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政务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精选10篇)
2007年政务服务工作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于2007年5月30日挂牌成立并正式对外办公。作为县委、县政府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打造廉洁高效和服务型政府新形象的重大举措,**县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半年多来,切实履行自身职能职责,充分发挥了窗口作用、载体作用、效率作
用,降低行政成本,转变机关作风,不断优化我县经济发展软环境,真正把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了“政务创新的样板、便民利民的超市、展示形象的窗口”。现将相关情况汇报于后:
一、高度重视,筹建政务服务中心体现“**速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在5月底前建成政务服务中心,消除空白县”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2007年政府重点工作,明确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孙忠亲自抓。2007年5月,抽派县政府办3名同志、乡镇2名同志、相关部门1名负责同志成立政务服务中心筹建工作组,加快实施政务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从5月12日到5月30日正式运行,18天内完成了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大厅1500余平方米)的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和办公设备采购安装、道路平整、绿化等。
政务服务中心规划设置办事窗口52个,实际使用办事窗口48个,其中:独立办事窗口46个,综合窗口2个。设置了监察投诉处、银行、打字室。中心拥有电子触摸屏、窗口工作人员监控系统、指纹考勤系统、行政审批平台系统等现代办公设施。统一为窗口单位设计、制作了办事指南11万余份,统一为窗口单位配备了计算机、办公桌椅,统一了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作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能达到这样的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在全市是为数不多的。省、市有关领导多次莅临我中心视察指导,充分肯定了我中心的建设速度和硬件环境。
二、明确职责,奠定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基础
**县政务服务中心明确为县政府正科级派出行政机构,确定行政人员编制5名。目前,进驻中心办公的县级部门38个,企业4个,集中受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435项。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县级行政审批办证和收费工作实施集中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组织各窗口高效、快捷地实施行政许可(审批);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负责有关行政许可(审批)投诉事项的受理、交办、催办和督办;研究、总结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问题和新情况等。
**县政务服务中心是依法产生的行政机关,县政府对行政审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政务服务中心给予了定性和定位,明确为行政机构,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人员进入了公务员管理系列,主体明确,职责到位。所以,政务服务中心对具有行政职能的窗口部门和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名正言顺,奠定了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的基础。
三、健康运行,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作用
**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半年多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级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中心切实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运行健康,充分发挥了政务服务中心在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廉洁形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办件和收费情况。截止2007年11月30日,**县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受理各类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公共服务收费13439件,办结12787件,按期办结率为100%,其中现场办结6649件,占办件总数的52%。政务中心各窗口累计收费2133万元。
(二)项目清理情况。**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川办函[2007]142号)等文件要求,会同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县审改办等相关单位对全县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2次清理,目前的情况是:全县38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417个,清理中,按照文件要求取消了4个,因扩权强县增加了29个;水、电、气、电视、电话等公共服务项目入驻21个。
(三)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管理,发挥服务功能。**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法制公平、规范高效、便民廉洁”的原则,不断强化中心管理,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大厅办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五个一”运行机制,减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显著提高了行政效能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2、阳光操作,发挥监督功能。县监察局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监察投诉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对各个办事程序全天候监督,规范审批行为,防止“吃、拿、卡、要”;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统一收取,加强了对预算外收入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半年来共受理29件投诉,其中有效投诉6件,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投诉人非常满意。
3、综合协调,发挥效率功能。对涉及多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政务服务中
心积极协调帮助有关部门分清职能,理顺职责,促进工作配合,节约审批时间,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4、强化服务,发挥纽带功能。树立“行政就是服务”的思想,延伸政务服务范围,加强政务服务配套建设,把自来水、燃气、电力、电信等服务机构引入政务服务中心,努力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塑造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密切党
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我县和谐社会的构建。
5、创新措施,发挥示范功能。在政务大厅开展“服务明星”和“流动红旗窗口”评选活动,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窗口部门主要领导每月1次和分管领导每月2次到政务大厅现场办公制度,提高即办件的比例。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建立的新型运作机制,**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政府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政府的示范和标杆。
6、丰富内容,延伸服务功能。**县政务服务中心努力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水、电、气、电视、电话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项目已经全部进驻中心。乡镇便民服务站建设已经启动,在乡已试点运行。招标投标(比选)交易中心施工方案已经敲定,目前正在建设中。
**县政务服务中心把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规范与引导有效结合起来,从审批上优化发展环境,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从内容上推行政务公开,从行为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的建设。应该说,半年多来的运行,充分发挥了自身职能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起步晚,运行时间短,目前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2007年,我所按照GB/T15481-2000《检测和标准实验室能力的互用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并在人员培训考核、检验报告质量考核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下面就体系运行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方针、目标得到了有效贯彻。
我所的质量方针为科学公正、创新创优、质量至上。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在质检工作中,全所以科学公正作为灵魂,以创新创优作为质检工作的主旋律,以质量至上的工作态度去完成每一项质检任务,使全所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所的质量目标经过修订后,比较切合实际,经过全所同志的努力,质量目标、经济目标均有了新的突破。
