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精选8篇)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篇1

__区商贸旅游局成立2年以来,在市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创新思路,勇于开拓,努力克服管理体制不顺,事权职能局限明显的困难,坚持产品建设和市场开发两手抓,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主要将我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

特点

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建成8个休闲农庄,1—6月份累计实现销售430万元,利润90.9万元,税金24.4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4,65.4和25.4。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确定“一区二圈一带”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一区”即利用鉴湖、东湖和皋埠镇南部山林资源为主的南部生态区,重点发展花卉基地,建设开放式主题公园;“二圈”即老城区环城河、新城区二环河的两个城市景观河湖生态圈,通过清水河道和绿色林带建设,开发水上游乐项目,建设环河生态公益林;“一带”即连接会稽山、东湖、吼山风景区和宋六陵古址的旅游观光农业带,利用自然和历史资源,片、点、带结合,乔、灌、草相间,建立示范带,营造绿色长廊,发展集教育、科普、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

二是开辟“三型”休闲观光园。休闲度假型,以“方圆观光农业园”为代表,兴建休闲、娱乐、度假区域,为游人提供休憩、游乐、就餐、住宿等服务;生态旅游型,以“吼山观光农业园”为代表,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产业带和风景林带资源为载体,为游客提供赏景、采摘、游乐等项目;商务娱乐型,以“龙山休闲农庄”为代表,将原汁原味的当地农家菜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经营手段,兼有垂钓、棋牌等活动内容。

三是大力拓展“三生”功能。拓展生产功能,全区共发展各类休闲农业观光园12个,总面积4367亩,总投资16846万元;拓展生态功能,如绍兴丽谷林场利用500余亩绿化苗圃,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无公害产品;拓展生活功能,已建成9个休闲农业观光园,去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益1600万元,带动商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

二、存在问题

(一)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同时,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二)在招徕客源上,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发传单(或发名片),也局限在人际的范围和较原始的手段。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三)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尤其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造成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较普遍,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三、发展设想

一是加强引导,规范管理,维护景区形象。从游客的利益、经营户的利益、行业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引导,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制订出台区域评比标准,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二是统一规划,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实力。乡村旅游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现有的蛋糕做大,必须在统一规划下进行改造。要学习广东珠江三角洲“田园公园”、番禺的“绿野乡风化龙农业大观园”、“深圳的田园海上风光”、“高要的广新农业生态园”、“三水的荷花世界”、“成都龙泉驿花海果乡”等好的经验,破除乡村旅游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局面,靠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

三是保持本色,凸现特色,增强吸引魅力。加强科学的引导和专业的指导,通过外出观摩和邀请专业人士,定期培训经营户和服务人员,培养市场意识,转变观念,培养以游客为中心的观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吸引魅力。

四是宣传引导,监督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旅游是以生态观光农业为背景或载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这是生存之本。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督促业主在排污和垃圾中转上加大投入,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范和相关管理要求实施。

四、重大在建、意向项目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篇2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摆脱贫困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旅游可发挥调和作用,将三者从相对独立的问题转换为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三种形态。

1相关概念界定

1.1养老旅游

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1],既是一种精致的旅游方式,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指老年人离开其常住地跨越较大空间范围,在旅游地生活较长时间的特殊旅游形式[2]。由于旅游主体的特殊性,养老旅游具有季节性、怀旧性、 节奏慢、时间长等特征[3,4,5]。养老旅游不但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状况,也能减缓青壮年的养老压力,是老年人升华其兴趣爱好的大好时机,是养身养心的绿色通道,也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新起点[6,7,8,9]。

1.2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体验乡村的风土、风物、 风俗、风景的一种旅游形式[10]。乡村旅游具有乡土风情浓郁、 乡民淳朴热情、乡间风貌各异、旅游资源多样等特征,乡村旅游能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游客回归乡土自然,领略大好自然风光和乡村民俗风情,增长见识,放松身心。

1.3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强调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吸引旅游者前往体验、观光、学习、思考的旅游活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认为: “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和“负责任”的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两大内涵。生态旅游具有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天然旅游资源富足、景区可进入性较强、强调环境保护理念等特征。生态旅游能让游客在大自然里排忧解郁,怡然休闲,也能为游客( 尤其是青少年游客) 植入环保思想,间接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1.4养老型乡村旅游地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指的是具有较完善的旅游设施和养老设施,生态环境好、地方文化浓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是养老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者交集的旅游目的地。基于养老旅游的特征和庞大的主体基数,乡村是较理想的养老旅游地。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具有生态环境佳、历史沉淀厚、生活节奏慢、人们性格淳朴等特征,能为老年人提供较理想的田园生活[11,12]。此外,当异地老年人成为乡野田间的生活主体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因旅游业明显的季节性造成旅游基础设施的闲置问题,带动乡村养老服务与设施的完善,提升乡村自然与人文水平,总体促进乡村的社会进步[6,13,14,15]。

2三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1乡村是养老旅游的最美适宜地

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 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 9% 。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 87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 9%[16]。我国养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却困难重重[17]。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间经济水平差距甚远、异地医保报销受限,加之市场上养老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相关服务缺乏标准规范、专业人才短缺等原因,养老旅游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以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为根据地的养老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总量巨大的乡村面积为老年人休闲度假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相对较低、弹性较大的生活成本能为绝大数老年群体所接受,在距居住城市较近的乡村进行养老旅游的老年群体医保报销较为方便。此外,乡野田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乡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粗犷豪迈的文化底蕴、舒缓安逸的生活节奏皆有益老年人心情愉悦, 缓解郁结,弥补因子女或配偶不在身边的缺憾。

