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

2025-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推荐7篇)

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 篇1

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学员安置就业后,有起伏波动现象,跟踪管理难度大

一些培训学员安置就业后,由于自身适应能力不强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就业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自己选择“跳槽”到了新的就业单位,而这些“跳槽” 学员又未将新的就业情况和联系电话告诉给学校,这样联系线索中断,尤其是去年金融风暴以来,这样的学员增多,给学校跟踪管理带来了困难。就是没有“跳槽”的学员,其中一部分联系电话变化频繁,同样给学校跟踪管理带来了困难;极少数学员安置就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又返乡回家重新等待机会就业;另有一小部分农民工,文化层次低,道德素质差,虽进行了转移培训,仍不能适应工厂企业现代管理运作的要求,在就业单位纪律涣散、责任心不强,影响培训学校声誉,给学校跟踪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个别特殊学员未按计划要求接受培训内容、完成规定学时

培训中有极个别农民工,由于家庭特殊原因(或经济困难,或家庭成员需要照顾等)不能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应接受培训的课时数,有学一段时间又停一两天的现象。个别学员由于基础确实太差,年纪轻,学习兴趣不浓,再加之是免费培训,无任何压力,有中途退出培训的现象,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业,这些都是今后急需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对受培训对象年龄有适当放宽的现象

由于我区是贫困山区,在广大农村迫切要求接受培训的贫困户很多,因此,学校招生时对极少数贫困户适当放宽了年龄限制。

四、自主择业人数逐渐增多,跟踪管理又增新难度

随着人们就业观念、就业形式的变化,学员接受完转移培训后,不少人自愿跟亲朋好友出去就业了,这种自主择业人数的逐渐增多,给学校跟踪管理又增加了新的难度。一些学员培训结业后主动要求自主择业,的确,绝大部分确实是自己择业了,但有个别学员根本未及时自主择业。

五、初三分流学生参培后,个别有再入职高学习的现象

在农村中学初三毕业班中,招收符合培训条件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贫困家庭子女,在学校接受3至5月的免费培训(这些学生均是初三下学期自愿来我校接受培训,学校应收学杂费950元,住宿费180元,合计1130元学校没有收取,用培训费抵减),培训结业后由学校免费安置就业。一部分学员免费安置就业了,可一些学员安置后,觉得自己的年龄小,不久又回到中职学校亟需学习。另一部分学员享受完转移培训后,认为自己正年轻,还需学更多的知识,索性不去就业,说是自主择业,实际又到了职高学习。

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对职高二、三年级中符合转移培训条件的少数学生,经学生自愿选择所学专业外自己认为就业好的专业后,在就业前,学校利用节假日和离校前一月左右的时间也对他们进行了转移培训。以上两类特殊学员,使我们在执行转移培训安置的政策上碰到了新问题。

六、“送培训下乡”、“送培到厂”等模式亟需政策支持

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学校探索送培下乡,在乡村设立培训点,教师带教学、实习设备住点培训。由于参加培训学员一部分是留守在家劳动力,家中事务繁多,培训时间很难保证,客观上对培训质量有一些影响。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巴州籍民工下岗人数增加,但滞留不归、无事可做的人很多,厂方期盼送培到厂,送技术到厂集中培训,但无政策支持,学校无法操作,延缓了对农民工再就业的培训进程。

七、培训结束后,两证办证率不高

由于办证费用偏高,一部分学员由于受家庭经济困难的制约,无钱办理技能等级证和特种行业操作证,致使以上两证办证率不高,这也影响了农民工参培热情。

总之,我校的转移培训工作做出了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完善,不断改进,使转移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推荐:

律师事务所贯彻实施“三法”的自查报告

教育管理年工作自评报告

最新风险自查报告

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 篇2

我局根据重庆市农业局、财政局、农村工作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实施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渝农科发[2004]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为加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领导,垫江县委办公室以(垫委发[2004]6号)文件成立了垫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以垫江县委、县政府以(垫江委发[2004]1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又以县农业局、财政局、农村工作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设委员会联合行文成立了《垫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垫农业发[2004]6号),(阳光工程)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牵头培训工作。(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了《垫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做到各行其是,各负其责。

二、落实计划,保证项目任务的完成。根据重庆市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达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渝劳领[2004]5号)文件精神,我们将培训学员的招生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定点培训机构,签定了培训协议,对乡镇人民政府的培训学员的输送任务纳入年度的目标考核,保证项目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根据《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管理办法》(渝财农[2004]9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垫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资金管理办法》。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意见》(渝委发[2004]7号)文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人员,经考试合格,可享受财政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照

定点培训机构经物价部门审核公布的培训费标准30%补助,但每人最高补助不超过400元。培训补助资金以”代金券”的补贴形式直接发放给农民。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奖励,按照培训学员并实现非农就业,经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抽查达85%以上的合格率,同时就业时间稳定在一年以上的,按每人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四、招标确定培训机构。按照文件要求,我县对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单位进行公开招标,有13家学校参加竞标,按照资质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现已确定了10所学校作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单位(垫江县益农技术培训学校、垫江县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垫江县就业培训中心、飞腾电脑公司、科峰电脑公司、垫江县职教中心、高安一职中、周嘉二职中、垫江县建设岗位培训中心、垫江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新世纪范本网http://,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截止6月11日,全县招生2411人,正在培训259人,已结业2352人,实现就业

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 篇3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一年比一年重视,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面小康新农村的突破口来抓,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路子。到去年底,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实现劳务收入亿元。现从三个方面作一汇报: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去年年初,我们对全县农村富余劳

动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深切地感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统筹“三农”发展的“瓶颈”。

⒈农村劳动力滞留农业,制约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去年初全县共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按全县现有耕地估算,尚有万多农村劳动力富余,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剩余格局,以致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少的状况。

