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设施(通用11篇)
愿望
----云县残疾人联合会
云县现有各类残疾人25183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云县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县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试点县”创建。
一、构建三大康复网络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县基础,我县着力构建广覆盖的残疾人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及卫生院、派出所、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村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岗位;定员,建立了村残疾人康复协调员队伍,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
残联主导、乡镇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云县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云县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2007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云县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2009年全年送康复上门***人次。目前,云县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2008年至2009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
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一、保山市残疾人概况
截至2006年, 保山市有残疾人数15.7万, 涉及50万家庭人口, 占全市总人口的6.46%。其中听力残疾人3.46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2.03%;言语残疾人0.32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01%;视力残疾人2.98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8.97%;肢体残疾人3.95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5.18%;智力残疾人0.6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83%;精神残疾人1.16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7.39%;多重残疾人3.32万人, 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20.6%。
二、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现状
残疾人是个庞大的群体, 但在分布上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尤其是偏远山村, 居民分散居中。残疾人群由于自身存在的状况, 收入本来就很少, 甚至有的完全依赖于家人, 在满足自身基本需求以外已没有多余的钱投入到康复训练中。笔者对水寨乡、木城乡、由旺镇以及镇安镇共51名残疾人进行了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其中11.8% (6/51) 为文盲, 由于保山市基础条件较薄弱, 残疾人群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康复需求不同, 文化程度可能是残疾人对康复愿望、康复需求及对治疗技术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对康复知识普及需求不同。综合残疾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较高, 肢体残疾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较低。调查显示, 不同类别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普遍需求存在差异, 应根据不同类别残疾对康复服务的不同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康复服务, 注意康复服务的个体化,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在是否选择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调查中90.2% (46/51) 的人选择愿意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但同时他们也表示, 由于受到经济的限制, 更愿意接受专业医师以家庭为场地的康复训练。这可能与残疾人群收入较低, 医疗康复项目没能切实提高他们生存质量和社会融入度有关。
三、残疾人社区康复采取的措施
社区康复 (CBR) 由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社区康复, 是以城乡社区为基础, 以解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前提, 以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为保障, 以实用康复技术为训练手段, 以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为目标, 积极动员残疾人及其家属参与, 形成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社区康复由专业康复人员对残疾人群的康复治疗进行指导, 康复效果不亚于专业医疗康复机构。由于其可在残疾人群熟悉的环境中进行, 对残疾人群的心理辅导则优于医疗康复机构。保山市残联通过公益广告、专栏与栏目等各种途径加大对康复知识、信息的宣传。其次, 针对残疾人群收入水平较低, 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存在困难的问题, 保山市进行了相关改革, 例如残疾人群就医, 免挂号费、门槛费、优惠检查费与手术费等, 降低残疾人群的经济负担, 使残疾人群获得更多的医疗帮助。
社区康复提倡赋予残疾人以自主权力, 让他们有能力为自己做出决策, 有能力积极掌控自己的生活。第一, 培养残疾人群的自我认同感, 让他们能接受自己, 正视自己, 并向他们传递积极的信念。以保山市为例, 在地方电视台播出以残疾人群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公益广告, 以电视为媒介, 向残疾人群传递正能量, 让他们正视自己的同时, 心存信念。第二, 赋予他们掌控和选择自己生活环境的能力, 这就要求残疾人群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等。保山市通过报纸上“残疾人”专栏及遍布保山市各乡镇的“残疾人各项知识”宣传栏让残疾人群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与残疾人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2015年, 保山市完成假肢装配110例, 发放辅助器具2 738件, 矫形器装配37例, 为182名0-6岁自理残疾儿童提供了机构康复训练。以康复知识为例, 通过邀请康复专业医师在电视上为广大残疾人群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普及残疾人群以及社区居民的康复意识, 使广大残疾人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 以便他们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同时, 充分发挥医疗行业助残志愿者指导、协助康复的作用, 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提供上门康复指导。第三, 鼓励残疾人群参与社区生活, 积极与周边的人和环境互动。通过电视台的“关爱残疾人”栏目, “残疾人就在身边”专栏, 及时向残疾人群展示残疾人融入社会后的多彩生活, 激励残疾人群像正常人一样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为了把残疾人康复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 达到“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 除增加相应的康复器材, 扩充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把社区康复的理念普及到残疾人群中, 使社区康复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鲲.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理念和策略[J].社会福利, 2010 (12) :30-31.
