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专业培训总结(精选8篇)
时间荏苒,三个月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结束,再此期间我认真观看了全部必修课的视频受益匪浅。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李老师的《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技巧》,李老师通过自己班级的实例讲解让我深深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用耐心、细心、爱心、和信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一个个困难,和学生一起进步;我们也用“心”营造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在温馨的气氛中快乐成长。
一、童心是走进学生心里的首要条件。
在与学生谈话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的答话是应付性的,他心里其实并不是这样想的,只是想尽快结束这种师生的对话。如何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防卫屏障就要老师改变心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融入到孩子们当中,那我们的困难也就迎任而解了。
二、爱心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无私的爱心倾注给每一个孩子,在班中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价值。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提醒学生随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讲究卫生,平时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前段时间由于甲流严重,好多学生发烧,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通风、保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父母般的体贴、关心,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能在心灵上缩小与教师的距离,认识到教师的严要求是出于关心和爱护,从而依赖于教师,乐于接受教育。
我班有个同学,有段时间成绩忽然下降,有时还逃学不完成作业„„经了解才知道,他父母离异,无人照管,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学回家出去玩。于是我就找他谈心,教育他好好做人。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向好同学看齐,让好学生和他一起完成作业,一块上学,一起回家。渐渐地,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人世间生活的美好。从此,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有时他取得好成绩时,我还会送他几个本子、几支笔„„这样,他的学习劲头更高了,而且对班级工作也特别热情,打扫卫生时,脏活、累活抢着干。每天早晨都能早早到校,扫地、打水„„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告诉他还要努力学习,争取全面发展。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只有怀着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和爱戴!学生才更乐于接受教育。2
三、耐心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人的思想发展、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变,这个过程是更长的、曲折的、有反复的。对于后进生要正面提出要求,使其明确改进方向,分清是非。还要允许反复,耐心诱导,不断要求。要像医生护理伤病员那样有耐心才行。班上有个学生,特别懒,作业一贯不完成,从低年级就养成了这种不写作业的习惯,直到现在仍恶习不改,于是我就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每天下午放学都要提醒他回家完成作业,第二天早晨,我总是最先检查他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天、两天„„他开始写作业了。尽管写得不认真,但我还是在班上对他进行了表扬,还让一些好同学去接近他,帮助他。经过耐心教育,他改掉了恶习,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
四、细心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保证
细心观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保证。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先兆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问题,摸准他们思想上的“脉搏”。我教过一个学生,天资聪明,活泼好动。一天上课时,他不是在认真读书,而是用课本半遮住脸,下课后,又和几个“伙伴”凑在一起谈着什么,我预感到他们可能要有什么坏举动。经调查,果不出所料,原来,这位同学前一天放学和别班同学打了一仗,吃了亏,他越想越气,决心今天放晚学要找人报复。这斗殴的先兆被我及时识破,即将发生的一场战争被我及时制止了。抓住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开导他与人应和平相处。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悔过自新。
五、诚心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教师应以朋友身份出现,尊重学生,对学生以诚相待。学生有缺点或错误时,切不可大声训斥或采取高压政策,教师应把一颗诚心交给学生。有些后进生一般容易自暴自弃,对人冷淡,怕受讥讽排斥,而对自己总缺乏上进的信心和决心,教师必须用热情去感化他们,真诚地信任他们能进步,会有作为,这种诚心能激化他们奋发向上的善良愿望,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向好的方面转化。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信任你、真正接纳你,那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帮助他们共同走过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已成为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教师倾注所有的爱心,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温暖、和谐、充满爱的环境,与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3
在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和谐,培养出和谐的人乃至和谐的人群则是教育工作义 4 不容辞的天职。因此,在参与了班主任培训后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更加孜孜不倦地追求和谐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谐”的教育风格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
一、想方设法,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孩子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个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我注意协调生生、师生和家校之间的关系,想方设法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宽松、融洽、愉快、自主的环境,开拓快乐成长的生活空间。首先,我通过 “自我推荐”、“班级公约我来定”、“夸夸班里人”、“评评班里事”等一系列主题班会,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里个性鲜明的学生一个个地融入了集体之中。其次,我重视与科任老师之间的通力协作,充当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润滑剂,不但积极帮助科任老师解决问题,更注意为科任老师树立威信,改变学生“眼里只有班主任”的状况,使他们乐于听从每位科任老师的教导。
为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我还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开发利用新的教育资源,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共同构建育人的立交桥,扩大发挥学生潜能的空间。变小教育为大教育,由学校教育变为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辅的教育结合 5 体。我结合信息时代青少年上网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就上网利弊、如何上网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指导学生正视网络,学会文明上网。并针对家长和学生在上网问题分歧极大的情况,邀请家长、学生和信息课老师同堂交流,就上网问题达成了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二、注重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和谐发展
当代青少年喜新好奇,而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铺天盖地袭来的各种媒体信息面前,他们普遍存在盲从、随众的心理。据我了解,班里的学生90%以上属于“追星”一族。2005年“超级女声”大赛红红火火时,班里涌现了一大批“玉米”(李宇春的歌迷)、“粉笔”(周笔畅的歌迷),课本、作业本上贴满了“超女”们的头像,就连课前唱歌学生也在为唱哪位“超女”的歌而争论,达到了“我崇拜、我疯狂”的地步。我下决心要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必要的正面引导。但考虑到“堵其道不如疏其流”,我干脆以退为进,布置学生去收集“超女”们的资料,顺带收集了解“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并准备就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后来,在“我心中的偶像”的主题班会上,我发现学生谈得更多的是“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放弃读研到西部支教的徐本禹、“航天英雄”杨立伟等人。一位女同学说:“任长霞的名字我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但当我观看了她的视频资料后,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任局长心里装着人民,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信奉邪不压正,永远无私无畏,她才是我心中的偶像。从她身上,我懂得了 6 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她的一番话引来了不少共鸣者,有个后进生说:“我很少想过自己今后的路要怎么走,只想着要享乐,不思进取。我决心今后不再浪费时光,要多学点知识。”我为学生开始懂得思索人生的价值而深感欣慰。
三、关注后进,促进班集体和谐发展
班集体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班里每一位同学的团结协作,但是每个班集体里面都有一些后进生,影响了班级的发展。这些后进生上了高年级更是令人头疼,因为他们对老师的许多“招数”已司空见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今年我尽量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在融洽的氛围中对后进生进行引导。小琳同学由于父母“重男轻女”的偏见,自卑、消沉,甚至存在愤世嫉俗的思想,对校内校外的好多现象都看不惯,还时有过激的“怪论”,在班内造成很坏的影响。我多次找她谈心,给她讲了“美丽的蝴蝶结”、“玻璃窗上的灰尘”等故事,并将我在《读者》上摘录的几句经典名句送给她: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测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后来,我看到的是她灿烂的笑脸和日渐提高的成绩。
7 讲台虽小,和谐教育的新天地却很宽广,在和谐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我目前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犹如沧海一粟,今后我将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更深更广的海天!