⒉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制约协调发展。由于低素质导致低水平就业,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村,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别呈拉大趋势。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而只靠做农业的文章,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转移

速度。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一方面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用工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弹性下降。据县劳务市场统计,每周有近个就业岗位推向市场,但能达成意向的只有人左右,真正符合要求被企业录用的还不足人。主要原因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

如何减少农民,提高农民,把人多地少的劣势变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城市建设的人文优势,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决策,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产业,摆上议事日程。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总结一年来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三抓

促三变”:

⒈抓宣传,转观念,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政府抓转移、农民想转移、社会促转移,才能取得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干部层面,形成抓转移就是抓结构调整、抓农民增收的观念。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一定要从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抓起。为此,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召开会议、建立机构等多种途径,形成“不重视农转工作不是开明领导”的共识,使各级干部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实行城乡统筹的主要抓手,并将其列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农民层面,形成洗脚进城,转移致富的观念。通过县、镇、村三级宣传体系,加强了对农民择业观念、就业

形势和就业能力及农转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重要成果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念,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树立“洗去脚上泥,出去搛大钱”的新观念,激发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增强了转移的主动性。

三是社会层面,形成农村劳动力是资源、财富的观念。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鼓动、资源整合、利益驱动,工商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职技校发挥师资优势,民间组织发挥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共同开发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

⒉抓培训,提素质,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此,我们实施“万名农民转移

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一是制订政策,吸引农民。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政府、农转办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今后年,全县每年培训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的办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次免费培训的机会,有一次免费推介工作的机会,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同时,县农转办还制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奖励标准》,规定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结业证书的,按“以奖代补”办法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参与农转工作的积极性。各镇乡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政策,做到“组织、资金、基地、人员”四落实。

二是创新机制,带动农民。主要是

开展“三种培训”,做到“三个挂钩”。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与输出挂钩。通过与企业、城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稳定的接纳渠道,走“先招工后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的路子。去年全县通过订单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菜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挂钩。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列出培训科目,走“边培训边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如镇根据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组织农民参加烹饪、餐旅等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该镇就有人转移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开展买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发证挂钩。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民培训实行买单,并对考核合格的,由县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县内企业凭证书优先录用,走“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凭证录用”的路子。去年全县取得初级职业技术证书的有人,取得结业证书的有人,培训后转移的有余人,转移就业率在以上。

三是构筑网络,便利农民。全县建

立了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职业技术学校和部门、企业所属培训机构为依托,乡镇成校为培训主战场,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培训网络。县一级设立了国际劳务技工培训中心、交通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个由政府授牌的定点培训基地。同时,把培训机构延伸到个镇乡,在各镇乡建立相应的培训网点,方便农民培训。目前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培训新格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为镇乡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对口的师资力量。

⒊抓配套,优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是畅通转移渠道,只有畅通信息、健全网络,才能使劳动力转移真正变成现实。为此,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积极创造城乡统筹就业 的劳动力转移环境。

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各镇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档案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设立有专业就业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并纳入县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县一级设立个人求职资源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构筑县内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计算机终端为一体的用工信息网络,并联通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加快与大中城市用工单位联网,及时了解和发布县内外单位用工和劳动力供应信息。在健全县内外用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县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就业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举办周三定期劳动力交流会,并根据用工素质特征和数量要求,到乡镇开展专场劳动力交流服务。县妇联设立了巾帼来料加工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架起了服务桥梁。

二是健全转移就业网络。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培训网点的同时,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变盲目性转移为针对性输出,低效益外流为高效益输出,真正让劳动力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跳出谋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带动劳务输出。全县先后成立了县职业介绍所等个劳动服务中介组织,涌现出一批敢创敢干的劳务经纪人。据统计,去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余人。

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四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门槛,促使农民在城镇落户,转产转业。允许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本县农村劳动力,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常住户口,并积极探索方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的户籍管理新路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土地转包、转让、入股、租赁,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不断探索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城乡就业统筹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社保扩面工作,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初步成效

我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转变思路与观念,大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⒈拓展了就业平台。通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了一定技术,学到了一些本领,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面进一步扩大,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县内向县外转移,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国内走向国际,农民就业平台不断拓展。去年,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就地(县内)转移人,转向县外人、省外人、国外人,转移从事二、三产业的人。

⒉促进了增收致富。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劳务输出,一方面减轻了众多农村人口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分割”,使留在农业的人口能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增效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大批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使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占到了整个收入的以上。

⒊带动了经济发展。经过培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他们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纷纷回乡创业,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出去一个学生,回来一个老师”,“出去一个苦力,回来一个老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块状经济的发展。

⒋加快了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技、道德、法制等综合素质,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使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

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 篇4

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更是应对市场经济,提升产业、劳务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好我市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了一些调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大、素质较低、年龄较轻、男性较多、分布较广、技能较差”。

1、从数量上看,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人口58846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6178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220171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45665人。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市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6%;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4%。

3、从年龄结构上看,进城务工18岁以下的约占12%,18-30岁之间约占44%,而30-40岁约占35%,40岁以上的仅占9%。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90%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调查结果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2%;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2%;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8%。

5、从增收渠道上看,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部分兼营一些副业。

6、从就业的情况看,目前我市转移出去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

7、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市326178个农村劳动力中,有约22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9.9%,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4万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3.2%,较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有近6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16.9%,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本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据调查统计,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数占56.7%,30―50岁的占37.1%,50岁以上的占6.2%。

2、劳动力转移有序性逐渐增强。农民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向外转移。据调查,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转移的人数大幅度增长,增幅在5%以上,而通过中介组织介绍、亲帮亲、邻带邻或其他方式外出的人数下降2.5%。

