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教学过程

2025-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webquest教学过程(精选7篇)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1

情境 | 任务 | 过程 | 资源 | 评价 | 结论

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化,合理化.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其实,我们就时常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 元旦就要到了很多商家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厦(沃尔玛)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10000元 1名,一等奖1000元 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北京华联)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

请你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销费者的实惠大?如果是你去购买商品,你会去甲,乙哪家商厦?

―――――回到首页

任务: 学习者通过统计与概率,利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你要哪个商厦购物,并说出理由。通过本活动使得学习者:

1.能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概率统计,还有其他相关知

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活动中能用适当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计

算机、网络等多种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充

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品质。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感受生活

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建模问题。―――――回到首页 过程:

准备:在开始研究与计算前,打开Word,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和复制一些重要的信息。也可以先浏览学习过程的全部内容,了解这一研究的概况。1.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前要明确的目标。例

如:

A:你打算去哪家商厦购物?

B:你选择去哪里购物是是被什么吸引的? C:你觉得你赚了吗?

2.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于是我们首先作了

一个随机调查。把全组的16名学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8人愿意去甲家,6人喜欢去乙家,还有两人则认为去两家都可以。调查结果表明: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分析。

3.接下来的过程可以充分运用Internet大量的导航信

息了解有两商家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与。

4.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学习中学生

自行分工,有人甲乙两商厦的前几年或本的信誉度,有人查询甲乙两商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有人负责了解两商厦产品的伪劣程度。

5.再派一个小组调查两商家在本的的国庆促销

活动中的情况,哪家商厦的顾客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选择这家商厦。而他们在购物过程中赚了多少?

6.同组对数据进行整理,交流自己的意见。了解本组

同学查询到的各种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再进行统计,看看可以计算出什么,运用哪个数量关系?然后同组学生讨论解决本活动提出的三个问题。7.各组汇报自己调查的情况,说明自己要去哪家商厦

购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回到首页

资源: [趣味数学]巧用数学看现实

沃尔玛简介

http://learning.sohu.com/20060202/n241604717.shtml

http://北京华联声誉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5340.htm 北京华联简介

http://wenku.baidu.com/view/c252b96527d3240c8447ef2d.html 一些北京华联的评价

http:///shop/1572574/all

评价:

―――――回到首页

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要会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数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技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应用的意识、体会解决生活中必须的数学问题的技能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这个实践活动的评价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能对搜索的

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分析,是否能从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是否运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多媒体网络Internet,获得所必需的信息的能力,软件处理能力。

3.综合分析,处理数据、比较分析、评估预测的能力。4.是否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是否有随时发

现数学问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5.是否有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

来的能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实践时的互相协作的能力。

―――――回到首页

结论:

元旦来了,你想好了要到哪个商厦(北京华联,沃尔玛)购物了吗?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2

在操作过程中, WebQuest由6个模块组成: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总结。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而学生要面对教师提出的任务, 依据教师的指导和所提供的资源, 自己或小组协作进行探究来解决问题。因此, WebQuest的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学生对信息的使用, 主要用来支持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信息。

教学例析——《装饰小报》

《装饰小报》是一节复习总结课, 要求在Word中运用各种图文混排的方法设计一份小报, 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笔者在设计的过程中, 结合WebQuest的教学模式, 将Word图文混排的知识运用到“家乡的介绍和宣传”的主题中, 要求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讨论, 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并进行小报的设计和制作。

1. 情境

在该模块中, 呈现教学信息的方式避开了传统的说明书式文字, 而是在导入部分加入多重感官元素, 如利用优美的音乐和丰富的视觉冲击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能主动、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WebQuest网页的第一个页面 (即情境页面) 上, 首先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关于“我的家乡——黄冈”的视频, 简要地介绍了家乡的历史、发展、建设、民风民情等内容。紧接着, 提出学习主题:“我们的家乡是一块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 是一个将星闪耀、民风淳朴的革命老区。你希望将这个美丽的地方介绍给其他人, 让更多的人了解她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以‘家乡’为主题的小报, 介绍家乡、宣传家乡的美吧。”随后, 我们通过一个电子相册来展示几份有代表性的小报, 给学生起到提示和启发的作用。

2. 任务

在大多数的WebQuest中, 学生最终的作品形式往往是以文字描述性为主的演示文稿或口头报告。而在这一课题的任务布置上, 我们将任务多元化, 包括调查、摄影、写作、排版设计和口头表述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学生的才能和兴趣之间建立起关键联系, 调动学生强项能力,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1) 分组:全班学生每5人为一组, 大家互相合作、交流, 直到任务的完成。

