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类医学影像技术类

2025-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疗类医学影像技术类(推荐8篇)

医疗类医学影像技术类 篇1

一、X线

1.X线的物理学基础

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X线本质和特征,X线强度,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线的吸收与衰减。

2.X线影像的形成及像质量评价

对比度、清晰度、颗粒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X线影像的评价方法。

3.数字X线技术

数字X线技术的兴起、发展、数字影像的形成,CR和DR系统的构成、成像原理,数字影像技术的高级临床应用。

4.常规X线检查技术及其影像标准

X线摄影基础知识,常规部位X线摄影体位及标准影像所见,乳腺摄影检查,X线造影检查。

5.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激光热成像胶片的构成、种类。6.辐射防护的原则与标准,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常用的量和单位。

二、CT 1.CT检查的优缺点,各代CT的结构特点,CT的发展趋势,CT的成像原理,CT机器的结构(X线发生装置、检测装置、机

第 1 页

械运动装置、计算机设备、图像显示和储存装置),CT图像的重建函数、算法、卷积、内插,单层螺旋CT的扫描特征、图像重建方式、优缺点,CT影像的评价处理,CT灌注技术,CT透视和电子束CT的工作原理。

2.CT的数据采集,CT值的定义及人体各组织的CT值,CT窗口技术,CT常用术语,多层螺旋CT的优点、图像重建方式;CT的常用检查技术(常规扫描、增强扫描、定位扫描、CT血管成像、心脏成像);CT检查的准备(患者准备、机器准备、程序选择、对比剂准备);颅脑、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的CT检查技术及横断面解剖,颅脑、颈部、胸腹部的CTA成像;胸腹部的增强扫描;影像CT图像质量的因素(射线源、几何因素、重建算法、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噪声);图像后处理的方法(MPR、MIP、VRT、SSD、CPR、CTVE);CT的辐射特点和防护方法。

3.专用型及研究型CT的发展、延伸(移动CT、微型CT),CT的其他应用技术(目标扫描、超薄层扫描、重叠扫描、高分辨率扫描、定量测定),CT透视和电子束CT的工作原理。

三、MR 1.核磁共振成像的起源及定义,成像特点。原子核共振的特征,核磁弛豫。人体组织的MR信号特点,病理组织的MR信号特点,核磁共振检查的优缺点,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 2 页

2.核磁共振磁体系统的组成、类型、磁屏蔽,匀场及匀场线圈,核磁共振梯度系统、射频系统。核磁共振信号采集、图像重建、图像显示及主控计算机系统,核磁共振设备的平台技术(HD、TIM)。

3.脉冲序列的构成特点及基本参数:自旋脉冲序列、反转脉冲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平面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

4.核磁数据采集方法及空间定位方法,磁共振检查中的并行采集技术、磁化传递技术、化学位移成像,核磁共振磁场的生物效应,环境与磁场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5.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参数:层厚、层数、层间距、扫描野、矩阵、门控技术、重复时间、回波时间、反转时间、翻转角。

6.颅脑、垂体、鼻咽、脊柱、腹部各脏器的成像技术。熟悉眼眶、颞颌关节、耳部、口咽、喉部、胸部、乳腺、四肢关节及MRU、MRA的成像技术。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7.磁共振对比剂的增强机制,磁共振对比剂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8.核磁共振的照明、液氦及水冷系统。核磁共振影像的质量及其控制。

四、DSA 1.DSA的诞生与发展,DSA的临床应用特点,DSA的设备构成,DSA的成像原理,DSA的减影方式,成像方式的选择(IV-DSA、第 3 页

IADSA、动态DSA)。高压注射器的构成、工作原理、注射参数设定。

2.DSA的图像处理(窗口技术、空间滤过、再蒙片与像素位移、图像的合成与积分、补偿滤过、兴趣区处理)。

3.DSA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DSA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器械选择,DSA手术的感染控制。对比剂的分类、副反应及其作用机理。

4.头颈部、心脏冠脉、胸腹部及四肢的血管造影技术(相关血管解剖,技术要点,图像优化处理),介入放射学(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灌注技术、栓塞术、成形术与支架术、穿刺活检术、灭能术、引流术)。

5.DSA诊疗活动中的辐射照射及防护措施,DSA图像的形成、储存,图像评价方法(对比度、分辨率、噪声)。

6.非晶硒平板探测器、CCD平板探测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DSA设备及新技术的展望。

医疗类医学影像技术类 篇2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全科医疗,医学信息标准,信息集成

0 引言

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传统医学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需求,逐渐向基于标准化数据的电子健康档案集成平台发展[1]。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标准化数据元组构建健康档案文档,并进行存储和传输[2]。如何与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共享是目前医学信息集成发展关注的焦点。

电子健康档案集成平台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接口规范的问题[3]。全科医疗作为社区基础医疗最佳的服务模式[4],是电子健康档案重要的数据来源。但目前国内区域全科医疗信息系统仍然作为独立的模块,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

