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支铅笔诗歌
山姆·史沃普把这三年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
习作教学是难啃的“硬骨头”, 为什么在史沃普的课堂上, 学生能够如此享受写作的乐趣呢?史沃普老师难道具有某种神奇的、不可复制的能量吗?从他的身上, 我们应该学习或思考些什么呢?
做名儿童研究者
课堂上, 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 没有人举手, 所有学生都把目光移开, 不敢与老师对视。空气快要凝固了, 令人不安的寂静。这样的冷场是不是很令老师头疼?
但是, 山姆·史沃普应对自如。他指名西蒙回答, 因为西蒙“从来不怕说出他不知道”。回答立即遭到拉斐尔和阿隆的反对。很快, 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 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这场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被点燃, 争辩像热流在教室里涌动。
这一切正如史沃普所预料和期待的, 因为他了解每一个学生——
米格尔非常自信, 经常冒出不同寻常的、有趣的想法, 但懒散、易怒, 不守纪律, 不善于与人相处。
罗茜很聪明, 有企图心, 愿意作新鲜的尝试, 但是缺乏耐心。
淑永内心缺乏安全感, 胆小, 不善于沟通, 却对友情极度依赖。
阿隆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分不清事实和想象的区别, 常常把想象中的事情当作事实来讲述, 是大家眼中“爱说谎的孩子”。
法蒂玛很注重隐私, 和她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 学校举行亲师会那天, 史沃普利用一切时间与家长沟通。27位家长, 一个紧接着一个, 时间显然不够用, 因为史沃普想要了解的内容很多——家长移民前从事什么工作?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性格、怎样的经济状况?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如何?有着什么样的宗教信仰?为什么移民到美国?美国是否和他们当初所想象的一样……亲师会结束后, 史沃普又走进每个家庭进行家访。
在和孩子交往中, 史沃普始终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写故事时, 阿莱拉让主人公把大象的鼻子砍下来卖钱, 史沃普说:“这个恐怖的点子真棒!我们来想想这个点子, 看能想出什么……”在罗茜的故事中, 蛇把一家三口都咬死了:“蛇展开攻击, 结果他们三个人都死了。”史沃普压低声音, 刻意制造恐怖的气氛, 还在故事结尾处加了一句“然后, 蓬蓬头的水撒在他们一动也不动的身体上”, 令人毛骨悚然。米格尔的文章中经常出现暴力事件, 对此, 史沃普并不急于展开道德教育, 而是思考如何让故事写得更有趣。他认为, 残酷的情节出现在孩子的幻想里, 是一件极其正常不过的事情。格林兄弟的童话不正是隐晦而黑暗的风格吗?童年并非一切都是美好的, 孩子们需要恐怖的情节来释放压力。长大成人后, 自然会像施了魔咒般遗忘过去、美化童年,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成长过来的吗?
正是由于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与认同, 课堂上, 当史沃普引导学生写作时, 才知道故事接下来应该出现一只老鼠, 还是一头大象;是该有一个喜剧的结尾, 还是有一个悲剧的结尾。写作不仅是技巧和能力的提升, 还是师生心灵交流的途径。学生在写作中增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契机和勇气, 也因此和史沃普老师建立非比寻常的默契。
教师应当是儿童研究者。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的, 否则, 再高超的技艺都有可能南辕北辙。正如成尚荣在《教学改革与儿童研究》一文中提到的:“‘学’的问题说到底是‘学生’的问题, 关注学, 必须关注学生;研究学, 必须研究学生。忘掉了学生, 甚至只是轻慢了学生, ‘教学生学’必定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与关键应当是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兴趣是夸出来的
米格尔坚持认为, 同学讲的故事是错的。史沃普说:“大家讲的故事永远不会相同, 没有对错之分。既然你这么坚持, 为什么不把你的故事写出来?”
