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阅读及作文指导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景阅读及作文指导

写景阅读及作文指导 篇1

18.文章题为“青瓦情思”,但第一段却从细雨写起,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考查要点:考查对文章结构与内容的把握。(共4分

规范答案:①由细雨写起,引出“瓦房”、“瓦垄”,进而引出下文对“青瓦”的描写及作者对“青瓦”的情思(1分,显得含蓄而自然。(1分

②(运用叠词、比喻等手法,为全文营造出优美迷人、绵延悠长的意境和情调,紧扣文章标题。(2分

答案分析:第一点是结构上的作用。要点有两个:A.引出下文内容;B.含蓄、委婉、自然。具体表述形式可灵活,如,由细雨含蓄而自然地引出“瓦房”、“瓦垄”和对“青瓦”的描写以及“青瓦”的赞美。但是,如果只答“A.引出下文内容;B.含蓄、委婉、自然”,而不结合文章内容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甚至是

更少。

第二点是内容上的作用。要点也有两个:A.写出了什么意境,或营造了什么氛围(因为文段是写景的;B.与标题照应。具体表述形式也可灵活,但必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题型总结: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散文(包括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不是开门见山,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在开头通过对本文主要表现的事物之外的他物的描写,来委婉地、曲折地表现。如果命题是问这样写的作用,我们可从以上两个方面作答。

题型拓展:(1、如果开头不是通过它物写景,而出现与上述类型相反的情况,如,“青瓦啊,令人难忘的青瓦啊!”这样直抒胸臆的开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①内容上: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青瓦的强烈的思想感情,给全文定下了浓重的抒情基调。②结构上:点题(或照应题目,③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对青瓦的描写。提醒注意:凡事不可犯经验主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9.阅读全文,概括作者“读”出了青瓦的哪些内涵。(6分 考查要点:考查对语段信息的筛选和归纳。(共6分 规范答案: ①青瓦历史悠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②青瓦雅俗共赏,贵贱咸宜(或宠辱不惊,朴素无华;③青瓦忠于职责,平凡而谦逊;④青瓦历久弥坚,坚韧有力。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答案分析:主要抓住反映“物”最本质的字、词,进行概括总结。而这些字词主要存在于抒情议论性的段落,或夹叙夹议的段落。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表现青瓦品质的文段主要是第五、第六段。那么,就可以在五、六两段筛选概括信息了。

20.怎样理解文章第11段“历久弥坚、给人

启迪的青瓦啊,你已然成为我心中的一道风景、一座丰碑!”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6分考查要点: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

规范答案:含义:青瓦的内蕴给我精神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陶冶;(2分 作用:①呼应标题,卒章显志,表达作者对青瓦的情思;(2分

②由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直接抒发作者对青瓦的赞美和崇敬之情。(2分 答案分析:(1关于含义: 所谓含义,就是字面所包含的意思。考查这类题,一般是要求把形象的、含蓄的、意味隽永的、一语双关的等等词句,用直白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

句子常常是比喻句、拟人句、象征句、双关句等,句子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

(2关于作用: 第①点是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一是呼应

标题(有的文章还照应开头,一是卒章显志(有的文章在前文已经显了志,即上文已经有抒情议论性的显示中心的句子,那么,最后再用表达中心的句子就不是卒章显志了,而是强化主旨或升华主旨了。具体显什么志,还得答出来,比如这篇文章可答作:表达作者对青瓦的情思,表达作者对青瓦赞美,表达作者对青瓦崇敬等等。

第②点是所用表达人称或说是所用语气的作用,这样的题一般考查的是由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二人称的好处或作用,要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上的:常用“人格化”“生动形象”“拉近距离”“更强烈地表现”“便于表现”等词语来表达组织语言,二是思想上的、情感上的,常用“表达了……的情感”等词语来组织语言。题型拓展:如果针对本文最后一段,直接问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那么,作答时要答三个方面:内容方面;艺术手法方面(包括人称转换;结构方面。也就是说答案包括了含义和作用。

