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精选11篇)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 篇1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以及**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样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争取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矩和细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方法中,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作为接物之要。可见朱熹所主张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生“明人伦”,使礼义能悦其心。他承袭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时综合了宋儒名家主张,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立志。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一是居敬。所谓居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

一是存养。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

一曰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一曰力行。朱熹十分重视“力行”。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学的修养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内省,明志养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要外求,认真学习,体认客观事物。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入手。“穷理”即穷知事君,事父兄等理,因而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就书本上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仅仅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做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工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相合而不可分离。他非常重视知与行的结合、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今天学校德育中也应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轩,”这就是知与行的问题。今天我们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 篇2

一、教育目的思想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古今中外, 有所建树的教育家, 都明确了教育的目的, 强调研究、贯彻教育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朱熹认为, 教育的目的, 是为了整顿伦理纲常, 成德成圣。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 他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 设为学校, 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 物欲之蔽, 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 要克服“气质之偏”, 革尽“物欲之蔽”, 以恢复具有的善性, 就必须“尽人伦”。所以, 他强调“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 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 置于首位, 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二、教育的阶段和内容

朱熹认为, 教育可分为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两个阶段, 也就是小学和大学二类学校, “大学者, 大人之学也。古人为教者, 有小子之学, 有大人之学”。小学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打“坯模”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内容是以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开始, “小子入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诗、书、礼、乐、御、数之文也是也”, 将这些伦理的规范及知识技能“必使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此外, 从“道之在天下, 其实原于天命之性, 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 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而大学的高级教育, 则不是普及的教育, 入学的对象是皇族、卿大夫的子女及少数庶民中的出类拔萃者。朱熹说:“及其十有五年, 则自天子之元子, 众子以至公卿大夫, 元士之适子, 与凡民之俊秀者, 皆入大学, 而教之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 天子之节, 所以分也。”按朱熹的说法, “小学涵养此性, 大学则所以定其理也”, 有如“忠、孝、信、悌”则为小学阶段懂得一般伦理关系的道理。至于“正心、诚意”高深一层的道德伦理的理论修养则是大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了。“国家建立学校之宫, 遍于郡国, 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 使之所以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之道, 而待朝廷之用也”, 目的无疑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治国”人才。

三、道德教育思想

周德昌先生在其文章《朱熹的德育理论和方法》中指出, 朱熹主张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朱熹认为:“人言匹夫无可行, 便是乱说。凡日用之间, 动止语默皆是行处。”主张把“日用之间”“动止语默”都看成是道德实践, 把义理渗透到人们的每一个行动中, 要求在平凡中见伟大, 极高明而道中庸,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展现道德的崇高。他还把有没有道德行动看作是检验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标准。只有有了道德行动 (符合义理的行为) , 才能评判他的道德认识是深刻的, 道德情感是真诚的。比如没有善的行为, 就不能说他有高尚的道德认识。“善在那里, 自家却去行他, 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 为一则得之在我, 未能行, 善自善, 我自我”。这种用道德行动来加深人们的道德认识, 以行动来考察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的观点是可取的, 对我们今天的品德教育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他学者普遍赞同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 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如朱熹曾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 则不唯可以修身, 而推之可以治人, 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 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 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修身, 而且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 这就是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的一大原因。反之, 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 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 迷失方向, 而找不到归宿。

四、教学方式和读书方法思想

教育思想的实施, 必须有好的教育方法为依托。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 一打开书就匆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 见满桌大盘小碟, 饥不择食, 狼吞虎咽, 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 句索其旨, 未得乎前, 则不敢求其后, 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 如是循序渐进, 则意志理明, 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 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 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 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 病在只要向前, 不肯退步, 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 不若退步, 却看得审。”意思是读书要扎扎实实,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有时还要频频回顾, 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在教学方式上, 朱熹不是采取注入式, 而是采取启发式。讲话时少, 践履时多, 事事都用你自己体察, 自去涵养, 书用你自己去读, 道理用你去究索, 某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 做得个证明人, 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己。而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 教师要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平等态度, 强调自学为主, 除教师的引导外, 还要依靠学友辅助、切磋, “为学要自己着力, 然亦不可不资朋友之助”。学者相互“学”与“问”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朱熹的读书法, 可以发现它是一种知行并重的学习方法。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沿用, 它是朱熹教学经验的精华, 它有很多地方类似和符合现代教育心理, 我们应当很好地重视、挖掘、继承, 以便弃其糟粕, 取之精华, 为我们今天读书、教学之使用。为提高教学质量, 启迪读书兴趣, 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一把教育心理闪光的金钥匙, 可用来开启、指导读书的效益, 推动、激励人们读书的信心, 使之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永放异彩。

