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精选10篇)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1

设情况调研报告

人民银行xx支行: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开展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和昆明中支《关于开展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行以行领导为首,认真组织落实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业务现状

1、账户开立和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情况 截止至20xx年x月x日,我行共开

立账户xxx户,销户xxx户,存量账户xxx户,其中个人账户xx户,单位账户xxxx户。

我行现有非现金支付工具为借记卡、支票、银行承兑汇票。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截止至20xx年xx月xx日,我行共开立借记卡xxxx张。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0x月x日,我行共使用现金支票xxx张,金额人民币xxx元整(¥xxxxx.00),转账支票xxx张,金额人民币xxxxx元整(¥xxx.00)。

截止至我行共开立银行承兑汇票xxxx张,金额人民币xxxxx元整(¥xxx.00)。

2、支付受理渠道建设情况 因我行开立时间较短,支付受理渠道多样化正在建设阶段,我行现有渠道为柜台受理、自助存取款机、对公网上银行。xxx银行已开始进行xxxx银行系统并轨测试,预计2017年底将实现系统并轨,届时我行支付受理渠道多样化将得到完善。

3、助农取款服务开办情况

因我行开业时间较短,营业网少,暂无其他服务点,但持我行借记卡在xx任意取款机上取款,每月前三笔免费。该项服务基本满足了客户日常需求,如有大额取款可到柜台办理。

4、新兴支付方式应用情况

我行现已开通对公网上银行业务,暂无手机银行,未开展二维码支付、短信支付业务。我行现与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特约商户可通过POS机实现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

5、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情况

2016年1月至5月,我行共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3次。2016年03月03日,综合知识宣传,包括人民币反假知识及我行业务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受益群众400余人。2016年03月15日,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600余份,收益群众600余人。

2016年05月06日,综合知识宣传,包括反洗钱知识、存款保险制度及我行业务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收益群众400余人。

6、贫困地区支付结算方面典型做法 现支付结算方面主要以现金支付结算为主,汇兑结算为辅的传统结算方式。

二、困难和问题

客户偏爱传统结算方式,对新兴结算方式持怀疑态度,在产品推广应用上有一定阻力。

三、措施和建议

因客户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对新产品不了解,抗拒使用新兴结算方式,我行将加大对周边群众及现有客户的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其对新产品认知度,大力推广新兴结算方式,真正做到服务客户、方便客户。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2

滇池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是昆明人口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布有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7个县区的40个乡(镇),2005年流域总人口332万人。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云南省的四分之一,占全市的83%。流域内主要有二十九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滇池,包括盘龙江、大观河、东大河、船房河、乌龙河等。滇池位于昆明城市扩大的下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人口不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增大,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三百多万人居住在滇池流域,每天用水量80万吨以上,一年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2亿立方的生活污水注入滇池,万顷农田施用的农药残留从广泛的面源最终汇入滇池,导致九十年代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v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滇池污染是昆明近几十年发展中的最大损失,滇池污染损害了昆明的人居环境,滇池污染破坏了春城的美好形象,滇池污染降低了昆明的城市竞争力。治理好滇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

一、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原因之一:自然因素

1.滇池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已经进入衰老期,湖盆缩小、变浅,湖泊的自净能力已比较低。滇池周边又没有大江大河注入,属于半封闭性湖泊,湖水滞留期较长。加之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质状况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理想状况下,滇池水平均每四年才能置换一次。

2.滇池位于昆明城市的下游,盆地最低凹地带,除降雨补给水源外,其余补给水源均是城市生活污水经入湖河道注入滇池。近年来,虽对大观河、采莲河、盘龙江中上段等主要入湖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但因昆明现有的六座污水处理厂还不能完全将城市产生的所有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形成了滇池水基本无清洁水补给的现状。

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污染物产生量也随之加大,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导致九十年代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Ⅴ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

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五分之一。以色列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而我市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这个严重缺水的沙漠化国家,昆明市水资源相当匮乏。滇池水质的迅速恶化,使得滇池水已经散失了长期以来作为昆明饮用水水源的功能,目前,昆明市自来水中已经没有了滇池水的供给,特别是2007年3月25日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后,滇池水已经淡出了饮用水源的历史。

(二)原因之二:人为因素

1.由于滇池位于昆明城市最低凹的地带,现在居民用的清洁水越来越多,流入滇池的污水却越来越多。现在昆明市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生活污水约150-200升,产生垃圾约1-2公斤,是滇池的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中包含有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废弃食物,这些生活污水包括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并经过入湖河道流入滇池。据统计仅以粪便计算,每人每天排出的粪便中含氮18.6克、磷1.74克,可以将10吨水体污染为劣五类的水。

2.农村生活垃圾、农田废弃物乱丢乱放,已建成的垃圾收集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甚至还直接摆放在河道边,被雨水冲刷后经河道流入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负荷。同时,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其在入湖污染负荷分布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农业污染除少数示范性的生态村、生态乡以及有限的局部区域进行治理外,大面积的有效治理尚未开展,加之近年农村畜牧养殖业大量发展,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田地,化肥、农药中含有的氮、磷、钾等元素经地表径流、河道沟渠流入滇池,滇池沿岸部分农田每亩化肥每年的平均施用量高达2000公斤,流域内每年农药施用量已超过100吨。

3.少数单位和个人只图眼前利益,环保意识淡漠,置法律法规于不顾,没有建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偷排、乱排污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部分餐饮业不建或简单设置必要的排污处理设备,油污直排城市排水管网,给城市排水安全和滇池污染带来危害。

4.入湖河道沿岸违章建筑屡禁不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入湖河道两岸建有大量违反《滇池保护条例》的违章建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内,流入滇池;另一方面,有的居民为了个人的利益,又大量在河堤两岸新建房屋,加重了河道污染负荷。

(三)原因之三:管理因素

虽然政府和滇池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滇池管理和执法的力度,但滇池管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单位和市民还没有树立自觉保护滇池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在公共场合都不时有直接或间接污染滇池的行为发生,其中有些行为大都无法被人发现,无从接受监督管理。另外,个别群众和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有法不依,导致违反《滇池保护条例》、非法侵占水体,乱倒乱建现象屡禁不止,给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同时也增加了滇池治理工作的难度。

二、晋宁县作为滇池治理的主要区域,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民保护滇池的意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标语、传单、展板、宣传车等对流域内的6个乡镇、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了以我所能,保护母亲湖——滇池“百、千、万”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宣讲活动;与共青团晋宁县委联合在全县各乡(镇)、大中型企业干部职工、团员青年、中小学生中举办了“保护滇池一你我同参与”知识竞赛活动。一年多来共发放宣传资料、图册等23.05万份、宣传展板24块,标语198条,宣讲42场次

二是加大对滇池面山和控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及执法力度。我县加大对滇池面山和控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及执法力度,在滇池面山范围内,严格禁止取土、取沙、采石及新建陵园、墓葬等行为。同时,加强对滇池面山的巡查,在审批项目时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严格限制保护控制区内的取土、取沙、采石等项目实施的数量。按照规定对滇池流域内新上企业项目、建设项目等严格把关,凡是禁止性条款规定不能上的企业和项目,一律不批。

