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推荐12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篇1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10〕寻: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一寻;

〔11〕闻:听;

〔12〕畏:畏惧,害怕;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篇2

(一) 从试题导向来看, 紧扣课标, 淡化教材, 注重对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试题材料新颖, 突出能力立意, 注重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 贴近现实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从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等多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与水平;考查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从整份语文试卷来看, 涉及到课内的内容很少, 但是每个考查点, 都离不开教材中所学的知识, 离不开平时语文学习中应获得的能力, 注重对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二) 从命题思路来看, 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在保持往年命题特点的同时, 有3点变化:

1. 整合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试题, 突出试题检测的有效性。

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同一背景下设题, 一方面有效节约试卷版面, 减少文字阅读量, 另一方面突出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所设的5道小题以“书博会”为背景,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让学生在书香浓浓的情境中, 去创作设计并写出感受, 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 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关于读书的重要意义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2. 设置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今年文言文阅读增加课外篇目, 设置课内与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而且今后课外文言文的比例将逐步加大, 最终将全部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旨在正确引导文言文教学方向, 有利于改变教学中猜题押题、机械训练的现象, 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设题主要涉及文言词语、文言句子、主旨把握、内容理解等内容。所设题目切中重点知识, 而且所设的课外文言文句子在翻译上只要通顺即可。从考试结果来看, 学生在课外文言文试题中的得分反而比课内试题得分高。

3. 淡化作文审题, 更加关注真情实感的表达。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减少了审题障碍, 作文试题改变了以往考查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设题方式, 设置了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 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着重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作文题目为两选一, 两个文题都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的抒发,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让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又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

(三) 从试题的科学性来看, 语文试题的命制严谨、规范。

语文试题内容丰富、合理;表述严谨、流畅;问题清楚、明确;图形清晰、美观;形式灵活、生动;试卷布局合理、规范。试题命制坚持原创, 屏蔽所有复习资料中的成题, 全部由命题人员自编或者改编, 较好地把握了难度, 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7:2:1, 有效地检验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体现新课程中考命题的要求, 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并具备一定的区分度, 试卷结构、考查点的覆盖面更趋于科学性、合理性。

(四) 从考试结果来看, 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业水平。

2011年牡丹江市区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为6 919人, 试卷满分为120分。根据统计, 牡丹江市区语文平均分为84.79分, 如果折合成百分制, 平均分为70.66。从图1可以看出, 90分~100分的人数最多, 为2 287人, 占考试人数的33.13%, 110分~120分的人数最少, 为22人, 占考试人数的0.32%。低分人数比较少, 30分以下的占2%。总体来看, 语文考试成绩分布比较分散, 从30分到100分, 各个分数段人数呈上升趋势, 100分以上人数相对减少。如果折合成百分制, 72分以上为及格, 及格率为80%左右。

二、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书写不工整、不规范, 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的丢分是因粗心、马虎造成, 如第1小题, 将所给的文字“用楷体字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一些学生因为马虎大意, 出现了抄写错误的现象, 填字、漏字, 甚至写成错别字;在古诗文默写和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比较常见, 一些学生卷面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 错字、别字现象严重。可见学生在汉字的规范书写和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问题。

2.课内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主要表现在: (1) 古诗文默写中出错率较高, 本属于教材中客观性的内容, 却因为记忆不清、掌握不扎实、书写错误而丢分。 (2) 文言文阅读中课内词语解释 (书写注释的内容) 、翻译丢分的学生较多。 (3) 一些学生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辨别不清, 掌握不准确, 造成混淆。

3.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须加强。如第4题、第9题, 对于图表中的内容不能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进行概括, 往往只概括图表中的部分信息, 缺少对材料的全面把握。再如第16题, 许多学生只是从原文中摘抄句子, 不善于从文章中提炼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4.作文中套写、仿写现象仍然存在, 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尽管近两年中考语文试题强化了对学生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 但是, 仍然有不少学生作文中出现一些套写、仿写、改写的文章, 一些作文大段篇幅套用作文书中的华丽语言, 内容浮华, 不知所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一些教师应试指导中为了学生得高分, 鼓励学生背范文, 以备考场应试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 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抄袭, 鼓励学生说假话, 作文也自然就没有真情可言。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问题, 对学生作文要求标准过高, 用一些优秀作文或者范文的标准要求去“规范”学生的作文, 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活的思想和独特的经历, 不是可以规范的, 被“规范”了的学生作文, 一定是失去了血肉的模式化东西。此外, 学生作文中套写、仿写的现象, 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缺少知识产权教育, 缺少诚信教育, 应该引起语文教学的重视。