2.2老年人是乡村旅游的最佳参与者

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家乐数量约170多万家,乡村旅游的重点村10. 6万个,全年接待游客约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00多亿元,3000多万农民直接受惠[18],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然而,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之际,其发展诟病正蚕食着我国的锦绣乡村。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乡村民俗逐渐变得功利世俗,乡野原真日渐淡薄,乡村生态遭到破坏,城乡界线变得模糊; 加之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尚不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村民的相关知识、能力尚待提高,产业集群意识尚未成熟,良性营销尚未形成,长此以往,现在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就只能昙花一现。

老年人能带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以生态意识较强的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乡村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首先, 经历了世间浮华之后,老年人返璞的心态强烈,无论是村民还是民俗,唯有保持本真才有市场。其次,现阶段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基本都是中国生态环境从优至劣的目击者和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他们极有可能成为环境保护的教育者、生态理念的倡导者和环境污染的战斗者。第三,当乡村成为较稳定的养老旅游目的地后,家庭、社会及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牵挂都极有可能加速乡村基础公共设施的健全和完善。

2.3乡村养老是生态旅游的最强推动力

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特征理解不到位以及简单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进行往往对当地自然生态和原有周边社区带来伤害。在意识到“生态旅游”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后,市场上出现了“处处生态游,人人负离子”的局面,泛化现象严重,原本的金字招牌也逐渐黯然[20]。 “生态旅游”不生态的行为既违背了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初衷,也辜负了人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命。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是欣赏自然、感受生态、天人合一、和谐共处。以乡村为根据地,以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生态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存问题。乡村与城市的一大区别就是对自然的开发较少,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视野都是老年人的心之所向。当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养老旅游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贫穷落后的乡村可逐步转型成为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受旅游驱使而浮躁的乡村也将缓慢下来,重新沉淀,回归诗画田园。

3三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 1三者的内在关联紧密

有“逃离”和“反哺”本质: 生态旅游是后工业时代驱动下恶劣生态环境的产物,其兴起的重要原因便是人类对“绿”和 “美”的向往,既是人类逃离环境问题的行为,也是反哺环境的行为。乡村旅游是城市污染驱动下的产物,其兴起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干净”和“淳朴”的向往,既是人们逃离冰冷城市的行为,又是反哺自然的行为。养老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对“舒活、乐活”和“旧生活”的向往,既是老年人逃离“四角天空”的行为,又是反哺记忆的行为。

有“康体”和“教育”的功能: 三种旅游的目的地都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条件怡人的地方,能舒缓人们紧张浮躁的情绪,洗涤身心。此外,生态旅游能引导人们爱护环境、守护生态、保护社区等。乡村旅游具有启蒙思想、让人忆苦思甜等功能。养老旅游让老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灵感进行再创造,升华人生内涵。老年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也将对其子孙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3.2三者均为旅游发展大势

生态旅游是国际旅游的一大潮流: 生态旅游自诞生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带着返璞复古的清香,很快便家喻户晓,成为趋势。1983年,环境保护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被提出;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旅游成为旅游领域对国家战略的最好回应。 在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返璞归真,怡然自得”、“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的生态理念越来越为游客所推崇,国家旅游管理部门也突显了这一热点,将1999年和2009年的国家旅游主题分别定为“生态环境游”和“中国生态旅游年”。

乡村旅游是国内旅游的一大热点: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开。我国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国乡村地域辽阔,许多乡村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还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2006年和2007年,我国旅游主题分别为 “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成为旅游热点,极大地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极。

养老旅游是未来旅游的一大趋势: 养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孝、是善、是感恩,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父母与子女间的联接十分紧密,子女成家后与一方父母合居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随着老年人的观念转变,旅游养老成为养老的一种新选择,且为大众所接受。此外,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为养老旅游创造了极好的机遇。养老旅游是新时代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选择之一,是现代青壮年向往的晚年生活模式之一,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

3.3三者融合条件良好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交集,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乡村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资源,适宜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从时间概念来看,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都属于“慢旅游”,体验自然复古的慢生活。从空间概念来看,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都属于“大旅游”,游客的旅游体验多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是天与人的融合。

乡村旅游与养老旅游: 老年人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旅游群体之一,乡村也是养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我国乡村面积辽阔,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两者在空间上恰好能匹配。老年游客与其他游客群体不同,旅游动机大多不是求新求异,而是怀旧和求美。国内现阶段的老人大多数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乡村有“家乡”、“故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乡村旅游与养老旅游融合,是人与地的融合。

养老旅游与生态旅游: 养老旅游的活动主体大多处在生命历程后端及末端,对人生、生命有着诸多感悟,也易由此生悲。 然而,当老年人回到自然,看到自然界缤纷艳丽的生命,看到花落花开、蜉蝣生死、落叶归根的现象,对人生和生命便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或是感恩,或是豁然。另一方面,相较于青壮年游客,老年游客较为平和、惜物,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养老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

4养老型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对策

政府引导,构建医疗体系: 相对于城市而言,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基础建设较薄弱,“看病难”是困扰乡村居民多年的问题。要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需要政府引导, 加大力度丰盈乡村医疗力量,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体,鼓励有资质、有名望的民营企业或外企加入,形成较完善的乡村医疗体系,解决乡村“看病难”问题。此外,还应适当放宽政策,灵活处理异地医保报销,为在乡村旅游的大量老年游客提供就近疗养和医治的条件。

