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精选9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农村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07〕253号)、江苏省卫生厅、财政厅、审计厅、省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卫基妇〔2007〕13号)、苏财社〔2007〕113号、苏审发〔2007〕137号)、《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徐政办发〔2007〕18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相适应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三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则是:政府组织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方筹措资金,保证收支平衡;实行县级统筹,突出大病重病;确保报销及时兑现、高效运作;坚持征管用分离,实行全方位公开监督。
第四条凡在本县居住的农民(含个体工商从业人员、有稳定工作单位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各镇(区)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以户(外来务工人员以所在企业班组)为单位,均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保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缴足个人负担资金,中途不办理退出手续,有效补偿时间为公历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五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享有按规定接受服务和医药费补偿以及对合作医疗知情、建议和监督的权利,享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健康咨询、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服务。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合管委)负责全县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职责为:制定修改合作医疗办法,审定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负责章程和方案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负责资金筹集、管理及资金预算、决算审定。
各镇(区)村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镇(区)村行政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负责本镇(区)村合作医疗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合管办职责为:制定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基金预算和决算,并及时上报县合管委;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对镇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实施管理和监督,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对合作医疗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监督;定期向县合管委报告工作并执行县合管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第八条合作医疗资金实行农民个人缴纳、集体适当扶持、政府资助的筹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捐资,多渠道筹措资金。
第九条筹资标准 1.农民个人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合作医疗资金15元;外来务工人员以企业(班组)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合作医疗资金70元。
2.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3.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元。4.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3元。
缴费确有困难的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和低保户,可通过民政救助等方式予以适当补助。
第十条筹资方式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镇区财政征收,并及时上划到县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储存。行政村组负责人、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协助征收农民个人负担资金。收取农民参合资金必须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确保手续规范、票据齐全、流程便捷、资金安全。严禁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或镇村定点医疗机构等垫交参合资金。对镇(区)基金征缴工作纳入县目标考核内容。
第十一条县合管办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科学合理编制合作医疗资金预决算。县审计局每年对县合管办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结果报县政府和上级财政、卫生、审计部门。
门诊补偿资金实行总额预付制,住院补偿资金的使用以项目付费为主。村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补偿资金按8元/人.年标准逐月预付到镇合管办,由其在卫生辖区内统筹调剂使用,超支不补,结余部分结转到下一继续使用,不得挤占挪用。镇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补偿资金按人均7元/人.年的标准逐月预付给县合管办,实行总额预付、县级统筹、指标控制、实报实销的结算办法。住院补偿资金由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县合管办先支付给参合病人,经县合管办审核后,由县财政直接划转结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必须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县合管办按月审核汇总各定点医疗机构应报销支付的医疗费用,加盖卫生行政部门财务专用章后送交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并加盖财务专用章后,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下达付款通知,由代理银行办理资金结算业务;代理银行根据支付凭证及卫生、财政部门财务专用章(即双印鉴),直接将资金转入定点医疗机构银行帐户。
合管办要采取张榜公布等措施,每季度终了10日内向社会公布合作医疗基金具体收支、使用情况,让参合对象直接进行监督,保证参合农民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县合管办每季度向县合管委汇报一次合作医疗基金收入、使用情况,合管委要定期向合作医疗监委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社会各界监督。
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对经办机构办理的医疗费用补助情况,每年组织1至2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实行县级统筹、分级分类核算、总量控制的办法。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就诊,原则上实行就近就医。门诊可以在居住地乡镇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自由就诊,住院可以在全县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自由选择。
第十三条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应进行注册登记,以户为单位办理《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以下简称《医疗证》),持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以户为单位制发与《医疗证》配套的IC卡(密钥),以电子数据形式存贮参合人员基本信息及门诊、住院医疗费用补偿结算数据。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登记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发现错漏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到经办机构修改或增减。《医疗证》和IC卡应妥善保管,《医疗证》和IC卡因参合人员丢失、损坏、借出等造成直接、间接损失的,由参合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参合资金由县民政部门从医疗救助基金中统一解决,在每年筹资工作结束前按参合人数、标准划入新农合财政专户,并向县合管办提供参合人员信息。筹资工作结束后参合家庭出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0天内补办当年参合手续,按可享受月份缴纳参合资金,缴费标准为5元/月。居住在乡镇、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城镇居民,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享受相应政府补贴政策。
第十五条县财政部门要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本级财政负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并在每年申报省级补助经费前一次性或按序时进度划入新农合财政基金专户。对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的新农合资金,经办机构不得违背资助者意愿,并确保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四章 资金分配和使用
第十六条资金分配
门诊医疗资金:按当年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25%安排使用,用于参合人员在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补偿。
住院医疗资金:按当年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70 %安排使用,用于参合人员住院医药费用补偿。
对当年参加合作医疗但没有享受补偿的农民,可以组织一次体检,但要合理确定体检项目和收费标准,强化体检质量控制,为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充分发挥体检作用。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体检服务,要根据服务质量、数量和费用标准,并经县合管办验收合格后,从门诊统筹基金中适当支付体检费用,不得直接预拨。
合作医疗基金累计结余控制在当年基金总额的5~10%左右。第十七条资金补偿标准 1.门诊费用
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员,在居住地卫生室、卫生院门诊就诊发生的门诊医药费用(以下均指可补偿费用)补偿标准为20%。参合家庭门诊补偿上限不超过家庭筹资总额的2倍;慢性病人门诊补偿上限不超过个人筹资总额的4倍(不计入家庭补偿总额);门诊特定项目不受此限制。慢性病病种由市合管办划定;慢性病病人由所在村卫生室申报,乡镇卫生院审查,县合管办确认。
经县合管办批准,在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特定项目(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介入治疗、肾衰竭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精神病人出院后巩固治疗等)费用在疗程结束后,其专项门诊费用(指可补偿费用)补偿标准为40%。
2.住院费用
参合人员住院医疗费用(以下均指可补偿费用)按次、分段累进补偿。参合人员在本县所属镇级卫生院(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按以下标准补偿:
5000元(含)以下部分,补偿40%;
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部分,补偿50%; 10000元以上至30000元(含)部分,补偿60%; 30000元以上至50000元(含)部分,补偿70%; 50000元以上部分,补偿80%。
住院费用补偿设封顶线,住院医药费用每人每年累计补偿限额为60000元。
凡在本县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按上述标准的85%补偿;凡经县合管办批准转诊到徐州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徐州市行政区以外医疗机构及外出务工(探亲)在外地(徐州市行政区以外)医院发生的住院费用按上述标准的70%给予补偿;凡未经县合管办办理转诊手续到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外地(徐州市行政区以外)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上述补偿标准的35%予以补偿;在徐州市行政区内非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住院费用不予补偿。
