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感想及展望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体育课感想及展望(精选12篇)

大学体育课感想及展望 篇1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生活多美好,体育乐无穷。时间总是这样,在人快要忘记它的存在时,让人猛然想起自己的很多时间已经流逝了。一转眼一学期又要结束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大一上学期的体育课也即将完结。在过去的一学期,体育课让我们有很多的体验和感受。

体育课是高校教育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课余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大学体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这样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活跃的风采而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能培养技能。同学们自主的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并且去进行专门的学习,这样就无形的提高了同学们在此方面的技能,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人阳光活力。在体育场的天地中,我们不会为外部的压力所捆饶,我们可以尽情的奔跑,尽情的欢笑。青年们有活力了,我们的祖国也就有活力了,跨时代的青年们也正是凭着这股活力而推动着中国龙向前腾飞。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是积极向上的。通过体育,我们的体格会更加强健,我们会显得更加有激情,有魄力。在当今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年代里,我们有了拼搏的坚实的基底,即使我们身上有着沉重的负荷,我们也不会被压倒,我们依旧会飒爽英姿地去迎接挑战。一周一次的体育课虽然不多,但我从中受益非浅.体育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同时也使自己毅力、头脑等得到加强。

我们的大学体育课和其他学校的体育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大学体育增设了太极教学,以太极养生的方式,让我们从体育中既陶冶身心又锻炼身体,发展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够稳重的处理各类事项的心态。一定会有很多人以为,太极拳速度慢,运动量不大,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敢说,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如果真的认真准确地练习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到位了,运动量其实还是不小的。一个平时缺少锻炼的人,刚开始练太极拳的时候,很可能会腰酸背痛。太极拳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既修身,也修心。真希望国人能更好地运用这份遗产,在运动中得到快乐。

不似初、高中体育课,大学体育课有了自己的选择,足球、篮球、武术等等,使自己顾此失彼。课内比赛又花样繁多,使很多学生得到最好的锻炼和最多的自我展示才华的空间。自小热爱运动的我,自是对体育课谆谆依赖,所以对下学期的体育选课,我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又想要学好的足球,对于足球,虽然我懂得并不多,不知道规则,不知道禁区,也不知道得分标准,但是它在赛场上的风姿却深深的吸引了我。足球,是需要团队配合的,即使个人技术再华丽,你过得了一个,过得了两个,但是终究不能把所有人都过掉。必要的配合才是足球比赛制胜的关键。在团队的配合、传接过程中,我们可以体味足球的真谛,享受足球的乐趣。另外,更重要的是,团队配合意识并不仅仅局限于足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拥有团队意识是极其重要的。没有配合,很多的工作不可能按时完成。团队配合也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希望在以后的足球课堂上能够充实自己,了解更多关于足球的相关知识,下学期的足球选修课,我会本着一颗热爱的心,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期盼着有一天中国足球可以强大起来。

大学体育课感想及展望 篇2

关键词:跨理论模型,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展望

0引言

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简称TTM)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因其注入了行为改变的认知、行为和时间方面的理论,把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划分为一系列的变化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从而改变了以往对体育锻炼行为的一种静态的认识,本文介绍了跨理论模型的内容体系,总结了目前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研究的展望。

1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及内容体系

1.1跨理论模型的概念跨理论模型(TTM)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改变的模型,它把重点集中在行为改变方面的个体的决策能力,而非社会的、生物学的影响力(Prochaska,J.0.,&Velicer,w.E,1997)[1]。它是在综合多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系统地研究个体行为改变的方法。TTM理论模型认为: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真正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变化程序发展。对所处不同阶段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行为转换策略,促使其向行动和保持阶段转换。该理论模型试图去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为什么会发生,它描述了人们如何改变一个不良行为和获得一个积极行为的过程。

1.2跨理论模型的内容体系在体育锻炼行为中的跨理论模型把关注的是个体从静止到活动,再到保持的动态变化过程,跨理论模型根据整个行为变化的不同

阶段以及采用不同的改变程序和变化层次,把体育锻炼行为的跨理论模型分为四大部分:变化阶段(the Stage of Change)、变化程序(The Process of Change)、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决策平衡(Decisional Balance)。(见图1)

