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推荐11篇)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1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此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消费生活方式是不可忽视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较轻,生活环境特别,和社会的其他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他们有强烈的消费需求,但他们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经济上没有独立,消费上也受到很大的制约。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就身边同学做了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月生活费500元到1000元的占了70%,1000元到1500元的占20%,1500元到2000元的占了10%,没有月生活费2000元以上和500元以下的。他们消费主要用于食物、日用品、娱乐方面,小部分用于学习、交通方面。就餐环境主要以食堂和街边饭店为主,也有一部分经常去街边小吃。对于他们的生活费是否够用问题上,70%的人觉得够用。在消费方式上30%人是能省则省,40%有计划花钱,10%不在乎想花就花,还有10%的视情况而定。有50%的人有参与兼职。拥有电子用品方面主要为手机和笔记本。对于消费记账上,30%的人对所有开支记账,40%的人对数额较大的开支有记账习惯,20%很少有记账习惯,10%从不记帐。

综合学校当地的物价情况和消费情况,正常饮食所需要的费用平均每餐5到10元,占据大部分的月生活费,因此500元以下月生活费的基本没有。而如果没特殊情况,基本消费不会超过1500以上,所以大多数都集中在500元到1500元之间。大部分的人两到三星期去一次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以及食品。大学生当中还是很大一部分人存在攀比心理,经常存钱或是向人借钱买好一点的电子产品,名牌衣服、鞋子、化妆品。对于男女生的消费上也是有所差异,女生中有60%的人喜欢控制自己的饮食费用,而在化妆用品上话费较大。而男生中有55%的人喜欢将钱花到游戏或是电子产品上。

从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上分析,从家庭方面,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重点照顾的对象,对自己的子女消费基本上满足供应,自己再怎么辛苦也不愿意亏待孩子。这样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他们,使得他们有种高消费的欲望。从社会环境方面,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让大学生深受影响,各种不正确的消费引导让大学生形成了高消费心理。而也由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欲望高,使得消费体质也有所变化,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提高了,又返回来一定程度导致大学生更高的消费欲望。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成熟,很大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大学生应该要学会记账、预算等,理财能够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从而对今后开支也有一定了解和控制的作用。而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加强克服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考虑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要争。大学生更要有理性的思维去改善消费心理,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10283613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2

关键词:符号消费,中专学生,符号消费行为

在当今生产过剩、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 人们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人们的生活不再以生产劳动为主, 而是以消费活动为主。以前, 农民耕种、饲养, 拿出所得产品来交换自己所需的物品, 人们的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基本重合。现在, 人们的生产场所逐渐变小, 人们生产的场所甚至是流水线上的某个点, 但人们的消费场所却变得丰富多样。

一、符号消费的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他的《消费社会》中认为:消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产活动相对的对于产品的吸收和占有, 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的, 被刺激出来的欲望, 人们消费的不是使用价值, 而是“符号象征”。简而言之, 一件商品越能体现消费者的个性与特点、身份与地位, 越是能将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区别开来, 它就越具有符号价值。

戚海峰在《符号营销》中, 提出了“符号化消费”的概念, “即消费者不再以产品的功能、质量作为唯一标准, 而更加看重能否通过消费这件产品来满足自身心理上的某种诉求, 这种诉求即可以根据自身的某种价值来确定, 也可以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某种时尚。此时的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此时消费的主要对象并不在于商品本身, 而在于寄托在商品身上的意义, 消费者通过占有和消费此类商品从中体会到某种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消费被称为符号化消费”。事实上, 戚海峰提出来的符号消费, 其涵义就是对商品的符号所指, 其意义的消费。

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随着经济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发展变化, 学生的消费结构日趋的综合化。经济方面, 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均收入的提升, 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 导致了学生生活费的充实;文化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中西文化的交融, 西方文化思潮的流入, 西方的消费文化深深影响着国内的学生。

二、当代中专生符号消费行为调查

为了较客观地对中专生的符号消费行为进行描述, 更准确的反应当代中专生符号消费行为现状, 笔者对南京江宁中专校的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 收回196份, 回收率为98%。

从表1可以看出, 外形占比82.6%, 高居各要素榜首, 说明商品的外形已经成为中专学生购买商品时首要关注的重点, 满足自己审美的需要是当代中专生主要的符号消费行为。价格因素仅占比60.4%, 说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 子女数量的减少, 商品的价格已经不是当代中专学生消费主要考虑的因素了。质量的占比仅次于外形居第二位, 说明当代中专生在考虑审美的同时, 没忘记商品的实用性。

从表2可以看出, 对名贵商品的使用, 当代中专学生更对认为此消费行为反映了自己的眼光品位, 名贵的商品在商品的“圈子”中是超凡脱俗的代言, 因此, 换句话可以说, 当代中专生认为自己不俗眼光品位可以通过名贵的商品展示给周围的人。有36%的人认为以上都不是, 占比远超向人炫耀自己、能体现自己身份地位和财富, 说明当代中专生符号消费行为处在满足自己合理需求的理性的范围内。

从表3可以看出, 广告对当代中专生选择商品时的暗示是非常大 (62.7%) 的。说明媒介对大众消费的暗示、大众消费行为的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也充分地证实了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中商品符号“内爆”的理论。人们选择商品时, 不仅仅选择的是它的使用价值, 更多的是选择它所代表的意义价值。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中专学生 (89.3) 选择商品时的依据是商品的外形符合其心情和审美。从本质上来说, 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 对审美的满足和需要也是符号消费。比如人们在选择一件衣服时, 有人认为红的好看, 有人认为绿的好看, 至此, 商品的颜色作为载体反映了消费者不同的审美观。

从表五中可以看出, 当代大部分中专生还是不赞成超能力消费。

从表6中可以看出, 表6进一步说明了当代中专生消费观念的“务实”。“讲究实用, 能用就好”的消费动机无疑是健康的, 注重使用价值的消费。“体现审美、品位或形象”是高于使用价值的消费, 是人满足了生存需要以后的精神上的需要, 对美、个性等需求满足的消费需要, 这是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所需要的消费。

