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先进事迹(共8篇)
工匠精神先进事迹二篇
【篇一】
**是****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检修班班长,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总是殚精竭虑,尽职尽责,将全部身心都融入到热电事业。面对工作上的艰难险阻,环境条件的恶劣变化,他从无畏惧,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曲电力工人的赞歌。
勤恳实干
创新奉献 **以日常工作为基础,从实际出发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并率领创新团队先后完成了火车厢冻煤清理、输煤系统粉尘治理、输煤系统优化运行等技术创新和攻关,同时提出原煤斗粘煤治理等多项技术难题解决方案。
为完成翻车机系统顺利交接及正常生产。**三天三夜坚守在岗位,待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行,翻车机系统全面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克服人员少、技术经验不足等困难,在保障火车来煤正常接卸的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攻关,确保翻车机系统顺利度过了调试和磨合阶段,并率领团队经过 2 个多月研究、设计、制造的翻车机专用清煤机为公司每年节约资金 105.7 万元,为确保火车煤顺利接卸,只要
有翻车任务**就在现场值班,随时处理出现的任何异常,确保安全生产,为**这个严寒地区冬季保供暖的民生问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钻研业务
真抓实干 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塑立高尚人格。
**年,**热电厂 2*200MW 机组投产时,由于一直负责输煤检修工作的他以前没有接触过脱硫和除灰设备,甚至连很多设备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负责这样的检修工作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个头,两个大”。然而**并没有退缩,正式投产前他查系统、收集资料。一台接着一台的设备熟悉,一个系统接着一个系统的查找。设备结构、系统原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脱硫和除灰设备就已经了如指掌。机组投产运行期间,由于设计缺陷,设备运行期间出现一些状况,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输煤系统粉尘大、输煤皮带经常掉煤,根据存在的问题,**带领班组成员深入现场,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制订处理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治理。经过 20 余天的治理使输煤系统的掉煤、漏粉问题得到根治。彻底改善了输煤系统的工作环境和稳定了设备运行。
吸收塔搅拌器机械密封泄漏时,由于没有进行过在线更换机械密封,需要停止吸收塔运行,排净浆液后方可进行更换,从来没有自主更换搅拌器机械密封的经验,面对拆卸困难,时间紧、任务重,**
带领班组成员查找资料、想办法,最终在摸索中成功进行了在线更换吸收塔搅拌器机械密封,从而保证了设备正常、稳定运行。为更换吸收塔搅拌器机械密封收集了一手原始数据和积累了拆卸、安装经验。
爱岗敬业
以班为家 熬夜加班、几天几夜回不了家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每遇到紧急的设备检修工作或是检修工作进展到关键时期,为了赶进度、保质量,**同志吃住都在单位,直到设备稳定运行。
**年 12 月 31 日夜间,斗轮机悬臂皮带撕裂,造成斗轮机被迫停运,如果不及时抢修,将造成全厂因燃煤问题停运,势必会造成市区大面积停止供热。夜间室外温度零下 40 多度,这样的温度下哈气成霜、滴水成冰,然而**身先士卒,冲到检修第一线,组织班组成员有条不紊地进行抢修工作。他虽然满身是污泥,浑身感到彻骨的寒冷,但没有去避冷取暖,而是一心想着如何快速把抢修工作做好。经过通宵的轮翻苦战,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抢修任务,恢复了斗轮机的正常运行,保证了发电“口粮”的正常输送。
【篇二】
入行 7 年的他,凭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成为焊工技术能手,更是在**年国际焊工“嘉克杯”中获得奖项。数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自我,用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新时代电力工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厂焊工**。
