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通用8篇)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篇1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神,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改革我校教学结构,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实推进我笑得新课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理念下,紧紧围绕教育部门的工作目标,加强教学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校教育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尽可能的得到较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制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综合学科的联系和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或发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订骨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计划,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一支敬业、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5、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实行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教学方式,科学运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创新。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合作是一种开放的交流。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6、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建构起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合学校实际的、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多练精讲”课堂教学模式

三、实施过程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走进新课程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有关课改的文件及资料,认真学习上级教育主管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教师都按照课改的总目标,主体任务,确定课改的理念与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2、进行师资培训、让教师能把握新课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派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改革培训学习,组织学校全体老师到新课改样板学校学习、交流。

(二)顺应新课改潮流,积极主动实施。

1、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课程标准的改革思路,所有课改年级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改革教学,学校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水平。

2、顺应新课程,改革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推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新课表的落实。

(三)加强组织领导

1、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杨志道

成员:姚远刚

尹 军

张朦予

杨治顺

袁 荣 各年级组长

2、组成以副校长为主的新课程实施督查小组。组

长:姚远刚

副组长:张朦予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4年2月—3月初)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制订课改实施方案。

2、进行课改动员,学习课改文件精神及相关资料。

3、课改教师培训学习。(教导处带头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经验、模式等)

(二)新课改实施阶段(2014年3月中旬—2014年五月下旬)

1、建立新课改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以班级、校园为住,全体教师动员起来,打造一个“推进新课改潮流文化”的校园。

2、课改小组的建设及教师“代言人”的培养: 课改小组的建设是课改实施环节的关键,它的成功直接影响班级课改的成功与失败。借鉴学习经验从以下入手:

(1)、利用大约1个月的时间组建、培训班级课改小组长的分工、分配。

(2)、班级小组的人数确定(4—6人)由班级人数多少来确定。(3)、小组成员的搭配:小组长要组的中间;小组长成员搭配均 匀(上、中、下)结对子形式;性别、性格的搭配。小组长人员的确定和培训:教师的代言人(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任务、职责、组织问题的讨论、形成共识、再由代表发言;组长必须完成导学案、自主完成

3、认真落实导学案,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比较规范、实用的导学案,并研究导学案在课堂运用的方法和策略。

4、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借鉴河西小学的“六环三学”教学模式。

5、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教改交流会、观看教学录像集体备课,认真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听课、评课机会。团结合作,互帮互进,学校以年轻教师为主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课改标准,帮助年长教师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新科改推进氛围校园。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的让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做好发言准备,从而使大家受益。达到带动探索新教学模式活动的全面开展,带动全体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的效果。

6、注重教师的培训学习工作。培训采取互动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导学案设计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已先进带后进、以年青带年长,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目的。

(三)新课改总结阶段(2014年6月—7月)

学校在新课改实施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重点查找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成立问题攻关小组,提出改进措施,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总结出切合水宽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新课改教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迎接上级领导的合格验收。

(四)开发校本课程,办出学校特色

我校是县城边缘学校,在课改中要根据实际开发出具有本乡校园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五)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1)、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的教研制度。把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研究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的方法,让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新课改教学中来,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方法。(2)、制订激励政策。要建立鼓励参与课程改革的表彰奖励政策,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奖励在课改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3)、积极做好新课改推进的舆论宣传工作。向社会和家长宣传新课改的特点和意义,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的意见,积极改进和完善新科改教育教学中的环节,使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六)、具体工作安排

各年级各科教师案要求进行新课改研讨课实施。实施安排见:《水宽小学新课改教学研讨安排表》

水宽小学教科室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篇2

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虽然课堂教学模式内含着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一般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教学指导思想是建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第二,功能目标是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功能和要达到的目标,它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其他因素具有制约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第三,实现条件是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其功能和目标所需的各种条件,如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组合等;

第四,教学活动操作程序即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步骤,其关键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安排;

第五,效果评价就是对在该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与教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利与弊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利

