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推荐12篇)
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顺利,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其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对水循环地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该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仍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对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用给予适当和关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将出现阶段性的高原期和飞速发展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以及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
2、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认识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更能深刻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3、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总要意义,进而由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大江大河利用现状,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3、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二)
一、课标及其解读: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学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
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城市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学生已经知道了多种各有特色的具体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课时第3课时,我把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对比湘教版和人教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形成中重点讲经济因素)。我选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分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还蕴含着这样的地理思想,案例选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能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主要是因为课标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差异,必须要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这样才能了解城市发展布局的特点。
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确定依据:只有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才能比较功能区的差异,才能理解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因为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所以确定为难点。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举例法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主要采取谈话法、举例法。
1、谈话法。主要通过师生互动,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课题入手,从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间?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些词对学生而言生僻、费解,解释清楚之后,便于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在学习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时,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谈话平台;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时,给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不急于给出结论,通过谈话互动,引导学生如何读图析图,给学生析图探究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举例法。在学生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以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原来身边的生活里蕴藏着地理知识。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新新学案》,教材。
六、学法指导:读图析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图析图法。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开口说图;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总结,完成对问题的学习。本节课在学习方法的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积极性,分组,各组分别探究不同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交流、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之前我们学习城市区位、中心地理论,知道了单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今天我们学习某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板书:第3课时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设问:
1、什么是空间?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城市的空间结构?
师解释:空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结构是事物的内部构造。如大楼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成状态。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三)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1.基于 “点”的培养:明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会学生抓住知识点。
地理知识点可以是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地理事件和地理现象, 所以在教学中要明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规律, 教会学生抓住基本知识点。
例如:本节有下列主要知识点: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中心、季风、气候类型等。 通过绘图、演示、讲解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原理。
2.基于 “线”的培养: 解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间的联系, 教会学生链接知识点。
把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找出来, 形成知识链条, 实现简单的知识迁移。其实在基本原理的探索中, 这种迁移已经实现, 在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时就是在运用知识迁移。
例如,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是“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分析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移动? 怎样移动的? ”从而激起学生记忆, 联系地球公转。
新知识的形成, 是对旧知识的综合与深入, 这个过程要不断地对旧知识进行迁移, 所以几乎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渗透知识的迁移。 如果教师有意地教会学生理解什么叫知识迁移, 并将迁移方式传授给学生,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知识迁移”有具体的了解, 迁移能力自然得到培养, 在实际运用中更自如。
3.基于“面”的培养:理清因果关系, 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呈现可迁移的知识。 例如本节的知识网络 (图1) :
图1由多项简单的知识联系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知识网络, 既列出了本节知识的前因后果, 又将前面知识内容迁移进来, 承上启下, 构建了章节间的联系。知识联系的不断补充和延伸, 将使网络越来越壮大, 一直可以壮大到一本教材、一套教材、一门学科、相关学科……这个网络本身就存在, 但是学生并非一开始就有, 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构建起来, 而这个构建的过程就要运用知识迁移。如果学生能学会迁移知识, 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的完善将大有裨益。
从知识点, 到知识点的链接, 到知识网络, 即点→线→面, 体现了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层次的梯级上升, 呈现了教学内容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最后又变成了清晰的知识网络, 这有利于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 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逐渐形成地理思维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
二、在练习中运用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习题训练既是考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 要巧妙借助习题教学, 有意识地进行迁移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三圈环流的考查为例。
1.基础知识迁移
基础知识迁移是指难度相对低, 用所学的知识点直接可以解出题目。
例一:读图2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回答:
(1) 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B_____带 C_______带 D_______带
