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之反思(精选9篇)
--------一次开放性作业的反思
内容摘要:
机械制图的教学,也应随教改的深入而有所思考,怎样向理实一体化靠近,怎样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怎样找出一条符合与时俱进,同时又符合学情实际的教改之路,我们正行走在探索的路上。关键词:
机械制图 模式方法 理论实践 质量效率 探索实践
机械制图,是大多中职学校开设有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我想,师生都有几句话心里话想要说,在此门课程的教学习中,不管是学生对老师、还是老师对学生,总有那么一些期待的话语。为此,我们做了一次开放性的作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就多了一些认识,多了一些感悟。学完轴测图、组合体以后,就要学习利用投影的知识来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本章节,对大多数职高生来说,就相当普高学生学习数理化,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稍差的同学,在组合体三视图的学习时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一时的困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心灰意冷,陷入学习的困境,最终只有败下阵来,看图似乎看不懂,作图总觉做不来,随着时光的流失,他们就慢慢被课堂边缘化,最终成为旁观者、局外人了。本章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必须共同努力,千方百计来度过这个难关,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深刻,怎样经过精心组织,顺利完成好三视图的识读教学,就至关重要了。为了检验前期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一次———“真知棒,我最棒”的 识图活动。
1、活动要求:
给定三视图,请你展示出读图结果。
2、活动准备:
课堂讨论你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然后按“志同者”进行分组。
推出小组长,让他来分配任务,协商工作策略,并派人记录此次活动的过程,小结本次活动的得失。
3、活动评价:
通过展示活动结果、上交操作过程和心得材料,评比出等级奖,按等级分发不同数量的“真知棒”棒棒糖。经过一周的忙碌,同学们都献上了小组的厚礼,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读图的结果,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同样的任务。其中尺规作图组最为传统,他们从诸多的图纸中挑选了两份A3纸幅图画,采用的是正等测作图画法,卷面规范,线条分明,清晰工整,立体感强,堪称漂亮。模型组成员分工明确,大家采集泡沫板材,分析视图线框,测量加工部件,检测组装成型,甚是精巧。媒体组分析多媒技术,讨论作图思路,设计三维动画,编辑相关链接,打印演示结果,效果不错。三个组都撰写了本组作品的说明文,其中介绍作图的方法步骤,包括途中困惑与企望,不乏事后感想与寄语。经过这次开放性作业的尝试,我似乎感觉到大家的收获颇多,学生在自主与合作,探究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流露出了很多真实的感悟,很高兴,这次活动有这等不凡的价值。作为专业课程的机械制图,怎样才使学生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始终如一的学习热
情,永远坚守那份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我们执教者苦苦寻觅的。怎样能使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使教学更具质量与效率,我们就先得在自己身上多动脑筋、多花功夫,主动承担提高课堂优化的责任。这里,对机械制图教学我有几点思考:
一、自主学习的倡导。机械制图是一门手脑并用、理实结合的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和转换能力,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讲或者简单地观摩,那么他们很难在知识的掌握中大有收获。所以,学生能否在课堂中自主探索,能否在小组交流中动口与动手,都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老师的理念革新。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同学之所以能释放自我,主动参与沟通讨论,积极表现动手动脑,完全可以感受到这种开放性学习带给他们的自由与激情,他们在小组的舞台上展示个性,发挥特长,在活动中自信,在成功后愉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大胆一些,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他们设计一些沟通交流的场景,多给他们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任务,相信他们,放手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
二、直观教学的价值。
挂图、实物、模型这些辅助工具,它不但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形式不再单一,而且使我们的教学简单明了,使空间和平面的转换更为直观,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将机件的轮廓清楚的呈现在你面前,不用你去琢磨位置的前后、线条的虚实、切口的模样。这些仅凭想象难以获得的东西,借助直观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可以以模型为教具,也可以以模型的制作来作为作业的表现形式,手脑并用,在做中学。真正拥有一套系统而丰富的教学模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不够现实,再说拥有了也不是万能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具有局限性的,如果我们想要有所扩展和发挥,那么就得靠自己动手“中国造”,这样才能满足应时之需,所以,我经常动员学生收集塑料泡沫、粘泥和纸板,课堂前后或课堂内外试做模型,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用话说不清的东西,我们用一个模型就可以清楚交代。
三、电脑科技的魅力。
放下圆规三角板和粉笔,我们可以发挥多媒课件的优势,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突破教学难点。运用计算机技术,我们的学生可以用移动的鼠标代替手中的纸笔,在探究机械制图的过程中钻研3DMAX,AUTOCAD技术,激发利用软件实现作图的兴趣,享受电脑科技的无穷魅力。作为通用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可以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从目前的教学来看,我们希望计算机这门课程还可以深入扎实一些,希望大胆涉及CAD、动画和3D技术,让孩子们视野开阔,思维开放,这些都为机械制图的学习提供方便,促进了公共课和专业课有的机结合,体现了公共课为专业课的服务职责。这一点,在同学们在总结中也同样有反馈。希望我们的公共课老师多为专业课提供这样的服务,希望我们的学生多掌握一些画图的技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展自己的才能,大秀自己的图艺。
四、教学生产的结合。
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其中就是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我们的学生在本次练习过程中,就有一组学生在车间向师傅讨教,直接要实现图样与实
物的转化,希望在机床上通过车、割、洗、磨等工序的操作,完成图物的转换。他们先讨论线框的对应,尺寸的长短,先后的顺序,操作的规程,在观摩中操作,在操作中咨询与探讨,并且在讨论中还有记录,在记录中还有整理和反思。产品生产出来后,大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成功的体验非他们莫属。通过共同协作,他们诠释了集体的力量,展示了团队的风貌,体现了团队的精神,解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领会到课堂论理的指导作用,运用中领悟到制图与读图相互转化的方法。他们还真切体会到,自己进入车间,就有身为工人的感觉,师傅的规范性操作,安全性要求,质量性意识,使他们的神经时刻紧绷,丝毫不敢懈怠。如果我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计划和穿插一些与生产相关的练习机会,自然就会拉近教学与生产,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工人,教学与生产的距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考虑与实训车间紧密结合,与生产工厂相靠近,在观摩、实训中了解课堂与车间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达到以实践促教学的效果。