传统课堂教学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进化,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他按学生年龄或知识程度固定编班,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授课,按照课程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时间表实施教学。这样的好处是单个教师可以同时对一批学生进行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将学生固定编班按计划进行教学,学习目标明确,进度有序可控,有利于实行规范的教学管理,成规模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和学习氛围,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启发和竞争,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正确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正常人际交往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师生间的感情。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

1. 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其优点在于以纯科学知识传授的态度对待各学科教学,能够省时、见效快,能系统地传递知识;其缺点在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了。在21世纪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授”“灌输”的方法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教学手段单一,操作程序机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口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匮乏,同时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基本信息只能通过课后沟通才能获得,这种信息十分有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3. 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虽然校园环境相对闭塞,校园生活相对单一,课堂教学的组织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更不能被忽略。在相对单一、闭塞的环境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拓实践教学空间,拓展社会实践环节,是增强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这一点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被忽略。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

1. 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认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年轻教师认为,搞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要把我们的教学固定化、形式化,这不利于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教学没有生命力;一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则认为,已经有了一套教学路子,并得心应手,如果改了不适应。因此,在改革中,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使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主动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投入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2. 领会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法和媒体等要素构成的具有共生效应的动态系统。这种系统结构被称为教学模式。要理解教学模式的具体情况必须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抽象概括。第二,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或思想的具体体现,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理论,而非简单的方法、方案、计划。计划或范型是它的外在表现而已。

(二)树立课堂教学的生产———消费理念

在课堂中,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是课堂教学的纽带,正是通过这条纽带,教师和学生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供求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依互存的,教师的知识形成和再建构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分析和理解基础上,学生的变化不仅会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也有包括知识体系、教学心态等一系列变动。所以,在课堂所处的特定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知识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平民化,在知识和信息面前,学生和教师谁的优势更为明显已很难说明。

(三)精心设计课堂微观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理解的差异性等因素决定了教学模式不是千篇一律的而具有多样性。下面是就理科课和文科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简单归纳,希望能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所裨益。①理科课的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教师通过实例将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在概念与实例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在第二阶段,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资源收集资料,挑选有关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范例以验证所学知识;在第三阶段,即知识创新阶段,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掌握的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知识,设计教案,然后在小组或班上进行演示。②文科课的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师生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的教学方式。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

(四)重新确立课堂教师、学生观,营造民主、合作氛围

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理念和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学生观的核心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每个学生获得自己的最好发展。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教师是平等的,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之中,实现多样信息的共享,共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彼此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从当代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来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领域。首先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利与弊,然后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泓.高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03).

[2]张晓磊.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研究[J].语文建设,2014,(24).

[3]金玉茶,郭方年.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再思考[J].教育理论,2012,(05).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英语演讲课程;改革方案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其未来所涉足的诸如外事、商贸、文化、传媒及教育等职业中,都需要具备在正规场合中运用规范、正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介绍、说明、告知或劝服的公众演讲(Public Speaking)能力。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英语演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科学和系统的演讲课程规划模式,极大的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本文拟针对英语演讲课程的内容、活动和评估等核心内容制定相应的实践方案,旨在提高英语演讲的课程质量。

一、“翻转课堂”模式简介

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和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理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三股力量为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环境、变革理念和开放资源。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为了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产生并迅速发展。到2011年,在萨尔曼·汗和他创立的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推动下,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译作颠倒课堂、颠倒教室),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教学视频、课程资料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英语演讲课程介绍

1.课程现状

英语演讲课程(English Public Speaking)是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国内几大演讲比赛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进入高校课程体系当中的。笔者所在院校是一所2006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该院校外语系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以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公选课33学时,专选课32学时。经过5年的实践,目前有5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是一支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团队,并且有较为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案、讲稿和课件作为支撑。教学团队成员紧扣课程大纲,运用集体备课、互相观摩等形式,结合不同的班级,努力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该课程群实行模块式教学,可选的模块主要有:英语演讲简介、英语演讲稿的撰写、有备演讲、即席演讲、信息性演讲、劝服性演讲、特殊场合的演讲(课堂报告、面试、就职、竞选)、模仿、名人演讲赏析等。教师在话题选择上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在讲授模块知识和观看视频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通过模仿视频内容、自主演讲、互相评价等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最后予以总结,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课后留给学生下一次课的话题供其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2.改革的必要性