第十八条资金补偿程序和方法
1.门诊费用补偿。农民持《医疗证》和IC卡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采取现场计算机管理系统即时刷卡直接减免结算的补偿兑现办法。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合人员资格和补偿兑付业务真实准确,防止未参合人员冒名顶替、借证补偿。必要时,镇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可以先要求参合人员出示身份证,与《医疗证》登记信息核对无误后,再予以办理补偿手续。
2.门诊特定项目费用补偿。参合人员因患下列疾病符合住院条件,可在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项目暂定为门诊特定项目: ①癌症患者放疗、化疗、介入治疗; ②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
③器官移植患者抗排异治疗;
④精神病人出院后继续治疗所用精神病类药品;
⑤经筛查并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者(六周岁以下)专用去蛋白食品。
其余辅助治疗或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各种治疗项目,不在补偿范围之内。在办理补偿时凭门诊处方、发票、《医疗证》和门诊特定项目治疗批准书,到县合管办办理相关手续。门诊特定项目审批程序:需要接受门诊特定项目治疗的参合人员,需凭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和治疗意见,到县合管办申请办理门诊特定治疗批准书。
3.住院费用补偿。参合人员因病(伤)在全县范围内县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需办理转院审批手续。在各级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手续时,参合人员应出示《医疗证》(卡)和身份证(户口本、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等),经治医生必须查验参合人员相关证件,核实参合人员资格并开具参合人员入院通知书。因急、危、重症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其《医疗证》(卡)和身份证等材料应于入院三日内送交经治医生、稽查人员查验并登记备案,过期未登记备案的,按自费病人对待,住院医疗费用不予补偿。在镇区卫生院住院发生的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将住院费用清单、费用发票、出院记录、外伤中毒稽查证明、《医疗证》(卡)、身份证等相关证明材料报送镇合管办审核、结算,直接在新农合补偿结算办公室办理补偿手续。定点医疗机构按月汇总,到县合管办办理审核结算手续。在县内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凭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证明、出院记录、稽查证明材料、医药费用清单、发票和《医疗证》(卡)、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就诊定点医疗机构农合专管员办公室办理结算补偿手续;在市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凭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证明、出院记录、稽查证明、医药费用清单、发票和《医疗证》(卡)、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就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补偿结算办公室办理结算补偿手续;在外地医疗机构住院的,还必须持有转诊审批表、外出务工证明、费用清单、住院病历等,到县合管办办理补偿。
参合人员因急、危、重症,未办理转院手续,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床位医生应询问病人是否参合,一经核实即按参合人员管理。病人亲属应于入院7日内,持接诊医院病情证明(住院通知书)到县合管办补办转诊手续,过期不予办理。未办理转诊手续的视为非正常转诊,定点医疗机构不承担超标应用自费药品的医院支付义务。
参合人员因外伤、中毒等原因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应于入院72小时内到经治医院农合经办机构登记备案,其医疗费用必须经过稽查核实后方可办理补偿结算手续。参合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达到一定数额的,也要经过稽查核实后方可办理补偿结算手续。4.住院医疗费用补偿额,超过当年征收资金分配额度而出现亏空时,经县合管委审核批准后,方可动用历年滚存的资金弥补;弥补后仍有亏损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按参合人员住院收入额承担相应比例的数额。
第十九条资金补偿范围
(一)补偿范围
根据《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物目录》、徐州市合管办《关于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补偿标准的通知》规定,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为:
1.门诊:补偿药品费、治疗费、检查费。
2.住院:补偿医药费,包括药费、手术费、常规检查以及常规化验费用。
注:挂号费、出诊费、空调费、康复治疗费、陪护费、营养费、远程会诊费等不在补偿范围之内。
(二)除外责任
(1)参合人员在徐州市行政区内非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
(2)工伤、医疗、交通事故、打架斗殴、自杀自残、吸毒酗酒及犯罪行为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3)近视眼矫正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营养疗法、磁疗等费用。(4)输血、移植器官等费用。
(5)各种美容、健美项目、矫形手术费用。
(6)义眼、义肢、义耳、义颌、验光配镜、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费用。(7)减肥、增高、增胖等费用。
(8)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费用。
(9)计划外生育(顺产、剖宫产)、计划生育手术(引产、流产、上环、结扎)及助孕、保胎项目等相关费用。
(10)《江苏省新农合药物目录》(徐州版)、《江苏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江苏省特殊医用材料价格管理目录》之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费用。
第五章经办、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条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县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和落实经办机构人员经费和开展工作所需日常经费,保证经办机构必需房屋,配备必要办公设备、交通和通讯工具,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网络系统硬软件建设、升级、运行费用纳入县财政预算,不得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也不得转嫁给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负担。
经办机构要定期进行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培训,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信息和基础资料管理,提高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经办能力。
第二十一条合作医疗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实行年检制度。定点医疗机构要在醒目位臵公示主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常用药品价格、公示参合人员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公示监督举报电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农合专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房屋、设备的管理,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办公设施、设备和基本办公用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满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需要;要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对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价格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价格要进行公示,并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医务人员在为参合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要当好参合病人的参谋,为参合病人就医提供咨询服务。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经治病人要主动询问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告知病人或其亲友,及时完善审验证件、通知登记、备案补偿等手续,以免影响合作医疗补偿。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参合病人就诊的导医、提示等方面工作,做到标识清楚、指示准确,为病人提供良好就医环境。
定点医疗机构农合专管员要牢固树立为参保人员服务的思想,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熟练掌握基本业务和工作流程,实行对住院参保人员的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谋私利,不做假帐,确保补偿业务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效益,履行职责,优质服务。
第二十二条县镇合管办要搞好所需软硬件等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注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网络建设,运用现代化、专业化管理模式,保证每一个定点医疗机构都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医保专管员),确保运作正常、高效,确保基金安全。
第六章合作医疗监督
第二十三条由相关部门和参合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要定期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第二十四条县合管办要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对举报投诉,要做好详细记录,由专人负责调查处理,在半个月内将调查处理情况通知举报人或投诉人,并定期向县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五条县合管办要定期向县合作医疗管委和监委会汇报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第二十六条实行合作医疗帐目公开制度。各村、镇每月将农民就诊及补偿等情况公布一次,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第二十七条实行合作医疗基金定期审计制度。审计部门每年要对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第二十八条县合管办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对合作医疗的有关信息按职责收集、整理、分析、上报,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建立健全合作医疗补偿稽查制度。县合管办和镇、县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成立合作医疗补偿稽查组织,选配原则性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担任稽查人员,主要负责调查核实合作医疗门诊、住院费用补偿的真实性、合理性。县卫生监督机构应主动介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稽查工作,以提高合作医疗补偿稽查工作效率。
第七章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九条对全县合作医疗工作,由县合管委按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条参合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必须追回已补偿医疗费用外,还要在媒体曝光。
1.将本人医疗证转借给他人就诊的; 2.开虚假医药费收据、处方,骗取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的;
