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精选10篇)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篇1

关键词:管理者阶层

精英

腐败

体制

摘要:所谓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在当代中国,这个阶层是由社会的精英分子组成,社会的主导阶层,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也有其显著的特征。它也是广受关注和争议的一个阶层,腐败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毒瘤。然而总体来说,它发挥了作为精英阶层应发挥的作用,可谓功大于过。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体制的不断健全,它会拥有更好的明天。

1、中国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拥有哪些特征?

2、本阶层易发腐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管理阶层腐败是社会化的恶果吗?

4.其他阶层多与本阶层矛盾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一、什么是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对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本阶层的划分标准及其范围。所谓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目前,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比例大约为0.5%。

本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这一阶层的社会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他们也是国家政治和决策的直接参与者,并在其中发挥着其他阶层无法比拟的作用。总之作为整个社会的大脑,它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的特征

1、精英性

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主要管理者,该阶层的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很突出。古代有“学而优则仕”的明证,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是社会中的佼佼者。他们是社会结构金字塔上的尖端,他们是社会稳定的真正执行者。

2、较强的流动性及后成性

由于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所以该阶层的准入门槛就自然比较高,该阶层中的人员大多是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而流动进入的。而当他们的能力不适应这个阶层时就会被淘汰进入其他阶层,所以,该阶层相对于其他阶层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其次,除了极少数的富二代官二代拥有先天优势外,该阶层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通过后天努力而进入该阶层的。因此本阶层的人员具有后天形成性。

3、与其他阶层的矛盾较大

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体现,所以,各社会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支持或不满。所以该阶层与其他阶层的矛盾较大。

4、内部成员的突变性

主要是指本阶层人员的腐败问题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突变虽然在进入该阶层之前或刚进入不久时他们是胸怀壮志道德高尚的人,然而在不久后就会出现同一个问题——腐败,他们的性格品质志向发生了巨变。

三、该阶层易发腐败的原因

作为当时的有志青年,和社会的精英阶层,为什么会忘记当时的志向发生突变滋生腐败呢?

1.当代中国政治高于法律的现状

虽然在古代就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然而事实上却是“刑不上士大夫”,即使到了当今中国,法律对副省级以上的较高级干部也无太大的约束力。由于缺乏法律约束,腐败就自然滋生了。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在高层这张保护伞的庇护下,下层官员也就变得肆无忌惮起来。2.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僚思想影响 虽然也是二十一世界,但几千年的官僚主义还是给当代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受其影响该阶层大多数人员认为腐败已由问题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3.当代中国政治与法律体制不够完善 虽然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但中国的政治与法律体制还是不完善。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轨期,各种与市场经济配套的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尚有许多制度空白地带。旧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现实,而新的制度又不完善,从而形成了“制度的真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4.人类贪婪的本性

人的本性就是贪婪。相对于先进国家来说,中国缺乏约束统治阶层的铁笼。所以人的贪婪本性就暴露无遗。加致富动机过于强烈,从而引发腐败。

5.总体风气已成,腐败势力巨大,即使有少数清廉者想反腐倡廉也无力改变现状,为免受迫害打击更多的是选择了同流合污。

6.中国的人情社会形态给以权谋私以普遍化的条件,加之社会风气影响和不法分子诱惑,管理者难以抗拒诱惑。政商不分问题严重。7.社会化的反面影响

四、管理阶层腐败是社会化的恶果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是社会化的好处,却忽略了它的负面影响。打一个比方,社会化就是一个将各式各样的原料打磨成社会默许的统一的形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一些个性被打磨掉了。而这些被打磨掉的才是个人最根本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上的一些恶习也影响并改变了个人的价值观。所以说管理阶层腐败就是他们在管理阶层这个小规模的社会中社会化的恶果。

五、各阶层多对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持批判意见的原因

1、该阶层在社会权力体系中、社会经济与文化资源中占有优势

他们是社会发展的较大收益者,他们享有其他阶层所没有的特权,所以造成了其他人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合作之余,各阶层对管理阶层更多的还是仇视。

2、管理阶层的腐败行为加剧了各阶层的不满

由于管理阶层的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更是加剧了其他阶层的不满。同时也加剧了他们的不平衡感,加剧了矛盾。

3、吃不到葡萄鲜葡萄酸的心理

管理阶层的腐败香味刺激了其他阶层的贪婪欲

这使管理阶层因腐败而得来的巨大收益与自己无法获得收益形成了鲜明对比。加剧了各阶层对管理阶层的不满。

4、中国国民的反权威的叛逆心理

由于在封建社会长期被压迫,再重新获得了一些权力之后自然就对权威产生了叛逆心理,所以反对权威成为了他们喜欢的事。

5、部分人借批判管理阶层来迎合大众增长人气

为了迎合大众增长人气,他们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去批判管理者,造成盲目批判。也有些人为了彰显个性也会盲目批判以标新立异。

6、没有正视管理阶层的功劳,片面的批判他们的错误,无法全面的看待问题。

7、近几年,我国人均收入已进入1000~3000美元的社会矛盾多发期。社会矛盾尖锐,而大多数人会把这归罪于管理阶层的管理不力。

虽然,现阶段的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一丑掩大德,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并带领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建设成就。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体制的不断健全,我国的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该阶层也会去的完善。

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的阶层分析》 李新章 2003年

2.《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 《市场报》 2002年

3.《中国腐败问题原因剖析》

邝泽倩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篇2

1 如何定义“新社会阶层”

从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可以把新社会阶层大致界定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出现的一个规模巨大、构成复杂、价值多元、成长迅速的社会群体。”[1]在国家统战部门的工作定义中, 新社会阶层指广泛分布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 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的社会阶层。按照中央的最新定义, 新社会阶层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 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纵观历史, 新社会阶层的产生与改革开放关系密切。1978年, 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中国的新社会阶层开始发育, 1992年以来改革开放进程加速, 中国新社会阶层进入壮大期。需要指出的是新的社会阶层并不是“无根”的群体, 而是既有阶层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阶层) 中部分成员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转型而分化、演变而来的。

2 脱胎于而又区别于既有阶层的新社会阶层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 结构形态的广泛性。新社会阶层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群体性概念, 广义上几乎涵盖了除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之外的所有社会成员。

其次, 价值选择的多样性。新社会阶层是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中西文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下, 其成员具有相对的理性意识和宽容精神。