21. 请简要赏析第六段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至 少两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 分)考查要点: 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 赏析。规范答案:① A.运用排比手法,B.“铺 在„„” “铺在„„” “铺在„„”,C.表现青 瓦忠于职守的品质,语势强烈,富有感染力; ② A.运用比喻手法,B.把青瓦比喻成名流、大师、伟人、大腕,C.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青瓦 谦逊而朴素的人格; ③A.运用拟人手法,B.“骄奢” “自诩” “变 节“负心” “忠于职守”等词 C.,使得青瓦具 有了人的品格,表达了对青瓦高贵人格的由衷 赞美; ④A.运用联想,B.由物及人,C.赞美了具有 青瓦品格的平凡而谦逊的人,升华了对青瓦的 认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每个 要点 3 分)6 答案分析:(1)其答题模式是:A.运用了……手法(技 巧)B.表达了……(内容:文中具体词语),C.有……效果。具体表述形式也可灵活,如第① 点的

写景阅读及作文指导 篇2

1.以“心中的风景”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定立意; (2)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600字; (4) 不得抄袭; (5)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 自然是一曲美妙的歌, 自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面对自然, 你会发出人生的感悟。请你以“面对自然”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定立意; (2)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600字; (4) 不得抄袭、套作; (5)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 又可喻指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件感人的事情、一个新的好政策……

请以“春风吹又生”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 卷面整洁, 字迹清晰。

写作指津

写景, 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 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由于写景类作文有如此多功效, 所以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中就一直没有缺少过, 像四川成都市、江苏徐州市、湖南长沙市等地区都考到了写景类作文。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致观察, 抓住景物特征

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 千姿百态。同样是山, 但山与山的形态不同;同样是水, 而水与水的姿态各异。即使是同一时间的同一景物, 也会因观察的人、观察角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观感, 但不管如何, 任何景物自有其自身的特征。所谓特征, 就是指此一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独特的个性。像《春风吹又生》这篇文章, 你就必须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进行写景, 即使是意识情态下的春景也应当如此。

二、遵循规律, 理清写景顺序人们观赏景物

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 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景物描写与作者观察的视角要紧紧联系在一起, 要么从视觉, 要么从触觉, 要么从听觉;要么俯视, 要么仰视, 要么平视;要么以动衬静, 要么以静衬动。写景一定要自然清晰, 形象准确。写景更应该注意移步换景, 有如移舟前进, 时过景迁, 景观随之改换,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意在笔先, 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 不应为写景而写景, 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题一般是通过“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来表现的。要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 就必须把作者的独特感受写进去, 应该在写景的过程中穿插作者的心理活动和直接抒情。只有这样, 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 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 情景交融, 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书中静静地躺着一片红叶书签, 它像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铭刻在我的心中。

奇崛的高山褪尽了昔日的秀美, 飞挂的瀑布为山涧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 翡翠般的急湍, 奔腾!冲撞!烂漫的红叶层林尽染, 抹上了一笔笔绚丽的色彩, 迸发出生命的热烈, 飘然而下的无边落叶, 将生命的光华定格在精彩的瞬间。

我弯腰拾起一片落叶, 试图从网络状的金色叶脉里, 破译出叶子光彩艳丽的生命轨迹。

忽然, 我有了一个冲动, 将落叶放在书中, 当成一枚别致的书签, 像一叶扁舟, 载着我去祖国的天空中遨游一番。

那晚, 我第一次美滋滋地睡着了。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片落叶, 被狂风卷到了空中, 飞扬旋转, 尽情展现生命的色彩。饱经风霜的诗人发出了“花须连夜发, 莫待晓风吹”的感慨声声如重雷, 终于唤醒了沉睡的心灵。

那片落叶已在我心中驻扎了下来, 装饰着我心灵的窗户, 让我感受了祖国的历史, 光荣文明。每当看书困了累了时, 摸一摸叶片上那粗糙坚挺的生命线, 看到那路标似的线路直指前方, 一股热血就会在心里喷涌, 让人无时无刻感受着祖国。

有人说春天的新绿, 夏的深秀, 秋的熔金, 都离不开叶子装点着色。没有树叶的季节和原野, 是一种残缺和失误, 多么令人沮丧感伤。落叶记载着生命的历程, 虽然短暂, 却光彩一生。如果在有限的岁月里, 能最大限度地发散生命张力, 拓展生命空间, 那么, 当生命像落叶般飘零着时, 就不是一丝怨悔的叹息, 乃是一声金色的欢唱。

