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精选8篇)

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 篇1

会议纪要

会议内容:

关于成立**县绿源兔业专业合作社的有关事宜、并经全体设立人通过本合作社章程,选举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监事长、监事会成员等。安排合作社下一步发展规划。时间:----年--月--日

会议地址:**县----乡----村委会 主持人:----记录人:----出席人:----、----、----、-----等---人。-----:宣布大会开始,介绍出席会议人员。请----宣讲合作社成立的意义、有关要求----项目的发展前景。-----:今天召开设立大会的任务是,通过本社章程,选举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如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监事长、监事会成员等。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入社成员通过设立这种组织,更好地为自己所从事的分散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因而对于这一机构的设立应符合成员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表达所有入社成员的意愿为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召开由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设立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通过本章程,章程应当由全

体设立人一致通过;

(二)选举产生理事长、理事成员、监事长、监事会成员;

(三)审议其他重大事项。”设立大会行使的职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章程。

二、选举产生理事长、理事、监事长、监事。

三、审议其他重大事项。

下面进行选举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现在我把候选人情况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同意上述二人当选理事的请举手,全票通过

同意-----同志当选理事长的请举手,全票通过。

下面选举监事会,监事会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理事会成员及分社领导不得兼任监事,从成员中来选举出组织能力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成员当选监事会成员。

----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同意他当选监事长的请举手,全票通过;----、----都是我们的优秀成员,对合作社非常认可,同意他们当选监事的请举手,全票通过。

下面由理事长-----布置下步工作。

-----:我们几个合作社的发起人在这段筹备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分工,我负责合作社全面工作,主抓生产经营;---负责负责市场开发工作、客服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策划宣传工作;王富贵负责办公室和财务人员管理工作。以后合作社发展需要工作人员时,我们实行招聘。

这次大会之后,我们要建立建全工作机构,明确分工,分清职责,在今年内主要做三项工作:

1、做好合作社的组织发展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要发展没有成员的广泛参与是不行的,只有成员不断地增加,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合作规模起来了,才能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价格便于深加工,更能带动其它经济循环链的发展,增加合作社的收入渠道。我们的想法是以东河台为核心,向周边乡镇县区辐射发展,广泛吸纳村民入社,办理好入社手续,为今后对成员进行教育、管理、培训奠定基础。

2、做好外联整合工作。我们合作社需要更多的相关科研单位和养殖基地的参与和合作。如此才能发展集约化,进而实现产业化,才能完成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的目的。今年我们要对----大户进行洽谈合作,以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入社,使----基地在县内到处开花,3、做好网站建设。我们合作社不仅仅要给广大成员带来物质上的实惠,同时还要充实广大成员的知识技能。我们通过网站建设,把好的致富信息告诉大家,把好的方法传授给大家,从而提高生产技能,进而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今天会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回去后,广泛宣传,做好基础工作,大家要有做大事的思想准备,把握好先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 篇2

2008年12月22日,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嘉宾荟萃、宾客云集, 中日节能环保合作论坛 (广东) 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合作论坛以“节能减排、合作发展”为主题,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联合举办。省政府佟星副省长、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富道隆副理事长作为嘉宾出席了论坛并致辞。省经贸委、日本经团连21世纪政策研究所、省环保局分别就节能、环保做了主题发言。

佟星副省长指出:当今世界, 能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危机已经成为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 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付诸行动, 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广东作为全国能源资源禀赋差、消耗大的省份, 能源环境压力更为严峻。当前, 广东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采取强有力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了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开始转向科学发展的轨道。在未来的发展中, 广东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把广东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富道隆副理事长指出:日本在克服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官民齐心谋求技术、经营及管理的高度化。日本企业在80年代又迎来了严重的日元升值, 经受了严峻的国际竞争飓风的洗礼。在这种情况下, 日本重新认识到, 与降低成本的同时要达到加强品质管理、提升高新技术的目的, 还是节能环保领域的高度化能直接作用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广东省为首的中国华南地区是制造业基地的同时服务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被寄予厚望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巨大市场。在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经济衰退之际, 中国政府通过人民币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措施, 努力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日本期待上述地区在扩大内需之际,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高度化与调整结构的同时, 能积极致力于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及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循环型社会。

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毕志坚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广东既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也是一个人口大省、能源消耗大省和能源资源匮乏的省份。2007年,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GDP) 30674亿元, 约为全国的1/8;能源消费总量2.19亿吨标准煤, 位居全国前列,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27%。但是, 全省人均拥有常规能源储量不到全国同类的1/20, 大宗国民经济所需的矿产资源贫乏。2007年全省消耗的100%煤炭、75.9%的石油、21%的电力依靠外省调入或进口。同时, 广东又是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份。2005年, 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万元, 为当时全国最先进水平。然而, 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 广东能源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 单位GDP能耗仍然偏高, 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资源紧缺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广东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国家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 广东单位GDP能耗必须从2005年的0.79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到2010年的0.66吨标准煤, 下降16%, 年均下降率为3.43%, 任务很重。近年来, 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围绕节能目标任务, 扎实做好节能各项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在2006年下降2.93%的基础上, 2007年又下降3.15%;今年前三季度,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79%, 比去年同期多下降4.66个百分点。在推进节能工作中, 我们着力抓好“四个节能”。

