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市场作文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跳蚤市场作文(推荐15篇)

跳蚤市场作文 篇1

这天晚上我开始忙着准备东西:史莱姆两盒、孔雀羽毛一根、花里胡哨的铅笔四支、书两本、魔方一个,婴儿车造型蜡烛一支。可别小看我这些东西,准备的时候我精心挑选并且十分兴奋,期待着明天的买进卖出。准备完毕还再三提醒奶奶,明天一定要提醒我带这些东西。第二天一早,我兴高采烈的带好自己的“货”出发了。我感觉上午的课好漫长,过了许久终于到了卖货时间。我们连蹦带跳的跑上了天台,开始我的第一次“摆摊。”

我很快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摊位,和一起开店的邱芊、李谦睿摆放好货品。我先看店坐等大家来买,她俩分头去逛。很快第一位顾客李昊来来了。他相中了我那根十分漂亮的孔雀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他强烈地请求下我以一元钱的价格卖给了他。(其实这跟羽毛是我从孔雀笼子外面拾到的。)接着邱芊看店,我去“逛街”了。我在丁梓茵店里买了一个小宝石链子,又去王梓玉店里买了个笔袋,最后在王一涵店里买了一个盲盒。这之后我的其它货物也都顺利售出。时间过得可真快,还没过瘾就打铃了。我们回到了班里我数了数这次赚的钱比我预计的要多出了四十元。我还买了很多东西,真是双丰收啊。我满足的把它们收好,等着回家介绍给爸爸妈妈看。

让作文在“互批的市场”里升值 篇2

如何让学生有“通天的梯”,意识到自己还有“可走的路”、想升格、乐于升格、积极主动升格?我们不妨把作文推向“互批的市场”,让学生走出家门看他人,在比较中反省自作,获得升格的真知。

一、“互批市场”,让作文卷面亮起来

互批,可以让学生直观他人习作,真切体会作文卷面升格的重要性。当我们让学生互批作文,将学生作品公诸于“众”,学生自然有“大众评判”的压力。此时,在学生眼里,作文不仅仅是作业,更是自己展现在同班或其他班级同学面前代表自己形象的艺术品,他们的重视程度自然提高了。“千百次说教不如一次亲身体验”,视觉的冲击,颜面问题,得分的差距,让卷面升格不再徘徊。

二、“产品互赏”,点燃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批,实现角色转换,点燃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兴奋感。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旁窥心理,使学生对阅读他人作文具有浓厚的兴趣。批改者总想着在同学面前露一手,显示自己的水平。因此他们在批改对方作文时会精雕细琢,千找百挑,大到行文结构,小至一个标点符号,一点不会落下,比老师改得严格。同时,学生在批改他人的作品的时候,既指出了对方的不足,修改了对方的作品,提升了自己的修改水平,又能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的作品。

同时使用作文互批的方式,学生每次批改的作文数量较少,有足够精力细细批改。文章应该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炼句,这些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同时多次的互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三、“分值评判”,帮助学生重新定位作文价值取向

走进“互批市场”,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鲜明的对比中把握作文价值取向,增强提分意识。

教师在批改前会基于本次写作训练,模拟高考评分细则并拟定评改量表。学生参考高考评分标准模拟互批作文。这一做法,首先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评分标准,感受高考作文得分的客观标准。其次,评改量表有具体详细的作文等级评分细则,能够让学生明确作文得分差距所在。再次,作文的分值评判,采取“大众评审”的平均分(三人批改同一篇取均值),客观公正。分值差距、作文优劣一目了然,就如市场上产品出售,一分钱一分货,明码标价。这些势必会刺激学生在审视他人的“产品”同时反观自己的“产品”,在种种对比冲击下打破自身写作局限,帮助学生追求更高的作文价值取向。

四、“鉴赏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作文互批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找出错别字、病句、错用标点,还得审视对方的遣词造句,分析对方的谋篇布局,思考作品的立意。批阅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包含着对原作的思考、批判和指正,既是对他人作文的改造过程,又是对自己心理作文的再造过程,完善了他人作文,成型了自己的再作文。批改者在帮助同学修改之后,对自己的作文有了重新认识。同时,在学生习惯的意识中,老师的批改都是对的,不再去推敲为什么这样修改或修改后是否真的恰到好处。而对同学的批改会有一个思考、认同的过程。这样会让批改者和习作者有新思考、新认识,为再作文奠定基础。

在互批中,批改者要对作品亮点分析赞扬,对不足之处要提出建议。这些分析或建议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的文章,或抒情赞美,或委婉劝说。读、赏、改、评他人之作,再到反思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互批市场”无疑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大法宝。

从古到今,修改就是文章问世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作文互批,也许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吵闹、虚浮、争执等等,但我们不可否认作文互批的确可以让学生走出自己写作的小天地,让学生有了新认识、新思路、新技巧。互批,为学生升格作文奠定基础,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再创作的欲望;互批,让学生升格作文有路可走,有法可循;互批,让升格作文正真地亮起来!

