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电工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系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和实验技能的一门关键性课程。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兴专业、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给电工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乃是实学。”因此,对《电工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工学教学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电工技术”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电子技术”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基本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计算。随着现代化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教改活动中请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根据知识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删除那些陈旧的、次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推导过程,降低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程的信心和决心。补充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内容,尤其是新器件在相关领域的使用,从而确定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同时,可将优化的某些课程内容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中包含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根据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各模块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针对知识点和技能面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等内容,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推行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训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讨论,引导他们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在实训中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显著提高,激发学习兴趣。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电工学
“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要有驾驭课题、组织教学的能力,还要具备工程师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双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项目的。我们在某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某电子产品的制作为工作任务,比如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数字钟电路,这个项目中整合了门电路、计数、显示与驱动、振荡器等知识点。学生在清楚工作任务的同时,要设计出布局合理的电路,在正确安装电路后,能检测并能排除电路故障,使电路正常工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转换,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动手体验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概括起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以下几个阶段:
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独立收集、查找、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
2.制定工作计划阶段本阶段中,学生按照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通过讨论确定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步骤、工作时间、检验计划等,并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这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3.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eda软件进行仿真设计,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资料、修正电路来消化各知识点,完成理论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根据仿真电路,在实验箱搭接实际电路,验证器件功能,出现故障,小组讨论、查找并排除。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各种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性能,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检查、评价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可改进的方法。并对本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要对工作安全和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检查。从实践中看,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使之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过去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实验成绩占的比例非常小,甚至有时还不计成绩。为综合评定学生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单独考核实验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仪器功能、实验原理、数据分析、实验电路设计等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考核学生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故障排除及实验数据的测试及分析处理等知识,实验考试的内容分基础实验和设计实验两部分,基础部分占40%,设计部分占60%,教师精心设计多套实验操作考题,并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学生各自的测试内容可以采取抽签方式决定。
2.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评定可分为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3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40%,对实验提出好的改进意见,对在平时创作等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
3.理论课考试理论课成绩仍然采取考试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和实验成绩综合而成,各占50%。
4.尝试开卷考试在少数班级尝试开卷考试方式,有的以试卷形式进行,有的以论文形式进行,论文形式需要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高职高专教育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为了适应企业用工的需求和职业教育的要求,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 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技能训练, 大量引入相关的实训教学设备。一体化塑性成型技术设计方案, 集钣金冲压机、混炼机及热塑成型机等功能为一体, 不但减少了实训设备的投入, 减低了实训成本, 还减少了实训设备的占地面积, 更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训练, 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如果一旦应用于实际生产, 将会取得很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2一体化塑性成型技术设计方案中的主要结构
(1) 塑性成形部分: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四根立柱、上隔热板、上加热板、开合模垂直升降活动板、开合模油缸、下隔热板、下加热板、水平开合模机构, 包括开合模水平驱动油缸、水平开合模活动板、水平开合模活动板水平移动导向的导向槽、滑动式开模导轨 (如图1) 。
1.螺母2.上固定板3.上加热板4.开合模活动板5.水平开合模油缸6.限位挡板7.上下活动板8.垂直开合模油缸9.立导柱10.下固定板11.上隔热板12.短压板13.滑动式开模导轨14.下加热板15.长压板16.限位开关17.下隔热板
(2) 混炼机部分: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 (如图2) 、挡板式混炼安全装置、二个调距滚轮、调节挡板 (如图3) 。
(3) 机柜部分:安装塑性成形部分、混炼机部分、控制面板、保压表, 油箱、油温表、油路块等。
(4) 控制面板:控制操作所需的设定的动作, 完成加工任务。
(5) 储柜台部分:放置物品及制品。
(6) 盖板部分:混炼机不用时, 盖板可以用操作台使用, 也可以用平板电子称代替, 平板电子称可以用于称量塑性材料的重量。
(7) 安全防护罩部分, 用于保证操作的安全, 安全防护罩还被电路所控制, 当安全防护罩合拢时, 安全门被电磁铁吸住, 此时, 安全防护罩无法打开, 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本设计方案具有钣金冲压机、混炼机及热塑材料成型机一体化生产的优点。
3一体化塑性成型技术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式
(1) 钣金压力成形加工:
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过螺母与四根立柱固定连接;上固定板的下底面依次装有上隔热板和上加热板;下固定板与上加热板之间装有由四根立柱导向的开合模垂直升降活动板, 开合模垂直升降活动板的下底面与开合模油缸的顶杆连接;在开合模垂直升降活动板的上底面上从下至上依次装有下隔热板和下加热板。
当冲压钣金件作为钣金压力机使用时, 上、下加热板不需要通电加热, 将上模仁安装在上加热板上, 将下模仁安装在下加热板上, 利用开合模油缸的上下运动而实现钣金压力机的功能, 可以完成冲压, 拉伸等加工任务。
(2) 热塑性材料硫化成形加工:
当用于热塑成型作为塑性成型机使用时, 其上模仁和下模仁的安装方式与冲压钣金件时安装相同, 在不需要在压合的情况下, 上、下加热板通电加热, 而使塑性材料硫化变形, 完成制品的加工, 如硅胶或橡胶的硫化制品加工。
在作为热塑成型机使用时, 可以加装水平开合模机构, 该机构与开合模垂直升降活动板固定连接, 可以随升降活动板一起升降;水平开合模机构装有水平开合模驱动油缸、位于水平开合模驱动油缸顶杆前端的水平开合模活动板、活动板水平移动的导向槽、垂直于水平移动导向槽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滑动式开模导轨。当需要水平开模时, 水平开合模活动板在水平开合模驱动油缸的推动下, 使上模仁会沿着滑动式开模导轨的弧形滑道上升, 而使上、下模仁张开, 便于取出产品的取出, 也避免在取出产品时, 被高温的模仁烫伤手。