从06开始,我开始担任高一3班的班主任工作。从普通任课教师到班主任的身份转变,让我能够更深入、广泛的接触学生,从而更多的有机会去溶入学生之中。尤其是高一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不象初中孩子胆小服管,也不象高三年级孩子辨别是非能力较强,基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他们逆反心理较重,可能出现的问题较多,但同时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
为此,接受班级以后,我立刻展开了全班学生的家访工作,通过1个月,20多次的家访,得到的反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很多的学生甚至一些女生,经常夜不归宿,父母却束手无策;半数的孩子是单亲家庭,父母很少问津;许多的孩子性格上都非常偏激,稍有不合就大吵大嚷。这样的一个班级,这样的一个事实,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打击,但同时我深深认识到,要把这样的班级引导上正轨,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情熏陶。
求学先要立身,我很清楚,要让这些问题学生马上回归学习,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只有先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发现孩子的细小闪光点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而唯一令我感顺心的,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学科本身就包含了德育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就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教学首位,做到既教好书,更育好人。本着这个目标,这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是从以
下几方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
一、首先确立德育在教学中的地位
“德育首位,教学中心”是班级管理者的共识。“德育首位”是指德育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方面的首要责任,以及德育在学科教学中作为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德育首位”,关键在学校领导,主力是全体师生。主阵地是课堂。一年多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德育首位”与“教学中心”不是一对矛盾,“首位”围绕“中心”并服务于“中心”,“中心”“依靠并促进
“首位”作用的发挥。
在刚接手班级时,班级中的男生甚至是某些女生,课堂纪律观念非常淡薄,老师被打断教学过程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开始我总是在教学内容上下工夫,希望通过优质的教学来扭转课堂的秩序,但效果并不明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才发现,德育教育在保证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中才真正产生“首位”效应,尤其针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只有加强学生的德育,班级才会充满 7 8 生机活力,课堂秩序才会走上正轨。为此,我在课堂中特别重视育人意识,以保证我的课堂领域中
“德育首位”作用的发挥。
二、德育要因势利导
有一天下午我在班级上《指南录后序》一课,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听讲,当我讲到的为国牺牲的精神时,突然,有一位叫的同学站起来说:“文天祥简直就是一个傻蛋”这一“观点”顿时打破教室原本的沉静,有学生哄笑起来,有同学还鼓起了掌。而洪东建却得意洋洋的看着我,当时我也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如何处理?我犯难了。在短暂的思考后,“必须立即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想法在我脑子里逐渐产生,于是我就让全体学生放下书,开了一个讨论会。我先说道:“洪东建的这个评价很对,文天祥的身上是有一股“傻气”。学生们一下没反应过来,都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连洪东建也没料到我的回答楞在那里。我环顾了一下全面,用缓慢而深沉的语气朗诵了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到这个话,学生们的话匣子都打开了。在谈论了几分钟后,我又把问题抛给了洪东建,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于是我趁势引导他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在班级同学的掌声中,班级秩序也恢复了常态。
这是一堂语文课,同时也是堂没有预设的德育课。通过这节课,我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离题、荒唐或出人意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理解,并帮助他们以此为动力,在正确的评价中找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为人师表,是德育成功的核心
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欲做经师,首先要做人师。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人格修养,使学生产生仰慕之情,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爱戴,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就是“教师人格效应”。
我的班级在教学楼的一楼,夏天教室里比较炎热,因此许多学生在上课是都是一手拿一把扇子,一手拿一瓶饮料。有些行为习惯教差的学生甚至把衣服都敞开着,整个课堂显得非常混乱。作为班主任,我感到这正是培养学生刻苦的精神的好时机,所以每天上课,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上课时我都坚持不喝一口水,不喊一声热。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班级里先前的那些现象明显减少了。事后我想,整天和学生在一起的教师,肯定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出表率,言传身教,点滴虽小,却也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上几件事,都是我和自己班级学生们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片段。想起这些,我感触颇深: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用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己行使教育职责。德育,是心灵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就绝不是1十1=2那么简单,直接的传递、灌输甚至呵斥、责骂是丝毫不起作用的。应该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捕捉,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鼓励,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以德育德 以心育心
刘平
9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有机会在创智班主任沙龙发言,其实很惭愧,和在座的各位相比,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只能用贫乏两字来形容,今天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做个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
我是一个班主任队伍里的新手,又是中途接班,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跌跌撞撞过了一个学期,回过头来想想,也有一些感受。
做了班主任,感受最大的是责任更大,更重,面对着52双眼睛,面对着家长的信任,常常让我觉得责任重大,我们新接一个班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那就是总想尽快使这个班级改变原有的面貌,或者更上一层楼,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切忌操之过急,否则会使大多数计划落空。所以接班以后,第一次暑假返校,我请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表,整体内容很轻松,主要是学生的娱乐、暑假生活等,还有就是对换班主任的想法,这时学生会写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他们也会不自觉的流露出前任班主任的一些优点和不足。我觉得这对于刚接班的我可以得到很多同学宝贵的意见,给自己今后的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后就是在开始的1个月内在班级里主要抓常规,多观察学生的表现。
在班级工作中,我还有一个感受,恨铁不成钢,急风暴雨的工作这时学生往往并不真正领情。比如我班有个借读生,是个体育生,行为习惯很差,迟到、上课说话、睡觉是家常便饭,屡教屡犯,有一次在教室门口批评他,他还爆发的大叫大嚷,失声痛哭,还是王把他拉走了。当时我觉得这个孩子真不想管了。我也向家长告过状,两次下来,他妈妈道出了实话,我知道了暑假家访时没有了解的情况,他母亲和父亲正处于离婚阶段,他父亲有外遇,早就不住在家里了,他和母亲关系很好,可是妈妈对他毫无约束力。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一直在指责他的错,而没有真正想过他的心里其实很苦恼,家庭的破碎、成绩的不堪入目,他的心理压力很大。后来有一天他又迟到了,教室里大家都很安静的早自习,突然有手机响起来,声音就从他的桌肚里发出来,原来是起床的闹铃,大家都哄堂大笑。等他进来时大家都等着看他好戏,这时我并没有什么表示。早操结束后他惴惴不安的来找我,我没有为难他,心平气和的和他聊聊,我想家庭的问题他并不想别人知道,丝毫不提。只是肯定他是想努力上进的,老师相信他不会比别人差。他和我的关系缓和下来后,我经常让他做点事情,如铁箱移位了叫他来推,他也很乐意去做,对我的批评也比较能接受了。这学期桌椅换后,最后一排4个人我从新编了一列,把他放在第一位,更多的关照他注意听讲,他的表现比以前好很多。通过和这个同学的接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真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工作才有成效。
本学期是忙碌的,在班级工作中我想要重点开展一项,就是责任教育。