(2) 细化主题:关于“家乡”主题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宽广, 我们可以将主题进一步细化, 缩小范围, 拟定子题, 如家乡文化、家乡教育、家乡旅游、家乡民俗、家乡名人和家乡特产等。细化后的子题显示在“任务”页面上, 供各组学生交流讨论, 从中选取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学习, 也可自己重拟其他关于“家乡”的题目。

(3) 分配任务:各组经过讨论确定好主题后, 围绕该主题分配任务。每组5名学生, 一名负责收集文字材料, 一名负责收集图片材料, 一名负责材料的分析和组织, 一名负责图文排版, 一名负责作品完成后的介绍和交流。除了通过网络获取相关材料外, 我们还要求学生参与调查, 对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分析、再组织, 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相关主题图片的拍摄, 并对图片进行诠释和说明。这样一来, 将相关材料的组织、写作、排版设计和口头表述等多重任务巧妙贯穿于主题探究的始终, 学生根据自身的强项选择合适的任务。这将使该WebQuest主题的实施显得更加生动、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高级思维的发展。

3. 资源

(1) 搜索引擎 (略) 。

(2) 利用黄冈热线等相关网站, 帮助学生从中找到关于某一主题的信息。

4. 过程

先浏览资源网站中有关本主题的信息, 收集有价值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记下已浏览过的网站地址, 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找到相应网站继续研究。同时, 围绕小组确定的主题, 进行校外调查分析、拍摄图片。接下来, 各小组一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讨论, 选取合适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开始小报的制作。制作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进行合适的图文排版和装饰, 力求图片丰富、布局合理、版面优美。

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随时将每一阶段的成果上传至教师提供的讨论区, 还可以发布疑难问题, 请求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帮助, 不至于形成问题的沉淀。

各组选一名学生向全班介绍所设计小报的主题、内容以及版面设计特点等。

5. 评价

学生完成小报的制作后, 每个小组对作品进行演示和设计说明, 并接受教师的评价和小组互评。通过对优秀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借鉴, 进一步促进、激励学生的学习。

6. 总结

通过该WebQuest的教学设计, 学生不仅能熟练使用Word进行图文混排, 熟练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边框的方法, 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排版。更为重要的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学会了如何互相帮助和合作, 学会了如何通过寻找信息、处理信息来表达主题, 制作出一个个优秀的作品。

教学反思:如何有效探究

基于WebQuest的教学设计,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不断应用新的技术, 变更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 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WebQuest作为一种网络教学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优势。但是, 和其他的网络教学方式一样, 它还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

WebQuest教学模式只是目前大班教学环境下指导性探究活动的一个方向, 或者说是对大班教学后效果的检验、遗漏问题的补充。它最适用的是那些不需要得到统一确定性结论的、并且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比如, 在一章节或一单元的内容完成后,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学进行检验和巩固。

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下, 问题的创设是最关键的一环。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 还要适合学习对象, 与其认知水平相符合且能调动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很快地、自觉地投入到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中。同时, 设置多元化的学习任务, 对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前面已谈到, WebQuest最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得到确定性结论内容的教学。因此, 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资源时, 要注意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 选取合适的资源, 才能实现更为有效的探究。

今后, WebQuest若能借助相关的教学管理平台对教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组织和管理, 实现发布教学通知、上传教学课件、进行网上测验、网上提交作业等功能, 将更加有利于网络主题探究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梁文鑫.WebQuest——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J].中小学电教, 2004, (11) .

[2]蔡少莲.WebQuest在网络教学中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6) .

[3]田凌.多元智能理论对WebQuest设计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5) .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3

【关键词】 网络网络教学WEBQUEST

WebQuest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博士和汤姆·马奇于1995年创建的一种课程计划,它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习者所接触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都来自因特网。简单地说,WebQuest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WebQuest的基本构想,就是帮助那些暂时不能单凭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学员,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资源,以一个个阶梯形式提供支持,使之最终形成在没有帮助情况下去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WebQuest区别于其它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的核心思想就是:WebQuest提供一些有趣的、可行的任务,促进学员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WebOuest在任职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