接着, 史沃普不断地引导米格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角色是谁?这个艺术家叫什么名家?是同一根羽毛吗?主人公是怎么拿到的呢?很快, 米格尔文思泉涌, 他铿锵有力地说着故事, 两只手不停地做出各种手势, 就像演说家一样。最后, 史沃普和米格尔一起调整故事, 挪动句子的位置, 更换动词, 加进细节。故事完成后, 米格尔一脸惊讶地、静静地瞪着那张纸, 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米格尔急着向全班同学朗读这个故事。当他朗读时, 双手因为过度兴奋而颤抖。当同学们为他拍手时, 他露出自豪的神情, 身体好像随着音乐轻微摆动。他两手抱着史沃普的腰说:“等我长大以后, 我要当一个作家。”
此前, 米格尔是个不爱写作业的学生, 更不要说写作文了。如此简单, 如此神奇, 史沃普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毫不费力地在学生心里植下了一粒热爱写作的种子。
淑永很害怕写作, 史沃普多次启发她编故事, 她总是沉默。然而, 当史沃普第一次见到淑永的父亲时说:“淑永非常聪明, 她很认真, 以后有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拿起你的笔, 写一个故事, 任何故事都可以。”
“当你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 只管下笔就对了。”
“棒极了, 很好!”
史沃普经常这样赞赏和鼓励学生。他认为,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赞赏,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三到四年级, 史沃普让学生写虚构文章, 即创作故事。他认为, 孩子想象力丰富, 热衷于关注情节, 写故事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三年级, 他带领孩子们到博物馆看盒子展, 再让他们制作盒子, 创作一本诉说盒子故事的“盒中书”;四年级, 他让孩子们把身体的轮廓画成一座小岛, 写出自己的小岛故事。直到五年级, 史沃普才开始指导孩子进行非虚构写作, 即写真实性的记叙文。三年来, 他不是站在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孩子大量的写作技巧指导, 而是不停地给予鼓励, 可以说, 是赞赏放飞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激发了孩子潜藏的创作欲望。
人天生就有表达的欲望, 这个表达不仅包括口头表达, 还包括书面表达。写作本来就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然呈现, 把口头表达转化成书面表达固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但这并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重在激发兴趣, 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说:“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 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可能不是写作知识的教学, 而是对学生写作的创造力、真实表达的态度、写作热情等的保护。保护写作热情的意义, 大于传授写作知识的意义。”反观我们的习作教学, 如何开头和结尾, 如何审题和立意, 如何运用修辞写出生动的句子, 训练来训练去, 指导来指导去, 结果, 孩子连最初的表达兴趣都没有了, 写作成了不得不面对的一项任务。
永葆创作的激情
山姆·史沃普是名童书作家。对于他的成功, 可能会有老师说, 人家是作家, 教写作当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嘛!其实, 真正对习作教学有帮助的, 并不是什么华丽丽的写作技巧, 而是他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写作由衷的热爱。
“明天在上学的路上, 发现一个新的东西, 一个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一个会让你开心的东西。”这是史沃普——一个写作老师, 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家庭作业。
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同、发现惊喜, 是提高观察力的第一步, 是学习细节描述的基础, 是创作故事的源泉。史沃普说:“虽然走在一条已走过千百次的路径, 假如我的思绪没有沉浸在想象里, 而且记得要观察周遭, 我仍然会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 一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同样作为老师, 我们如此观察过周遭吗?我们是否还拥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班里的成绩单在公布前被人偷走, 史沃普老师并不是急于调查真相, 而是寻思着如何能够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这个事件发生后, 我曾试着要写一个名为《成绩单失踪事件》的短篇故事。唯一的问题是, 我无法决定要从哪个角度切入来写这个故事。
“有时候, 我想仿照《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安排, 一点一滴揭露, 其实是全班学生共同谋划了这个失窃案。
“又有时候, 我想用回溯的方式讲这个故事。在故事的一开始, 诺莉雅 (嫌疑最大的学生) 已经长大成人, 而且是个成功的搞笑脱口秀演员。当她哄女儿美心上床睡觉时, 美心说:‘妈咪, 再说一次你偷走全班成绩单的故事。’
“又或者, 最好的方式是按照实情描述整个经过, 只有在最后安排一个令人意外的转折。一直到故事的尾声, 我才让读者知道, 嫌犯正是孩子们的写作老师——史沃普老师。”
作为老师, 我们还有这样的创作激情吗?什么样的题材, 才能够让我们有这种不吐不快甚至热血沸腾的感觉?试想, 一个不热爱写作的老师, 怎么能教出热爱写作的学生?