2、改进培训考核方式,培训的有效性得到了增强。今年一开春,按照全所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全所人员进一步学习了CNAL/AC01:2002,学习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进行逐条讲解,并结合所里的工作实际,举例说明、解释。通过对认可准则深入浅出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落实于具体的工作中。
在人员培训考核方面,我们采取了现场考核,现场培训的方式,促进了人员的自我学习。我们对全所使用仪器的相关人员发出通知,在某阶段考核仪器。考核的内容分为: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检测方法、维护保养、出具报告。所里组织一个考核小组,并在考核的领域有专家,全部到现场,逐项体温,看检验操作的全过程,看维护保养,看原始记录,最终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分,在考核中对操作人员的差错一一指出,并讲解原理和要求,通过这样的培训考核,效果明显,检验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快,大家一致认为好多内容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3、开展专项内审和全面内审。
今年8月份,为迎接省局检验报告质量考评,我们组织了对食
一、食二检验室的检验报告专项内审,除按准则要求之外,还将省局的“2007年食品检验报告考核评分表”等作为专项内审的依据,专项内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所部组织人员对格式、检验结论、超期、打印错误等进行核查;另一部分由检验室组织本部门人员对报告的其他内容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发现了一些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统计分析,落实了整改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专项内审效果。
今年11月,我所实施了一次全面的内审,这次内审,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策划、认真实施、认真整改,收到了预期效果。
4、积极参与能力验证比对。
今年,我所参加了CNAL组织的肉制品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复混肥中的氮、磷、钾,酱油中的铅,奶粉中的脂肪、蛋白质、菌落总数等9项能力验证项目,其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验证结果为满意,其他几项等待通报结果。除此之外,我所还参加了长三角地区,省质监局组织的比对检验,结果均为满意。同时与兄弟市所作比对,对内部检验质量实施监控。
5、强化仪器设备管理。
我所大型仪器比较多,有从美国进口的气质联用仪,价值近百万,大大小小一千多台套。今年,结合全系统实施的资产核查,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和台帐,对重点、关键、使用频率高,数值易变动,带出现场使用的仪器,列入核查计划、实施期间核查。在日常工作中,把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情况作为检查内容之一。目前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良好,能够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6、持续做好量值溯源。
我所的量值溯源工作能做到每年有计划,按规定的时间实施,并逐一核对标识,做到不漏检、不漏贴、不错贴,逐一输入,建立健全台帐,对维修后的仪器特别关注其溯源检定,应该说溯源工作已做到正常化、周期化、及时化。
200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中心紧紧围绕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实现池州在皖江崛起”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组建政务服务中心为发展契机,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切入点,以创新服务机制为动力,以提高工作效能、改进服务质量为抓手,拓展了政务服务的功能,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规范了政务服务行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打造服务集群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后,相对于原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较大调整。新中心包含行政审批办证中心、投诉受理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形成了四个分中心合一的组织架构,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统一管理模式。
1、实现了中心组织领导体制的新突破。成立了党工委,调整了管理委员会成员,市委常委张曙光、施建华分别兼任中心管委会主任和中心党工委书记。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配齐一正四付,四个分中心的负责人全部进入党政班子。同时,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中研究、集体决策的会议制度,由此加强了中心党的领导和业务领导,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2、加快合署办公的步伐。除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因场地不足原因暂未进入,投诉受理中心、审批办证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以及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合署办公。
3、对分中心、各办证大厅实施同步管理。建立了《分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对各分中心实施统一管理和同一机制运作。在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和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质量服务月活动等重大活动中,做到同布置、同进度、同要求、同检查。同时,对涉及行政审批的各办证大厅明确实行“四个统一”工作机制。即:统一实施项目管理办法,统一实施办件管理办法,统一实施中心工作规范,统一实施涉费、收费的收缴分离。
一年来,政务服务中心整体运行良好,中心总部与各直属机构之间的直接管理和统一协调关系逐步理顺,综合服务平台的效益得到体现,服务集群化的优势日益明朗。
二、行政审批效能不断提高。
行政审批办证中心今年共办理审批事项100590件,同比上升12%,统一收缴各类规费5562万元,同比上升22%。全部办件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率达到100%。其中,即办件占总办件的72%,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限缩短约50%。根据服务质量跟踪调查,社会对窗口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7%。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12345”的做法,即:“一费清、两集中、三进中心、四级审批、五个一服务”。
1、创新“一费清”制度。当前,按照市领导要求,会同财政部门拟订《基本建设和投资项目收费执收办法》,实现此类收费的三个“转变”。即:简化收费程序,变多环节依次收费为中心一次收费;打包收费项目,变分12细项收费为按4大类收费;降低收费标准,变相对较高标准为更加优惠的标准,变对基本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涉及的多项前置性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实行“一费清”制度,即“分类申报、一口受理、一章审定、一次缴清”,方便投资者缴费。
2、认真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按照省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要求,参考外地成功做法,“中心”积极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两集中”是指,窗口单位将行政审批事项相对集中到一个主办科室,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相对集中到服务窗口;“两到位”是指,应进项目在窗口落实到位,窗口办理的项目审批职权授权到位。目前,在18个独立窗口的相关单位中,近半数成立了统一审批科室,五成以上的统一审批科室整建制前移在窗口办公;多数窗口单位启用了审批专用章,增大了窗口的审批授权。市建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等部分窗口建立了首席代表制度。首席代表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该单位名义全权履行行政审批职权,享有“现场办理权”、“受理审核权”、“综合协调权”。以建委窗口为例,实行首席代表制后,原承诺件有10项变为即办件,现场受理,现场办理,现场办结,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程序,压缩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工作效能。对尚未建立首席代表制度的窗口,采取过渡性措施,实行窗口单位分管领导每周两次来中心坐镇审批,增加窗口办事能力。
人,今年第三季度被评选为政务大厅“红旗窗口”。
一、夯实基础,全面加强窗口软硬件建设