在跨理论模式中,变化阶段是模型中的核心组织结构,它指出了行为变化的一个时间序列,这个时间序列确认了行为变化的动态本质和朝着变化方向的运动发展顺序。变化程序则描述了个体如何进行变化,它包括10个有利于行为改变的认知和行为活动。自我效能指的是相信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完成必要的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结果。决策平衡则包括行为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或者是感知到变化产生的利益或障碍[2]。

2锻炼领域中跨理论模型的研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应用研究

2.1国外关于跨理论模型在大学生体育锻炼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关于跨理论模型在体育锻炼领域中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试验设计上有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试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

1986年,Sonstroem和Amaral[3]首先把跨理论模型应用在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相关研究上,研究者将220男性被试分类到变化的四个阶段中,即前打算者、打算者、行动者和坚持者。研究发现,放弃锻炼的现象在各个锻炼阶段都存在。这项研究揭开了跨理论模型在体育锻炼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L.S.Wallace和J.Buckworth[4]2003年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阶段改变选取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静坐行为三个指标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测试前后被试所处阶段与他们的锻炼自我效能、社会支持、静坐行为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复返者在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两个指标上有显著的下降。

Bradley等2004运用TTM对芬兰和美国大学生的锻炼行为作了跨文化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两国大学生在跨理论模型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唯一不同的是两国被试在自我效能得分上的不同,美国被试的自我效能要好于芬兰被试。

2.2国内关于跨理论模型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中的应用研究目前,我国体育领域对跨理论模型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分析和大学生跨理论模型量表的修订和本土化研究上,但应用跨理论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成果较少。

程小虎等人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大学生的很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

常生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干预时要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司琦等于2005年把阶段变化理论及测量工具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标准化,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锻炼行为可分为5个阶段,但与西方存在极大的差异。

郭志平等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新生进行两次“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测量,检验跨理论模型各问卷在研究我国大学新生锻炼行为上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阶段变化问卷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都达到了较理想的水平。

张棣等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该量表的翻译和实证性标准化研究。标准化后的量表结果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把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划分为4个变化阶段,这与国外研究的体育锻炼行为变化5个阶段有一定的差异。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中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量表》进行修订和检验,为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可靠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测量工具,并进行了跨理论模式的干预探讨,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在各个变化阶段上的人数呈现出倒U形的趋势,跨理论模型干预组在各个变化阶段都有显著的提升效应。

马申探讨跨理论模式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干预前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运动量以及行为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结果显示:利用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对处在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

孙福成运用行为改变跨理论模式理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多数大学生以准备阶段为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亟待加强。

方敏运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跨理论模型(TTM)3个心理问卷在大学生群体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普适性。研究表明,TTM问卷具有性别组间测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跨理论模型的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展望

3.1运用变化阶段理论认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并对变化阶段和变化程序进行相关性研究把跨理论模型引入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中,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阶段划分,并根据不同变化阶段与相应的变化程序的相关性,介入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手段,能够提供个性化、操作性的干预策略。这种基于跨理论模型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因而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3.2加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分阶段干预措施的研究干预措施是代表干预方法的比较典型的措施,但是实际干预过程中操由于个体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具体的干预措施是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创新的,怎样有效地改善和创新干预措施就要求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而结合具体体育项目进行实验干预研究会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3.3加强研究方法的探讨和观测指标的选择应考虑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对象的范围,多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对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机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要考虑锻炼行为的不同变量,如锻炼的持续期,锻炼强度,锻炼类型,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及时间安排的不同对锻炼个体产生生理心理效应,以及如何影响行动者随后的锻炼意向和行为。并要考察年龄、性别、人格、专业类别、不同文化背景等变量对阶段变化的影响机制。

3.4进行纵向追踪实验的研究在已有研究中,研究者对被试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研究。在实验性的研究中,对大学生锻炼行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还没有总结出如何结合具体的体育项目制定完整系统的适合于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因次,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不同变化阶段的被试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总结和归纳出不同阶段被试的行为锻炼特征。

3.5实践应用方面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促进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达标成绩,并探讨体质测试成绩和体育锻炼行为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1]Prochaska JO.Systems of psychotherapy:a Transtheoretical Analysis[M].Pacific,CA:Brooks-Cole,1979.

[2]Prochaska J O,Velicer W F.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behaviorchange[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1997(12):38-48.

[3]Sonstroem R J.Stage model of exercise adoption[C].Paper presented at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ological Association,NewYork,1987.

