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的规章制度(精选8篇)
1、热爱本职工作,尊重托管学生,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2、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做私事。
3、遵纪守法,团结同事,有意见通过正常渠道提出,不在背后议论。
4、仪表端庄自然,服饰大方整洁。
5、举止端正,语言文雅,说话和气,待人热情有礼。
6、爱护公物,保护设施。
7、做好计划,认真备课,讲解仔细,抓好学生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8、做好与家长、同事、学生的沟通工作。厨房管理制度
1、人员:所有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要有健康证。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洗手消毒、不留长指甲。
2、场所:开窗通风,工作完打扫卫生,不留死角及卫生小尾巴。
3、采购:“四不买”不新鲜的不买,不卫生的不买,不放心的不买,不应季的不买。
4、加工:未清洗的不加工,营养搭配不合理的不加工,超保质期的材料不加工,厨房卫生不合要求不加工。
5、储藏:生鲜肉类及时冷冻,易变质蔬菜及时冷藏。储存科学分类,摆放整齐,通风避光;冰箱及其他存储场所每天清洁,每周清理,内外无垢。
6、用餐后及时清理,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7、营养:加强伙食管理,丰富食谱,营养搭配。每周开出菜单,花样翻新,每周保证餐餐不重样,每天配备适时水果。
接送管理制度
1、准时:接送人员必须在放学前30分钟内携带托管学生联系表在校门口指定地点等候学生。
2、准确:接送人员必须认真清点人数并做好记录,发现缺席应及时与家长或学校确认情况。
3、安全:每次两名接送人员,确保途中安全。专车接送人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乘车方式往返,不得让学生擅自出走。接时监督学生悉数进入托管中心,送时督促学生全部进校门。
4、可靠:不得随意更换接送人员,如有需要提前通知学生,以防不法人员冒充本中心人员接走学生。
午餐管理制度
1、秩序:引导学生就餐前洗手、排队、保持安静,领取自己的中餐就位吃。就餐保持安静,不交头接耳,不随意下位走动,又需要举手示意老师,轻放餐具。
2、节约:不浪费粮食,必须要求学生不得随意倒掉饭菜、汤、水果。没吃饱的可以再打饭,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3、卫生:引导学生讲究卫生,保持饭桌、地面清洁,不随意乱丢剩菜、剩饭、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得在室内食用对身体有害的三无食品,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健康。
午休管理制度
1、游戏:听从老师指挥,不大声喧哗、嬉戏,不追逐打闹。
2、准备:睡前上厕所,进入休息室到起床时间内,不允许以各种借口随意走动或离开休息室影响其他同学。
3、进入:把鞋子摆放整齐,按顺序进入宿舍,每人固定一个铺位,不得随意更换铺位。、午休:午休中必须有老师看护督促,进入宿舍闭上双眼躺卧,除休息外,不得做其他任何无关的事,如:做作业、画画、聊天、看书、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等。
5、起床:到规定时间。老师要准时唤醒学生,并教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床单叠好被子,然后有秩序的安静的离开宿舍。
卫生管理制度
1、每天早上开窗通风30分钟,下午午休后开窗3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2、安排值日人员每天打扫地面,擦拭桌面。
3、餐具、水杯等必要物品用后消毒,毛巾保持干净。
4、感冒流行期间采用通风、日照、醋蒸等各种有效预防措施预防感冒。
5、工作人员要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如发生感冒及时报告,休假回避,防止传染。
6、大、小便后及时冲洗厕所。安全管理制度
1、每天下班前检查各项电源、天然气是否关闭。
2、每天离开前及时关闭门窗。
3、检查室内物品摆放不会对儿童造成危险。
4、室外活动安排有序,老师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纪律管理制度
1、学生进入本中心后,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
2、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乱砸物品、抛制物品、自行攀高、爬窗坐栏;禁止学生在室内踢毽子、踢球、跳绳、捉迷藏、做危险游戏等。
3、禁止学生携带火柴、打火机、玩具、鞭炮、火药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本中心。
4、禁止学生私自动用托管中心内的电器开关。
5、爱护公物,不得乱涂乱画,损坏桌椅。奖惩管理制度
1、礼貌待人,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按次数最高+10分
2、保持座位整洁卫生,离开前清理干净座位,座椅归位+5
3、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课,不随意下位、进出教室+5
4、保持安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事先举手得到允许再去做+5
5、及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准确率高,背诵熟练,最高+10
6、表现好进步大或成绩提高的,最高+10
7、介绍其他小朋友来的,+10 2托管辅导班规章制度 卫生管理制度:
安排值班人员负责每天的卫生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每天早上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开窗通风20分钟。下午学生上学后开窗2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新鲜畅通。(空气清新)
2、每天打扫地面和擦拭桌面、各角落卫生。确保桌面无尘,地下无脏物。(桌面无灰尘,地面无杂物)
3、儿童每天的餐具等必要物品要做到用后消毒,时刻保持卫生干净。(餐具要干净)
4、感冒流行期间采用各种有效措施(醋)预防感冒。
5、老师及工作人员要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如发生感冒等病症要及时报告,做好预防隔离,以防止传染。
安全管理制度:
每天值班人员要负责以下事项:
1、确保每天检查各项电源,煤气是否关好是否漏气漏电。确保不会对儿童造成任何危险。
2、确保每天离开时关好门窗。、检查室内物品摆放,确保室内物品不会对儿童造成危险。
4、室外活动要安排有序,老师做到时刻警觉,避免发生任何安全隐患。每天老师接送孩子时的安全管理规定:
保证孩子在接送中的安全是本中心最重要的责任。接送的老师在整个接送过程当中要确保注意力时刻要在孩子身上,组织学生排队、有秩序的走路。时刻铭记“安全第一”的观念。
教师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客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努力造就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和改进辅导托管中心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学及培训质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教师是辅导中心教学工作的执行者。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素质全面、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勤奋、能力突出、作风扎实、品德高尚的合格教师。在工作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八大原则:整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四、本辅导托管中心教师的教学工作分为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四个基本环节。对教师在几个重要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是:
1、辅导:以前节课中检测出的漏洞为基础,换角度为学生讲解,努力让学生消化每个知识点。任课教师要负起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和答疑的责任,要做到满腔热忱,认真负责;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形式多样,注重实效;耐心启发,积极引导。特别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辅导后应写辅导记录。
2、考核:(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要举行出题、押题、模拟等考试活动。
(2)考试命题应从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出发,着重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应用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几个基本环节:
(1)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好教学内容。(2)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
(3)全面了解学生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4)编写辅导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
六、教师应热爱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已任,具有一定的业务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七、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科研、创作活动,认真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做好教学工作小结,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实践新的教研成果,保证培训出成果,教学上台阶。
八、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现良好的师德和教育风范,努力做到教学育人、思想育人、行为育人。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学校有关事宜,并向辅导中心报告。
九、遵守国家法纪法规,遵守本辅导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做到关心集体、团结互助。自觉维护辅导中心的社会声誉。
十、教师非特殊原因,不能请假。3辅导班规章制度 教师制度
一、教师工作制度
1、教师须按时上班,自觉负责教室卫生、学生安全及教学工作;认真履行并服从各项教学安排(包括时间调整和提高性外加作业等)。不准时上班的按迟到处理。
2、最后一个学生完毕方可离开,有事需说明情况经准许后方可离开,否则按旷工或早退处理。
3、工作时间内不得处理私人事务,不随意离岗,专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不得随意矿工,有特殊原因应提前打招呼。每月迟到和早退累计5次或私自旷工3次的,视为自愿离职(请假除外)。
二、教师奖罚制度
1、每月全勤奖20元。
2、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学生人数超过基数,每多一个奖20元。
3、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警告处分两次后,取消当月第2条奖励。
3、迟到早退20以内分钟,扣除两元;迟到或早退20分钟以上按旷工处理。
4、旷工一次以课时工资的两倍来罚款。学生上课制度
快乐,开心度过每一天!请严格要求自己并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到辅导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2、自觉保持教室卫生,不准随地吐痰;课后请将自己的废弃物放到指定的地点;不准在门窗、桌椅、墙壁上随意涂写。
3、自觉服从老师管理,如有建议和意见可及时反映。
4、请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贵重的东西不要带到辅导班。
5、爱护辅导中心财物,不损坏桌椅。
6、禁止早楼道来回上下,禁止追逐打闹。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成为更加优秀的孩子!家长须知
1、按时送接孩子,负责好孩子上下辅导班的安全。时刻以安全为重。
2、授课期间,如孩子对授课方式不适应,请及时与老师反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助理辅导员制度,问题,对策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来设置本、专科院校一线专职辅导员队伍。然而,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 高校辅导员队伍设置比例呈现出不同的差距。在这一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助理辅导员制度。
1 助理辅导员制度简述
助理辅导员制度, 是指从高年级的在读学生中选拔出政治觉悟较高、文化水平较好、心里素质较强的优秀学生干部, 让他们承担一定的工作, 以协助新生或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
实践表明, 由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 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途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有助于完成专业引领任务
大部分新生入学时对专业学习缺乏深入了解, 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缺乏足够的预见与准备, 难以及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新生的专业引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比例仍达不到1∶200的要求, 辅导员工作任务较重, 而且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所在专业并不相同, 辅导员通常只能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粗线条的专业教育。而助理辅导员往往由同一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担任, 他们对专业认知、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已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和丰富的经验, 能够为新生提供深入、细致、及时的引导。
1.2 有助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新一代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他们崇尚自由和个性, 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辅导员的理论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而新生对有着类似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助理辅导员, 却容易产生认同感。这就使得助理辅导员能够以自己昨天的经验与教训去启发低年级学生的今天和明天, 他们通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1.3 有助于实现桥梁纽带功能
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性和距离感使双方难以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不通达和不完全的可能性。助理辅导员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也是新生大学生活中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学长, 从而成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一方面更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握不稳定因素, 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另一方面, 协助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也更具亲和力和说服性。
