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教育情况(精选10篇)
为了解我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今后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法制宣传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数据仅供学术讨论,不作他用。非常感谢您对此次调查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您的年龄是 □18周岁以下 □18-25周岁 □25-40周岁
□41-59周岁 □60周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是 □初中及以下 □高中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职业是
□机关工作人员
□企业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学生 □农民工 □其他
二、问卷调查
1、您平时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法律知识(可多选,限选三项)□观看法制宣传图板展览
□观看法制宣传片(录像、电影)
□参加法律咨询
□参加普法学习班
□听取法制讲座
□参加法律知识考试或知识竞赛
□阅读法律知识书籍和报纸
□通过上网了解
□其他形式
6、您碰到法律问题会通过何种途径解决?
□法律手段 □社会关系 □信访途径 □其他
7、您所在的地区是否经常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普法活动?
□经常举办 □很少举办 □没有举办过
8、你参加法制教育是出于下列哪种情况?
□根据规定不得不参加
□自愿去参加
□有的是规定必须参加,有的是自愿参加
□没有参加过
9、您认为通过普法活动,自身的法律意识有提高吗?
□有较大提高 □有一定的提高 □没有什么效果
10、你最需要的法律知识是(可多选,限选三项)□物业管理及买卖房屋、土地纠纷
□车辆及交通安全
□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劳动及社会保障
□医疗纠纷
□婚姻家庭及遗产纠纷
□金融投资
□消费者权益保护
□民事、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
□其他(请注明)
11、您是否了解内蒙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非常了解
□了解一点
□不了解
12、您对内蒙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13、据您了解您所在地区主要领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
□非常重视
□不太重视
□完全不重视
14、您认为内蒙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可多选)□宣传形式
□宣传内容
□宣传力度
15、您认为普法的重点对象应该包括(可多选,限选二项)□领导干部及公务员
□广大群众
□青少年
□流动人口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农牧民
□其他(请注明)
16、您认为法制宣传应该采用哪些方式效果更好(可多选,限选三项)□电视、网络、报刊媒体的宣传报道
□法律咨询服务
□免费赠送法律书籍资料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以法治公园、普法广场等普法阵地载体
□普法志愿者开展的普法志愿服务活动
□在开展社会管理机制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
17、下列说法您同意哪些?(可多选)□法制宣传教育很有必要
□从未听说过政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太单一
□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内容与我们联系不够密切
□法制宣传教育可有可无
18、下列两句话您是否同意(同意请在□里打√)
□法律的地位比政府的红头文件高
□人只要守本分,是否懂法不重要
1 宣传培训开展情况
1.1 及时组织人员编印各类宣传资料
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印制了《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六条禁令”、《动物检疫行政告知书》、《动物免疫行政告知书》和《全县养殖户的告知书》等法律法规、技术资料6万余份。
1.2 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 营造执法氛围
深入基层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 一是成立宣传组。该所抽出懂业务、会技术、熟悉法律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宣传组, 深入十九个乡镇开展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二是宣传车沿线广播宣传。装饰宣传车挂牌宣传, 车头前挂“动物防疫法、暨食品安全宣传车”, 深入基层中心乡镇进行广播宣传。三是搭建街头宣传台。利用各乡镇赶集日, 搭建宣传台, 进行宣传法律和接受技术咨询。
在宣传中通过录制宣传磁带, 利用日常监督检查、3.15宣传日、科技宣传周、《宁夏动物防疫条例》宣传月活动等, 深入各乡 (镇) 街道、畜禽交易场所、畜产品经销店 (点) , 采取播放录音, 设立咨询台、张贴标语、散发宣传材料、组装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共30余场 (次) 。为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食肉卫生安全, 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由工商部门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以全县“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为契机, 该所在县文化广场开展了以“肉类卫生安全常识”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为主的科技普法宣传活动。为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宁夏动物防疫条例》, 全面推进依法治疫, 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在8月份, 由农牧局联合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站全体职工, 采用悬挂横幅、散发宣传材料、组装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在县广场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 (修订) 》现场宣传活动。全年在各项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万余份, 提供咨询服务3万余人次, 出动宣传车90余台次, 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通过宣传引起了公众和媒体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认识和关注, 形成了上下配合, 各级领导支持的良好执法环境, 从而营造出一个政府重视, 群众理解, 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良好氛围。
1.3 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队伍素质
以“构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新秩序、有效落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措施、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和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为工作目标, 对西吉县在岗的官方兽医和从事动物诊疗、动物产品经营、动物饲养等活动的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 优化知识结构, 及时更新专业技术知识, 全面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 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形势和新要求。动物卫生监督既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 也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 学习是掌握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 我们始终按照“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三个加强要求, 坚持每周二、五上午集中学习惯例, 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学习《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指南》、《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六条禁令”及动物卫生监督及畜产品安全工作重点、行风建设工作等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这种培训学习制度的长期坚持, 使西吉县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法律、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为依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 每年有计划的举办4期管理相对人的培训学习, 共计培训800多人 (次) , 通过对《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 管理相对人加深了对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 提高了对防疫、检疫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知法、守法意识, 为本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采取的工作措施