(2) 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其特点是夏季_____, 冬季______。
(3) 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
解题分析:本题需要的知识基础就是三圈环流的成因、分布理论、模式图。
第 (1) 题:只要参考教材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 就能填出B为东北信风带, 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为西风带。对迁移的要求是很低的, 就是对知识点的识记。
第 (2) 题:把题干转换成具体条件即可。 “大陆西岸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西风带) 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靠识记的知识点可解出为地中海气候。
第 (3) 题:用到的是§2.1中的“大气的水平运动”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掌握风向的画法”。 B是↙, C是↗。
2.图表变式迁移
图表变式迁移就是指题目中的图表较教材原有图表有了表现形式上的变化, 需要在读懂变式图表的基础上才能解题。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高, 知识点较多。
例二:图3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 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解题分析: 本题组结合气压带风带图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教材提供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是赤道上空侧视图, 本图是极地上空俯视图, 图形的变式是一个难点 (图4) , 正确判读出南或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从风向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离方向可以看出, 风向向左偏, 故图示的半球为南半球。
第 (1) 题:具体考查风带的纬度分布及风向, 南半球中纬度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选B。
第 (2) 题:具体考查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识记能力, 所以需要区域定位知识的迁入。 根据b点经纬度 (135°W, 23°26′S) 可知, 该地地处澳大利亚中部, 为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选A。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
高一年级有8个班级,有两位老师任教,其中我执教2个班。本学期高一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
(一),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三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作如下设计: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落实三步六段教学法,每位任教者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日晚集中全备课组成员,对学案初稿进行严格审定,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互动探究、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预习案一份导学案,分课时备课。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份学案中的巩固案,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认真讲评。课外作业是完成预习案,及时复习上节所学内容,学习组长负责检查督促。
6、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成员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教学工作计划安排,主要是针对自己所教的高一各个班级进行学情分析,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制定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就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
三、高一地理必修一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
五、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六、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1.由于课标中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并列提出,即没有把水土流失归属于荒漠化。因此,关于荒漠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土地沙质荒漠化,即沙漠化;
2.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教材开始以阅读加活动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3.关于荒漠化的原因,教材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的,其中重点在于分析人为原因在加速荒漠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分析描述了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原因。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恰恰具有这些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包括过度农恳、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三、设计思想
1.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层层深入,从而使学生形象理解荒漠化的基本内涵及成因:
2.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体系;
3.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真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⑵理解荒漠化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
⑴结合本县荒漠化的一些现象,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⑵结合西北荒漠化的因素分析,了解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
⑵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⑶通过欣赏有关荒漠化的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重点:荒漠化的成因。教学难点:理解荒漠化的成因。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七、学情分析
我校虽然是一所市一级学校,但学生都来自本县各乡镇,是本县生源最差的一间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空间想象力。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仅仅是应付式的,但更多的学生希望能从地理课堂上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教师应该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讲起,层层深入,尽量多讲一些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境】 电脑室 【课前准备】
1.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
2.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让学生推举一位会熟练操作电脑的同学为组长。【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几张有代表性的西北荒漠化景观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问题导入:我们班有没有同学到过西北地区? 学生回答:没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继续问:大家想不想亲身去体会一下呀!学生回答:想!
教师点拔: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一下西北荒漠化的成因。【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1:
主题:理解什么叫荒漠化。
探究途径:教师提示本县的一些荒漠化景观(如学校后山的红砂岩山、本县正在开发的东华寺旅游区的石山景观)。让学生思考这些景观属不属于荒漠化?
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小组讨论后得出: 对荒漠化的理解:
(1)由于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是由于土地使用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耕地、森林、草地等生产力下降。
过渡: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土地退化的情况? 小组讨论后得出:
如我们养在花盆里的泥土,长期只给它浇水而不施肥,就很容易板结;家里开的荒山,如果耕种不合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使农作物减产……
教师归纳:现在地球上因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荒漠化已经演变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探究活动2:
主题: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探究途径: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探讨答案。要求:分别设计3个形状大小大体相同的锥形土堆,其中一个土堆覆盖上草皮,另外两个什么也不盖。
①将等量的水轻轻倒向两个土堆(一个有草皮,一个没有),观察水土流失的..........情况;
②将等量的水分别用不同的速度倒向两个没有草皮的土堆,观察水土流失的.....情况;
③将不等量的水分别倒向两个没有草皮的土堆,观察水土流失的情况。...实验结论:(1)有草皮的土堆水土保持较好,没有草皮的水土流失较严重;(2)水倒得越急,水土流失就越严重;(3)水倒得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引导:根据实验情况,小组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
结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⑴自然原因有:黄土高原自身土质比较疏松,地势崎岖,加上该地夏季暴雨比较集中;
⑵人为的原因有:破坏植被造成黄土缺少植被的保护,使水土流失加剧,人类在此起到关键的作用。
过渡: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导致荒漠化。这里主要是水蚀的作用。那么,对于西北内陆地区一大片沙漠景观,又是怎样形成的?