1.4 有助于创设培养学生的新途径
相较于一般的学生干部工作, 助理辅导员工作涉及更多的内容, 也将遇到更多的挑战, 这使担任助理辅导员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实践机会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更快地掌握工作技巧和方法, 提升工作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因而, 助理辅导员制度实际上还是培养学生干部的新的途径, 是值得推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
2 助理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助理辅导员制度被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 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 我们也应当看到, 助理辅导员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助理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时无法保证
一部分高校设置助理辅导员的做法, 是由辅导员从高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干部, 直接委任其为新生或低年级的助理辅导员。这种选拔往往建立在辅导员个人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使助理辅导员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2.2 助理辅导员对工作职责的认识有时不够明确
表现为:有些助理辅导员对工作难点缺乏预计, 一腔热情常常在困难和压力中被逐渐消解。有些助理辅导员对工作职责认识不够全面, 简单地认为只需要协助辅导员对新生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而忽视了思想上的引导和学习上的帮助等更为深层次的要求, 从而也对自身的思想和学习降低了标准。有些助理辅导员甚至完全将这项工作视为一种荣誉, 而忽视了它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担任前积极表现, 努力争取, 担任后工作浮躁, 缺乏想法, 难以深入。
2.3 助理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有时不够科学
助理辅导员的身份是学生, 却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老师”的工作职责和使命, 自身能力有时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难免出现工作方式欠妥的问题。例如, 有些助理辅导员以包办代替了指导, 当新生或新班委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时, 他们事无巨细一概包办, 而不是教会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 满腔的热情和努力却难以真正促使新生成长。有些助理辅导员以批评代替了鼓励, 为了尽快规范新生班级管理, 他们采取简单的批评、说教等方式, 缺乏艺术的做法拉开了与同学之间的距离, 影响工作的开展。有些助理辅导员以妥协代替了坚持, 当学校管理意图与学生意愿不相一致或大多数同学还不能理解、领会学校精神的时候, 他们有时会选择站在新生的一边[1]。
2.4 助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时难以维持
高校设立助理辅导员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缓解辅导员在新生入学阶段的工作压力, 而在于通过助理辅导员对新生持续性的引导和帮助,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并促使助理辅导员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更大的提升。然而, 实践中时常出现助理辅导员工作缺乏持久性和规划性的现象。他们在新生入学时承担了较多的工作, 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但随着新生班团委的成立并逐渐发挥作用, 他们容易产生失落感。另外, 助理辅导员作为高年级的在读学生, 工作投入容易受到学习、生活安排的制约, 甚至受到情绪的影响, 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持续。
3 加强和改进助理辅导员制度的对策
针对助理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笔者从选拔、培训、考评和激励等环节入手, 对加强和改进助理辅导员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明确选拔标准和方法,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助理辅导员队伍
应改变由各院系, 甚至由各辅导员自行选拔助理辅导员的现状, 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 对这一岗位进行职位分析, 制定相对统一的选拔标准和形式多元的选拔办法。选拔标准应兼顾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选拔办法可以综合简历筛选、竞聘演讲、公开答辩、心理测验、公文写作、计算机基本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
3.2 完善培训制度, 促使助理辅导员明确工作职责, 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身份认知与角色转换、岗位职责与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等方面, 有助于助理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二是专题学习, 根据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分为思想教育、党建团学、日常管理等专题, 根据助理辅导员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分为应用心理学、实用管理知识、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等专题, 采用分类指导的办法进行培训。三是座谈研究, 针对助理辅导员工作中随时遇到的困惑、难点, 组织临时性的座谈会, 对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
3.3 通过考评和激励的方法, 提高助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对助理辅导员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激励, 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助理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对助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不能局限于任期的结尾, 而应当将评价贯穿于他们承担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并不断丰富评价方式, 通过评价来体现成效、展现亮点、暴露不足。同时, 对助理辅导员的工作表现还应进行适当的激励。激励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 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等, 只有选对用好激励手段, 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2]对助理辅导员的激励应以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为主, 通过激励满足他们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操绪江, 杜国锋.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助理”模式探讨[J].高教管理, 2008 (8) :61~63.