1、WebQuest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WebQuest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任职教育是一项长期教育的过程,具有终身性和拓展性,是“岗位工作一任职教育”、“任职教育-工作岗位”的不间断的交替过程。它可以起始于大专,也可以起始于本科或硕士以上,但是所以进行的任职教育和培训,从其本质上讲都是一种非学历教育,旨在以最迅捷有效的方式和多样化的途径,来满足军队和个人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解决军队和个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这说明WebQuest应用于任职教育教学过程非常有利于任职教育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2、Webouest的超文本性质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所谓超文本,一方面是指信息的形式以多媒体(将分别荷载文字、声音、图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信息加以数字化,并进行组合和处理的信息载体形式存在;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超链接使信息之间产生联系。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利用WebQuest的这个特性可实现对任职教育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任职教育是面向特定的教育对象,具有层次性和衔接性。随着我军不训不晋、晋训一致干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初、中、高三级多阶培训体系的严格落实,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培养专业的层次性,培养过程的衔接性越来越明显。任职教育是遵循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着眼人才岗位迁移和职务发展,区分排联级、营级、团级等不同级别,军以上单位参谋、师以下单位参谋等不同层次,指挥军官、参谋和技术干部等不同类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构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模型,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培训目的,能够各有侧重、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是培训人员在不同学习阶段学有所值、各有所获、逐级提高。

3、WebQuest的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在基于Intemet的WebQuest教育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

任职教育是立足岗位的专才教育,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特点。任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训对象获得特定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是为特定工作岗位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的是“专才”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训练针对性和技能实用性。任职教育是立足现实的教育,是针对当前工作岗位的教育。我军院校调整,把军队院校划分为学历教育院校和任职教育,对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组训方式进行调整改革,其目的之一就是解决长期困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打牢宽厚基础与提高第一任职能力的矛盾。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贴近部队实际、贴近作战任务,缩小院校培养与部队任职岗位的差距,尽可能地实现零距离、直通车。

各军兵种的学员通过网络可以在校或者不在校时均能协作学习,贴近工作岗位、贴近部队实际、贴近作战任务了。

以上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员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任职教育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二、WEBQUEST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

WEBQUEST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员做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学会方法、得到知识。而教员只是从中加以组织、指导。WEBQUEST中学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员是组织者、引导者。

为此,教员应熟悉任职教育学科领域可用的在线资源,把任职教育学科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组织整理,分门别类成可查找数据库、参考资料、项目思路,等等,最后才确定适合自己课程并配有相应在线材料的主题。由于教员事先把相关任职教育资源进行了整理,为学员指明了参考材料的范围,而且,还包含有明确的指针,避免了漫无目的的任意冲浪,大大节约了学员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教员设计任务,可以给学员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其集中精力调动各种能力完成任务,并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教员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为学习和交互过程提供指导。

在WebQuest的任务和过程中,教员可以充分体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和策略。首先,呈现给学员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收集、整理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应该促使学员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概括出主要问题,

并进行比较、判断和综合。教员应引导并激励学员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在和教员的互动过程中,真正培养自己的能力。一个好的任务设计常常要做到:使之聚焦与集中,以便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上;使之牵引与驱动,以便推动所有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促进清晰的表达,以便使缄默知识成为清晰的知识。

任职教育网络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评价中首先应当是考虑的是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才是教员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将这些评价综合、整理后,形成最后评价。WebQuest的评价主体可以是学员本身、教员、部队首长、同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只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才最能引发学员的思考,引起自我的改进。因此学员应该是最主要的评价者。

在任职教育WebQuest教学中,在任何一个阶段,学习者都必须将其思考过程返回到因特网上,一是给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带来一个观众群;二是为得到多方面的反馈提供了可能性,因为远距离的观众可以通过学习者成果中内含的电子邮件形式给学习者反馈信息。

通过这个WebQnest的整个学习过程,学员不仅有目的、有选择地从网上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同时通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学员之间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教员作为指导者,通过答疑和适时的介入,积极加入与学员的互动中。

任职教育WebQuest教学正是以此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之间、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交流、讨论等,高效率、高质量地传递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是在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自豪感!