三是依法做好滇池流域建设项目的初步审查工作。在滇池流域建设项目初步审查中坚持实地踏勘、按程序严格审批,并做好上报工作,确保各项目依法审批、依法审查、依法实施。2007年一2008年8月,县滇管局共收到新上项目申请113件,其中出具批复36件,出具项目选址不属于滇池流域范围的证明20件,出具初步审意见报市滇管局审批57件,市滇管局已出具项目审查意见的57件[其中1件不同意项目选址,1件退件(不同意项目选址)],审批率达100%。

四是执行滇池流域“停批停建”工作。我县滇池流域范围内6个乡(镇)的农房一律停止审批,停止建盖。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县农房“停批停建”工作分别由滇池流域6个乡(镇)人民政府牵头,国土、建设等部门配合。2008年8月5日成立了“停批停建”督导小组,小组成员从法制办、目督办、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分成两个督导组,每周定期对各乡(镇)开展“停批停建”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并制订了《停止滇池流域审批建盖房屋工作督查方案》。

五是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五采区”关停工作情况。我县“五采区”关停涉及22家矿山企业,其中砖瓦厂15个、砂石料场7个。在编制关停实施方案时,按照采矿许可证的时限,将22个企业分为三期进行关停:一期(2008年1月31日)关停14家,包括砖厂9家,砂石料场5家;二期(2009年1月31日)关停4家,包括砖厂3家,砂石料场1家;三期(2010年1月31日)关停4家,包括砖厂3家,砂石料场1家。通过前期的不断努力,我县纳入一期关停的14家企业,县国土资源局已下发了关停通知书、注销了采矿许可证,现已关停5家砂石料场,2家红砖厂,尚有7家红砖厂由于承包关系、利益纠葛等多种原因,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生产情况。纳入二期关停的4家企业中,晋宁县古城镇采石场已停采,正在办理采矿权注销手续。

六是拆临拆违,恢复河堤。长期以来,主要河道河堤违章建筑及违章耕种等现象突出,屡禁不止,致使河堤变窄,严重影响到河道的正常行洪,为彻底整治河道,按两岸拆迁、开辟空间的要求进行河堤恢复。对占用入湖河道河堤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县水务局下发了13份整改、拆除通知,昆阳镇发出占用河堤违章建筑自行拆除的通告100份,共计拆除违法建筑666.86m2。拆除了普达下闸至兴旺入湖口河堤上看守房、水池、粪池等55处,涉及农户39户。建设局拆除了乡镇企业局东侧公厕和老干活动中心至客堂围墙;云华公司大门和天天乐超市东侧河岸一层简易房;云南磷化集团中心医院大门和石狮子、电杆厂大门和电杆厂大门北侧二层建筑和新河小区大门。

各乡(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协调,认真细致地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水务局、建设局、滇管局、国土局、乡镇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恢复河堤59.76km,恢复宽度5m,其中恢复河堤大河35公里,淤泥河11.7公里,柴河12.06公里,东大河1.0公里,投入资金533.5万元。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河道绿化和今后的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滇池流域区执法工作。1.加强对滇池水体保护界桩112棵的管护工作,定期(每月)进行巡查,辖区内滇池保护界桩完好率达100%。2.加强日常巡查,查处在滇池违法行为65件。2007年滇池水体违规建筑,围堰养殖,倾倒垃圾案4件,滇池面山采石、采砂、取土3件,向入湖河道堆放生产生活污水等29件,共36件。2008年1-8月向入湖河道排放生产、生活污水案件19件,河道及水体保护区乱建、乱堆、围堰养殖8件,乱挖河堤1件,私自采集有益滇池水体净化水生植物案1件,共计:29件,办结17件,责令限期整改12件。3.对违禁渔具进行专项取缔,组织清理违禁渔具行动共9次,对我县辖区滇池水域内非法设置的地笼、虾笼等违禁渔具进行了地毯式的取缔工作。组织人员3830人次、船只1496条次,共取缔笼子19376个、罾架126个、竹竿12万棵,草排22838个、收缴渔网6300张,打捞漂浮物及垃圾430吨,清除面积达46平方公里。4.加大滇池“封湖禁渔”期间的渔政管理力度,对鱼类繁殖的重点水域实施24小时监控,严厉打击利用鱼类繁殖期实施偷捕的行为,一年多来共计出动检查船艇387次,执法人次720人次,处罚偷捕人员609人次,收缴各类网具1098张,轮胎、筏子176架。由于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保证了滇池开湖捕捞办理许可证的数量。全县办理捕捞许可证2007年1099本,2008年1082本,占全市三分之二。5.加大整治乱埋乱葬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平毁活人墓2249冢,还滇池面山青山秀水,改善生态环境。

八是县城截污工程。1、为加快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晋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已于2007年10月经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立项。建设内容为:对老城区的3条污水管道进行改造,在新城区新增加3条污水管道,在晋宁污水处理厂内建一个尾水提升泵站。建设规模:排水配套管网按远期2020年一次规划设计,全长约19km,工程总投资3421万元。2、晋宁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改扩建工程,扩建二期1.5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待评审。深度处理系统已经开工建设紫外线消毒工程,目前,土建已完工,设备安装计划10月底完工,其他相应的配套管网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3、晋宁磷矿医院处排污口设置了截污管,将污水截至污水处理厂污水主干管;9月1日安装完成护城河下段、上段两个DN300的闸阀,现已在间接更换护城河水体。

九是禁养工作。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第28号公告关于在“一湖两江”保护区内禁止养殖的规定,协同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禁养工作。截止2008年9月26日,全县共清理整治畜禽423364头(只),其中肉鸡131282只(其中搬迁29430只)、蛋鸡104652只(其中搬迁2500只)、肉鸭17748只(其中搬迁1645只)、蛋鸭160883只(其中搬迁2220只)、鹅4040只(其中搬迁340只)、兔680只、商品猪2392头(其中搬迁450头)、种猪249头(其中搬迁210头)、奶山羊77只、肉羊1024只、马10匹、奶牛39头(其中搬迁12头)、肉牛288头(其中搬迁4头)。

十是绿化工作。2007年我县绿化造林任务5424亩,完成5500亩,完成率101.1%,其中:滇池面山造林任务2000亩,植被恢复异地造林3300亩,县政府样板林200亩,全民义务植树70万株。2008年我县绿化造林任务9780亩,完成13139.36亩,完成率134.3%,其中各项工程造林10514.6亩,五采区造林1556.19亩,乡级样板林1068.57亩;河道绿化62.51 km,植树12.67万株,全民义务植树103.3528万株。机耕路绿化完成10.61公里,占任务数10公里的106.1%,植树17760株;交通沿线绿化207.98公里,植树255850株。截至2008年9月,滇池入湖河道已绿化长度62.51 km,占河道总长87.37km的72%,植树12.67万株。绿化树种为滇杨、柳树、柏树、天竺葵、小叶榕、柏树、香樟及本地树种。其中:柴河全长14.11km,已绿化长度为11.54km;东大河全长17.13km,已绿化长度为12.68km;大河(含淤泥河)全长30.08km,已绿化长度为18.15km;中河(含护城河)全长5.11km,已绿化长度为1.08km;茨巷河全长4.38km,已绿化长度为3.5km;白渔河全长6.05km,已绿化长度为6.05km;古城河全长8.1 km,已绿化长度为7.1 km;南冲河晋宁地段全长2.41km,已绿化长度为2.41km。