国外电视体育营销的回顾及展望 篇3

国外电视体育营销的回顾

(一) 萌芽阶段(1936年~1960年)

体育电视免费转播的终结 (1936年~1941年) 在人类社会中,与体育有关的营销活动起源很早,据有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852年,美国的英格兰铁路运输公司免费运送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划船队去参加比赛,来获得公司知名度。而有电视参与的体育营销,最早出现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转播的范围仅限柏林及周围地区,播出时间共138小时,观众有16.2万人,从而开创了电视转播比赛的先河。

在电视转播的起始阶段,无销售电视转播权的说法,所有电视媒体都把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行免费转播。直到1941年,美式足球联盟第一次出售其冠亚军决赛的转播权,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出售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记录,同时也宣告了体育电视免费转播时代的结束。

体育电视有偿转播的正规化(1942年~1960年) 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的推动下,电视转播进入了有偿的规范化时代。1948年伦敦奥运会,国际奥组委首次规定对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进行收费,标志着销售电视转播权正式开始。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答应付给组委会1000几尼(相当于3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但由于英国广播公司的财政困难,此次转播仅仅是一次名义上的电视有偿转播。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奥组委计划开发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但最终付诸东流,就在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计划深陷囹圄时,1954年第五届瑞士世界杯足球赛上,国际足联首次运用了电视对比赛进行转播,这对电视转播权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58年,困境中的国际奥委会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特别在第49条做了如下的强调:“……电视转播权在国际奥委会的批准下,由奥运会组委会出售,收入按照文件规定分配。”

而此时,如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赛事之一的NBA篮球赛首次出现在电视上,在1958~1959赛季的转播费卖到了39000美元,这对奥运会的赛事转播权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60年第8届斯阔谷冬奥会,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39.4万美元的金额获得转播权,这是奥运转播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转播权销售。当年,奥组委又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把罗马夏季奥运会的转播权转让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夏季奥运会电视有偿转播正式问世。电视有偿转播体育赛事,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挣扎后,终于走上了正规化的发展轨道。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由于电视普及程度,电视转播权的转让,体育赛事本身的运作等多方面的原因,电视体育广告还没有得到开发,在电视体育营销领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二)发展阶段(1961~1984年)

赛事转播权争夺战拉开序幕在奥运会这一国际盛事的大力带动下,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1964年东京奥运会,第一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转播,首次使各个国家奥运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从电视收入中分得一杯羹。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首次进行了彩色电视现场直播和慢动作的电影技术,美国ABC广播公司就此付出了买单费450万美元,是1960年冬奥会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拿出的转播费的8倍多,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电视转播费猛增,高达3200万美元 。

到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体育电视媒体对奥运会这桌大餐更是关注万分,同时也拉开了赛事转播权争夺战的序幕。自1936年以来,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方一直都在美国三大电视机构,即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之间传递。为了拿到莫斯科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各大电视机构都各显身手,试图打动原苏联的奥运组织者,美国广播公司在其早晨节目时间里播出共达10小时的系列节目,介绍原苏联的生活。一位美国广播公司官员沮丧地总结,他们“把莫斯科变得看起来像是没有滑雪者的松柏园一样”。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不甘人后,播出了一部原苏联拾趣的记录片,包括有美国电视巨头玛丽·泰勒·摩尔(MaryTylerMoore)主持的有关著名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专题。而NBC则耗资120万美元,购买了从未播放过的一系列描述原苏联农村劳动者,划木场及集体农场生活的影片。最终,NBC公司笑到了最后,以8700万美元的高价购买了此次奥运会的转播权,而莫斯科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收入达到历史新高1.01亿美元,占本届奥运会总收入的95%。

经历过莫斯科奥运会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让各大电视巨头变得谨慎了许多,但随着观众和广告客户的日益增多,面对巨大诱惑,他们还是对洛杉矶奥运会痛下血本,借用前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的首位市场总监的话说,“这犹如一场蝎子之争。”在奥运会“救世主”尤伯罗斯的大胆改革下,采取提高电视转播金额的策略,加大竞争力度,在原来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基础上,加入了ESPN公司公开竞标,结果ABC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的破天荒高价夺得电视转播权,而此次奥组委共获得转播费2.87亿美元。洛杉矶奥运会也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从此结束了举办奥运会就是“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体育电视广告逐渐发展 在各大电视传媒对赛事转播权的争夺渐入白热化的同时,体育电视广告也得到有力的开发,电视巨头耗费巨资得到转播权后,高额的转播费压力促使他们转移风险,把费用转嫁到企业广告商头上。当然,由于电视有较广的覆盖面,较高的收视率,企业广告商也愿意付出高额的广告费,以体育赛事为载体进行品牌的宣传。