五、教师能力的提高。
教师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时的口号,它是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已有的基本功毋庸置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放弃一劳永逸的幻想,小心坐吃山空尴尬,“一碗水”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面对当今的教育对象,我们必须牢记水涨才能船高。时下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专业教师对现代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这一系列新的方法和模式,都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尝试,把它作为我们新兴知识的增长点,让它也成为学生受益、自身成长的立足点。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必须去努力实践与追求,我们必须要求自己迅速成长。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求课堂效率和求学生发展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被提倡和采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为终身发展而学习为特点的教学理念也慢慢深入人心,我们必须思考怎样才能把时间和空间开放给学生,采用哪种方法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哪种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传统教学从偏离的轨道上拉了过来,才能真正的把教与学的本位恢复回来,才能把老师从传统教学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思想才会真正确立起来。所以,理念革新与能力提高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反思解题着手点
解完一道题目, 首先要引导学生反思着手点是否正确。因为, 作为解题之始、思维之初的着手点是打开解题大门的关键。如果着手点对了, 那么, 解题过程就犹如涓涓之细流, 在着手点的引领下开启了前行的脚步, 不断挺进, 不断壮大, 最终走向成功。反之, 解题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甚至会走入死胡同。
例1:补画左视图 (见图1) 。
解:先补画平面C (和D) 的侧面投影c〞 (和d〞) , 再补画平面A (和B) 的侧面投影a〞 (和b〞) (见图2) 。
反思:上述解法的着手点是不合理的, 因为它违背了解题从简单知识点入手的原则。对于本题, 补画侧平面A (和B) 的侧面投影远比补画正垂面C (和铅垂面D) 的侧面投影来得简单。因为前者“侧面投影原形现”, 而后者“侧面投影面积变” (见图2) 。
正解:先补画平面A (和B) 的侧面投影a〞 (和b〞) , 再补画平面C (和D) 的侧面投影c〞 (和d〞) (见图2) 。
反思解题“瓶颈”
有关补左视图的题目难易程度不等, 随着叠加、切割次数的增多往往可衍生出一定难度的综合题, 学生的解题思维就容易受阻。此时, 若能再按照读图步骤“抓特性, 分线框;对投影, 想形状;合起来, 想整体”, 找准突破口, 仔细回味, 认真反思, 题目一定能迎刃而解。
例2:补画左视图 (见图3) 。
分析:本题学生的解题“瓶颈”往往出现在“补画平面E的侧面投影”, 思维受阻表现在无法联想平面E形状。此时, 若能再杀“回马枪”, 想想平面E是哪一种基本几何体经过怎样切割而产生的, 即可突破“瓶颈”, 解出此题。 (1) 被切割的基本几何体是圆柱 (见图4) 。 (2) 在正中挖槽 (见图5) 。 (3) 再挖去一个圆柱孔, 从而求得平面E的侧面投影e〞 (见图6) 。
反思解题结果
在解题过程中, 因各种各样的原因, 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 在解完一个题目后, 教师就很有必要启发、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的正误做进一步的思考, 思考解答中是否弄清了截交线和相贯线, 是否忽视了不可见的面, 是否忽视了特例, 是否违背“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视图投影对应关系等等。长此以往加以训练,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例3:补画左视图 (见图7) 。
反思:从解题结果来看, 侧平面F、G、H的侧面投影f〞、g〞、h〞都已正确地求得, 但违背了主、左视图“高平齐”的投影对应关系 (见图8) , 反思该物体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不完整的圆柱面, 前方被截切, 而后方却没有 (见图9) 。
反思解题规律
一个补左视图的问题解决之后, 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 积累所学, 适时升华已有知识, 概括总结解题规律, 这远比让学生单纯解几个题的意义大, 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补左视图的基本规律,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受到了“由特殊到一般”思想方法的训练, 学生解决的不是一道题, 而是一串题。
例4:补画左视图 (见图10) 。
解完这道题后,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和反思: (1) 把题目中的“孔”改成“槽” (如图11所示) , 结论有何变化? (2) 把题目中的“槽”往下移至如图12所示的位置, 结论有何变化?把题目改成如图13所示, 结论怎样?把题目改成如图14所示, 结论又如何?
在这5个题目的求解过程中, 学生不难发现补左视图的解题规律:一是先看懂视图, 想象出空间形状。二是补画特殊位置平面 (如侧平面、正垂面、铅垂面) 的侧面投影。三是补画一般位置平面的侧面投影。四是补画挖切部分 (如孔、槽) 的左视图。此时, 应特别注意截交线和相贯线两个知识点。解完一道题之后, 要引导学生反思此题是否可作一般性推广和引申, 是否蕴含一定的规律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总之, 在解题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与回顾训练,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一个充分展现自我检视观察能力的平台, 哪怕只有一两句话, 哪怕只花一点点时间。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并熟练运用有关“补左视图”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真正掌握知识的真谛, 真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反思”是解题的归宿, 通过不断反思、回顾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补左视图解题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解题着手点、解题“瓶颈”、解题结果、解题规律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机械制图,补左视图,反思,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方津.机械识图与制图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傅建中.机械识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效果
在长期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合技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善于引导,激发兴趣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图示法和图解法以及根据工程技术的规定来绘制和阅读图样的科学。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最终解决两大问题,即看图和绘图。图样是工程语言,它联系着设计者、制造者、检验维修者,是进行技术交流的基础。
