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精选8篇)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 篇1

(一)农民工的界定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的劳动力群体。对农民工的界定,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从劳动关系看,包括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也包括尚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形

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务工人员;从产业分布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建筑、采掘、纺织、制造等行业,以及在第三产业的商业、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务工人员;从就业方式看,部分在国有、集体单位正规就业,大部分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以及在国有、集体单位里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务工人员;从与城镇的联系看,包括“离土又离乡”进入城镇的务工人员,也包括“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务工人员。

(二)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

农民工初步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一是农民工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联,掌握和运用现代生产技能,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的生力军。二是农民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们的劳动时间、劳动对象以及所创造的价值主要在城市,其收入形态是货币而不是实物。三是农民工既受到机器大工业生产规则和社会化大生产秩序的约束,又受到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熏陶,已与传统的产业工人日益融合。

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新成员,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工农联盟,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增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为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民工队伍的发展趋势

在数量上,农民工队伍规模将继续扩大,但增速趋向平稳。目前,我国有1.2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已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三产业和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事简单技能工作的农民工的需求将增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会就地转移为城镇居民;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逐步打破,农民工在城市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收入或固定住所,这一部分人的数量也会逐年增多。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市承载能力的限制,以及受农民工自身素质和个人愿望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在城市“进得去、留不住、融不入”,又将返回农村。在素质上,农民工是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开始逐步完成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型。

总之,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培养新一代工人阶级、培养新一代城市市民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使他们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权益和保障。

二、农民工权益的实现情况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成效

一是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逐步提高。各地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农民工政治待遇的落实,有些农民工在企业中入党、入团,有的当选为职工代表、被评为优秀员工、成为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有些省、市外来农民工当选为镇、市人大代表。在2005年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中,有21位是农民工。二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逐渐削减。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逐步被打破,户籍制度对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制约逐渐减弱。三是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改善。多数地方城市政府逐渐取消对农民工防范性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等,尊重和善待农民工的政策、社会环境已初步形成。四是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日益好转。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所提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状况逐步扭转,劳动保护和生产工作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其子女入学乱收费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五是农民工对自身享受权益情况满意度上升。多数农民工对党和政府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及地方政府为他们所作的管理、服务比较满意。

(二)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做法

1.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摆在工会工作的重要位置。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全总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切实维护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重要指示和温家宝总理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批示精神,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工作方针,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做出部署,发出文件。全总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从源头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议案、提案,反映农民工的呼声和诉求。各级地方工会积极推动党委、政府把农民工权益保障纳入重要议题,配合人大执法检查,政协组织视察,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 篇2

关键词:农民工,失业保障,体系构建,扶持政策

一、调研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在很多行业,农民工成为从业人员的主体。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上升13.46个百分点。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其中,所有行业乡镇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3.15%。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人员中占57.3%,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43.9%。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柱型群体存在。一方面,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权益最得不到保障,最容易大规模失业的群体。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农民工群体作为一个重要但相对弱势的群体存在,农民工失业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建设的社会问题。所以,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于农民工失业保障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障体系的合理思路和建议。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农民工的基本理论

1. 农民工的界定。

农民工是近十年来新兴的词汇,从字面意思理解即农民工人,是一部分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拥有农业户口的人。目前这一特殊人群数量逐步增大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农民工基本的流向是从落后地区流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以河北张家口市为例,仅建筑领域,农民工人数占所从事行业人数的80%。多数是周边乡镇的农民。(2)农民工逐步规模化务工。最初只有少数人自发外出打工。演化至今,逐渐体现出规模化。每年春运就能发现,以广东肇庆为例农民工返乡的摩托大军达到10万人。(3)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受过高中以上不含高中的从业乡村人口占总人口1.5%,受过教育的农民工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94.8%,其中农民工年轻化程度高。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逐步增多,4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数的59%。(如图一所示)

2. 农民工群体的分类和分层。

农民工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群体被过度地泛化了。他们在许多情况下被作为一个利益要求高度一致的群体,而缺乏必要的分类比较。相应的,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也难免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实际上,中国农民工群体更像是一个“潜在性”的大利益集团,在“农民工”这个泛泛的称谓下,还存在着若干个次级,乃至次次级的“隐形”利益群体,而不同利益群体部分则有着显著差异的政策需求,根据农民工与城市密切关联程度的不同标准把农民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虽然他们仍然具有农业户籍身份标识,但是他们职业稳定、有相对固定的收入,这类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基本已经脱离了农村;第二类是大量流动的农民工,他们既长期在外、不进行农业劳动,又在城市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的岗位;第三类是季节性的农民工,他们只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而平时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农村务农。