【关键词】 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黄石市地处鄂东南,总人口160万余人。全市共有各类残疾人84925人,占总人口数的5.31%。其中,肢体类残疾人有22505人,占26.5%;听力类残疾人有28025人,占33%;智力类残疾人有4101人,占4.83%;视力类残疾人有15176人,占17.87%;精神类残疾人有3694人,占4.35%;言语类残疾人有407人,占0.48%;多重残疾人10666人,占12.56%。许多残疾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康复需求,经过初步筛选需求轮椅的6798人、假肢装配的3068人,需配助听器的5481人(不包括特校)、白内障患者6678人,可以说康复难度大、任务重,是一项大工程。
一、康复工作的现状
全国康复工作会议提出在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后,市残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根据康复的原则、方针和内容,制定了相应措施,使全市的康复工作初见成效。
(一)与卫生部门联合,建立了康复点。在市医院设立了白内障康复中心,建立了精神病防治中心,新设立了37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每个康复站配备了价值5000余元的康复医疗器材,积极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二)建立了黄石市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中心。成立多年来,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咨询,已累计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150余万件。
(三)开展了以“助听、助视、助行”为重点的康复服务。“十五”期间,全市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629例,为1028名低视力患者配备了助视器,为3564名聋儿免费赠送了助听器,对2735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2786名,对126名脑瘫儿童和152名智残儿童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认识能力训练,对670名肢体残疾者进行了系统功能训练,为358名肢残患者安装了普及型假肢。
二、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的看来,全市的康复工作从无到有,效果初步显现。但是,由于康复工作在我市属于初步发展阶段,特别在农村尚属摸索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完善与加强。
(一)康复机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还没有纳入社会规划建设大盘子,还没有形成市、县、乡、村、户康复网络,特别是乡、村康复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
(二)康复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缺乏实际经验和应用技术,康复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够,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三)总体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没有建档立卡,而建档立卡的,大多填写也不准确、不翔实。
(四)城区社区康复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五)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六)残疾预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市康复工作的实际和日益扩大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康复工作规范化、日常化、网络化,力争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把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大盘子。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是加大力度,协调工作,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为全市康复工作的龙头。二是建立市、县、乡、村、户五级联动机制,依托市、县、乡、村卫生院(所)建站布点,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即市培训、县培训、乡指导、村服务、家庭训练。做到立足全市、县、乡、镇,服务到户,训练到人。
(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医疗网络。要针对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注意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康复不出村,常规治疗不出乡镇,康复手术不出市”的立体康复网络。把各种康复诊室、针灸、推拿、按摩等纳入社会康复资源,把康复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同时开展教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多元化康复需求。
(三)进一步探索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新路子。把残疾人康复融入城乡卫生服务计划,纳入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使其与预防、医疗、保健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为一体,与城乡服务站同建一个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工作体系。
(四)加强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康复知识普及力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选定康复员。由卫生部门认定并发给乡村医疗执业执照的医生担任康复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残联专兼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培训班,散发康复资料,电视讲话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将残疾人康复知识纳入健康教育之中,发放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科普读物,使康复对象能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五)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社会福利型康复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二是在具体康复工作中,要多作细致工作,争取财政支持,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康复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
