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言文辅导资料(推荐7篇)
《伤仲永》
1、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记住这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余闻之也/久。
5、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与他才能的退化到泯然众人形成对比,并为后文作者的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6、“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这句话交代了籍贯、姓名、身份以及家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7、“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过渡作用。
8、本文告诉我们(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9、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用了记叙、议论。前两段记叙,最后一段议论。
《孙权劝学》
1、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本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和吕蒙结交的事情。
3表明吕蒙学习必要性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表明吕蒙学习的可能性的句子: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表明孙孙权劝学成功的句子:蒙乃始就学。
6、鲁肃说吕蒙惊人长进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吕蒙用自豪的语气回答的话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习后的惊人长进。
9、文章最后说鲁肃与吕蒙结友一方面表现鲁肃爱才,对吕蒙的敬重;另一方面从侧面突出吕蒙的惊人长进。
10、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先点名学习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破掉了吕蒙接口不学的挡箭牌,使吕蒙无可推脱。
11、本文人物形象分析:
孙权:善劝,对下属关心、爱护、亲密又不失主子身份。
吕蒙: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学;豪爽。
鲁肃:爱才、敬才;才高不自傲,有气度。
12、本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13、出自本文的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
14、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狼》
1、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文学家。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书屋名。“志”,记。“异”,奇异。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明确: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
3、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
明确:①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②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顾”“奔”……
4、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狼”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5、本文从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
明确: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6、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最后一段),还有描写(对屠户与狼的描写)
7、本文的记叙顺序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晚归、少时、久之
8、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3)面对危险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
(4)不要被貌似强大、凶狠的的事物所吓倒,要在心里上战胜对手,不要被貌似凶狠的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口技》
1、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口技》写了口技人表演的全过程。作者通过对口技人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其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反映了我国古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3、文中口技人表演口技的内容概述:表演一家人由睡到醒、由醒到睡、以及表演失火、救火的情形。
4、三个表演场面摹写声音的顺序:
(1)由睡到醒场面:声音由远而近,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由分而合。
(2)由醒到睡场面: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3)失火救火场面: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
5、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少顷、既而、未几、俄而、是时、一时、忽、忽然。(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口技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表达效果,从而很好的突出了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本文一方面用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他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映烘托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7、课文中两处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8、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反复强调,形成首尾照应;并以口技人表演所用道具之简单,普通来反衬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9、指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作用?
虽人有百手„„一处也;作者用评论性的语言从侧面突出了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木兰诗》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诗通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本文中常考的古诗文默写句子及效果(见七年级下古诗词)
3、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4、“东市买骏马„„长鞭”用排比、对偶、互文写出了木兰一家人紧张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5、分析木兰形象(参考第1题)
6、有人认为,花木兰是古代著名的女英雄,诗歌应重点写战争上英雄出生入死的战斗场面,而不应该略写战争场面。对此,你有社么看法?(见先锋学案第10题)
《陈太丘与友期》
1、《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招纳贤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3、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聪敏机智、明白事理。而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5、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童趣》
1、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文章第一段总写童年时的物外之趣,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3、文章回忆的三件趣事: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鞭蛤。
4、本文出现的成语: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的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极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一样。
