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概况(通用8篇)
南昌市旅游资源主类有8个,拥有率占100%;亚类29个,占93.5%;基本类型93个,占60%。种类比较齐全、数量较多,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呈上升趋势,接待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各项统计数据逐年增加。2007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为945.5万人(其中国际游客8.91万人次,国内游客936.59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66.73亿元(其中外汇旅游收入2554.92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4.78亿元),同比增长10.3%。
200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开展的全国首届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南昌市在全国34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6位,属于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第四个层次——潜力巨大型城市。
南昌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为区位优势,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排第16位,而其他各项排名都在20位之后,尤其需要提升的为环境吸引力、旅游接待力、资源吸引力等。
2012年南昌市旅游接待人次2537万人次,同比增长20.33%,旅游总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38.8%。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5.41%提高到6.73%;占全省的比重由2011年的13.2提高到14.4%。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A级景区15家,占全省A级景区数量(150家)的10%。其中4A级景区6家:滕王阁、天香园、八一起义纪念馆、宝葫芦农庄、凤凰沟风景区、梅岭狮子峰景区,占全省4A级景区(54家)的11%。3A级景区9家: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绳金塔、小平小道、安义古村群、怪石岭、西湖李家、象山森林公园、清晨田园农庄、厚田沙漠。全市没有一家5A级景区,没有2A、1A级景区。已命名乡村旅游点71家,其中5家省4A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3A级乡村旅游点。
星级饭店57家,五星8家,四星22家,三星24家,二星三家,床位100107张,星级饭店床位10320;旅行社212家,其中组团社22家;车队12家,车辆800余台。
城市的国际化和旅游国际化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南昌市旅游国际化将成为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旅游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投资主体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接待设施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服务国际化。
南昌王牌景点介绍:
滕王阁是一座久负盛名,象征南昌古代文明的著名建筑物。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齐名为中国的四大名楼之一。
如建的滕王阁故址在章江门外,是唐代永徽四年(653)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639)被封为滕王,此阁以其封号而命名。
唐上元二年(675)9月初9(重阳),王勃赴南方交趾探亲途经南昌时,恰逢洪州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以庆贺重修的滕王阁落成,王勃应邀入席,并当众挥毫写下《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此成为千古绝唱。其后,王仲舒的《滕王阁记》、王绪的《滕王阁赋》、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都为滕王阁增色不少。此外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元代虞集、明代曾启、罗钦顺;清代钱谦益、陈弘绪、熊文举等前后数百位文人学士为之赋诗作文;明汤显祖还在滕王阁上演过他的名作《牡丹亭》。
滕王阁屡建屡毁,达28次之多,最后毁于1926年。阁的规模各个朝代不尽相同。阁基最高的为唐太宗二年(848)所建,高达1丈4尺;阁身最高的为宋大观二年(1108)所建,竟达16丈2尺多;阁的四周围墙最长的为明嘉靖五年(1526)所建,达74丈;阁内房屋东西间数最多的为唐太宗二年和明嘉靖五年所建,均有7间之多。
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3年重阳节奠基,1985年重阳节破土动工,1989年重阳节竣工落成。
重建后的滕王阁,雄踞于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雄伟壮观,是一座仿宋建筑。其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阁基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碧色琉璃瓦。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湖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挹翠”亭,南端为“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山”字,而从飞机上俯瞰,滕王阁则犹如一只平展双翅,意欲凌波腾飞的巨大鲲鹏。
新阁的色彩,绚烂而华丽。其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
新阁的落成,从设计、布局到色彩,用料及景观效应极具匠心,登阁远眺;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是一座久负盛名,象征南昌古代文明的著名建筑物。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齐名为中国的四大名楼之一。
如建的滕王阁故址在章江门外,是唐代永徽四年(653)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639)被封为滕王,此阁以其封号而命名。
唐上元二年(675)9月初9(重阳),王勃赴南方交趾探亲途经南昌时,恰逢洪州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以庆贺重修的滕王阁落成,王勃应邀入席,并当众挥毫写下《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此成为千古绝唱。其后,王仲舒的《滕王阁记》、王绪的《滕王阁赋》、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都为滕王阁增色不少。此外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元代虞集、明代曾启、罗钦顺;清代钱谦益、陈弘绪、熊文举等前后数百位文人学士为之赋诗作文;明汤显祖还在滕王阁上演过他的名作《牡丹亭》。
滕王阁屡建屡毁,达28次之多,最后毁于1926年。阁的规模各个朝代不尽相同。阁基最高的为唐太宗二年(848)所建,高达1丈4尺;阁身最高的为宋大观二年(1108)所建,竟达16丈2尺多;阁的四周围墙最长的为明嘉靖五年(1526)所建,达74丈;阁内房屋东西间数最多的为唐太宗二年和明嘉靖五年所建,均有7间之多。
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3年重阳节奠基,1985年重阳节破土动工,1989年重阳节竣工落成。
重建后的滕王阁,雄踞于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雄伟壮观,是一座仿宋建筑。其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阁基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碧色琉璃瓦。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湖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挹翠”亭,南端为“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山”字,而从飞机上俯瞰,滕王阁则犹如一只平展双翅,意欲凌波腾飞的巨大鲲鹏。
新阁的色彩,绚烂而华丽。其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
新阁的落成,从设计、布局到色彩,用料及景观效应极具匠心,登阁远眺;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是一座久负盛名,象征南昌古代文明的著名建筑物。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齐名为中国的四大名楼之一。
如建的滕王阁故址在章江门外,是唐代永徽四年(653)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639)被封为滕王,此阁以其封号而命名。