很难说生活在风景中是幸还是不幸, 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丝风景, 它是不存在的幻象, 却又时时刻刻把我们包围, 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点评:这是一篇彰显才情的满分作文, 其突出之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巧设悬念借景抒情文章开篇抒情, 设置悬念。“书中静静地躺着一片红叶书签, 它像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铭刻在我的心中。”一片红叶为何会铭记在心?读至结尾, 我们方知红叶之于“我”是一种启迪:“如果在有限的岁月里, 能最大限度地发散生命张力, 拓展生命空间, 那么, 当生命像落叶般飘零着时, 就不是一丝怨悔的叹息, 乃是一声金色的欢唱。”不仅点明中心, 而且深化了主题, 起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作用。

二、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章中间一段叙写红叶的来历, 语言优美, 倾注了习作者全部的情感。

精品采撷:

来到大街上, 街道两旁的树木长出嫩叶, 花儿露出笑靥。人们脸上洋溢着微笑, 怀着愉悦的心情, 迈着轻盈的步伐, 顿感无比清爽。阳光时而强烈, 时而柔和。走进公园, 花香扑鼻而来, 我被吸引到一片桃花盛开的地方。婀娜多姿的桃花有的含苞欲放, 有的则傲立枝头……蜜蜂在这花丛中嗡嗡地闹着。草坪上, 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互相追逐。我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更感受到了一种跃跃欲试、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考生《春风吹又生》

山头的一团雪“哗”地将冷脸笑成花面, 桃花攻陷了小山头, 河水溢满了池塘的容忍度, 看那枝头憔悴的梅, 香消蕊零, 在飒飒的风中仍挺立枝头。想一想冬日里, 雪色充盈了空气, 百花仍娇嫩得不敢伸头, 这株傲骨的梅啊, 早已“凌寒独自开”。颇具韵致的花瓣, 琥珀般具有慑人的魅力, 不引蜂蝶, 不舞雪飘。斑斑点点的红与白透着娇羞的神韵, 更透着凌雪欺风的铮铮铁骨!从枝头托起的一朵朵尘世绝唱到繁华竞妍时的孤零彷徨;夕阳里, 乍暖寒气仍留,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我终于体悟到了梅的风流, 梅的气节, 骤然间我想到了有着梅一样铮铮铁骨的易安居士!所谓大明湖畔, 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自然之音, 孕育着磐石般的坚强!

——一考生《谛听自然之音》

早晨, 太阳刚刚露出它那优美的身姿, 她的光, 温和而不猛烈。而人们呢?早就起来做早饭, 家家的烟囟里冒出了烟, 每一家都准备做早饭。小孩子们读书朗朗, 大人们的身影随处可见。

中午, 下起了小雨, 微微的斜风伴有一丝凉意。这乡间是受不了大雨的, 因为她们太美了。弯弯的柳树笑弯了腰, 再加上小雨、斜风, 太像一幅水墨画了。可能出自明代的画家之手。小雨点, 像一个美丽的音符“滴答滴答”奏起了欢快的乐曲。这里的彩虹经常出来, 下一些小雨, 也能把彩虹引出来。开始我是不相信的, 但是后来我相信了, 因为这场小雨过后真的有一条灿烂的彩虹出现, 真像毛泽东爷爷说的一样“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一考生《心中的风景》

新题预测:

1. 以“又是一年春来到……”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不得抄袭;

(2)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600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5)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来了, 冰就融了;春天来了, 草就青了;春天来了, 花就开了。

自然如此, 人亦如此。关怀让我们体味到人间的温情, 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滋润, 鼓励让我们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在这温情、滋润、力量中, 我们快乐, 我们成长, 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请以“春暖花开”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要有真情实感, 不得抄袭;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不少于600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5)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3.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有种东西, 你看不见, 又摸不着, 但是它时刻在你身边, 那就是风。

每当风轻轻抚摸你的脸时, 你会觉得温馨。每当风迅速地划过你的脸时, 你会觉得痛。

春天的风温和, 它可以调和我们的心态……冬天的风刺骨, 它可以考验我们的信念, 锻炼我们的坚强, 磨炼我们的意志……成长中, 风一直伴随着我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风是我们的良师。

然而, 还有一种风更是让我们为之神往, 那就是意识形态的风, 比如周杰伦的“中国风”, 时下“流行风”……

请以“风”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要有真情实感, 不得抄袭;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不少于600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景文章的阅读 篇3

我们该怎样阅读写景文章呢?

