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精选8篇)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篇1

篇一: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一、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树木易,树人难。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同时教师的言行也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没有爱的德育是死亡了的德育,不能培养爱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爱是德育的生命线,是德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教师的爱心、品行之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热爱生活是师德的前提。

热爱生活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有热爱生活之心,那其他皆无从谈起。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首先应该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热爱本职工作,继而才能热爱学生,同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立德树人 与爱同行

有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

(1)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课讲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其实不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即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是一味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与其交心谈心,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获得教育的成功。

(3)平等对待,不吝赞美。

童第周说过:“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能做到”!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特长,都有闪光点,都可以取得成功。一个学生有不足,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长处,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长激彼短,争取迎头赶上。

(4)学会宽容,润物无声。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宽容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我们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做错事或犯错误是人成长中走向成熟的阶梯。

总之,让我们每一位老师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眼睛向内,敬业奉献,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用心去打造学生的明天,做一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社会称道的好老师。

篇二: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出自,《管子·权修》。立德树人即指树立德业,以培养人才。

德育的重要性早在《论语》中已有提到:“行有余力,则以为文”。尹氏曰:“德性,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人的品德修养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多地接触无非是家长与教师,由此教师在立德树人时担上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农村教师。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依然奉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老传统,他们中的大部分家长自己做着一套,却要求自己的子女做着另外一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方式很难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农村,德育的重任自然而然也落在了教师的肩上。

作为班主任论教师又该如何立德树人,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使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从而贡献社会呢?

第一,立德树人,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我们的教育工作成为我们的精神娱乐时,我们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我们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第三,具备独特的魅力素养。

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

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老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班主任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俗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乡众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其三,教师的形象魅力极其重要。培根曾经说过:“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绍信’”,如果要自己的学生以自己作为学习的榜样,除了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还需要良好的形象气质,我能想象到,一群小学生是绝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不修边幅的样子。一位老师不修边幅在大学校园里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然而在小学校园里可能就不叫特立独行了吧。单纯的小学生们也难以想象出一幅“邋遢”的样子怎么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呢,家长也未可放心吧。

第四,立德树人需要践行,而非纸上谈兵。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班主任论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老师还是理科老师抑或是艺体类老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表里不一,孩子的洞察力是相当强的,不要以为他们不说,就代表他们不懂,也不要以为他们说了,就代表他们“傻”。

第五,“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不是教师的个人标签。

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我们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篇2

工作着是快乐的,但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动员学生参加班干部竞选时,响应者不多;精心设计的课,有些学生兴趣不高。在职业生涯最困难的时候,学校领导不断地关心着,教学部领导不断地支持着,同事们也热心地帮助着。为了心中的美好梦想,很快放下了各种思想包袱,不断审视着、修正着和充实着自己,并且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培训学习提升自己对中职教育的认识,摸索适合中职学生管理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并不断付诸实践。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必须从以下方面下苦功夫。

一、坚持教书育人并重

通过管理和教学实践,逐渐明白了教师不应当只是个机械的教书匠,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是挑起“教”的重担,还应当有“育”的责任,即“育德”的责任,这不仅是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意义所在。古人说过:“立人先立德,治学德为先。”凡有成就者都会称为之德才兼备,这也充分说明有才之人、有用之人一定是以德为先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开始在自己中职的从教道路上逐步转变了过去存在着的重教学轻育人的偏向,不断地改良教书育人的方法,进而领略到教书育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乐趣。实践证明,育人工作做好了,学生的素质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加,厌学、逃学的现象就会减少,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教师教书的阻力自然也就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必然会进一步提高。