电视广告费发展极快,每几十秒就高达上万美元,如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ABC广播公司在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后,通过电视广告取得了3亿多美元的巨大收益,广告费每分钟高达50万美元。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电视广告费填补了电视传媒所付出的巨额转播费,甚至从中获得大量利润。

(三)成熟阶段(1985年至今)

转播权得到最大化开发 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尤其在国际几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NBA篮球赛等赛事的大力推动下,电视转播权得到了最大化开发,转播费在成倍上升。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奥组委仅电视版权费就突破了4亿美元,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4倍,在奥组委的收入中,电视转播费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支柱,在20世纪80~90年代,电视版权费占奥组委收入中的90%以上。

大学体育课感想 篇4

转眼间来到大学已近两年,大学体育课也该结业了。

体育课是是大学中最轻松舒适的课,两个老师脾气都很好,对学生都很亲切。跟随着老师也学到了十二步、十六步、十八步、二十四步等,自己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提升。

上了两年的大学体育课,我有自己对体育的理解。我认为,大学体育主要可以归纳成四大功能:

首先,学校体育的身体教育功能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第二、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

如: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误判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是骄横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为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

第三、学校体育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第四、学校体育的智能教育功能

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学生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作为一种教育的体育运动,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过程中,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

科学的体育锻炼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以避免不仅没有是身体得到锻炼反而使其受了伤害。

一、把握好负荷的度。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荷,但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负荷,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负荷造成运动损伤。

二、注意动作速度。只要进行动力性肌肉力量练习,就存在动作速度问题,负荷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负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锻炼者要根据练习的要求合理安排,对于青少年来说,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练习时,选择适宜的负荷,尽量加快动作速度,对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十分有益。

三、控制好练习次数。对于一般体育锻炼者来说,没有必要每天都进行力量训练,即使是为了专门发展肌肉力量,采用隔天力量练习,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进行力量练习,不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造成整体机能的不协调发展。

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还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注意这些本原则。

(一)秩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二)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三)区别对待原则: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四)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大学体育课乒乓球感想 篇5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在修了一年的体育课,我选修乒乓球,感觉特别有意思,在其中我也领悟到了体育项目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其中的拼搏精神,大学的体育课是一种俱乐部的模式,我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加入,与同样的同学们学习。在学习一学期乒乓球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

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首先,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但是乒乓球要经常打才可以保持良好的球感。

以下三点是我学习一年乒乓球所总结出要打好乒乓球的经验。一、一定要有规范的姿势和标准的动作。学习的初步是模仿,只有当你在模仿中逐步掌握了精髓,才有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在我学的这些体育项目中,乒乓球是我所学的最需要理论知识的,而严谨的理论知识也让乒乓球有着更加严格的规范同时也让入门的同学掌握正确有技巧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同学的自由发挥就能体现了。老师常常纠正我们的动作,我由最初的不以为是到现在的自主纠正,是我深刻意识到了规范动作和标准资质的重要性。

二、理论知识很重要。这是基础,就相当于框架,要了解清楚框架才清楚各种界限和犯规。乒乓球的基本规则,发球的类型等等,这些我们都必须了解。

三、练习也同样重要。练习说实话就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在与搭档、对手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对方的长处,然后去不断改正,不断完善,直到达到优秀,这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如正手攻球。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左脚比右脚向前半步,大约半脚距离,两膝微屈,后脚跟稍抬起一点。当来球时,手臂在腰和髋关节的带动下向后引拍,前臂和地面几乎平行,上臂和身体夹角在35度至40度之间,球拍稍前倾,拇指稍用力,食指放松,来球时在腰和在大臂的带动下向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撞击为主略带磨擦,前臂快速收缩,手腕有向前压的动作,击球后由于惯性原因,手臂挥至头的左侧,身体重心由右边移到左边,然后迅速还原准备第二板。

