学习、使用情况存在以下优点。
一、新课程标准做到了“三贴”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贴近教学实际、贴近教研现状、贴近学生心理。
1. 新课程标准贴近教学实际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分级标准的语言, 表述更加明确具体, 明确规范了各级目标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2. 新课程标准贴近教研现状
在听评课的过程中, 教研员能结合新课程标准看看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发生改变, 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教师指导引领更有力度, 新课程标准贴近教研现状。
3. 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心理
新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都规定了具体的目标, 目标制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特点、认知发展规律, 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难度逐渐增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改变,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改变, 这样更易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教材实现了“三亲”
新教材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 简洁明了, 实现了“三亲”。
1. 让学生感到亲切
在一次视导过程中, 听见两位三年级的小女孩翻开语文课本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 孩子们对新教材爱不释手, 新教材选择的图片活泼、生动, 生活气息浓、颜色鲜艳、简洁美观, 贴近学生生活, 让孩子喜爱就做到了最好。
2. 新教材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在听评课过程中发现, 97%的教师都能理清教材编排体系, 说出教材的重难点, 新教材在编排上科学合理, 让教师一看就知道如何模仿, 新教材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3. 新教材让教研员感到轻松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们于去年11月中旬对全县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知识检测, 试题分客观和主观两大块, 试题难易适当, 知识覆盖面广, 区分度大, 本次考试检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而且新教材让教研员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亲切”“青睐”“轻松”是我们对新教材的感觉和理解。
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物理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物理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必须注意的第二点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物理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物理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物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物理教育观。物理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物理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物理教育环境。物理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课程标准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块就是课程的评价。长期以来,物理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物理教学的价值取向,使物理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物理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
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就对物理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物理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物理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物理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物理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物理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一路走好。
《物理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初三年级:季治清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下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那么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课改的核心是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式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那么要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三者就必须融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课堂生活方式要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因此,这种形势下的教师将应会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进步的职业。首先,教师的知识、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将不能存在,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全方位不断变化的结构特征。教师不能墨守传统的知识观,将知识看成是不变的、结构化的东西,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传授固定化、结构化的过程。而应该去了解学科的发展和变化,能够激起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的欲望。
一个好的教师是这样的人,他精通所教的科目拒以建立那六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景。最新发现,正在进行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之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究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将成为学校的骄傲。
所以我们说,教师必须先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科学探究下的知识体系,才能很好地完成好课堂标准的要求。其次,教师应该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学法,从学生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掌握教学原则方法,才能设计好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同时,教师应该是自己行为的研究者,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的效果,及时调整好教学的评价体系。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依然是一个对学生仍能起到帮助,指导作用的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陈旧的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育方法,学习应用新的教学手段,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反思、改善,分析其中的问题,并不断地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地把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合理地贯通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环境对象内容的变化改变教学策略,即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010年2月2日
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物理,到现在教物理,居然已经有十四年了。手里捧着物理课程标准,在思考一个久远的问题,物理这门学科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老师在传播着什么?如何传播?终于可以静下心认真领悟了!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科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雪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现代版曹冲称象;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用脉搏、步长测时间和距离;学读汽车速度表; 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用绝缘导线、铁钉、铁片等自制有线电报机„。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新课标还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NextPage]值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实现。如“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法设计如下:第一步,问题的提出;第二步,让学生猜想;第三步,用钩码和弹簧称进行实验;第四步,数据处理(数据表格、图象作图);第五步,探究得出结论(数学函数表达式)。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西三中 陈海霞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人才的时代。为了在新世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中小学校,现在面临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重任。
课堂教学是我们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原有的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鉴于此,本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感到教师需要树立三种意识,学生需要培养三种习惯,做到三个解放,更新三种观念,进行三项改革,造就三种能力。
树立三种意识。一是互动意识。课堂教学互动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教改研究中要增强教学互动意识,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二是自学意识。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需要。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方法与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创新意识。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创造性教学,学生要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进行有效地指导与帮助,并给予鼓励。