那天晚上是满月,我派给学生一项家庭作业:到外面去进行夜间写作。“就像自然写作一样,只不过你是到外面的街上去写个15分钟。”
“我爸妈不可能让我在晚上跑出去。”诺莉雅说。
“你很聪明。这个作业的其中一部分,是说服你们的家长陪你们到外面去。还有,不要忘了描写你的树在晚上的样子!”
“天会很黑,”马蒂奥说,“我会看不见我的树。”
“有路灯照,你就看得见了!”拉斐尔说。
“就算很难看清楚,你也可以描写你到底看到了什么。”我说,“这才是夜间写作的重点。”
很可惜的是,那天晚上下了雨,让月亮显得朦朦胧胧的,但对我们的作业并没有太大的妨碍。以下是马蒂奥的作品,他在作品中逐渐发现了日常景物之美:
我站在我家公寓的旁边。天上有云,所以我看不见满月。外面正在下雨。下班的人正匆匆忙忙赶回家。车子咻的一声在雨中驶过,车子都 湿了。鸽子在高空中飞翔。
树枝上的小雨滴一点一滴掉下去。植物正在快乐地洗澡。因为下雨,所以我必须待在我家公寓的前面。现在下的是毛毛细雨,不是倾盆大雨。雨点掉在我的身上,可是我没有感觉,因为我的衣服有连衣帽.,
飞机飞在高高的天空上。人们像蚂蚁一样快跑。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一切静止下来,因为现在是晚上。人们赶在商店关门前进去买小孩明天的午餐。有些人到外面只是为了好玩。
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天空正在下雨,一切静止不动。唯一在动的是掉到我脚边地上的雨滴。今天也没有星星,因为天上有云。
“我很喜欢这个作品,马蒂奥。”我如此告诉他。
马蒂奥是个很乖的孩子,他擅长运动,总能赢得旁人的敬重,同时也非常常努力。在前一年,当班上同学练习写诗,要用隐喻来描述自己的灵魂时.马蒂奥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凝望天空”的老鹰,并以此诗节作为结尾:
My soul is mad when
I do something
wrong
I feel my soul
saying
“OBEY THE RULES!”
当我做了
错事时
我的灵魂会发怒。
我感觉到我的灵魂
说
“遵守规矩!”
当我读到这节诗时,不禁露出了微笑。马蒂奥确实捕捉到了某部分的自己。无疑,那个紧追在他身后的超我(superego)正在对他自己发怒,但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一个模范生。我不知道他是否曾有放松的片刻。
我告诉马蒂奥:“你把城市的湿意捕写得很好。我喜欢发出咻的一声的车子。我喜欢你描写雨滴从树枝上滴落下来,还有人们赶在关店前买东西的细节。这些都很棒。我可以看到画面。我可以感受到活动与动态,但也可以感受到雨夜的宁静。非常棒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当你写这篇作文的时候,你是一个人在外面吗?”
