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
2013年,医院在县卫生局及镇政府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我院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把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现将今年来我院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
我院对应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xx中心卫生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并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落实了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及时处置本院职能范围内预防和医疗卫生突发事件,为各项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努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为了确保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能及时有序开展,我院组织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由队长负责发布实施应急救援的信号,即作为发生突发事件时实施应急救援队的组织联系信号。同时,明确各应急队员各负其责又相互协助、互相配合,使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并强化了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与全院职工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做好应急设施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做好了应急管理日常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意识和应急实战能力。同时,要求全院各科室,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将应急管理意识融入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排查风险隐患,编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管理制度
(一)深入排查我院辖区风险隐患。我院组织了各职能部门人员,认真对全院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了深入排查,并做好隐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归档等工作,制作了xx中心卫生院风险隐患点示意图。同时,对潜在的风险隐患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明确了监控责任人、防范措施及整治责任人、整治期限等,切实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认真编制应急处置预案。为了加快应急预案体系的制定进度,在开展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预案分类有疾病类及自然灾害类,并把各个应急预案并汇总成册。2013年5月25日举行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9月15日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通过编制预案和开展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锻炼和检验了应急救援队伍,磨合了应急联动机制,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为我院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
(三)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我院先后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培训、演练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等,并将其全部上墙公示。
四、加强总值班、信息报告工作
进一步加强规范了政务值班应急值守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重新制定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坚持实行了由领导班子成员,医师,护士岗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领导的值班、值宿工作机制,制定了值班工作人员责任表及交接班制度,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社会氛围
我院通过板报和发放传资料等方式,切实加大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结合公共卫生工作多宣传各种疾病预防的知识共出版版报10余次。今年为全院干部职工免费发放《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76份,发放安全生产、重大疫情防范、地质灾害防范等宣传资料共200多份。有效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六、工作中的不足
虽然我院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离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不断努力,按照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抓好薄弱环节,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要提高,加强管理和督查,实现我院应急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从现有的技术上看, 气象部门预测台风和暴雨的能力已走向成熟。事实上, “菲特”到来之前, 无论是中央还是相关省市, 都早已提前部署准备采取对策;这次受到“菲特”重创的城市, 曾多次经历台风历练, 本应对“菲特”来袭应对自如, 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其实, 类似的教训并不少见。理性分析, 面对渐成常态的灾害, 各级各类城市从预警到应急, 从防灾到救灾, 从意识、手段到能力都存在问题, 常常有猝不及防、防不胜防之感, 甚至出现应对不当加重灾害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规划不够科学。进入新世纪, 很多城市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一旦面对突发性灾害时就无法正常运转, 甚至瘫痪。究其原因, 一方面, 在以往的应急管理工作中, 规划过程都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 在城市建设中缺乏减灾、防灾意识, 城市规划编制中, 对城市防灾、减灾、备灾等问题研究不够, 没有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进行周密安排。面对接二连三出现的各种城市灾害, 需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深刻进行反思。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长期以来, 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形象轻功能、重短期轻长效的、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城市道路、防洪排涝、公共空间、应急救援、社会保障等达不到应急要求。以排水系统为例, 众多城市虽然在“年年挖, 年年建”, 但排水系统只能勉强抵御“一年一遇”, 碰到“五年一遇”就惨不忍睹。
应急管理粗放低效。很多城市基本上没有形成信息通畅、反映敏捷、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构, 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往往是临时性任务, 尚未成为公共管理部门日常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案不全, 信息不畅、政出多门、协调不力, 效率低下, 预警机制不能预警。很多城市尽管针对种种灾害性天气也有所谓的应急预案, 可惜的是, 这些预案, 要么不完善、不周全, 要么只是停留在文本上。于是, 一旦灾害发生, 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力总是很难到位, 相关应急机制陷于失灵。不仅如此, 应急管理远未做到精细化、人性化。“菲特”袭击前, 气象部门曾发出过预警, 从市民的反应看, 预警很大程度上都“放了空炮”。但如果当地的预警机制早发声、早提醒, 相关预案及时启动, 市民应对可能更为从容, 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车泡在水里, 不会使大量民众措手不及。真正负责任的做法, 应该是通过各种信息渠道, 通过各种应变措施, 让信息流尽可能传达到每一个市民, 让应对灾害的方法为每个人所掌握, 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尽可能避开灾害侵袭。这显然是一次“全城戒备”, 需要包括气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力量共同参与, 制定系统而完善的应对方案, 从而避免出现重大损失。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近年来, 又进入了城镇化加速时期, 城镇化在带来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的同时, 也带来了灾害风险的聚集。如何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 增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 让城市在灾害面前变得更加强韧, 是众多城市建设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
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实现基础设施提档。完好、完备的应急设备、设施, 能够有效满足灾害事件发生前监测、预警和发生后应急处理的需要, 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轻灾害事件的危害。因此,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统筹考虑抗风险因素, 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要加强极端天气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技术研究, 构建更加通畅的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发布体系和预测网络。要完善紧急状态下的重大灾难救助机制, 做好危机应对的劳务、物资、设备、资金准备。
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实现应急反应提速。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要把灾害预警、应急管理纳入日常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信息通畅、反映敏捷、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构, 在非危机时期, 负责危机预防和预警以及对政府管理者、社会公众进行危机管理教育培训;在危机发生期间, 负责领导与协调工作。同时, 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用以指导和规范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行为。