公共演讲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经验、辨别力和思维潜力,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交流沟通、解决矛盾、完成任务”的能力。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英语演讲课程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羽翼未丰的阶段,它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上尚待完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今天,英语演讲课程教师应当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实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而将“翻转课堂”引入英语演讲课程,将会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为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具有创新思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适应国际交流需要的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改革方案

本方案试图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学生班级QQ群、微信群等网络技术手段,运用视频制作、课件制作等相关知识,通过教学实践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英语演讲课程群教学中,以期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学堂进行转化,在提高学生听、读等输入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提高学生写、说等输出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并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领域大放异彩投石问路。

1.目标: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英语演讲课堂,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重构课堂,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2.内容: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英语演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1)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2)备课思路:教学资料的准备、微视频的制作以及各类网络教学平台的熟练运用。搜集经典视频和当期时事话题,制作教学微视频,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群的小型语料库。

(3)教学流程:从“预习-课堂讲解-练习”到“学生提前学习资料和视频-学生实践(小组互动、全班展示)-教师指导-总结提升”。

(4)评估方式: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方式相结合,个体纵向评价与班级横向评价相结合。

3.要解决的问题:

(1)将隐性课堂融入显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内容,打造高效课堂。

(2)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课堂参与度。

(2)使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估方式合理化和科学化。

(3)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对外国文化的传承能力。

4.拟采取的方法:

(1)调查法。在校外,通过调研其他高校英语演讲课程的教学方法,结合本校实际,取其精华之处用于教学;在校内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目前英语演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影响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进行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不间断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搜集学生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课题细节。

(2)研究设计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结果,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模块内容,选出适合安康学院学生学习的十大特色模块;教学团队搜集十大模块对应的经典视频和当期时事话题,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群的小型语料库。

(3)实践验证法。将以上研究设计在教学中进行验证,对设计给予相应的总结、纠偏与调节,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调节,在调节中发展。

以上针对英语演讲课程的改革方案旨在为笔者所在院校的课程实践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详细化,并且不断的调整,做到最终的方案真正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能为教师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提高英语公众演讲的能力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康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安康学院,2012.

[2]陈朗.公众英语演讲课程内容、活动及评估规划[J].外语研究,2010(6).

[3]郭鑫华.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改革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4]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2007(11).

[5]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7(3).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篇4

数学组

高阳小学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把“构建十六字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引进我校数学教学,教学将从单纯的接受转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必然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学生独立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念

1.以现实的情景为载体,突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进行“实践与综合与实践”,解决简单的问题。

2.以研究性情景为载体,体会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培养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因而,在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思考、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归纳、类比、反思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建构和“再创造”,经历生活“数学化”的过程。

3.以调查的情景为载体,强化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数学调查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主动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活动过程,根据调查统计得来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思考,在数据面前思想得到净化、意识得到升华,行为得到规范,使实践活动发挥育人的功能。

三、“十六字”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框架与操作流程 “十六字” 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按照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其相应的教学程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训练提升” 操作流程:

(1)自主探究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应创设认知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情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猜测,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①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如探索“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工具和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选方法:

②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

③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

④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

⑤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2)合作交流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解决具体问题时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所以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独立思考的进程和结果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正是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必要前提。通过交流,实现学生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对知识的深入认识。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整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不能缺少的。

(3)展示点评

这一环节一般是以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揭示各组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不同方法的理解、比较、优化的过程。并及时进行评价。

(4)训练提升。

指导学生自己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进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伸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学习能力。这样使学生的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

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的参与、培训和提高是推进教学的重要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既要考虑探究过程的展开,又要考虑学习的效益,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有助于保证课改教学顺利进行的课堂教学常规。