(六)积极协调卫生、计划生育、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和预防残疾的发生,一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加强执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合理用药,使药物致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大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逐步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减少事故致残的可能。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为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密切联系残疾人,切实为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使残疾人享受党和政府规定的有关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扶残助残康复工作,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下例康复工作计划:
一、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基本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二、对各类残疾人提供相应社区康复服务:
1.为社区中患偏瘫、截瘫、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订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精神病患者,动员亲属及时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诊断治疗;对康复期的患者,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监护随访病人,要求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按需服药。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残疾人亲友要理解和关心残疾人。
3.为视力障碍者服务,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有关医疗机构实施手术复明,对低视力的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康复机构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4.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新发现的疑似聋儿,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对治疗后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对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市康复中心进行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
三、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中,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设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点,免费提供残疾人辅助用品用具的信息、转介、使用指导及监护人培训等服务;有偿租赁康复训练器材和用品用具。
五、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开展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补碘宣传;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五一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帮助困难残疾人温暖过冬,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心送到残疾人家中。1月30日,泽雅镇残联联合温州市关爱空巢老人协会、温州新时代雷锋精神公益发展中心、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党支部、永嘉瓯忆瓯窑研发中心等在郑家山村举行“关爱残疾人冬日送温暖”活动,为山上残疾人、老人送上慰问温州名品“南方寝饰”的被子、温州非遗瓯窑工艺“瓯忆”品牌的杯子、米、油、口罩等物资,并给他们写春节对联、福字等。
通过此次活动,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家庭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要关注关心残疾人,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医疗保健功能训练、救助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务实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服务,使他们的需求及时得到相应的抚慰,现将06工作计划安排如下,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落实全民卫生康复,建立健全康复效益。全县的医院、乡镇卫生院、农村医疗点,都要开展康复服务工作,并设立站牌,此项工作由卫生部门负总责,残联给予协助。
二、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活动。具体内容有:
1、开展白内障手术医疗救助活动。
2、开展残疾人用品用具的救助活动。
3、开放康复训练免费活动场所。
4、积极为安装假肢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此项工作由残联负责。
三、开展康复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班。此项工作由残联负责。
四、开展肢体聋儿的康复训练及教育工作,由残联、教委负责。
五、民政部的完成彩票公益金对残疾人康复手术的任务。
关键词:体育锻炼,残疾人康复,脑瘫残疾人,综合影响
脑瘫残疾人, 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他们是一群身体障碍最为严重的残疾群体。基于此, 该课题通过体育康复锻炼研究, 明确对脑瘫残疾人身体健康、社会影响、心理等产生的积极作用, 为我国特殊学校开展残疾人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推动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70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4、2015级大一、大二脑瘫残疾大学生, 其中男生50人 (占71%) , 女生20人 (占29%) , 平均年龄20.3岁。具体抽样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查阅法
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重要文献检索库, 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于体育锻炼促进康复等方面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对某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脑瘫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70份, 收回70份, 其中有效问卷69份, 有效率98.3%。