我觉得乒乓球打得好的话,观看时便觉得是一种很美的艺术,每一次旋转,每一次落下,每一次弹起都很有韵味。当然,要练到这种球技太难,所以实在很羡慕那些将乒乓球打出艺术感的人。另外,上乒乓球课非常轻松,老师很友善、和蔼,每次讲的理论都不太多,非常注重实战练习,我手感不太好,有很多不足之处,老师都经常过来指导,这使我改进不少,对此非常感谢。

以上便是一年乒乓球课下来的收获与感悟。受教于严肃认真却又和蔼可亲的老师,结交了一些给予我帮助的朋友,懂得了更多关于乒乓球的知识与技巧,不可谓收获不大。

大学体育结课感想 篇6

一、大学体育是什么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经历过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周都有体育课,而我们对于体育课的概念无非就是,首先热身运动跑两圈步,然后做一下体操,再然后就是自由活动了,到了高三之后,我觉得山东的学生对体育的概念就更单一了,学校几乎取消了所有的体育课外堂,一年的体育课只能在教室里看着《体育与健康》,背着无聊的知识,比如第一次奥运会的时间,奥运会的创始人是谁,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各有多少项,铁人三项是哪三项等等。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最枯燥无味的一年,体育课的乐趣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

现在进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学,没有了学校的束缚和老师的管制,我们的生活本该更加丰富多彩了。可是不然,空闲的时间越多,就感觉生活越空虚,没有了像高中那样的激情和奋斗的目标。于是,我们便对大学体育课充满了憧憬,希望体育课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就象排球和篮球自己从未接触过,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大学体育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跑跑步什么的,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塑造,气质的培养。

二、为什么要上大学体育及大学体育的意义

(一)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1、体育锻炼可促进骨质增强,提高骨的性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是新陈代谢得到改善,骨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表现在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根据拉力和压力不同而更加整齐、有规律,骨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增大等等。而且,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骨的直径增大,而且可使骨长生长速度加快,对身高的增长有促进作用,给我们长高一个很好的机会。

2、体育锻炼对心脑血管系统也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可能都有一个误区,体育锻炼对患有心脏病的人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实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心脏结构,并且可以提高心脏的机能。

3、体育锻炼还可以对神经系统起到积极的作用。说到神经系统我们可能都比较陌生,可是它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从北方来到南方的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可以让我们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而且通过体育锻炼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我们学习知识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对提高我们的记忆力也有极大的作用。

4、对于我们的身体,我觉得体育锻炼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更好抵抗疾病的入侵。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锻炼能塑造大学生的心灵。由于体育锻炼能使人健康,能磨练人的坚强意志,使人忘掉忧伤,忘记烦恼,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失眠、心情压抑等。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调节紧张情绪,塑造一个开朗、欢乐、健康的心灵。

2、体育锻炼还可以树立自信心。不断对自己身体极限的突破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比如,我没想过从未接触过排球的我可以颠球100次,当通过考试时心里有无限的满足感。

三、应该怎样上大学体育课

我觉得大学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去运动,毕竟身体是我们自己的,好坏都取决于自己。而对于学校来说,应该给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开设更多和体育有关的选修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课,比如武术、网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网球、游泳等等各类课程。

另外,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不应该仅仅将运动定格在体育课上,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运动,希望老师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如何更好的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内在气质,提高自身的素质。事情总是有始有终,大学体育课已悄悄到头,但体育课将转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深入人心。生命是多彩的,同时体育也是很美的,同学们能在体育中感受到生命的绚丽。

大学体育课感想及展望 篇7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步伐, 中国的教育也相继进入了改革发展的行列。建国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经历了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念、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学观念、以活跃体育气氛和增强学生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观念、以运动习惯为主的终身体育教学观念等等。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个人和社会, 乃至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概述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体育教学大纲》, 到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前后跨越半个世纪,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尚未跳出“计划安排”、“统一命令”的苏联教学形式。2000年的《中国国民体质调查报告》显示的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状况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于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提出新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积极参与运动、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改善心理状态以及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的突破。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客观分析