三、存在问题、困难

(一)我县入湖河道较多,河道较长,且两旁村庄密集,人口较多,部分干部群众保护滇池意识不够,农村中乱堆乱放垃圾现象较为突出,入湖河道倾倒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现象依然存在,综合整治难度较大。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四退三还”工作,区域范围广、村庄稠、人口密、任务重,时间紧、矛盾大、财力薄,资金缺口巨大。

(三)滇池面源控制涉及面广,资金短缺,工作难于开展。

(四)由于环湖公路规划及湖滨湿地可行性调研报告的滞后,使我县“四退三还”工作开展指导性不强。

四、为治理滇池污染,我县下一步将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宣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以及公众宣传保护滇池,不断引导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滇池保护与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把滇池治理变成每个公民的责任和行动,主动参与到保护、治理“母亲湖”的行列中来。

(二)按照《昆明市“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工作行动计划》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水环境治理工作,做好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工作。

(三)落实“四退三还”工作,实现两年生态闭合。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入湖河道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入滇主要河道进行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使辖区入湖河道整洁、干净。

(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格按照《滇池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滇池水体、滇池面山、滇池保护界桩、滇池主要入湖河道巡查检查,及时查处违反《滇池保护条例》的违法违规行为。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3

【摘 要】广西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农村就业条件不优越、地方和高校宣传不到位、父母观念陈旧、个人就业定位不准等因素,很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国家、基层政府、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努力,让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

【关键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 反哺 农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11-04

要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资源的引进比物质资源的投入更加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急需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然而高校毕业生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对于回到农村就业更是望而却步。众多毕业生待业在家,农村基层求才若渴,于是就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透视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出现的障碍性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难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又有个人因素,既有经济上的困难,又有心理上的困扰,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又有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本研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描述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对反哺农村的看法及态度,展示当前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工作成绩和差距,为国家、农村、高校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个人认识到反哺农村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想方设法为他们反哺农村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他们积极投入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相关书籍,了解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状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本次调查提供方向。

(二)发放问卷

通过网络派发问卷与实地发放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使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涉及面更广,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通过问卷测量了解高校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反哺农村的主要原因。

(三)访谈实录

调研队伍深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枯隆村岑吞屯、岜乙屯、板饮屯,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厂圩村和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的忠良村,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示范村和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柳杨村与村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进行访谈,更直接地了解对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看法和态度,为鼓励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思路和可供借鉴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与操作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是指在农村地区出生、成长,具有农村户口,由于家庭贫困,在考入各类大学后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如办理过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获得过国家或地区学费减免、各类奖助学金、高校勤工助学岗位等的大学生。

(二)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等五所院校中的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所取样本绝大部分来自于广西各地市生源的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为90.75%。

三、研究结果分析

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难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农村、高校、家庭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特点及成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农村或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2.59%,而愿意去沿海开放地区和发达城市的比例高达77.41%。如图1所示。

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选择去沿海开放地区和发达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而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希望改变家庭命运、工资待遇丰厚和户籍、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制度更完善都是大学生选择离开农村的其他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

在众多的行业中,最不受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待见的要数民营企业了。而薪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较高的政府公务员、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则受到普遍青睐,成为大学生最理想的职业。如图3所示。

与沿海城市和发达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少、工作岗位不稳定、户籍、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完善、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更多从农村出来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返乡就业。如图4所示。

(二)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

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也不关注家乡经济发展以及就业需求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在“您对家乡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等情况了解吗?”问题上,34.99%的大学生认为“了解”,57.02%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还有7.99%的大学生表示“不关注”。如图5所示。

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普遍不关注。在问到“您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吗?”问题上,89.53%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不了解”或“不关注”。如图6所示。

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普遍认为家乡的政府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在问到“您家乡的政府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如何?”问题时,45.45%的学生认为“宣传不及时,不全面”,19.83%的学生对此并不关注。如图7所示。

高校在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展开的职业生涯规划较少。在问到“高校单独为农村贫困大学生组织过职业生涯规划吗?”问题上,50.69%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有”,36.0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如图8所示。

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的针对他们这部分群体的感恩教育较少。在问到“高校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开展过感恩教育吗?”问题上,60.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开展,而13.5%的大学生则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如图9所示。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到“高校开展过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吗?”问题时,60.88%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开展过,21.4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相信每个高校都应该开展过此类政策宣传,部分表示从来没有开展过类似宣传的大学生应该是对学校的宣传工作关注不够,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宣传的效果并不乐观。如图10所示。

(三)回乡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的意愿对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在问及“您的父母希望您毕业后回老家就业吗?”问题时,仅有14.05%的大学生表示父母不希望他们毕业返乡,但是有55.92%的大学生表示父母没有明确要求。如图11所示。

接下来的数据调查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父母的意愿对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在问到“父母是否从小教育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出人头地?”时,48.48%的大学生表示“时常是”,38.29%表示“偶尔是”。如图12所示。

在问到“父母的意愿会影响你的就业去向吗?”问题上,60.33%的大学生表示“有部分影响”,17.36%的大学生表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如图13所示。

在问及“您毕业后更愿意前往哪个地区就业”问题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有22.59%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农村或西部地区(如图1所示),且他们选择回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有“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和“有很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如图14所示。

四、原因与结论

(一)国家对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

从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意愿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发达城市,而不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比较发达往往意味着就业机会多,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解放,各项制度比较规范,职业发展潜力大。”在农村大学生看来,农村发展现状的就业吸引力仍然不足,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政策倾斜和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国家只有营造更加适合大学生在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二)农村政府与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缺乏联动

国家虽然对农村有详实的政策支持,广西新农村建设也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也做了大量的宣传,但大学生对此仍知之甚少。这也反映了农村基层对这些政策的宣传还不全面。农村基层往往以大学生常年在校无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由,将国家政策宣传的工作完全推给高校。农村基层如果能与大学生家庭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全面地向大学生家庭宣传中央农村政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便能有效转变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进而有助于解放众多大学生及其父母的择业思想。

(三)高校对中央农村政策和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大学生常年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对于各项政策关注程度不够、了解不到位等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校对政策宣传不全面、不深入,对农村籍受资助大学生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目前高校的教育定位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但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和日常教育中都带有明显的城市特征,还是在为城市的人才培养服务,对非农专业的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校的普遍做法往往只在固定的时间段,如仅在每年的资助活动月对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诚信、感恩等教育,只是在每年的毕业季例行公事般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宣传教育工作缺乏系统化、常态化。对于农村政策和建设等问题,如果没有高校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少会自发主动地去了解、关注。

(四)家长的观念对子女的就业去向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尤其在农村这样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一个农村大学生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期望。在农村基层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对于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问题上,父母嘴上往往都会说随子女的意愿,但是内心上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回到农村,总是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光耀门楣,不少父母甚至认为上了大学还回到农村是件很丢脸的事。如果农村籍贫困家庭能够理解和支持子女大学毕业后返乡就业,那么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建立返乡就业的信心。

