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精选3篇)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 篇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看客”面面观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看客”,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的“观”,第二类则重在“看客”的“听”“议”“笑”。

先来看看第一类“看客”——闲看枪毙“犯人”的“看客”

同是“赏鉴”杀人,《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另一小类是《药》中的`“看客”,他们“赏鉴”的对象不再是受外国人宰割的同胞,而是中国的刽子手杀害中国的革命者,终因是不失国格的,于是乎饶有兴味,踮足伸颈,文中是这样细腻而精彩地描写这一群“看客”的:“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一具有动态展示的场景,特别是对“看客”“赏鉴”杀人的心态进行“聚光”拍摄的特写镜头,实在令人叫绝。从对“看客”的这些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看客”是何等的愚庸、麻木、落后,他们不仅不理解不支持革命者所做的一切,不仅不对刽子手投以怨愤的目光,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可怜、可恨!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肉体上的枪杀,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看客”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

再一小类是《阿Q正传》中的“看客”,由于“赏鉴”的对象降了格,他们便“蚂蚁似”的多得如山如海,对阿Q“过了二十年又是……”的充满佛理轮回观念的话倍加赞赏,“酒醉似的喝采”“豺狼般的嗥叫”。阿Q的麻木,阿Q的死并没有唤起“看客”们昏昧的意识。说阿Q可怜可悲,他们甚而比阿Q还要可怜可悲。

再来看第二类“看客”

首先是“赏鉴”他人的悲哀,咀嚼他人痛苦的“看客”

《孔乙己》中,咸享酒店里,“看客”们伴随着或幸灾乐祸的笑,或附和着的笑,或随便的哄笑,或前或后地对着孔乙己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些话语句句带刺,冷嘲热讽,把他人的不幸拿来当笑料,足见“看客”们的冷漠。

再看《祝福》中对阿毛的故事久已厌烦的闲人,他们又开始对祥林嫂发生了新的趣味,究其由来是祥林嫂额上的伤疤象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于是便寻“来历”来了。“祥林嫂,你那时怎么竞肯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笑影又冷又尖。是同情,是感叹,是讥刺,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又再来看《阿Q正传》,闲人们一见阿Q头上的瘌疮疤,便“玩笑”他来了。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地说“嗨,亮起来了。”见阿Q怒目而视,他们又发话道:“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事情到最后,他们还玩得不过瘾,终将阿Q碰了四五个响头,才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这一类“看客”的特征不外乎捅别人的痛处,揭他人的疮疤,咀嚼他人的悲哀,直至成为渣滓。至于他人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他们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赏鉴”的对象有无笑柄,有无隐私,只要他们能说一通,笑一通,便算满足了。

其次,是幸灾乐祸,推波助澜的“看客”

“看客”们见阿Q和小D在斗殴,一下子从百无聊赖中寻着了乐事,围上前去,不少的连声叫道“好!好!”“不知道是劝解,是颂扬,还是煽动。”

这一号“看客”别有寻乐的高招,他们善于抓住契机,滋生气氛,煽风点火,极尽推波助澜之能事,至于是非善恶,皆不理睬。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透过以上对“看客”描写的简析,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看客”形象用的不是工笔,而是略笔,仅管是粗线条淡淡的似乎是满不经意的勾画,但所刻画出来的形象却是非常逼真,非常鲜明,非常典型的,活画出一幅幅芸芸众生像,使我们见到了一群病态的灵魂。鲁迅先生以其伟大人格和崇高感情对“看客”进行了道德的审判和情感的否定,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看客”的灵魂进行了严厉的解剖和深刻的展示。一方面不仅使我们了解丑,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了解“丑之为丑”,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病态在阳光下得以曝光,从而使我们感受到了一颗为民族疮痍而颤抖的心。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 篇2

一、看客形象的写作缘起:“幻灯片事件”

鲁迅的成长经历了少年时的家庭变故, 那就是祖父入狱, 父亲病故, 家道中落, 自己“走异路, 逃异地”, 饱尝了世人的冷眼和鄙视。有论者称, 这种冷眼和鄙视应该是鲁迅日后写到看客的潜在的心理原因。这种判断也许是对的。而毫无疑问, 鲁迅日本留学时所谓的“幻灯片事件”, 是他把“看客性”作为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的直接的诱因。在散文《藤野先生》中, 他回忆了这一事件:霉菌学课上, “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却看到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 要枪毙了”, 而“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而且“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酒醉似的喝彩”。身在其中的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 以致在《呐喊·自序》中, 他说, “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二、看客形象的文本形态和心理揭示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讲, “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看客就是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 他们在小说中大多没有具体的姓名, 也很难分辨出他们的面容。他们扎堆、凑热闹, 或是喜形于色, 或是无动于衷。他们冷漠、麻木, 大多只是积极的围观, 鲜有平息事态的援手。但有事没事总是要看, “看”是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形态。