一、明确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等。如《三味书屋》一课的第二段是按空间顺序写的: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长城》一课是按观察顺序写的。“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变化规律来写的。《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是按景物类别来写的:先写了张家界神奇的群峰,又写了张家界美丽的溪流。

二、理清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前者简洁明了容易掌握。移位换景结构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的,这时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作者位置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层次。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就是以空间的变换顺序安排层次的。作者运用了如下提示段落的词句:

1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2进了大门就是中央大厅。

3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

4从大礼堂出来,我们又上楼去参观北面的宴会厅。

5我们又参观了几个会议厅。

6走出大门的时候……

通过上述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空间的变换,是随着作者立足点的移动而变换的,即,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大门。运用这种顺序记叙,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地表现出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景象。

三、体会思想感情。

写景文章中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世界。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如《白杨》一课,作者描绘的是大戈壁滩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树,实际上是借白杨树的特点赞美那些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是阅读写景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

七年级写景作文及评语 篇4

当地一场秋雨悄悄的来临,浸湿了我的窗帘,我看见,那是秋的使者在向我寒暄,我微笑着向他点头。窗外的雨下得不紧不慢,凉丝丝的,很是可爱。这就是秋雨——秋,刚刚开始。

秋,总是这样悄悄地来,却在不经意间向你问好——秋,刚刚开始。

秋是浪漫的。她总是以金色出现——向前看,眼前是一片金黄的银杏林。那些如同小扇子的银杏叶儿在空中旋转、飞舞,风儿为她们伴奏,“沙沙,沙沙沙”。呵,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向下看,地上铺满了落叶,有金黄的,也有暗黄的。放眼望去,就如同是一条金色的毯子,无比耀眼,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秋,有着金色的浪漫。

秋天是充满喜悦的。田野里,火红的高粱举着火把,金黄的玉米咧嘴笑着,片片稻田随风摇曳着,激起层层浪花。果园中,橘树上挂满了盏盏红灯,苹果们纷纷羞红了脸,石榴红得像一团火,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一切都是充满喜悦的。

我向往着秋,因为它有着金色的浪漫,有着金色的收获,它能给人们无限的喜悦!

虽然秋才刚刚开始,但我却仿佛看到它接下来为我们呈现的金色浪漫与喜悦——这刚刚开始的秋,为我们带来了无限憧憬与希望!

写景物短文阅读 篇5

(一)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试着回答问题。(16分)

美丽的神仙居

神仙居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景色诱人,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三折瀑,飞瀑的底下都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它们在水草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鱼身上布满了彩色的条纹,像一位位小女孩穿着一件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似的,有的鱼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就像婴儿的哭声。岸边的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柳树的枝条随微风轻轻地飘动,就像春风妈妈在梳着柳树宝宝的头发,柳树宝宝好像在说:“春姑娘来了,大地穿上了绿色的外套。”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把神仙居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天空和雪白的云。早晨,太阳公公从山后面慢慢地升起来后,大地万物都苏醒了。荷花绽开了花瓣,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路边的野花开了,有红的、蓝的、紫的……美丽的野花在太阳光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秋天,山不再是一种颜色的了,枫叶变红了,白桦树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时候,神仙居为我们献出了梨、苹果、杏子……有一次,我忽然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说:“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她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西北风刮过树梢,发出呼呼的声音。小松鼠用秋天找来的一些松果过日子,它天天都在等待着春姑娘的快点到来。它有时会说:“春姑娘,你快点来吧,我爱你!”小溪的水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人们常常来到神仙居的小溪上滑冰……

神仙居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景色迷人,真是名不虚传。温馨提示:请你静下心来读两遍短文后再开始答题吧!

1.在《新华字典里》查“穿”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再查__画。“穿” 字的解释有:①破,通透;②放在动词后面,表示通透或揭开;③通过;④把衣服、鞋袜套在身上。“穿来穿去”中的“穿” 字应选取第__种解释。(4分)

2.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这个拟人句把____当作____看待,正

在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用____来比喻____。(2分)

4.请你用“〓”画出文中的首尾照应的句子。(1分)5.请你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5分)

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来具体描写了神仙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特点。6.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试着回答问题。(16分)