在绪论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明技工学校的理论课不同于以往的初、高中课程。技校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政治等;二类是技术基础课,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等;三类是技术专业课,包括车工工艺、机械制造工艺等。教师以技术员画错图导致出现废品,严重者属于过失犯罪,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例,说明制图的重要性及责任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知道学习制图要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决不能马马虎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强调,技术工人如果看不懂图样,就无法进行工作,如同瞎子一样。同时,我们学好轴测图的画法在生活中也很有用,画出的图具有立体感,如同实物放在那里一样。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制图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炼总结,突破重难点
通过总结,笔者提炼出了《机械制图》教学的六大重难点。
首先,画图线时,粗实线的宽度范围是0.5~2mm,究竟怎样掌握具体尺寸,可遵循这样的规律:大图粗一粗,小图细一细。
其次,在图线的画法中总结出四条便于学生记忆:点画线以线段相交,不应以点相交,起始处是线段而不应是点;实线和虚线连接处应留空隙;虚线和虚线相交应不留空隙;虚线和虚线(或实线)相切,应以线段相切,而不应以空隙相切。
再次,点线面投影,有两条法则避免学生对知识混淆:在点的投影部分紧紧抓一句话“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所夹投影轴,投影连线用细实线绘制”;在判断垂直线(面)或平行线(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时,用这样四个字来概括“一点两垂(一线两面)”或“一斜两平(一面两线)”,抓住具有不同投影的线(面)进行分析,很快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线或什么面及投影情况。
第四,在立体表面上找点是难点,总结出了四个步骤利于学生掌握。判断点在立体的哪个面上;找出所在面的三个投影;检查三投影有无积聚性:如有,则直接找到积聚投影上,没有则须做辅助线(面);判断可见性。
第五,圆柱的相贯也是一个难点,总结出两条:圆柱的相贯线总是画在非圆的视图中;相贯线曲线总是向着大圆柱轴线凸出。
第六,轴测图中的正等测,圆需画成椭圆是一个难点,可按以下方法完成。在三向正等测的画法中,首先要作出椭圆外接菱形,而画菱形的关键是两条轴的选择。在空间三个轴中有二个轴用来画菱形,另一个轴用于确定圆柱(圆孔、槽)的长(宽、高)。究竟如何使学生迅速选好轴呢?笔者总结出如下口诀:正面去Y用X、Z,水平面去Z用X、Y,侧面去X用Y、Z。
三、精讲要点,融会贯通
精讲,并不等于放弃系统的讲述,只是要求详略得当,力戒繁琐。例如在讲“投影面垂直线(面)”或“投影面平行线(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只详细讲解一种,其余两种让学生对照教具模型自己画图,并总结出投影特性,这样抓住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精讲”要同板书、模具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用Flash制作课件应用于教学,以加深学生的空间印象。对有利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重点内容的话、图形等,教师要提纲挈领、有条不紊地板书出来,做到版面布置合理,写画清晰正规,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演示教具内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要以有说服力的分析,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接受结论,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讲练结合,收效明显
“讲”是“练”的基础与指导,“练”是对所“讲”内容的验证与归宿。通过“练”可以加深学生对“讲”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练”中所得到的信息会促使教师的“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讲”和“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讲练融合”。在讲练结合的同时,教师若能穿插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发动大家展开课堂讨论,效果会更好。当然,由于每堂课的内容不一样,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会不一样,但只要有可能,适时地变换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开发智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郭小辉
李晴天
【摘要】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相关专业要学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围绕这个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创新教法
对中职技术学校机械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机械制图是他们入学后首先要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反馈回来的情况,我了解到他们大部分都会从事一些机械维修、数控加工、普通机床加工等方面的工作,很明显都离不开图纸。因此必须要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有很好的识图能力,否则,他们就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为此,提高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刻不容缓。经过我及同行长时间的思索总结,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从学生现状着手,了解第一手资料
目前,相当大的一部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都是学习比较差,甚至有小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情绪,他们之所以选择到职业技术校,是因中招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没希望。招收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日新月异、飞速 1
发展的今天,与机械制图教学很不相适应。据调查发现,现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制图老师仍然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具也仅仅是三角板、圆规,自己边讲边画,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有多媒体,因自己显麻烦,也不用。而学生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又缺乏学习兴趣,这多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质量差。为此,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多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勤于思考,提升教学效果,以适应新时期中职教学的需求。