关键词:应急 机制 法律能力
一、应急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重处理,轻管理
应急处理主要着眼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应对,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其过程更多地放在从事故发生到结果的处理上,其特征是消极被动的反应。一场典型事故灾难发生后的程序是:媒体曝光→领导人视察、批示和慰问受害者、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对伤亡者进行抚恤、处理责任人→要求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这种思维方式着眼于结果的处理,政府好像救火队。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法规标准体系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二)重政府,轻社会
政府被视为应急管理的唯一主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事故的应对和处理只是政府的事情。人们事事等待政府,事事依赖政府。政府努力到什么程度,应急处理就到什么程度。建立在这种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应急法规体系往往造成政府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反应迟钝。而普通民众则防灾减灾意识较低。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很容易出现心理恐慌和社会失序。
(三)重动员,轻法治
所谓的动员,就是指在事故发生后,政府成立临时指挥部或办公室,通过行政手段调动各方面资源,全社会齐动员,搞人海战术。尽管这种体制从表面看有收效快和效率高的特点,但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这种动员体制往往是以打乱正常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的。其次,这种动员体制的很多做法往往缺乏法律依据,依法行政在应急时期成为一句空话,违法行政倒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再次,临时指挥或领导机构的临时性不但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而且使防灾减灾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
(四)法律重制定,轻修订
实践证明,在已建立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中,有的是由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确立的,其规范性不强、效力有限。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规定得不具体,当前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也急需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应尽快颁布相关配套法规。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管理的分级响應制度、应急管理演习制度、应急管理的资金补偿制度等一系列急需要建立的制度都需要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指导下进行制定。
二、 提升政府应急法律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明确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确立的应急管理体制模式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在预警机制中要科学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决策处置机制中,应急管理的主体应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决策,并实施决策。决策处置机制包括方案选择、决策执行两个过程。对此要辅之以良好的技术手段,并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在善后处理机制中要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被控制以后,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应急管理必须权力有规、行为有序
突发应急处置,往往需要行政主导,这就需要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权力,同时需要更多地限制公民的权利。但这种权力往往具有两面性,运用不当就会损坏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因此无论是行政紧急权力的取得和运作,还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或增加公民义务,都需要依法、按章办事。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个技术上的、管理上的问题,法律的作用一是把那些经过实践经验长期积累下来、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法,用法律的方式固定下来,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基本有效、有序、有力。二是赋予和控制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首先是保证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有足够的特别权力来解决非常状态,同时又控制政府不要借机滥用权力,以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依靠科学、依靠法制
应对突发事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不断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水平,以及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
应对突发事件,还要靠法制。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有着自身规律,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快速判断、果断处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适应这种规律,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有单一常态管理向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做到居安思危,在工作布局上做到有备无患。二是由自发应对向自觉应对的转变,在应对思维上做到有勇与有谋的结合,在应对方式上做到个别经验与规律认识相结合。三是由个别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以实现应对行动上的广泛参与与步调一致的统一、集中指挥与广集民智的统一。这三个转变的根本点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实现由个别调整向规范调整的转变,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性,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牢牢掌握应对突发时间段主动权。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① 王军主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读本[M].
②邹建华著.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
XX镇人民政府
(2012年3月20日)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始终把应急管理作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影响,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坚持加强教育培训,应急工作氛围日趋浓厚
一是全面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让群众更好地掌握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的同时,全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镇安监局结合“安全生产月”,组织开展了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宣教活动;镇国土资源所结合“4.22地球日”,深入到各村委会对广大群众进行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教育;镇消防支队经常深入到企业、学校、村组宣讲防火知识,增强群众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1-
二是重点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教育。针对我镇企业较多的现状,我们认真督促各企业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大力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三是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利用集会、板报、宣传栏、广播、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溺水、触电、烧伤、烫伤、地震逃生等方面的应急避险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的应急能力。
四是扎实做好群众防灾减灾教育。我们通过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公益活动和应急管理专题图片展、防灾减灾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公共安全、避险减灾等基本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同时,各企业、学校、村组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营造了全社会共同防范、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应对和处置各种灾害的能力。
五是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培训。近年来,我们利用应急管理和信访维稳工作培训、“突发事件与政府应急管理” 专题讲座等形式,请消防支队、派出所民警为全镇党员干部授课,全面提高机关干部应急意识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对消防、安监、城建、民政、交通、卫生、3-