5、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要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细致观察事物;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超脱于世俗之外,寻找乐趣。
《论语》十则
1、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四书”:南宋的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论语》十则中的句子默写考察(见七年级古诗词考点)
4、《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
A、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谈修身做人的: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言的“历久不变”和“脱离口语”两个特点, 既为我们阅读古诗提供了方便, 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七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对于诗歌已不陌生, 但对文言文却一无所知。所以我视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为起点教学。当一开始接触到这些文言文时, 学生会看不懂, 也不知道要怎么学, 这样他们不自觉地用现代文的思维去理解, 结果却与实际意义大相径庭, 于是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感。他们会认为文言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很远了, 后世学文言的人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还要去学习古文?这对于信息化的社会有什么意义?由于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影响及这一大堆的疑问得不到解决, 七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阅读文言文有一系列心理障碍。在这个起点年级若我们的基础没有打好, 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消除,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极不利的。所以, 我们在七年级文言文起点教学中要找到学生的弱点, 对此做分析, 采取方法, 才能让学生很好地吸收和积累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 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以下的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因素导致了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出现“盲点”。
1. 认识不足, 走抵抗路。
一些崇尚实际的学生一开始就对文言文存有误解, 根本不知道学习文言文有什么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诗歌还有一定的用处, 但文言文又用不着, 认为是没有多大价值, 这样就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一种抵抗心理。对这部分学生而言, 学习文言文无疑是浪费时间。
2. 学, 难于上青天。
一些学生一看到文言文就发怵, 先有了为难情绪。这类学生认为要学文言文, 但难学, 况且时代背景不同, 要理解也非常难。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但收效并不大。正因为难,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满足感, 再加上七年级学生的耐心不足, 吃苦劲头不够, 这就会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
3.缺乏兴趣, 苦于约束。
一些学生语文基础较好, 理解能力较强, 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文言文的字词都是有一定的固定模式, 已是约定俗成的了。而恰好七年级的学生喜欢有趣的东西, 教师的一贯性教学缺乏趣味性, 这样就使其逐渐对文言文产生厌恶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的教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多年来都按照一种教师“解词———串讲———翻译”的模式在教学, 尤其在七年级, 学生第一次接触, 很多教师怕学生不懂, 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对学生来说, 文言文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负担。根据“新课标”要求,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1.导读为先, 引导预习。
长期以来, 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 尤其是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 教师更是担心学生读不懂, 通常采取“教读———解词———串讲———翻译”的教学方法, 也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条条框框, 因为它是固定不变的。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记就行了。这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应试上收到一点成效, 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这就成了一种强迫性学习。因而从七年级开始就普遍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感, 这样就为八年级、九年级甚至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七年级的起点教学上改变教学方法, 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主。“初语”新课标明确了一点要求:“让学生多读, 通读, 诵读, 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 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 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七年级学生才刚刚接触文言文, 要在上课前的初步阅读明白文章大意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在学生读课文之前, 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课前提示, 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给学生自读文言文创设一定的条件;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示或给学生交代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 或简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况, 或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在给予提示之后, 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要求。也就是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 勾出生字、词,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 疏通文章文意, 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 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 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解决, 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 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来。坚持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字典随身带, 边看边查;开动脑筋, 边看边想;笔不离手, 边看边画;防止遗忘, 边看边批;为讲故事, 做好准备。这种导读方法, 训练了学生阅读思维、理解、表述等能力。
