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共11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篇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服装是一个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中华历代服饰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中国人在世界文化之林创造了独特的服饰形象。传统服饰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研究服饰文化,有利于了解民族群体文化,对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饰思想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华夏民族素有“衣冠王国”、“礼仪之邦”之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服饰作为一个显著标志,见证着王朝的更替,服饰的发展与其特点使得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化与经济被全面呈现出来。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传统服饰已经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艺术内涵的代表,同时也具有了很强的文化基础,因为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使得环境、民族、风俗、地域也为之变化,中国传统服饰在各个朝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级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也构成了自己本身独特的服饰风格和拥有时代特色的服装制度及着装风俗。在这个有着众多民族的广裏大地上,各个兄弟民族用五彩的衣裳编制出了美妙的服饰传奇,汇成了一条五彩斑斓的历史长河。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悠久的人文传统里的一部分便是传统的服饰文化,它同样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得不说,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至今为止,很多传统服饰元素仍然被我们保留延用。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同时也能反映出社会现状。纵观中华民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统一”、“和谐”。自从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之后,就一向遵循着这样的制作基本原则:保暖与美观、展示与象征、喜庆祥瑞和显现个性相结合,以此来协调统一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群的关系。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来说,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能够做到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我们的祖先让衣与“礼”统一结合,从先秦的冠冕深衣、秦汉的紫绶金章、魏晋的褒衣博带、隋唐的胡服、两宋的时世装??直到清代的顶戴花翔等,不同风格的服饰都与“礼”有着深刻的联系。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篇2

激励顾名思义指激发、鼓励。激励原本是一个心理学名词, 意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管理学中, 激励就是指通过各种外在的或内部的刺激, 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开发人的潜能, 使人向组织目标不断前进的管理活动过程。本文所讲的企业激励文化概念, 则是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①企业激励应与民族文化相匹配。②企业激励必须涉及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层。精神文化指为社会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并指导和支配他们行为的思想意识, 包括思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道德规范、心理习惯等诸多方面的观念形态。因此, 企业激励文化可以这样概括: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 企业管理者采取各种满足人的需要的措施, 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调动人的潜在的能力和创造力, 从而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企业凝聚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在物质、精神上的综合体现。

本文所论述的激励文化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在科学分析企业员工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激励方法和手段, 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它具有确定性、可靠性、具体性的特点。②通过道德、信仰、企业文化、价值观认同等文化层面来激励企业员工, 它一般不能对企业员工行为产生确定性的行为结果, 它对员工行为的激励是潜移默化和最为深刻的, 它具有深刻性、持久性的特点。

2 我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激励文化

2.1 伦理教化中的激励文化

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观点, 如“惠民、爱民、富民、教民”等激励思想。孔子提出, 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 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治理国家的目标, 首先在于安民, “民贫则怨, 民以时”, 不滥用民力, 鼓励人民从事生产, 使人民得以“足食”和“济众”, 这样会取得富国安邦的效果。

孟子提出要爱民、要富民、要教民。爱民, 就是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要教民, 就是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也就是说, 只有通过教育人民, 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才能获得民心。儒家强调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的激励作用。

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就是要求企业领导人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并且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特点是企业管理工作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核心, 通过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 培养人们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实现企业和谐有序发展的目标。

2.2 因人而异的激励文化

兵家提倡以心治心, 因人而异, 奖罚分明, 赏罚及时的激励方法。姜尚提出了一些因人而异的激励原则:“危者, 安之;惧者, 欢之;判者, 还之冤者, 原之;诉者, 察之;卑者, 贵之;强者, 抑之;敌者, 残之;贪者, 杀之;欲者, 使之;畏者, 隐之;谋者, 近之;馋者, 覆之;毁者, 复之;反者, 废之;横者, 挫之;满者, 损之;归者, 招之;服者, 活之;降者, 脱之。”

兵家的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中激励方式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企业中员工有个体差异, 而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需求也不同, 因此必须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随着人们整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用物质激励已经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了, 物质激励必须与员工渴望的情感、荣誉、目标、行为激励等精神激励相结合, 使员工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实现企业目标。

2.3 最大功利的激励文化

管子、韩非子都认识到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是追名逐利, 因此直言不讳地提倡功利主义的赏罚理论。管子认为一般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 所有的人, 不分贵贱都是“得所欲则乐, 逢所恶则忧”, “民予则喜, 夺则怒”。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 要以利作为杠杆, 激励人民的积极性, “得人之道, 莫如利之”, “欲来民者, 先起其利, 虽不召而民自至”。因此, 作为统治者, 必须善于给人以利益, 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一旦人的利益或需要得到了必要的满足, 必将激发更大的积极性, 产生更大效益。但管子也不主张无限制地满足个人的私利, 而认为要使个人利益的欲望有所节制。否则国家就不好治理, 而且对个人私利无所限制, 则利益也就失去激励的作用, 因为利益给予多了, 人们就不当回事了, 即“万物轻则士偷幸”。意思是物价低、物质生活富足, 则谋事易, 士人就容易苟且偷生。

法家激励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能否正确运用利益原则的激励作用, 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激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求利思想是功利激励的理论基础, 也是企业家应该重视和运用的客观规律, 并且要在实践中用好“利”这根魔棒, 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与员工一起追求企业的最大利益, 创造辉煌的业绩。如在企业的管理中, 将工资奖金与个人业绩挂钩, 就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某些行业, 对于脏、累、苦、险的第一线岗位, 采取员工福利的倾斜政策, 给予各种奖励, 也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只要充分利用了利益的激励作用, 就能激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智慧和创造力。