部门联动,加强区间合作: 许多旅游资源并不处在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划内,当旅游资源跨乡跨县,甚至跨市跨省分布时, 常常引起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对景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灭顶之灾。广义看,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应共同分享和爱护。有关行政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 应着眼大局,以旅游资源的良性发展和追求长远效益为目标, 求同存异,共同商讨相关事宜,形成区间合力,创造多赢。

集思广益,优化顶层设计: 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将“百姓富,生态美”与“田园风光好,养老趣味多”相结合,以打造一批以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为目标,以专业力量为主体,集思广益,扎实做好顶层设计。设计单位的选择、设计成果的评审以及后续的指导等,都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团体、利益相关者代表团体及其他自愿者代表团体共同商议,确保设计科学有效、操作性强。

吸引民资,培育产业体系: 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要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在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顶层设计之后,相关部门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民资注入,增强活力,引导形成覆盖全国的养老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中国山水人文特色的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品牌。政府部门需扶持民间力量,减少行政阻碍,协助区域间交流发展,尊重市场机制,减少干预。

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以乡村为实体载体,养老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将在乡村的土地上进行。所以在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时,必须要以突出乡村特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挖掘乡村本土文化, 设计符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生态需求和乡村需求的旅游产品。 在单体层面,要做到各乡有特色,各村不雷同,减少彼此冲突; 在整体层面,要形成以乡村为单位的连续的文化带,系统整合资源,形成连贯,带动各地发展。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品质: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主体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老年游客,除游客口碑影响力较大外,游客本身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的弹性较大,不当的服务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经营管理时,必须秉持着“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为老年游客们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在全国上下开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中,国家旅游局明示:乡村旅游发展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着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积极鼓励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农家乐升级版。在国家的鼓励下,乡村旅游掀起新浪潮。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

(一)资金。发展乡村旅游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乡村旅游资源原始、质朴没有经过任何雕琢,同时也因开发不到位而埋没于世。旅游资源要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修路、建设景区、品牌打造、品牌推广、景区维护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资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命脉。

(二)交通。要致富先修路。从乡村发展角度看,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在乡村开展项目,首先必须铺好路。有了畅通无阻的道路之后,才能将外界的有志之士引进世外桃源,同时也能将世外桃源的奇珍异宝展现并输送给有需要的人。本溪的旅游开发,平整崎岖的板油路伸展到大山深处,就像一条巨蟒攀附在大山之间。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必经之路。

(三)政府的支持。在乡村旅游热潮中,各政府机关已经开始实施一定的帮扶政策,事实证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依附于乡村旅游的建设不失为明确之举。在新农村建设中扶持农民扣大棚、种果树、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资源等项目中,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免税、物资与人力的大力支持都表明政府的态度,政府为广大农民指明方向,铺好路子,鼓励农民大胆创新,开创乡村美好的明天。政府的支持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坚强后盾。

(四)旅游资源。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旅游环境和旅游产品也千差万别。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都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塑造特色品牌,形成独特模式。有些县域旅游甚至已经进入最受世界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列。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资金不足。乡村的百姓守着天然的宝贝,卖不出去,只有在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下,通过招商引资引来“钱串子”广泛在乡村播种“摇钱树”,养殖“招财猫”,一改以前贫困潦倒的农村面貌,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才能谈精神享受与需求,才能开展乡村旅游。

(二)品牌不精。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地区借助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但是大部分农村人都特别崇拜城市的生活,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就将农村原有的味道都抹灭了,最后总结过就是中不中、西不西,村不村城不城的状态,借鉴别人的而丢了自己本质的。大部分乡村旅游都是大同小異的,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独到之处,没有突出自己的品牌。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以农业为主导,开启旅游新模式,提升旅游境界。

(一)以农家乐为基础。农家乐是休闲农业中最广泛的方法,是以农家乐为主体,也就是说在农家乐范围内能能够体现出农民过日子的现状,以农民过日子的方法、生活习惯、习俗为亮点来吸引那些从城市返归乡村的人们。回归自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模式,建筑特色、风格不一的民宿,加上不同时间段农村的特有设施设备,体现出当时农民生活的独特面貌。今天所提的农家乐不同于几年前的农家乐,较其有很大的提升,一改以前农城结合的“半路子”状态,绝对的农村火炕;大铁锅、灶台炖菜:无任何农药的蔬菜以及特色旅游纪念品共同打造农家乐新品牌。

(二)以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为依托。农业观赏园、采摘园是以高科技农业养殖业为主体提供观赏和采摘价值来吸引慕名而来的旅游者,这是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相结合的一种旅游模式。以养殖农作物、蔬菜、野生特产为卖点,来打造食、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提供花卉、蔬菜、水果大棚参观、采摘、售后加工、正品包装等一条龙服务。

(三)以存天然景区为后盾。巧妙借助当地特有的地理优势、山水资源、古建筑、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出具有地域特点的自然、人文、地理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小镇。联合周边乡镇的旅游资源形成固有的旅游景观区域,莲花村主要经营温泉;前屯主要经营大棚采摘(蔬菜、水果、鲜花等);赵家店主要经营养殖观光及旅游产品销售(笨鸡蛋、猪肉、小笨鸡等);塔山乡经营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观光;丁香村经营山野菜、蘑菇、药材等采摘(蕨菜、红蘑、榛蘑、榛子等)和加工厂参观:最富有的就是大片的山地可以开展各项娱乐活动(寻宝、团体扩展训练,cs等);按照各地特点有机结合组成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