二、教师要与时俱进的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学生情绪,增强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就象打仗首先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一样。一个教师上课时看到学生没一点生机,还照样去讲课。这样注定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其实,兴趣也是一种精神,当你对某项活动感兴趣时,你可以不吃饭的去为之付出。学生也同样,当他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那老师要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呢?首先,要以思路清晰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问题要自然明确,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清楚,做出结论更要准确简明、便于记忆。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难题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习图样的表示方法时,可以在画出基本体三视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并绘出其余的三视图。或思考其全剖视图、半剖视图的形状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后,教师要多
用表扬的武器,让学生完成任务后有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如用模型教学,或用多媒体教学等。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后,兴趣油然而生。要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自然而然的也就达到了。同时,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课书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教师的知识也要不断充电。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各知名大学和工厂进行学习和深造,不仅学习本专业知识技术,还可以学习如模具、数控、多种绘图软件等相关知识。把这些知识和经历灵活地融入到制图教学中,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会使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合理使用教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做为一门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有较强标准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初学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于是要慢慢的去培养,用教学模具来配合书本实例去讲,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橡皮泥、塑料泡沫、纸等原材料让学生自已动手做模型,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验证了他们绘图的准确程度,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此外,若学校有多媒体或计算机实习室,可以利用起来。在多媒 3
体里给学生展示一些零件作品,或在上面展示一些动画课件,可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制图的魅力。
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往的教学方法,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都在下面学,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中新时代下教学的需要。如何去探索,要参考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学习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将来走入社会,也会有很强的,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活学活用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是掌握一种技能,然后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不可整天的将学生关在教室里呆板地学习,应多让学生进行绘图实习,通过这些实习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练习抄图实习,抄图实习也能对学生起到锻炼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标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学生画完整幅图纸以后还会有种成就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随后,可慢慢加大难度,直至学生能自已独立地掌握整套机器零件的测绘技术。这样学生到社会上以后可以和企业真接对接,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对于职业学
校的学生,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作为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我们更要竭尽全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为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牙顶(大径)画粗实线、螺纹终止线画粗实线、牙底(小径)画细实线,且画到倒角或倒圆部分;端视图中,只画3/4圈细实线圆,倒角圆省略不画,如图10-11所示,
机械制图之标准件-螺纹的规定画法
(一)一、教学目标:
1、培养空间形体的形象想象与思维能力;
2、培养尺规作图、徒手作图以及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3、培养工程意识,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选内容、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各门学科的衔接与知识运用的关系,充分做好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2、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识图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点对于相关内容,按教学的基本要求,按专业需要进行不同的知识深化,但对于所有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均为关键。
3、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较活跃,对动手操作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着重阐明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突出以机械制图为主,结合相应的实验、实践,学以致用的特点,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能够实用性结合起来。
2、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讲清制图课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而且目标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够得着,又不脱离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在关键章节要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反复强调,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教学设想:
本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问题,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理论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精讲多练,多进行实验、实习。