【摘 要】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中,历经了低谷、发展、改革、推进等进程,获得了诸多成就,然而仍存在诸多不足。分析其演化规律及发展经验,取精去糟,于现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设、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制度 演进 启示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教育的重要方式。六十余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网络的迅猛发展等,均在客观上为大学生的管理、为辅导员的工作以及队伍建设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制度的理论视角出发,演化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变迁,从中总结、归纳出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从而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及完善提供理论研究的崭新视角。
一、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进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六十余年来,经过实践的不断探索,辅导员制度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本研究透过历史的瞳孔,审慎地探究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六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尝试探索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化规律。
(一)萌芽及确立时期
早期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源受到苏联影响,周恩来于黄埔军校期间建立了党代表制,“三湾改编”后建立了在连以上建立党组织并开展活动的制度,1929年后党代表统一更名为政治委员,1931年更名为政治指导员。我国军队早期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制度的设立,为党广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配置政治协调员从事学员思想教育,这就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前身。为维护国家局势稳定,1952年新中国提出教育要为政治服务的理念。1953年4月,政治辅导员制度在清华大学正式建立,这成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的标志。随后,各地高校陆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政治辅导员,基本上都采用“双肩挑”的形式,专职辅导员非常少,相关规章制度也处在探索和建设之中。这个新生事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凸显了它的勃勃生机。
(二)初步发展阶段
1961年,我国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同年,教育部对专职政治辅导员的编制、来源进行了明确,这对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其时限规定也加速了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建设。1965年,教育部以法规形式对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工作职责及待遇等做了明确规定。该时期内,全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其中多数仍为“双肩挑”形式。从工作性质上来看,政治性是当时辅导员制度的重要特征。政治指导员制度在新中国成立的近15年间得以稳步发展,既适应了当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发展需要,又是高校政治制度的成功探索与实践。这一时期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是我国辅导员制度发展的成功开端。
(三)恢复与改进时期
“文革”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提出和人们思想的解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现实的迫切要求。十年“文革”期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下,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停滞。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后的诸多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同年10月,教育部起草修订了文件,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得以恢复,并在全国高校开始普遍施行。“文革”产生的不良影响,导致政治辅导员大量缺失。随后,《关于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的出台,均指出高校必须按照一定比例配备政治辅导员,要求中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或兼职政治辅导员工作,使得辅导员制度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该阶段中,人们思想大解放,大学生思想的多样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形成需求冲突。1983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临着严峻形势:教育者数量不足、业务能力及思想素养无法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充分考虑后在全国各高校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随后,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以及《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两项决定均明确指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工作者纳入教师编制,确保各大高形成“少数专职+多数兼职”融合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1988年起,高校中首次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务评聘工作,此后,该项工作即发展为常规工作。该时期内,大量出台的文件对当时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因兼职辅导员人数众多,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四)发展和完善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政策规定、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制度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完善。1989年,邓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重视和加强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时期,部分高校采取了从保送研究生中选取优秀学生,先到院系担任政治辅导员1至2年,再继续读研究生。部分高校从优秀青年教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拔配备班主任。此类举措均有效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队伍激励提供了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了多年来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
2006 年 4 月,全国第一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讨论了有关辅导员的角色、职责和素质要求等各方面问题。2006 年 9 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 24 号,以下簡称《规定》)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职责、配备与选聘办法、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问题,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详细规定了辅导员的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能力特征、基本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要求,培训要求、职业守则、职业知识等。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详细规定了相应等级中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该规定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了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经验启示
客观总结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探求规律,把握方向,将更有助于辅导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经过上述梳理,将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辅导员工作应提升为专业学科
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基础上,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构建专门的辅导员工作学科,探索其自身规律,为辅导员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辅导员制度建设与辅导员工作学科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目前,国家对专职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学位予以大力支持,并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也规定了与辅导员学科建设相关的问题。无论是培养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还是加强辅导员工作科学研究,都显示出了在制度层面对辅导员工作学科的重视。而对辅导员工作学科的重视程度,又能够反映出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水平。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过失败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松时紧,甚至被削弱,缺乏坚实的学科根基,辅导员工作被悬在半空,尤其是80年代末“政治风波”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时刻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敲响着警钟。反思这一教训所带来的经验,一方面要在思想层面和实践中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更要在理论层面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研究,为辅导员制度建设构筑坚实的学科依托。
(二)辅导员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
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变迁进程来看,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始终紧紧围绕在“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周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应对新时期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制度的内容包含着强烈的政治诉求。无论是198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还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都认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贴近高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群体,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两个《意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期工作及其指导思想点明了要点,也深刻地凸显了高校辅导制度始终围绕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学生时代特征的变化,依靠传统教育方式明显已无法取得有效成果,必须时刻把握学生动态,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成长趋势,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这些都成了当代大学生辅导员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必须注重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
早在辅导员制度建立之初,清华大学递交给高教部、人事部的请示报告中就提出辅导员的选拔必须是辅导员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优秀的同志。辅导员制度从建立至今,其相关的规定、条例经多次修订,但辅导员“又红又专”的选拔与培养标准是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担任的责任及作用非常重要,必须注重被选拔人才的业务能力及政治素养。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标准》中也详细规定了辅导员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沈东华,薛艳.中美高校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03):25-27.
[2]黄蓉生,杨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与师资队伍政策30年发展论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72-78.
[3]王孙禺,谢喆平.学生辅导员制度与“红色工程师治国”——中国高等教育中一项政治精英生成制度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6):18-29.