2.4 赏罚分明的激励文化

韩非子把赏罚作为君主的二柄:“君以其言授之事, 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 事当其言, 则赏;功不当其事, 事不当其言, 则罚。”中国历代的统治者, 口头上标榜儒家学说, 事实上主要是以法家学说在夺天下、治天下的, 这就是所谓的“明儒暗法”。唐太宗简单明了地说:“国家大事, 惟赏与罚。赏当其劳, 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 为恶者咸惧。”

法家主张赏罚分明、赏罚公正、赏罚必信、赏罚及时、赏罚有变、随时而变、因俗而动。韩非子认为, 只要激励得当, 用好赏罚二柄, 管理工作便比较容易开展了:“政之大纲有二, 二者何也?赏罚之谓也。人君明乎赏罚之道, 则治不难矣。”

中国古代的管理学者善于利用法家的赏罚学说进行名利等方面的赏罚:有人好名, 则赐爵赐号, 如赐公、侯、王、伯、子等;喜官, 则升官, 或者破格提拔;贪利, 则赐物, 赐秧:珍玩、珠宝、武器、绢帛、田地、房屋、粮食、金钱等。根据被管理者的过失或犯罪, 进行不同惩罚, 例如流放、杖击、削官革职、监禁、斩首、诛族等。

兵家的孙子也主张奖罚分明, “赏罚孰明”。孙殡提倡赏罚及时:“赏不逾日”, “赏不逾时, 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奖赏要及时才会有效。

赏与罚是激励原则的法律化、规范化。结合企业管理来说, 要制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考核指标和奖惩细则。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和成本定额都需要拟定科学的指标, 作为考核和奖惩的根据。使各项措施客观化、规范化、法律化, 使之成为人人可以遵循, 人人必须遵循的东西, 这样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5 综合运用的激励文化

墨家的管理文化是融法、理、情为一体的,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严之以法, 多种激励方法综合使用, 效果显著。激励是运用各种刺激手段满足人的需要, 激发人的动机, 开发人的潜力,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之趋向于一定的目标。墨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激励方法在现代管理企业中仍然有其实用意义, 他主要阐述了赏罚、榜样、情感、荣誉等激励方法。

(1) 赏罚激励。

墨子认为, 用惩罚和奖励的强化方法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在《墨子·尚贤下》篇中, 墨子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 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 我将罪贱之……凡我国之忠信之士, 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 我将罪贱之。”

(2) 榜样激励。

墨子认为, 榜样激励是用管理者自身的良好行为激励下属。他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在《墨子·七患》篇中他讲到灾荒年, 为了节约开支, 共渡难关, 管理者应该自减俸禄, 灾情越重, 俸禄越少。

(3) 情感激励。

墨子重视情感激励, 主张通过管理者的关怀和厚爱去感动下属, 激励下属。

(4) 荣誉激励。

墨子认为, 用荣誉可以有效地调动将士的积极性。墨子通过各种激励方式, 使墨家学派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学术团体和武装团体, 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行的是一种战斗型的团体管理, 不仅注重完成任务, 实现目标, 而且上下同心, 同生共死。《吕氏春秋·上德》载:墨家巨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 明知寡不敌众, 仍恪守信义, 与楚军力战而死, 跟他同归于尽的弟子有一百八十三人, 尤其是出城送信的弟子在完成任务后, 义不容辞地返回城里, 一同殉难。

3 新时期对我国激励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价值观体系

毋庸置疑,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汲取的地方。因此,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如何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激励文化的精华, 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价值观体系, 是目前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具体来讲, 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树立集体主义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同我国传统价值观相结合的产物。我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儒家的重群体、轻个体的“仁义”思想。在此基础之上, 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同时认真对待个人的合理利益的新时期集体主义企业价值观, 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良性、和谐发展。

3.2 重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禁忌文化教学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禁忌文化;留学生

禁忌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禁忌现象作为一个传承已久的文化习俗,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禁忌体系是人类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的体系,社會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1]无论在怎样的体制下,人们的活动都要遵循与人们的生存需要、生活理想有着直接的关联的一套引导或者制约规范。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禁忌文化进行了探讨。如:华锐·东智(2007)主要从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文化特征以及内涵等方面对藏族禁忌文化进行阐述;黄亮(2007)从数字的角度探讨了东西方禁忌文化;王满(2011)对中日民俗中的禁忌文化进行了对比;杨荣广(2012)从翻译“雅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禁忌文化等等。随着全球化发展程度的日益加深,跨国交际日渐频繁,禁忌文化在跨国交往中的影响日渐凸显。有交往的地方就会出现摩擦,其中因文化引起的摩擦最为常见。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和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禁忌文化成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存在。了解和学习有关禁忌文化方面的知识对于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禁忌”的界定

“禁忌”一词源于中太平洋小岛波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它的原词是“Taboo”或“Tabu”。英国人类学家汤姆士(Northeote.W.Thomes)在给《大英百科全书》的“禁忌”一词作解释时曾写到:“严格地说来,禁忌仅仅包括:(A)属于人或物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或不洁的)性质。(B)由这种性质所引起的禁制作用。(C)经由禁制作用的破坏而产生的神圣(或不洁)性。”[2]弗洛伊德从禁忌的对象进行了界说:“塔布就我们看来,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3]中国学术界对于“禁忌”概念的界定是:“禁忌,禁戒普通人接触的事物或人,以及其他忌讳的观念、语言、行为等。”

二、行为禁忌

人与人之间免不了要相互往来,中国人非常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就跟过节一样,但是中国人对于到别人家做客的禁忌颇多。留学生来到中国也难免会受邀到中国人家中做客,到师友家去做客有许多必须注意的风俗礼节,所以了解做客禁忌是必不可少的。