由以上数据调查分析, 当代中专生的符号消费行为有一些特点, 首先, 对美的消费占比很大。学生是个朝气蓬勃, 精力旺盛的群体, 善于接受新理念、新事物, 对于社会变化的感知非常的敏感, 适应能力强, 在这样一个以物为中心的时代, 学生更是走在前端, 把握时代时尚的脉搏。中专生更是如此, 中专生相比较高中生, 学习压力小, 更是需要通过别的渠道来体现自我价值, 差别性消费这个手到擒来的途径, 毫无疑问地成为对象之一。商品外观的差别性, 着眼于外, 更是得到了学生的青睐。对商品的选择, 特别的外观载体凸显出的个性, 成为学生们选择商品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其次, 通过符号彰显个性、品位。改革开放以来, 多种文化观念并存的大背景下, 中专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受到多种文化思潮的冲击, 不拘一格, 展现自我个性是当代中专学生的新面貌。个性的商品“不能幸免”地成为中专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载体。对商品“个性”的消费, 这一符号消费行为, 成为当代中专生普遍流行的消费模式。

马克思关于商品的有用性, 既包括物质的有用性, 也包括精神的有用性, 因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 不同于动物那样简单的满足生存欲望的需要, 而是有更加丰富完整的物质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人必须先满足生存的需要, 不然就不能存在, 但是在满足这种需要时, 他不过是满足动物性的需要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 超越人生理需要之上的消费才是人的消费。基于这样的理解, 当代中专学生对商品符号“美”、“个性”的消费, 属于符号消费, 但这样的符号消费并不应该遭到批判。学校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应该客观地对待学生的符号消费, 在接受理解的前提下, 做恰当的引导。如果生硬地给学生的符号消费贴上奢侈, 浪费的标签, 无疑是对人性的压抑, 是对人作为人的消费的遏制。因为许多符号消费是复合人类的符号性需求, 符合人的本质, 对中专学生符号消费的性质和效应, 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 而是需要一些历史的、社会文化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 高职 大学生 消费

引言

目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90后”的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其独特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总体上来说,高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理性的、健康的,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关注高职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大学生消费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主要有学习消费、基本的生活消费、娱乐消费和交往消费等。

其中,学习消费主要有:学费、书本费、考试费等。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学费和书本费平均每年7000多元。另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取得相关的计算机、英语证书才能毕业,每个学生都要花费考证的考试费和资料费,有些学生还参加相关的培训,需要培训费;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专转本的学习,这也需要一定的费用。

基本生活消费主要有:日常吃饭的费用、通讯的费用、购买水果和零食的费用以及购买必须衣物的费用;随着物价的上涨,学生日常吃饭的费用平均每日要花费30元左右;通过走访调查,笔者所在高校的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平均每月约为1300左右;

娱乐消费主要有:“90后”的高职大学生思想开放,懂得享受生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会到电影院、KTV等休闲场所来调剂生活

交往消费主要有:校园内的人情往来和恋爱生活的消费。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职大学生现在也越来越注重人情往来,比如生日请客、送礼,获得奖学金请客等。还有就是恋爱消费,在高职院校里,学生恋爱还是比较多的,恋爱生活的存在确实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但是也提高了学生的消费支出。

二、高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走访,目前高职大学生消费存在一定的误区:

(1) 攀比心理

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相攀比,不懂得量力而行。调查显示,有些男同学为了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女同学为了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件名牌衣服,情愿節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其它的必要开支,或不惜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另外,生日请客、得奖学金请客,已成为校园中的消费热点,学生还互相攀比请客、送礼的档次。

(2) 失落心理

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因家庭经济条件好,存在着强烈的优越感;也有部分同学因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

(3) 消费无计划性和盲目性

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的消费费用都来自父母,不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他们无法真切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和不易,消费也缺乏计划性,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同学的费用是父母每个月把钱打入到自己的银行卡里,但由于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消费,造成了不少的额外消费,导致了“月光族”、“负翁”的出现,这个以男生居多。

(4) 从众心理。

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消费具有从众心理,目的不明确,容易跟风、随大流。例如目前借贷消费——信用卡的使用已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一部分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人手一份iphone手机、电脑,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利用可以信用卡从众消费,造成经济上的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

[HTH]三、高职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一) 对高职大学生的建议

1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职大学生们应时刻谨记勤俭节约,一点一滴,不乱花一分钱,不盲目攀比。

2要培养理性、健康的消费行为

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 应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及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的实际需求来消费。

3要养成有计划地、健康的消费习惯

高职大学生在消费的前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制定一个有效的消费计划,细化消费项目,做到消费心中有数,避免出现过度消费。另外,高职大学生的消费应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其他消费为辅。

(二) 对家长的建议

1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高职大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消费问题应该予以重视,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认为只要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就任其消费,而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帮助其判断消费是否合理,引导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

2家长自己应在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方面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应作好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做到健康节约消费。在消费方面,家庭的教育应当在前,学校的教育在后,这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 对高职院校的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

2通过学生活动宣传健康消费

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营造出积极的消费氛围,从意识形态上起到宣传带动作用。

3鼓励学生勤工助学

培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教导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顺利完成学业。

4确保合理消费奖、助学金

在评定奖、助学金时候要实事求是,确保是给那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要对奖、助学金的消费进行监督。

5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

学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四、结语

目前,高职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存在一定的误区,学校、家庭要多方面加强教育,积极疏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念,确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培养理性的消费行为,养成合理、文明的消费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这关系到学生的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雷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消费心理的塑造职教论坛,2011(21)

[2] 张东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消费为例2010(21)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4

耐克运动鞋是世界第一体育运动品牌nike推出的一款鞋子类别。耐克运动鞋的设计符合人体运动学原理,使得穿着脚感更好,运动时候更舒适,便捷。耐克运动鞋最大的特点和特征在于鞋身侧边有耐克勾勾的标志。运动鞋是人们日常生活,运动,旅游的消费品之一,更是热爱运动的人们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因此,运动鞋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尤其是像耐克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其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就更为广阔了。

在几年以前或许大家对运动鞋的消费并没有现在这么普遍,然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购买一双运动鞋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品牌运动鞋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合肥这样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会城市里,人们对运动鞋的消费就更平常和普遍了。因此针对耐克运动鞋在合肥的消费状况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首先,我们从消费者的收入情况出发,研究收入对耐克运动鞋消费状况的影响。我们将运动鞋的价格分为100元以下、100元到150元、150元到200元、200元到250元以及250元以上五个层次,调查发现约有13%的人会选择消费100元以下的运动鞋、20%的人会选择消费100元到150元价位的运动鞋,比例最高的是150元到200元的运动鞋,约占32%,200元以上价格越高消费人数越少。通过调查中对消费者收入状况的简单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价位选择通常是和自己的收入挂钩的,收入较低者较倾向于价位偏

