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卷(精选5篇)
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寺(shì)庙 钥匙(shì)柿(Sì)子 B.顶(dǐng)点 禁(jīn)受 秦(qín)朝 C.假(jiǎ)日 晃(huàng)眼 停当(dāng)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辆”一共有11画,第四笔是“提”。B.“藏”一共有17画,第十笔是“竖折”。C.“爽”一共有11画,第三笔是“撇”。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分辫”“辨子”“花瓣”这三个词书写都是正确的。B.“金黄”“墨绿”“桃红”“湛蓝”,这四个词都是描写颜色的词。C.“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告诉人们早上要早起勤锻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运用得正确的一项是()A.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结结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B.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C.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模模糊糊飞回来了。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对的一项是()A.商人愤愤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 B.“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C.“对的”。老师微笑着对我说,“请坐下吧!”
二、读拼音,写词语。(9分)shì yàn zhèng shí fàng dà jìng 法布尔做,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列文虎克玩 míng tang kǎo chá yán jiū zhèn jīng 玩出了大 ;李四光 奇怪的大石头,成果 guān chá 了世界;我们 蒲公英,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 děng dài 奥秘,在 着我们揭晓。
三、根据读音填字组词。(6分)Ping yao ji ce()地 动()世()()试 草()()远 日()()身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匆匆地()辽阔的()好奇地()淡雅的()悄悄地()动听的()飞快地()油亮的()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1.小纸团被男孩扔进了窗户内。(改成“把”字句)2.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改为拟人句)3. 把句子 那一串串挂在架上的葡萄,像。补充完整 那挂满枝头的柿子,像 4.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5分)A.花钟B.促织C.灰雀D.天都峰 E.秋天的雨 课文给了我们很多养料:爬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快乐;围绕着三只快 乐的 发生的故事,我读懂了什么是诚实;科学家根据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相同制 成了,真是有趣; 给我一把钥匙推开了秋天的大门;深夜看见儿童在篱 落边挑,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七、背一背,填一填。(6分)1.宋庆龄说:“任何成就都是。”!2.列宁非常重视学习和积累,他说:“ 在于学习,在于累。” 要找颜料试验一下,但被爸爸制止了:“花怎么能改变颜色呢?小孩子敢想敢说不是坏事,3.“雨中山果落”和“ ”组成一副对子。;
八、我会运用名言和古诗名句。(2分)1.弟弟不喜欢读书,我会把“ ”这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贴在他的书桌前。2.重阳节快到了,我要给住在外地的爷爷寄上一张明信片写上“,”这句诗。
九、品读语段。(8分)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底、低)着头。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在)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并打上“√”。(2分)2.男孩“低着头”,说明男孩,也说明他是个 的孩子。(2分 3.把灰雀的叫声比作“歌唱”,不仅说明灰雀叫声好听,而且反映出列宁 的心情。(2分)4.列宁不问小男孩,却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是:因为()(2分)A.列宁喜欢小动物,也喜欢和小动物说话。B.列宁心情很好。C.列宁见到灰雀之后十分惊喜,怕伤害到小男孩,所以就没有直接问他。
十、阅读乐园。(12分)红色的报春花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小时候就敢想、敢说、敢做。一年春天,小达尔文的花园里,一簇簇白色的、黄色的报春花在阳光下怒(nu nu)放。小达尔文跟在爸爸身边,一边帮爸爸整理花草,一边问这问那。“爸爸,报春花只有白的和黄的两种吗?” “对。” “要是红的、蓝的、黑的都有该多好哇!” “那是不可能的。花长成什么颜色,那是大自然赐给的,不能按照人的意愿生长。” “能,我看一定能!”小达尔文蛮有把握地说。他跑到家里拿来一把喷壶,对爸爸说:“办法就在这里,要它开红花就浇红色的水,要它开蓝花就浇蓝色的水……”他说完,就 但不能乱来。’’ 小达尔文不做声,可是心里不服气。他想:我一定要让花改变颜色,变出一朵红色的报春花,给爸爸看看。一天,爸爸在河边钓鱼,小达尔文兴(xTng xing)冲冲地跑来,把一朵红色的报春花恭恭敬敬地举到爸爸面前。爸爸惊奇地睁大眼睛看了又看,他知道,不光在自己的院子里,就是整个英国也找不到红色的报春花。他惊喜地问小达尔文是怎么得到的。“这很简单。昨天下午,我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把它插在红墨水瓶里,今天,它就变成红艳艳的了。’’小达尔文带着自信的口气说,“爸爸,这可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颜色的。” 