(五)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择业期望值偏高

不少农村籍贫困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大城市,薪水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和待遇、福利、社会地位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这些行业每年的职位供给十分有限,竞争必然激烈,往往是一家欢乐九家愁,而大多数贫困生即使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失利,也很少有主动回到农村、服务家乡、奉献基层的心理,他们总感觉如果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而回乡就业就有失颜面。”面对目前社会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低于求职人员的巨大缺口,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谁能更早转变,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尽管大部分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毕业后希望离开农村,但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以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新农村建设已见成效的农村家庭和大学生普遍表示毕业后愿意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两成的大学生对反哺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肯定的态度(见图1)。他们亲身感受到家乡巨大的变化,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也比较了解,愿意回到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家园。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通过中央、基层政府、高校、家庭多措并举,大学生自身调整就业观念,就能够引导更多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邵雅利.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以福建为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4)

[3]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上)[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高校农村籍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反哺农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4ZZ006)

【作者简介】赖远妮(1982—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孙宝会(1983—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贫困情况报告 篇4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是20xx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我院高度重视,制定了《医院20xx年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医院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项目技术小组。加强了组织管理、监督、技术指导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负责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使项目工作有效、有序的开展,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项目任务。

二、加强宣传,精准识别

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医院除了利用电视等对“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进行宣传、介绍,同时对于来院手术的白内障患者精准识别,必须有相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残疾证、低保证或下岗证等贫困证明,并将相关证明复印存档,做到了补助对象精准识别。

三、依法采购,专款专用

晶体采购合法合规,对于高值耗材人工晶体,医院在“医用耗材集中挂网阳光采购系统”中,依法采购“UV860折叠式人工晶体”。经费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在完成总体目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后,所余项目资金继续执行免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截止目前已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86例,比计划超额完成26例,做到了项目手术患者费用全免。

四、手术保质保量,及时网络直报

对贫困患者疑是白内障的,医院进行了免费的筛查体检,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收住院手术治疗。医生详细检查每一位患者,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提问,手术前后由专人接送,术后连续3天进行复查。严格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进行诊治,目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均保质保量,无一例并发症。同时,将贫困患者手术信息逐例录入“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及时规范进行系统直报,并在手术经费来源中注明本项目名称,作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计的依据。同时按规定填报信息,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贫困人口务工情况分析报告 篇5

一、2020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9年务工总体情况:2019年底我乡共有建档立卡770户3086人,在外务工人员1230人(其中省外务工318人,区外省内240人,区内务工672人),占建档立卡总人数的39.86%。

2020年务工总体情况:截止2020年6月底,我乡已外出务工人员1099人。

二、2019年务工但2020年没有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分析

(一)2019年务工但2020年务工人员为零的贫困户情况分析

1.未外出务工涉及64户81人,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第三产业37人,11人因个人因伤、因残、因病等原因无法务工,18人因服役户籍迁出、死亡等原因未务工,9人未找到合适工作。

2.未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分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第三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是经营性收入。

3.未外出家庭收入与2019年比较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2020年预计收入40户高于去年收入,20户与去年持平,4户低于去年收入。

(二)2019年务工但2020年务工人员减少的贫困户情况分析

1.未外出务工涉及75户95人,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第三产业20人,25人因个人因伤、因残、因病等原因无法务工,30人因服役户籍迁出、死亡等原因未务工,20人未找到合适工作。

2.未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分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第三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是经营性收入。

3.未外出家庭收入与2019年比较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2020年预计收入55户高于去年收入,43户与去年持平,2户低于去年收入。

三、2019年务工且2020年已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分析

1.已外出务工总体情况:截止2020年6月底,我乡已外出务工人员1099人。其中2019年务工且2020年已外出务工人员涉及840人。

2.已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与2019年比较情况:2020年预计收入261户高于去年收入,298户与去年持平,2户低于去年收入。

3.已外出务工人员稳定性情况:在1099人已外出务工人员中,1080人稳定务工,19人返乡回流(12人已经再务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6

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摸底调查情况的分析报告

县扶贫办、统计局:

为了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我县2011年扶贫工作的最新决策,12月17日,我县召开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前期摸底工作会议。会后,我镇高度重视,迅速动员,组成精干力量,进行摸底排查,圆满完成摸底任务,现将基本情况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高度重视,统一思想。12月19日上午,XX镇召开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前期摸底工作专题会议,镇长XXX同志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相关指示精神,要求与会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此次贫困人口摸底工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摸查范围广的诸多不利因素,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切实把摸底工作做实、做足、做细,认真统计,据实统计,按时按质完成摸底任务。

2、组织得力,方法科学。我镇成立了以分管负责人XXX副镇长为组长,抽调统计、扶贫、农办及各村报账员为组员的摸底调查工作组。调查范围为全镇范围内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全部农村居民户和享受农村低保政策的全部农户。调查组人员深入到各行政村村民小组,由报账员按人均纯收入由低到高逐户排查,将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户逐户登记,逐级汇总上报。为确保数据质量,我镇采取

了多项有效措施:一是制定统一调查方案,二是进行填报培训,三是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四是强化数据核实。

3、摸底数据,真实可靠。摸底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12月中旬,XXX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辖区内总户数7467户,总人口数27122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家庭和享受农村低保政策的农户总户数为1724户,贫困总人口数为5097人。其中,贫困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3.09%,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8.79%。贫困人口呈现街道贫困人口比重明显低于行政村贫困人口的特点,以全镇人口最多的XXX社居委和人口最少的XXX行政村为例,XXX社居委总户数1992户,总人口数6946人,贫困户数245户,贫困人口数901人,贫困率为12.97%。XXX行政村总户数410户,总人口数1567人,贫困户数159户,贫困人口数386人,贫困率为24.63%。XXX社居委的贫困率比XXX行政村的贫困率低11.66个百分点。

二、致贫原因分析

根据对填报数据中八项主要致贫原因:①水灾;②旱灾;③劳动力素质低;④综营无方或失误亏损;⑤重大病人或残疾人;⑥供养负担重;⑦土地特别少(人均0.5亩以下);⑧其他,出现的频率初步分析得出,造成XXX镇农村贫困人口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劳动力素质低。据报表显示,贫困家庭中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或初中,高、中专文化程度的较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极为鲜见。低下的劳动力素质导致家庭主

要劳动力不能很好的掌握科学种田的方法和先进的副业经营管理理念,并由此导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长年低于2300元。

2、重大病人或残疾人。据报表显示,贫困家庭中劳动力有重大疾病或残疾现象较为普遍,也是XXX镇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3、供养负担重。农村同时供养老人和子女读书,是很普遍的现象,由此导致的供养负担过重也是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此报告

附: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摸底调查汇总表

XXX人民政府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7

产业融合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产业经济现象, 最初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大产业的融合中, 随后在各个产业中繁盛起来。所谓产业融合或是指在某类专业技术或通用技术基础上的不同产业间的交叉, 或是指因产品、需求的扩展而出现的原本界线分明的不同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主要包括交叉型融合、延伸型融合和衍生型融合。这一新兴事物的出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有关贫困治理问题的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拟从产业融合的减贫传导机制、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方面对环首都贫困带的贫困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提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

1 环首都贫困带现状及以往研究的概要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是指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首都周边, 存在一个贫困程度较深且集中连片的区域。主要包括张家口、承德两市所属全部县区和保定的易县、涞水、涞源。据王晓海等人的调研数据来看, 这一贫困带在21世纪初有16个国定贫困县, 150.4万贫困人口[1], 不论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 还是县均地方财政收入都远远低于北京远郊区县的水平。时至今日, 这一现状似乎不仅没有得到缓解, 反而有加重趋势, 到2009年, 首都周边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连北京周边县 (区) 1/3、1/4和1/10一都不到[2]。对于这样一个存在于繁荣大都市周边的极贫地带, 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学术界都在努力探索一条有效的治理其贫困的有效路径。