首先, 抓好管理节能。我们建立了节能目标责制, 把节能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市、各重点企业并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 实施省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近1000家企业纳入监管范围, 要求这些企业加强节能管理, 完善能源统计和计量, 开展能源审计, 编制节能规划, 加大节能投入, 确保实现节能目标。建立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三个体系”, 定期公布各市主要能耗指标, 并在今年对各市政府、各企业开展节能考核。经考核, 2006-2007年, 国家和省监管的133家企业两年完成节能量共335万吨标准煤, 78%以上的企业完成了节能预期目标。2008年前三季度, 省千家企业产值能耗0.52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15.5%。全省列入国家监管的25家企业, 产值能耗0.82吨标准煤/万元, 同比下降21%。

其次, 抓好技术节能。我们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改造和推广, 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节能的支撑作用。实施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鼓励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领域。对年节能量达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按每节约1吨标准煤给予2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其中, 对年节能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技改项目, 推荐申报国家节能技改奖励;年节能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1万吨标准煤以下的节能技改项目, 省安排财政资金给予奖励。2008年共安排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共89个, 财政支持资金8390万元, 带动社会投入25.25亿元。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支持发展一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 鼓励这些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开展节能咨询、审计、诊断、改造等服务工作。对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由节能技术服务机构提出奖励申请, 奖励资金的70%奖励给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单位, 30%奖励给终端用户。

再次, 抓好结构节能。广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促进结构调整, 努力形成结构优化与节约能源“双赢”的格局。一是大力发展高增长、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现代制造业, 建设节能型工业产业体系。2007年, 广东工业九大产业增加值9757亿元, 占全省工业的69%。即使是今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业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仍保持较快增长, 其单位能耗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4.8%、22%、11.1%和40.7%;而同期非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能耗较高行业增幅回落较大, 个别甚至出现负增长。二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 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3450亿元, 占全省GDP的43.3%, 其单位能耗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1.5%。三是加大钢铁、水泥、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全省已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500万吨, 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470万吨, 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45万千瓦。

最后, 抓好体制节能。我们坚持完善节能法规制度,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 努力建立促进节能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完善节能法规标准。推进节能法规的完善, 按照强化奖惩力度的思路推进《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出台了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八个行业重点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 规定了重点耗能行业现有项目 (装置) 最高能耗值、新上项目能耗准入值, 建立了项目的市场准入和退出门槛。二是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成立了省节能监察中心, 加强节能执法能力建设, 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活动, 对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现场监察, 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查处, 并将监察情况向全社会公布。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税收、价格等的导向作用。省财政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 支持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对利用“三废”生产出来的产品, 经认定后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全省企业每年据此享受的减免税收约5亿元。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公布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 按国家规定的加价范围、加价标准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政策, 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

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广东节能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 再加上广东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 能源消耗强度大, 能源约束将更加凸显。按照国家的要求, 全省GDP能耗“十一五”期间每年平均必须下降3.43%, 即使今年能够实现下降3.5%的预期目标, 后两年GDP能耗必须每年下降3.8%以上, 任务十分繁重, 不容乐观。同时, 全省节能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 统计、监测、考核“三个体系”建设还不适应当前节能工作的需要, 能源统计数据缺乏, 监测预警滞后, 考核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节能投入及管理力量不足, 一些重要的节能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可以说, 全省节能任务相当艰巨, 必须下更大力气全力推进。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节能工作, 把节约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 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为广东进一步抓好节能工作指明了方向。广东将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把节能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加快制度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 遵循“五个结合”原则, 采用“三多”办法, 尽快建立起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资源节约工作机制。

“五个结合”原则是:一要把节能工作与实现科学发展结合起来, 更新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相协调;二要把节能工作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实现工业化与节能相协调;三要把节能工作与产业转移结合起来, 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东西两翼和北部等欠发达地区在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中, 严把项目的节能环保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引进高能耗产业, 实现产业转移与节能相协调;四要把节能工作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加大节能先进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自主创新与节能相协调;五要把节能工作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把握国际能源资源形势, 加强能源资源对外合作, 积极学习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节能新机制、新模式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实现对外开放与节能相协调。

“三多”方法是:一是多引导, 充分发挥节能中长期规划的引导作用, 及时发布能源资源利用状况,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积极传播节能技术、经验以及新机制、新模式等节能信息, 加强对节能工作的引导;二是多利用市场手段, 培育发展一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 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开展能源审计以及节能审核、认证、咨询、诊断、设计、改造、融资、运行管理等服务, 同时, 适时调整能源价格, 充分发挥价格杆杠的调节作用;三是多用法制手段, 完善节能法规、标准、定额, 加强节能执法能力建设,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推动节能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我们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抓两头”:一头抓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对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重化工业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传媒、信息等市场潜力大、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 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按生态产业链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改造,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排放。抓好产业转移园区建设, 严格控制引进高耗能项目, 提高项目的节能准入门槛, 避免出现能源消耗的简单地区转移。另一头抓压缩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产业。加强政府的调控和引导, 建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 积极推动钢铁、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上大压小”,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 确保“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000万吨, 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200万吨, 淘汰小火电机组966万千瓦的目标。