3.冒名顶替、弄虚作假、隐瞒病(伤)情,骗取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的; 4.不遵守合作医疗章程,致使医疗费用不能补偿却无理取闹的;
5.私自涂改医药费收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或自行开方取药、违规检查、授意医护人员作假的;
6.利用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出药品进行非法倒卖的; 7.其他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在全县范围内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取消其定点资格,对有关医务人员取消其合作医疗处方权,并严肃处理。
1.对合作医疗工作管理不到位,违规行为时常发生,影响本地合作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 2.不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本诊疗目录、药品目录和服务设施标准,分解收费、乱收费,不严格执行物价政策的;
3.不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的,不坚持首院、首科、首诊负责制的,推诿病人、随意转诊的、随意放宽入院指征、随意检查的;
4.不严格执行合作医疗政策、规定,虚开发票,造成合作医疗资金损失的;
5.经治医生、稽查人员不严格审验参合病人《医疗证》和身份证而通知、登记、诊治或故意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的;
6.违反合作医疗用药规定,开人情方、大处方、假处方的;
7.书写虚假病案、提供虚假病情,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或联手造假,将自费药品、保健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转换成基本用药的;
8.其他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对侵占挪用合作医疗资金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归还,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对直接负责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因工作失职或滥用职权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应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2 0 1 2年是新农合制度实施十周年, 也是新农合制度从试点探索、逐步扩展到全面覆盖、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不断提高的十年。它为八亿农民初步建立起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覆盖面不断扩大
从2003年7月开始, 各地逐步开展了新农合试点工作, 全国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到2004年底, 全国31个省 (区、市) 有333个县 (市) 开展了试点工作, 参合农民8040万, 试点地区参合率为75.2%。到2006年底, 全国开展新农合试点的县 (市、区) 达到1451个, 占全国县 (市、区) 总数的50.7%, 参合农民达到4.10亿人, 参合率为80.7%。20 08年新农合覆盖了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 (市、区) , 参合人口8.15亿, 参合率达到91.5%。到2011年, 参合农民8.32亿, 参合率达97.5%。
二、新农合筹资水平稳步提高
2003年, 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 200 6年、2 0 0 8年、2 0 1 0年和2 0 1 1年分别提高到5 0元、1 0 0元、150元和23 0元,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参合农民的人均补助标准从10元分别提高到20元、40元、120元和200元, 并对东部省份参合农民给予一定补助。全国新农合基金规模从2003年的40.3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213.6亿元, 2011年的20 47.6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从6.7亿元分别提高到4 2.7亿元和7 72.0亿元。
三、农民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断增加
2003年有760 0万人次受益, 享受到新农合补偿, 其中住院补偿255万人次;2006年有2.72亿人次受益, 其中住院补偿1594万人次;2011年底, 全国有13.2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 其中住院补偿7032万人次。从2003年到2011年, 新农合累计受益达46.7亿人次, 住院补偿3.08亿人次。参合人口次均住院补偿金额从试点初期的690元提高到2006年的771元, 2011年的1894元, 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5%提高到2006年的27.8%, 2011年的4 9.2%。2011年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有超过60%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 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
四、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
根据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总调查 (2008年) 数据显示, 与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比较, 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增加了0.5个百分点, 两周患病未就诊的比例从44.7%下降到37.7%, 下降7个百分点, 其中, 因经济原因未治疗的比例从40.4%下降到28.4%, 下降了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住院率从2003年的3.4%提高到6.5%, 增加3.1个百分点, 应住院未住院的比例从3 4.7%下降到27.9%, 下降6.8个百分点, 其中因经济困难未住院的比例从76%下降到70.7%, 下降了5.9个百分点。
五、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全面推进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问题研究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提高和公民医疗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和完善医疗保障已成为社会公众的一大焦点。因此,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农民自己为了共同抵御疾病风险而建立了一种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即新农村合作医疗。除合作互助共济性质不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传统医疗保险,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明确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提高了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②加大了政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③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不仅注重了受益方,也注重了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提高了保障水平;④由政府负责和指导建立组织协调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加强领导、管理和监督,克服了管理松散、粗放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农村居民能及时看病并及时得到保障;⑤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照顾到了弱势人群的特殊情况。农村老年人和妇女居多,大多都是男的去城镇打工,他们都办了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老年人和妇女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⑥城镇居民都有医疗保险,而农村居民一般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合工作的推进及全县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出现了许多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
(1)部分地區社会满意度低。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
(2)保障水平总体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面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农民参保动力不足。就小病而言,当农民经常不生病时,觉得个人出资的那部分浪费掉了,于是会逐渐丧失参加合作医疗的动力。从大病来说,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所以这些贫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从大病的角度来看,不但新型合作医疗没有解决农村内部贫困家庭的医疗问题,反而使得他们与富裕农民家庭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
(4)空心村与流动人口的影响。农村现在呈现的状况是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呈现出大量的空心村。当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这样来说,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没有得到实惠,这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
(5)基础设施薄弱带来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滞后,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一些贫困地方的卫生站甚至存在危房,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严重流失,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甚至在农村出现到县,乡镇医院看错病,导致死亡的案例发生,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新型合作医疗的有效运行。
(6)部分地区供方诱导需求突出。由于农村医疗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受到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在目前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定点医院对病人诊治时,并不是按照最有利的方案去开展,普遍存在开大药方,多开药,开贵药,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现象。这不但增加了合作医疗服务的支出,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使新型合作医疗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实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完善与党的十八精神息息相关,并且与党提出的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并在许多地方试点,各地区要贯彻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坚持合作医疗制度的互助共济性质,动员农民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操作,加强监管。例如在镇江,镇江拥有了比较健全的医疗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了居民的健康,也基本适应了人群多层次的医疗需求。通过在地区试点不断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建设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随着新农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实现了全国新农合数据的集成与规范化,新农合的成熟指日可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市卫生计生委
