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通用12篇)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1

一、安全监理职责

工程安全监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生产,因此工程安全监理控制的方针也应符合安全生产的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做好监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2、根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要求,开展本项目监理的安全管理工作。

3、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员数量、项目经理及安全员安全生产考核的认可证。对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审查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

4、督促施工方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各有关部门颁布的法令、法规。

5、做好项目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交底工作,发现重大异常情况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地方和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6、定期检查,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发现现场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公司分管领导报告。

7、巡视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定期组织建设方、施工方进行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会议上或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方,并检查整改情况,必要时应及时向公司汇报。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XD-06-技01)

三、组织领导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公司由分管经理负责,总师办、各监理部门经理组成;各项目部由总监(或项目负责人)负责,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分解落实到人。

四、检查内容

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公司所有在监建筑工地进行全面检查,做到实体与行为统一,既查找现场的实体安全隐患,又指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

1、高支模、深基坑、脚手架、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工程;

2、塔吊、外用电梯、井架、卸料平台等设备设施;

3、“四口”、“五临边”、地下管线等重点部位;

4、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地下暗挖、设备拆装等施工环节;

5、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等是否符合规定;

6、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关键人员是否到场并履行职责;

7、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编制、审批是否符合要求,并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8、施工企业是否依法取得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在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范围内依法开展建筑施工活动。

9、各参建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10、施工现场板房、围墙等临时设施安全稳固情况,以及防火灾、防中毒、防坍塌等防范群死群伤事故。

五、考核

1、考核期于2008年 月 日至2008年 月 日

2、工程项目必须实施安全监理。

3、各工程项目在2008年 月 日前写出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分析和月 日前写出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总结。

4、工程项目在自行检查考核的基础上,由负责对其目标执行情况和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结果予以通报。

四、奖惩:

年终考核业绩显著的工程项目,由公司予以通报表扬,予以奖励;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发生重大事故,考核业绩差的工程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书中签订人如工作变动,则接任人为自然签字人。

监理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2

会上,安委会十个检查小组首先通报检查情况,随后,安全部部长闫龙河通报12月检查扣分情况,保卫部部长张辉对消防、防爆工作进行了安排。主持会议的副总经理刘开贵与各二级单位责任人签订了《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刘开贵在会上对安全工作提出要求,他说,要加强对70多个停车场点,各发车点、人员密集公交场站的安全检查工作,油气库、停车场等重点单位,需做好防范措施的布置;各单位要重点加强消防器材、电源闸刀失效、发电机隐患等消防安全工作的检查,并按照“今冬明春”的工作要求做好应急工作;对安全责任系统进行强化调整,落实安全生产的“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将安全管理抓到位,安全投入抓到位,安全教育抓到位,实现岗位达标,安全达标,技能达标;隐患排查体系强化升级,改进排查检查方式,扩大检查范围、检查内容,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坚决挂牌督办;要狠抓教育培训,特别是对违法驾驶员的培训,同时,加强对行车途中车厢内发生乘客发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培训,保障我司行车安全、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落实集团公司、二级单位、车队的安全工作三级检查制度;组织相关单位对车辆违法信息进行处理,制定降低违法行为的整治方案。3G调度系统目前正按计划逐步实施,各相关部门要认真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并做好信息的保管、保密工作。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3

一、安全为天的责任铭刻在领导的心上,放在部门的肩上,落实在责任主体的身上

重点是加快构建安全生产三级责任体系。一是落实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的责任。新一届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以后,每季度召开会议,部署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狠抓责任制的落实,各级政府都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二是落实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调整充实了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1个增加到41个。进一步落实了监管职责,避免安全监管出现真空。三是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责任链接延伸到生产一线,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区队、每个班组、每个人,不留死角。

二、把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筑牢在落实上,筑牢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上

主要是强化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根据国务院《决定》和有关文件精神,省级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7个政策性文件,初步完成了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将省安全监管局设为省政府直属机构,重点抓了市县乡三级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全省17个市和80%的县区设立了安监局,一些重点乡设立了安全监管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安监员。

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对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及其他重大危险设备、场所,进行逐项审核,严格执行安全审批、年检和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取缔无证、证照不全等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对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各项安全设施坚持“三同时”原则。全年共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生产企业和经营场所723家,停产整顿1636家。

三是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省政府决定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用于安全事故隐患整治,2004年落实隐患整治技改贴息项目39个,省财政贴息1500万元,带动银行贷款3.83亿元,地方配套资金5058万元。规定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矿企业按照销售额4%的标准,其他煤矿按核定生产能力每吨原煤3万元的标准,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安全隐患整改等方面。

三、把工作重点前移到“预防为主”上,把隐患的发现与整治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

一是加快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制定全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9个专项预案,并开展实战演练。二是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重抓高危行业、重点企业、关键部位和重要时段,持续不断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分类处理,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措施。建立省、市、县重大危险源监管台账与档案,限期整改,跟踪督办。三是突出对小煤矿非法开采、越层越界开采、死灰复燃、D类矿井的重点整治,全年整改销案重大隐患32条,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7对小煤矿依法进行关闭。

四、把“四不放过”落实在真抓实干上,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力度

省政府领导带队督办查处。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和业主,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违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一次发生3人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矿长就地免职;对工作不力或由于失职渎职行为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凡发现县(市)有2处、乡镇有1处非法矿山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场所,对县、乡政府主要负责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对危险源监控和安全隐患整治不力的行为,责令立即整改,并予以处罚;对事故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2004年,全省安全监管机构共查处责任事故222起,处理处级干部20人,科级干部154人,其他人员398人。

五、把安全知识普及到全体劳动者心上,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4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本公司有关安全运营的各项 管理规定, 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确保本公司安全无事故,实现二〇一六年安全年,公 司负责人与车间员工签订二〇一六年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任务目标

保证个人遵章操作,不出现安全事故和不因个人原因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员工责任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做到“四不伤害” ,即:不伤害自 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2、按照本公司部署, 积极参加各类安全教育活动, 努力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操作技能。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贯彻执行本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冒险蛮干等各种违章作业现象,切实搞好“自主保安”和 “相互保安”。

5、及时发现和制止工作中遇到的各类违章现象和其他不安全行为。

6、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活动。

7、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积极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8、就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9、认真完成公司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其它事项。

三、奖惩规定

1、个人出现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2、个人出现安全事故,视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3、个人出现安全事故或因个人原因造成他人人身或导致其他安全事故, 自行提出辞职 申请,并承担事故产生的全部费用。