(二)失业保障基本理论

1. 失业的界定。

最初国际上对失业的解释是指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一系列调查后的新定义是:在指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失业也分为自然失业和经济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当然是社会所不能避免的,人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个人因素,以及企业的因素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失业的问题,而且这些因素也是难以控制的。经济周期性失业则是当经济活动进入衰退阶段时产生的失业,其原因是社会总需求的不足。

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迅猛增长,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工作要求高,便很难找到工作,也使得失业率增长。因此对失业的界定也不能仅仅解释为想找工作而找不到,也可以理解为没有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的便不去选择,造成自己失业。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去做。

2. 失业保障的内涵、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失业保障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援助等方式对失业者进行帮扶。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政府、社会福利机构直接的失业保障金,也可以是失业保险。

失业保障金的特点如下:第一,失业保障金的领取必须是在正规单位,有用人合同的情况下工作满一年才能领取。第二,支付方式简单,但认证过程繁琐。退工单、劳动手册、失业保障登记表等各种证明缺一不可。需要往返于退工单位、街道、派出所等各类部门。第三,待遇水平较低。

失业保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失业保险只适用于失业的劳动者,而且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就业转失业人员。第二,享受保险待遇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失业保险待遇只能在法定期限内享有。超过法定期间,即使没有实现就业,也不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者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第三,待遇水平较低。失业保险待遇只能保障失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一般都将失业保险待遇水平控制在社会救济水平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之间,待遇水平比较低。第四,保险功能的特殊性。失业保险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通过预先筹集的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经济援助,以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二是通过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组织生产自救等服务措施,为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提供帮助,并尽早实现其重新就业的愿望。

三、农民工失业的现状特点

(一)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

当前,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所以,他们寻找岗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依靠出卖体力劳动赚点血汗钱。农民工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工作特点,造成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从2005年至2012年11月一项调查表明,农民工中未变动过工作的占50.8%,变动过一两次工作的占23.4%,三次以上占25.8%。如此高比例的农民工长时间失业,在缺少失业保障、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后果令人担忧。

(二)以青壮年为主。

青年农民工在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知识等方面与成年农民工相比相对欠缺,是导致青年失业率高于成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失业农民工群体中青壮年比重高达75.7%,失业次数超过三次的占一半以上。这表明失业农民工中青年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大、失业次数也较多。

(三)工资收入低,失业后无生活保障。

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且很少提高。农民工在失业后只能把自己的积蓄作为生活来源。但由于工资较低、拖欠工资严重,失业农民工积蓄很少,维持生活非常艰难。

(四)巨大的心理压力。

农民工失业后,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社会歧视,心理较为复杂。据重庆市一项关于农民工的调查表明,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在失业后认为自己被城里人瞧不起的各占51.5%、54.5%;同时失业后感到焦虑的比例分别为29.3%、34.2%,甚至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表现出绝望、自杀的倾向。农民工失业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贫困,生存无法保障,容易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矛盾和冲突。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为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大量体力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农民工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对农民工的需求速度,再加上,政府政策、宏观经济的波动起伏及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等特征的影响,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四、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障的建议

(一)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及保险制度

近几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十分严重,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建立起相应的保障制度,才能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建立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工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再次建立面向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救助制度最后,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二)建立完善就业促进制度,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由于户籍制度和一系列附加的歧视性制度的存在,让农民工不断往返于城市之间,苦不堪言。促进城乡平等就业,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就业优惠政策(从企业和农民工两方面)。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增加职业介绍和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指导和服务,提高职业介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三)提供政策支持,并且为农民工返乡提供创业机会一是要对失业返乡农民工采取就地稳定政策。

通过财政投入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免费培训,让愿意种地的农民工有地可种,加大财政投入,为失业返乡农民工就地创造就业机会。

二是创业扶持。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和城镇各类劳动者应该享有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同时鼓励劳动关系培训中心给予创业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介、场地租赁优惠等创业扶持全程跟踪服务。

五、总结

无论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人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是当前制定社会政策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然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模式在目前尚无定论。因此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都将对制度本身的构建与完善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根本出发点,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累计、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政府的责任、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相联手,共同关爱农民工,才会实现输出地、输入地和农民工“三赢”。

参考文献

[1]吴济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 2010 (19) .