我们将完善节能“三个体系”建设, 夯实节能工作的基础。修改完善节能考核指标体系, 以节能目标完成累计情况为主考核各地节能工作进展情况, 继续完善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考核,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并对节能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对未完成节能任务的地区和企业落实节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省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季报制度, 加强对千家企业节能情况的分析, 及时掌握和分析各地和重点企业能耗变动趋势。

我们将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加大节能投资促进节能工作。按照早启动、早下达的原则, 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投资, 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依托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做法, 充分发挥省市两级的积极性, 共同支持先进制造业以及重点耗能行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研究和掌握节能关键技术, 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电机系统、能源系统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项目, 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我们将加快完善节能法规标准, 利用经济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工作。争取2009年出台新修订的省节能条例, 尽快出台节能监察管理办法, 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尽快出台钢铁、石化、建材、电力等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适时推进其他重点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制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实施百家企业节能监察行动, 实行省、市节能监察机构联动, 对100家以上企业开展节能执法监督检查, 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节能任务未完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企业进行重点监察, 对浪费能源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我们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 以企业为主体促进节能工作。采取有力措施, 督促新纳入监管的省千家企业尽快完成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 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推动各地对新的省千家企业下达节能目标, 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 切实纳入当地节能部门的管理。推动省千家企业健全能源管理制度, 配备能源管理负责人, 夯实节能统计、计量等基础, 开展能效先进水平对标活动, 确保完成下达的节能目标。

我们将加强节能统筹协调, 形成全省上下齐抓节能的合力。推动交通、建筑、政府、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系统节能。建立定期节能形势分析制度, 及时发现节能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完善各市节能工作协调机制, 增加投入, 加强节能管理力量, 形成全省上下齐抓共管的节能工作新局面。同时, 我们还将加强节能宣传培训, 积极发动全社会共同来关心节能、支持节能、实践节能, 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开展节能的对外交流合作。我们代表广东省与瑞士ABB公司签订了《节能降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探讨节能合作途径, 目前这两个公司在广东的节能合作项目已经顺利实施;我们代表广东省与英国辛迪克公司签订了《节能减排合作备忘录》, 欢迎该公司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CDM) 促进广东节能减排工作;与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签署以节能培训为主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计划从明年开始, 三年内共组织三期培训班赴美国进行节能培训;与香港特区政府启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 香港特区政府拨款港币9306万元, 协助及鼓励珠三角的港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在中日两国政府节能环保合作框架下, 我们与日本兵库县签订了循环型城市合作计划。广东节能对外合作的大门是敞开的, 全省广阔的节能市场以及蕴藏的巨大节能商机是开放的, 我们愿意与国外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跨国公司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开展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节能交流与合作。今天, 我们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联合在广州举办节能环保合作论坛, 希望以此为契机, 与日本有关方面在开展政策对话、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示范项目、构建企业技术转让体系、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 进一步加强政府、研究单位和企业之间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 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午的论坛结束后, 下午随即召开了节能、环保两个小组的分组讨论会, 来自中日双方的节能、环保企业分别参加了两个小组的交流, 起到了很好的深化认识、凝聚共识的作用。此外, 来自日本的25家企业还在讨论会同期进行了现场展示。

据悉, 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 广东能源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 单位GDP能耗仍然偏高, 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根据国家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 广东单位GDP能耗必须从2005年的0.79吨标准煤/万元, 下降到2010年的0.66吨标准煤。下一步, 广东将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把节能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加快制度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 遵循“五个结合”原则, 采用“三多”办法, 尽快建立起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资源节约工作机制。

出席论坛的有日本在华南地区机构、日本研究机构、日本节能环保企业、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市经贸、环保部门、省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节能环保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

资料链接

广东节能减排取得的主要成效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列入约束性考核指标, 要求广东“十一五”期间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5%。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参与, 密切配合, 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保工程, 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治污减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按照国家核查结果, 截至今年6月底, 全省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5.68万吨, 比2005年下降5.4%, 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35.7%;二氧化硫累计减排11.79万吨, 比2005年下降9.1%, 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60.8%, 为广东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广东坚持以污染减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严格环保准入, 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 大力扶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高增长行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固定资产高投入、经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四高一低”粗放型增长方式正在向高增长、高效益、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二高三低”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2007年, 工业高级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2万亿元, 同比增长20%;服务业增长加快, 实现增加值11636.83亿元, 增长13%, 服务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37.6%, 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6个百分点。

二是有效改善了全省环境质量。

广东将污染减排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通过污染减排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根据2007年全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 广东大江大河水质总体保持良好, 局部地区有所改善。全省江河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较2006年有明显的提高, 由53.4%提高到61.3%;全省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 0 0 6年分别下降10%、6.9%和1.6%, 所有城市均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酸雨频率较去年下降了8.1百分点, 酸雨污染趋于减缓。