唐上元二年(675)9月初9(重阳),王勃赴南方交趾探亲途经南昌时,恰逢洪州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以庆贺重修的滕王阁落成,王勃应邀入席,并当众挥毫写下《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此成为千古绝唱。其后,王仲舒的《滕王阁记》、王绪的《滕王阁赋》、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都为滕王阁增色不少。此外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元代虞集、明代曾启、罗钦顺;清代钱谦益、陈弘绪、熊文举等前后数百位文人学士为之赋诗作文;明汤显祖还在滕王阁上演过他的名作《牡丹亭》。
滕王阁屡建屡毁,达28次之多,最后毁于1926年。阁的规模各个朝代不尽相同。阁基最高的为唐太宗二年(848)所建,高达1丈4尺;阁身最高的为宋大观二年(1108)所建,竟达16丈2尺多;阁的四周围墙最长的为明嘉靖五年(1526)所建,达74丈;阁内房屋东西间数最多的为唐太宗二年和明嘉靖五年所建,均有7间之多。
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3年重阳节奠基,1985年重阳节破土动工,1989年重阳节竣工落成。
重建后的滕王阁,雄踞于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雄伟壮观,是一座仿宋建筑。其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阁基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碧色琉璃瓦。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湖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挹翠”亭,南端为“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山”字,而从飞机上俯瞰,滕王阁则犹如一只平展双翅,意欲凌波腾飞的巨大鲲鹏。
关键词: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南昌市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于日本的有关文献中,其后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的学者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它包括镶嵌在都市内的插花状小块农田和庭院绿化与城市美化的绿地,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大都市经济圈内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都市农业集中反映了发达形态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其本质是生产性的农业,不是单纯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经济性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可见,都市农业是高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它依托于城市、服务于城市,进一步将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融合起来,同时又是一种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系统。
作为在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旅游,其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在都市农业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了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所谓都市农业旅游是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的旅游农业模式,在都市景观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以都市农业的特点为要求发展农业,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旅游行为。
1 南昌市都市农业旅游现状
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都市农业的发展也由单纯满足都市菜篮子的需求转为了多功能、复合型方向。
南昌都市农业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加快缩短与国内外旅游发达城市的差距。如省旅游局开展的“美丽江西、和谐城乡”互动游活动。鼓励城市社区组织居民深入农村,了解古村文化、新村新貌、乡风民俗,体验农村生活;鼓励乡镇社区组织农民进城观光游览,感受城市风貌,使城乡居民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理解和情谊。出台的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政策,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拓展规模,提升运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就业和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南昌有各类乡村休闲景点130多个,休闲农庄30多个,规模较大的观光农园年接待量多达6万人次,具体景点如表一所示。
2 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优势
2.1 区位优势
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内唯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京九、浙赣、皖赣等铁路穿城而过,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独特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南昌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作为中国的江南水乡,南昌有着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为农业观光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和相当丰富的客源市场。
2.2 环境优势
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在湖中,湖在城中”,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南昌还有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是一座滨江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有着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具备建设现代花园城市的良好环境。
2.3 农业优势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穿城而过,鄱阳湖之滨,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多样,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水系、土壤等自然条件都十分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下,南昌农业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正努力建成都市型农业、绿色环保食品的生产基地。
2.4 休闲氛围浓厚
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
3 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009年南昌市的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远远落后于长沙、郑州、太原,仅略高于合肥,这说明虽然南昌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有上述优势,并且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但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甚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由于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经济条件、旅游市场规模、旅游硬件设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南昌的区位、环境及农业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南昌都市农业旅游还存在很多不足。笔者在分析比较了南昌都市农业旅游与国内都市农业旅游发达城市的异同后,认为南昌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可遵循如下模式。
3.1 确立“以客源市场为依托,以亲近自然和农村体验为主题”的开发理念