王晓海等通过对环首都贫困带贫困根源的分析指出, 制度贫困是其贫困的真正根源, 并提出加速环首都贫困地区发展的相关制度创新[1]。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围绕环首都贫困县扶贫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主要认为应从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项目选择、扶贫资源整合等几方面进行扶贫机制建设和创新[3][4]。王晓霞等人认为, 环首都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要有跨越性的思维而非传统扶贫思路, 因此该研究认为, 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的产业园区建设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摆脱贫困的发展路径[5]。赵玉从项目寻找、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旅游经济、借力北京等几方面探讨如何破解环首都贫困县财政困境的有效方法[6]。这些研究对于环首都贫困带的贫困治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比于学术界, 政府的实践者们, 尤其是贫困区域的为政者们不仅对于环首都贫困带的贫困根源有深刻认识, 更对该区域的脱贫治富有强烈的渴望。从环首都经济圈, 到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再到环首都贫困带, 河北努力尝试各种途径向北京靠拢, 以期获得北京经济发展的荫泽。但时至今日, 这一切的努力仿佛只是河北的“一厢情愿”, 两者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日益扩大。最近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打造首都经济圈, 不论是河北的政界还是学术界都重新燃起希望, 希望环首都贫困区域能够得到彻底地贫困治理。但最终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可以看出, 为了治理环首都贫困区域的贫困问题, 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制度实践都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 通过对产业融合的减贫传导机制的介绍引出产业融合可能会成为治理贫困之全新途径的研究思路, 并就环首都贫困带的具体情况提出产业融合模式及路径选择。

2 产业融合的减贫传导机制

产业融合的减贫传导机制是通过产业融合在宏观、微观所发挥的经济、社会效应来发挥作用的。从宏观层面来讲, 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增进社会福利、提升产业竞争力, 而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带动贫困问题的治理一直是我国独特的减贫战略, 事实也证明这种减贫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微观角度来讲, 产业融合有助于改变单一的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改善生态环境。而环首都贫困带的农村区域既有着贫困地区都有的贫困共性, 同时又有其独有的贫困特征。除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开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特征之外, 还因这一地区位于首都的上风上水位置, 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城市供水水源地、风沙源重点治理区, 因此决定了这一区域往往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很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鉴于此, 产业融合的发展对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的贫困治理有了微观基础。

3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分析

众所周知, 河北省扶贫开发片区县和重点县集中分布在张承地区、太行山—燕山深山区和黑龙港流域, 其中环首都贫困带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年岁末之际, 国务院正式批准《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由此, 河北的扶贫工作不仅是河北自身发展的问题, 更是关乎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

环首都贫困带既有内蒙古旱区、又有丘陵山区和丘陵沟壑地带, 且从地理特点来讲, 多数具备石化、高寒、干旱、少雨等特点, 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从地理位置来看, 这些区域的农村多处于相对偏僻之地, 人口稀少、居住分散, 无法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该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开发滞后, 基础设施落后, 交通不方便, 信息不灵, 生存条件较差, 在河北省属于后发地区, 且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 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 市场发育不成熟, 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民组织化程度都比较低。

但是, 环首都贫困带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开发较晚, 又多处山脉深处, 因此山区资源丰富, 特产富饶, 不仅有重要的矿产资源, 更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张家口、承德一些贫困区靠近北京, 既是首都的绿色屏障和水源地, 也是环首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有鉴于此, 该区域在发展现代农村, 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 要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本区域的优势资源, 合理选择项目, 发展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产业融合有效模式, 从而促进贫困治理。

3.1 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 延长产业链条, 实现延伸型产业融合

环首都贫困带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因此在推进现代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解决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优质鲜食、劣质加工的传统做法, 从而忽视了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 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仍以初加工或粗加工为主, 精深加工环节薄弱, 缺少多次增值。这就需要增加对农产品加工工艺的产业投入和研发, 按照特色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科技力量, 开展联合攻关, 加强创新团队和研发平台建设, 强化自主创新, 加速成果转化, 重点解决制约这些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强化与深化, 提高特色产业产品附加值, 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延伸型产业融合。着力以科技支撑和引领环首都贫困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2 利用区位和生态优势, 变不利为有利, 促进交叉型产业融合

环首都贫困带虽然从地理位置上毗邻北京, 但北京的辐射却难以达到该地区, 原因在于北京主要是个政治、文化中心, 而非制造业中心, 因此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也仅仅是庞大人口的消费辐射, 而不是工业辐射[2]。与此同时, 这些区域又属于首都的生态屏障, 对于改善北京空气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生态意义, 因此, 这就限制了该地区的产业选择和发展。高耗水却收益高的农业被严格控制, 一些效益良好的工业企业也因保障首都生态而被迫关停。一直以来, 该地区总是无偿奉献, 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支持, 在担负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重要生态使命的同时也归属于环首都贫困带。因此, 该区域在发展现代农村过程中需要改变常规思维, 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山区生态环境好, 旅游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以及临近首都的区位优势, 在大力推进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条件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 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完美融合, 打造现代农村交叉型产业融合的良好典范。

3.3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 以科技促进产业融合, 实现衍生型的产业融合模式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因此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 促进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渗透, 充分利用环首都贫困地区所特有的丰富的木本生物质能源资源优势, 积极培育衍生产业——生物质产业。当今人类日益面临着粮食和能源问题的严峻挑战。据预测, 到2015年全球总能源消费的40%将来自生物质能源, 因而开发木本生物质液体燃料将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而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木本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 可用于生物质固体、液体燃料开发的树木有10多种, 且有大量的荒山荒地适宜发展木本植物,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以此来发展衍生型产业融合模式。

4 河北省发展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纵观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现代农村发展经验, 无一不是依靠产业融合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但产业融合并非人为因素所致, 而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市场发育达到一定成熟度而自发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 在众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中,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无疑是一条相对有效的路径选择。经验事实亦表明, 凡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好的地方, 产业融合程度也比较高;反之, 凡是产业集聚没有成形的地区, 产业融合也很难出现。

因此, 环首都贫困带在发展农村产业融合, 治理区域贫困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产业集群, 在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融合。只是需要根据不同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条件和集群特征进行因地制宜的路径选择。环首都贫困地区多属于山区、丘陵地带, 这些区域农村的产业集群特征多呈点状分布, 且村与村之间为空间相对独立状态, 因此在促进产业集群的大发展中,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推动产业联盟建设,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5 政策建议

5.1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 通过产业集聚来对资源实现整合, 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因此, 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 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融合的实现。要结合环首都贫困县产业集群特征, 以规模化、专业化与特色化原则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根据现有的产业集群基础进行引导和扶持, 尤其根据国家对该区域的生态定位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集群, 实现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与治理环境的有效统一。

5.2 增加农村科技投入, 提升创新转化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已显示出来, 科学技术正日益向生产力诸要素、各领域进行全面渗透, 并与其融合。农村及其各类产业的发展亦离不开科技的投入和渗透, 且科技在从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农村经济转化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必须增加科技投入, 尽快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有利于农村产业健康发展, 甚至促进产业集群的现代化建设, 更好、更快捷地了解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实现产业融合。

5.3 充分发挥环首都的区位优势, 努力打造产业融合新业态

环首都贫困带处于北京的重要位置。“环首都”所具有的区位优势, 以及发达的交通干线使得产业融合有了基础性的条件。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化被动接收为主动出击。不断收集和分析国外国内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市场信息, 判断新的市场需求的出现及形成, 从而促进新型业态产生的农村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王晓海, 王晓霞.“环首都贫困”及其根源解析[J].调研世界, 2005 (7) :11-13.