五、教学措施: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应购买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网络教学资源,变抽象为形象,使得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更为直观。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二)本学期计划学习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的内容。在紧紧围绕济南市教研室职教科的工作安排和各学校教学计划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计划是依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董述欣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全册共有九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着重阐明了识读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学以致用的特点,采用制图及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结合起来。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职专阶段的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男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差,而《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枯燥,这门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本学期需要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突出学生画图能力和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的要求:
以面向人才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难点:组合体的投影
五、教学设想:
讲练结合,多进行练习。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培训课。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机械制造业向高、精、尖的纵向深入对工科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繁多、知识抽象,而现行修订的教学计划大量压缩了学时,二者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有丰富空间想象能力和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对《机械制图》的教学进行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手段、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改革[1],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1 改革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顺序
应坚持以“理解、应用”为教学目的,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大幅度删减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或降低其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绘制、阅读视图的能力,并加强标准化教育,强化学生的徒手绘图能力,加大测绘、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立空间概念。比如在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训练中,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比对,学会如何确定机件的主视图、理解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掌握各种线型的应用、根据图纸幅面选用适当作图比例,并锻炼了徒手绘图能力,其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结合各专业需要而制定,对于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其教学内容应包含画法几何、制图标准、视图表达、标准件与常用件、轴测图、零件图与装配图、展开图、焊接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等;而对于非机械类专业,则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读图、绘图环节,降低画法几何部分的难度,删减展开图、焊接图等内容,以适应不同学时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学顺序中,通常是先讲授制图理论,最后再讲计算机绘图部分,这样容易导致“教师全程灌输、学生疲于接受”的局面,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应调适当整教学顺序,即在三视图画法内容结束后,即开始讲授CAD内容。学生在上机操作中,通过二维画图、三维建模,有助于理解“图”和“物”之间的投影关系,提高空间想象力,并在实践中找到学习乐趣[2]。实践证明,学生对绘图软件的使用表现出极大兴趣,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主动思考、学习,最终解决了问题。
2 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授课、学生被动听课”,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制图课,由于内容复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采取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让学生思考、发现、总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螺纹这一章节时,可先介绍螺纹的五项基本要素,进而向学生提出“汽车轮胎中的螺纹旋向有何区别”、“发动机上的螺纹应选用细牙还是粗牙”等问题,在学生的思考、回答过程中,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及应用。
教师在授课时,还应改变全堂灌输的观念,引入新课程理念。所谓新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3]。教师授课时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索,如在“已知两视图,求第三视图”的教学中,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再由教师汇总,并将其中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向学生推广。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 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机械制图课的实践性、直观性较强,应采用模型、课件及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工厂、实验室进行参观,或收集工厂中过期的图纸、废弃的零件,建立模型库,让学生直观了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画法要求等,认知零件工艺结构的形状、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接受信息、解决学习难点。
由于投影基础部分的内容非常抽象,故该章节应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课件可用Auto CAD、3DMAX等多种应用软件制作,配合必要的动画、立体图、投影图等,使教学过程更直观、生动。
此外,完善考核方法也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考核方法的设置是否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又会反过来影响教学过程的实施[1]。因此,除了卷面考核外,还应设置实践考核,将学生平时的测绘成绩纳入总评成绩,以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成绩中反映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总而言之,教师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并勇于改革和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正平.摭谈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06,(10):59.