2005年11月,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全国先进、全省一流”政务大厅的指示精神,及时选派15名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年富力强的同志进驻政务大厅。为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窗口队伍,我们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学习《公司法》、《行政许可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信息化知识。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分批组织到省局培训,邀请国家局、省局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提高了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市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依法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将登记注册审批权一步到位地下放到政务大厅窗口,实现了“一口对外”。建立了专线、专网,配优配全窗口办公设备,加大保障力度,确保了大厅窗口的高效运转。
二、优化服务,打造高效便民的窗口形象
一是规范登记行为。推行了以统一登记标准、登记程序和登记要求,规范受理方式、审查方式、文本表格、登记时限和公示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统一、五规范”登记模式,在窗口醒目位置放置办事指南,明确了登记事项、程序和收费标准,并上网公开,让群众一看便知、一查就懂、一问则明。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简化登记程序,降低登记门槛。二是创新服务举措。严格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健全完善窗口工作流程和审批流程,从企业咨询、申请,到窗口受理、审查、核准、发照等环节,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推出了陪同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跟踪服务等举措,帮企业到省局办理有关事项10多次,收到群众锦旗11面。三是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推广应用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等业务软件,落实“首办责任”、“ab角”、“一审一核”、“归口审批”和“委托审批”制度,方便了办事群众。倡导马上办、及时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工作作风,对“绿色通道”、“并联审批”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依法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核准。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当日办结率达到了70%以上。
三、建章立制,提升窗口规范化管理水平
印发了《驻政务大厅窗口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严格窗口工作纪律的通知》,明确窗口实行市局和政务大厅双重领导,日常工作和内部管理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首席代表和窗口科室负责人“一岗双责”,既要负责抓好业务工作,又要贯彻落实市局任务和大厅管理规定,管好窗口的人,干好窗口的事。在严格落实大厅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了窗口内部考勤制度、量化考核通报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窗口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准私自请假,确有公务时实行窗口内部考勤登记,严格请假审批程序。市局定期调度窗口考勤结果,在局长办公会上通报,以此作为评比的主要依据。局领导不定期到窗口督查,纪检监察室经常性地进行明查暗访,防微杜渐。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市局被确定为首批高效服务示范单位的机遇,以零为起点,以差距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为民、清廉、务实、高效,为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要在抓学习上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将思想和行动凝聚统一到服务发展上来。强化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健全学习机制,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培训、座谈交流、以案说法、岗位练兵等多种活动,学法律、学文件、学业务,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深入学习贯彻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服务发展、提高效率、依法行政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学带干,以干促学,提高窗口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办事能力。二要在抓服务上做文章。以建设高效服务示范单位活动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审核事项,降低门槛,优化流程,简化程序。倡导树立雷厉风行、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文明用语、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优化办事环境。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做起,立说立行,扎实整改。拓宽服务内涵和外延,严格首办责任、当场办结和工商联络员制度,实施“一站式”服务、“窗口式”办理,在全社会叫响“不让办事群众在工商窗口受冷遇、不让工作事项在工商窗口延误、不让差错在工商窗口出现、不让不良风气在工商窗口发生”的口号。三要在抓督查上求实效。尊重支持大厅领导,严格遵守大厅管理规定。坚持以制度理
事、用制度管人,健全完善岗位责任、效能监察、过错追究等方面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行政行为,重点解决效能低下、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体现“和谐监管”这个宗旨;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继续推进服务优先、效能至上的工商文化建设,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用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规范工作运行,规范干部行为,建立起服务效能建设的长效机
一、**乡概况
**乡位于**县北部,北抵**与**市乌江镇接攘,南与***镇相连,西以**河为界与流长乡隔河相望,东与**镇犬齿相交,距县城30余公里,省会花滑90余公里,历史名城遵义70余公里,面积96.2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56户,23816人。其中:农业人口5432户22434人,少数民族人口194户922人,现有党员446名,其中:男389名,女57名,少数民族党员18名;35周岁以下党员88名,60周岁以上147名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95名,高中(含中专)98名,大专以上37名;现有干部141名,其中:村干部54名;乡内已建成**中学多媒体教室、**小学乡会议型视频终端接收站以及18个村级远程教育接收站和162个村级远程教育分播点,18个村级远程教育站都配置了专职操作管理员。在18个村级远程教育接收站中,其中:3个村级远程教育接收站通有线电视,14个卫星接收站,3个村已安装了宽带。在14个村级接收站中,8个建在学校或教学点,6个建在村党员活动室。全乡有技术人员80名,其中:村干部51名,目前能熟练远程教育操作即从开机到课件接收、播放、下载记录到关机整个过程的有42名,其中:村干部25名。
二、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为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自2003年开始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乡党委就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并且全乡18个行政村(居)都分别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人员变动的情况下对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调整,切实做到了组织保障,2007年在实施远程教育入组到户工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远程教育”播放点由教学点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和“双千队员”共同负责,其工作任务是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和采取集中、分散等方式进行技术骨干培训,切实加强了对分播点的领导,充分发挥了分播点的作用。同时增补了两名党委委员具体负责主抓全乡“双千工程”及其远程教