一是看杀头这样的大事。小说《药》中描述革命者夏瑜牺牲时的示众场面, “那三三两两的人, 也忽然合作一堆, 潮一般向前赶……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一堆人紧赶着伸长了脖子聚精会神的看, 生怕错过“鉴赏”这杀人的“盛举”。他们不管也不问被杀头的是谁, 他们只是“看”。甚或, 拿了人血馒头去赚钱、治病。

二是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看自已身边遭了难的、不如自己的人。如《祝福》, 祥林嫂的孩子阿毛被狼吃了后, 鲁镇的老女人还特意寻来, 要听那段悲惨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 她们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叹息一番, 满足的去了, 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他们“赏玩”祥林嫂的痛苦, 仅仅是为了找点乐子, 给乏味的生活添些佐料, 给卑微的人生添些优越。而对待祥林嫂, 则是鄙夷和厌弃。“她 (祥林嫂) 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 早已成为渣滓, 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 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 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麻木的鲁镇人放任了祥林嫂的最终走向末路, 他们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我的节烈观》) 。

三是无事的看, 不为看什么的看。如《示众》, 马路上站着一个警察和一个被示众的男人。随即, “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 继而被围成了有四五层的“圆阵”。你挤我钻, 看犯人又互相看, 而最终觉得没什么好看, 一堆人又转而去看不远处一个跌倒了的车夫, “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 车夫已经完全爬起, 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到最后则是看狗肚皮, “马路上就很清闲, 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真是百无聊赖。

三、看客现象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批判

鲁迅在其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的, “群众, ——尤其是中国的,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永远的看客, 有其存在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有网文称:“细谈看客缘由, 乃专制压迫之胆怯, 人本教育之匮乏。”梁启超《呵旁观者文》也讲, “‘济人利物非吾事, 自有周公孔圣人。’‘各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此数语者, 旁观派之经典也, 口号也……是即无血性三字, 为吾全国人所专有物也。”可见, 无血性、缺乏责任意识和明哲保身, 是看客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种责任意识的缺失, 和中国社会文化不无相关。汉语里有一个词叫“麻木不仁”。对于看客来讲, 反过来说也成立。那就是看客们因为“不仁”, 所以“麻木”。“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仁者“爱人”, 就是推己及人, 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但这种仁是根据亲疏关系由近及远依次衰减的。所以, 如果非亲非故, 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是旁观而已。这就是看客, 中国式看客。

摘要:童年时的家庭变故和日本留学时的“幻灯片事件”, 使鲁迅开始关注“看客”这一病态的社会群体。他们把杀头当戏看, 把同类的不幸当做娱乐自我的材料。他们麻木冷漠, 他们百无聊赖, 所以“看”是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形态。看客是一种世界普遍的现象, 而鲁迅笔下的看客则是具有中国背景、中国特色的社会存在。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篇3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看”与“被看”

鲁迅曾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看客”是鲁迅对愚弱的国民的定位,在鲁迅的小说《呐喊》和《彷徨》中,看客形象虽然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却反复出现。

可以说,鲁迅的一生并不是平凡、安稳的。鲁迅年幼时父亲生了病,他就每天去给父亲买药,往返于家、质铺和药店,把衣服或是首饰送到质铺的柜台,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去药店给父亲买药。鲁迅家也终于从小康到了困顿,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在这个时候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少年的心总是敏感、自尊的,他厌恶这里的人们,渴望离开。多次辗转,鲁迅到了日本的一个医学院学医。一次在课上,老师放映了关于战事的影片。影片中有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一群人是在看日军将这个替俄国做了军事侦探的斩首示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就这样,他扔掉了手中的手术刀,拿起了笔去医治中国人。

鲁迅笔下的这些看客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愚昧无知的看客

在《狂人日记》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这一群人本身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却没有反抗,甚至没有一丁点反抗的念头。他们在精神上极其愚昧、极其无知,甚至要加入到侮辱损害者的行列之中去,这就是国民性。在《药》中,先行者夏瑜为了传播先进的思想、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到头来,不过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在屠杀的现场“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民众的愚昧已无可救药,就仿佛一片黑暗、沉寂的夜空,突然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无边的黑暗。