应急预案日常办事机构组成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落实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间、内容和要求。几年来,我镇发生的突发事件,我们都第一时间上报并处置,没发生一起迟报漏报瞒报和滥报现象,为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我们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整体联动的原则,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在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成立了以公安消防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由镇党政办统一指挥、调度和协调,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专业优势,密切配合、整体推进救援工作,实现了各支应急队伍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了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坚持依法有效应对,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扎实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是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的重要内容。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组织公安、消防、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展了地震逃生、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应急演练,参与演练人员达3000多人。近年来,由镇党政办牵头安排或组织的人员疏散、建筑安全、防灾抗汛、消防演习等综合性演练达6次,各项应急演练均从实战出发,以练备战,积累经验,锻炼队伍,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增强了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4-
二是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分别对企业、学校、旅社、商户、车站等公共聚集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健全隐患排查分级监管和重大危险源分层监控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一患一档”,重点跟踪督办,确保排查一批、监控一批、整改一批,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是完善应急预防预警机制。在对相关隐患登记造册的基础上,对长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隐患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实施了专人监控、定期检测、信息上报、应急处理、联合救援等一系列制度。我们对重点企业安排专人进行监控,每日上报检测情况;一旦发生异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力量,排出安全事故隐患,力求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为现,防患于未然。
四是积极稳妥处置突发事件。我镇通过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最大限度避免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公共安全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尽管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镇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如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够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应急物质储备不足等,-5-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改进、去探索。这些问题我们已引起高度重视,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妥善解决。
四、加强谋划,完善应急机制
一是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指导、帮助相关单位完善预案,确保全镇应急预案体系“横到边、纵到底”。积极开展预案演习,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战和处置水平。
二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
三是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抓好以公安、消防为骨干力量的综合性队伍,以医疗救护、防汛抗旱等队伍为基本力量的专业队伍、以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
四是抓好应急宣教培训工作。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16年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
工作总结
根据《仁怀市民政局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仁民发[2015]112号)和《仁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仁府办函[2015]1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于2015年8月12日制订了《仁怀市周林学校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开展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校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未雨绸缪、超前谋划,使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一是领导重视,亲历亲为。为妥善应对和处臵各类突发事件,学校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周莉校长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领导全校的应急管理工作。执行校长袁友明任副组长,成员为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行政中心,由陈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陈龙同志为专
职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和应急管理档案建设工作。二是学校建立了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对重点部位、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措施,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处室、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责,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妥善处臵。学校应急指挥中心积极畅通信息渠道,严格信息报送管理,对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了全校的突发性事件发现得早,处臵得及时。
二、防患未然,完善各项预案。
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为落实各处室、各教研组、各班级安全生产监管责任,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初,学校与各班级、各教职工签订了《“一岗双责”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全校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责任网络。我校还将安全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教职工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学校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保卫不定期巡逻巡查制度,在安全问题上做到“四个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安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形成了校园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科学处臵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及财产损失,学校修订完善了《仁怀市周林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仁怀市周林学校校园反恐防暴应急预案》《仁怀市周林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仁怀市周林学校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仁怀市周林学校校园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仁怀市周林学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仁怀市周林学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7个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科学、合理,全方位、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加强宣传,创建文明校风。
学校立足校情,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及家长参与。学校注重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利用全校教师会、班主任工作例会、食品员工工作例会等会议、标语校讯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师生维护公共安全的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安排班主任组织开展好森林防火、防溺水、道路交通、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消防等各类安全主题班会。
同时,学校还利用全校家长会之机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通过校讯通平台将特殊天气情况下的安全事项告知家长,让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营造了“人人讲安全文明,处处讲安全文明”的浓厚氛围。
四、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时上报安全资料。
根据仁怀市教育局的指示,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督促相关部门按时落实隐患整改。学校每年都对安全经费作了预算,完善学校安全设备设施,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坚持每月30日前向仁怀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安全股报送安全月报资料。并做好安全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臵能力,我校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学校建立了应急演练制度,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安全应急演练活动。2016年春季开学初,中小学部分别举行了常规性的应急疏散演练。全校将于5月12日举行大型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学校应急处臵演练工作要求做到快速反应、沉着应对、严密部署、处臵迅速。概括起来有“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一个“快”。学校严格规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应急办相关领导、相关人员必须在接报后3分钟之内以最快的速度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二是突出一个“准”。要求准确掌握情况,顺利开展工作。三是要求突出一个“细”。学校要求各处室、各个环节在处臵过程中都必须做到协调联动,细致周到,环环相扣,不能出现任何疏漏。通过演练,不仅锻炼了救援队伍,找出了不足,还为提高应急救援技战术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和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后期工作