“我妈有陪我。”
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马蒂奥的母亲身高不到150厘米,她不会说英语.但她极为重视儿子的学业表现。马蒂奥曾经以母亲为对象进行访问,询问她在厄瓜多尔的童年,并写成一篇作文。透过这个访问,马蒂奥得知他的母亲在求学阶段非常用功,而且名列前茅:
她最想要的是继续读书,但是她的愿望无法实现,虽然她的父母非
常希望让她实现梦想。他们没有让她实现梦想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钱
不够.他们也希望让她的哥哥和姐姐继续上学。
这种情形在移民家庭中很常见。父母尽全力让孩子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教育机会。即使不明白原因,即使老师的要求很奇怪,马蒂奥的母亲仍然会为了孩子竭尽所能地配合.例如在冬天的夜里站查雨中陪着孩子做功课。
因为天气不佳的关系,只有少数几个人实际到户外写作,而马蒂奥是其中之一。其他人只是从家里的窗户向外望,然后就开始写,但他们仍然从这个练习中得到了一些东西。夜晚启发他们写出了一些可爱、安静的文字,例如奥坎写的这一段:
现在外面正在下雨。我从我家的窗户向外望。没有太多车子经过这
条街道,这个情况并不常见。大约每两分钟有一个人走过去。
我家的公寓大楼非常安静,我可以看见对面有一棵很高的树。它生
出很多很粗的树枝,那些粗的树枝又生出比较细的树枝,以此类推,树
上还有树叶,有些是绿色,有些是黄色。雨水掉落在毫无保护的树上,这
个情景看起来很平静。
今天晚上有满月,天空的颜色混合了紫色、蓝色和黑色。
离我家很近的地方本来有一棵树,但是有人丢弃了一个坏掉的汽车
电池在树根上,害这棵树死掉了。后来,市政府把那棵树砍掉了。在很久
以前.有一天雨下得很大,这条街上的另一棵树被带着雨水的风吹倒了.、
还有一篇是埃拉的作文.这篇作文里虚假的愉悦描述令我看了很不舒服。假如她要描述假的经驗,至少要具有说服力。
今晚很平静。星星明亮地闪烁着。树木隐身在夜色里。树芽和树枝
的树皮看起来很像。只有几辆车驶经路灯。深蓝色的天空衬托出星光与
街灯。哦,房子在深蓝色的夜空里看起来真美。天色很暗,我几乎看不见
我的树。晚上静悄悄的。哦,这个景象真美!
我对埃拉说:“这里有一些不错的描述,可是你不是在户外写的,对吗?”
“我是在外面写的。”
“可是那天是阴天,你怎么看得到星星?而且你家附近晚上很吵,可是你写晚上静悄悄的。你不可能人在外面。这是你编出来的。”
“那天有下雨!我只是小孩子!我不能出去!”
“好,没错!可是你不需要说谎。其他的人写他们从窗户看去的城市夜景。这次的作业,不是对你家附近夜晚的一般描述,而是你对夜晚的感受。我希望你看看真正的世界,埃拉,写出真实的情景。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女生,你可以写得比这还要好。”
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是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地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断地磨损,衰弱,用支一截便少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复返,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光阴――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的……
生命是一支铅笔,而这支铅笔也常常带来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削笔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浪,给生活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支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生命是一支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书写”自己新生后的火热激情,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生命是一支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楷杼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写你的执着……
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描画一个充满希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用黎明耳起的身影作粗线条,给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剪影。
小哥可是年级里学神级别的人物。走路总是昂着头,自然也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以他的话来说,就是:那些个凡人,不要把我与他们比在一处,这是对我的一种侮辱。
宇悦是年级里小哥唯一看得起的一个人,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一争高下的人。可她却不似小哥,“一脸云淡风轻与世无争之感”,叫我好不佩服。
我呢,则是一个学渣,他们的上晓天文下通地理于我而言永远是遥不可及的。
那一天,天气是晴朗的.,天蓝得像童话,没有一丝云彩。中午,宇悦按照惯例在教室读书,她眉头舒展,目含笑意,很沉浸的样子,再看赶作业的我的课桌,一片狼藉:油笔、水彩笔、钢笔胡乱散在桌上,像快要倒闭的文具店……哦,对了,还有一只中华牌铅笔。