二、正确评估学生素质

诚然,中职生确实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小,有的自律性差;遭遇的失败多,很少为人所肯定;困难多,自卑感强;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强;行为习惯偏常……但是,这些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不可造就。因此,对他们要正确地评价,要充分发现和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这里还有着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以高分论英雄,一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这种制度下被另眼相看,并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使他们从此抬不起头来。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性格志趣的差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而每年中职学校培养的一大批技能人才都广受社会欢迎。这说明,我们必须改变一下视角,树立起当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教学理念,认识到传统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局限性,以创新的意识锐意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建立与当代中职学生对话的语言系统;教师的思想、表述和授课方式应更贴近职业教育规律、贴近当代中职学生,如能这样,就会正确评价学生了。正是在这种理念和评价标准支配下,感觉到班上原来一些在我心中一无是处的学生,逐渐变得可爱起来。过去看他们总觉得他们一无是处,现在发现其实他们身上隐藏着不少优点和长处。于是,也从过去不断地挑他们的毛病向不断地发现他们的优点转变着,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察学生的“闪光点”……与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三、用爱心润湿学生心田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一点对中职生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贫困生、后进生重点关注。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首先,在生活上的关心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心。当天气转凉时,及时督促学生添加衣服;在学生生病时,能做到嘘寒问暖。其次,在辅导上用心让学生树立信心。一些学生虽然学习用功,但效果不佳,教师就应当重点对学生做好辅导工作,让他们不至于失去学习的信心。同时,要善于用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所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多次教育均不见成效。一次,发现他总在上课时画漫画,并没有在课堂上直接批评他,而是在班上做课室文化建设时,请这名同学参与课室文化建设的活动,并为班级设计和绘画出几幅图画。果然,不用几天,他就圆满完成了这次特别的“任务”。后来教师在班会课中对他进行了表扬,从此这名同学完全变了,对班里各种工作都积极参与并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再次,用谈心换交心。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彼此交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尊重学生的爱心、诚心换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四、寓立德树人于第二课堂活动中

根据个人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深感要做到立德树人,还必须结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他们充实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自我提供广阔的舞台。如开展学雷锋活动、各种文艺活动、校运会、艺术节、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歌手大赛和书画大赛等。这样,能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接受高尚情操、道德及美育等全方位的品质教育。

五、立德树人还需量化考核

由于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较低、年龄小、自制力差,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要在注重常规教育的同时,及时给予量化考核,使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在制定和实施班规的同时,通过早操、晚修、操行分评定、班团活动等进行日常考评教育并定时张榜公布,激励学生在各项考核中要敢于拼搏、全面发展、再创佳绩,要树立“不进则退、骄者必败、精益求精、坚持就是胜利”的竞争意识,要树立“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的创新意识,要树立“取长补短,借力发展”的学习意识,要树立“今日不努力学习,明日终被淘汰”的危机意识。

六、结束语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二者缺一不可。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展开德育工作,并以社会需求人才为契机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来深化德育工作,这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创新之举,更是实现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立教圆梦不是黄粱美梦,立德树人也并非空中楼阁。因此,只要教师敬业爱生、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永不言弃,在这片大有作为的土地上,中职教育所有的梦想必定能够开花并结出馥郁芬芳的硕果。

参考文献

[1]孙永新.加强师生紧密接触开创立德树人新局面[J].高教学刊,2016(05).

[2]刘幸福.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浅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6).

[3]吕京,吕丁.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新内涵及其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4]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

[5]李炳义.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14(05).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篇3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基本功;立德树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尤其是对于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即将面临就业的中职学生而言,班主任更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可以这样说,没有班主任,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新时期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多年从事中职班主任一线工作,深刻地认识到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学习,积极夯实基本功,争做立德树人的优秀班主任。

一、夯实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功

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对于参差不齐的中职学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夯实班主任基本功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潜心修炼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功。

首先,我们要确立独特的班级精神文化。面对中职学生自私自卑、自暴自弃、行为散漫、不思进取等身心特点,只有构建一种强大的班级精神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增强学生的内驱力,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班级。其次,我们要制定适宜的班级制度文化。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同学们充分讨论,共同制定班规,试行一段时间之后再正式列为班级制度,还要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注重效果,要努力把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然后,我们要建设鲜明的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应该关注细节,从每一个小处着手,把班级物质文化的育人效果发挥到极致。因此对教室墙壁布臵、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细微琐碎的工作,我们都应从审美的高度加强规划,充分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二、夯实抓细抓实常规管理的基本功

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中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尤其重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需要,是基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权利和义务关系依法实施的一项管理活动,是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一种形式。因此,夯实班主任基本功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就是潜心修炼抓细抓实常规管理的基本功。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理已逐渐成熟但又极其不稳定,班主任不能停留在班级稳定的表面工作上,而要根据日常实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用慧心去管理,用诚心去体会,用真心去沟通。要把常规管理工作抓细抓实,笔者认为一是要在思想和言行上慎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切不可因为基础太差或素质较低而歧视他们,也不能因为他们做了什么错事就认为无可救药。二是要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鼓励他们多与人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促进人格健全发展。三是要培养好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良好的班集体要有一个团结的、有组织能力的、有威信的班委会,这样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

