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带头人事迹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脱贫致富带头人事迹(通用8篇)

脱贫致富带头人事迹 篇1

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六篇

她在茶园长大,在茶堆滚大,二十年如一日,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企业,撑起了无数茶农的希望。她就是**县**茶厂女掌门、省十三届、市四届人大代表**。

临危受命 勇挑重担

1999年春正值茶忙时节,正在**上大二的**接到家人电话,父亲病重,无法支撑茶厂经营,速回家。作为家里的老大,她不得不选择退学回家,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一边支撑着茶厂的运转。一个柔弱的小姑娘硬生生地被逼成了“汉子”,清早把加工好的茶叶背到市场上卖,下午收鲜叶,晚上在车间加工,还要抽时间到茶山查看鲜叶长势。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对一个刚走出校门,毫无任何企业管理经验的弱女子来说,支撑一个企业运营已经很不容易了,加上父亲病重,员工对茶厂发展失去信心,茶厂前景堪忧。记得有一次,几百斤的成品茶要租船运到县城,已经凌晨1点多了,员工们拖着、闲着,耗着时间。那时,她茫然无助,但也别无选择,硬是咬着牙自己把茶叶一袋一袋地扛到河边的船上。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坚毅中和倔强中,她赢得了员工的支持,茶厂逐渐好转。2001年,**县第一届茶文化节上,****茶厂生产出来的毛尖茶斩获“茶王”称号。**后来说:“**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继承好、发展好是我们一代代**人坚守的梦想。目前**茶还存在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等难题,我既然回乡接手了茶厂生意,再艰难,我都要把它做下去。”

大胆革新 建立行业标准

2000年前后,**富硒茶没有固定的门店,产业规模小且分散,都是县内自产自销,经济效益低,外来的假富硒茶乘虚而入,不断侵占茶叶市场,**富硒茶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大胆革新,走品牌专卖路线,勇做“吃螃蟹的第一人”。2002年初,她在**县城开了第一家茶叶专卖店,专门经营****茶,生意出奇的好,经济效益也好于以往的散兵游勇,年底她又在**开了第二家专卖店。商海沉浮,她越发的感觉到知识的匮乏对发展的限制,光靠一腔热血和勇气是很难打出一片天地的。为此,她抓住一切机会,走南闯北寻师学艺,到中国茶叶研究所学习,到南方的产茶区去调研取经。学习中,她的眼界宽广了,认识水平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她清晰的认识到,**富硒茶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有规范的行业标准,所有茶企业必须在这个规范的标准下良性竞争,协作发展,才能把**富硒茶这张名片做强做大。为此,她利用3个月时间跑遍全县每个乡镇的产茶区,进行调研采样,向茶农了解情况,检测茶叶成分。从2005到20**年,历时7年,在她的不懈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终于建成了,茶叶的品类从只有**毛尖发展到**富硒绿茶、**县红茶、**白茶三大门类XXX个品类。****茶终于结束了蛇皮口袋包装销售的时代,实现了标准化聚乙烯食品袋密封包装、恒温恒湿储藏,延长了茶叶的储存时间,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到20**年,**茶厂专卖店发展到了24家。同时,启动了网上销售与推广平台,在**建立了网络运营中心,开设天猫、京东旗舰店,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推广。20**年,**也赢得了个人荣誉,被选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关注舌尖安全 做绿色有机良心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常说:“茶叶是喝进肚子里的东西,事关人身健康,不能昧了良心。”入道20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绿色、有机、健康的发展理念。为保证茶叶品质,她从20**年起开始建立“茶农档案”,定期组织茶农进行茶园管护、茶叶采摘、茶叶安全等相关知识培训。使生态、绿色、有机的生产理念深入人心。2018年,历时4年,****茶厂“茶农档案”建立完成,涉及1200余户近4XXX人。茶厂凭身份证收购鲜叶,一旦发现有人使用农药、除草剂等违禁药品,将拉入黑名单,永不收购其茶叶。同时,与茶农签订收购协议,保护价收购。这不仅保证了茶叶品质,也维护了茶农利益,提高了种茶积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茶叶陆续通过了SC认证、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认证,20**年欧盟会时,**县富硒茶在全国5000多家茶企中脱颖而出,其中**红茶被选为欧盟会的礼宾茶。

在参加各级人代会时,她也多次呼吁,要关注食品安全,加强食品行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动员社会参与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降低舌尖安全风险。

授人以渔 展现人大代表担当本色

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作为人大代表的**,义不容辞投身其中,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本色。**茶厂在帮扶贫困户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她动员公司员工深入走访调研,密切与贫困户交流沟通,帮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借助“三变”改革政策机遇,流转贫困户土地发展茶园,推进奖补政策,对种茶大户、产业致富能手奖励有机肥。在城关镇**村、双坪村、富家村、洞河镇马家庄村对点帮扶XXX户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通过技术指导,优先收购鲜叶,严格监控茶叶品质,对点帮扶初见成效,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019年通过入股分红,鲜叶价格补助,户均增收2XX元。成功解决了贫困户无技术,无动力、无信心问题,达到了稳定增收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茶厂现有3条生产线,年需鲜叶120吨,茶厂和专卖店可提供XXX个就业岗位。任何人只要有发展意愿,**茶厂将从茶叶建园、茶园管护、鲜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厂用工、市场信息服务等全方位提供支持和帮扶。在接下来的帮扶中,我们将继续坚持扶智扶志,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只有自身有意愿发展了,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省**市第四届、**县十八届人大代表通过联系选民联系群众三部曲,创新“扶贫+环保”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代表联系群众、聚力困难贫困群众增收、优化环境双赢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联系广泛:身体力行环境保护