[2]刘传江.中国农民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 2006 (10) .

广西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探讨 篇3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立农民工工作协调机构,为农民工工作奠定组织基础。全区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农民工工作协调机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和协调。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规定,确保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以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为主线,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和创业服务。广西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有效地搭建就业帮扶平台,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尽快实现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行动”、“春暖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三下乡服务”等各类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为契机,采取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引导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为进城务工农民排忧解难,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2011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1.06万人。

(三)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依托,帮助农民工实现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广西各级培训机构结合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以劳务输出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工资收入水平。2011年,广西对42.15万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转移就业的职业培训,其中,有28.45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广西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劳务纯收入达到896元,比2010年增长7%。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围绕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劳动用工管理、社会保险征缴、人力资源市场整顿、民办职业培训市场整顿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顿、专项治理。积极做好铁路、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的督查清欠工作。2011年,全区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61万户,追发农民工工资待遇2.36亿元,涉及农民工7.5万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有效发挥事前预防和事中保障作用,有效地遏制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进一步推动《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通过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顺利施行。通过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指导和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台账,依法制定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2011年,全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4%,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9.68%。相比2010年,农民工投诉案件明显减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稳步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广西采取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针对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大、工资收入低等特点,制定出台了适合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险政策。2011年,全区参加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分别为72.05万人和17.05万人,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11.02万人和3.26万人。

(七)加快城乡统筹建设,积极为农民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一是统筹发展城乡教育,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目前,广西已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二是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广西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广西将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按照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原则,并作为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四是加强农民工疾病防控和农民工流动儿童管理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专题调研,加强农民工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流动儿童实行独立卡表管理,每年开展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建证率达到95%以上,单苗接种率及五苗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五是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帮助有困难的农民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2011年,全区法律援助机构共为6449名有困难的农民工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援助。

(八)推进户籍改革,取消城乡身份区别。广西各地根据《公安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6〕41号)的精神,适当放宽农民工进城务工落户的门槛。如柳州市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自2009年至2011年6月底,该市共办理了农民工进城务工落户381人。

(九)大力发展农民工入会工作。全区各级工会根据农民工的特点,不断创新工会组建方式和会员管理办法,建立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同时,在农民工输出地建立工会组织,使农民工入会率不断提高。多年来累计发展农民工会员162万人。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拖欠工资时有发生。全区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工资事件发生,特别是铁路、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2011年,全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手段为3.98万名农民工追发拖欠工资待遇。

(二)整体收入偏低。据对南宁、柳州、河池、钦州等地部分企业的抽样调查,2010年,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807元,仅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月收入的68.1%。而且,大部分农民工纯粹就是工资性收入,没有其他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带薪休假等社会福利待遇。

(三)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大部分劳动合同对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还有部分劳动者未持有正式的合同文本,为在发生争议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上埋下了隐患。

(四)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工作待遇低,工作强度大,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望,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

(五)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统计,全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7.05万人和72.56万人,参保率很低。从总体上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度不高。

(六)职业安全隐患较多。据调查显示,有大约30%的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有38%的农民工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和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有近30%的农民工存在粉尘污染问题,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不到位,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

(七)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农民工渴望和企业能够紧紧相融。大多数的农民工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多达30%。而他们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他们渴望得到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

三、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继续开展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目标的“春暖行动”。行动以民营企业、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及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招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在巩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稳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力求规模以上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

(二)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有关问题的劳动监察力度。一是推动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促使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随企业效益提高逐步增长。以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在行业集中度较高、小企业密集的地区,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提高协商覆盖范围,使之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推动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会同工会和企业组织加快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加强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总结推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培育和树立本地区集体协商先进单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坚决遏制工资拖欠。进一步完善企业欠薪预警报告制度,探索建立应急周转金,建立建筑总承包企业负责解决分包企业欠薪责任制度,对欠薪逃匿行为按刑法修正案(八)关于“恶意欠薪罪”规定进行处罚,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增强刑法对恶意欠薪行为的震慑力度。三是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适时合理调整并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

(三)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贯彻施行,扩大农民工参保面。加大源头参与和监督力度,推动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贯彻施行。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

(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通过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落户城镇问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工在务工所在地落户的门槛,简化办理程序,通过办理落户提高农民对务工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企业用工提供一支稳定的务工大军。