汉族旧时就有午时拜访的习惯,也就是说拜访的最佳时间是12点之前。忌午后、日夕前或趁他事时前去拜访,因为这样会显得对对方不够尊重而且有可能给对方造成困扰。

来到主人家,进入主人家的房屋时应先敲门,而且敲门通常是轻巧三下,得到主人允许后再进入。如果主人的家门是开着的,也应先打声招呼,直到室内有人应声时再进入,否则被视为不礼貌。俗话说:“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无人之门。”就是这个道理。进到主人家后,客人要主动向主人打招呼。民间有“客不观仓”、“客不观灶”之说,所以客人忌东张西望,乱翻乱找。在吃饭时,客人不能先于主人动筷子。俗话说“主不动,客不吃”。这是对主人的表示尊重的一种做法。席间主人向你敬酒或者给你夹菜时忌推让或者转送给别人,忌说“我不要”,因为这是主人表示热情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推让会让主人觉得你嫌弃他,是对他的不尊重。做客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有些语言禁忌也需要特别注意。

三、语言禁忌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和交往,人类的许多社会活动都需要语言来辅助完成。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能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谨记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避免交际冲突的发生。

中国古代虽有“食不言,寝不语”之说,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入,在大多数家庭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交谈内容上却仍然存在着禁忌。如首先在饭桌上是忌谈论“伤、亡、病、灾、祸”等凶事,因为谈论这些内容会影响人用餐的心情。而且中国人有谈“死”色变之说,对“死”字中国人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是有所避讳的,所以人们通常会用许多词语来回避“死”的出现。如“逝世”、“升天”、“老了”、“不在了”、“走了”等。所以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在中国人的面前提及“死”这个字,以免给交际带来阻碍。其次在评价饭菜如何时要委婉一点,要忌说“不好吃”、“我不喜欢”等等。因为中国人大都好面子,不喜欢被人当面批评,所以即使是再熟的朋友在评价时也要很委婉才行。

四、筷子使用的禁忌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筷子是中国人一种独特的饮食工具,筷子的使用中包含着丰富的筷子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筷子的使用非常讲究,而且有很多禁忌。对于留学生来说筷子的使用既是一项技术的训练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所以其中的禁忌不可不知。

首先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中,不能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吉利的,我们通常管它叫“三长两短”。“三长两短”代表着“死亡”。在中国的习俗中,死人下葬用的棺材刚好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是三块长板,五块板刚好是“三长两短”,是极不吉利的。

其次用餐中拿筷子时不能其他手指都捏着筷子而将食指伸出。因为这样的话在吃饭的时候你的食指总是不停地指向别人,在对方看来你这是在指责和谩骂他,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最后在吃饭的过程中不能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嘬,并不时发出“咝咝”的声响,也不能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中的菜或者用筷子在菜盘里不停地扒拉,以寻找自己喜欢的食物。因为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人的一种羞辱,是一种缺乏教养、令人生厌的行为。因此留学生参加宴会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禁忌,扫除交际障碍。

五、禁忌文化教学的建议

禁忌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关系到留学生能否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对中国文化能否有更深入的了解。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各方都必须做出努力。

1.教师方面。教师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向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外国留学生教授文化遇到相关的禁忌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查找好相关的资料,猜测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些地方。其次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有耐心,详细地给他们讲解。不能一言带过,想当然的认为这只是一种习惯,留学生没有必要过多了解。最后教师要对各类禁忌文化现象加以归纳和总结,然后可以用课堂情景构建的方式,模拟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有关这一禁忌的阻碍,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如果出现这一问题有哪些解决的方法,加深他们对这一禁忌文化的了解。

2.學生方面。首先是态度问题,留学生对中国禁忌文化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包容和尊重的态度,不能将中国文化中的禁忌认为是一种奇怪的、迷信的、保守的行为。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只有怀着一种包容态度去认识和了解它,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与其他国家截然相反的禁忌话题时,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这方面的知识或者向老师和朋友请教。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这一禁忌文化的好与坏。最后,学生要多深入中国群体中,亲身去接触和感受,这样才能充分理解这一文化。

3.教材方面。对外汉语的文化教程中虽然都有涉及文化禁忌的内容,但是许多教材的讲解中都只是只言片语,这难免会让学习者心存疑惑,有些学生甚至会认为,这是不是中国文化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建议教材中有关禁忌文化的内容应该有尽可能详尽的注释,让学习者知道为什么禁忌文化会存在,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以及如果他们遇到了该如何处理。这样既有利了教师的教学,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宣传了不一样的中华文化。

六、结语

文化禁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容,它并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消失,而是以自己的独特的新方式保留了下来并不断融入新时代的生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禁忌的学习和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充分了解和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化解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继而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生活,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注释:

[1]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2页.

[2][3]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2页.

参考文献:

[1] 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M].中国文艺出版社,1987,第11页.

[2]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2页.

[3]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09页.

[4]李扬.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M].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版.