在水平开合模机构的成型部分中, 上、下模仁可以设计一个侧面绞链, 将下模仁与水平开合模活动板连接, 当水平开合模活动板向外侧移动时, 上模仁可以沿着滑动式开模导轨的弧形滑道上升, 而使上模仁与下模仁张开。
在水平开合模机构装有开模限位开关, 用于限制水平开合模活动板最大打开位置, 当水平开合模活动板到达此位时, 限位开关控制开合模水平驱动油缸停止工作。
(3) 混炼成形加工
本设计方案中还包括混炼机, 用于混炼成形加工, 混炼机装在机柜内。包括平行设置的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 在其斜上方设有挡板式混炼安全装置, 主要用于防止工人手指误入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之间, 导致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伤残, 同时也可以防止被混炼后的片料再次直接进入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之间导致重复辗压, 影响到混炼产品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 被辗压后的片料需要拿出来重新折叠后, 再进行下一次辗压, 这样, 材料的混炼效果才好。
18.滚筒19.旋转滚筒20.左调距挡板21.左调距手轮22.右调距挡板23.开炼安全装置24.右调距手轮
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之间的距离, 通过两个调距滚轮进行调节, 达到所需要的距离 (混炼件的厚度) , 也可以控制两滚筒之间的平行度, 达到材料的混炼质量要求;通过两个调距挡板来控制调节左右宽度的幅度和限位。
(4) 操作控制
机柜除安装成形部分以外, 还可以装有用于显示成形部分升降压合力的保压表, 以及油箱、油温表、油路块等, 油路块用于分配油路。通过控制面板, 来操作、控制钣金压力成形加工、热塑性材料硫化成形加工、混炼成形加工的规定动作的完成情况, 加工出所需的制品。
混炼机不用的时候可以加盖板, 当操作台使用, 也可以用平板电子称代替盖板, 用于称量塑性材料的重量。
此外, 成形部分上需要安装安全罩, 当安全罩合拢时, 安全门被电磁铁吸住无法打开, 起到保证操作的安全作用。
结语
本论文重点阐述了将钣金压力成形加工、热塑性材料硫化成形加工、混炼成形加工融合的一体化塑性成型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减少了实训设备的投入, 减低了实训成本, 还减少了实训设备的占地面积, 更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训练, 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如应用于实际生产, 将会取得很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83-02
电工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系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和实验技能的一门关键性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兴专业、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给电工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乃是实学。”因此,对《电工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电工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工学教学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
“电工技术”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及控制;“电子技术”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基本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计算。随着现代化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在教改活动中请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根据知识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删除那些陈旧的、次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推导过程,降低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课程的信心和决心。补充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内容,尤其是新器件在相关领域的使用,从而确定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同时,可将优化的某些课程内容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块中包含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根据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各模块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针对知识点和技能面确定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等内容,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推行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实训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讨论,引导他们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学生在实训中学习,在实训中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显著提高,激发学习兴趣。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电工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要有驾驭课题、组织教学的能力,还要具备工程师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双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项目的。我们在某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某电子产品的制作为工作任务,比如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数字钟电路,这个项目中整合了门电路、计数、显示与驱动、振荡器等知识点。学生在清楚工作任务的同时,要设计出布局合理的电路,在正确安装电路后,能检测并能排除电路故障,使电路正常工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转换,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动手体验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概括起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以下几个阶段:
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独立收集、查找、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
2.制定工作计划阶段
本阶段中,学生按照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通过讨论确定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步骤、工作时间、检验计划等,并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这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3.项目实施阶段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EDA软件进行仿真设计,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资料、修正电路来消化各知识点,完成理论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根据仿真电路,在实验箱搭接实际电路,验证器件功能,出现故障,小组讨论、查找并排除。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各种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性能,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检查、评价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可改进的方法。并对本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要对工作安全和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检查。
从实践中看,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使之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过去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实验成绩占的比例非常小,甚至有时还不计成绩。为综合评定学生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实验课与理论课分开,单独考核
实验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仪器功能、实验原理、数据分析、实验电路设计等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考核学生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故障排除及实验数据的测试及分析处理等知识,实验考试的内容分基础实验和设计实验两部分,基础部分占40%,设计部分占60%,教师精心设计多套实验操作考题,并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学生各自的测试内容可以采取抽签方式决定。
2.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评定可分为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3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40%,对实验提出好的改进意见,对在平时创作等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
3.理论课考试
理论课成绩仍然采取考试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和实验成绩综合而成,各占50%。
4.尝试开卷考试
在少数班级尝试开卷考试方式,有的以试卷形式进行,有的以论文形式进行,论文形式需要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高职高专教育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勇于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性教法推动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指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一体化课程教改的目的在于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岗位能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是我院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学院成立二级领导班子负责一体化教学的策划、制定和实施,坚持试点和示范相结合,坚持评价和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试点,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在全学校逐步推行一体化课程教学。
一、现有基础