三、夯实家、校、社会多方面沟通协调的基本功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学生的成长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要促进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就要协调好这三方面的关系。因此,夯实班主任基本功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就是潜心修炼家、校、社会多方面沟通协调的基本功。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班主任同样也应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家校联动,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与家长统一战线,共同商量对策。只有班主任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认识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改进不足,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与德育教育中来。除了凝聚家长的教育力量,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丰富资源,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中职班主任应该加强与社区、企业等社会联系,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因为参加社会实践是中职学生校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们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即将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而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阅历,培养他们的组织沟通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这对学生的成人成才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夯实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基本功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工作,面对用人单位的挑选,他们往往会比较茫然,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该怎样争取好的工作机会。而班主任在多年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完全有条件做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因此,夯实班主任基本功的第四个重要内容就是潜心修炼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功。

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在培养目标方面更加鲜明地突出其职业性,国家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针也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及早确立人生和职业的奋斗目标;还要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引导他们充分地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指导他们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只有引导中职学生对自我和现实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了解、归纳分析,正确评估他们的自我职业生涯目标,及时调整与现实社会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职业目标,做到“我的未来不是梦”。

小学立德树人活动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

二、活动对象

庙岗小学全体在职教师。

三、活动内容

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为抓手,积极响应县教体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即:开展师德建设学习活动、师德评议活动、师德大讲堂、师德典型事迹交流活动、师德典型事迹汇编成集。

四、组织领导

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黄正甫 副组长:黄友为

成员:杨维红、杨维玉、庞传芹、陈明梅、史传华、甄长兰、樊传圣、闫兴春、尚萍、甄茂芬、水怀玉

五、活动步骤

(一)全面动员部署阶段(2月底)

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对今年师德建设活动作动员,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并开好专题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要以校园网、宣传栏等为载体,多方营造氛围,宣传开展“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激发教师自觉参与主题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师德建设学习教育阶段(3月份)

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以及温总理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好》的讲话。学习要留有笔记,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学习、边思考,写出心得体会或感想。

(三)查找师德建设存在问题阶段(3月份)

1、问卷座谈调查。由学校组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开展家访,向广大学生、家长征求对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对反映的问题要建有台账,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有关情况要向全体教师反馈。

2、组织讨论分析。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如何做一名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的大讨论。讨论重点围绕以下专题展开:新时期师德规范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怎样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3、开展反思自查。在认真学习、调查、讨论的基础啊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师德表现,组织教师进行反思自查,查找自己在师德方面的不足和差距,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措施,实行师德承诺制度。存在问题要找准,原因分析要深刻,努力措施要切实可行。

(四)开展师德评议阶段(4月份)

开展学生对教师师德评议活动。学生评议内容具体涉及:教育思想端正、举止文明、作风正派;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不侮辱、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接受家长宴请、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帮助学困生;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等。

(五)开展师德师风反思征文活动阶段(5月份)

每位教师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师德师风反思体会文章。谈自己的教育观,谈自己的教育得失,谈对师德标准的理解,谈对做一名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的愿望和努力,谈师表形象。教师的师德师风反思文章须全部上挂“庙岗小学”信息网站,并推荐1—2篇到水湖中心校,参加全镇的师德师风反思征文评比活动。

(六)参加县局举办的师德大讲堂活动阶段(6—7月份)

县局请知名专家做师德专题报告,进一步引导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传播优秀教师师德故事,推动先进师德理念,外化于行,努力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的教师队伍。

(七)开展师德典型事迹交流阶段(8—10月份)

我校要有序开展校级典型事迹交流,在选派优秀者参加片级、县级典型事迹交流。要注重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八)总结表彰阶段(11—12月份)

县局和中心校将在师德建设活动过程中,对各校活动开展情况的随机督察力度。应妥善整理、保管师德建设活动的各项资料。12月底前,中心校将对我校师德建设活动综合考评。对师德建设活动成效突出的学校或个人,予以表彰。

七、活动总体要求(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高度重视,要成立“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落实具体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在宣传栏、学校网站上开设师德专栏,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座谈、访谈、演讲、征文等形式,扩大师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注重创新,加大宣传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师德教育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在宣传栏、学校网站上开设师德专栏,丰富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座谈、访谈、演讲、征文等形式,扩大师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注重实效,扎实推进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篇5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样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和 途径,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探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对德育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特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同时,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 极、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始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处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义务教育已实现全覆盖,高中教育正在逐步普及,中小学 教育的重心应适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提升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是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综合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智轻德”、“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倾向必须纠正,中小学教 育必须全面走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道路。