中国文化中的“天” 篇4

摘要:汉语中“天”字的使用频率极高,其语义也很多。成语以其简练的格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广泛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以带“天”字的成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语中“天”的语义,进而探讨语义背后的文化意蕴。关键词:天成语典故文化

汉语中“天”字的语义一分丰富,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频率极高。提及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古代的所有信仰中,可以认为天地是最神圣的”图,提及中国史学,会想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提及中国医学,“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圈。可见,“天”的语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文、史、哲等领域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同时在政治范畴层面,儒家提出“天人感应”,“天子以德配天”,君权神授,君王的权力来源于上天的授予,君王当有德才可王天下,民众的生活,对君王的评论评价都是上天对君王的启示。

李学勤主编的《字源》对“天”字有详细的解释:“象形字。本像人形,突出头部,以示人之顶颠。《说文》:‘天,颠也。’即其本义。”因此,“天”的本义为“头,头顶”,但是这一语义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成语是语言的活化石,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仍能承载最古老的信息,向人们传达语义的本相。前文提到的关于“天”字的第一类成语“刑天争神”中“天”字用的就是其本义。一个简单的四字成语,不仅承载了古老的神话故事,而且含蓄地保留了“天”的本义。

成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根据成语中“天”的语义分析情况,可以注意到语义背后蕴藏的文化观念,并且可以由此探索“天”字成语的来源。下面便探讨论述有关于“天”的成语背后的文化观念。

第一,天人感应说。如“天怒人怨”等等成语,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西汉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董仲舒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其说固然奇伟怪谲,难以思议,但决非无中生有,而是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

第二,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先秦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是商代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如天公地道、天道无亲古人认为有主宰万事万物、创造管理世问人事的“天神”,肯定了“天”是有意志的,可以制定“天理”,人们应该顺应“天道”。天道观念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总认为有一种超人的力量在支配着自然界,支配着人类。这超人的力量便是天。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商人迷信,凡事占卜,就是天道观的反映。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产生了国王。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上。便是在天道观的基础上产生了“帝”和“上帝”的观念。“帝”和“上帝”是和天具有同样权威的人格神,是万物的主宰。人世间的一切都要遵照上帝的意志,而代表上帝的便是国王。他是上帝的子孙,是“受命于天”,“替天行道”。假借天神的意志,赋予国王无上的权利,以行使统治权。人民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统治,这就是商代的统治思想,即所谓天道观。

第三,宿命论。听天由命、乐天知命、天命有归等成语反映了我国上古时期的天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命运由天神所主宰,天神有威力、有恩泽,可以护庇人也可以惩罚人,人应该听从“天意”的安排,顺从“天命”的摆布。乐天知命,旧谓乐从天道的安排,安守命运的分限。现大多引申为安于现状,乐守本分。此外乐天有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的意思;知命有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乃至生命的价值的意思。知道了宇宙的法则与生命的含义,自然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可见乐天知命是一种大修养、大境界,不可一味当做悲观地顺从命运安排。中国古老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就可以浓缩为乐天知命的精髓。

第四,君权神授论。“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于《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挟:挟制;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据《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记载,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其部将李傕等人便遣使诣长安求赦。当时掌权的司徒王允为人刚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在李傕军中任职,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汉献帝为天子,王权神授,虽曹操手握兵权,掌国之大器,却不敢僭越半分,惟奉天子以号令天下群雄,不敢取彼而代之。而“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两个成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认为天意对于皇权来说有生杀予夺的功用,称皇帝为上天安排来管理万民的人。朝代的更替、制度的变迁都有所谓的“天意”在主管。据传,秦大士,南京士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是大宋朝奸臣秦桧的后裔。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被乾隆皇帝御笔钦点为状元。由于秦桧奸臣名声实在太大。乾隆皇帝在不了解秦大士是否是秦桧后人的情况下,不能御笔钦点,左思右想后,决定亲自召见秦大士,见到秦大士,乾隆皇帝开门见山地问:“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满心欢喜而来,万没想到,皇上竟会有此一问。秦大士趴在地上,汗如雨下,不知该如何回答:如实相告,前程就完;如矢口否认,就是出卖祖宗,这是大不孝,也是欺君,要砍头。当此生死抉择关头,秦大士壮起胆子高声说到:“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大士不愧是大才子,机智过人,此言一出,便流传后世。乾隆皇帝何等聪明,岂能不知此话的弦外之音,也更加欣赏其过人才智,当即龙颜大悦,欣然御笔钦点为大清朝第43位状元。秦大士高中状元后,为保住皇颜,更是改变数百年来,人们对秦氏后人的看法,竟前往杭州西湖祭拜岳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励志名言 篇5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英勇的好表现。

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他人的小,缺陷比他人少而自鸣自得。

3、小人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小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看待他人。

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需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由于有蝼蚁在打洞,能够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能够由于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惹起火灾而焚毁。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判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他人的批判意见要细心反省自己,有错就矫正,无错就当作是他人给自己的劝说。

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暖和;相反,尖酸苛刻的狠毒言语,损伤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冰冷。

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坏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索就不会感到迷茫,只梦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故弄玄虚,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抓紧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需慎重思索,思索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意只会招致失败。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索,用眼细心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失掉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诲他人不感到厌倦。

16、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聚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中央,不把细流会聚起来,就不能构成江河大海。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宽广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1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诩。——《警世通言》

译:虽然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他人面前自高自大,自己炫耀自己。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分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劳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1、三思而先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需要经过重复的思索后才去做。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投罗网。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能够犯错误,犯了猎误,只需矫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团体时,不能由于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篇6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历史创造了无数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酒文化传统茶文化;儒家思想对当代人行为和思维的影响。传统文化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人的日常行为举止都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单纯谈传统文化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看方法谈谈儒家文化的精华中庸之道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

我的理解是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立,不作为,甘于平庸;更不是庸俗,和稀泥,隔岸观火。有人认为,保持中立就是中庸,甚至举例说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是中庸。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麻木之道,它是很注重人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一个“度”,不能强出头 但也不能麻木不仁而是量力而行。余生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言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说明中庸是他的哲学基础。孔子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度量关节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按宋代学者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庸之道”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中庸之道的表现有天道和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外内合一。把中庸之道运用于修己治人,具体地说就是所谓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三重,这个内容就广了,咱不做研究。细细品味,中庸之道包含的内容非常广阔尤其是是包含了很多哲学内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很多内容在中庸之道里面都有体现,像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看问题等„„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或企业里,有各种不同专业、不同才能、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应该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不同人群和睦相处、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如《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为大.日常生活里,中庸之道更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扩展开来,我认为以下四点良好的生活态度都体现中庸思想.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