而教员则努力营造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既可以是学员之间交流与协商,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协商;同时,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大力鼓励协作学习,尤其鼓励学员之间相互促进。而不仅仅象传统教学的过程,主要强调学员个体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总之,利用WEBQUEST可以提高任职教育网络教学的互动性,将尽可能的把学员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并知道如何进行学习,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三、WebQuest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WebQuest对传统教学进行了革新,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如重视接受信息,轻视实践活动;重视智商培养,轻视情商培养;重视智力活动,轻视体力活动;重视现代科学技术,轻视传统文化遗产等等。

WebQuest课堂环境中的协同学习活动,学员之间不再是直接面对,而是教员通过WebQuest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员连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声音、文本和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由此形成一个虚拟的人际交往环境。这种人际交往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完全不同,它是虚拟的,实际上是一种“人机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学员的私有化空间封闭性更强,人际关系减少,教员与学员交往的频度不同,兼具有不公平性,因此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教员和学员更要突破封闭性,加强协同和交互,注重人际交往,在拓宽学员的知识面的同时,也要帮助学员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

WebQuest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员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员怎么学、学什么,都取决于教员,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WebQuest,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教员是关键。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4

【摘要】本文通过对WebQust和建构-探究教学的分析,提出了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并结合“Flash MX”课程教学分析了该教学设计理念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WebQuest 教学设计 建构-探究学习

一、引言

随着建构主义在教育界中的应用推广,它的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而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大环境下,将教学设计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孕育而生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式。怎样构建该模式?怎样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良好的设计应用,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二、基本理论基础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教学设计理论不断变化发展。现代教学设计观认为: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境中、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尤显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学习者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切由教师掌控,养成学习者的依赖心里,缺乏自主独立的学习意识,也就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了,这是一种“人灌”的学习模式;而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目前已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

3、WebQuest具体含义

WebQuest实质上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学习中的实践表现,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和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构建、探索和研究的学习的平台。

WebQuest的教学设计从时间上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形式。短期的WebQuest是为某个课程单元主题而设计的,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习者获取、理解并能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的同时,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协作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长期的WebQuest可能持续一周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其目的在于对学习者所掌握知识的巩固和扩展,激发学习者高水平的思考活动,进而产生独创性的观点。WebQuest一般由网页形式的四大模块组成:情境与问题、目标与任务、资源与过程、评价和结论。

4、建构-探究学习(Construction-Inquiry Learning)

建构-探究学习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协作的探索研究活动,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改善学习、培养学习者学习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建构-探究学习实际上包含了建构和探究两个层次的含义。

建构包括了问题的建构、解决问题所需的情境的建构以及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问题的建构是建构-探究学习的前提,如果学习过程中没有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具有可研究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兴趣的问题,那么情境的建构、知识的建构以及学习者的探究活动都无从谈起;丰富情境的建构是建构-探究学习的关键,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应是真实的,而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真实而丰富的学习情境能使学习更有效,使学习者真正具备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知识的建构是建构-探究学习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中建构的过程,知识来自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是通过个体对知识的经验解释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内部表述,形成一个个知识体,而每一个知识体就是一个小的结构体,因此,一个新的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原有知识结构上的再建构。

探究则包括了信息的检索、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结论评估。探究是建构-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者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能使学习者产生兴奋感、自信心,提高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在探究过程中,学习者通过问题形成、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提出结论、验证结论、结论评估和结论发布等步骤,自主、协作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三、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概要

WebQuest为建构-探究学习思想提供了一个建构、探索和研究的学习的平台,是建构-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一种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改善学习者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自主意识、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此教学模式中,建构-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通过WebQuest的四大模块得以实现。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课程目标以及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建构学习情境和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接着,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化,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之后,教师通过资源与过程模块向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探究路径和认知工具,引导学习者通过此模块,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其他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有目的的信息探索和收集;然后,分析、研究所收集的信息,得出结论;此后,通过自我思考、网上交流、合作探讨对问题的结论和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将问题向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和转化,以建构新观点和新知识;最后,学习者利用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以光盘形式或网页形式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中,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贯穿学习的各个环节。此学习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由教师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或是小组讨论、网上交流、协作探究的形式。

四、该模式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前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和概要,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Flash MX”综合运用实验)来介绍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根据前文所述WebQuest一般由四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这四大模块为主线进行的。

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和经验相关的,具有丰富情境的课题背景,在此情境中提出并描述与本课程学习目标相关的、具有研究性的问题,激发学习者的研究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1)对课程内容的分析

对课程内容的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综述课程的对象是什么,要作些什么工作?