面对**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新定位,他积极身体力行倡导保护水源地,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博元公司创建之初,同时成立了“博元公益”爱心组织。张代表带领公益志愿者到全县走村入户,分环保公益、扶贫帮困、助学帮教、敬老爱亲四个主题,经常性开展慈善活动。几年来,先后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发放环保餐具15000余套,巡回展播“拒绝使用一次性纸杯”专题片200余场次,向城乡群众发放玻璃杯XXX万只,策划组织公益活动900余场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总行程达14000公里。20**年,他综合思考,向县人代会提出了《关于加强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建议从环保宣传、项目争取、治理重点等8个方面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为推动全县环保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联系成果:探索形成“博元公益”

**作为一个全国贫困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北山区,常住人口多为5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这些人劳动能力低、身体素质弱,没有稳定收入、居住环境条件恶劣,且长期的贫困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缺少改善生活的想法和动力,有了一种“既穷就穷”的消极观念。加之农村信息渠道不畅、基础施舍不齐全,部分农户缺乏环保意识,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到河道中、路边,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水源污染尤为严重。经过长期的走访调研、讨论思考,张代表意识到,单靠宣传去动员教育群众保护环境的作用有限,必须寻觅一种新的有效的群众乐于接受的办法。20**年年初,他最终确定用“精准扶贫·环保先行”作为博元公益项目重点来推动实施,首批在**县城关镇三坪村、观音河镇中坪村进行项目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同年,他结合实践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在全县推行扶贫+环保模式推进环保工作的建议》。

联系深化:践行“环保+扶贫”

20**年,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张代表带领博元实业进一步完善了扶贫机制,出台了博元精准扶贫·环保先行项目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从调研到引导,从试行到调整,从实施阶段到升华阶段,建立了更加详细可行的考核机制。通过博元公益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的共同努力,转变“给、要、拿”的传统扶贫方式,让贫困户有尊严的接受帮扶。同时,对水源地保护、环境治理构建稳定的人员维护体系,能做到按时按量维护,最终达到环境保护与扶贫帮困合二为一,实现扶贫加环保双赢的目的。

20**年公司投入XXX万元启动“精准扶贫·环保先行”项目。脱贫攻坚以来,每年再拿出XXX万元生态扶贫基金。截至目前,在**县水源地所在的XXX个贫困村,先后聘请XXX名贫困户群众组成“御源军”,签订《垃圾清运保洁协议》后,统一培训、统一服装、统一工具,分段负责环保宣传、垃圾清运和日常保洁等工作;建立健全监管考核制度,由博元公司支付每人每月1XX元劳务费,并实行月月考核,确保“御源军”人员责任区内零垃圾。年底还进行一次评选,把工作扎实的贫困户请上公司年会舞台,进行表彰奖励。在**代表的带动下,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成功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环境优化双赢的生态扶贫路子。

“我们通过捡拾河边垃圾,每月可以领到1XX元劳务费,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感受到了自我价值,感谢张代表有尊严的帮助,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住观音河镇中坪村贫困户张汉群开心地说到。

2018年初,张代表并不满足,开始在**部分贫困村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通过制定分类标准和置换标准,将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在置换点,以积分兑换博元公益提供的生活日用品和学习用品,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真正做到变废为宝,让资源实现二次价值和有效利用。目前,张代表已在四个镇筹建“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做社会公益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人的力量被认同、放大、传播,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张代表坦言,“自己会锲而不舍,联系动员组织更多的群众,始终如一地做下去。因为,这正是人大代表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结对帮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广大帮扶责任人真帮实帮,出实招让贫困户得实惠,谋实路让贫困户走富路,做实事让贫困户树信心,贫困户脱贫才能理直气壮,才能信心百倍。**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帮扶责任人,按照帮扶对接要求,他帮扶星火朝鲜族乡燎原村3户贫困户,分别为李幸变、商兰英、金贵德家庭,致贫原因都为因病致贫。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宣讲扶贫政策、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帮扶下,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他所包的贫困户金贵德的妻子李今顺患有高血压和臀部疖伤,长期忍受病痛,夜不能寐,为了缓解她的病痛,他联系县大医院和中医院主治医师为其进行诊疗,考虑到金大娘汉语说的不好,无法和医生准确描述出她的症结所在,他连续四天到医院进行陪护,全程帮扶她接受诊疗,住院期间多次到医院探望李今顺,连同屋住的患者都以为**是李今顺的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正是他作为帮扶干部的真实写照。他所帮扶的贫困户商兰英有一个正要上大学的女儿,**同志积极联系团县委为其办理了春蕾助学资金2XX元,并介绍商兰英到县万福源商场打工。同时,他积极为所包贫困户协调加入县、乡、村扶贫产业,享受产业分红。

二是谋实路,让贫困户走富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困难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帮扶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以人为本,心系民情,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结合开展的帮扶活动,积极与其结对的3户困难群众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从思想上、感情上、物质上、技术上多重帮扶困难群众,逐步脱贫解困。在帮扶活动中,他主动深入贫困户,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与他们攀亲交友,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答疑释惑,让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必要的物质救助,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同时也消除了部分群众心中的怨气,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开展的帮扶工作中,他能够结合贫困户实际为他们谋划脱贫致富的门路,实现因户施策,积极为他们协调加入全乡集中流转土地分红、五良纯合作社产业分红等重点扶贫产业项目,实现了分红增收,在开展贫困户贷款带资入企享受分工工作中,他多次深入所包贫困户家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符合要求的两户贫困户加入到了这项产业中。在全县开展“两清四改两净”活动时,排查到金贵德一家虽住砖房,但是房屋年久失修,部分窗体已经老旧,无法开合,结合活动内容为他家谋划“两改一罩”项目,通过更换房盖、防盗门和窗体等,让她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同志又自己买了更明亮的电灯给他家换上,现在,平常少言寡语的金贵德常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逢人就说“共产党的政策好啊,共产党的干部办实事,我从来没想到还能住这么好的房子”,那带着朝鲜语口音的汉语,一字一句述说的都是感恩和快乐,看到自己所帮的贫困户越来越坚定的走在致富路上,就是**同志最大的欣慰。