1.数学辅导班管理制度 2.光华教育辅导班管理规章制度 3.辅导班规章制度 4.辅导班规章制度
1、数学辅导班管理制度
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大幅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我们数学辅导班特拟订本制度。
一、师资队伍
我们几位教师均为国家“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二、数学辅导班目的
1、辅导学生首先完成教师整理的试题,教师批改并讲解
2、辅导家庭作业,让孩子牢固掌握当天所学课堂内容,避免出现课本知识的漏洞。
3、提高学习成绩,在完成作业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特点查漏补缺,进行巩固深化提高。
4、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互动和训练逐步纠正孩子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增强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挫折应对力等。
三、学生守则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需家长提前请假。
2、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3、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4、学生到班后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作业,不得随意走动或外出,不准随意吃东西或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更不得在班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老师辅导家庭作业及其他额外课程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不得东张西望及做其他影响学习的动作。
5、作业写完后交由辅导老师检查,并听从老师安排进行相应的预习和复习,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后方可离校。
本制度,所有学员必须严格遵守,若违纪三次以上,并与其家长沟通过仍不改正者,取消其辅导资格。
家长签字:
学生签字:
日期:
2、光华教育辅导班管理规章制度
1、按时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
3、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教室内外设施、财物。
4、文明用餐,坐姿端正,不随处走动,不随便说话,有事举手向老师汇报。
5、生活俭朴,节约粮食,不挑食,不浪费,不乱掉饭菜在地上。
6、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不骂人,不打架,不在教室、走廊跑跳、追逐。
7、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对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奖励)。
8、谦虚诚实,有错就改。
9、托管班的同学每周五将根据在托管班一周表现情况颁发小红花,四朵小红花可以换取一朵大红花。每月举行一次总结并颁奖。
3、辅导班规章制度
老是做教师,感觉自己就像温水里的蛤蟆,时间一长真怕被融化了,打算自己开办一个辅导班,做一点自己的事业。特别搜集材料,制定了如下的规则:
一、教师管理
1、加强师德建设。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认真执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自觉、积极、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3、重视自身仪表及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对教育学生的影响和作用。穿着朴素、大方、得体,不化妆、不在教室吸烟。
4、校会、班会、及全校性活动,按时到岗位,做好组织教育工作。
5、贯彻执行辅导班常规的各项要求,做好养成教育工作,并督促干部,将执行情况据实向主管部门汇报。
二、学生管理
1、德育为首。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规范学生行为。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坚持全员育人。辅导班有班主任制度,有与家庭、社会联系与合作制度。
4、建立学生考勤制度,学生请假需家长电话通知并有签字请假条,而且必须经班主任同意。
三、课堂管理
1、课堂秩序良好,无学生起哄、说话现象。
2、代课老师细心负责,讲课内容栩栩如生。
3、师生合作,交流,探讨,班级气氛活跃。
四、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建立辅导班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每天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滋扰、防中毒、防意外伤害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进入校园。组织学生户外活动有安全措施。
五、校园管理
建设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内车辆停放整齐,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损。环境布置富有文化内涵,体现教育功能。
六、后勤管理
1、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建立学生教室值日制度,保证整洁卫生;建立教室管理制度,坚持辅导员值班、巡查;建立发生群体性传染病、食物中毒应急制度,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七、档案管理
建有档案资料室,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辅导班教学、教师业务、学生学籍、师生健康、人事、荣誉实物等各类档案,保管好、使用好档案资料。
教学理念:自胜,勤行,笃学,务实。
4、辅导班规章制度
1、学生到班签到或签退必须是本人执笔。
2、学生需按时到班,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到,必须及时向老师请假。
3、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遇到困难要与老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4、如当天无作业,应主动自行安排复习已学知识,或预习新课文,或阅读课外书籍。
5、不在课堂上高声喧哗,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课堂安静。
6、不在教室里吃东西,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整洁。
7、不打架、斗殴,不玩玩具。
一、教师不得打骂学生,要尊重、爱护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二、所有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辅导中心负责。认真熟悉教材,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三、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有事要离开向主管人员请假。
四、教师在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发挥整个团体的集体力量,更好地搞好辅导班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五、保证正常的秩序,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六、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整个辅导班期间任何教师都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
七、各辅导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每班教师定期与家长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展示学生的作业。
九、每天清点学生人数,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随时与家长联系。
十、所有教师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体谅,为共建和谐高效的教师团队而努力。
十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个别学生针对性训练,确保每一个学生成绩都有进步,让家长满意。
十二、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补习,弥补孩子在校学习漏洞,以全面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十三、维持班级秩序,拥有安静和谐学习环境,杜绝班级一团糟现象,给窗外经过家长展现良好形象。
辅导内容:
1、了解学生当天作业情况,督促其保质保量完成,不允许出现作业没有完成放学回家情况。
2、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予以辅导、解答。不允许出现作业中有错误未检查出来情况,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要耐心解答使其明白。
3、检查各科作业完成的准确率,对于学生白天课堂上没有搞明白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做好复习与预习工作。
4、负责考前要点复习。定期测评检验阶段学习效果。
按照省政府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安排部署,州政府即将下发我州的实施办法,州监察局已下发我州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工作方案。下面我就全州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讲几点意见,供各部门在实施中参考:
一、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意义
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持从源头预防腐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省在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和把握权力运行特点与规律、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探索,对构建为民、务实、高效、透明、廉洁政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二是加大监督力度,突出监督重点,前移监督关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加强对重点人员、关键岗位、重点环节、重要职能、重要事项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清正廉洁,规范行政行为,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促进各级行政机关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建设。
(二)基本原则。要坚持依法行政、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区。
三、实施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要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一)抓好学习教育。各市县区、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学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领会好我州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通过学习,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掌握方法的目的,要深入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并把学习教育工作贯彻于整个实施工作的全过程,准确掌握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具体事项、方式方法和组织实施等内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严格组织实施。州级各部门要按照州政府办即将下发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严格组织实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第一,认真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汉柏同志在省纪委八届五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认真组织实施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加大预防力度。