10 有调查显示,现代青少年普遍缺乏责任感,在面对问题时,只会想让别人对自己负责,很少想到自己该对别人负责。我们班级的同学身上也有独生子女这些缺点,责任感不强,因此,开展“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和“责任就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通过班级的讨论,我们形成了共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
1、以对自己负责为起始点,学会修身,学会学习。人应该首先对自己负责,开学初就倡导“学会学习,实现梦想”,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砺志教育,使学生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终究要靠自己走,而在目前的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的一步;
本项活动的重点是重视学风建设和学法指导。
在学习方面,我们在这学期会十分忙碌,要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所以会尽量努力为同学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班级中出一两道较难的题目让同学们去解,看谁的速度快,并且可以举办班内的擂台赛来提高同学们的斗志;可以使在学科上有优劣互补的同学组队,彼此帮助对方来提高各自有不足的学科成绩等等。推出了“每日一题”、“互助学习小组”等举措,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法指导。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利用班会课请各科老师给学生讲授学法,请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现身说法,供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选择使用;坚持教育学生一定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经常与部分学习上确有困难的学生谈话,并与其家长沟通。
2、以对家庭负责为基本点,学会孝敬。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其实质是对父母、家庭负责。本学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契机,倡导“感恩,责任,回报”,言、行一致,言是用语言对父母、对长辈表达自己的感谢,行是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以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学会合作。
通过两方面的实践:“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班级风气、完善自我管理的班级制度,倡导“责任就在身边”,具体就是在班级里倡导既争强好胜,又互帮互助,让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努力消灭嫉妒、嘲笑的风气,使之转变为争强好胜之心,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前进。进一步弘扬严谨的班风,通过实施班规班约使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并督促落实。上学期班级也已建立了一套制度,并加以落实,效果也很明显。本学期继续修正,发动班干部群策群力,制定一套更为严格的奖勤罚懒措施。
班级管理制度上实行责任制,进行自我管理。班级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努力形成学生自治自理的一个良好的局面。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 11 现其中问题,同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学生自律和他律的意识及自我管理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每个人都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繁荣社会的责任,是责任的制高点。提升同学对责任的认识。
这是我在本学期思考的一项重头工作,刚刚开始,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
一、关于中职教师
目前, 中职教师的主要来源还是高校毕业生 (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 , 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企业乃至社会聘请的, 这些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与训练并不是针对有关中职教育的, 因而中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便淹没于教育的普遍性之中。从中职教师的工作表现上看, 我们可以把这个群体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教学能力较好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的, 一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好而教学能力不足的, 第三种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兼而有之的。
先说第三种, 三种知识和能力兼而有之的。这样的人才一是数量少、二是整个社会需求量大。这种类型我把它比喻成“贵妇人”。贵妇人是不能多的, 多了就不叫贵妇人了。需求决定价格, 这样的人才都属于卖方市场, 待价而沽。
第二种, 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好而教学能力不足的, 这样的教师在现实工作中会屡屡受困。因为目前中职的教师评价体系还是参照普教的, 这样的人在日常工作中会如鱼得水, 但一旦涉及到个人核心利益 (如晋级、评优等) 的时候, 却往往心情不爽。因为技能在考评中体现的比较少。这就像“小家碧玉”, 你再勤劳再能干、再温柔再贤惠, “小”就是你的宿命, 那些大雅之堂, 自然和你无甚关系了。
剩下的是第一种, 教学能力较好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的。这个群体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所塑造的典范, 公开课、教案、各种学习笔记等等一应俱全, 检查是满分、投票是高票、人格是典范、工作是标杆。这种类型我叫她“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是经得起挑剔的, 因为她就是按这种标准经过多年的培养塑造出来的。社会付出了大量成本, 个人经过了艰苦努力, 该收获的时候就得收获, 否则, 那样大的社会成本, 谁来承担啊。
那么我们中职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贵妇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这个大家可以讨论。我认为, 在“贵妇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还是“小家碧玉”为好。如果“大家闺秀”能放下身段, 也学学“小家碧玉”的长处, 那可就升入“贵妇人”的级别了, 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曾经有老师这样对我说, 他当年之所以选择职教就是因为自己对实践教学的偏好, 但20多年了其教学还是停留在黑板上, 没有根本性的改变。20年对于人生是短暂的, 但对于教师的工作而言, 也许就是一生。作为一名教师, 可供挥霍的青春其实真的不是很多。
中职教育在可预见的将来, 很难与追求高考的普通教育抗衡。因为我们没有专门培养中职教师的教育场所, 中职教师所参加的学习、培训一是机会少, 二是内容空, 摆脱不了做项目的嫌疑, 继续教育也是为了完成课时, 没实效性可言。
二、专业发展的意义
中职教师的现状决定了专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资源,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教育质量的优化和提升。随着中职事业的发展, 中职教师职业将会面临更多更大挑战, 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必然将会更高。职业学校要想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必须首先抓住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关键, 这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三、专业发展的内容
就中职教师个体而言, 专业发展应包括四个方面:
1. 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中职教师总的职业活动的, 是引领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正确的专业理念的确立, 有赖于对所从事工作的科学认识, 比如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发展职业教育、要发展怎样的职业教育之类的内容。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群人在做同一件事情, 但在回答“你们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时, 却不尽相同。有的说:我在这里打工, 一天可以挣多少多少钱。有的说:我在这里盖房子。还有的说:我在盖学校。但有一个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盖的是希望小学, 这个楼盖好后, 孩子们的读书条件就会好很多。很显然, 一个人的追求与思想境界不同, 就会赋予自己的努力以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2. 专业情怀。
是指中职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 是中职教师出色完成职业使命所必需的情趣、情感和情操的双向互动, 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兴奋剂和助推器。
3. 专业智能。
主要指从事中职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才能的总和, 是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和支柱。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 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学生管理、鉴定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 职场健康与安全能力, 创新发展能力等等。
4. 专业规范。
是指中职教师专业成长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 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各种公约的总和, 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守则。