低的运动鞋,而收入较高者一般都会购买价格相对较贵的运动鞋,其实不光运动鞋的消费状况如此,我相信大家在消费任何东西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商品价格与自己的收入联系起来。这一点说明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价格因素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往往收入越高,就越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相应的所能接受的商品价格就高。

其次,我们对耐克运动鞋消费人群的年龄进行分析。无论是从接受调查的对象分析,还是从整体年龄的比例分析,年轻人都是耐克运动鞋消费群体的“绝对主力”。其中,尤其是13-25岁的青年人是运动鞋消费群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运动鞋消费的主力军。由于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充满活力,热爱运动,对于品牌又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独特的追求,因此,他们构成了运动鞋消费的主体。而其他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则大为减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运动鞋主要是用于休闲运动,体育活动,而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运动量较少,对运动鞋的需求不大。或者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适合穿其他类型的鞋子,例如中年女士一般会穿高跟鞋,而男士则穿皮鞋较多。

消费者收入对能够接受运动鞋价位的影响总体来说没有性别上的本质差异,但是我们发现性别对运动鞋的消费状况有一定影响。从低价位消费数量来看,女生较多而男生消费较少,从总体上来看,运动鞋的男性消费者也是多于女性消费者。其原因主要是,同样年龄阶段男性的运动量一般要大于女性的运动量,而且男性在购买运动鞋是一般较注重质量,而女生也是比较看重外观款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运动鞋是生活必需品,近78%的消费者是由于这个原因选择购买运动鞋,而33%的消费者是因为运动鞋正在促销降价而选择购买。除此之外,分别有11%和6%的消费者选择了产品样式引人注目和追赶潮流作为购买原因,10%的消费者是因为身边的熟人和朋友推荐而购买。这些选项中选择的男女比例相当,男性和女性购买原因几乎相同。

对于消费者在购买运动鞋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57%的消费者选择了品牌,77%的消费者认为价格和质量是主要考虑的因素,72%的消费者选择了款式,还有分别12%和2%的学生认为流行和其他因素也能影响消费决策。从调查结果看来,女生会更加注重品牌和款式,选择品牌的女性占32%,男性只占25%,选择款式的女性占40%,男性占32%。比较而言,男性更加关注运动鞋的材质,这一项男性比例为25%,而女性比例只为19%。从分析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原因,可以看到,不管是男性消费者还是女性消费者,他们最看重的都是运动鞋的穿感和质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顾客的体验感知价值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比较注重“实用”的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永远是把质量放在首位的,这个可以说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产品耐用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所追求的,另外,选择款式时尚的人也不少,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也开始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这也是各类品牌之后的营销所要注意的。

运动品牌不同于时尚品牌,更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个人认为,运动鞋的样式更新较慢,使用寿命较长,所以对于运动鞋的更换频率不像时尚品牌那样频繁。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每月购买一次以上运

动鞋和每半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数比率分别为3.5%和38.14%,每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数占总数的26.80%。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平均每半年会更换一次运动鞋。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月购买运动鞋和每季度购买运动鞋的被调查者中,女性比重高于男性;而每半年和每一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中,男性比重高于女性。简单地说就是短期内女性消费者购买运动鞋频率要高于男性,而从长期看男性比列要高于女性。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绝对的,也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足以代表大多数消费者。

对于在最喜欢的运动鞋品牌的选择方面,有41.86%的女性消费者选择了耐克,买像耐克这样的一线品牌,主要是因其固有的品牌魅力和附加值以及能够满足消费者自我喜好和价值认同的产品和风格,耐克这个国际运动鞋品牌巨头,它的营销创新主要在于于其传播。它采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迈克乔丹等进行传播,还利用电子游戏设计耐克的专用游戏。每当新款式推出之后,它请乐队来进行演奏,传播一种变革思想和品质。耐克的传播策略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建立其高度认同的品牌资产价值。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耐克从1999年开始集中火力进攻女性市场,创建与女性交流、沟通的全新方式。首先为女性创建舒适的购物环境, 其次,耐克女性运动鞋的设计适应女性节奏多变、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耐克公司的设计师为女性设计出一种看起来像是凉鞋的运动跑鞋,一双没有鞋帮的运动跑鞋,受到顾客的欢迎。耐克公司还为练瑜伽功的女性设计了简朴、优美、紧凑的“耐克”瑜伽鞋。这都是耐克公司重视女性消费市场的表现,耐克

公司充分分析了女性购买运动鞋的需要,女性消费者购买运动鞋一般都不是为了“像刘翔跑得一样快”,“像乔丹打篮球打得一样好”,也就是运动功能是其次的,女性消费者注重的是时尚感和个性的体现,也就是满足尊重的需要。与此相对的,对于最喜欢的运动鞋品牌的选择,男性消费者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李宁和安踏两大国内运动鞋品牌,另外,与女性消费者的选择不同的是男性消费者选择运动鞋的范围较广,并不像女性消费者的选择比较集中,这些都与影响男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关,对于男性消费者而言,运动鞋的运动功能是他们最注重的,而所谓的个性的宣扬则没有女性需求那么强烈。在这点上,耐克做得很不错。

最后从调查可以我们还可以发现:总体来说,大部分消费者喜欢在品牌专卖店购买运动鞋,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的运动鞋质量有保证,穿起来舒适,性价比相对较高,所以颇受消费者青睐。在百货商场购买运动鞋的比例也较高,占到37.11%,可能是由于百货商场品种多,可供选择的机会大,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所以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网购作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场所的新生力量也开始逐渐壮大。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5

地信一班 李强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们这次的调查课题旨在了解学生的消费问题,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饮食,娱乐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从而对次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一,金钱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金钱的价值观可浓缩为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奉引的信条.它说明了,人没有钱不能生存,但并不是为了钱而生存的.金钱是有两面性的.首先,从物质交换的角度看,金钱的的确确是万能的,它能买到你需要的一切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统观人类活动的全部,可以发现金钱是很大的局限性.有了钱,固然可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未必能获得精神上的富裕, 例如知识,能力,亲情等等,都难以用金钱买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从前,有不少人谈钱色变.可如今,却在金钱的魔刀下面动摇了,不但理直气壮地谈钱,并且千方百计地挣钱,人们都尽情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乐.诚然,靠勤劳致富的人们赚了钱以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也是无可非议,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青少年,也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不良影响,慢慢滋生了金钱崇拜的心理.因此,金钱与消费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上产生了猛烈的撞击.二,近朱者赤,过墨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对金钱的认识也往往受大人的影响.在波涛汹涌的经商大潮中,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们在还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据地位越来越突出,“有钱就可以得到一切”,“有钱就不会被人看不起”的金钱价值观正在日趋形成,它们侵蚀着还需少年纯洁的心灵.金钱至上的观念在朦胧中被他们所接受,使他们的社会主义的责任心,义务感和社会道德观念日趋淡化.三,羡慕与攀比