听了小达尔文的话,爸爸举起手中的报春花激动地说:“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1分)2.下列句子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选一选。(3分)A.激动 B.自信 C.疑惑(1)“爸爸,报春花只有白的和黄的两种吗?”()(2)“爸爸,这可不是大自然赐给的,是我让它改变颜色的。’’()(3)“我的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3.文章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2分)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4.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回答:达尔文是怎样将白色的报春花变成了红色的?(3分)5.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向达尔文学习什么呢?请写在下面。(3分)
xing p€? j gngm€? f€醤g y€鄌 shi
() ()()()
sh€? y€鄋 ch€醤g w€鑙zh€鑞g m€韓gm€?shng
() ( ) ()()
二、找朋友。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画掉。(4分)
(城诚)实(准推)备(记纪)律(郊胶)外
(蜜密)蜂(材财)产(依衣)靠(蓝篮)天
三、词语对对碰。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希望——() 依然——() 精心——()
反义词:清凉——() 欢乐——() 舒服——()
四、画龙点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认真地()快活地()悄悄地()
拼命地()轻轻地()好奇地()
五、字开花,涂颜色。照例子,一字组多种颜色词语。(6分)
例: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 、、
绿、 、、
蓝、 、、
六、当法官,学判断。分辨下面各组,全组无错别字的打“√”,有错的打“€住保?分)
1.公园肯定微笑吩咐严严实实()
2.推动考察道欠熟悉交流交流()
3.欢乐美妙风筝海洋闻鸡起舞()
4.辽阔花钟旁晚试题五光十色()
七、花落谁家。选词填空。(6分)
观看观察发现发生
1.我们要留心(),就会(),一天中,有不同时间会开放的花。
辨别辨认实验试验
2.科学家做了个(),蜜蜂有()方向的能力。
八、小机灵,真聪明。正确地填写下列句子的“得、地、的”。(8分)
1.秋天()雨藏着非常好闻()气味。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轻轻(),趁你没留意,把秋天()大门打开了。
3.鸡热()耷拉着翅膀,狗热()吐出舌头,蝉热()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叫着:“知了,知了。”
九、变魔术,改句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或“把”字句。(8分)
1.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地方。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
3.芳芳被鸟的叫声吵醒了。
4.这个凳子被小明修好了。
十、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第二天,列宁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地在枝头 。那个男孩 在白桦树旁,头。(3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 写的,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思念家乡亲人的名句:“ 、。”(4分)
3.《花钟》一课,牵牛花吹起了 的小喇叭;蔷薇笑脸;睡莲从醒来;万寿菊 怒放;烟草花在 苏醒。(3分)
十一、阅读驿站。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你瞧,果园里那一大片栗树,金黄色的叶子,秋风一吹,像无数金黄色的蝴蝶打着卷儿,从树上飘落下来,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远远望去就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栗子树上结满了棕褐色的果子,像一个个小刺球挂在树上,炫耀自己。有的昂着头,有的裂开了笑脸。风一吹,红褐色、圆滚滚的栗子沙沙地跌落下来。有的农民叔叔爬到树上去打栗子,有的姑娘忙着在地上捡栗子,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栗树林左边是橘子园。虽然已是秋天了,可是橘树的叶子却依然郁郁葱葱,那黄澄澄的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绿叶中,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少女……秋风徐徐,满树沉甸甸的橘娃娃竟玩起“碰碰车”的游戏来,阵阵橘香,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栗树林的右边是一片豆子地。豆荚胀鼓鼓的,太阳一晒,豆荚便“劈里啪啦”摇铃般地响起来,那晶莹的豆宝宝便从豆荚中欢快地蹦出来。
1.用“||”把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2分)
2.给短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比喻 。(2分)
4.找出描写栗子动作的五个词语。(2分)
5.找出五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6.果园里,作者先描写 ,再描写 ,最后描写,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2分)
7.橘子挂在树上,有的,有的 ,有的,还有的竟玩起的游戏来。这是描写橘子的、 。(3分)
十二、妙笔生花。(两题任选一题)(20分)
1.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太多太多,哪一件事最打动你的心?请选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左右。
一、基础积累(共10题;共45分)
1.读拼音;写词语。
ān
jìng
chí
dào
yán
liào
liú
lèi
qiáng
bì
fú
zhuāng
là
zhú
kuáng
huān
pái
liè