(四)注意不断积累经验和学习过程的适时调控。

五、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管理,确保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顺利的开展,我校成立了数学课堂模式小组。组

长:冯海英

副组长: 靳秀萍

成员:王春花

刘春玲

师海丽

安仙梅

张艳萍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十月份

进行引领课活动 十一月份

1、教师试讲

2、教师研究讨论交流,修改,再次试讲 十二月份

1、汇报展示课

2、迎接课改验收 元月份

新课堂模式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县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全优课堂的十六字方针:“ 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并结合我校高一年级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遵循“高标定位,全科实施;以组为主,以师为要、以生为本;分层推进,三年达标”原则,强力高效推进新课堂模式。

二、目标任务

1、推行“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全力保证100%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80%的学生掌握100%的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德育美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

2、本学期内,所有学科的所有课都要打磨成新课堂模式的优课(备课)

3、三年后,学生的优秀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翻,合格率达95%以上,无低分率。

三、课堂基本步骤

1、依据上课内容,教师自己创设的独具特色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小组内积极讨论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收集和统计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题目,并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和讨论收集上来的各小组的问题。

3、学生展示亮点。教师点拨组间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题目,并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4、指派某一小组的一名学生或者教师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作简短的总结。

5、当堂达标.,教师巡视学生作答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四、课堂重点环

一、先学后教

1、预习案提前一周准备,讨论定稿后打印,上课前发给学生。老师必须适当的(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完成导预习案的情况,了解、把握真实的学情。

2、精心设计预习案,内容要体现趣味性、科学性、引导性,必须突出知识和能力的重难点:

1、)以问题串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点题目化,利用问题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谋求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3、)设计1到2个综合运用知识题,一个知识运用题,经过独立解决或经讨论能解决,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3、提前下发预习案,让学生自习,并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教师上课以“问题教学法”,有针对性巩固知识点,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二、合作探究与展示交流

1、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与组内的同学交流、组间交流或在老师帮助下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视,维持好课堂秩序,不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精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与讨论。

2、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解题中不规范的地方、组间交流出现的亮点都可让其展示,教师要加强激励与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大声发言,大胆质疑与创新,鼓励提出新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要时,指派某一小组的一名学生或者教师自己对部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三、当堂达标

1、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要点,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能力。当然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教师可适当补充.2、可选择3--5个题目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限时训练的目的。

3、达标练习必须精炼,针对性强。

4、达标练习要批改及时,分析及时。

五、课堂对学生的评价

一、对小组自主学习及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整个小组完成情况好的,给小组加1--2分。

2、对每小组成员中完成情况最好的,给该成员加1--2分。

二、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1、整个小组讨论激烈并能很好解决问题的,给小组加2--4分。

2、对小组成员中能带头组织讨论的,并能解决问题的,给该成员加1--2分。

三、对展示情况进行评价:

1、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展示的,给该同学加1--2分。

2、对老师指派的亮点进行展示的,给该同学加1--2分。

四、对当堂达标情况进行评价:

1、对做题准确率高的学生进行评价,给该同学加1--2分。

2、对能安时限时完成的学生进行评价,给该同学加1--2分。

六、课堂时间整体安排

1、小组内讨论约6-----8分钟。

2、组间讨论约6-----8分钟

3、展示交流约8—10分钟

4、教师点拨、对部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约4-----7分钟。

5、教师或学生小结知识点约4-----5分钟。

6、当堂达标及反馈约6-----8分钟。

课改需要投入时间,需要投入精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全力以赴研究新模式,不断创新思维,走新路,运用新模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新课改英语课堂基本模式

依据县教育局提出的打造全优课堂的十二字方针:“ 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和我校的课堂基本模式, 并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英语新授课课堂基本模式.课堂基本步骤

1、检查、默写必记词汇。

2、依据上课内容,教师自己创设的独具特色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3、小组内积极讨论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收集和统计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题目,并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和讨论收集上来的各小组的问题。

