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精选10篇)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1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作 者:郭焕成 宋金平GUO Huan-cheng SONG Jin-ping 作者单位:郭焕成,GUO Huan-cheng(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宋金平,SONG Jin-ping(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5)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2

1 高度重视林业工作

当前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林业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林业承担着生产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及生态产品等3项功能, 发挥着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可以说目前林业产业形势好、任务重、责任大。党中央明确赋予了林业“四个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 生态林业建设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

2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即生态就是生产力, 生态就是投资环境的硬条件。所谓“生态立市”, 就是以生态价值为支撑点, 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领域和空间, 谋划城市化和优势产业发展的新布局。既有生态保护的任务, 又有生态治理的工作。简单地说, 就是保生态、促发展, 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求发展, 让经济和生态实现“双赢”。建立“环境是资源, 环境是资本, 环境是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中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一是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循环经济。

3 转变林业发展观念

林业工作重点应以人为本, 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1]。坚持树围绕着城市栽、树围绕着旅游景点栽、树围绕着水栽、树围绕着村庄、道路及学校栽的“四大原则”。切实做好生态建设保护工作、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旅游规划。实现林业发展方式从单一的只注重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并举、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文化旅游、美化亮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两大转变”。

4 扎实推进林业重点工程

实施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城市大环境绿化、生态移民区造林绿化和林业产业培育“六大工程”。积极争取退耕还林任务指标和后续产业培育[2]。紧扣全市生态移民搬迁、宁南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 找准定位, 主动融入。

5 加快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4个有利于 (有利于资源保护、有利于林业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生态改善)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及集体林明晰产权、勘界发证工作。积极开展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并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 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管理、区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配套机制, 建立林权评估、抵押、入股等新机制[3]。确立农民的林业经营主体地位, 引导林业经营者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组建合作经济组织, 建立健全森林灾害保险制度。

6 积极推动林业产业进程

一是加快种苗产业发展。鼓励国有林场、乡镇林业站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 培育标准化苗木, 起到指导示范作用。二是在县城近郊突出建立错季型、旅游观赏型和时令型果品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优势,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林,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抓好无公害生产, 提高加工层次和产品档次, 增加林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快开发以六盘山为核心的生态旅游资源, 将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做大。

7 坚持科技兴林

加强林业科学技术研究, 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强化科技入园工作, 加快林业科技推广, 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区。逐步实现林业科技、生产、推广一体化, 提高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贡献率[4]。重点研究和推广抗旱造林树种的选育及旱作造林技术, 认真抓好林业科技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建设, 完善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检疫及测报信息网络化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信息网络、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和检验、科技创新、科技教育培训等五大林业服务体系。

8 严格依法治林, 加大资源管护力度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保护森林、野生动物和林地资源, 严格实施森林病虫害检疫和林木管理制度, 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森林防火责任制, 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 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发展林业的永恒主题。加大森林病虫鼠害检测检疫防治工作力度。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作为促进资源快速增长的战略措施, 纳入整体林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 坚持推进新的防治理念, 促进森林健康生长, 促进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培植最优的林分、最佳的林相和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功能, 努力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5,6]。

同样要认识到林业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固原市的生态建设还很脆弱, 产业开发才刚刚起步, 今后要继续坚持“生态立市”战略,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 使全市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闫维恒.浅谈宁南山区生态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关键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 2004 (8) :55.

[2]尚和平.宁南山区生态建设的反思及发展探析[J].宁夏农林科技, 2000 (5) :43-46.

[3]王志刚, 徐中霞, 王鑫, 等.关于驻马店市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215-216.

[4]刘宁霞.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5) :223.

[5]胡金泉, 郑泽炘.九江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271-272.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意义 措施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山区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几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4.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

4.1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毕节市森林覆盖率明显有所增长,保持青山绿水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4条底线之一。今后几年,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健全林业法治,切实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管理。同时,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招商引資,为造林绿化事业注入活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益。

4.2实现工业园区和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4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总结了宁夏西吉县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界定有效的.林草地产权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建设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以形成内生机制促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研究结果对宁南山区及其它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马彩虹 赵先贵 郝高建 MA Cai-hong ZHAO Xian-gui HAO Gao-jian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刊 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9(4)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生态建设   生态模式   特色产业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5