3、转移劳动力仍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为主。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为主,但比重有所下降,转移到东部和中部的比重有所上升。据调查,2004年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占35.5%,西部地区务工的人员占46.8%,东部地区占3.6%,中部地区占4.2%,其它地区10.1%。

4、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200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到第一产业仍然从事农业的比重为5.1%,比上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56.6%,比上年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占6.7%,制造业占5.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占1.7%,建筑业占37.6%。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38.3%,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占6.2%,批发零售贸易业占2.7%,住宿和餐饮业占15.9%,其他服务业占5.6%,其他占8.1%。

5、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型。在重庆市内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时间的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家庭劳动力较多,在外务工时间就长,劳务收入也较高,反之则短。

(三)、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

1、主要成效。我市从2004年起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经过各成员单位和定点培训学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成效。1)超额完成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4000人、转移80%”的工作目标。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348人(含非定点培训学校所培训的人数),转移6543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5916人,转移5252人,转移率为88.8%,获得上级财政补贴资金135万元。今年前上半年的情况是:到5月底,全市培训结业3027人,指导就业2447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50.45%、50.9%。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15人,完成了全年计划的50%。2)培训学校转变了的办学理念。以前是重培训、轻转移,重数量、轻质量,如今正朝着学员学得好、输得出、稳得住、收入高方向发展。3)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过去农民工进城务工由于缺乏技术,多以苦力和汗水挣钱,而今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他们均掌握一技之长,能凭脑力和技能创收,就业面逐步拓宽。4)提高了转移农民工的劳务收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工大多成为相关行业的技工乃至高工,劳务收入大幅度提高。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参加阳光工程培训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其务工收入较不培训者高40-100%以上。

2、主要作法。2004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展迅速,并超额完成任务,得益于以下举措。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理顺工作关系。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识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在年初的农村工作会上,就把“阳光工程”定位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三大“重头戏”之一(在2005年,市里将“阳光工程”纳入了市里的八大“民心工程”来实施),组建了市劳务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成员单位23个。为了减少工作交叉、重复,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又在8月份将“劳务办”和“阳光办”进行合并办公。领导小组全年召开专题会议5次,对研究解决的问题,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都落实。

二是各方统筹协调,完善资源系统。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是上级制定政策,指导落实的依据。为了抓好我市资源系统的建设,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及时组织召开了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建设工作会议,劳务办随即对全市60余名资源系统管理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各乡镇、有关部门克服了人员不够、设备不足、经费紧张等方面的困难,统筹兼顾,积极协调,用近半年的时间彻底地对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于12月份全面完成了基本数据的微机录入,摸清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家底”,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和转移提供了基本数据,也为全重庆市掌握情况,指导输出提供了最为翔实可靠的数据。

三是强化过程监督,精心组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培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以适应市场用工的需求;采用独立培训、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方式,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配备高素质的教师,精心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安排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对合格人员颁发由劳务办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并在学员自愿的前提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合格人员发放鉴定证书。

经常召集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就如何提高培训质量,增强转移效果进行工作探讨,提高了具体业务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强化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培训中的抽查制度。详细填写抽查表,及时指出培训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求培训单位及时整改,以指导培训的开展。指导学校按要求建立台帐,收集学员卡片、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认真审核台帐内容,将不符合财政补贴条件的人员从名单中剔除,对转移率低的培训班次督促学校加强输出工作,对转移率不达标的培训班次不予认定,从而实现了培训过程的监督。及时了解指导各定点培训单位的输出工作,监督他们抓好输出后的追踪调查,并为输出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是广集用工信息,最大限度输出。各定点培训机构还安排专人负责输出工作,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建立起的输出网络,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以订单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实行批量输出,培训一批就输出一批,由专人将受训学员送往输出地,联系、办理相关的务工手续,签订用工合同,较好地保障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权益。输出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成都、重庆等省市。培训人员80%以上实现了就地或异地转移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员素质普遍偏低。学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总体较低,培训中普遍反映学习吃力,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率还相对较低。

二是宣传不够深入。很多农民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知之甚少。虽然通过广播电视、科技赶场、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力度还显得不够。

三是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农民的收入本身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钱用于培训或学技术,特别是对培训周期长,费用花费大的工种,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因此低额补助标准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强。重庆市2005年的标准略有提高,但我市难于兑现新的标准,因为重庆下达计划为4300人,而南川的“民心”工程目标是6000人,要用4300人的补助金额完成6000人的培训,因此补助标准只能维持到2004年的水平。

四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难于开展。一方面农民缺钱不愿参加鉴定,另一方面参加鉴定对农民日后就业作用不大。

五是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平坝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参训意识较强,培训工作的力度较大,相反,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参训意识较弱,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不培训就转移的现象突出。

培训学校之间培训质量差异大。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培训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培训工作随意性大,有走过场的现象发生,不注重培训质量,有不按教学计划压缩时间的、有不完成“规定动作”的、有档案不完善的,训前训后没差别,农民收效甚微。

六是档案管理不完善。有的培训学校在档案管理上,事前不立档,事后补档;各种基础数字、资料不齐备;有的甚至没有落实专人管理档案。

七是缺少工作经费。按照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同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其它区县都配备了三、五万不等的工作经费,到目前为止,我市阳光办还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这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我市阳光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实施。

八是培训与就业矛盾突出。首先表现在“培非能就”。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往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有为数不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占的地农民等,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文盲也不少;“结构性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中的留守人员往往年龄比较大、观念比较陈旧、文化层次低下。这些人员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就业难度比较大,即使就了业,被“退单”的也不少。其次是“培非所用”。因为就业岗位数量少和就业条件的限制、用人单位的挑剔或待遇不公等问题,导致培训的知识、受训的对象被“弃荒”的现象很普遍。第三是“用非所培”。部分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人员,经过培训获取合格证书或等级证书后,没有被企业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而是被安排在劳力型的岗位上,而原来达成意向的岗位往往被后来的大中专高校生所占据。