三是推动了重点区域、流域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

广东坚持把污染减排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相结合, 以污染减排为手段促进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自实施污染减排以来, 广东先后对清远市清城区、茂名市茂南区、四会市独水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和流域实行区域限批, 暂停耗水量大、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通过实施区域限批, 加强了对大燕河流域内161排污企业的整治和监管力度, 对乐排河沿岸9家电镀企业实施了停业关闭;小东江经过限批, 流域水质COD下降约40%。2010年前, 四会独水河流域的11家电镀企业要全部搬迁进入园区, 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的要限期关闭, 污染严重的印染、制革企业要搬出独水河流域。2007年6月,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 (环发[2007]54号) 的要求, 广东对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工业区等十个重点区域环境问题和韶关钢铁厂等十二家企业环境整治进行挂牌督办。各区域、各企业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了有效整治, 切实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是增强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广东围绕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的要求, 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省级财政重点加大了对广州、深圳、韶关、汕头、茂名等五个区域中心站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 2007年补助527万元用于区域站建设, 还投入136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各县 (市) 购置环境监测车辆。加快了国控重点源在线监控建设步伐, 目前, 全省已有146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 计划于年底前完成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 篇3

昆明市市长张祖林说,当前昆明市正立足发展实际,全力抓住“桥头堡”机遇,致力于建设大都市、培育大产业、构建大通道、汇聚大物流、提速大开放、改善大民生、营造大环境,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2010年昆明与东盟实现进出口总额22.4亿美元,同比增长32.2%。今年1-5月,贸易额达12.2亿美元,同比增长61.6%,产业合作日益多元,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表示,“近两年许多行业商会纷纷反映,不同行业在开放市场后打造产业链方面有不少具体情况,同时也感到双方行业商会对对方行业情况了解不多”。所以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开展行业对接与合作已十分有必要。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行业合作将有利于双方行业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对接与合作,有利于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许宁宁强调,目前,昆明正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城市,正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同东盟合作的通道枢纽、合作平台、贸易基地和交流窗口。本次会议在昆明举办,有利于昆明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提升昆明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影响力,促进云南及昆明的产业发展。

会议由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与昆明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商务部、中国贸促会、东盟秘书处是会议支持单位。东盟秘书处市场一体化司司长苏巴什、越南驻华大使馆公使阮荣光、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程瑞声、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施志光、老挝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坎班、中国贸促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俐、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处长毛天羽等东盟国家参会嘉宾,国家、省、市相关领导及各行业协会、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 篇4

法人代表、理事的任职文件

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由强家仪为法定代表人兼理事长,强家礼、雒仲夏、杨连旺为理事,由白平元执行监事。

签名:

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会 议 纪 要

时 间:2016年6月24日

地 点: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东村社245号 参加人员:强家礼、雒仲夏、杨连旺 白平元 主 持 人:强家仪 记 录 人:雒仲夏 会议内容:

一、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地点、业务范围。

三、制定通过章程。

四、选举成立: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问题。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2、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增加社员实现共同致富,由张迪辉发起,召开成立大会,本社定名称为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址设在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东村社245号

3、。业务范围主要是:种植、销售及药材技术咨询服务。

3、选举成立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会人员举手一致通过组织机构组成人员:

理 事 长:强家仪

理 事:强家礼、雒仲夏、杨连旺 执行监事:白平元

4、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问题。最后,散会。签名:

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章 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文化程度,增加社员收入,实现共同致富,由强家仪、强家礼、雒仲夏、杨连旺 白平元等五人发起,召开成立大会,本社定名为靖远县福源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二条:本社是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业务范围是:种植、制作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维护社员的合法利益,增加社员的经济收入。在本社内部不以盈利为目的,是非盈利的经济组织。

第三条:本社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盈余返还、社员享受平等权利,本社全部财产归全体社员所有、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第四条:本社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接受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督,依法经营。

第五条:本社自2016年6月24日成立,办公地址:靖远县平堡乡平堡村东村社245号

第二章 社员

第六条:本社社员分为个人社员和团体社员,凡从事与生产经营的农民和相关事业的个人,年满十八周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者,遵守本章程者,可以申请作为本社个人社员;从事相关事业的组织可以申请作为本社团体社员。由本人提出书面入社,并经理事会审查批准,即为本社社员。从事相关事业的非农民身份社员不得超过社员总数的百分之十。

第七条:社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社员大会,并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享有本社提供的各经济的技术服务,利用社内设施的权利;

(三)享有社内购买物资和销售产品的权利;

(四)享有本社共同成果的受益和分配权;

(五)有权对本社的工作提出质询、批评和建议,进行监督;

(六)有权建议召开社员(代表)大会;

(七)享有参加本社股金分红和按产品交易返还利润的权利;

(八)有权拒绝不合法的负担;

(九)有退社自由权。第八条:社员应承担以下义务

(一)遵守本社章程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决定;