公司各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篇5

一、财务部人员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化安全生产的双基工作;

2、严格遵守国家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自觉接受监督;

3、财务部要做好财务帐簿、保险柜的管理工作,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积极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4、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保证资金到位;

5、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财务账薄等妥善保管,做好四防工作;

6、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二、目标:

1、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安全零事故。

2、按计划参加培训率达90%。

3、部门办公区域危险源控制率100%。

4、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到位率100%。

三、奖惩办法:

1、年内公司将对以上目标进行考核,达到目标要求的,进行表彰奖励,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公司视情节给予处罚。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完成年度目标,可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

3、对未达标的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公司给予取消其评比先进的资格。

4、对于玩忽职守,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一定后果的人员,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5、因管理不力致使区域内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有关责任人员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人签字: 日期:

公司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 篇6

1、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2、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3、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4、轻伤率小于3‰。

5、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事故,安全隐患的整改率达95%以上。

6、员工厂级安全教育培训率100%。

二、责任

1、组织制定并监督实施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年度计划、各部门及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各责任部门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2、会同各责任部门组织制订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督促生产部修订完善岗位操作规程。

3、负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4、指导联合项目部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实行管理人员定点承包的安全管理机制,定期监察承包人履职情况,

5、会同有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警示标志的设置工作。

6、负责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7、负责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程序。

8、负责建立事故台帐,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9、组织公司级安全检查,将检查结果与责任制挂钩,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察。 ⑽、完善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三、附则

1、本责任书有效期限为一年,即:01月01日至月31日。

2、本责任书期一式两份,公司与个人双方各执一份。

总经理签字: 安全负责人签字: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7

据趋势科技2008年病毒报告显示,目前90%的病毒都利用Web作为传播途径,浏览网页、收发邮件,都已经成为带有很大风险的行为。在网关处就对网络威胁进行拦截,无疑会极大减轻内部安全风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只有10人的黄河水电集中控制管理中心自动化信息通信部来说,缓解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压力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黄河水电IT负责人表示:“自从趋势科技产品应用云安全技术之后,打电话寻求反病毒支持的下属单位也大大减少,2个IT管理人员再也不用天天忙碌于杀毒,而且还有时间对网络安全防护进行深入学习了。因此,我们坚持要依靠安全产品来减轻自身的工作量。因为我们的工作不仅在于网络安全防护的整个过程,所以更需要专家的上门服务,以及定期的安全报告。”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8

【关键词】桃源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是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以责任为基础,以考核为动力,以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落实得如何,我们对湖南省桃源县进行了一些调研。

一、近几年桃源县关于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所做的工作

桃源县安监局于2003年7月成立,2004年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该县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实行定量控制和目标考核,并由县安监局制定了考核细则。这一考核办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实行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双重考核。对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其它事故死亡人数及较大以上事故起数等绝对指标,及时分解到各行业、各乡镇,列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对超指标和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实行严格考核,同时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作为政府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列入年度统计公报,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的社会关注度。

(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县政府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乡镇、各单位的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考核分值逐年提高。对乡镇的分值由2004年的3分提高到目前的5.5分,县直单位由倒扣分到设2分考核。考核形式采取日常考核、集中考核和专项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逐年调整,突出当年工作重点和实际。

(三)坚持对事故控制的预警制度。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月通报”、“季警示”制度,对事故超进度指标的单位及时预警,重点督查,及时扭转被动局面。

(四)严格兑现了奖罚。对每年度考评获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控制指标超标单位,严格扣分;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乡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2006年该县木塘垸乡因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事故,综合治理工作被“一票否决”。2007年观音寺镇因发生一死亡12人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被“一票否决”。县安监局因承担安全生产的考核工作在2009年的目标管理考核中被扣0.3分。大部分乡镇也实行了安全生产与包干责任奖金挂钩的考核制度,凡包保的村组发生责任事故的,扣发一定额度的责任制奖金。

二、桃源县当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绝对指标考核严于相对指标考核。目前,对绝对指标超标和发生较大以上的事故的考核,标准和处罚都十分明确。作为县、乡两级只要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就面临“一票否决”。而相对指标的考核目前既没有标准,又没有罚则,只是一个统计数据。对绝对指标考核的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负面效果,个别单位出于保指标不突破,避免扣分和“一票否决”,铤而走险瞒报和少报事故死亡人数,从而造成事实失真。

(二)效果考核严于过程考核。安全生产的考核以安全生产效果论成败,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怨言:“不出问题。谁都无责”,“一出问题,再严的安全措施也有漏洞和责任”,“安全生产一半靠天保佑,一半靠运气”。对于安监力量薄弱,监管手段不足的乡镇,更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越是高危企业集中的地方发生生产事故的频率越高,一味重效果轻过程,导致扎实工作的人失去信心,而马虎工作的人侥幸心理更强,特别不利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的政府部门提高安全工作的主动性。

(三)考核以罚代管,激励少。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除“一票否决”外,还取消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评先评奖资格,当年不能提拔和重用,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还要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这对强化安监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安全生产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奖励规格低。同样实行“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奖励由党委、政府在一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共同进行表彰。而安全生产仅作为政府工作来奖励。二是奖励投入无保障。对于安全生产奖励资金没有作为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往往是与其它资金捆在一起。三是无政治待遇留人。对于多年从事安监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干部,也不像计育干部一样,有一定的政治待遇享受,缺乏用事业、感情留人的激励措施。

(四)考核无层次类别区分。无论监管任务重还是监管任务轻,都使用一个标准、一个尺度考核,有失考核的公平与公正。监管任务重、压力大的地方和单位,监管的漏洞肯定会比监管任务轻、压力小的单位多,在安全效果上保指标、控事故的难度也大得多。不分层次、类别的考核结果,往往是监管任务重、控事故难度大的单位得分低;而监管任务轻、控事故难度小的单位反而得分高,考核工作难以服众,考核对象也抱怨多。改变考核方式和方法,使之更加合理和公正客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完善桃源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几点思考

(一)平衡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考核。将绝对指标用逐年上长或下降幅度来衡量考核,并制定上升或下降幅度的考核标准,采用与去年的对比数、3年对比数、5年对比数来考核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安全指标的控制情况。比采用单一的绝对指标考核更合理,更增加了可比性,同时也可以较为客观、公正反映安全事故指标控制情况。