1 相关医学信息标准

1.1 IHE XDS

医疗健康信息集成规范(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IHE)是基于现有的医学信息标准制定一系列技术框架,解决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信息集成问题的规范[5]。其中跨机构文件共享(Cross 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XDS)是该集成规范中ITI技术框架中的一种集成模式,它的核心架构是基于eb XML规范的文档注册库来保存文档的索引信息[6]。XDS架构具有文件格式多样,不影响原有系统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机构,不同类型医疗文件共享的要求。XDS由基于IHE角色事务的单元组成[7],XDS集成模式包括文档源、文档库、文档注册库、文档用户、病人标识源等五大角色及角色之间相关ITI事务。其架构图如图1所示。

1.2 HL7 CDA

临床文档架构(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CDA)是由HL7组织针对临床文档交换而制定的规范,主要用来描述临床文档结构和语义[8]。基于XML技术编码实现,整个文档使用<Clinical Document>作为根元素,具有可扩展、分层次、分等级等特点[9]。该规范对患者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临床数据进行定义及约束。文档内容由文档头和文档体两部分组成,文档头规范文档分类。文档体遵从文档规范要求,可以是结构化内容,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文本文件,是实际需要共享的数据。

2 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

2.1 需求分析

结合国内相关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将电子健康档案文档架构划分为五层主要内容,自上而下分别是:健康档案文档,内容模块,数据元组,数据元,值域。其中健康档案文档是该架构的最终体现形式,数据元是最小化单元,值域是数据元的约束。目前国内将健康档案划分为基本信息、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六个部分,总共33类健康档案文档[10]。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架构,在全科医疗诊疗中产生的健康体检报告和门诊诊断记录是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数据来源,需要提交至电子健康档案中,供其他医疗机构对文档信息进行查询。综上,全科医疗信息系统与电子健康档案的集成需要实现XDS技术架构中的文档源、文档用户角色及与之对应的提交注册文档事务[ITI-41]、查询文档事务[ITI-18]、获取文档事务[ITI-43]。

2.2 系统架构

本文设计的全科医疗信息系统与电子健康档案集成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数字化全科诊断系统基于Linux系统开发,采集并实时显示生理参数数据(血氧,脉率,血压,体温,血糖,心电等)。全科医疗信息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记录患者就诊、处方用药、健康体检、健康检测、趋势图等信息,并基于网络或者USB与数字化全科医疗诊断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此外,基于IHE XDS架构和HL7 CDA标准实现与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集成接口。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文档源角色实现

XDS架构中文档源角色实现共享临床文档,实现流程包括:生成共享临床文档,构建文档元数据,患者信息注册,文档提交注册事务。

生成共享临床文档:门诊就诊摘要文档是产生于门诊诊断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门诊诊疗信息进行筛选,从而生成符合CDA标准的共享文档,它是衡量居民健康和疾病情况的重要依据。门诊就诊摘要文档内容描述如表1所示。

①文档头:按照HL7 CDA R2文档规范,各个元素的取值在CDA文档规范中也有明确的约束,<Clinical Document>元素作为CDA根元素<record Target>包含患者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等。<author>包含日期,医生姓名及所属单位等信息。<custodian>描述共享文档所属单位的信息。<authenticator>包括文档生成日期、审核医生姓名及所属机构等信息。

②文档体:文档体位于<Structured Body>元素之间,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针对每个章节以<component>元素进行分割,以区段<Section>为具体描述,使用区段包含的<act>、<organizer>、<encounter>、<observation>子元素对文档进行结构化的设计,并对子元素的code属性进行LONIC编码[11],增加系统对文档的解读性,以达到可机读医疗文件的要求[12]。门诊就诊文档详细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

成人健康体检文档是对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结果的汇总报告文档,文档头与门诊就诊摘要相似,其文档体规范包括社会史、体格检查、体检结果、健康指导等。根据CDA R2规范要求,详细设计如图4所示。

构建文档元数据:提交注册元数据文档以<Submit ObjectsRequest>元素为根元素涵盖整个文档,根据XDS文档规范要求,内容元素包括Document Entry,Submission Set,XDS Folder,Relationships四部分,分别对应Extrinsc Object、Registry Package、Registry Package、Association元素,这些元素是元数据进行查询索引的核心属性,每个属性通过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进行标识。提交注册元数据结构如图5所示。

患者信息注册:在XDS文档共享架构中,患者唯一的身份标识是整个信息共享过程的基础。因为不同医疗机构采用不同的标识符(PID),因此需要PIX管理器通过PID索引管理机制,生成患者唯一识别标志(PUID)。系统向XDS Patient ID Allocation Service提交患者信息注册请求,选择相应Assigning Authority生成患者PUID。

文档提交注册事务:提交注册文档集事务实现过程分为三部分:①定义提交注册文档集请求类,包含操作属性定义、文档元数据定义、IHE文档类定义等。②采用WCF架构中的Message通信单元,创建文档提交注册请求消息及返回结果消息。③引用XDSRepository服务类创建文档库角色,调用Provide and Register Document Set()方法实现文档提交注册事务。部分实现代码如图6所示。