羡慕,是一种往上看的感觉.当一个人拥有了你一直想拥有却没能拥有的东西时,你理所当然的会羡慕.别人有了私家车,你会羡慕;别人有了自己的房你会羡慕;别人的车子比你的档次高,你也会羡慕;别人的驻扎比你的豪华,你还会羡慕.这是一种抬头仰视的感觉.这种仰视会给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打击.攀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以这样说,攀比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每一个人攀比的对象各有不同,攀比的内容五花八门罢了.但不管怎样的攀比,其结果却很有限:一是把攀比变成一种发奋图强的动因,进而赶上和超过攀比对象;二是把攀比变成不满和牢骚,自惭形秽,怨天尤人;三是把攀比变成不切实际的想象,空中建楼阁,想入非非;四是把攀比变成诋毁别人的理由,无中生有,以求心理平衡;五是把攀比变成自我解脱的理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人不如人,不如不比人;六是把攀比变成对亲人的一种伤害,别人能怎样,你却不如何;七是把攀比变成劝进的一种方法,人家有作为,你也能成才;八是把攀比变成一把双刃剑,欺己损人,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环境或者是别人的无能;九是把攀比变成依附于人的偏见,摇尾乞怜;十是把攀比变成诱发兽性的因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五,反思后的疏导

面对中学生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如果不认真疏导,必将成为中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顽症.因此,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包括中学生自己都应该深刻地反思,充分认识到,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滋生出来的金钱主义思想是不容忽视的,理应为学样工作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广大中学生进行金钱价值观的教育应提到日程上来,并且家长也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严格要求孩子,让他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1, 完全决策权:指中学生能完全支配所占有的金钱,如买书,光碟,衣服,体育用品,卫生用品,零食,小型电子产品等金额较小又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的商品时所拥有的决策权.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才是完全的商品消费者,一般所指对中学生的消费分析也即指对拥有完全决策权的中学生的消费分析.2, 参与决策权利:关于这一部分的消费可能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但所涉及金额较高,使个体的消费决策权降低,家庭的权力开始增加.比如购买电脑及其他贵重电子产品,个人旅游,出国留学等情况.此时中学生个体的决策权力下降,最终决定将受家庭影响,但我们看到整个家庭的消费决策仍然以中学生为中心.因而纵使我们不能把此时的中学生作为完整的消费客体研究,但还是该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3, 决策参考权:很多时候,当家庭一些消费决策与中学生个体关系虽然不大,但所涉及金额较大时,家长仍会征求子女意见,在减少决策风险的同时,也在寻求家庭成员的广泛支持,如买房,买车,购买高档家电……,在中学生所能参与的经济活动中,决策参考权最不具有决定权,除农村市场以外,这一层面中学生参与的消费活动一般不会引起商家的注意.一,当代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二,当代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进一步了解调查,我们小组制定出调查问卷专门针对我校的高一学生对于消费观的看法进行调查,针对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消费,支配金钱的方法,生活的基本费用进行调查.在这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分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查寻资料法,总结分析法.并且,我们小组在研究时有明确的分工,以方便调查.我们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1)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作开题报告——探索研究——报告研究成果.(2)进行分工(3)确定研究方法

(4)进行问卷制作及问卷的发放和回收(5)对问卷进行统计并针对某些问题分析(6)进入活动后期的整理分析及总结 一,结题感受

通过这次研究活动,培养了我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群体协作的精神,坚定了我们行动的信心;通过研究性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社交能力,口才能力,对于消费方面的相关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探索,使我们对原有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通过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对问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手段.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功进行,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和师生们的共同协作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体现出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二,对同学们的建议

中学生应正确消费观念,它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提高中学生理财能力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自己对金钱的管理能力.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品牌,盲目的攀比,不要挥霍无度.要有目的的,有限度的消费,毕竟我们还是学生衣食住行靠的都是父母……现在花的钱都是父母血汗钱,更应该节制,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课题由来(研究背景)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有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研究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查询资料法,总结分析法 备用课题 高中生恋爱问题 研究阶段 收集资料 汇总资料

分析数据,得到相关结论 形成论文 所需时间 2~3周 预期成果

分析中学生消费情况,引导中学生绿色消费 指导教师 建议和意见

下面是我们小组对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问卷,参与人员包括:高中生初中生.中学生消费问卷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您经常吃零食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2.您经常购买辅导书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3.您买东西时讨价还价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4.您经常购买一次性用品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5.您经常光临路边摊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6.您购买衣服时抱着什么心态 A.喜欢就买 B.必要才买 C.合适就买;7.您的消费理念是什么 A.做好消费计划 B.肆意挥霍 C.能省就省;8.您在花钱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A.什么都不想 B.不花白不花 C.该花就花;9.同学过生日,您会如何选择礼物 A.自己动手制作 B.去商店买便宜实惠的 C.越贵越好;10.您选购时一定要名牌吗 A.一定要 B.无所谓;调查结果 高中生 初中生 A B C A B C

1.65% 33% 2% 80% 19% 1% 2.55% 35% 10% 67% 30% 3% 3.29% 20% 61% 19% 11% 70% 4.64% 23% 27% 65% 26% 9% 5.50% 48% 2% 60% 33% 7% 6.55% 33% 12% 46% 19% 35% 7.37% 23% 40% 36% 15% 49% 8.46% 34% 20% 37% 24% 39% 9.7% 66% 27% 12% 58% 30% 10.32% 68% 37% 63% 问卷分析

大多数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买东西,根据以上数据看重实用的比例大于注重品牌,但也只有百分之十二的人会在购买前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有少部分人对自己的花费作了一个计划,并坚持到现在.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财习惯,但很多中学生还在盲目的消费.心得体会 付出才会有收获

——研究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长,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负责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研究性学习结束了,我们的汗水也付出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的收获了吧...是的!我觉得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越是困难,越要坚强向前.我们小组就是本着这种精神才能够取得这次活动的成功.在活动组织方面,我的组织能力的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动手动脑方面,我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都有了很大进步.在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经验.在面对困难时,我想我已有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在困难中变得坚强.当然,这次活动的成功也要归功于我的组员们,虽然组长这一职务是“主心骨”,可是如果没有我这些任劳任怨的组员们的帮助,我想我们这次活动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完成.就算在这过程中有些小小的失误,但是我们还是成功的挺过来了,不是么

当代大学生手机消费心理调查报告 篇6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认为手机在您生活中的重要性?