第三, 发展取向的动态性。新社会阶层不是一个静态的社会构成, 它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第四, 社会参与上的主动性。新社会阶层成员大多具有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意识, 对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度较高。近年来, 中国社会中大量出现的自治组织主要是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

第五, 成长过程的渐进性。新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 并不是一个新的阶级, 而是一个源于既有阶级而又不具有既有阶级特征的社会性政治主体。他们的数量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逐渐成为“构建合理社会结构与增进社会和谐程度的生长点”。[1]

3 新社会阶层的现状分析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58.5%的人认为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非常大”或“比较大”, 但同时, 也有近半数的人认为这一群体缺少归属感, 对他们“心存顾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北京私营企业主中的大部分对自身地位评价较为保守。

要提升社会对新社会阶层的认可度, 应从新社会阶层产生说起。按照社会学家的说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户籍、出身、文凭、地域等的‘先赋因素’为依据的‘身份分层’的地位开始弱化、下降, 以拥有财富、技术、知识等的‘后赋因素’为主的‘经济分层’地位上升”。[3]这一升一降间新的社会阶层就开始出现了。因此, 可以将新社会阶层的兴起看作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表征。在中国现有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向更具稳定性的“橄榄型”转变的过程中, 中间阶层的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 在转型的道路上, “市民社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民间团体, 不仅能成为监督权力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成熟的市民社会可以让一些社会问题在基层得以消解, 从而增进社会和谐。对于转型中的中国也不例外, 这就凸显出新社会阶层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 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都不是一个完全封闭地自我演化的过程, 而必定要在自身已有结构的基础上, 在保持某些有价值的特色的同时, 遵循普遍性的发展趋势中演化。就社会阶层结构而言, 具有普遍性的世界发展趋势, 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 通过教育和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 最终形成一种较为合理的阶层结构。”[4]而中国的阶层结构的变化, 是“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政治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新科技刺激以及全球化诸要素综合作用下, 速度之快, 规模之大, 超出一般”。[5]因而, 各阶层之间界限比较模糊, 社会角色频繁更换。这使得新社会阶层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缺乏认同感。

最后, 新生活阶层自身的弱点也是造成社会公认度不高的原因。一方面, 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收益者, 特别是其中的私营企业主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 造成了各社会阶层间收入差距拉大, 阶层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新社会阶层并不成熟, 内部良莠不齐, 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而社会也没有完全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因此, 其他社会阶层的一些群众对新的社会阶层有着消极的认识和看法。

4 和谐社会中新社会阶层作用的发挥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必然要求形成一种各社会阶层能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协商和妥协, 最终达成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社会契约, 并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的社会机制。因此, 在新社会阶层作用正确地发挥中, 党和政府担负着很大的责任。

首先,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提高新社会阶层成员对党的认同性。在新条件下,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 在巩固执政基础的同时, 要使其也能表达和协调新社会阶层利益, 使他们从“感恩性的认同转变为文物利益性的认同, 真正将中国共产党看成是代表和维护其根本利益的‘自己的党’, 以免他们在体制外寻求利益表达渠道”。[6]具体地, 就是要以人为本, 把维护人的合法利益, 鼓励人的创造性作为基础, 以凝聚人心为目标, 以能否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检验标准, 真正做到识人、辨人、用人。

其次, 政府应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 建立健全社会整合机制, 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现代社会要求的工业化、城市化, 产业转轨、市场经济繁荣, 民主法治理念和社会发育机制, 都可以在新社会阶层身上找到契机和症结所在。

第三,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挑战着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传统管理模式。与此相匹配的政治机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应随之迈入现代化进程, 努力构建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格局。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这就明确了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 党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政府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能, 社会组织要承担起协同党和政府的功能, 公民个人也要发挥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当然, 新社会阶层自身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新社会阶层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发挥自身优势, 先富带后富, 积极主动为社会建设做贡献。

摘要: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中所做的报告中, 在谈及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时指出:要密切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 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他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协调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党和政府就要对新社会阶层团结、教育、支持、引导, 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整合社会资源, 加快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从而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 真正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词:改革开放,新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如何定义“新社会阶层”[N].解放日报, 2008-03-10.

[2]张宛丽.中国“新中产阶层”正遭遇“精英陷阱”“权利排斥”[J].人民论坛, 2007, 9.

[3]新社会阶层的作用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 2008-03-13.

[4]青连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OL].http://yzzlw.com/writi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131.

[5]龚丹韵.新社会阶层兴起发出什么转型信号[N].解放日报, 2007-06-21.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 篇3

[关键词]社会阶层;矛盾;缓解;制度

一、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多元化划分标准,主要分为7个阶层,分别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军人阶层、私有私营者阶层和其他边缘阶层。这些阶层互相存在着某种交叉关系,并不是完全互相独立排斥的。当然,阶层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这里把当前社会矛盾大体归为三类:

1.“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阶层利益矛盾的集中体现。能否正确认识处理这一问题,关系到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进程中,一部分群体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勤奋,创造了财富,但也有些人,通过钻制度转变的空子获得了大量经济资源,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由于某些群体的腐败和非法致富,人民群众心理落差加大,对社会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2.资产占有者与劳动阶层的矛盾,即劳资矛盾。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员工安全得不到保障,拖欠工资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企业主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失去生活来源,从而造成罢工打击报复等突发事件,甚至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3.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之间的矛盾。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中最突出的是国家领导干部与人民大众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根源上说也是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由于管理者主导相关利益分配,因此双方矛盾激化。一些干部虽然身为人民公仆,但在考虑问题上急功近利,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导致官民矛盾恶化;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也削减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当代中国主要社会阶层矛盾的新特征

1.当前我国阶层矛盾是体制型矛盾和结构型矛盾相结合的矛盾。改革开放后,很多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某些阶层的利益要求了,这便引起了社会体制发生变革;体制变革反过来又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之前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得我国的社会构成比较单一,随着改革开放,体制性矛盾也愈加明显。所以,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必须从解决体制型矛盾入手,从解决结构型矛盾着眼,双管齐下。

2.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分化引发了社会各阶层间关系的变化。在农村,有些农民已经转化了身份,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日渐演变成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其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后,企业自主权加强,国家对企业的领导由直接控制逐渐转向宏观,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

3.在思想观念领域不同阶层间也出现了分歧。改革开放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替也带来了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存留思想的矛盾错综复杂;阶层分化也造成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职业、收入和地位方面的差距,加剧了他们彼此在思想观念的隔阂与冲突。