如何理解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构成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要素主要是: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或者在行政行为运行过程中,是否容易发生不廉洁行为,是否容易滋生腐败或产生违纪违法行为,是否容易发生使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的行为的岗位和环节等。符合这个要素的岗位一般应当确定为关键岗位,比如:以人、财、物管理使用等为主的岗位,履行行政审批职能的岗位,从事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岗位等等。符合这个要素的运作环节一般应当确定为重点环节,比如: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工作环节、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工作环节等等。
关于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实施监督管理,在即将下发的《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第四条中,已作了明确规定。
(6)各级行政机关确定的其他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
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的具体推进措施:
(1)全州各级行政机关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等为关键岗位,以行政审批权力运行为重点环节,认真查找、分析、确定各部门3个以上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填写登记表。
(2)在本单位本部门范围内公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征求意见。
(3)及时上报同级行政监察机关备案,并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为如何查找、分析、确定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实施监督管理,省监察厅做了三个模拟表格(附后)供大家参考。需要强调的是,表内涉及的所有内容和单位名称均为假设,不针对任何部门和个人。
以上三项工作应在2010年4月10日前完成。此后,每年4月1日前,州直各部门在总结上一个年度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工作基础上,结合本年度工作重点,确定本年度行政行为监督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提出监督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报州监察局备案。
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确定后,按照《云南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
度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二)、(三)、(四)款实施。
第二,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1、什么是重要公共资源。(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
重要公共资源主要是指:国有土地、矿产资源、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商品等。
重要公共资源交易主要指: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矿业权交易、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
2、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推进措施。
(1)州直相关部门应认真梳理现有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认真分析、查找实施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完善制度的办法措施(完成时限:4月份)。
(2)认真总结、评估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主要做法、有益经验,并不断完善提高(完成时限:5月份)。
(3)按照高效、廉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完成时限:6月份)。
(4)按照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措施(完成时限:7月份)。
省纪委李汉柏书记在省纪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以及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制度。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有行贿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在市场准入、经营资质、贷款审批、投标资格等方面加以严格限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做好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工作。
一是州发改委、州建设局、州国土资源局、州财政局、州招标采购中心、州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当前我州在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矿业权交易、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于2010年7月1日以前,按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规范重要公共资源市场交易行为。
二是各市县区应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矿业权交易等场所和政务服务中心,实现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与交易分离、受理与经办分离、监督与服务分离,并将重要公共资源交易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2010年10月底前,有条件的市县区应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和矿业权交易等市场交易平台和政务服务中心。
关于对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按照《云南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公共资源交易的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主管部门,应向州政府上报监督检查情况,主要包括相关制度是否健全、交易场所是否健全、交易行为是否规范有序,并抄送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备案。在规范和完善重要公共资源的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同时,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主管部门,还要积极探索通过电子监察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
第三,积极推进电子化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关于推进电子化审批工作,省政府和监察厅要求有条件的县要在今年7月1日以前建立和完善政务中心,由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政务网络建设,2010年7月1日前,云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省、州(市)、县(市、区)行政机关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在省级机关和部分州(市)开展联网办公试点,逐步实现行政审批项目上网办理。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整合网络、电话和政务服务中心,推进一个窗口办理的一站式服务。
关于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2010年底前,州(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在地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电子政务监察系统;2011年7月1日前,行政审批多、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实现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网上监察和动态监管。2010年7月1日前,对具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进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通过视频监察、网络监察和统计监察等方法,实行电子监察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违纪违法的行政行为。
按照省政府、省监察厅要求,推进电子化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主要有三个工作内容和时间段的要求:
一是按照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于2010年7月1日前,州(市)及所在县(市、区)对具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条件的行政审批项目实行集中办理。二是2010年底前,州(市)人民政府及所在地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电子化审批与电子监察的有效联接,采取视频监察、网络监察和统计监察等方式,通过电子预警、电子纠错,实现对行政审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有效监督。三是2011年6月底前,行政审批多、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应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本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网上监察和动态监管。
为了保证推进和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省政府要求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每半年向省政府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要求州县市政府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网管中心负责平台建设及业务指导。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督促各级各部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有序推进。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措施
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实施的广泛性、推进的实效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等特点。各级行政机关要把加强监督检查作为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行政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作实效。