三是做实事,让贫困户树信心。在面对面解决群众困难的实践中,**把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结对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坚持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脚踏实地地干什么;群众缺什么、愁什么,就倾其所能地帮他们什么;群众反对什么、不满意什么,就真心实意地改什么。他能够认真学习扶贫脱贫政策和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县组织的帮扶责任人考试中,他取得了99分的成绩,吃透了关于扶贫工作的上级部署要求,贯彻各级扶贫工作重点安排,为贫困户讲解相关政策,认真完善记录自己的扶贫档案,做到填写规范、真实。在完成自己的帮扶任务的同时,能够经常性的进村入户,协助驻村工作队开展入户帮扶任务。作为乡组织委员,分管组织党建工作,代管宣传工作,他能够结合党建工作开展好“党建促扶贫”工作,严格驻村工作队管理,不断完善驻村扶贫制度,严格请销假和考勤制度,经过经常性的入村检查指导工作。在开展思想扶贫工作中,他立足“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中心,多次走村入户,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起谋划思想宣传,在他的沟通协调下,各村悬挂思想扶贫大字块百余块,制作宣传图板20余块,悬挂条幅40余个,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各村播放思想扶贫大喇叭广播稿百余次,树立自主脱贫典型6个,鼓舞了全乡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他积极谋划各村爱心超市和村史文化墙建设,一个村一个村的选址、量尺,拟定爱心超市制度,把关村史文化墙内容,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星火朝鲜族乡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爱心超市和村史文化墙的全覆盖,极大的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强化了村居文化氛围。

扎根基层,投身扶贫,虽有苦但乐更多,因为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善意的微笑,真心的融入换来了真诚的认可,未来,他将本着一颗赤子之心继续奉献,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集体强,产业旺则家境旺。

在**县城与**村之间,有一个兴旺的产业园,叫**东旺果蔬产业采摘园,也叫**东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占地面积8公顷,东临西缘路,南靠北环路,北接悦来灌渠,交通极为便利,地缘优势独特。

把打造特色农业经营模式作为目标。

**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生活在肥沃的黑土地上,他深知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但映入他眼帘的土地产出效益却不高,这是困扰农民增收致富的“拦路索”。农业已经进入提质增效期,为趟出一条特色化的路子,他决心在设施农业、棚室经济上寻求出路。**带领4名有共同意愿的人,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于20**年1月成立了**县**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20**年初共流转XXX户土地121亩,当年建设太阳能温室大棚2栋,超级温室大棚8栋,架设80kw变压器及相关的电力设施,打出电力机井6个及4500米给排水管路,修建园区路面800延长米,680米园区栅栏等等园区的相关设施。一个崭新的果蔬“产业采摘园”展现在人们面前。走进产业园正门,对面是一条长200米的七彩风车长廊,站在长廊里仿佛进入了风车王国。五彩缤纷的风车随风转动,旋着清风,舞着魅力,让人眼花缭乱。长廊红砖铺面,地面两侧长长的花池里,红、黄、蓝、紫四色鲜花竞相绽放。使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合作社实现了当年投入生产,当年见到效益,生产绿色有机蔬菜20多万斤。每天从四面八方到**东旺果蔬产业园采摘的人数平均达100多人。凡是进入产业园的“采摘客”,他们三五成群,满怀欣悦地在产业园中漫步徜徉、观赏,释放着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自己动手采摘所需要的果实,这就是人们体验现代生活的一种美好方式。**东旺果蔬产业合作社创意诠释了质量型、效益型、特色型产业的内涵,这让**非常惊喜,在他的脚下已经踏出了成功的路子。

把创新特色农业经营机制作为追求。

人的一生有了定位目标,最关键的在于不懈的追求。**是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追求者,在他的骨髓里渗透着对未来充满的希望,他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化为现实。为了办好特色化的合作社,他着手建立全新的机制,由个人投资入股逐步向“单位入股”新型模式化方向转变,变“个体化组合机制”为“集体化合作机制”。20**年**村投入产业资金XXX万元入股合作社,增强了**东旺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开始从大连、宝泉岭农场、长春等地引进美国大樱桃(车厘子)2栋243棵,油桃水蜜桃等2栋300余棵,葡萄2栋2000多棵,并在陆地种植了大榛子、苹果、小苹果等适合本地生长的各种果木品种。2018年“产业采摘园”里的葡萄、草莓、油桃、水蜜桃、车厘子等6种果树,种植黄瓜、茄子、辣椒、香菜、豆角、秋葵、紫白菜、草莓柿子等20种蔬菜,郁郁葱葱地生长在果蔬棚室里。**看到这生机勃勃的一切,内心充满了喜悦,他的追求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18年产业园仅一栋草莓温室棚半年内净利润就达XXX万元、一栋葡萄棚复种蒲公英实现利润2万元,合作社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实现了合作社成立以来的最好效益。