罗 毅

2010年第8期 ——生态建设

兴山县地处鄂西山区,国土总面积232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5%。丰富的山地资源决定了兴山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近年来,兴山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围绕山地这一优势资源摆阵布局,挖掘潜力,大力发展山区林业,统筹走活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一盘棋,闯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林业发展之路。

——科学谋划,念好林业经。一是理清思路。根据国家对林业发展定位的重大调整,县委、县政府及时将林业工作重点从木材生产转到生态建设为主上来,明确提出“生态立县”战略,把林业提升到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层面统筹谋划。同时,按照“兴林富民”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形成了“农业发展林特为先,林特产业核桃为先,生态保护防火为先”的林业开发思路,提出了把兴山打造成生态体系完备、产业体系发达、林业文化先进的现代林业强县战略目标。二是科学规划。我们按照林业发展战略,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标准编制了《兴山县林业“十一五”暨202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林业工作近期及中长期目标任务和各项举措,在项目规划上,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到省林业局的肯定。三是配套政策。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林业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林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先后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的决定》等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林业规划的实施,促进了林业健康快速发展。——抢抓机遇,造就生态山。一是争取政策。按照“超前谋划、科学立项、打牢基础、专班攻坚”的思路,不断加大林业政策争取力度。近年来,我们共争取林业项目资金3.5亿元,为林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借助三峡库区的区位优势,通过高质量高效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规划,争取省林业局为我县增加了1万亩天然林保护、2万亩退耕还林指标。二是用好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严格兑现政策,确保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其政策的全面落实。三是用活政策。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我们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积极拓展林农增收渠道,把核桃、板栗、银杏等经济树种作为兼用林,纳入生态林补偿政策范畴。整合政策资源,把林业生态项目与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开发、生态移民、三峡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捆绑实施,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功效。

——林经结合,培育大产业。一是高标准定位。我们把核桃产业作为兴山第一大农业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30万亩核桃基地,实现农业人口人平种植核桃两亩以上的目标,把兴山打造成全省核桃产业名县和中国核桃之乡。二是大力度投入。坚持每年捆绑资金1200万元以上,从基地建设、种苗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切实加大对核桃产业的投入。县财政还每年预算100万元设立核桃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开展核桃产业规划设计、技术培训、种苗监理、检查验收、技术研发和品牌开发等。县林科所与湖北农学院联合培育的薄壳核桃在全省第二届林博会上荣获金奖,同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兴山薄壳核桃”也是宜昌市第一届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地理标识证明商标。三是高质量建设。引导农民摈弃过去局限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山老林见缝插针式发展经果林的小农经济做法,舍得拿最好的良田种植核桃。制定统一的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从种苗生产供给、田间种植、产中管理等环节加强服务指导,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确保了核桃产业建设质量。四是全方位服务。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县“四大家”分管领导参与、多个部门任成员单位的核桃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产业办,全面加强发展核桃产业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县直各单位都结合部门职能加强服务,为核桃产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创新机制,铺筑管护路。一是建立新的保障机制。2001年,我们通过林业综合改革,共关闭木材加工企业31家,一次性买断安置218人,同时将林业工作经费和部分林业干部职工工资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二是建立新的管护机制。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森林、林木、林地合理流转,充分调动了林农管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森林管护网络,设立县森林管护总站1个、乡镇森林资源管护站11个、管护片23个、管护责任区160个,落实管护人员225名,聘请110名村干部兼任管山员,并将管护责任与经济待遇挂钩,落实到人,实行林业部门和村委会双向考核兑现。同时建立了森林防火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有偿使用农民防火工具机制和森林防火保险改革,有效促进了森林防火工作,全县连续10年实现“三无”(即无重大森林火灾,无人为责任事故,无森林火灾死亡事故)目标。三是建立新的执法机制。针对传统林业多头执法存在的弊端,我们将分散在林政、森防野保、种苗管理、乡镇站场的林业执法权统一收归由森林公安一家行使,取得了林业执法规范、队伍素质提高、资源保护有效等改革成效。同时,我们把《森林法》纳入“四五”、“五五”普法内容,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已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一是坚持林工结合。积极探索适应山区林业发展的激励政策,通过分类经营和“一本账”管理,实行“管死”与“放活”相结合,允许利用限额采伐的商品材兴办木制品加工业,允许利用自用材、间伐材加工木制工艺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林特林副产品加工,培育出了雅佳、天源、兴农、绿源等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产业效益逐年提升。二是坚持林农结合。充分利用山区林地丰富的有利条件,合理调整林种结构,开发林副产品,大力发展以核桃、柑桔为主的林果业,以香菇、木耳为主的森林蔬菜业,以林下种草养羊为主的森林畜牧业,以茶叶、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拓宽了林农增收的产业渠道。三是坚持林旅结合。充分利用山区峰奇林茂的自然景观和森林生态资源,依托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积极开发森林观光、森林体验、森林休闲等森林旅游业,改造提升了盘龙洞景区,启动了连接大老岭林场、环坟埫坪林场和朝天吼漂流的大高岚旅游综合开发,森林旅游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6