3.2 文档用户角色实现

XDS架构文档源角色实现流程包括:查询文档元数据构建,查询文档事务,文档获取。

查询文档元数据构建:查询文档元数据以Adhoc QueryRequest元素包含整个文件,在Adhoc Query元素节点中传入查询条件,获取满足条件的查询文档结果。元数据结构如图7所示。

文档查询:文档用户请求查询就诊信息,系统向文档注册中心发送查询文档事务,使用PIX进行文档查询操作,将符合条件的文档元数据返回给系统。

文档获取:系统根据返回的元数据中的存储位置和文档唯一标识,向文档库发送提取文档事务,获取所查询的文档结果并解析预览。

定义文档查询XML文件类,同样基于WCF架构创建文档查询请求和返回结果,使用XDSRegistry服务类模拟电子健康档案中的文档注册中心角色,调用Registry Stored Query()方法,实现查询事务。解析获取返回元数据的repository Unique ID、document Unique ID、home Community ID,调用Retrieve Document Set()方法实现获取文档事务。事务部分实现代码如图8所示。

4 测试验证

为了验证系统满足XDS技术框架规范的相关角色事务规范,本文采用CDA Guideline Validation和IHE Gazelle工具对构建的CDA文档、文档元数据进行了测试,同时基于IHE公共事务服务进行了事务提交验证。其中CDA Guideline Validation是由NIST、IHE组织等联合建立,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测试工具;IHE Gazelle是IHE Europe制作的一套工具,用以代替原有的kudu测试系统,两张测试工具都具有良好的公信力。本文以门诊就诊摘要CDA文档验证及提交注册文档集事务验证为例。

CDA文档验证:在CDA Guideline Validation测试提交界面中选择验证文档类型为CDA R2,验证等级为验证错误,警告和提示信息,显示验证结果如图9所示,验证状态为Complete,没有任何错误和警告,验证结果表明生成的CDA文档符合HL7 CDA R2标准。

元数据验证:在IHE Gazelle测试网页中选择基于用户界面的XDS Metadata Validator验证工具,提交生成的元数据文档,验证模式基于IHE XDS.b的提交注册文档集请求,验证结果如图10所示,验证结果通过,表明该元数据文档满足IHE的规范要求。

提交注册文档集事务验证:在IHEXDS框架测试网站中下载NIST文档共享测试工具的开源镜像副本,在本地虚拟机中搭建Public Registry Server,配置测试系统IP为本地局域网内地址,启动Repository服务,设置Endpoints为XDS.b框架下的提交注册事务端点:http:∥192.168.0.119:9080/tf6/services/xdsrepositoryb。系统遵从Affinity Domain配置要求生成共享文档元数据,向公共注册服务提交事务请求,返回提交注册结果如图11所示,表明提交注册事务成功。

以上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基于IHE-XDS和HL7CDA设计实现的全科医疗信息系统,能够满足HL7CDA文档规范和IHE文档共享架构的角色事务要求。

5 结束语

随着社区基础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全科医疗信息系统与电子健康档案集成平台之间信息集成也将成为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HE XDS及HL7 CDA等医学信息标准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实现及测试验证。验证表明该方案满足信息集成规范,可以帮助全科医疗信息系统摆脱信息孤岛的困境,实现与电子健康档案或者其他医学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电子健康档案集成平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小玲,薛颜波,宓林晖,等.基于HL7标准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4(9):66-69.

[2]孟海滨,李立,王惠淑,等.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策略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2012.

[3]张远鹏.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台的方案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8-9.

[4]梁万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J].中国学校卫生,2004(2):252-256.

[5]杨宏桥,刘希华,卜海兵,等.IHE标准下的数字化医院集成及实现机制研究[C].2009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2009:222-225.

[6]尚文刚,吴华,赵斌.基于HL7和IHE-XDS医院通用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243-246.

[7]谢秀秀,郑建立,刘颖慧.IHE XDS电子病历文档注册库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6):645-649.

[8]Dolin R H,Alschuler L,Boyer S,et al.HL7 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Release 2[J].J Am Med Inform Assoc,2006,13(1):30-39.

[9]徐静,周毅,森干,等.基于CDA的临床数据中心文档构建及XDS共享模式研究[C].2013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海峡两岸医院信息化论坛,2013.

[10]杨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文档架构与数据元组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11]王雯璟,沈绍武.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应用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78-80.