1.2.3 测量法
根据康复医学功能评定方法, 选定臂上举、臂前举、抬腿、跨步、直线走、慢跑6项测试指标进行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脑瘫残疾人体育锻炼现状
按目前特殊学校实行的康复保健体育课设置, 两年的体育课中, 一学期为体育保健实践课, 三学期为康复保健理论课。再加上脑瘫残疾大学生以合班授课, 各个班级脑瘫学生凑一起才能上课, 因专业不同, 班级不同, 课程只能根据隔周上课的形式开展。身体素质、爱好、健康状况、男女生生理特点的不同, 导致实际上课过程中体育内容练习有效性低于理论上的数据统计。脑瘫学生较其他类别残疾人更具有排他性、自卑、仇视等心理问题, 实际开展体育课程效果并不理想。
在对脑瘫学生体育课外锻炼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自评自己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占10%, “一般”的占20%, “弱”的占70%, 可见脑瘫学生对自己身体素质不是很满意。在自评自己“非常不喜欢”或“不太喜欢”体育锻炼的占18.2%;喜欢体育锻炼的占总人数的54.3%;选择“一般, 还行”占总人数的20.6%;选择“无所谓”占总比例的6.9%, 可见脑瘫残疾大学生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参与体育锻炼。有9.7%的学生每周参加2~3次以上课余锻炼, 8.3%的学生每周锻炼1次左右, 锻炼项目仅限于俯卧撑、仰卧起坐、举哑铃、散步, 71.3%被调查脑瘫学生明确表示“几乎不锻炼”。通过调查发现, 脑瘫学生因身体行动不便, 难以完成长距离行走, 或因学校没有专门器材配备, 导致无法进行相应课外锻炼。对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多种原因进行选择时, 78%脑瘫学生选择人帮助;59%脑瘫学生选择怕累;12%脑瘫学生选择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64.7%选择没有场地和器材。
2.2 影响脑瘫残疾大学生体育康复的因素
2.2.1 政府重视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 忽视学校体育康复的研究
目前政府对脑瘫残疾人学校体育的关注度不够, 在出台政策管理残疾人学校的时候未注意到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康复的影响。
2.2.2 对体育康复训练的宣传和介绍力度不够
由于群体较少, 学校、康复机构对他们的体育训练的宣传和介绍力度不强, 使他们自认自己不适合参加体育活动, 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参加哪类运动项目, 对体育运动望而生畏, 参与兴趣不高, 使他们康复面临较大的问题。
2.2.3 缺少专门的体育康复训练研究机构
脑瘫残疾人需专门的场地器材和训练场地, 现行大多数康复机构都倾向于残疾人数众多的听力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 需投入巨大财力、人力、物力。基于此, 各类康复机构较少关注此类脑瘫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缺少专门的体育康复训练机构, 缺少专门的学校体育康复实训室, 是导致残疾人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的关键因素。
2.3 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的康复作用
2.3.1 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影响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培养的各种活动。由于脑瘫残疾人脑部神经运动故障导致无法有效支配四肢进行相应运动, 产生极其困难的功能运动, 一些动作无法准确完成, 进而无法实现目标。
根据脑瘫残疾人的生理特点, 通过特定的体育锻炼方法, 在为期14周的练习过程中, 发现脑瘫残疾大学生一些功能得到有效提高, 收益明显 (见表2) 。在下肢稳定性指标上, 直线走、慢跑, 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可见, 通过体育锻炼, 能使脑瘫残疾人上下肢一些功能得到改善或提高, 进而积极康复, 改善身体素质, 改善生活质量。
2.3.2 体育锻炼对脑瘫残疾人的心理影响
因先天或后天原因, 造成脑瘫残疾人运动障碍。调查中, 95.8%脑瘫学生处于焦虑、压抑、恐怖、嫉妒等不良情绪中, 长此以往甚至于心理扭曲。与他人交往, 是每一个人最需要达到的人际关系。脑瘫残疾人因生理原因, 导致与他人接触过少, 是不良情绪诱发的高危因素。体育锻炼, 是通过运动与他人建立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合作关系, 能通过互帮互助, 得到情感上和身体上的寄托和发泄, 能将内心不良情绪通过运动方式转移走, 从而建立良好的个人情绪管理, 增强自信心, 增强对社会的、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2.3.3 体育锻炼能加强脑瘫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通过体育康复锻炼, 75%的脑瘫残疾大学生自评自信心加强、安全感增加、生活越来越有意思。64.3%的脑瘫残疾大学生能邀请同伴一起进行娱乐、体育运动, 32.6%的脑瘫残疾大学生能每天放下手机2~3 h。体育锻炼, 促使脑瘫学生能充实每天的生活, 生活有了目标, 是他们积极融入群体活动的重要动力。一旦融入活动, 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形成良性循环。接受适宜的体育教育, 在生活中充分体现个性与自由, 促进身体练习障碍群体之间及与正常人群间的交流。各类特殊学校, 通过体育锻炼, 给予与脑瘫残疾人康复训练, 使得脑瘫残疾人能从学校走向社会, 回归社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脑瘫残疾人身体素质较差, 体育锻炼现状很不理想, 场地缺乏、专门器材缺失、无支持帮助者等都是影响脑瘫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2) 社会普遍对脑瘫残疾人认识不够,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意识不强, 缺乏专门的体育康复机构, 是导致脑瘫残疾人体育锻炼不够的社会因素。
(3) 体育康复锻炼介入, 促使脑瘫残疾人上肢力量明显增强, 手臂活动范围加大, 手臂功能得到很大改善。下肢腿部功能得到改善, 稳定性提高, 身体素质增强。
3.2 建议
(1) 在残疾学校内部成立专门的脑瘫残疾人大学生体育锻炼社团, 将此部分学生纳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体系中, 不因特殊的残疾类别使其边缘化。
(2) 特殊学校应注重脑瘫残疾大学生特殊性, 建立康复实践实训室, 将脑瘫残疾人功能性的体育锻炼纳入体育教学中, 可把体育课程的内容加以丰富、因残疾类别不同设置新内容。
(3) 开发适合各类残疾人进行锻炼的体育器材和体育项目, 更加人性化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残疾人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先锋.我国残疾人健身与康复体育研究现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2006体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2]杨雪芹, 牟少华, 朱黎, 等.适应体育对特殊需要群体的社会适应促进研究[C]//第二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007.