四、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是自主发展。因为外因只是条件, 内因才是根本。不管你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实现理想、贡献社会, 都需要专业发展。能够发展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如果安于现状, 不再进取, 就没有发展的机会。
二是培训发展, 它建立在自主发展之上, 但如果没有动力, 再好的条件也不一定发挥作用。
【关键字】中职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34-03
【作者简介】高春梅,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宿迁,223800)教师,讲师。
“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17世纪吉森大学的两位教授提出来的,《塔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中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化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师职业成为一个“专门职业”或成为一个“专业化职业”的过程;二是指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发达国家教师专业化的推进来看,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真正的教育改革都是在课堂中进行和体现的,真正高质量的教育都是个性化的教师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进行个性素质建构的指导,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面临的困境
(一)专业技能提升缓慢
中职教师不同于普通的中小学教师,因为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导向”,中职学校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文化基础课教师(主要负责语、数、外、德育、体育和音乐的教学),专业技能教师(负责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教学)。
文化基础课教师的初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停留在专科学历水平,有的已经达到研究生水平,多数教师满足于自己的状态,尤其是评过高级职称以后,个别教师认为个人发展已经到极限了,再也不愿意去写一篇教学论文或做课题研究,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上几节课,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专业技能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支撑着各个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双师”多停留在表面,即通过应试的方法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后就满足于“双师型”教师这个称号。例如,中职或高职学校的特色就是师生共同参与技能大赛,大赛级别有市级、省级、国家级几个不同级别,在笔者所在学校,每年参加市级或省级技能大赛的总是固定在那几个教师身上,其余教师几乎从不参加,久而久之,能力越突出的越磨练,专业技能越平庸的越不锻炼,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不平衡且整体速度缓慢。
(二)教科研活动缺乏生机
笔者身为一名中职教师,深刻体会到中职学校推广教科研活动的艰难,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淡薄,多数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完就算完成任务,很少有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否存在漏洞或不足。多数教师的教科研活动都是被动的:被动去参加集体备课,被动提交论文,被动写教学设计、计划总结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或者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绩效考核,教师很少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
教育科研是教师一项必备的素质或技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是一直变化的,知识与技能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一个教师如果不潜心研究教学,不阅读大量的教育专著,不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只是一味地上课,那么他(她)的教学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三)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
据一位同行的调查研究,大约70%的中职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其中男教师较女教师严重,老教师较年轻教师严重,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倦怠感比较轻。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职教师面对的学生存在各种问题,如学习障碍、心理障碍、习得性学习无助、不良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薄弱等,教育难度较大,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进行心理援助、精神鼓励、学法指导等,但收获的成就感有限。久而久之,教师容易形成心理疲惫,产生倦怠感。其次,工作压力大,身心负荷过重。由于中职教师上课任务重,特别是专业技能教师,有的每周要上26节课,此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开发校本课程、辅导学生考职业资格证等,长期超负荷运转使身体过度劳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应对策略
(一)坚持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这句话无疑揭示了经验和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自己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批判性地思考,那么他即使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几十年的单调重复劳动,他的专业成长必然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因此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育反思是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新手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反思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教学效果进行的思索和分析,是教师用教育科学研究方式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
教学反思“思”什么?下面来看一则教学反思的真实案例:
word——图文混排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一)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教学中,某个学生个体的能力在全班同学中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在合作小组中有可能是佼佼者。尽管有的组员能力不是很理想,但是他可能在某些地方有突出的表现。我创造了多种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为代表集体完成任务而自豪,使失败者重新获得自信。
(二)适当的教学评价
作为教师我们深有体会,不经意的一句表扬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在以鼓励为主的同时,也要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了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三)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请学生自主探索,对文章进行排版,再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作品的图文混排,使文档的整个版面更和谐、舒展、美观。为了培养学生探索尝试的精神,我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操练,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合理正确的方法,从而加强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存在不足
各环节之间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图片格式设置部分时间过长,艺术字编辑部分的练习时间偏少。另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进措施
课前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在任务设计方面更精细一些,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另外,以后在分组时除了考虑异质互补原则,更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是:分组时还是异质互补,但是分工时组员承担自己的弱项,向他人学习,同时还要承担指导任务,发挥自己的强项指导他人。这样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实现每个小组成员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篇计算机基础操作课的课后教学反思,从这篇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可以成为反思的重点。从时间上看,可以写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从反思对象的角度来看,可以反思教材、反思学生、反思教法学法;反思的方式可以是内省式、学习式、交流式或研究式。总之,教学反思形式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二)坚持做好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以教学实践为驱动,立足于校本,以教师为出发点,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之一。