二、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是立德树人最核心的内容。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的主渠道、主 阵地作用,引导中小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要以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的 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 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 形成的重要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重大使 命。

(三)悉心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培育健全人格是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养。深 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四)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培养人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最起码要遵纪守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素质基础。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 的法治意识,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

德育工作是一项“软件”建设工作,它不完全等同于学科教学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而是对学生的精神、意识、价值观以及志趣、品质、修养等实现熏陶和提升,因此,德育不能灌输,也不能强迫,只能采用言传身教和有机渗透的方式去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中小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时期,可塑性、模仿性强。立德树人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和引导作用极为重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道德素养、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都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息息相关,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教师人格修炼是一门隐性课程。只有师德建设好了,教育才能实现以教师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教师科学、务实、创新的 学风熏陶学生,以教师优良品质、高尚情操、优秀业务塑造学生。

具体说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比如,可以通过条理明确、字迹优美的板书,逻辑清晰、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养成严 谨、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创造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交流、参与、合作、协调能力,使其养成积极参与、与人交往和坦诚待人等生活态度和习惯。

(二)在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

务必根除“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应试教育痼疾,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养的有机统一。采取多种途径,发掘 和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敏锐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倡导趣味互动、自主创新、探究研讨等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各种潜 能和志趣。为学科特长或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突破陈规、大胆创新。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培养 优秀的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讨、实验以诸如学术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展 各种调查和课题研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调查分析、动手操作和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培养学生坚毅、冷静、果敢、严谨的学习品质和探究精神。

要在各门课程教学的知识学习中渗透德育。比如,语文课可以通过颂扬祖国和家乡的美好、讴歌时代的楷模、展现人性光辉、揭露人性阴暗等不同课 文,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崇尚高尚、唾弃丑陋的意识;数学课可以通过“勾股定理”、“九章算术”等知识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璀璨的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美术课亦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关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等。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篇6

主题教育方案

根据卧龙区教体局宛龙教体字〔2016〕35号《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立德树人 成就最美”师德主题教育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我校教职员工的师德建设水平,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热情,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经研究,学校将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师德教育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规范教师行为,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健全师德考评机制,提升师德水平为建设任务,引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为根本任务和毕生追求,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爱教乐教,终身从教,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立德树人,成就最美” 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经研究,学校成立以校长郭平为组长,书记蔡雨为副组长,学校班子其他成员为成员的师德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三、参加对象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四、活动内容及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6年3月)

学校将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学校在认真组织学习卧龙区教体局下发的文件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主题教育方案,对专项活动进行具体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认清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全体教职工、学生对此次活动有全面的了解,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学习(2016年4月1日-4月22日)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总书记近年来关于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精神,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身体力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及与学生的交流当中,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和激励每一位学生。

(二)要提高道德情操,引导广大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帮助每位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三)要掌握扎实的学识,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扩充更新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湛、知识广博,学生喜爱的好教师,始终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导和最好的教育。

(四)要永怀仁爱之心,鼓励引导广大教师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成为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积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用尊重、理解、宽容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成就最美”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精神实质,用“中国梦”打牢教师的思想基础,激发教师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实践“中国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并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把“中国梦”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从而在全体师生中积聚形成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合力。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使全体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教育学习方式,每周至少组织集中学习一次,并做好学习记录。要求每位教职工通过学习,至少要认真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第三阶段:自查自纠(2016年4月25日—5月13日)。在认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将安排专门时间,以年级、教研组等为单位,认真组织教师回顾总结任教以来的思想工作情况,特别是要对照师德要求和师德典型进行反思。既要反思长处,又要反思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增强自律意识的目的。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反思,内容包括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廉洁自律、政令畅通、依法治教、关心职工等方面;教职工的反思内容包括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廉洁从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方面。通过设立意见箱、校长信箱、师德师风监督电话和家访、电访、家长会、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足和突出问题,撰写出本校的师德自查报告,制定整改计划并严格落实,确保自查发现的问题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认真撰写检查报告,总结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制订今后整改的方向。个人自查报告应在2016年4月28日前送交学校,学校自查报告应在4月30日前送交蒲山镇中心学校。第四阶段:健全机制(2016年5月16日— 6月)。