1、办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形式,以技能教育为主线,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为一体,突破学生固定的座位、教师单一授课的传统教育模式,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等教学形式为一体,坚持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促进教师增强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树立教育教学品牌。
2、师资队伍
幼儿教育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专业专职教师25人,专业理论教师5人,文化课教师7人,学历均达本科以上。目前,幼儿教育教师虽偏年轻化,但学历层次较高,技能水平较好,发展潜力大。
3、实训条件
幼儿教育专业现有幼儿模拟实训室1个,育婴实训室1个,大琴房1个,小琴房12个,形体房2个,音乐教室1个,实训开出率100%,基本满足现有生数的教学需要,但要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场地和设备还不能达到一体化教学标准要求。
4、课程资源
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资源不足。教材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应开发出适应我院现状的一体化校本教材。缺少配套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
5、资金保障
我院从2014年改制已为民办学校,目前学校自负盈亏,实施该方案需向董事会提出资金申请,但学院资金保障不稳定,最好有国家扶持。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工作目标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车间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素质要求一体化训练。实施一体化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先通过试点再逐步推广,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程序性的范式。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就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一体化课程体系是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二,是加强建设一支能进行一体化教学的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所谓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指能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师团队。
在试点阶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围绕以上目标开展工作:
1、积极宣传推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理念,通过试点彰显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形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
2、创建一体化教学条件。
⑴一体化师资队伍。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一个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工作,发挥教师的团队精神,共同制定一个学科(群)的授课计划、内容、项目、评价标准等。在一体化教改过程中,要根据教师的年龄、专业、技能结构的不同,合理地搭配师资资源。注意保护老 教师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优势,比如老中青三结合、企业工程师(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相结合、理论和实训老师进行合理配置,共同授课。要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3-5年内,逐步使每位教师都能胜任一体化教学。
⑵一体化教学场所。建立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学、实验、实训、实践、鉴定于一体。首先,学校应统一规划,建设一体化教室,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其次,还要根据课程项目开发制作实验实训设备;第三,学校还要与有关企业共同建设融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教室,借助社会力量,弥补学校资金和设备设施的不足。
⑶一体化教学手段。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一个实训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相结合,让学生在生产(真实或模拟)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⑷一体化教学模式。产、学、研、培相结合,工学一体是一体化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在实习工厂内完成,既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又培养实际工作的技能,达到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互利双赢的共同体。
⑸一体化课程结构。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将合作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请进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增减课程,反映出社会、企业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训练。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相近课程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课程(群)来制定大纲。课程的整合,要按照技术分类或是按照企业生产的需要重新进行组合,组合完成后,要编写出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教材。
⑹一体化评价机制。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彻底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特别是要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合作、沟通、交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基础。同时要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核心技能到行业通用技能之中,避免学习、考核两张皮。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是灵活的,而且是具有个性化的。
⑺一体化育人环境。一是注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使之真正成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是学校要和企业充分合作,以企业的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以学生的全面成才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出素质高、基础好、符合企业要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从而使企业、家长、学生都满意。
招标人: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招标代理人:陕西建华招投标代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范围:西咸新区展览馆布展方案设计、安装及施工一体化工程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西咸新区展览馆布展方案设计、安装及施工一体化工程,主要包含西咸新区展览馆布展设计,展馆室内布展总体策划、功能和展区布局、展项内容、交通流线组织、展示方式和手段、数字及多媒体系统运用、项目概算等智能化规划展览馆所具备展示功能的全部设计内容;西咸新区展览馆布展施工,包括展厅装饰、综合布展、艺术品创作定制、模型制作、互动软件开发、宣传影片建模拍摄制作、设备、多媒体系统集成、整体整合设计、施工实施等整个展览馆展示功能的全部内容。展示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投资预算约700万元全部为主展馆,次处不设临展区与公示区。
项目地点:咸阳世纪大道清华启迪科技园办公大楼4楼
投标申请人报名条件:
1、具有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工程企业一级资质;
2、具备建筑装饰专项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并且需具备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含)以上资质;
3、具备展装展示工程设计甲等B级及以上资质和展装展示工程施工甲等B级及以上资质;(以上资质要求符合其中之一者均可报名)
4、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二级建造师(含)以上资质。(本项目允许联合体投标)
5、报名时须持企业介绍信、法人授权委托书、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业绩合同和二级建造师及以上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壹份(加盖公章)。
报名时间:2011年 10月9日--2011年10月13日(节假日除外)每天上午9:00-11:30时,下午2:00-4:30时。资格预审文件售价:每份300元(售后不退)中国招标网 联 系 人:李文龙
一、制定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依据
根据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交运发〔2011〕490号),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目标,逐步形成市、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之间的完善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努力缩小城乡差别,体现惠民利民政策与和谐交通有关精神为前提。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机遇和条件
1、顺应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趋势,建立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共服务网络,是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五城联创”工作的重要内涵,这是我旗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良好机遇。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政策,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益性,以交通主管部门牵头引导,实体公司负责具体工作。
2、乌兰察布市政府及当地政府和交通运管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乌兰察布市下达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文件批办单》,旗交通主管部门旗运管所也多次会同呼运公司、乡村个体经营者商讨研究我旗的公交一体化改造方案,“方案”逐渐清晰具体。“方案”充分认为把现有乡村车辆统纳起来便于集中管理、能实时进行车辆、司乘资质安全检查安全学习和行业素质培训,实时进行动态监控,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系数和服务质量,即使车辆一旦肇事也有实体公司作担保,增加了车辆抵御肇事风险的能力,为打造四子王旗平安和谐交通提供有力的保障。