tiào
wǔ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本 经
不知所
专心致
引人 目
不自禁
无家可
小巧 珑
五 十色
成群 队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改为“被”字句)
(2)声音响起。(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仿写比喻句)
(4)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修改病句)
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B.C.D.5.与“七上八下”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东张西望 B.十拿九稳 C.九牛一毛 D.一心一意
6.选词填空。
(1)暖和
温和
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________;那么慈爱。
春天快要过去了;天气更________了。
(2)亮晶晶
湿漉漉
油亮亮
闪着雨珠的叶子;紧紧地粘在________的水泥道上。
松柏穿上厚厚的、________的衣裳。
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________的水洼。
7.下面诗句中,与秋天无关的一项是()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香味
晾晒
早辰
犹豫 B.岩石
石茎
钩画
萍展
C.增送
排列
钢才
草堆 D.君子
加紧
吞咽
萝卜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B.“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C.“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D.“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你看,它把黄色________,黄黄的叶子________,扇哪扇哪,________。
(2)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这句话告诉人们要明理。告诫人们要明理的句子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30分)
课内阅读理解。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
bīnɡ)_______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
shān)_______子;扇(shàn
shān)_______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ì
shì)_______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1.给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12.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
的银杏树;
的枫叶;
的田野;有着
、、等各种颜色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13.找出一个比喻句。
14.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找出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探寻科学奥秘
蚂蚁
①蚂蚁,这个动物界中微不足道的小家伙,说起来本领却不小呢。
②你是否(fǒu)注意过,外出觅(mì)食的蚂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它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老根据地”。蚂蚁是靠什么来辨识方向的呢?靠识记周围和天空的景物。有人曾做过实验:用圆筒圈住一群行进中的蚂蚁,遮(zhē)住四周,让它们只看得见天空,这群蚂蚁虽有些慌乱,但还是能有条不紊(wěn)地向前挺进。假如把天空也全部遮盖住的话,那么这群蚂蚁可就愁坏了,像在热锅上似的乱撞。除了四周和天空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识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如果用樟脑丸一类怪气味的东西放在蚂蚁走过的路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寻不到同类的那种特殊气味而迷失方向。
③说蚂蚁是个大力士,你一定不信。那么我们就请大象、骏(jùn)马、黑熊来和蚂蚁举行一次负重比赛,以其单位体重可拖运货物重量的大小作为评定胜负的标准。比赛结果出人意料:体魄(pò)雄伟的大象垂头丧气,它只能拖走比自身重四五倍的货物;英姿勃勃的骏马也无精打采,它也只能拖动相当自身体重五倍的东西;那傲慢自大的黑熊更不得不甘拜(bài)下风了,它所能拖动的东西还不到自身重量的五倍……而蚂蚁却轻而易举地扛起了超过自身体重十几倍的东西,赢得了“金牌”。
④蚂蚁不仅是个大力士,还是一个小小气象员哩!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这年的冬季就越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这些谚语反映了一定的科学道理,能提醒我们及时做好预防自然灾害的工作。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15.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帮忙。“叨”字可以查
部,再查
画。翻开字典时,我们会发现有好多与“叨”偏旁相同的字,比如:
、、、。
16.第二自然段中“法宝”具体指:
17.“英姿勃勃的骏马也无精打采……”这个句子中把骏马写成了人,这样的句子可真新鲜。请你用上这样的方法写一句话吧!
18.为什么说蚂蚁比大象力气大呢?读完短文就会知道:原来评定胜负的标准是看
。因为大象只能拖走
的货物,骏马只能拖动
的货物,黑熊能拖动的东西
,而蚂蚁却能举起
的东西,所以蚂蚁赢得了“金牌”。
19.读了短文,你知道蚂蚁都有哪些本领吗?请写出其中两项。
①
②
20.我们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往洞穴里搬运“粮食”。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想到哪些关于团结的谚语或者名句,请写一写吧!