重视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根据旅游客源地选择的地域近似、资源相异、交通便利等原则以及旅游地的客源流向,当前南昌都市带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可细分成四个层次:(1)一级市场:南昌市市民;(2)二级市场:江西省内居民;(3)三级市场:鄂、湘及全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者;(4)四级市场:热衷于异域风情、农业观光、购物、品尝、参观等国内、外游客。目前应以南昌市市民及江西省内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据相关调查,这些游客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把南昌都市农业旅游景区作为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和体验农村生活的首选地。根据游客的需求特点,亲近自然和农村体验应成为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的主题。
3.2 打造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品牌特色
都市农业旅游的开发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园区。挖掘地方性农村文化内涵是打造农业旅游品牌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围绕各地区农村特色,提供蕴含特色农村文化内涵的具有观赏性、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农事活动和农村风俗活动,如安义千年古村群,它是古代赣文化和赣商文化的完美结合,是都市市民追溯历史、感受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绝好去处,它最有神秘风采,最有古郡风韵,最有田园风光,最有乡村风貌。另一方面,将农、林、牧、副、渔、粮、果、蔬、草、花等各种农业资源要素相结合,将耕作、采摘、养殖等活动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产品”开发,培育能展示地区性农村文化、风情特色的精品品牌,打造具有地方化、现代化、个性化的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品牌。
3.3 提升档次,打造旅游度假胜地
按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要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大力推动相关部门提升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景区交通设施水平,完善旅游目的地交通网络,增强通达性。引导推动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严格执行环境优先的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卫生设施、医疗设施、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更加完善。兴建休闲度假村和景区农家旅馆,适应团队游、自驾游、散客游等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同时加强对度假村的管理,规范秩序,完善硬件设施,使其成为南昌对外宣传和旅游服务的重要窗口,并要加强服务人员旅游形象宣传,建立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整体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改善其服务态度,营造一个安全、顺畅、舒心的旅游环境。
3.4 创新理念,打造新型都市农业旅游模式
1927年8月1日,“八一”起义在南昌打响。自此,南昌有了英雄城的称号,也有了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新四军旧址、朱德旧居、贺龙指挥部等等。南昌都市农业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体验了充满历史沧桑及战争硝烟的革命历程后,马上又能享受到田园农庄的宁静恬然,体会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更能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更加充分的满足游客红色旅游精神需求。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都市农业旅游模式。
4 结束语
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是现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重新认识和拓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领域,也是高效和深层次开发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农村文化景观和农村田园景观的重大举措。因此,开发都市农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南昌都市农业旅游,潜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蔡庆丽.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66-68.
[2]关俊利.浅析我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J].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7-29.
[3]郭春华.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4);67-79.
[4]田逢军.城乡交错带农业旅游发展战略—以上海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6):1054-1057.
关键词:大型实景演出 《印象·刘三姐》 文化创意 旅游文
一、我国大型实景演出的概念
说起“中国旅游业大型实景演出”这一概念,从字面意思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独有的、旅游产业、造势大、真实的山水景色,歌剧、舞剧等表演形式。表面上看仅有这几个方面,但其中所蕴含的技术含量绝非如此。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大型实景演出”的产生,将中国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结合起来,推进了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同时也是解决旅游经济瓶颈的一个突破口,已成为旅游界新的制胜法宝。著名作家叶广岑曾说:“没有与文化相匹配的上品位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与文化的掉价”①,因此旅游必须与文化相匹配,才能有更广阔的前景。
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活动)与精神财富(活动)的总和,具有综合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等特点②。旅游按其文化形态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1.最外层——物质文化层面。它是制度和精神的固化,包括一切人类物质劳动的成果,如高楼大厦的建设、农民春播秋收等。2.中间层面——旅游制度文化层面。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规范体系。如道德规则、法律制度等。3.核心层面——精神文化层面。是人在精神需求的驱动下所形成的,也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对整个旅游起决定作用。它包括旅游主题活动和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精神内涵,以及用来迎合、引导和影响人们旅游观念、价值取向、审美乐趣的行为,如“精彩山水、美丽安徽”“齐鲁风韵、好客山东”等旅游主题形象都属核心精神文化层面。不仅中国,国际社会对文化都是非常重视的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预测——“要把文化作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关系应当受到长期和密切关注”;世界旅游组织前秘书长也曾公开表示“中国旅游的未来在于文化”。
我国“大型实景演出”是一部以真山、真水为背景,以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载体,用生动真实地艺术手段演绎历史文化、展示当地人文特色,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与互动的一种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新形式,是中国旅游业向文化旅游、人文旅游转型的特殊产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不是只有文字和纪录片可以记载。“大型实景演出”创造了一种超强视觉冲击和具有超强立体感的演出效果,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物我同化”,这一新形式地出现,激活了民族文化、再现了沉寂的历史。不仅如此,大型实景演出突破了许多旅游景区夜间旅游的空白,衍生了附加产业,带动了周围产业的发展。又由于每一个景点的唯一性和文化的独特性,也使得大型实景演出各有特色、各俱不同。大型实景演出是自古以来人们寄予大自然的情怀和憧憬,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旅游硬资源的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承载着儒家“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和道家“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体系。