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

五点,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

之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则如银

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设想。尤其身为主管者,要待人

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处人之道。

第四、用物不要太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其实东 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那些恪守中庸之道的人,生活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起居有节,饮食有道,顺其自然。长期这样下去,便形成了没有形态,无法度量对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软实力。然生活在这个浮躁现象很严重,欲望膨胀当代社会,最需要学习中庸之道蕴藏的精神,去不偏不倚地过日子。这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难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庸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思想,也是一种实用的方法论孔子所讲的中庸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德性文化,倡导人们团结和谐,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然而也有人利用这一饱含哲理和实用性的方法论去追求纯粹的私利,用中庸之道巧妙地设计矛盾和利用矛盾是自己无时无刻不处于中心地位,墙头草,两边倒。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总是执行一套自己的表决规则:遇到关于自己利益的事情投自己的票,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则一律投弃权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事实,但这样的做事法则无疑却正合儒家的中庸之道,随时准备将两边的人甚至自己人当作牺牲品,丢卒保车去保全自己,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以及一本万利的效果,汉景帝杀晁错以谢七王之乱和清王朝慈禧太后的利用义和拳打击洋人再反过来联合洋人扑灭义和拳的手段无不是“成功”运用中庸之道政治军事手腕的案例!这些都是对中庸思想的本意的玷污,伟大的中庸思想成为了哪些阴谋家追求个人利益而败坏社会工具。

中国皮影艺术中的服饰文化 篇7

1 陕西皮影

2 山东泰安皮影

3 河北唐山皮影

4 湖南皮影

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皮影人物特点,服饰种类、纹样、用色无一不体现着我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设想不同地域皮影影人聚集起来将会是多么壮观的服装盛宴。

参考文献

[1]苏淼,鲁佳亮,林海雷.皮影造型艺术在现代丝绸家纺中的应用[J].丝绸,2012,(5):41-44.

[2]宜欣,木白,西贝.寻找失落的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J].科学之友,2005,(4):80-81.

[3]郝耀东.山东民间戏曲的服饰特点[J].北方音乐,2013(10):107-108.

[4]邓姝琳.湖南皮影造型及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补观念 篇8

外国人弄不明白的是。在他们的营养学中无论如何也查不到中国食物的“冷热观念”和“食补观念”,为什么同样是家禽,鸡肉是温性的而鸭肉却是凉性的?同样是畜肉,羊肉是热性而兔肉却是凉性的?至于为什么中国人认为“最补”的补品,比如穿山甲、海马、鳖、燕窝、蛤蚧等都是些“奇怪性质者”,更是使外国人一头雾水。

俗语说:“要想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她的肠胃。”“文化”对于一个民族饮食习惯的约定性是很大的。不同文化的人不但饮食习惯有差异,而且对食物的基本观念也迥异。中国人说“吃这种食物容易‘上火”’,外国人听后感到很惊诧,因为他并没有看到食物在燃烧,而中国人却大人小孩都明白。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文化对饮食的科学,一般称“营养人类学”或“食物人类学”,这也常是包含在“医疗人类学”中的一门学问。在人类的食物谱中,营养物(nutrient)与食物(food)并不等义。是否有营养是有客观标准的,但是否可认为是食物,则是不同民族文化主观所认定的。西方人的主观认定往往看重营养,这和他们缜密逻辑线性的思维方式有关。而中国人认定的食物最为复杂,不但与整个医药系统密切相关,而且与自然界、人际关系调和。密不可分。讲究均衡调和,滋养身体的“饮和食德”,更讲究传宗接代的“饮食男女”。这与我们传统的圆形模糊的思维方式有关。

有许多民族喜欢吃蛹虫,我们想起来可能要恶心。西方人看我们吃“bird’s nest”(燕子的窝)感到简直不可思议。美国人最爱吃牛肉,是他们认为牛肉富含营养,吃了可以像牛那样健壮。但是说到吃狗肉,那就咽都咽不下去了。西方人对吃狗肉是~个大禁忌,要他吃狗肉就好比让其咽下餐碟一样。可是我们中国人恰好相反,虽然不是人人都吃狗肉,但称狗肉为香肉,并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滋补上品。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观念,是民族传统不可见文化长期整合的结果,是通过几千年来人民大众经历了无数次的亲身生活实践和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逐渐总结发展而形成的。它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广大民众的宝贵经验。而历史上的学问家们把这些丰富的经验不断上升到食医的高度来认识和完善,创造了中国传统饮食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了“食药同源”、“食物的四气理论”、“食物的五味学说”以及“以脏补脏说”等。这些传统理念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养生理念。

谈起养生,饮食养生是我国传统膳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时珍曾把饮食养生的历史上溯到轩辕时期。他说:“轩辕氏出,教以烹饪,制为方剂,而后民始得遂养生之道。”而《周礼·天官冢宰》中已记载有专职的“食医”,可见当时对“食医同源”、“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养生保健作用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并重视。

讲“药食同源”,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许多种食物都兼有药物的性能,无论是动物、植物乃至矿物皆然。我国古代有医书云:“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万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前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其二是从其所含的物理角度,食与药二者的应用皆基于同样的理论指导。《内经·素问》提出了“饮食有节,调和五味”的主张,就是说医病健身,一方面饮食要有节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调配得法。汉代的《盐铁论》中就有“枸豚韭卯”的药膳记载。“枸豚”就是枸杞烧乳猪。“韭卵”就是韭菜炒鸡蛋。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药膳专著。全书介绍了食疗药膳用菜94种、汤类35种、抗衰老食疗方29种。忽思慧在书中提出了强调以预防为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并认为“食无定味,适者为珍”,就是说,任何食物的性味都含在其中,要靠烹调的本领调和,才能得到真味,而且由于食用者的口味差别,只有合于自己的口味,才觉得好吃。