**年,18 岁的**如愿走进向往的绿色军营,部队的大熔炉练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也磨砺了他坚毅顽强的品格,**年,退伍后的**加入**大家庭,将一身绿军装换成蓝工装,身份由一名战士转换成煤矿工人。**年,他按照组织分配,他转岗到**发电厂检修部锅炉检修班电焊组。在电厂,锅炉检修班是集脏、热、累、苦、险于一体的岗位,其中电焊工尤甚,许多年轻人都对此避之不及。“岗位有分工,行行都光荣。我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无论曾经的钢枪还是如今的‘焊枪’,我都要紧紧握在手中。”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为尽快掌握焊接技术,**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向老师傅学习。焊条的使用角度、焊接的电流强度、施焊的方法等老师傅的每个动作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遍遍地琢磨、练习。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顺利。焊接时经常出现“粘”焊条现象,收弧时会产生“缩孔”,焊接品质不理想让他异常烦恼。老师傅看到后对他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焊工,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良好的心态。” 他调整心态,继续苦练实干。为了练就臂力,他像在部队练习射击一样,在手臂上吊起砖头反复练习。为了练眼功,他的眼睛常被电弧光打得像个核桃。为了应对特殊的作业环境,他还练习左手焊接。为了适应高温作业,他在炎炎夏日穿着棉衣在操作间苦练。冬天,在几十米高的吊车上作业,风雪如刀割一般,他咬牙坚持着,夏天,40 度的高温加上厚厚的防护服有时管材还要加温才能施焊,温度达到200 多度,他默默忍耐着,日积月累的苦练让他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
伤。成功从没有一蹴而就。正如部队里无数颗子弹的离膛而出,才能得到正中靶心的 10 环。工地上,也需要无数根焊条的燃烧殆尽,才能换来又平又直的焊口。在一次次艰苦的考验与磨练中,**的焊接技术日益精进,一般要五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压焊工,而**仅仅用了两年就成为焊接领域的“金焊手”。从焊接领域的新手“小白”华丽转身成长为行家里手。
**年 6 月,厂里开展 3 号机 A 修,要对燃料碎煤机环锤、筒体进行修复,老焊工都知道,每次遇到这种工作身上都要脱层皮,瘦好几斤。因为碎煤机筒体内空间狭小、密闭,煤粉飞扬,作业环境恶劣。**主动请缨,在狭窄闷热的空间里,他一干就是几个钟头,尽管身上布满星星点点的疤痕,手中的“焊枪”却从未偏离。在 4 号炉省煤器检修中,因省煤器管排间距限制,存在视觉盲区,部分焊口无法正常施焊。在高难度的工作面前,他没有打退堂鼓,凭借精湛的技术进行“盲焊”,仅用三天就完成了 30 根省煤器管焊接工作,且所有焊口一次合格率均为 100%。**年,厂里开展热网改造,大量焊接工作要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从前辛苦练就的扎实基本功,让他手持两三斤重的焊枪也保持纹丝不动,练就的过硬腿功让他能蹲上四五个小时。
当得知**年“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在株洲举办时,**格外激动。能够与众多高手同场切磋,既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能展示草原青年职工风采。为了争取参赛资格,他尽量挤出更多时间练习,午休时间、节假日都与手中的“焊枪”共同度过。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成功成为**集团 13 人代表队中的一员。当年 6 月 6 日,比赛正式开始,尽管他只是一个仅有 4 年焊龄的年轻焊工,但面对来自 21 个国家、地区的 71 支代表队共计 380 余名焊接精英,他镇定自若、毫不畏惧。握着手中的“焊枪”,他仿佛重回部队的训练场,平日里无数次的艰苦训练终于要在“战场”上迎来检阅。目光坚定,焊花飞舞,在如林的强手中,**向世界展现了**年轻职工的风采,最终夺得了钨极氩弧焊成人组个人单项赛三等奖。
**将在焊接工作中收获的沉稳细致、自信乐观的精神也延伸到了生活中,用行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工作几年来,不论何时,只要接到通知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每次遇到急难险重的活,他都会挺身而出担当重任,而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其实,“工匠精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理解起来也是见仁见智。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应该都算得上“工匠精神”。这样说来,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人。
我的同学大李早在十年前就开了一家蛋糕店。大李做事很认真,他的口号是“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当时大家还嘲笑大李“野心太大”。“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如何界定呢?人们口味各异,再说了,蛋糕无非就是那几种口味,还能做出花儿来?大李却说:“很难说世界上有没有最好吃的蛋糕,我追求的是一种做蛋糕的境界,永远朝着最好奋斗!”