1.加强演练,提高处臵能力。
坚强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学校成功应对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后期学校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
2.设臵应急场所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学校运动场设臵为应急避难场所,在场所醒目位臵设臵标志。
3.储备应急物资
应急物资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臵的重要物质支撑。为全面提高预防和处臵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我校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总之,我校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各阶段的工作,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校园安全稳定的良好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应急规范化管理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完善预案、加强演练,不断提高我校应急管理水平,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镇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的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伤亡的严重性也在急剧上升,已成为人类突出的灾难源。因此,系统化交通事故的应急管理已经迫在眉睫,采取即使有效的救援措施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预防二次连锁事故发生。
本文在阐述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后,分析了交通事故应急管理的发展现状,又从应急管理法制的角度指出了目前我国交通事故应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交通事故、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交通工具发生事故后着火及对人的挤压、撞击坠落,遇险人员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死亡。近年来公路上所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呈现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发案次数居高不下,造成的损失相当惊人。众多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精神痛苦和人员伤亡。由于交通事故的随机性和突发性,更多的交通事故又是难以预防的。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
一.应急管理概述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它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共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政府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公共危机事发前的预见能力和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保障政府系统地正常运转,迅速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将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尽量降低到最低程度。有效的政府应急管理科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包括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如决策中枢机构、咨询参谋机构、预警信息机构、危机处置机构、决策评估机构等,以及管理危机所需要动用的物质和财力资源;软件系统则主要包括各种处理危机的方案和计划,以及保障决策的信息传递渠道等。
二.交通事故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应急管理处置的时效性
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的明显特征,这就使得应急管理必须讲求时效性。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应急处置更是如此。一方面,交通事故发生初期是处置交通事故的关键期,时间拖得越久,处置的难度越大;另一方面,交通事故发生后可能产生扩散,出现次生或衍生危机,使交通事故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加大。因此,有效的应急管理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交通事故处置得当。总之,要力争做到交通事故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能
否做到这一点,是判断交通事故处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当然,在人、财、物等资源紧缺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片面强调时效性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决策者要收集足够的信息,要计算不同方案的风险,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都可能导致处置时间的拖长。总之,在时效性和科学性之间,应急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找到一个适中的平衡点,这才是成功处置和解决交通事故的关键。
(二)应急管理过程的阶段性
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生命周期,应急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循环。按照最为简单的三分法,可以将完整的应急管理过程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更为普遍的划分方法是将整个应急管理过程分为舒缓、准备、回应和恢复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和循环往复的,体现了完整的、持续的应急管理过程。
(三)应急管理手段的强制性
应急管理主要是依靠行使公权利来进行的,而公权力是具有强制性的。强制性权利是公权力主体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所谓强制性权力,是指社会成员必须绝对服从的权力,这是公权力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的必要条件。强制性权力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有能力限制那些不合作的反社会行为,并保持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由于应急管理是要应对紧急的、危害性的交通事故,因此强制性权力的应用就显得更为必要。在实际的应急管理活动中,政府可以运用行政紧急权力,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甚至暂停或限制公民的部分宪法权利。在应急管理中赋予政府如此广泛的紧急权力,也极大地增强了这种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威胁性,使其极具恣意滥用的条件与可能。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任何紧急权力的运用都必须符合紧急状态法律的规定。
(四)应急管理技术的专业性
随着更多技术风险导致技术灾难的发生,应急管理对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大,技术含量逐步提高。绝大多数的应急管理工作都是由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完成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一般按照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训练、便于执行任务的援助组建。专业的划分很细,如消防救援、水(冰)上救援、狭隘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等,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交通事故的救援。由于技术要求的提高,对专业救援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对于一些由技术引起的交通事故,需要听从有关专家的意见,由专家参与制定应急方案,知道整个应急过程,以便更好地处置以后的交通事故。专业知识和技能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在未来应急管理事件中将会更充分地得到体现。
(五)应急管理主体的整合性
应急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有效的应急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其原因在于交通事故是没有边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受交通事故影响的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交通事故的应对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应急管理的整合性强调的是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应急管理机制。尤其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的危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国际化影响,危机的扩散性决定了它关系到全人类共同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
三.交通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法制的内容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着眼于应急法制的法制化目标,应急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宪法为根本,以交通事故应对法为基本,以相关单行法、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应急预案等为依托的应急法律体系初具规模,应急法制的体系性得以初步显现。然而,从对
现代民主和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以及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实现的角度来考量,我国应急管理法制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紧急状态法缺失
