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巧设悬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精选4篇)

巧设悬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篇1

陕西榆林神木第七小学刘艳萍

教学中的悬念,是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和急切期待的疑点,这份来自学生的“关注”与“期待”说通俗了就是指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也会相应提高。那么,如何设置教学中的悬念,使语文课教学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而达到教学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一、以疑问设悬,带动学生求知欲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思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可以使学生感到困惑,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真正回归到“读课文,找答案”。这样的疑问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着手。对于课文内涵较深的讲读课,教师可先设疑。“巧”在一个由浅入深。比如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课文讲述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学生会很快进入课文搜寻答案。从答案看出学生肤浅于草原上的天空、草地、羊群。这时教师可渐深到提问“文中除了描述草原上的美景,还写到了什么内容?”学生会想这个问题不难,我再找找。这一找,找出“人们迎客,歌舞助兴”等生活情景。学生在探究疑问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草原上人们的民族风情”。教师的这种由浅入深的设疑,很好的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

种由浅入深的设疑置悬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建立了回答问题的自信,更培养了学生解疑的兴致。那么对于内容简单,结构分明的自读课文,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产生的疑点做出提问,或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所理解的课文内容来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设疑-答疑的过程中营造出相互竞争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在问题的悬念下,在竞争的鼓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当然,学生愿意深入到课文里,去寻找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我有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对课文有疑点的;一组是想设计问题的。前组提出:1.这“半截蜡烛”为何如此重要?2.课文中为何有用括号括起来的文字?后组提出:文中与敌周旋的故事中“半截蜡烛”几遭劫难?教师再把这些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整理出来,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谁也不想落伍,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回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在教学中不仅表扬了回答的同学,还称赞了敢于提出疑点的学生,更肯定了设计问题的学生——“蜡烛”遭劫,拟人化手法,让蜡烛有了义不容辞的献身精神,更突出了经受革命考验的坚毅。这样的想法分明有着学生自己的理解,孩子的设疑置悬见证了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用惊语设悬,激发学生探究欲

学生对于教师平庸普通的说教总是不屑一顾,有人说适

时的提高嗓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其实仅凭“抑扬顿挫”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别人想不到的惊人话语引出课题,营造“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许是因为课文内容太熟悉而产生“食之无味”。怎么办?于是,我便对学生说:“老师一进教室,就收到了同学们送的礼物。”一语刚出,教室突然静了下来,孩子们个个神情惊讶、疑惑。于是,我接着说:“而且现在,准确地说,很多学生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此刻,学生们面面相觑,有的学生迫不及待问:“老师,是什么礼物?”“让我们也看看”,我郑重地回答:“告诉大家,这礼物就是你们的目光”学生们听完后大笑,我接着问:“你们读了《晏子使楚》,有什么礼物要送给老师珍藏?”学生蜂拥而答:“老师,我送你橘子”、“老师,我送你读后感言”、“我送一则故事背景”,如此,一节课大家在“悬念一语”下兴致较浓的圆满学完了此篇看似“食之无味”之文。可见,这一惊人之语对于引起学生注意力发挥着多大的作用。

三、凭事件设悬,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时每个学生具有的年龄特点,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特点,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凡响。设置吊胃口的悬念,给学生营造新鲜奇特的方式还有:创设奇事,以奇制胜。比如,我在教学《别了,母校》一文时,我准备了两个貌似“献爱心”

纸箱,拿进教室,学生产生种种联想。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在母校的“快乐”与“伤心”之事概括在两张纸条上,再分类摆放在讲桌上。顷刻间,学生谜团较重:老师要做什么?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被这谜团悬牵着。关键时刻,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两个用来装 “快乐”和“伤心”的纸盒。哦,谜团解开了。这时学生想起“快乐”心情兴奋,可是,伤心的往事却又使他们难过。最后,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举行一个葬礼仪式……”“葬礼”没听说这样的事,学生又产生谜团,老师为什么不上课文?顺着学生的疑惑,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把“伤心箱”里的纸条放到火盆里,一边念叨:“让可恶的伤心往事随火湮灭,让快乐永驻。”不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老师,你不能把它们烧掉!”“为什么?”我接着问。“我要记住母校!”“对,我们不会让往事灰飞烟灭!”好多学生都跟着喊出声来。“很好,你对母校情深意重,面临毕业的我们,更能倍感分别的难言。今天,让我们庄重告别母校吧。”一件葬礼之事激起学生们的一份情感,更在悬念中集中了学习的注意力,使本节课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巧设悬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篇2

一、抓题目设疑, 引发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题目都能直接点明文章中心, 提示作者思路。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认真研读题目, 从题目入手, 抓住“题眼”, 精心设疑,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作用。例如, 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 我抓住题目中的“借”字大做文章, 因为这些箭明明是“骗”来的, 为什么偏偏用“借”呢?一个“借”字, 不但点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而且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教学时, 我是这样设置悬念的:“谁向谁借箭的?为什么要借?能不能把‘借’改成‘骗’?”问题一提出, 立刻引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 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学习课文中来。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 深入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 来龙去脉, 抓住文章的中心。

例如, 在教学《难忘的八个字》这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质疑:“这八个字是什么?为什么会难忘?这八个字对于‘我’以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 深入到文章的语言文字中, 沉浸在娓娓叙来的故事情节中。接着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又入情入境地朗读赏析、对照评论、拓展训练, 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情感教育的目标。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抓题目设疑,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情感体验, 让学生入境入情地学习, 才能让学生更爱语文。