(六)鼓励企业改善用工环境。用工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对企业职工的人文关怀,加大对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水平,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七)多渠道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保障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后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权益。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的享受范围,使农民工的居住有保障。

(八)积极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使农民工依靠工会组织来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力量,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帮助有困难的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九)加大对广西驻外劳务办事机构的跟踪服务和劳务输出工作的力度。通过建立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为有意外出务工的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并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帮助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积极参与驻地用工企业与广西籍务工人员劳资纠纷的处理,对有困难劳工提供救助。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 篇4

所需的材料内容

一、填写职工(农民工)权益状况统计表(附后)。

二、对你所在的企业春节后就业形势和农民工的就业意愿情况进行调查,字数不限。

三、对你所在的企业影响农民工权益的实现和职工队伍稳定的苗条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调查,请一一列举。

四、研究本企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思路和具体办法,请以条目形式列出即可。

五、要求:请于12月30日下午4:30前以电子档或书面形式上报委派部或劳保部。

职工(农民工)权益状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填报日期:年月日单位:人;万元

农民工返乡调利弊调研建议 篇5

全区农民工返乡现状

**区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县,2008年全区劳动力总人数15.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6.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1.2%。从调查统计的情况分析,全区农民工返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返乡和外出人数“一减一增”。从劳动部门统计数据来看,农民工返乡人数呈逐月回落态势。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返乡农民工人数分别为19058人、20479人、21712人,环比分别增长7.5%、6%,四月份返乡人数增幅较三月份下降1.5个百分点。二、三、四月份外出就业人数分别为10036人、13244人、17496人,环比分别增长32%、32.1%,四月份外出人数的增幅较三月份外出人数增幅上升0.1个百分点。外出就业人数的环比增幅远远高于返乡人数的环比增幅。

返乡人员务工地比较集中。调查发现,返乡前80%的外出农民工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域,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企业效益下降是农民工返乡的主导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广泛,无论是出口外向型企业,还是物流业、建筑业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企业因产品积压、销售不景气甚至倒闭破产,导致农民工无法维持正常生计而返乡,这类情况占到70%。但有30%的农民工受强农惠农等大好政策的吸引(如粮食、农资综合等各项补贴政策以及一些新的土地优惠政策)决定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培训力度加大。为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创业技能,**区积极组织落实农民工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截至4月份,全区农民工参加培训人数达1523人,其中返乡农民工参与培训481人,占农民工培训人数的31.6%。

农民工返乡利弊分析

农民工返乡既有利好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队伍结构。外出的农民工长期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积累了资金,学到了内地从未有过的先进经验,返乡农民工带回了资金、技术、观念和经验,使农业生产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和优化,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有利于家庭稳定和谐。青壮年农民工的返乡,将大大减轻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负担,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有了规律和保障,老人不再孤独,儿童不再孤单。

不利方面:一是外出劳务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二是就业压力加大。据劳动部门四月份统计显示,返乡农民工累计21712人,今年外出就业人数17477人,未就业4235人,占返乡人数的19.5%。三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若长时间未能实现就业,难免出现急躁、埋怨等不稳定情绪,甚至暴露出过激行为,给维稳工作增添不利因素。

建议

针对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的实际,要抓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认真抓好农民工返乡情况统计监测。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职能作用,深入村组逐户开展调查统计,及时掌握和上报农民工返乡动态信息。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农业生产特点等情况,提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转移就业、创业的对策意见,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打好基础。同时借助报纸、电视等重要媒体开办专题栏目,搞好政策宣传、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强化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结合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适应转岗转业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和创业提供优质服务,为实现再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基础。

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养、旅游休闲服务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鼓励吸纳当地劳动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二是各乡镇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种植,创办乡镇企业,吸纳本地返乡人员就地务工。如四都坪乡即将启动的五倍子万亩种植基地和钒矿开采项目都将有效地吸纳本地返乡农民工,为其创造再就业机会。三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田水利、交通、沼气工程等农业项目建设,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强区域劳务合作,通过招商引资,促成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开展劳务创收,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开辟新的渠道。

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要发挥大量农民工返乡带来的人力、技能、财力、新思想、新观念这一优势,引导鼓励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政府在工商登记、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 篇6