探究活动3:
主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探究途径:展示相关图片“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图”。
西北地区位置和地形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国年降水量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析过程: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
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
引导:以上各要素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这里主要是风蚀的作用。结论:⑴西北荒漠化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①西北地区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②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等。展示相关图片:
用心
爱心
专心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土地石漠化
⑵荒漠化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水蚀作用和风蚀作用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华北平原——石漠化
3、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气候异常 B、人类活动 C、雨量的变化 D、干旱环境
4.在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灌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种群灭绝 5.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6.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用心
爱心
专心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 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7.下列不符合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的是()
A.增加牧区水井数量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答案:1.C 2.C 3.B 4.B 5.B 6.D 7.A 【课后活动】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完成课本P38活动第2题。【教学反思】
1.本节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顺利地掌握了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同时引起学生对身边生活的关注,让学生学会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2.由于教学过程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托,知识归纳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或生活经验缺乏等,都有可能会影响上课进度,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延时。
用心
爱心
班级七年级1——4考试人数127任课教师管晓华
二、成绩分析
分数段统计:
99-90分89-80分79-70分69-60分59分以下人7人20人26人30人44等级统计:
三、试卷分析
题号、题型(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做答情况、得分情况
一、判断题做得较好,个别同学4、7题做得不好,第4题学生对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认为最重要的事情,题意没有很好地理解,第7题学生对于绝对的说法一定能判断掌握不好,尤其是对于名言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选择题,前3个时政教育做得不好,对国内外重大的事件不关注有关,其余题14、21、25一部分同学做得不好,14题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应先D,21题,学生对一根筷子易折断的题意理解不好,应是集体团结的作用,25题学生对于题意没有很好地掌握,应是理解和宽容。
三、非选择题,26题,第一问答得不好,学生就实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不到位,有的说的是一些安全问题,而不是安全隐患,第二问和第三问个别学生答反了。第27题答得还行,能答出良好班集体的特点、作用,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融入新的班集体。28题,第一问回答的很差,学生只对爸爸言行进行了分析,没有回答是对还是错。
四、试卷的总体评价
命题方向(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书写量等。
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及怎样维护自己的生命,书写量不是很大。
五、试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地理规律的分类
褚亚平先生将地理规律分为三类:一是地理演变规律, 指有序地呈现出各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的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它作为地理演化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主要包括节律性、循环性和过程性三种。二是地理分布规律指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在空间分布上所呈现出一定的地理规律, 主要包括自然分布规律和人文分布规律两种。三是地理关联规律, 是指各地理因素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地理规律。包括自然因素之间的联系和自然与人文因素之间的联系两种[1]。
二、地理教材中地理规律的特点
笔者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 (湘教版) (以下简称地理Ⅰ) 中各个章节地理规律进行统计, 得出以下结论:
1. 演变规律比重大。
地理Ⅰ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 因而涉及到的地理规律较多, 达到39条。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和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占全书比重较大, 这两个章节内容包括了地球运动、地壳运动的物质循环、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 也是自然地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两章分别占全书地理规律比重的41%和30.7%。在三种规律中又以演变规律比重最大, 为46.1%, 充分证明了地理知识需要逻辑推理能力, 而非”死记硬背”。
2. 呈现形式以图文结合为主。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发现, 地理规律的呈现基本都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地理规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 地理分布规律尺度广, 循环规律则兼有尺度广、时间长的特点, 整体来说地理规律较为抽象。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地理信息的传递功能, 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并且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规律教学建议
1. 采用三板教学, 引领学生思考。