有一段时间,大李致力于做出一种怀旧风味的蛋糕,说是要让人们回忆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蛋糕的味道。他四处走访,不仅拜师学艺,还记录那个年代的故事,后来做出了“最有故事的蛋糕”,受到大家欢迎。那味道,真的是纯正的旧时风味,有质朴纯粹的味道。大李做蛋糕,特别注重细节,精心打磨、力求完美。他继承传统又积极创新,所以做出的蛋糕口味独特,大受好评。很快,大李在小城里开了一家分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就在大家以为大李会把分店一家家开下去时,大李却宣布:“此生不会再开第三家分店。”他说:“以我的精力和实力,打理好这两家店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分店遍地开花,势必会形成多而滥的局面,蛋糕的质量很难保证。”
十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大李做蛋糕依旧精益求精,不会因为有那么多顾客光顾而有丝毫马虎。大李的两家蛋糕店,依旧在小城里屹立不倒。大李没有发大财,却也生活殷实,他说这是他最想要的生活状态。
我理解了大李的追求,他真的是在努力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他享受的是做蛋糕的过程,在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中,付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利益的获取已经不重要了。
在我的生活中,还有不少像大李这样的人。美发师小张曾是我的学生,高中毕业就去学美发。如今他虽然没有自己的店面,是在为别人打工,但他在技术上的追求却是令人敬佩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一丝不苟”,我很欣慰有这样的学生。还有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小孙,能把单调枯燥的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有时我觉得她点钞的动作都那么富有韵律感。小孙工作起来非常专注,连续多年零差错,受到大家的好评。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单调的工作,你觉得单调,只是因为你还没发现其中的趣味。
你的身边,也一定会有不少这种有着“工匠精神”的普通人吧?他们专注、敬业,即使从事最平凡的工作,也会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他们对待工作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把最简单的事做到完美、极致。我觉得,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品质。当一个民族拥有了这种品质,这个民族就是了不起的民族!
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持之以恒;广义上来讲,则是人们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从浅来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深究其里,重点却不仅在“工匠”,更在于“精神”。这种精神不能止于“工匠”,而当深植于各行各业,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提起工匠精神,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严谨的德国人。青岛原德国租界的下水道在高效率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青岛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果然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一个“相关”企业,之所以能够推断出百年前的公司会在老化配件周围存放备用件,正是基于对严谨德国人“工匠精神”的信任。
然而,在德国,严谨的“工匠精神”并不止于制造业,它深植于每个德国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位中国人到德国留学,几天后,中国人厨房四溢的香气馋坏了德国邻居,于是德国人拿着小本子前来讨教,中国人大显身手一番后,德国人还是摸不着头脑,追问着:“盐放多少克?油放多少克?水放多少毫升?”中国人瞠目结舌,无以作答。后来他到德国人的厨房去指点,发现厨房像个实验室,量杯、量筒一应俱全,还有厨具刀具井然排列,俨然一个“兵器库”。尽管这故事有些调侃的意味,但德國人的工匠精神植入之深,却也可见一斑。
回到中国,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传统精神,并不止于制造业,更不止于工匠。庖丁解牛如此,鲁班的传说同样如此。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襄阳供电公司的娄先义,在外线工这个最苦最累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由于立足岗位专注于技术改造,获得了十余项国家专利。
不论是古时的庖丁、鲁班,还是身边的娄先义,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然而他们身上都有着精益求精与创新的工匠精神实质。
今天,我们将工匠精神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这种精神却不应止于工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做到持之以恒,将这些智慧和能力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料想,不远的未来,我们不仅会为“Made in China”自豪,更将为“I am Chinese”骄傲。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工厂车间十余年,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不嫌脏不怕累,用自己的双手在技术领域开出了成功的花。X有限公司的车间主任X就是这样的人。
在车间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X忙碌的身影。他时而在车间监督指导工人的工作,时而低头自己搞技术研发。十年如一日,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一步步脚踏实地在钢结构技术领域快速成长起来。
X踏实的性格,让他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他不仅技术过硬,同时也善于思考、追求创新。X年,他通过对抛丸机操作和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简化了抛丸机式操作程序,提高了除尘效果,大大改善了员工的劳动环境。
同时,他还研究发明并执行组装小型钢板校平机,并带领班组亲自改造实施,大获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司的钢板剪切扭曲变形的问题。
X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同事也悉心指导帮助,这一切源于他心中的一份信念,那就是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他的人。
年,代表公司首次参加兵器集团技能大赛就取得第一名,连续3年摘得技能大赛第一名,还在年第十一届“振兴杯”国赛中取得了第9名的好成绩。
独创的“数控设备快速故障定位操作法”,有力保证了设备加工精度和设备完好率,将设备完好合格率提高到99.7。凭借“故障快速定位法”这一绝活,多年来先后攻克了余次设备维保技术难题。特别是在某阅兵重点装备生产线保障过程中,完成多个瓶颈问题的攻关保障任务,在工作室成员配合下,组成“247”保障小组,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
主动承担要求高、难度大、没人愿意接单的难题。某次,单位接到任务,要在极短时间内设计制造一台专用数控设备,专门用于某型国家级型号试验项目,这批产品对精度要求极高,且尺寸巨大,现有设备无法加工,这类设备又属于外国对我国的禁运禁售设备,无法购买,国内又没有厂家制造,由于任务急,难度大,组织工作室成员以及联合其他工作室的大师们连续奋战13个多月,连破十余项技术难题,最终成功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2万安数控电解螺旋线专用机床,顺利完成工艺实验,有力保障了某国家重点型号项目试制的关键节点,得到公司及军方代表的高度赞誉。