例如本次实验课内容分析:

Flash MX是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一款非常优秀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可用于多媒体网页制作、影视动画制作、游戏制作等等。本次实验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熟练运用FlashMX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开发。

2)对学习者已有知识的评价

开展课程教授之前要对学习者作出评价,此次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的知识背景、性格、情感等方面。评价的方法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由教师自行组织。例如提问的方式、课前摸底方式、作业分析方式等。

在本次实验课中,笔者采用了作业分析方式。具体实现是:在开展本次实验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作业是关于本次实验中要用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如:

 利用Flash MX制作一个文字动画,要求有背景声音。(评测学习者对掌握Flash MX的动画制作能力)

 利用Flash MX制作一个简单的界面交互程序。(评测学习者对掌握Flash MX的交互程序制作能力)

 利用Flash MX的绘图工具绘制一个人物形象。(评测学习者对掌握Flash MX的绘画制图能力)

3)

情境的设计

情境的设计主要是对要设计课程一个氛围营造,根据不同科目,进行不同的设计。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例如外出参观、室外授课等;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设置,例如案例教学。本次实验中,教师运用了案例教学,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向学习者展示了一些优秀的Flash MX多媒体作品,有动画短篇、MTV、交互游戏、课件等,通过这些案例的浏览可以拓宽学习者的制作思路,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4)问题的构建

WebQuest的问题提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整个探究学习的成败。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的性,即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后续的探究活动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二是可行性,即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让学习者感觉经过努力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对后面的学习环节产生兴趣;三是挑战性,即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具有探究的价值意义,能够启发学习者的思维,才能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习者敏锐的观察力、思维的求异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本次实验课的问题构建:

 简述Flash MX的应用领域,至少列举四种以上?(目的性) 本次实验中所开发作品的片头是基于哪种理念进行设计制作的?(可行性)

 简述所开发作品的制作流程,并列举所用到的Flash MX关键技术?(挑战性)

2.目标与任务的设计

此模块主要是对情境与问题模块中所提出的问题的现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进行客观的分析,让学习者明确要求达到的目标有哪些,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一般来说,在此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都是学习者的现有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需要进入下一模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1)学习目标的确定

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对Flash MX的综合运用。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开发流程和制作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的能力 2)学习任务的确定

 实验课题内容:用Flash MX为主要开发工具,开发制作一个完整的Flash作品。参考题目:动画短篇、MTV、课件、公司和产品形象介绍、多媒体网页制作,动态广告等。

 完成的课题要求有完整的情节,确保作品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开发的多媒体作品中必须有多种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的综合运用。

 在确保科学与技术性的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效果,力求美观大方的用户界面。

 每一个开发作品中要求有较为完整的帮助文件。

 作品最后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刻录在光盘上或通过E-mail发到clt@eyou.com邮箱中。

 对整个开发制作过程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以下时间计划可供参考:

 确立作品文字脚本 0.5天  准备素材 1天  投入制作 2天  程序调试 0.5天  打包刻盘 0.5天  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0.5天

3.资源与过程的设计

此模块主要使向学习者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工具,如信息、资料,背景知识、相关的链接网站等。学习者则根据该模块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工具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由于WebQuest的活动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所以网络资源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茫茫网海,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呢?这时,教师就要扮演好“导航者”的角色,通过搜索、整理、筛选和分类,为学习者提供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搜索引擎、链接网址和关键字等,从而提供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避免误入歧途。

1)资源的收集

在此环节中教师收集与本次实验内容有关的链接网站、常用程序的代码、素材库(图片、音乐、视频等)这里就不再赘述。2)资源分析过程设计

为了避免学习者在网上搜索时迷航或可能会搜索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就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加以分类和过滤。最好是将收集到的信息归类后以资源网站的形式展现在学习者面前,界定学习者摄取资源的范围,当然这需要足够多的信息资源,工作量教大,但教师可以在不断的教学中进行积累,慢慢就可以对所教授的课程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网。4.评价与结论设计

此模块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对模块一(情境与问题模块)提出的问题的研究结果和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得出最后的结论。该评价体系在本模式中的具体实施形式有:

1)学习者自我评价

由学生本人对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主要说明课题的制作背景、制作内容和方法、不足和需完善的地方。

2)小组成员的评价

由学生所在的小组成员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主要说明该成员在本此实验中的主要工作及其工作的完成情况。

3)教师的评价

教师根据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出发,对他们的评价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看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效果如何?并提出学习者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并让学习者完成实验报告(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的评价和总结,可以达到良好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之间的良好交互,学习者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灌输者,而是通过教师引导,资源搜索,而构建出的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五、结束语

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建构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沟通、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提供了强有力方法支持,也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良好体现。【参考文献】

[1] 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2]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教育技术,2002,04 [3] 奚晓霞,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2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5