(一)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1. 教学形式的进步。

由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贯彻执行, 极大地发挥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 将原来体育课程教学的128学时重新分配, 有50%的学时主要传授体育社会人文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体育养身保健等体育文化和体育素养方面的知识;另50%的学时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和基础, 第一学年选择普及性较强的技能类项目;第二学年选择娱乐性较强的休闲类项目, 通过选择2~3项体育锻炼项目, 使学生体验到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增强体育意识,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的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教学采取每学期理论课和实践课隔周交替进行传授, 改变原先体育考试中重达标轻理论、重技术轻健身, 项目繁多、评分复杂的状况, 从根本上帮助和指导学生, 积极投身自由支配时间相对灵活的课外体育锻炼, 培养自我科学锻炼的能力。

3. 教学意识的自我完善。

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 (占总学时的88%) ”的急功近利行为, 将理论课时比例由原来12%增加到50%, 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近期效应与长远效应等问题都得到较好的解决, 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 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二)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消极因素。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结构和内容单一。

有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 98%以上的大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但68%同学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 根深蒂固的竞技化教学观念使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一味要求动作技术的规范性、一致性, 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基础, 压抑了学生的爱好兴趣, 教学内容的一贯制和女生项目男性化的问题比比皆是, 较少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性别特征和年龄阶段体育活动喜好。

2. 教学方法的竞技性强。

受“举国体制”的影响, 体育竞技化普遍存在于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堂中, 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以“传授式训练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展也主要以竞技比赛的形式开展, 这样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寓教于乐、育教于练, 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做得不够。

3. 高校体育教师师资的综合素质难于满足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受我国体育专业院系体育专业培养方式的影响, 大部分体育教师热衷于“师父带徒弟”式的传授方式, 很少考虑怎样实施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行为, 更难于用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体育教学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改革是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也正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所需突破的重点。因而, 本文认为,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应包括几个方面。

1.终身化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 劳动时间缩短, 余暇时间增多, 体育欣赏、体育休闲及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 具有与社会体育衔接的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终身体育为指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形成三维体育观。

2.人文思想与身心健康教育相结合。新的体育教学重视体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建设, 将体育与智、体、美、劳整合起来, 提倡在教学中, 以体育为特质载体, 通过提高学生认知、情感、运动技能、健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创设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

3.融休闲性与娱乐性于一体。2007年开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 一直备受争议的交谊舞课程被纳入其中, 预示着高校体育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融休闲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改革适合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北京某高校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有84.5%的女大学生和75.4%男大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体育舞蹈;调查统计还表明, 休闲体育已占大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20%以上, 这一现象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高校体育将朝着休闲化的方向, 充实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 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 推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

融科技与生活于一体。体育需要科技科技推动体育的发展。早在1989年第3次体育科技大会上我国就提出“科技兴体”的口号。初步反应了我国高层职能对未来体育科技工作的重视, 而高校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 体育的科技化发展率先从高校体育教学环节中进行, 高校体育教学的科技化发展趋势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因而也是历史的必然。

结语:

古人有: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改革源自旧的教学模式与时代需求的矛盾,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人才观念促使着高校体育教学融科技, 终身体育, 德育思想, 健康体育观念于一体, 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G].2002

[3].周登嵩等.中国学校体育50年发展概要与今后走向[J].体育教学.2000. (1) :7~10

[4].高发民.高校体育中的体育休闲运动与终身体育[J].体育学刊.2001. (8) :25~27

[5].王宗平、庄惠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9. (5) :53~58

体育部工作总结及展望 篇8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部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强身健身意识,推动本专业各项体育事业发展。体育部作为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支持者,促进体育工作的进行和同学们素质的提高,全心全意的为我校的每一位同学服务,真诚的为每一位同学服务,努力为每一位同学进行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平时,我部与学生会其他部门保持联系,配合工作。

这个学期以来,所作主要任务是协助院学生会参加校运动会,体育部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调配人员、后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部内各成员活动积极,不断地改进工作方式,帮助院运动员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

回顾疫情展望心得感想 篇9

翻看微信公众号,一篇《难忘!30句话回顾一起走过的2020》,让我陷入沉思。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脸庞,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一句句铿锵有力同时激励人心的话语,是感动是震撼。2020,听见他说也听我说。