2.1 加强协调, 分工合作
通过开展培训宣传贯彻活动, 加强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成员单位间的协调合作, 加强了部门联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切实加强与技术支撑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与联系, 形成相互支持配合, 共同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依法从动物养殖、屠宰加工和流通环节加强动物卫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 开展了疫病防控、动物诊疗、无害化处理整治、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等系列工作, 严厉打击了违反《动物防疫法》的各种行为, 确保了西吉县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食品安全。
2.2 多措并举, 加强培训宣传
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媒介, 深入开展法律法规以及动物产品安全知识宣传, 做好对监管对象的宣传引导工作。采取集中培训指导与参观学习相结合等措施, 加大对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与指导工作, 提高监管对象的法律意识, 增强质量安全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方法。切实做好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的统计、分析、审查、报送和宣传等工作, 及时有效地向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和反映我们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有效借助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和展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成效, 为赢得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和社会认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3 突出重点, 务求实效
2003年成都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严谨务实、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继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法规司后,北京、吉林、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7个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专门的法规处;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宁夏、新疆等省区发展改革委也充实了法制机构的力量。
二、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发展改革系统的职能行使和具体工作方式都提出了全新挑战。按照国务院部署和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将《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的准备工作作为2004年的工作重点,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是组织了对全系统干部的培训。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的形式,先后举办了两次《行政许可法》学习讲座。同时,在两个月内举办了9期培训班,对全委干部进行了分层次轮训。各地发展改革委也采取召开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举办培训班、编印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培训。
二是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实施机关。共取消11项审批项目,下放4项审批项目。在保留的40项许可项目中,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12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以国务院决定方式公布的17项,与其他部门联合实施的11项;清理出以司局名义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9个,一律改为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名义实施。各地发展改革委都对本委负责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实施机关进行了清理,纠正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做法。
三是清理并完善了行政许可规定。经过清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需要制定和修改的26件与行政许可有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发展改革委也对有关行政许可规定进行清理,提出了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建议,并对本委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四是建立健全了实施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行政许可办公制度的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格式文本,确定了行政许可项目相关材料的公示场所和方式,印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研究起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暂行规定》。各地发展改革委结合本委实际,制定了行政许可受理、告知、公示、审查与决定、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
三、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立法步伐加快,完成数量增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务院2004年立法计划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境外投资管理条例》、《规划编制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订)》已上报国务院审议。《电力法(修订)》和《政府投资条例》正在抓紧起草。部门规章立法计划完成率大大超过2003年,目前已完成11件。从地方立法看,有关法规性文件数量也明显增加,在以工代赈、项目稽察、项目代建制、创业投资、特许经营、规划编制、价格管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立法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二是政府投资立法取得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投资司共同起草的《政府投资条例》是解决发展改革系统主要职能法律依据的一部重要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我们又对《条例》作了重要修改。目前,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有关立法的前期研究开始启动。我国经济已经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能否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如何用法律制度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启动了对这项法律法规制度的研究。