市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进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平稳运行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民生工程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参合农民的利益为核心,完善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惠及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地方便参合农民,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二、目标任务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管理经办体系、科学的筹资增长机制、合理的费用补偿方案、方便的补偿结算程序、有效的费用控制办法、安全的基金监管制度和分工协助的责任落实机制,巩固新农合制度的覆盖面和补偿受益面,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落实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
三、坚持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合,扩大制度覆盖面
各统筹地区参合率不低于96%。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自愿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农垦系统、农林渔场以及各类开发区、风景区中属于农业人口的居民,按照自愿和属地化原则参加当地新农合。长期居住在当地农村但尚未办理户籍转移手续的农民,可以参加居住地的新农合。农村户籍的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跟随家长一起参加新农合。
四、提高财政补助和农民缴费标准,探索完善筹资机制
2018年,新农合筹资标准筹资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如国家政策调整另行通知)。参合农民个人缴纳提高至180元;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490元,其中:对比照西部开发政策县(市、区),中央财政补助356元,省财政补助119元,市县财政承担15元;对其他县(市、区),中央财政补助282元,省财政补助156元,市县财政承担52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本地财力和农民承受能力,适当提高地方财政补助和农民缴费标准。积极探索符合当地情况、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简便易行的新农合个人缴费方式。
五、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住院大病补偿待遇
各地要按照2016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统筹补偿指导方案》(卫基层秘[2015]643号)、2018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统筹补偿指导方案》(卫基层秘[2017]558号)和大病保险统筹等补偿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各地的补偿实施方案,合理设计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起付线和补偿比例,引导参合农民一般常见病首先在门诊就诊,确需住院的,首选当地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对必须到省市级大医院诊治的疑难重病,进一步提高其补偿比例,参合患者全年累计补偿封顶线(不含大病保险补偿及按病种付费重大疾病定额补偿)提高至25万元以上(含)。鼓励探索慢性病门诊定点诊治、分病种定额补偿或保底补偿,也可以在设立起付线的前提下,将起付线以上部分的费用补偿比例提高到60%以上。鼓励与引导参合农民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费用在原有补偿的基础上再提高10个百分点给予补偿。
六、全面普及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
2018年,继续保持全市参合农民都能在本乡(镇)卫生院和就近的村卫生室获得门诊费用报销。门诊基金原则上按当年筹集基金的*90%* 20%予以安排。门诊补偿必须严格实行“按比例补偿”的费用分担共付机制,单次门诊的可补偿费用的补偿比例达到50%左右,单次补偿额度适当封顶。鼓励探索普通门诊补偿试设“起付线”,起付线以上的费用达到55%以上。
七、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大病、政府主导、专业承办、政策联动”的基本原则,在新农合大病保险全省覆盖的基础上,2018年,进一步巩固完善我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大病保险人均筹资达到全市平均35元左右,分段补偿比例最低不少于55%,并通过紧密衔接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及医疗救助等制度,有效减少参合大病患者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
八、深化健康脱贫工作,助力精准扶贫
继续做好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工作。继续优化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政策,优化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流程,确保贫困人口享受“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优惠政策得到精准落实,助力精准扶贫。按照《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实施方案》、《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保障指导目录》及《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普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部分和大病保险部分补偿待遇,支持健康脱贫工作。
九、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院费用不合理增长
全市新农合定点协议医疗机构实行分级监管、分级负责。各级卫生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实施行政监管,逐步建立和完善转诊制度,将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新农合工作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协议签订等挂钩,对其违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建立健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药费用监测和信息披露制度。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内部要建立健全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等方面的规范和制度,形成自觉的自律机制。
十、完善按病种付费机制,扩大按病种付费执行率
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政策措施,各新农合经办机构负责制定与完善本级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负责动态调整本级按病种付费病种定额标准。积极探索并鼓励将基金支出多、监管难度大、以物理康复治疗为主的病种,优先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继续开展实施市级医院常见病(是指县级医院完全有能力诊治的常见病种)按病种付费。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已有临床路径病种的按病种付费工作。尝试开展“浮动定额”按病种付费试点。进一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逐步提高按病种付费出院病例占参合住院患者的比例。支持医共体试点地区开展新农合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管理工作,具体按照省政府有关县域医共体政策执行。
十一、严格执行基金监管制度,严格规范基金用途
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强化基金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新农合基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完善县、乡、村三级定期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各环节的审计,审计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补偿,应由政府另行安排资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十二、简化就诊和补偿流程,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和补偿
全面实现异地结算,方便参合农民到市级、省级甚至省外医疗机构就诊报销,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及统筹地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即时结报”。继续开展跨省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认真初审并垫付补偿资金,医院垫付的资金由患者所在地的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财政部门定期结算并及时补还医院。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垫付的医药费用要认真审核,对不符合新农合补偿规定的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
十三、加强管理经办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经办能力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加强各新农合管理经办队伍建设。制定新农合管理经办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规则和行为准则,建立健全管理经办人员管理、培训与考核制度。完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新农合管理经办能力与效率。实现所有参合农民使用二代身份证就医,进一步方便参合农民报销。
十四、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按照省政府要求,做好《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落实,逐步实现基本医保覆盖范围、筹资标准、保障待遇、基金管理、定点管理、医保目录的“六统一”。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配合做好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工作。
十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新农合工作目标管理。新农合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将新农合的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总额预算管理、经费投入等情况列入任期目标任务和年度目标任务,实行目标考核,并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2018年民生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单项考核办法另文印发。
(二)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建立农村逐级指导与转诊体系,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新农合制度完善与发展提供支持条件。
(三)开展新农合工作评价与指导。要强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新农合管理责任,市新农合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开展对县、区新农合工作的评价,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不力、存在问题的县(市、区)进行重点管理,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xx,省委、省政府和海坊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系列文件为指导,借鉴试点经验,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有力的宣传、搞好部门配合等措施,在下半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推行开来,并步入规范运行轨道、持续开展下去,以解决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方法步骤
推行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8月20日──9月30日):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大规模的系列宣传活动。