三、社会阶层矛盾产生原由

(一)经济上快速自由式的发展是阶层矛盾产生根源。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某些利益获得者获利的手段并不是合法的,就会导致穷人阶层对社会某些方面存在的不公平产生不满情绪,经济因素是阶层矛盾不断加剧的根源。

(二)改革中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矛盾加剧。经济上飞速发展,但很多制度上出现了漏洞。由于缺乏制度的制约,某些群体便钻制度的空子去赚取非法利益。我们应认识到改革不仅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也包括各方面体制的完善。

(三)媒体舆论的大肆渲染也加速形势的恶化。很多媒体本着社会公平原则大量报道弱势群体与富人间的矛盾事件,产生了负面效应。作为媒体应遵循事实本来面目,但不是大肆渲染,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当然相关制约制度也较缺失。

四、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的解决措施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稳步发展,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要坚持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利益。在就业分配等社会问题上,要始终坚持公平原则。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

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建立富强民主的国家。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如果人民无法合法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矛盾将会加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自身作用,弥补市场的先天不足。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坚实保障。要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建立新的就业体制,如近年来社会上实行的领导干部公示制,企业聘任制,都有利于群众的公平竞争。要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尽快实现职业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缓解弱势群体与其他阶层间的矛盾,促进利益格局合理化。

(四)壮大中间阶层,培育新型社会阶层结构。目前我国的结构形态呈现“洋葱头”型结构。社会的中间阶层是社会高层和低层之间的缓冲带,能维系社会稳定,为了缓冲社会高层和社会低层之间的冲突,应该提高低层群体生活,继续壮大我国中间阶层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志强.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11.

[2]周显信.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矛盾的性质、特点与基本对策[J].中国矿业 大学学报,2003.09(社会科学版).

[3]周显信.简论我国社会阶层矛盾的基本现状与基本对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06.

[4]刘胜康.社会阶层结构与和谐社会[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05.

[5]喻晓.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原则和方法[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02.

[6]罗小凡、郑昌华.试论我国当前社会阶级阶层矛盾的特点[J].科学社会主义,1996.04.

[7]刁乃莉.近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9.10.

[8]顾玉平.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矛盾及其化解路径[D].

作者简介

邵孟琪,1989,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篇4

阶层是对人群的划分,同阶级、等级一样,不是对人群横向的划分(如对牧人、渔人、农人、工人的划分,它表现为劳动者分工,即人与某种劳动职能的固定结合关系),而是对人群纵向的划分。人群的横向划分决定着人们怎样互相交换其活动,反映着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群的纵向划分决定着人的高低差别,反映着人对人的压迫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既有阶级概念,又有阶层概念。当这两个概念并用时,阶层通常是阶级的组成部分,表示阶级内部次一级的划分,隶属于阶级,有时也包括其阶级归属尚不明朗的过渡性成份。由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如实地指出了当代中国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社会,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高低差别的社会;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群的这种差别,为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调查材料;在对人群分层时,指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处于社会上层,产业工人处于社会下层,中间隔着6个社会阶层,从而使读者可以看出前者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者,而后者则不是主导阶层(第105页),自然不再属于领导阶级,正在逐渐滑向弱势地位;正确指出“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第16页)此外,还对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的两极分化做法表示了义愤(见此书第96-97页),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此书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现象时,旗帜鲜明地用阶层论代替了阶级论。自然,它就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阶层进行阶级归并,正确揭示我国当前的阶级状况。之所以如此,是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革命党而是执政党,“目标”应当“变化”为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第7页),通过广泛妥协和“合作”实现各阶层的“共赢”(第99页,第108页),即用阶级阶层合作来代替阶级斗争。认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分层状况“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第99页)。这里所说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显然特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者认为它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已经“过时”,因而应当予以“扫除”(第104页)。然而,在“扫除过时意识形态的障碍”(第104页)的同时,此书又想表白自己所用的阶层论并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5页)。为此,它求助于英文词汇。说,在“大多数”英文文献中,并不存在“阶级”与“阶层”两个概念的明显区别,“大多数”理论家都采用同一个词汇:“class”,它既可以被译成“阶级”,也可以被译成“阶层”(见此书第5-6页),并就此写了一大段说明。这段文字似乎是想让一部分赞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读者感觉,此书所说的“阶层”同“阶级”本是同一个概念,此书所用的阶层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把“阶级”改称“阶层”。但为什么又改了呢?此书说:“在中文中,情况有所不同,‘阶级’这一词汇往往是指传统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概念——即由生产资料占有来进行划分的、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立、斗争关系的群体,这一词汇让人联想到的是严重的社会冲突、动荡或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有些学者和民众对这一词汇还带有反感情绪和否定倾向。而‘阶层’常常被认为是不那么具有冲突性并带有等级性质的群体概念。”(第6页)为了取悦于或者说糊弄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反感的那部分人,此书便舍“阶级”而用“阶层”。那么此书用的究竟是马克思主义的阶层论还是非马克思主义的阶层论呢?它究竟是想糊弄拥护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人,还是想糊弄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人呢?这只有细读此书才能够弄清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同生产资料的关系在阶级、阶层划分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而此书说“仅用生产资料占有这一指标来解释社会阶层分化是不充分的”(第5页)。因此,它“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第8页)。这样,虽然没有彻底否定和抛弃马克思主义的人与生产资料关系的标准,但是通过把这一标准从中心位置上拿下来并淹没到众多的其它标准中,已经在体系上改弦易辙。它在反对“简单地照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第4页)的同时,基本上采用了韦伯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这样的阶层论并不是可以等同于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阶层论。当前,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我国并存。除了全民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以外,还有雇工和不雇工的两种私有制。在雇工的私营企业中,雇主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占有雇员的剩余劳动,通过商品交换变成剩余价值。在市场中,特别是在股票市场中,大大小小雇工和不雇工的私有者[1]再运用智慧把已经存在于社会上的剩余价值尽可能多地捞到自己的钱袋中来(他们的代言人把这说成“创造”财富。其实这不过是对已被创造出来的财富的再分配而已)。在当代社会,合法的剥削基本上是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公有制企业通过承包、租赁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化公为私,可以看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不充分或不完全形态)[2]。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不考察人们同生产资料的关系,就划不清阶级,就弄不清楚谁拥有剩余劳动吸吮器,谁创造的剩余劳动被别人吸走,就不知道谁在上,谁在下,谁是剥削者,谁是被剥削者。此书把人们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淹没到众多的其它标准中,最大的作用就是淡化了剥削,掩盖了剥削。不提阶级,掩盖剥削,代表了谁的利益呢?