跳蚤市场作文 篇3

跳蚤市场可热闹了。同学们带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带了赛尔号公仔,有的带了毛茸茸的小狗玩具,还有的带了玩具机枪……我带的是一些晶莹透亮的赛尔号公仔和一个急先锋。

我刚刚摆好地摊,李彦一眼就看中了我的急先锋,问我说:“用我的暴龙神换你的急先锋好吗?”我想:一个旧玩具,我都玩腻了,和他交换算了!于是,我就愉快地和他成交了。

我打算去别人的地摊寻找交换的物品,我收起摊子,走到兰浩的地摊前,看到了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急忙对兰浩说:“我用四个赛尔号精灵公仔换你那本书好吗?”说着,我毫不犹豫地拿起那本书先看了起来,没想到他竟然毫不思索地就拒绝了我的邀请。我着急地说:“那就再加四个吧!”他摸了摸头,做了一个鬼样,拿起书仔细地抚摸着,显得很舍不得,最终还是有点不舍地和我交换了。

跳蚤市场作文 篇4

今天下午,我们班的“跳蚤市场”开张啦!六个摊位已经摆好,只见我们这个摊位上有一张海报,其中一句是:过了这村没这家店!真不知道编报的人有没有想到这个漏洞:不买的人看了这句话肯定会走出这村,这样写与不写有什么区别呀?

开始做生意!我的桌上放着几支2B铅笔和几块2B橡皮擦,以及几本看上去崭新但其实放置已久的本子,很快眼尖的我搜索到了我需要的目标――一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我立即订货,因为当时我手上的钱还不够买呢!

我回到摊位左拉一个人,右拉一个人,前拉一个人,后拉一个人,竭力倾销我的商品。忙了一通后,呀!我的组员他们的东西快卖完了!我自己的东西纹丝未动,我急中生智,冒出一个主意:买别人的好东西加价五角就可以买我的小物品。

一会儿工夫,其他组许多人都卖完了,我们组长着急地怂恿我,让我把未卖出的东西收进抽屉,以免使整组落后。唉!我的东西终究还是没卖出去。

现在你明白“跳蚤市场”是什么意思了吧?那就是小,但是热闹的几家店。

★ 学校跳蚤市场口号

★ 学校跳蚤市场计划书

★ 跳蚤市场的小学作文300字

★ 热闹跳蚤市场的作文300字

★ 跳蚤市场作文

★ 跳蚤市场_跳蚤市场作文

★ “跳蚤市场”作文

★ 跳蚤市场小学作文

★ 小学作文跳蚤市场_作文

跳蚤市场叙事作文 篇5

所谓“跳蚤市场”当然是让我们每个人做一回“买主卖主”,卖主则是由自己家带出一些没用的东西,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买主则是要“大出血”一番喽!

我从家里带了一些改正贴和,准备利用一下我的“经商头脑”卖个好价钱。

随着吴老师一声令下,众人都忙活起来。教室里整个一男女声:叫声,喝卖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

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叫起来:“快来看哦,快来看!改正贴、圆珠笔便宜卖了!全场1.2元!”不多时,迎来了我的第一位买主――唐居一。她走过来,拿起改正贴看了几下,说:“你这改正贴不太新,1元吧!”我摆出一幅心疼的样子说:“我买时还花了2元钱,打六折1.2元已经是底价了。”唐居一摆出一幅要走的样子,说“你不卖就算了!”我怕失去这个买主,连说:“好!好!好!1元卖给你吧!”……

六月的跳蚤市场 篇6

每年毕业季,一到黄昏,我们学校南苑外面的人行道上就会游人如织。西边的斜阳将金色的光撒在路人的脸上、铺在学长学姐的地摊上,这成了跳蚤市场最温馨的前奏。晚风会从南苑的坡上一直往下吹,风声淹没于喧哗的人群,又在人迹稀少处发出沙沙声,像是暗示毕业后的重获自由与一场和青春一起销声匿迹的离别。入夜时分,路灯燃起,往日此时行人的影子会在路灯下拉得很长很长。这样的场景从南苑大门开始一直往下延伸,成了我们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菜鸟”学姐书摊

“有没有英语专业大三用的教材?”我在一个摆着很多英语书的地摊前蹲了下来,抬头看见一个很面善的学姐冲我微笑。

“有啊。高级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词汇学……”她边说边给我找,“如果你买得多,我就给你算便宜点吧。”

“那谢谢学姐了。这些我都要了,多少钱?”