家乡的竹林

我的家乡在黎木乡良判村,泗罗河绕村而东去,河边有一片四季常绿的竹林,它们像卫士,日夜守卫在泗罗河边。

竹笋在泥土里悄悄(qiāo,qiǎo)地生长着。当春风一吹,竹笋便从地里破土而出,活像一座座墨绿的小宝塔,使竹林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竹笋由嫩(nèn,nùn)黄色变成翠绿色。不几天,翠绿的竹笋渐渐抛下了阻碍自己生长的竹壳,将自己装扮成了一株株绿色的小竹,在风中摆动,不时地奏出优美动听的“沙沙”声。

到了夏季,新鲜的竹都变成了一棵棵粗壮的竹子。这时候的竹子更显得好看了。太阳热(rè,yè)辣辣的。你如果钻(zuān,zuàn)进竹林里,就会像进入了另一个境地。密密层层的叶子,遮得阳光只能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整个竹林十分阴凉,使人忘记了炎热。

秋天到了,一棵棵浅黄的马鞭笋从地里钻了出来,这时,贪吃的我们就钻进竹林挖竹笋,把它们拿回家做菜。竹子还要把旧的竹叶献出来给人们当燃料用。有时风把竹叶吹到半空中去,就像一个个仙女在表演“天女撒花”,飘飘悠悠的,好看极了!

冬天,别的树都已落光了叶子,显得没精打采,但青竹并没有被严寒所吓倒,仍然挺着翠绿的身躯,在风霜中傲然挺立,活像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英雄。

我爱那可爱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美丽的竹林!温馨提示:请你静下心来读两遍短文后再开始答题吧!

1.在《新华字典里》查“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再查__画。“奏” 字的解释有:①演奏,依照曲调吹弹乐器;②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进言或上书;③呈现,做出。“奏出”中的“奏” 字应选取第__种解释。(4分)

2.请你用 “﹨”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2分)

3.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比作____。(2分)4.请你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6分)

(1)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的结构来安排全文内容,又按________的顺序来具体描写了竹笋的特点:____美、____美、____美;竹子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竹子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没精打采”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5.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试着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

我早就听说,北流勾漏,胜景迷人。明天,学校组织秋游的风景点就是勾漏洞,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

早晨的天气真好,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观赏车外的景色。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勾漏洞。我们沿着幽静的石径向上攀登。突然,一副苍劲有力的对联,呈现在我的眼前:“勾穿四洞迎新客,漏曲三更待故人”。上方有“勾漏胜景”四个大字。我们到了勾漏洞口。迷人的勾漏胜景具有勾、曲、穿、漏四个特点,勾漏洞的名字就是有此得来的。

我们随着导游阿姨首先来到了宝圭洞。洞内各处景物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十分 美丽迷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神态和蔼、活灵活现的狮子。雄狮安静地趴着,用讨 人喜欢的目光望着我们,仿佛在说:“欢迎光临!”小狮子也微微站着,亲热地面向我们表示欢迎。这叫“双狮迎宾”。双狮旁边有一张仙人石床,传说是仙人所造,如果在上面睡上七七四十九天,准能成 “仙”成“佛”了。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八仙祝寿”和

我们出了宝圭洞便进入了玉阙洞。我印象最深的是“特产丰收台”。看,那又尖又长的是博白脆生生的空心菜;那又大又圆的是容县沙田柚;又胖又粗的是贵港莲藕……还有玉林大蒜头、北流鸭塘鱼。咦?怎么就没有陆川大肥猪呢?别急,白沙洞里你会和它见面的。

游览了另外的几个景点后,我们来到了白沙洞。我最喜欢的是“公孙看雄鹰”。一只展翅雄鹰扑扇着羽翼从石崖向下俯冲。在一座高山顶上,一个老公公牵着小孙子前来观看雄鹰展翅呢。瞧,那不是久闻大名的陆川大肥猪吗?它身后跟着一群活蹦乱跳的小猪仔呢。这幅美景叫做 “神农大肥猪”。

最后,我们游览了桃源洞。那里的景色也十分引人入胜,又“古榕仙桥”、“仙鹤含桃”、“ 猴子偷玉米”等。

下午两点多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神奇的勾漏洞,踏上了归途。温馨提示:请你静下心来读两遍短文后再开始答题吧!