摘要: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

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营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环境保护

正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要进行生产是不可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目前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

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历史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现代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社会经济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科学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之——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内容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

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是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的。”[6]人类生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组成。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既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如:森林,矿藏,土地等,也有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如:棉纱,钢铁等。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离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8]。

自然条件是地区一切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及城镇的布局;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状况直接影响不同地区工业投资的重点及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了要求弥补代内外部性成本以维护生态和谐外,还致力追求代际公平,因资源使用造成的代际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真正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因其不可耗竭性,在它的再生能力限度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按劳动价值论则无价值可言[9]。

在贫穷落后的地区,人民迫于对生活的压力,往往借助于当地的生态资源,以过量消耗矿产、土壤、森林、植被等资源为代价,发展了许多自主型、无序型的效率低下的企业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当前部分经济利益的所得,却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10]。

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与港、澳经济日趋融合,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保持良好势头。在建设区域经济过程中,应注意既提高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又提高文化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既使国民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又保证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运行质的提升;既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活力,又妥善处理发展动力与资源压力、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等矛盾,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1]。

经过了多个“五年计划”之后,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再以资源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经济了;而是发展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

共赢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经济。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就是要把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每一个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合理开采资源。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能力。[12]抛开社会道德与公众利益,企业理想的追求的是内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恶化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内涵的低下,应该算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但这却让社会来承担了。所以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企业在对生态环境摄取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方式的税收来加以及时的补偿的。当生态环境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时候,先进的技术对于消除生态环境恶化是相当重要的,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13]。

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经济应当是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而是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指在高效的利用生态在一个度之内,使之不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能大大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这样一个和谐的、协调的发展的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将是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和支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双赢的。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0页。

④参见拙作《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农业考古》1987年第l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8-399.[2]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EB/OL].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7

1 研究区概况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 地处六盘山东麓, 东南与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毗邻, 西南与甘肃省庄浪县交界, 西与隆德县相连, 北与固原县接壤。土地总面积为1131平方千米 。泾源县辖3个镇、4个乡, 114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12.1万人。其中回族人口90051人, 占总人数的74.58%。泾源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地貌地形按其特征主要分为西部六盘山山地, 东北部低山丘陵和中南部丘陵三个类型。为中温带东南季风边缘地带气候区, 四季有春寒、夏旱、秋短、冬长的特点, 平均年降水量650.9米, 主要灾害有干旱、冰雹、雨涝、霜冻等。泾源县土壤类型有九个土类, 87个土层, 247个土种, 土壤类型多样。由于受六盘山山体垂直带的影响, 植被类型多样, 一般有山地植被、森林植被、沼泽植被三种类型。泾源县地处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 水资源比较丰富, 主要河流有泾河、香水河、沙塘河、羊槽河、新民河、石咀何、盛义河等7条较大河流, 17条支流, 地下水也较丰富。

总之, 泾源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山大沟深, 适宜农、林、牧及城乡建设, 小水电, 旅游等各部门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发展。但农、林、牧用地矛盾较大。尤其是自然条件的局限性, 使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 泾源县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协调发展度是用来度量系统之间或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指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是一个定量表示土地利用结构、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 强调的是系统之间各要素的共同发展, 整体发展, 全面提高。定量分析和了解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 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更清楚地发现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关于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繁多, 针对泾源县的特点, 本文决定采用PRS框架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 建立指标体系, 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泾源县土地利用指标体系进行细化修正, 最终形成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指标体系。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P”, 包含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压力之下的土地和生态环境状态 (S) 发生改变, 包括了土地和生态环境要素的数量、质量、类型、结果、功能等, 人类对反馈的响应 (R) 包括制度建设、管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教育与科技进步等。概念框架揭示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链式关系, 构成了模型的基本层面。根据框架, 结合泾源县实际情况, 采用专家咨询法, 建立起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见表1。