[3]崔召福.山东省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根据市残联2011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和区残联确定的工作计划,康复科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抓好各项康复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了各项康复工作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视力残疾康复
(一)白内障复明工程。大力推动白内障无障碍工作,积极与卫生、民政部门联系配合,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的筛查工作,全年完成白内障患者筛查240例,实施复明手术166例。同时注重完善白内障无障碍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人,复明一人”工作目标的落实和巩固。
(二)低视力助视器验配工作。积极推动助视器验配工作从普发向适配推进,省残联辅助器具服务车为2名0-6岁低视力儿童适配助视器,148医院为10名低视力儿童验配助视器。
(三)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1人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组织部分盲人开展了定向行走训练。
二、听力语言康复
(一)聋儿康复和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区工作。按照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区工作要求,4月份完成听力残疾儿童筛查工作,6月1日承办淄博市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市启动仪式,为我区10名聋儿免费配发了助听器。1名聋儿接受国家项目救助,免费配发每 1 台价值1万元的全数字助听器2台,补助1年语训费1万元。电子耳蜗国家救助项目上报中残联公示1人。
(二)万名聋儿启聪工程。7月省残联“万名聋儿启聪工程”项目组在桓台县为我区10名聋儿免费捐赠助听器。
(三)爱耳日活动。3月3日是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区残联按照“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悬挂宣传条幅6条;在周村电视台播出宣传字幕、拍摄了宣传片;同时组织一次听力残疾儿童筛查活动,筛查出听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36名,为开展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智力残疾康复
区特教中心1人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技术培训,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确定8名智残儿童在周村特教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助训练经费1200元;国家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确定2名智残儿童在张店特教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每人每年补助康复训练经费10000元。为促进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结合,保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在周村特教中心举办了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培训,10名残疾儿童家长参加培训,通过培训组织残疾儿童家长开展了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家庭训练。
四、肢体残疾康复
重点抓好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和康复训练对象的筛查,上报3名脑瘫儿童接受国家贫困残疾康复救助项目救助,每人每年 2 救助训练经费10000元;区残联救助3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经费每人3000元。组织偏瘫、截瘫残疾人开展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通过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25名偏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五、精神病防治康复
积极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网络,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继续安排1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服药,6名精神病人免费住院,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区精神病医院继续开工疗、娱疗、和农疗康复服务,提高精神病人康复效果。
六、社区康复工作
为推动到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的实现,积极开展了社区康复站(室)以及康复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根据卫生部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对社区康复的辐射能力,加强社区康复协调员、康复员的培养培训,深化医疗康复、功能训练、知识普及、辅具配发、心理疏导、咨询转介等规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
七、辅助器具服务
积极组织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工作,完成辅具供应1210件,为残疾人装配假肢2例,为14名(含2名低视力)0-6岁残疾儿 3 童适配了26件辅助器具。为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 辆。
八、资助农村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残疾人,区残联按给予资助。今年经过调查、汇总共资助1624名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九、康复需求调查
按照上级残联要求,认真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全区完成各类康复需求调查6600人,各类康复需求8892项。
十、其他工作
(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经调查统计,认真审核,2011年符合条件的燃油补贴110人,已上报市残联数据库。
(二)区残联网站管理。做好区残联网站的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工作动态,网站运行良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十一、明年年工作打算
2012年,要更加关注民生,积极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推动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一)大力抓好各类残疾康复工作。视力残疾康复抓好白内障复明工作、白内障无障碍工作长效机制、低视力适配助视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听力语言康复抓好聋儿康复和创建儿童听力无障碍区工作和爱耳日活动。智力残疾康复抓好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和国家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肢体残疾康复抓好重点抓好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和国家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以及0-6岁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工作;精神病 4 防治康复抓好对重度精神病人的康复救助。
(二)推动社区康复工作深入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明年将根据卫生部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发展方向,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继续推动社区康复站(室)以及康复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康复服务网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对基层社区康复的辐射能力,深化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培养培训工作,推动社区康复服务的普遍开展,为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抓好残疾预防工作。探索建立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和早期康复宣传教育活动。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
一、重点工作
落实“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年度任务目标