4、学生展示亮点。教师点拨组间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题目,并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5、指派某一小组的一名学生或者教师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作简短的总结。

6、当堂达标.,教师巡视学生作答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课堂重点环

一、先学后教

1、预习案提前一周准备,讨论定稿后打印,上课前发给学生。老师必须适当的(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完成导预习案的情况,了解、把握真实的学情。

2、精心设计预习案,内容要体现趣味性、科学性、引导性,必须突出知识和能力的重难点:

1、)以问题串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点题目化,利用问题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谋求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3、)设计1到2个综合运用知识题,一个知识运用题,经过独立解决或经讨论能解决,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3、提前下发预习案,让学生自习,并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教师上课以“问题教学法”,有针对性巩固知识点,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与组内的同学交流、组间交流或在老师帮助下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视,维持好课堂秩序,不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精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与讨论。

2、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解题中不规范的地方、组间交流出现的亮点都可让其展示,教师要加强激励与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大声发言,大胆质疑与创新,鼓励提出新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要时,指派某一小组的一名学生或者教师自己对部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三、当堂达标

1、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要点,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能力。当然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教师可适当补充.2、可选择3--5个题目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限时训练的目的。

3、达标练习必须精炼,针对性强。

4、达标练习要批改及时,分析及时。

课堂对学生的评价

一、对小组自主学习及导学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整个小组完成情况好的,给小组加1--2分。

2、对每小组成员中完成情况最好的,给该成员加1--2分。

二、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1、整个小组讨论激烈并能很好解决问题的,给小组加2--4分。

2、对小组成员中能带头组织讨论的,并能解决问题的,给该成员加1--2分。

三、对展示情况进行评价:

1、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展示的,给该同学加1--2分。

2、对老师指派的亮点进行展示的,给该同学加1--2分。

四、对当堂达标情况进行评价:

1、对做题准确率高的学生进行评价,给该同学加1--2分。

2、对能安时限时完成的学生进行评价,给该同学加1--2分。

课堂时间整体安排

1、检查、默写必记词汇4-----5分钟

2、小组内讨论约6-----8分钟。

3、组间讨论约6-----8分钟。

4、教师点拨、对部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约4-----7分钟。

5、教师或学生小结知识点约4-----5分钟。

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实施方案 篇6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科学、有序、高效的教学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旗教育局的安排布署,我校决定开展“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借鉴王敏勤教授“我的模式我的课”的基本思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领导小组 组长:陈战彬

副组长:郭相芹 周丽萍

组员:李红艳(负责数学组)陈艳丽(负责英语组)、刘书芝负责(语文组)、陈书慧(负责综合组)

三、总体目标与原则

1、全体教师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自主学习问题和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培育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和积累实验资料,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建立健全实验活动档案。

四、学校模式:

1、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2、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3、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4、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5、达标检测 当堂反馈

五、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参与对象 参与课改班级:一至六年级各教学班 参与课改教师:各年级各学科教师

六、实施办法:

本项工作由校长主抓,教务处具体安排、督促,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具体落实各项工作。首先从非毕业年级抓起,以点带面,逐步向各年级的所有学科辐射。坚持学习、研究、实践三结合的原则。

教务处重点抓好教师培训、课堂研讨、考核评估三项工作。要利用一切机会安排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各学科实验过程管理,学科负责人全程参与实验研究过程,组织做好阶段性总结反思,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要加大对教师备课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要做好研讨课和汇报课备、讲、评三个环节工作,重新制定听评课评价标准,把每节课的听评课的重点放到学生的参与上,把课堂评价的重点放在为看学生的表现和看课堂的实效上。

七、实施内容及实施步骤

按照旗教育局“积极稳妥,抓点带面,典型示范,强化督查”的要求,我校全面实施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安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2月25日~5月25日)1.实施目标

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和教研组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初步了解各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熟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完成课改实验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内容

(1)召开教师专题会议,进一步学习王敏勤教授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在自己的课堂上率先实践。