把利用特色农业参与扶贫作为责任。

**认为,产业是发展之本,也是百姓致富之基,发展产业是实现村强民富目标的久远大计。没有产业想致富等于画饼充饥,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战中更要抢抓机遇,因村制宜注重培育和大力发展产业,根据村情实际实行“一业带多品、一品带多元”,强力推进产业扶贫、产业富民、产业兴村,发挥产业引动致富的作用。**在脱贫攻坚战中主动找到悦来镇领导和**村,他说他的合作社应该在扶贫中承担社会责任,由此**东旺果蔬产业合作社成为**村扶贫产业基地之一,合作社与**村形成了村社精准扶贫共同体。**带动**村贫困户XXX户。联结方式实行多维化,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资本收益带动、定价代售分红等不同的联结模式,为**村贫困人口致富开辟路径。为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组织**村XXX户贫困户到合作社现场参观,让他们在“产业采摘园”内开阔眼界,增强贫困户致富信心。贫困户边参观边议论说:“**理事长是咱的致富带头人,咱得真心感谢人家啊!”

悦来镇**村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亲自到蔬菜大棚培土准备种植绿色蔬菜。

虽然**东旺果蔬产业合作社在规模定位上还要走很长的路子,但它已经凸显了资源性、地域性、开发性、文化性、扶贫性特色,为建设具有个性化鲜明的效益型产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电视台对他进行了采访,他说“我有一个宏伟的理想,这只是我追求的起步,伴随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开始追求高品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合作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秉承现代、创意、绿色理念,着力建设特色园区、观光园区、休闲园区、魅力园区,为生活在**县的人们享受现代生活提供实现方式和基地。”

**,**县**镇**村农民,20**年创办了**鹏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他曾在2005年荣获**市外来打工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优秀青年的称号。每年销售额达到3XXX万元以上,创利润XXX万元,为**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成为**省农药行业的姣姣者。

**,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农民创业者,坚持诚实守信,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具有较高思想觉悟。他热爱家乡,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充满深深的眷恋,这也促使他决心在这片黑土地上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早在1998年,他凭借对农作物种植的了解,对周边的土地走访采样,整理资料,将农作物从春种到秋收的生长过程记载到笔记本上,更写进了自己的心里。**带着自己积累的资料,与权威专家交流,再和相关厂家共同研究,经历一次一次的失败,终于研究出一种促进种子萌发和增强光合作用的肥料品牌——“离不了”。经过多年实验,“离不了”已经成为当地农户首选的肥料。产品的成功并没有放慢他前进的步伐,每年苗床育苗时,他都会到周边各村镇走访,跟踪产品效果。这种踏踏实实的精神感动了每一位农民,“离不了”也在当地各乡镇备受好评。新型肥料的成功生产让他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坚信只有科学的研究发展,才能创造出新的希望。

新型水稻肥料的研发使他小有名气,逐渐有厂家找到他谈合作、谈发展。但他并没有想依托其他厂家的品牌,一心想要靠自己闯出一片事业。他不是一个狭隘的人,遇到好的产品时他会将产品介绍给自己的种植户,既没有让厂家失望,也带动了周围百姓增加了收入。此举不但让他在周围村镇中名声大噪,也让许许多多经销农资的人竖起大拇指,使他有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农产品种植需求不断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购买他的产品,原有的生产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年**来到**县**乡梨树村创办了**鹏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全乡8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协议,带动贫困户增收。受到**帮助的、带动的贫困户每年增收1XX元以上。紧接着,他将周围村镇的经销商整合起来,通过统一标准、统一价格、抱团发展,实现市场标准化。据不完全统计,**的企业发展带动了周围十几个村增收。**常说,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

公司依托生产基地,通过增加生产线、扩大库房面积,发展多种农用植物肥料。购买肥料生产设备、灌装设备、扩大生产车间,扩大库房面积等,来实现企业效益增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共带动**乡XXX户贫困户。

**致富不忘家乡,先富带后富的做法赢得了广大农民的高度赞誉,是优秀的致富带头人,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贡献。

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1991年高中毕业后,虽经复读却再次高考落榜,于1994年冬季应征入伍,在部队系统学习了无线电专业知识。1997年退伍回乡,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开了一家电器修理部,维持家庭生活,随着国家陆续出台许多惠农政策,他决心投身农业生产领域。2001年起开始经销化肥农药,凭借诚信经营给他带来了颇为可观的收入。在经营农资取得较大收益的同时,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他身边的许多朋友因为长期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对身体造成了伤害,对他触动很大,为此,他联合几个农户,在星火乡燎原村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只施用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水稻,当时的想法就是为了家人和亲戚朋友吃的更健康,送给亲友品尝以后,都说这种水稻口感好,香味浓,都想花钱购买。”这让**看到了农业的发展前景。

勤奋好学,精于管理。

接下来的几年里,在种植绿色水稻的过程中,使他逐渐认识到知识的贫乏。想要发展壮大产业,没有企业的管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不可能达到的。多年来,他除按时参加农业技术专业培训外,自学水稻种植专业知识,还注重向专家及技术人员学习,努力做到边学边干,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20**年4月,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联合20余农户,成立**县五良纯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有机水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纯生态、健康、放心的稻米,事业驶入了茁壮成长的快车道。从这以后,他也从小打小闹发展到了规模经营,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为自己带领更多的农户及贫困户务工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他始终坚持“以管理增效益,以信誉闯市场”的经营理念,在合作社内部制定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同时,他拿出钱着力改善了合作社生产生活环境,为务工人员提供了工作、居住、饮食等条件,进一步激励了员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造福家乡,带动百姓。