五、朱熹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展望

1. 如何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熹, 是当代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 从朱熹与康德的比较之中作出了回答, 他认为把二者相比较最富有相互的启发性与开拓性。他指出, 若从现代本体哲学与纯粹理性眼光来看, 朱熹哲学与康德哲学一样, 建立了自己哲学的中心典范。但是, 二者同为承前启后, 方式却又大有不同。康德是用理性批判的方式重建理性的系统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问题, 并开辟了人类思考与认识真实的新问题;朱熹则是用“超融”的方式吸收与整合北宋诸子, 建立哲学义理体系的。相应于康德, 朱熹开辟了一个超融本体论的思考。康德重视经验, 朱熹重视体验。但朱熹对理的理解上包含了缺失与其系统的不完备性。最后, 成中英教授指出, 朱熹哲学具有中国哲学体系化的架式, 他能兼分析与综合、主体与客体、知识与道德、部分与全体、体验与诠释、本体与方法为一体, 代表了一个走向广阔视域的超融智慧。

2. 对朱熹教育心性论思想的解读。

学界关于朱熹心性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 这种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 如对其心性思想的来源问题往往一带而过, 对其心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层次问题缺乏系统的梳理, 对其心性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问题缺乏全面的了解, 等等。心性问题从广义来说, 属于存在问题, 那么它与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有何区别?与方兴未艾的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可否相通?这种追问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化。另外, 对朱熹心性论的研究应着眼于现代阐释与现代转换上。学术研究应该具有时代性, 我们研究以往的思想,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精神文明与思想文化建设, 从这一点来看, 心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 说其古老, 是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说其年轻, 是因为它又具有时代的活力, 对现代人的心性修养有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是要从新的发展角度, 运用新的方法进行自身的现代重构。当然, 在研究的方法与范围上都应有所突破, 要结合现代心理学、心灵学、精神学、伦理学、认识论进行新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建光.朱熹德育思想浅论.四川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2]张怀满.略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交流, 2002.3, (2) .

[3]郭齐.论小学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5) .

[4]钱晓勤.略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6, VOL16, (2) .

[5]孙利.朱熹心性学研究概述.中华文化论坛, 2003, (1) .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 篇3

朱熹认为:“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虽常数百人, 比年以来, 教养无法, 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以故风俗日衰, 士气不作,长老忧之, 而不能有以救也。学最盛的福州尚且如此, 其它地方便可想而知了。朱熹认为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 是由于“圣学不传, 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是因为“不复求圣人之意”和“明夫性命道德之归。” 为整顿这种局面, 就要由明心修身入手, 为此,朱熹提出了“明五伦”的道德教育目的。他说:“昔者圣王作民君师, 设官分职, 以长以治,而其教民之目, 则曰:‘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者而已。盖民有是身,则必有是五者, 而不能以一日离;有是心则必有是五者之理, 而不可以一日离敢。是以圣王之教,因其固有, 还以道之,使不忘乎其初。”这样朱熹“明五伦”的道德教育目的则显而易见了。另外朱熹承袭了儒家传统的教育观点,同时又用他的理学思想作了新的解释,即把“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与他的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之说等同起来。他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他的《蒙童须知》中无处不充斥着“灭人欲”的思想。朱熹特别强调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既要“致知”又要“力行”,所以他在做学问时也是如此,将思想灌输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为此他的《童蒙须知》在注重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的同时,严格训练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将道德观念的教育见之于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中体现道德教育,将道德知识与行为训练有机结合,二者相互促进。朱熹提倡道德教育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学生必须遵照一定的规范。在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在《童蒙须知》中逐目条列,编为守则,对蒙童的生活、学习、言行等各方面,无不详细说明,严格规定。“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宋代像《童蒙须知》类突出修身教育的课本,风行一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在于思想控制的需要,宋朝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通过教育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宋太祖当权以后即行“兴文抑武”的国策,读书人越来越受重视,同时他也重视读书人的个人修养问题,严格控制读书人的思想,谨防读书人有任何越轨的行为。