3、呼运(集团)乌兰花汽车客运站场地完备设施齐全,管理经验比较丰富。车辆安全日检条件、车辆安全测试仪设施有效齐全,旅客进站行包“三品”检测仪、车辆动态监控系统态常态运行,管理体制完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资质合格有效。有能力有条件把乡村车辆统纳进站管理运行。
4、乡村车辆经营者也多次和旗交通主管部门、汽车站商讨研究要求一致同意由乌兰花汽车站成立《内蒙古呼运(集团)四子王旗城乡公交分公司》进站经营。三、四子王旗乡村交通网络现状
四子王旗幅员总面积25,531平方公里,其中牧区20,155平方公里占79%,农村5358平方公里占21%。人口21万,城镇人口8万。四子王旗辖5个苏木、3个乡、5个镇、一个牧场共14个乡镇,120个行政村,涉及“十个全覆盖”一般村已上的行政村90个,常住人口8.5万人。截至2014年底,全旗有95行政村通开通了客运班车,其中农区73个,牧区22个,日发乡村班车42次。暂未通车的行政村25个全部为牧区嘎查。四子王旗牧区地广人稀,嘎查、牧点分散居住。再者由于生态移民、进城陪读等因素乡村车乘座率低经营困难,城乡交通一度发展缓慢。为增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城乡客车急需加入有实力的实体公司组建公交分公司。
四、成立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曙明
旗交通局局长 副组长:王
茂 旗交通局副局长 高丛宝
旗运管所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内蒙古呼运(集团)乌兰花汽车站站长李俊担任。
五、拟成立《内蒙古呼运(集团)四子王旗公交分公司》 该公司以乌兰花汽车站实体公司为依托,充分利用乌花汽车站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等优势,逐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
六、经营方法
1、经营原则
乌兰花汽车站原则上优先考虑将现有客运经营者加入公交分公司。为减轻政府压力尽快推动公交一体化进程,原有车辆以资产为纽带加公交入公司,产权不动,线路优化组合,实行公司化运营,运营收入归车主,车站实行统一排班、售票安全检查。公司本着保本微亏放水养鱼的扶持原则先接纳27辆乡村车辆加入公司,并一致达成进站共识,适当收取必要的安全管理费和站务费。车辆按规定缴纳保险公司强险、第三者责任险(险种50万)和承运人险(险种40万)。
2、线路改造
对全旗现有43条线路逐次整合改造,在整合改造中要充分考虑四子王旗的地理特征和营运现状,避免与现运行的长途客运发生纠纷。我们首先计划在2016年上半年改造3条公交线路并运营。第一条是乌兰花通往牧区的格根塔拉草原(为1号线),第二条是乌兰花通往农区的库伦图镇(为2号线),第三条是乌兰花通往大黑河乡(为3号线),以后循序渐进逐步改造。计划第一阶段在2017年底改造完成乌兰花周边35公里范围的城乡公交,第二阶段在2018年底改造完成乌兰花周边75公里范围的城乡公交,第三阶段在2020年底力争改造完成全旗范围的城乡公交。通车范围涉及乡苏木镇嘎查和行政村自然村。在各线路运行的车辆,不仅要经过沿线站点,还要绕行沿线周围其它村庄,也可通过电话和其它预约的方法进村到户接送旅客,使营运线成为营运面,确保本营运范围的每一位旅客及时方便出行。
3、资金投入
呼运(集团)公司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陆续投资()万元,用于车辆购置,扩大始发站车场,增强动态监控系统管理设备,增设站务服务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统一公交车的颜色标识,进一步完善车辆安全检查设施。另外由于进站车辆增多现有站场场地已不能满足车辆的进出停靠需求,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投资和当地政府优惠划拨场地,并依托政府优惠政策投资公交乘降点和站牌的建设项目。4、1号、2号、3号线路运行方式
1号线路:起点乌兰花汽车站—小北号—小东营子—大后河—小后河—大清河—麻黄哇(1—8队)—王府苏木—满都庙—南格少—北格少—文都花—东西马房—移民村—十倾地—东西后豪—格根塔拉旅游点—牧科院—王府一队—王府三队—王府四队,全程40公里。
2号线路:起点乌兰花汽车站—小北号—定镶营子—红房子—井滩—马王庙—西玻璃—西疙瘩—**沟—库伦图—后八洞(1—8队)大井—六道沟—镶黄地—富贵—大西号—三元井—驼盘沟—东号—狼窝沟—马安桥(1—8队),全程50公里。
3号线路:起点乌兰花汽车站—高油房—小塔连乌素—大塔连乌素—罗家营子—东井—二道河—下滩—什丙地—巨龙太—李油房—段油房—大杨油房—小杨油房—哈页忽洞—孙家疙旦—苏计—秃亥弯—东土格木—西土格木—碌碡豪子—兴龙庄—太平庄—银贵河—罗罗图—东茅俺—前腮—窑滩—后腮—胜利庄—大设进,全程45公里。
所需运营车辆基本由原来此线段营运车辆组成,视旅客流量考虑新增车辆。1号线路1日4班,旅游旺季时可增设班次。2号线路1日4班。3号线路1日5班。线路改造期间执行现行票价。5、1号、2号、3号线路运行时间
夏季运行时间:首车时间8:00—末班时间18:00 冬季运行时间:首车时间9:00—末班时间17:00
6、车辆管理
根据市场需求,将现有的客运班车改造为公交车,座位数7—33。投入的公交车车身喷统一标识,并对公交车实行编号,便于管理和群众识别。各公交车基本保持固定的线路、班次。应急替补班次由车站调度统一调配。
六、安全保障与服务承诺
1、基本原则
本着利国为民企业微利的原则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旅客安全、便捷、愉快的出行。
2、服务承诺 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和优良的秩序,保持车辆清洁卫生。车内警示标识、线路图、乘车规则、监督电话、老、幼、病、残、孕专席等设施齐全。车内配备专职乘务员,保证车内秩序、卫生、通报站点、旅客上下等服务事宜,做好行包的安全检查,预防处理恐怖等突发事件。
3、安全保障
利用乌兰花汽车站现有的车辆安全例检、“三品”检测仪、动态监控平台、车辆测试仪平台等安全检查设施对车辆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工作,遵守汽车站安全检查程序和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客运站标准审查司乘人员的资质,不符合规定的不能从事营运。经常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和行业素质教育。
七、平稳过渡和健康发展
在充分保障现有乡村客运经营者的利益基础上,还要兼顾与现运行的长途客车不发生纠纷,坚持互利、自愿、和政策引导的原则,保证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平稳有序。第一、二、三阶段的线路改造基本仿照1、2、3号线路的改造方式,总结经验、趋利避害。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四子王旗全旗城乡公交一体化。
内蒙古呼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铣工课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条件
1) 教师的教学水平。铣工课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也要求教师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学生难以理解重点理论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解答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学生基本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并参与实践教学, 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给予学生实践学习指导。2) 教学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完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 将实验室或者实习车间作为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相应铣削工位上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这种具有真实性的环境中学习, 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 从而对重点教学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铣工课教学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资源和成本都会随着提高, 但是, 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 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课堂教学和工作岗位没有直接的关系, 进入工作岗位会重新学习, 所以, 会使学生失去课堂学习的动力。2) 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中职学校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观念的起步比较晚, 尚未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 教学思想落后, 部分教师没有对教学目标形成正确的认识, 依然将理论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铣削知识来源于课本, 在社会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3) 缺乏科学的教学观念。在铣工课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观念,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的参与性, 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1)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充分了解铣工课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转变教师的角色。中职学校铣工课教学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为铣削工业培养专业人才。所以, 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要对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 根据职业特点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解决学生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从而铣工课教学的重要目标。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铣工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高, 所以, 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 教师要熟练使用教学工具、设备, 明确教学设备和工具的保养维修方法, 加强教学设备和工具的管理和维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学设备和工具, 使学生真正明白铣床的加工程序和内涵, 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损害。例如, 在铣刀工作过程中, 不可以在刀具转向相同的方向清理铣削产生的铁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这些重点知识, 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教学设备和工具。其次, 教师要及时了解铣削行业的新技术和理论, 并将这些新技术和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3) 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在铣工课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为学生创设实践教学环境。铣削加工都是在特定铣床上完成的, 在课堂上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比较困难。