他富了不忘乡亲,不忘家乡建设。从20**年开始,他每年都从家乡组织200多名民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大推动促进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一人富了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这是付老板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通过几年的发展,周边村里大部分人富了,但是还有个别农户家庭因年老多病、缺少劳力和技术,生活捉襟见肘,非常困难。如何使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他最揪心的一件事。于是他对燎原村贫困户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分类排队,因人而异,或是提供打工场所,或是给予生活方面的救济,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科技创新,带动就业。

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激素等,连拔草也只能依靠人工,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除草剂。显然,在成本、规模、价格方面比常规方式高出许多。敢卖出超出普通稻米几倍的价格,纯天然、无污染、适口性、营养性、功能性,无疑是有机食品的最大优势。通过建设实验场所和试验田,引进科技人才,提高有机稻米科技附加值。带领企业走有机种植,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机会,带动企业和农户增收。

脱贫致富带头人事迹 篇2

改革开放初期,尚未成年的童小瑞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做木材、竹笋等土特产生意。20世纪90年代初,紫溪乡率先规模化种植红芽芋,他凭着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以往收购、销售农副产品的经验,断定发展红芽芋产业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紫溪乡特色的农业经济之路。

但是,创业的道路总是艰难的。1992年,他带着红芽芋前往上海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为了省钱,他晚上住几块钱一宿的小旅社,白天就带着红芽芋样品往一家家菜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跑。“我自己都记不清吃了多少次闭门羹,碰过多少次壁。”谈到起家的艰辛,童小瑞摆摆手说了这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时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海真如市场(现上海江桥市场),经过与对方的反复洽谈,市场最终同意童小瑞把紫溪乡红芽芋运到市场进行试销。

脱贫致富带头人事迹 篇3

农五师83团六连过去被本地人称为 “夹皮沟”连队,然而这个连队依托水草丰美的独特地缘优势,用足、用活了团场出台的优惠政策,打造出了一批自营经济致富能手,尤其是涌现了号称“羊状元、牛专家、车老板”的三名致富能人,近几年他们每年的净收入都比所在连队职工平均收入多出20%以上,从而被誉为“夹皮沟”连队的“三颗明星”,吸引了团场众多自营经济户慕名观摩取经。

“羊状元”丁有林

现年45岁的丁有林,1991年自甘肃来疆落户于该团最偏远的六连,那时的六连到处是荒滩盐碱芦苇草,蚊虫肆虐,连队稀稀拉拉几十户人家都住的是地窝子。部分同他一起来疆的青年被严酷的环境吓走了,而他当时却服从连队安排,为连队放羊。他说,这个连队虽然目前各方面条件落后,但经多方了解,83团在我们农五师还是经济大团,既然发展潜力比较强大,我相信将来一定会发达。数年后,他的愿望逐步得到了实现,1999年团场牧业改革,公畜作价归户,在优惠政策面前,丁有林没有迟疑,拿出多年来积蓄的全部家底买下50只羊,作为私营养殖的起步。丁有林凭借多年积累的养畜经验,采取传统放牧和科学育肥相结合的方法,保母羊、售公羊,进小羊、出大羊,快速周转,饲养技术上严格要求,晚上定时加料,采取早出晚归,中午多休息 ,实施饲草“三贮一化”喂养方式,坚持每天清扫圈舍,同时在牲畜疫情防治方面做到了“勤预防、勤检查、勤治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有林通过科学养殖,羊的繁育数量每年都以60多只的速度递增,2001年--2006年,经过5年的精心饲养,绵羊存栏数已达400多只,年平均净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成了连队的“养羊状元”。

“牛专家”张怀臣

张怀臣是1997年自河南来疆,2003年他依托团场富民政策,用家里所有积蓄买回了团里12头牛,承包了退耕还林地100亩,迈出了私营养殖的第一步。他看中了这片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资源,到2007年,他养牛已达30多头,每年的养牛纯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他通过养牛积累了大量的饲养技术,牛患了常见病,他可自行诊断、治疗。近几年,老人养牛数量始终不少于20头,养殖方法是收购瘦牛育肥,圈养和放养相结合,低来高走,廋来肥走,速养速出,快速滚动。每头牛的繁殖圈养不超过两年,育肥不超过5--6个月就出售。从2006年至今,连续两年被团评为“自营经济先进个人”。

“车老板”陈鲁杰

新职工陈鲁杰是六连一名依靠农机作业率先致富的“自营经济明星”。1999年,团场实行国有农用机车作价归户,在机遇面前,陈鲁杰瞄准机会,和别人以12.4万元买下了六连的铁牛55型机车及所有农具。为了尽快掌握机车的各项操作技术,他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学习,订购了大量农机技术书刊,刻苦钻研,积极求教,靠着自己一股决心和韧劲,很快就掌握了机车的操作、修理、保养等技术。为了增强机车服务作业信誉,农忙期间,陈鲁杰始终保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服务于民,严格按照团场农田机耕作业标准操作,机车发生故障,不分昼夜,当场解决。他既是老板又是驾驶员,对机车坚持勤保养、勤检查,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很快就赢得了职工的信任。艰辛的汗水没有白流,至2002年,仅三年时间不仅还清了购买机车的欠款,还落下了3万多元,加上承包棉花收入,全家收入达5万多元。可观的收入增强了陈鲁杰进一步拓展业务的信心,2004年,他又购买了新型配套农具,每年春播期间就净挣3万多元,全年收入达6万多元。陈鲁杰成了团场闻名的“车老板”。

党员致富带头人事迹篇二 篇4

张中美,男,41岁,中共党员,沅陵县借母溪乡借母溪村委会委员。从20xx年开始,他带头发展生态养蜂业,致富后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采花大盗‛、‚美蜂王‛;先后多次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表彰。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积极学习,练就养蜂真本领张中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借母溪自然保护区杉木洞组,为人勤恳,做事有责任心,20xx年被保护区管理局聘为巡护员。