[2]刘玉海.“环首都贫困带”再调查:北京依然孤独地繁荣着[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12-26.

[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环首都贫困县扶贫机制创新的路径[J].河北学刊, 2005 (11) :186-190.

[4]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环首都贫困县扶贫机制的若干问题透析[J].调研世界, 2005 (11) :17-20.

[5]环首都贫困县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选择及政府职能[J].农业经济, 2005 (11) :15-16.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8

王嘉琳

(一)已顺利完成两期康复项目训练任务

中残联贫困抢救性康复项目自2009年9月1日正式启动至2011年8月31止,赤峰星之路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已进行两期的康复服务。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来自赤峰市市区以及12个旗县的患儿累计达42人次,在中心里接受正规化训练。截止2011年8月31日前,已有6名儿童融入正常幼儿园和学校,接受常规的义务教育。

(二)重视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一是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今年外派2名教师参加日本美谷福祉协会在秦皇岛举办的“自闭症康复师”的资质培训学习,主修语言和生活自理训练,进一步完善了骨干知识专业配置。并为参加培训的教师安排专题讲座四次,把学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其他教师,起到了传帮接带的作用。在两年的服务期,中心外聘国内从事自闭症康复研究专家郭延庆教授和自闭症教育干预专家张庆长老师来机构为家长和老师讲座,通过与专家的学习,对推动我市自闭症儿童特教康复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康复质量得以提高。

二是注重与同行间的学习交流,今年在自治区残联和市残联的领导的支持关怀下,中心加盟北京星星雨和青岛以琳的康复技术支援网络,定期组织家长和教师接受康复支援网络提供的康复技术指导服务,分享行业间的成功经验。截止今年年底中心组织安排外派教师(累计4名)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交流。不仅在教学方面得到国内一流康复教育专家的指导,也为机构的发展和患儿的家庭节省了大笔的培训经费开支。

三是重视机构管理的正规化发展,今年中心负责人还参加了“星星雨心盟组织”的NGO管理的培训,虽然短期培训却收获颇丰,短短一周的培训,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新的管 1

理知识和机构运营观念。为机构的良性正规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高度重视家长培训;中心利用周六时间共组织40场家长培训,参加人数累计达到800多人次。培训内容从对疾病的了解认识、训练方法介绍、家训技术指导、到行为问题的分析与管理。培训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家长反映不仅实用,而且及时。

通过不同层次全方位的业务培训,既重点培训了管理骨干,又全方位培训了康复专业人员,普遍提高了特教老师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使我市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技术队伍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地担起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任务。

(三)积极组织各项有益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家长互助支援活动,为自闭症儿童家长的交流搭建平台。中心还通过网络建立家长互助联盟,并着手成立家长协会。定期举办家长联谊活动,中心于今年与赤峰心理咨询师协会合作成功举办了一次为家长“心理问题疏导”的公益活动,得到家长的好评。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让自闭症儿童参与社会活动,让他们融入社会共享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中心在“六.一节”和“自闭症日”“助残日”前后组织自闭症儿童和家长、部分健全儿童参加的大型亲子活动2次,“自闭症儿童美工作品展”1次.“自闭症美工作品义卖活动”1次,自闭症家长积极参与,自闭症儿童兴高采烈,孩子们努力的表演和稚嫩的作品感染了到场的每一位健全人。媒体积极关注进行深度宣传报道,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几次活动参与的自闭症儿童达到40余人次,家长近60余人次,各界爱心人士多达100余人次。

三是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今年春节,和助残日前后,市红会和市妇联分别慰问了康复中心和部分贫困自闭症儿童,红会为机构送来慰问金两万元,松山区妇联送来慰问品价值1000余元,社会爱心企业家还给他们送来了适合学习用品和玩教具,价值5000元。

四是积极为自闭症康复工作吸纳社会资源的支持,在残联领导的支持下,机构参与今年申请“壹基金”救助的竞选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从全国二百多家机构中脱颖而出,取

得入围资格,等待下一步的审核。

五是发动各媒体对自闭症儿童给与极大关注,多次进行了广泛有深度的报道,提高了市民的知晓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媒体共刊(播)发自闭症儿童康复消息、报道10余件次。不仅普及了自闭症知识,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更多的患儿早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六是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积极支持和协助了康复中心的康复工作,目前在机构备案的我市自闭症儿童康复志愿人员已达20余人,他们中有学生、记者、医生、护士、教师、个体劳动者和企业员工。

(四)强化基础训练,整合资源,注重全面的整体训练,不断提高康复质量。

一是中心通过行业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地吸纳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地引入不同的疗愈方法,对患儿进行干预。结合国内外诸多训练模式,努力钻研,整合出适合本地患儿发展的康复方法。除了传统的ABA行为干预、感觉统合等方法、又先后投入经费三万元学习并增设了社交训练(RDI)、妙事多音乐治疗、结构化(TEACCH)等训练方法。

二是严格训练操作规程,注重个体量体裁衣式康复训练与寓教于乐的小型集体快乐式康复相结合,强化了特教康复、心理康复、语言康复等综合训练方式。

(五)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认真执行财务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2010年和2011年的预算,使资金运行更加有效;

二是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为每个患儿建立全套的个案系统,定期为患儿进行能力发展评估,科学的制定适合其发展的IEP。

(六)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中心的发展,目前在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34名患儿百分之八十来自周边十二个旗县,在这三分之二中又有过半的孩子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主要靠几亩田地

支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而孩子的病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三是因人力和经济负担过重且能力、知识、休闲的匮乏而导致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训练成本的高昂或者由于家长没时间陪同,使得90%以上的患儿无法得到长期的帮助。不得不承认,这些家长压力实在太大,任务确实太重。

(三)机构发展步履艰难

(1)开设机构所需康复费用高,投入成本大。自闭症属于儿童广泛性发展障碍,一旦确诊,就要对其进行教育训练、行为矫正、感觉统合训练等。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的复杂性要求康复教育机构要有充足的训练场地,配备特殊的训练器材、设备以及教、玩具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形式多为个别训练,所需配备教师跟孩子的比例为1:1.5或2,教师的工资加上一个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经费的制约,也影响着机构的发展。

(2)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在我市,相对与聋儿、弱智儿、脑瘫儿等其他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来说,自闭症的康复训练起步较晚,研究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严重匮乏。首先是医疗卫生部门,多数卫生从业人员对自闭症不太了解,甚至很多儿科专家也知之少,所以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早期的诊断,导致多数孤独症儿童得不到早期干预,影响后期康复效果。其次是自闭症儿童康复人员严重匮乏。特殊教育人才缺乏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需要综合的多方位的康复训练,因此康复人员必须掌握科学、规范、有效的特殊的训练方法。没有相对专业的从教人员,机构还要自己培养师资力量。而特教的工作极其辛苦,自闭症的教学工作更是困难阻碍重重,很多老师不堪忍受其苦,纷纷跳槽转行,即便高薪也很少有老师愿意从事这项艰苦的工作。