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深入相应工作岗位, 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按照教教师要求进行操作, 在实物操作中使学生对重点教学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除此之外, 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 这对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要科学、合理的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真正融入实践教学中, 从而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铣工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4) 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才能达成这一目标, 因此,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需要融入案例教学。现阶段, 铣工课相关教材涉及到大量的案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这些案例。例如, 在讲某种零件铣削加工的时候, 结合试验场地, 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在铣床上加工零件。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到获取操作经验, 这对实现铣工课的目标具有促进作用。5) 编写校本教材。结合我校的实际, 本人编写了一本适合我校学校教学和实习用的《铣工》校本教材, 课本内容主要结合了案例进行教学, 即具体的零件都有具体的加工方法。即某一零件从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夹具选择;进给量选择;具体的加工方法和质量的检测等。从2002年开始使用至今已用了几届, 学生及相关老师反应良好, 对我们中职学校比较适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理实一体化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铣工课教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参与性, 使学生在操作中对重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这对实现铣工课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春江, 关玉琴, 燕晓红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 2012.
关键词:县级电网 自动化 调配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075-01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类型的变电站,实现现场调度自动化系统内各个模块的全部功能,并可以扩充现有的功能支持,如网络拓扑、无功优化、状态估计以及潮流计算等等。
1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县城区域内的配网10kV出线的柱上的各种开关进行必要的监视和控制;由现场控制和主站配合实现故障检测、故障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负荷的快速完成恢复供电,能够具有配电网网络分析等相关的功能,例如区段负荷统计、现场PT状态在线检测、网络中的合环判断、以及馈线和区段着色等等,和系统控制中模拟盘系统接口、对应的交换数据等,共同实现资源的共享。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性能特性较为突出,能确保即时数据在存取时候的安全性,避免各种病毒带来的感染。在线维护处理,这里包括了相关的图形报表编辑、系统应用数据库的制作以及实时数据库操作的增加、删除和相关修改等等,在进行不中断和不干扰系统运行的状况下,以在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系统能够实现权限管理功能,并可以防止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系统的各部件都具应有故障的自检和联机诊断自我校验的调控能力。同时软件具有备份,便于安装和启动。同时数据库在存取具上也具有程序接口,并能保证系统的数据具有唯一性以及一致性。
2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主站计算机及网络配置方案
在具体的配置上,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置了2台服务器主要是用于提供系统的实时数据服务,可以充当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并能够实现系统所需要的具体功能;同时根据需要配置2台数据采集工作站(前置机)来进行终端设备通信和规约转换以及数据处理;外加2台调度工作站主要是用于实现调配以及人机交互功能。根据具体的现场参数要求,系统配置l台故障处理工作站,这样可以完成配网故障处理所需要的功能;1台报表/系统管理工作站,这样可以完成系统报表生成和相关维护打印的管理。
同时给系统配置一台WEB服务器,并进行装设物理隔离的相关设备,这样外部网络的所有用户就只能通过WEB服务器进行访问现有的实时系统的图形和相关的数据。当然,内网服务器也可以实现和WEB服务器进行实现实时数据的镜像功能。在控制上整个系统主要是采用双以太网冗余结构,前置机均可以采用双机配置,这样以便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系统运用开放结构,这样以后可根据现场的实际应用需要进行再扩充其他更高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等等。
3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自动化系统结构方案设计
在结构方案的设计上,县级所用的系统主要是采用高速通信通道和主站集中监控进行的调配一体自动化复合模式,并采用分层分布式搭建设计,在构成上,系统主要由四层构成,具体如下,调配自动化主站层、对应的分布式子站层、通信网络系统以及馈线终端单元层等等。通过采用分层结构,可以实现良好的系统开放性和扩充性。其中的调配一体自动化主站主要是作为整个系统中的最高层,功能上主要负责本区域电网的相关监视以及控制。当然调配主站主要是采用服务器模型的结构,在系统统一平台上完成调度、配网相关功能等等相关的高级应用功能。同时,配电终端设备层功能上主要完成配网馈线各个分段开关相关的现场设备运行数据的处理,还有对现场一些设备的控制调控功能。同时在馈线终端设备上主要是采用以太网通信的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和配电主站对应的系统的进行点对点通信,对于系统通信的可靠性以及动作速度都有提高,能够为实现故障隔离以及供电恢复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
在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应的各厂站的设备、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在通过系统的终端服务器接入预定的调度/配电主站,系统的主站系统进行接收并处理对应的各厂站数据信息,并发出控制和参数调节命令,当然还可根据其他的需要实现预定的相关高级应用调控功能。可以进行调配主站和其他的各变电站之间的通信,并通过原有通信这块实现。当然以后如有其他要求还可以实现接入智能电度表等等其它终端设备。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它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以及可扩充性,条配系统主要是由调配自动化主站、连接的馈线线路以及其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网络等相关的层次组成。
3.1 配电终端设备层
在这里,它主要是完成采集和处理配网馈线分段开关,以及对现有设备进行控制的功能。馈线终端设备主要是采用以太网通信模式进行,完全可以实现和配电主站系统进行点对点通信,相比传统的共线轮询的通信模式而言,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在通信上的可靠性以及动作速度,为我们进行快速故障隔离以及供电恢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3.2 调配一体自动化主站
它是现有系统的最高层,主要是负责本区域电网控制等其他的功能。在这里,调配主站主要是采用基于客戶以及服务器模型的控制一体化结构,在系统统一平台上实现相关的调度等功能。同时,通过采用一体化建设方案的模式,能够降低总的投资金额,提高控制系统的应用效率,也有利于系统进行统一的实施和相关维护,最大程度上消除困扰多年的不同类型的系统按以及交换数据不畅的一些弊端。在这里,有与县级电网规模相对还较小,可以不用考虑设置相关的子站层等。
3.3 通信网络层
通信系统主要为了提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在本次的设计方案实施中,为了能够保证可靠以及高速的配网信息数据的通信,主要采取了冗余光纤以太环网通信的应用模式,主通道采用光纤,各种通道采用GPRS。
4 结语
中共甘泉镇委员会
甘泉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各村、镇属各单位:
现将《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二O一O年五月十五日
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总
体
方
案
按照省、市、区有关精神,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快“打造陇上经济强镇,构建和谐甘泉”进程,促进全镇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战略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解决区域“三农”问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既是实现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各村、镇属各单位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和历史责任,切实按照省、市、区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扎实做好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树立样板。
二、根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结构和统筹配置资源为核心,以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总体思路
按照“2010年启动,3年内取得重点突破,5年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协调、社会保障城乡覆盖,1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和全镇四大战略,我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总体思路是:“突出一个重点,达到两个集中,实现三个突破,抢抓四大机遇,加快五个发展”。即突出小城镇建设这个重点;达到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两个目标;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新突破,实现商贸产业发展新突破;抢抓关中天水经济规划区的实施,宝天高速公路的通车和过境段的建设,甘泉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全省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和投资3000万元的世行贷款建设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的实施四大机遇;加快农村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拓展进程,加快农村文明传播速度,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重点突破。要着眼大局,立足实际,整体规划,做到规划先行,项目跟进,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基础条件,在新型服务业、现代农业、小城镇建设、交通、教育、卫生、商贸流通、旅游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先行一步,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扎实稳步实施。