二、我国大型实景演出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旅游界苦苦思索,怎样才能将旅游文化做大做强?1988年梅帅元站在硕大的漓江边上,看着老天赐予的这一片雄厚资源,萌生了在天水合一的自然景观下做一场实景歌剧的想法,在朋友的引荐下找来著名导演张艺谋,并向张艺谋推荐了现在“铁三角”之一的王潮歌和樊跃,因此我国第一部大型实景《印象·刘三姐》便诞生了。
《印象·刘三姐》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观看人数每年有增无减,从最初的1888个座位,现在已增加到3880多个座位。演出第一年就收回成本,票房收入每年高达一个多亿。投资商赚的盆满钵盈,更是把桂林的旅游文化推上了一个高峰。聪明机智的商人看到了这一旅游形式下蕴藏的巨大商机。再加之,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远去,提升旅游文化、繁荣文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使得许多政府官员也将其列为一种提高政绩的表现。2013实景《印象·刘三姐》带动当地GDP增长五个百分点,增加了就业率,从黎民百姓到投资商到政府官员都大有裨益。因此,依托各地雄厚的旅游文化和资源,在利益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全国实景演出的狂潮”。
目前中国的实景演出主要分为两派,各占半壁江山,几乎分割了全中国的大型实景演出。1.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为首的“北京印象创意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打南方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主要有6部印象系列作品——《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和《印象·普陀山》。2.以梅帅元发起的“山水文化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打北方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印象·井冈山》《新刘海砍礁》等8部作品。当然,其席间零星夹杂着一些其他导演的作品。如陈凯歌导演的《希夷之大理》、冯小刚导演的《梦幻·北部湾》、陆川导演的《鸟巢吸引》、陈维亚導演的《太极印象》等,从普通观众到专家,对实景演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对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评价是,“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④
舞蹈理论家冯双白看完《长恨歌》激动的说:“这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演出!它以真山真水真故事为背景,用神奇的手段把历史传说中的骊山点活了!将一个人人都想看一看,都想试一试的温泉给温热了!”⑤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全国各地各类实景演出已成“泛滥”趋势,“跟风”现象严重,许多作品艺术水准实在没法恭维,而最近几部“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破坏了生态,导致了环境恶化,对景区发展有弊无利等质疑。但笔者认为“大型实景演出”的未来不能仅凭一两部作品的成功或失败来衡量,亦或是一些评论家的主观臆断。对于大型实景演出的未来与发展,我们应客观看待、理性分析。因此,我们应对部分有影响力的大型实景演出做一个剖析,用数字来科学的分析问题。
三、我国大型实景演出的市场现状及分析
全国主要大型实景演出概况表
印象系列——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
——新郑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 2012年4月11日
一、新郑市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新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文物资源丰富,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现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000余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5处,郑州市级29处,新郑市级67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居河南省县(市)级前列,其中黄帝故里、郑韩故城、裴李岗遗址、后周皇陵、唐户遗址、欧阳修墓、李诫墓等7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和裴李岗遗址均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具体来说,新郑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黄帝文化影响巨大。五千年前,新郑作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留下了轩辕丘、轩辕庙、黄帝避暑宫和御花园、黄帝饮马泉、南崖宫、黄帝故都、黄帝拜华盖童子处、嫘祖洞等20多处黄帝文化遗迹,构成了新郑得天独厚、丰富多彩且影响巨大的黄帝文化资源优势,而且也是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资源优势;二是郑韩文物绚丽多彩。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曾先后在新郑建都539年。如今郑韩故城仍巍然耸立,王陵古墓遍布市域,考古大发现屡屡问世,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且涵盖政 1
治、经济、军事、建筑、文化、艺术等多学科、多领域;三是新石器遗址星罗棋布。现全市已发掘古文化遗址40多处,主要有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沙窝李遗址等12处,其中闻名中外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四是古城古塔巍巍壮观。名胜古迹主要有三城三塔。三城指郑韩故城、华阳故城和苑陵故城。其中郑韩故城是目前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三塔指凤台寺塔、卧佛寺塔、荆王石塔。凤台寺塔和卧佛寺塔两塔隔河相望,构成了独特的新郑古城八景之一——塔寺晚钟;五是故里墓祠比比皆是。新郑人杰地灵,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在郑州市评出的十大历史名人中,新郑籍占5人),如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先秦法家代表韩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家李诫(营造法式)、元代理学家许衡、明代理学家高拱等等。著名的古墓葬有子产墓、韩国王陵、唐裴度墓、后周皇陵;特别是宋朝,新郑紧邻都城开封,许多大臣赐葬于此,欧阳修陵园、郭店陈氏三宰相墓、八千曾公亮墓等;六是具茨岩画神秘莫测。近年来,具茨山发现了3000多处岩画,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岩画。岩画上有山川、河流、人物等,更多的是一些符号。专家们认为,这批岩画的形成年代大致在黄帝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具茨山岩画的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岩画考古发现的空白,丰富了中原地区古文化的内涵,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新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七是自然风光优美独特。西南有历史名山具茨山,黄帝文化遗 2
址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市区溱洧二水绕城而过,与雄伟的郑韩故城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东部和北部数万亩枣园和莲池,风光迷人;北部河湖丘陵纵横,是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新郑是大枣的故乡,枣文化历史悠久。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炭化枣核。新郑枣,皮薄、肉厚、核小,吃起来特别甘甜。新郑红枣产业非常发达,近些年已形成骨干企业近40家,相继开发枣产品3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以“好想你”为代表的新郑红枣产品畅销全国和世界各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新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先后修复和建成了中华人文始祖圣地、国家4A级景区——黄帝故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景区——具茨山,中国唯一将诗经摆到地面上的主题公园——郑风苑,中国藏车最多的车马坑——郑国车马坑,全国工业示范旅游点——好想你红枣示范园等景区(点)。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枣乡风情游等节庆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旅游观光。