网络上大家熟知的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薛瑞萍(网名“看云”),即是一位教育叙事研究的成功典范。薛老师是合肥市城郊结合部的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写教学日志,她的《薛瑞萍班级日志》以真实的教学案例为主线,重视对教育事件的丰富性和形象性描述,显得真实又生动。中职教师同样也可以做好叙事研究,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普通的任课老师,都可以从日常的教学中找到研究的素材。下面的这个案例是一个班主任教师撰写的一段教育叙事: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一 天气雨
今天因下雨取消军训改为入学教育。下午先参观实训楼,然后参观艺术楼。实训楼还没参观结束,突然班长来向我报告,有两个同学在三楼打起架来了。我一听非常生气,跑步上楼。张鸣(化名)和吴宇(化名)正纠缠在一起,我忙喝住:“怎么回事?”两个人抢着指责对方。得,先到教室再说。我将队伍交给班长,亲自“押着”他们去教室。到教室,我厉声道:“你们很过分,才来几天居然打架。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非要用武力?!太不像话!”然后我语气缓和下来,让他们分开陈述。一方陈述时,另一方回避。结果两人陈述一致。原来事情很简单,从四楼下来时因为很拥挤,张鸣不小心踩了吴宇一脚,因为言语上的不礼貌,两人互不相让动起手来。我问张鸣:“虽然是因为后面同学推你而踩到了吴宇,直接责任不在你,但毕竟是你踩到了他,而且踩得很重。那么你应该及时地向吴宇说声对不起,然后解释一下原因,我相信吴宇不会怪你,更不会骂你。”接下来我又转向吴宇:“张鸣是故意踩你的吗?”“不是。”“既然不是,同学之间就应该谦让一下,张鸣没有向你及时道歉,这是他的不对,你得理不饶人,用过激的行为来解决矛盾,这妥当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你自己认真地想一想!”……
这个案例选取教学中常见的场景,以原汁原味的对话的形式呈现,既真实又有说服力。教育叙事一般有教育自传、教育传记和教育故事等形式,一般研究者都选择真实的教育叙事(自传和传记),较少有人虚构故事。笔者认为中职教师主要从事行动研究,因此最好选择教育自传的形式,当然文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选择艺术化的教育叙事方式,如自传体小说、传记体小说等方式,这样读起来更有吸引力。不过要补充说明的是,教育叙事研究不等于教育叙事,在叙事的基础上应加上自己的思考与评价,不能只“叙事”不“研究”,应巧妙地将两者结合。
(三)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竞赛
研究者认为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适应阶段(从教1—2年)、成长阶段(从教3—8年)、称职阶段(35岁以后高原阶段)、成熟阶段。如果一个教师在成长阶段中从未参加或很少参加学校或省市级的各项教学竞赛,那么他将很难走向成熟阶段,因为各种示范课、研究课评比是提升教学技能的很好手段。
2013—2014学第二学期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对照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内容,本着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做以下简单总结: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的评价都很高,教师这个职业一直都被称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似乎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的写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夫的写照,而对于教师,那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作为教师的座右铭。当一名好教师不容易,当一名青年好教师更不容易。我们学校一直都重视教师专业化的培养,认为专业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青年骨干教师的健康成长,更是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后劲。
在我们这样的职业学校中,教师的专业化似乎尤为重要。学校对我们所有的教师有这样一个要求:文化科教师专业化,专业科教师技能化,技能科教师企业化。我作为一个专业青年教师,对于身于这样的学校感到庆幸,同时也觉得有不少的压力。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这是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即要求我们必须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向一个专家型教师发展。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思想、知识和理论,通过反思与实践,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为实现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也为教师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客观条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
一、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在上级部门及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争取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提上专业素质。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
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与其他教师的探究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课堂导入模式、课堂教学中如何技巧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在以后的学习交流过程中我将将继续深入学习。
二、本学期在个人专业发展中所做的其他一些具体工作:
1、在课堂教学中向本校的其他教师进行了学习,汲取精华,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了应用性尝试;
2、在信息技术方面,利用学校资源,在课余时间探讨计算机和数学的必然联系,以适应教育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更高要求。
3、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主动学习,积极求教,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并不断创
新,以探求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
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学习与实践是一个整体,不能脱离,两者缺一不可。要上好每节课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所以我从听课入手,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从中找出优缺点,自己备课时选择性地加以利用吸收。学校每次组织的公开课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准备,课后我认真听取各位老师建议和意见,并做好总结。把从别的教师那吸收的优点用在我自己的课堂上,结合自己上课的特点,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同时,在自己的教学中来发现新的问题,再去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重新再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我想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四、养成反思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时时注意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比较自己原定的教学计划和实际落实情况,不断地改善。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都说最难超越的是自己,我希望不断的挑战自己,把自己作为最大的对手,使自己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升。
五、学习与提高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有许多方面需
要继续提高,我计划在下学期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深入学习,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通过集体学习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同时选修中职相关的专业借助培训丰富学识水平,适应中职需要。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通过交流座谈,相互学习提高,并向全区的优秀教师学习经验,以促进自我发展。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其他各项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其他各方面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全方位发展的、合格的中职教师。
2013年3月5日至15日我参加了xx教育组织的为期10天的中职学校教师企业意识培训。短短的10天,每天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上课、实战、讨论、展示、反思,一系列的体验式活动,让我们每天都充实而不乏味,辛苦但不心苦。短短的10天,有忙碌,有轻松;有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也有准备不足的手忙脚乱。总之,在这里,经过培训,我的意识在转变,我的思维在改变,我的能力在提高。回顾这10天,收获的太多,需要总结反思的也很多。
一、聆听专家讲座,获取新知识,扩展知识面