①
②
三、写作表达(共1题;共25分)
21.小朋友们;看到小面的图片;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发挥你的想象把故事写下来吧。要求:注意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300字左右;题目自定。
答案
一、基础积累
1.安静;迟到;颜料;流泪;墙壁;服装;蜡烛;狂欢;排列;跳舞
2.正;措;志;注;情;归;玲;光;结
3.(1)小手被她拢在火焰上。
(2)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老屋门前响起。
(3)向日葵,是—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4)全校所有的师生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4.C
5.A
6.(1)温和;暖和
(2)湿漉漉;油亮亮;亮晶晶
7.D
8.D
9.D
10.(1)五彩缤纷的颜料;给了银杏树;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无理寸步难行;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或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二、阅读理解
11.bīn;shàn;shān;shì
12.黄色;红色;金黄色;紫红;淡黄;雪白;五彩缤纷
13.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1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5.口;2;吗;听;叶;呀
16.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
17.略
18.单位体重可拖运货物重量的大小;比自身重四五倍;相当自身体重五倍;还不到自身重量的五倍;超过自身体重十几倍的
19.蚂蚁可以辨别方向。;蚂蚁是小小气象员。或:蚂蚁是大力士
20.例如:①人心齐,泰山移;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或: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写作表达
运动和力
测评卷-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解决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的问题,可用()的方法。
A.车轴涂抹润滑油减少摩擦力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橡皮筋的数量
D.在轮子上增加花纹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B.用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C.不拦住小车,运动的小车会永远运动下去
3.下列物体不是靠反冲力前进的是()。
A.B.C.4.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运动,要让小车运动的距离更远,可以()。
A.减少橡皮筋缠绕圈数
B.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
C.增加小车重量
5.下面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拉伸的弹簧
B.木头
C.拉满的弓箭
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
1.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2.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背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总要落回地面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等,这些运动都是受到自身()的作用。
3.弹簧测力计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位科学家就是()。
4.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实施方案和()。
5.骑车时刹车是用将滚动变滑动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当自行车正常前进时,车轮和地面之间是属于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当处于刹车状态时,车轮和地面之间属于滑动摩擦,摩擦力()。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氢气球会往天上飞,说明它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2.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的方向无关。()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4.汽车行驶得越快,产生的能量越强。()
5.用橡皮槌使劲儿敲击塑料钉时,橡皮槌不具有能量。()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题。
足球守门员戴手套
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
增大摩擦力
跑步穿的钉鞋
举重运动员在手上抹镁粉
减小摩擦力
移动重物时在重物下垫滚木
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
1.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存在能量。
2.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什么一开始是个一个地增
加垫圈,到后来却是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
3.请你列举生活中人们利用弹力的例子。(至少写3个)
4.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设计有哪些?减小摩擦力的设计有哪些?
六.综合题(共2题,共24分)
1.小明同学想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下实验,请帮他完成实验活动记录吧!
(1)问题: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仪器:秒表、尺子,小车、()。
(3)假设: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4)不变的条件:小车的重量,()。
(5)需要改变的条件:()。
(6)实验设计与记录。
(7)可得出的结论:()。
2.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设计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需要考虑哪些?
①()。
②()。
③()。
(2)我预测需要2个垫圈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垫圈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小车的运动速度就越()。
(3)下表是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实验记录。
我发现:同一辆小车,绳上挂的重物越(),小车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二.填空题
1.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
2.重力;重力
3.牛顿
4.制订方案;评估与改进
5.小;大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存在动能,流动的水具有动能,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有化学能等。
2.开始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后来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弹簧、弓箭、健身球、跳板、蹦床、撑杆等。
4.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有:车把的花纹、轮胎的花纹;减小摩擦力的地方有:链条要滴润滑油、脚路板的轴承。
六.综合题
1.钩码;路面粗糙光滑度;拉力的大小(钩码的个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fǔ làn wēi yí jiān rèn cuī ɡān liè dǎn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舔( ) 宠( ) 辨( ) 催( )
添( ) 庞( ) 辩( ) 摧( )
三、判断句子,对的打“√”,错的打“×”。(8分)
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是同情的意思。( )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不是一个比喻句。 ( )
3、《山行》这首诗表现了秋天凄凉,萧条的景象,读起来使人伤感。 ( )
4、童话以离奇的故事、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遐想,给我们启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分)
观:A、看;B、景象或样子;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
2、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成。 ( )
3、由于时间很紧,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 )
寒:A、穷困;B、害怕;C、冷。
4、大渡桥横铁索寒。 ( )
5、寒冬腊月,北风呼呼地刮着。 ( )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卷】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卷06-17
五年级上册期中数学卷09-24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卷12-0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12-2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07-07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10-06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中10-07
三年级科学上册备课10-1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思品、科学期中试题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