(二)资金筹集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各乡镇(街道)按照《龙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落实农民个人缴费、镇财政和乡镇卫生院补贴金额;对参与率达到85%以上的乡镇(街道),市财政按照各乡镇(街道)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数量,配套补贴基金。
(二)实施阶段(从11月1日开始):由市、乡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报销参加农民的相关诊疗费用。合作医疗实施从当年合作医疗费用报销之日起计,到来年的该日为一个实施,各乡镇于实施的最后一个季度内筹齐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保持这一制度的持续运行状态。
三、主要措施
(一)实行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已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全市社会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各乡镇工作考核内容,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通报各乡镇工作情况。对工作力度大、进展顺利、效果好的乡镇予以表彰奖励。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是推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借鉴试点乡镇的做法,把合作医疗基金征收工作列入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责任制,依靠强有力的领导措施保证开办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街道)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利用召开动员大会、受益群众现身说法、印发明白纸、制作宣传单、开办宣传专栏、出动宣传车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集中宣传发动,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特点、重要性、筹资方式、补偿范围、管理办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互助共济意识,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参与到新型合作医疗中来。
(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顾全大局,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把这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相关制度,规范经办机构工作行为,加强对定点医疗单位的监督,严格合作医疗基金补偿标准,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和简化就诊程序,合理用药飞合理检查、合理治疗,降低诊疗成本,为就医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计划部门要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经管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大力宣传农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不能视为农民负担的政策规定。财政部门要搞好资金配套、运作工作,确保市、乡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加强基金的监管。监察、审计部门要做好资金收支、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物价部门要履行药品和诊疗服务价格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农民医疗消费价格公正、公平、合理。电视、广播等新闻部门要开办专题宣传栏目,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在全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造积极的~环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黄阳涛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2005年开始启动试点的一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淮安市是新农合制度实施大市,以97.07%的覆盖率走在了全省新农合制度推行的前面。本次对淮安市涟水县黄营乡开展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意在了解新农合制度在该乡的推行与落实情况、农民的参合情况与满意程度,并通过农民的反馈,整理分析出一份反映当前淮安市涟水县黄营乡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研究报告,为政府完善新农合制度、改进制度执行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了解程度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策宣传的力度尚有差距,存在着广度不足,深度不够等问题
新农合的宣传是关键,宣传不好群众就不会了解到中央的政策。新农合是中央给农民的一项补贴政策,是体现党中央对农民健康问题的关心[2]。自我国新农合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民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宣传发动,但由于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有限,对政策的理解深度仍有欠缺,不能全面了解国家新农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对就诊转院制度、医疗补偿的申请领取程序和基金的管理方式等还不完全清楚,大部分农民甚至还不明白新农合到底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对新农合的理解还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搞合作医疗阶段的认识水平,与我们工作的初衷差距太大,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去弥补这方面差距。
1.2 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乡镇政府由于没有新农合编制,新农合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借调,且机构改革撤乡并镇后人员大幅度裁减,都是定编定人管理,现在开展新农合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大量繁重的工作,很难调动兼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合管办工作处处受制,有些工作进展缓慢,甚至难以正常开展。
1.3 个别农民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就医费用
一些生活极为困难的农民,一旦患病住院,无力负担前期的治疗费用,而补偿费又不允许先期垫付。目前偏远山区的农民实际生活水平还很低,即使参加了新农合,当得大病时积蓄早已花光,就医的钱根本就拿不出来,农民依旧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
1.4 弱势群体游离于新农合之外,亟需关注
近几年来,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由于子女上学等一系列原因转成城镇户口,他们在农村有的分了土地,但也有部分没有分到,在城里也没有工作和足以谋生的手段和技能。这些人享受不到城市职工医疗保险,按规定也不是新农合的参合对象。还有的农民举家外迁多年,户口还在本地,无法取得联系,他们的就医问题就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2 建议
2.1 强化新农合宣传工作
要大力宣传新农合制度的重大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抓住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例,教育农民摆正奔小康与保健康的关系,提高农民的保健意识[3]。一是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逐步引导农民认识、理解、接受和支持新农合。如设计新农合代言人,通过有线电视、农村建筑墙体等载体,运用通俗易懂等方式进行宣传,把新农合的意义及有关政策不折不扣地传达给广大农民群众;二是用农民参与新农合受益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三是召开大病补偿资金发放仪式,请受益农民现身说法,谈体会和感受。
2.2 统一新农合经办机构名称,明确经办机构性质
针对县、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短缺和人才断档等状况,可适当核定编制,放开进人渠道,可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既可以补充人才断档又可以培养高素质医疗队伍,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切实减少农民到大医院看病承受的沉重经济负担,达到新农合能使农民就近就医,就近吃药的目的,确实把这一关系农民实际利益的实事办好。各级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特别是宣传和广电部门协同卫生部门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尤其是筹资办法、补偿政策等,让农民实实在在地理解和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和支持新农合的良好氛围。
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参合对象当中调查研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要加大监管力度和监督力度,防止出现可能发生的问题,适时完善和调整实施方案,适时出台新的规章制度,确保新农合工作健康运行。
2.3 建立完善的基金监管体系,发动社会力量,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扶持力度
要规范使用基金,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一是要建立由政府部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基金管理监督委员会;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三是要建立新农合风险基金,从基金总额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风险基金,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基金入不敷出的风险;四是要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应将新农合就医补偿办法、医疗服务价格、参合农民费用补贴情况及新农合基金的筹集、支付和结余情况等进行定期公示,避免违规筹资、弄虚作假及冒名顶替等现象的发生;五要逐步完善新农合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发动社会力量的基本思路:一是与民政部门联手,实施医疗救助;二是动员一些有爱心的企业家、个体户投身慈善事业,由合管办牵头组成“一加一”帮扶对象,使新农合的触角进一步延伸;三是合作医疗先期介入,全程跟踪服务,保证参合对象没有后顾之忧;四是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部分医药费用减免政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实施意见,乡镇卫生院属非营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卫生院医务人员和退休人员只能领到财政拨付的60%的档案工资,40%靠自筹解决,特别是退休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受行业限制,与行政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比,待遇差距拉大,存在不公平性,建议对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实行全额财政预算,并要完善相应的医保体系,确保医务人员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落实集体扶持制度。在目前农民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应本着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可采取按企业生产值或税收安排一定的统筹比例,运用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办法,支持帮助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购置设备、修缮场所和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编制,宣传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探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农业经济,2009 (10):15-16.