A非常不重要B不重要C一般重要D重要E非常重要

3.你能接受的手机价位?

A 800以下B 800~1500C1500~2000D2000以上

4.你喜欢的手机样式是?

A 直板B滑盖C触屏D旋转E翻盖

5.你喜欢的手机类型?

A日常实用型 B游戏娱乐型 C日韩个性型D学习功能型

6.你觉得手机内存多大够用?

A 16GB 8GC 4GD 2G

7.你对手机照相和MP4 功能的要求?

A 两种性能要求高 B要求一般,实用就行 C不是很在乎

8.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持久耐用B信号灵敏C实用省电D功能齐全

9.您喜欢的手机颜色是?(可多选)

A黑色B白色C其他

10.你最喜欢的手机的品牌?

A 国际知名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苹果、三星等)

B 国内品牌机(联想、中兴、TCL、海尔等)

C稍有名的山寨机(天宇、金立等)D 不知名的山寨机

11.经常使用手机干什么?

A娱乐 B方便联系家人C学习和工作D受周围影响 E 炫耀自己 12.你所能忍受的手机电池最低待机时间

A7天左右B12天左右C20天左右

13.你觉得多大的屏幕合适?

A 4.0寸及以下B4.5寸C5.3寸D6.0寸

14.从下手机促销方式中最能吸引你的是哪一种?

A购机赠话费B现场打折 C送相关配件 D抽奖活动 E其他

15.你喜欢的设计风格是?

A小巧玲珑B时尚前卫C简约硬朗

16.您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

A价格 B品牌 C功能强大D性能E售后服务好F便携性

17.您喜欢的手机附加功能是?

AMP3MP4功能B 数码相机功能 C 上网功能

D GPS功能E 手机单机游戏

18.你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新上市的手机?

A电视B报纸C宣传单D网络E朋友

F卖场海报G宣传活动

19.目前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手机,他们可能还无法满足你的要求,你期望他们还有什么样的功能?他们有什么不足?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7

本研究以沈阳工程学院在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为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学生的消费状况,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调查问卷的发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差异等因素,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代表性和科学性[1]。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1 份,其中有效问卷565 份,有效率94.2%。其中男生355 人,占总数的59.2%,女生210 人,占总数的40.8%。按照年级划分大一学生120 人,占总人数的21.2%,大二学生140 人,占总人数的24.8%,大三学生150 人,占总人数的26.5%,大四学生155 人,占总人数的27.4%。按照生源差异划分,来自城市的学生176 人,占总人数的31.2%,来自城镇的学生有98 人,占总人数的17.3%,来自农村的学生有291人,占总人数的51.5%。此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结合小组研讨和个别访谈等方法,力求使所调查的内容能够更加准确和翔实。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及特点

(一)消费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家庭是其主要经济支柱

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用于消费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生活费平均约90.2%来自父母,1.4%来自奖学金和助学贷款,0.9%来自亲戚朋友的资助,5.5%来自个人兼职的收入。另外,还有2%为其他收入所得。从生源来看,城市学生的95.5%和农村学生的82.7%的消费收入都来源于家庭供给。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大多数学生消费资金来源于家庭外,学生的个人兼职收入所占比重相对比较大,来自农村的学生打工、做兼职的现象较为普遍,其经济独立意识比较强。

(二)月平均消费水平不平衡,有两极分化趋势

在大一至大四学生群体中,大一学生“900~1 200 元”选项占总人数的35.93%,为四个年级之首。而“1 200 元以上”紧随其后,占总人数的29.69%。“700 元以下”仅占12.5%,“700~900 元”占21.88%。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仍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将数据分至不同年级进行内部统计)大一中“大于1 200 元”仍位居第一;大二“1 200 元以上”更是遥遥领先;直至大三,43.75%(多数)的人维持在700~900 元之间;而大四或许因为找工作等开销,56.25%的人处于“900~1 200元”之间。

(三)消费习惯非理性,易冲动和盲目消费

以“平时消费习惯”切入,意在通过不同学生的花费心理研究得出不同的消费习惯。大一至大四学生群体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大一也许是刚刚脱离高考的束缚或对生活无过多定义,31.25%选A“大手大脚”;大二已适应独立的大学生活,但仍挡不住物质的诱惑,故43.75%的人多选B“事后后悔”;大三、大四已更深入地认识到生活的艰辛与赚钱的不易,均固定在C项。

(四)消费支出多样化,生活、学习消费支出比重高

纵观四个年级,娱乐休闲消费支出在“200~300 元”占28.1%,但A—D比例不相上下,且D“400 元以上”为18.6%,证明仍有一部分人沉迷于娱乐而与现实脱轨。具体来看,大一,以“200~300 元”高票当选;大二,“400 元以上”以37.5%占大多数。两个年级进行对比,或许因为大二生活更安逸而导致学生沉浸于精神享乐中;较之大三、大四,他们更务实,均以“200 元以下”为主,占43.75%。数据的最低值同样能反映数据的多样性,少数选“400 元以上”,证明大多数同学更脚踏实地,不挥霍钱财。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缺乏合理的计划和控制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在消费的时候缺乏计划和控制。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购因其网上商品的种类繁多、价格低廉、方便快捷而赢得众多大学生的青睐,成为购物的首选方式,这也使得有些大学生经常流连于各大主流购物网站,购物时不是关注其实用性,而是受到价格、视觉等因素的影响购买毫无实际用途的物品,大学生消费呈现非理性化的盲目消费。

(二)攀比消费现象比较突出

调查发现,大学生之间的攀比不仅局限于学习上的攀比,还有穿衣、交男女朋友等方面的攀比。总之,有比较的东西或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大学生之间的攀比对象[2]。在调查的565 名学生中,有52.7%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主要关注商品的档次和品牌,很多大学生不是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而是以拥有各类品牌作为炫耀的资本,且这种趋势正不断蔓延。人民网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官方2009—2010 全球年度报告》称,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 岁下降到目前的25 岁[3]。