对自己的技术从不吝惜,长期坚持向其他同志传授技术,他把多年的读书笔记、操作经验编写成培训教材,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同时,他依托自己的工作室,对青年技工进行培训,带出的徒弟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 成果等30余项,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达百万元。
我离顶点还差得很远,以前的作品总是被祖父指出没有“品行”,所以每天每天,不断的在鸡蛋上练习,经过了二十年的磨练,每日的钻研,最终胜利在东家举办了个展,这其中的辛苦,我自己最清晰。下面是给大家推举的个人工匠精神事迹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工匠精神事迹演讲稿1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与集体个人进展”。
许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集体的气质,耐烦、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期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坎坷坎坷,这种缺乏也让长久创新变得异样困难,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进展的必经之路。
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截止20--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讨论者发觉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异于常人的成就,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意感。而取得这种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喜爱这一部分的工作。”不行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悄悄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完和热,从而确保了一个集体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一个集体将会怎样?作为你所在的集体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熟悉到“今日我以我所在的集体为荣,明天集体以我为荣”,“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应当对我的集体负责”。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看法主动的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不要再大费劲气去查找什么捷径了,担当责任,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所以请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做一个喜爱集体的成员。
我的演讲结束了,感谢大家。
个人工匠精神事迹演讲稿2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来说,他的工作往简洁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我只是坚持把一件一般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初见耿--,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刀”,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珍贵的两件藏品。
两把刀其貌不扬,外行人很难看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当年师父示范了一遍要领,磨好一头后,就拿一大筐废刀让我练,每天磨五六个小时。”耿--说,出师的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个星期。
对耿--而言,这两把刀,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记着仔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看法。每当困惑时他都会拿出来看看。
诞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零基础的他,从最基本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就问同为车工的父亲。勤学苦练的耿--很快成为骨干。
“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否则就算不上合格。”耿--从工具箱里又翻出几把车刀说。假如把握不好磨刀要领,车刀用起来就简单报废,尤其是特别材料,就会造成铺张。
工作30多年,究竟磨过多少把车刀,耿--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车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多的时候一个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个工件最多时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双手常常磨起血泡,慢慢结成厚厚的老茧。
耐磨的“工匠”技术刀
“角度清楚可辨,刀刃铮亮锐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生活的全部,这种热忱直到今日仍没有变。
车刀切削着金属,阵阵尖锐响声掺杂在机器的轰鸣声里,一卷一卷的铁屑随之落下……这场景,耿--再熟识不过了,他就是这样和车刀“较劲”的,车间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让刀用法寿命更长,让工件光滑度更高……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没差异,但其实刀的角度、材质区分很大。加工轧辊时连续切削11个小时不用换,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年,以耿--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学问产权局有用新型专利。
“这活需要阅历积累,多年之后我才懂得老一辈强调的‘一把刀’,不仅要磨好刀,还要‘因材施刀’。”耿--说,针对特别工件,常规的刀用不上,就必需琢磨专用车刀。
“同一台机器,他做出来的和我们做的天壤之别,他的精度可以到一两丝,我们的误差会有十丝。”同事马自辉说。
耿--从骨子里喜爱对技术精益求精。一谈技术,他有说不完的话,技术之外,他内敛拘谨。这些年,耿--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
当好一把“师匠”的传承刀
利用休息时间,耿--又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还自学CAD制图,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车间大量的“硬骨头”加工任务。
“干这行,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除了车间,现在耿--多了一个去处——“耿--技能大师工作室”。靠着老一辈阅历成长起来的他,知道“传帮带”的重要性,20--年以来,他带了20多个徒弟,昆明重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
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都被他拒绝。“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全部人能做到的。”耿--的徒弟李益雄说。或许,有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重复劳动。其实,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当是耿--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有人觉得车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复磨刀,但在耿--看来,当一块块粗糙的金属通过车刀打造成一个亮堂堂、有价值的“艺术品”,是很欢乐的。