朱熹在长期的教学中,实践着自己独特的儿童教育思想,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他的蒙学教育对今天的基础教育都有许多借鉴价值。

第一,朱熹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教育者,教书育人也,而“教”只不过是“育”的一种手段与途径,“育”才是带有价值意味的人格塑造,因而,“育”应当是教育的中心。也正因此,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如孔、孟以至于朱子莫不以道德教育为教育之核心, 以育人为教育之根本。反观我国今日之教育,虽也注重品德教育, 从小学至大学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也提出必须更重视德育工作,但在实践中却与这些思想脱节。

第二,朱熹的知行统一观。他说:“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 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二者不可偏废。”如今的学校教育不可谓不看重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可现今的教育对道德更看重的是“知”而非“行”。道德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它需要通过道德实践去体认。现在我国道德教育收效不大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把道德作为一门课程来考核,只强调理论,却忽视了应有的道德行为,所以说加强道德行为教育,是中国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三,朱熹对童蒙教育细腻、具体的讲解。《童蒙须知》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该如何做都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如他在阐释儿童该尊重长辈时这样说“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议。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如此细致、务实的写法更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中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与朱熹的写法相较就颇显笼统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制教育四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的表述,很显然不同学段在朗读课文的要求上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而课程标准却没有明确的给出,也没有给出可行性的建议与具体要求。笔者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具体的目标与准则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学生才能更有效率的学。

朱熹思想与佛禅 篇4

朱熹思想与佛禅

朱熹是宋代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集理学思想之大成.他在创立理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出入佛教.朱熹为维护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力主辟佛,这是他对佛教态度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则通过援禅入儒,进一步强化儒家哲学的思辩性及精致性,最终实现了对佛教的超越.

作 者:黄世福 HUANG Shi-fu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11(6)分类号:B244.7关键词:理学 禅 心性 佛学

朱熹民本思想对朱子学者的影响 篇5

摘要:朱熹重视民生,针对当时皇室、官僚、地主对百姓的压榨,朱熹提出正君、治官、安民的思想,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同时,朱熹的民本思想也对朱子学者尤其是福建朱子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针对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下层人民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能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关键词:朱熹;朱子学者;民本思想

朱熹(1130—1200)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使朱熹的民本思想广泛影响了其身后朱子学的继承者们,使朱子学者成为民生思想的代言人。

一、正君为治,民贵君轻

朱熹一生与下层百姓相处时间较长,他对普通的“小民”有着较深的了解和同情,他主张国君要爱养民力,存恤百姓,减轻对他们的剥削,以达到力穑厚生的目的。为了实现真正的为治之体,朱熹把儒家的君德说发展成为限君意义的正君说,反对君主的专断独裁,他曾向赵扩皇帝提出防止君主独断的主张:“而凡号令之驰张,人才之进退,则一委之二三大臣,使之反复较量,勿徇已见,酌到公论,奏而行之,批旨宣行,不须奏复。但未令尚书省施行,先送后省审复,有不当者,限以当日便行缴驳。如更有疑,则诏大臣与缴驳之官当晚入朝,面议于前,互相论难,择其善者,称制临决。”[1]但因此得罪了皇帝,失去了做“帝王师”的资格。