(三)超前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信用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是导致当前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很多大学生对信用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无法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便产生了超前消费的现象。这种超前消费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大学生生活压力和信用的不良记录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便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校园、社会的稳定和谐。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勤俭节约是中华的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阶段是他们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产生影响。因此,各高校应该把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纳入“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比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教学内容时,向学生进行消费观念的教育,倡导“健康与适度”的消费观念,反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透支消费,提倡有计划、有节制的消费,要“量入为出”,充分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消费状况,不增加家庭负担。同时,各高校要在“两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讲座、报告、辩论、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的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二)增强家庭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90.2%的大学生的消费开支来源于家庭。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作为家庭来讲,一方面,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实际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教育孩子对消费要有正确的态度,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确定自己的消费标准[4]。要在大学生的金钱供给上严格把关,多给少给不应该由孩子说了算。有些时候,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或是把关不严,才养成了孩子不良的消费习气;另一方面,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把握他们的消费动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习惯,对不良的消费行为应予以及时纠正,引导孩子合理、适度地消费。总之,家庭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

(三)增强社会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影响作用

学校置于社会之中,外在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社会角度出发,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念。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尤其要治理高校周边的环境,极力整治那些不良的、低俗的文化娱乐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内容、形式兼优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大学生精神消费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5]。

参考文献

[1]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牟艳娟.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论坛,2008,(4):195.

[3]冯莉莉,徐凌忠.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3,(12):120.

[4]郑洁.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现状及矫治策略刍议[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2):11.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符号消费;自我认同

Symbol Consump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Self-ident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U miao-tao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gin to put Symbol Consumption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in their own consumption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In the process of Symbol consump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chieve self-identity by showing personality, chasing fashion and consumption show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positioning. But we must have a view into two with the students in consumer issues on the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self-identity through reasonable consumer.

【Keywords】College student Symbol Consumption Self-identity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25-02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当代社会中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之一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受西方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不只停留在仅是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即质量和价格),而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属性正越来越高地受到他们重视,那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于是符号消费开始被他们有意无意地纳入了自己的消费决策中。符号消费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是自我认同的体现和表达。大学生对符号消费的关注说明了他们对自身的自我认同的关注正通过符号消费来建构。

1 符号消费与自我认同的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人类进入了一个经济和文化全球同构的语境中,与此同时,形成于西方消费社会的消费主义这种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不断地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这种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需要的满足,而是为了不断追求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也就是说,人们消费的商品不只是传统的物质形态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象征价值,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符号消费的消费。

符号消费的理论基础来源于1996年社会学家让·波得里亚首先提出的“符号价值”概念,认为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他认为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的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就越高。可见,符号消费就是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商品的物理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性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声望和表现其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等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概念和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成为了人们自我认同的主要表现形式。

人们的自我认同心理是有关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态度的心理,它是与符号消费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特征相对应的。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吉登斯透过 “反思性”,即社会实践总是持续不断地由新近到来的有关这些实践的信息加以检验和重塑,因而连续不断地改变它们的特征,由此不断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在全盛现代性的条件下,自我认同受到了全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并在反思性的作用下,被不断地投射和改变,并塑造出新的自我。自我认同的“内容”,即个人的经历由之建构的特质,也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子系统——消费活动,构成了自我认同的形成、创造、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方面。个体的消费行为既是个人塑造个体认同的原材料,同时又是受自我认同的指导和支配。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决定了“我”消费什么才符合自我的身份地位。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决定了“我”在消费时,哪些消费内容和形式是符合“我”的地位、身份和认同的以及哪些是不符合的。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这种而非那种生活或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正如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所说的,“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

2 大学生符号消费中自我认同的体现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构成,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较为特殊。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为提高大学生消费质量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一种以传媒为载体,以大众为对象,以鼓励消费来体现人自身品位、人格和价值的消费主义文化也逐渐蔓延开,也悄然改变着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于是一些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消费欲望的冲动和浮躁心理,出现了符号消费的特征,并以符号消费方式来实现自我认同。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符号消费中的自我认同状况,我们以浙江林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调查研究的规范选取多层次、多样式在浙江林学院中的各二级学院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和座谈。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占发放问卷的95.7%。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中的自我认同主要表现为:

2.1 展现个性。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大学生,尽管身在象牙塔,却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打破传统的生活消费观念,渴望展现一个更加炫丽、独立的自我。因此,他们的生活消费,处处都表现着一种个性自由与开放。在问及“您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什么”时,从调查中得知36.2%的学生选择样式和效果,选择品牌、质量、价格的分别为24.5%、21.2%、18.1%。由此可见,追求个性在大学生的消费决策中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又如问及“您一般选择在哪里购买服装”时,选特色店的学生高达34.8%,其次选专卖店的占31%,而选大型购物中心和普通店各占15.9%和19.3%。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个性的重视程度。而在问到“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个性”时,选择穿着打扮的学生竟高达42%,另外,选择举止谈吐、内在修养和休闲娱乐方式分别占23.3%、28.5%和6.2%。从这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学生消费水平的上升,传统的认为内在修养比外在表现如相貌、穿着打扮,甚至是举止谈吐更能真实地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的观点逐渐地不为大学生所认可,在他们眼里,外在的显现比内在的修养同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表现自己个性的最令人一目了然的效果最佳的途径。

根据以上调查我们大体可以得出结论,由于每个大学生自身条件不同,个性心理存在差异,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消费行为的个性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在消费过程中还喜欢标新立异,希望能够以独特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品位。因而,他们往往喜好个性化的商品用以突出自我。