耿--说,“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要将这些雄伟蓝图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技术工人承载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当问及他心中的中国制造是什么时,耿--坚决地说,就是磨好手中的这把车刀。
个人工匠精神事迹演讲稿3
“进厂32年来,我最兴奋的是当一名优秀车工!”这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昆明重工)的车工耿--的心声,也是他32年来的不懈追求。
耿--,瘦高个子,脸上总带着笑容。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他以自己32年对车工职业的坚守和打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个技能大师的风范。
昆明市北郊黑龙潭公园四周的龙泉路边,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陈旧的厂房,这就是昆明重工厂区。耿--在这里成长、生活、工作了53年。
耿--的父亲耿鼎和弟弟耿家华也先后在昆明重工当车工,两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总工艺师、全国劳模,耿家华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这就是闻名的“父子劳模,兄弟名匠”。
“假如没有父亲的训练,就不会有我们兄弟今日的成长!”耿--说,父亲的三句话影响了他们一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做人要踏实”“做事要仔细”。
1984年,耿--进昆明重机厂(昆明重工的前身)当车工。当车工第一件事是学磨刀。“车刀是车工的灵魂,在我眼里,车刀、产品都是一种艺术品,肯定要仔细打磨。”耿--说。
技校毕业的耿--对车间里的车、镗、铣、刨、磨,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机床工,还是个创造制造能手。
1993年,耿--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原加工工艺效率低,费用高。耿--和工友讨论创新技术用T68镗床加工,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年以后,耿--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年平均为公司节省创效100余万元。耿--告知记者,多年来他个人的技术创造创新有近200项。
耿--多年来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始终都没有变。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连续亏损,耿--选择与企业同甘共苦。其实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但都被他拒绝了。“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全部人都能做到的。”耿--的徒弟李益雄认为,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当是耿--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最近,耿--的工作室里又多了几张草图,这是他们研制的智能厕所,已经做出两台样机,将在今年南博会上展现。耿--常说:“我是在把图纸变成现实。”
个人工匠精神事迹演讲稿4
“进厂32年来,我最兴奋的是当一名优秀车工!”这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昆明重工)的车工耿家盛的心声,也是他32年来的不懈追求。
耿家盛,瘦高个子,脸上总带着笑容。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他以自己32年对车工职业的坚守和打磨,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个技能大师的风范。
昆明市北郊黑龙潭公园四周的龙泉路边,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陈旧的厂房,这就是昆明重工厂区。耿家盛在这里成长、生活、工作了53年。
耿家盛的父亲耿鼎和弟弟耿家华也先后在昆明重工当车工,两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过了近60年的历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总工艺师、全国劳模,耿家华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这就是闻名的“父子劳模,兄弟名匠”。
“假如没有父亲的训练,就不会有我们兄弟今日的成长!”耿家盛说,父亲的三句话影响了他们一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做人要踏实”“做事要仔细”。
1984年,耿家盛进昆明重机厂(昆明重工的前身)当车工。当车工第一件事是学磨刀。“车刀是车工的灵魂,在我眼里,车刀、产品都是一种艺术品,肯定要仔细打磨。”耿家盛说。
技校毕业的耿家盛对车间里的车、镗、铣、刨、磨,样样精通,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机床工,还是个创造制造能手。
1993年,耿家盛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原加工工艺效率低,费用高。耿家盛和工友讨论创新技术用T68镗床加工,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21年以后,耿家盛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拉丝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年平均为公司节省创效100余万元。耿家盛告知记者,多年来他个人的技术创造创新有近200项。
耿家盛多年来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始终都没有变。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连续亏损,耿家盛选择与企业同甘共苦。其实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家盛,但都被他拒绝了。“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全部人都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认为,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当是耿家盛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最近,耿家盛的工作室里又多了几张草图,这是他们研制的智能厕所,已经做出两台样机,将在今年南博会上展现。耿家盛常说:“我是在把图纸变成现实。”
个人工匠精神事迹演讲稿5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家盛来说,他的工作往简洁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我只是坚持把一件一般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初见耿家盛,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刀”,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珍贵的两件藏品。
两把刀其貌不扬,外行人很难看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当年师父示范了一遍要领,磨好一头后,就拿一大筐废刀让我练,每天磨五六个小时。”耿家盛说,出师的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个星期。
对耿家盛而言,这两把刀,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记着仔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看法。每当困惑时他都会拿出来看看。
诞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零基础的他,从最基本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就问同为车工的父亲。勤学苦练的耿家盛很快成为骨干。