技术教育期末作业 webquest 教案

09016 杨淞淞   Christmas Day 本教案适用于《英美文化之旅》中的《Christmas Day》,需用2个课时。 1简介 日历上如果没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就会突然变得没有期待,我们的日子会过的单调、沉闷。儿时最盼望的节日是过年,这是大多数中国儿童的期待;对于西方的儿童来说,圣诞节是孩子们每年最开心的时刻,在全家团聚一堂的时刻,他们最想要的是圣诞礼物。了解西方国家一年中的节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展开国际交流。可以说,节日是文化的`浓缩,一个个节日加起来就构成了一年美丽的画卷。圣诞节又将来临,让我们开始这趟文化之旅,不看看我们所不知道的圣诞节。 2任务 (1)在生活和游戏情景中初步体验集体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2)收集世界各地庆祝圣诞节的图片。 (3)了解圣诞节的历史传统,收集相关材料,如: u The origin of Christmas Day u The Christmas tree u The stockings (长袜) u The traditional Christmas food (4)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制作成电子文稿。 (5)根据你所学到的关于christmas day 的新知识,进行一次presentation(现场展示)。 3 资料 (1)PowerPoint 软件工具,Microsoft Word 文档,在线的“Office助手” (2) 中国商贸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化之旅》―《A Tour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4 过程 .(1) greeting and warming up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2) Show the pictures of Christmas day around the word (3) Discuss the pre-reading questions (4) Learn some new words, such as trinket(小饰品)、oak tree (橡树),sleigh(雪橇), reindeer(驯鹿) (5) Read and analyze the text《Christmas day》 n  Introduce some details of the Christmas tress( Some house are decorated with evergreens; bunches of mistletoes are often hang above doorways- every couples passing beneath should exchange kisses) n  Introduce the tradition food prepared :sweet mince pies, a rich Christmas cake and Christmas pudding n  Introduce the stockings (6)课后以班级里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为6小组)介绍其他的西方传统节日,完成以下分工:   内容版式策划;   相关资料的查阅,整理,归纳;   电子文稿制作;   演示解说(1―2负责) (7)第二课时时学生上台演示解说文稿 5评价 (1) 教师评价在学习与合作过程中的表现。 (2) 成立班级评价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人),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并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 6结论 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同学们将对西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只是基于课本中的圣诞节,同学们通过演示解说还了解了感恩节、复活节等节日,课堂知识得到了延伸。在演示解说这方面,我们看到,学生们能够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另一方面,学生们对PowerPoint的使用更加灵活自如。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6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学习。一个Web 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在很多场合下,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判断与选择。因此,它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一个真实的主题或问题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构造知识的能力。

WebQuest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WebQuest的焦点是要让学生应用他们的知识建设性解决真实的问题,WebQuest的终极活动是提供更高水平的思维指南。一个WebQuest通过多样化的互联网资源,能为不同学习水平或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提供信息甚至能向学生提供容易采用的离线资源。

2 基于webQuest的教学设计实例

2.1 引言(Introduction)

与网友约会见面,是令不少青少年朋友兴奋和得意的事。但涉世未深的孩子与一个陌生人见面,是令父母们最为担心和反对的。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你可知道,不法分子以网友见面为名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警方曾破获这样一个抢劫团伙——他们在网上聊天室里专门寻找一些警惕性较差的女中学生,在聊天过程中,一旦打探到对方带有手机,就迫不及待地热情邀请女生到他所在的网吧一起玩游戏,并告知来的路线,并再三嘱咐女生别忘了带手机,到时联系。一般女生所走的路线都会经过偏僻的小巷或街心花园,当经过此处时,早已守候在那里的歹徒便一拥而上,将其所带的手机和随身财物一抢而空。

在网络日益改变和影响人民生活的今天,你了解计算机的安全与使用道德吗?你有没有被网友欺骗的经历呢?你自己有没有做了一些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事情呢?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2 任务(Task)

任务一:为了让同学们对计算机安全与使用道德有所了解,请你从网上查找资料,制作一份详细的文件,介绍计算机安全及网络道德法律规范。

任务二:通过讨论,进行互联网活动的个案分析,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以论证你们的观点,并形成一份个案分析报告。

任务三:写一份倡议书,引导同学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倡导文明上网,预防互联网的非法和不道德活动,提高上网的安全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2.3 过程(Process)

课前准备:自由组合,以四至六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

任务一:从知识产权、个人隐私、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等角度出发,选择至少三个方面,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

任务二:通过讨论,进行互联网活动的个案分析,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以论证你们的观点,并形成一份个案分析报告。