(四)以精品民宿为特色。当下的民宿热正是代表了一种情怀,一种具有原真性的生活状态,一种追求自由洒脱、纯粹自在、心灵回归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以“发展精品民宿,打造民宿小镇。为主要思路,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提升乡村自内而外的品位,将“青山绿水、田园野趣”转化为共富惠民的重要支柱,开启美丽乡村旅游新模式。

引进精品民宿,推进高品质旅游是开展乡村旅游的重点工作。通过借助外资打造民宿小镇,未来可期。各地借助民宿选址精妙,依山傍水,山高水秀,非常适于整体开发的乡村小镇打造独具品味的民宿风情村。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篇4

共和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集田园风光和独特自然条件下的草原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和基础条件。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乡土文化艺术、民居建筑、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生产生活活动,地标性特征明显的农产品等资源基础都保持着较完整的传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在休闲农庄提供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等一条龙服务,让游客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避暑,体验乡村文化,了解乡村生活,使游客在人文自然的旅游环境中达到放松心情、回归自然、休闲养生的效果。

借助青海湖旅游景区和县境内知名景点,突出民族和地方人文特色,支持鼓励有经营意识的农牧民采用家庭投入或对外承包方式积极创办“农家乐”和“牧家乐”等餐饮服务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充分利用农牧民的闲置房屋,发挥庭院经济,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吃、住、游服务,满足了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拉近了城镇与农村的距离,在互动中实现了双向多赢。在实现村落化、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实施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展示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使旅游业逐步向乡村旅游延伸通过不懈努力,我县“乡村游”蓬勃发展,农牧民的闲置房屋得到了充分利用,庭院经济得到了充分发挥,既调整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转移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又提高了共和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一五”期间是我县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6.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01.2万元。目前,全县现有3A级旅游景区1个,4家星级饭店。宾馆从业人员109人。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牧家乐”等快速发展,建成初具规模的“农家乐”、“牧家乐”共有35家,农家乐从业人员约170余人,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转移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而且提高了共和旅游的接待能力。

加大了环湖地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对景区房屋、地面、给排水、绿化、道路护栏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资5万元在主要景区景点道口等醒目位置修建了旅游标示牌,投资80万元对倒淌河镇旅游公厕进行改造升级。组织实施了倒淌河、黑马河、石乃亥特色城镇建设,动工新建了江西沟小集镇,环湖旅游沿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突显共和旅游新形象、藏区人民新形象的旅游精品集镇初步形成,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篇5

发展情况交流材料

一、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

巴淖尔市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河套农业区、阴山山脉、乌拉特草原以及淳朴浓郁的民风民俗等旅游资源保存完好。这里盛产小麦、玉米、油料、河套蜜瓜、西瓜、黑瓜子、苹果梨、枸杞和番茄等优质农产品,特别是粮、油、糖的产量一直居全区前列,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优良资源条件。

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1世纪90年代,初步表现形式为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的“农家乐”,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初期和较典型的形式。随着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大众休闲娱乐意识的增强,近两年我市乡村旅游逐步升温,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其他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也随之出现,如现代农业观光科技园、休闲农庄、度假村等。全市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带动效果开始显现。

2012年,我们重点开展高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创建工作。为了有效的推动该项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及时推广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的评定标准为契机,采取走进每一个接待户,手把手、面对面的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推动创建工作迅速展开,从而较快地改变了我市乡村旅游试点

数量少、档次低、吸引力差的落后局面。

鉴于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业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2012年9月,自治区决定在我市召开全区乡村旅游现场会,这是我市旅游业发展有史以来召开的一次规格最高的旅游盛会,从而也将巴彦淖尔乡村旅游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2012年,我市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6家,并评定自治区级示范点3家,使巴彦淖尔市一举跨入自治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前列,面对这种优势,我们因势利导、再接再厉,培育发展并评定25家三星级接待户,储备了一批有望成为高星级接待户的乡村旅游接待户企业,为该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巴彦淖尔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随着巴彦淖尔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实质性起步阶段。

(一)资源依托状况

我市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部有50万公顷的天然牧场,中部为古老雄浑的阴山山脉,南部为著名的河套平原,加之分布其间的森林公园、湖泊水库、沙漠河湾及各类历史遗迹和自然保护区,辅之以悠久的农牧业文明、厚重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民风、物美价优的地方土特产,构成了我市绚丽多姿的乡村旅游资源,为积极发展以登山涉水、农家休闲、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古迹观光等为主的乡村旅游提供

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区位与交通状况

我市处于河套平原腹地,东临包头市,南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接乌海市和阿拉善盟,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穿市而过,乡乡通油路,村村建公路,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三)市场状况

乡村旅游属短线游,以150公里范围内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除市内游客,临近的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的游客也是我市乡村旅游的重要客源。

(四)我市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市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素以“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和“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美誉而闻名于世,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享有盛名的瓜国之乡。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河套平原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快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

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基础性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基金投入力度不足,基础条件滞后,宣传力度小,文化内涵挖掘层面肤浅等诸多方面,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将会极大的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理顺发展思路,提升认识高度

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发展思路,以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集群优势和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的原则,通过吸引内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宣传现代休闲理念,加大宏观管理力度,扶持重点乡村旅游企业,培育知名乡村旅游品牌,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统一开放、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产业运行机制,建立起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知识与技术含量高、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巴彦淖尔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把巴彦淖尔建设成为区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热点城市。