“你买得多,我按三块一本算吧,一共是三十块钱。”学姐突然表情凝固了,随即又说:“天啊!这么多还很新的正版教材三十块钱卖给你,你再给我加点钱吧。”

本来今天我还想发挥一下自己的砍价功力的,居然碰到了报完卖价还要往上抬价的“菜鸟”学姐。

我以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对她说:“是你自己说的三十啊!”

学姐思索了一下说:“要不你加两块钱吧?”

虽然这仍然是跳蚤市场的最低价了,但我不情愿地说:“好吧,加两块就加两块吧。”

第二天,我陪室友去书摊买书。

“什么?三块钱一本?一瓶脉动都四块!四块吧,学长摆摊不容易,让学长买瓶脉动喝喝吧。”

“三块?热干面都涨到四块一碗了!你们在开玩笑吧。”

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菜鸟”学姐的书摊。

“学姐,生意不错嘛。”

“昨天我做得最失败的一笔生意就是三十二块钱卖给了你十本书!”

“學姐,那你也三十二块卖给我十本吧?”我室友厚着脸皮问了一句。

“学姐我伤不起呀!”

“学姐,那我再给你加一点吧,做生意要厚道啊。”室友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继续死缠烂打。

“今天的教材低于五块一本坚决不卖了。”

我们只好扫兴而归。

加入跳蚤市场

我一直相信大学的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如果你自己不去寻找光芒,彩色的光芒永远也不会照在你的身上。我决定加入跳蚤市场,一来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口才,二来宿舍确实有一些闲置的东西。

我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找了两张旧报纸,带上室友买的小板凳,背上我决定出售的物品,大步向跳蚤市场走去。才下午五点,跳蚤市场摊位已经被占完了,据我的同行学姐说,她们四点就开始占地盘了。我只好在两个摊位中间的一棵树前开辟了一块新大陆,这可是块风水宝地,因为路灯正对着我的摊位,即使天黑了,我也不需要手电筒或者充电小台灯。

我很快铺好了报纸,摆好了商品,开始吆喝叫卖:

“亲,英语学习的课外读物、四六级备考资料、文学书籍,可以过来看一看、选一选啊!”

“有钱的帅锅镁铝们,大甩卖,大甩卖!”

“英语书,求带走!”

吆喝的“尺度”越来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同学,有没有丝集?”一位男生问我。

“哦,这里有一本四级词汇。”我把词汇书递给他。

“我要的是丝集,丝人写的丝集!”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要的不是四级,是诗集!

我的摆摊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大耳机和小耳机

跳蚤市场的消费人群很广,主力军并不是在校学生,反而是学校周边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

“这个是耳机吧?”一个大叔拿着我的大耳机问我。

“您眼光真好!这个是我买衣服后抽奖中的限量版耳机,音效的确很不错。”

“这个耳机的声音大不大?”

“叔叔,耳机的音量大小与耳机本身无关,您使用的时候,在电脑、手机或MP4上都可以自己来调节。您要的话,我给您优惠点!”

“那可以当音响用不?我早上打太极拳,用手机放音乐的声音太小了,我想用它当音响。”

“叔叔,这是耳机!”

“我知道它是耳机。”

“哦。”我只好给这位叔叔普及了一下常识。结果,叔叔看在我热心的份上,买了我一本课外书。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只要你有热情,一定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我的地摊上还有一个三星手机原配的小耳机,主要是为了吸引游客的眼球。果不其然,一个留学生出现了。

“What’s this?A cell phone?”(这是什么?手机?)

“No,it’s just a brand-new earphone.and its brand is Samsung.”(不,这是新耳机,三星的。)

“How much?”(多少钱?)

“35。”

“Too expensive!How about 20?”(太贵了!20怎么样?)

“At least 25.”(至少25元。)

旁边摊位的学姐惊叹:“老外居然还砍价!”

几轮角逐后,我和留学生确定了成交价格,25元。

“I want to have a try first!”(我想还是先试一下吧!)

“Here you are.”(给!)

“Oh,it doesn’t work!It cannot match my cell phone.”(居然没有声音!它和我的手机配不上。)

虽然我没有成功地将小耳机卖给留学生,但是我锻炼了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尾声

有人说,大二就出来摆摊,不务正业。我笑而不语,什么是正业呢?大学生活本应该就是多样的。短短几天的摆摊生涯,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样的经验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

后来,跳蚤市场一天天萧条起来,很多学长学姐们纷纷离校了。以前五元一本的教材,降到三元一本,后来两元一本,最后一元一本,市场秩序就这样一天天被扰乱。后来,他们都走了,南苑外面的人行道沉寂在了路灯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年的跳蚤市场就这样散场了。

我不会忘记大学的六月天,因为它比春风似剪刀的二月天更加生机无限,比纸鸢高飞的三月天更加花枝招展,比林徽因笔下的人间四月天更加温暖热烈,比五月天的演唱会更加激昂澎湃。

每天,当我安静地走在校园里,看见他们拍照的身影时,我就会想,等我毕业了,一定要拍很多张照片留念;等我毕业了,我一定要……

我们说,你们就要去更广阔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彩了,真好!