四、《招标投标法》贯彻实施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加大
一是起草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针对招投标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加强招投标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改革部门在招投标行政监督中的职责和地位以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国务院有关部门也积极研究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二是全国招标投标协会的筹建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招标投标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
四是招标投标规定清理取得阶段成效。在前一阶段清理的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目录。目录公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废止的13件与上位法相抵触或不符合形势要求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发展改革委也公布了清理结果。
五是加强了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
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计划实施
按照国务院关于把贯彻落实《纲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近几年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初步摸底,总结了5年来依法行政的实施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的初步意见》,就做好《纲要》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六、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增长较快。截至10月,已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4起,行政应诉案件1起,超过2003年全年办理的15件总量。针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我们一是坚持依法办案。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权限。二是加强沟通联系。对于发案率较高的信访、举报、咨询类复议案件,加强了与申请人的沟通,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三是做好分析总结。《行政许可法》颁布后,为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诉讼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及时分析《行政许可法》对我委工作的影响,找出容易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重点领域和环节,提出了防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七、“四五”普法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
2004年,我们对“四五”普法以来系统普法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总体上看,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系统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和新路子,较好地完成了"四五"普法阶段性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全系统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
八、法规协调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办理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有关部门送来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205件,办理委内征求意见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67件,办理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7件。在工作中注意把握三条:一是准确把握征求意见范围。二是严格审核内容。主要从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意见,涉及行政许可,还要从设定和实施许可的规定方面把关。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对于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改革发展方向的意见,及时沟通;对委内不同意见,积极组织协调。
九、法制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是立法工作制度。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实施了《规章制定办法(试行)》,对规章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送审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委内立法程序进一步规范,法规文件的审查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复议和应诉工作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起草颁布了《行政复议规定(试行)》和《应诉工作暂行规定》,对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法规司和有关司局在办案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加强了司局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常年法律顾问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各项工作中的参谋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聘请了两位知名专家作为常年法律顾问,为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重要文件起草以及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咨询。为了使法律顾问制度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专门起草了《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办法》,对法律顾问提供咨询意见的范围、方式、时限等作了规定。
十、系统交流进一步加强
《法制工作与建议》是全系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利用这份刊物,及时反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立法、执法、普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各项法制工作的情况;编发了北京、江苏、云南等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委法制工作中一些经验材料;刊登了地方有关同志的文章,使这份刊物成为国家和地方、各省市之间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桥梁。