(二)按照章程规定向本主出资;

(三)维护本社利益,保护本主的共有财产,爱护本社的设施,按本章程规定与本社进行交易;

(四)按照章程规定承担亏损;

(五)接受本社技术指导,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从事生产,履行签订的合同中的各项协议,发扬互相协作精神,共同发展本社生产;

(六)不从事与本社相竞争与本主利益相对的活动; 第九条:社员退社须在年终决算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理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退社。退社时,其出资额于年终决算后两个月内退还。如本社经营亏损,应扣除其承担的亏损金额;如经营盈余,则分给其应得的红利,退社不退会费,不得分配本社共有财产。

第十条:社员死亡,其法定继承人可以在6个月内提出继承申请;经理事会审查批准和获得继承社员资格,继承出资。法定继承人不愿意入社的,按照第九条的规定可以申请退社。

第十一条:社员出资额可能转让给本社社员,不得转让给非法社员。

第十二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经教育无效者,经理事会决议予以取消其社员资格。

(一)不遵守本社章程、内部管理制度,不执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不履行义务;

(二)给本社正当权益带来严重危害的;

(三)从事与社利益相违背活动的;

(四)连续二年不交纳会费的;

(五)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惩处的。

取消社员资格,必须有三分之二的理事出席,并有出席理事半数以上的票数才能通过,方能生效。

取消社员资格,须结清所有债务,退还其所出资额,不分给应得红利。

第三章 管理机构

第十三条:本社设立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社员大会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社员组成。召开社员大会有困难时,可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履行社员大会职权,社员代表由社员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数不应少于成员人数的五分之四。代表会期五年,可连选连任。

第十四条:社员(代表)大会职权如下:

(一)通过和修改本社章程,决定有关本社的解散、合并、联合等重大问题;

(二)选举批准本社理事会、监事的工作计划和报告,以及财务计划和报告;

(三)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四)审查批准本社生产经营项目,业务发展规划及规章制度;

(五)决定本社各业务部门的设立或撤销,以及重要合同的签订等问题;

(六)讨论决定社员认缴的亏损的出资金额,批准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

(七)讨论并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社员大会每年召开1-2次,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召开临时社员大会。

(一)理事会认为必要时;

(二)执行监事提议;

(三)百分之三十以上社员提议。

第十六条:社员大会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社员出席方可召开。本社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社员因故不能到会,可书面委托其他社员代理,一个社员最多只能代理两名社员。成员大会选举作出决议须有出席会议半数以上的社员同意,作出修改章程或分立、合并、解散的决议应当由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十七条: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前,理事会须提前五天向社员通报会议内容,否则社员有权拒绝参加。

第十八条:理事会是本社的执行机构,理事会由社员大会选派产生,本社选举理事长一名,由强家仪同志担任,理事五人由强家仪、强家礼、杨连旺、雒仲夏、白平元担任,理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理事长强家仪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九条:理事会的职权如下:

(一)组织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

(二)制定本社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生产经营计划等,提请社员大会通过,并组织实施本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对外代表本社签订协议、合同和契约;

(四)决定出用或解雇经理和财务人员;

(五)管理本社的财务与财产;

(六)履行社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责。第二十条:理事会应严格遵守各种报告制度,定期向社员大会提出有关业务、财务等工作报告。

第二十一条:理事会负责经营业务,保护本社一切财产,如因违法失职、徇私舞弊造成损失时,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情节严重者,须负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本社实行充分协商一致原则,对生产经营计划、人事和财务管理等重大事项由理事会集体讨论,并经三分之二以上理事会成员同意方可形成决定。理事会由理事长主持,整理个人对某项决议有不同意见时,须将其意见记入会议记录,理事会可邀请监事、社员代表列席,列席者无表决权。

第二十三条:本社不设监事会,设执行监事一名,由白平元同志担任。监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第二十四条:执行监事职责如下:

(一)监督理事会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和章程的情况;

(二)监督检查本社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情况;

(三)监督理事会和本社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四)向主员大会提出监察工作报告;

(五)列席理事会议,向理事会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如发现理事会有违法或徇私舞弊行为,可要求理事会召开临时社员大会,并报告农业主管部门指导解决。

(七)履行社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五条:执行监事负责定期对本社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成员大会报告,成员大会也可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财务进行审计。

第四章 服务职能

第二十六条:本社根据经营发展及社员的需要,以入股社员为主要对象,开展以下服务:

1、种植技术部:负责种植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负责所种植、场地的管理、疾病的预防治疗。

2、种植基地部:根据科学配方,种植不同种类、规格的中药材,保证市场的需求。

3、种植销售部:主要负责了解和通报种植药材不同季节的市场价格,及时向社员反馈市场价格信息,及时组织车辆调动,保证药材销售渠道畅通。

4、财务部:依据国家《会计法》管好财务,坚持日清月结。第二十七条:提高本社种植,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开拓新的品牌。

第二十八条:承担国家、集体或个人委托的药材实验,产品调动有关业务。

第二十九条: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本社可以与其他国有、集体、个体、外资等经济实体进行横向经济合作所获收益按本社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