(2)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召开教研组会议,学习王敏勤教授的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彻底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3)了解和熟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掌握八字模式及其操作程序。

(4)在实验过程中,要积极探讨与本学科相适应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成立备课组。各备课组要严格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备课。并教研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实行集体备课,各组员之间要分工协作,完成教案备写任务和当堂训练题的编写工作。

(6)各包组领导具体负责本组课改活动的管理、检查、指导、评估等工作,各科学制定本组的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详实的实验计划,以确保课改实验有序开展。

3.注意事项

(1)任课教师的教案暂时使用手写教案,逐步推进采用电子版形式。要及时撰写教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思。

(2)学生的学案和当堂训练测试题必须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指导学习和有效检测,检测题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要分清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

第二阶段:探究实践阶段(2014年5月26日~2014年10月25日)1.实施目标

整体推进实验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各学科教师基本达到对八字课堂教学模式的熟练驾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实施内容

(1)领导小组的各负责人必须对组员的课堂实验情况进行跟踪听课,认真指导,并有详细纪录。听课记录和教案等相关资料要存档。及时总结发现典型。

(2)各教研组每月必须召开一次阶段性会议,依照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认真对照,总结得失;学校新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每月要召开一次课改汇报会,以便及时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各教研组要通力协作,做到资源共享,协作并进。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分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全过程中的时间,必须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原则,不可忽略“当堂训练”的环节。

(5)本学期末,各教研组要录制一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精品课。

第三阶段:稳步推广和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6日~2014年12月30日)1.实施目标

总结上学期课改得失,努力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各班全面推行所有学科的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实施内容

(1)举办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制定各学科模式深入全面开展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

(2)学期末学校将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先进的评选活动,并将此结果作为评优选先的先决条件。

(3)任课教师期末要上交1份新模式教学总结。

(4)细化各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积累素材,整理材料,归类分析,形成理论。

(5)各教研组对本学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推进情况要进行全面总结。

(6)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要对本学期的课改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并明确今后教学改革方向。

(7)全体教师要积极撰写新课堂教学改革典型课例、典型教案、典型经验和相关教学论文。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篇7

一、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教师恰当地组织和有效地调控下, 以“小组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 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式学习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也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自主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会协作的科学精神。

想要有效进行合作学习,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一般情况下, 合作学习的运作是先分组,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

同桌合作———由同桌两人组成。这种合作方式, 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 所占时间不长, 易操作, 也可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的讨论解决。

小组合作———“小组”一般是由邻座4至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 这是最常用的分组方式。一个教学班可分为6至8组。通常在小组合作之后, 可以展开组际之间的学习竞争, 以求得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 注意合作时机的选择, 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在一节课中, 并非时时处处都需要合作学习, 比如, 有一位教师在上“等式的性质”时, 提出复习问题, 不料学生没有反应, 于是该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叫学生回答。我们认为这是对合作学习的滥用, 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 选择最佳时机, 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三) 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 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评价的方式主要有 (1) 学生自我评价, 看看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经验或教训; (2) 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看看其他组员的长处或不足; (3)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 看看组内的合作是否富有成效。通过评价激励, 使小组成员感受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 荣辱与共,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 共同协作,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各尽其才, 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在课外, 小组成员也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这样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思考或分组讨论、议论甚至争论。逐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发现新问题, 形成新的认识。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方法, 在实践中学生学会应用, 提高概括归纳的能力。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现象、事实或经验出发, 必须体现“趣味性、科学性、重点性、基础性”为原则, 提高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来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知识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学习, 也就是对于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要给出足够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 或学生已经达成的共识, 不要再占用时间进行专门的探究活动, 教师要在把学生的认识明确化的基础上, 直接得出结论, 对一些学生自己探究起来非常困难, 又不是关键或重要的教学内容, 不要在上面花费较多的时间。