小哥进来了,摇头晃脑,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我正挥手想向他打个招呼,他那头歪斜一侧,似笑非笑的嘴一撇,让我只能尴尬地装作是要摸头发。这时,他眼角一斜,眼光一下落在我那我的课桌上,不知怎的,我的心中一阵寒意泛起。忽然,一丝轻鄙的闷哼,从他嘴边发出,斜了斜眼看看我。一把抓走了那支笔,我自是不知其所以然。“喂,那是我的笔。”出于传统观念中学习不好,就不太被学霸看得起的缘故,我底气显得有点不足。他不理我,径直拿着笔,眯缝个眼,又哼起了他的小调。我鼓了鼓气:“那是――”还没说完,就被他一个“冷哼”压下了我的勇气。“你偷人的笔还有理了?知道什么叫恶人先告状吗,you know?”这时宇悦读书的状态仿佛被打破了,她转过头来,自撇了小哥一眼。收到她的鼓舞,我夸张地加大了动作,使劲一拍桌子:“你凭什么说我偷?”下意识地看一眼宇悦,她笑了一下,偷偷向我比了个大拇指。仿佛得到了学霸加持,又加上刚刚他视为空气的无力之举,我捋起袖子就准备与他好好“理论”一番。
“呵呵,你就是因为上节课丢了一支一样的笔,仗着人家忍让你就无休止地栽赃,证据呢?凭什么?”宇悦转着笔,一脸“正气”。“我……我……昨天我丢了一只一模一样的!”他突然吞吐起来“为什么?”“为什么”在宇悦一阵猛烈炮火之后,小哥以叫老师的名义暂时偃旗息鼓,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室。宇悦笑眯眯地向我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第一个梦想,是溜出教室,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到商店里,变成一根拐杖,身上布满美丽的条纹,我就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老爷爷和奶奶们走路了。哇哈,多么有爱!多么开心啊!
第二个梦想,是跑到健身房里,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成为人们锻炼的工具—哑铃。他们把我一抬一举的,好像托着一个娃娃在玩举高高的游戏。哇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啊!
第三个梦想,是跳进西游记里,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变成一个又长又粗的金箍棒,据说我有一万三千五百斤重,只有孙悟空能拿的动。孙悟空拿着金箍棒降妖除魔。哇哈,多么炫酷!多么开心啊!
它的第一个梦想是拿上钱去肯德基买一个汉堡、两个蛋挞、一杯可乐和一袋薯条,再去冰激凌店买一个蛋卷冰激凌。啊,多么开心!多么满足!
它的第二个梦想是坐火车去蒙古大草原。在那吃新鲜的奶酪,给别的铅笔带一些。然后再骑上强壮的骏马,环绕大草原奔腾,穿上蒙古服装参加篝火晚会。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它的第三个梦想就是溜达到水果园里去。变成一串串漂亮美味的葡萄,或者变成香蕉,给大家吃。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它的第四个梦想是到月球上,去看看嫦娥和玉兔,问问她们在广寒宫里冷不冷,或者需不需要我陪她们玩。还要尝尝月球是什么味道的,尝一尝白云是不是和棉花糖一样的甜。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它的第五个梦想是长一对翅膀,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翔。然后再翻一个跟头,和孙悟空一起去打妖怪。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日期:4月
26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
2、通过分析例文,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能围绕话题,陈述自己想象出来的事物和事情。
2、让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展开想象,学会续编故事。
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讲授、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就以《一支铅笔的梦想》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板书:一支铅笔的梦想)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2)
铅笔有哪些梦想?
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一共写了铅笔有五个梦想:溜出教室,跳进荷塘,躲到菜园,来到小溪边,跑到运动场上。)
(二)细读例文。
(课件出示3)
1.铅笔为什么会有这些梦想呢?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
(1)当铅笔经常闷在抽屉里,没有自由,没有快乐,很寂寞,孤独,郁闷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溜出教室。(逃出教室)。
(2)我们一起随着铅笔到山坡上。(她想到山坡上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蝴蝶呀蜜蜂呀,就猜不出我是谁了!哈,多么好玩儿,多么开心!