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各项康复配套实施方案要求,将在第四季度组织开展“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中期检查,全面检查督导“十一五”各项康复重点任务的总体实施进度,特别要加强对工作基础较差的地区和“十一五”新开展的业务领域的督导力度。为各地康复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做好组织、政策、制度、经费、技术、人力等方面的保障,确保完成各项康复任务。完成“长江新里程计划”康复项目年度目标。
继续加快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贯彻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总结大会和朴方主席关于社区康复的有关讲话精神,与有关部委共同制发《关于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意见》。深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典型引路作用,制定《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规范》,丰富社区康复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质量,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对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进行调研,启动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工作。督促落实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研究保障农村残疾人医疗、康复权益的途径与办法。
制定下发《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验收方案》,启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阶段审评工作。
加强省级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贯彻全国省级残联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会议精神,依照会议通过的《省级康复中心检查验收评估办法》、《省级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检查验收评估办法》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检查验收办法》,组织全康办成员单位开展省级残联康复机构建设检查验收,全面推进省级残联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
按照《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实施细则》要求,全面实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训的学分管理和社区康复协调员资格认证等工作,加强地方残疾人康复协会建设并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康复学术交流活动,带动残疾人康复工作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强残联系统康复人员的培养,除按照逐级、分类、系统内培养为主的原则外,逐步与卫生、教育、民政系统的有关教育培训接轨,逐步建立并完善康复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各地要积极联合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强化卫生、教育系统内有关人员康复知识、康复训练技能和辅助器具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级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优势,采取多途径办学,多层次培养,多形式授课的方式,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加强对康复管理干部的培养,全康办将举办省级康复工作管理干部培训班,强化康复管理知识,提高康复管理干部的能力与水平。
提高康复工作管理水平
按照《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对康复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重点做好项目资金、实施质量及统计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残疾人康复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加强康复工作管理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各级康复协会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对各级康复机构的定位、走向、功能、管理等问题进行研讨。
举办康复工作管理研讨班,为广大残疾人康复管理者创造理论研讨、工作
交流的平台,不断更新康复观念,提升康复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拟成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人康复工作管理专业委员会,加强对康复管理工作研究和指导。
注重康复政策研究与保障制度建设,启动《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
完善重点业务领域的相关政策、标准与规范,提高各业务领域的康复服务质量,建立长效的康复工作机制。结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等重点领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障制度的研究和建设,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
启动《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筹备成立残疾人康复条例工作小组,会同相关部门、专家和地方残联共同做好康复立法的调研工作。
大力宣传普及康复知识,积极开展残疾预防
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目标,开展“康复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组织做好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启动多部门联合推动残疾预防新一轮国家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残疾预防,推动康复工作从抢救康复向抢救康复与残疾防控并重的转变。
筹备第四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
全面总结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以来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功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工作体系的优势,完善康复服务内容和手段,提高康复服务质量,推动康复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成立筹备工作小组,共同做好第四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的准备工作。
二、各业务领域工作
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重点做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工作;全康办、省康办与省、市政府共同推进白内障无障碍省、市、区创建工作,制定《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标准》,推进“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工作,并组织检查验收;做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终期总结工作;组织实施“爱心永恒启明行动”。指导地级残联综合服务设施建立低视力康复部,加强低视力康复机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市县工作,出台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标准、国家盲杖标准和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坚持“六结合”,即与社区康复相结合、与盲协工作相结合、与盲校工作相结合、与就业培训相结合、与cbm合作项目相结合、与筹办残奥相结合,指导地方科学、规范地开展训练指导师培训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组织开展“走出家门 感受奥运”盲人定向行走大型宣传活动。
实施重点工程和彩票公益金、“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等项目,做好贫困聋儿康复救助工作;选择有条件的省、市试点开展成年听力语言障碍者耳聋预防、听力筛查、康复咨询指导、助听器验配等工作;宣传、落实《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制定《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规划》,加强基层聋儿康复机构建设;组织开展以“奥运精彩——我听到”为主题的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首届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