他们说,你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已经够精彩了!

我们羡慕他们,他们羡慕我们。难怪这个世界会有很多人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

跳蚤市场小学作文 篇7

吃完中饭,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摆出了一个大摊子。整个操场人流如潮,人声鼎沸,一个个醒目的招牌拔地而起,像个热闹的大集市。各个摊位上的商品应有尽有:有趣的玩具,五花八门的书籍、小金鱼、多肉植物……

刚开始,大家都很胆怯,不敢大声叫卖。但看着其它班一阵阵的吆喝声,我们班的许多同学不知哪来的力量,只见他们手举几样毛绒玩具,在空中来回舞动,脸涨得通红,卖力地叫喊:“五(1)班大甩卖,快来买啊——啊——啊——”由他们这么一叫,顿时招来了许多“顾客”。

“哥哥,这个多少钱?”一位低年级的小妹妹拿着一个猫头鹰的毛绒玩具对我问道。

我想,终于有生意做了,连忙说:“5元。”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小妹妹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我连忙抬起头说:“你看,她正朝你笑呢!多可爱呀!”

“3元行吗?”她试探道。

“不行!最便宜5元!外面商店要卖50元呢!”我故意把50元拖长了音。

“好吧,我要了。”这笔生意在我的死守下终于成功了。

虽然这样费力地讨价还价,使我倍感疲惫,不过那渐渐减少的物品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就这样5元,10元...慢慢攒积了起来。

跳蚤市场小学作文 篇8

下午作业课的时候,谭老师把我们分成六人一队,我们每人带了十元至二十元左右的零钱去找我们想买的书。我最先跑到林熙朗那里买了三本我最喜欢的书—《米小圈脑筋急转弯》。

本来一本要十元,因为我帮他找到了自动铅笔,所以他给我打了折扣,三本书收我十八元,我给了他二十元,他没有两元零钱,我看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我就对他说:“你找我一元就好了。”

班级里的“跳蚤市场” 篇9

“快来买我的小陀螺!”“你看我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咦,教室里怎么这么热闹?告诉你们吧,是我们班上举办了一个“跳蚤市场”。同学们各自为阵,在自己的地盘叫卖开了。

我也不甘示弱,赶紧拿出玩具,把它举起来,大声吆喝:“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快来买呀!”好几个同学闻声而来。郭晋睿双眼紧盯我手上的玩具问:“这是什么呀?”“这是火焰狮号。”我指着一个红色的小球说:“这个红色小球叫弹珠,可以发射出去。”郭晋睿迫不及待地问:“怎么发射?”我说:“你看好了。”说完,我便把双手放在手柄上,往中间一合,火焰狮号那两颗十分锋利的门牙下的那颗弹珠顿时像出了膛的子弹飞了出去。郭晋睿连忙用手接住,把弹珠还给我。看得围观的同学双眼发亮。我抓住时机问:“你们买不买?”“多少钱?”我干脆利落地说:“25元。”几个同学一听这么贵,悻悻地离开了,只有郭晋睿还在一旁犹豫不决。他小声地问:“15元行吗?”我说:“不行。”这下连郭晋睿也不“赏脸”了。我见他转身要走,立刻左手抓住他,右手指着绿色水晶泰瑞玩具说:“那么这个送你。”郭晋睿晃了晃装钱的盒子,又看了看那些硬币,犹豫了好一会儿说:“好吧。”我的生意做成了,心里乐开了花。我也乐颠颠地去市场转悠去喽!

钱生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刚买的摩托车时被我看到了。它那闪闪发亮的车灯闪耀着紫色的光芒,火红的塑料外壳中还夹杂着天蓝色,真帅呀!我快步走到钱生跟前问:“钱生,这一个摩托车多少钱?”钱生连忙说:“8元,买不买?”大概是刚刚低价买来见有买主也想从中赚一笔呢!我又问:“8元也太贵了,5元行吗?”钱生一口回绝:“不行。”我急忙问:“那交换呢?”他来了兴致,问:“你用什么跟我交换?”我便从口袋拿出五张我最新搜集的“赛尔号”卡片问钱生:“成不成交?”钱生看了卡片两眼放光,说:“成交。”我想:我这次拍卖真成功。

小小“跳蚤市场”让我不仅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还售出了我不想玩但别人感兴趣的玩具。当然学习怎样做买卖、怎样讨价还价,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三(4)班

指导老师:李智萍

跳蚤市场见闻作文 篇10

本次活动中,班上涌现出不少“砍价高手”。高手之一――袁泽璇,只见她捧着几本书(一定是她的战利品)来到我们一组。我旁边的陈子森一把抓起一本《淘气包马小跳》“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袁,你看看这本书,好看得不要不要的……”袁泽璇开口道:“还不错,多少钱?”“8元!”