X年以来,X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做法和成效。

(一)紧盯关键环节,实施专项监察。X年,按照“见人、见项目、见资金”三项要求,将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城乡医疗救助列为全省统一开展的专项监察项目,并对过去两年专项监察“回头看”工作作出安排。

X年,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在全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专项监察,着力发现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优亲厚友、套取骗取补助资金、违规享受政策、吃拿卡要、收取好处费等问题,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贪污侵占、工作失职渎职等腐败问题。

(二)聚焦扶贫领域,深化巡视巡察。

始终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巡察的重中之重,突出“点、线、面”相结合,系统梳理巡视脱贫攻坚主要问题清单,全面拓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巡察覆盖面。省委在高质量完成对X个贫困县以及与脱贫攻坚相关职能部门巡视巡察全覆盖的同时,市县两级对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同步开展巡察,选取试点探索巡察延伸到村居,打通巡视巡察“最后一公里”。

(三)突出常态走访,开展专项行动。

以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各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案走访、带案下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深挖问题线索,集中力量严肃查处敢向扶贫资金伸手的党员干部和欺压百姓的村霸、寨霸。如,X市在专项行动中,狠抓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梳理、走访、督办三个环节,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信访件中的违纪问题、走访中发现并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四)持续高压震慑,强化执纪审查。

一是从严压实主体责任。紧盯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一案双查”力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二是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强化日常监督、努力在“治未病”上积极作为,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

(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

建立与扶贫工作重点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针对性、有效性。督促各级扶贫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监管职责,及时研究解决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因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导致扶贫工作不务实、脱贫过程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以及资金、项目等方面发生严重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存在的问题。

扶贫工作重点部门履行主体监管责任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一些主管部门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安排部署,对后续项目的建设及资金使用去向缺乏监督。二是扶贫政策执行有偏差。一些主管职能部门对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理解不透,执行有偏差,扶贫效果打折扣,在涉农项目、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落实方面存在违纪违规行为。

套取、挪用、收受财物等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仍然易发多发。脱贫工作是政治任务,是民生工程,但调研显示,有的基层党员干部顶风违纪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基层干部将扶贫资金项目作为“唐僧肉”,采取贪污侵占、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截留挪用等多种方式违规违纪,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这也暴露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护航脱贫攻坚的工作不足,监管不力导致基层干部权力滥用,惩处不严导致不少干部存在侥幸心理。

扶贫领域监督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实践来看,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推动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督促扶贫等有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要在坚决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的同时,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防止出现牵头“统筹”变一家“统包”,单兵突进、包打天下的错误倾向。调研发现,在扶贫项目立项、审批、资金拨付、验收等过程监督以及扶贫作风等方面的监督,大多仍停留在检查台账资料等简单的形式监督上,与相关部门统筹联动不够,未能形成有效合力。此外,脱贫攻坚监督工作与扫H除E专项斗争结合有待加强。

作风问题仍然是扶贫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调研显示,当前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不力,不作为慢作为;审核把关不严,情况不明、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三、下一步建议。

(一)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好与省直部门建立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沟通协调机制,使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履行监管职能,承担相应的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是对主责部门和责任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是整治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监督,要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好“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及时掌握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扶贫工作主管部门及时移送并高效处置在集中检查、督查调研、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

(二)强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树立“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鲜明导向,对脱贫攻坚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以及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力,导致分管范围内脱贫攻坚工作问题频发或者发生重大腐败案件的党组织和党员、国家公职人员,一律严肃追责问责;对应当发现而不能及时发现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发现后未处置未报告,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失之于宽松软的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一律严肃追责问责。

(三)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

一是提高发现和查处问题的能力。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大多是贪污贿赂问题,对不担当、不作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由于定性难、取证难以及纪检监察干部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查处力度和查处效果都有待提升。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发现和查处搞变通、打折扣、做选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敷衍塞责、懒政怠政,数据造假、虚报瞒报,表态乱夸海口、工作不深不实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确保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把开展扫H除E专项斗争与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结合,聚焦扶贫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进行排查梳理,强化核查督办,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

建立扶贫领域中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与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制度,对政法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及时反馈。

三是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作用,加强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归口办理,对重要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严格实施审核把关制度,及时报告反馈调查核实情况。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研建议 篇7

一、外来农民工现状调查分析

(一) 外来农民工的基本概况

1.农民工分布行业。

本次调查的企业涉及汽车制造业、机电制造业、建材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调查的企业职工数为4631人, 外来农民工人数为2165人, 占企业总职工人数46.75%。