2.2 评价模型的建立

本文根据冯玉广等人建立的模型和方法, 做出改进, 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分别对压力、状态、响应指标系统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价。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缩减数据量, 在数据信息量损失最小的前提下, 用少数的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变量代替原始的多维变量,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比较客观, 人为影响因素小。具体步骤略。

3 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计算与评价

3.1 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的计算

按照上述模型, 计算2006—2012年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 结果见表2。

3.2 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

目前,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类型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本文根据泾源县具体情况, 并参照类似地区的研究成果, 确定了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的分类标准, 见表3。

根据表3的协调发展C值标准, 除2006年外, 其余年份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类型均为中度协调型, 表明泾源县近年来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逐年转好, 整体上看, 协调发展度较高。从发展趋势看, 自2006年以来, 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发展势头较好。根据协调性分类标准表, 进一步分析泾源县各个年份的协调性,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泾源县土地利用在2006年以前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协调。表现为资源环境的压力过大, 更趋向于现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泾源县域建设的加速, 建设用地持续增加, 人均用地面积快速减少, 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扰动不断加大, 制约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自2006年以来, 泾源县进行的生态重建工作已显成效, 也不断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 使得泾源县对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压力做出较大的反应, 有效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 提升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

摘要:宁南山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城镇迅速发展, 建设用地需求和规模将大幅增加;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必将影响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格局, 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本研究是根据宁南山区泾源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定量地评价泾源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 以期今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

关键词:宁南山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

参考文献

[1]王辉, 林建国, 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 2006, 25 (1) :84-87.

[2]任志远, 黄青.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 (4) :169-172.

[3]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225-228.

[4]潘嫦英, 刘卫东.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 (2) :134-135.

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篇8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人的生存质量、经济发展能力和其生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说二者的关系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贵州省占贫困人口的90%的农村贫困人口中,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口素质低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历来都是贵州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些贫困山区,由于贵州省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和该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条件上既有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严重的地区,也有仍然保持良好生态条件但其居民仍然贫困的地区。

本文根据多年在贵州省贫困山区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分析贵州省贫困山区如何在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经济系统,使当地居民获得持续经济增长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摆脱贫困,为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提供理论依据。

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历程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生态学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cekel)于1866年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就提出生态学(Eeology)一词。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Eeosystern)的概念。1942年,美国学者林德曼R·L·Lindeman)创立了生物量“十分之一”定律。这些理论成果构成了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态环境危及生存发展的警钟,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Carson)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首次向人们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作用。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E·鲍尔丁发表《宇宙飞船经济观》。他们的著作引起了世界的震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开始重新考虑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从而把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中去。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首次提出了关于“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强调将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控制人口,调节消费品分配,合理开发资源,防止污染和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指标等方面作为生态经济学的内容。70年代初,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弗莱德.辛格和哈里森-布朗分别发表关于人类食物生产、人类能量生产和人类物质生产是生物圈的一个过程等三篇文章,第一次从生产力角度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物圈的物质能量循环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72年美国学者米都斯(D·Meadows)发表《增长的极限》一书。1974年美国J·塞尼卡等人所著的世界第一部《环境经济学》问世。1976年日本坡本藤良所著的世界第一部《生态经济学》出版,标志着以生态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的诞生。

生态经济学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发展,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的需要,标志着人类与自然重建和谐统一关系的生态时代的到来。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两个方面为人类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扩展了生态学内容,使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的视角;二是使经济科学突破传统狭隘的不考虑生态环境基础的局限性,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更好地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而这两者的密切结合为人类最终克服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可以说,生态经济学虽然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却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贵州省贫困山区概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碳酸盐岩裸露面积达13万km,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省份,全省87个县(市)中,有喀斯特分布的县(市)达83个,若按喀斯特裸露面积占县(市)面积的30%以上为喀斯特县(市),贵州87个县(市)中有75个喀斯特县(市),全省98的城镇、工矿人口及95%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喀斯特地区,95%的城镇及95.3%的耕地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因此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贵州全省经济发展的形势。但广大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地表崎岖破碎,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承载力低,人多地少等生态环境脆弱性,制约了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整个喀斯特地区生产力普遍低下,经济十分落后。