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的,国家的存亡、君主地位的轻重与巩固与否,都是由人民决定的。对此,朱熹提出:“人君为政在于得人。”[2]他在《四书集注》解释:“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天子至尊贵也,而得其心者,不过为诸侯耳,是民为重也。”[3]历代朱子学者继承和发扬了朱熹正君重民的思想。如为朱熹完成未成书稿的蔡沈,就墨守了朱熹的正君理念。蔡沈字仲墨,号九峰,他是朱熹弟子中最有成就的,他同情百姓的生活,希望国君能有善心,惠及民生。他在《书经集传序》中写道:“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执中,尧舜相授这心法也;建中建极,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曰德、曰仁、曰敬、曰诚,言虽殊而理则一,无非所以明此心之妙也,至于言天,则言心之所自出,言民,则谨其心之所由施;礼乐教化,心之发也;典章之物,心之著也;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心之推也;心之德,其盛矣乎?”[4]在这里蔡沈得出了君主对百姓“得其心”是“天下平”之根本的论断。

朱子学者真德秀(1178-1235)字实夫,号西山,他是朱熹的私淑弟子,长期受教于朱熹的学生詹体仁。真德秀希望君主能去欲达仁以达尧舜仁德的.境界。他说:“等而上之,其位愈高系民之休戚者愈大,发一残忍心,斯民立遭荼毒之害,发一掊克心,斯民立被洙剥之殃。……已欲安居则不当忧民之居,已欲丰财,则不当峻民之财。故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6

11级英语专接本1班 白林艳 33号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2、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4、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技能训练

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道德教育

“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5、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看法

自觉修养

孔子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认为实现自我修养就要实现立志、持志,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

因材施教

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启发诱导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在关于启发诱导的时间、具体方法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学、思、行相结合学、思、行是一个人治学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在学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行时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即任何人,不分贵贱尊卑,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且是平等的教育。在孔子以前,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平民阶级没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从而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教育目的只是为了统治者培养接班人,严重阻碍了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孔子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叫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人类文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对于当今实施素质教育仍有重大意义。在很多地方,相当常时间里,教育模式采用“齐步走”的做法,追求平均分、合格率、升学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科”分数,高分

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摒弃分数标准,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在《论语·述而》和《论语·为正》中,孔子分别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就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引导和及时启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升华。

参考文献:

[1]《论语》:[C]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3]刘宝楠:《论文正义》,[M]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版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 篇7

一、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朱熹作为我国著名理学家, 非常重视教育对于人性的作用。他从“理”的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 提出人性就是“理”, 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 以其在人所禀, 故谓之性。”[1]在这个问题上, 他接受了张载和程颐的观点, 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 (理) ”和“气质之性 (气) ”两种。“气”有善有恶,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应当是发挥“气”中的善性。他理解的《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这个意思。在他看来, “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他告诫道:“学者须是革尽人欲, 复尽天理, 方始是学。”[2]朱熹采用这样的理学观点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朱熹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 设为学校, 以教天下之人。必皆以去气质之偏、物欲之弊, 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而后焉。”[3]在他看来, 要恢复人的善性, 必须“尽人伦”。朱熹理学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他根据人的年龄和心理状况, 把教育分成“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他说:“古之为教者, 有小子之学, 有大人之学。”[4]“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 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 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士子, 与凡民之俊秀, 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5]

二、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分析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朱熹认为8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 德育的任务是“教事”, 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 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6]因此这时德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7]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在教育方法上, 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 主张先入为主, 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 儿童是“人之幼也, 知思未有所主”, 很容易受各种思想影响, 一旦接受了某种邪说, 再教儒家的伦理思想就会有抵触, 因此要及早进行教育。其次, 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的思想, 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 要形象、生动, 这样才能激发兴趣, 使之乐于接受。为此, 朱熹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 编辑成一本儿童道德教育的教材, 题为《小学》, 这本书在当时曾广为流传。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朱熹针对儿童这一阶段自制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较薄弱等特点, 在教育方法上主张主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持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 使他们“积久成熟”, 然后“自成方圆”, 完成从开始的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转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格物”的认识过程在教育上的体现。这对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朱熹开创以《蒙童须知》的形式, 来训练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方式, 值得我们借鉴。

