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演讲稿(精选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6.26” 国际禁毒日我市是以镇为宣传活动单位,按照市禁毒委的要求,我校今天也举行以“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日子意味着什么吗?联合国为什么决定设立这样一个日子呢?这是因为毒品这一白色瘟疫已蔓延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它无不深恶痛绝。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被毒品夺去生命,100万人因毒品丧失工作能力。健康的人一旦沾染上这白色瘟疫,就会变得思想懒散、工作马虎、生活邋遢,身体消瘦,失去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感,失去生命力。
吸毒还会诱发各种犯罪行为,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定。让人震惊的是,在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年龄最小的竟只有11岁。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整个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的文明!面对一个个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拆解得支离破碎,面对那些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涉毒青少年和他们夜夜无眠的父母,面对毒品给整个人类带来的灾难,我们深感忧虑和痛心,倍感责任重大!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本着对未成年人的高度关怀,提出了“禁毒宣传,要从娃娃抓好”的号召。
同学们,珍爱生命,珍惜未来,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决拒绝毒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立于世界,中国才有希望!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老师们、同学们,“6.26”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从心底喊出:远离白色瘟疫,创造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6.26国际禁毒日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慎重交友,远离毒品”。大家都知道,有关毒品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从小学一直持续到高中、大学甚至更远,然而我们是否知道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年所占的比例竟然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也是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同学们总会认为毒品离我们很远,毕竟有关毒品的信息,我们大多可能都容易听过了就算了,并没有很强的戒备心,再加上我们高中生的意志力相对薄弱,鉴别能力不强但模仿力强,这样就容易把不良现象与行为当成时髦追求或认为是很酷的表现。
每当寒暑假的时候,我们的身边可能有一些同学会和初中同学叙旧,这本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些同学却把叙旧的地点定在了酒吧、舞厅等一些娱乐性场所,那些初中的旧友也很可能已经是社会人员了,或者在学习环境比较差的某些高中里,对他们来说抽烟喝酒也可能早已习以为常了,此时,你若还没有意识到,甚至把他们的这些行为作为一种模仿对象的时候,那么危险正在向你逼近。
事实说明,其实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社会上一些我们所谓的朋友,或是一些我们曾经的朋友,也可能是那条引我们进入深渊的黑蛇。孔子有言曰:“益者之友,损者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遍佞,损矣”.
由此可见交友的重要性。因此,今天我们提出以下“六个不要”的提醒,希望大家能认真执行:
不要因为好奇、寻找刺激、追赶时髦、摆脱烦恼等任何理由而吸毒,不要相信吸毒能治病的谎言,不要结交有吸贩毒品行为的人,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谎言,不要随便接受他人递送的香烟、水果、饮料等物品,不要在吸毒场所内停留。
希望全体同学慎重交友,远离毒品。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6.26国际禁毒日主题演讲稿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 10万人被毒品夺去生命,100万人因毒品丧失工作能力。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
人一旦吸食毒品,人体的正常机能受到严重的损害。整个人变得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脾气暴躁。不仅如此,吸毒还将使人颠倒正常的生活规律。当毒瘾发作时,骨头里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咬那样钻心地疼。
毒品蒙蔽着人的良知。吸毒者毒瘾一发作,什么血缘、亲情、伦理道德,统统抛诸脑后。只要能得到毒品,铤而走险做出一些犯罪行为。老师曾听到过一则新闻一名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因向一贫如洗的家里要钱未果,竟举起菜刀向母亲身上连砍了28刀,刀刀致命! 同学们这是多么惨无人道的行为,多么可耻,是因为毒品迷灭他们内心。
那些吸毒的人,他们吸毒同时自己的生命在走向死亡,这是对生命的歧视和侮辱。他们都不配父母给予他们的生命,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尊重;而生命在一些人眼里是那么的可贵,如那些为祖国牺牲的人,他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是他们给我们留下来那些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他们的生命虽然完结了,但他们留给后人的思考却是那么沉重,生命在每一个人的手中,生命的长短在于你对生命的认识,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早已远离了我们,但是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留存下来,生活中也有一些人虽然还活着但是自己的灵魂却没有了,没有灵魂的人好比行尸走肉一般。
春天,小草在发芽的时候被一些人践踏,但它仍然坚持不懈,奋发向上,这是对生命的渴望;蝴蝶在暴风雨中拼命挣扎,那也是对生命的期盼。面对它们,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世间万物的生命?