我们可以从此书的以下观点做出判断。一,它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有高低差别,社会分层现象是合理的。它说,人们应该“认可合理的阶层分化机制和层级体系。”(第64页)“客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社会阶层对地位等级分化的认同,及其强烈的上升社会流动愿望,既有利于现存社会秩序的维持,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第34页)因此,“当前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等级分化秩序”应该“合法化和稳定化”(第34页)。不但如此,“现代社会的阶层分化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阶层结构”还“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第65页),自然应该永世长存。二,它认为产业工人处在十个社会阶层中的第8层,处在五个社会地位等级中的第4等即中下层(上有“中中层”,下有“底层”,见第9页)是合理的。产业工人个体应该脱离这个位置向上爬,而产业工人整体却应该在这个位置上“稳定化”(第34页)。三,要求“充分肯定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作用”(第119页),认为私营企业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主要组织者”(第86页),是“主导阶层之一”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第86页)。这个阶层的“主导性”作用和“主导性”社会地位应当得到“明确”和“社会认同”(第86、87页)。执政党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把自己的社会基础向经理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倾斜”,即把这三个阶层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实行这种“倾斜”,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第38页,它的表述方式是“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向这三个阶层“倾斜”是“执政党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当在政治上赋予他们以较高的地位,让他们担当起与他们的主导阶层地位相适应的角色和使命。”(第105页)此书要求把私营企业主阶层当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分子吸收到执政党中来”(第119页),即在不改变其原有阶级属性的条件下加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先变成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再被吸收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四,主张在这种社会分层结构中实行阶层合作,并长治久安。它认为,在雇主占有雇员剩余劳动的条件下,雇主和雇员的利益并不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格局,而是能够都达到最大化[4]。各阶层只要“通过相互妥协、协商和合作”,就能够“共赢”,就能够“使自己的阶层利益实现最大化。”(第108页)“在这种阶层结构条件下,完全有可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各阶层共赢的结果。”(第99页)它还希望“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阶层等级地位认同”(第66页),“每一个阶层所享有的地位与利益能得到本阶层的认同,并且也能得到其他阶层的认可或基本认可。”(第108页)因为处在上层的阶级、阶层本来就认可自己和他人的等级地位,所以这个呼吁主要是冲着处在下层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层去的,希望被压迫者也认同自己和他人的阶层等级地位,除了个人脱离原属群体向上爬以外,不产生改变所属群体(阶级、阶层)的等级地位的革命要求。以上事实表明,作者在反对“简单照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同时,自己却照搬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辩护,表明作者已经在事实上充当了在中国大陆重新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成分的代言人。勿庸讳言,今天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阶级学说时相比,世界的阶级状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的差别和对立缩小和减弱了,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也缩小了。蓝领工人的数量在经济发达国家显著减少,已经不占人口的大多数。白领雇佣劳动者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大量增加。独资企业的比例减少,而股份制企业的比例增加。由于信用的发展,交易方式的发展,通过雇佣工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获取剩余价值的人的数量比例越来越少,而通过流通在剩余价值再分配过程中获取剩余价值的人的数量比例越来越大。这为按雇工人数来区分资本家和小业主的传统方法带来了困难。然而,当代现实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能解释的范围,情况的这些变化并没有达到能够否定和推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的程度。只不过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研究对象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只不过阶级阶层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它进行新的分析。划分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区分资本家与小业主的标准需要加以调整。在坚持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阶级和阶层的前提下,需要补充一些新的划分尺度。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基本框架并未过时,并未失去真理性,绝大部分内容至今仍然适用,仍是分析人类社会群体的有效工具。运用这个学说,不但能够说明阶级状况,而且能够说明阶层状况。现在,经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恢复了私有经济成分。到2000年底,注册登记的个体经营者已达三千多万户;私营企业已达一百七十多万户;直接从事经营的私营企业主已达三百多万人,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构成民族资产阶级主干的资本家16万人的24倍多。这个事实表明,无论是小资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都已经形成。如果说,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由于消灭了私有经济成分,因而不存在剥削阶级的实体,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现实功效一度不够明显的话,那么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再生就使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和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的现实功效重新凸显了出来。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不但能够描述当代社会分层现象,而且能够揭示这种分层的原因,揭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如果否认阶级斗争能够使阶级斗争自行消失,那固然很好。然而实际生活并不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不是梦幻,不能够凭咒语或者想象使事物出现或消失。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幻想出来,强加给现实的。只要还有私有经济成分,只要还有与这些成分相应的社会成分即阶级,那么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和随之产生的阶级斗争就不请自到,闯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挥之不去。不是什么人否认它的存在就能够在事实上取消得了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即使在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斗争也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改善、雇员待遇的提高,以及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福利国家”政策的出现,正是工人阶级二百年来进行长期