同时,贵州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贵州河流多,密度大,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就有984条。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舞阳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等。水能蕴藏量1874.5万千瓦,列全国第六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煤炭探明储量527.06亿吨,居江南各省之首.居全国第五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煤层中还蕴藏着大量可开发利用的煤层气。由此可见,贵州是一个能源大省。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在贵州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贵州1992年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三大战略之一,但是在生态重建过程中,只有局部地区和某些指标有了改善和好转。从整体上看,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并对一贵州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在广大农村,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已逐步演变成生存危机。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从以城市和矿区为中心的区域逐渐向农村扩展。生态的恶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致使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贵州碳酸盐岩广布,喀斯特发育,全省98%的城镇、工矿人口及95%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喀斯特地区,95%的城镇及95.3%的耕地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因此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对整个贵州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广大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在地貌类型复杂,地表崎岖破碎.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承载力低,人多地少等方面).严重制约了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构建生态农业经济系统,实现贵州省贫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生态型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思路就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并依据其调整贵州省生态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措施,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系统,使其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也就是说,当一个贫困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虽然不良、生态问题较为突出,但是,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或适当的经济开发活动本身可以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时,可以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经济的形式,发展贫困社区的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一)发挥山区立体农业优势,以林牧业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根据贵州省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的省情出发,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层次综合农业,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园地制宜搞林草结合,农林混作。山林不但能提供木材,还可以把它可成为绿色蓄水库,保持水土及生态平衡,为农田提供生态屏障。据贵州省金沙县调查,该县早在1957年粮食总产就突破1亿公斤,进入70年代后,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严重,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还是在1亿公斤左右徘徊。1984年后,该县通过几年封山育林和部分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使农业生态循环有了很大改善。据分析,当地退耕还林l亩坡耕地,每年即可减少流失沃土8.43吨,减少肥料损失236公斤,换算成当地的施肥水平可生产玉米120公斤。普定县蒙铺河小流域,通过封山造林,退耕种草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措施,增加植被面积33%经济林术和牧业发展了,虽然农业用地减少5000亩,但粮食产量却由22.5万公斤增加到47.32万公斤,人均收入也成倍增长。这些充分说明,生态建设产生的效益是很大的。

(二)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贵州人多地少,且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面积的78%。长期以来,贵州粮食产量较低,要赶上全国人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贵州省宜农荒地面积也很有限,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是很困难的。在继续抓好水稻、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其它早粮的增产潜力不能忽视。从近年来我省小麦亩产仅90公斤左右、薯类亩产620公斤左右的生产水平看,粮食作物增产有很大的潜力。我省新培育和引进的小麦优良品种亩产都在200公斤以上;薯类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亩产1500公斤也是不难办到的。如果良种良法一起推光,把小麦亩产提高到140公斤,薯类亩产提高到1000公斤的水平即可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粮食7.5亿公斤(薯类按5:1折粮)。在不适宜种小麦或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地区,可改种小黑麦。小黑麦的抗逆性比小麦强,食味显著优于黑麦,在海拔2500米的高寒山区和较贫瘠的土地上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三)园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综合利用。

烤烟、油菜是贵州经济作物的拳头产品,经济效益较高。在适宜种烤烟和油菜的地区,应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政策,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这些拳头产品发挥更大的效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剩余劳力增多。合理安排利用这些剩余劳力,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是很有必要的。用作物的非收获物如稻草和玉米芯等栽培食用菌.余下的菇渣回田当肥料.用人畜粪便和垃圾等制沼气,既可以解决农村部分燃料问题,制沼气的残渣液也可回田做肥料。类似的综合利用资源的措施,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可提高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都是有机的,且不能被分割。片面强调和发展某一方面,都会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弱化。因此,需要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挖掘生产潜力,把生物的自然进程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依靠、互相利用、互相促进。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综合治理有着广阔的前景。生态农业在农村推广潜力很大。我们应该抓住时机。提高生态农业意识,打破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使贵州农业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聂华林,高新才,杨建国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篇9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开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第三,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社会文明为基础, 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整体发展效应, 与整个社会文明同步发展、协调推进, 从而开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目前, 我国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模式, 国民素养和生态意识仍比较差, 因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在我国都存在。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重数量轻质量, 忽视了资源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许多“发展”是在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取得的,这样的发展必然缺乏文明与和谐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着眼, 而且要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着手, 要在更高层次上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广延性。生态文明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 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综合体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结合与统一: 在物质方面要通过对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 自净能力, 自组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的提高, 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在精神方面要求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例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的崛起, 从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生态价值取向。