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教育,积极推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精神的落实。注重将师德建设教育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或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为使师德师风建设达到常态化管理,做到常抓不懈,学校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三方面健全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领导机制,明确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载体。

(二)建立师德考评机制。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档案,详细记录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搞好师德师风的日常考察、阶段考评和考核,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培训学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施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

(三)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每年教师节要表彰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并向镇、区、市推荐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师德高尚、事迹突出的教师,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对违反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要坚决按规定严肃处理。

五、活动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学校将充分认识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最美”主题师德教育活动与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明确工作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师德教育活动扎实、有序进行。

(二)要正确处理好开展活动与做好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要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好活动的开展。不以教学工作重为借口,应付活动的开展;也不以开展活动为理由,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两者要统筹兼顾,不得顾此失彼。

蒲山镇槐树湾中心小学

遵道启智立德树人 篇7

一、顶层 设计确立品牌

想让学生 立德 ,就要先开启学生的智慧,而开启学生智慧就要实施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智者无碍,慧者灵动”———顺应人性,让孩子回归生命的本然状态;第二个层面是引导孩子拥有探索智慧的智慧,使他在未来能适应世界的瞬息万变。实现中国梦要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途径,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境界、现代思维、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智慧娃”作为培养目标,遵循“求真、向善、尚美”的校风,秉承“启智、尊重、博爱”的教风,努力打造智慧教育品牌。

二、全面推进特色发展

(一) 打造智慧型教师团队,形成高质量人才优势。

我校前身是白塔小学———一所农村学校,由多所分校合并而成。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年龄偏大、结构复杂、理念落后、水平偏低、民师转正比例大。两年多来,我们采取了“专家引领、名校联合、基地构建、外学内培、学习实践、梯次成长”的策略,解决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使一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二) 传统文化特色,铸就智慧教育品牌。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形成了省、市、区、校四级教育部门的传统文化体系。教育部、北京、江西各地区、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引领的提升体系,构建了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成长体系、五德少年培养体系、家长学校和文化大讲堂的培训体系。

全市传统文化讲师团成立大会在我校成功举办;市德育教研室在全市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推广我校经验,使我校成为“沈阳市传统文化基地学校”。我校在全省率先编写了传统文化教材《论语今读本》。下一步我们将编出四书教材、唐诗宋词教材,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这些来自农村和打工家庭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由、活泼、阳光、快乐。学校传统文化特色不断彰显,已经走出区域,辐射全市。

(三) 实施教育改革,提升师生素养。

1.学生生活课程化,学生培养立体化。

我们借鉴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与学校优质的办学条件相融合,突破学校教育的樊篱,让学生的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一体化,建成纵横支撑的立体教育体系。我校初步形成了“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文本课程体系、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技能类课程体系、以‘经典阅读、书法、葫芦丝、跆拳道’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以“弟子规践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实践类课程体系。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学、德育互动多元。

2.课堂教学灵动化,学生评价综合化。

(1) 课堂教学灵动化。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形成灵动的思维和智慧的头脑,我们着力构建灵动课堂,并分两个阶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第一阶段2012年3月~2014年10月,打造‘高度、广度、深度’三度互动的朴实课堂。我们采取了“依托市区教研部门,联合名校互访,立足本校实践”的策略,把课堂做实。两年中,我校得到市、区教研部门联合指导12次;与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文艺二校、沈阳市实验小学等联合教研活动15次;学校开展大型教研活动20次。经历学习——实践———提升三段式发展,学校涌现出一批国家、省、市区的优秀课教师、骨干教师。从2014年10月开始,我们进入了第二阶段,在学校传承下来的‘五学’课堂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构建灵动课堂。

(2) 学生评价综合化。

学校带领教师们改变旧有观念,坚决走出以卷面成绩评价孩子的单一评价误区。我们研究出台了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对学生形成多元评价———从卷面成绩到孩子的听说读写,从书法、葫芦丝、跆拳道到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全面评价孩子,完成“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育人目标。

(四) 孕育智慧文化,彰显现代水平。

郑板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新学校从一砖一瓦的建设开始,倾注了我们无数的心血与感情。学校的每一步发展、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努力构筑一种大气、典雅、清新的物态文化,孕育内涵深刻、提升心灵境界的精神文化。在物态建设的每个环节,我们都努力让精神文化走进物态中。从厅的阳光、自由、幸福地感受到廊的“礼、孝、诚、爱、仁”传统文化的彰显,从新时代动感体育馆、书韵图书馆到全市领先的演播室,处处体现着我们的追求。