开展省级残联康复中心规范化建设检查验收,推进省级残联康复中心业务全面发展,提高规范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规范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使更多的肢体残疾人受益;结合“十一五”康复工作中期检查,加强各省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和康复训练任务的督导检查,开展业务指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确保“十一五”任务顺利完成。
启动全国25个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机构培育活动,指导各地加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以试点机构培育为重点,促进完善服务功能,规范训练服务,提高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水平;配合“十一五”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任务,发挥示范窗口作用,培训社区康复人员和残疾儿童家长,指导社区和家庭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逐步完善智力残疾康复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训练服务网络。
加强对“十一五”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督导,确保年度任务完成;加大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的监管力度,使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继续做好精神病防治社区康复工作,普遍利用各类社区康复站等社区服务设施进行精神病患者日间照料和职业康复;加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为精神病患者康复创造条件;加强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指
导基层稳步开展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 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智力残疾儿童32例, 其中男18例、女14例, 年龄3~7岁, 平均5岁, 均符合智力残疾儿童诊断标准。3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机构康复+家庭康复) 和对照组 (机构康复) 每组16例。
1.2 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儿全面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然后在医院 (机构) 内康复, 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六大方面, 每天1次, 每次1~2h, 每个疗程4~5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康复:即由康复专业人员指导、培训家长康复训练知识, 并协助制定或调整训练计划, 然后确定从简单易行、实践面广、综合性强的促进健康生活的动作开始, 到控制异常反射和行动, 提高智能、语言、人际交流能力等一步一步的训练项目, 具体方法有: (1) 情境训练:将训练计划中的目标分配到生活自然情境中。如将生活自理的训练目标分配到起床、就餐、如厕等生活中。 (2) 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每天进行多次 (每次约30min) 训练活动, 活动的关键是结合孩子和家长的兴趣以及生活环境, 针对训练计划中的目标来设计适合孩子的活动[2]。 (3) 器材运动: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制作一些简易的器材进行训练, 以上活动每天进行, 持之以恒。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智力残疾儿童训练评估项目进行初次、中期、末期三次评估计分, 训练效果=末期评估分-初次评估分, 评估分≥18为显效, 评估分2~17为有效, 评估分≤1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定义。
2 结果
其中治疗组显效4例 (占25%) , 有效10例 (占62.5%) , 无效2例 (占12.5%) , 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2例 (占12.5%) , 有效9例 (占56.3) , 无效5例 (占31.2%) , 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残疾儿童智力残疾排在第一位, 随着社会、经济、医疗、卫生的发展并呈上升趋势, 这就要求社会、家庭积极行动起来, 开展智力障碍儿童预防和康复这项长期、综合性的工作, 社会中主要力量是康复专业人员, 有限的专业人员不能完成康复的全部工作, 无论从经济上和时间上都不允许患儿在医院 (机构) 内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为维持和巩固机构康复的效果, 并达到治疗目的, 必须依靠家庭, 即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康复。家庭是患儿最佳、最终生活成长的地方, 也是第一线康复资源的场所, 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培训, 协助制定训练计划的基础上, 开展家庭康复势在必行, 是康复效果保持见效的关键, 是康复工作长期性, 综合性的保证[2]。没有家庭的支持, 无从开展康复工作, 而且家庭康复简单易行, 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本文中32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的康复效果, 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明显效果, 尤其治疗组更为显效, 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治疗效果更好。
摘要: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在智力残疾儿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3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机构康复+家庭康复) 和对照组 (机构康复) 两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 对照组总有效率68.8%,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康复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更佳。
关键词:家庭康复,智力残疾
参考文献
[1]程凯, 招悌尊, 胡向阳.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教材[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95-96.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我国现有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残疾人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影响到全国近五分之一家庭的生活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残疾人的小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大力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开展残疾预防工作,避免和减少残疾的发生,促进康复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权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我国的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滞后,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残疾预防重视不够。预防意识淡薄、预防知识欠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的残疾预防工作亟待加强。二是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不完善。康复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培养薄弱,服务不够规范。三是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协作配合有待加强。有关部门各负责一摊或一段,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支持、扶持与宣传力度。全国范围内,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保障水平整体偏低,且缺少广泛、有效的宣传,相关政策的社会知晓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制定《条例》,从制度层面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