九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务品牌。因为培训力量、工种分散,输出地不集中,量不大没有形成集团输出,“售后服务”、跟踪调查没跟上,受训对象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法制与诚信意识不浓,劳务市场没有名气,因而没有形成诸如“江津富侨保健、大足五金巧匠、巴南石龙技工、黔江港务装卸工”等的重庆地方品牌,没有诸如“蓝田厨师、米脂婆姨”的全国知名品牌,更没有诸如“菲佣、英式管家”的世界品牌。没有品牌,自然就没有品牌的效应、收益和回报。

三、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调查中得到的启示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是保证。据调查,凡是农民培训转移工作抓得好的地方,都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宣传舆论部门、农业、财政、劳动、教育、工会、司法、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有的地方党委、政府第一把手亲自关注,为农民培训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切实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政策扶持要到位;工作措施要到位。要把农民受益作为实施阳光工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强调要把责任落实作为实施好阳光工程的重要保证。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是先导。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造舆论,及时挖掘、宣传劳力转移的新情况、新特点,推广各地加快劳动力转移的新经验,树立新典型,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在社会上,逐步树立了“劳务能致富”、“劳务光荣”等观念,农民自愿走出家门,参与培训转移。

阳光办和各培训单位要进一步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招生广告等媒体,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业科教工作者和农民及时理解实施阳光工程的精神实质,了解阳光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及时公布阳光办举报电话、培训基地、培训任务分解情况,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透明度,使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帮助其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机构。在广大涉农工作者中,要积极灌输“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抓农民增收”的理念,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从而促进我市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三)规范管理、透明运作是关键。管理出效益,透明显公正,从项目申报、基地认定、监督实施、经费补贴、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程序化的流程。我们要像抓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一样严格阳光工程的资金管理,财政安排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都用于农民的培训学费,严格做到了项目经费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为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强阳光工程运作的透明度,便于监督检查,提高学员培训质量和转移输出能力。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持农村户口本及本人身份证到本阳光办公布的培训单位报名参训,培训单位必须按实际登记造册。各承担项目的培训单位要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

(四)改进培训、提高质量是基础。改过去的结果审批为过程监督,积极地为改善学员的学习条件,解决工学矛盾,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阳光办提出了“三个强化”:强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按市场需求,并与用人单位密切配合;强化教学内容整合,符合用工要求,增加能提高动手能力的内容;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增加实习时间安排,促进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

建立定点培训机构的竞争和淘汰机制,每年都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对定点培训学校进行重新认定,将不达标的学校淘汰出局,同时允许有培训能力的学校进入培训环节。

在办学模式上,通常有固定地点办班与流动办班两种方式。但只要方便学员,办班就没有定式,多数时间是将班办到了乡镇,这样,让学员吃住在家,学习在当地,既极大地方便学员,又降低了学员参训的费用。

在教学安排上,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做到以操作为重点,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

在师资方面,要求培训学校精心策划,组织思想品质好、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善于管理的德能兼备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在教学课程上,统一安排学习进城务工指南、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职业道德等公共课目。同时按不同专业、不同订单,确定相应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选用了农业部、重庆市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富余劳力转移而编写的系列培训教材。

在考试考核上,不走过场,努力做两不误。既让学员过关,又要让学员学到知识。每期学习结束,都组织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考试考核,凡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阳光办均颁发了重庆市统一印制的学习结业证书,并推荐到市劳动部门办理岗位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广大学员当时或滞后就业提供了方便。

在日常管理上,规范操作,强化过程监管,提高培质量。招标后,阳光办及时地与培训基地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培训单位的目标、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 阳光办负责同志定点联系培训单位,要求联系人每月至少到培训基地两次,督促培训单位按期完成任务,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实行不定期抽查、暗访制度,主要是对学员的免费情况、培训质量及转移输出情况等做明查暗访,规范培训要求;实行月份报告制度,培训单位每月25日左右必须向阳光办上报月份进度表,准确填报当月新增学员数,以及培训结业、培训转移进度,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快速处理。

(五)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是捷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统筹与协作。如果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如部门职能、培训资源、输出网络、资金、项目、供求信息、产业需求、品牌的整合,那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将迎刃而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努力地理顺部门职能、共享培训资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条件。

1、理顺部门职能。各方密切配合,部门协同作战,是确保“阳光工程”高效运作、顺利推进的联动机制。宣传、舆论部门要强化政策的宣传;农办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协调、指导、督查;农业部门精心组织,规范实施,负责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拟定,牵头搞好培训单位的招投标,认定培训单位,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开展学员就业情况抽查和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建立项目档案等;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配套、落实,监督检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参与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对学员就业情况的抽查等;劳动部门积极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搭建平台,提供劳动力的用工信息,规范受训农民职业技能鉴定,降低收费标准,切实让利于民,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劳动环境的整顿规范;教育部门多渠道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乡镇及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广大农村青年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会、司法部门要积极组织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

2、共享培训资源。这里所指的培训资源,它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凡具有合格的职业培训资质和独立法人资格,有联系安排就业能力的培训机构,包括中等职业培训学校、职中、技校、农广校、乡镇成人学校等均可参与投标。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根据职业培训单位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应岗位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基本条件、联系安排就业渠道和能力、单位信誉、收费标准等,优胜劣汰,择优确定。