听我说,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听见他说,“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是太过不一般的一年,正如回想,我们总会想到“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来,一时间人心惶惶,“武汉”令人害怕,“发烧”让人紧张,但我们看到的不是逃避和畏惧而是太多太多逆行而上的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解放军,是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人,同时感受到了祖国的力量,那是一种油然而生、举国同心、拧成一股绳共同抗疫的力量。渐渐的我们惊喜的发现疫情一天天控制、感染者一天天减少、患者一天天痊愈,“恭喜了!关门大吉!”听我说,感谢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听我说,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听见他说,“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洪水总会击退,疫情终会过去;8年持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时隔70年,山河已无恙,在韩志愿军英烈归来;嫦娥五号回家,我们从42年前受赠1克月壤,变成了如今拥有1731克月壤。如今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是钟南山爷爷,再也没有人不认识袁隆平爷爷。“落日余晖,人间值得。”听我说,我们都感受到生活在今日之中国幸福安逸,同时坚信未来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是最幸福的“打工人”,与祖国同行,一起见证以后的越来越好。

听我说,南疆基层期待你的加入。听见他说,“山还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缚,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做出最大、最坚定的选择是来新疆,成为一名南疆基层公务员。那年7月手捧着“赴边就业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证书站在台下坐着几千人的领奖台上,眼神飘忽、不知所措,那种害羞和不自信不是来自自己,而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害怕找不到工作才去新疆吧”“去新疆,那么远还不安全,怎么想的”……20,来疆一年之际,躲躲闪闪没有了,而是最想理直气壮地述说着南疆的富饶土地、团结和谐,基层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为这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期待着远方的你的加入。

对当前计算机发展的感想和展望 篇10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式查分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时代以迅猛的威势引领着时代的步伐。计算机,从体积当初占据好几间房间的庞然大物,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重要内容。如今的计算机科学也方兴未艾,虽然近几年有所放缓,但它依然以积极的态势发展着。

计算机,如今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的现代化智能设备。在数代计算机科学家的改进下,它成为辅助人类生活的有效公具。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运算。这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

2.信息的处理。这里不仅包括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还包含数据的分析和预测。3.交流革命的有效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成为人们在虚拟信息世界的必须途径(包含手机网络)。其中,网络平台的构建和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愈发紧密,信息的传播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整个地球变成一块发热的集成电路板。所有人都被互联网或紧或松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交流更加便利。

4.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会将其与机器人联系起来,而我更偏向于另外的观点,即人工智能是以人脑智能为模板的追求生活实用性的思维科学。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科学将运用于各种情况下的预先处理和决策,以及结果分析、任务执行。

5.其他辅助功能。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当我们的大多数行为可以具体量化的时候,计算机可以记录检测此类内容,在相应程序的指导下完成基本的辅助工作,如调控温差、光照,为我们开门关门,煮饭洗衣等等。

由此可见,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计算机以及它背后互联网的发展,或多或少都给我们带来了问题。

一是数据的大规模应用过程中造成的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举例来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的财产安全会在网络交易和非网络交易的各种场合受到考验。越来越多的黑客和不良企业试图发动各种攻击,实行形形色色的欺诈来牟取利益。同时,消费者一旦受到损失,就很难通过完备的法律途径追回钱财。尤其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不完善,受害者难以有效地讨回自己名誉、财产及人身安全方面的损失。

二是在阅读思维方式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就阅读而言,网络信息大多零碎化、片段化,不具有普通阅读的完备性。由于数量过于庞大,阅读内容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实在让人怀疑。就思维方式而言,传统思维是线式的,即从一个想法过度到另一个想法。而互联网上的思维习惯是点式的。当我们点开一个网页,输入信息,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相关或不相干内容出现在眼前,让人很快失去清晰的目标。思维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很快漂移,极易偏离原地。三是虚拟世界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虚拟世界创造的与现实相违背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在现实中不太顺心的人。这部分人中的少数人可能会对网络成瘾,失去对现实生活的热情。更有甚者,完全颠倒了虚拟和真实,在网络上完全不能自拔。

然而,反过来说,计算机的发展对人类的信息,阅读和认知都有积极的影响。正是因为我们的数据得到更好的管理,我们的阅读更加大众化,我们在网上就能看到各种需要的内容。于此同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总而言之,当今的计算机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而关于计算机未来的走向,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普遍认为,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泛功能化发展。巨型化,是指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将大大提高。微型化,是指计算机在体积上还可以进一步缩减,同时可以将计算完全融入生活,在各个层次的计算将被主动完成。而智能化,想必大家都有概念。而泛功能化,是我自己的总结。计算机将会更加多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之中,如医疗、驾驶、居处等方面。同时,随着量子力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未来的计算机将会在计算方式和信息储存方面得到极大的革新。