第三十条:接受与本社专业有关的单位委托,办理代购代销业务。

第三十一条:对外签订合同。开展与企业、科研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合作。

第三十二条:办理本社成员的文化、福利事业,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第五章 财务

第三十三条:本社自有资金来源包括以下几项:

(一)社员会费;

(二)社员出资;

(三)本社每人结余中提留的公积金、公益金、教育基金、风险基金等;

(四)兴办经济实体的利润收入;

(五)接受捐赠款;

(六)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贫资金;

第三十四条:本社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费用开支范围严格控制执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主要包括:

(一)本社日常办公费;

(二)发展本社生产经营事业所发生的经营性支出;

(三)科研、咨询、培训、推动和宣传教育等支出;

(四)对特别困难社员的补助;

(五)职工工资和福利事业支出;

(六)本社和职工的物质奖励;

(七)社员和职工的物质奖励;

(八)其他符合财务制度的支出。

第三十五条:本社会费定为每个社员每年100元。会费出资有困难的经社员大会同意,可以免交会费。

第三十六条:本社初资筹集的出资总额为100万元。本社社员的出资采用记名方式登记,由本社出据出资证明,作为分红的依据。

第三十七条:本社接纳外部无偿次助,均按接收时的现值入账,人为本社共、有财产。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本社可以按决定的数额和方式参加社会公益捐赠。任何单位们与个人无权平调、挪用本社的资产。

第三十八条:本社按日历对技术经济服务活动实行会计核算。理事会在每月(或第一季度)初将上月(或上一季度)财务收支情况向社员公布一次,并及时解答社员提出的问题。理事会须于每年1月31日前和社员(代表)大会提供上年经执行监事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报表等。同时,提出下半的财务支出预算,交社员(代表)大会讨论,经理事会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九条:扣除当年服务成本后,年终结余按下列项目分配和使用。

各项具体项目和提取经例以及分配数额,经理事会提出方案,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如下:

(一)公积金,按税后利润12%经例提取,用于扩大服务能力或弥补亏损。

(二)公益金,按税后利润8%比例提取,用于社员培训;

(三)教育基金,按税后利润4%比例提取,用于社员培训;

(四)风险基金,按税后利润10%比例提取,用于社员生产、营销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补贴;

(五)本社的红利分配按税后利润的28%提取;

(六)利润返还,按社员对合作社的贡献量,包括交易量和利用本社设施量多少等向社员返还利润,其比例按30%提取。

第四十条:本社聘用职工计划及其工资标准,需经社员(代表)大会批准。所会工资对模范社员和职工的物质奖励计入服务成本。第四十一条:本社如有亏损,以公积金、红利,成员出资额依次弥补亏损。

第四十二条:本社财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会计和出纳不得相互兼任,理事、监事及其他近亲不得担任本社的财会人员。

第四十三条:本社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经社员大会决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解散。

(一)人数少于5人,予以解散;

(二)因合并分立需要解散;

(三)严重经营亏损不能继续经营,成员大会决定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撤销。

第四十四条:本社解散时,应由社员(代表)大会选出5人的清查小组,于十月内通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对本社的资产和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并制定清偿方案报社员(代表)大会批准。本社共有资产按下列顺序清偿:①雇佣人员工资;②应缴税款;③外部债务;④按社员出资比例返还出资和欠社员的债务。

第四十五条:本社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

第四十六条: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不得作为可分配资产分配给成员,处置办法按国务院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发展合作与联合。本社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可以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联合或行业协会、联合会、行业与各成员社是协作关系,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维护成员和行业的利益。

第四十八条:本章程未尽事宜,由理事会负责修订,或制定其他管理制度,经社员大会讨论修改,三分之二以上社员通过生效。

第四十九条:本章程成立大会表决通过后生效,报主管部门备案。本章程由理事会负责解释。

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大会纪要 篇5

大会纪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本专业合作社设立大会作出如下决议:

1、经全体社员同意成立“长顺县绿化常青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

2、会议决定本社经营地址设在: ;

3、会议决定由:***社员出资***万元,占比例**%;

4、选举 为本社理事长;

5、选举、、、、为本社理事;

6、选举、、、、为本社监事;

7、以上内容通过本社章程。

设立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长顺县绿化常青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

任 命 书

根据本社设立大会决议,任命 为本社理事长。任命 为本社理事。

设立人签名(盖章):

年 月日

长顺县绿化常青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会公告

经全社社员会议后决定:成立“长顺县绿化常青造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营地址: ;会议中选举 为本社理事长;任命 为本社理事。特此公告!