不懈的斗争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分层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但是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状态。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使社会分层现象永恒化,而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化等途径最终消灭阶级,消灭社会分层现象。在当前,则要如实指出资产阶级已经重新形成;要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正确认识和对待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状态时不应当用“双赢”的幻想麻痹无产阶级,实行阶级合作;要启发无产阶级自己的不同于资产阶级的独立的阶级意识;自觉地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于此书立场、观点、方法方面问题的分析,就到这里。下面说一说此书的一些硬伤。一,第97页说,“在1949-1978年的中国社会,主要只存在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知识分子。”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约有2·64亿农业人口没有进行土地改革[5]。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到1953年底才基本上完成(尚有约7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共中央决定暂不实施)。在此之前,地主阶级作为实体并未消灭。而资产阶级直到全面公私合营后,即1956年以后才不再作为实体存在。一个以研究阶级阶层状况为题的专著出现这样的硬伤是让人没有想到的。至于“主要只”这种语法错误就不值一提了。二,第61页说“农业社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因而占主导地位的阶层是农民。”按照此书别处对“主导”一词的用法,以及人们的历史常识,农业社会的主导“阶层”[6]并不是农民,在农业社会的前半段是奴隶主,后半段是地主。大概作者自己对这种说法也心里不踏实,所以在紧接着说工业社会时就不提谁是主导阶层了。三,第16页说,私营企业主阶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者”,第86页又说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织者”(第119页、120页也有市场经济“组织者”的提法)。这是对市场经济的无知。在人类历史上,只有独立的经济主体内部才实行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直接分配,即计划调节,才有经济活动的组织者。而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劳动和产品的交换,只能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形式,亦即通过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是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并不存在统一的组织者。固然一些实力雄厚的经济主体(如大垄断财团、跨国公司、政府等)可以对整个社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发生较大的作用,但是这同充当整个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是不同的两码事。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经济主体才有组织者,而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有组织者。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点又可能是此书作者不同意的),因而存在着对整个社会经济进行调控的所谓“组织者”的话,那么有资格充当这个“组织者”的也只能是政府,而不是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只能充当归其私有的本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组织者,而不能充当任何种类市场经济的组织者。四,第15页出现了“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中的民营企业”的提法,把“私营企业”同“民营企业”并用。“私营企业”同“民营企业”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没有表示清楚。我们知道,“私营”是针对“公营”(国家经营或集体经营)说的,“民营”是针对“官营”(政府经营,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办了不少这种企业)说的。不仅私营企业是“民营”的,而且劳动者在生产资料联合占有状态中集体经营的企业也是“民营”的,不能说只有私人老板才是“民”,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不是“民”,全体公民不是“民”。虽然私人老板和联合起来的劳动者都是“民”,但作为企业经营者,前者是“私”的,后者却是“公”的。因此,“私营”同“民营”属于相容概念,“民营企业”对于“私营企业”是真包含关系,是不能并列使用的。如果只承认私营企业才是民营企业,认为“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是全同关系,则一方面表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所有制没有弄懂,另一方面则表明使用“民营企业”这个词不过是偷运“私营企业”的一种手法。五,第57页说;“在改革前,中国实行的是身份分层,凡出生农民家庭的人都是农民,凡出生在工人、干部家庭的人一般就是工人和干部。”虽然它借助于“凡”“一般”这种模糊不清并存在矛盾的语言来表述,但把家庭出身同本人身份混为一谈的错误还是很明显的。六,在第50页把私营企业主列入社会中间层,而到了第51页又把私营企业主列入社会上层,自相矛盾。等等。像这样的硬伤还有一些,如果一一分析,本文必然非常琐碎,就不说了。虽然这些只是小毛病,但是,作为一个课题组的集体成果,存在这样的疏漏,毕竟是不应该的。

中国社会阶层与流动存在的问题 篇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变化既表现为社会流动,同时也是社会流动的结果。中国自古便有“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但在更久远的奴隶社会、氏族社会甚至是原始社会社会阶层是极其简单的,同时社会流动因为内部人员联系紧密及外部环境恶劣等原因也极少。可以说,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即资本快速集聚正在加速着中国的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的结果就是阶级对立。如果社会阶层是“——”的话,社会流动是“|”。我们可以将几个社会具象化。

在第一个十字结构图中,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是极其简单的,这个社会只有一个交点,因此这个社会是十分不稳定的,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但随着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的增多,社会的交往不断加剧,社会阶层也不断增多,即由十字结构发展为井字结构,乃至网状结构,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也愈加稳定。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中国至今尚未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中间阶层总体比例较小,阶层固化的趋势明显加速。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现象。中国已经形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而且还正在发展变化之中,正在继续成长。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的背景下自然、自发形成的,还不合理,还在发展变化之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不相适应。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一、中国阶层存在隐蔽性;

二、社会分层有人为决定,且角色转化太快;

三、社会流动呈单向流动,新阶层与旧阶层存在博弈,及在此博弈下的中产阶级的困境。

首先,国际上一些现代化国家阶级阶层的一些基本成分,比如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企业主阶层,我们国家都有了,都已经具备了。这些阶层以前我们很少或者没有,现在都有了。与国外现代化国家的阶层结构相比,差别在于我们的结构比例还不合理。其次,中国现代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这个排序不是随意搞的,而是按照他们拥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三种资源的多少来排列的,而且基本上一个阶层是一个台阶。因为我国阶层结构的不合理性,使我国存在较多的社会矛盾。同一阶级内矛盾激化,不同阶级关系紧张。改革开放后,使中国的阶级组成更复杂。“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后带动其他人后富”。使得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财富向上流人群聚集,改革措施的不合理即国企改革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房价虚高使人们成为房奴等等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分层存在资源预设来决定分层问题,且角色转化太快。我们说一个社会的分层是根据社会分工来决定的,在社会流动当中应该依靠的是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去完成的。而以中国为例,五十年代社会流动向工人阶级流动,八十年代向商业阶层流动,现在又极具向公务员阶级流动,这些流动都存在这认为的资源预设才来完成这种流动。再者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身份分层、政治分层,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出生在农民家庭的人,就只能从事农业,身份只能是农民;凡出生在工人、干部家庭的人,一般就是工人和干部。农民想转变为工人,转变为城市居民,工人想转变为干部,则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非常难,因为存在着制度性的障碍。这种先赋性的社会流动机制限制了人们通过努力奋斗实现向上流动的积极性,这是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这种流动机制使国家的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正在由“先赋型”社会演变为“后致型”社会,农民可以进城来打工,年轻人通过学习、努力,可以上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当教员、当国家干部,所以这是一个开放的、能流动、有活力的社会。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个开放、社会流动畅通、公正的社会,现在我们已经往这个方向走,正在发展。但是现在的户口制度、某些人事制度、某些社保制度还没有完全改革到位,还不能说现在已经是开放的社会。但是总的来说,社会流动的机制已经改变了,现代社会结构包括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只要你自己努力,就有机会实现向上流动的理想。

社会流动呈单向流动,新阶层与旧阶层存在博弈。但是由于不同社会阶层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平行向的社会流动多,垂直向的社会流动少。社会底层人员难以进入上层社会,中国梦难以得到实现,社会阶级不断固化。中产阶级存在困境。中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积累属于自己的社会财富,获得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他们的生活艰辛而幸福,同时他们也是贫穷的。阶级内部因素,自我意识的偏差和内部关系固化;社会外部因素,体制的排斥和资源的配置过低和信息的获取差。

要想解决中国社会阶层与流动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改革和调整,城市化的步伐会加快,解决城乡两极分化,改变现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其次调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将社会财富做大,缩小贫富差距。最后扩大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基础。

中国社会阶层与流动存在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1级社会工作

组员:吴子民 李增海 何鑫

增加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篇6

新一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并称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仔细品读,这样一番讲话具有丰富内涵,也是向外界宣示“中国梦”并不仅仅是社会各界精英的梦,也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梦,中国老百姓应当和精英阶层一样,都能够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几年将更多地给予底层弱势群体较多教育和发展的机会,给予农村、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