(一)严格自查自纠。全州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实际,严格开展自查自纠活动。自查中要做到“四看”:一看广大公务人员是否普遍受到了教育,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意识是否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否提高;二看是否找准了工作中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是否采取了“一岗双责”等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三看各类重要公共资源管理、交易等制度是否完善,重要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和政务服务中心是否及时建立健全;四看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是否有效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实现有效监督。
(二)抓好整改落实。全州各级行政机关应针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马上进行整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级行政机关应适时向社会通报整改落实情况。
(三)严肃责任追究。全州各级行政机关要坚持把贯彻执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级行政监察机关(部门)应把责任追究作为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重要措施,通过明查暗访、专项检查或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全年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监察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并及时向社会通报监督检查情况。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搞形式主义、不积极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要坚决纠正;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督促其采取措施,及时推进;对欺上瞒下、有令不行、超工作要求时限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有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问责直至追究纪律责任。
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健全领导机制。各县市应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行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领导小组。各部门要明确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本县市、本部门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要明确监督部门。州市县监察局负责行政行为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州市县派出监察分局负责所分管联系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要按时上报情况。一是行政行为监督制度推进情况实行双月报告制度:逢双月底前,各级行政机关要将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推进情况(含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情况),报送本级行政监察机关及联系分管的监察分局。二是认真做好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每年6月和11月底前,各级行政机关要将贯彻落实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情况(含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情况),报送本级行政监察机关及联系分管的监察分局。三是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及时将本地区各级行政机关报送的双月报告、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情况进行汇总,于次月5日前,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和报道本地区、本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
六、几点注意事项
(一)防止形式主义;
(二)防止效率低下;
(三)防止无人负责。各部门要明确责任领导有专人具体抓;
(四)防止不作记录。做好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痕迹管理和档案管理,一是注意收集、汇总有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文件、领导讲话等学习材料。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相关制度、档案材料,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将社会、学校、学生和辅导员个人的需求统筹, 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规律, 创新管理机制, 推进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良性循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不仅有利于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 大幅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而且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还有利于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0年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50万人, 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 增长35%;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 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 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 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各类因素不断增多, 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薄弱环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同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使学生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弹性学分制、选课制、选修制等, 使高校固定的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发生变化, 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 并分阶段完成学业, 使得教育对象更加复杂和不稳定。而上述问题的出现, 要求各高校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推进辅导员理论与实践工作水平的提高, 力求更好地应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其不仅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弘扬民族精神, 让其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成长于新时期的大学生, 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社会环境的复杂, 不少人存在着“知”与“行”的背离。因此,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 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自身特点显著变化的必然需要,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职业化, 让辅导员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行家, 才能更好地教育、塑造、引导学生,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 是学生思想行为形成的“引路人”, 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奠基石”。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成长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指导大学生端正思想,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锻炼自身能力,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引导学生全方位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增强竞争能力, 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并朝专业化方向发展。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即促进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 激励辅导员立足本职工作岗位, 脚踏实地, 无私奉献, 让其真正地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准入制度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 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 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到目前, 我国人事部门已在23个行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劳动部门也明确规定了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 不仅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 并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而且促进了有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还推动了我国人才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1、建立辅导员资格证书制度