三、建设生态文明, 探索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途径

(一)完善生态教育机制,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 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 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 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 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教育, 促进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 运用各种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 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挥霍浪费, 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 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

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 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健康发展 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实施生态工程, 发展生态产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 创建节约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坚决制止和杜绝掠夺性开发资源的行为,实施“最小损害”甚至“零排放”、“零损害”方略,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 努力维系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和谐与协调。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 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重点江河流域污染防治力度, 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 特别是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森林防火、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 防止生态破坏。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 要大力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多渠道筹集资金, 强化大气和污水治理, 增强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努力提高工业“三废”治理水平和处理能力, 建立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三)实施生态经济, 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形成生态

化的产业体系, 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建设要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 它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三者紧密结合的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人类的幸福生存、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 生态经济以人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 把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的生态平衡统筹考虑, 力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追求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等完美结合。生态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 它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经济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使人和自然都得到全面进步, 另一方面, 生态经济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还追求生态效益, 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生态经济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 找到了人与自然共存互利的途径。

(四)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积极创设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为民亲民的政府, 积极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市民社会。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掌握和控制权力不是无限的和完全垄断的, 而是有限的, 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在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决策问题

上, 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纳入法治的轨道;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力求信息对称和公开;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注重实效, 强调投入和产出,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效。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从源头上解决危害生态的问题。

四、总结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答案 篇10

1、广西的制糖业做到了把甘蔗从头到尾“吃干榨尽”,实现了(C)。A.固体废弃物较多排放 B.固体废弃物多排放 C.固体废弃物零排放 D.固体废弃物少排放

2、广西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氮氧化物减排,在全区14个设区城市成立了(D),建立了广西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信息系统。

A.淘汰老旧机动车监管机构 B.重型汽油车限行管理机构 C.淘汰黄标车监管机构 D.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机构

3、到2015年,力争广西1/3以上地级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废弃物分类收运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D)。

A.25万吨/年 B.10万吨/年 C.15万吨/年 D.20万吨/年

4、(C)是指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A.梧玉贵一体化发展 B.桂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C.柳来河区域一体化发展 D.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5、为完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积极推进(B)改革。

A.取水 B.水价 C.水资源管理 D.供水设施建设

6、《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B)时,应当对

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A.废轻化工原料 B.生产性废旧金属 C.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 D.报废电子产品

7、《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对(B)的功能定位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等。

A.重点开发区 B.禁止开发区 C.限制开发区 D.优先开发区

8、广西拥有大陆海岸线1600公里,占全国的8.9%,居全国第(C)位。A.7 B.4 C.6 D.5

9、提升(A)的主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服务广西、联系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门户作用,建成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

A.南宁市 B.梧州市 C.桂林市 D.柳州市

10、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应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D)制度。

A.“三条红线” B.“四同时” C.“四项制度” D.“三同时”

11、广西湿地主要保护形式有(D)、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它保护形式的保护。

A.生态保护区 B.基本农田保护区 C.湿地保护区 D.自然保护区

12、《“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提出要按照清洁乡村、(B)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持续推进“美丽广西”建设。A.绿色 B.生态 C.优美 D.富裕

13、广西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把(C)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技改、扩建的“两高”项目坚持“等量置换”。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淘汰落后产能 C.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D.开发布局调整

14、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A)。A.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 B.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C)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A.150 B.75 C.100 D.125

16、山口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三最”指的是地表温度最高、降雨量最少、(D)。

A.地表空气湿度最高 B.海水盐度最小 C.地表空气湿度最低 D.海水盐度最大

17、广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对外旅游交流和合作,积极宣传推介广西旅游,旅游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广西(B)获批边境异地办证业务。

A.三市四口岸 B.四市六口岸 C.三市六口岸 D.四市三口岸

18、广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指导思想提出,加快(B)建设构筑国土生态 安全格局和支撑体系。A.政治文明 B.生态文明 C.精神文明 D.物质文明

19、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C)。

A.流域或区域居民生活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B.流域或区域的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C.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D.流域或区域的工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20、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是(B)。A.经济发展 B.新能源革命 C.生态公正 D.生态安全

21、广西境内有许多喀斯特地下河,BC()等地下河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A.红水河 B.坡心河 C.地苏河 D.北仑河

22、(BCD)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A.郁江平原 B.南岭山地

C.桂西南石灰岩地区 D.南海区域

23、通过(ABCD)方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A.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B.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C.促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D.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24、“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的总体目标是?(ABCD)A.农村环境优美 B.服务保障有力 C.农民生活宽裕 D.乡村和谐幸福