200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大局,认真做好各项法制工作,努力使发展改革系统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再上新台阶。从具体工作层面而言,初步考虑概括为:贯穿一条主线,搞好五个结合,着力抓好六项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加快法制建设步伐。搞好五个结合,就是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前后结合、左右结合、上下结合,统筹协调,全面做好系统法制工作。一要搞好虚实结合。既要围绕发展改革大局需要,开阔思路,拓展领域,从战略高度上研究思考如何把实践中成熟的作法和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同时又要扎扎实实地抓住一些有利于我们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实事,使工作有“抓手”,有依托。二要搞好远近结合。既要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改革系统依法行政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又要认识法制工作的规律,考虑法制工作的特点,从长计议,作好工作规划,完善工作制度,使发展改革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有序推进。三要搞好事前事后结合。既要推进立法,也要加强执法;既要抓好立法时的审核把关,又要搞好法律法规规章颁布后的备案审查;既要重视普法,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发展改革系统干部的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为依法行政奠定基础,又要建立事后监督机制,执行好行政复议制度,以案说法,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四要搞好左右结合。既要立足本委,找准定位,加强与业务司局、处室之间的配合,将法规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法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要注重与各级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其他部门和人民法院之间的联系沟通,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五要搞好上下结合。既要集中精力履行好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的工作职能,又要增强重视发挥全系统的积极性,集中全系统的智慧,提高全系统法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创造条件,加强合作。
着力抓好六项工作:
市委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
根据中共XX市委《关于XX市2011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的意见》【个发【2011】9号】文件精神,XX公司按照各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和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我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建设思路,抓住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个中心任务,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法制化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扎实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为落实“十二五”时期是目标任务和全面建设我市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2011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实施“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规划的启动年。开年以来,XX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五五”普法规划和“三五”依法治市工作,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省市会议精神
首先是向分公司领导汇报省市会议精神及今年的工作打算,其次是召开全体员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落实责任。
二、结合实际,制定2011年法制宣传工作意见
XX公司通过定期举行板报、普法资料学习、召开普法会议等多样普法宣传教育形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以大力宣传“五五”普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大力宣传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的必要性、重要性;大力宣传“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顺利启动“六五”普法规划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我市的法制建设中来。
三、抓好全体员工学法
XX公司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并要求各班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素质、法治意识和依法决策能力。
XX公司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配合市委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工作,认真好好普法工作,将普法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我市普法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增光添彩。
XX公司
2011年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情况总结
根据我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开展了以下活动:
1、召开了教育工作动员大会。对本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提出目标,明确任务,要求具体,实现起好头,开好局,取得新的成效。
2、做好了前期宣传。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展栏,将党的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章》以及其他党纪政纪的主要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成果、正面典型事迹和反面典型案例,以图文形式向全系师生展示。
3、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我中心特色的廉政文化,在全系营造一个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1)开展了传唱活动。以传唱廉政歌曲的形式拉开工作序幕。
(2)观看了相关警示片。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播放一部警示教育片,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入的剖析,让广大干部深受教育,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如《蜕变》、《沉痛的忏悔-李嘉廷受贿案警示》等。
(3)上好了一次党课。一是组织系里党员,给学生入党发展对象、学生干部等,讲一堂廉政党课,学生党员是党的后备力量,要从头抓起;二是思政辅导员每学期给所辅导每个班级,上两次相关廉政内容的思政课。
(4)读一本好书。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并下发到系各个班级,让广大师生利用自习时间进行阅读,发表个人感言等,做到党风廉政进书本,进课堂。
4、把廉政思想与重要时日,重要实践活动相结合。
(1)“缅怀先烈,倡导廉政”。结合4月3日的清明节,组织到烈士陵园等,缅怀先烈,学习其先进事迹,保证党员的先进性思想不脱节。
(2)“廉政之风进社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与我中心共建文明社区活动结合,使廉政之风,走出校园,走向社区。
(3)“廉政之风三下乡”。在每学期末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之中,加入廉政思想的指导。
5、开展“回头看”,分阶段、分季度,做好总结工作,认真查漏补缺,切实解决宣教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的长效机制。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宣传
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为了在2013国际禁毒日做好禁毒教育宣传活动,我校在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了与禁毒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禁毒活动过程中,不仅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与毒品相关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的认识,同时也让老师们在组织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祖国的花朵真的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决不能让毒品侵蚀到我们祖国的未来,为孩子们在学校宣传栏进行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张贴 学生成长过程中做好保驾护航的忠实者。
活动开展期间,我们学校做了大量的禁毒工作内容。一是通知发放相关的禁毒与毒品宣传纸质资料,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分享禁