三、当前语文教学的侧重点

1.强化写字教学, 培养良好习惯。

让学生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当前学生字迹潦草、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比较多的现象, 语文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 着力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从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抓起, 学生的每天、每节课, 每一个写字的机会, 都要注意规范写字要求, 加强指导, 持之以恒, 不可松懈。其实语文学习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习惯, 所谓“习惯成自然”, 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持之以恒, 需要循序渐进, 关键看教师有没有恒心, 有没有耐心, 有没有决心。

2.夯实语文基础, 研究学习规律。

教材中一些文学知识、字词、经典句子、优秀古代诗文等基本知识和常识, 需要学生牢固掌握, 无论课程怎样改革, 语文学习中的必备知识是不可省略不可忽视的, 不能因为新课程中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就忽略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关注和培养。三维目标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 更不可偏废。在初中阶段, 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语文基础, 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 并在反复训练中不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语文学习是有规律的, 掌握了学习规律, 学生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语文教学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按照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

3.加强对语文教材的有效使用。

尽管我们中考语文试题中涉及到语文教材中的原题很少, 但是, 所有语文试题的考查点都来自于以教材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因为中考试题中不考课内阅读就省略教材中的自读篇目或者舍弃教材中的精美篇目去搞课外阅读训练。叶老先生很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发挥好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 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既要走进去, 又要跳出来, 运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4.作文教学须求真务实, 遵循规律, 循序渐进。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篇3

一、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对于文言文,学生需要反复诵读,才能增强语感,进一步获取初步的感性知识。因此初中老师在教学文言文诵读时,对学生的指导内容要包含朗读时的节奏、语调、语气等。也必须指导学生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正确断句,让初中学生先领会句子内容,然后根据意义进行划分。一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文言文诵读,也就为学好文言文打下了基础。只有在理解学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说在2015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云阳洞北小刚记”这篇文言文试题中,第一个小题就是要求用斜线标出“其亦知勤事之酬耶”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有2分的分值。若是学生无法领会这句话的意思,断句也就极容易出错。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传授初中学生一些断句方法。让学生知道“主谓之间必分、发语词与后面内容必分、关联词与后面内容必分、动词与宾语应分、修饰语与中心词可分、介宾短语不能分”。这些断句方法在平日里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使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内容“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初中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深入认知。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把班级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诵读,以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二、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

1.文言文翻译教学

翻译是初中语文老师文言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许多初中老师也很重视,不厌其详逐字逐句给学生进行细解,使得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变成老师一言堂、学生当书记员的课堂模式。这样不仅老师辛苦,学生也会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乏味、枯燥的情绪。学生昏昏欲睡的场景在许多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堂是很常见的。在初中更多的是使用直译法,力争字字落实。教学第一步是以汉语代替文言文词语,化单音为双音节。第二步是补齐漏掉的词语与音节,调整语序。第三步,将译句置入原文,检查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再进行修改调整。因而,初中语文老师把翻译方法教授给学生之后,要懂得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手里。比如“云阳洞北小刚记”中第一段“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箨”字在试卷下方有注解,老师讲解时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互相分工协作,通过看注解、查工具书等方式结合上下文自行尝试翻译。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先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懂得如何对这一段句子进行断句的基础上再尝试翻译。初中学生对此段内容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后,容易引发学生半知半解的情绪,激发学生想要知道文章意思的心理。一旦这样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答案学生才会记忆更牢固。老师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讲出自己小组翻译的内容后,在综合所有小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修改或补充等。从而不仅能够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还能让初中学生对所探究内容的答案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深入。

2.抓重点

中考时,对于文言文翻译题的阅卷评分要点就是抓重点词、句。所以语文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讲解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文言实词加以积累。通过以点带面,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比如说常见的“之”、“而”、“于”、“以”、“其”等文言虚词,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比较,促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对教材中重要的文言文内容进行背诵,掌握重点内容翻译。比如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桃花源记》中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醉翁亭记》之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等。这些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翻译就可以让初中生把其翻译全部背诵,然后语文老师再选取一些与课文文章难度差不多的课外文言文材料给学生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翻译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某些特殊的字,比如说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还会遇到某些特殊的句子,比如说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一词多义、判断句等。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教授方法时,点拨过程中不要只是纯粹的讲语法,还是需要根据文章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尽管在中考试卷中,此部分内容并不作为考试重点,但是却有利于初中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对此部分内容的教学多加重视。

