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头 起好步 谋发展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开好头 起好步 谋发展(通用3篇)

开好头 起好步 谋发展 篇1

(第八期)

桐君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2011年8月4日

开好头

起好步

谋发展

---记阆苑村新一届两委班子

阆苑村位于桐君街道西北方,距离桐庐县城2公里,处在大山的怀抱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颇有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气息。该村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同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具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和旅游资源,适宜于农家乐等农村产业的发展。整个村分布范围较广,由阆里、高山和阆苑三个自然村13个生产小组组成,全村总人口2813人,1027户,耕地面积1666亩,山林面积27464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然而,村民与村两委之间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多年来该村的信访案件始终居高不下。

2011年3月,桐君街道本着选齐配强的原则,完成了行政村组织换届工作。阆苑村也迎来自己的新一届两委班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做好村两委会工作,首先要把基础打好。新班子上任后,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立即着手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管理制度

以前村民对村两委会工作存在诸多质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为村领导暗箱操作、滥用权力等行为提供了便利,使得村民对村两委会的各项工作都不信任,导致信访案件频发。

新班子上任以来,逐步完善各项制度,目前已初见成效:

1、干部管理制度

制定值班制度:确保工作日内村委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有人接待访客,处理日常事务;每天24小时有班子成员接打电话、处理突发事件。

工作例会制度:确定每周二为两委班子工作例会,会上各位班子成员汇报上一周工作情况,提出本周工作建议,最后集体讨论通过本周工作计划。确定党员大会,由书记、主任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确定每月7日为村监会工作例会,审核村财务情况。

工作联系单制度:用于管理村两委日常(5工以下)的零星工程的开支,联系单分上下两联,上联为存根、下联为正文。详细记录了联系人、联系事项、联系单位(个人)、金额等内容。将类似换门锁这样的小事也落实到人,便于问责。目前,行政村使用工作联系单的,阆苑村在桐君街道尚属首例。

2、公章管理制度

2011年6月8日,阆苑村委发布桐阆苑„2011‟4号文件,规定村委公章管理办法。规定村委公章实行专人专职管理,由统计员闻肇尧统一保管;规定具体各类事项的用章程序,如村民年龄、文化、民族、职业的证明,户口迁移入户、婚姻登记、表格上报等不涉及村集体利益的事项,由村委主任签字后盖章,而涉及行政村贷款、土地承包、担保、对外签订合同、协议等村集体经济利益和全村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通过,才可盖章;办法还规定书记、主任因村务工作,需要携带村委会公章到他处加盖的,必须填写《村委会公章借单》,事后做好相应登记备案;同时规定禁止在任何人所持的空白纸上加盖公章。

3、“三资”管理制度

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村两委会的重要职责和工作目标。

新班子上任后,即连发桐阆苑„2011‟1号、2号文件,要求两位拖欠里包水库第二期承包款的承包人限期到村委缴纳,否则将收回里包水库经营使用权。之后共收到承包款24600元,避免了集体资产流失和被私有化。

为规范自来水管理、保障村民正常饮用水,阆苑村委决定公开招聘自来水专管员一名。4月28日发布《阆苑村自来水专管员公开招标公告》,5月13日与中标人闻小祥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与义务,5月15日发布《阆苑村自来水管理及整改措施告全村农户书》,顺利实行自来水专职专人管理制度,解决水资源浪费及流失问题。

阆苑村老村委原是阆苑自然村大礼堂,建筑年代久远。如果要维修,需要大量资金。然而,考虑到大礼堂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部分村民又认为应该保留。村两委研究决定,将大礼堂的去留交给阆苑村村民决策。村委将组织阆苑村村民代表到临安,考察当地老村委的建设、利用情况。回来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4、档案管理制度

所有对外的函件、报告、公告等实行以“桐阆苑”为文号,依次统一编号,全部存档。既显示了文件的权威性,又方便管理、查询。对开出的工作联系单存根妥善保管。对上级下发的文件,统一管理。

二、强化监督机制

如何防止村民自治蜕变为“村官自治”?阆苑村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探索出一条确保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落到实处的民主监督新路径。

村监会,又被称为村里的“纪检委”,是由村民选举,监督村委会的决议和财务的组织。主要负责对村级事务决策;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情况;村级集体财务运行情况;工程建设项目和集体资产、资源处臵情况;村级党务开展情况等进行监督。从而形成农村村级治理中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有利局面。