三、朱熹“大学”教育思想分析

15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朱熹指出“‘大学’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经成功之基础”上深化和发展的。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 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在《小学辑说》里说, “‘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8]古代大学教育的方针, 也就是德育目标和根本任务, 在于培养光明磊落的德行, 弘扬善性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 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其中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重视自学。他说:“书用你自去读, 道理用你自去究索, 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 做得个证明底人, 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9]在教师指导方面, 朱熹重视自学与研究, 把其确定为“大学”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二, 他提出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淳熙八年, 他邀请持不同学术见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到他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 “切中学者深微隐痼之病”, 还将其讲稿刻石以记之。朱熹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交流的做法, 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的美谈。

四、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朱熹“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教育的相对独立的两个阶段, 虽然具体的任务和方法各不相同, 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有内在的联系。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朱熹对古代教育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 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又有实用价值, 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 在德育内容方面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如孔子、孟子以至于朱子, 莫不以道德教育为教育之核心, 以育人为教育之根本。从今天的德育价值角度来看, 朱熹的“存天理, 灭人欲”, 是可以肯定和借鉴的。

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中, 我们的教育究竟离“德”有多远?《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的20字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子, 看到了“礼”的影子。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 更多的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朱子泛道德的教育思想, 在这点上倒是和西方教育有共通之处, 也是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的地方。

(二) 在德育目标分层方面

“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朱熹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划分的两个阶段。朱熹非常重视“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他曾言道:“是以方其幼也, 不习于‘小学’, 则无以收其放心, 养其德性, 而为‘大学’之基本。”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 因儿童还保有“本然之性”, 未受太多“物欲之敝”, 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秉承本性而“复其初”。人之所以成为“人”, 是因为“人”内在的本性是“善的”或“向善的”。在品德意志方面, “小学”阶段的人未养成稳定的习惯, 应当加以引导。“大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进一步发展, 并且是在“小学”教育有所作为的基础上进行的, 朱熹认为, 人在幼年之时, 逐步懂得了爱亲、敬长、隆师友之道, 就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朱熹的道德分层教育思想对我们德育学段分层有一定的启发。

(三) 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

朱熹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他说:“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愈明。二者不可偏废。”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道德更是一种实践理性, 它需要受教育者通过道德实践去体认, 使道德戒条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 才能真正地提高道德境界。要克服当前学校德育中种种“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弊端, 唯有加强实践与锻炼, 把学生的品德要求实实在在地落到学生每日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学生的整个生活成为真正道德的生活, 实现品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激励、提升作用, 使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更在行为上成为有道德的人。[10]为此, 我们要特别重视在道德建设中知行统一的实行问题。

总之, 在今天看来, 虽然朱熹的“小学”和“大学”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等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且在教育阶段的划分上也显得缺乏科学依据, 但他重视道德分层教育的方法、“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都值得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2]《朱文公文集》卷十三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3][4]《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6]朱熹.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7][8]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题小学[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9]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篇8

【关键词】卢梭 自然人 自然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91-01

卢梭在教育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思想,并著书《爱弥儿》。在这部著作,讲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书中贯穿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于当代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培养自然人

卢梭提出要培养自然人,而不是要培养封建王朝所需要的帝王将相。若从小将儿童往特定的方向培养,如果有一日封建王朝不复存在,那培养出来的儿童又有何优势呢?倘若从小将他以一个自然人来培养,那长大的过程中,不论他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以一个自然人更加努力,做得更加出色。

2.按天性培养儿童

卢梭认为儿童本性善良,而且这种善良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工作来适应这种特征。卢梭还认为把儿童当作儿童对待,传统的封建教育忽略儿童的天性发展,把儿童当作具体的成人,不根据儿童的具体特点实施教育,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婴儿期(0~2岁)。以体育教育为主。卢梭认为在此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通过正确的饮食,培养良好的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

儿童期(2~12岁)。儿童的感官渐渐发展成熟,这一时期最适合儿童多多接触自己周围的事物。让儿童在自然中自由的嬉戏,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世界。