各班级是禁毒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毒活动;二是通过老师的课堂组织专题式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观看视频材料与文字材料,通过学习,学生收获很多;三是通过学生宣传阵地:宣传专栏与校园之声广播,通过这两个渠道,进行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让全体师生真正达到耳濡目染,形成渲染效果,禁毒的思想深扎于师生们的心灵深处;四是通过竞赛活动形式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学校在少先队大队部龙洞教学点禁毒宣传标语 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手抄报竞赛活动,把禁毒相关的所有内容都溶入到活动中去了。五是加强宣传力度,学校邀请相关部门到我校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师生展出了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因毒品而家破人亡图片
学生围观并学习禁毒活动校园禁毒宣传图展,内容十分丰富,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通过展示相关禁毒工作宣传画面,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毒品对人类的危害之大,让师生们能自觉自愿地去远离毒品,珍惜自己的生活。
禁毒活动校园禁毒宣传图片展 随后,我校在学校各个明显的位置张贴了禁毒宣传横幅,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禁毒方针政策和禁毒法律法规,宣传禁毒的重大意义和吸毒、贩毒的危害性。劝导学生远离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倡导学生当好禁毒的宣传员。
一、端正学习思想, 克服麻痹心理
有的学生认为, 法律是对成年人制定的, 违不违法那是他们的事, 与青年学生无关, 青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只要背好考好就行。针对这种现象, 我在上课时先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 让他们明白法律就在他们生活之中, 甚至关系到自身;然后举办“想一想”活动,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 指出青少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再列举像“马加爵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最后让事实证明, 认为法与青少年无关的思想是错误的, 这种麻痹心理要不得,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保护。这样一比较, 学生既端正了思想, 又受到了教育, 更提高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克服乏味讲授, 利用案件释法
思想品德课本虽然都有案例和插图, 但如果照本宣科地说教,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说教为耳旁风, 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针对学生活泼好奇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时, 我谆谆善诱, 列举案例, 以案例释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尊重他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这一内容时, 我先列举了报纸上登载的一母亲为了关爱子女成长, 偷看了女儿日记这一事例, 然后让学生讨论, 发表见解。一部分学生认为母亲看女儿日记是为了关爱子女, 算不了什么。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母亲偷看女儿日记是不对的, 侵犯他人隐私, 是违法行为。这时我因势利导, 结合课本学习, 指出:家长、老师采用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等手段, 尽管可能出于善意, 但也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 是违法的。这样, 便水到渠成地使学生接受了法律知识, 同时使他们认识到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三、运用多种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越来越需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接受法律教育。运用多种方法, 营造教育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法兴趣, 对教师传授法律知识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1. 多媒体。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保佑生命安康”时, 我收集大量资料, 如交通安全事故、校园内楼道踩踏事故、宿舍失火事故等, 设计成动画漫画在课堂上播放, 一幕幕悲剧撞击着学生, 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使他们认识到平时要增强防范意识, 减少麻木行为, 做到爱惜生命, 珍爱生命。
2. 参观。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 可以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如学习“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内容时, 我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 当学生们亲眼看到一个个被毒品吞噬的生命、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剧时, 幼小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对毒品的危害有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参观, 学生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要求, 一方面自觉律己, 决不吸食、注射毒品, 另一方面积极同制毒、贩毒、运毒、藏毒等违法行为作斗争。
3. 演讲。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演讲, 不仅能密切联系课程内容, 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还会使学生在扮演角色中增添学习情趣。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神圣的宪法”时, 就由学生扮演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些主要成员, 如学生分别扮演《宪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 并各自简要介绍这些法律规定的内容、地位、职能, 这既能突出宪法的特殊地位, 又能加深学生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理解和认识。
4. 辩论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 结合所学知识, 开展辩论会, 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辩论,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对问题认识深刻, 甚至有时还会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如“针对青少年喜欢上网”这一现象, 我就设置了“青少年上网有害吗?”这一问题, 让学生辩论, 并要求他们事先充分准备, 广泛搜集材料, 课堂组织辩论。在辩论中, 一方认为:青少年上网是有危害的;一方认为:青少年上网是有益的。双方展开激烈争辩, 通过辩论, 大家对上网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最后一致认为:青少年花适当时间上网学习知识是有益, 但要有度, 不能沉湎于网络, 更不能被网络中不良的游戏、信息所吸引, 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和控制力。
除此之外, 开展宣传法律的广播台、办以法律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举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举办法制讲座, 开设模拟法庭
请当地司法部门或派出所领导到学校或班级举办法制报告会, 或与青少年一起谈形势、讲法制、说案例、摆道理, 学生现场提问, 专家现场对答, 解学生思想疑惑, 清学生心中迷团。这样学生感到真切、实在, 体验到法就在身边, 从而把自己和法律的距离拉得很近, 激发其学习理论知识的浓厚兴趣。
举办模拟小法庭能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变成眼前事实, 理论联系实际。举办时, 先让学生自愿报名, 筛选后进行模拟的培训, 然后选好案例, 在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小法庭的法官、检察官、辩护人, 统统由学生扮演。