2、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甘泉镇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坚持行政推促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教育等手段,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突出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出行、饮水、住房、就医、上学、就业及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区管理、文化娱乐、社会安全等民生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坚持因地制宜,分层带动。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做大做强“镇”和“村”,做精做特“中心村”和“重点村”,以城镇带农村,以“中心村”、“重点村”带其它村,逐步壮大城镇规模,改善农村条件,实现城乡联动、镇村促动、相互融合、一体发展。
5、坚持制度创新,增强活力。坚持改革创新,破除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城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目标任务
(一)发展布局
甘泉、玉兰、吴河等村要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促进产业聚集、人口聚集;积极实施以镇区开发改造、中心村道路硬化为主的小城镇建设,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毛集、吴寺、高庄、西枝、峡门、廖庄等村,要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
朝阳、八槐、谢崖、云雾、阳湾、归凤等村重点要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庙沟、胡沟、黄庄、金胡、窑庄、石沟等村要积极发展养殖业,引大引强龙头养殖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镇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包沟、屈坪村、甘江等村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要求,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方式及发展目标
按照省、市、区要求,立足镇情实际,我镇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先“虚”后“实”,虚实结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按规划安排项目,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二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根据现实基础和财力许可,条线突破,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三是从“硬”到“软”,软硬结合。从道路等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事业等项目入手,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夯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通过改善环境,加大引导教育力度,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四是由“小”及“大”,大小结合。通过“路面硬化、路灯亮化、村庄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小五化工程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环境生态化、居住社区化、农民知识化”大五化发展,力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通过采取以上方式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推进全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确保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到2012年,全镇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业现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保持在20%以上,达到35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8%(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趋于基本均衡。
2、到2014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保持在25%以上,达到50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3、力争到2020年,全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切实加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四、具体措施
(一)超前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1、精心制定完善发展规划。统筹各类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强化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形成左右配套、上下衔接、管理有序、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全镇推进城乡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要立足实际,着眼全局,突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要突出重点,加强衔接,重点规划好镇区及镇域城镇体系等核心区块,尤其要按照“环境整洁、村貌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突出文化内涵,体现生态文明,反映区域特色,搞好中心村、重点村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形成特色镇、中心示范村、农村新社区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空间布局一体新格局。
2、大力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的战略决策,抢抓机遇,积极沟通,主动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加快开放开发步伐,突出“两河七沟”优质果园基地建设,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和承载能力;深挖杜甫文化潜力,大力发展古代建筑游、农业观光游、玉兰观赏游和农家乐游;加快构建交通运输、仓储营运、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完善镇村商贸流通服务网络,着力打造全省果品产业基地、畜牧养殖基地、陇东南文化、旅游、商贸重镇,努力把甘泉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文明开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色小城镇。
3、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深入实施“商贸旅游富镇”战略,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按照“一河一线、北接南扩”的城镇发展格局,重点抓好“一街一河一桥一堂一树两片区”建设。一街即主街道,主要是人行道拓宽改造、亮化、线路整治和沿街铺面立面进行仿古改造;一河即董水河,主要是依托中石油兰州石化支持甘泉镇小城镇建设项目,实施节水坝(4个)风情线建设项目,同时,新建甘什战备路——兰化疗养院道路1条;一桥即董水桥,主要是完成董水沟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一堂即双玉兰堂。主要是依托文化站建设、甘泉人民舞台,启动玉兰广场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同时抓好双玉兰堂进出口道路的拓宽改造及甘泉寺牌坊建设;一树即双玉兰树。并抓好旅游产品市场建设。两片区即南北出入口两个片区的开发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镇城镇圈控制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达到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万。
(二)突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组织实施公路建设规划,重点推进以镇域交通主干网为主的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区内两横七纵主干道体系,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快速便捷,功能兼顾,城乡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农村交通公交化目标,全镇所有通村道路通畅化、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和亮化的目标。全镇2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路面硬化,镇村公路硬化率、等级率均达到100%。
2、加强供水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城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步伐,提高供水质量,确保城镇用水需求。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0处。积极实施颍川河、东柯河堤防工程,到2020年新增有效灌面2.5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3.655万亩;着力启动坡改梯项目、籍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力争水土治理面积达到3.2万亩。
3、加强电力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全镇生产、生活用电及电力输配使用承载能力的调查摸底,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建设规划,着力启动建设一批输变电及配套设施工程,增强抗御外力灾损能力,提高供电质量,确保电力供应。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和通讯网络建设,合理布设通信线路,提高行政村、自然村现代信息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和输载运行质量。要依托现有的通信公司,发挥其资源、资金优势,做好规划衔接,加快管网、基站等设施建设,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城乡通信一体化网络体系。
4、加强生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加快发展林业的一系列政策精神,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山地丘陵区和景区等重点区域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12000亩,改造低产林和开发低产田,发展生物质能源林12000亩;麦贾公路沿线及元温公路沿线栽植绿化树20000株;绿化通村道路100公里;完成归凤山山体绿化建设。到2020年,全镇基本形成商品用材林和生态林布局合理,林业产业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林业发展新局面。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一是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生态镇和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启动镇区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工作,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所有行政村都要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各种废气排放物全面达标。二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预防为主转变。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积极引导企业探索清洁生产新路子,鼓励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强化河道整治和绿化造林工作。加大实施力度,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6、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科技教育扶贫,积极整合扶贫专项、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农业开发等项目,努力实现扶贫开发由分散向连片开发拓展。