2.2 追逐时尚。追逐时尚是大学生消费的另一主力表现。从大学生对衣着、学习和生活用品的消费情况来看,追逐时尚已是一种趋势。消费过程中追逐时尚既反映出一种消费的符号性,也表达着大学生被社会认同的渴望与自我同的肯定。在消费中,大学生站在资讯的前沿,对于青春、时尚、流行元素更有着敏感的洞察力。在传统与时尚之间,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关键词是“独特风格”,是个性的展示。大学生喜欢的先锋消费品均带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的色彩。这次调查显示,对于“时尚” 、“流行”、“时髦”这些语句,大学生中有23%-36%的人表示出偏好。而对于“您购买服装主要是为了?”这一问题,有近32.4%的大学生选择追赶时尚。对于“您认为自己穿着是否时髦、流行”这样的问题,大学生的肯定答案占25.2%。这可以说明,大学生对时尚消费的认同和现实表达,体现了“示同”和“示异”心理,也就是说,一方面大学生借消费时尚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同意社会阶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借消费时尚显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2.3 炫耀消费。大学生在消费中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是为了所谓的“寻找自我”而进行的购买,或是为了与他人相比以显示自己处于“优越”地位或具有“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消费,就有炫耀性成分。通过对林学院的调查结果表明,以手机消费为例,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是87%。从购机目的来说,67.7%的人是为了“通信需要”,20.3%的人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5.6%的人是因为“受到别人影响”,6.4%的人是“没有原因就买了”。也就是说,32.3%的人根本没有购机的打算,但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而改变了主意。从购买手机的价格来看,30.6%的人买的手机是1000元以下,37.5%的人买的是1000-1500元,25.9%的人买的是1500-2000元,6%的人买的是2000元以上,,其中1000-2000元的手机倍受青睐。手机的价格高低已成为大学生个人身份的象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另外,在大学生眼中,品牌商品的重要性具体体现?调查显示,对“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重品牌”的选择,56%的学生表示“注重”,3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仅有14%的学生表示“根本没有考虑”。对于“您认为穿名牌服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认为“用名牌面子”的所占比例最大,占被调查者的44.3%,30.5%的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既是为了给他人看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愉快”,25.2%的人认为“主要穿给别人看以免被人瞧不起”。可见,当今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提高,对于名牌商品购买的主要动机具有明确的自我取向,希望通过消费名牌获得“幸福感”,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早熟、求异、新潮、时尚和前卫来炫耀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和价值。

3 对大学生符号消费中自我认同的反思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符号消费的倾向日益明显。而大学生群体在符号消费过程中主要通过展现个性、追逐时尚、炫耀消费等方式来达到自我认同,以实现自我定位。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在他们看来,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且还要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要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朴素被视为“老土”已经过时,品牌和时尚才是追捧的对象。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群,和其他阶层的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身份地位意识。然而因其身份的特殊,处境的尴尬,他们有着更为迫切的自我认同的需要以实现自我定位。相对于大学以前的青少年来说,社会更倾向于把他们看成是成年人。然而,相对于社会上其他成人群体来说,他们却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除了少量的额外收入,绝大部分仍来源于父母支助。大学生生存境地的尴尬,使他们在社会等级图谱上找不到自己的确切位置,这就使他们比社会任何阶层的人都更依赖符号消费划分自己的社会阶层,进行自我定位。

大学生是一群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都很强的个体。对于他们来说最强有力的影响群体往往是他们身在其中的大学生群体本身。这个群体给予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动力,也有压力。大学生在吃穿用等上面反映出来的炫耀性消费就是这种影响的体现。通过消费,不同的学生个体通过消费传达不同的讯息,而在他们本人看来,这些讯息会使事情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比如,家庭富裕的同学会借助消费高档、名牌产品显示自己殷实的家庭背景和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达到“示异”的目的;家庭贫困的同学也会通过选择性品牌消费掩饰自己家庭财力的不济,更不愿让同学因此而看不起,或觉得没面子。

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具有不稳定特性,正因为不稳定,才在行为上,尤其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具有显著的符号导向,即越是能够体现身份、地位、个性、偏好和品味的商品越能被他们认同而加以占有与吸收。在他们看来,这些符号能够充当他们有关自我的代言人、翻译者。然而,也正因为不稳定,他们的符号消费,尤其是时尚消费充分暴露了他们对自我的怀疑、不安与否定,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合适的。由此看来,自我认同不仅构成大学生心理压力之源,而且构成其生活的核心任务。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如果过分地注重符号消费而过度地追求时尚和个性,过度地攀比进行不合理的消费以及淡薄理财意识和观念等,这必将可能导致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很容易滑向“符号的深渊”而导致种种问题,进而就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的接班人就成为我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的任务之一。而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出现的符号消费状况,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以简单的对或错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那么,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同时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消除不良消费,倡导和谐消费、适度消费,并且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通过合理正确的消费来巩固和提高自我认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蔡雪芹.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J].学术论坛,2005,(9)

[5] 徐佳丽.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6] 侯玲、王洪斌、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4)

当代小学生消费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篇9

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标准、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的时候没有条件达到所需的物质,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满足子女们的要求;有些家长整日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只能在经济上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铺天盖地的消费广告难免对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的小学生们产生刺激和误导作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一批批“出手大方”、满身名牌、追求享受攀比的小款爷、小公主。在热闹非凡的大超市里,孩子们大肆购物,家长在旁边忙不迭地付钱;在香气扑鼻的肯德基、麦当劳里,孩子们大啃鸡腿汉堡,家长们坐在一旁喝着矿泉水;在新潮的名牌运动休闲鞋帽商场里,孩子驻足不前,家长紧皱双眉;在富丽堂皇的饭店酒楼里,孩子过生日喝五吆六,家长跑前跑后……这一幕幕情景发人深省,又令人担忧……近期我们在扬州市区范围内,以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活动了解当代小学生的消费状况、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调查小组人员如下:

组长:xx

成员:xx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组的10名成员均来自育才小学五(5)班,我们分成若干小分队,利用双休日和放学后的时间,在市区文昌广场、肯德基文昌店、部分小学校园门口开展了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各50份,收回有效家长问卷47份和学生问卷48份,其中98%的调查对象为扬州市区小学独生子女及其家长。问卷形式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问卷内容涉及家庭收入状况、学生零花钱的`来源、数量和支配方式,家长为孩子的日常支出、平时的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内容。经过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

(一)大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消费有一定约束

调查对象中,月收入4000以上的家庭占46.8%,3000—4000元的占36.17%,500—1500元的占4.25%、1500—3000元占19.15%,家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只占6.38%,被调查对象中,低收入家庭只占少数。

在这些家庭中,除了3名同学平时没有零花钱外,大部分小学生都有一定的零用钱可支配,其中62.5%的同学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内,16.7%的同学每月零花钱在50—100元之间,有8.3%的同学每月零花钱在100—150元之间,150元以上的只占8.3%,

每月为孩子的零食饮料支出,60%以上的家长控制在100元以下,超过100的占40%左右。

可见小学生每月零花钱的数量并不和家庭收入成正比,不管家庭收入如何,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月消费能尽量控制在50元以内,说明家长们对子女的消费并不是没有约束的。当他们给孩子零花钱作为奖励时,65.96%的家长会控制在50元以内,只有12.76%的家长会给孩子100元以上的奖励,这一点还是令人欣慰的。

(二)与子女教育有关的家庭消费占较大比重

被调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长都在双休日为孩子安排了兴趣班课程,有关子女的各项支出中,占据前两位的是:上兴趣班(占80%以上)和买书(近60%)。