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则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高等院校农村学生比例偏少,提出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这说明,推动社会公正,推动起点公平、发展公平,拓展中国底层社会成员向上流通的渠道,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实现“中国梦”的机会是外界所言“习李新政”的重要开篇。

作为一名1980年代历经严格的高考由一个穷乡僻壤赴京求学的大学生,我深知读书给予个人命运的改变,也期望更多的平民子弟享有充分的向上选择机会和发展机会。

其实,对于社会底层青年的向上流动机会讨论已经许多年了,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只不过这个老问题伴随着城市化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逐渐长大而变成了影响更烈的深层次问题。早在1995年,教育部就将研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列入当年的议事日程,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可是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了吗?为什么没有解决?为什么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青少年在高校的就读比例越来越小,为什么农村青少年的路越走越窄?这不是当年的“潘晓之问”,而是一种现实:农村孩子不仅越来越难上知名学府,并且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同样面临种种有形或无形的“墙”。

1980年代初期,对全社会青少年来说,高考似乎是阶层流动的唯一出口,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高考都基本上是公平的、公正的,考得上便意味着可以成为“公家的人”,吃皇粮,而考不上的城市孩子还有两条路:一是继承父辈的工作名额,招工;二是参军,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就只有参军提干一条路了。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高考对于很多城市青少年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不仅高考的门槛越来越低,出国留学也逐渐从知识精英留学演变成中产阶层子弟留学。到了国外镀层金,国内已经有父辈安排的好工作虚席以待。然而对于中国农村青少年来说,高考几乎仍然是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通往中上层社会之路,他们仍然得主要依靠高考实现人生的理想。

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农村子弟就开始面临城乡歧视:第一,大多数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只有学前班,甚至连学前班都没有;第二,不少农村小学教师资源匮乏,一些地方多个班级只有一两个代课教师;第三,农村教师的知识整体水平偏弱,即便涌现出少数有点能力的教师,也迅速被城镇学校、城市学校挖走,农村教师人才呈现从农村向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倒流现象;第四,农村也没有什么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一个连教师、教室都无法保证的地方,还能指望素质教育吗?这必然使得农村学生在与城市学生的竞争中,遭遇第一层歧视:教育水平的歧视。

从教育水平歧视 就业歧视到婚恋歧视

即便有幸通过第一层歧视,进入大学,农村子弟也将面临毕业季所迎来的第二层歧视:就业歧视。对于诸多缺乏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的农村子弟来说,他们在获得实习机会、工作机会上的概率要小很多。而获得较好的实习机会,对于进入职场来说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至于那些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岗位,不仅需要较好的实习资历,很多时候还需要人脉关系的催发,农村子弟的天然弱势在招录潜规则面前暴露无遗。

近几年来被揭发的“萝卜招聘”就是典型,相当多优质岗位都被关系生所占据。就业歧视的存在,让农村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往往要比城市学生付出数倍努力,即便如此,也常常需要有“屌丝逆袭”般的机遇。

参加工作后,农村子弟将迎来第三层歧视:婚恋歧视。中国民间对出身于农村又在城市从事白领工作的男青年统称为“凤凰男”。翻阅各大网站,不难发现充斥着对“凤凰男”的各种指责和谩骂,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即使在城市中谋得一份工作,也会面临住房压力、家庭压力。尤其是住房压力,让不少“凤凰男”捉襟见肘,在婚恋中处于一个劣势地位。

由于当下中国社会对于子女家庭背景的重视,无论是“凤凰男”还是“凤凰女”,都不得不承受农村背景所带来的被歧视。从“越穷越光荣”的文革时代到“权钱多寡决定社会地位”的拜物主义泛滥的当下,中国的社会病历经多次转圜,从一个极端迈向另一个极端。

这其中有的是政治病,有的是信仰病,都要治,不治这个社会就难以和谐,难以实现真正的稳定,难以有更多的希望。笔者必须指出,对于农村青少年发展机遇的政策性冷漠和社会性压制,将为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埋下巨大隐患。重新让农村青少年有最大的机会再度成为未来的“国家栋梁”,这个国家才可能实现长期韧性的繁荣与稳定。

让每一个人都享有共同出彩的机会,这就意味着必须给予弱势阶层更多的政策倾斜、更多的政策补偿,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城乡二元格局既是一种经济二元格局,也是一种人权、发展权的二元格局。中国有1亿多农村青少年,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之一,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所在。

然而,中国约有2500万农村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中,由于户籍问题,一部分儿童还难以入读城市学校,而打工子弟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被限制,也难以满足农村流动儿童的读书需求,他们中的许多儿童不得不返回家乡,成为留守儿童。他们都是中国公民,他们理应享有和每一个城市儿童一样的读书机会,享有免费英语课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他们还应当享有免费午餐,享有计算机(电脑)教育,享有知晓外界、参与城市生活的平等机遇。

这必然需要国家财政向农村子弟倾斜,中国有的城市能够拿出数千万扶助政府机关幼儿园,为什么就不能鼓足勇气拿出更多的钱扶助农村子弟呢?

李克强总理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当一个国家正视农村青少年的发展机遇的时候,当一个国家愿意花大精力培养农村青少年的时候,当一个国家将给予每一个农村孩子平等的工作机会的时候,这个国家才能够经由每一个贫苦百姓的机遇而获得国家的前途机遇。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篇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未富先老。由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决定,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面临一系列困难。应对挑战的出路在于巩固和加强家庭在养老保障中的地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社会养老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但是从趋势上看,人口年龄结构快速向人口倒金字塔形发展。形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一是由于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规模增长持续减慢;二是由于年龄金字塔顶部的老年人口规模大速度增长,即出现了人口学所谓的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演变。发达国家的这一演变过程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影响,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对人口年龄结构形成“夹击”之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越发严峻。早在1999年2月,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已经超过10%,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7%。这标志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压力是极为严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老龄群体的社会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老龄人口的结构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

第一,大幅度减少经济活动人口,供养率提高。人口年龄结构预测表明,199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对老人赡养比为13.7%,2000年上升为15.6%,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29.46%,2050年将上升到48.49%。如果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经济活动人口的总抚养比将上升更快,2025年可达到59.5%,2050年可达到76.8%。人口老龄化将使经济活动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甚至会使未来经济活动人口的基本生活和创造能力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第二,影响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等主要生产活动。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非经济活动人口无力储蓄,人口老龄化使经济活动人口急剧减少,使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成为单纯消费人口,成 1