(三)提升层次,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努力构筑城乡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梯田水利建设,发展以水资源开发、灌区节水改造配套、村镇供水、防洪堤防、雨水集蓄利用、小水电、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工程。到2020年,全镇新修水平梯田5万亩,治理颍川河、东柯河堤防10km。大力推广农田测土配方施肥,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农机使用领域,到2020年,全镇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引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优质高抗超高产育种、安全高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水产养殖疫病诊断技术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先进适用技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形成以农业技术员为纽带的示范推广、应用科技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科研中心和示范推广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力争到2020年种植业良种优化率达到98%以上,养殖业全面实现良种化。完善动植物保护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防控机制,建设镇级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提高防控水平。
三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和发展科工贸型、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和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逐步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培育一批交易主体组织化、交易方式现代化、交易商品标准化和具有多种功能的、比较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依托,建设一批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相配套的产地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网上采购等现代交易方式和市场营销形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电子化管理系统,开展网上交易。在全镇范围内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大型蔬菜基地农副产品质检站,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上报和发布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苹果、葡萄、大樱桃、核桃等林果产业,突出“两河七沟”建设。七沟提高花牛苹果基地建设及管理水平,辐射周边,形成大江沟、谢崖沟、甘江沟、为重点区域的产业带。两河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屈坪—廖庄—西枝—峡门所辖颍川河蔬菜产业带、毛集—吴寺东柯河蔬菜产业带。到2020年,全镇林果面积达到7万亩以上,其中:苹果基地6万亩,葡萄基地0.5万亩,大樱桃基地1万亩。要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重点在川区及黄庄、胡沟等林缘区建设1个100头的奶牛繁育场,2个1000头养羊场,4个500头养猪场;在家禽养殖重点村扶持发展存栏2000—5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和出栏3000—6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户),提高家禽规模化养殖水平。
3、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甘泉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坚持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主线,建立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体系。要积极构建以玉兰农工贸综合市场为龙头、以镇区店铺为骨干、以村级小卖部为基础,以社会化流通服务体系为补充,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由集镇向农村辐射的市场体系;积极宣传推介甘泉根雕等特色产品,巩固提升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重振甘泉“古秦州”东八镇雄风;要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市场及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抓好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拓展和延伸,逐步向行政村延伸连锁便利服务网点。加快农副产品零售市场的提升与改造,有重点地兴建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镇区菜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有关农产品集贸市场、“马路菜市场”等退市还路。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和农贸市场条件成熟的,要适时开展“农改超”试点。
(四)加大投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1、推进教育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基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工程,加大教师双向交流的力度和广度,共同提高城乡教育水平,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要积极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强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职教中心为重点,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再就业培训基地。到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起结构合理、体系完备,教育质量和效益较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使全区教育在整体上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成为全市教育强区。
2、推进公共卫生一体化。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要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预防控制能力,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完善镇、村两级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卫生室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要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卫生执法监督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防病监测报告信息平台
3、推进科技一体化。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导科技资源向农村流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延伸,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每年取得创新成果3项以上,要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构建朝阳苹果、廖庄大樱桃、屈坪白皮笋为核心的绿色农业产业链,至2020年力争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4、推进文化体育一体化。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抓好文化中心、文化室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甘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甘泉文化广场、麦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云雾山古建筑、杜甫草堂保护维修等工程建设,全力提升文化设施功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体育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大众化机制,启发引导城乡群众自觉锻炼和参与体育运动,促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体质水平不断提高。
5、推进劳动就业一体化。建立健全劳动就业一体化管理服务网络体系。一是实行城乡劳动就业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管理,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农村。二是整合劳动就业培训资源。面向乡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创业培训、失业培训和各种技能培训。三是形成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强化《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改变劳动就业歧视性观念,切实消除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现象。