为解决交通事故应对中的突出问题,化解应急实践与应急基本法之间的矛盾,我国立法机关先行出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既填补了应急基本方法的空白,又解决了应急实践中需要规制的主要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多项叠加的突发事件及大规模自然灾害事件的出现,紧急状态法的缺失成为健全应急法制和发挥其有效性的一大障碍。《突发事件应对法》仅对宪法所规定的政府行政权能够有效控制的突发事件情形进行规范,但对于一般的交通事故应对措施难以应对的特别严重的“紧急状态”,则无法应对。因此需要制定紧急状态法,以填补我国交通事故应急法制体系中基本法律的重大缺陷。
2.交通事故应急管理立法缺失,单行法存在应急规范空白
单行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或结合某类突发事件的特点,或结合某阶段应对工作的特点,规定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单行法,目前还是空白,如针对交通事故具体应急管理的法制缺失等。法律的不完善不仅仅不利于公民权利的保护,还好因为立法的缺失,影响政府处置交通事故的效率。
3.应急预案的地位不清
应急预案作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应对交通事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我国已形成了包括国家和地方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及基层应急预案、学校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宝塔形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目前的国家和省级预案创制、补充了大量的法律规范用于弥补立法缺陷,事实上已使预案本身异化为应急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当前法律体系的不完善要求这些预案填补自己暂时留下的空缺。然而,这种“以案代法”的做法与说法的合理性还需立法部门定夺。应急预案的地位问题不解决,将大大影响应急预案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功能和效率的发挥。
(二)应急法制的内容冲突
根据宪法,全国人大于2000年制订了《立法法》,其七十一、七十三条分别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立法主体的不同,其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适用范围、调整对象、规定要求就会产生冲突与协调性不足的现象。现有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和法规亦表现出很强的部门特征。各个单行法、法规中的应急规定分布零散,存在规范性不强,整体协调性差、相互之间缺乏衔接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具体如下:
1.应急单行法、应急行政法规与应急基本法间内容冲突
由于前者与后者因法律位阶之不同,其法律效力等级也不同,所以前者应与后者的法律规定和原则相一致。但因我国应急立法从立法技术上主要采用一事一法的立法模式,且一事一法中的“事”已在立法中被细分为两级或者三级、四级,显得层级杂乱,再就立法时间而言,一事一法中的“法”立在先,作为应急基本法的交通事故应对法立在后,故此,二者的不协调显而易见。例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在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中,有的虽然也分为四级,但名称却各有不同。虽然不同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置的实际做法有一定的差异,但其不规范、不协调的事实是不能忽视的。
2.应急单行法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间内容冲突
单行法、法规、规章间协调性不足具体到应急来看,可由下例表明。《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应急信息的发布明确了“统一、准确、及时”的规定与要求,但目前仅有几部法律规定了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内容,因立法时间前后不一和部门立法的缺陷,使有关应急信息发布主体,以及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定,都不尽一致,导致应急处置中信息发布工作较为混乱,缺乏统一权威的口径,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障碍。
3.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与应急法律、法规间内容冲突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在制度层面基本上是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是以应急预案体系为基础来组织和协调各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二是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有关的调整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规范交通事故应对中各种组织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作用就显得相对较弱,特别是一些应急预案本身就与现有的交通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不相一致。
(三)应急法制的时效性不足
应急法制的时效性是指应急法律制度效力和对应机制保障效能的实现状态,主要通过应急法律法规的合法性、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立法目标实现程度、法律责任设定的适当性来考量与评估,以期通过较小的法制资源投入取得较大的应急效益。从上述几方面来看,我国应急法制的时效性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
内容上表现为较为原则、抽象,又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办法相配合,且大部分立法重视应急权力的配置,忽视对应急权力的限制和对这些权力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救济;重视纵向关系上机构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忽视横向层面上机构之间的协调与监督;重视应急措施上的实体性规定,忽视对其进行程序上的约束;重视官方机关和上级机关在处理突发事件的领导和权威,忽视非官方机关和下级机关的配合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2.部分法律规范的适应性不强
法律的适应性,指的是法律在每个个别场合实现正义目的的可能性程度。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法律凭借“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实现着各种目标——公正与效率,秩序与自由等之间的平衡。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使这一切重新面临考验。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一起新的重大交通事故发生证明了该法律存在的许多不完善的应急管理措施以及不完善的预防及赔偿条款。这表明了现有应急法律体系所采取的制度安排,还不能为特大交通事故的应对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组织体制、资源保障和策略选择空间。目前我国部分法律规范由于其立法缺乏严密性与前瞻性,导致应急法制的适应性不强,如现行法律无法为非政府力量提供畅通途径和必要空间,《道路安全法》规定的交通事故预警机制相互间衔接不足,中央和地方对交通事故预警机制启动程序的规定不严密等。
四.交通事故应急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全国统一的交通事故应急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国务院虽设有应急管理办公室,多数地方应急管理组织一般为临时组建,受当地政府领导,而专门针对交通事故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几乎为零。面对大面积、交叉型、高破坏性的交通事故时,现有的这种机构无力承担领导全局的重任。因此,根据当前实际,首先应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管理机构,使之具有跨部门、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的权力和职能,主持和处理不同级次的应急管理工作,便于在出现大型危机时的应急联动,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并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更好地从类别管理、部门管理转向全面整合的应急管理,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全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其次,国家应通过立法赋予各级交通事故应急管理部门应有的职责和权限,使应急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使其协调各种参与危机治理力量的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交
通事故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增强政府预警能力和危机意识
第一,针对我国交通事故预警能力低、预警设备较差、技术较落后的状况,政府要加大建设灾害预警系统的投资,更新设备,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尽早提供预报,及时提醒民众及相关组织做好预防交通事故的准备,学会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如云南迪庆州的交通事故就反映了这一点,春多乐村一村民无证驾驶农用货车搭载观看斗牛比赛的村民返回,在德维公路驶离路面,连车带人坠入澜沧江,造成23人死亡、4人失踪、11人受伤。虽然整个事故处理过程组织到位、处理及时、措施有效,但其严重后果给人们留下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说明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仍然有漏洞,我国对组织大型活动安全工作措施不落实,对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措施未长期化、制度化。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信息披露制度,借助统一的信息系统,以务实的态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以实现应急管理各参与力量的信息共享,及时开展应急协调和管理。有些地方、有些人企图通过公关危机使交通事故的消息封锁,逃避自身责任,导致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及时披露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避免不法分子逃之夭夭。
第三,要对政府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危机教育,培养危机意识。特别是对危机处理机构及人员,要根据所要防范的交通事故的性质和内容,定期地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培训班,培训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危机事前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并具备应急防范及处置的能力。如深圳交通事故,一辆幼儿园中巴车失控冲上人行道,碾过38人,9人当场死亡,另外8人在抢救过程中或治疗过程中死亡。这体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有的接送学生的校车上无教师看管;过期报废车翻新充当校车;校车严重超载,一些学校自己没有校车借用社会上的营运车运送学生;校巴司机不合格,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教育等。