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我国古代的“药食同源”的理论和应用又推向一个更新的阶段。其中记载的历代有关养生健身长寿之方多达552首,其中有59首是作者亲身指正创研的结果。同时。书中还列有“粥条”,开列出62种“粥疗方”,亲自配制出34种“养生疗疾”佳品,这些都是“药食同源”论的生动体现。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食物被医家当作中药来广泛使用,如大枣、百合、莲子、芡实、山药、茯苓、山楂、桑椹、生姜、葱白、肉桂等。同样,也有不少中药,人们常当作食品来服用,如枸杞子、薏苡仁、冬虫夏草、西洋参等。

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可作食物,并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效果,所以,我国古代医家常把食物的功用与主治和药物等同起来,甚至将一味食物当作一首名方来看待。比如,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益气血,医家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划上等号。《韩氏医通》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羊肉甘温,益气补虚。医家认为:“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将羊肉之功与人参并列。还有将一味食品喻为一首名方说。如将西瓜比作清热名方“白虎汤”,将甘蔗的益气滋阳之功比作名方“复脉汤”,将梨子甘寒生津、润燥止渴之功比作“天生甘露饮”。

为什么食物也可以有药物作用呢?中药理论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也有性味归经理论。

性味归经的哲学支持来自“天人合一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我们祖先就指出:“人与天地相争也,与日月相应也。”一句话,就是指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列为四时,判为五行。”按照阴阳学的定义,阴阳五行与人类机体和饮食之间,确实存在着互相连接、互相影响的关系。《内经》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气,气伤于味。”是说,饮食经过生化作用变成人体之精华,经过气化作用而充实形体。饮食不合理就会损伤形体。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的概念,自然界的物质(事物)通过相生相克的运化才能得到的动态平衡(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金、木、水、火、土,并不是仅指自然界的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或态势,正像中医学所称的心、肝、脾、肺、肾概念一样)。通过阴阳五行

来理解饮食的性味,就出现了饮食的四气理论。

所谓四气,又称四性,即寒性、凉性、温性和热性,如果再加上不寒不热的平性,有人称为五性。《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同样的道理,凡热性或温性的食物,适宜寒证或阳气不足之人服食;凡属寒性或凉性食物,只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者食用。寒性或凉性食物,如绿豆、芹菜、菊花脑、马兰头、柿子、梨子、冬瓜、丝瓜、西瓜、鸭肉、金银花、胖大海等,都具有清热、生津、解暑、止渴的作用,对热性病证或者阳气旺盛、内火偏重者为宜。反之,对虚寒体质,阳气不足之人则忌食。同样的道理,食物中的羊肉、狗肉、辣椒、生姜、砂仁、肉桂等热性或温性食物,多有温中、散寒、补阳、暖胃等功效,对阳虚怕冷、虚寒病症食之为宜,热性病及阴虚火旺者忌食之。

此外,食性还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就是说,寒凉季节要少吃寒凉性食品,炎热季节要少吃些温热性食物,饮食宜忌要随四季气温而变化,这又是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

饮食的五味学说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观念。五味在表面上指饮食物的五种味道,实际上是指味道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如辛味能宣散、行气。适宜有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者服食。甘味有补益强壮作用,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赢者,宜吃味甘之物(肥胖者、糖尿病人忌吃甜物)。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宜久泻、久咳等遗泄患者食用。苦味能清泻、燥湿,适宜热证、湿证病人服食。咸味能软坚、散结、润下,凡结核、痞块、便秘者宜食。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者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

食物归经,是指食物对于机体各部分的特殊作用。

综上所述,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学说,是中国传统饮食重要的理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理论的深处是和中医药、书画、戏剧等理念一脉相通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哲世观、思维方式与审美观念整合、影响可见文化的结果。

饮食调理的养生作用,不只是专讲“营养素”的多寡,而是根据病证、病位、病性和具体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类型及四季天时、地理因素,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来分析并选择食物的宜与忌,这样丰富多彩、辩证科学的饮食养生观,在近代营养学和西医理论中是缺少的,这正是“天人合一”理论的光辉之处。天人合一,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使人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津液和谐相处,进而使人达到阴阳平衡、动静平衡、出入平衡、心理平衡,使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顺通安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旺盛。正气存内,病安从来。

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中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使外国人~头雾水的中国食物系统的冷热观念的现代科学区分标准还要加深研究。例如,蔬菜类中大部分绿色蔬菜属凉性,惟独苘蒿是热性;豆类中大部分属凉性,但红豆却属热;家禽中鸡属热,鸭属凉,鹅属平;大多数肉类都属热性。而野生动物肉比养殖动物更热。照此类推,野生动物中最勇猛的老虎就成了最“补”的珍品了。但捕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那可是犯法的!

还有,中国人对模棱两可不能归类动物的态度与欧洲人大相径庭,古代以色列人憎恨一些暧昧、模棱两可的动物,认为其不洁净。而中国人对其不采取消极规避态度,而且利用其特性以为己用,认为最补的东西部是具有暧昧两可者,例如穿山甲(有鳞却能爬树)、海马(似马却在海中)、蛤蚧(有鳞居地上)、人参(人形植物)等。西方人怕暧昧之物,中国人利用暧昧之物,这种区别就是民族的内在文化观念在背后运作整合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篇9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基本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重情重义等方面的内容.其基本特征是:关心现实的.人生态度,强烈的道德色彩,顽强的延续再生能力与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人为本的“仁爱”哲学,选贤任能的管理风尚,刚健进取的自强精神,崇德重义的管理理念等.