地理“三板”即地理教学中的板书、板图、板画, 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媒体, 地理知识与图像具有不可分割性, 地理“三板”教学和讲绘同步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多样而丰富的空间概念和知识网络。教师在使用三板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有效引领学生思路,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感知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尤其在循环规律中适用, 例如, 在讲解水循环规律的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三板教学, 先简单勾勒出海陆的分布, 并讲解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两个简单的循环过程, 学生明确此过程之后, 再进行海陆间大循环的教学, 将水循环的环节逐步呈现, 每一个环节带动学生的思考, 形成思维链条, 引领学生共同探究地理规律。
2. 联系生活实际, 吸引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学习“生活总有中的地理”在这一理念,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 在实际生活案例颇多, 将真实案例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 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兴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规律时, 可在前一课时布置作业, 让学生观察盥洗池排水过程中水流的运动方向。在课堂中可以给学生呈现中家乡或者世界著名河流的景观图, 让学生观察河流两岸坡度的差异, 从而讲解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堆积过程, 得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 在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教师将观测法运用在教学中, 通过对“影子”的观察学习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内容。联系实际, 从而达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3. 注重过程推理, 带动学生参与。
地理演变规律难以直观观察, 地理演变内容作为地理规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地理教师在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为地理演变规律、地理关联规律的呈现,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 视频情景重现, 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情景, 将难以观察和想象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动态呈现, 剖析运动过程, 变动为静。
4. 巧用对比研究, 加深学生记忆。
比较法是一种非常基本的思维方法[2]。在地理学习中它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获得新知识;有利于理清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发现地理特征、地理规律;有利于把地理知识系统化, 形成严谨的知识结构;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内容为例, 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对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进行学习, 掌握不同自然带的植被类型, 然后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内容, 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比学习还适用于冷锋、暖锋天气变化规律学习, 锋面符号、将降水位置、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都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学习, 从而加深学生记忆, 提升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地理规律复杂多样,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实际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突破地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抽象性, 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学习内容, 从而达到掌握、运用地理规律的目标, 实现有效学习。
摘要: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对地理现象的高度抽象、归纳而成。是地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系统也是地理教学中较难的教学的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加强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 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理规律,课堂教学,地理教材
参考文献
[1]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J].北京:首都师拖大学出版社, 1998.
关键词:教材;物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教科书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科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衡量其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生产力,生产力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全方面竞争已日趋激烈,而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最基本而直接的途径,故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高低,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杠杆支点,而科技离不开物理,科学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物理教材的改革创新。为更好地改革物理教材我们有必要对比国内外教材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仅对比加拿大10年级物理课程与国内高一物理必修1内容。因加拿大教材版本较丰富,没有统一固定要求使用的版本,故此文根据的沈阳加拿大国际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 课程内容设置不同
加拿大10年级科学教材中物理占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运动学语言(The Language of Motion),第二单元直线运动(Linear Motion),第四单元运动学在生活中应用(Life in Motion),这四单元内容仅相当于必修一的前两章-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如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位移时间图像分析、简单的运用运动学公式做题等。可见加拿大10年级所学内容非常简单,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物理语言及定义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步选学11及12年级物理做准备。
国内教材内容设置上除了课程知识讲解内容还包含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开发学生思维的模块。加拿大教材中设置了what to do? What did you discover?