25、森林的林冠和土壤层能够吸收、吸附大气降水携带的多种污染物质,包括(AD)等。

A.多种有机污染物 B.二氧化碳 C.泥土

D.铅镉等无机污染物

26、构建广西现代化工业开发格局,从以下方面抓起(ABCD)。A.提升南宁都市圈发展区,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B.统筹梧州市、贵港市沿江发展区,加快形成承接东部产业承接基地 C.培育桂西边境发展区,全力推进资源型产业基地建设 D.优化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区,促进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27(多选题).(2分)结合《旅游法》宣传贯彻工作,针对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广西旅游部门加大旅游市场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系列旅游市场执法检查,重点整治(AB)。

A.“挂靠承包”的违法经营问题 B.“零负团费”经营模式 C.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违法经营问题 D.“重硬件、轻软件”的饭店经营问题 28(多选题).(2分)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征是(BCD)。A.好玩性 B.动态性 C.可持续性 D.综合性 29(多选题).(2分)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包括了(ABCD)。A.产业政策 B.价格政策 C.投融资政策 D.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30(多选题).(2分)建立沿线国家旅游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简化往来手续,扩大旅游规模,联合打造北海至(BCD)的泛北部湾海上跨国邮轮旅游环线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A.东帝汶、孟加拉、不丹 B.菲律宾、香港

C.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

D.越南(下龙、岘港、胡志明)、柬埔寨(西哈努克市)、泰国 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9月13日更新题库答案可考100分

一、单选题

1、题目:和谐社会的目标是(C)。A.流通顺畅 B.经济发达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D.环境保护

2、题目:2013年,南宁市全年的雾霾天数为(C)天,甚至出现连续5天的重度污染。

A.52天 B.62天 C.72天 D.82天

3、题目:2013年,广西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从2009年的66845吨激增至(C)。

A.707920吨 B.505830吨 C.607846吨 D.807846吨

4、题目: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A)。A.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B.第四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题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A)。

A.终身追究制 B.行政责任制 C.负责制 D.追究制

6、题目:贵糖公司建设了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的甘蔗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将(C)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原料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

A.工业生产和服务业 B.工业生产和信息业 C.工业和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7题目: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旅游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C)发展模式转变。

A.规模增长型 B.协同联盟型 C.质量效益型 D.市场推进型

8题目: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做好提前部署,加快构建以(D)为龙头,“桂林—柳州—来宾—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梧州、贺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旅游发展带为骨架。A.北海 B.柳州 C.南宁 D.桂林

9题目:广西生态农业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功地创立了闻名国内外的“(A)”,即“养殖+ 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模式。

A.恭城模式 B.兴安模式 C.横县模式 D.浦北模式

10题目:生态安全有两类(D)。A.辐射安全与植被安全 B.水安全与空气安全 C.土壤安全和阳光安全 D.要素安全和功能安全

11题目:2014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布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A)。A.2013-2020 B.2013-2016 C.2013-2014 D.2013-2018 12题目:2013年,北海市海城区通过(B),基本了控制海水入侵。A.限制滨海挖沙

B.控制地下水抽水量及布井密度 C.修建拦河闸和防潮闸 D.帷幕灌浆以及地下修坝

13题目:南岭山地、桂西南石灰岩地区、南海区域是我国(A)优先区域之一。A.生物多样性保护 B.农业开发 C.旅游开发 D.基础设施建设

14题目:加快(D)再利用,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A.基层村 B.行政村 C.中心村 D.空心村

15题目:为加强旅游市场开发,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广西卫视等主流电视媒体播放以“遍行夭下心仪广西”为主题的旅游形象宣传片,举办(C)系列推广活动。

A.“中国民俗旅游年” B.“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年” C.“中国海洋旅游年” D.“中国旅游年”

16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C)。A.经济发展 B.生态安全 C.新能源革命 D.生态公正

17题目: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A)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

A.1990年9月 B.1993年9月 C.1992年9月 D.1991年9月

18题目:目前,广西玉桂产量居全国(D)。A.第三位 B.第二位 C.第四位 D.第一位

19题目:根据《广西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到2015年,全区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B)。

A.95% B.86% C.89% D.90% 20题目:“清洁田园(D)工程和技术”的核心目的是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并且减少流失量,提高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垃圾的产生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A.五大 B.六大 C.八大 D.十大