作 者:漆向东 QI Xiang-dong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6(4)分类号:G05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人本管理 企业文化

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传统法律文化 篇10

关键词:法治建设、传统法律文化、本土资源

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在这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否必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传统法律文化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究竟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拟就以上诸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认识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众所周知,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古代中国人创造了先进的文化,“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法律文化自成体系,其中古代法典编纂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按照现代以前的任何标准来看,中国法典显然是自成一格的巨作,”(2)“有关正式的中国法律的文献不仅数量多,容易理解,而且其适用的时间,比所有现代国家法律的历史都更长久。”(3)至唐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对周边东亚诸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虽然到了近代,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被迫国门洞开,被强行拉入了世界体系范围,在欧风美雨面前,中华法系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竟沦为“落后”、“野蛮”的代名词。从晚清“新取”开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法治近代化的历程,从那时起,中国法治变革的参照物就是西方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成为法律移植的主要对象与评判法治变革成效的主要标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备受冷落,沦为受批判乃至受攻击的对象。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无论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4)因此,“在法的问题上其实并无真理可言,每一个国家依照各自的传统自定制度如规范是适当的。”(5)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它根植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思想相适应,有其存在的内在的合理性,那种单纯地以西方法律文化为标准来衡量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且只注重二者的分野,并进而由此得出结论,说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落后的观点是错误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使我们在对待传统法律文化上不至于妄自菲薄以致进而失去前进的勇气。

2.传统法律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成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6)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3.传统法律文化中缺乏现代化成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其中也包含着很多优秀的内容,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与以商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私法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公法文化”的特征。(7)受“公法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供继承,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传统法律文化反法治成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国内从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各地商业习惯不一,未形成统一的商法规则,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法律文化从未产生。另一方面,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极权统治下,人们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的等级观念,法律仅仅是统治者手中驭民的工具而已,难以形成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私权神圣、权力制衡等观念。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现代化成分,注定了在当前的这场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为前提的法治现代化革命的进程中它无法扮演主要的角色。

二、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的阻力,以礼明法,增强道德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又如,“混合法”模式中的成文法、判例法共存集大陆法系成文法之严谨与英美法系判例法之灵活之长而避两者之短,而其中的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又可以弥补制定法之不足,在法律之外,通过其他社会规范来调节社会关系。“混合法”模式下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法律的漏洞,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8)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2.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我们知道,英美文化非常注重对传统的借鉴。在英国,不论是普通法传统,还是衡平法传统,均是其法制长期发展的结果,而美国则主要继承了英国式的经验传统。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对英美国家的稳定发展的绩效是明显的。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传统法律文化陈陈相因,“在古代就获得了体系上的高度和谐与超常稳定,传统的法控制指令,潜入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底层,它控制着新的法律体系的运转,使法律在社会实现过程中向既往的历史回复,”(9)因此,“那种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律已随着旧制度废弃而无效了的观点是天真的。”(10)但是,自近代以来,传统法律文化却命运多舛。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制变革不是依靠内部因素促成的,而是迫于西方的压力,针对外部的刺激所产生的回应,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模式,其中从体制到话语都是西方式的,传统法律文化往往被忽略乃至抛弃。影响至今,当前我国立法工作中仍在单纯地强调立法的超前与速度、规模,盲目迷信立法手段,在制定和移植外来法律时往往割裂了历史传统和现实,使一些匆匆出台的法律、法规难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难以被民众认同、消化、吸收,从而最后竟变成一纸空文。这一切正应验了学者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时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论断。(11)

3.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对于法律文化的移植来说,也同样如此。美国学者格伦顿等人认为,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法律便不可能被移植,他们指出,“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与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12)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13)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14)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理论上再公正,也肯定失败。”(15)

三、如何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本土资源

1.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宪政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专政“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例如,西方二十世纪民商法发展的趋势是从个人本位向在坚持个人本位的同时强调社会本位,突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就法律的社会本位这一点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中国传统法律就是以集体为本位的。(16)但与西方不同的是,对于中国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国家来说,当前的法治建设中不应过多的强调集体本位,相反更应大力弘扬的却是个人本位、个人主义,没有个人的自由、独立,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就无法建立。又如,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官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西方法律形式主义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由此可能造成的牺牲个案正义的结果。但是,对目前中国的司法实践来说,更应受到重视的却是法律形式主义而不是“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当前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破除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不确立程序优先、违反程序亦违法的观念,司法公正就根本无法谈起。因此,我们不能以为一些西方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缺陷和内在的危机而对东方文明予以关注就跟在后面卖弄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天真地以为二十一世纪就是东方文明的世界了,金耀基先生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些人,说他们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表现。(17)

2.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着天壤之别。故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变革图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最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上,应主要利用其形式,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唯如此,才能从中找到现代法治精神的支撑点以便嫁接现代法治的内容,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3.必须正确地看待法律移植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反法治成分是主要的,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从有限的本土资源中寻找零星点滴的资料更能提高效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相比,法律移植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条更重要的途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在现代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习的过程,诚如学者在论及中国法学如何走向世界时所指出的那样:“不能否认,现代中国法律基本上是继受法,严格说来,我们继受的主要是西方法,因此,我们逃不脱当学生的命运。”(18)

注释:

(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7页

(2)[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85-86页

(3)[美]D·布迪、C·莫里斯著:《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4)《马恩全集》第4卷,第121页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泽文出版社,1984年,第2页

(6)参见,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历史评价与借鉴》,载张国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鹭江出版社,1986年