此外,花费在为孩子买衣服、外出吃饭和娱乐的支出分别占34%、8.5%和12.7%。调查中,72%以上的家长偶尔带孩子到西餐厅就餐,每周去一次的有3位,半月一次的有4位,每月一次的有7位。除了带孩子吃西餐以外,还有不少家长在双休日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电影或外出游玩。

(三)大部分小学生可支配的零花钱十分可观

除了每月能从父母手中领到固定金额的零花钱,大部分孩子还会有一些其他“收入”,如爷爷奶奶额外给的零花钱、过年时数量可观的压岁钱。在被调查的48名小学生中,有4人过年能收到4000元以上的压岁钱,3000—4000元的有8人,19名同学的压岁钱在1500—3000元之间,15人在500—1500 元之间,500元以下的只有3人。

此外,每当他们学习取得了进步、考试得了第一名、帮着家里做家务也都会得到不同的奖励。所有被调查的家长都表示在上述情况下,会对自己的子女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而且一般都是物质奖励。不过,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一些有意义或有纪念价值的奖励,如书籍、文具、衣服,也有的家长会随便买一些零食,或者直接给钱。总之,大部分小学生手中可支配的零花钱还是十分可观的。

(四)小学生独立消费现象占相当比重

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如果要买东西,有58.3%的同学会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有33.3%的同学通常自己做主,只有8.4%的同学完全由家长决定。这说明小学生们相对独立完成消费行为的超过半数,完全独立完成消费行为的也占不小的比重。

我们分析认为,现在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可支配能力,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家庭消费水平普遍上扬,家长有能力满足孩子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愿望往往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有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家长宁愿自己吃少点、穿差点,也愿不让孩子受到委屈,有的家长贪图轻松享受,只要子女不去打扰他们,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而另一些公务繁忙的家长,由于觉得愧对孩子,便常常以金钱补偿。

大学生月消费情况调查 篇10

问卷说明

您好:

我是工商管理四班的调查员,想了解您对大学生月消费状况的看法,为这一消费状况的发展提供帮助,本次调查为匿名调查,请您认真城市的回答,谢谢您的支持!(请在相应的答案上打钩)

基本情况

性别:1.男2.女

年级:1.大一2.大二

是否是独子:1.是2.否

家庭住址所在地:1.城市2.城镇3.农村

单选题

1.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

a 500元以下b 500—800元c 800—1200元d 1200—1500元

2.您现实中的消费来源

a 父母给予b 勤工助学c 奖学金d三者兼有

3.您每月的消费主要项目是什么?

a 伙食b购物(服装,饰品)c学习用品d 交际

4.您平均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等)是多少?

a 20元以下 b 20—50元c 50—80d 80元以上

5.民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是多少?

a 300元以下b 300—500元c 500—750元d 750元以上

6.您平均每月的电话费大约是多少?

a 50元以下b 50—70元c 70—90元d 100元以上

7.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是多少?

a 20元以下b 20—40元c 40—60元d 60元以上

8.您每月用于聚餐请客的支出是多少?

a 50以下b 50—100元c 100—200元 d 200以上 e 没有

9.想买东西钱不够怎么办?

a 先向别人借b 向父母要c 用自己平时存的钱d 其他(放弃购买等)

10.您认为目前大学中的消费氛围如何?

a 很好,完全符合同学的要求b 较好,对同学的消费有积极影响

c 一般,不太符合同学要求d 较差,缺乏学校的有序引导

e 极差,文化消费市场比较混乱

11.你的消费理念是

a 能省则省b 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c 看到喜欢的就会买

d 毫不在乎肆意挥霍e 其他

12.您对自己找兼职赚钱的看法

中国消费者牛年消费情况调查 篇11

益普索(Ipsos)为深入了解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下的消费信心,对消费者就当前经济和个人財务状况、未来预期以及消费行为变化进行了调查(调查以入户方式在2008年底进行)。此项调查主要针对女性消费者,所以对快速消费品行业(FMCG)的企业起到尤其显著的作用。

1基本乐观——中国消费者尚未受到严重影响

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总体来讲,是令人乐观的。绝大部分消费者在接受调查时感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许多受访者称,尽管经济出现衰退,但他们的消费习惯未受到约束。对中国经济仍抱有很高的信心,而且平均说来,消费者对他们自己的消费习惯并未表示出太多担忧。

受访者呈一边倒的态势认为,他们对大件商品和小件家庭用品的购买力并未发生变化。94%的受访者称,与六个月前相比,他们用于购买日常家庭用品的资金至少保持不变,更有甚者相比六个月前更充裕。这一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目前对花费的信心,与六个月之前毫无二致。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在对未来六个月进行预期时,从平均指数上看,消费者的乐观态度并不强烈。益普索(Ipsos)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形势以及个人的财务状况并不那么乐观。

在此次益普索(Ipsos)调查中,受访者对未来的期望,与当前形势相比,稍显黯淡。调查结果显示,30%的消费者目前相信他们的个人财务状况“好一点”、“比较好”或“非常好”。但是,在对未来六个月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时,只有11%的受访者表示会“好一些”或“好很多”。

2趋势表明产品价值将会是消费者购买品牌时关注的重要因素

就购买力而言,几乎所有消费者目前都处于相同的处境。低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现在的购买力与调查前六个月相同。对高收入水平消费者的调查几乎得出相同的结果,这说明所有社会阶层目前的消费能力,与六个月之前相比变化非常小。但是,月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要强烈许多。而低收入受访者对未来六个月则缺乏自信。

此次益普索(Ipsos)调查还揭示出了中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模式。他们不论是来自低收入、还是高收入家庭,都将继续偏向购买物美价廉的品牌/产品。受访者将其购买行为定义为“很大程度上受价值驱动”,而无论他们的富裕程度如何。数据表明,受访者对其个人财务状况的信心越大,那么她在购物时就越有可能购买质量高的品牌/产品。

3相关度的分析有助于识别消费者行为

一般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非常稳定,尤其是在与海外居民相对比时更是如此。但她们在此次调查中也提到了,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如果消费者继续对经济及其自身处境丧失信心,那么日常家庭用品的开销会有所减少就不足为奇。相关分析显示一旦消费者削减购买大额商品的支出,继而也会减少购买日常家庭用品的开销。如果消费者普遍开始削减开销,那么购买行为将迅速发生转变。

上一篇:保育员个人学习计划下一篇:12级党章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