[2]齐德新.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165.
【关键词】机械制图 AutoCAD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TH12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3-02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类学生学习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对这门知识掌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教学质量,学习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因此,机械制图学习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训,想要学好机械制图必须实行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
1.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图样等基本知识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AutoCAD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面临了新的挑战,由于AutoCAD等更多的制图软件被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很大的提高了绘图的质量和效率,在图纸的二次利用、图形文件的保存等方面比手工绘图更加方便和实用。虽然两门课程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在教学方面两门课程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在两门课程的教材资料中有很多处是重复的;其实机械制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但是手工绘图很难感受空间几何元素[1]。在AutoCAD制图里由于方便制图导致学生忽视了对制图的知识理解,就是让学生懂得绘制图纸但是不懂其原理。就现在而言,在制图中已有一部分学生只对计算机制图感兴趣,而对手工制图不肯上心学习,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效果不是很好,也很难达到既能用手工制图也能运用计算机制图的效果。所以,现在需要对机械制图与AutoCAD制图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课程整合的主要构思和实践
2.1教材内容整合
就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而言,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重新选择新的课程内容,可以设置一些有效的教学实践环节,突出此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让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不断的引入新的知识和技术,跟着技术的发展一起发展。考虑到“够用”的原则,可以删掉课程的部分内容,提供更多的实训环节。整合后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AutoCAD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层、基本命令等。第二,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家制图的标准。第三,平面图形的画法,对图形手工画图,再将图形用计算机绘制出来。第四,几何图形的绘制,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的使用。第五,能够识别并读取零件图,包括标注尺寸、形位公差、读图方法等。第六,简单的零件测绘,是对综合技能的训练,可以利用一周的时间对零件进行实际测绘,并用手工绘出草图,再把图纸用AutoCAD绘制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2]。
2.2教学方案整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校都会先开设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再开设AutoCAD制图,这样的的开设方式不但没有起到承接的作用,也让两门课程的内容不能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学校可以用“交叉教学”方案,在前期可以先有一个教师对两门课程独立授课,机械制图主要是讲国家标准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等,而AutoCAD制图是关于作图指令和技巧的讲解,之后可以将两门课程结合教学。这样可以很有效的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不仅有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在AutoCAD制图中掌握好制图的基本知识。但是“交叉教学”方案更适合用于教学的前期,至于后期的教学还是需要更多次的教学实践,把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资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尽可能的把两门课程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学科,将其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去。例如:在最后的装配图与零件图绘制时,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先利用AutoCAD先行出图,再根据已出图的图纸让学生进行临摹,这样的整合教学才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一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会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案把两门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率而且也很实用。
2.3教学实践整合
两门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能让学生完成标准的工程图纸的绘制与出图,以此来满足企业的需要。一方面,机械制图是学习AutoCAD制图的基础。AutoCAD制图不能独立完成图纸的绘制,是要在掌握国家制图标准、制图的理论以及表达方法的基础之上,才可以画出符合标准的机械图纸来。另一方面,AutoCAD是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在制图中引入AutoCAD不是让计算机取代人的思维,而是用先进的技术推动机械制图的教学,这样不仅缩短手工画图的时间,也让学生对理论进行更深刻的探索,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图形到平面的转换过程,突出机械制图的重难点,不仅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软件的功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制图的爱好与兴趣。
对机械制图专业知识的讲解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AutoCAD软件制图来说讲解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因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对AutoCAD软件的操作和相关知识有所掌握和运用。AutoCAD软件制图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以上机实践为主,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不上机操作,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会很差,所以,教师要设计符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3.整合后教学优势
3.1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AutoCAD融入到机械制图中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会到计算机制图的便捷和高质量,也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制图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3.2提高教学效率
AutoCAD具有精确和高效两种特点,不仅减轻了学生手工绘制图纸的劳动强度,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制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了教材内容的重复性[3]。
3.3新测评激发学生积极性
新的测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每个内容的学习结束后都有一个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内容学习中奋发向上,将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制图的积极性。
3.4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想要更好的教好这门课程,那就必须要将AutoCAD和机械制图有机的结合好,所以就要求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很好,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并能更好的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也会带动相关课程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
3.5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先进性
在大多数同类学校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少,大多数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离式的教学。把AutoCAD与机械制图结合的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既学会了计算机制图的方法还让学生学会了手工制图,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符合过程设计计算机化的需求。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在机械制图课程内进行调整的,不与其他教学的内容有任何的冲突,在教学课程和上机实践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安排。
4.各方面提出新要求
4.1教材配套
要组织编写配套教材,在对教材编写时要在传统机械制图内容优化的基础之上把AutoCAD与机械制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教材内容中要有相应的AutoCAD上机练习等。
4.2师资力量的培养
任课教师必须具备AutoCAD和绘图的理论知识,其专业素养要非常好,也要勇于实践和大胆创新。所以,必须要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培养。
4.3计算机技术要有保证
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但是硬件环境也很重要,所以,除了要有专门的计算机练习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软件和开放式的实验室建设。开放式的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AutoCAD上机实验,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开展有效的实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整合要适应教材内容、教学方案、教学实践等。课程的整合不仅能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方向、学习方法,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莉. 浅谈技工院校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J]. 价值工程,2013,31:291-292.