(3)铅笔又钻进了池塘里,发生了什么?它想来到荷塘,用自己的大伞为小鱼、青蛙助兴。(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
(4)铅笔还去了果园里,参加小兔子他们的派对,铅笔化身成了豆角,丝瓜。这样就没人发现了!(多么聪明的铅笔)
(5)它还想来到小溪边,一会儿玩水的鸟儿当船桨,一会儿为搬家过河的蚂蚁做船。(乐于助人)
(6)它想跑到运动场上,成为小动物们的运动工具。
2、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支怎样的铅笔?
(课件出示4)
预设:我认识了一支快乐、向往自由、贪玩的铅笔。
预设:我认识了一支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的铅笔。
预设:我认识了一支热情、乐于助人的铅笔。
总之,这是一只怎样的铅笔?(一支充满正能量的铅笔。)
三、深入理解课文
(课件出示5)
1、文中重复使用“哈,多么好玩儿!多么开心!”有什么作用?
重复使用这些句子,表达出铅笔的心情快乐无比,这是想象的力量,想象使人变得幸福、快乐。
2、你觉得,铅笔的这些梦想合理吗?为什么?
预设:伞、豆角、丝瓜、撑伞、标枪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所以铅笔的这些梦想非常合理、自然。
四、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铅笔的梦想写得这么生动有趣呢?
教师引导明确:(课件出示6)(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敢于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充满正能量的想象。因此,同学们在想象时要注重这些方面。)(板书: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充满正能量的想象。)
五、课堂练说。
铅笔还有哪些梦想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1、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2、教师再次明确要求。(课件出示7)
(1)要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铅笔还可以变成一些什么?
(2)充满正能量的想象,想象铅笔还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
3、小组交流,代表在全班交流。
4、师生评议,补充。
六、作业布置。
1、认真阅读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理解例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
2、铅笔还有那些梦想?仿照课文说一说。
学生思考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指名说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
指名试说
小组交流,代表在全班交流。
直入正题,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入例文的分析和学习中去。
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短文,总结作者写作方法。学会大胆想象、合理想象,为习作打下基础。
进一步巩固和强调想象的方法,为练说做好充分准备。
板书设计: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一支充满正能量的铅笔
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充满正能量的想象
主备人:党鹏
授后小记:通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的教学,可以指导同学们阅读短文,分析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学会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充满正能量的想象,并且亲自实践大胆练习想象,续编故事。整堂课,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自然而成。当然,后边的练说完成之后,最好能进一步变成练写才好。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课题
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2
教时
备课日期:4月
日
教学目标:
1.朗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2.分析例文,总结例文中反向想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2、根据例文内容继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讲授、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有一条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这太可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例文,分析这条尾巴它是怎么想的。
下面我们就以《尾巴它有一只猫》为例,分析尾巴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板书:尾巴它有一只猫)
二、阅读指导,分析想象:
(一)初读例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2)尾巴它真的有一只猫吗?
自由读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大家一起交流。
(二)细读例文。
1、尾巴为什么说它有一只猫呢?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1)(课件出示3)
“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本来是尾巴跟着猫跑,尾巴在听猫的指挥的呀。所以跳蚤揭穿它:(课件出示4)
“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跳蚤的话,非常正确呀,可是尾巴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5)
“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
如此说来,尾巴的这种想象合理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想象?
预设:尾巴的这通想法是合理的,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想象。
预设:不光合理,还很有趣,这真是一只有趣的尾巴!