(三)大力发展民间非政府自助组织
在我国,一个健全的危机应对体系,应由国家机构为主导,以地方政府力量为主体,以社会非政府组织为辅助的几个部分组成。我国政府在危机处理中表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控制力,而社会自助力量却显得分散而弱小,但在参与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处置中,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事故处置方面社会化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尺。因此,在当前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势下,大力发展民间非政府自助组织,并在应急机构中增设专门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在政府的引导下,由各级应急机构组织紧急响应者、自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积极投入抢救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之中,可弥补政府应对危机抓大放小的不足。汶川抗震救灾中许多自愿者开展的心理辅导、伤员护理、寻找受灾者亲人的活动,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并以法律的形式对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作出明确规定,使公民参与制度化、规范化。这有助于树立公民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提高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众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凝聚力,更有利于实现政府、社会力量对公共事务的共治,减低政府应急治理的成本。
(四)确保政府应急管理的信息公开
政府应急管理的信息公开意义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则明确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在2002—2003 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前期工作由于信息统计不准确、发布不及时而导致疫情扩散、公众一片恐慌,引起海外传媒与民众对中国政府封锁信息的不满与指责;后期工作由于勇于承认失误,快速、准确地公布疫情信息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谅解、合作,很快挽回了国家声誉,最后取得抗疫成功。这一事例从正反两面凸显了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行信
息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交通事故的及时公开透明也同样十分重要。政府应急管理的信息公开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突发公共事件初期信息公开能够尽快争取公众的支持和避免事态恶化。突发公共事件初期信息公开能让公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能帮助人们了解和判断该事件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能让公众及时知晓政府的态度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从而降低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度,使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对政府的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避免事态的恶化。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这种通过信息控制来处理问题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弊大于利,结果甚至会欲盖弥彰。其严重后果就是政府公共行政信息的失语或者弄虚作假,使得危机中的公众因不满意政府在公共信息发布上的“造假”行为和“保密”行为而宁愿相信传闻和流言。(2)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信息公开有助于恢复政府公信力和建立起政府与公众的良好互动关系。信息公开伴随着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和现场情况的混乱等,有可能导致政府最初发布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从而招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因此政府需要在随后的时间里尽快核实情况,发布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另外,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把应对事件的方案和措施以及需要公众配合的防范措施告知公众,能让公众做到心底有数,使公众在知晓信息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与控制,并对政府应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建立起政府与公众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这有利于快速顺畅地解决危机事件。
五.结论
在道路交通日益通达、交通工具日益先进的当今社会,交通事故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断演绎着人类遭遇交通事故的各种状况,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精神痛苦。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增多,既反映和暴露了目前存在的发展中的不协调、管理上的缺陷以及诸多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现代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重大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妥善处置,尤其是需要总结和借鉴以往对各类交通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使事故发生的几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何建敏,刘春林,曹杰,方磊.《应急管理与应急系统——选址、调度与算法》.
[2]桂维民.《应急管理100例》.[3]唐晓燕,朱守侠.《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与索赔》.[4]刘智勇,陈晰.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2009.[5] 姜安鹏,沙勇忠.《应急管理实务——理念与策略指导》
一、应急物流的特点与运作流程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应急物资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 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
与普通物流相比, 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流量的不均衡性;弱经济性;非常规性及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等特点。其系统在系统目标、设置、设施特性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从流程上来看,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 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 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是以应急物资为对象的物流活动。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 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
对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 做必要的设计, 才能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既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又能把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应急物流系统主要分为应急物流协调指挥中心、物资供给端、物流中心以及物资需求端四个环节, 通过各环节之间信息的双向传递, 实时回馈信息, 将物资供给者所提供的物资加工分类后配送到受灾区。
二、从应急物流的角度看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运输环节的管理
1. 应急物资的采购管理。
应急采购是指在如抗灾抢险、战时动员等紧急状态下, 为完成急迫任务而进行的采购活动。在应急采购活动中对应急物资的供应商进行了解、评价、开发、使用和控制是保证应急物资采购质量的必要工作。应急采购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时间上的紧迫性。
应急采购活动常常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或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事件, 它要求采购时间务必要紧迫, 采购程序也要紧凑且简单。由于应急采购自身目的的重要性, 它对采购对象的质量等指标要求也是很高的。如汶川地震后的采购活动中, 大到灾后居民临时居住的房屋, 小到卫生口罩, 国家卫生及质检部门都制订了较为严格的标准, 因此对采购活动本身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2) 采购部门单一, 供应部门多元化。
一般物流采购, 在流程采购优化时, 通常采用通过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制度, 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从而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与采购成本的低廉。应急采购活动由于其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 采购主体一般是单枪匹马地在采购市场中活动, 而无法像平时进行有计划大批量采购时可采用“强强联合”或“价格联盟”等办法提高采购效益。而在同时, 应急采购的供应商往往不是单一的某个生产或销售单位, 这是由于应急采购的对象不一定是某种特殊商品所造成, 除极个别事关国家安全的商品以外, 绝大部分市场商品都会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 这样又为应急采购的最后选择制造了一个难题。
(3) 采购方法多变, 采购行为规范化。
应急采购活动由于其时间的紧迫性, 采购部门会根据采购时限的要求有选择地利用相应的采购方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采购法规建设的加强, 《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法规的出台, 一方面加强了采购活动的规范性, 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也可能僵化采购模式, 迟滞采购活动的开展。