专业合作社设立大会纪要参考范本 篇6

时 间:2010年10月30日 地 点:永城市陈集镇西街 主持人: 陈道亮

参加人员:陈集镇主抓农业副镇长 李伟 ;村支部书记 张永超 ;村干部 陈体友 ;合作社成员: 陈道亮、陈道峰、陈体冬、陈体科、周兴俭。

大会主要议题:

1、设立永城市新希望种植专业合作社;

2、初步制定本合作社章程;

3、选举产生该合作社的理事会、理事长;执行监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由 陈道亮、陈道峰、陈体冬、陈体科、周兴俭 等 5名 成员发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社于 2010 年 10 月 30 日召开设立大会,所作出决议经全体发起人表决一致通过。决议事项如下:

1、同意设立 永城市新希望种植 专业合作社。

2、同意通过本专业合作社章程(由全体设立人签名或盖章)。

3、同意本专业合作社住所为: 永城市陈集镇西街。

4、同意本合作社业务范围为: 谷物、蔬菜、药材、烟叶的种植与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运输、贮藏;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

会议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篇7

(一) 人才知识结构的多样化需求

会议活动的举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会议的有效和成功举办,需要大量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法律、心理学、建筑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人才,此外,对于设有会议附设展览或参观考察的会议、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等不同具体情况,还需要增加国际贸易、物流学、语言学、各国政治文化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

(二) 人才技能水平的层次化需求

会议业人才需求呈现层次化。从等级上看,会议业既需要财务管理、法律、经营管理、计算机、语言等专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大量掌握商务礼仪和服务技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中低层次人才;从工作形式来看,会议活动既需要掌握经营管理和项目策划、全程参与和掌握会议进程的核心人才,也需要为会议的不同活动内容提供产品、服务和咨询的辅助性人才和支持性人才。现阶段我国会议业在中低层次、辅助和支持性人才需求尚能满足,而对于高层次、复合型核心会议人才的需求相对迫切。

(三) 各类专业人才的阶段化需求

会议的举办是项目管理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前期的营销策划、中期的组织管理和后期的控制执行等不同阶段的工作推进,而其最终结果则表现为由一系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化活动构成的会议日程或行程的完成和实施。在不同的阶段,又分别表现为对劳务、信息、知识、技能等不同要素的选择性侧重。通常,在会议举办的前期,对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于会议项目的策划和营销能力;在会议筹办的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在会议举办的后期,对人才的要求则主要集中于对计划的执行能力和对现场各岗位和工作的控制能力。会议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决定了会议教育必须将会议理论与办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开展来实现。

二、会议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一) 校企合作的层次低、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会议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以会议现场劳动密集型服务工作的顶岗实习为主。由于会议活动的特点,使得提供服务的企业在会议期间产生大量内容简单、技能要求不高的临时岗位,工作人员仅需要短期培训甚至不需培训即可上岗,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只需在会前临时补充人手。加之企业基于保护内部机密的考虑,也通常不愿让学校方面介入其核心业务。这种局限于普通技能岗位的合作形式,让校企双方在相互的认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片面性。一方面,企业似乎只是满足了临时用工需求,而无法感受到学校在会议管理理论方面的优势,甚至片面地认为校企合作唯一的益处就是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被动地配合企业,而与理论教学的进度脱节,学生对于行业的认识只停留在最表象的层面,容易产生满足感或者消极情绪,影响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二) 校企合作随机性强、缺乏互动

以简单劳动为主要形式的会议教育校企合作,合作的达成相对容易,不需要校企双方投入过多的成本来进行相互的考察、协商和工作培训,往往由企业出于短期工作的需要主动提出,学校方面出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考虑而被动接受,校企双方没有长期、稳固、持续的联系,校企双方呈现为随机性、临时性的劳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形式简单、初级,成本低廉、易于管理,但学校和企业缺乏更深层次的互动,效果也是流于表象。校企双方在合作前不了解彼此的制度、文化和诉求,在合作后没有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反馈审视自身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因而在校企合作之中,无法在合作中真正发挥和相互借鉴彼此的核心优势。

(三) 校企合作缺乏持续动力和实效机制

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考虑,难以协调一致。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工作进度和教学进度之间、管理权利与工作责任的关系之间、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方面,校企双方都难免存在着分歧甚至对立,如果不能协调一致,则校企合作就没有长期持续的动力。

国内会议教育的校企合作多为松散合作状态。校企双方通常只是签署简单意向,而没有建立权责关系明确的校企合作机制,没有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及实施计划,合作过程中缺乏充分的协调机制,加之外部环境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校企合作关系比较脆弱,缺乏实效。

会议教育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和提升,而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面。合作的基础应当建立在充分的沟通、深入的认识和高度的一致基础之上。有效的校企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探索。

三、会议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初探

(一) 细分人才需求层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学校是人才的供给方,需求和供给应当基于共同的细分市场。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业务对于人才需求会有所侧重,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资源对于人才培养会有所定位。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要求企业和学校都应当有选择性地寻找相匹配的合作对象,并在相互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找到供需的结合点和合作的切入点。与临时性的合作关系相比,相互认识和了解的过程,需要校企双方都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着眼于长期,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方面的匹配,是合作的重要基础。

(二) 互相尊重彼此利益,积极寻求共同利益

校企合作的稳固,必然是建立在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和实现的基础之上。作为性质不同的组织机构,企业与学校的经营理念、目标定位、文化制度、管理方式等都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校企双方应当尊重彼此的差异,尊重彼此的不同利益,求同存异,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