(二)实行分类考核。桃源县有40个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很不平衡。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危企业主要集中在漳江、陬市、漆河、热市等乡镇,其它乡镇的企业相对分散。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数及高危企业的数量依次排位,按排位名次将40个乡镇划分为三类,分类实行考核。在考核分值上,一类乡镇120分,二类乡镇110分、三类乡镇100分。年终依照考核得分由高到低排名,排名前几位的为先进单位或红旗单位,予以表彰奖励。这种分类考核既可平衡减少目前重效果轻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成分,又突出了考核和监管的重点,有利于增强监管任务重的单位的信心。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9

甲方:重庆市华升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乙方:项目负责人

搞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切实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生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为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现经确定,订立如下责任书:

一、施工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垫江县天宝寨安置片区排涝、排污建设工程工程地点: 垫江县天宝寨安置房至体育场右侧与排污主管接顺建设规模:长400米

开竣工日期:2013年4月1日

建设单位:垫江县便民环卫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财汇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安监部门:垫江县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站

安全管理目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100%合格;杜绝一般死亡事故发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交通和火灾事故;减少重伤、避免轻伤事故。

二、甲方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结合《建筑法》和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紧急电话会议精神,贯彻执行国务院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166号令和JGJ59-2011标准。

2、组织乙方的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新标准的贯标学习和有关安

全管理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指导乙方建立安全生产各项制度。

3、组织乙方及所属项目部参观学习,吸收好的管理经验。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提出安全生产工作的整改意见,协助解决有关安全施工技术问题。

4、掌握安全管理信息,及时了解上级有关部门的管理动态,预先通知工地,做好学习贯彻迎检工作。

5、参与重大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并审核审批工作。

三、乙方职责:

1、认真学习并执行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建筑法》,学习贯彻执行建筑安全主管部门的各项文件、政策、法规,对照公司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制订落实好各项管理责任制,并上墙公布。

2、制订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安全施工组织专项方案,确保安全设施投入,设置好施工现场的各类标牌,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员,明确项目负责人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积极争创文明标化工地。

3、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级安全员、机操工、特种作业工等进行安全检查标准和法规的学习,安全施工技术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

4、加强安全管理宣传,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制订安全教育制度,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确保每位员工安全教育的累计时数,并经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5、实施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档案,积极参加“百日安全活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和设施的配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经常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机械设备、施工用电、“三宝”、“四口”

等进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和安全整改记录,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义务消防队和消防制度、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与公安派出所、街道社区的联系,签订内部综治责任合同,齐抓共管,确保安定团结,确保一方平安。

以上各条双方共同研究制订,必须共同配合,切实抓好。其奖罚标准按公司2000安全管理的文件执行。

本责任书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有效期为工程开工至工程竣工验收。

甲方(章):

法人代表:乙方:项目负责人: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10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促进我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达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要求,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达标创优的安全管理目标,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工程项目名称:天峨县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工程

二、工程项目地址:天峨县六排塘英城区龙珠公园

三、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从工程项目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在全部施工过程中,要求做到:

1、无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工伤死亡率控制在零以内;

2、无安全责任重伤事故,工伤重伤率控制在零以内;

3、一般工伤频率控制在施工人员总数的0.7‰以内;

4、无设备、车辆、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5、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达标率为100%;

四、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施工现场的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应建立和健全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现场安全生产达标实施计划,将安全责任和安全目标逐级分解、落实、考核到项目部和作业班组的有关责任人。对安全目标的考核应与项目部成员和作业班组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安全技术资料应完整有效。

2、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按有关安全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完成下列工作:

(1)制定项目的各项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和健全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位,按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2)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已完成并经过审批。

(3)工地大门及围档、“五小”设施、六牌一图、宣传设施及各种标牌标志、场地道路硬化和排水等文明施工设施、消防设施及器材、施工用电TN-S系统及安全配电装置、仓库材料和机械设备及其场地硬化等已完成。

3、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做好下列工作:

(1)在施工作业之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组织并认真开展作业班组的安全日活动、“三不伤害”活动,制止和纠正“三违”行为。

(2)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经常组织安全自检自评、自查自纠活动,虚心接受项管部、公司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认真执行安全隐患的整改要求,配合公司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做好主体分段、主体封顶和装修前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达标评定验收工作,并在竣工验收后及时申办安全竣工备案手续。

(3)保证安全生产资金专款专用、使用到位。现场“五小”设施、文明施工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牌)、场地道路、材料设备设置等,必须符合安全及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检查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并保持完好。

(4)脚手架搭设必须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标准和安全施工方案的要求,须有钢管扣件和安全网的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架体须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并保持足够的防护高度,架子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固定层和操作层铺满脚手板并绑扎牢固,操作层应设踢脚板。在施工中架体稳固、铺板和安全网应保持完好。

(5)基坑支护及其降水和模板安装、拆除,应根据有关安全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和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符合要求,基坑和模板的安全防护设施应与施工进度同时设置,并保持完好、牢固、可靠。

(6)项目部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装置和防护用品用具,并能满足使用。现场使用的安全“三宝”用品必须有合格证,所用安全网必须是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准用且有信誉单的产品,“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应根据有关安全检查标准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

(7)施工用电设施应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检查标准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并符合要求。在施工中对TN-S系统、安全配电系统、接零接地保护系统等用电设施,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完好。配电箱采用政府主管部门确认的产品。

(8)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架)、塔吊等垂直运输机械,必须使用政府主管部门确认准用的合格产品,并按有关规定配备齐全各种有效的安全限位、安全保险、安全防护等装置,具有相应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件及安装检测合格报告及安装验收单。安装队伍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安装、拆除、信号指挥、司索、操作等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上岗证件,制作或安装、拆除应有经过审批的计算书和施工方案,安装质量符

合要求,并能保持正常运行和维护。施工机具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配置合格的产品并能满足施工要求,并根据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的要求保证安全使用。垂直运输机械在安装、使用、拆除前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备案。

(9)现场配置的所有安全及文明施工设施、脚手架、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和机具,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所有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活动及检查验收记录,应与施工进度同步收集并齐全有效。

(10)项目部应做到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指导和督促作业班组每周定期开展安全日活动,督促安全员、施工员、班组长每天班前进行安全检查和交底,并保持施工中的经常性巡查,及时纠正“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确保安全和文明施工。

(11)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公司,同时采取抢救措施抢救伤员并防止事故损失扩大,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配合上级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及奖罚办法:

1、开工后三个月内,项目部须向公司缴纳安全生产保证金。该项保证金的数额实行封顶保底并存入专项帐户,最低6000元,最高10万元。一般情况下按照税前施工合同造价的0.5%计算缴纳。因特殊原因缓缴安全保证金的,必须书面报告公司分管领导同意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2、项目部在本责任书的有效期内,没有发生死亡、重伤和设备、车辆、火灾、爆炸、中毒等其中之一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并且一般工伤频率控制在安全指标范围内的,公司将工程竣工后一周内按所缴纳安全保证金额退还项目部。

3、凡是发生死亡、重伤和设备、车辆、火灾、爆炸、中毒等其中之一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发生违反安全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标准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违章、违纪行为,或因安全检查不合格的,一律按照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奖罚规定》、《施工现场违规罚款项目对照表》的规定,对项目部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同时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

4、对给予项目部的经济处罚,由公司直接从项目部所缴纳的安全生产保证金中相应扣除。若所缴纳的安全保证金不足以支付处罚金的,公司将对项目部如数追缴补足。若扣除处罚金后项目部缴纳保证金仍有余额的,公司将剩余的安全保证金退还项目部。

六、其他

1、本责任书应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前签订。

2、本责任书自责任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公司对项目部考核评价和应奖、应罚的金额兑现完毕后失效。

3、本责任书一式3份,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部、公司施工管理部各持一份。

七、签订责任人

项目经理部责任人:

年月日

公司施工管理部:

年月日

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年月日

电力公司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探讨 篇11

【关键词】电力公司;网络运行;安全管理;网络运维

0.引言

确保信息网络的运行,属于每一位信息化工作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可是怎样才可以将目前的网络建设好、维护好成为了大家最为烦恼的事情。网络运行的安全管理维护是一项及其漫长的历程,可是随着网络覆盖率不断攀升,业务系统的不断扩大,反而导致很多人出现了困惑,一直在为网络管理付出努力,怎样才能真正的将网络管理建设良好成为了大家共同思考的一个话题。

1.网络运维安全管理的实施背景

由于电力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管理的不断细分,使得网络覆盖率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攀升,网络管理内部的各项设施以及系统均在成倍递增,在网络运行的安全管理当中,很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直接危害到网络运行的安全。

1.1网络运行故障率较高

近几年来,网络运行的故障率出现上升现象,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网络建设时针对网络运行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很多网络管理到了后期运行阶段越发不适应发展的需求。

其次,平时的管理过于散漫,各部门为了达到业务的需求,往往会忽略网络资源的科学配比,对于网络配比较为随意,这样无形中加大了网络运行故障率的上升。

1.2故障处理率较低

网络运行的故障处理率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配置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网络运行的故障率具有个性化,技术人员在对下级进行排故障指导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去问询网络配置的基本信息,因此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好时间。

其次,故障解决方案通常只适合事发机构,无法进行推广、共享,无法从本质上提升网络运行的质量。

1.3规范化管理的程度较低

电力公司的网络运行在出现故障、监控以及变更、设备管理以及配置备份,均缺乏一个长期规范的管理,主要依靠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以及责任感,维护人员只是扮演一个救火员的工作。相对比而言,在管理方面依旧具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电力公司网络运行的配置需要一个统一的思路、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模式,来实现电力公司网络运行安全管理的自动化、明朗化、统一化,也就是将网络配置更加规范化。

2.电力公司网络系统运维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哪些问题

(1)运维管理的工作人员通常身兼数职,既要负责项目的建设,还要负责运维的管理,这样很容易出现偏技术、轻管理;偏项目、轻运维的现象发生。

(2)运维管理的流程无法达到规范,解决问题时过于随意,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记录不详细,设备以及系统运维的账目漏洞较多。

鉴于以上原因,可以试着将运维部门的项目建设重担卸掉,创建一个单独的信息网络系统运维管理部门,严格遵守运维管理的制度,通过电力公司的信息网络综合管理部门,提升运维故障的效率以及定位速度,积极的处理运维问题,提升运维的服务质量。

3.确保网络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

3.1合理设置防火墙

设置防火墙的理念是为了不至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泄露出去,它针对网内、往外的通讯设施采取强制性的访问控制,以此来维护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它对于网络的传输数据进行安全排查,对计算机的网络运行执行监控。一个完善的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阻隔危害计算机用户的信息,为影响电脑的危害性因素提前打好预防针。

3.2入侵检测技术

合理的配置网络防火墙可以很好的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效降低网络风险,这不但要通过防火墙来实现,还应当通过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来进行,由于网络里的入侵病毒自身可能就处于网络内部,而且再好的“预防针”也有出现漏洞的时候,这样就很容易让入侵者钻了空子。并且,防火墙自身并没有检测功能,所以入侵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

3.3安全扫描技术

通常来讲,我们可以把网络安全的扫描技术当做是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技术的配套工具,通过它们的相互配合,可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运用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可以将一些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检测出来,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运行的安全。

3.4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使用在互联网当中,很多通讯都需要进行客户的身份认证,以此为准则为客户开启私人的互联空间。

3.5虚拟专用网技术

虚拟专用网是一项可以将处在异地的两个网络透过因特网构成相互的链接,并不是为其建立了一个专用通道,通常将此类运用公共网络形成的异地网络链接被称之为虚拟专用网。

3.6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是针对不同客户对于信息资源设置的访问限制,是有效预防合法用户超越范围的运用信息资源的一种约束方法,目前运用的两种访问限制分别是强制访问限制以及自主访问限制,可以透过访问控制表来进行客户的分类、资源的分类以及安全标签的分类,合理的实现信息资源以及客户的访问控制。

3.7隐藏IP技术

IP地址对于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危害很大,很多网络黑客都是透过特殊的网络探寻到用户的IP地址,之后对其发起网络病毒攻势。隐藏IP是指透过用户代理服务器上网,预防网络黑客探寻到自己的IP。

4.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的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而造成网络安全的因素也逐渐增多,未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来讲,或许要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但是,只要我们可以将防范措施统一化、提升技术和管理,就一定可以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陈丽君.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

[2]朱旭凯.电力系统连锁反应故障的预防与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12

一般认为, 正确的目标函数是构建公司财务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 而错误的目标设定将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的成本。但问题在于, 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所选择的目标函数并不都是“正确”的。公司财务学曾因注重资金和最近融通而被烙上财富的福音, 但从制度的视角考察, 财富最大化的公司财务目标函数还有重新矫正的必要, 并且更重要的是, 要对公司财务目标的形成机理进行恰当地说明。