[2]段欲军,汪凯,夏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7-8.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不理解
由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和优越性宣传不够,造成部分农民大多心存疑虑,不清楚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与义务,对报销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要参加,无论到哪儿看病、看什么病、用什么药,都得报销,对看病、用药补助有范围、有限制的规定不理解,担心合作医疗基金被挪用,担心医疗费用升高得不到实惠。还有人对此次合作医疗试点抱怀疑态度,原因在于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反反复复,大多都不了了之。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农民家庭医疗保障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农民还怕交了钱不得病、钱被别人使用了,心理上极度不平衡。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临床用药管理是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的。农民认为,一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未被列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这样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此外,一些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治療问题比较突出,处方药物和检查项目超出基本药物目录和规定检查的项目过多,既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加大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
2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农村乡镇级的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水平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差,部分乡镇卫生院有病房无设备,而且病房的条件极差,稍有严重的病情就需到省、市医院就诊。而根据合作医疗规定,到省、市级医院就诊报销的比例较低。例如河南省安阳县马家、都里等乡镇卫生院,均是1996年县卫校毕业生担当主力军,他们对一些高难度临床项目不能开展,导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必须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
3交费方式不够灵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个人缴费方式实行集中交费,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因错过交费期而无法享受来年的合作医疗待遇。
4报销手续繁琐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普遍反映,目前医药费报销手续繁琐,而且交费容易报销难。从票据上报、审批到取款需要很长时间,加大了农民交通费用的开支,尤其是对偏远地方的农民更是存在诸多不便。
5保障能力明显不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规定“只报住院费、不报门诊费”,而有些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地方病的农民,往往不需要住院但却需要经常在门诊治疗,持续不断地支付医疗费用,还有些特殊的治疗,如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等,由于每次治疗实际发生费用远低于合作医疗补助起付标准而得不到补助。另外,虽然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有望提高,但与城镇职工的标准差距仍十分明显,与看病补偿比例、最高限额等方面的差距则更大。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针对新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让广大农民知晓政策。通过会议、标语、资料、典型事例、电视专栏等形式,使农民群众了解政策,不仅要在媒体上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内容,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村入户,广泛发动,做到人人明白,家喻户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要做耐心细致的宣讲和解释工作。对农民在选择医疗机构、药品、服务、报销标准等环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讲解,切忌不能断章取义。三是严格公示,通过监督管理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
2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模式。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保障交费时间灵活的同时,避免故意“漏人”现象。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按参加入数实行定额补贴,并保证补贴额度逐年增加。三是取消病种设限,适当提高大病住院报销底线和上线的标准。四是推行农民大病救助制度,设立专项基金。
3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一是严格审批和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确保农民明白放心地使用他们对医疗机构及其服务的“选择权”和“控制权”。二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防保体系。三是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和人才的监管工作,逐步弱化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
4切实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广大农民的“保命钱”,管好、用好意义重大。离开了这个医疗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成为无源之水,基金管理不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县财政局要及时、按进度拨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确保报销运转正常进行;县审计、监督等部门要定期进行合作医疗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基金管理政策的行为;县民政、扶贫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人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提供必要的帮助,形成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县卫生局、合作医疗办要进一步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办法。相关部门要按照既定政策,公开、公正、公平地做好农民住院报销补偿工作,杜绝优亲厚友现象的发生;加强调查研究,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分析,对补偿比例进行可行性论证,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杜绝基金透支或沉淀:加强稽核工作,严查重处弄虚作假行为及恶意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人和事。
5简化报销手续,实行医院垫付制度
能否及时、足额地领取补偿金,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评价、认同和参与程度。首先,新农合更多地是采取农民出院后凭借医疗消费收据到指定单位(一般为新农合办公室)报销补偿金的形式,这种报销形式具有审核手续繁琐、等待时间较长等弊端。农民为获得补偿金,通常需要向乡(镇)、县(市)新农合管理部门申报,经过审核、复查等数道“工序”才能获得补偿金,既费时又费力,容易使农民产生抱怨心理。其次,在报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例如,有的农民在认识相关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就可以更加便捷、快速、足额地获得补偿金,而没有社会关系的农民只能“按部就班”,农民便会对新农合产生不利民、不公平的认知,对其推广和发展将会产生不良影响。所谓医院垫付制度就是患者在结算医疗费用时由医疗机构审核并垫付应给予
农民补偿的医疗费用,使农民能更加及时、便捷地得到资金补偿。它的具体程序是,在定点医院设立新农合结算窗口或在原窗口增加新农合报销程序,参保农民在当地规定的任何一家定点医院就诊,都可以直接在该医院所设的新农合结算窗口交纳自付费用,一次性结算清楚。这种报销制度主要有两点优势:一是简化了报销程序,为就医的农民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生活在地广人稀、交通设施不健全地区的农民。二是报销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使广大农民在报销面前人人平等,避免出现“因人而异”现象,使新农合的最后一个环节更加公正、透明和人性化。因此,实行医院垫付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农民享受新农合,增加透明度,方便农民监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信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后一定会得到不断完善。2009年4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必将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中牟联社心系下岗职工
中牟县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心系下岗职工,积极配合财政局、人劳局做好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自2005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帖息贷款650笔,金额1550万元,帮助657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带动2000余人找到了新的工作。近日又投放50余笔,金额200万元。为把这项惠民之事办实、办好,联社开通下岗职工绿色通道,采用集中办贷、集中发放的办法,第一时间将贷款发放到下岗职工手中,争取早日让他们实现再就业梦想。(中牟联社刘金伟)新安县信访工作实行“源头化”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工作,根据省卫生厅等4部门《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鲁卫农卫发[2009]5号)和潍坊市《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潍卫农办„2009‟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总结前几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继续积极稳妥地做好新农合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农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的原则。由各级政府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引导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农民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个人筹资,有条件的村集体予以适当扶持,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组织予以捐助。
(二)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搞好基线调查,合理确定报销标准。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参合农民的利益。