1.在《新华字典里》查“胜”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再查__画。“胜” 字的解释有:①赢,跟“败”相对;②打败(对方);③超过;④优美的(地方或境界);⑤尽。“引人入胜”中的“胜” 字应选取第__种解释。(4分)

2.请你准确地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加在短文最前面的横线上)。(1分)3.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在文中起到_____的作用。(1分)4.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1分)5.请你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1分)6.请你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

记叙文阅读——写景 篇6

学习目标:学习怎样阅读记叙文写景类文章。

一、导入

二、知识梳理

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

(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1.游记。

2.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3.写人们生活所处周围的景。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 1.按时间顺序写。2.按空间顺序写。3.游览的先后顺序。4.按景物的不同类型。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多分有两种:

1.总分结构。总分结构经常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相互照应,这叫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2.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多用在游记中。

(四)品味鉴赏文章的语言

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对比等。例:比喻:⒈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2.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思考:实在的景物、想象的景物分别有哪些?

排比: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夸张: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过巴掌大。

反问:虽然天山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思考:1.请将上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比较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那么这些修辞手法放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五)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牛刀小试】

海滨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照在浪峰的霞光,又红又亮,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明星。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辉,活像一盏挂在市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从半空中倒映。

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可以判断出来。

2.本文通过什么景色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高】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

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还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呢?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辉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鸣鸣”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那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这乡村恬静的活!”||

1.文章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之韵

雪,纷纷地飘着„„像天堂里的小天使,舞着轻盈的翅膀,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地降落人间。她悄悄地飘在树枝上,落在草丛上,把大地母亲装扮得异常美丽。我不禁要惊诧于她那神奇的画笔,将世界着上了这般冰清玉洁的色彩。

她调皮地落在娇艳的红梅上,欢飞在青翠的松林间。最后,她累了,于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广阔的天空,紧紧依偎着小草、泥土,和大地融为一体,孕育着那一份独特的感觉。柔柔的雪花轻抚着我。我禁不住伸出舌尖捕捉她那离合的身影,啊,真凉,一股甘甜真沁心脾。

抬头仰望天空,洋洋洒洒的雪花好似一张洁白的网、飘动的纱,罩住了山,笼住了树,覆盖了一切的一切。一时间,世界变得这么至纯至美。

——白雪呀,你是上帝的天使,人间的春神。我的心灵追随着你飞到了天堂,善良,美丽,纯

洁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啊,雪之韵„„

1.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对雪的喜爱赞美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之韵”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山中访友》片段,回答问题。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呢?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子。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写景作文口诀 篇7

景物不同特点异, 抓住特点要牢记。

时间变化纵向思, 地点变化横向联。

景中有人景有趣, 景中有情文章鲜。

总分写景最常见, 描写景物抓特点;

四季变化最常用, 春夏秋冬是重点。

定点写景有顺序, 时间变化分层点;

静态动态对比写, 颜色形状联想变。

动点写景是参观, 地点变化交代全;

首尾呼应最重要, 结构完整是一篇。

联想写景最好玩, 巧妙联想趣无限;

视角变化写景物, 空间方位要突出;

体验写景要新颖, 独特感受不一般;

分类联想细致写, 下笔有趣是重点。

拟人抒情景生情, 想象联想并列段;

景物童话有乐趣, 细节描述新故事。

写景多用修辞法, 语言优美人人夸;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之写景手法 篇8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在写景方面是很有讲究的,作者常常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地描绘奇特瑰丽的画面,有时还为后面的議论埋下伏笔。所以阅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如其人,不同的作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作者1054年由舒州通判辞职回家探亲,归途中顺道游览褒禅山,于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写下的。作者寄寓于文中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思想感情,不过是借游山而抒发早就具有的思想罢了,这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变法图强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文章所表现的大气磅礴、锐意进取和深思慎取的品格,正体现了一个政治家、改革家的胸襟和气魄。

二、抓住时代特征,读出作品的共性规律。虽然都是山水游记散文,但因朝代不同,文章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唐代的游记偏重于从对大自然的描摹中表现某种心绪或情趣,而宋代的游记则偏重于从对大自然的描摹中表现某种精神和理趣。由于宋代文人好发议论,文章多以理见长,作为一种时代风尚影响到文学,宋代的游记常常是在详细记述游程、描绘景物之后,发一通议论以阐发一个深邃的道理。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这样,文章大部分记述游程、调查的情况,最后归结出“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凭空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三、要善于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找到共同点。古代文人在写山水游记散文时,往往会抓住关键点,然后围绕关键点选择材料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喜好之感,如袁宏道《虎丘记》就围绕“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来写景。明代徐霞客《游黄山后记》在写景时始终抓住一个“奇”字,奇路、奇峰、奇景、奇松,人行云霧,天也奇,地也奇,一幅千岩万壑、松涛云海的壮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而“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通过作者的议论,可看出他好学不倦,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学习作者在描绘景物时运用的修辞手法。为了将景物描绘得清楚明白,作者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透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窥探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较好地理解文意。例如《石钟山记》中的“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这是用比喻绘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这是用比喻拟声,在“莫夜”之时,见此情状,闻其声响,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可怖,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此世所以不传也”的呼应,才有“笑李渤之陋”结语,体现了作者敢于探索真知的求实思想。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篇9