本届村监会与村两委班子同期选举产生,张生良任村监督会主任,闻光军、闻关富、朱华军任村监会委员。为使监督常态化,变单纯的“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村监会主任同时兼任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组织、宣传、纪检等工作,进入村两委决策层。张生良,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高中毕业。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桐君水泥厂、桐庐第二水泥厂等企业从事会计工作10余年,1993年自营创办五金电镀厂到至今,即懂经营,有懂财务,出任村监会主任,完全符合街道党工委选优配强的指导思想。而张生良主任的表现也证明了村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村监会成立后,得到了村党委、村委会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发挥监督职能。在村监会的建议下,“工作联系单制度”、“干部值班制度”、“去向牌制度”等得以制定、完善和实施。目前,针对行政村各公共场所(包括办公室、活动场所等)的公共财产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展开,下一步公共固定资产明细册也将马上制定。对村里所有公共财产的租借、破损情况都将一一登记,实现有效管理。在村监会的要求下,每月7号工作例会,村主要领导都要参加,加强交流沟通。每月工作例会都会对上月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编写村财务收支汇总表。在村监会和村党委、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班子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村民的知情权有了保证,班子在村民中的形象有了明显改善。

三、建立应急机制

7月6日,吴正洪书记接到村民反映:由于连日大雨,村里罗家溪流量加大,将溪上的桥冲毁了。桥面出现严重的松动,已经无法通行。吴书记召集所有在桐班子成员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拿出了应急方案。组织人员用毛竹竿将桥两端完全封闭,并设臵警示牌。为防止村民可能涉险再从危桥上通过,村两委当场表决通过:

1、将危桥桥面捣毁;

2、待洪水过后,在危桥边搭建一座临时木桥,方便溪两岸村民通行;

3、立即请设计公司设计新桥图纸,尽快把新桥造起来。临时木桥在三日内搭建完毕。目前,新桥图纸已经设计出来,马上将进入招投标程序。争取在10月之前开工,年底前完成。

有了值班制度、分工制度等强化组织建设的管理措施,才有了阆苑村两委如此快速的反应。村民对村两委的处理工作也感到十分满意。

阆苑村新班子成立以来,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干部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村民们的满意度提高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提高了,而各种信访案件明显减少了。呈现出“三高一低”的有利局面,得到了街道领导的充分肯定。阆苑村为今后的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开好头 起好步 谋发展 篇2

一、在思想上,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严谨性

由于小学数学的惯性行为, 往往有些初一学生并不注重数学思维和过程的严密性、逻辑性, 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就解决问题了, 忽视计算或推理过程, 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养成一种坏的习惯, 就是重结果, 轻过程, 这对以后数学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严密性和逻辑性是数学知识的基本特点, 要求数学的结论表述必须准确、精练, 富于逻辑性, 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求步步有据, 处处有理。考虑到初一学生理解能力和学生的特点, 对数学推理过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但必须逐步推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形式上, 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简单具体, 而初从初一开始数学学习内容逐步变得较为抽象, 初中数学中, 在代数上, 字母代表数、变量的引入, 是学生思维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是算术方法和思维, 到代数方法和思维的过度;在几何上, 图形更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 同时还引入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 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 这与小学相比有着巨大差别。在小学, 由于教学内容少, 课时较充足。因此, 课堂容量少, 进度慢, 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反复训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 教师有时间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巩固。进入初中后, 由于知识内容增多, 科目多, 灵活性和难度加大, 课容量大, 进度快。这也使许多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因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利于更快的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三、在学习方法上, 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变通性

在小学, 教师讲得细、练得多, 数学学习的模仿性、数学习题的相似性都比较强, 学习的记忆特征明显, 思维特征较弱。因此, 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 不太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总结归纳。上了初中, 由于内容多、时间少, 教师不可能再象小学那样讲的那么细, 只能针对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 因此, 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 善于归纳总结规律,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变通能力, 和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但是, 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 由于惯性, 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 对于预习、复习、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 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

四、在时间上, 教师要主动还时间于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从学生进入初一开始, 教师的课堂角色要从主角, 退换到主导地位, 将主角让位于学生, 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训练、巩固的时间。教师要习惯于每节课给学生留出一些的时间, 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的讨论时间, 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 在讨论中质辩, 给学生以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修正的机会。甚至课后在教室、走廊里再逗留几分钟, 看看那些稚气的脸, 听听那些古怪、琐碎、无所束缚的提问与讨论。