(二)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

首先要瞄准市场,准确定位,合理部局,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目标纳入全市旅游总体发展大框架之中。其次,要出台乡村旅游景点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逐步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三,要突出乡村旅游餐饮和娱乐特色,面向全区、全国着力打造“吃在巴彦淖尔、乐在河套平原”的品牌。第四,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活动内容和娱乐项目,特别是可参与、可体验的,并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项目,从而切实增强其旅游功能并提高其档次和服务水平。重点是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旅游点像乌拉特前旗公田村那样投资兴建各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并适时组织

农牧民有选择地进行展示性农牧业生产活动和民俗表演活动,以此达到增强吸引力、稳定回头客和扩大新客源的目的。

(三)强化政府主导,构建支撑体系

各级政府要创造有利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环境,制定规章政策,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第一,要规范乡村旅游经营组织的准入条件,包括资金规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其他条件等,并适时、适度提高进入门槛,确保乡村旅游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第二,制定积极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第三,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重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努力改善交通干线到各乡村旅游区的道路状况,建立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特别是联系城乡的旅游公交车的开通以及自驾车的网络建设;扩建新建停车场,改造村内公路、公厕、美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建立乡村旅游信息网。

(四)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注重打造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是乡村意象,是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传统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是巴彦淖尔乡村旅游文化的核心资源之一,对旅游者有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深度挖掘巴彦淖尔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反映巴彦淖尔本土文化的东西,要赋予乡村旅游

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既要有意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又要向市场宣传推介,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只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赢得市场,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文化精髓。

(五)完善产品建设,延伸产业链条

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旅游产品的完善性,以增强其持久性和吸引力。根据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积极打造自助农庄采摘型、牧户草原风景旅游型、渔家休闲垂钓型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在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中,既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持原汁原味,又要以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走产品差异化道路,还要延伸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为乡村旅游业夯实产业支撑力。

(六)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增强乡村旅游整体素质,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水平,培训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加强对乡村旅游业主的旅游知识培训。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以及远程教育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二是加强服务规范培训。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加强对本土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培训。要认真挖掘,认真总结地方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在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篇6

**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项目,是县委、县政府18年启动的第一批30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以XX为重点,集聚产业、文化、生态要素,打造集休闲垂钓、花海观赏、红枫长廊、水果采摘、精品民宿于一体的特色小镇项目。该项目位于XX乡枫林村,规划面积X个平方公里,核心区域1个平方公里,按旅游规划分成X个区,分别是“综合服务区、养生养老区、康体休闲区、文化创意区、农业休闲区、亲子拓展区”。

该项目自春节后开工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点领导高度重视,经常过问、经常调度,特别是罗书记每周都要调度一次,经常亲临现场办公,解决重要节点问题。体育局、城管局(园林路灯所)、旅游局、林业局、水利局等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截止目前,项目进展比较顺利,多次迎接上级部门、领导的调研参观,取得一定成效。

一、前期项目实施情况

1、垂钓基地建设。体育局、老年体协、钓协自去年底开始规划建设,共改造原有3口池塘,于今年3月底基本完成了两个竞技池、一个休闲池的建设。完成了经营管理招投标,目前已开始运营。

2、红枫长廊建设。自XX南出口到XX道路两侧,于今年3月底基本完成了以红枫为主的行道树种植,形成了红枫长廊。

3、XX南出口到XX的山体绿化。结合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自XX高速XX南出口到平江大桥、XX周边的山体,除岩石上无法栽种外,其余能种植的地方均种植了以杜英、枫树、杜鹃花等共几十万株的树木花草。

4、枫林花海建设。5月1日前,完成土地流转120余亩,种植了一串红、醉蝶花、波斯菊、向日葵、荷花、硫华菊等多个草花品种,形成了枫林花海,吸引了十多万游客到花海赏花度假旅游,社会效应巨大。

二、正在实施的项目情况

1、核心区域的改造提升。经过几轮的调整规划,目前已完成核心区域的地形整理,正在按照实施方案进行,现陆续种枫树、榕树、紫玉兰、雷竹等绿化树木。下一步将马上启动停车场、公共厕所、山体栈道等园建项目,已定于7月18日开标。

2、枫林河(渠道)及游步道建设。项目于5月份完成招投标,6月上旬签订施工合同后现已进场,变更设计(枫林段边坡取消,河底宽由4米变更为3米,整条线路多数竹林树木无法保留)后正在进行河道整理。

3、枫林花海游步道建设。规划方案已经出台,并与枫林河道两边游步道衔接,现在正在清理场地,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4、周边房屋立面整治。现已经正在进行当中,主要与XX房屋立面相统一。

5、坟墓搬迁工作。XX镇、开发区、农粮局、XX乡正在开展坟墓搬迁工作,从XX高速南出口到XX周边,应迁坟墓XXX穴,目前已签订协议XX穴,已搬迁XX穴,未签协议还有XX穴。其中开发区任务XX穴,已签协议XX协(搬迁X穴);XX镇任务XX穴,已签协议X穴(搬迁X穴);XX乡任务XX穴,已签协议XX穴(搬迁XX穴);农粮局XX穴,已签协议X;XX乡XX穴,已签协议X。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旅游点十月基本成型”的工作目标,时间很紧,只有2个半月的时间,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任务欠帐还很大,需要各单位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倒排工期,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省级4A乡村旅游点必备项目建设。根据旅游规划,确定申报4A乡村旅游点必需要建设的项目有17项(现仅完成花海1项),这些项目如果要做需要尽快落地,要明确由哪个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同时,由旅游局牵头开始着手准备申报省级4A乡村旅游点有关材料。

2、核心区域的相关项目建设要尽快启动实施。城管局对确定的实施项目落实施工红线,XX乡负责做好征地或土地流转工作,供电、移动、电信等部门负责做好杆线迁移工作。山体栈道建设涉及的坟墓(XX镇东街肖运生)搬迁要加快。