一、公司财务目标:主流财务学的定位与制度视角的评价

关于公司财务目标结构, 学界的提法各式各样, 但最典型的还是“财富最大化”的表达。尽管“涉及到公司目标应该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公司财富最大化的问题, 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 (1) 但在主流财务学的框架内, 仍可以经常看到将这两种概念等同或混用的做法。姑且不论公司财富与股东财富是否具有一致性, 仅就财富最大化的定位这一点上, 也很难说其符合或贴近现实世界。

(一) 远离现实世界的目标函数

达莫德伦曾将财富最大化的公司目标函数设立的前提条件或所需要的假设归纳为四个方面: (1) 有关股东与经理相互关系的假设:经理会根据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制定决策; (2) 有关股东与债权人相互关系的假设:债权人得到完全保护; (3) 有关经理与金融市场相互关系的假设:存在一个价格能有效反映信息的金融市场; (4) 有关公司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假设:公司带来的副作用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可以定价并向公司收取补偿费用。以这些假设为前提, 人们可以合理地推导出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但这些假设本身就是远离真实世界的, 以此为前提导出的目标函数根本无法逼近现实世界。达莫德伦的论述如下:“经理会把股东利益置于他们自己的利益之上吗?债权人能避免股东从他们身上牟取利益吗?我们能假设信息可以自由流入金融市场, 同时金融市场对这些信息做出恰当的反应吗?社会成本是少到可以不计的程度吗?答案是: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2)

比如社会成本。财富或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假定公司带来的社会副作用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事实上, 有时, 社会成本是巨大的, 而且无法追索。在后一种情况下, 决策者明知会带来巨大社会成本, 但仍然视而不见, 继续执行公司财富最大化的决策, 并且这种视而不见还是被财务学理论所默认和支持的。在达莫德伦所著的《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一书中, 能够看到这样的矛盾或困惑:一方面, 真实世界里, 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数有可能因股东与经理的冲突、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公司与社会的冲突而带来重大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 又因为选择其他目标函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难以量化) 而在理论建构中坚定地维护必然导致社会成本、无法使现实世界“逼真的再现”的财富最大化目标函数。

有鉴于此, 达莫德伦在肯定了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后, 也探讨了“可替代的目标函数”, 包括中介目标函数, 即注重那些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和长期价值密切联系但又比财富最大化易于衡量的变量 (如市场份额最大化) , 以及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规模/收入最大化目标函数和社会福利目标函数等。

若把主流财务学的目标函数与社会结构和制度联系起来考察, 则其局限性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尽管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已被财务学界所广泛认同, 但在主流财务学的框架内, 无论哪一本财务学的教科书都没有也不可能给出有关“为什么”的充分解释。因为, 主流财务学是把制度、文化和社会结构作为外生的不变量加以舍弃的, 而在考察目标的形成时又需要关注整个社会系统, 包括不在所谓的经济要素之列、但对公司财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些因素。即使撇开心理学和政治学的考虑, 对公司财务目标形成过程的解释也必须联系到制度和文化等要素, 正如霍奇逊所指出的:“制度和文化极其重要:它们在影响和形成目的本身方面确实在起作用。诸如制度结构和常规、社会规范和文化这类因素不仅影响人们的重要行为, 而且也影响到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追求的目标。” (3)

主流财务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把公司财务活动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 却拒绝或不能够对这种目的本身的形成过程给出充分说明。在主流财务学的框架内, 公司财务目标函数 (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是作为既定的前提存在的, 此时, 财务的目标被直接假定下来, 随后是寻求实现这些假设目标的最适手段。

除了在理论框架内因忽视制度因素而缺少对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形成机理作充分说明外, 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内在逻辑也有很多缺陷。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数选择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和“制度相关动机”的拒绝, 即拒绝在实际的财务决策中考虑伦理和制度因素, 这导致了许多批评。许多人提出, 公司财务是不道德的, 因为不管工人将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 公司财务仍强调“底线”和市场价格, 以维护其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假设。在主流财务学的视野里, 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似乎是财务决策选择的惟一标准, 而按照该标准, 制假、走私、贩毒等非法的或不道德的经营可能最能体现财务学目标函数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 与伦理相关的动机及其忽视

尽管利他性的客观存在是被生物学的实验和社会学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但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设定断然拒绝了这一观点。这是因为这一目标函数是以自利性的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不管学者的主观想象是如何看待公司和个人的, 现实世界里的公司行为多少是融入利他因素的, 而且这种因素越来越持续增长, 对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的日益关注就是例证。其实, 早在20世纪初,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就意识到并践行了“企业社会责任”。1908年, 美国钢铁公司和国际收割机公司董事伯金斯 (George W.Perkins) 就提出“公司越大型化则它对社会的责任就越重”的观点。20世纪以来, 世界许多知名大公司都在使命结构中融入社会责任。美国科罗拉多燃料公司与钢铁公司甚至公开宣布, 企业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 围绕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践发展又进化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准化。1997年, 由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 (简称SAI) 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 起草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缩写为SA8000) , 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认证制度。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着手修订“跨国公司准则”, 以期建立一套对全社会负责的跨国公司行为基准。公司和消费者都期望制定一个类似ISO9000的标准的、全球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 同时建立一条独立的认证机制。

公司在对社会责任关注的同时, 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也被纳入管理实践。70年代由200家美国最大公司组成的“企业圆桌组织”曾发表声明, 将利他性纳入组织决策的因素框架。该组织认为, 公司是在复杂的、充满竞争的关系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 所以公司经理人员对支持者的利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其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包括顾客、雇员、社区、整个社会、供应商、股东等。从长期和短期效果这两个角度认真地思考和决策的影响与平衡支持者的利益, 是组织决策和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公司管理层的根本问题就是把股东的最大化期望与其他支持者的利益期望进行平衡 (4) 。美国沃克信息公司的一项国际性调查发现, 北美地区有75%的管理者熟悉“利益相关者”这个术语, 其中美国为52%, 加拿大为78%。该公司1998年的《利益相关者意识调查报告》显示, 北美地区有72%的管理者收集了顾客的反馈意见, 并且认为这些意见对商业计划及其变动是有效的;78%的管理者经常使用顾客信息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相关的研究也发现, 将利益相关者引入公司目标结构会增进公司的效率和价值。如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凯特做了一项研究比较企业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重和股东利益优先的理念之间的区别。在过去的11年中, 同样强调员工、客户和股东利益的大公司的销售额和就业情况分别是强调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的4倍和8倍。在对英国遵循尊重利益相关者原则公司做的研究中, 克莱因沃特·本森的研究发现, 32种上市股票在3年半时间内增长了90%, 而所有股票只平均上涨了38% (5) 。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里斯的研究发现, 强调明确的利益相关者核心价值的“愿景化”公司的长期和短期财务绩效都远远地超过了只强调股东利益价值的公司。“愿景化的公司相信他们既能满足投资者的短期绩效, 同时也能有效地满足顾客、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6)