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懂得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所学文言文内容进行思考、探寻,利用学生竞争心理,采取比赛模式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文言文翻译、断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梳理 篇4

第一册

重要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重要语句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重要成语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重要语句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重要成语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重要语句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中考语文成绩提高的方法技巧

基础知识方面

拼音、语音、字形、字词、古典文学、古诗词、名篇好文记忆背诵赏析等基础知识,要牢记。这是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根基。课堂专心听课,课后温故知新,要极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理解一直是初中语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考试占的分值也很大,所以,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通过教师对课文的分析来提高阅读水平。

因为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典型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去做阅读理解,所以听教师分析课文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提高自己阅读水平的一种方式。

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篇5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痛的感情。

(3)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史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

(4)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不定,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6)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比喻、虚实结合。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答: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3.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经历的哪两件大事?①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②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响应号召起兵抗元。

6.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或者: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7.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8.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答: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先激愤后激昂即可)

9.颈联有怎样的写作特色?

答:惶恐滩和零丁洋巧用两个地名表达双关的语义,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达作者特殊的心境。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渲染出作者抗原失败后惶恐不安的心态、孤苦无依的感叹。

10.选择题。

(1)下面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D.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应为前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两句则笔锋一转)

(2)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

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11.理解性背诵。

(1)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4)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1分)

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分),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4、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1分)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

6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

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⑷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瓢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答先激愤后激昂即可)

2、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答:比喻、虚实结合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近即可)

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意思相近即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⑶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

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

⑷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瓢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简述本诗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情感线索:前六句是反复渲染激愤悲苦的情调,后两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答先激愤后激昂即可)

2、简析本诗三、四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答:比喻、虚实结合

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意近即可)

4、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虚词总结 篇6

一、之

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

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

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

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

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

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

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二、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三: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四、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五、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六、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七、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

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篇7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初中阶段常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十五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那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代替,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及意义。通过反复训练,熟记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

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是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正确理解词义及文言句式,需掌握关键性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依据各类句式的特点,正确把握文句的意思,着眼点放在对课文核心句、文眼句及其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式的理解及翻译上。在今后的中考中,句式的理解和翻译,仍是考查的重点。

【技法指津】

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考试难点是寓意或人物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的概括。这可以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入手,进行归纳提炼。当然,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课外应多读一些诸如《寓林折枝》、《成语故事》等书籍。

广泛阅读,进行有针对性复习。

1、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窥谷忘反”中的“反”通“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词类活用: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腰白玉之环”中的“腰”,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挂在腰间”或“腰上系着”;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通过分析比较它的一般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注意迁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思考它最适合的意义。

【样题点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 愈

高一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整合 篇8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考题 篇9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词代表人物,他的豪放词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感。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选自《稼轩长短句》。“丑奴儿”为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为题目。(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二、重要注释:

1.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2.层楼:高楼。

3.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休: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7.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年轻时登高远眺,气壮如山,不知愁苦。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指其涉世未深。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爱上层楼”,指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于是故作深沉,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来作诗。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从而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2.词的下片,作者着重写而今历经艰辛,饱尝忧患,满腹抑郁、深沉的愁苦。

“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概括了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

作者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前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曾经年少轻狂,故作深沉,如今愁到极点却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作者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洒脱,实则内心沉重,充分表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3.辛弃疾的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通过“少年”和“而今”,无愁和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四、习题:

【第一组】

1.词中“强说愁”的意思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丑奴儿”是词的标题,“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副标题。

B.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C.词的上片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核心,回忆了年少时66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

D.词的下片表现“而今识尽愁滋味”,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的深沉和悲愤。

(答案:1.无愁而勉强说愁2.D分析:A错在“丑奴儿”应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题目;B错在“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应是“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C应是回忆了年少时不知愁而强说愁。)

【第二组】

1.词中“欲说还休”的意思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中第一个“爱上层楼”,与上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B.上片中第二个“爱上层楼”,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C.下片中第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D.下片中第二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的“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积极乐观,将愁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豁达。

(答案:1.想说而最终没有说2.D分析:这里的“欲说还休”表面轻脱,实则沉重,充分表现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第三组】