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对从事高校辅导员职业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 是国家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标准和要求, 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 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实际工作能力或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 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职业资格证书颁发的最高执行机构, 主要负责建立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的考核评价及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伴随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推进, 高校辅导员工作将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有意向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 必须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 取得高校辅导员任职资格证书, 以此证明具备从事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行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水平, 规范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 吸收优秀人才加盟高校辅导员队伍, 开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2、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通常是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基准,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 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的明确规定。职业标准是保障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高校辅导员准入的“门槛”, 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伴随高校辅导员队伍实施职业化建设的推进, 可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业规范, 诸如《高校辅导员工作条例》、《高校辅导员职业从业标准》、《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规章制度, 作为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制定, 将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和能力认定提供相应的依据, 为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高校辅导员划定基本的范围, 为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指出前行的方向。同时, 可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进而促进全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科学性的认可, 并最终对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3、创新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就要按照要求“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从把握选聘标准、严格选聘程序、扩大选聘视野三个方面做好辅导员工作‘选拔关’, 把辅导员面试综合表现和工作表现相结合, 建立辅导员选拔反馈机制, 做好辅导员工作‘选拔关’, 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高校辅导员制度从建立至今, 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不断拓展, 辅导员岗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功能能否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将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格局。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 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岗匹配”原则和生涯规划管理理论,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战略引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深刻认识和仔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来。
4、严格辅导员的入职程序
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要认真予以贯彻实施, 特别是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 从而不断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结构。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有明确的入职原则, 必须遵守严格入职的程序, 包括资格考试、申请材料与准入面试。辅导员资格考试可以由劳动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发起, 作为对考试的领导和认证机构, 可面向全社会每年组织两次考试 (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 考试内容范围涵盖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人员的学历资格为本科及本科以上, 参考人员要完成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和职业道德等课程, 其中至少两门课程要得80分以上, 并且不能有一门成绩低于60分。同时参考人员也必须完成计算机技术和文书写作两门课, 成绩不低于70分。达到这一标准, 参考人员才能取得高校辅导员资格, 才能提交申请材料。在申请材料获得通过之后, 申请人还要参加入职面试。只有通过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的面试, 申请人才能成为高校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周艳:对构建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考[J].科教纵横, 2009 (8)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3]崔占龙: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拔关”[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7) .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制度 差异 公平 文科院系 理科院系
很多高校制定了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制度,目的是为了有效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但考评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部分辅导员产生了“不用太努力顺其自然能对付绩效考评反正排名不会在后面”的错误想法,同时让另外一部分辅导员产生了“反正怎么努力也还是会在考评中的名次排在后面和不公平”的错误想法。
1. 探讨这两种想法产生的原因:
第一,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中的学生学习方面的硬性指标的标准没有用不同的标准来考评;
高校院系文理科的不同导致学生对涉及到考评辅导员绩效中学生学习方面硬性指标的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文理科的学生由于进入大学前所学侧重点不同,导致文科的学生在人文方面的造诣高一些,他们的人文知识比较丰富,大部分情感比较细腻,遇到问题会多琢磨,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简单说就是知道什么对他们重要,大部分的文科生知道需要认真完成基本学业,大部分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且他们对个人的要求比较高,认为一些基本的东西必须获得而且尽可能地达到优秀,否则拿不出手,包括:所有需要修习的科目、英语四级和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三级、体育早锻炼、主动参加培训取得对就业有帮助的技能证件等。
对于理科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不那么乐观了,只有小部分学生会像文科生那样,大部分学生抱着只要能过关就行,相互间没有比较的想法,大家见面询问情况时的内容大部分是:哥们儿,这次考试没有砸锅吧?在思想深处存在只要通过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所以出现以下问题:文科生很少有挂科现象,理科生一次挂科一两门是大部分;个别文科生挂科经过补考也能通过,而理科生补考通过率低;文科生到毕业时顺利取得学历和学位证书的人很多,只有个别人不能取得学位证书,理科生却会有一部分人没法取得学位证书,甚至有人因为在毕业清考后还有挂科没法取得毕业证书;文科生取得英语六级证书的人很多,理科生有很多没有取得英语四级证书;文科生取得计算机三级证书的很多,理科生取得计算机三级证书的很少,其实计算机操作应该是文科生的弱项理科生的强项,但区别在大部分文科生重视这项证书的取得,会主动去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攻克难点,大部分理科生不知道重视这项证书的取得,付出的努力不够;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早锻炼是以跑操的形式进行,大部分文科生会提前完成任务,他们会在开学初就坚持每天跑操,早早地完成体育早锻炼的任务,大部分理科生喜欢拖,拖到再不跑操就完不成早锻炼任务时开始坚持每天跑步,可是他们忘记了会出现恶劣天气无法跑步的情况,导致最终因为缺一两次早锻炼体育挂科;大部分文科生非常关注学校张贴栏里的培训信息,他们会主动去培训机构咨询相关信息,大部分理科生不关注张贴栏,即使辅导员告诉他们信息,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更别说主动参加培训了。而以上说的学生成绩、英语四级和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三级、体育早锻炼、学生获得的技能证书在高校考评辅导员绩效考评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這就使文理科院系辅导员在考评中存在了极大的不公平性,也产生了极大的分值落差。
第二:高校在制定辅导员绩效考评制度时,没有考虑到文理科院系男女生比率差异产生的其他指标的落差性;
首先:高校在制定辅导员绩效考评制度时,除了学生学习方面的指标,还有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取得的成绩,包括文体活动、主题教育、心理教育活动、宿舍评比活动等。文理科院系男女生的比率非常明显,文科院系女生比率高很多,理科院系男生比率高很多,下面具体阐述课外活动和文理科院系男女生比率差异间存在的关系:文体活动即文艺和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包括学生乐器演奏和演唱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女生偏擅长于这些活动,大部分的奖项由女生获得,而理科院校的女生大部分不擅长这些活动,也就是说这些活动的奖项大部分由文科院校的女生获得,体育活动一般是通过参加运动会获奖情况来判定,运动会包括学校、省级、国家级的各类运动会。
在前几年男生获得奖项偏多,近几年独生子女学生的比率越来越高,女生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强,在运动会中,文科院系的女生远远强于理科院系的女生,而理科院系的男生也是远远高于文科院系的男生,这样就导致了女生运动项目的大部分奖项由文科院系获得,男生运动项目的大部分奖项由理科院系获得,差不多出现持平现象;主题教育活动的真实成效不太能在短期内显现出来,一般是通过PPT展示主题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打分,说实话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一样,但大部分人看到赏心悦目的图片和华丽的辞藻会产生极强的好感,文科院系的优势就出现了,最终的名次文科院系往往偏前面;心理教育活动获奖情况的差异性不是很大;宿舍评比活动中一般包括宿舍卫生、宿舍人文布置、宿舍管理科有时也会举行一些活动娱乐学生同时设置奖项,在女生宿舍评比中偏差的宿舍往往都能达到男生宿舍评比中偏好的宿舍,宿舍人文布置是文科院系学生的长项,宿舍娱乐活动的差异性不大,综合起来最终是文科院系的学生获奖偏多。
第三:高校在制定辅导员绩效考评制度时,还有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考评:
【辅导班的规章制度】推荐阅读:
辅导班教师聘用制度10-15
辅导班学员管理制度11-09
辅导班安全制度上墙12-22
辅导教师制度12-22
小学作业辅导规章制度11-11
教师心理辅导制度06-23
课外辅导管理制度12-21
校外辅导机构管理制度09-10
心理健康辅导室制度11-17
东软导师辅导管理制度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