中国残联、原卫生部于8月向国务院报送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收到此件后,法制办先后2次书面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部分医疗机构和专家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会同中国残联、卫生计生委赴北京、天津、甘肃、江苏等地开展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部门协调会,并就保障措施等重点问题召开专题研究会。在此基础上,法制办会同中国残联、卫生计生委对送审稿进行反复修改,形成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202月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条例》。
问:起草《条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条例》起草过程中,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作用。残疾预防涉及医疗、教育、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多个领域,《条例》重申了这些领域的残疾预防工作。在强调相关部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要考虑致残因素、减少残疾发生的同时,对医疗机构、具有高度致残风险的单位、公民个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等提出了要求。二是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重点保障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高康复服务能力,落实政府保障责任。三是处理好《条例》与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理清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对已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项,《条例》只作衔接性规定,不改变部门原有职责,避免交叉、冲突。
问:《条例》在明确各级政府职责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条例》从以下方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一是加强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领导。《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服务和保障体系,明确工作机制,加强考核和监督。二是组织做好残疾预防重点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残联等对主要致残因素实施动态监测和重点预防,对致残风险较高的地区、人群、行业、单位实施优先干预,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残疾预防知识。三是合理配置残疾人康复资源,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为残疾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优先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机构建设。
问:《条例》在残疾预防方面规定了哪些内容?
答:《条例》在总则部分规定,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针,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同时,《条例》第二章专章规定了残疾预防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残疾预防工作的基本原则。《条例》规定,残疾预防工作应当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坚持普遍预防和重点防控相结合。二是建立残疾人信息收集、共享制度。针对目前残疾人信息由相关部门分别掌握,信息不全、底数不清的问题,《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教育、民政等部门和中国残联在履行职责时应当收集、汇总残疾人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将残疾预防融入相关行业管理服务之中。《条例》规定,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在疾病防控、母婴保健、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等工作中,应当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等致残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残疾的发生。此外,《条例》第二章还规定了针对新生儿和未成年人的残疾信息报告制度以及具有高度致残风险的用人单位的预防残疾义务、鼓励公民学习残疾预防知识和技能等内容。
问:关于残疾人康复服务,《条例》规定了哪些制度?
答: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需要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规范康复服务行为,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为此,《条例》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条例》规定,提供残疾人康复服务,应当针对康复需求进行评估、制定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优化;要充分听取、尊重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履行告知及隐私保护等义务。二是明确康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条件及要求,保障康复服务质量。《条例》规定,康复机构应当具有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的服务场所、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及康复服务管理制度;从事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性强的康复岗位从业人员,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资格。
问:政府的保障措施对促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条例》对此作了哪些规定?
答:《条例》在保障措施方面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加强医疗保障。《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将残疾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按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补贴,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的给予医疗救助。二是强化对特殊残疾群体的保障力度。《条例》规定,国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残疾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通过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基本型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三是明确资金保障和物资支持。《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残疾人康复;有关部门对相关机构给予资金、设施设备、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支持。四是加强人才保障。《条例》规定,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和计划生育、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把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知识、技能纳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水平评价体系。
【残疾人康复设施】推荐阅读:
残疾人康复计划07-13
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06-23
残疾人康复及生活计划07-27
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09-08
残疾人康复训练有哪些10-21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卡10-12
残疾人康复需求登记表10-18
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有感11-20
智力残疾康复12-21
残疾人康复教育活动中心年终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