2.农民工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本次随机抽查的97名外来农民工中, 男性占69%, 女性约占31%。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为:平均年龄35岁, 而根据笔者对10家企业全体职工的调查, 21~35岁的农民工占总数一半以上, 达56.8%, 成为外来农民工的主力军。

3.外来农民工的文化情况。

2010年, 闽侯县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 高素质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民工短缺”表面看似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其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农民工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跟不上产业的发展。据调查, 97名企业外来农民工中, 初中文化程度超过一半, 占50.3%。

(二) 外来农民工就业情况

1.影响外来农民工就业的因素。

在对10家企业调查中, 农民工主要来自外省的比例高达93.2%。在外来农民工个人问卷调查中, 在“有利于就业的因素”选择中, 经验占39.2%, 技术占48.6%, 人际关系因素占9.5%, 其他因素占2.7%。

2.外来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的劳动强度。10家企业的外来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87天, 企业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10小时占77.8%, 10~12小时占22.2%。但部分外来农民工的每日工作时间高于国家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的规定。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 农民工为获得更高收入, 愿意通过增加工作时间获得收入;另一方面, 一些企业也需要农民工加班工作, 完成生产任务, 有时遇到生产旺季, 企业为及时完成订单, 很难保证农民工每天工作8小时。农民工劳动强度大是事实, 但关键是农民工增加了劳动时间, 能否及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3.外来农民工的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的工作环境包括与同事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作业环境。参加调查的97名企业外来农民工, 仅0.48%的农民工与单位同事关系不融洽, 3%的农民工对上班作业环境不满意。

(三) 企业外来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情况

1.外来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由于农民工的程度、年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不同,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用工荒”的出现, 企业纷纷提高农民工的待遇。根据对1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 与2009年相比, 2010年外来农民工平均每月工资提高195.37元, 89.10%的农民工对工资没有异议。

2.提供的福利情况。

被调查的10家企业, 均为外来农民工提供住宿或者提供住宿补贴。83.8%的外来农民工的住宿场所都是单位宿舍。企业提供住宿福利既能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 又能避免农民工寻找住所带来的不便。除住宿福利外, 部分企业还提供免费工作餐或者提供伙食费补贴。调查的10家企业中, 有8家企业提供工作餐。

(四) 外来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情况

1.外来农民工的合同签订情况。

劳动合同的签订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一定的约束力, 能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尤其是农民工的利益。在调查的10家企业中, 全部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占52.3%, 签订两年及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数占外来农民工总数的61.2%。

2.外来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农民工工资能否及时发放历来是农民工问题的关注重点之一。近年来, 企业拖欠工资的现象得到大大地改善, 在调查中, 87.1%的外来农民工并未出现过工资被拖欠现象, 12.9%的农民工工资偶尔被拖欠, 但最后仍有支付。

3.外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

农民工从农民转变而来, 由过去不稳定收入变成有相对固定收入的群体, 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加强烈。调查显示,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情况仍不容乐观, 10家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与情况如下:医疗保险参与人数占企业外来农民工总数31.6%, 工伤保险为43.5%, 养老保险为43.2%, 失业保险为43.6%, 生育保险占外来女性农民工总数81.9%。

4.外来农民工的培训情况。

目前, 闽侯县企业的外来农民工呈现出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偏低的特点。大部分外来农民工从事体力劳动, 收入偏低。随着新型产业的兴起, 缺乏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在调查的97名企业外来农民工情况显示, 有54.3%的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这批人员里, 企业有组织培训, 但个人未参加的因素选择中, 44.5%的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 33.6%的农民工认为工作时间太紧没空参加, 6.6%的农民工认为培训费用太高, 企业不报销, 15.3%的人选择其他原因。而参加培训的人员中, 在培训中遇到主要问题, 39.3%的人选择没时间学习, 7.4%的人认为学习费用过高, 41.8%的人认为文化基础太低, 11.5%的人选择没心思学习。

二、外来农民工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

据调查显示, 10家企业全部签订劳动合同仅占52.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历史形成的固定的用工模式。由于企业长期形成的模式, 尽管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但是企业的劳动关系和用工模式等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社会现象而存在。二是从劳资双方力量对比上看, 合同双方地位不平等。劳动合同的签订是资方主导, 企业考虑到利益问题、管理的便利性, 为了规避法定责任、节约成本, 不希望签劳动合同。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大, 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很可能导致失去工作, 即使有签订合同的愿望通常也不会表现出来。三是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不强。一部分农民工由于打工时间具有季节性、短期性特征, 无法签订劳动合同, 而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强, 许多农民工不希望受劳动合同束缚。