(3)师资培训费用过高,机构负担过重。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新生事物,这方面的人才缺乏更为突出。高级的研究人员和基础的专业教师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的发展。为了长远的发展,机构每年外派教师到其他地方培训,自闭症教学初,中级培训费高达每人15000元。(还不算食宿费)办特殊教育要对孩子有爱心,不能对他们不负责任。所以高昂的培训费又成了机构必须承担的支出。

(4)收费偏低

民办残疾人机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业务收费,而其服务对象——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水平比较低。受此制约民办残疾人机构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服务质量降低,甚至会有消亡的可能,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那些迫切需要康复服务的广大残疾人。

贫困村环境治理的情况报告 篇9

根据今年xx区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我们组织代表重点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视察。在认真听取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重点对相关河道、沟渠进行视察,以及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治理情况资料进行了查看。现以xx街道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为例,调研汇报如下:

一、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现状

按照“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群众满意”的标准,采取定任务、定时间、定落实,针对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找思路、谋举措,使整治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自以来,随着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街道共对7条河进行了治理,即:三角河、花溪河、阳山河(东善桥小区段)、西大沟(集镇段)、南旺沟(新跃泵站凤凰路口段)、九里河(小区段)、旱河等河道,共完成清淤土方量约12.8万方,岸坡清杂整治铺设草皮约x平方,设置生态浮岛约x平方,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4座,完成沿河排口整治28个。

另外结合街道村庄整治及“河长制”小微水体黑臭塘的整治工作,确定整治标准为“三清一建一改善”,即清淤泥、清杂草、清垃圾,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和队伍,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改善水质。目前已完成清淤量约x万方。

二、存在问题

根据街道环保部门的最近一次水质检测结果显示:阳山河(东善桥小区段)三个检测点为2个劣Ⅴ(5)类和1个Ⅴ(5)类、花溪河三个检测点均为Ⅳ(4)类、三角河为Ⅳ(4)类、旱河三个检测点2个点为Ⅳ(4)类和1个点为劣Ⅴ(5)类、西大沟(集镇段)两个检测点为Ⅳ(4)类和劣Ⅴ(5)类、九里沟(小区段)为轻度黑臭、南旺沟两个检测点为劣Ⅴ(5)类和Ⅳ(4)类。

1.由开发区负责建设的xx片欣旺花苑、东善桥片东虹花苑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仍在施工中,两大复建小区共计约有近x人的生活污水排水单元,在雨污分流未完成的情况下,污水下河,影响九里河、阳山河(东善桥小区段)的治理成效。

2.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接近饱和。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满负荷处理能力为6万吨每日。目前开发区殷巷片区每日约有4万多吨污水通过压力管送至南区污水处理厂,加上xx集镇、未来科技城每日约有近2万吨的污水,南区已长期处于满负荷或者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若开发区污水压力管瞬时来水过快或者过多(开发区压力管是与xx街道重力管相连接再通往南区污水处理厂唯一一个前池的),就会导致xx、未来科技城的污水主管成为殷巷片区污水的储水池,并出现污水下河(南旺沟、西大沟)情况。从长远考虑,由于目前南区污水处理厂已接近饱和,如若加上后期xx新市镇、未来科技城商品房小区居民的入住而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将无法处理如此体量巨大的污水。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大量污水无处可去而导致的漫溢、污水下河等现象。

3.街道城建项目集镇排水达标区建设未完成,仍有污水部分通过排口下河。

4.农村小微水体整治得不到部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这部分村民对整治工作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对土地争收、青苗补偿方面要求过高,给整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三、相关建议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和谐治污、彻底治污”的思路,对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常抓不懈。

1.严格政策监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组织领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控制“三条红线”:一是用水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2.实施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了实行水资源科学管理,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保护,充实完善监测系统,进行水质分析,严格控制点面污染源,限制污染排放量。对于生活污水可采取集中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促使企业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严格对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工作,提高地表水的水质标准。农业灌溉尽量发挥地表水的作用,减少开采地下水的压力,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3.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要加快新建污水设施的规划布局,改建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要集中力量扎实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构建厂网一体化的管理新格局,提高污水处置量。并加快制定中水利用实施方案,出台鼓励性政策,逐步扩大中水利用覆盖面。中水的利用,就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如果水循环利用能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使社会形成一种珍惜水资源的良好风气。

“丰裕中贫困”的成因与治理 篇10

1979年,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现代化设定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 并把“小康社会”视为现代化建设的最低目标和起点。自1978年经济转型以来,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年均9.7%的增长率, 国民财富总量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匀速上升, 社会生活水平总体上由温饱跨入小康。2011年GDP总量74970.4亿美元, 居世界第二位, 是1978年 (2164.6亿美元) 的34倍多;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12年底达31811.5亿美元。

在我们创造出“中国奇迹”并全面享受经济转型成果的同时, 也支付了有形或无形的制度变迁即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本。国家发改委2004年的一项研究课题表明, 就业、三农、金融、贫富差距、生态资源、等10个方面的问题是2010前中国面临的十大风险。研究者之所以将贫富差距排在风险前列, 表明在经济总量与社会财富不断增大且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与构建小康社会本质相悖的景象, 相关的事实与数据已勾勒出凯恩斯所描绘的“丰裕中贫困”的一些征兆。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多数国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差距, 它既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自动熨平, 也可以借助政府设计的制度强制缩小。我国面临的“丰裕中贫困”出现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逐渐结束“二元”经济结构, 且要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压力下, 这一问题若得不到科学、合理且有效地解决, 将直接影响社会安全, 最终阻碍工业化和小康社会即现代化的进程并稀释和逆转经济转型的成果和方向。

一、贫困与“丰裕中贫困”

“丰裕中贫困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plenty) ”是英国经学家凯恩斯最早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 目的是揭示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实质。对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有关背景理论, 谭崇台先生在《中国经济增长与“丰裕中贫困”》一文中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从他的综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不同类型的“丰裕中贫困”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运行机理和治理措施。

凯恩斯本人对“丰裕中贫困”的描述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财富累积不断上升的同时, 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使投资需求萎缩、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作为收入减函数的消费在三大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 社会资源闲置、非自愿失业急剧上升, 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 危机的出现无法避免。对于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一矛盾现象的本质, 凯恩斯说它是“除了短暂的动荡外, 是不可避免地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联系在一起, 是以无原则和不公正的方式来对财富和收入加以分配”引致的结果。消除这一矛盾现象, 凯恩斯主张发挥政府的作用、保证有效需求的提高、加强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以维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认为, 除去饥荒和自然灾害引起的老式贫困外, 另两种贫困是很矛盾的即体制原因使购买力不足所带来的不必要的丰裕中贫困, 以及GNP高速增长下由社会分配制度偏差而形成的贫困。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从质疑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入手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只会拉大效率与公平间的距离, 主张以混合经济体制在繁荣与公正之间求得平衡点。也就是奥肯倡导的“在平等中注入某些合理性, 在效率中注入某些人性”。

以庇古、帕累托等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派认为, 当收入差距超过合理界限时, 国家应强化对收入分配的干预, 在不影响国民收入增加的前提下, 通过收入分配政策, 提高穷人收入的绝对份额, 降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以增加社会整体经济福利。