育工作。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制发了《**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和《**乡远程教育工作规划》等相关文件,为全乡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为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一是根据个别村和少数干部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态度不够坚决,存有畏难情绪、依赖心理、观望态度和应付思想。分别召开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乡村干部职工会以及各村党团员、村民小组会,从思想上统一乡、村、组各级干部对远程教育工作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手段。二是乡党委、政府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分别在2003、2004年各挤出5000余元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主要是设备的防盗设施、硬件配备和远教宣传等,自2004年以后乡党委政府对远程教育工作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制度,切实保障远程教育工作经费,并且印制了10000余份远程教育宣传品发放到一家一户,并通过书写、张贴大小横幅标语、固定标语200余条,还采取办宣传栏、赶场天咨询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大造声势,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化认识,激发热情,自觉接受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为了解决坪山村、龙门村、江土村三个村远教室狭窄这一问题,新修了龙门村综合楼,改建了坪山村、江土村综合楼,并增设了防盗设施。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远程教育提供活动阵地
我乡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和设备的原则,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2003—2004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是争取资金21余万元分别完成了高硐、茅坡、光华、大山、灯塔、**、幸福七个村级党员活动室的修建工作,2005年修建了高坡村党员活动室和**村综合楼,2006年修建了坝上村党员活动室和堡子村党员活动室,2007年修建了龙门、江土、坪山三个村的村级综合楼。二是积极配合安装技术人员,认真抓好设备的安装和守护工作。目前,全乡远程教育点已全部建设完毕,其中:通过天网接收的远程教育接收站有14个,地网接收的远程教育接收站4个(含乡级视频终端),建多媒体教室1间,安装宽带站点三个。三是挤出资金安装了14个村的防盗设施,配置了一台打印机,购买空白光碟5000
余张,发到各村。四是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7年上半年我乡万亩蔬菜基地范围内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1500亩,其中以黄瓜、番茄、早瓜、青椒为主要品种的次早熟基层工作种植3835亩;正季辣椒种植3000亩,无公害牛腿南瓜种植3820亩,延晚外销黄瓜种植500亩;大葱种植300亩;黄葱展示种植40亩;肉兔养殖5000只;肉鸡养殖10000余只;肉鸭养殖2000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的。
我乡远程教育工作虽然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任务还十分繁重,离上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四)坚持教学组织原则,灵活教学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
在组织原则上,坚持党员干部与群众并重,党建与经济并重,学习与效果并重的原则。在教学中,各站点不局限于党课内容,积极引入市场经济理论、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知识等内容。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当前形势任务相结合,与经常性的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实际工作对象需要结合,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
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五看,即按照教学计划统一收看;结合会议穿插收看;利用各种专题培训安排收看,2007年已安排专题培训6期;组织生活会集中收看;根据党员状况分层次重点收看。同时注意与乡农业相关部门进行资源整合,把乡接收站与农村专业协会进行捆绑建设,充分利用各类组织的人力、物力优势,定期开展组织技能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培养农村致富能人和指导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全乡共建有远程教育科技示范户240户,其中:种植165户,养殖75户,极大推动了我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教学方法上,一是采取大课堂(集中)与小课堂(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相结合,针对农业适用技术课件专业术语太强,农民观看后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由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再进行现场讲解,并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答提出的问题,做到群众的需求就是政府的服务;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与本地基地建设相结合,把基地作为远程教育的辅助培训基地,如高坡、灯塔、幸福、**等村在开展远程教育教学中,结合花滑市在我乡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契机,聘请了花滑市蔬菜办廖晨鹭、李婉群两位老师为辅导员,并把市蔬菜办的示范基地作为远程教育的示范基地,收到了很好的学习培训效果。
(五)加强制度建设,使远程教育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建立远程教育专题例会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远程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建立培训情况登记和信息月报制度,对各站点都制作了登记薄。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各站点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填写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需求情况反馈表并逐级反馈。并认真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工作小结等方式定期向乡远教办反馈。四是按照“五优先原则”建立激励约束制度。即优先获得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及优惠物资;优先获得农业贴息贷款;优先参加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优先承包农业工程项目;优先作为乡镇企业、事业单位的招工对象。同时,对优秀学员还可纳入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五是建立远程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乡党委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从教学节目管理、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信息反馈、设备管护等方面的职责作了具体规定。六是根据有关规定,结合乡的实际以乡党委的文件明确了《**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办法》、《**乡联村领导和包村人员远程教育工程工作责任制》、《**乡村级远程教育播放点管理办法》、《**乡村远程教育工作职责、制度》等制度以及《2007年农村远程教育工作培训计划》使我乡远程教育工作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六)加强队伍建设,为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结合我乡实际,把培训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上,有针对性地编印了具有大量图解、通俗易懂的《远程教育接收系统使用说明》和《刻录软件程序使用说明》两套培训教材;收集配齐了适用的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制成光盘发给管理人员。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截止目前,共投入培训经费3000余元,举办培训班10余期,全乡14个村级卫星接收站技术操作人员基本掌握了整套设备的操作程序。二是建立机制,强化管理。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站点规范化建设目标,用严格的责任制度规范管理人员工作,有效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农村远程教育管理工作的跟踪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对工作突出的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给予批评教育。
(七)抓好资料库建设,为远程教育提供教学资源
我乡党委紧紧抓住中共花滑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我乡建设万亩绿色蔬菜
基地、苎麻基地为契机,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料库建设。目前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已经建立了含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科普知识、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等11个大类市、县、乡的片源库,为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双带致富”项目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解放,工作开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村领导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解放,对农村远程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未将远程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检查督促,同步推进,村级远程教学活动开展较差。虽然多数村建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学习方案,安排了学习内容。但是对“远程教育”如何发展远程教育作用思路不够明确?能有多大的生命力?远程教育能给党员干部、群众带来多大实惠?如何去利用“远程教育”发展经济?对这些实质性问题,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对立情绪也比较大,以“工学矛盾”为核心的“没必要学、没时间学、没能力学”的认识比较普遍,没有得到切实解决。