在学校开设模拟法庭的基础上, 学校还邀请市人民法院少年庭带犯人来校公审, 学校组织了全体初中生参加旁听, 学生目睹公审的全过程, 聆听犯人声泪俱下的忏悔, 使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遵法守法的必要。
五、开展社会调查, 进行知识教育
开展初中学生法律知识教育, 还应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到当地法院或派出所等执法部门, 调查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能, 了解其违法和犯罪的典型案例, 调查采访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 了解群众对法律认知情况, 以及今后怎样学习法律知识, 懂得知法守法的重要意义等。开展这样的社会调查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促其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学习, 变死记硬背为理解运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不断的访问、了解、议论、总结、探究中, 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一、当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同虚设的“四落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做到教材、课时、计划、师资四落实。事实上,法制宣传教育依然没能如愿进入课堂主渠道,这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一直没法纳入国家教育大纲,因而也没有正式的统编教材,部分学校把思品政治课嫁接成法制课,把东拼西凑裁剪成的法制材料或法制副校长的讲课稿当作教材,造成教材的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欠缺。二是由于绝大部分师范院校没有开设法律专业,其他法律专业的人员也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导致中小学没有专业的法制老师,很多学校的法制课由政史老师或校领导来担任。三是没有统一课时标准,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课时标准也不一样,甚至存在着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虚设课时现象,计划也就成了摆设。四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把升学率作为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志,往往只重视智育发展,忽视德育和法制教育,“四落实”还停留在口号上,全凭各校重视程度而定,所以没有制度的保障,中小学要做到法制教育“四落实”目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法制副校长职业的单一性
由于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均在当地政法系统中聘用,且大多为公安民警。由于公安职业的特殊性,加上有的承担两所以上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因而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一般有空就上,没空就算。另受其职业影响,教育内容多为“治安处罚”、“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只能作为一种“警示”教育,如果长期受这种窄化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途径有待革新
当前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以大课教育为主,一堂法制课全校学生都参加,效果和针对性可想而知;且内容具有单一性,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真正自愿参与和主动参与的不多。二是以主题班会、墙报、板报、广播、橱窗宣传栏、国旗下讲话、法律进校园等方式等进行。加上师资、教材和教研资源不足等原因,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单调枯燥,教学形式呆板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被学生主动愉快接受,难以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对实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
青少年普法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手段,我们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要针对上述问题,以新的视野调整结构,用新的思路研究规律,在新的实践中寻找办法。尤其要以青少年的需求为索引,通过科学设计,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方法,使青少年普法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亲合力和吸引力,从而实现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革新。
(一)实行“双轨运行”,推动“四落实”到位
由于教育大纲由国家教育部制订,从现阶段来看,要把法制课纳入全国统一的教育大纲还有一定的难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利用和整合资源,切实把教材、课时、师资、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通过组织法制培训的方法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政府要把师资培训作为政府行为,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司法等部门配合,由优秀的司法人员承担法制培训工作。各校选派优秀的且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或喜欢法律的教师参与培训,经过培训成为学校专职法制教师,切实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
二是利用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司法部门开展的法律进校园这一有利时机,成立以教研人员为主、法律专业人员(司法人员、律师等)参与的编委会,组织编写适合于当地的法制教育校本课程,使法制教育真正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
三是要加强青少年辅助读物的编制工作。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调动青少年参与辅助法制读物的创作,在此基础上邀请专业学者对青少年创作形成的优秀作品进行提炼,以增强读物的科学性和适龄性,提高读物的受众面和吸引力。如六盘水市钟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钟山区教育局牵头编印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画册》,插图采用卡通画,整个画册图文并茂,教育意义深远。还可把钟山区中小学生法制故事、动漫画创作和法制文艺汇演的优秀作品编制成青少年法制教育辅助读物。
四是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法制教育的课时标准,加大对学校检查、监督的力度,真正做到法制教育“四落实”。
(二)实行宏观调配,逐步实现法制副校长的多元化
从目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来分析,设立法制副校长对于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对法制副校长的设立及选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设立一个区级管理机构。法制副校长要真正走进课堂以案释法、释疑解惑、开展普法教育,满足学生和学校对法制建设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个专门机构强化对法制副校长的组织领导,实行集中领导,统一选拔、调配、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建议这个机构设在钟山区委政法委,并把教育局、各政法部门作为协同单位,从而调动公、检、法、司等部门参与的热情。建立一个法制副校长的准入标准,建立和实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量化标准,强化管理,确保法制副校长的质量。
二是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每年要对兼职法制副校长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帮助法制副校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法制教育的规律,提高法制副校长教学技能,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学生和学校对法制建设的深层次需求。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行监督、考核,把在兼任法制副校长期间的工作业绩作为其晋升、评选的参考条件,从其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实效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纳入工作体系中。