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过去对文言文的教学, 总把“讲读”错误地理解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讲和读, 以“教”统治“学”, 代替“学”, 久而久之就会压抑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就非常依赖教师。没有了活力的学习就不会有创造, 这样学生没有办法去适应难度更高的高中学习, 也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及不能体现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串讲到底, 包办翻译”的做法, 先让学生把自学中梳理出来的问题一一提出来, 由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请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做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立足课堂, 知识外延伸。
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我们只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上是不行的, 我们还要把课堂的知识带到课外, 做到内外的结合。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 在把握好教材, 把握好学生的前提下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这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着力点。因此, 课堂教学方法、形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再说七年级学生对学习还是以兴趣为先, 他们喜欢的就会非常卖力地学。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掌握的效果, 是视其对课文内容喜欢的程度而定的, 故事性强的, 学生学起来兴趣浓一些, 反之, 则弱一些。在设计教学形式时, 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 设计多变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课标要求的文言知识, 还能迁移所学知识, 阅读课外的文言文文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形式上, 采用演出式、绘画式、讲述式、演唱式 (演唱诗歌) 、朗诵会、欣赏影碟等。这些形式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一些故事性强的作品, 就可以下载一些动画视频材料让学生观看, 然后让学生对此故事做一些最直接的理解。比如《晏子使楚》的教学演出中, 课前让学生对服装、道具、剧本进行一些设计, 在即兴演出时, 等演到晏子到楚国城门时有学生就学几声狗叫来指明那是狗洞, 这样就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趣味。这些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而且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唱、表演、绘画的能力。学生学文言文不再感到苦恼, 反而感到克服困难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从而把学习文言文当作一种享受, 而不是强加给自己的任务, 一种负担。
七年级的学生若在课堂上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课外的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那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增强了。
文言文教学, 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学, 终极目标应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所以, 对于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引起重视, 在起点的时候就能让学生学会不断积累, 克服心理障碍, 这样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真正地让学生去领略我国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个人的修养, 做一个有内涵的人。
摘要: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教材把古典文学作品的比重增加了, 内容的含量也增加了, 这就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上应该拓宽路子, 让学生能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 尤其是要做好文言文的起点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七年级的学生又没有多少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因此,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虽然已经接触了文言文,但数量有限,学生在文言词汇积累,文言语法知识的认知上显然不足。文言语感更是无从谈起。甚至有可能学生在小學里接触文言文的时候,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导致学生中谈“文言文”色变的情况存在。再者,文言文因为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题材陈旧、语言晦涩,七年级的学生想学好文言文,当老师的可能要花上很大的工夫,动上很大的脑筋。
二、学法浅谈
(一)让有趣的故事性取代枯燥的词句翻译。
每篇文言文的教学,如果还是照搬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法的话,早已不行了。翻译法的使用只能是让学生原本不太喜欢的文言文变得面目更可憎,兴味更索然。那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兴趣入手。想方设法挖掘每篇文言文的兴趣点,然后用生活的语言陈述出来,让学生先进入老师所提供的特定情境之中,然后再看课文相关的内容的话,这就有了一个良好的过渡,他们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有兴趣多了。
例如,我在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河中石兽》一文时,我充分地利用了课文后的一道研讨练习题,让学生讲讲生活中你都经历了或者听说了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以致出错或闹出笑话的例子。然后学生就开讲了。学生甲说,他之前有一个同桌,令他很是不爽。穿的衣服破旧,甚至有时候大热天,身上有股很重的汗臭味,他很讨厌那个人。直到有一次,学生甲的自行车坏在了路上,眼看就只能拖着自行车回家的时候,他的同桌刚好路过,凭借他那熟稔的经验,三下五除二就把自行车修好了。从此以后,同桌的形象在他的心里有了一个重大的提升。学生乙说,以前他恨透了蛇,因为爷爷就是在一次野外作业的时候被毒蛇活活咬死的。自从今年学了生物之后,对食物链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他对蛇的印象终于有了一个更为客观的改变,如果没有蛇的存在,我们整个生物链就会失衡。
这么一来,我想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主旨也就是最后一句话“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老河兵的方案原理,我特意找了一些教具,用木头做了一段河床,河床的两端特意各开了一个洞,一头管进水,一头管排水。用老百姓家中的秤砣当其中的一头河中石兽,在木制河床的秤砣边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沙子,直至盖住了整个秤砣,那天我特意把这些学生叫到了化学实验室,一头用塑料软管接上进水口,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在水的冲击下,秤砣纹丝不动,而“其反激之力”却把秤砣靠河床上游处的一层厚厚的泥沙冲走了大半,“渐激渐深”……通过这样的实验之后,我和学生们再回过头理解老河兵的方案时,大家也都懂了。所以,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事实证明,过多的文言词汇解释,过多的文言语法的渗透均是徒劳。因为面对七年级的学生,这些问题只能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倘若把它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那就教死了。我的做法是要求同学们利用早读时间,还有每节语文课前的时间来朗读要学的文言文和学过的文言文,并且要站起来读,读得汗涔涔,那样读一遍的效果远远胜过一百遍的讲解课文。文言文的相关词语的意思就在这朗读中悄然接受,文言文的语感便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发酵,成熟,今后,即使是碰到课外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也能应付自如。
到现在为止,我还保留着一个习惯:要利用早读课下班的机会,亲自给那些背诵好课文的同学打个大大的“背”字,借此提振他们背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地起一个监管的作用。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猜想法应试。
培养兴趣,培养语感不等于放弃词汇,放弃语法。因为,就目前来讲,考试中的题目设计还是有相关的文言词汇语法题目。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但在考试中就傻了眼,那说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是欠缺的,不够扎实的,甚至是无效的。