《番茄钟时间管理》讲座,让我对时间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时间可以用一个小小的番茄钟来进行科学管理。通过现场练习,提高了对时间的管理和高效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对近期事情,每天必办事项的安排,会让我们有计划、有规律、高效率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应试教育下后进生的教育》讲座,夏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后进生的转化也有更深的体会。老师给予后进生更多的爱,让后进生感觉被尊重,才会更加自信。要相信后进生,注重对他们赞美,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如果有耐心去坚持做,后进生的转化就不是难事。
《企业管理方法论》讲座,让我从管理原理、管理目标、公司伦理等方面对企业管理方法论进行有了一些认识,杜总用一些案例进行深度分析,让我受益颇多,也有一些新想法。尤其是管理过程四个方面:制度、执行、检查、整改。我认为对我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服务领导的十大技巧》讲座。通过列举大量的案例对办文技巧、办会技巧、沟通合作技巧、汇报技巧、决策技巧、财务技巧、宴请技巧、出差技巧、平台构建技巧等进行讲授,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我觉得对于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事很有指导意义,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借鉴和运用。
《企业绩效管理》讲座,改变了我对绩效管理的看法,过去以为绩效就是重新分“蛋糕”,听完唐总的讲座,原来企业绩效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我觉得在班级管理中,我觉得也可以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些方法,对班级学生进行绩效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招聘面试的方法与技巧》讲座,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改变了一些认识,原来企业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也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尤其是对人才的选择、选拔,可以应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对班干部的选拔。
《招聘工作中的礼仪》讲座,巩固了我过去学的一些关于礼仪的知识。通过贺老师的短暂培训,学员们的互动演练,加深了我对礼仪的认识,更加注重规范自己的礼仪,同时也认识到这些知识也应该教给我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教师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法应用》讲座,邓教授的开场提问让我有了危机意识,年轻人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谋划,5年以后干什么,10年以后达到什么状态,这是需要我下来冷静思考的问题。当然邓教授讲的一些课程设计和教学法,我也很受启发,如何把我们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导向、过程导向、效果导向教授给学生,值得我下去进行仔细琢磨。
二、参加实战活动,体验过程,积累经验
一是企业调研活动实战。在外出调研之前,我们小组制定了可行的调研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集体智慧的无穷,也印证了那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调研方案的执行也就是调研实战中,我们进行得比较顺利。通过参观企业、和企业人员进行座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也发现了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订单长期处于积压状态。当然,通过调研,更多的是对我们的锻炼,在体验调研过程的同时,自身能力也有了提高。在调研前如何取得联系,如何协商调研的相关事宜;调研过程中如何去了解认识一个企业,如何去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调研完后如何筛选过滤信息,如何总结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对策等等。通过这个调研活动,既让我们对企业的认识有了改变,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启发。
二是招聘活动实战。在培训的第八天完成了招聘实战,在进入人才市场前,我们小组也制定了招聘方案、招聘流程。一天的招聘活动,经过初试、复试,最后确定了用人名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很多,但经历过后,收获却很大,一方面增加了我们去了解人才,识别人才的经验,另一方面启发我们对学生的培养要有针对性,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毕业是直接走向就业岗位,[莲山 课件]因此我们老师在有此体验的基础上,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企业意识、求职能力,让他们毕业能够很快融入到企业中去。当然这次实战活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经验不足,对用人单位了解不够等。
三、小组对抗,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在培训的第一天,所有学员被分成了5个组,在后面的培训过程中,所有任务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所有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抗。第一天的破冰活动,紧张而又刺激。抱团打天下、齐眉棍、传真机、过电网等活动,我们小组不但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团结、协作、沟通、信任的重要性。通过破冰活动,小组内队员之间加深了印象,增进了感情,小组间也有深度合作,比如在过电网活动中,每个小组如果各自为政的话,可能谁都过不去,只有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还有一个就是踩数字游戏,通过做这个游戏,我有一些收获,一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在做一个任务时,领导一定要头脑清醒,解码任务,并进行合理分工;二是对任务的完成要制定一个可执行的方案,三是要及时交流沟通,解决矛盾和问题,四是要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思路、意识的转变,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五是要团结组织内的每一个人为这个团队贡献力量。
当然,在短短10天的培训中,我们还参加了多次的成果展示、汇报、小组讨论等等,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有助于我们去培养我们的学生。
四、总结反思,改变认识,提高能力
(一)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
通过这次培训,引起了我对时间管理的高度重视,20岁以前觉得人生是漫长的,而立之年感觉人生也不那么漫长,需要对自己的时间作一个规划和科学管理。作为老师,不仅仅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更要让我的学生在20岁以前就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在下学期开学的时候,首先帮助我带的第一届学生在一周之内做一个学期规划,并认真检查督促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划去行动;其次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规划,并整理成册,定期提醒学生,让他们能管好时间,10年以后回过头来不会感叹时间的流逝而自己过得毫无意义。
(二)让学生加强自主管理
班级人数多,管理难度大。这是许多中职学校班主任头疼的事情,但只要把握住他们的特点,就能管好。通过这次培训,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我认为激励对学生管理比较有效,让学生自主管理比班主任高压、强势的管理方式更凑效。下学期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如绩效管理、看板管理,把这些方法改良一下,结合学校的操行管理办法,形成一套积分管理体制。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设组长,由小组长、班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积分评定,积分每周上墙,每月统计一次,对排名靠前的小组和表现优秀的个人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靠后的要及时提供帮助,让学生在竞争中加强自我管理。
(三)带动学生加强学习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不愿学习,厌倦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老师,应该起一个示范作用,自己首先要加强学习,定期与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对于本班学生,在原有每周一记的制度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多看书学习,不限定科目,不指定内容。每周利用晚自习前的半小时或者周日晚自习时间找几个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或体会,对于体会深刻,收获大的,进步快的要通过积分进行激励,并告知家长。
(四)转变意识,创新教法
作为中职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一个老师看,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员工来看,树立企业意识,在教学中创新教法,改变过去老师在讲台上满堂灌的教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可以围着桌子坐一圈,有些课甚至可以不要桌子用凳子坐一圈,采取讨论分享式的教学,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作答,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引导,让沉默的学生敢于发言,让敢发言的学生发好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分享我的培训总结和培训心得。
短暂的一周结束了,然而留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却刚刚开始,借此机会来谈谈我的培训心得。
培训第一天,6月27号下午,我们一群新员工相聚在多媒体9教室,在此拉开了培训的序幕。在人事处蔡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下,基本了解了我们接下来一周的主要工作及培训主题。