Did you know? Extend your knowledge等模块与中国教材相似外,还在每章开始时有以下三模块内容:“Key Concept”概括该章主要知识点,“Key Skills”提出学生学习本章时应掌握的技能,“Key Terms”指出本章主要的物理关键词汇等,国内将此部份作为教学大纲列入教师用书中而在教材中没有体现。
在国内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科学漫步”内容主要讲解一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或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而解决问题,只要求学生理解不要求必须会,而加拿大课程非常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必修1中第二章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做一做”讲解了如何用计算机描绘v-t图象,国内对此不作要求,而加拿大此部分内容作为单独一节课要求每个学生带笔记本电脑单独完成,与数学中直线斜率相结合讲解该知识点。
两国教材都在每小节后设置了练习题,加拿大教材在每章末还设置总结性复习题。题目分五个层次:1. Reviewing Key Terms-复习该章知识点并把主要定义及其解释列出来。2.Understanding Key Concept- 基础性习题,要求学生必须会。3.Developing Skills-开放性习题主观性较强。4.Critical Thinking-应用性题目需联系生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5.Pause and Reflect-提醒学生再次复习总结该章知识点。一步步提升题目层次练习学生思考能力,这点国内教材需要学习改善。
2 知识讲解方式不同
物理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光凭学生苦学和教师机械式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这需要教材中有很多辅助性文字插图试验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当然文字表述是教材表现形式的主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文字在教材中占了主要地位,细读国内外教材我们发现在文字表述上还是存在着差异。国内教材物理量的定义中用词很难让学生理解,而国外教材定义更趋向于解释该物理量用途,用词简单描述通俗易懂。
例如在力学中根据力的平衡知识求未知力,国外教材常见的是图片习题形,所举例的题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鱼的受力分析;书的受力分析等),生动形象的把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践中。国内的教材中力学的典型题目模型,题目大都以理论图形来展示(如一个四四方方的物体房子锲型的斜面上),这样的题目很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
其次外国教材中插图较多,即使在问题中也较多运用插图(多半是实物图形)来形象的把题目和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在知识点旁边还会加以注明重点(key points),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使题目更易理解。而我国的教材经改革后也非常注重插图的运用,且大都是彩图非常精美并有大量的实物照片,使学生充分感受物理学的强大力量和魅力。
3 实验方式不同
国内教材基本一章对应一节课实验,实验器材多为精密仪器不方便携带,如气垫导轨、示波器、打点计时器等需要学生去实验室集体实验。而国外教材中小实验较多且多用身边可方便找到的器材做实验,这样学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试验方便快捷。
在运动学实验中加拿大教材是用秒表、停表进行计时、用米尺测量长度的,如测量物体速度时除了用打点计时器外,在课堂上外教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学生自行测量该组成员走路速度并在纸上画出速度图像。另外他们还真正体现了“瓶瓶罐罐”做实验的理念,实验器材中包含了像地砖、垒球、硬币、玩具弹簧、咖啡罐、平底锅等生活中常见易得的物品。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国外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插图部分,多是学生在做实验而且面带笑容,学生肤色也各不相同,而国内教材多是展现实验器材本身,这体现了国外编教材人员的用心良苦,不仅展现了实验本身知识,更让学生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
4 总结
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必须的,但也不能一味的否定我国传统的东西,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国物理教材的变革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就目前在全国广泛使用的人教物理教材而言,无论是教材的编写理念,还是教材结构和内容设计,相对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突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国内外教材的不同点分析总结如下:
1)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的知识广度不够,内容不够丰富多彩,这点还需向国外教材学习。
2)在课程设计及实验设计方面应该学习国外教材通俗易懂、简单明确等特点进行进一步改正。
我们应吸取国外教材的优点,增大教材知识面的广度,使教材能够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对于国际学校,以沈阳加拿大国际学校为例,我们完全复制加拿大高中课程,请加拿大本土教师来教课,配以双语教师给予辅助,虽然充分利用了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模式,但这种完全西方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们中国学生。国外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且学生压力没有国内大,这对于习惯于中国教育模式的学生来说过于轻松,从而学生变得过分懒散不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充分利用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出国际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仲新元.加拿大高中物理课程管窥[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年第6期.
[4]钱颖.中英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J]. 学科教学. 苏州大学2010(05).
[5]沈小娟.中美科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J]. 钱江学院. 外国教育研究2006(5).