(三)农民得实惠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新农合基金全部用于农民医药费用的补偿。坚持以大额医药费用补偿为主、兼顾小额费用补偿的方式,既要照顾到新农合制度的受益面,又要体现重点保大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政策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新农合试点工作的要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状况,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证这项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三、任务目标
(一)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农合政策措施,完善新农合制度的管理机制、筹资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低成本筹资的新路子。
(二)在前期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规范运作,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为新农合试点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进一步巩固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农民群众就医条件,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确保农民医药价格合理,确保农民就近得到医疗服务。
四、组织机构
(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镇政府)负责辖区内新农合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是新农合工作的主管部门。
(二)健全市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简称“新农合管委会”),由市政府领导,卫生、财政、农业、人事、民政、物价、药监、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负责辖区内新农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资金筹集、协调调度、管理监督、考核奖惩,以及同级财政补助资金、经办机构编制及工作经费的落实。新农合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行政部门,按2-3/十万的比例配备财务会计、医疗、信息管理等专业人员。主要职责是:
1、负责新农合工作的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2、审定市、镇、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3、审核、发放合作医疗证;
4、负责基金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5、审核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情况;
6、定期公示参合农民费用补偿及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
7、负责处理信访和投诉,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8、及时统计、汇总、上报各种报表,通报工作信息;
9、完成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健全由监察、审计、物价等相关部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合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新农合政策规定、专项资金、费用补偿、定期公示等的落实情况,受理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反馈监督检查结果。
(四)各镇政府负责辖区内新农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资金筹集。成立相应的新农合管理组织,下设3-5人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镇新农合工作的组织落实、协调调度,对本镇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并支付本镇参合农民补偿费用,定期公示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及时统计、汇总、上报各种报表,通报工作信息。
(五)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必须保证办公经费足额到位。
五、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监督
严格按照财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和省财政厅、卫生厅《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等文件要求,规范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监督。
(一)基金筹集。
1、筹资标准。新农合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筹资标准为农民每人每年缴纳不低于35元,以后每年参照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情况调整筹资标准。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所履行的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2、筹资管理。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每年一次由各镇政府负责组织收取,收取的资金全部上缴市财政新农合基金专户,不得截留和挪作他用。每年6月底前完成下农民个人筹资工作。各镇要在农民个人筹资结束的两个月内核准全部参合人员资料并将农民个人筹资全部上缴至财政部门的新农合基金专户。市合管办要在11月底前完成参合档案核准、数据库更新及制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县级补助资金要在每年3月底前足额划拨到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
3、界定参合范围。严格执行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农合的规定,参合人员应是登记为农业户籍的居民。已经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可根据其家庭享受的计划生育政策、退伍兵安臵政策和城市低保政策来界定其是否属农村居民。要认真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政策,严格按照户籍及其享受的户籍政策界定新农合覆盖范围,农村户籍中小学生、外出务工农民(不包括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均属新农合参合范围。已经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得加入新农合,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的农民可以参加新农合。
4、实行医疗救助。对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救助。被救助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个人负担部分由市民政部门从低保资金中支付,重点优抚对象的个人负担部分由市财政、民政部门从优抚资金中拨付。
5、将福利彩票留成基金的5%和社会捐助资金建立“大病救助”基金,用于正常报销补偿后负担仍然过重并致贫的农户补偿。
(二)基金管理。
1、市级统筹。实行“市级统筹、集中核算”的管理办法,市新农合管委会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的市级统筹和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简称合管办)具体负责基金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2、合理分配基金。根据“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统筹”的原则,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基金统筹管理模式。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是指通过设立统筹基金分别对住院和门诊费用进行补偿。新农合基金分为一般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一般统筹基金包括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和其他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和其他基金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不高于35%,住院统筹基金和当年提取风险基金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5%,其中当年提取风险基金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比例不大于3%。风险基金累计达到10%规模后不再提取。
(三)基金使用。
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科学设计新农合基金补偿标准,基金使用率应达到90%以上。基金结余可转入下一统筹使用。根据省及潍坊市对基金分配的要求和基线调查情况,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本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标准是:
1、普通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在定点村卫生所、卫生院发生的门诊可补偿费用按22%补偿,每人每年封顶线200元。
2、在一级及以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可补偿费用,设定不同的起付线和补偿比例。
(1)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20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70%。
(2)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500元,501-5000元部分报销35%,5001-10000元部分报销55%,10001元以上部分报销70%。
(3)上转到青州市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50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35%。
3、其他费用补偿。
(1)参合孕产妇计划内生育住院分娩的,每人定额补助300元。(2)筹资结束后参合孕产妇计划内生产的婴儿视为参合(不另缴费用),随母亲享受当参合农民的就诊补偿待遇,就诊时应提供其《出生医学证明》复印件,《住院审核表》写母亲及婴儿姓名,报销补偿凭证写母亲姓名。
(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和中医药费用(不含中成药)补偿比提高10%,住院患者针灸治疗费用补偿比为90%。
(4)精神病门诊费用不报销,本市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按同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标准收费及补偿。参合结核病人发生的医药费用应先执行国家免费政策,再按相应的比例报销。
(5)慢性病、门诊急救、门诊大病等费用补偿按有关规定执行。
(6)按照《关于转发<卫生部关于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卫农卫发[2008]7号)要求,认真做好体检工作。健康体检费用从新农合基金中列支,但不得超过当年基金总额的3%。
4、总封顶线为5万元,即参合农民当年内实际获得的医疗费用补偿金额累计不超过5万元。
5、对于未经转诊备案在市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可按规定补偿标准的60%予以补偿。
六、就诊管理
(一)参合农民在本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药费用实行就诊即报、出院即报。门诊费用须凭《合作医疗证》、户口簿、身份证、单据、处方等有关凭证报销;住院费用须凭《合作医疗证》、户口簿、身份证、住院资格审核表、单据等有关凭证报销。
(二)经批准转诊到本市以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参合患者,出院后须持《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住院病历首页复印件、费用汇总清单、住院单据、转诊证明等到转诊的定点医疗机构报销补偿。