二、多迭题

21题目:广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任务是(ABCD)。A.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B.开展示范区建设,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屏障 C.加强海洋综合管控,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D.倡导和谐海洋理念,增强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22题目:建设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加快推进(ABCD)等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引领长寿养生高中低端全面发展的旅游新态势,力争建设“国家生态健康旅游区”。

A.凤山县三门海国际生态养生度假基地 B.大化红水河百里画廊国际长寿养生项目 C.巴马县盘阳河长寿养生景区项目 D.东兰县月亮河长寿村景区项目

23题目:东园家酒厂的(ABCD)考核指标均达到《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DB45/T612-2011)白酒类的一级标准,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A.资源消耗 B.资源产出 C.资源综合利用 D.废物排放

24题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是?(ABD)A.农产品产地污染源头预防 B.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C.农作物资源保护 D.农业生产过程清洁

25题目:三生共赢”的三生是指(ABCD)。A.生产 B.生活 C.生命 D.生态

26题目:通过(ABD)方式,有序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A.积极开展旧工矿改造 B.积极开展旧城镇改造 C.稳步推进“空心村”整治 D.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27题目:在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如何推进广西旅游业改革和对外开放合作水平?(ABD)A.推进泛北部湾国际旅游圈建设 B.加快旅游业对外开放

C.积极与招商部门开展旅游专题招商工作 D.积极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

28题目: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广西必须(ABCD)。A.增强科技创新和支择能力 B.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C.优先发展教育 D.加强公共服务

29题目:根据农村的区位、产业、人口、资源等特点,将广西农村分为(ABCD),实行农村分类管控。

A.改造型农村 B.融入型农村 C.发展型农村 D.保护型农村

30题目:很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下列主体功能区(ABCD)。

A.限制开发区域

31题目: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悖论”是指(ABCD)。A.全球意志与国家意志、“类生存”与“国生存”的悖论 B.人类终极文明与阶段愚昧的悖论 C.国家赶超战略与全球资源紧缺的悖论 D.“可持续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悖论

32题目:广西是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其中属于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ABC)等。

A.儒艮 B.中华鲟 C.中华白海豚 D.大鲵

33题目:新时期广西林业建设要应以(BCD)等为建设重点。A.停止采伐森林的森林保护工程 B.公益保护、退耕还林、珠江与沿海防护林保护工程 C.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D.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工程

34题目:广西由于(ABC),近岸海域环境承受巨大压力。

A.围填海等开发建设活动占用海洋生态空间,海洋自净能力和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B.陆源排污压力巨大

C.沿海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D.沿海核电站的低放废水、低温废热排放

35题目:农作物秸秆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副产物,它含有丰富的(ACD)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可供开发与综合利用的资源。

A.氮 B.钾 C.铁 D.磷 三判断题

36题目:2013年广西沿岸港湾、河口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劣于第四类水质区域面积有较大增加。(正确)37题目:广西生态农业“恭城模式”是“养殖+沼气+加工”模式。(错误)38题目:广西在构建循环型城市中,把崇左建设成为重要的糖业、锰加工循环经济基地。(正确)39题目:到2015年,广西建材工业的吨水泥综合电耗下降到87千瓦时,吨熟料综合标准煤耗下降到105千克。(正确)40题目:在南宁市、贵港市、百色市等地建设畜牧业优势产业带和淡水养殖优势产业带。(正确)41题目: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视不够。主要原因:一是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规模、忽视质量和效益;二是缺乏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正确)42题目:广西在构建循环型城市中,把防城港市建成冶金循环经济先进城市。(正确)43题目:“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实施时间为2013-2020年。(正确)44题目:田东石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围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无机化工产业链,生物化工和碳—甲醉)五大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和环境友好产品,形成具有低碳循环经济特色的上下游一体化石化基地和联通东盟乃至亚太地区的石化产品交易及物流中心。(错误)

45题目:广西明江流域的凭祥、龙州、宁明、上思,林业发展战略以积极发展速生、丰产的桉树工业原料林为主。(错误)

46题目: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正确)47题目:广西甘蔗制糖循环经济模式被列为全国糖业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示范样板。(正确)48题目:森林净化水质的作用不明显,森林能对污染物进行降解,直接改善地表面的水质,但森林植物的腐叶会使江河水中有机物增加。(错误)

上一篇:生产部的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安全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