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甚至连分数的加减法都不会。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三、教学内容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
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其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7.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3.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的有关资料或现实生活中的函数实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写一篇有关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或应用的文章,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章课时分配(14课时)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约1课时 9月1日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约1课时 9月4日
9月12日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1课时
1.2.1 函数的概念 约2课时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约2课时 9月13日
|9月25日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约2课时
1.3.2 奇偶性 约1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第二章课时分配(15课时)
2.1.1 引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约3课时 9月27日 —30日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约3课时 10月8日 —10日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约3课时 10月11日 —14日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约3课时 10月15日 —18日
2.3 幂函数 约1课时 10月19日 —24日
小结 约2课时
第三章课时分配(8课时)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约1课时 10月25日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约2课时 10月26日 —27日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约2课时 10月30日 11月3日
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约2课时
小结 约1课时
高一数学必修1人教版教学计划: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所有的正数 B.等于2的数
C.接近于0的数 D.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x|x33} B.{(x,y)|y2x2,x,yR}
C.{x|x20} D.{x|x2x10,xR}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A.(AC)(BC)
B.(AB)(AC)
C.(AB)(BC)
D.(AB)C
4.下面有四个命题:
(1)集合N中最小的数是1;
(2)若a不属于N,则a属于N;
(3)若aN,bN,则ab的最小值为2;
(4)x12x的解可表示为1,1;2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若集合Ma,b,c中的元素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U0,1,2,3且CUA2,则集合A的真子集共有()
A.3个 B.5个 C.7个 D.8个
高一数学必修1人教版教学计划:习题二
(一)1.用符号“”或“”填空
(1)0______N,(2)5______N, ______N 1______Q,_______Q,e______CRQ(e是个无理数)
(3)
x|xa,aQ,bQ
2.若集合Ax|x6,xN,B{x|x是非质数},CAB,则C的
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3.若集合Ax|3x7,Bx|2x10,则AB_____________.4.设集合A{x3x2},B{x2k1x2k1},且AB,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5.已知Ayyx22x1,Byy2x1,则AB_________。
(二)1.已知集合AxN|8
6x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2.已知A{x2x5},B{xm1x2m1},BA,求m的取值范围。
3.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求实数a的值。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表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一、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类型
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可根据学生行为与认知的不同层次分为认知类活动、操作类活动和体验类活动三大类。
1. 认知类活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中认知类活动总计有27处, 占必修I教材所有活动的56.9%。还可将认知类活动分为读图思考类、问题分析类、阅读思考类三类活动, 此类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使学生遇到地理问题可以举一反三, 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2页活动:“根据图2.8, 完成等压线的相关问题”, 第42页活动:“阅读《水浒传》的一段关于天气状况描写内容, 回答关于天气的问题”等。
2. 操作类活动
必修I中操作类活动共9处, 在所有活动中占17.6%。此类活动又可分为绘图填表类、调查研究类、搜集资料及短文写作类、计算类、实验操作类, 要求学生在动笔、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地理原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第35页活动“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第16页活动“按照如下步骤画示意图, 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等。
3. 体验类活动
必修I中体验类活动共13处, 占所有活动的25.5%。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经历来领悟地理教材的内涵, 此类活动一般是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热点话题, 因此在进行活动时, 一般以学生参与讨论作为主要活动方式。例如第52页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后果作一些预测”, 第63页活动“阅读文章, 讨论有关水资源对以色列农业发展影响的问题”等。
二、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分析
1.“活动”栏目帮助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
“活动”栏目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练习题或复习题的形式, 它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式、探究式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由传统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转变。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首先按等间距画三条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接着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 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 最后结合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一条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首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示意图, 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改变过去直接向学生展示示意图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但有利于改变单纯讲授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这一知识易使学生造成困惑的情况, 还有利于使学生在主动动手画示意图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建构起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南北移动的知识结构。
2.“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拓展新知识