对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实际上也就等于把伦理道德和公平问题纳入公司目标函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企业的职责在发生变化, “道德地位”正回归企业。相关的研究也证实, 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 它可以通过组织功效、市场关系和社会地位来增加收益。实证研究的结果也一致表明, 一套良好的价值体系对于取得和维持杰出的财务绩效十分重要 (7) 。在理论上, 传统的观点认为, 经济学及其应用学科 (包括财务学) 研究效率, 与公平无关;伦理学、法学研究公平, 与效率无关。在这种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 主流的公司财务学只关注财务效率。但科学的发展逐渐意识到传统观念的局限, 经济伦理学的迅速发展, 使原本被割裂开来的效率与公平伦理的关系合二为一。

各种事例和证据都说明, 在管理实践中, 利他性是内含于公司目标结构之中的。问题是, 公司财务理论在设定公司目标时为何对利他性熟视无睹?难道是财务学家不知道这个现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 主流财务学的哲学基础是实用的功利主义哲学 (8) , 其经济学基础是极端化的利己主义经济学。在功利主义哲学的框架内, 在主流经济学的标准格式中, 动机和目标的多元化通过一个双重过程被还原成一元:第一, 认为公司或个人的福利只具有能够计算的工具价值;第二, 假定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惟一地来源于他对自利的追求 (9) 。

另一个原因如同达莫德伦所描述的:“如果选择多重目标, 将遇到另一个问题。为均衡多重目标函数构建的理论就如一个为多个老板服务的员工, 为满足多重目标, 到最后连一个目标也没有实现。即使优先考虑目标函数, 仍然面临像单一目标函数情形下的初始选择问题, 应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市场份额最大化?既然采用多重目标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且构建多重目标理论要比单一目标理论难得多, 那么, 我们认为应取用单一目标函数。” (10)

“公司财富最大化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商学院对伦理道德的关注。仅凭许多社会问题都带有主观性、难以量化这一点就可以推出永远不存在目标函数, 从而也不存在充分考虑了社会因素的决策规则。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 公司财务理论假定决策者将不会做出带来巨大社会成本的决策。即使其模型表明应该这样做。这种假设大部分决策者不做出给社会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合理成本的行动虽然没有明确说明, 但它确实是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如果违背这一假设, 公司财务理论将受到伦理和道德的批评, 事实上这些批评更应针对违背者而不是公司财务。” (11)

应当承认, 设定单一目标函数要比设定多重目标函数更易于构建理论, 但如果理论的构建以此为标准来进行选择和取舍, 则所构建的理论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其次, 即使是单一目标函数, 又能够用什么方法或者用什么标记, 来说明所有的公司企业符合这个函数的条件呢?一门科学在其研究之初, 姑且不谈能否知道它的目标函数, 即使可以说明目标函数的存在与否, 恐怕也不能如此草率地下论断:以获得财富为目的。

(三) 与制度相关的动机及其漠视

当财务学家们选择单一目标函数时, 却忽视了另一个对理论建构同样有意义的问题: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吗?有证据表明, 公司财务目标函数在国际上是存在差别的, 尤其是在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国家之间。

其一, 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兼顾程度有差别。1995美国学者进行了一次国际的对经理们的问卷调查, 该调查涉及: (1) 一个公司是为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存在的; (2) 股东利益应该具有第一优先权。调查结果显示, 在日本, 97%的意见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是重要的, 而只有3%的人认为股东利益应该放在首位。德国和法国同日本较相似, 分别有83%和78%的人认为公司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而存在的。考察范围的另一头, 即在美国和英国的经理们分别以76%和71%的大多数认为股东利益应该是被放在优先位置的。事实上, 在德国, 法律体系十分清楚地表明, 公司不仅仅只有为股东谋求利益的单一责任, 这是一个提供决定的体系。在大公司, 员工在公司监事会 (监事会最终对公司决策负责) 具有同等数量的席位。在日本, 经理们对股东有信托责任, 但实际上, 他们在为更广泛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谋求利益, 这一看法已被广泛接纳 (12) 。

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 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的利益受到重视的程度在各国之间也有差别 (见表1) 。对经理们的国际调查还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他们怎样看待红利分配和解雇员工的优先性?调查结果显示, 在日本, 97%的压倒性意见认为员工的工作安全最重要, 德国和法国分别为59%和60%。而在美国和英国, 认为红利分配更重要的比例均高达89%。

资料来源:李维安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100页。

其二, 公司目标追求的长期与短期价值取向上有差别。根据日本经济学家伊丹敬之的分析, 日本企业的从业员主权模式所产生的“利害关系一致性”容易从长远而全面的观点进行决策。只顾眼前短期利益, 只顾自己小范围利益的倾向, 即使有也不会比股东主权模式严重, 因为终究可能要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20世纪80年代, 学界对日、德体制比较推崇, 认为这种银行和企业集团控股方式有利于鼓励企业着眼于长期发展;而英、美以股市为主的资本市场则容易导致经理人员的短期行为, 为了眼前的投资回报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见表2) 。

资料来源:李达昌等主编:《战后西方国家股份制的新变化》,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243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不约而同地都与制度结构联系到了一起, 认为公司目标函数的差别主要是由各国文化模式差异与经济模式差异造成的。从文化方面看, 一般情况是, 在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中, 公司管理比较重视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 相应地也比较重视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共同治理作用, 日本、德国等公司实行的员工董事制和银行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派遣制就是例证;而在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 公司管理比较重视维护单一利益集团如股东的利益, 相应地也比较重视单一利益集团即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美国实行的“经理人资本主义”或“投资人资本主义”体制, 就是单一治理主体的公司治理机制。集体主义文化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一致性或共同性, 而个人主义文化更关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经济方面看, 资本的市场结构直接影响公司的目标结构。大体上说, 英国和美国的股市比较发达, 企业资产结构中股市的地位举足轻重, 1996年企业资产的89%来自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这是英美两国股东或投资者导向型目标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而在日本和德国, 企业资本则主要来自并受控于银行和财团, 1996年分别为42%和52%, 与这样的资本结构相适应便形成了债权人导向型的公司目标结构。