四是要科学利用和整合资源,扩大法制副校长的外延。当前全社会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上,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整合、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来参与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可充分利用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关工委讲师团等资源,为学校普法教育提供师资保障;还可利用网站,把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关工委讲师团等人员的专长服务类型和提供的法制课在网上公布,为各中小学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实践阵地,引导学用一致。
适当地选择检察院、法院、看守所、少管所、劳教所等作为青少年参观实习基地,允许青少年参观工作场所和羁押场所,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通过耳濡目染,达到教育功效。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09月20日)
接到区委政法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区委宣传部、区法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区司法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区开展“学法律、促和谐,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宿豫政法[2012]38号)后,我局按照通知要求,进入周密部署阶段,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动员
局党组对此次主题宣传活动高度重视,接到通知后,迅速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文件精神及通知要求,明确顺利完成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并就部署方案进行详细的统筹安排。
二、领导带队,明确责任
局党组经讨论决定由分管领导带队,各科室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与,明确责任,分配到组,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全面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积极配合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
三、制定方案、积极落实
经局党组讨论后,针对我局自身特点,制定以下方案:
(一)自主学习。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自主学习新下发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温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以及食品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以及法律法规专业知识考察,树立善于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法律素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做到和谐执法。
(二)全家参与。鼓励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动员其家庭成员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开展全家学法活动,并评选出我局“学法积极家庭”。
(三)对外宣传。通过宣传页、网络以及面谈等多种形式不断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中不断向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宣传法律法规知识,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学法用法、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理性诉求营造法治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一、贫困地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虽然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民中也普遍存在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很多地方存在会难开的现象,这不利于集中开展普法教育。另外,由于社会上存在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法律的权威性在农民心目中大打折扣,动摇了学法用法的信心,造成农民对普法抱着被动、冷漠的态度,存在着回避、应付的情况。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有些镇、村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对农民普法后,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管理带来更多的困难。还有的认为经济、计生这些工作是硬指标,普法则是个软任务,费时又费力,还不见经济效益,因此,大大减轻了普法工作的分量。
(二)农村普法队伍单一,普法力量不足
农村面广点多,而司法行政是个烦琐的工作,特别是在基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普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目前,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还是依靠镇、街道司法所和村、社区等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普法力量薄弱、队伍建设青黄不接、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缺乏新的途径与方法
农村普法的方法比较单一,新的办法不是太多,大多时候还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有时候通过挂横幅、贴标语进行宣传,往往造成农民只知法律名称而不知其内容。至于分发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详细,但很多农民未必能看得懂。
(四)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法律知识的接受能力差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都从事非农工作,或在当地企业工作,或外出打工,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农村妇女留在家中。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差。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中大多学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人员流动性的加大,加大了普法工作的难度。
二、贫困地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产生的不良影响
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弱化和农民法制观念的淡薄,导致农村工作难做、群众工作难做,农村矛盾集中,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民间矛盾纠纷量大面广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关系的调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变化,涉及群众利益的一些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民间纠纷量大面广。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一些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小纠纷不能依法协调解决,也不通过法庭诉讼、人民调解等法律途径去解决,往往由小事酿成大事。
(二)信访案件大幅上升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贫困地区农村信访呈现出总量上升、形式激烈的特点。一些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不寻求合法渠道解决问题,而是抱着“找上找大容易解决”、存在“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思想,不论问题的大小、涉及的复杂程度和解决的难易程度,往往采取越级访、集体访的形式。
(三)民转刑案件高发