校企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需要相对较长的时期,通过双方在反复的、不同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中,经过相互磨合、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 建立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双方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合作中得到的利益是短暂而局限的。企业虽然节约了成本,但是却无法全面掌握一线工作的过程、准确发现细节性的问题,从而也失去了来自于学校方面的中肯而客观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学校尽管得到了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却往往因为工作进度与教学进度不匹配,事前毫无准备、事后无从反馈,从而错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的最佳时机,也无法获得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实践项目作为验证改进措施的平台和机会。

基于长期合作关系的校企双方,可以将学校的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在现场顶岗实习之后,通过学生对于一线工作的描述、反馈,由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主管和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延伸到会议活动的核心工作层面,对于会议的流程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从而在之后的工作中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这一过程对于学校师生和企业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对于校企的培养目标和经营目标都具有良好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除了会议现场的顶岗实习,会议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更高层次、更多形式的合作,如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新项目开发与合作,校企互派挂职、授课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发挥校企双方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工作责任和经营风险,共享项目收益。

(四) 建立权、责、利分明的长效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基于资源互补、利益双赢而建立的战略联盟,需要通过严格的制度来划分彼此的分工合作关系、约束彼此的权利责任范围、保证双方的合理利益。企业和学校都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为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进行一定的妥协和变通,例如,学校根据企业的项目周期和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和进度,企业配合学校的授课内容提供必要的案例资料、实操设备、实践岗位等。

制度的建立是协调和指导校企合作长期稳固发展的基础。会议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首先需要明确企业和学校各自的需求,找到双方需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达成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平台和项目,并且通过由双方共同制定、认可、遵守的相关制度进行管理。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基于优势互补而建立的战略联盟,是培养理论实践兼备的现代会议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摘要:近年来, 中国会议经济与会议业的迅速发展, 催生了市场对于会议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 会议教育成为影响我国会议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实践证明, 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 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企业与高校应当积极寻求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会议,教育,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尹金金.德、美、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历史视角与特征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9) :86-89.

[2]芮正茂.高职财经类专业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 2011, (9) :128-131.

[3]薛燕.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3) :90-92.

专业合作社会议纪要 篇8

据了解,国家会议中心与国航将联合向国际会议和展览主办方、中介机构、国际媒体及全球市场进行推广和宣传,积极开展国际会展项目合作,为北京申办国际会议和展览项目提供大力协助和相互支持。国家会议中心将充分利用连接中国和世界桥头堡的独特地位,将向拟在北京而不只是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符合要求的国际会议和展览项目主办方积极推广国航的“大型会议超值奖励计划”、“会议超值奖励计划”及“国航会展优惠计划”。由国际主办机构和国航签订协议的国际会议和展览项目将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会者、参展商享受到国航提供的优惠机票。双方将联合协助国内协会、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申办国际会议和展览。在申办国际会展项目的过程中,对符合国航奖励计划要求的优质国际会议和展览项目,国航将为来国家会议中心进行场地考察的主办方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折扣机票。国家会议中心将协助国航向项目主办方和承办方争取该项目的官方合作航空公司地位并推广国航的奖励优惠计划。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将加入国航的“机票+酒店”系统,为客人提供价格优惠、质量优越的包价产品。

本次战略合作伙伴的建立,是全球范围内首次会议中心与航空公司单独签署的正式合作协议。这不仅对双方在开拓国际会议和展览市场方面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对推广北京作为国际会展目的地、建设世界城市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2011北京统计年鉴》,2010年北京总共举办会议256,771个,其中国际会议5,912个,接待国际与会者78万人次。同年举办展览1,196个,其中国际展览291个,国际展览观众达到165万人次。2010年北京会展总收入达到了172多亿元。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的排名显示,2010年北京排名全球第12位。会展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世界城市的积极力量。

活动现场,国航销售部总经理贾铁生表示,“国家会议中心是中国会展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的场馆设施和国际化的服务水准,某种程度上在国际会展界就代表着中国,在大型国际高端会议和精品展览的占有率方面遥遥领先”。贾铁生说,“我们很高兴能够与国家会议中心携起手来,通过国航及其星空联盟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为北京吸引到更多的国际会议和展览。”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对合作充满期待与信心,他说:“与国航的战略合作,不仅对国家会议中心开拓全球会议和展览市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更希望借助双方的品牌影响力和通力合作,向全球推广北京国际会展目的地形象,因此国家会议中心和国航的合作协议更多地着眼于有可能选择北京作为举办地的国际会展项目,而没有局限于只是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活动。”

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孙维佳副主任、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程玉华副主任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袁再青会长均出席了签约仪式并作贺词,高度评价了国航与国家会议中心强强联合,推动北京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会议中心和航空公司单独签署正式合作协议、携手合作开发国际会展的案例,国航与国家会议中心希望藉此向国际会议和展览的主办机构积极宣传推介北京成为世界知名的会展目的地,为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上一篇: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程序下一篇:高考满分青春励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