1.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词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写少时无愁“强说愁”,描绘出词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

B.下片写出词人历经沧桑,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

C.全词以“愁”字贯穿,上片的“愁”与下片的“愁”在内涵、程度、意境上是相同的。

D.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

(答案: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C分析: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上片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欲说还休”的是关怀国事,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 篇10

1.了解并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常见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准确地写出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理解、掌握那些含义基本不变,但结构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实词。

3.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根据该词所处的具体语境作出正确的解释。

4.能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并做出解释。

5.了解文章内容和大意,对文章(或文段)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能够概括和归纳。

6.背诵默写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部分。

【知识要点梳理】

文言文考查历来在中考中占有重要一席。因为,文言文学习不仅在语言层面上有助于吸收古代语言的精华,丰富现代汉语的写作表达能力,而且,它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情操的重任。20xx年的中考,是使用20xx年3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及20xx年秋季使用新语文教材后的第一次中考。因此,在承继近一两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基础上,文言阅读试题的内容将有所变化。变化的依据就是新大纲的要求及新课程标准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就要重视这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文言文的表述。

语文中考文言文训练题 篇11

〔北齐〕文宣帝

顷者风俗流宕①,浮竞②日滋。家有吉凶,务求胜异。婚姻丧葬之费,车服饮食之华,动③竭岁资,以营④日富。又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始以创出为奇,后以过前为丽。上下贵贱,无复等差。今运属惟新⑤,思蠲⑥往弊,反朴还淳,纳民轨物⑦。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⑧。

(选自《北齐书·文宣帝纪》)

【注释】

①顷者:近来。流宕:这里指放荡,不受约束。

②浮竞:争名夺利。

③动:这里指常常。

④营:这里指谋求。

⑤运:时运,天命。惟新:更新。古人把国家建立说成是禀受天命。这句是说北齐国新建立。

⑥蠲(juān):除去,免除。

⑦纳民:使臣民有约束。轨物:使事物规范化。

⑧中:适中,适度。

【译文】

近来世风民俗放荡而不受约束,争名夺利(的风气)日益增长。家里一有喜事或丧事,一定要(办得)奇妙出众。婚姻丧葬的花销,车子礼服饮食的奢华,常常是用尽一年的财物,来谋求一天的富足。甚至奴仆(都)佩戴黄金珠玉,侍女(都)穿着绫罗绸缎。开始的人以初次出现为新奇,后来的人以超过前人为华丽。地位高低,富贵贫贱,不再有什么等级差别。现在我国新立,欲除去以往的弊端,复归于朴实淳正,使臣民有约束,使事物规范化。可以根据事实状况(来)具体订立条文法规,使(人们)节俭(一些)而适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者风俗流宕,浮竞日滋竞:比赛

B.动竭岁资,以营日富营:经营

C.上下贵贱,无复等差等:等级

D.今运属惟新,思蠲往弊运:气数,命运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顷者风俗流宕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车服饮食之华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①动竭岁资,以营日富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①后以过前为丽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有吉凶,务求胜异。

(2)纳民轨物,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篇12

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眼里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我心里暗暗地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因为这样脖子都变得僵硬了。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做一幅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鸣叫一般,我连忙拍手叫好。

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突出部分当成山峰,凹下去的部分当成山谷,我便凭着遐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感到心情愉快而又满足。

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吞了进去。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等到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论语十则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就要改正。”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山市

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一会儿,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檐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山市”。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矮矮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

城中有像楼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多得可用亿万来计算。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

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形态不一。过了一会儿,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消失了。

咏雪

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太傅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友人。

智子疑邻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和听者的关系。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塞翁失马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作者刘安 西汉时期人 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驻地。邻居们都为此来安慰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经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坏事呢?”

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那个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一同保全性命。

重点词归纳

骸骨 裹藏 葱茏 优雅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峰峦 崩塌 弥漫 一霎间 姿态万千 狩猎 喧嚣 喑哑 静谧 篡夺 更胜一筹 津津有味 毫不犹豫 畅谈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堕 丫杈 憔悴 诀别 荡漾 嫌恶 什物 惊惶 瑟缩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逮 树杈 霎时 水波粼粼 匿笑 祷告 攲斜 炫耀 滑稽 头衔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缥缈 笼罩 澄澈 绵延 莽莽榛榛

上一篇:西安工程大学模拟招聘会策划下一篇:关于小学生作文橘子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