“不要,太贵了!”她扭头就走,陈子森哪肯放过这次机会,连忙降价道:“6元!”“不要!”……

就这样,8元的书被一路狂杀价到4元。不过面对这些“砍价高手”,推销员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河东狮吼”是推销员们使用最广的“技能”,一走进我们班,所有的叫声、吵声全一股脑儿向你“扑”来。幸亏吾早已习得“金钟罩、铁布衫”,已护自身不“七窍流血”。

至于最讨人厌的,非“魂魄缠身”莫属。就在活动进行得热火朝天之时,李春那家伙就把我给盯上了。他先不动声色地来到我的旁边,大喊一声:“这位仁兄,你买不买呀?”把我吓了一跳,我冷冷地说:“不、要。”他只好悻悻离去。一会儿后,他又来到我这儿问我买不买。你说,他是不是像“缠人小妖”一样呢?

跳蚤市场小学作文 篇11

瞧,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使我看得眼花缭乱。小促销队员们有的卖书,有的卖文具,还有的卖装饰品……真是应有尽有。店名也风趣十足,比如:“金”天“铜”地啊,我的地盘你做主啊,快乐购物啊,多得不得了。售货员们一点也没有被这么多“跳蚤”给急得团团转,都大声喊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只要你说得出来,我就拿得出来!”……有些人买到东西如获至宝,有些人是买来送给爸爸妈妈的,有些人是买给自己的,有些人是拿来纪念的……不管是干什么的,都是开开心心购物,快快乐乐消费。

我是三<2>中队“百家欢”的售货员。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吆喝道:“快来看!快来买!机会难得,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我们的吆喝声引来了众多消费者。一个二年级的小弟弟迷上了我手旁的一个面具,我拿起那个面具,对他说:“小弟弟要买这个面具吗?”他回答道:“是的,请问这个多少钱?”我说:“请给我1元钱。”他给了钱,说:“谢谢,再见!”我说:“再见小弟弟,欢迎下次光临。”就这样,我的第一笔交易成功了。另外,我不费吹灰之力卖掉了一个喜洋洋玩偶,一个手电筒和五本书。

完成了我要卖的任务,也准备用零花钱买点什么,顺便打听打听价格。我东瞧瞧,西看看,突然发现一个十分可爱的洋娃娃只卖3元钱,我问那个小店的售货员:“你这儿卖的洋娃娃价格少点行吗?”他不假思索就清脆地答道:“不多说了,2元5角卖你。”“2元嘛!”他想了一会说:“2元就2元吧!”我付了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班的位置,又开我的小店去了。

车轮上的跳蚤市场 篇12

时间:周末(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但周六还是周日不确定)

地点:上海周边一切有吃有喝风景秀丽的去处(本次选在松江番茄农庄丁丁乐园)

人物:Momo、Rita、秋秋以及一些被“跳蚤市场”吸引的游客

事件:“二手”买卖,支持现金与实物

人物简介:

Momo,原某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现帮先生打理生意,是俱乐部创始人之一。

由于工作忙碌,经常四处出差,学着保养皮肤也成了Momo的职业必修课,包包里,车子上,随手可以拿到迅速缓解肌肤疲劳的护肤品。从被动抵抗,到主动研究,久而久之,Momo成了圈内知名的“美容大王”,她之所以创办这个俱乐部,就是想把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有效护肤品与大家分享。

除此之外,Momo还是个超级绒毛玩具迷,不了解她的人还真看不出,平时成熟干练的她,竟然有小女孩一样童稚的内心世界。

练摊前奏:

Momo超爱睡懒觉加上路盲,开着拉风的小红车最晚到达丁丁乐园,照例戴着一副大墨镜,美其名曰为眼睛防晒。车子刚刚停稳,马上又大呼肚子饿,这位鬼马的前金领女士,不顾大家苦等,自顾自到餐厅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肝面,汤足面饱之后,方才步入正题。

练摊进行时:

一对小情侣走来,Momo热情招呼。

Momo:小姑娘皮肤很白的,夏天到了要注意防晒哦~

女孩:(完全没注意那么多的护肤品)……毛绒娃娃很可爱的:)