由于应急物流采购的这些特点, 迫使政府必须考虑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对于一般性的自然灾害, 其需求的目录相对稳定, 可以对供应商进行筛选, 健全现有的储备制度, 制订严格明细的标准, 提高要求, 与应急物资的储备相配合。在进行应急物资采购时, 开辟多种渠道, 保证物资的质量, 在紧急状态下进行先征用, 后补偿。
2. 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
应急物资的储备, 是实施紧急救助、安置灾民的基础和保障, 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成效, 大量的安全保障物资储备可以大大压缩从灾害发生到救灾完成的间隔时间, 减少采购和运输量, 减少相关成本, 但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流通资金, 成本上升, 阻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将造成极大积压与浪费。
目前我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已初步建立, 由分布在国内十个城市 (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武汉、长沙、郑州、南宁、成都、西安) 的中央直属储备库, 31个省级储备库和多灾地县储备点构成, 基本保证了灾后24小时首批救灾物资运送到灾区。此外, 救灾装备及救灾设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高度重视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大力加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灾害, 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各级民政部门要从提高减灾救灾能力, 充分认识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建立健全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各级救灾预案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内容, 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救灾应急物资的入库验收制度, 严把质量关, 杜绝假冒伪劣物资流入储备环节;进一步加强中央和地方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管理, 明确各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采购、管理、调拨和使用的权限与程序;建立健全救灾应急储备物资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 制定救灾储备物资采购、储备、调拨和回收等各个工作环节的程序和规范, 要严格防止仓储过程中的物资流失、变质和不当损耗;建立和完善救灾储备物资统计报告制度, 完整、准确记录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使用情况并定期逐级上报, 确保账物相符;加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实现各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共享, 充分发挥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的整体效能。
(3) 增加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
按照24小时救灾物资到位的目标, 充分考虑应对大灾的需要, 在现有储备的基础上, 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多灾易灾地区每年都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衣、棉被、食品、饮水、照明和取暖设备等救灾应急物资, 并建立物资储备更新、轮换的财政补偿和核销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救灾应急物资生产厂商信息, 对食品、饮用水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在适量存储的基础上, 可与有关企业签订应急供货协议, 应急期间实行先征用后结算的办法, 保障救灾应急物资供应渠道畅通, 确保灾害应急期间, 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全面救助。
(4) 积极推进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要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和地方减灾规划要求, 遵循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原则, 科学编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根据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要, 合理确定各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规模, 因地制宜, 可以采取新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解决存储场所, 充分利用已有库房和设备, 避免重复建设;县级以上区域一般应设立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场所, 乡镇和村可结合避灾场所建设, 积极开展救灾物资储备, 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体系, 扩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的有效服务辐射范围。
(5) 加强部门配合与协作。
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认真制定救灾应急物资储备规划, 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国土、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协作, 积极争取储备库建设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 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救灾应急物资采购资金。建立健全民间救灾工作信息共享机制, 认真规划, 落实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 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和储备物资的检查。
可以将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库存控制方法应用到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中, 科学的确定应急物资储备规模, 实现对应急物资的库存控制。例如, 可以应用ABC分类法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关键的是少数, 次要的是多数”,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对物资分类排队, 抓住主要的矛盾, 将研究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区分为A、B、C三部分, 分别给予不同的管理。常用的可以按照物资占金额、品种百分比分类。
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首先要对应急物资进行必要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 我们将救灾物资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救生类, 包括救生舟、救生船、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小型起重设备等;另一类为生活区类, 包括衣被、毯子、方便食品、救灾帐篷、饮水器械、净水器等;第三类为医疗器械及药品。
另外还应当结合不同灾害发生导致的对不同物资的需求特点, 如有大坝处, 石料、装土编织袋等物资就属于重点控制的A类物资;多发生地震处, 则应增加救灾帐篷、医疗器械的储备量;矿区易发生矿难, 则应重点储备救生器材, 消防设备等工具。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避免了管理中单纯僵化的管理, 分类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物资来进行管理, 采用不同的采购和库存策略来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在政府建立自身的专门性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基础上, 可走市场化的道路, 遵循“化整为零、分级代储、保障供给”的原则, 整合储备资源。①对于生活类、药品类等对时效性及对保存环境要求较高的物资可以依法通过经济或行政方法, 由生产厂家、供应商及医疗机构代储, 以降低成本, 保证商品质量;②对于救生类物资, 可采取分级就近代储的办法。
3. 应急物资的运输管理。
应急物资的运输填平了物资与用户之间的空间距离, 使得物流得以真正的实现, 铁路、公路、航空及水路运输构成了运输的主要方式。如前所述, 突发性事件发生之时, 这种需求往往是突发性的、局部的需求, 在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的决策中, 成本最低的原则已不重要, 有效压缩应急物资的运输时间才是关键目标。我国现有应急物流的运输往往不仅运用民用的运输力量, 而且还动用军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运输力量, 这对于应急物流系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动保障体系, 关键是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用这些力量形成一个规范性的框架以形成双方良好的互动。
应根据物资的价值、数量和对运输条件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尽量实现直达运输和联合运输。在灾难发生时, 可以考虑开辟一定的绿色通道, 保证物资的畅通, 如简化检验检疫的手续和实行优先运输等。如果时间允许, 可以采取相关的辅助或优化措施, 以节约物流成本, 保障应急物流的畅通、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王丰艺, 姜玉宏, 王进.应急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2].程世平, 刘葆, 物流管理.合肥工业大学, 2007
[3].仝新顺.应急物流的系统分析与构建.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
[4].叶兴艺, 周朗生.构建应急物流系统与突发公共危机管理, 商场现代化, 2008
[5].孟参, 王长琼.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流程分析及其管理.物流技术, 2006 (9)
[6].中国应急物流网http://www.cnel.cn/
一、审计应急管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审计应急管理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这里,审计应急管理的主体是各级审计机关,管理的目的也是有效应对、减少损失和影响,管理的内容是审计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应急预案的制定、突发事件的内外处置、沟通协调、后勤保障、信息发布等。