2、教学环境差,集中培训开展难。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站点上,一是场地十分狭小,全乡有8个站点建设在教师办公室或实验室,5个建设在村党员活动室,大部分面积不足30平方米,很难容纳30人以上的群众收看;二是10个站点缺专用桌椅。三是由于资金困难,诸如防火、防潮等防范措施相对较差。
3、由我乡现18个村级站点管理人员都是新招考的,业务素质还不够高。工作开展还不够出色,没有1名同志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只能按部就班地操作,对一般故障几乎不能自行排除。
4、村级站点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站点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从各站点来看,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均由学校教师或村干部兼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时间上不同步。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时间具有规律性的特点,而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时间又具有随意性的特点,这一对矛盾使得教学管理人员无法对二者进行统筹安排;二是任务上难兼顾。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较高形式,同样离不开“教、学、批、辅、考”
等五大环节。加上它又是一项新新的探索性工作,工作任务繁重而复杂,如果教学管理人员不实行专职专责,基本上无法完成既定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三是机制上欠完善。据有的站点反映,他们的教学管理人员虽然兼职远教工作,但学校却没有因此多给一分钱的津贴和补助,完全是教师尽个人义务。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事远教工作的积极性。
5、站点运行经费困难。站点的管理费用最困难的是电费,据初步估算,中心信息站运行1小时需耗电近10度,运行一年需要电费近10000元,村小学接收站每天大约耗电1.5度左右,每年需要电费1800元左右,无论中学、小学和村委会都无法支付。
6、乡级站设备配置问题,已成为制约指导工作的一大因素。
(二)下步远程教育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针对存在的模糊认识,必须进一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政治意识。二是树立机遇意识。远程教育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机不可失。三是树立群众意识,让更多的群众知晓。远程教育是为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提供的一个方便快捷的前端平台,已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立争在乡、村均建立远程教育专项经费,保证远程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采取教育、乡、村共同筹资的办法,逐步解决站点环境设施建设问题。
3、继续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管理人员一职二备,专职人员要专干,保障时间和精力抓远教。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积极派送管理员到市、县培训机构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使之能排除一般故障,基本胜任远程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4、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尽力整合资源,以远教设备为主,其它为辅的方法,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和农村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006年,我街道为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自的职责,进一步拓展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方式,突出公开的重点,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效,全面推进效能建设,努力建设法制政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律原则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批评和建议等民主权力。我街道一直把推行政务公开当作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以此作为推动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抓好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将我街道推行政务公开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夯实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基础街道党工委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推行政务公开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街道社区自身的工作实际,确定政务公开的基本思路、内容方式和工作程序。出台了实施意见,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专门以党发文的形式对街道社区政务公开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政务公开的推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原则,注重要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一是我街道根据自身特点,在办事处和各社区都设立了公开栏,对街道办事处和各社区财务等情况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重点做到凡是群众利益相关、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如低保发放情况、计划生育情况、卫生费、水电费收缴管理以及社会捐款、扶贫情况等与街道社区服务密切相关的事项,做到了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动态性内容及时更新。
二是规范公开内容,确保于法有据。我们本着“群众关心什么,就应该公开什么”的原则,专门出台了《英巴扎街道向社会承诺公告》,公开业务窗口职责、机构设置以及具体办事人员的职务姓名、工作范围和
权限;公开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公开办事条件、办事要求、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时限,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时限和承诺办理的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及理由;公开承诺的便民措施;公开办事纪律和廉政勤政制度;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以及其他需要公开的热点难点问题。方便了办事群众,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誉。
三是注重公开效用,创新形式载体。我街道本着便于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参与、便于群众监督、便于服务群众的原则,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低保、计划生育等业务办理程序上重点公开,达到信息透明、服务便捷、有利于监督的目的,真正让居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清。另外,为创新政务公开的形式,办事处定期组织街道社区人员深入到居民家中,摸查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各种就业优惠政策等,为他们指明办理经常性事物所需要的手续以及到哪些部门办理等,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三、强化监督,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性,通过设立批评建议、投诉举报信箱、专线电话等方式,拓展政务公开监督渠道政务公开长期深入开展下去,必须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让群众感受到街道社区工作的新作风、新气象。一是通过从严落实各项制度,明确责任,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确实存在的违反政务公开各项规定的问题不掩不盖,在处理上不拖不护,使街道社区业务窗口在服务上进一步人性化、规范化。二是每年召开行风评议大会,通报街道社区各个阶段工作,听取监督员对街道社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使其成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力量。三是对于办事群众反映过来的意见,我街道建立健全办理机制,认真梳理各类意见建议,及时落实部门、明确责任和时限要求,落实人员专门负责督促检查,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英巴扎街道党工委
政务中心党组2010年年终工作汇报