在我看来,现在的计算机科学是从现实到虚拟,主要是数据的输入和加工。也许在后期,依托3D打印技术等将数据反馈给现实。当数据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计算机可以凭借数据直接大范围大规模地创造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将来,当我们需要某种东西,计算机将立即参与制造;当我们试图转换环境,无需复杂的路线和交通工具,就可以实现人体的位置变换或是环境的模拟合成。并且在信息革命中,它比将成为重要载体。首先是光投,其次是空间引力场的设置(评估和改变引力场),接着就是光传输(人们利用光速达到传递的真正无障碍)。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必将依托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这样看来,日后我们将虚拟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将毫无问题。

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似乎很少有未开垦的地方,它在试图突破瓶颈的同时在努力的地完善自身,获得全方面的应用。我们试图利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的生活,简化一些问题,但这种0和1的思维方式还需更长时间的检验。而计算机若只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它无法广泛的生活中。总之,在计算机的未来展望中,需遵循一个原则——“功夫在诗外”。只有依托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和交融,计算机才能结合各种应用,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大学体育课感想及展望 篇11

三下乡已经结束,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学会了团结、承担责任、相互理解等等。

“通过做事和与周围的人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样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获!”这是我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感悟得到的。在这几天里总有辛酸与欢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当地领导和村民们的热情的款待和欢迎。我们队伍也搞了一系列宣传等方面的活动。给当地村民留下了很好的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做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以一个大学生的具体行动证明了我们的一切。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此次三下乡队伍有十名学生。大家既明确分工,又必须紧密协作,每一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够在这样的一支营队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同时也给我不小的压力。总体上说,我认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说活动开展的怎么怎么好,而是每位同学都多少知道了些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没有社交主动权,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每位同学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切身体会到了传承弘扬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参加三下乡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我们这个团队非常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天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体育课感想 篇12

篮球一直是我深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在上一学期的任选课中,我十分高兴的选上了篮球课。在这一学期的篮球课上,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篮球的知识,运动技能,而且认识了一批热爱篮球的朋友,感觉真的很快乐。

还记得在第一次篮球课时,老师不仅给我们介绍了一些篮球的基础知识,还带着幽默的跟我们聊了一些有关大学应该怎么更有意义的度过的话题,让我感触颇多啊。觉得作为一个老师就应该是这样,不光是教会学生技能,还要交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是说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指导。

第一节课就如此的具有意义,让我受益匪浅,之后的课必然也会十分受用,这也充分调动起了我的学习篮球课的积极性,以高度的热情迎接每一节篮球课。

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实用的基本功。从运球练起,之后是传球,上篮,投篮……在篮球运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运球过人,所以练好这些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基本功练好的同学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是更加优异出色。在之后的课程学习中,通过总结,发现,投篮是有技巧的,有规律可循的,而且通过勤奋的练习,命中率提升很快。上篮一样,步伐很重要,稳定好节奏,把握上篮前的最后几步就基本上可以轻松的将球放入篮筐。

一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仅是第一节课那颇具现实性的思想指导,还有一件事让我至今仍旧记忆犹新。记得有一次老师签到因为笔没有墨了于是向我借了一支笔(那支笔是我之前上课时捡到的),在随后的讲课中拿在手里的笔不经意之间掉落在了地上,不用多想,比必然是坏了,老师立刻说要还给我一支新的笔,我笑着说道没事没事,反正是我捡到的笔。便再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老师在两个星期后真的带了一支新的笔还给了我,而我早就把这件是给忘了。老师的诚信品质给了我深刻的触动。

另外呢,在其他方面,我还收获了友谊。在上课期间,我认识了很多喜爱这篮球这项运动的同学,每次分组打球是,我们都会在一起,相互帮助,指导练球,投篮。在此过程中十分的融洽。在课后,我们也有时候相约了一起去打球,我们一直享受着这种快乐,一同进步,一同成长。

我发现篮球课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让我们更熟练一项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培养我们的友谊。有时候,在运动的时候会释放一些压力,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强健。

上一篇:我身边熟悉的人作文1200字下一篇:建筑公司员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