“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否则就算不上合格。”耿家盛从工具箱里又翻出几把车刀说。假如把握不好磨刀要领,车刀用起来就简单报废,尤其是特别材料,就会造成铺张。
工作30多年,究竟磨过多少把车刀,耿家盛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车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多的时候一个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个工件最多时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双手常常磨起血泡,慢慢结成厚厚的老茧。
耐磨的“工匠”技术刀
“角度清楚可辨,刀刃铮亮锐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这种热忱直到今日仍没有变。
车刀切削着金属,阵阵尖锐响声掺杂在机器的轰鸣声里,一卷一卷的铁屑随之落下……这场景,耿家盛再熟识不过了,他就是这样和车刀“较劲”的,车间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让刀用法寿命更长,让工件光滑度更高……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没差异,但其实刀的角度、材质区分很大。加工轧辊时连续切削11个小时不用换,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21年,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学问产权局有用新型专利。
“这活需要阅历积累,多年之后我才懂得老一辈强调的‘一把刀’,不仅要磨好刀,还要‘因材施刀’。”耿家盛说,针对特别工件,常规的刀用不上,就必需琢磨专用车刀。
“同一台机器,他做出来的和我们做的天壤之别,他的精度可以到一两丝,我们的误差会有十丝。”同事马自辉说。
耿家盛从骨子里喜爱对技术精益求精。一谈技术,他有说不完的话,技术之外,他内敛拘谨。这些年,耿家盛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
当好一把“师匠”的传承刀
利用休息时间,耿家盛又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还自学CAD制图,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车间大量的“硬骨头”加工任务。
“干这行,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除了车间,现在耿家盛多了一个去处——“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靠着老一辈阅历成长起来的他,知道“传帮带”的重要性,2021年以来,他带了20多个徒弟,昆明重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
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家盛,都被他拒绝。“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全部人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说。或许,有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重复劳动。其实,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当是耿家盛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有人觉得车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复磨刀,但在耿家盛看来,当一块块粗糙的金属通过车刀打造成一个亮堂堂、有价值的“艺术品”,是很欢乐的。
耿家盛说,“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要将这些雄伟蓝图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技术工人承载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人们将焦点更多聚焦在供给侧, 供给侧改革——这个在两会前夕就被热烈讨论的话题, 再次成为热点。
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既做减法, 又做加法,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虽然对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供给侧改革都有所涉及, 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重点还是在制造业, 更是对制造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工匠精神打造极致性价比
工匠, 曾是中国人数千年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 如今工匠虽已淡出现代人的生活, 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报告里第一次出现工匠精神4个字。
报告强调工匠精神, 关照当下, 切中要害, 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现状。
参加两会的一些企业家代表委员表示, 中国制造必须做到极致性价比, 只有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 才能赢回国内消费者的信任。
倡导工匠精神是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 精益求精, 追求完美。老子说过“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而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精益求精。以瑞士手表为例, 小小机械表壳里, 能有744 个零件, 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 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 让瑞士手表成功地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 百年不衰。
供给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萨伊定律”指出, 供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求, 更可以创造需求。智能手机就是典型例证, 没人怀疑是苹果公司创造了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 而不是人类对智能手机的渴望成就了苹果公司。
当前经济环境下, 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 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在低端过剩的情况下, 唯有向高端发展才符合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目标, 才能够满足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形成的巨大购买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 均为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的主要动力之一。
制造业融合服务化
向高端发展不仅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信息技术也是确保“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正在推动传统产业实施以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绿色化、制造智能化为手段完成制造业新一轮技术改造。
提起智能制造, 在生产环节, 物联网、大数据、认知计算等将为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在价值链的延伸环节, 信息技术也成为帮助制造企业转型的全新途径,