2010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坚持以“590工程”为标准深化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积极实践绩效考核管理方式,完善并联审批和全程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建立网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服务窗口管理,巩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
一是按照《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政务服务首席代表制度的通知》文件要求,市级52个具有审批服务职能的部门签订了审批授权书,重新确定了窗口首席代表,强化了部门对审批
窗口的授权,保证了窗口现场办结率100%。二是设置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未进驻中心的18个审批部门的申请,完善“一站式”服务。三是加强对进驻中心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发了《中介机构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管理办法》,规范了中介机构的行为。截止9月30日,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受理申请58万多件,办结55万多件,其中即办件为37万多件,即办件率为64%,有效投诉为0。预计全年受理办理75万件。
二、积极探索绩效考核,推进管理方式转变
2010年在机关和各服务窗口继续加大绩效管理考核。在市府办《德阳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绩效管理与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实施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服务窗口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和工作程序,开展了工作人员基本素质
和专业知识技能测评,丰富了绩效管理考核的内容。将县、乡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县的单项目标考核。
三、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开展全程代办服务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并联审批服务机制。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制发了《并联审批工作考核制度》,将并联审批工作纳入了市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和市政务服务中心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二是强化跟踪服务,开展了灾后重建项目、招商引资项目、西博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建立了窗口协调办理和项目跟踪月报制度;三是开展全程代办服务,为代办项目实行全程指导、申请、跟踪、协调、取证服务,同步建立全程代办日志;四是加强银、政、企合作,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组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审批部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协调工作机制,到九月底已经有39企业办理了7724万元的贷款;五是率先
启动了四川省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软件系统试点,将“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并联审批纳入了软件系统管理。截止9月30日,共受理办结企业准入并联审批150件,注册资金亿元人民币和万美元;受理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600个,总投资额约250亿元人民币。
四、开展网上招投标,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预防暗箱操作的腐败行为,今年新开展了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网上招投标工作,基本杜绝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利用报名环节的暗箱操作。截止9月30日,共完成了599宗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开评标,涉及投资金额61亿多元,节省资金亿元;抽取评标专家5808人;为1585家各类企业办理了网上注册登记。预计全年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开评标750宗,涉及投资金额75亿元。
五、建立网上政务大厅,拓展政务服务功能
一是进一步拓宽“政务网”服务功能,方便群众上网咨询办事。截止9月30日,已有30多万次访问了德阳市“政务网”,受理网上咨询、投诉991条,发布各类信息759条。预计全年“政务网”的访问量40万次以上,受理网上咨询、投诉1300条以上,发布各类信息1000条以上。二是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12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727个村便民代办站已经上网,提供信息发布和网上咨询功能。
六、推进市、县、乡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内全面建成政务服务体系,将政务服务标准化向基层延伸的要求,我市从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和实体政务服务体系两个方面加快建设。截止9月30日,全市六县和开发区共有12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其标准化建设基本达到了省上的要求。1727个村便民服务代办站中,70%的便民服务代办站基本符合要求,尚有约30%的村
需要整改。拟定了12个区域重点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年底将与市委统筹办一道完成检查和考核。那一世范文网
七、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助推各项创先争优
在做好各项政务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党建。中心党总支定期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和党员服务主题活动,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切实做好对口帮扶相关工作,开展书法、摄影、绘画、乒乓球赛等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将开展“服务标兵”、“流动红旗先进窗口”、“党员示范岗”创建工作等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政务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在市直机关庆祝建党89周年表彰大会上,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
陵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7年,陵县工商局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围绕省、市局部署的中心工作任务,及时反映工作情况,全力沟通上下联系,在各类宣传刊物和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县局的重点、亮点工作,优化了执法环境,树立了工商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现将本年度宣传工作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
陵县局党组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现拥有专职宣传员1名,兼职宣传员25名,并配备了数码相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宣传设备,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充足的保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县局中心工作,积极捕捉县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监管执法中的新措施、新经验和新做法,通过《中国工商报》、《工商行政管理》、《山东工商教育报》、《山东工商》和电视台、电台等各级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工商工作,让领导知晓,使社会了解,树立了良好形象,优化了执法环境。截至目前,共发布工商稿件 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刊登稿件 篇,省级媒体刊登稿件 篇,市级媒体刊登稿件 篇,县级媒体刊登稿件 篇。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今年的宣传工作,年初,县局召开了全县工商系统宣传工作会议,向全体干部职工认真传达了省、市局和县委、政府有关宣传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强调了宣传工作在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服务大局、引导舆论和树立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所、直属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同时从各科、室、所、直属局选出了政治素质高、写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同志组成通讯报道组,壮大宣传队伍,拓宽信息来源,从而为宣传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