二、冷漠麻木的看客

在《明天》中,单四嫂子是个可怜的女人,丈夫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也为庸医所误最终离她而去。在给小宝准备后事的时候,周围的人并没有很伤心的感觉,就像是从没有交集的人离开了一样,并且阿五还在咸丰酒店的柜台边喝酒,老拱还在唱歌最后两人七歪八斜地笑着走远了,这样的笑与单四嫂子的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充分地显示了人性的冷漠。孔乙己也是这些看客们的笑料,甚至在孔乙己被打断腿后还笑他,这个迂腐的书生确实有他的可笑之处,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恻隐之心一点都没有显现出来,反而笑得更加厉害了。之后孔乙己有段时间没有来了,看客们认为他许是死了,就像在说隔壁家的一只猫死了一样,轻描淡写,足以见其冷漠。祥林嫂是当时底层劳苦大众中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十足的可怜人,多重的打击让她变得没有一点精神头,她向旁人诉说她的苦难,而旁人却把她的遭遇当成故事来听,甚至没有听到的还要专门找到她去听一听,直到看到祥林嫂淌下眼泪来才算看完这一场戏,最后附和几滴眼泪、几声叹息,便又都散开了。时间长了,人们都厌烦她一直讲述她的故事了,还借祥林嫂头上的疤来取笑她。最终,祥林嫂死在祝福之夜,人们对她不是可怜、叹息,而是觉得晦气,人性的冷漠最终将祥林嫂推下了深渊。在《阿Q正传》正传里,阿Q调戏吴妈后被赶出了赵府,镇上的人们也不叫他去做工,不想和他接触,就连土谷祠也住不得了。对于他,人们都避而远之,并没有一个人对他抱以同情。就连最后,阿Q在囚车上被拉去法场的路上,人们竟然也没有一丝的伤感。“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他们把人命视作儿戏,囚车上的那个人曾和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相处,在这个时候仿佛陌生人一般,这样的冷漠冷到了人心底。他们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快乐的来源,在残忍中寻找乐趣,就是这样的无主名的杀人团造就了这一系列的悲剧。

三、空虚无聊的看客

看客们有大事要看,有小事要看,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要看。他们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在看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来打发时间。《示众》这篇小说描写的就是这样一群空虚无聊的看客。在这篇小说中,人们不知所以地围在一起看,不知道为什么看,也不知道看什么,就是看见别人围在一起看,自己也围过来一起看。有一个人问秃头那个人犯了什么事,人们便都看他;车夫摔了一下,人们也在看他;甚至于槐荫下一起一落的小狗肚皮也有人在看。小说以胖小孩带着睡意的叫卖开始,又以胖小孩瞌睡地叫喊结束,他们的生活永远是那样沉闷、无聊。

那么,这样无休止的“看”带来的又是什么呢?人们在“看”之中“被看”,形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模式。在孔乙己被酒店掌柜和酒客们看的时候,小伙计也在一旁看着掌柜、酒客和孔乙己,看客们又成了别人眼中所看的。《示众》中一个看客问旁边的人那个人犯了什么事就被当成了看的内容。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不停地在看与被看中转换,别人构成了自己的乐趣,而自己又成为了他人的谈资,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生活;同时“看”带来的还有给看客们的心理安慰,还为他们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与快乐,看客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听别人的悲惨遭遇来使自己觉得自己还是很高贵的,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就在这样的无耻的行径中收获一种满足感。不幸的孔乙己与祥林嫂就这样成为看客们的牺牲品;除此之外,看客们还给被看者们带去痛苦。《狂人日记》中,看客们的眼色、议论、叫骂甚至是狗的狂吠都让狂人胆战心惊。祥林嫂也在众人给的精神压力之下去捐了一条门槛,她付出辛劳得来的钱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好一点,反而在这样的痛苦之下,她更加不幸了。这些都是无数愚昧无知、冷漠无聊的看客带来的群众精神暴力,也正是他们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可怜的被看者的不幸。

这些看客们在鲁迅笔下成为了国民自尊自大、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无聊空虚的承载体,鲁迅笔耕不辍,批判着这些国民性的弱点,他鄙视、痛恨,却也痛心、无奈。他用冷峻、峭拔的文字书写了他的赤子之心,也以笔作剑刺醒了华夏大地上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一般的人们。是他,在唤醒沉睡的雄狮,也是他,让人看清自己!

参考文献:

[1]林贤治.鲁迅小说全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阎真.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荒原[J].中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92–295.

【冷漠的看客,浅谈鲁迅笔下看客形象】推荐阅读:

冷漠的故事07-01

拒绝冷漠作文600字07-25

从此,我不再冷漠初三作文06-07

上一篇:小学、幼儿园开展迎国庆主题教育简报下一篇:小学家长会家长致辞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