培养三种习惯。一是敢疑好问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激励学生提问。二是发散性思维的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三是评价批判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留有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批评的时间,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做到三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把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同学生操作活动结合起来。二是解放学生的眼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三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老师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如开展演讲比赛等。培养和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更新三种观念。一是教学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教,转到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上来。二是教学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到全面的素质教育内容上来。三是教学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侧重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
进行三项改革。一是改革备课。明确要求教师不抄教案,不搞形式,讲究实效。每人每学期写几篇详案,参加学校的教案比赛。二是改革辅导。对学生的辅导要采取“ 抓两头带中间” 的办法。所谓“ 两头”就是优等生和学困生。每年教师要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带好一批优等生。对少数特长生,不拘一格地培养。对“ 学困生”的转化方面更要培养其学习兴趣,教会其学习方法。三是改革考试。要提倡让学生自己动手出试卷,参与招标,谁的卷子质量高,就用谁的试卷考。同时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变小学生一次性卷面考试为平时系统的常规性检查,做到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分项测试和综合考试相结合。
一、想中拓思路
处于基础教育中心的学生喜爱想象和联想, 所以, 让学生合理地去想, 尽情地去想, 是我们课堂训练的一个要求。如学习《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颐和园的纪录片, 让学生谈看后的感想, 然后引导学生联想到我国建筑的辉煌, 联想到我国灿烂的建筑史, 并在小组汇报中展示他们的成果, 这样就会丰富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看中查特色
所谓看就是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 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差异寻找特色, 并比较差异。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我们会运用一些挂图,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挂图中的观察来发现其特色, 然后用语音表达出来, 在表达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另外, 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近义词比较来锻炼学生的用词能力, 达到词语训练的效果。
三、画中去体验
新的课程标准在很大的方面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以在相应的教学中引入画的成分,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比如在学习四年级《长城》一课时, 我们在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对长城的理解, 让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画出自己印象中的长城, 然后在展示汇报各组的成果时给出真实的长城图片, 然后在让同学们指出其作品的优点与不足,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 这样的课堂教学要比教师一开始就把长城展示出来生动多了。
四、说中练表达
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中, 有很大一块是关于学生的交际与表达练习, 通过表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在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语言表达, 但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表达的运用几乎停留在了朗读与背诵上了, 这也是不少家长老是抱怨学生作文不好的原因。其实, 语言表达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它只需要你把所想的问题说出来就可以, 而并不需要老是强调语法、句法等, 随着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 语法与句法很容易被解决, 这样, 也许就会解决学生说话会说而课堂表达不会的局面。
五、写中长知识
写是所有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内容,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我们的写也要有所调整。比如传统教学中要求写的作业, 现在已经成为媒体对学生学业负担关注的焦点。所以, 如何高效地训练学生的写, 这是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写不仅有写多少遍的问题, 还有可能是摘抄, 我们可以在摘抄上做些文章, 如我们改变传统由教师在黑板列出词语的习惯, 改由学生自己去到课本里去找, 然后再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去展示词语的意义与用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摘抄课文中的所有成语, 这都是锻炼学生写的办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
六、团队中求合作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团队合作是我们常见的词汇, 而在当前独生子女众多的今天, 团队精神无疑是合作的一个最好的核心, 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独占和邀功心理, 还可以锻炼学生在团队中如何生活。这不仅体现在教室教学中, 也体现在户外教学中。在教室教学中,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进行作业材料搜集、课堂问题探究、课堂成果展示, 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训练;在户外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通过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任务教学,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 在当前的社会中, 有些问题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而有些问题是必须依靠团队来进行的, 多数情况下, 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 让学生们充分理解“1+1>2”的含义, 在团队中培养自身的合作精神。
七、在否定中否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三大规律, 其中一条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一条对于当前的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 不少孩子和家长都一味沉浸在其过去的成功与喜悦之中, 对于当前的失败则归过于教师的无能。在新的教学理念下,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成功属于过去, 我们要随时归零, 不断从零出发, 来获得更大的胜利, 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一个否定。另外, 在学习中, 我们也要敢于对前人进行否定, 不要迷信课本。以前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案例。语文课本有几处错误, 一线教师却不敢否定, 因为毕竟是语文教材, 但结果是出版社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否定, 在否定中成长, 在否定中进步, 使我们真正成为时代的英雄。
综上所述,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 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想、看、画、写、合作与否定, 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增强, 学生们就会充满积极性, 而我们在“授之以渔”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培养学生, 就会使学生能够发展自己, 提升自己, 并最终能实现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目标。
摘要:自从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就成了基础教育中的常见词汇。如何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 也就成为了一线教师的探索目标。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 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移到主动学习与探究学习中去, 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 也就成了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握的重要信息。
一、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少讲,少给学生具体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探索、研究,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二、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教师上课时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少些干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得到锻炼。
发布:余晓燕
时间:2008-2-15 21:50:51 来源:兴庆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点击:3608
假期我再次认真阅读了《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因而教师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新课标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对待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综上所述,英语学习,应以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英语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4728 更新时间:2005-10-11 13:50:24| 收藏本文 ] 【在线投稿】【信箱投稿(qqs18@163.com)】 【背景:
字号:大 中 小】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本学期参加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培训,通过三天的学习,我感觉收获很大.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体会如下:
一,必须把握课改方向
通过学习,我了解我到本次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以往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把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过程.主动思维和大胆实验,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做为中心任务.所以要求教师必须以此为教学方向,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及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三,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学习新标准法总结】推荐阅读:
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感想10-07
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09-2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06-26
新安全生产法学习记录07-16
2024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心得07-14
新《安全生产法》学习的心得体会09-29
课程标准学习体会06-10
好教师标准学习感悟09-20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09-27
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