巡山时,他注意到保护区花期长,蜜源丰富,基于自己的养蜂经验,敏锐捕觉到发展养蜂业是一条好路子,于是萌生了大力养蜂的想法。

几年前,借保局领导从保护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在保护区发展养蜂业的构想,力求为保护区经济树立良好典范。张中美积极响应管理局领导的倡议,从20xx年开始,由借保局出资在杉木洞地段进行中蜂试点养殖。由于传统的桶式养蜂法不利于提高产糖率,他于是改用采用箱式养蜂法。中蜂爱分蜂,不易维持强群,特别在流蜜期,容易发生分蜂热,给蜂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起初由于没有经验,在蜂群过箱时,他有时被蜂蛰得鼻青脸肿,产糖效果也很不理想,这引来不少人的议论,一年下来,他甚至有点泄气了,在借保局及乡政府领导的鼓励下,不服输的他买来专业书籍自学养蜂技术,并通过借保局与江苏、福建等外地一些大型蜂场取得联系,虚心吸取别人的养蜂经验。经过近两年的细心摸索,他逐渐掌握了选用能维持强群的优良蜂种及时更换老蜂王的技术。在流蜜期前半个月,用新女王或新产卵王替换老王,同时,加强造脾;在繁殖期,抽强群的老脾补给弱群;在大流蜜期,从强群中抽出带蜂的封盖子脾,补给弱群,掌握这些技术以后,‚蜂王‛就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分蜂热了,产糖效率随之大大提高。

二、帮扶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

20xx年市委扶贫工作队及20xx年中国远洋集团扶贫工作组的进驻,给张中美的生态养蜂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他大胆创新,借鉴外面的先进经验,花费3万多元购买了3台蜂蜜浓缩机,加快了品牌包装力度。他的蜂越养越多,蜜越产越好,名声不胫而走,很多单位争着下订单,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他养有中蜂150箱,年产蜂蜜2000多斤,年收入近5万元。自己富裕了,他没有忘记带领乡亲们致富,乡亲们也纷纷向他学习箱式养蜂技术,他从不保守,每次都十分热情地到请教者的家里去传授经验,人们都戏称他为‚采花大盗‛,甚至流传起‚喝蜜要喝忠美牌,天然纯正家家买‛的游行语。目前,在张中美的示范带动下,借母溪村村民养蜂户达50户以上,发展中蜂养殖1000多箱,年产值在40万元以上,并成立了借母溪中蜂养殖协会。有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扶助,张中美对在保护区发展生态养蜂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踌躇满志,说:‚有人叫我‘采花大盗’,也有人叫我‘蜂王’,我认了,我的名字叫‘中美’,命中注定要和中蜂结下‘美缘’,只要能酿出好蜜,带动保护区人致富,我愿一辈子当这个‘大盗’和‘蜂王’。‛

三、紧贴市场,瞄准未来绘蓝图

张中美用实践证明,在保护区内发展生态养蜂产业是极有前景的,一是保护区范围大,区内蜜源丰富,生产的蜂蜜营养价值极高,蜂蜜供不应求;二是养蜂成本不高,见效快,易发展;三是蜜蜂采花授粉,养蜂可以优化生态环境。

五是加大对产品的管理,形成一定规模以后,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注册商标,创建借母溪天然蜂蜜品牌,为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奠定基础。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篇5

李XX,男,现年34岁,河北省XX市XX县XX村镇段旺村人。1987年8月至1991年7月在XX县XX村镇乡中读初中,1991年8月至1994年8月在XX县职教中心学习,1994年9月至XX年9月,任XX县北方绿龙林果苗繁育基地总经理,XX年10月至今,任XX绿龙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XX出生在一个“林果世家”,父亲李桂林是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早在中学阶段李XX就能辩认苹果、梨、枣、草莓等十几个树种中的几十个品种,了解每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对嫁接、修剪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管理技术也有了初步了解。特别是在职教中心学习林果专业三年中,经验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土壤及肥料成份、各元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生长机理及生理活动有了更深认识。职教毕业后,回到自家公司(北方绿龙林果苗繁育基地),依靠自学并多次参加各种培训班,在理论上达到了大学水平。工作上致力于各种果树、花卉、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取得了娇人业绩。自己负责的园区被河北省林业厅命名为“优良苗木繁育基地”,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期间,代表公司接待了包括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泰国等30多个国内外考察团,并作为中方代表进行了技术交流。

在李XX的勤奋和努力下,基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XX年10月在基地依托下成立了注册资金200万元的XX绿龙园林有限公司,李XX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现有土地1000多亩,固定资产投入800多万元,是集科研、生产、良种苗木繁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科研单位、经济实体。并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石家庄果研所、河南郑州果研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各种果树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公司先后引进140多个优良果树品种,引进扩繁30多个绿化树种,年产苗木100多万株,多种穗条300多万条,年销售额140多万元,带动农户XX多户,成为河北省规模较大、品种较齐全的个体苗木繁育公司。在李XX的带领下,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杏树、李子树种资源苗圃”、“XX县高效农业示范园”、“河北农大教学实验基地”、“中国-意大利甲基溴土壤消毒技术实验基地”。并获得“优秀民营企业”、“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XX市龙头企业”和“全省质量信得过苗圃”等多项荣誉称号。