也可以将一些规模小、设备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机构整体合并,成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也可以搞“强、强”联合,提升培训规模和档次。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素质培训的组织、培训规划的制定、实施方案的确定、培训教材的选定、教员的聘任、资金与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培训-转移-服务体系(信息及资源、输出的“网络”)、声誉、品牌效应等。其它地方在整合培训资源上民率先迈出一步,实践证明,整合培训资源,不但能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培训资产得以盘活,教育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有效地克服了过去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政出多门、教材不统一、重复培训、低层次、低效能培训等现象,尤其是把各级财政分散安排给有关部门的培训经费集中管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增强了培训的规范性,提高了培训效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联合实施项目,打捆使用资金,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于与农民工培训相近或相关的项目,可以联合实施,如扶贫培训、企业工人岗前培训、成人再就业教育培训、农综开发、产业化开发、小城镇建设、工业化建议、农业产业化打造等项目。一但找准契机或结合点,实现双赢或多赢就是必然。

(六)强化监管、狠抓落实是手段。督查是确保农民受益的关键环节,为确保阳光工程规范操作,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大督查工作力度。重点督查五个方面的内容:即领导重视情况;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的到位情况;项目操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运作情况;补助资金的发放形式;培训质量与学员的转移就业情况。实行八查八看:一查宣传发动,看宣传是否到位;二查组织措施,看措施是否得力;三查培训台帐,看学员培训情况;四查学员到校上课情况,看学员是否就读;五查教学质量,看培训效果;六查订单签订合同,看劳动力转移就业单位是否落实;七查学员转移就业情况,看培训转移率;八查转移劳动力工资待遇,看受训农民是否增收致富。通过定期督查,促进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整体推进。

四、对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建议

1、合理地下达工作计划。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计划尽量与重庆市一致。如果“上小下大”,上级政策在我市的执行过程中势必要打折扣。

2、酌情地配套工作经费。尽可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所需资金。劳务办作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监督指导机构,有4名固定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指导的过程中要发生必须的费用,但是劳务办没有资金来源,同时上级政策也明确规定培训补助资金不能用作劳务办的工作经费,其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市级财政解决。

3、进一步分解落实责任。进一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4、建立培训输出的激励机制。对培训、输出工作中的先进予以激励,工作落后的予以必要的惩罚。