近两年来, 中国工业增长值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 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 服务业增长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制造业将会继续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售后服务取得的利润将会超过组装制造本身,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下降, 服务业的比重则会提升。一部分传统制造将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传统的“生产——库存——销售”模式将被“个性定制——订单生产——售后增值服务”模式取代。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生产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 未来则需要按照网络订单数量排产, 有人将此称作“新计划经济”时代来临。
同时, 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设计、总包、定制、服务外包、售后服务等将成为制造企业未来获取更高利润的主渠道。从过去看, 乔治亚罗创立的意大利设计公司不生产一辆汽车, 全球数千万辆车出自该公司设计;耐克、阿迪等大公司靠设计和品牌就占据了多数运动项目鞋服市场的垄断地位。从未来看, 部分制造商转为服务商是大势所趋, 比如部分汽车生产商将变为汽车租赁商和物流服务商。国务院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各发表了一个指导意见, 值得企业认真研究, 从中寻找商机。
与苹果、通用等知名跨国公司相比, 我国企业的普遍差距在于研发和服务环节。而在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道路上, 信息技术也将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助力。首先,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的加快。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高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能够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产品无形性、不可存储性、生产和消费同时性等传统属性, 使得服务变得有形化、可存储、可贸易, 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性和协同性, 成为制造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制造业服务化进程的加快。其次, 如果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发展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研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维护等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创新, 将大大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脚步。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家制造整体实力。
“工匠精神”上了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透露出,在现实中,眼下社会地位卑微的建筑工、焊工、木匠、车床工等的发展,真的不能小觑,只要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精尖和优秀程度,同样是一种卓越的社会贡献。
在百度上键入“工匠精神”浏览一下,立即搜索到约2,47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其已成为“网红”,文章大致可分成这么几类:
1.诠释何为“工匠精神”的;
2.称赞德国和日本,介绍德国和日本工匠精神的;
3.批评或嘲笑国人缺乏“工匠精神”的;
4.呼吁大国崛起,阐述工匠精神于中国之重要的;
5.……
笔者认为:造成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促进“工匠精神”的回归或重新崛起应该是好事,但如果大量的文章只是从上述几个角度奔走呼吁,其实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
阐述笔者系统观点之前,先解释一下为什么用了“回归”这两个字,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中国的“工匠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引发思考的应该是:为什么中国的工匠文化断流了呢?为什么中国的工匠精神消失了呢?如果要重新弘扬“工匠精神”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工匠精神”源远流长
中国“工匠精神缺失论”可以休矣!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可谓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创造记录着历史,以他们平凡的伟业书写着人类的文明。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早在《诗经》中,作者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亦对此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称赞其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孙中山先生扩展到整个近代工业,将其白话化为“精益求精”。这种对工艺精细程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99%到99.99%的追求”完全一致、高度吻合。
中国古代美妙绝伦的珠宝、玉器、陶瓷、木雕、丝绸、青铜器等生活用品,震惊世界的故宫、天坛、长城、都江堰等伟大工程,都是最好的明证。善于解牛的“庖丁”,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等能工巧匠,以及更多优秀人才、技术从业者,不胜枚举,都是中国工匠精神杰出代表。
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对中国工匠也不吝溢美、赞誉有加:
有赞扬其敬业态度的:惟精惟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精雕细刻……
有赞扬其高超技艺的:神乎其技、取精用宏……
有赞扬其作品成就的:超群绝伦、绝无仅有、巧夺天工、空前绝后、美轮美奂、栩栩如生……
可见中国的工匠先师,是很受古人尊敬的,最著名的工匠更貌似受到神的待遇,至今木匠学艺,还是要拜鲁班祖师的。
举世对决,中国工匠巅峰成就毫不逊色 。
故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始建于1420年,距今600多年,作为木质结构建筑,历尽满清入关,西方入侵等却仍然保留完好。相比西方石材建筑使用泥浆钉子,中国木匠的榫卯结构棋胜一着。此外中国苏州园林、徽式建筑、万里长城、敦煌石窟,都屹立百年,名满天下、享誉全球。
至于常被拿来说事、现在还能用的所谓青岛德国下水道,中国也棋高一着啊!且看中国赣州的福寿沟,始建于北宋,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是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历经元、明、清,外敌入侵,共900多年至今保持排水排污作用,2010年赣州降水超百毫米,足以造成洪涝,却什么事都没有,此皆得益于福寿沟巧妙设计和超高的工程质量。
笔者乃姑苏人士,苏州的丝绸、刺绣、木雕、宫扇等工艺品……其精美名动天下,但另有一宝世人却可能知之者不多,那就是位于苏州西南郊东山镇以西的紫金庵内的泥塑彩绘罗汉群像。
紫金庵又称金庵寺,始建于梁陈时期,唐贞元年间废后复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世人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的文化遗产。
大殿左右两壁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相传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妇之作品,罗汉姿态生动、容貌各异,神情表现淋漓尽致,被世人赞为“精神超忽,呼之欲活”, 让人体验到“鬼惊神诛”的含义,实为国内外罕见,亦堪称古代雕塑艺术精华。