为经济活动人口即纳税人的赡养人口。其结果是缩小了税基,减少了税收,储蓄率下降,投资率比例降低,纯消费增加。这种情况虽然可以在近期内促进消费增长,扩大内需,进而促进生产,但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决定了必须不断扩大积累,增加生产资金投入,否则就难以供养日益庞大的非经济活动人口。

第三,加大财政支出,加重政府负担。国内外经验表明,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支出的增加,无疑会使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公共支出减少,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成员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第四,改变家庭结构和家庭的赡养功能,使居家养老这一能够有效减轻社会养老负担的养老组织形式受到破坏。随着生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高龄老人日益增多,三世同堂的家庭比例很大,家庭“少子化”标志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而弥补家庭养老功能不足的前提条件,即实行社会化养老,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目前我们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

第五,影响脱贫计划的顺利完成。毫无疑问,老年人口是收入少、疾病多、社会资源贫乏的弱势群体。而未富先老加重了养老负担,扩大了财政支出,因而影响了有效脱贫。

第六,造成大批高危家庭,影响社会和谐。“一胎化”的长期实行早就了成千上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风险极为普遍,一旦独生子女出现不测,当事家庭将无法承受打击,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进而对社会协调构成一定负面效应。

二、当代中国老年社会问题

老年社会问题的状态和趋势是老年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解决好老年管理问题,必须弄清楚老年社会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1、老年贫困问题

(1)问题描述及社会后果

我国老年贫困的基本类型可以划分为三种:环境恶化造成的环境型贫困、经济转型形成的贫困、因病因残形成的生理型贫困,这三种贫困大多具有不可逆转

性,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

无论是发生在城市里的老年贫困,还是发生在农村中的老年贫困,都会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社会稳定和老人的生活质量。其后果主要有二:第一,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导致敬老爱老意识淡化,家庭养老功能丧失,影响代际关系和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解决对策

第一,努力发展经济,为贫困老人拜托困境提供积极支撑;第二,弥补社会养老资源不足,充分发挥家庭在社会养老保障中的作用;第三,建立必要的养老机构;第四,减少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

2、老年犯罪问题

(1)问题描述

由于社会的、个人的、环境的原因,老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城乡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老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法制观念淡薄;受西方腐朽思想影响严重;思想空虚,心理比那台,需求畸形发展而引起犯罪。

(2)预防对策

第一,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制度,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第三,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青少年尊老爱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第四,努力缔造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第五,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3、老年心理障碍问题

(1)问题描述

老年人随着生理上的衰老,生活自理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下降,心理危机也就越来越明显。老年人若产生了不良心理,对家庭、对社会、对自身的健康都将产生消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较为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忧郁心态;孤寂心理;狂躁心态;悲观心态;多疑心态和牵挂心态。

(2)解决对策

克服老年心理障碍必须处理好一下几个关系:第一,处理好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第二,处理好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第三,处理好安度晚年

与意外刺激的矛盾;第四,正确处理社会保障条件不充分与老有所养的矛盾。

三、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回应度与制度设计

老年人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成效信息的直接感受者,老龄群体对社会养老政策的满意度和支持率应该成为衡量社会养老制度运行质量的主要标准,作为社会养老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国国情,应届人口老龄化高峰,实现社会养老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利用有限的社会养老资源,保持适度的社会养老待遇水平。因此,提高社会养老的政策回应度、减少养老资源浪费、保证养老待遇的适度性和有效性,对于我国安全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保持社会的协调与稳定无疑是一种明智选择。

针对提高我国社会养老政策回应度,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健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尽如人意,医疗保险市场化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挑战。

其次,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建议政府采取强制和吸引相结合的政策,扩大社会养老参保覆盖面,积极向非公企事业单位征缴社会养老保障金,通过实施代际养老解决问题,创造代际公平和代内平衡的实现条件,协调代际关系。

再次,以社区服务体系为依托,满足老龄人口各方面的生活需要。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照料为辅的养老制度,努力实现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

国家角色与中国社会政策转型 篇8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我国现在人口红利一直处于下降状态。()A.正确B.错误答案:B

第 2 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支出占A.正确B.错误答案:B

第 3 题.改革开放以来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成下降趋势。()

A.正确B.错误答案:B

第 4 题.1986年我国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暂行规定,它要求在国有企业里边的职工,都要逐步地推行劳动合同制。

第 5 题.计划经济时期,个人不需要为养老保险缴纳任何费用。A.正确B.错误答案:B

第6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百姓对政府的公共需求和福利需求正在不断减少。

A.正确B.错误答案:B

第 7题.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是人口红利慢慢失去,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的社会。

A.正确B.错误答案:A

第8题.养老保险当中的个人账户不具有累积性,子女不能继承。A.正确B.错误 答案:B

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成上升趋势。()A.正确B.错误 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第 1 题.2008年,按照行业细分,城镇就业收入差距为()倍。A.10倍B.13倍C.15倍D.20倍 答案:C

第 2 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呈现()的趋势。A.下降B.上升

C.先上升再下降D.先下降再上升 答案:B题.()部门主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A.民政部B.财政部C.机械部D.农业部 答案:A

第 4 题.下述描述中不属于新时期国家角色变化的特点的是()。A.国家回归B.责任共担

第 1 题.普惠型社会政策是我们新时期追求的目标,所谓普惠是指()。A.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B.与现有条件和地方实际相结合 C.覆盖全社会成员 D.涵盖居民生活主要方面 答案:CD

第 2 题.适度的普惠型社会政策是我们A.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B.与现有条件和地方实际相结合 C.覆盖全社会成员 D.涵盖居民生活主要方面

C.多元保障体系D.个人负责 答案:D

第 5 题.1998年后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是()。A.下降B.上升

C.先上升再下降D.先下降再上升 答案:B

第6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A.等于B.高于C.低于D.大于等于 答案:C

第7 题.下述描述中不属于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的是()。A.宗教B.经济发展水平C.文化传统D.政治制度 答案:AB

第 3 题.在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下述哪些群体可以通过责任共担,提高社会政策的效率。

A.政府B.市场C.社会D.家庭 答案:ABCD

第 4 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所推行的“旧农保”之所以不成功,重要原因在于 答案:ABC

第 5 题.新时期,国家角色在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从()进行改进。A.强化国家责任

答案:A题.农村五保供养供养内容不包括()A.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B.提供旅行补贴