我们应该爱惜生命,世间万物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地把握,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五一路小学的全体同学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美丽的家园永不受毒品的侵害与污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满。
6.26禁毒宣传演讲稿
她,曾是深受异性喜欢的“班花”,身材修长,大眼睛很有灵气。担任实验小学管弦乐队领队打旗手时那英姿飒爽的模样让女生都为之吸引。这是前,我的小学同学在我脑海中的印象。
今年8月12日,我在工作中接到了天津市公安局北辰分局刑侦支队发来的跨区域办案协查,内容大概是:“犯罪嫌疑人XXX伙同他人多次在我市各区骑摩托车进行抢夺,现被抓获。……”搜索了嫌犯身份证,要不是嘴角上的那颗黑痣简直不敢相信协查照片上那头发凌乱,双目无神,眼圈发黑,面颊凹陷,身材佝偻的妇女就是她。
是什么让一个曾经刹那芳华的少女变成如此模样,又是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女生会去飞车行盗,是的,她吸毒了。
听,残喘气息,那是毒品侵入肌体后迷留的呼唤;看,瘦骨嶙峋,那是毒魔吞噬生命肢体的展现。吸毒不仅是对生命的一种轻薄,吸毒者为了筹集毒资不惜以身试法,更是诱发杀人、抢劫、盗窃等刑事犯罪的一颗毒瘤。在禁毒大队的这些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一个又一个在迷雾中沉醉、在毒魔中不能自拔的“瘾君子”。
37岁的桓仁镇人张某,原本拥有幸福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由于交友不慎,开始吸食冰毒,无心工作。今年10月以来吸毒越发严重,天天找家人要钱买毒,稍有不从便对家人拳脚相加,将家里的家具、电器全部砸乱,甚至以死相威胁。11月1日上午16点多钟,张某由于毒瘾发作,又上演了上述一幕,他的母亲不堪儿子“疯狂”下去,要求公安机关相助,当天下午,民警将张某依法治安拘留。这只是众多吸毒人员中最普遍的案例,毒品这个害人不浅的东西,致使原本正常的人变得不顾亲情,道德沦丧,害得本来幸福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20禁毒会战中,桓仁县公安局总共查获吸毒人员221人,其中90后就有45人,最小的只有15岁,青少年占所抓获人员的比例接近50﹪。原因是青少年好奇,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青少年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由留守老人照看,这些青少年聚在一起后有家不归,常吃住在网吧、游戏室、宾馆旅社,由于无正当生活来源,甚至一些豆蔻年华的少女被迫走上卖淫道路。年6月1日,桓仁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禁毒宣传进学校活动,借“六•一儿童节”时机,大队民警来到县各学校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青少年及其家长宣传毒品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青少年学生应怎样预防和抵制毒品等内容,目的在于号召学生严防毒品侵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禁绝毒品任重道远,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在禁毒大队的工作中,我们虽然教育感化了一些迷途的羔羊,挽救了一些失足者,但吸毒人员的复吸率还是很高,制毒贩毒人员依然猖獗。帮教一个吸毒者,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教育一方群众,就是稳住一方治安;惩治一个毒贩,就是还老百姓一片净土。在禁毒这条大路上,我们一直在路上,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6.26禁毒宣传演讲稿
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禁毒———迫在眉睫的任务
云南省艺术学校一名19岁的女生,以跳孔雀舞而在娱乐圈里小有名气。她第一次吸毒是因为胃疼,听人说吸了马上就不疼。第二次还想找点感觉,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吃饭、穿衣都成了额外的负担,更何况起早练功、晚上演出了。直到有一天她在排练厅犯了毒瘾,人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海洛因扼杀了孔雀,毒品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
北京市某中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优秀,“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于是他自尊心受挫。在期末考试时,他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名誉扫地,检讨、处分接踵而来。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他逃遁在毒品的虚幻梦境中,又演绎了一幕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截至去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此外,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导致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人员数量明显上升。在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已经占到30%左右,一些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这个数字甚至高达60%以上。
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国青少年禁毒的形势十分严峻。
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
据有关专家介绍,禁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吸毒,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目前,一个共识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教育———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才是根本途径和出路。
专家指出,青少年禁毒应该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禁毒。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在去年的中国禁毒报告中说,各级禁毒部门重点开展了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全社会禁绝毒品的氛围更趋浓厚。
从前年开始,国家禁毒委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禁毒知识一堂课”活动,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举行专门的禁毒教育课,使每一位公民在走向社会前都接受毒品预防教育;同时,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主管部门编印了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禁毒系列丛书,并将之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去年,团中央、国家禁毒委、民政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共青团和妇联分别组织开展了禁毒青年志愿者行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动员广大青少年参加到禁毒行列中来;针对近年来新型毒品“摇头丸”、冰毒的泛滥,国家禁毒委今年2月至7月开展的禁毒严打整治专项斗争中,联合有关部门,重点整治了歌舞娱乐场所,把对青少年吸毒的预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依然是困扰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对此问题,周振想教授指出,大量国内外青少年禁毒教育成功的范例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禁毒最有效的形式。毒品预防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走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道路。如今,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比较全面直接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从而在走向社会前增强对毒品的抵御力。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宣传教育的方式还可以多种多样,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禁毒教育这一难题,也许还有待于全社会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对于生活在阳光雨露之中的孩子,“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青少年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
青少年———不易设防的领地
青少年吸毒严重摧残身心健康。据专家介绍,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一旦吸毒成瘾,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多种疾病发生。去年底,我国共报告艾滋病病例累计达到3万多例,由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的达到70%左右,这一数字已经引起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此外,青少年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造成家破人亡,亲人为仇,乃至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引发刑事犯罪。同时,青少年吸毒又会助长和刺激毒品犯罪,并且不断腐蚀其他无辜青少年陷入吸毒、贩毒和其他违法犯罪的泥潭,可谓是“一人吸毒,社会遭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振想教授认为,造成青少年吸毒比例居高不下的状况,既有社会、自身的原因,也有生理、心理等诸多原因。
一方面,从青少年自身来说,思想幼稚,好奇是此年龄段的固有特征,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想试一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缠住不能自拔。
“质量兴省(市),标准先行,怎么行?”