(7)、(16)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17页、第36-77页

(8)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4页

(9)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

(10)、(15)苏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第10页

(11)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5页

(12)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1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14)何勤华:《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17)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 篇11

关键词:华裔文学 作品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越来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需要结合不同国家以及民族的文化特性,华裔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这些作品中大多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尽管华裔作家的国籍已经不是中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他们的血液里始终有中国传统的元素,因此这些华裔作家进行创作时,也会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很好地展示。

一、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加强了现代化进程,加上全球化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促使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也带来一定的冲击。现代文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当前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逐渐被遗忘,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文学创作发展方式应该保持原有文化的精髓,吸收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例如对于华裔作家而言,他们的创作应该要结合自己生活的地区的特色,但也不能完全抹灭其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华裔文学作品中的现代化,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其中的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去除,而应该结合现代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

社会的发展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而文学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社会体制的转型、外来文化的渗透等,使得传统文化面临十分巨大的挑战。对于华裔作家而言,他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生活的国家的社会形态、文化符号,很多时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渐渐形成他们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原则,在潜意识中就会对这种文化传统进行利用,从而提高作品的表达效果。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是对语言的一种考量,也是对价值观的一种考量。文学作品之间传递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华裔文学作品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创作中的体现,其实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创作指的是对其他民族或者地区的文化以及本土文化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对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理解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且加深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冲突的接纳。华裔作家的文学创作需要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与自己生活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契合度进行考察,引入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以及文学知识,可以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读者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全新的价值体系,并且使得外国读者可以对中国文化传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得中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在华裔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和符号的应用,是当前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华裔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作者生活的国家的文化形态,因此,在作品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学者以及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以及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使得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形成独立的体系。

二、华裔文学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神话与民间传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我国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应用,这些神话以及传说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华裔而言,他们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华裔作家在作品中应用一些神话以及传说,反映了华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而且可以帮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喜福会》这部作品,就是著名的美籍华裔谭恩美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对于神话以及传说的文化象征功能进行了有效地发挥,这部小说中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与坏。这部小说中的许安梅的母亲割股疗亲的一幕,就有十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且还有一些传说故事,比如西天王母和嫦娥的形象,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十分深刻的体现,表达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表现方式。在这部小说中,这些传说以及神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形象生动的体现,但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质却并不是通过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体现出来,而是通过作者平直的描绘体现的,比如这部小说中的四对华裔母女因为有不同的观念,因此家庭的境遇也是完全不同的,对四对母女生活的描绘,使得读者可以对中国女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母女之间有一些不相同的观念,母亲作为华裔,她们的生活中依旧有很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因此她们在现代化社会中生活时是不易的,有的母亲发现自己在为女儿营造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但是最后却发现这种生活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在重蹈自己的覆辙,失去了自信以及自我。

再比如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中,也有关于神话以及传说的影子,比如“可是无论怎样,我们总会获胜。关公,这位战争和文学之神总是助我一臂之力。”关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显著的一个符号,关公对于任何一个华人而言,都是他们所熟悉的一个神话人物,对于华裔而言,他们在家中悬挂关公的画像,以增强自己的生活斗志。这些都表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很多华裔作家对中国的神话与传说进行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华裔文学的创作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

(二)中国饮食文化

我国的饮食文化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博大精深,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比如我国的饮食结构、食物的盛放器具、营养保健方法、饮食审美等方面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饮食习惯,创造出了比较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华裔文学创作中,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黄玉雪的《华女阿五》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于中国饮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得整部小说有十分丰富的东方色彩以及异国情调。再比如赵健秀的戏剧《龙年》中,也有很多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介绍,如“唐人街有99家餐馆和杂碎店。我每家都吃过……北京的烤鸭能让你做出三维的梦,上海的肉丁菜不但能解酒,还能把你的智商提高六个点……”通过对我国食品的详细描绘,可以满足外国人在阅读关于中国食物的好奇心。再比如朱路易的小说《吃碗茶》,就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体现,茶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我国的历史沉淀中不断发展,茶在华裔文学中出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推进情节的进展,影响着人物的塑造。《吃碗茶》这部小说中,王宾来与李美爱的婚姻从头到尾都有茶的影子,茶成为一个贯穿始终的牵引线,一片小小的茶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茶文化,茶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宁静、淡泊,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作者将这部小说命名为《吃碗茶》,表明在国外的生活中,尽管要适应当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中国风俗习惯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呈现一种经久不衰的态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的思想方式有十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渐渐转移到风俗习惯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华裔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描写孝道的。比如《吃碗茶》中的主人公王宾来就是个孝子。他恪守“父为子纲”的道理,顺从父亲的意愿踏上回国的路程,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一些事。在纽约唐人街王宾来的婚宴上,王氏会馆的会长王竹庭三次举杯,预祝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这种婚姻观就是我国传统婚姻观的一种体现,是文化的缩影。再比如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四个华裔家庭有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四位母亲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她们虽然在美国生活,但是她们对于一些传统的习惯还是没有办法更改,于是她们组织了麻将会,在小说中,几位母亲借着麻将会的机会,轮流做东,定期聚会。除此之外,在新环境中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状态,不断讨论与女儿相处的方式方法,在麻将会上不仅是娱乐,更多的是一种沟通与交流,因此麻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华裔作品中也有出现。

结语

华裔文学是一种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的身份其实是双重的,他们要接受自己生活的国家的文化传统,但同时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也有新的理解,在华裔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这些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得文学作品有更强的说服力,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这些文化在作品中还应该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使得作品有更强的包容性。语

参考文献

[1]章燕.论身份认同的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7).

[2]侯杰.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同化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3]侯金萍.“越界”式成长——华裔美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管窥[J].教师,2011(24).

上一篇:2024年贺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二手车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