任务三:写一份倡议书,引导同学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倡导文明上网,预防互联网的非法和不道德活动,提高上网的安全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任务四:展示你们的作品,并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2.4 资源(Resources)

“绿色上网”倡议书;《遵守公约,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倡议书;中国计算机安全;倡议书--增强文明上网意识,科学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慎重!网友见面;比较中外网络犯罪立法;用法律与道德维护网络版权;网络:这里不是一方净土;英国:严防严打网络犯罪;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与网络有关的占八九成

2.5 评估(Evaluation)

见下表。

2.6 结论(Conclusion)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虽然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引起不少犯罪和道德问题,同学们通过制作网络相关的法规文件和个案分析,应该能够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在参与网络活动时,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警觉,免受不法分子的危害。另外,同学们应该能够在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体验和进一步学习文字编辑的软件WORD,并且学习了制作文件和倡议书,学习了如何选取和组织合适的资料。

3 教学反思与启发

WebQuest运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借用互联网查阅信息,并且结合图文并茂的个案分析,要求学生跳出学校,走进社会,以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网络的道德世界,取代了以往单纯由老师主导的角色,改由他们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学生不仅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息息相关的生活,再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意见,化简为繁,深入浅出,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本案例不仅训练了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而且融合了写作、法律、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希望学生能够将各项知识和信息相融合,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红丽,刘颖,胡旭光.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年8月25卷4期.

[2]赵冬玲、刘秋菊.WebQuest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第17期.

[3]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4]李晓霞.浅谈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webquest教学过程 篇7

【关键词】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064-0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能自主发现知识的规律,思考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一、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概述

WebQuest是目前应用得非常广泛的网络教学模式之一,它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BemieDodge)博士和汤姆·马奇(TomMarch)博士等人一起创建的。WebQuest是一种研究性的活动,研究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来自网络。“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问题”、“寻找”的意思,WebQuest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以一定的学习目标为教学任务,对老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项目任务都利用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相关教学资源,自主进行探索学习。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教师活动为辅,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思维能力。

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短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和较长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短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是给最少课时的课程单元设计的,比如对于某些课程中较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由学生查阅相关材料、探讨,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理解它们,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较长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一般持续一周至两个月,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

二、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学习

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的旧模式,共分为“四阶段”:设置问题—学生探索学习—提出解决方法—结论与评价。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第一阶段提出情境问题,这个问题既和实际工作的项目相关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根据这个问题项目不断地探究学习。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独自查资料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团队交流的形式,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探究学习问题情境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掌握各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在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多变的工作世界。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由“以个人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以团队合作为中心”的集体探讨,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有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课堂上光靠ppt授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如果要使用WebQuest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己必须先掌握WebQuest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如制作网页、录制视频、制作虚拟工作室等,以满足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求的知识,因而有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四)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组织协作能力

这个协作能力包含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包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甚至包含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在当前社会,协作是最好的工作形式,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只有通过更多的协作才能完成教学。比如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在实施网络教学时,如果缺乏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就很难设计出符合学科教学要求的WebQuest;而有经验的学科教师如果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指导,也很难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素材,WebQuest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渗透在他们学习的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更多的是体现在WebQuest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因此,WebQuest的设计与实施涉及了教学组织内部的多种协作。

三、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以探究性学习、终身学习为主要目标,即教师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行为,倡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WebQuest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探究的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更适用我国课程改革现状,能更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理念等特点。不少高职院校目前已建起了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微课、网络课程资源库等等,给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WebQuest教学模式包括“四模块”:情境与问题模块(Task)、目标与任务模块(Process)、资源与过程模块(Resources)、评价模块 (Evaluation)(见图1)。endprint

图1 WebQuest教学模式

(一)情境与问题模块的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问题提得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生已认知的知识相关,在与现实生活相符背景下提出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主要是对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比如一个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等。除情境创设外,WebQuest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学生是否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创设的问题最终要以课程的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要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点,能通过网络资原搜索到相关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经过自学的努力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完成以上的情境提问,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进行不同的设计。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具有确定性特点的内容,如需要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或者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原先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多设计一些争议的论点、多样化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二)目标与任务模块的设计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析,它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本章课程要求达到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并说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的结果成品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笔者认为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任务分为5类,包括复述任务、建立共识任务、设计任务、自我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具体的任务描述见表1。

表1 任务分类与描述

任务分类任务描述

复述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情境收集信息,理解后复述汇报学习成果

建立共识任务小组相互讨论,听取并分析小组成员不同的观点,经过讨论学习,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相同结论