少年期(12~15岁)。这个时期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即“有益的东西”。关于劳动教育,卢梭主要是指手工劳动,手工劳动还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青年期(15~20岁)。卢梭在这一阶段反对惩罚,主张自然后果教育法,这种自然后果教育法有很高的合理性,让青年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在卢梭的《爱弥儿》中,卢梭的理论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天赋的指引,叫儿童以自己的本能为师而不是人为师。果真这样,教育必然无目的,只能放任按照儿童的喜好来教,那么教出来的儿童必然和这个社会脱轨。卢梭心目中的自然人,作为旧时代、旧教育的对立面,在当时的社会毫无疑问是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的。但是放在我们这个新时代,确是空想。卢梭手下描绘的爱弥儿,虽然是自然人,可也是培养成了有智慧、有勇、有能力的优良公民,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然人。所以卢梭把自己想培养的自然人并没有放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当代意义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在高考改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还是以分数来确定一个人的前途。可是有些内在的东西真的可以用分数来衡量吗?孩子们究竟有没有学到了有用的东西以后可以真正的用在这个社会上,孩子们是否会成为一个善良的合格的公民,孩子们是否在不用为了考试而整天把自己绷紧学习,可以真正的释放自己的天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更好的教育方式是把做自然人和公民很好的结合起来,既培养孩子们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能力,又真正的释放他们的天性,遵循他们的个性发展成长,同时培养教育他们成为一个爱祖国的合格公民。既兼顾了发展个人的需要,又顺应了国家的需要,成为真正两者兼得的人。再者,卢梭的自然后果法对于当代教育小孩有很大的意义。现在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若孩子犯错误,父母惩罚小孩,很少父母会关心是否自己的孩子真正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或者孩子们就认为自己已经受过罚了,有一种错位的替代感,自己就没有错了。而卢梭提出的,如果孩子们打碎玻璃,冷风吹了他们,他们感觉到冷,这样他们下一次就不会犯错误了。放在更现实的角度,有时候那些自然惩罚会比较后置,有些事情孩子们及时体会不到自然惩罚,所以父母得担负起责任,教导小孩及时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这样更有利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卢梭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太多的启示,虽然其中带有浓烈的乌托邦色彩,可是对于我们现代培养个性的人才以及儿童成长过程还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杨帆.从《爱弥儿》探究卢梭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篇9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朱熹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他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全篇精炼地涵盖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流传较广,影响远大。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翻译】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篇10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菩萨蛮·回文》《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满江红·刘知郡生朝》《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忆秦娥》《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鹧鸪天·江槛》《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南乡子·次张安国韵》《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 篇1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路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作为我国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一些新兴文化的影响,例如外来文化、大众文化、青年流行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应不断的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积极的引导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持。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所谓的民族精神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是维系其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培养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责任与新使命。在思政教育中,如果我们避传统文化而不谈,那么就等于剥离了民族精神,因为民族精神包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就是说,将会导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失落、降低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因此,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提升优秀传统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道德精神

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言曾强调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不断的加大推进文化传承的创新力度,这也就是站在时代的最高角度上赋予大学教育的新使命与责任。从文化角度而言,大学不单单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或者是文化创新的基地,更应是培养学生文化精神和知识经济的思想库。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精神,其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现如今,全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各有千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日渐趋同,这些理念都体现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一所高校思政教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人文教育。而大学作为培养学生高素质和道德的重要阵地,应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发展趋势,朝着满足社会与培养教育对象的需求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应以其独特的精神品质引领社会的道德方向,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捍卫者和提升者,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的去改变社会,重塑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对人的道德熏陶与培养。以道家、佛家、儒家思想为例,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精神财富,直至今日,中华儿女的思维里面都流传着这种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都是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与发展成为优秀的传统道德,它所蕴含的精神与思想可以穿越任何的境界,为后来者借鉴与流传。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那种勤俭、诚信、博爱、慎独、进取精神已经民族气节等传统美德根植于人们心中。例如,诸葛亮的《戒子篇》中至理名言:“静以修身,俭于养德。”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而《论语·学而》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如今的社会发展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大学思政教育中充分的发扬和继承这些宝贵的财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