“由于美国是以公司外个人股东为主, 这些股东主要追求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最佳投资组合, 因而短期利润往往被置于经营目标的首位。股东考察公司业绩的限制趋于短期化。如果公司经营者不充分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要求, 他们往往就要抛售公司股票。美国公司董事会中, 外部董事占了相当的比重, 这些董事主要反映了外部股东的意愿。所以, 美国公司更多地追求股票价格的上涨和分红派息率的上升等短期财务目标。而日本的公司外部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 他们一般不干预公司的经营, 公司内部经营者具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由于日本大公司较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 职工对公司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性, 他们往往认为‘分红是费用’, 既然是费用, 就应当节约。公司应把重点放在研究与开发、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项目上, 以便提高生产率, 增强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美国公司的股息率一般为5~6%, 而日本则为2~3%。” (13)

即使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类型的企业, 其目标函数实际上也会存在差别。从我国的情况看, 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比较, 国有企业因其产权制度上的特殊性, 其目标函数的设置不可能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完全相同。正如国外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无论在哪里都有两个共同的问题出现:一是很难建立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 多个目标常常互相冲突;二是无论具有何种政治色彩, 政府几乎不可能与企业保持‘一臂之遥’的距离, 总是抑制不住去干预它们。” (14)

将制度作为公司财务行为的外生变量, 就必然会漠视制度结构的差异性对公司目标函数的实际影响, 其结果必然会削弱单一目标函数及在此基础上导出的公司财务理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换句话说, 以美国的制度结构为背景设置的目标函数及所导出的公司财务理论, 实际上是很难具有普遍适应性的。

二、公司的主体资格与公司的独立目标

尽管主流的公司财务学在形式上把“公司”作为财务行为的主体, 并且有“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提法, 但实质上, “公司”在主流的财务学体系中并没有取得真正的“主体”地位。集中表现在, 在主流财务学的框架内, 公司是没有自己独立的目标函数的。即使是那些声称公司是独立主体、因而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股东的目标函数的财务学家, 在所设计和选择的财务决策模型中, 依然还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作为评价的价值标准的。

(一) 财务学中的公司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目标函数

拉帕波特和阿特勒尔的描述显示了公司财务学的内在逻辑与股东财富一致性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前, 股东价值主要用于评价资本支出, 以及用贴现现金流 (DCF) 模型确定收购价格, 现在用股东价值的测评方法应用于规划及评估公司各项业务的整体表现。惟一不变的是基本的股东价值模型本身, 毕竟, 它仍然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理性的参与者一项资产价值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预计产生的现金, 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 (15)

“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构成了当代财务管理的基础性理论。所谓股东财富最大化, 就是使股票持有者或公司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股东对公司进行投资, 以期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最大可能的财富增值。因此, 在评价竞争和投资机遇时, 股东会对投资的回报和相应的风险加以权衡。” (16)

如果说股东的目标函数 (财富最大化) 就是公司的目标函数, 那么在逻辑上就等于确认了公司自己没有独立的目标函数, 纵然有多个理由为“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函数做辩解, 或者即使用多个理由来说明公司价值最大化是如何不同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逻辑事实:财务学中的公司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目标函数。

(二) “股东财富”与“公司财富”的区分

主流的财务学家们的思想受主流的经济学和公司法理论的影响, 这可从许多国家的商法或公司法把公司视为天经地义的私法人、商事法人的一般条款中得到证实。以英国为例, 该国公司法的基本模式是把公司看作股东们的一座“城市王国”。公司利益不被理解为各种经济因素的平衡和考量, 而是被理解为公司现在股东和未来股东的利益, 当然这需要从长远眼光对现在股东的近期利益予以平衡。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 (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的公司法, 都以假定公司即股东、公司利益即股东利益 (含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 、董事会只对公司利益即股东利益负有法律义务为前提的。即公司法是把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和赚钱之间划上了等号的, 这就等于认可“公司无主体资格”。

因此, 财富最大化目标函数实际上是财务学家们基于“公司无主体资格假设”而设定的, 而这种假设恰又是经济学 (包括制度经济学) 的主流观点而非法学的主流。在法学界, 围绕法人的本质有三种学说, 即法人拟制说、法人否认说和法人实在说。法人拟制说秉承罗马法奉行的个人人格至上的法则, 认为权利义务之主体应以自然人为限, 非自然人之所以成为权利业务主体, 全在于法律之力将其拟制为自然人, 故法人纯属一种法律上的构造, 是人造人或人造实体;法人否认说认为社会生活中除自然人和财产外, 绝无所谓法人之存在。法人仅为形式上的权利义务主体, 而实际上的权利义务的归属者, 是享有法人财产利益的多数自然人;法人实在说认为法人并非法律的虚构, 亦并非没有团体意志和利益, 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以上三学说中, 20世纪以来以法人实在说为主流, 已为法学界多数学者所接受, 与法学界所不同的是, 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企业不具有主体资格。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看成是一种生产函数, 研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企业本身则是一个“黑箱”。制度经济学深入到“黑箱”内部, 以参与企业的个人作为基本分析单元, 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实际上是把企业看成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在财务理论发展史上, 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詹森和麦克林提出的公司代理成本模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成为公司财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其所提出的代理成本模型, “为投资者如何分配资本、公司经理如何做出决策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模式。” (17)

但在詹森和麦克林看来:“企业不是一个个体, 它是一种法律假设, 可以作为一个复杂过程的聚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相互抵触的诸多目标会被一个契约关系的框架带入均衡。在此意义上, 企业行为就像市场行为, 是一个复杂的均衡过程的结果。……企业视为一组个人间契约关系的连接可以使这样一种观点得以澄清, 用提出诸如‘企业的目标函数是什么’或‘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这类问题来暗示企业的人格化是种严重的错误。” (18)

(三) 公司是独立于股东的社会经济组织

有关公司地位的主流观点在近一、二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除法学家们继续坚持已经成为主流的法人实在说外, 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意识到, 公司不是法律上的虚构, 而是实实在在的、独立于股东之外的社会经济组织, 有其独立不同于它的财产持有人的目标函数。这一看法显然是对传统的公司目标函数理论提出了挑战。华尔曼指出, 由于股东们的利益十分不同, 这些利益只有通过以公司利益 (而非股东利益) 为核心的标准才能调和起来, 并认为, 非股东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也包含于公司利益之中 (19) 。