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篇6

1997年,35岁的在市水泥厂干业务员,因厂子经营不善,面临困境,要下岗一批工人,主动要求下岗,自愿为厂里分担困难。下岗不落志,再闯就业路。回到自己的家乡——市区街道烟墩岭村,当时村里有一个面积100亩的大茶园,决定公开招标承包,以价格高出四个竞争对手5000元而一举中标。中标后,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家庭压力,百亩茶园的重担全靠一人挑。二是资金压力大,承包费每年5.4万元,税金1万余元。三是茶叶销路难,既没关系又没门路。四是茶园管理、茶叶炒制是难读的两篇文章。这一连串的压力压的她透不过气来,她曾萌发过打退堂鼓的念头。关键时候,她丈夫的支持鼓舞了她,人生在世,如果没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没有敢为人先的品质,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路是人走出来的。她坚定信心,背起铺盖,带着煎饼,吃住到了茶厂。为了5.4万元的承包费,她倾其所有,又东凑西借总算凑齐,并贷款6万元用来添置设备和用作流动资金。白天,茶园就是她的家,晚上茶园管理书籍成了她的伴,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茶叶的生产与炒制及包装技艺。打品牌,抓质量,重信用。先后注册了“”、“凤眉”两大品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质量上狠下功夫,用良好的商业信誉,很快赢得了市场的认同。承包网头一年,“”、“凤眉”茶就名声在外,供不应求,茶叶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1998年获纯收入8万余元。从下岗到再就业仅一年时间,就已初战告捷,但她没忘记和她一起下岗的姐妹们。在用工上,她立了一条规矩,只要是下岗职工,都优先使用。1998年,她聘用了下岗女工在茶园采茶的就有21人,1999年又安排下岗女工15人。只要下岗职工愿意到她这里来,茶场的大门对他们永远是敞开的。茶园的经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她经常走出去看,请进来教,把茶叶生产、炒制、包装精深水平学到家、用到手,永不满足现状。她说,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市场制高点。“绿色食品”、“无公害”,是茶场的新名词,茶场在街道办事处积极引荐和科学技术局的多次论证下,通过技术引导、资金扶持,建立起了市第一块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基地的茶产品在技术监督和食品卫生等部门的质量抽检中,各项理化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发个短信随意喷灌茶园,这在茶场,已不是梦想。茶场成功开发出茶园节水喷灌自动化控制系统,即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适宜的灌溉技术相结合,根据土壤湿度,由手机发出信息,通过电脑下达到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从而实现了自动喷灌。该系统的开发应用目前国内领先。使用该技术不仅能达到节水的目的,还可有效改善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可使茶叶亩产增加30%,节水47.4%,每亩年省工3人,每亩年增收3430元。茶场通过不断吸收消化新技术,经济效益连年创新高,近几年纯收入达60万元。茶园成为全街道茶叶“样板园”,被列为区级“巾帼科技示范园”,成为市唯一一家“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她本人在1998年还当选为市区六届政协委员,被区妇联授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脱贫致富带头人事迹 篇7

金菊芳, 榆中县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过去的10年间, 她不断探索暖棚养猪新方式, 引领高崖镇树梓沟村全体村民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黄金大道。

白手起家的女能人

走进金菊芳的家, 一院崭新大瓦房、家中齐全的家电, 无不展现着主人富足的生活。

1996年, 年仅22岁的金菊芳嫁到了树梓沟村。由于家里穷, 她只能远走他乡, 靠打工贴补家用。但金菊芳的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她坚信, 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 一定能闯出一条致富的道路。打工期间, 金菊芳积极接受新事物,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自身能力和认识得到了不断提高。

2002年回乡后, 金菊芳决定留在村里和丈夫一起自主创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 他们凑钱买了一辆农用车拉沙, 每车5元。辛苦一年下来, 赚的钱却很少。

“全村每年种植的双垄沟播地膜玉米有120多hm2, 面积大、产量高, 能不能借助这一优势发展养猪产业呢?”金菊芳心想。

2003年, 经过前期市场调查, 金菊芳借了3 000元, 买了6头小猪崽。6个月后, 第一批生猪顺利出栏, 除去各项投入后, 赚了3 000多元。拿到这笔不算丰厚的收入后, 金菊芳兴奋得几乎整晚没有睡着。

从那时开始, 金菊芳踏上了一条养猪致富之路。到2013年底, 金菊芳已建成标准化暖棚猪舍12座, 年出栏生猪500余头, 存栏450余头, 年收入达到35万元。

致富路上的“小学生”

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子, 到如今的致富能人, 金菊芳究竟靠什么取得成功?熟悉她的人都说, 金菊芳有着一股钻劲、一股韧劲和一颗热心。

在壮大暖棚养猪产业发展过程中, 金菊芳深刻认识到, 养殖不单凭勤劳, 还需具备一定的养殖专业知识。

为此, 她开始自学养殖技术知识。家中摆放的《怎样办好农家养殖场》《养猪技术指南》等专业养殖书籍, 金菊芳已记不清阅读过多少遍。从报纸、网络、电视到学习班, 她不放过任何一种“充电”的途径。

一边学习, 一边总结经验。金菊芳掌握了如何配制饲料、母猪繁殖技术、疫病防治等养殖知识, 找到了一套有效的养殖方法, 成为高崖镇有名的养猪专家。

致富路上, 金菊芳还不断了解政策动态, 把握机遇, 扩大养殖规模。

2009年, 她申请巾帼致富小额信用贷款2万元, 新建造猪舍4座, 购买仔猪52头。2010年, 金菊芳又抓住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办理机遇, 新建高标准暖棚两座, 购买优良仔猪85头。2012年, 她凭借良好的偿还能力和信用度, 再次申请了8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 用于壮大养殖规模。