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思考,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改造文本,最终达到对阅读文本理解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简单说来就是读懂文本,会写赏析文字(读和写)。

语文课本,其中涉及到很多散文教学,其中写景状物类的散文数量尤其多。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要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就必须循序渐进。

一、散文阅读技巧(一)读文本

笔者强调散文阅读指导第一步:“读懂文本”,那么如何读懂?

首先,整体感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能大致清楚第段的重点,可画关键词或句子;其次,再文本研读,能有针对性地筛选信息,再归纳,再仔细品味作者表达情或理的句子,最终达到一个目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

在进行散文阅读时,笔者主张学生先问自己几个什么? 1.每节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把握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把握中心主旨)3.作者怎样来写作本文的?(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粗读、跳读、精读的基础上,弄明白这三个为什么。

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首先理清每段主要内容,在弄清每段内容后,概括出全文的 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中心主旨。再次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行文的思路。

(二)明重点

一篇散文,需要重点欣赏的是什么? 1.看立意如何?

好的散文一定是立意新奇、思想独到、个性突出,有着深刻生命体验的。即有没有真知灼见,独到的思想内容,奇特的人生感受,深沉的生命追问,自然个性的张扬。

2.看散文的构思技巧如何?

简单说来就是要求构思新奇巧妙。一篇散文,如果你选的是普通的题材,别人都写过,比如生命啊、幸福啊、人生价值啊、理想啊等等。如果你在结构上没有新意,很可能就会落入旧巢。欣赏者就可以从这里发现问题,越是老题目,越要看有无结构上的新奇巧妙。

3.看意境的创造

因为散文是造境的艺术,它不同于小说,不在于看文章有没有故事,人物刻画的怎么样?散文主要看意境,一篇散文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就是好的散文。

4.看语言特色

不同的作家,语言风格往往不同。成功的散文往往是语言上有特色的,往往有一种独特的散文语言风格。

优秀的散文语言往往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特点。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如冰心的清丽,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徐志摩的繁复浓丽,巴金的热情坦诚,孙犁的真中显美,汪曾祺的融奇崛于平淡,余光中的雅致瑞丽,周涛的气势磅礴„„语言风格的不同,是由作家的美学追求、艺术个性不同造成的。

(三)找规律

状物类散文规律: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高考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四)赏析散文

读懂的基础上,养成写鉴赏文章的习惯。

一篇散文,在学生读懂了以后,教师还要追加一个任务:让学生学写散文赏析。那么如何来写散文赏析?

1.抓住一个角度来进行赏析

看到一篇散文,读懂读透以后,如何来赏析他呢?欣赏有许多方面。那么你是欣赏他的立意,还是欣赏它的结构?是欣赏它的语言,还是欣赏它的气质?是了解它的创作技巧,还是了解它的写作背景?

一篇欣赏散文的短文最好要学会攫取一个方面,或者是立意(主题),或者是结构(包括开头结尾各个层次的安排等),或者就语言谈点观感等等,抓住一个角度面,就可谈深谈透,把握实质。当然鉴赏不是空谈,而应该结合文章的词句,有的放矢。

2.你抓的角度最好是你读散文之后印象最深的那一个点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名篇佳作,而金志华在写赏析时仅仅抓住散文在结构与语言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加以分析评论,因此就被编进了《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文章开头,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朱自清写这篇散文的历史背景,是1927年作者极其苦闷时,寻求超脱和自由的心境下出去走走,在月光下看到荷塘而缘情写景的。评论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结构上的安排,中间三段怎么样写荷塘月色之美,然后介绍内外结构的均衡安排,形成一个圆型结构。然后又介绍这篇散文在语言上的特色,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更有精心练句用词。