培训的第一课,是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给我们讲解《学院发展简介及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从马院长的讲话中,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学院发展历程以及光辉业绩,从中看出外事语职业学院蓬勃的生命力及美好的前景。从×××的希望和要求中,我们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及发展方向,这也必将激励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另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理念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明白了学校教学目标、学校发展策略等。
培训的第二天上午由×××老师做人事制度的培训。除了考勤、工资等制度学习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院创办人×××的一句话“只做第一,与第二保持距离”。让我们明白了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无形中向我们敲响警钟,在以后的工作中,谨慎、细心,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培养高分、高能、高素质的人才。
下午由×××主任培训师德师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师德师风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培训的第三天上午是×××老师培训团队工作建设。“平台比努力重要,担当比学历重要,忠诚比能力重要,规矩比关系重要”。这是让我久久深思,回味无穷的一句话。头羊精神,狼群效应等形象生动。“人聚在一起只能称为人群,心聚在一起才能成为团队”。电视剧《亮剑》中的片段做了最好的诠释。
下午分两节,由×××老师培训《学生管理制度》,×××老师培训学生工作实务。刘老师介绍了学院二级管理制度,重点让我们学习了班主任、辅导员的建设,以及奖学金、助学金的介绍等。黄老师重点从学生安全、应急管理上做培训,让我们懂得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情况、紧急事件的处理程序。
培训的第四天早上由×××老师培训《教学管理制度》。介绍了27个教学管理制度,又从中重点学习了几个制度。我们了解了和自身密切相的内容,比如调整课程成绩构成、“双师型”教师、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
培训的第四天下午由×××老师和孙文俊老师培训《教学工作实务》,刘老师从讲课角度出发,介绍了怎样上好一堂课。孙老师从说课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职业教育内涵和教学目标。刘老师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给我们做了亲身示范。孙老师沉稳有力,娓娓道来让我们受益匪浅。
1.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完善的要求
目前, 国家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但是受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职业教育始终未摆脱其“二流教育”的阴影, 职业学校无论在社会地位、生源、政府投入、政府保障等各方面均低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 必须要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强教学质量,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必然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2.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综合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无形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 它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外向化的职业结构以及开拓型的工作方式。
3.是提高教师现有素质水平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 绝大多数职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但有部分教师仍存在很多问题, 如一些教师的心态较为复杂, 价值观动摇, 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
二、中职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
1.中职专业教师的观念结构
中职专业教师一方面要树立适应社会的教育观。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以坚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为宗旨, 树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另一方面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大多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想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能, 想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 因此, 我们不能一味用传统的方法评价他们。
2.中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1) 专业学科知识。
对于中职专业教师而言, 通晓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了解学科发展过程, 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 还应掌握专业相关知识。这一层面的专业知识是满足教学中对学科知识“厚”的需要, 也是显示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底蕴的知识结构。
(2) 教育理论知识。
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特征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大不一样, 普通高中学生多有心理优越感, 追求的目的较明显。而中职的学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 有些学生还存在着自卑感, 学习动力不足, 胸有大志的少。因此, 职业高中、中专的教师应了解自己学生心理的特征, 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 一般教学法知识。
“学”在人的各项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而“教”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起辅助作用。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传统的“四一” (一本大纲、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没法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让他们具备可持续学习的本领, 并最终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能力素质结构
(1) 教育教学能力。
当前, 课堂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应用研究, 而在职业学校中, 学生的厌学情况比较严重, 而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又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中职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等方面出发,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2) 专业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技术的管理人员或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劳动者。衡量职业中学毕业生的质量高低,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在本职岗位上是否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技能, 这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着质的区别。
(3) 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素质修养、教育素质品位的能力。它包括教师教育艺术的改进与创新能力, 撰写论文、编写教参、教材、撰写学术著作的能力。
(4) 知识更新能力。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 因此,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灵活、转向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为了提高办学效率, 充分地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做到人尽其才, 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三、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素质的途径
1.通过各种途径, 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1) 开展后续教育。
这是提高专业教师素质的激励机制。根据专业教师的现状, 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 尽快解决专业教师在教
育规律、教育心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比较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培训, 帮助教师及时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后续教育的方式可以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来制定培训内容。
(2) 实施岗位轮换。