“精准医疗”引发医学革命 篇3

这一计划将如何改变目前的就医模式

如果人们能够深刻了解自己的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那么对疾病的预测,特别是疾病易感性的预测将得以实现。首先,人们会被告知未来可能患有某些疾病,以便更好地进行预防。其次,一旦患有了某种疾病,其诊断将会非常容易;诊断后的用药,将针对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制定,每个病人将得到最合适的药,并在最佳剂量和最小副作用,以及最精准用药时间的前提下用药;对疾病的护理和治愈后的效果也将得到准确的评估和指导。

用奥巴马的话定义“精准医疗”,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治疗。而且要次次如此。” 他描述的这种场面,是目前的医疗体系无法实现或者很难实现的,实现它的过程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医疗模式,因此,说“精准医疗”是一场“变革”并不为过。

美国“变革”前的长期筹备

看似突然爆发的“变革”,其实已经有了长期的积累和酝酿。可以说,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等多个大型基因组研究计划,再到这次的“精准医疗计划”,美国人在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向“精准医疗”迈进。

从技术准备角度来看,“千元基因组”已经实现,生物技术在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支撑医疗领域的技术能力也在迅速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

从社会角度来看,人们越来越接受基因检测的结果,已经有像GenetWorx或者Quest Dx此类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出现,23andme公司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支持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的高端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出现了像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这样的开展基因检测和预防性手术的案例。

从法律和保险体系来看,已经有人开始用遗传研究作为保障自身权益的依据。2014年3月19日,有美国夏威夷民众发起对制药企业市场行为的诉讼,起因是该企业隐瞒了心血管疾病药物“波立维”对该人群无效的信息,“波立维”在东亚和太平洋岛居民身体中代谢不足,因此无法起效,而企业隐瞒了这一信息,造成大量患者滥用该药物,增加了经济负担。2014年5月2日,发生了“加利福尼亚州临床实验室协会”诉“美国国民健康服务机构HHS”的“当地保险承保范围”案,投诉讨论了两大医保管理承包商Noridian和Palmetto GBA的“当地保险承保范围”(其中包含遗传检测),其中未能保证基因检测让人们获益的条款。这两起事件的发生表明,遗传和基因组信息的使用已经遇到法律和保险体系滞后的障碍,需要改变。而人们已经开始争取自己的遗传信息在临床上的使用权利。

对医疗行业而言,从医疗管理机构到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多方面都在慢慢发生变化。

一是疾病分类的转变。在医疗行业中,每一种疾病都有与其对应的唯一代码,从而完成对不同人的不同疾病的统一记录。“国际疾病分类”(ICD)就是这些代码的官方管理方式。我们日常看到的诊断报告,在中国的医院里,是由医院的“病案科”完成将手写或者电子的诊断书转化为代码进行保存和管理的事务,病案科所遵循的规范就是“国际疾病分类”。该分类目前已经到了第十版,如果能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增加遗传检测相关分类,将推进疾病分类往遗传和基因组水平的精准分型和管理方向发展。

二是专业术语的更新。2014年2月,“美国分子诊断评估计划”表示支持美国医药协会(AMA)提出的“当今程序术语”(CPT),为个体化医疗所作出的努力。截至目前,美国医药协会的“当今程序术语”中已经有101个遗传检测术语。AMA将推荐遗传检测术语进入“国际疾病分类”术语,从而促进遗传检测诊断方法的创新,以此提高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三是从业人员标准提升。2014年11月,美国护理联盟(ANA)的专业化标准已经覆盖遗传/基因组领域,在护理相关的学科或专业中建立了遗传和基因组的基本信息,其中规定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将遗传和基因组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向服务对象示范遗传和基因组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性。

就连临床诊疗原则也因此发生了动摇。美国的医学研究所(IOM)在2015年2月26日的“展望”中提出,基于证据作出判断,是基因组技术进入临床使用的一个重大障碍。在这份文件中,列出了最新的7个独立撰写的评论,探讨基因组测序进入临床应用的案例,研究了实施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政策问题和实施证据。这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医学诊断的基础——必须基于大量人群的数据才能作为治疗依据,而很多罕见的遗传病不可能收集足够多的病例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而遗传检测本身提供的证据,已经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此外,美国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协作组(CPIC)的临床决策实践,已经包括遗传药理学和基因组药理学数据库(Pharm GKB),CPIC的在线访问和教育指导方针的制定,工作流程的描述和开发代谢通路算法的努力,开发综合的表型、基因型、药物对应关系表,定义、开发和维护用户的药物遗传学“诊断书”的文本格式的结构等,并为Pharm GKB数据库的公布和更新提供了标准方案。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已经具备了实施的基本条件。跟“精准医疗”有关的几乎所有相关医疗协会,都对遗传和基因组信息进入临床进行了相应准备。一个“精准医疗”的工作流程已经被搭建起来,仅待实践后再进一步丰富。endprint

中国医疗体系还需多方改变

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都已经在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在实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美国FDA有将近1/4的药物要进行遗传检测才能使用。2014年,FDA公布了159个药物/靶点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指导用药。在美国具备临床实验室标准CLIA认证的实验室,均可提供遗传和基因组学诊断服务。中国也在2014年开放了二代DNA测序试点实验室,开放了无创产前诊断、遗传病、肿瘤等方向的基因组学诊断。但是,中国目前的医疗系统,实际上还没有为“精准医疗”的到来做好准备。

医疗信息记录:对“精准医疗”而言,医疗信息记录将按照高水平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样本规范来收集记录,除了现有医疗记录里需要提供的病人基本信息外,还要提供三代的家族病史,患者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身份,饮食习惯、运动和生活习惯等等,并且与可穿戴设备提供的相应生理信息相结合,以确认更加准确的生活习惯信息。而与其它影像学数据的结合,则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将心血管病相关的基因信息与心脏CT影像指标相结合等,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者与医护人员的互动结合。