(三)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单据已另有其他用途的,可使用单据复印件结报,复印件须经单据使用单位加盖公章,并注明已补偿金额。
(四)市财政部门应在每年1月10日前按当筹资总额的10%向市合管办预拨医药费用报销补偿周转金。
(五)各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规定做好审核。审核项目和内容主要有:
1、查验《合作医疗证》、有效身份证明,做到人证相符;
2、诊疗项目和所用药品是否符合规定范围和《药品目录》;
3、收费票据、住院病历等有关材料是否真实、完整;
4、医药收费是否符合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
5、其他事项。
(六)不予补偿的项目和范围:
1、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药费用;
2、未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到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药费用;
3、定点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注册的诊疗科目以外的医药费用及《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药品费用;
4、应由政府另行安排专项资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内发生的医药费用;
5、输血,各类美容、整形、矫形,减肥、增高,验光配镜、视光矫正、助听器、义齿、假肢等非疾病诊疗所发生的费用;人工器官及植入性材料费等;
6、挂号费、出诊费、救护车费、空调费、会诊费、陪护费、交通费、自购药品费用以及个人生活用品等费用;
7、因意外伤害、工伤事故、医疗(药事)事故、交通事故、违法犯罪、打架斗殴、酗酒、服毒、自杀、自伤、自残等发生的医药费用;
8、计划生育手术及并发症,各种性病等费用;
9、其他不予报销的费用。
七、改善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一)医疗服务。各级医疗机构要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政策,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乱检查、大处方行为。要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
(二)预防服务。卫生部门重点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预防,农民要按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和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计划免疫。未按规定接受计划免疫的,所发生的相应传染病治疗费用不予报销;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实行重点监控和预防,每年进行一次患病率调查,指导高危人群预防用药,对不按规定预防用药,所发生的相关疾病治疗费用不予报销。
(三)药品监管。药监部门严格审查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资质,规范药品购销渠道;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药品生产、经营、销售单位,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药市场及医疗机构,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
(四)费用控制。严格执行《山东省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和《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限制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的随意应用;药品零售价不得高于本地区规定的最高零售价;选择部分常见病进行单病种限价收费试点。
(五)就诊及补偿。参合农民应选择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常见病可就近在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药费用实行就诊即报。需要住院治疗的,按规定办理入院手续,住院费用实行出院即报。对需要转往市外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的患者应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发生的医药费用按规定予以报销。外出务工的参合农民在输入地公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可按市外医疗机构就诊规定回本市报销。对处于康复期的参合病人应积极转往下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八、明确各方责任和部门职责
(一)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个人筹资,自觉遵守就诊、转诊、医药费报销、预防服务等有关规定。
(二)定点医疗机构。经自愿申请、市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合格的医疗机构可确定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应自觉遵守新农合的有关规定;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使用医院微机网络收费管理系统,并与新农合网络系统对接,为参合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管理机构。市合管办负责全市新农合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基金的市级统管,建立参合农民筹资档案,及时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便捷、及时的报销服务,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对截留、侵占、挪用和违反规定使用新农合基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有关部门。
各镇(街道、园、区)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发动、基金筹集工作,确保参合率达到98%以上,力争使全部农民享有新农合的权利。
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及统筹基金的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全市新农合基金的市级统筹和管理、财务制度的制定,及时划拨参合农民补助资金和市、镇两级合管办人员工资及业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报销支出,积极筹措医疗救助资金和“大病救助”基金。
人事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增加经办机构编制,不断完善经办队伍建设。
农业部门:配合镇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和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
民政部门:确保低保资金、重点优抚对象资金和福利彩票留成资金及时到位,做好医疗救助工作,动员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大病救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审计部门:对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药监部门: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管,规范购销渠道,规范药品的使用;进一步加大药品监督管理力度,依法取缔非法药品生产经营、销售单位,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药市场和医疗机构,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
物价部门:监督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宣传部门: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工作,及时报道新农合工作的进展,发现和宣传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
九、监督、考核与奖惩
市政府对各镇(街道、园、区)政府及有关责任部门的新农合工作进行考核。参合率达不到98%的,年终不能评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新农合监督委员会组织每半年对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予以通报;市合管办要定期向市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市、镇(街道)合管办采取不同形式公布新农合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市、镇(街道、园、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在新农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一)要健全各种监管机制,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加强对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的监管。各经办机构要定期向同级新农合管委会和监督委员会汇报基金收支情况。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要在明显位臵设立公示栏,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监察、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要组成联合审计组,对新农合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并将审计结果进行通报。
(三)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省监察厅等四部门《关于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行政处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造成较大工作失误的;
2、贪污、挪用、截留新农合基金或经费的;
3、弄虚作假骗取新农合基金的;
4、不及时上缴农民参合资金的;
5、不及时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影响参合农民补偿的;
6、有其他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
(四)定点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或取消定点机构资格,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定点医疗机构或责任人承担基金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乱检查、滥用药、乱收费等增加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负担的;
2、不严格执行新农合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收费标准的;
3、伪造病历等医疗文书,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收费票据的;
4、不严格审核参合农民身份和补偿费用,造成基金违规支出的;
5、把门诊费用变通为住院费用进行补偿,或把不予补偿的药品、诊疗费用转换成可补偿费用进行补偿的;
6、不接受、不配合新农合管理机构的督导检查的;
7、限制农民转诊或截留病人,导致农民就医、补偿权利受到侵害,造成农民上访、投诉,并影响恶劣的;
8、违反服务协议和新农合制度其他规定的。
【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推荐阅读:
泰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11-30
祥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07-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提纲07-22
高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07-2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01-0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次均费用控制制度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