这不但是数学教学的发现过程, 也是学生教育的发现过程。以前, 我在教学中, 遇到不顺心的事喜欢板着脸, 甚至克制不住情绪训斥学生。训斥过后, 往往又是久久的懊悔。一次, 我突然想到, 应该多到学生中间走一走, 看看那被训斥的学生现在情绪反映如何, 毕竟我作为教师应该首先表现出决不计较的态度, 才能让学生放弃顾虑和包袱, 这样才不会产生师生对立情绪, 我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从此, 我渐渐形成了课后再留几分钟的习惯。在这几分钟里, 我和同学生们进行愉快的交流, 询问同学们的课堂感觉如何, 听懂了没有, 是否还有要补充的地方。我还征求他们的意见, 了解学生怎样思考问题, 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 从而不断改进我的课堂教学, 使我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对接。

课后是师生沟通的好时机, 有时可以解决课堂中可能遗留下来的疑问或遗憾。例如有一次, 我叫一名女生回答问题, 一个简单的问题她却答错了, 这时一名男生喊道:“蠢得像猪一样!”当时那女生很尴尬。

如果是在以前, 我一定会毫不客气地批评这为男生, 甚至可能惩罚他, 而现在, 我压住自己的火气:“这位同学很聪明, 她只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而已。”课后, 我找到那位男同学说:“我知道, 你是想批评她没有认真听讲, 但怎么能对同学用这样粗暴的语言呢?”并对围上来的几位同学说:“你们评评理?”大家都笑了, 就这样, 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 化解了两位同学可能产生的矛盾, 也教育了那位爆粗口的男生。

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 我却用它不失时机地处理了许多问题。短暂的交流沟通了情感, 融洽了关系, 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 我的课堂的气氛更为和谐, 授课也更有针对性, 课堂效率自然更高。

总之,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基础, 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 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摘要: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是年龄上的成长, 更是思维上的飞跃, 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来说, 由于数学学科知识和思维的特殊性, 无论是从数学思维上, 知识形式上和学习方法上,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都有着天壤之别。帮助学生安全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数学学习,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让孩子们开好头起好步 篇3

一、热爱学生,让孩子感受教师的真爱

一年级的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一年级的孩子,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学校,有一种陌生、惧怕、不安心理。这时候他们最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爱抚,需要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学校看似很简单,很容易做的事,对于他们就不是。教师们应当设身处地替孩子们着想,为他们分担痛苦并给予帮助,千万不要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更不要袖手旁观。如果教师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孩子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向你倾吐他的心声,把你当作自己的亲人。孩子常常有自己大大小小的喜悦、烦恼、忧愁和不幸,往往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只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比如铅笔弄断了不会削,课本弄脏了,不会保护,鼻涕流出不知道擦,穿衣服不会扣,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去帮助,去引导。老师就要用课余的时间帮助学生削削铅笔,包装一下课本,擦一下鼻涕,扣上衣扣等等。教师通过这些细微的帮助,向学生传递着一种亲人才能有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真爱。

二、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只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一年级教师要很好地了解一年级新生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教育教学。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特别是了解本班的孩子有没有先天性的残疾和疾病。比如:孩子有没有视力、听力、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教师应当根据孩子的健康状况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还要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疾病的治疗。其次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然后分析这些情况,对孩子教育、成长有利的因素是哪些,不利因素是哪些。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建议,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合作,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三要了解学前受教育情况。了解孩子是否受到学前教育,程度如何等等。 这些情况,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谈话、询问、家长填表等方法进行。

三、细心观察,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有着重要意义,而听课习惯则是学习习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的最有效途径。踏入小学校门一年级的孩子只有5岁半到6周岁,年龄决定了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发生听课“走神”现象是正常的,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没有注意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其次还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竞赛活动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另外,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累,可以利用课间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课间操,唱唱歌,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对同学发言进行评价、补充,让学生能尽快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四、立足课堂,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说”的欲望,因此教师每节课应该腾出一定时间,依次让学生上台进行说话练习。说话内容不限,学生可以讲自己看到的故事,可以说说自己遇见的一些有趣的事。同时在说话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如:说话要完整、连贯;不要使用方言,要尽量使用普通话;说话时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等。教师要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图片、故事、动物、游戏入手激发孩子们说的欲望。语言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必须使用的工具,如果只通过某一学科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要让“说”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

此外,教师要以身示范,向学生指导正确的写字方法。

上一篇:东营政府下一篇:电影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观后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