带动乡亲同发展

高崖镇树梓沟村为榆中县南部山区村, 干旱缺水, 群众生活普遍困难。在致富路上, 金菊芳始终把“一家富, 不算富, 大家富, 才真富”的道理挂在心上, 帮助村里其他群众发展暖棚养猪。

村民魏转丽的丈夫身体残疾, 两个女儿都在上学, 一家人的生活全靠魏转丽种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看到这种情况, 2010年, 金菊芳帮魏转丽买了几头猪, 手把手教她养猪。

在金菊芳帮助下, 魏转丽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全家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 并于2012年盖起了五间新瓦房。魏转丽说:“如果没有金菊芳的帮助, 我根本不敢想还能住进新房子。”

在树梓沟村, 像魏转丽这样在金菊芳带动下靠养猪富裕起来的村民还有很多。这些年, 金菊芳把自己所掌握的养猪本领一一教给村民, 还把自己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经验无偿与大家分享。

有些人说她“傻”, 给竞争对手传授宝贵经验。她却说, 自己在养殖道路上走过弯路, 吃过亏, 不想看着乡亲们也重蹈覆辙。

在金菊芳的“传、帮、带”下, 树梓沟村舍饲养猪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到2013年底, 全村198户中, 养殖户已达107户, 年出栏生猪2 500多头, 养殖收入达440余万元, 人均增收2 100多元。

经济收入增长了, 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家家盖起了新房, 有的还买了小轿车, 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付文星:老区茶乡致富带头人 篇8

罗坑镇是革命老区,也是曲江三大瑶族群众聚居地之一。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历届镇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摸索让群众致富的好路子,最后将发展目标锁定在罗坑茶产业化上。近年来,罗坑茶“一乡一品”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初具规模,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瑶汉群众走上种茶致富路。

付文星就是罗坑茶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致富带头人。初冬时节,笔者来到了大山深处的罗坑,采访了这位“种茶明星”。

1995年高中毕业后,付文星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深圳特区。在一年多的打工日子里,他的工作时断时续,收入也时高时低,算下来每个月才500多元的收入。打工并不能致富。经过认真思索,付文星决定回家乡种罗坑茶,走勤劳致富的路子。

罗坑茶历史悠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其发展的轨迹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据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岭南茶产于韶州”。清代进士黄培嵘等人编修的《英德县志》中记载:“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香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韶州府志》中记载的:“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色红味醇,经宿不变”。罗坑茶浓醇回甘,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于清代就由外地茶商收购,销售至广州、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台地区。

付文星的父母长期以来一直在种植罗坑茶,种植面积约有8亩。付文星回到家里,将自己选择留在家乡种茶的打算告诉父母,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第一年,付文星就将罗坑茶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种植了当时比较畅销的云南绿茶品种。

当时,罗坑镇党委政府逐年加大了对罗坑产业化扶持力度,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茶叶生产经营培训班,并从本省市和外省请来专家教授讲课,向当地的罗坑茶种植户传授茶树种植、管理以及摘茶、制茶、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使当地罗坑茶种植户的生产经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付文星也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培训班。付文星说,自己认准了种茶的路子,就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种植罗坑茶上了。听到外地有培训班,他也赶过去参加,生怕漏学了一点点的种茶知识。通过勤奋学习,加上在生产实践中认真摸索,虚心向有经验的茶农请教,付文星掌握了过硬的茶叶种植本领,成了种茶的行家里手。

在扩大规模的第三年,新茶树可以采摘茶叶了。当年茶树长势好,产量特别高,卖茶青的收入就达4万多元,付文星因此增强了种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003年,付文星继续扩大种植生产规模,引进了当时销路很好的铁观音茶苗和台湾翠玉茶苗,将种植面积又扩大了一倍,茶树总种植达到40亩。

现在,付文星一年的茶青产量达2万斤,总收入约13万元。付文星将笔者领到了他即将搬迁入住的楼房前,高兴地介绍新居的有关情况,以及对未来的生活、生产的畅想。他计划,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继续引进优良品种,逐步扩大罗坑茶的种植面积,总面积要达到100亩以上。

付文星种茶致富,村里的群众看在眼里,在1997年村委换届中选举他担任了村委会委员。担任村委干部后,付文星深感责任重大,下决心要带动周边的群众尽快地富裕起来。

付文星告诉笔者,罗坑茶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种植罗坑茶致富之路大有可为,设想尽可能地将自己掌握的罗坑茶种植生产技术传授给群众,让他们也走上这条富裕之路。当笔者问到种植罗坑茶的群众多了会不会影响他的茶叶销路时,付文星表示,罗坑镇已引进一个很有实力的茶叶公司,专门负责对当地群众生产的茶青进行专业加工。当地茶农只管生产茶青,该公司保证收购,不用担心销路问题。扩大种植规模只会形成规模优势,种植规模太小反而影响生产经营,种植罗坑茶的群众越多越好。

付文星长年聘请周边的群众帮忙茶叶的种植管理和采摘,少的时候有五六人,多的时候达二十多人。付文星说,请群众帮忙,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增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学到技术。

对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提出的问题,付文星总是耐心作出解答。若有群众来采摘茶籽、剪茶树枝嫁接等,他则一律免费提供。大坑村的邓周华,受他的影响,也参与到种植生产罗坑茶的行列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邓周华的罗坑茶种植面积也达到30多亩,一年收入过10万元。

革命老区罗坑镇的罗坑茶产业化之路,造就了今天的付文星,也造就了许许多多像付文星一样的“种茶明星”,带动老区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

上一篇:《笋芽儿》的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考察调研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