[2]张燕. 浅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整合思路[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9.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从事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发现许多不足,存在许多问题。现将它们总结如下:
1、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宽裕的学时,严谨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严格遵循“四环节”包括: 读书预习、精讲、练习、总结评讲,以及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方法即: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 ,书本中心。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
2、教学手段单调,沿用传统的模型加挂图教学方式。教师沿用圆规、直尺、三角板、模型、纸质挂图等教学用具。需要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例 ,对于复杂图形来说 ,费时费事 ,教师的体力也消耗很大 ,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 ,课堂上传授的信息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已经开始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长期接受教师教,被动学的教学方式,已经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给教学方式的调整带来难度。
4、课程以理论为主,与实践结合结合较少。在培养和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上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内容多以静态为主 ,无法表现丰富多彩的三维动态对象,使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而对于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的职高学生来说,在这种传统教育的模式下较多部分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的缺乏而看不懂二维图,导致丧失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从而恶性循环致使后续的课程无法继续学习。
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得《机械制图》课没有某些课程形象、生动,而上述几个问题又会直接影响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研究方案
研究教师 王梅 所教年级 08机电 所教科目 机械制图 合作伙伴 无 联系电话 051687608751 研究课题的题目 关于《机械制图》持续性学习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机械制图 持续性学习
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机械图样是设计和制造机械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交流技术思想的一种工程语言。是从事机电、机械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持续性学习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于中职生来说,刚开始接触专业课,总是对专业课充满好奇心。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学生们表现积极,乐于思考,善于总结,课堂气氛活跃,上课质量很好。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难度的加大,作为教师希望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顺利且高质量的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
2、所要解决的问题:
08级新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常会出现在刚开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有掉队趋势,甚至有学生放弃学习。明显感到后劲不足。怎样才能使他们持续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使他们学有所获,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对《机械制图》产生兴趣。
2、开发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明确《机械制图》与AutoCAD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该课程。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及时得到研究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认真反思、总结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到问题解决方法。
3、实验法:以08级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思路进行教学实验,并对在实验中出现的效果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及时完善教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认真阅读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眼界。建立个人课题博课,及时发布读书笔记、案例、随笔等研究进展情况。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特点,在工作之余,准备阅读下列书籍。
1、所读书目:
A、《教育哲学》,奈尔.诺尔斯著,许立新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B、《教育新理念》,主编 袁振国 科学教育出版社
C、《课例研究》,Clea Femandez,Makoto Yoshida主编,马晓梅、邓小玲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D、相关的期刊篇目
2、读书计划:
从2008年12月~2009年9月,每周利用30到40分钟的时间进行读书,并写读书笔记,及时上传到个人博客。
3、具体时间安排:
A、《教育哲学》阅读时间2009、2—2009、4 B、《教育新理念》阅读时间2009、5—2009、7 C、《课例研究》阅读时间2009、8—2009、9 D、根据研究需要随时查阅相关的期刊篇目
四、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安排
A、完成《教育哲学》读书笔记时间2009、2—2009、4 B、完成《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时间2009、5—2009、7 C、完成《课例研究》读书笔记时间2009、8—2009、9
五、课题研究过程安排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8、12—2009、1)
1、查阅与《机械制图》相关的资料,了解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
2、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8、2—2009、9)
1、针对前期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方案,在08机电班进行实验,并做案例分析。
2、建立个人博客,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做好笔记。将笔记、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等及时上传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9、10—2009、11)
在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论证。在2009、10—2009、11期间,完成资料的整理,撰写论文或结题报告。于2009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杨春燕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使职业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步伐,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机械制图教学面临着既要减少学时,又要增加内容、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方面的难题,下面浅谈几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作法及体会。
一、机械制图在人才培养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的重要任务,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关系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改革都离不开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改革的成功和整个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