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的边缘学科理论知识, 很多专业教师多年只从事一到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 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 对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来说, 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实行定期轮换制, 这是促进专业教师素质改善的一种手段, 它对于防止教师的知识老化、避免产生工作惰性、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明显的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 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上, 学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应合理安排好各专业教师的工作任务, 为促进其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留出充足的时间;二是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作兼职或社会实践, 参与他们的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 促进由“专业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2) 推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力度, 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指导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积极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3.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筹建专业教师实践基地
为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 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以实现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建立实践基地的目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在提供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场所的同时, 要重视基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充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调动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开展各种活动, 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积极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为主题的活动, 鼓励教师走向企业, 接触生产, 亲身参与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 通过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 开发新产品, 转化新成果, 使生产、教学与科研学三方面紧密结合, 提高专业教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
5.创造学习平台, 关心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育及其相关部门, 要多搞一些与专业教师成长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 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比武、展示等形式, 加强骨干教师的交流活动, 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 为专业教师创造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瑛.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师 企业实践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六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出,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2006年,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充分认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形式内容、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要求做出了重要指示。
201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重点任务的第五点加强队伍建设一点中明确提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不仅要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到中职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而且要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二、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问题
1.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
教师对入企业实践的态度问题也是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导致教师入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间问题。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为了避免耽误教学任务,学校通常会把实习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这样教师就必须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来完成实习任务,教师因此产生抵触心理。
(2)待遇问题。教师实践期间学校的待遇问题也是教师培训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除必要补助外,也应给予教师适当的路费、三餐等补助。
2.专业教师入企业之前学校缺乏具体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在选派专业教师入企业时并没有进行总体规划,布置的任务过于笼统,有的学校甚至不给入企业实践的专业教师布置具体任务。这样致使很多老师放不下身段,不能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不能克服从“教师”到“学徒”的心理障碍。这样既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师了解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又不能让教师真正参与进企业的生产环节中来,达到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目标。
3.缺少对入企业实践教师的考核与测评
目前,专业教师在参加完企业实践之后,往往都是以提交一份实践报告而结束任务。但是,实践本身就是教师的亲历亲为,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一份书面形式的报告远远不能全面展示教师的实习成果。这种提交实践报告的形式,过于简单片面,而且时常流于形式,很难反映教师参加实践之后的真实水平,评价性很弱。
三、对策及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推行专业教师入企业实习,政府应在机制体制上加强引导,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1)政府部门对制度实施的管理与监督职能。
(2)学校对选派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的人员遴选、待遇补偿、结果评定等的硬性标准。
(3)企业对接纳中等职业教师入企业实习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
2.学校规范管理过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应规范专业教师实践管理过程,要把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制度化、常态化,建立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1)学校应当严格选拔培训教师,选派骨干教师进入企业,以求在本校形成示范与带动作用。
(2)学校应合理规划教师的实践过程,做到教师实践有目的、有任务、有成果。
(3)严格制定实习教师的实习成果评定标准。
3.“师傅负责制”贯穿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的全过程
教师实习实行“师傅负责制”。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也应当同学校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样,由企业安排工作任务,由专门的技术工人作为自己企业实践的“校外导师”。
中等职业学校在企业为教师设置“校外导师”,并给予其一定的补助,甚至是将其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样既有利于师傅与教师一对一的学习与交流,又能提高师傅带教师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把师傅聘任为本校兼职教师的做法,既丰富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又可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南周.企业实践: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J].中国教育报,2007-04-03(10).
(作者单位:包艳青,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中职教师专业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学习心得12-10
中职教师期末工作总结09-30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表06-24
中职教师访谈06-04
中职教师11-23
中职教师获奖感言07-22
中职教师个人简历11-06
中职教师行为规范准则07-09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