3、枫林河(渠道)整治及游步道建设。要尽量保留现有的树木生态,加快施工进度,首先完成花海范围的建设,做好与花海游步道的衔接工作。

4、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建设许可等手续办理问题。请国土、建设派专人负责,指导建设单位完善相关手续。用地要素保障方面,请国土部门拿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保项目建设用地,使被征地农民能够依法办理失地农民保险。规划建设许可方面,是不是一定需要,如果需要,请城建局指导好项目业主,完善报建手续。

5、精品民宿、参观节点打造问题。要围绕参观线路进行整治提升,包括道路提升、房屋整治、文化提升等等。精品民宿的打造也要确定模式,是纳入招商还是政府投入,确定模式再决定哪个部门来组织实施。

6、坟墓搬迁工作。XX镇、开发区、农粮局、XX乡要各负其责,XX镇、开发区、XX乡负责的坟墓搬迁,要包签协议、包补偿、包迁移、包安置。农粮局的要包签协议、包补偿、包迁移,安置到公墓区的问题与民政局、XX乡共同解决。

城郊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篇7

关键词:城郊,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发展

2009年北京旅游局调查显示:当前, 北京出门旅游的市民有近六成选择本市游, 其中大多数人选择与家人、朋友、同事出游;在组织方式上, 自行组团旅游的北京市民高达84%。绿色、健康、休闲、娱乐的度假方式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旅游新时尚。到郊区去体验民俗文化不仅成为都市人黄金周长假首选的旅游方式, 而且也已经发展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利用周末短假期, 避开人潮、车流, 抛却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 尽情放松身心的一种生活习惯。城郊旅游的兴起有自身的历史原因, 首先, 城市的快节奏工作、信息环境和生活环境出现冲突, 而城郊有自然的环境、慢节奏的生活步调和距离市区较近的交通, 三个因素促使城市居民想逃离都市, 参与城郊乡村旅游;其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物质决定意识, 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 休闲需求日益上升, 最后, 城郊较低的消费水平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其作为旅游的目的地。

1 城郊乡村旅游现状

从理论上来讲, 城郊乡村旅游市场潜力无限。但为什么很多地方的城郊乡村旅游仍面临着越来越冷淡的危机?

城郊乡村旅游开发, 容易走入三个误区:现代化误区、模式化误区和标准化误区。城郊乡村旅游强调的是特定的位置、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文化, 而不是统一化建设。应该让农民认识到, 只有农村特有的、甚至是传统的东西, 才是乡村旅游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对我们很多地区而言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新农村, 乡村旅游的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所以, 在政府的引导下, 我国很多城郊地区乡村旅游事业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较典型的就是以规模论收益。在发展初期, 人们往往把眼球放到规模和效益上, 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 如规模大、档次高, 这极易使城郊乡村旅游发展失去特色。其实, 在西方发达国家, 如法国、西班牙等地, 明令禁止大规模开发乡村旅游, 甚至限制乡村旅游的规模, 因为, 一旦大规模开展乡村旅游, 就容易导致主人与客人间沟通减少, 出现客人不尊重当地文化、民俗等传统的“行为污染”。并且, 假如大量游客集中出现在某个乡村, 也很难让他们体验到宾至如归、放松休闲的感觉。这反映了我们目前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还有待提高。2004年, 我国在贵州省举办了乡村旅游国际论坛, 在论坛上, 新西兰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曾发表言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 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 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 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 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 那么就保护它们, 并熏陶他人。”地区不同, 乡村不同, 旅游发展的重点就不一样;同样, 不同的游客对同一旅游地点内心的需求也会不同。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 环境卫生、安全设施等基础设施是必要的, 但在旅游项目开发、景点布置、旅游文化等则要因地制宜, 否则就容易失去旅游的本质意义。总而言之,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不应追求统一、规模等指标, 而要创出特色、追求内涵, 打造自己的独特文化。

目前, 很多城郊乡村旅游仅依靠以吃农家菜为主的低层次服务, 为来风景区的游客提供最简单的吃、住, 没有形成与风景区互动的产品, 旅游经济收益不高。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 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 兼带观光、度假、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 引发乘数效应, 扩大就业和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而且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 提高乡村综合环境质量, 促进乡村社区多元化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 对重构经济社会系统具有特殊意义。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切入点。因此, 城郊乡村旅游必须丰富内涵, 发展成特色乡村旅游, 与风景区产生互动, 促进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 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在城郊旅游业建设发展中, 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以体现农家特色为核心, 以展示农村风貌为载体, 以培植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为目的, 立足一个“农”字, 以便充分发挥距市中心近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配套旅游业的产业优势。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可以对农家乐先发展、后规范、上规模、上档次, 并建立帮扶责任制, 帮助指导发展农家乐的业主和农户建设和营造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 创造经营特色、加大促销力度。支持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可以将招待客餐放在农家乐, 先后协调工商部门为农家乐户按成本统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减免工商管理费;可以协调环保部门指导排污和垃圾处理, 帮助减免环境影响评估费用, 从根本上改变城郊乡村旅游的不规范、不卫生现状,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2.1 挖掘自身特色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当前城郊旅游一味追求规模化, 失去了本地特色。针对这个问题, 2008年10月, 党中央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今年国家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也将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 这是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乡村文化是城郊乡村旅游的灵魂, 发展城郊乡村旅游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 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 形成自己的特色, 变文化优势为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比如, 十堰市茅箭区城郊旅游, 充分发挥自身传播优势, 以节为媒, 对外宣传景点特色。例如, 每年一度的“伏龙山杜鹃节”和“重阳登高节”, 在展示景区秀丽景色和迷人风情的同时, 吸引了大量市内外客商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开发。2009年“伏龙山杜鹃节”共接待游客9800人次, 公路沿线的宾馆、农家乐、山庄入住率达70%, 每家餐饮收入多的10万多元, 少的3000多元, 当地出产的茶叶、干菜等农产品销售十分火爆, 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2.2 提高服务意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属于服务业, 但是城郊乡村由于从业人员受文化限制, 在服务上不太重视, 所以, 应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使城郊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应该重视加强对乡村旅游业主、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以及远程教育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城郊乡村旅游, 可以尝试发展全产业链的旅游业, 以推动城郊旅游与第三产业 (主要是服务业) 融合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 特别要注重推动旅游业与影视、动漫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发展新的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还可以推进城郊旅游与体育产业的共同发展, 积极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开展旅游活动, 积极开发不同类型的运动健身旅游产品。可以推动城郊旅游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 扩大城郊旅游的融资渠道, 最终使城郊旅游走上正规之路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 1999, (2) .