二、传统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发展越来越明显,社会对高级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全面,不仅要懂专业技术,还要会管理,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也不是单一的、狭窄的,而是多学科的、宽广的,因此增加新的课程和新的内容已是必然的趋势。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增加新的课程和新的内容、必须首先压缩传统课程和传统内容的学时,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全面改革,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创造条件。
机械制图课程学时为各门技术基础课之最,一门技术基础课占这么多学时,显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制图的产生和日益普及,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因此机械制图课首先就要解决好既要减少学时、又要增加内容的矛盾。怎样实施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实践。
三、机械制图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我校教学改革的方针,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总方案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传统机械制图课的最终要求,还要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计算机绘图的技巧,以及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标注的有关内容。要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保证质量,必须通过认真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实施办法。
1、改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传统方式。
我们对机械课程学时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上把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放在了画法几何上,通过点线面的投影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作图直观性差,学生难掌握,效果又不好,而且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样的联系又不是很紧密。经过分析,我们决定改变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改变以前的直观性较差的点线面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定位、定量投影作图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主体的直观性较好,所以既大大降低了难度,又能紧密地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相联系。加强投影制图教学,既减少了学时、又降低了难度、又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力的培养的效果,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2、把计算机绘图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改革传统机械制图的手段。根据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总要求,计算机绘图的内容由过去的选修变为必修,并且讲课和上机相结合。如果只从学时上看,它确实是一个负担,但我们认真分析后,不仅把它作为必须掌握的内容,而且把它作为改革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压缩学时的一种有利措施。
机械制图学时居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是要通过大量的手工仪器绘图训练来提高绘图技能技巧和图面质量。由于有了计算机绘图这种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手工仪器训练可以适当消弱,压缩出一部分学时。
另一方面,计算机绘图的三维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曲线、曲面的绘制,还可以组合造型,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形体分析方法和训练空间构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节省学时,又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还能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和技术技巧。
3、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机械制图,由于直观性较差,抽象难学,因此老师讲课特别多、特别细,又是模型、又是挂图,没有模型和挂图就画立体图,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没有主动积极思考的余地,尽管老师讲的很买力,学生的掌握情况与老师的期望值仍有很大差距,现在学时压缩了,内容增加了,我们必须改革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于本课程关键的、有关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内容必须仔细讲清楚,对于应用性的和信息化的知识只讲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引导性讲解,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这样看起来讲话的速度不快,但每堂课给学生的信息量并不少,知识面同样很宽。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加模型图,由于画图费时多,一节课讲授的内容很少,一些图只为了作某些说明,画了十多分钟只讲3—5分钟就不用了,挂图和模型由于是事先定制的,成本高、灵活性差,使用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计算机绘图这种内容,不在计算机上讲很难讲清楚,既费时效果又差。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CAI课件等,即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加大信息量,同时又能形象直观地加强教学效果。
四、实施效果。
1、压缩了学时,提高了效率,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专业知识,为新课程的开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方式,加强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效果。由于CAI课件,多媒体素材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计算机三维造型等内容的学习,和以三维型状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从抽象走向直观,学生感觉轻松,提高更快。
3、计算机绘图的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对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绘图融入机械制图中使每个学生都亲自体会到计算机绘图的方便、快捷和高质量,从而对学习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计算机绘图,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绘图的技能技巧,为后续开设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尊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计算机绘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绘图的技能技巧为后续的CAD、CAI等现代技术课程的学习尊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了知识上的准备。
从上述可以看出,我们应用现代的计算机绘图技术改革传统的机械制图收到了既压缩学时,又增加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内容,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五、教学改革的体会。
【机械制图教学之反思】推荐阅读: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案例07-07
论《机械制图》课的成功教学06-24
机械制图07-16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07-16
机械制图实验报告01-15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11-18
机械制图心得体会07-04
怎样上好机械制图课09-13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10-30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