(二) 社会保障缺失现象较明显

企业外来农民工是推动闽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处理好企业外来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既有利于企业吸纳拥有高技能的外来农民工, 又能保证社会稳定, 促进闽侯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闽侯县政府针对企业外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企业为农民工的投保率低, 尤其是工伤保险, 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岗位很多是脏、乱、危险的行业, 极其需要工伤保险的保障, 但抽样调查中, 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43.5%;二是到闽侯县企业务工的外来农民工数量庞大, 调查显示, 企业外地农民工占职工的比例高达46.75%。然而在就业方面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其一, 就业渠道少, 且受到学历、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其二, 即使就业, 外来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大。

(三)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外来农民工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不仅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关系到闽侯县经济的发展。目前, 外来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偏低, 抽样调查显示, 外来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比例达50.3%, 在岗位选择时更多的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缺乏竞争力, 54.3%的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 很多农民仍停留在凭体力闯市场的老观念上, 对先掏钱培训再就业, 或不掏钱培训再就业不能接受, 认为培训耽误时间, 没有用, 对培训认识不到位, 培训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 较低的文化程度阻碍了农民工学习新的技能, 农民工的工作劳动强度大, 影响了农民工的学习。

(四) 女性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较男性低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 女性农民工的每月平均工资为1646元, 男性农民工的每月平均工资为1959元, 男性比女性高出19%。月工资超过2000元的男、女性比例分别为77.7%、22.3%。女性农民工的待遇偏低, 一方面是由于行业不同或受教育程度不同引起劳动报酬的差异。通常, 男性农民工从事体力活女性难以取代, 因而报酬要相对高。其次, 生理性特征带来了女性农民工就业的特殊困难。女农民都要面临或者已经面临“四期”问题, 她们甚至会因为生育、哺乳的情况随时中断工作。许多用人单位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 认为招收女性农民工要承担更多的人力资本, 在相同的福利待遇下, 女性农民工创造的财富可能相对男性农民工较少。这些情况都会让企业减少招用或不招用女性农民工, 即使招收女性农民工, 报酬也相对较低。

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立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制度。完善执法制度, 以外来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为重点, 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用人单位缴费”的原则, 逐步将企业外来农民工纳入保险的范围。

(二)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提高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力度, 让广大农民工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不仅事关经济收入的提高, 而且影响其社会地位的提升, 提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由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脱节也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受到限制, 这些人也需要再培训。

(三) 消除性别歧视, 创造女性农民工就业的公平环境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篇8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据估算,进城务工人员现已超过1亿人,每年增量保守估计也有400万人左右;被征地农民约4000万人,每年的增量约为200万人左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小康目标的实现。

为贯彻落实中央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地相继出台了地方性的社保法规。据劳动保障部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的1870个县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保工作,542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个人账户农保基金超过300亿元,有超过220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如果仅从这些数字上来看,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似乎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还有调查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在“五大社会保险”中,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外,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无论是参保人数还是覆盖地区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什么一项为百姓利益着想的政策最终却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与认可呢?农民工的社保改革究竟难在何处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各地区社保政策各自为政,难以互联互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保不能实现有效对接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借鉴,只能慢慢探索。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被分割在2000 多个统筹单位,多为县市级统筹内运行,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城乡之间,社保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对于农民工而言,一旦他们离开参保城市,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无法与其他城市的社会保险相接续是必然的,而自己户口所在地区的农村尚未建立一个能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的保障体系,也不能转回原籍,只能一次性算断;而当再次外出打工时,也不能从原籍转到新的务工城市,只能从头再来,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再者一些地方人为设置“障碍”,也使社保资金无法转移。虽然国家规定任何地方都要无条件地接纳个人养老保险,但是某些地方还是或多或少地设置一定的“障碍”。例如,目前个别城市设卡,不接受从别市转进来的没有常住户口的人的社会保险手续。原因在于外来人员在当地退休的越多,当地财政需要支出的养老金也越多;一些地方接纳时,则要求参保人交纳够一定的年限,有的地方只限于城镇职工,对于农民工干脆就不予接受。这样就使的农民工翘首相盼的社会保障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国家社保政策的制定更多是考虑国家的利益与整体规划,却忽视了参保者、参保企业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因而失去了必要的社会支持