[2]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 (ReBAM) 研究[J].地理科学, 2001, (4) :354~359.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 篇8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海口 ;发展路径

分类号 F590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2.020

Harmonious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CHEN Haiying1) ZENG Xiaohong2) HUANG Chongli3) KANG Youfa4)

(1 Tourism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

3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4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Chengxi Campu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01,China)

Abstract There is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rural tourism in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this paper aims 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them. It proposes th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and multiple functions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emphasized,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e promotion and service for people's livelihood. By the way of raising the local residents,consciousness of being main part, developing an overall plan of rural tourism, enhancing rural infrastructure,elevating the quality of tourism service and protecting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pagating rural tourist products as well,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will come true.

Keywords country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rural tourism ; Haikou ; development path

1 问题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的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其追求的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生态文明建设能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客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其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1]。

生态文明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海口市区周边(以下简称“海口周边”)乡村地区立足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基础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从改善村容村貌村风入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整体规划缺乏导致各村域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各自为战”的散乱状态,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导致社区参与服务水平较低,乡村旅游经济因缺乏配套产业支撑而难以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发展,开发经营户过于注重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保护,等等,是当前海口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nlc202309030830

本文拟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入手,在分析海口周边地域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以乡村旅游促进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海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自2000年海南省政府有组织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海口周边乡村区域依靠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找到了一条既符合省情,又颇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海口周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1 577个自然村建成了生态文明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74%[2]。生态文明村已经成为海口周边区域的一道亮丽风景。走进生态文明村,人们可看到新鲜欲滴的热带瓜果、古老苍劲的大榕树、椰林掩映的湖泊,优雅洁净的林荫小道,还有农家小院里嬉戏的家禽,等等;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村民的纯朴热情与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热带乡土文化。

2.2 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体现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观基础、精神动力、衡量尺度和创新手段等方面[3]。现实中,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还能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近年来,海口周边乡村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整顿了乡村环境卫生,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审美品位,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基础。截至2014年底,海口市范围内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基础而建立的具有接待能力的特色乡村旅游点已达38个,年接待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5 000万元。从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以美兰滨海休闲游、琼山红色和绿色生态游、秀英火山古村落探秘游、龙华历史文化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集中反映了海南乡村旅游的风貌[4]。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可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体现为其开发的综合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一致,其产品的“绿色性”可增强旅游者和开发经营者的生态意识,其消费的“自然性”利于促进产业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等。除此外,旅游发展还能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积累必要的资金和人才,同时通过乡村休闲游憩环境的营造而促进村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位于海口市三门坡镇的龙鳞村,自2008年以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建成以龙湖、特色民居、椰林、橡胶林、特色农家菜肴、地方土特产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载体,以田园观光、龙湖泛舟、湖边垂钓、棋牌娱乐、特色餐饮、闹公期等活动为内容的乡村生态休闲园地。2010年,该村游客接待量达1.2万人次,接待收入31.4万元;到了2014年,该村游客年接待量和旅游接待收入分别达到了3.8万人次和216万元,成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不仅促进了该村产业结构加快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的步伐,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公司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效益为重要依托,龙鳞村的交通、饮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提升,村民的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及对外文化交流程度等也不断得到提高;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也进一步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

可以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

3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3.1 海口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

3.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省份,有很强的生态和乡村旅游吸引力。海口市地处海南省北端,其周边乡村地域常年空气清新,有着美丽宜人的热带自然景观,包括阳光、沙滩、绿树、田园、奇峰、异岭、河流、湖泊等,使这里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

3.1.2 独特的人文环境

海南少数民族众多,风情各异,有独特的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海南岛因为长期孤悬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光优美,黎苗文化更是独特,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丰富的地方性土特产品等,构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黎苗民族文化,船形屋、竹筒饭、山兰酒、黎锦、竹木器乐以及丰富多彩的黎苗工艺品等,也构成该区域旅游资源宝库中的一朵朵奇葩。

3.1.3 有利的政策条件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享有许多优惠的发展政策。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倍受海南各级政府的重视,在规划、投资、税收、用地、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对旅游业实行政策倾斜。海南省政府2008年4月正式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为促进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正在努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旅游发展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将热带乡村观光和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及重要内容。为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相关要求,海南省农业厅也已提出在海南各地创建100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并将争取相关部门在政策、投资、用地、税收、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此外,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省各项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升温,这些都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nlc202309030830