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查情况汇报 篇5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落实《劳动法》自查情况汇报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自查情况汇报 区人大主任、各位副主任: 按照区人大《检查方案》的要求,我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通过自查,总体感到近几年来,我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奋力拼搏、与时俱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发展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基金积累逐年增多;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工作成绩突出。我局先后荣获全市“两个确保”工作先进单位、双文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双联工作先进单位、市人事系统“三强班子、四好队伍”创建活动优秀单位、区双文明目标管理二等到奖、巾帼示范岗等荣誉。下面,我分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贯彻执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自《劳动法》颁布以业,我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广泛学习宣传《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168号令、湖南省人民政府181号令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强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我局每年都组织属全体人员上街宣传1次以上,每年发放有关资料4万份以上;今年上半年,对区辖600多家用工单位的法人、政工人员等共800余人进行了一次法律、法规培训,局全体工作人员上街宣传2次,接待来访群众4000多人,发放有关宣传资料30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多人次,解答群众提出的500多个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采取定点宣传、悬挂汽球标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安排区属6个办事处和城南乡出墙报、张贴宣传招贴画等形式,大力宣传劳动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活动,基本上做到了让《劳动法》家喻户晓。 (二)、维护劳动者权益情况。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要执行机构是劳动监察大队。,劳动监察大队开展工作,但力度不大,有所好转,,劳动监察大队检查用工单位630家,受理投诉案件51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押金8万元,补签劳动合同9000余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35.2万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6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罚款26起;今年上半年,会同公安、工商、工会、建设等有关部门对建筑工地、餐馆、网吧、酒吧、美发店进行了综合检查,补签有效劳动合同2000余份;为5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8.7万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1起,受理争议仲裁案4起,办案率100%,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押金4万元。 (三)、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 1、养老保险方面。养老保险于1993年启动,当时只是零散单位和零散人员参加社保,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展开。我局社保所严格按照政策抓好征收、管理、发放和扩面四个环节,确保了基金安全增值,做到了扩面不扩包袱、应保尽保。19,事业单位参保人数为2882人,企业单位参保人数为31人,基金收缴406.9万元,支付养老金406.6万元,以后连年增长,到20底,事业单位参保人数达3485人,企业单位参保人数达1236人,收缴事业单位基金1216万元,支付事业单位养老金1087万元,收缴企业单位基金1236万元,支付企业单位养老金182万元,此外,累计财政补贴211.2万元,基金利息收入74.4万元,转移收入151.8万元,其它收入1万元,社保基金累计节余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达1132万元。上半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缴622万元,支出566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缴42万元,支出90万元,扩面204人,完成了年度任务指标的51%,企业参保人数从200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837人。 2、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方面。于元月启动,启动后即确定了以抓扩面、促缴费、严管理、稳支出的思想,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确保医疗保险工作运行平稳。20参保人数为3097人,收入基金151万元,大病互助金24万元,支付医疗费59万元,支付大病互助金0.6万元,以后参保人数与基金逐年增加,截止到206月底,参保职工总数4125人,其中在职2924人,退休人员1201人;参保单位76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22个,行政单位47个,企业1个,自收自支单位5个;未参保单位37个;未参保人数1233人,其中退休人员252人;医疗保险基金收缴126.9万元,实际支出135万元,累计节余180.7万元,全区大病互助统筹基金实缴0.2万元,支出4.9万元,累计节余75.9万元;上半年医保扩面150人,完成了年度任务的50%;生育保险收缴5.1万元,支出0.1万元,累计节余9.5万元。 3、失业保险方面。20底成立,失保所成立后,按照“努力宣传政策,耐心细致说服,超额完成任务,力争市处基金”的思路,切实发挥好失业保险的社会稳定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20参保人数为1200人,基金收入11万元,截止到年6月底,已将区属37个事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征缴范畴,参保人数为2122人,已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17万元;2005年上半年征缴44.53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8.15%;扩面250人,完成了年度指标的50%;向市争取基金缺口补助8.79万元;发放粮食系统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17.25万元;为粮食系统代发协保、退养人员生活费3.21万元。 (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情况。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强国之基。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自年成立就业局以来,我局采取“三抓”的举措,即:抓组织机构的建立,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抓社区平台建设,为就业与再就业搭建鹊桥;抓劳动力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2003年,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58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人,“4050”人员再就业190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1782本;年,结合落实省委、省政府“8件实事”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93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06人,“4050”人员再就业958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320本。再就业培训2045人,灵活就业820人;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85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6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63.6%;“4050”人员就业人数327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105.5%;再就业培训1263人,失业率为3.8%;办理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77本,灵活就业652人;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82人,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 (五)、执法监督及执法环境情况 1、为了把贯彻执行《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我们把规范操作当成执法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规范操作程序着手,健全机构、分解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作风贯穿于业务活动全过程。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执法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二是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局党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指标细化分解到各职能股室和二级机构,在强化责任指标的基础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实行工作例会制,每月走访交流,季度督查指导,半年检查推动,年终考核验收;落实奖优罚劣制,切实将工作业绩与干部职工晋级晋职,评优奖惩直接挂钩等。在各项工作中严格执法,决不放弃原则做好人,决不借职务之便捞外快,决不借工作之际办私事。通过近年来努力,我局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方面,以较高的依法行政水平维护了区政府的权威,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2、为了提高监督的效果,我们把主动接受监督当成执法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证。一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局机关和所有的二级机构各项制度上墙,办事程序张榜公布,收费事项和标准全部公示。二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在开展劳动执法检查时,首先将省、市劳动执法检查的文件和通知及时复印送到人大内司工委,然后在人大的监督下,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工作。三是主动聘请9名监督员监督。制定了监督员职责,并将所有依法操作的工作内容和程序送给监督员,请监督员按照法规来对照检查和督促我局的工作。四是内部监督。一方面,局属二级机构每月要向局书面汇报一次月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局机关对二级机构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章立制,一级管一级,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通过有效的监督,全体工作人员感到了一定的压力,自觉钻研业务,自觉维护形象,促进了法律法规的落实,促进了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3、执法环境复杂。在近几年的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感到执法环境不理想,处处有难度,处处受制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用人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时,工作开展困难。部分单位法人或法人代表对我们的执法检查抱有明显的抵触情绪,采取不配合的态度,极个别的态度十分恶劣,甚至侮辱谩骂我们的工作人员。二是对违反《劳动法》的单位进行处罚时,处罚十分困难。一些单位一旦被处罚,就采取拖、泡等方式,一看不行,就立即找关系,托门子,一些说得上话的领导、工作人员等,就出面打招呼,说情讲好话,使处罚无法到位。如去年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5人,按规定每人应处罚5000-10000元,但实际上每人只处罚了2000元,区财政无形中就流失了2万多元。三是部分国家公务员参与经济实体的经营。对于这些单位,执起法来的困难就不言而喻了。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到位,开展工作举步维艰。我局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主要是硬件设施欠缺。我局现缺5台电脑,其中,局办公室电子政务,电子办公需要一台电脑;局工资福利股办理全区工资福利调配需要一台;录用调配股办理全区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信息需要一台;人才交流中心需要一台;劳动监察大队需要一台;这些办公用电脑,按省、市要求和有关文件规定,是必需的。此外,劳动监察大队需要配备的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执法专用汽车都亟待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缺少这些办公电脑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空前加大,如:电脑办理工资,办理1人只需要2―3分钟,而人工操作,则至少要30分钟;劳动监察大队每年出勤有300多天,没有车,全靠走路,远一点的打车,去乡镇则需要租车,既浪费了财力,超大的工作量也使工作人员难以承受。 (二)基金经费不到位,日常工作难以为继。一是争取区委、区政府重视力度不够,导致有许多正常开支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如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未列入财政预算等,工作非常被动。二是没有经费来源,不能按市的有关要求落实。如:社保、医保、失保按要求要与市处联网,但网络建设和购买三套操作系统需要30余万元,靠自已无法解决;执法办案无工具、争议仲裁无场等,这些困难,靠我局自身是解决不了的。三是乡镇拖欠社保基金情况严重,损害了区的利益。截止到2004年12月底,乡镇累计欠社保基金174.2万元。其中缅铺乡欠20.6万元,板桥乡欠15.1万元,蔡锷乡欠15万元,雨溪乡欠28.4万元,檀江乡欠24.9万元,城西办事处欠36.2万元,中心路办事处欠9万元,红旗办事处欠25万元。 (三)宣传力度不到位,执法检查勉力维持。在近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处理问题时做到不推诿矛盾、不随心所欲、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处事以公心,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感到难度还是相当的大。一方面,每检查一个单位,都需要苦口婆心再解释,口干舌燥再宣传。另一方面,在执法中对于一些违法案件的处理,行政干预太多,指示太多,各级领导说情讲好话太多,处理问题往往无法到位。这中间有经济不发达的原因,有国民素质的原因,还有宣传力度不到位的原因。 三、下步打算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做好“造势”工作。政策法规是一种措施,不仅仅因为这种措施是由政党和政府机关等政治性组织制定和推行的,更重要的是因为政策法规涉及人民大众、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大局。落实政策、法规的要求高,力度大,要使工作顺畅,活动有序,就要有较强的大局观念。目前来看,区内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够,这一项工作,不是人劳局独家经营的业务工作,我局只能是起好牵头作用,在下一步工作中,不但要对群众宣传,而且要对领导解释。要着力搞好上下左右的协调,使机关各部门和兄弟单位自觉把这项工作当做份内事,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主动配合,密切协作,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局要借这次市里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做好“造势”工作,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赢得领导的支持,使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抓出成效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搞活、搞深、搞实、搞出特色来。 (二)努力争取财政支持,做好“粮草”工作。没有可靠的财力支持,任何工作都很难开展。一是努力向省、市争取基金,缓解区财政的困难,为自己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争取区财政的支持,把该列入预算的列入预算,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扶持。三是争取解决部分基础设施,特别是劳动监察大队购买执法车辆问题,已迫在眉睫,争取尽快解决。 (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好“修炼”工作。一是要苦练“内功”。要加强学习,不但要学业务,还要突出学习政策法规,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理论素养,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落实政策法规坚决彻底,办事高效快捷,达到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目的。二是要树好形象。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时时处处要注意形象,做人民群众的“公仆”,而不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三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四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区做主人、爱民做亲人、爱岗做能人”的观念,爱我大祥、兴我大祥、发展大祥、富裕大祥,养成“多读书、少应酬;多动笔、少娱乐;多上网、少消遣”的优良作风,为区委、区政府添彩,为单位争光,为建设小康大祥努力奋斗。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一是将一些正常开支列入财政预算。如: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经费等。 二是解决监察大队的执法用车和局业务部门需要的电脑。 三是将交纳“三保”情况纳入双文明建设之中。