Momo:(感觉遇到钉子)都是私家珍藏,只送不卖的。。。

男孩已经掏出百元大钞。

女孩及时制止:这个姐姐会送给我的。

Momo心想:被小姑娘摆了一道。。。

就这样,Momo的开张生意是,用一个娃娃,换了一句“生意兴隆”的吉祥话。

Rita,广告创意人,酷爱更新电子设备,对APPLE情有独钟,是跳蚤市场的发烧友。

从十三岁那年生日收到的第一部照相机开始,Rita便与电子设备结下不解之缘。读书时代的SONY随身听从厚到薄,再到MP3、MP4,贴身的相机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每一件都见证了一段时光。而十几年间拍下的上万张照片,也放大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城市的变迁。

Rita的宠物狗NUNU硬要出镜,每次NUNU都能为Rita的小摊增加不少的人气。生意,当然也在家长里短的闲聊中做成了!

练摊前奏:

NUNU作为特约嘉宾,已经久经沙场,处变不惊了。不过第一次来到丁丁乐园的它,还是制造了一点“意外”。因为身体比较小,在跨越障碍时不小心掉进坑里,等到被发现后,可恶的妈妈还大叫着阻止爸爸的营救,原来,Rita是想为NUNU留住这难忘的瞬间。

练摊进行时:

Rita挎着新败的单反,得意的歪在车子上。

路人甲:PSP是什么版?

Rita:正宗港版,已经绝了。

路人甲:怎么卖的啊?

Rita:想用它换个正宗美版(*^__^*)

路人甲:#……%¥#……#¥&%&……#

秋秋,酒吧老板,不仅是鉴赏洋酒的高手,酒量也不可斗量,第一次参加活动,Momo的闺中密友。

一直都觉得经营酒吧的女人很神秘,可秋秋爽气的个性让大家很快放松心情,打成一片。秋秋的洋酒一摆出来,就吸引了好几个过路人的眼球,看来真是酒逢知己啊,秋秋首战告捷之后,一定也会成为跳蚤市场的忠实簇拥。

阳光下,秋秋的神情有些疲惫,也许是经常工作到深夜的缘故,让她觉得上午的光线很陌生,不论如何,在这里,她收获到了快乐。

练摊前奏:

为了让这些易碎的宝贝安全度过长途跋涉,秋秋特地从家里带了条薄棉被,在暖洋洋的阳光普照下,刚拿出来的酒瓶子支支都有点发烫。我们笑说,秋老板一定是用这种方式“孵”洋酒的,怪不得生意一直很好!

练摊进行时:

迎面走来两个中年男子,一看就是爱酒中人,望着洋酒宝贝的眼神都是深情款款。其中一位还挺懂行~

男子A:难得见到这个牌子的威士忌,去年在香港喝过一次。

秋秋:就是这个月在香港拿到的货,听说厂家已经不怎么生产了。

男子A:那我可得买回去藏起来。

男子B:今晚就喝了得了。

众人大笑。

创办者的话:从“一手”到“二手”,不能不爱,欲罢不能

谈到“飞奔的跳蚤”CLUB的创意初衷,Momo一下打开了话匣。

原来,Momo大学三年级时被学校作为交换学生送到欧洲游学,这期间她深刻感受到“二手”物品的妙处,小到一本书,大到一部汽车,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花很少的钱,买到自己急需而又实用的物品,久而久之,购买“二手”的习惯,保留在Momo的生活里,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Momo:原来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东西可以跟别人分享,感受“二手”物品中别人的故事,是种奇妙的感受。曾经我在一位老先生那里,用一张中国邮票交换到他的一本限量版人物传记,竟然在书中发现了老先生四十年前写给太太的情诗,在泛黄的书页上,淡淡的钢笔字述说着一段相约一生的爱情,太浪漫了,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从那以后,Momo越来越喜欢“二手”交易,在印度女子的面纱上嗅到忠贞不渝,在傣家老妇的银饰里感受岁月波澜,一切,显得那么平静而顺其自然,“车轮上的跳蚤市场”就这样悄然诞生,并迅速找到对味的朋友,热热闹闹的进行着。

Rita:作为元老级会员,我也很享受淘“二手”的过程。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爱相机如命,很多“二手”买家经常指定要我的机器,不为什么,因为我用着仔细,就算淘汰下的旧机,也比有些水货新机用着放心,我在圈内的信誉度可是非常高的哦!我家宝宝的婴儿装,也是跟淘友那里交换来的,都说婴儿要穿旧衣,我跟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哪里要得到旧衣啊,还好几位要好的淘友相继生好宝宝,有些只洗过一水的婴儿服,我也毫不客气的笑纳了!这里面的妙处,还要你们自己来品尝啊!