(二)健全工作制度,严格进行奖惩。为保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报道员的工作积极性,县局制定了《陵县工商局通讯报道工作制度》,把宣传工作制度化,年终进行单项评比,并根据刊登级别不同实行分档奖励,适当提高兼职宣传员的奖励标准,对分量重、力度大的稿件给予重奖。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又制定了《陵县工商局宣传稿件计分标准》,标准中特别提高了稿件被省级、国家级媒体刊登的计分分值,进一步提高了通讯报道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开展宣传岗位练兵,加强学习培训。县局充分利用宣传岗位大练兵的有利时机,研究制定了宣传工作培训计划,印发了学习资料,邀请上级领导和新闻工作者授课,不 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同时积极组织经验交流,每月召开一次宣传例会,总结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让发表稿件较多、工作经验丰富的报道员向其他同志畅谈经验体会,讲解宣传技巧,从而促进宣传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以年主题活动为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工作中,陵县局以建设和谐工商为中心,做到“三个围绕”:一是围绕上级的中心工作思路,宣传县局的工作动态;二是围绕县局的当前工作任务,宣传新措施、新经验和新做法;三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县局的工作应对措施。“三个围绕”工作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围绕县局“红盾护农”工作,及时对农村农资市场的监管情况进行了报道,稿件被《中国工商报》、《山东工商教育报》刊登;特别是今年春耕时期,县局在农资市场监管中推行了质量公示制度,报道组紧紧抓住这一事件,及时宣传县局的工作措施和方法,稿件被《中国工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德州电视台刊登等等。
(五)发挥宣传联系点作用,搞好沟通协调。成为全省宣传工作联系点后,陵县局更加重视宣传工作。主动加强与省、市局的联系,详细了解每个时期工商工作动态及宣传工作要点,积极向省、市局上报宣传稿件,并注重加强与《消费与法》等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积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使各类信息能够及时上报、及时发布,形成了高效灵敏的信 息宣传网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今年以来,县局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宣传稿件语言不够精炼,时效性不是很强,被省级特别是国家级新闻媒体采用的不是很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县局将不断强化措施,四、明年的工作思路
明年,陵县局将以“ ”为宣传工作指导思想,以食品安全监管、农资质量检查和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消费必需品质量为重点内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性上下功夫。首先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办公室负责调度汇总,专兼职信息员具体编写的宣传工作网络。其次是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将实施“宣传稿件传阅制度”、“宣传工作评比制度”等。再次是将对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对不称职的信息员及时调整岗位。通过“能者上、庸者下”,使宣传员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有力地确保信息员队伍的生命力。
二是在提高宣传工作水平上下功夫。陵县局将准确把握求质、求量这两条红线,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第一,量化指标。规定兼职宣传员每周至少向办公室一定数量的稿件,登 记备案,统计分数,排出名次,每月一通报。第二,拓宽渠道。也就是我们将把稿件内容扩大到党建工作、帮扶活动、好人好事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第三,强化督导。由办公室做好宣传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工作,将坚持每周至少与宣传员联系一次,及时掌握情况,督促稿件报送。
三是在提高宣传队伍素质上下功夫。我们将一方面选拔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文字能力强的精兵强将充实到宣传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将重点抓宣传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观摩、对比、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广大宣传员编写政务信息地水平和能力,有力地促进宣传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汇报人:龙金凤
时光荏苒,2007年即将过去,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今年的七月加入远立挡任人事专员一职后,在工作中认识到,人事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要不断丰富。行政人事部人员虽然少,但在这近半年里任劳任怨,竭尽全力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回顾望,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人员招聘、考勤统计、员工离职办理、ISO文件整改、员工培训、员工关系协调等工作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工作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同时也克服存在的不足,现将2007年下半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员工招聘
在公司工作近半年以来,连续进行了8次现场招聘,1次委托招聘,2次网上招聘(51JOB和SHANGHAIRC)及几家中介招聘和内部员工介绍等。通过各种招聘为公司共招进新员工43名,其中业务助理7名,绘图员1名,产品工程师1名,研发助理1名,品管8名,电焊工2名,操作工23名。
从招聘的效果上看,对某些职位的效率不是很高,分析原因:
1、现场招聘,符合公司工作要求的人不多。
2、公司对某些职位的综合能力要求高,比如英语关大多都过不了。
3、少量合适人选,由于个别部门因考虑人员的长久稳定性持有保守的选择方法,很难
顺利录用。
4、少量人选因不考虑嘉定地区的总体工资状况,对工资的期望过高。
以上举的几点是不能避免的常见问题,给人事的招聘工作带来压力,做为人事很想及时有效的为公司招进人才,减少招聘成本是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下步的招聘工作,尽量寻找比较合适的渠道,多方面的选才以备用,更希望能掌握比较好的方式和部门主管能进行沟通,为公司减少成本,为部门招到合适员工,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二、员工离职
从7月初到目前,新老员工离职共44人,其中老员工28人,新员工16人。离职的职位分别是:人事部1名,业务部6名,POM部2名,品管部6名,工程2名,仓库2名,生产部25名。人员稳定性不是很强,通过对每个离职员工的离职原因大体了解,一部分老员工因有私事离职,个别因和因员工关系不协调而离职。新员工离职原因总结如下:
1、对计件工作有不能接受态度,部分新员工觉得大家都在一起计件,干多干少难分清。
2、某些员工对搬运板类产品感到体力不支。
3、某些老员工说些影响不大好的话,有点难相处,让新员工知难而退。
4、操作工大多来至劳务所交了劳务费,对新的工作感到困难时没,往往不会坚持下去,而会选择劳务所重新找工作。离职的新员工部分做不满1周就离职。
5、近期离职员工因考虑到旺季时加班费需要和淡季抵扣而离职。
稳定性不强,对人事工作相应造成不小压力,提高稳定性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人员流动不单是员工自身的问题,部门里存在的问题有引起很大注意,只认为人走了可以再招,而重招员工相应的招聘、培训费用无形中形成了浪费。为提高员工的稳定性,提倡部门主管能对每位员工在试用期前和后不定期的做些沟通工作,这样能及时把问题给化解。
三、员工考勤
前4个月的考勤做下来,从当初员工请假、未打卡、迟到等现场较多存在,到目前虽然还存在这种现象,但通过多次的考勤监督,比以前有所好转。车间的调休和非计件加班时间绞在一起,在考勤计算上感到吃力。更严重的就是部分员工请假未归或旷工造成的自动离职,离职单个别部门提交不能保证,还有停薪留职缺少严格的掌控,对人事考勤造成很大压力,这样很容易遗漏和失误。为了确保考勤的准确,我通过几个月的考勤已大体了解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上存在的问题会进一步及时和部门主管做好沟通和确认,为此分别出台了关于“车间厂休考勤操作办法”;员工停薪留职规定和表单,并告知相应主管公司一般不提倡办理停薪留职(除需提前修产假的除外);针对年终全体员工的考勤欠、休假的时间做了认真统计并发布给了各部门主管,到目前除个别员工有疑问,都经过了查证并解释清楚,到目前没有关于对年终考勤时间上问题反馈。我深刻意识到考勤统计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立场,我会更加仔细的把考勤工作做好,做到严格把关,文明按员工手册宣导公司的规章制度。
四、ISO文件管理
几个月以来对ISO文件进行了间段性的整改,文件缺失较多,补缺补差的同时对ISO文件管理有了进一步的领会,人事部的文件对公司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电子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细心做好每份文件的归纳每张文档的排放是时刻要做好的事,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只要我们工作更加细致点、沟通多一点、责任心强一点,做到这点我相信人事部的文挡资料能逐步井然有序。下步要认真做好文件整改收尾工作,迎接内审,并为下步的工作打好基础。
五、员工培训
近半年来对公司新进43名员工,都做了入职培训和考核,对员工手册的培训逐步熟练并能把重点部分讲解给大家,经培训过的员工大多都能掌握公司规章制度对员工的要求和福利待遇,从试卷的批改时,发现车间个别员工因文化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
对各部门的培训做了资料的收集,目前对各部门的培训统计如下:
六、员工关系协调
几个月下来感受到我们公司的大多员工挺有素质,自觉性很强,每天各自主动做好工作,这种氛围感受到公司的员工关系是融洽的,我和大家的相处也很顺利。每次到人事部来办事情的员工我都会耐心的和他们沟通。对有时不能理解的员工行为,通过领导的指导 如何处理员工关系上,逐步学会和员工交流的尺度,自身的谈吐、态度等个人综合素质有了提高。关心同事的生活,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事,敞开胸怀,容纳同事的误解、容忍同事的不讲道理的言行,减少与同事产生的误解。做为一名努力做到文明团结修养好,以身作则树榜样。