电子病历系统:目前的病历系统,是不包含遗传和基因组检测一项的,既然用药须基于基因,那么电子病历系统无法检索基因检测结果,也就无法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用药。我们需要在现有电子病历系统中,统一添加此内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做别的检测项目,比如血常规,CT等,常常需要拿着一家医院的检测报告到另外一家医院就诊,或者过了一定的时间可能就要重新做检测。而遗传性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可能一生只需要检测一次,便可以终生使用。那么,医生是不是应该随时可以接入病人的基因组数据,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呢?当然需要,但是目前的病历系统,是不支持如此这般随时获取遗传和基因组信息的。

医生下单系统:目前尚没有支撑医生开具“遗传和基因组学诊断”的系统,因为通常需要检测的相关基因有很多,比如肺癌相关基因就包含AKT1、 BCL2、CDH1、CDKN2A、EGFR、NFKB1、TP53、VEGFA等很多个。有些病人可能只需要检查一个基因,但却需要检测极为稀有的突变;而有些病人则需要对不同的基因组合进行检查。那么,医院的医生下单系统是把所有基因都单列出来,还是列在一起?如果都列出来,那么单是肺癌基因就已经有很多种了,明确与其它肿瘤相关的基因加起来还有几百个。这几百个基因如何下单,也是一个难题。

虽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或许简单,但还有些问题更难解决。比如上文提到的EGFR基因突变,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是18到21号外显子的突变,因为这些突变跟治疗的关系已经研究得非常明确,而其它外显子的突变,都可能对EGFR的功能产生影响,继而对用药产生影响。临床上如何使用这些新发现的突变,也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当然,临床上会有一些“共识”出现。然而我们希望通过精准医疗计划能够实现的,是基于“大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共识”,这样的数据,将真正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用药指导。

药物下单系统和持续护理系统:就目前的药物下单系统而言,无须与遗传和基因组信息关联。然而,“精准医疗”所需要的下单系统,是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下单的。首先,查看基因信息和疾病相关性以后,再参照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开具处方;同时,在用药后的持续护理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预盼、发生不良反应后的上报和跟踪、预后和复发等信息,都需要持续进行跟踪,以保证临床上的精准用药,以及科研上基因型和表型结合的准确性。

“精准医疗”IT系统:以上“精准医疗”所需要的信息,都需要IT系统提供支撑。目前,医疗IT系统提供的服务,都无法满足存储、管理、分析这些“精准医疗”数据的能力,而且信息学将在“精准医疗”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知识是“精准医疗”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如何通过IT系统最终实现,是对现有IT系统提出的重大挑战。

小结

医学影像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篇4

一、医疗设备管理

1、在计划购买设备前,科主任及仪器设备的主管人员应充分考虑科室医疗的发展需要,做好调研、论证工作。

2、全科各室(X线、CT、超声)医疗设备、仪器、手术器械等均由科主任委派专人负责统一清领、报损、销帐事务及保管总帐册和分户帐册。

3、科内仪器设备应同意建立分户帐卡,做到帐帐(院设备科、器材科与放射科帐)、帐物、帐卡相符。

4、大型设备应指派专人管理,从仪器到货、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等过程,都应安排专人到场,协组设备管理部门工作,熟悉仪器的安装过程及操作规程。建立《机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本,要有详细的使用、故障、修理更换元器件品种及数量、线路改动等情况记录,参阅本书科室管理中的有关章节。操作使用人员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操作。

5、大型设备的帐卡和档案资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员变动时,要认真办理清点移交,做到帐卡与物核对无误,帐卡不得涂改或遗失。

6、大型设备应储存一定量的易耗零配件和消耗品,材料物资要求妥善保管,建立换用和消耗情况记录。

7、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还本能力等问题,应由专人在负责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的同时,做好仪器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充分发挥仪器的有效使用期的效益,尽可能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对使用已到寿命、性能指标明显下降且无法修复的仪器,应遵守医疗设备的报废制度,使用科室应及时填写“仪器设备报销调剂审批表”,办理申请报销手续。

二、建立大型设备档案

仪器资料:如产品样本,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其他有关资料。(2)使用管理资料:如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条例、使用和维护记录、定期检查记录。

3、医疗设备检查维修制度

大型设备除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每月检修一次,每隔一年全面大修一次,排除隐患,并按质量控制要求,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稳定性测试。对不符合质量指标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加以校正,保证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各类医疗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检修人员应立即抢修,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进行。

每次检修及定期大修应有详细记录。

医疗类个人英文简历范本 篇5

Address: Suite , No. , Lane , East Hanyang Road, Shanghai

Phone: Mobile: E-mai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2004 - 2006 Had studied at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Kobe Gakuin University, Japan. Had obtained a master’s degree.

2002 - 2003 Had studied Japanese language at Japanese Language School.