Momo:“二手”,并不是别人用过不要的,“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是别人为你预习过、打磨过的物品,让你得心应手,让你方便实用,因为那些痕迹,而特别值得珍惜。热爱“二手”也并不代表你买不起“一手”,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总该有些人为地球做些什么,我们从我们的爱好中,也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点,这是意外收获,这个意外收获让我们很振奋,也让我们对“二手”更加坚持。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改善环境、保护动物的行列之中,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与Momo的交谈很愉快,这是个智慧、狡黠与爱心共存的矛盾女人,她让我们看到张扬的红色跑车内,一个美丽的灵魂。

CLUB会员招募条件:

1、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笑容灿烂;

2、 “需要用”和“用不着”的东西一样多;

3、 无年龄、国籍限制;

4、 无汽车排量限制;

5、 不虐待动物。

绿色跳蚤市场作文 篇13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绿色跳蚤市场,我当四一班玩具类的售货员。开市的时间快到了,我们提前来到卖场,把所有的物品放到了柜子上、桌子上后我们便开始想广告词,或做好开卖的准备。开始卖了,只见马腾学着超市的促销员一样喊:“快来买呀!跌价大甩卖!”吸引了不少人,看了一会后,就有人开始买了,我马上开始记帐,还没记完这个,那个又要我来记,我忙得不可开交,促销员马腾见要买的人太多,索性把柜子上的东西全挪到桌子上,不拿还好,拿了之后又有一群人挤了过来,我见此情形,就马上开始记呀记呀,一直记到手发酸,才差不多闭下来。不出我们的意料,我们的东西一样不剩,全卖完了,我那时是多么开心呀!绿色跳蚤市场作文2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跳蚤市场作文 篇14

此时,操场上热闹起来,人山人海。书摊一个接着一个,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看!有位朋友看见有个顾客走过,就更加用力地叫卖:“快来看一看,挑一挑,这些书既好看又便宜!”这么一说,那个顾客便凑过来,把书翻来翻去,好不容易才选了一本,问:“这本书多少钱?”“很便宜的,只要五元。”“三元卖吗?”“算了,大亏本卖给你了。”

我和班里的同学也组成了一个卖书团。我们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上,徐子傲同学还“贡献”出了她的人偶圆珠笔作为买书赠品。

这时,走来一个同学,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的赠品――人偶圆珠笔,问道:“这个几元一支?”我扑哧一声笑了:“这是赠品呀!你买我们的书满十元,就送你一个。”只见他从口袋里摸出钱来,凑足了十元,买了几本书,捧着赠品当宝贝似的走了。

快看,又有一个同学来我们的摊位了,她拿了一本《米老鼠》,爱不释手,我说道:“要吗?很便宜的,又这么新,超级划算哦!”她被我说动心了,以三元钱的标价买走了。

巴黎圣·图安跳蚤市场纪行 篇15

跳蚤市场,也就是旧货市场,在欧美等国非常流行,多是人们自发将家中的旧货拿出来低价出售所集合的地摊群。而跳蚤市场的“跳蚤”二字,则是得名巴黎——这个跳蚤市场的发源地。早在19世纪末,巴黎有一群捡破烂的人因卫生问题被政府驱赶到郊区,后来渐渐形成了人们在“破烂堆”中现拣现卖的交易习惯,也就是跳蚤市场的雏形。而“破烂”总是难免沾染跳蚤,因此这样的市场得名“跳蚤市场”。

虽然名字的由来不怎么高雅,但以高雅有品位著称的巴黎人真正经营起跳蚤市场来,还真是有法国贵族的“傲慢”与“高贵”。

这次来巴黎,主要就转了最著名的圣·图安跳蚤市场。这个跳蚤市场真是充分验证了巴黎人的“贵族气质”。首先,它相当难找。并非它的地理位置难以到达或是藏于小巷深处,但若不是我事先打听过其附近情况,是根本不会想到,在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前面还会有一个体量也相当可观的小商品市场,而这个小商品市场可谓混淆视听极了,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纪念品、服装、生活用品,要是没有做足功课又不懂法语的人,很可能会以为这就是那个跳蚤市场,而在这里买些非洲工艺品、有趣的奇装异服、廉价纪念品什么的,满载而归。我们在事前知道这一情况的前提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低头疾行,走了大约2分钟后,穿过了这个“小商品市场”区, 才看到了一条大街,根据地图,我们钻进了右边的一条小巷子,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寻宝之旅。