二、新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新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认真调研,精心策划,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使新郑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新郑游客接待数量不断攀升,游客人数由2005年的70万人次攀升到2011年的32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3.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5亿元,其增长率之高都 3
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郑发展旅游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研究,正源头。加强历史文化学术研究,能够深入挖掘新郑历史文化的内涵,明确新郑历史文化的地位。新郑一直都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一是建组织,搭建研究平台。我们先后成立了河南黄帝故里历史文化研究会、新郑炎黄文化研究会、古都学会、嫘祖文化研究会、裴李岗文化暨郑韩文化研究会、高拱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研究会、名人文化研究会、白居易研究会、具茨山岩画中心等学术社团组织,为新郑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平台;二是组队伍,保障研究力量。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张新斌(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姓氏文化专家)、宋豫秦、周昆叔、赫本性、张维华、蔡全法、赵国鼎、刘文学等7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建了新郑历史文化研究队伍,为新郑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三是拟课题,确立研究方向。根据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和开发的需要,我们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的研究课题,比如9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末,我们重点进行了黄帝文化研究,2000年以来我们重点进行了郑韩文化研究。近年来,随着具茨山岩画的大规模发现,我们对具茨山岩画加强了研究力量;四是重交流,扩大研究成果。我们借助国内各大著名学术研究团体,组织召开了数次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纪念裴李岗遗址发现30周年研讨会等研讨会,连续六年组织举办了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出版了《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黄帝故里文化》、4
《具茨山岩画》、《郑韩历史人物》、《高拱研究》等文献著作,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新郑作为黄帝故里故都、郑韩故都的历史地位,扩大了新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
(二)重规划,绘蓝图。旅游开发,规划先行。我们始终把规划作为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工作。一方面,我们立足全局,编制全市整体规划。我们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新郑市旅游发展规划(2009—2030》,我们还编制了《新郑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把新郑建设成为“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我们抓好局部,全面编制各个文化主体详细规划的编制。近年来,我们依托我市的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红枣文化,委托同济大学、河南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初步完成或完成了《黄帝故里景区扩建规划》、《郑韩故城保护规划》、《郑韩故城城墙遗址东北角保护实施方案》、《好想你木本粮生态园总体规划》、《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北部田园景区分区规划》、《新郑〃郑国车马坑修建性详细规划》、《新郑博物馆升级改造方案》、《郑国车马坑室内陈展设计方案》等规划方案,为新郑文化旅游产业的腾飞绘制了蓝图。
(三)重项目,扩规模。项目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载体,项目建设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强化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了一批景区、景点。一是上了一批文物保护项目。我们启动了投资9800万元的郑韩故城遗址公园和郑国车马坑、新郑博物馆扩建等项目建设。同时,我们还我们启动了名人故居故里保护工程,对子产墓、欧阳修墓园、5
李诫墓园、白居易故里、裴度墓等实施全方位的保护,大力开发新郑文化资源;二是上了一批旅游项目。我们已完成黄帝故里景区一期工程,将黄帝故里景区由最早的几百平方米扩建至4.3万平方米;我们还建设了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国唯一将《诗经》摆在地面上的主题公园——郑风苑。我们还启动了龙湖龙泉湿地公园、好想你木本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充分开发新郑的旅游资源;三是上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我们修筑了通往具茨山的旅游道路和具茨山环山道路、郑韩故城环城道路等多条旅游道路,在黄帝故里、具茨山、车马坑等景区修建了高标准的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星级厕所,在107国道、郑新快速路等主要道路修建了绿色生态廊道,在全市各个交通要道安装了旅游标志牌,极大地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
(四)重宣传,强品牌。近些年,新郑始终高度重视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介,已经形成了地区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一是精心包装育品牌。我们积极开展“五个一”宣传精品工程,先后制作推出一部精美的城市旅游宣传片——《心灵之旅》,编制,发行了一本城市宣传画册《新郑旅游指南》,编印了一张新郑旅游交通地图、推出了一套新郑旅游扑克,编印一本旅游导读书籍《新郑揽胜》。二是广邀名人扬品牌。邀请国家领导人和海内外知名人士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新郑枣乡风情游等文化活动,扩大了新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力推介树品牌。我们连续多年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新郑枣乡风情游等特色节庆活动。6
尤其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受到了海内外嘉宾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央视直播后,被媒体誉为“国典”,向海内外展示了黄帝故里独特的寻根魅力,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亮点之多,吸引了全球的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同时,我们多次举行旅游推介会、新闻发布会,邀请多家新闻媒体、周边城市旅行社与会并考察,多次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和促销推介活动,积极推销新郑旅游品牌;四是扩大宣传强品牌。我们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精心包装新郑旅游形象,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拜祖大典宣传片,在省市各级报纸、报刊上开辟新郑旅游专版、专栏,在人民网、新浪网、大河网、政府网站、黄帝文化网等网站开设专题网页和微博,全面宣传新郑城市品牌。“要拜祖,到新郑”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新郑正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的民族圣地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拜祖大典已成为河南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和享誉国内外的强势品牌,黄帝故里已成为河南旅游“名片”之一。