二、抓住重点字词设疑理解全文

在语文教学中, 紧紧地抓住重点字词进行设疑, 就等于是牵住牛鼻子, 可以引发学生深入理解、剖析、挖掘教材蕴含的内容, 加深对全文的理解。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我抓住了“纹丝不动”来设疑:“邱少云和战友们为什么要‘纹丝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 他为什么还能‘纹丝不动’?从这个词中, 你体会到什么?”在学生的交流探讨中, 结合“千斤巨石”和“我”内心的“担心”、“焦急”等重点语句进行体会, 让学生“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回到”在烈火中的战友身旁, 此时, 老师数着“一秒、两秒……”学生完全沉浸在痛苦而又对敌人充满仇恨的氛围中, 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又如《端午节的由来》, 抓住文中的重点字“涌”、“救”展开问题探究:“‘涌’字让你想象到什么情境?‘救’的场景又是怎样?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结合课文前面“忠诚爱国”、“很有才华”等, 深入理解屈原为国家、为人民做了许多事, 人民不能没有他, 不愿也不忍失去他, 从而领会本文的中心。这样, 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教学, 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又使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 受到了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 也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三、抓住中心句设疑理解中心

有些文章, 通过中心句统领全篇, 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这些句子基本上提示了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段落大意。在教学时, 通过抓中心句设置悬念, 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桂林山水》一文的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时, 我们可以据此提出问题:“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方面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漓江的水又有什么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反复地自主学习课文, 共同探究这些问题。学生们经过自主学习, 交流讨论, 合作学习, 共同得出“甲”的意思是第一, 桂林的山的点是“奇”、“秀”、“险”, 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川的思想感情。又如《詹天佑》的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老师抓住这一中心句, 即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进而理清脉络, 可先找“爱国”的表现, 再找“杰出的工程师”相关段落学习;也可在逐段学习中, 找出体现他爱国与杰出才能的语句读读、议议。在这篇文章中, 还有过渡句、总结句都可作为设疑的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并能作为指导写作的范例, 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抓矛盾设疑, 吃透文本

小学课文中有不少课文, 有些内容初看似乎“自相矛盾”, 实则是作者落笔的巧妙之处。在这些“矛盾”之处精心设疑,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矛盾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从而正确地理解课文, 吃透文本。

例如, 在教学《穷人》这一课中的桑娜, 她抱回了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后, 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在此不妨设问:“桑娜为什么企盼丈夫归来, 内心又忐忑不安呢?”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 揣摩桑娜的内心世界, 从而认识桑娜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女性。这样, 抓住矛盾处设疑, 可以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了解到实质, 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五、抓课终设疑悬念萦回

如果把语文课堂教学比喻成一出戏的话, 那么, 导语就是这出戏的“开场白”, 而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这出戏的“压轴戏”。唱好“压轴戏”, 学生受益匪浅, 它不仅可以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与前面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且能让学生在欣赏、学习“文美”的同时, 受到“情美”的陶冶。课终时, 教师可以设置悬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例如, 在教学完《揠苗助长》这一课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让学生思考课后的问题:“第二天, 田里的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他的儿子看见了, 会说些什么?”我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学生的语言精彩万分。这样, 使学生更加理解这个寓言的寓意, 真正理解了“揠苗助长”。

又如, 在讲完《将相和》一文时, 我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蔺相如, 并讲明因为蔺相如机智勇敢。我进一步提问学生:“还喜欢谁呢?”又有几位同学回答:“喜欢廉颇将军。”我非常满意, 表示赞同这两种意见。正准备结课时, 突然一位学生举手要发言。我说:“意见相同就不必要重复说了。”但这位学生仍把手举得高高的, 我就叫他说说自己看法。“我喜欢赵王。”我和学生都惊讶。他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卑微的小官, 赵王看到他有才华, 就大胆地任用他;每次斗争胜利结束后, 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 所以蔺相如的职位会比廉颇高。我喜欢赵王那种敢于大胆任用人才这一点。”说得多好!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 但是学生不涉及他个人为人和执政情况, 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 观点鲜明, 论述清晰, 敢抒己见, 有理有据。我马上给予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 你能以另外的角度看赵王的优点, 你很会思考, 这是很可贵的品质, 值得大家学习。”这个学生听了老师对他的肯定, 成功的喜悦从心中油然而生。

因此, 在课终时, 就是巧妙设置悬念, 让悬念萦绕在学生的脑际, 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巧设悬念激活教学 篇3

1 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2 精“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安排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笔者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笔者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笔者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3 创“难”

创“难”可在某堂课或某段知识前抛出,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最高点,经常保持一种学习的未完成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06;(2)10÷6,70.7÷33。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难”制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 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奇”,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下列变式练习:(1)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2)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几倍?(3)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是梨树的百分之几?(4)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梨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5)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6)苹果树20棵,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少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将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5 留“尾”

留“尾”指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后继课涂上点“神秘色彩”,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

巧设悬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篇4

第10课巧设分区出效果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与操作。

2、使学生学会改变文本框的底色和边框。重难点:

熟练掌握文本框的插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六一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办一次电子报刊大赛,小明同学已经收集了一部分图片和文字,但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合理的排版,做为小明的好朋友,你能帮助他完成这份电子报刊的制作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利用文本框巧设分区出效果”。(板书课题)

三、新授:

1、插入文本框(板书)

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来插入一个文本框?比一比,看谁首先能最先找到方法。

生:(动手探索插入文本框)生:(边演示边讲述)

2、修饰文本框(板书)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修饰文本框”。

生:(自愿组成小组,研究讨论)生:(边演示边讲解)

2、在文本框中插入图片后,可通过拖动文本框方便地移动图片。(展示作品)

四、小结:

上一篇:水城之美优秀作文下一篇:我很幸福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