这里到底有多少条小巷,我没有去数过,瞄一眼地图也能肯定花一天时间是转不完的了,好在有不少前人对这里的几乎每一家店都亲自到访评定过,也归了类,这样就好找多了,我们按照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品类开始了游览。虽然在来到巴黎前我们经历了多个跳蚤市场的“洗劫”,箱子已经严重爆炸,但来到这里还是克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和购买欲。

不过好在圣·图安跳蚤市场的价格可比其名字“贵族”多了。由于之前我在别的跳蚤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所以来到圣·图安,免不了一番比较。就如一支在里斯本跳蚤市场买的雕花银质古董钢笔,在这里虽然没有一模一样的,但是选择范围相当广泛,有一家店甚至就是专做银质古董钢笔的,里面有从小到大各种型号的银钢笔,也有许多华丽精美的配套墨水瓶,当然还有各种金属与鹅毛相结合的鹅毛笔,一屋子的钢笔,让人心思神往。当即我就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在里斯本花50欧元买那支笔了。但是一问价格,我又开始庆幸,差不多的一支钢笔,这里要贵整整一倍,因为不是真心想买,我也没有还价,但估计还价的幅度不会太大。

价格既然不是优势,那来这里淘什么呢?放心,这里可以套用北京金五星市场的一句广告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从巴黎本地由古至今的各种小玩意、衣服、家具、器皿、艺术品、首饰、偏门收藏品到世界各地的精品古董——尤其是转进某条巷子之后,仿佛置身八国联军的仓库,左边是日本的浮世绘、面具等的专卖店,右边是中国古瓷器、文房清玩、书法字画等的专卖店,前脚是印度古代艺术品店,后脚就有非洲粗犷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如果有人说法国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是这里淘的,我也不会怀疑。

作为一个中国人,还价已经成为我们的基因存在身体里了,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方也多多少少有还价这一说,部分“见多识广”的人,看到中国人甚至会将东西的价格制造出一些水分,再让中国人用还价的天性将水分挤干。但是来到像巴黎这样厌恶还价的地方,有的时候就需要稍微注意一些了。当然任何事情是没有绝对的,也有很多店主本着成交就好的心态,割血割肉,但一些店主,尤其是“老巴黎”们,他们有非常坚定的某种价值观——我的东西不能贱卖。他们往往衣着精致优雅,对客人礼貌但有距离感,不会主动推销任何东西,一旦你透露出要还价的意思,尤其是以中国人的习惯“对半砍”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就会明显的浮现出一丝不快,或是反应变慢,或是不理你,也有的会咕哝两句听不懂的话。在我看来,去一个地方,就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要追求最高的性价比,所以两者权衡一下,如何还价,就由每个淘宝的人自己决定了。

圣·图安还是一些时尚人士淘“古着”的地方,虽然巴黎还有几个专门淘复古服装的跳蚤市场,但是圣·图安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复古服装店是不容错过的,有一家店一进去,全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各一线大牌的服装、帽子、高跟鞋、首饰,店也装饰的如同60年代的嬉皮士风格。店主是一位极其优雅的巴黎老太太,画着华丽的妆,身上从服装到配饰,无一不讲究,她说这些服装很多都是她年轻时花费不菲的价格买的,有些都没有穿过,这样的店,可谓世界名牌精品服装历史的缩影,即使只是看看,也会觉得是一种审美的高度享受。还有专卖白色衬裙的,专卖复古毛衣的,专卖制服的……这次我们还在这些复古服装店中巧遇了某著名女明星,她的戏一部接着一部却还抽出时间来逛巴黎的跳蚤市场,可见跳蚤市场巨大的魅力。

常听人说,法国人懒,这次算真正见识到了。因为几乎所有的跳蚤市场都有自己固定的开门时间,圣·图安是周六至周一营业,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正是周六,所以人非常多,店铺也全部开门了,按照中国旧货市场(参照北京潘家园)的情况,即使是非营业时间,有店面的店还是会开门,只是摆地摊的不在。所以过了几天,我们正好住在圣·图安跳蚤市场附近,就想碰碰运气,说不定还有几家店开着。结果除了门口的小商品市场照常营业外,圣·图安从大道到小巷可谓人迹罕至,我们不愿就此打道回府,穿进小巷“寻找奇迹”。终于被我们找到一家开着的店铺,但是店主摆摆手,他只是回来整理东西,并不打算卖。我们悻悻地离开了,终于看到远处另一家店铺开着门,里面的巴基斯坦店主和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他每天都会过来这里,虽然没什么人,但是来的人因为只有一家店,有的时候还是会有成交。但法国店主就不会来,他们连营业时间下市的点一到,也都走了。我心想,这还真像法国人的做派啊!

上一篇:模具的介绍和使用下一篇:幼儿园保育教师个人计划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