(五)重民生,活经营。旅游惠民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根本目的,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经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刻认识到,开发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打造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就是让这一工程成为惠及亿万炎黄子孙的民族工程。开发旅游产业不能用门票来阻挡人们感悟黄帝文化,增加民族认同感的精神需求。2006年4月1日,新郑市在全省率先尝试对黄帝故里、郑 7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首先,我代表天津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我叫xxx,担任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李师傅。俗话说:千年修的同船渡。今天应该是千年修的同车行。我们一定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小张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天津的概况。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素有渤海明珠之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国务院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共辖16个区县,其中六个中心区,六个环城区,三个县,以及一个滨海新区。天津四季分明,是宜居型城市。每个季节您来到天津都会看到具有鲜明季节特征的景致。春有百花夏赶海,秋看红叶冬赏雪。
从历史上看呢,天津大部分地区最早是海,地下至今还可以找到鲸、海豚等海生动物的遗骸。天津陆地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食、丝绸北运的水陆码头,直到元朝,都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的中心。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而“天津”这个名字是永乐初年燕王朱棣所起,这里是他到北京夺取王位时的渡口,故取此名,意思是天子经游之渡口,并在直沽设卫筑城,从此有了“天津卫”之称。并成为现在天津城市的发祥地。寨,镇,卫都是军事建制,到清雍正三年,改卫为州,天津从此转变成了行政建制。并在雍正九年,升州为府,天津就这样从一个单纯的军事要塞,演变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
到了近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天津被迫开埠后,金融,贸易,加工业迅速发展,成为继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近代以来,天津是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和轶事传记。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风格多样的洋楼就是这段历史的写照。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许多国家争先恐后的抢占地盘,强化租界。特别是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英、法、美、德、日、俄、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九国先后在天津抢占了近1600公顷的租借地。相当于天津旧城的八倍。使天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设立外国租界最多的城市。
正是由于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形成了许多山海河湖以及历史文化特有的旅游资源。经过天津市旅游局打造“渤海明珠,美丽天津”的品牌,对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出了“近代历史看天津”等六大旅游品牌。
在19世纪末,一批洋务学堂从天津起步。1881年设立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设立天津武备学堂,都是近代军事学校,称得上人才辈出,将相云集。国内著名学府——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它的前身就是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清朝光绪皇帝御笔亲准的国立大学。与天津大学毗邻的南开大学,是由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严修在1919年创办的。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是南开大学成立之初文科班的第一批学生。
天津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与实业救国时期,天津相继诞生了一批中国之最。全国最老的车站之一——老龙头火车站,中国最早的开启式铁桥——金华桥,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最早得电报局——津沪电报总局,中国报龄最长的报纸——大公报,以及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条有轨电车,国内最早的电报业,电话通信业,公交系统等。到了新中国时期,中国第一块自己生产的手表——五星牌手表,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飞哥牌自行车,中国第一台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等也都相继在天津诞生。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滨海。这里的滨海就是指天津的滨海新区了。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滨海新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天津东部的临海地区,处于京津冀环渤海城市带交汇点上。在2006年5月份,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概括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目前,世界五百强中有7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区投资了152家企业。滨海新区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天津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的交通枢纽。这些年,天津已基本形成一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天津港位于渤海湾西岸,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拥有两个7000吨客运泊位,绽放面积30000平方米。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据市中心13公里,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也是首都机场的备用机场。京津塘高速公路,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市的公路,全长162.49公里,是连接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市中心,与首都北京的交通枢纽。2005年开工的京津城际快速轨道工程,在2008年6月北京奥运会前开通运营,最小行车间隔为三分钟。北京天津间全程直达运输时间为半个小时。
在饱览了山野秀色,海洋风光,都市繁华美景的同时,您还可以品尝到天津风味的美食。津菜口味以咸鲜为主,重汤卤,讲汁芡。天津人喜食小吃,讲到天津小吃就不得不谈到号称津门三绝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了,除此之外,果仁张,曹记驴肉,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子,芝兰斋糕干,贴饽饽熬小鱼等天津地方特色美食。如果您有时间,还可以一边品天津大碗茶,一边听天津相声,享受一下天津老百姓的悠闲生活。
在各地旅游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此文仅以本人个人观点阐述南昌旅游注意事项,主要是为没有来过南昌的朋友提供些资料作为参考。
具体事项如下:
1.首次到南昌旅游,需要准备好地图,可以下载电子地图,也可以购买纸质地图,但一定需要最新; 2.注意保管自己的财物,这里的小偷化身为各种角色,比如在公交车下挤车的,在公交车上行窃的,还有化身为开摩的载客的顺手牵羊的,也有借行乞掩饰的,总之是无孔不入;
3.南昌的火车站还有八一广场人比较多,火车站是乱中之乱,想去哪最好查清楚乘车路线,到站在研究就迟了,想去八一广场购物最好不要在节假日去,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4.如果是在2012到2016年左右到达南昌,那么请选择便利的交通工具以及合理安排时间,因为南昌再修地铁,很多地方单行堵车;
5.如果是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朋友,那么请注意,在到达南昌之前考虑一下通过网络预定合适自己的住处,以便到达之后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进行选择,还要记得自己带个人用品,如毛巾,总觉得一些小宾馆的消毒措施很差,这里网上订房推荐使用艺龙,当然您是携程的会员也可以用携程,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方便,学校都比较偏,家长送孩子集中在同一时间经常出现住房难;
6.出行的时候提前订票,提前询问买票的情况,因为一些地方没有秩序,比如玉山的汽车站,汽车站卖票,但是站内的车是归个人所有的,所以即使你在车站买的有座位的票拿到车上不一定有座位,都是直接上车,在车上买票的,另外客车大部分都超载,我清明节去三清山,赶上人多,车子准载客19,但是上面居然有三十多人,你当然可以说超载不坐,可是所有的车子都超载又打不到车,你打算怎样走呢,所以尽量避开节假日;
7.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自己慢慢游览,如果时间紧张还是选择旅行团较好,但是也要注意,毕竟很多导游都会推荐买东西,现在的导游行业的状况大家都是懂的;
8.在南昌坐公交的时候,如果是从网上查的,或者地图上标识的,那么上车前请问问司机,因为线路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变线;