“活动”栏目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领会地理教材内容, 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锻炼实践能力, 展现个性才能和拓展地理知识领域。例如第29页的“活动”, 探讨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与探讨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教师引导学生读图2.2比较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受热过程差异, 这在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知识的同时, 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表面存在一层厚厚的大气这一差异才造成了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而且将已有的知识结构由地球表面拓展到了月球表面, 从而拓宽了地理知识的领域。
3.“活动”栏目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只有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地理教材的“活动”栏目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地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35页的“活动”, 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与观察制作的三圈环流模型并分析气压带与风带形成的原因。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按要求作出各小组的三圈环流模型, 模型完成后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原因, 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小组做的模型与分析的结果进行评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最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此外,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既突破了学习这一地理知识的难点, 又培养了学生地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地理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一些教学建议
1. 教师可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
“活动”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完成活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且及时赞扬鼓励, 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对于学生不太恰当的回答, 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还可给活动做得特别优秀的小组或学生发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欲望。总之, 教师应和学生一同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动的活动课堂, 力求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 教师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力争将活动融入课堂之中
教师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首先, 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作为新课导入内容,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第二章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时, 上课后教师即可让学生进行第33页的活动。通过阅读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得出一个单圈环流的理想模型图, 接下来再根据地球表面的具体情况向学生讲述地球表面实际的环流情况,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其次, 教师可利用活动进行课堂讨论,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65页的活动, 讨论如何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最后总结并提出各自的观点。这一讨论过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使学生在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再次, 教师可将活动作为调查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第61页的活动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收集资料, 撰写小论文,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在这一学生小组收集资料、调查、撰写论文过程中,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会有显著提高。
3. 教师可灵活把握活动时间
教材“活动”栏目类型多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设计活动进行的时间。可根据活动要求将活动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尤其对于由于课堂时间不足难以在课堂内完成的活动,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 将活动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将课下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地理课堂,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原理, 理解知识难点, 同时培养动手动脑与综合实践能力。例如, 在进行第29页玻璃缸内烟雾飘动的实验活动时, 由于课时的限制, 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这一活动, 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分组课后去尝试完成这一活动, 让活动走出课堂, 让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一活动让学生加强了对热力环流这一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的理解, 这也正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
总之,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地理教师应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创新, 在活动中向学生展现地理知识,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淑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的分析和应用.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尹燕立.高一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功能与教学方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3]张晓芹.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郭四化.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用好教材的活动设计.教学与管理, 2008 (4) .
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 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天体系统:总星系 地月系
太阳系 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 巨 行 星 木星 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 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FormatTableID_0#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 周期约为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FormatTableID_1#
备注: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FormatImgID_0#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60度837km/h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
#FormatImgID_1#
自转 → 赤道(平)面
#FormatImgID_2#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FormatImgID_3#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FormatImgID_4#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FormatImgID_5#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晨昏线:
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
B.特点:
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0.