6、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要努力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框架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居民享受标准,缩小城乡差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全社会保障进程。坚持按照建立覆盖全镇居民的方向,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基本养老保险要以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群体,以农民工、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动态覆盖率达到98%。以推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实施二期“平安计划”,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办法,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努力探索农村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政策相衔接的途径,按照镇、村和个人三级负担的原则,组织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综合利用宣传、劳动监察和行政执法等多种手段,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发展。要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投入力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享受标准,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接轨,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一体化。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引导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要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享受标准,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抓好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的集中供养,逐步将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弱势人群纳入社会福利救助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完善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区、镇两级全面建立慈善协会。
7、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体化。按照“夯实基础、服务经常、利益导向、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和“稳定、提高、统筹”的方针,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力争使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宣传教育经常、行政执法规范、优惠政策落实、改革稳步推进、干部队伍稳定、服务阵地健全、综合服务优质、工作质量提升”的创建标准。一是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干部包村包对象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二是要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逐步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基层经常性工作,提高村级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保障群众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管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四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实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水平。
8、推进环境卫生治理一体化。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大力宣传健康环境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切实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六乱”(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活动,积极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并在镇区内设置标准垃圾箱、落实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清除镇、村内常年积存的卫生死角,切实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三是增加对城乡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及投入,确保全镇环境卫生治理的实效。
(五)创新机制,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活力
1、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千方百计争项目引资金。要不断建立完善项目争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努力提高项目工作水平。要根据我镇产业发展重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区域特色,寻找政策与发展实际的结合点,以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灾后重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为重点,广泛调研论证,认真筛选储备,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要抢抓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加强与省、市、区部门的衔接,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准确把握有利时机,积极主动申报争取项目投资。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实施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要着力提高项目管理服务水平,着力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抓好城乡经济发展和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户籍管理服务,有效剥离附着于户口上的不合理功能,强化户口证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数据的基本职能”这一总体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改革模式。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城乡政策差别,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3、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财政投入要做到“四个倾斜”,即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倾斜,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产业倾斜,向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倾斜,向农民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公共福利事业倾斜。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打破除特定行业的政策壁垒,降低民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公用事业的“门槛”。
4、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收益。在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和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鼓励节地型产业发展,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项目实行差异化供地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布局。要规范和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盘活和高效利用宅基地,推广节地型住宅标准,鼓励农村居民自愿联建住宅和相对集中居住。要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逐步提高被征地人员安置标准,积极探索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新型土地管理模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组织保障
(一)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各村、镇属有关单位要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作部署、财力保证、人员安排上给予倾斜。要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上下结合、条块结合、点面结合的工作格局。要细化目标,硬化措施,强化责任,明确分阶段目标任务,把推进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的各种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时代性、紧迫性特征,不断消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旧办法的束缚,切实从过去的条条框框中解放思想,开拓前进。要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和城乡居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系统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实干的作风,不断把甘泉镇改革发展推向前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创新农村基层党建设置方式,不断完善两委一肩挑等办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向高层次发展。要通过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 ”、“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创先争优”、“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登记”、“党内考评”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和职责,要在基层支部中推行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使基层党支部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合力。
(四)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科学考评制度、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要建立改革试验推进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督促考核。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村、单位及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统计评价制度、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把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村、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确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主题词:城乡建设
方案
通知 抄送:区发改局。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环卫一体化方案汇报11-18
一体化解决方案合同05-31
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06-10
工学一体化教学09-07
教学案一体化11-07
《劝学》一体化教学案05-24
高职一体化教学会计07-05
民汉一体化教学10-2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方案07-27
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