一年来,学校围绕市局、市教科研中心的对初中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多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特别是新学年开学以来,在新的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更大变化。下面作简要汇报:
一:关注过程、细节、实效,努力推进教学常规管理改革。
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校校在吸取兄弟学校常规改革经验的同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真实、高效”的角度出发,努力推动学校教学常规改革活动。
1、用活页学案代替原来的备课形式。活页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本着教师之间“合理分工,一人主备,多人辅助,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按照教学分工,主备课教师负责分工知识点、章节、课题等学案的资料收集、学案初步设计工作,辅助教师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依据教学实际对学案提出修改和使用意见,并与主备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使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2、进行学生作业形式的改革。本学期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以市导练循环案、活页作业、教学辅导书(地图册、填充图、一练一测等)代替原来统一的作业。特别是充分利用好教学辅导用书。学校要求教师在作业批改时,要进行对与错的指导,要进行学法的指导,还要进行书写方面的指导。通过抓好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真正成为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检查、反馈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温故的有效手段。
3、对班会备课进行改革。学校班会备课也采用了活页的形式,将班会备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校对班级工作的统一要求,由政教处整理后统一印刷下发。相当于文化科目的集体备课部分。第二部分本班级情况,由班主任自己针对班级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改革后的班主任备课既照顾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又突出了班级工作的自主性。
3、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学校建立级部每周自查和教导处每月普查的教学常规落实过程性管理制度。级部教学常规每周自查,按照级部主任抽查和教师自报的原则进行。级部自查时间确定在每周五,级部每周五完成自查后,如实填写《圣城中学教学常规过程管理级部自查每周报表》,报教导处存档。作为级部教学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教导处每月普查,教导处每月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对初中各级部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分析整改提高活动。
本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新组建的学校领导班子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与规划,针对学校前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分析整改提高活动,在本次分析整改提高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明确工作目标:在短时间内实现教学管理新突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给全体教职工做出榜样,努力工作,树立起良好的团体形象。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和带动下,学校教职工工作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分析整改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在分析整改活动中,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和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周六培训工作,每周六的上午,组织教师集体观看优秀教师报告会和业务学习。现在已经组织观看了魏书生的《教育与人生》、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拍摄的大型教学系列片《师德启思录》、《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老师讲学学实录》、余士维博士的《赢在执行》等影片。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的形式,向全体教师推荐了国学典籍、教学理念、工作理念方面的文章,要求大家学习、并写好心得笔记。上述工作的开展为学校教职工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提供了契机,也让每一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对学校的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学校还学校提出了:“敬业奉献、事争一流,工作第一、集体至上”的工作理念与要求,并制定了《圣城中学文明教师标准》,将标准的执行情况列入对教师工作考核中。
第三,在本次分析整改提高活动中,学校全面改善育人环境。开学以来,完成了办公区的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改造后,学校有望每月的水费由以前的1万元,控制在每月5000元以内。
(二)是对排水、排污管道进行了改造。与外网连接,使学校自建校以来的排水水路不通的大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三)是对实验楼进行供暖改造,改造后对学校教室、办公室布局将合理调整,为下一步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是对楼房漏水处做了防水处理。目前,学校教学楼外墙漏水处已经基本处理好。
(五)移栽花木,完成了学校地面的维修工作。
三、扎实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工作:
学校建立教学质量检测制度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学校要求初中各级部按照教学计划每月都要组织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做好优培补差工作,同时作好教学质量分析工作。不但将每月检测分析纳入级部管理常规,并且每次教学质量分析学校主管校长都要亲自参加。确保做到通过教学质量检测、分析引导教师潜心研究考试命题规律,提高教师对试题、习题的设计水平与质量。学校要求各级部对每月质量检测的分析,至少要包含下列指标:班级成绩分析,学科成绩分析,教师个人所教班级学科成绩分析,每项分析至少包括优秀率、平均分两项,并将分析汇总为表格。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工作的开展,有利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
四、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和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在听课活动中,每位教师开出一节研究课,学校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并以教科研中心的“双二十条”为准绳,进行评课。在本次活动中,学校还倡导教师开展广泛的自主听课活动。到期中考试前,每人一堂公开课的的听评课活动已经结束。在每人一堂公开课活动结束后,现在学校依据教学实际又组织优秀教师推出了各学科的“示范课”,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典型引领。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学校教师对于“初中课堂教学行为双二十条”研究的思想认识还不平衡,部分教师对“双二十条”的学习和研究还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中。学校在下学期将加强对双二十天的研究工作,特别加强对双二十条的宣传,提高全体教师对“初中课堂教学行为双二十条” 研究和落实工作认识,在日常教学中切实通过规范行为提高效益。
二、学校通过对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发现,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现象,同时部分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很大。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部分教师课堂效益不高,效益观念弱;(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存在疏漏,使部分学科出现了优秀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学校在下阶段的工作中一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二是计划优化薄弱学科的教师结构。
【2007年政务服务工作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政务服务工作汇报材料07-10
政务服务经验交流材料11-21
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06-26
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自查报告01-02
地税局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自查报告11-13
政务服务举措06-24
政务服务讲话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