鉴赏状物类散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披文入境,把握意象。

在状物类散文中,有一类散文是对物象进行描形写态的。这类散文描摹的物象侧重于表现物象的本原状态,用工笔描绘,以细腻逼真取胜。鉴赏这类散文要把握作者所描摹或解说的物象特征,体味寄寓在物象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一文,为我们介绍了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形体特征,以及发声特点、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等。让我们在作者描述的意境中,既获得了一些鲜为人知又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又使我们体会到法布尔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和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

还有一类状物散文是把物象作为一种人格象征体来描写的。这类文章,作者所写的事物,既不是原生态的事物,也不是感觉化,情感化的心理物象,而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形象显现出来的。鉴赏这类散文,既要求鉴赏者能感受物象、物境,能从文本中获得怡神悦目的审美感受,又要求读者能够披文入境,深切感受画面、物境中所包含的情韵,寻找到平平常常的山川风物、花鸟虫鱼中所寄寓的深层意蕴与人文精神。

例如梁实秋的《鸟》。作者爱鸟,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作者的情思。作者对鸟的生存和生命的情思,寄托着他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二、察事体景,品体意趣。

在状物类散文中,有些散文的状物是用来寄情寓意的。文中既可以描述有关物象的故事,或睹物思人,或以物喻人,通过写物来写人,写人与物共悲欢、同哀乐,又可以通过写物的命运折射人的命运,从而写出人情世态,反映某些社会现状。这类散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借助具体的某一物象记人叙事,抒情写意。对这类状物散文的解读要察事体景、品味意趣,如果只是停留在人物、事情的表面,把它当做故事来解读,而忽略对文中所包含的情趣、意趣进行深入的体察,那么就等于买椟还珠。例如史铁生的《合欢树》。首先给读者强烈刺激的是本文叙述的一桩桩事件,解读者应借助这个“树”的意象来探求更深层的意蕴,理解作者是借树写事,借事写情的。母亲当年种下这株合欢树,企盼着母子同欢。但命运弄人,使儿子病残,母亲悲苦。虽然后来儿子从逆境中奋起,感受到了生活的欢乐,但母亲却离开了人世。作者情系“合欢树”,借此来怀念母亲,将他深沉的悲情潜藏在平和的文字后面,写出了一种大痛大悲后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

三、依意而行,感受理趣。

散文虽然是用来抒情言志的,但用直接的抒情手法来展示创作主体的情志和个性的方式,其实并不适合状物类散文。状物类散文是依附抒情的,它往往借肋某一具体物象来言志说理,即通过写物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一种理性认识。写法上,可以借物寓理,也可以借物明理。作者借助物象本身所含有的特质特性,充分展示,深入开掘,使之升华为一种哲理意蕴,然后适时评说,让人们在观物、赏物的同时,能解读物性,品评物美,进而从物象的审美特性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例如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一般写牡丹的文章,多是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娇艳多姿,而作者却另辟蹊径,赞美“牡丹的拒绝”,赞美它的卓尔不群,不一味地迎和世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位和个性。作者对牡丹的独特的赞美,正是来源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重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去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予文章普遍性的哲理象征意蕴,同时把视角审向更为复杂的周围事物上,力图从中得到共鸣与启迪。

鉴赏托物言志的状物类散文,要依意而行,感受理趣,鉴赏者要知人论世,知物知由,寻找人、事、物感人的地方,把握文本的情意核心;要能感应文本中物象的召唤,把握寄托在物象中作者的情感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审美心理、审美情绪,获得一种多维度的审美体验,并发掘出蕴藏在生命和生活中的深层意义。

怎样阅读状物类文章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所以,阅读此类的文章,我们先要在结构上弄清它有那些突出的特点。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可以从概括到具体,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可以按总——分——总的顺序。就全篇而言,写静物的一般按照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写动物的一般按照外形、动态、习性来写;写植物的一般按照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写,也可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写,或是写根、茎、叶、花、果来写。弄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能够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二、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情感。也就是通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言情和托物言志。在阅读文章时,一定通过表面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言什么志。如《落花生》一文,作者通过描写花生的各种好处,并和苹果、石榴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最大的特点——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进而联系到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作者对花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此类文章通常按照采用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如《高大的皂荚树》就是按照皂荚树一年四季不同的四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的,写出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经常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上一篇:餐饮员工年终离职报告下一篇: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