不可否认,对待工匠的态度中国自古以来是具有双重性的。我们的文化一方面认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黄道婆、庖丁、鲁班、欧治子之类的能工巧匠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类的价值观,又对“士农工商”阶层划分形成了稳定维护。
这种矛盾认知,一直延续到工业化时代效率追求与“工匠精神”的典型追求彻底背离,工匠及其代表的精神隐退到社会非主流的角落,成了特殊的职业坚守或者是日常生活的补充,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工匠精神彻底销声匿迹。
nlc202309081557
过去三十年,中国工匠精神近乎消亡
中国跑得太快了。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给世人的形象是急速奔跑。从零开始,到2015年,中国有106家企业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发展速度和规模,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令全世界难以想象。
一个飞速奔跑中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若你还想让他保持优雅的姿态,认真欣赏沿途的风景,这怎么可能呢?
这个发展阶段,中国人狂热追求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速度为王”,快速扩张。
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在某一个发展阶段,采取“速度为王”的策略,快速追赶发达国家,好像也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反观德意志民族,搞工业化也开始得比较晚,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德国进入工业化后急于赶超,也经历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产品质量很差。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质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与当下“Made in China”的处境类似。
中国的机会太多了。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既看到了新时代的朝阳,又感受到旧时代的黄昏。
80年代投机倒把变成了商业流通,90年代股票交易恢复,一夜暴富成为可能,00年代房地产暴涨,炒房成为时髦,2012年互联网+袭来,又是一波风起云涌。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让人应接不暇,稍有不慎就被会时代落下。
这三十多年,中国从工业1.0飞速奔向工业4.0,不断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出现,套利机会太多,制度建设却跟不上,漏洞太多,这个阶段的中国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工匠们的伊甸园。
当社会的机会多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工匠精神的式微就此发生。
企业家的原罪感所致。愈来愈多的富人移民国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
当改革开放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在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阶段性的双轨制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中国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找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个企业主群体多多少少都是有点原罪的,说不定哪天因为哪个官员的事就被清算了,自己也就泥菩萨过河了。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群体,难有心思来精雕细琢、完善产品和打理企业。工匠精神匮乏也无以为怪了。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时至今日,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企业各种经营成本高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已经减下来了。
与此同时,高速增长期所积累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中国号称有3.69万亿元的贸易顺差,却不能为国内百姓创造出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国人对中国制造缺乏品质的感受深刻,喝新西兰奶粉、抢日本马桶盖、开德国汽车……皆为无奈之举,供给侧改革因而提上议事日程,工匠精神回归或再度崛起的呼声也应运而生。
但是真做起来,你会发现,这还是一件挺难的事情!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济于事。
别重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覆辙。中国企业优秀文化缺失,极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关键还是在制度和路径的缺失,仅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美好。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重振“工匠精神”,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若能成长起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员工,“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然而如何让“工匠精神”实践落地,却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学习德国和日本,与其说是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借鉴他们的工匠养成路径,如何将“工匠精神”的理念变成必要的养成制度,即: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考核要求,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体系来构成。然后经由制度的导向,让参与者形成工匠习惯。
且看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故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是建立不起工匠制度的,没有严格的制度体系就不会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复兴的必经之路,这条路不能靠儒家(说教),必须靠法家(制度)。
借助于李克强总理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我们躲开喧闹,回归宁静;拒绝追风,坚守内在;避免盲从,坚守独立,在技术方面默默坚守,在形成制度方面苦心探索,让工匠精神变成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实践,从而得到时代传承,让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王慧中:上海自主创新工程研究院院长、知名企业文化建设专家)
【工匠精神先进事迹】推荐阅读:
工匠精神对于企业06-10
工匠精神的范文10-01
工匠精神日记作文10-14
工匠精神是什么01-13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06-14
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心得09-17
实训工匠精神案例12-18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06-17
极致工匠精神 演讲稿06-26
中职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征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