Career Experience:

June 2002 - Now Has acted as a senior manager of Medicine Manufacturing Division of a big-sized group enterprise the “China XX Group Corp.” - a subsidiary company directly owned by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mainly handled the following related jobs of project investment in establishing a big-sized liquid medicament manufacture base owned by the group company

l Selection of transfusion product, conduct of marketing research and handling project scheming etc. (the Marketing Division)

matters with partners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project initialization, equipment bidding invitation and technology importation; (the Outsourcing Affairs Division)

l Promo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new product in the stages from the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launching them onto the market; (the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Division)

Had acted as the general manager of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an individual-owned company)

l In charge of overall management affairs of selling the imported medicinal additives on the home market, handle the technical support jobs and those in the finance division.

l Research of medicine-related regulation and study of marketing affairs, as well as responsible for marketing strategy and scheming of work objectives and plans.

医疗系统医学生的自我介绍 篇6

我平时喜欢看书和浏览网络信息,网上能够找到许多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我的性格比较开朗,与周围的同学朋友能够融洽的相处,相信今后一定可以与同事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我以前在**市**医院实习,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对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校学习期间,我对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非常扎实,又经过了一年的临床实习,我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医院住院医师的这个岗位要求。实习期间我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及普外科的疾病进行了重点学习,因此我如果有幸被录用的话,很快就可以融入的科室的工作中。

同时,我也认识到,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所以,这份工作能够实现我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希望在这么多的应聘者中,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献上我最真诚的一面以及个人才能。

医疗类医学影像技术类 篇7

医疗设备的门类极其丰富,分型越来越细,功能的针对性也日趋专业,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极大地挑战着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早期医疗设备的管理主要靠纸质档案和手工操作,档案体积庞大,存放困难,易损耗散佚,检索查阅不便,能提供的设备管理信息服务非常有限。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引入到医疗设备的管理中,使医疗设备的管理方法出现大跨越式的进步,医疗设备卡片的建立、档案编目索引、代码编制与应用为医疗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设备管理技术的规范研究[1]。

2 医疗设备的定义

狭义地讲,医疗设备是指应用于医疗场所,用以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监控或减轻病况的设备;广义地讲,医疗设备不仅仅包括上述设备,而且还包括为患者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病况监控或减轻等医疗行为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及为患者、医护人员营造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康复、工作环境的设备,这是现代意义上的医疗设备的概念[2]。现代科学技术向医疗领域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医疗设备的内涵,也开阔了医疗设备的外延。

3 医疗设备的本征属性

医疗设备的本征属性也叫医疗设备的固有属性,是指医疗设备从设计生产、贸易转运、安装调试到在医疗机构正式使用整个过程中所承载的与设备有关的、特有的、相对固定的信息。根据医疗设备的复杂程度,医疗设备本征属性的内容可能非常丰富,也可能相对比较简单,但所包含的信息项目和类型基本相像,包括一般属性和技术属性两部分[3]。

3.1 医疗设备的一般属性

医疗设备一般属性所涵盖的信息可以对设备进行比较完整的描述,它也包括了医疗设备登记卡的大部分内容,设备管理部门或人员可以通过它方便地对设备进行考察区分,并进行简单的考核管理。

3.1.1 医疗设备的物理属性

设备的物理属性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品质等级、计量单位、组成部件等信息。应强调的是,由于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其物理属性还应包括设备的多媒体信息,如设备与附属机件及附件的照片、拆箱安装现场照片、设备试运行照片以及设备正常运行操作演示的照片与视频等。

3.1.2 医疗设备的生产属性

医疗设备的生产属性涵盖了出厂编号(包括各种附件编号)、生产厂商、设备原产地、生产工厂、出厂日期、生产技术标准、药监部门的生产批准文件等信息。

3.1.3 医疗设备的贸易属性

医疗设备的贸易属性包括:医疗设备的代理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设备价格及经费来源、进口医疗设备的报关信息等内容。

3.1.4 医疗设备的日期属性

医疗设备的日期属性主要包括:购买日期、到货日期、安装日期、启用日期、验收日期、停用日期、拆除日期等。

3.2 医疗设备的技术属性

医疗设备的技术属性通常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操作环境与条件、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操作保养与故障处理快速指南等信息。性能指标包括设备的全部功能列表、主要适用场合、可以辅助使用场合以及达到的技术水平[4]。技术参数是指设备所有能够具备的技术指标,其往往决定或限制设备的性能指标;操作环境与条件主要指为保障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外界工作参数。操作规程是指为保证设备安全、工作正常而必须遵守的设备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规程是指为保障设备安全与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所必须进行的养护及操作方法;医疗设备故障处理快速指南是指设备在工作时,特别是设备出现故障报警状况下,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对照其所列举的故障现象以及对应的紧急处理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快速使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或减小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的简明手册。

4 医疗设备的管理属性

医疗设备的管理属性通常表现为医疗设备的管理档案。医疗设备的管理一般指医疗设备自启用或验收之日起,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对医疗设备进行的所有考察、考核、维护、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及相关档案、数据和数据库等。从这种意义上讲,医疗设备的管理属性主要包括诸如:设备管理编号、管理名称、分类与设备分类号、所属单位、安装地点、设备责任人、使用状态、折旧状态、统计周期定义、质量控制记录、计量记录、维修记录、设备事故(毁坏、丢失等)、淘汰报废管理信息等。