(二) 必须体现“指导而不主导”的原则

教师并不是带着学生走, 不是用教师的认知方式取代学生的认知方式, 或者用教师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取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教师主要在选题、步骤、方法或关键问题上引导学生思考, 而非代替学生考虑,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得出结论, 不是在课堂上一锤定音, 形成权威, 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才有最佳效果。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循循善诱和鼓励, 才能使学生自主性得到增强, 从而配合教师完成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三) 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让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给学生机会为自己的想法或假设寻找证据, 进行同伴间的交流活动, 尤其是要给学生机会阐释自己的见解和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在这样的学习情景和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学习的经验或者正在试图理解的信息之间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 从而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相互建构。

三、启发式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 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是外因、是催化剂, 其落脚点是诱使学生积极思考, 并通过独立尝试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作出猜想或判断。评判一种教学是不是启发式教学, 不是看其外在形式是否热闹, 也不是看学生动手时间的长短, 关键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不是达到了领悟的水平, 是不是经过自己的尝试作出猜想或判断。如何搞好启发式教学, 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准确、合理地设定启发的问题

准确、合理的设定启发的问题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 掌握教材结构, 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此外, 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 从而才能做到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放手让学生交流合作, 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

(二) 适时创造启发的时机, 准确把握启发的时机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 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良好的启发态势, 使学生在似知非知、欲懂非懂的情境中, 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去。在学生思考不出而产生烦闷心情时, 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时, 教师才予以启发。

(三) 注意启发的力度

教师在启发的过程中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 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严格要求但不要施加压力, 提醒学生但不能直接告诉答案, 教学一开始, 教师引导、提示, 当学生尝试并得到一些结果时, 教师再予以指正。如果教师直接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学生探求得到结论的方法而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可能大部分学生会无从下手, 造成启发不力。教师应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 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 “跳一跳, 摘得到”, 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 而又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如果教师不精心处理, 让学生探索, 而是直接让学生总结结论, 又会造成启发过度。

新课堂模式改革方案 篇8

一、将新课程改革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的导入环节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自主积极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而在高中政治课堂里贯彻这一教学理念,就必须从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入手,从一开始就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认识到,成功的新课导入是后面的教学环节有效展开的基础。

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材料导入,比如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个小故事;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以当下的热点时事或者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进行导入等等。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在第一时间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选择最为合适的导入方法。

比如在讲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小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以“天价”来导入,比如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天价书包”。

教师:今天上课之前,我想让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初中的时候,你们的书包大概是什么价位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如果有一个书包,很好看,但是价值上千元,你们会买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其实老师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成都的天价书包,价格高达3830元,每个月却可以卖掉十个,对此同学们怎么看?

学生简单的发表看法后引入新课。

这种导入方法通过设问,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并结合了当下的时事新闻,可以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是高中政治课堂成功导入的范例。

二、新课程改革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环节

当然,仅仅有良好的导入是不够的,因为教学环节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部分,高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的讲授,让学生划出需要背诵的重点句、段,分析课本里的练习和材料等,这样的方式显然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即使有良好的导入为开端,在后续的讲课中学生也很容易渐渐失去兴趣、分散注意力。

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引导为主,认清自己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现在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小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例,教师可以结合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京剧、旗袍、汉服、陶瓷、故宫、传统节日等入手,对比介绍西方的戏剧、服饰、教堂、宫殿、狂欢节、万圣节等,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这些风土人情,而是让学生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让学生直观理解世界文化是多样的,我们不仅要承认和接纳这种多样性,还要学会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差异,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

三、课程改革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的巩固环节

课堂巩固实际上是一节课的收尾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教师要做的不是单纯整理出这节课的内容大纲,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知道自己在这节课里学到了哪些知识、各知识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哪些部分理解得还不够到位以便及时补漏等等,教师在其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播和矫正。

有效的收尾是学生有效记住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好方法和好习惯。

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这一课里,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框架表,以帮助学生梳理好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好的理解供求关系和价值对价格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于解决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其提出的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被教师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学和巩固环节中,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脱离“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重压,真正实现自主的学习、有效的学习、轻松的学习,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三育人”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下一篇:员工违规处理办法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