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篇6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一季度末,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率81.3%。从产业分布看,一产从业占就业总人数的46.9%,与2004年同期相比,减少2.8万人。二产从业占就业总人数的20%;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加2.3万人。三产从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加2.1万人。三个产业就业比例为2.5:1.05:0.8,通过分析比较近年来劳动力就业情况,可以看出我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正在增大,农区居民非农收入比例不断提高。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任务仍非常艰巨。我区属于城郊型农业,经济以工业为主。从打工总体情况看,我区虽然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比重较低,今后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任务仍非常艰巨。

2、就业竞争十分激烈。

企业用工标准越来越注重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不仅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工作生活环境,而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不仅找工作难,即使找到工作也只是从事脏、累、苦的简单劳动,而且就业的稳定性很差,劳动报酬

也较低。

3、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要求相对较高。

农区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的7200人中,文盲劳动力为150人,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2%;初中文化劳动力为5668人,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82%。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为700人,占输出劳动力总数的10%。大多是初中以下文化,文化素质低且劳动技能单一,造成大多数务工农牧民就业岗位差,只能从事脏、累、苦的简单劳动,而且就业的稳定性很差,资本积累困难;

4、农村劳动力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量低素质农区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不仅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同时也导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结构性缺陷表现明显,从长远来看,妨碍了农区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5、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首先,我区虽然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农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获得了一些改善,职业得到了变更,农区居民生活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只是农区居民区民化的“外部特征”,农区居民区民化的真正内涵是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城区融为一体。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虽然已经打破,但制度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一

方面,城区居民甚至一些政府部门对农区居民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与歧视,阻碍农牧民对城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形成;另一方面,农区居民基於亲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网络导致农区居民内部文化的同源性、交往的内倾性、生活方式的趋同性,从而抑制了农区居民与城区社会的融合。

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的非流动性,决定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布点只能局限在原社会范围,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城镇的合理布局及其规模的扩大。

6、劳动力区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

我区农区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还很少。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区场,对于劳动力区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

三、相关问题的建议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应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1、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只有使更多的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相对减少农民,进而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

加农业的积累,提高农区居民的纯收入。我区的城乡一体化改革是以工业化为产业基础的,没有农民向非农产业的大量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就没有经济基础,城乡一体化就缺乏现实的吸引力和可能性。

2、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源头。通过各种形式,发展非农产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我区高载能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利契机,选择投资规模大、占地少、效益好的项目,建设一批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有区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农民就业,使之成为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的基地。

3、加大培训投入,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劳动力素质是制约就业数量和层次的根本因素之一。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在劳动力区场就业的竞争能力,是解决郊区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关键。

加大投入,扩大培训面并提高培训效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做好劳动力供需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并认真实施。根据劳动力区场需求,将培训导向与劳动力区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定向培训、定单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高培训的就业率,争取在一定地区或一

定行业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

4、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搭建农村劳动力供需的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克服由于供求信息不能对接引起的区场效率降低。建立从区到村的农村劳动办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底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发放《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求职登记、信息查询、职业指导和推荐就业等项就业服务。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区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国家对接收失业人员并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劳务派遣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对自谋职业人员免征有关税费,对大龄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给予补贴,并建立失业人员贷款担保基金等。

5、加快一体化改革进城,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向农民倾斜,要确保农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使农民尽可能地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原有农业人口在子女就学、入托、参军、复转军人安臵、就业等方面都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政策。这样,既可降低城镇化的成本,也可降低社会稳定的风险。

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尽快建设有利于城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篇7

一、经济景气波动与就业压力

90年代的中国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图一)

在城市失业大量发生的情形下反而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且产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倾向,这是一个与刘易斯著名的二元就业模型(Lewis,1954)相违背的问题。因为该模型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当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时,由于传统部门不按照边际产品原则定价,因此保留着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部门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并不相等。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就是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蓄水池全部吸干。这就是说,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而现代部门里不存在。

这一问题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可以找到答案。他们指出,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这里,城市工资有政府法令规定而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预期工资就可能对农村移民有刺激力。

图二直观地描述上述几个模型的思想。横轴OO’表示一个经济中给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劳动力从原点O向右,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由曲线MPRL表达。城市就业从O’点向左计算,曲线MPUL代表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如果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两部