在教育中能够塑造灵魂,培养学生拥有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领域,称为高等教育。它肩负着创新知识、发现智慧以及真理的重要使命,加上其所具有的独立思考、自由思维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也早已开“学术自由”的先河。例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诸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其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倡学术自由。又如,宋代的“书院”教育,所提倡的就是自由讲学、独立思考、学生可以自由的听讲、注重交流,在不同学派之间可以各抒己见,互相论辩,同时还体现了自主研究精神、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是现代思政教育工作者所需借鉴的地方。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借鉴和学习传统文化中在教育方面的这些有效的方法,融入于高校思政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学术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处理人、自然、社会这三种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个人内心的自我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始终秉持以培养人格的精神,对于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首先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借鉴并发挥先人在人格教育中的优势,并结合现代教育内容与方法,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儒家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内涵,例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关注个体的修养、追求理想人格,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具有现实的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出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这些在传统文化思想,都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的处理“人、自然、社会”这三种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

1.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从目前中国教育发展形势来看,大部分的高校教育没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方法中,因此,对于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应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培养学生教学计划和教学培养目标中,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实现提升大学生传统优秀道德和文化修养;要坚持调研题目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授课教师要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调研报告的指导,以避免出现调研报告网上“复制”“粘贴”“人人作业一个样”的现象,要达到通过调研报告的撰写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的目的。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要大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可以通过一些热点的社会话题开展启发性和探讨性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应多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志愿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正真的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开拓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开辟网络教育阵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数字网络、手机传媒等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日益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越来越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最快捷、最便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应不断的开拓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开辟网络教育,充分的发挥网络作用,通过搭建以网络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为广大的学生更够更好的接受思政教育创造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将一些理论变成音频或者视频等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校园网路的构建,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思想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除校园网络建设外,应及时的净化网络环境,因为网络作为一个集散地,其信息鱼龙混杂、信息量大、内容过于繁杂,加之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思想教育者应熟练的掌握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加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大专题论坛、网络平台、校内网以及QQ群等,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充分的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为广大的学生开辟更多的思政教育途径。

3.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明确指出:“所有从事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和指导者。”因此,优化大学思政教师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为思政教师,更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能力,以“传道、授业、解惑为首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大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大部分的教师缺少相对应的职业道德素养,加上没有将太多精力投入其中,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他们自以为思政课程极为容易,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敷衍了事,这样一来,导致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极为低下,也发挥不出该门课程所应有的作用。

端正教师教学的态度。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的统一体,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其在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决定着能否有效的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相应的技能和能力。而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应将思政教育当作一门极为重要学科来对待,在教学当中自觉的改进教学方法,要严于律己,尽职尽责,方能提高教育的效率,同时要以身作则,方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的积极性。

丰富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学精深的教师往往会受到更多学生的拥戴,因此,不断的丰富教师知识面,全面的领会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不断给与自己补充能量,多掌握不同门类的知识,让丰富的传统知识不断的武装教师队伍,以发挥他们个人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赢取更多学生的喜欢,让传统文化课真正的“活”起来,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热情。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现如今,一些新兴媒体的出现,不断的丰富与改变着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因此,身为思政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教学方式,掌握并熟练操作媒体设备,用更加符合时代、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以不断的丰富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

4.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情操陶冶、思维启迪以及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开展一些学术讲座、调研报告会,特别是一些“国学经典”等专题报告会,能让学生详细的解读国学经典在现实当中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于一些传统节日、纪念日、重要的历史事件等,学校应鼓励各大院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英雄模范以及优秀人物进行报告,利用一些典型榜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引领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知行统一,践行传统文化的正真内涵,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宗旨。

总而言之,大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需要国家、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各方面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道德精神、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等方面的有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荣英.试析习近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论述及其现实意义[J].开封大学学报,2014,03:1-7.

[2]张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3,(14):14-16.

[3]李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现代妇女,2014,(11):284-285.

上一篇:手机被缴检讨书600下一篇:抗战76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