9.走在路上要注意安全,南昌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比较多,电动自行车都没有限速器的,很危险; 10.有一些发卡说什么做免费体验的,想都别想,话都别和他说,全是骗人的,骗你去买产品,买回去一看全是垃圾;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省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 宜昌市的体育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与体育旅游先发省份城市相比, 还存在较多的不足, 如规模不大、发展速度较慢、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相对较低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设计了宜昌市普通大众问卷《宜昌市体育旅游业市场问卷调查》, 对全市普通大众的部分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78份, 回收率达到89%。
2.2、数据统计法
通过Excel统计软件,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为进一步剖析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提供数据支持。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的结果, 对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提出今后宜昌市体育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宜昌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宜昌市市民对体育旅游的了解程度
从表1可看出, 宜昌市居民心中还没有形成体育旅游的概念, 对于体育旅游的了解较少。
3.2、参与体育旅游的态度分析
虽然宜昌市居民对于体育旅游的了解程度不够, 但是对于体育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健身方式有着较高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人中, 表示对于体育旅游不感兴趣极少, 而在感兴趣的被调查者中, 又有30%以上是兴趣非常浓厚的, 有迫切想尝试的愿望。这表明, 体育旅游在宜昌市有着庞大的消费人群, 存在着巨大市场潜力。
3.3、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分析
调查显示:在参与体育旅游目的调查中, 选择“缓解压力, 调节精神”和“休闲娱乐”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遥遥领先其他动机;而在认为体育旅游中什么最重要的选择中, “娱乐性”和“休闲性”的比重分别是77.78%与68.52%, 也是比重最大的两个。表明目前宜昌市居民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释放精神压力和休闲娱乐, 也说明体育旅游正逐渐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3.4、宜昌市体育旅游项目分析
根据图3的调查结果可知, 在游泳、钓鱼、潜水、漂流、徒步旅行、观看参加球类比赛等10多项体育旅游项目中, 参加过徒步旅行、登山、钓鱼等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的人数比重最多, 其中登山的比重最大, 高达85.19%。这表明, 现阶段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传统体育旅游发展阶段, 新兴的体育旅游项目发展还有待提高。
4、宜昌市发展体育旅游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4.1、体育旅游的营销缺乏创造力
相对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 宜昌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相对落后, 发展体育旅游较晚, 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宜昌市居民对于体育旅游的功能、特点以及旅游方式等还缺乏认识, 对于这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健身方式还比较陌生。
4.2、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不成熟
目前, 就体育旅游在宜昌的发展状况来看, 未形成系统的体育旅游观念。体育旅游产品中, 由生产、经营和消费整条产业线作为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从服务主体来看, 宜昌市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服务机构, 如大规模的体育旅游旅行社。政府还未制定发展体育旅游的合理规划, 有利于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环境尚未形成。再者, 宜昌体育消费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 居民的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和水平都比较低, 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发展。
4.3、资源开发不合理, 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不完善
坐落在湖北省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口的宜昌市, 处于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其自然、人文资源博大精深。而宜昌市没有充分利用屈原、昭君、三国等宜昌特有的文化资源, 打造宜昌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目前宜昌市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以登山、徒步旅行等传统体育旅游为主, 结构单一, 制约了宜昌市体育旅游的整体发展。
4.4、专业人才匮乏, 无法支撑有效管理
从全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来看, 相关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有限, 而大部分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管理和经营的人才在体育旅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的匮乏将制约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5、关于有效建设宜昌市体育旅游的建议
5.1、科学规划宜昌市体育旅游产业, 提升管理水平
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地区政策给予有效的支撑。而当前对于体育旅游消费以及如何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政策尚需完善。政府要根据体育旅游的结构、功能、特点等, 对体育旅游进行可行性的评价分析, 进行综合规划。制定宜昌市体育旅游专项发展规划, 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特色、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等, 重点的打造一批体育旅游项目。
5.2、创建良好协作平台
体育与旅游从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 但行业中相互交融和渗透不多, 以至于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共同配合、相互协调, 架起需求和资源之间的沟通桥梁, 建立一个市场机制的协调合作平台, 共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5.3、发展和突出纯正且有特色的宜昌本土文化
体育旅游如何具有充足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课题, 其中, 资源特色是提高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这需要高度的整合物质基础和人文特色。因此, 宜昌在体育旅游的开发上, 要体现宜昌地区的特色, 创造宜昌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对体育旅游的线路、景点设计等都要因地制宜, 体现宜昌自身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 创造性的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 充分显示其丰富价值。
5.4、加强对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前, 我国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全国仅4所院校开设有体育旅游专业, 在校的学生只有200多人。制约体育旅游长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要想可持续健康发展宜昌市体育旅游, 必须把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李敬辉, 张秀艳.对开发体育旅游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9 (2) .