5 医疗设备的统计属性

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对医疗设备各项属性和参数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统计和查询,并输出所要求的各类报表,满足管理工作需要。一般地,医疗设备统计的内容通常有:(1)设备卡片,涵盖有关本征属性和管理属性的全部内容。(2)科室医疗设备累积表,是指医院科室所拥有的所有医疗设备的总和,并按照科室为单位罗列所有分类设备的数量、价值以及该科室设备总数量和总价值,最后计算医院所有设备的总数量和总价值。(3)科室医疗设备发放清单是医院所有医疗设备的单个科室设备明细表。(4)科室医疗设备购买统计清单,是指按某种检索策略统计的医院购买的所有医疗设备清单。(5)全院与各科室医疗设备折旧统计,是指医院对所有在用、在折旧医疗设备在一个统计周期内(一般是以月为单位)折旧金额汇总和明细统计内容罗列。(6)医疗设备使用登记,要求每月的5日前将科室使用的情况进行记录,以提供医疗设备使用时间、检查治疗人数、收费清单、设备工作状况、操作人员、登记时间等信息。(7)医疗设备每月使用率统计,一般是指医院或医疗机构对所有可用医疗设备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正常运行时间和开机率的汇总和明细统计。(8)医疗设备年度考核登记,反映了该设备在过去的1 a中的使用、效益、性能等状况[5]。

6 医疗设备管理技术

6.1 医疗设备折旧方法

医疗设备折旧是医疗设备原始价值在其有效使用年限内,由于不断磨损、老化而发生的损耗的价值,这种按期计入成本的医疗设备转移值,从形成费用的角度来看称为折旧费。目前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折旧方法通常有:(1)原值直线折旧法,亦称使用年限法,即用医疗设备的应折旧总额,按其使用年限,求得每年平均折旧额的一种计算折旧方法。(2)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即用一个固定的折旧率乘以医疗仪器设备逐年递减的折余价值(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以计算各期的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使用年限到期前2 a的年折旧额,应按账面净值余额除以2平均摊销,并且此折旧法不考虑预计残值和清理费用。(3)综合折旧法是指对整机单价500元以上、8万元以下的非电子类医疗设备实行综合定率折旧,其年综合折旧率统一按10%计算。(4)自定义折旧法是原值直线折旧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既可根据整机电子化水平的高低和估计耐用寿命来决定预计使用年限,也可依据整机原价的大小直接确定年折旧额。通过实践,一般认为在折旧期内的医疗仪器设备,无论什么原因造成仪器设备停用或报废,都应该对其提取折旧,以保证医院投入的成本回收;对于折旧期届满后仍然继续使用的设备不再提取折旧。这样可以增强使用科室成本核算的经济意识,充分发挥每台仪器设备的作用,鼓励那些折旧期届满后仍然继续使用的仪器设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6.2 医疗设备编号方法

医疗设备的编号是为方便各种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或方法而编制的一系列号码的统称,一般包括设备流水号、档案号、服务编号等。(1)医疗设备的流水号是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根据设备的建档先后次序产生的连续编号。(2)医疗设备档案号的编制大体上包括:根据医疗设备分类国家标准代码编制;根据医疗设备分类行业代码编制;根据医疗设备本单位自定义分类代码编制;根据医疗设备购买日期代码编制;根据医疗设备价值代码编制等。(3)医疗设备服务编号的编制应当具有特征,以方便快速地从设备众多编号中找到设备服务代号:编号应比较短,方便报告和记忆;空间应足够大,能够容纳所有的医疗设备和主要附件;编码要完全不相关,没有任何相似或相近点,以完全区分所有设备,避免设备的代码识别、转述甚至有意报告错误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纠纷或损失。

6.3 医疗设备分类管理界定标准

一般根据医疗设备的价值进行分类管理,定义:1 000元≤C类<10 000元;10 000元80 000元。对应3类医疗设备分别实行不同的购买、使用、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规范细化管理和发挥设备的经济、社会效益[6]。

7 结语

现代医疗设备影响着现代医院的诊断治疗水平、地位的保持与提升。但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并不是简单的购买、安装和开机使用的问题;并非设备到位,医院医疗水平就能迅速上升,经济效益即刻就能显现,不恰当医疗设备的盲目引进不仅不能给医院带来预期的好处,相反,巨大的经济、人力投入会成为医院发展的沉重负担,甚至恶化医院的经营秩序,最终将医院拖垮。正确的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考核可以引导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和引进,使医疗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步入良性循环[7]。一方面,以最小规模的投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投入产出比最佳,加大医院的资金积累,雄厚的资金积累也能够提高医院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遏制过度或重复等不合理的设备引进,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设备的单位使用效率,做到既不影响医院医疗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不致造成资产和资金的浪费;另外,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可以对全院设备的运营状况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配合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医院医疗设备投入和引进策略,为医院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摘要:目的:现代医疗设备器材极大地影响着现代医院的诊断治疗水平,随着医院医疗设备器材的广泛引进,对医疗设备器材进行科学管理就成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不可回避的课题。方法:从医疗设备器材的定义、基本属性和管理技术入手,详细论述了医疗设备器材科学管理所应注意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从原则上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结果:科学的管理可以正确引导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和引进,以最小规模的投入产生较大的效益,提高医院抗风险能力。结论:医疗设备技术将配合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医院医疗设备投入和引进策略,为医院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关键词:医疗设备,医疗器材,管理技术,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1]汤黎明,赵海洋,刘铁兵,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8-110.