怎么办?我是这样要求大家的。每篇课文涉及新词汇、新句型、新语法,我会利用课堂抢答的形式加以传授,巩固。而具体的应试当中,如果遇到某些带点的词语翻译,或者翻译某个句子的时候,万一碰到障碍,就用猜想法,联系上下文,猜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上去即可。
总之,如何做好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我的观点就是兴趣是关键,熟读是根本,词汇自然成。
夸父追日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摘自《山海经》)
〔释文〕
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逐太阳的影子,在太阳沉落的禺谷,抓住太阳。将饮黄河之水,不够,又要去大泽湖饮水,没有走到大泽,就渴死在道路上。
夸父与日竞走,在阳光照射下,口渴要喝水,在黄河、渭河饮水,水不够喝,又向北去大泽湖饮水,还没有走到大泽湖,就渴死了。遗留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入:追赶到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③饮,饮于④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⑥,道/渴而死⑦。弃⑧/其⑨杖,化为/邓林⑩。
翻译:夸父与太阳竞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还没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夸父将他的手杖丢弃了,化作了一片桃林。
注释;夸父逐日雕像
逐:角逐;
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得:得到
于:到。
河. 渭: 黄河和渭水;
不足:不够;
北:向北
大泽: 大湖。传说其大横纵千里,在雁门山山北。
至: 到;
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而:表修饰关系;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弃:舍弃。
其: 代词他(代夸父) ;
复习目标:
1、朗读文言文,提高诵读古文的能力。
2、继续积累常见文言词汇。
3、理解重点篇目的主要内容。复习重点:
1、学会分类整理常见文言现象。
2、理解重点篇目的主要内容。复习课时:
4课时 复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伤仲永》
一、有关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有关文章主旨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五岁到十二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三、文言现象归纳
1、朗读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余闻之也/久
2、一词多义
自
并自为其名(自己)
闻
余闻之也久(听说)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于
贤于材人远也(比)贤 贤于材人远也 胜过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如此其贤也 有才能 为
并自为其名 题写 或 或以钱币乞之 用
且为众人 成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把
3、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同“攀”
拉、引)贤于材人远矣
(“材”同“才”
才能)
4、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
今义:判断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今义:或者)
稍稍宾客其父其(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的条理)泯然众人矣(古义:普通而平常的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5、词类活用
忽啼求之(动词作状语
哭着)父异焉(形容词意动
以…..为异)
稍稍宾客其父(名作动
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父利其然也(名作动
以…..为利,认为…..有利可图)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作状
每天)
邑人奇之(形容词意动
以…..为奇,对…..感到惊奇)
6、文言句式
令(之)作诗(省略句)
受之(于)天(省略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判断句)(余)还自扬州(省略句)
7、其他重点字词 未尝识书具(曾经)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义利其然也
(这样)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世隶耕(属于)即书诗四句(写)
8、重点译句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
五、内容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②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③又过七年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3、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从个人情况看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
5、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如①忽啼求之 ②即书诗四句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才是十分重要的。
8、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
9、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10、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
11、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12、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材施教,及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使学”;父利其然也、世隶耕、“邑人”的“捧杀”。
13、“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14、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15、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 不骄傲,勤努力,发扬自己的长处,继续发展。
16、你认为人的天资和 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二者相辅相成,后天教育更为重要。中考真题秀:
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天资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资不算好,但后天勤奋学习,最终也能成材。
第 二 课 时
《木兰诗》
一、作品介绍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二、人物形象 《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是个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机敏活泼、热爱亲人、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奇女子。
三、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 溅溅(jiān)燕(yān)山胡骑(jì)啾啾(jiū)戎(róng)机朔(shuò)气 金柝(tuò)红妆(zhuāng)霍(huò)著(zhuó)云鬓(bìn)傍(bàng)
四、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
2、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 市 名作动 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 动作名 战马 策勋十二转 策 动作名 记下
3、一词多义
愿为市鞍马 名作动 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东市买骏马 集市 衣食所安 养 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只
今义:但是,转折连词)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5、其它字词
木兰当户织 门
旦辞爷娘去 早晨 策勋十二转 记功 赏赐百千强
有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动弹 眯着眼
五、内容理解
1、概述木兰的人物形象。(见上)