照这种思维方式,顺下去所以,狗尾巴可以说——
“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
2、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条怎样的猫尾巴?预设:我认识了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狗尾巴。预设:我认识了一条自负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有趣的狗尾巴。
(板书:反向思维
有趣
自负)
三、课堂练说。
展开想象说一说,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
1、小组练说,选出代表,看谁说的有趣、合理。2、指名试说,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个嘴巴说:“我有一只猫!要吃什么,不吃什么,猫都乖乖听我指挥。”
预设:四条腿说:“我有一只猫!往哪里去,不往哪里去,猫都乖乖听完指挥。”
预设:一双眼睛说:“我有一只猫!看什么,不看什么,猫都乖乖听我的。”
……
3、师生评议,补充。
四、作业布置。
1、认真阅读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理解例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2、“尾巴它有一只猫”“喜欢睡觉的风”……你还想到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展开想象说一说。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自由读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组练说,选出代表,看谁说的有趣、合理。
指名试说,代表在全班交流。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例文的学习中去。
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短文,总结作者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大胆想象,为习作打下基础。
进一步巩固和强调这种反向思维、想象的方法,训练学生续编故事,练习说话的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尾巴它有一只猫
反向思维
有趣
自负
主备人:党鹏
授后小记:通过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教学,可以指导孩子们阅读短文,分析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想象方法,并且指导学生练习反向想象,续编故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导学生如何想象,怎样想象才更有趣。当然,如果教者能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的环节效果将会更好。
授课日期:
月
第一个梦想,是和其它的笔交朋友。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从文具盒里溜出去,和其它的笔交个朋友。有和我一样的铅笔、有自动铅笔、有黑笔、有圆珠笔、还有钢笔……哈,多么有趣!多么开心!
第二个梦想,是跑到修理厂。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当一会儿修理工的板手,又要当一会修理工的锤子。哈,多么有趣!多么开心!
第三个梦想,是找一个花盆。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在小主人家找一个花盆,然后把自己埋在土里,长出萌萌的嫩芽。小主人啊就认不出我是谁了。哈,多么有趣!多么开心!
第四个梦想,是当一会儿国旗的铁杆。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乘坐火车,到北京的天安门,让习近平主席和其他的国家委员亲眼看着我在国歌的节奏下,把国旗送向高点……哈,多么有趣!多么开心!
一天,铅笔正在帮主人小明写字,可是看见橡皮擦不帮主人,还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铅笔一写完字,就跑到橡皮擦旁边,大声地说:“起床了!”橡皮擦被吵醒了,就连忙对铅笔说:“吵什么吵,没看见我睡得正香吗!”铅笔说:“我不和你做朋友了。”橡皮擦说:“不和我做朋友,你会后悔的!”这样,它俩都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第二天,正好是小主人小明考试的时候,老师又说:“不能在试卷上涂黑团,要注意卷面整洁。”开始考试了,就在小主人小明做第二题的.时候,写错了一对反义词,小明正在文具包里找橡皮擦,文具包里没有,他又在书包里翻来覆去地找,到处都找不到了,铅笔看见主人难过的样子,也非常的着急和难过。正在此时,它想起了昨晚橡皮擦说的话,顿时感到非常后悔。接着看见主人在卷子上画了一个黑团。小明将卷子一做完就交了上去。下课的时候,老师把小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把小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小明眼泪直流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铅笔在文具包里悄悄地大哭起来。橡皮擦在家里很无聊,也觉得自己昨晚说的话,感到愧疚。下午,铅笔回家了,它俩面对面,好像都有说不出的话一样。
过了一会儿,它俩异口同声地说:“我想说。”铅笔比橡皮擦长,所以橡皮擦先说了:“对不起,我不该为了昨晚的事没有住在文具包里,真的很抱歉。”铅笔说:“我也有错,我不该那么大声地责备你,我们还做兄弟好吗?”橡皮擦高兴地说:“好!”
【人生是一支铅笔诗歌】推荐阅读:
我有一支神奇的铅笔06-29
一支铅笔的梦想公开课09-17
铅笔刀和铅笔五年级优秀作文07-06
铅笔奇遇记06-23
我的铅笔盒05-28
铅笔和钢笔的争吵06-28
《铅笔有多长》上课反思07-07
我与铅笔的友谊作文09-12
铅笔和橡皮400字12-20
铅笔橡皮直尺争吵作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