设计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幅广告作品、一件产品或者是一个有确定目标的计划、方案等

自我认识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资源来认识相关知识

分析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其意义

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时集中精力去调动各种能力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该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三)资源与过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如信息——教师制作的相关网页、多媒体教学视频、虚拟工作室;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搜索的链接网站等。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WebQuest提供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加强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慢慢地从过去被动依赖老师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四)评价模块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核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一种重要手法。以往的教学评价以笔试考核为主,往往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为了检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即包含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答辨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其通过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评价和答辨环节给学生评价过程增加了一个(下转第161页)(上接第65页)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在这个两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评论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交互,学习不再是被动式,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构建一个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每项指标做出评价。

总之,将专业课中理论性较强的或不易懂的知识利用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不断自我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爽.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王铁男.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崔贯勋,刘加伶,王勇,等.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5]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11B0030)

(责编 王 一)endprint

图1 WebQuest教学模式

(一)情境与问题模块的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问题提得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生已认知的知识相关,在与现实生活相符背景下提出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主要是对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比如一个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等。除情境创设外,WebQuest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学生是否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创设的问题最终要以课程的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要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点,能通过网络资原搜索到相关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经过自学的努力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完成以上的情境提问,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进行不同的设计。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具有确定性特点的内容,如需要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或者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原先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多设计一些争议的论点、多样化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二)目标与任务模块的设计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析,它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本章课程要求达到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并说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的结果成品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笔者认为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任务分为5类,包括复述任务、建立共识任务、设计任务、自我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具体的任务描述见表1。

表1 任务分类与描述

任务分类任务描述

复述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情境收集信息,理解后复述汇报学习成果

建立共识任务小组相互讨论,听取并分析小组成员不同的观点,经过讨论学习,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相同结论

设计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幅广告作品、一件产品或者是一个有确定目标的计划、方案等

自我认识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资源来认识相关知识

分析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其意义

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时集中精力去调动各种能力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该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三)资源与过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如信息——教师制作的相关网页、多媒体教学视频、虚拟工作室;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搜索的链接网站等。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WebQuest提供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加强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慢慢地从过去被动依赖老师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四)评价模块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核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一种重要手法。以往的教学评价以笔试考核为主,往往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为了检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即包含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答辨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其通过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评价和答辨环节给学生评价过程增加了一个(下转第161页)(上接第65页)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在这个两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评论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交互,学习不再是被动式,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构建一个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每项指标做出评价。

总之,将专业课中理论性较强的或不易懂的知识利用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不断自我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爽.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王铁男.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崔贯勋,刘加伶,王勇,等.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5]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11B0030)

(责编 王 一)endprint

图1 WebQuest教学模式

(一)情境与问题模块的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问题提得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生已认知的知识相关,在与现实生活相符背景下提出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主要是对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比如一个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等。除情境创设外,WebQuest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学生是否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创设的问题最终要以课程的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要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点,能通过网络资原搜索到相关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经过自学的努力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完成以上的情境提问,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进行不同的设计。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具有确定性特点的内容,如需要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或者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原先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多设计一些争议的论点、多样化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二)目标与任务模块的设计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析,它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本章课程要求达到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并说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的结果成品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笔者认为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任务分为5类,包括复述任务、建立共识任务、设计任务、自我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具体的任务描述见表1。

表1 任务分类与描述

任务分类任务描述

复述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情境收集信息,理解后复述汇报学习成果

建立共识任务小组相互讨论,听取并分析小组成员不同的观点,经过讨论学习,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相同结论

设计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幅广告作品、一件产品或者是一个有确定目标的计划、方案等

自我认识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资源来认识相关知识

分析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其意义

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时集中精力去调动各种能力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该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三)资源与过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如信息——教师制作的相关网页、多媒体教学视频、虚拟工作室;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搜索的链接网站等。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WebQuest提供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加强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慢慢地从过去被动依赖老师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四)评价模块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核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一种重要手法。以往的教学评价以笔试考核为主,往往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为了检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即包含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答辨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其通过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评价和答辨环节给学生评价过程增加了一个(下转第161页)(上接第65页)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在这个两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评论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交互,学习不再是被动式,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构建一个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每项指标做出评价。

总之,将专业课中理论性较强的或不易懂的知识利用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不断自我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爽.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王铁男.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崔贯勋,刘加伶,王勇,等.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5]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11B0030)

上一篇:污染管理论文下一篇:1安全生产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