各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是侵犯了参保者的利益,引起利益相关者怨声载道。以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为例,自1991年至今,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就不止4个,但每次变更方案,其关注点或兴趣点,往往不去考量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参保人员的实际缴保的能力,而只求资金能否收支平衡,说得通俗些,就是定多高的费率,才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用于发放养老金;再如一些地方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往往是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指标,层层向企业进行安排,也不管农民工是不是真的需要、企业与工人是否真正的承担的起这样的保障费用,一揽子把工伤、失业、养老、医疗等险种都保了;同时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都过高,超过农民工收入的一成。目前养老、医疗、工伤三个险种的总缴费率已达到28%,其中企业占18%,个人占10%,这样的比例对于农民工而言,是根本无法承受的。此外社保政策也因为会增加企业支出的负担而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抵制。例如上海的政策规定,外地进沪施工企业缴纳的保险费是按年平均工资的7.5%计算的,折算后今年的标准为每人每月93元,全年1116元。假定按每人每年最多可承接8万元产值计算,该项费用占产值比例为1.4%。这些数字意味着企业要从已经很低的产值利润率中拿出一半用来交纳综合保险。其结果是要么压低工人的工资,要么是逃避或拖欠保费,要么是挤垮企业。我想其中的任何一种结局都既不利于社保工作的推进,也背离了我们建立社保的初衷。

三、急于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却忽视了我国的实际国情与公民的经济实力

从我国各地的社会保障的实践来看,许多地方都在追求大而全,想在改革之初就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上海、成都一开始就将养老、医疗、工伤进行捆绑式参保,以解决外来从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结果却很不尽如人意。从主观上说,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不仅是政府的追求,也是公民的期盼。但是理论与现实之间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首先:与城镇人口的社会保障不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费用说到底还是由他们自己来支付的,国家过去没有这方面的开支,现在即使增加也是数量有限,面对庞大的农民工的群体,财政的表现往往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更何况国家也是希望这方面是自收自支,根本没有为此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规划,这就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先天不足。其次,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的农村经济落后,社会保障的基础十分的薄弱。西方的那种覆盖面很全的保障尽管听起来很好很诱人,但是明显的不适合中国。最后,就像中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与所谓的“国际惯例”接轨一样,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在现阶段也不可能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接轨。由于建国以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局限于城镇,而把广大的农村撇在了旁边,从而使得城乡社会保障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衔接。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之路将会是漫长的,短期内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四、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密切的医疗卫生现状、教育的高收费、社保基金运作的不规范等外在的因素也降低了农民工参加社保的积极性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其他的各项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主要有两大块: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险。农民工对此问题有他们的顾虑:一是如果交了医疗保障金是否就可以有病无忧了;二是家庭开支中社会保障的支出会摆在什么样的位置,或者说他们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支出能力;三是今天交了养老保障金,日后是否就能做到老有所养。这才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就我国的医疗现状而言,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民工参加社保的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有病可以少花钱或者是不花钱。但即使是城镇参加了医疗保险的人,他们一般的病症也是由自己掏钱的,只有大的病症,而且是在医保规定的范围内的,才可以报销一部分,并且是手续繁杂,条件苛刻。这样的医疗保险再加上高额的保费,连城里人都抱怨“自费掏钱太多”、“报销比例太低”,对于农民工而言更是望而怯步了。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等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农民工的医保问题就很难真正解决。

教育的高收费使得农民的开支更加紧张。有专家指出,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也就是说,一个农民辛苦13年多挣得的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的花费;更令人担心的是现在很多费用已经不适当地扩大到义务教育领域。教育消费支出增长过快严重挤占了居民其他消费支出。广大的农民更无力为自己的未来买单了。

另外,我国现行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属于同级行政监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监管似乎形同虚设。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由当地的民政部门独立管理,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地方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的养老钱失去了保障,他们的保障前景也就令人担忧了。

总之,社会保障是一项牵涉到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大工程。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要权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必须明确农民工是参保的主体,必须使他们自愿的参保,要使他们在参保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既得利益与预期目标,而不是强制实行。否则本来是一项好的政策,可以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的长久之计,会因缺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难以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宋晓梧: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研究[M].中国社会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3]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唯美早安励志句子下一篇:梦与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