[2]易学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全面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8):697-700.

[3]汤黎明,陈锐华,吴敏.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范化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34-37.

[4]王芳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42-44.

[5]汤黎明、于京杰、沈苏静,等.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3,24(10):43-44.

[6]汤黎明、于京杰、王耀平.论如何提高医院仪器使用率[J].医疗卫生装备,2000,21(5):39-40.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篇8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疗体育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简称《纲要》),成为现阶段普通高校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统一的体育课程体系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一定冲击。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如何把体育教学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锻炼学生身体,又为将来所从事的医学事业服务,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专业特色的学校,这对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体育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中,医疗体育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措施,日益受到重视。在医学院校正确合理地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地融入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连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起被称为“三级课程”。校本课程的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条件和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理应挖掘、继承和弘扬医疗体育中的精髓,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独立开放的体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获得独立从事医疗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充分发挥医疗体育“身心兼修”的育人功能,为振兴中华服务。医学院校开展医疗体育的教学,是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医疗体育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特色教学,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将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2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依据

2.1 社会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以培养高等医学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应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改革教学内容体系。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着偏差,受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尚未进入稳定的、特色的、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仍旧参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执行。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等学院的调查,结合本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得知医学院校必修课设置的项目中开设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三大球和田径项目上,在调查结果中都超过85%,这些项目都是我国学校体育领域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且在高校开展的时间较长也比较广泛。为此,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体育学科,适应医学教育模式转变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

2.2 整合医学资源优势,体现医学院校优势特色

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充分利用医学资源,发挥其它院校所没有的教育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突出了医学院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首先结合医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增设新课程内容,体现优势。如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健身处方教学,让学生学会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健身处方,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护理等专业开设形体、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内容实现塑造优美的形体,培养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为从事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增设医疗保健体育。

2.3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医疗体育的宝贵遗产

医疗体育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体育进行医疗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就有了用舞蹈、导引、按摩治病的各种记载。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推出的“五禽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及以后发展的各种流派的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成套的医疗体育方法,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我国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西方国家的医疗体育则是利用一些器械如肋木、体操凳、滑轮、重量及徒手体操等以专门锻炼身体各部,是以功能训练为特色。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体育专家和医学界专家的合作下,我国在使用医疗体育防治高血压、慢性冠心病、神经衰弱、糖尿病、颈椎病和肩周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也运用在治疗和康复上。医疗体育在健康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体医结合知识和技能方面,医疗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体育应成为医学专业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3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医疗体育是利用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体育运动和自然因素,如日光、空气和水等,预防和治疗疾病与创伤,并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和劳动力的一门医学科学。它对健康人来说,是一门预防医学;对病人来说,既是治疗医学,又是康复医学。发展至今,医疗体育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界,人们将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之为“体育疗法”。 医疗体育作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可以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同时,医学专业学生如果能够学习和掌握医疗体育方面的知识,身体力行地为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服务,这对医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

4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医学遗产的不断挖掘和现代医学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医疗体育的种类和方法不断丰富起来,临床上常用的体疗种类和方法多样,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一下几点:

4.1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教师实行职前培训,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专业化技能。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应对学校已经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需进行大量的多层次的评估整合,通过与专家结合进行访谈、问卷等调查,获取诊断本课程设置的信息,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可能的框架结构提出建议。

4.2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应根据医学院校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南》,进一步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作用的适应学校办学背景、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结构。

4.3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开发之初要初步形成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成立由专家、院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细则》和《校本课程评价指南》。建立校本课程的决策程序与内部课程监督机制。

4.4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评价方面,应综合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对医疗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诊断,通过评价来发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实施结果达成课程目标的偏离情况,为新一轮课程实施中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打破现代体育教育标准单一化的模式,提倡多元文化体育教育。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学生传授医疗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加深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防病治病的体疗方法,进一步拓宽医学专业学生医疗技能的知识面,研发医疗体育校本教材,建构起具有医学特色的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在医学院校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教体艺[2002]13号.

[2] 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

[3] 国伟,周利.某医学院开设医疗体育课程必要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2):63-65.

[4] 杨黎明.学校体育与医学教育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402-403.

[5] 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6] 钱星博,严静.医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发展[J].体育科研,2000(2):45-46.

[7]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8] 姚学英,朱爱民.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7):464-465.

上一篇:老人百岁寿辰讲话稿800字下一篇:功夫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