门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均衡工资就是Wc。在均衡工资条件下,总劳动力中的OL部分配置给农村,LO’配置给城市,全社会没有剩余劳动。但是,如果城市标准工资(Wu)定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即Wu>Wc,城市就业就会减少,城市出现公开或隐蔽的失业(LL);但此时城市期望工资(W),即标准工资与城市就业概率的乘积,仍然高于农村均衡工资,因此农村就业量还仍然按照XX’曲线向城市流动,形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价格提高,农村就业减少,而城市公开或隐蔽的失业进一步增加,从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向城市部门流动。但是如果存在着禁锢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情形又会不同。在部门间劳动流动被隔绝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可能持久保持工资水平的显著差异而没有发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两元模型”无从分析这样的情形,因为“两元”之间的隔绝,使得每个部门都近乎孤立地决定其内部劳动力的供求和定价。这正是改革前中国的情况。正如我们将在后文中看到的,只有当城乡隔绝的体制松动后,哈里斯—托罗达模型才可能重新作为一种有用分析工具。

显然,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的这一双向进程中,关键因素是城乡的工资差别,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对于城市期望工资的预期差异对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我们将会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城镇下岗与失业 1992年以来,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步上升,自达到3.0%时,、两年保持在3.1%的水平上。但是中国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和新增从业人员始终分别在1.3%左右和1.2%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着。

如果把下岗职工考虑在内,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9.36%,就业压力将会更为突出(孟庆红等,)。1992年中国的城镇失业人中、下岗人数分别为420万人和300万人,而到19,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620万人和143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929万)(胡鞍钢,1999A);19进一步变为892万人和571万人(陈淮,1999B)。显然,中国的城镇的失业问题越来越多地通过职工下岗这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据原劳动部的一项调查分析,至6月底,下岗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1.2%,而全国下岗职工总人数为711万人(原劳动部培训就业司,1999)。而杨宜勇估计,19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农转非估计有300万人,绝对数总计达到2394万人,比年多出460万人,即1999年就业压力将比1998年增加23.7%(刘诗白,1999)。而且,杨宜勇等人估计表明,在1999到三年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中,农转非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其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600万人;城镇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新下岗850万人,扣除当年再就业的70%,将会有255万人等待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分流82万人,1998年年底结转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614万人,这样仅仅因为劳动力总量的调整就将会为城镇增加1551万人的就业压力(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必须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出困境,减员增效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放慢意味着经济对就业的吸收作用减小;但是人口增长的惯性使得新增就业人员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这样整个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那些本就因为自身技能较差而被调整下来的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可能性变得更为渺茫。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重特征,经济疲软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构成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重。

这一下岗趋势是对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率过低局面的一种纠正。在中央根据计划指令来配置经济资源,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且因此形成由国家行政等级组织垄断工业和商业,管制农业和实行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公有制僵化,缺乏自主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受到扼制,导致企业无力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果是企业的效率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亏损;企业的剩余也被政府以利税的形式拿走,作为补偿,职工获得了“城里人”身份:较低的工资水平(但是这一工资水平相对于农村的工资水平还是很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安排。这相当于一种“借旧债还新债”的制度安排,即运用当期企业的利税来支付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负债,但是随着这一负债水平的提高和当期企业效益的下降,这样的制度安排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职工的下岗就在所难免。由于整个经济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劳动岗位供给不足、下岗职工自身竞争力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很大。于是,各地政府费尽心机寻找再就业门路,甚至是关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这样一方面使得最具有竞争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找到工作的概率在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这些举措混淆了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界限,造成了城市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同时使得城市中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的那部分经济竞争力大大下降,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在面临城市就业压力时,政府开始选择退却,那么城市就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将丧失殆尽。

2、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压力剧增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相互冲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就业通过三个途径得到缓解:第一,农业内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增加了;第二,农村的非农就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吸收;第三,城市的吸收,即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据作者参加的劳动部一项研究的结果估计,间(1978-1992)农业内部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机会共增加了约50%,农村非农就业提供了近1亿个新的岗位,另外约有3000万农民工转移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就业。另外,据范芹估计,截至1997年,中国的乡镇企业已安排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5%,1.9万多个小城镇累计吸收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范芹,1997;转自邓大松等1999成都)。

但是,当前乡镇企业由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融资需要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乡企自身面临制度创新等原因,发展速度显著放慢,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减少。1991年以来中国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一直呈现绝对下降的趋势,也即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乡镇企业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就成为其主要出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主要在于城乡工资差别,如果城市就业的期望工资(城市工资水平乘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于农村的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流向城市。显然,随着乡镇企业界的不景气,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大大下降,这无疑加大了城乡工资差别,使得劳动力更有激励流向城市就业。如果城市改革止步不前,城市工资水平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农民工的流动带给城市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大。

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关门”政策,即城市由于下岗压力对农村劳动力关闭了大门。但是,这只是部分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资水平难以下调,而农村的工资水平则随着乡镇企业停滞而大幅下降,这样就意味着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关门”政策的结果是农民工“清而不退”,这一巨大的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通过重新回到土地上转变成为隐性失业堵塞,大部分则通过采取种种规避措施在城市的灰色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就业机会;而且,一旦农民工在某一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就会习惯于城市的生活,即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返回农村。在1995、和1997年三年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字达到2400万、2500万和3000万(陈淮,1999)。这一压力在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如四川、湖南,反映的更为明显;很难想像这些跳出“龙门”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城市的大门紧锁而全部返回农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协调这一人口转移压力在城镇就业压力日渐严重的.今天更凸现其重要性。

3、新增劳动力压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不仅反映在劳动力存量的变化上,而且来自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H-T模型中,如果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水平没有较大的改进,而劳动力总量却发生了较大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的那一点所决定的就业水平没有大的增加,最后的结果是总失业水平面的上升。

上一篇:古诗赏析《望岳》下一篇:2024年党务、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