C.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D.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答案:B

第 5 题.下述描述中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养老保障措施的是()。A.《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B.《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

C.《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D.《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答案: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B.使政府作用与其能力更好匹配 C.弱化国家责任,发挥市场作用 D.发挥社会组织的参与 答案:AB

第 6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政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的是()。A.社会发展不均衡B.就业不稳定 C.家庭功能失调D.人口结构转变 答案:ABCD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篇9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指的是以儒家伦理为观念架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社会依托,予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的道德抉择以导向性作用的伦理体系。在此,讨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问题的指向,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宣告传统伦理寄寓的封建社会崩解、它所发生效用的旧格局的突破或转型,因而它本身也就死亡了。讨论这一问题的指向应当是,当传统伦理文化所揭契的道德基本价值、道德行为导向,在一种发生效用和赖以生长的旧的生态被破坏以后,它在一种新的道德生态环境中所处的境况。如此,才能避免将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入复述事实的死胡同,并起到在当代激活固有道德文化遗产的创化作用。

生态分析:传统伦理文化的生长氛围

伦理道德起源于人类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维关系的自觉需求。这样,伦理道德与其存在并发挥效用的自然、社会、人诸“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构成道德的生态环境机制。如果人们尝试对某一伦理文化进行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伦理道德的生态学分析。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古代中国人伦理道德觉醒与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内圣追求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在传统伦理生长的这种生态环境中,伦理道德既获得了从诸种意识形式中脱颖而出的助长土壤;但同时,却又不能不因为它本身耍承负诸种社会意识形式发展动源及面调节三维关系的过重载荷,而导致道德生态失去平衡。从而,注定其悲喜聚合于一身的独特命运。

就前一方面而言,传统伦理文化本身的生长环境是极其优良的。作为它的观念架构的儒家伦理,以个人的良心作为道德的终极根据,以忠孝规范的男性道德,以贞节约制的女性伦理,以孔颜乐处或正谊明道推动人趋向崇高所形成的处理入己、义利关系的德性规范,就完全是这~生长环境的造就,而又在这一生长环境中取得优厚的发展条件的。一方面,当中国拖曳着原始宗法血缘关系的巨尾步入文明社会,进而因以满足一家一户需要而运转的自然经济的强化,形成了宗法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共同作用条件下的宗法伦理。宗法伦理不唯将人固定地规范在他先天赋予的家庭家族地位上,造成个体伦理调节规则的单一化和僵化;同时,也使伦理发生功效的前提条件完全集中在一定地位上的各个个体对自己“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自然醒觉和主动践行上。“良心”不可替代的道德核心位置,便由此取得。因此,有那些具备“不忍人之心”的善端和“推己及人”的善行的人,才能成为宗法伦理中道德的人,成为宗法社会中合模的人。以“老吾者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力中心的人际伦理和“时也、命也”的自然节律交错作用,更使良心牢固地根植于与自然统合的日常人主伦常沃土之中。另方面,宗法血缘关系构成国家结构的范型,而国家成为家庭的摹本,家国同构造成“朕即国家”的政治层阶结构现实之后,现实社会政治这只封建传统社会中最强劲之手,又会伸出来强求伦理由元典中的相对性人际关系规范转换力绝对性人际关系。在传统中国男权社会实际中,“父慈子孝”作为维系宗族或家庭的核心规范,本基于对人生造塑者与承造者自然关系的素朴反映,但一当它进入社会政治领域并臣属于政治要求,就衍变成“事君以忠”的.无条件忠诚的、苛求臣民的单向义务规则;而同时,在中国这个蔑视女性的男权政治国度,原本应作为女性发自自我意愿的道德约束方式――“贞”,在要求女性依附男权后,则变成单纯制约女性的“贞节”或“贞洁”,既不允许向男性权利挑战,又不容许她们有任何伦理试错机会。孔颜乐处或“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本应是发自人觉察在现实物欲之后尚存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凸显出来的行为的道德选择,但它作为普遍的道德规则,则直接是那要求人们脱离一切物质要求,放弃一切道德一利益关系自省的专制政治的产物。因为在“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工臣”的传统社会,如果每个人拥有足够的财富,并在强烈的致富心理驱动下审视人际关系和选择行为方式,那么,现存社会秩序就难以维持了。再一方面,由于自然经济先天地具有限制人员流动而播延先进生产操作方式的特性,而专制政治又先天地带着禁止自由思想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要求,因而.当人们以不可避免的精神觉醒致思道德问题时,就只好向内用工夫,内心之“圣”成为道德审视的唯一自由天地。但当内省而“圣”撞上政治霸“王”时,便又只好将自然带有发展自己的的德性省思结果藏匿起来.使“内圣”与“外王”处于自觉的分裂状态。以前者力个我内省德性不遭侵犯的领地,以后者为从事社会政治事务的现实选择。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便形成伦理借政治以张目、政治借伦理以逞势的政伦合一格局。伦理的生长(姑不论其是否合乎德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 篇10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对中国梦的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姓名 学号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 429131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与我们

科学的理想信念不可能在大学生中自发的形成,“中国梦”的理想追寻也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教育才能得以确立。在对我们进行“中国梦”的引导教育基础上,我们自身也要把树立科学理想放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让“中国梦”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引。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我们的成长成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决定着我们理想教育的基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衡量大学生理想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振奋大学生精神、鼓舞大学生进取的有效途径。[1]

3、什么是中国梦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大力量,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信心、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关系

从背景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在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十八大后,总书记从时代发展进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对中国梦的理解

角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到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有希望的背景下适时提出和阐述中国梦,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再动员。

从目标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两者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中国梦为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注入新能量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表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5、民族命运关乎个人命运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同学们怎样为中国梦的实现添力 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

目前,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的挑战。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对中国梦的理解

让校园成为“梦”的摇篮

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以此为教育契机,积极引导我们将个人梦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齐心协力共筑宏伟壮丽的中国梦。

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应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善于选准教育时机。譬如根据历史上重大纪念日或者结合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开展主题鲜明、教育意义突出的活动。活动要融知识性、教育性和引导性于一体,让我们在进一步了解历史、知晓国情的同时,体味中华民族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对当前国内外局势保持清醒的认识,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政治信念。

积极组织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青年文化活动,唱响中国梦文化主旋律,为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求真、趋善、臻美的校园政治文化氛围。

上一篇:合伙公司合同范本下一篇:危险源清单及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