英国学者约翰·凯从所有权的角度对公司中股东的独立性以及公司利益的独立性进行了论证和说明。主流的经济学家、法学家和财务学家认为, 公司归股东所有。对此, 约翰·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在“利益相关者公司”一文中, 对股东不能拥有公司、公司是独立于股东以外的组织等观点进行了解释和论证。

约翰·凯以“我拥有一把伞”为例, 对“所有权”概念的主要特点归纳为如下方面:“首先, 这里涉及到所有权问题:我可以将伞拿在手上, 或放在公文包里, 或放在伞架上。其次, 这里涉及使用权问题——只要下雨, 我就可以随便将它拿出来使用。第三, 这里涉及到管理权问题:我可以告诉衣帽间的服务员将它放在哪个位置上, 如果我把它借给你, 我可以坚决要求你在将它叠起来之前, 下抖干水 (尽管你可能厌恶这样做) 。第四, 我有权从这把雨伞中获取收入:如果我在雨天出租我的伞, 我可以得到租金。第五, 我有权获得资产收入:如果我出售它, 我可以将它升值;第六, 我有权维护我的财产权:如果你偷走了我的伞, 我可以报告警察局, 通缉你;如果政府在不做任何补偿的情况下将它收归国有, 我可以向欧洲人权委员会呼吁人权。第七, 我有权通过拍卖或赠送等方式, 将它转到他人名下。第八, 在有关这些权利的问题上, 并不存在时间限制。像过去一样, 我现在仍是我的伞的自由拥有者, 而不是承组人。第九, 我有责任禁止破坏性地使用我的伞——因此我用这把伞刺你的肋这一权利受到了限制。第十, 这里涉及到有关财产划分 (是我的而不是你的) 的特殊的法律特性:它可以被用来获取判决我败诉的满足感——如果我不能支付欠债, 我的伞可以被法院没收。第十一, 还有剩余控制权:一旦我将伞借给你, 你就可能在借用期内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所有权利, 当借用期满, 所有有关伞的权利又都归还于我。” (20)

约翰·凯进一步认为, 把“拥有一把伞”的理解运用到公司方面是不行的。“‘BT股东拥有BT的股份’与‘BT股东拥有BT’这两种表达方式是有区别的。”

在有关所有权概念的十一个特点中, “仅仅有两个方面 (占极少比例) 毫不含糊地与BT和它的股东之间的关系相吻合;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部分吻合;有六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点也不吻合。” (参见表3) 。最后, 约翰·凯得出如下结论:“没有谁拥有或能够拥有BT或Marks&Spencer公司。许多个人与团体都拥有与这些公司相关的权利和义务——顾客、股东、出租人和董事等——但这些权利似乎都不可能被明确标明为所有权。只要理解了这些权利的实质, 就不会对此提出疑问。我的伞和现代公司之间的差别是极其显著的。” (21)

按照约翰·凯的观点, 股东与公司是两个分别独立又不同的经济主体或社会主体, 因此也应当有各自不同的目标追求。公司不是股东拥有的或所有的, 而是独立于股东的社会组织。公司“是有自己个性、特点和激情的机构。它关注的是利害相关者群体——投资者、雇员、供应商、顾客和管理者等——的广泛利益, 而不是仅只关注其中某一类。因此, 这种公司很自然地被看成是一种社会组织, 拥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既然这样, 现代公司是否可以界定为股份代理制?董事及董事会是否为股东的代理人?这些问题就值得反思。在约翰·凯看来, 现代公司的管理模式应当界定为“托管制模式”而不是“股份代理制模式”。

在托管制模式中, 公司董事及董事会是公司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受托管理人, 而不是股东的代理人。受托管理人的责任是:使在他控制之下的公司资产保值增值, 公正地平衡资产收益的不同权益。

“受托管理人的职责是保持公司的资产。公司资产不同于公司的股票价值。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不仅在于, 股票市场不可能正确评估公司资产, 而且在于,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公司资产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 如雇员的技能、顾客与供应商的预期和公司在社会中的信誉等。因此, 管理者作为受托管理人, 其目标与公司更广泛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而不仅只涉及股东经济利益。” (22)

公司的个性特点决定了公司有其独立的有别于股东利益的目标和利益, 公司管理者应当为实现公司的利益行动, 而不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那么, 公司的利益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按照约翰·凯的见解:“一个PLC (股份有限公司) 的董事在商业活动中为了促进公司利益的发展, 有权在任何情况下以他认为合适的方式采取行动。公司利益包括:给予股东、投资者一定的利益回报, 以酬谢其过去的投资, 并鼓励其进一步投资;开发公司雇员和供应商的技术和能力;保障公司就业、公司贸易关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感;以公平的价格向公司的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通过高水平的商业运作, 提高公司的信誉。”

关于公司与股东的关系以及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关系, 英国学者珍妮特·威廉森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公司管理体制的法律体系与实践活动是建立在一种假设基础上的, 这种假设认为, 董事的主要职责是对股东负责, 股东是公司责任和控制权的绝对管理者。这个观点最早产生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 当时, 作为投资者的个人与作为被投资对象的公司之间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关系。此时, 人们拥有一个公司‘属于’它的股东的真实感受。

目前情况已大不相同了。大约60%的英国公司股份是由机构投资人拥有, 主要是养老金基金会和保险公司。这些机构为了众多当事人的利益而将钱投放出去, 通常不是在一个或两个公司, 而是在上百家公司中拥有股份。……公司影响着比股东范围更大的一大批群体, 反过来又受到他们的影响——每个公司的核心是利害相关者关系网, 每个关系网都是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

我们需要一种推进公司管理的新方式, 这种方式基于以下认识:公司不仅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而且是将不同利害相关者群体寓于其中的组织。” (23)

当然, 将公司目标与股东目标区别出来的观点也受到一些反对者的批评。如汉克斯就认为:“由于董事会很难确定大量而分散的股东集团的最大利益, 授权董事会确定人数更多且更分散的非股东集团的最大利益是站不住脚的。从特拉华法院的列伍伦判例到时代公司判例, 没人说确定‘股东们’的最大利益是件容易的事;但远不如确定并用有限的、被称为股东权益的资金满足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当地社区和股东们等所有互相竞争的请求权更困难些。” (24)

上一篇:猫教案第一课时下一篇:合作与分享的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