通过笔者不完全调查了解,近几年贫困地区命案的70%发生在农村,70%的案件属于民转刑案件。引起农村命案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婚姻、邻里纠纷和经济纠纷。一些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目无法纪,遇到矛盾纠纷时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往往采用蛮干的办法,使一般民事纠纷发展成恶性刑事案件。
(四)封建迷信、赌博及邪教组织活动屡禁不止
近些年,贫困地区农村个别地区封建迷信活动泛滥,一些地方巫婆、神汉大行其道,大肆骗取村民钱财,一些地方烧香拜佛成风。聚众赌博问题在一些地方也比较突出。“门徒会…实际神”等邪教组织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偏远地区,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三、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的方面很多,但从根本上讲,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就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在大力开展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解决农村当前各种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带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工作。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现状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对重点人群进行法制教育,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思维,使他们能够依照法律去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寻求法律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成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扰乱社会治安,败坏村风民风。而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大多是这部分人所为。要把这部分人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对他们的约束、教育和管理。要坚持教育和惩戒相结合,要重视日常法制宣传教育,在他们有轻微违法行为时敢于依法进行教育引导,防止因放纵小错而最终酿成大错,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那些平时表现比较好,但容易感情用事的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关注他们的权益保障
目前,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租住在城乡接合部,他们虽离开了农村,但却在城市的边缘又“复制”了另一个乡村社会。由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不佳,加之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管理,导致他们违法犯罪率较高。要探索建立输出地和输入地相衔接的法制教育形式,进城务工前输出地要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法律培训,进城务工后输入地要把对农民工的教育纳入当地的法制教育体系,开展经常性地送法进工地、进流动人口聚居区活动,逐步提高他们遵法守法的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法律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人在成年后能不能做到自觉守法,关键看他在青少年阶段是否接受过良好的法制教育。贫困地区农民刑事作案成员增多,且基本上是文盲、半文盲,与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接受过较好的教育、文化和法律素质低有直接的关系。要减少农民的违法犯罪,提高农村整体法制水平,根本的还是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青少年起就树立崇尚法律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明辨是非、依法自我保护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
(四)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灌输的办法,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使农民群众对法律知识望而生畏。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才能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大力推进开展“法律进村社、进农家”活动。法制宣传不能总在街头、广场进行,要更多地走进村社、走进家庭,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知晓率。其次,要注重以案说法。事实证明,一般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农民往往印象不深,很难做到入脑入心。但是,农民群众对发生在自己周边的案件都比较关注,如果能以案说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再次,要组织开展农村法制巡回演讲。演讲成员既要选择一些精通法律业务的专业人员,也要选择一些长期在农村从事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在时间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在农闲季节;在演讲的内容上,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哪一类的矛盾纠纷多,哪方面的治安刑事案件突出,就要有针对性地宣讲那方面的法律法规。最后,要把普法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基本道德观念,使道德成为守法的基础,针对道德失范行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成为校正道德缺失、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
(五)坚持法制教育与依法治理并重,提高农村法制化水平
我们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仅要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更重要地在于运用和实践。只有让农民在学习中参与、在实践中提高,使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的法制化水平。要继续开展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活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村基层法制化管理水平。要通过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村规民约”,填补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不少体制和组织机制方面的空白或缺陷,维护和促进农村社会的有序变化。
(六)制定科学的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目标体系并严格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现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之所以容易流于形式,主要还是缺乏一个易于检查考核的目标责任体系,致使搞与不搞一个样,搞好搞差一个样。为此,有必要建立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将贫困地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上不能只看组织了几次活动、发了多少本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看实际效果、看有没有化解矛盾纠纷,降低刑事治安案件,减少封建迷信,社会治安状况有没有好转,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有没有增强。只有这样,法制宣传教育才会在贫困地区农村取得实际效果。
【法制宣传教育情况】推荐阅读:
法制宣传日情况汇报06-27
县档案局法制宣传工作情况报告12-11
民主法制宣传教育06-18
保密法制教育宣传方案10-25
法制教育宣传手册11-07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06-17
举办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总结09-06
法制宣传教育的活动记录10-31
法制宣传教育课教案11-09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宣传标语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