2、请例举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
(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3、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并说明作用。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写到了东西南北市,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排比,突出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中考真题秀:
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诗句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描写木兰不畏征途遥远,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概述木兰征战十年,终于凯旋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描写木兰辞官不就而毅然还乡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第 三 课 时
《口技》
一、作家作品 林嗣环,字铁崖,清代
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二、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一次精彩的口技表演,是一篇出色的记叙散文。作者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描摹,赞扬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三、文言现象
1、通假字
满坐寂然
坐同“座”
2、一词多义
以为妙绝(到极点)
手有百指(手指)群响毕绝(消失)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众妙毕背(妙处)
妇扶儿乳(喂奶)以为妙绝(奇妙)
儿含乳啼(乳头)
3、词类活用
妇扶儿乳(名作动
喂奶)妇手拍儿声(名作状 用手zhong)会宾客大宴(名作动
宴请)众妙毕备(形作名 妙处)不能名其一处也(名作动
说出)
4、古今异义
既而儿醒(古义:泛指儿女 今义:儿子)两股战战(古义:大腿 今义:臀部)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 今义:指数量少)
5、重点字词
善
会 施 惊觉 意少舒 稍稍
曳 于是 色
奋
毕
6、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会宾客大宴 省略宾语 抢夺声
5、重点译句
(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四、内容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1、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正面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侧面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技艺精湛。
2、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3、写出学过的体现时间短暂的五个时间副词
少顷 未几 既而 俄而 倏忽 无何 少时 顷刻
4、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
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内容:从反面描写(烘托)了口技者技艺高超 结构:首尾呼应。
6、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善”
7、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三个
1、梦中惊醒
2、渐入梦乡
3、火场百象
8、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次。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中考真题秀:
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
第 四 课 时
《夸父逐日》
一、文学常识
选自《山海经》,它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二、重点字词
1、成语: 夸父逐日 夸父拼命追赶太阳。
褒义: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自不量力。父,古代男子美称,读“斧”
2、重点字词 逐:角逐;
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于:到。
河.渭: 黄河和渭水; 不足:不够; 北:向北
大泽: 大湖。传说其大横纵千里,在雁门山山北。至: 到;
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邓林: 桃林。
三、课文理解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3、“弃其杖,化为邓林。”的深层含义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为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文学常识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二、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
水潦(lǎo)尘埃归焉,水潦:泛指江湖流。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触,碰、撞。昔者:从前。为:做。帝:部落首领。触:碰、撞。绝:断。
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
维:大绳子。系挂大地的绳子.
折:断.
倾:倾向。
故:所以。
焉:这里。
满:够,达到
潦:积水。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流。
而:表修饰,不译。焉:兼词,“于之”。
三、课文理解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这则神话故事实际反映了哪些内容?
①远古时期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②先祖对自然界的巨变的认知。
主题思想:文章反映了远古部落间的斗争,塑造了一位勇敢、坚强、颇具挑战精神的共工形象,从神话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北,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从侧面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四、拓展
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②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2、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孙权劝学》
一、作家作品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二、文言现象
1、通假字
为博士邪
同“耶”语气词
2、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官名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文言句式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倒装句)
3、重点字词
权谓吕蒙曰(告诉)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用)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孰若孤(谁 比得上)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但当涉猎(应当
粗略地阅读)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蒙乃始就学(才 开始从事)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 到)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4、重点译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句子停顿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狼》
二、文言现象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同“只”、“仅”
2、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
止通“只”、“仅” 意暇甚
(神情)狼得骨止
(停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人
3、重点字词
缀
窘
从
敌
薪
顾
驰
黠
耳
苫蔽
并驱
4、词类活用
其一犬坐于前(名作状
像狗那样)
一狼洞其中
(名作状
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作状
钻洞)
5、句子停顿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文言句式