二、中国特色“丰裕中贫困”的成因

经济转型的前30年, 中国经济在传统体制下运行并取得了相当高的建设成就, 但一直处于全面短缺状态, 社会贫富差距被控制的极低——1957年、1964年和1978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6、0.18和0.16, 这是一种贫穷与短缺下的平均, 也是一种体制性贫困。

经济体制改革在迅速消除贫穷和短缺并全面步入丰裕社会的同时, 问题随之而来, 最为突出的就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已相当严重。据官方统计资料 (1)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78年为2.47∶1, 2006年为3.27∶1; (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1978年之比为3.15∶1, 2006年为6.21∶1;, 经济发达地区的这一比值要远低于落后地区; (3) 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1978年之比为2.17∶1, 2006年为4∶1。这三组数据合力将中国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0.317升至2006年的0.496。

上述影响社会安全、阻碍经济发展进程的问题既是近30年的事情, 我们不妨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 从体制变革和经济增长两个视角寻找其关键性的诱因。

(一) 体制安排的诱因

事实上, 中国经济转型基本上是沿着改革前就存在的“城乡分割、经济分权和关系型社会”这一路径运行的。这些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制度安排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济结构单一的环境下, 甚至在经济转型的初期也可藉此进行资本积累、形成激励和履行合约。渐进转型或双轨制模式的低成本, 并不意味着大收益, 抑或是可持续的。

1.城乡分割制度惯性运行的结果。建国初期, 优先发展的重工业由于缺乏充足的要素 (主要是资本) 投入, 以农补工具有明显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安排得以确立并发挥了积极的决定性作用。体制改革弱化了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机制即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城市改革的启动, 使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 (虽然人数不占优, 但具有绝对的谈判能力及话语权) ——城市居民对政府决策施压以维护其既得利益, 因而城市倾向制度得以延续: (1) 废除统购统销制度, 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市场交易话语权的同时, 有利于城市居民福利相对提高的政策、有利于城市部门投资贷款的金融政策不断出台, 使城市居民和部门的利得大于其利损; (2) 放松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居民以务工、经商等方式进入城市, 但却因户籍 (身份) 无法与城市居民平等地获得在住房、医疗保险、 (子女) 教育等方面的权利与利益, 他们改变的只是居住地, 而非福利和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

2.经济分权制度惯性运行的结果。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路径之一——经济分权在转型前为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激励, 本可以出现不同的收益, 但计划经济体制抑制了地区间发展的差距。转型后, 国家以设立经济特区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 以期获得示范效应。同时, 经济分权先后以放权让利、承包制和分税制改革等变体继续向地方提供市场化激励、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安排提高了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招商引资、增加进出口的积极性, 但由于地区间在地理位置 (内陆与沿海) 、资源拥有及历史积淀 (如东北地区的历史负担较重) 等方面的差异, 于是形成了其发展的初始结构。这一初始结构的收益被经济过程放大,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别就显现出来了——相对发达的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和相对落后的西部和中西部地区。

中国经济转型初期成就的取得无疑有关系型结构的贡献, 但其潜在的不利因素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改革所引发的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过程中, 分布于不同领域、行业的原有关系“团粒”利用其所掌控的各种资源在利益重新布局中可以事先获得信息、制定游戏规则以使其获得新型关系下的更大利益。

(二) 经济增长的诱因

除上述主要体制安排引发社会收入差距、出现“丰裕中贫困”外, 形成这一现象的经济增长因素亦不可忽视。

自1949年以来, 中国一直以各种途径和措施进行工业化建设, 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根据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产值在GDP中占比等主要经济指标衡量) 。历史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是多数处于工业化完成期国家的共性。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1) 工农业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工业依靠资本、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与这一时期的农业比较而言) 进行生产和再生产, 规模和收益扩大与提高的速度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整个部门的边际收益处于递增的状态, 就业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传统) 农业依靠无法再生的土地,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 资源限制了规模和再生产能力的扩大与提高, 就业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幅度较低; (2) 工农业产品由需求决定的收入弹性不同, 前者高于后者, 农业本身固有“贫困性增长” (谷贱伤农) 的产业特性。这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因素会导致收入差距在一些国家不可避免地存续一段时间。

三、中国特色“丰裕中贫困”的治理

对“丰裕中贫困”的治理, 成熟国家的做法是借助市场力量的同时, 更多地依靠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中国的经济转型是政府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革, 对其中出现问题的处理, 甚至未来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施政理念、具体决策行为的选择与推行上。这就要求政府:

(一) 树立可持续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这一施政理念在本文的内涵是, 在保持平均10%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与质量、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进步与发展, 以制度的力量缩小贫富差距。

1. 正视并纠正渐成路径依赖的“城乡分割”倾向, 更多地关注“三农”问题, 以经营城市与工业的现代理念去经营农村与农业, 使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2. 在规范政府行为 (避免被某一利益集团“俘虏”) 的同时, 将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嵌入转型期的中国, 实现“从社会分割到社会整合, 以及由关系型社会到规则型社会”的转变, 这是转型推进到现无法回避的结症问题。只有破了这个结, 才能弱化历史形成的社会 (地区、行业) 分割。

3. 政府的职能和行为应适应进一步转型的需要, 由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政府用以调整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应由投资型转向公共型。

(二) 推行科学和有效的政策

在确定以弥合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 需要一系列可行和有效的决策。

1.发挥政府投资的主体与导向作用, 构建并完善对农村的投资机制, 使农村生产、生活的各项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劣到优;确定农民的“国民待遇”地位, 即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农村居民的自由流动, 在其获得承包土地收益的同时平等地享受 (子女) 教育、就业、医疗、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权益等。

2.针对地区差距, 政府先后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策无疑是正确的, 如何防止其在执行过程中不受传统‘经济分权’与‘关系型社会’的影响, 成为问题的关键。这同样需要政府的努力, 包括对其自身的改革来摆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等。

3.对于不同行业因自然垄断与其他行业间形成的巨大收益差别, 需要借助包括‘反垄断法’在内法律规范的调整。

主要结论

1.无论从那个角度看, 由城乡、地区和不同领域贫富差距勾勒出的、具有转型特征的“丰裕中贫困”已昭然在中国构建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2.目前“丰裕中贫困”的主要诱因是传统体制运行的惯性并被经济增长放大, 若得不到科学和有效的治理将稀释经济转型的成果, 中断构建小康社会的进程。

3.对出现在高速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双重背景下“丰裕中贫困”的治理, 需要深化包括政治体制在内的改革, 同时依靠政府并极大地吸收市场经济的因素, 设计一整套的治理措施, 才能取得成效。

现实中我们已发现, 由政府主导设计的治理“丰裕中贫困”措施已相继出台, 一些措施开始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 .宋林飞: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创新[J], 《江海学刊》, 2003年第5期。

[2] .王桂英、吴春玲: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论述[J], 《商业时代》, 2011年第11期。

[3] .曾国安:我国居民收入差距[J], 《经济评论》, 2003年第7期。

[4] .[美]罗托斯著:经济增长的阶段[M], 中国出版社, 2001年版。

[5] .刘世锦:我国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N], 《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1月16日。

上一篇:初中三八节感恩行作文下一篇:主治医师专业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