审计应急管理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处置突发事件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而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审计机关也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严肃地看待审计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把参与处置突发事件作为光荣的政治使命,严格审计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应急管理的作用,确保审计应急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2.专项性。政府应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审计应急处置任务对内就是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预防和自救活动,对外就是要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和政府的要求对财政救灾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督促有关方面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救灾资金,避免出现资金被截留、挪用、贪污等问题。3.集中性。审计应急管理一旦启动,审计机关就必须集中一定的时间、集中专门的队伍投入到救灾之中,并准备专门的财力、物力予以保证。4.紧迫性。快速反应、快速处置,是减少突发事件损失和危害的有效途径。审计应急管理也必须体现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置的精神。5.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性。审计应急管理只有在突发事件爆发后才能紧急启动,积极实施。在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结束后,审计应急管理活动才能告一段落,因此,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尽管如此,审计机关也要变被动为主动,以主动的态度努力做好平时的审计应急管理工作,防患于
未然。
二、审计应急管理的原则
1.服从大局原则。审计应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审计机关必须把政府交办的审计应急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不管自身有多大困难,都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各级政府的决策和决定保持高度地一致,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审计应急任务。
2.全面动员原则。审计机关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进行全体动员,开展审计应急管理活动。
3.贴近服务原则。审计应急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审计应急管理的范围涉及救急、救灾、救险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资金来源既有政府财政部门拨付的专款,也有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捐赠的款物,款物使用的方向既有指定对象的也有非指定对象的。因此,在审计应急处置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要关心奋斗在审计应急一线的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家属的冷暖,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问题。
4.“平战”结合原则。提高审计应急管理的能力,需要从平时做起,不断增强广大审计人员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主动参与意识等,审计应急情况一旦出现,就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5.与时俱进原则。政府应急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审计应急管理也需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审计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审计应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改进审计应急管理的机制、措施。
三、审计应急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审计应急管理的范围。一类是审计机关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或突发事件发生后所组织的各项自救活动。如“非典”时期,审计机关根据统一安排进行的定时、定点的消毒、清洁活动,以及这次汶川地震震区审计机关开展的救灾活动。另一类是审计机关根据法定职责和政府指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参与政府组织的有关应急处置的活动。如审计机关奉命对各类救灾款物进行的全过程跟踪检查活动。
审计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1)制定审计应急预案。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全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重大文体、会展活动应急预案。审计应急预案属于部门应急预案范畴。应急预案是一定时期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总的行动和措施安排,制定好审计应急预案是审计应急管理的重要任务。审计应急预案一般应该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主要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2)建立审计应急组织机构。组织机构一般由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处置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动、上传下达等审计应急协调工作。处置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员范围和数量。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交通工具的供应、保障和维护等。(3)科学界定审计应急的主要职责。鉴于审计应急管理包括两个方面,那么其职责也应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在突发事件中审计机关自身组织预防和自救活动的责任。在这方面,审计机关要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和落实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应急管理职责。二是在突发事件中审计机关参与突发事件有关款物的监督检查活动的责任,审计应急职责应具体化。(4)规范审计应急处置程序。其程序一般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实施、应急结束三个阶段。例如应急准备工作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后,审计机关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宣布进入审计应急状态,按照审计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审计应急人员进入应急岗位等。如果情况特殊,来不及做以上工作,则直接进入应急实施阶段。在应急实施阶段,审计机关如果面临地震这样的直接灾害,一方面需要与上级部门取得联系,报告突发事件产生的损害程度,了解上级的指示,另一方面,需要动用一切手段,立即组织开展自救活动。如果是开展救灾款物监督检查活动,则要动员组织好专门力量,根据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指令,指定工作现场,迅速开展工作。应急结束阶段,主要是做好应急工作的总结、情况汇报等善后事宜。(5)审计现场协调。一是审计现场内部协调。即审计机关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审计应急预案确定的应急职责,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处置现场突发事件预防和自救活动开展情况,款物监督检查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审计现场外部协调。即审计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政府应急管理预案的要求,根据应急处置需要,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沟通联系,宣传审计应急管理程序和要求,反映审计机关应急处置的情况,解答相关人员的问题,提出审计应急需解决的办公条件、物资保障等要求。(6)实施审计结果公布。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审计机关在履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和结束后,要将审计的结果向社会进行公布。审计应急管理办公室应当对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进行控制,安排好公布的时间和新闻媒体,做好对社会疑问的解答准备,确保审计结果公布顺利进行。应政府要求,参加新闻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7)撰写审计应急工作评估报告。审计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全面回顾审计应急工作开展的情况,评估审计应急工作取得的成效,找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加强审计应急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审计应急预案。(8)提出奖惩处理建议。对审计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提出表彰的建议,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的人员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9)组织开展平时的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和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应急演练等。
(作者单位:天津市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全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新华社,《马凯谈加强政府应急管理》,2008.11.28
3.于建荣等编,《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4.郭济主编,《政府应急管理实务》,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5.刘家义,《救灾款物审计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审计报》,2008.6.11。
【应急管理】推荐阅读:
应急管理职责07-27
试题-应急管理11-12
高校应急管理12-03
村级应急管理机制12-19
煤矿事故应急管理课件06-16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07-04
第六章应急管理07-12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09-23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10-13
应急管理调研汇报材料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