3.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途径

作为乡村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构成和分布具有较强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地域单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应本着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探索本区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旅游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协调保护环境、维持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5]。

鉴于此,考虑到海口周边乡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密关系,本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以现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和成果为基础,从发展意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大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坚持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在重视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发挥,促使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发展的同时,倡导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环境建设和宣传引导,将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和人文等多维景观和谐共生的环城休闲游憩地带,实现乡村旅游与村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双赢发展。

3.2.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策略

(1)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发展意识

“生态”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文明”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当这四种“和谐”浑然一体时,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则会水到渠成[6]。村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提高村民对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海口周边乡村地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政府等管理主体在制订实施乡村旅游政策方案的同时,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合理参与方式与外来旅游开发商进行合作的意识和水平,不仅可有效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矛盾冲突的管理效果,还能增加当地社区社会发展资本的积累[7]。因此,在努力提高海口周边乡村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加强培育其乡村旅游参与和合作发展意识势在必行。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村委会、乡村专业合作社及模范经营户等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办专题讲座和学习班等活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使村民摈弃落后的开发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乡村旅游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的支持和配合,在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和资金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解决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促使居民在提高旅游参与意识、更新发展理念的同时,获得文化、环境和经营等素养的综合提升。

(2)制定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划必须先行。在这方面,应坚持以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符合所在地域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8];以涵盖当地居民、开发经营者、行业专家等有关主体的对话协商机制建立为基础,制定体现实用性、预见性、保护性、协调性等特征的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持“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亮点、以绿色营销为手段,努力建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当地居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促进功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可在当前生态文明村落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中要坚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统一规划,结合本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因地制宜、贴近自然、突出地域和乡土文化特色,避免城镇化开发趋向,注重提升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三是注重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到位,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低档化及重复建设,既使游客获得便利舒适的旅游体验,又能使社区居民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否配套完善,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加大对乡村旅游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当前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应当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以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为契机,在近年来本区域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各项乡村旅游接待功能项目的建设,完善村域内外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可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建设、村企合作运营的方式,促进村内外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公共厕所、景点标识系统等设施的完善,同时建设农村宽带网、有线电视、卫生服务站等,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功能配套。

(4)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乡村特色,要注意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民族风情、文化传承相结合,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当前,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主体服务意识较弱、接待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统一标准,规定对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使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应当以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意识,使村民充分认识到接待服务和管理水平是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使其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服务意识差等习惯,努力学习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整体的接待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村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水平。

nlc202309030830

(5)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

尽管不同乡村地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存在差异,但就本质属性而言,乡村旅游应具有乡村自然性与地区文化性的双重特性[9]。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旅游产品与形象的自然特性,尽可能减少人工行为对乡村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应注重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梳理、挖掘和展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乡土文化体验空间和内容。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在开发利用本地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科学保护地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进一步提升村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田园风光、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建筑、饮食、节庆、祭祀等地方民俗文化,是本地域乡村旅游业所能吸引外地及附近城市游客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综合协调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避免因盲目发展和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6)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

现实中,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和个人往往会通过一些公益性的宣传、捐赠、劳动、培训等活动参与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区扶贫发展;同时,许多居民也常会通过自觉或非自觉的个体或集体行为进行当地乡村生态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如护林防火、保护水源等)。尽管这些组织和个人开展上述活动不一定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初衷,但其实施的乡村生态保护和建设活动过程往往会付出相关成本或损失相应利益,其行为既能促进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为该地域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功能维护与提升做出了贡献,因此理应得到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游客等生态利益获得者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合理补偿。

具体而言,对上述保护和建设者的补偿,一方面可依托当地政府或有关管理部门所设立的生态保护公共基金,结合其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要素投入情况,以资金或实物等形式对其生态环保行为进行对应经济价值的物质补偿。另一方面,可根据其对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贡献情况,设置相应等级的荣誉称号等精神奖项并开展公开授奖活动;也可由乡村旅游经营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其免费参加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等等。

(7)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

为增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效应,除了应实施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相结合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媒体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互联网、节庆会展等多种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产品推广之外,还应努力实现本地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具体包括,①主题集中型:可针对专门的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群体(观光型、度假型等),依托海南省及海口市的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平台,推出本地域不同特色和体验内容的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分别采用专门的宣传主题来集中促销;②首脑推动型:借助2014年李克强总理来访本地并购买土特农产品而产生的“轰动效应”,与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合作,加强本地生态文明村形象和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宣传促销;③部门协同型:本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除了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协调外,还要争取与不同部门合作,参与其在国内外的各种非旅游行业经贸交流活动,以形成多部门协同促销本地乡村旅游产品的格局;④区域联动型:要加强与邻近区域(如文昌、琼海、澄迈、定安等)的联系与合作,同周边若干个距离相近、线路相连、特色互补并具有共同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联合促销,以实现跨区域、互惠互利的旅游市场营销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玉明. 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7-290.

[2] 郑 峰,林志岩. 海口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时嵩杰.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 祝 勇.“后观光时代”:海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之路[N]. 海口晚报,2014-11-07(9A).

[5] 杨 朗.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6] 尹正江,李 颜.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 价值工程,2009(2):8-10.

[7] Park D B, Lee K W, Choi H S,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capital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 in South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 1 511-1 520.

[8] 蔡永海,孙 垚.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乡村生态旅游对策——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 农村经济,2014(3):70-73.

[9] 蒙丽琴. 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4(3):105-106.

上一篇:商会文化下一篇:钢琴学习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