[2]闵建.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 (6) .
[3]邓文冲.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7 (26) .
【关键词】生态立省战略;体育旅游经济圈;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坚持“生态立省”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对省情认识的升华,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一小时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是指根据我国路况车速情况,所规定的都市圈 1-1.5 小时通勤时间所涉里程。按此定义,江西的省城核心城市群定位为南昌、九江、抚州的三市组团, 从延伸意义讲,还包括鹰潭、上饶、景德镇以及宜春在内的大城市群。
一、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内涵及兴起的时代背景。
体育旅游兴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奥运的兴起与发展,给主办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促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迅猛发展,体育旅游所引爆的商机更是具有无限的诱惑力,我国已经开始起步,并立项着手打造一批体育旅游品牌地区。
国内外体育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瑞士仅滑雪旅游年创汇 70 亿美元;意大利足球旅游年产值超 500 亿美元。我国陆续启动了 16 个体育旅游圈建设,旅游业年均增幅 18%,到 2020 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 3.3 万亿元,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近几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大型比赛密集,有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潜力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
二、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基础
1、区位优良,交通便利,政策助力
南昌依托高速铁路和航空枢纽,实现连接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的省际交通廊道;依托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实现连接九江、鹰潭、抚州、吉安的赣中北省域一小时交通圈;依托高速公路,实现辐射永修、安义、奉新、高安、丰城、余干等地的一小时交通辐射区。南昌市距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间的直线距离仅300公里,离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直线距离也仅500公里。区域内各主要景区均实现了高速公路、铁路与民航的全覆盖。自然条件和气候极好,资源丰富,体育旅游发展基础较好。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现有民用机场3个,2013年日均起降飞机150余架次,南昌昌北机场现有7条国际航线和40余条国内航线,全省高速公路和铁路里程均超过4000公里,大大拉近了空间距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批准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4年来,对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与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等重点经济区域形成了遥相呼应状态,无论是在市场环境还是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都将继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丰富的区域旅游资源
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拥有类型多样、数量庞大的高等级自然资源,在全省同类资源中所占比重高(见表1)。如全省1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有8处在该区域(庐山、龙虎山、高岭-瑶里、云居山-柘林湖、三清山、龟峰、梅岭-滕王阁、武功山);2处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庐山)均在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全省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就有2座(景德镇、南昌);拥有全省唯一1处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湿地)。所以,富集的旅游资源也为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开发体育旅游产业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表1 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及比重表
资源类型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全省所占比(℅)
世界地质公园22100
国际重要湿地11100
国家5A级旅游景区3475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1267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367
资料来源:《2013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整理
3、旅游宣传资源的整合为体育旅游注入了活力
早在2011年,江西省就围绕“江西旅游风景独好”着力打造品牌,对各类旅游宣传资源进行整合,展开集中宣传与促销活动。与央视等媒体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省旅游局也与全国3000余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与中部各省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合作,2012年引进重大旅游项目135个。
三、构建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的现实意义
构建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具有良好的政策基础、经济基础、资源基础及配套设施基础,对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实现体育与旅游、文化一体化战略,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档次,拉动体育旅游消费打造地方特色体育旅游品牌,为区域经济增加新的亮点有重要意义。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是做大做强南昌乃至全省旅游业,打造省内旅游核心增长极的必然选择,能拉动圈内地区各项相关生态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形成区域内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吴进.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0-124.
[2]张发强.关于构建“环太湖体育圈”的设想[C].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案,2002.
[3]陈剑锋.生态立省:江西绿色发展战略的新选择[J].求实,2009(4):56-59.
[4] 吴贻刚.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4,(5):8-10.
[5]胡吴进.南昌一小时体育旅游经济圈内体育旅游经济模式研究及有效途径[J].价格月刊, 2012(10):78-80.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概况】推荐阅读:
南昌旅游规划06-25
南昌市小学名单07-09
南昌市聋哑学校06-15
南昌市存量房买卖合同11-03
南昌市中小学校一览表10-22
南昌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11-07
南昌市中考满分作文-以“心声”为话题10-08
南昌市青山湖隧道机电工程监理09-15
南昌航空大学校徽07-04
南昌大学考研真题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