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夜弧→昼短夜长,昼弧=夜弧→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 昼夜交替的时间 24时
光照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④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夜长的计算)
(2)时差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①规律:
A.经度相差3600,地方时相差24小时;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B.东早西晚
C.东加西减
D.东大西小
F.同经同时
②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步骤:
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0,取商;余数部分>7.50,取商+1)
b.求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FormatImgID_6#
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注意:顺着地球转动,从0点到180?为新的一天,180?到0点为旧的一天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右图)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向。(左右手定则)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FormatTableID_2#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书19页)
①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简便计算:太阳高度=900-两地的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的划分
①我国的传统四季划分:四立
②欧美国家的四季划分:二分二至日
③气候四季的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分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
划分依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FormatTableID_3#
2.分层
#FormatTableID_4#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
地球的外部圈层
#FormatImgID_7#
大气圈 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水 圈 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 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分层: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1.受热过程示意图
#FormatImgID_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 性。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FormatImgID_9#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2.结论:①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根本原因:地球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3.形成过程:
#FormatTableID_5#
结论:
①一般而言,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②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③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④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
⑤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4.几种现象的解释:(注意结合图)
①海陆风
②山谷风
③城市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三种情况:一力: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FormatImgID_10#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FormatImgID_11#
二力: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这种情况只在高空中出现。
#FormatTableID_6#
三力: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这种情况在低空中出现。
风力大小的判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识记: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力大小。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FormatImgID_1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从图上可知:
(一)形成:
(1)气压带
1.分布规律:共7个气压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2.成因:
①热力原因:赤道低气压带(原因:气体受热膨胀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原因:气体受冷收缩下沉)
②动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风带:共6个风带,00-300为信风带;300-600为西风带;
600-900为极地东风带
(3)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随太阳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FormatTableID_7#
备注:
总的而言,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的原因在于: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相间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呈条带状分布就在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性质比较单一(均匀)。
亚洲低压形成的原因:夏季,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气体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亚洲高压形成的原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体受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补充:
季风:1.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称为季风。
2.分布地区 夏季 冬季 成因
东亚地区 东南风 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南亚地区 西南风 东北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球气候类型:
#FormatTableID_8#
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从地形、洋流、风是否来自海洋(主要大陆东岸考虑风)。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多,考虑的因素(位于迎风坡、暖流、风来自海洋吹带来丰富水汽);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少,考虑因素(位于背风坡、寒流)
#FormatImgID_13#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⑴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 孟买的雨季月降水量可达600mm,而巴马科却只有250mm。从年降水量来看,孟买大约是巴马科的两倍。
⑵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干、湿季明显。
⑶从降水过程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⑷从降水的集中程度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为集中,季节变化大。
(5)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乔木;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3)类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FormatTableID_10#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北半球)。
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 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 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 在锋前。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 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
②森林的破坏严重
?火山爆发等
全球变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影响水循环过程
全球变暖可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地理应该提高的四种能力
一、进一步深化统整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第二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系。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考,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还要注意知识归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掌握好读图的基本步骤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二)判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应有所侧重
如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判读曲线图,应先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再认清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去读图、析图。注意利用曲线图的连续性,向两边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说明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去解决问题。又如分析统计图表时,要按下面步骤进行: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作答。
(三)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三、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审题、答题的能力
审题具有一定的程序。
(1)注意试题的数量和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所给予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习惯的答题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去回答。要认真解读试题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搞清楚设问与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从题干、设问和图表上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间关系的判断,互相论证或排除错误判断。更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则就可能造成误答或答不全。
(3)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凭“想当然”作答。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如有,把这些“区别”看出来,就可避免失误。
在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针对不同的题型,应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题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和综合题。对选择题来说,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试题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时则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综合题的解答时要有整体性思维,因为综合题的设计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去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即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方面入手,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发展方向或解决措施。如分析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时,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原因,如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等。
第二阶段复习做题时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每做一道题,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答案,还应总结出解决这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还要研究高考试题答案,要知道这个答案的来龙去脉,这样你就对做高考题有一种感觉,包括获取和解读有效的地理信息以及答题规范的感觉,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应考能力。
地理主观题20条答题技巧
1.地理位置分析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
(2)海陆位置
(3)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4)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5)半球位置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
(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
(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1)等高线的分布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
(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易错整理】高中地理流水地貌的重难点
7.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8.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9.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2)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4)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10.某两地气候特点比较
(1)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2)降水(降水量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11.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
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
12.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2)降水少,时间分配不均匀;
(3)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13.海洋性气候特征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
(2)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14.干湿度影响因素
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15.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16.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
(2)距高压中心远近
(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
(4)植被多少
(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17.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汛期(凌汛)
(6)水能资源: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7)航运价值
18.河流的水系特征
(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和支流形状;
(7)有无湖泊沟通
19.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20.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0-26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06-26
高一地理学年教学总结06-11
高一地理教学进度10-29
高一地理备课组教学计划06-28
高一地理组教学计划专题11-10
2005秋季高一地理教学总结11-11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12-01
高一地理第一教学总结12-07
高一地理教学进度表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