省略宾语 投以骨 省略介词 场主积薪其中
倒装句 投以骨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被动句 而顷刻两毙
7、重点译句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目似瞑,意暇甚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目标明示】
1、背诵、摘录文中格言,积累名言警句。
2、掌握文中“愠、罔、殆、弘、凋、怒、于”等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目标导学】
一、整体感知
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2、教师指导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留二换三弄四补五调六揣七注意。
留(保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换(单音字换成双音字)
弄(弄清虚词的用法)
补(补充出省略部分)
调(调整句子的语序)
揣(揣摩句子的语气)
注意(注意古今义的不同、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3、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1)正音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诲女( )知之乎 不知( )为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凋( ) 矣( )
2、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感悟
理解全文思想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课文讲 ①学习方法:要常复习实习、学思相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②学习态度:应该诚实、谦虚、取长补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③修身做人:要厚道仁义、坚贞守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实词以本义为基点,往往能派生出多个引申义,命题者借此考查一词多义现象:
2,某个实词在不同的语句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命题者以此考查实词在特定语句中的准确含义。
复习实词辨析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实词所在的句子翻译出来。有时还需要翻译前后相邻的几个句子,在“大背景”中去辨别词语的含义。翻译时要注意:
1,兼顾上下文。在两种甚至几种翻译都说得通的时候,到底取哪个意思,要依上下文而定:
2,兼顾语法。有时候翻译出来,按照现代文似乎说得通,但是不一定符合古文的表达习惯。对于这种“摩登文言文”翻译法,要坚决摈弃。
围绕上述备考原则,笔者为同学们介绍7种实用的实词词义辨析方法。
1,语境分析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具有多义性,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作理解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从而准确阐释词语内涵。而文段中的上下文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如2011江苏卷第5题,要求同学们判别“以公少年易之”中“易”的含义。“易”比较常见的解释有更换、不费力、和悦、改变等,原文讲“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将“易”解释为“更换”是错误的。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语境,仔细推敲。
2,课文迁移法
在解题时,将课文中所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常常能推断出实词的意义。高考虽然不考课内文段,但实词、虚词、语法等却基本上是课文中学过的。因此,牢固掌握课本知识,是取得佳绩的最大法宝。
如2011江西卷第10题,B项“臣请妇节,伏矫制之罪”中的“矫”,可链接课本《五人墓碑记》中“且矫诏纷出”一句,二者均为“假托”义:又如D项“亦不能夺之矣”中的“夺”,可链接课本《陈情表》中“舅夺母志”一句,二者均为“改变”义。
3,字形推断法
字形推断法,也叫字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于是实词的“形旁”,就给我们推断词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有:形旁从“韦(金)、木、(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刀)、弓、矛、戈、斤(斧)”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走)、(心)”者与人的言行有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推出“樯橹”是战船。
4,成语求解法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脱胎于文言文,因此其含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若出不意而攻之”中的“意”,很显然于成语“出其不意”的“意”相同,应释为“料想”。又如成语“日薄西山”一词,“薄”,动词,靠近,“薄其营”中的“薄”与此意同,意为“靠近营垒”。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如2011湖南卷《严祺先文集序》一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中的“拔”。由“拔”能联想到成语“出类拔萃”,其中“拔”解释为“超出”,借此排除解释为“拔除”的选项。又如2011山东卷《管子》一文,“泽命不渝,信也”中的“渝”与成语“至死不渝”中的“渝”词义相同,均为“改变、违背”。
5,对句巧猜法
对句巧猜法也可叫做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跬”为小步、半步。
201 1湖北卷的《谏成帝营陵寝疏》,“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中的“离”义为“遭受”,由于这句话同前面“外被项籍之灾”构成对句。因此,我们了解“被”在古文中有“遭受”之义,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同学们在复习文言知识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结构的特点,因为这种“对句”结构经常是命题专家青睐的设题对象。
6,语法定性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动词充当,定语是形容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如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先生赎而归之”中“归”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品,本应该是“返回”的意思,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
又如2010广东卷《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根据“委尸填满沟壑”“识其父兄子弟咸在”中“委”和“识”所处的语法环境,可以确定“委”和“识”都应该是动词作谓语。对义项的解释,“放置”是动词,“标志”却是名词,由此可以断定c项一定是错误的。其他的选项也可根据语境推断法进行辨别。可见,同学们在辨析词义时,要加强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因为高考中用语法分析来判断词义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7,通假判断法
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根据“古音通假时,音同音近的字才能通借”的原则,试着找通假关系,推断出词义。如“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中的“孰”,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就可以推断“孰”通“熟”,是“仔细”的意思。
如2011浙江卷《张文璀传》第16题,“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中的“方”字,它的常用义有“正在、刚刚、办法”等。这样判断试题中的词义,肯定无法确保做题的正确性,这时候我们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可以推断“方”通“仿”,是“仿效”的意思。
【七年级文言文辅导资料】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09-19
七、八年级文言文习题09-20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题11-09
部编七年级语文文言文06-27
部编七年级文言文复习12-13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资料11-29
文言文总结八年级06-02
八年级文言文教案06-19
八年级上册之文言文06-20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