小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篇8

一、贯彻创新发展理念,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位置,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让创新贯穿学校一切工作。

一要创新德育课程。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机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德育资源,把各门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使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德育课要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指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处理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语文课要以语言文字的美感和文学作品的魅力,传播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理科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乐、体育、美育课要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培养健康的体魄。

二要创新德育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加强法治教育,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引导中小学生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导依据。要通过《中小学生守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引导中小学生记住每一项要求、遵守每一条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象化、生活化、日常化。

三要创新管理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靠灌输引导,也要靠制度规范的导向、约束和激励,把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学校治理环境。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管理科学、运转有序、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二、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提高“三位一体”的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确定目标内容,进一步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关系,衔接好环节。

一要协调智育与德育关系。德是立身之本。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学生考试分数,更根本的是看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都要健康身心、陶冶性情。要大力推动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坚决摒弃实际存在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至上的观念,以此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校和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推动人才培养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转变;从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转变;从封闭、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向开放、系统地培养转变。

二要协调教书与育人关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设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育人队伍。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德育规律,不光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光自身要“身正为范”,更要具备育人能力,跟得上时代发展,看得懂孩子世界,找到教育的钥匙,摒弃功利之心,满怀热爱之情,以匡世济民的情怀,去浸润一个个心灵,培育千万颗种子,展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情怀,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要协调各个工作环节。协调做好有关制度规范的设计,实现教育治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督导评价等各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要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协调培养观念。要协调党建和业务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

四要推进协同育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德育格局,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

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小做起,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要加强绿色教育。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体验活动,参与环境保护宣传,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加强海洋知识和海洋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海洋观念。要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学生勤于劳动的积极态度、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勇于创造的能力素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二要推动绿色成长。在互联网+的时代,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或受到不良影响。加强网络法治教育,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加强网络正面引导,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宣扬真善美,努力让每一名青少年都成为中国好网民。

三要开展绿色评价。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的重要依据,重点考查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真实、准确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推动把立德树人目标落到实处。

四、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并举,交流互惠,提升德育水平。

一要引导学生走向实践。要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到课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思想认知到亲身体验,从实践体验逐步内化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要深入开展“蒲公英行动计划”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研学旅行、寻访红色足迹、志愿服务等校外实践,组织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认识社会、体验美丽中国,激发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园的热爱。

二要鼓励学校开门办学。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了解学校教育,支持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要邀请劳动模范、心理专家、人民警察等行业能手走进校园,将教师不擅长,学生又需要的知识本领教给学生。要推进管办评分离,引进第三方评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用事实说话。

三要加强研究兼容并蓄。要努力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认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脉络、核心要素、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推动形成符合当地特色、学校特点和师生实际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有效做法,兼容并蓄,谋求他山之石,借以攻玉。

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染力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教育发展成果由学生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学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一要鼓励试点先行。开展中小学德育实验区工作,鼓励部分地区在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影视教育等方面试点先行,创造可行经验供全国参考推广。如重庆创新课程整合试点,增强课程适应性和教学吸引力,浙江采取“生活化+活动化”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福建厦门试行学生社会实践“护照登记”,云南将民族音乐、舞蹈、刺绣、传统手工艺等列入教学活动,黑龙江开展“绿丝带飘起来”环保实践活动,广东、河南、新疆等地中小学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常年刊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这些做法要及时总结,加以推广。

二要共享品牌德育资源。用好教育部和各地精心设计和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渠道,积小渠以成江海,共同丰富德育资源库。继续扩大《开学第一课》等德育品牌的影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做好近年来全国评选的一系列英雄模范宣传示范,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特别是学习身边的“最美少年”,激励孩子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美好情操。

三要全力统筹社会资源。要大力推进社会资源协同配合和免费开放工作,牵动学校和社会两个力量,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要联合相关部门做好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开发适应中小学生需要的活动项目,指导农村中小学、学生利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室)、科技活动站等资源开展校外、课外活动。逐步整合共享各类社会资源,实现部门联动、城乡互动的协同共享机制。

上一篇:经验学习卡下一篇:雷锋日国旗下讲话四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