标准化科研,怎样做科研,有多少人研究,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
“两码”是标准化吗?或者说“两码”研究是标准化研究吗?
许多人主张标准的权威性,要求多搞强制标准。强制好不好?
这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王忠敏院长提出的一个个问题。10月14日国际标准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杂志社举办了主题报告会,王忠敏院长作了题为《新视野下的标准和标准化》主题演讲。这些提问正是王院长对于新时代新视野下中国标准化走向的思考。
王忠敏在演讲中回顾了标准和标准化产生的历史,将标准化历史阶段分为朦胧标准化发展阶段、古典标准化发展阶段、传统标准化发展阶段、现代标准化发展阶段。
王忠敏提出,在现代标准化阶段,与以往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标准化的领域越来越宽广,二是标准趋同的趋势越来越快,三是各国的标准管理体制和标准体系逐渐趋同;四是标准出版的形式增多,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五是标准组织与政府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从世界标准日历年的主题中,可以鲜明地看出全球标准一致性的步伐正在加快。
王忠敏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标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一方面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符合全球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不仅要保持质量上的一致性,还要保证贸易方法、计量、运输、结算、信用、环保、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等所有方面的一致性,这就需要制定和应用大量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技术标准不仅成为企业间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国家间竞争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这种情况使得世界各国在WTO框架下,都把标准的国际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从而给全世界的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必须明确,标准写出来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应用,否则就是浪费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污染环境(纸张、笔墨、二氧化碳),所以我把它叫‘垃圾标准’。其次还要明确,标准是专家集体智慧的产物,不是领导意志的表达,除非领导也是专家或利益相关方,但是领导即使参加标准编写,也必须个人身份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要取得大家的高度认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才能动脑动手写标准,那又是个长时间的痛苦过程,既需要协调,也需要妥协,还需要人力物力大量的投入,国际标准的制定周期一般在四到五年,有的甚至长达十年。中国常常搞许多突击式的标准,这本身就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不值得提倡。必须说明,标准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实用,越管用越好。标准化委员会或分委会或工作组也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而要看是不是有效工作,能不能制定符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标准。盲目跃进的作法不好,只能贻害无穷。”王忠敏说。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产业和行业标准化管理的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与建设部、卫生部等。标准化科研机构分为国家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各行业院所、地方标准化研究院所。这种体制是承袭过去计划经济年代的模式演化而来,已经有许多不适应,但将来还会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势在必然。
“现在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还要让全世界承认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都是自愿的,我们究竟将要如何做?从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方向看,我们应该向WTO规定的原则靠拢并最终实现接轨。这需要从宏观上规划,早做设计,早有准备,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事实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由于各种原由已经滞后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果没有这个认识,我们也许还会走弯路,可是我们再也耽误不起了。”王忠敏说。
王忠敏提出,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要有全局性思维,战略性思考。要认真研究国际标准化事业从总体上如何发展,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现状和未来,以此作为分析和研究中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客观依据;要有系统性思维,前瞻性思考。中国的国情怎样,标准化事业的体制、机制和适应性怎样,如何改革,如何创新,为什么和怎样做?需要系统回答;要有理论性思维,探索性思考。在中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没有现成饭。标准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和理论探索,尤其这项事业从朦胧到古典,从古典到传统,从传统到现代,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已经走过了这么长的路,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现在,标准化事业要创新,要发展,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既是理论,也是实践;要有重视应用的思维,专注服务的思考。标准的作用在于应用并仅限于此。标准化的宗旨在于服务,在解决实际问题。搞标准化研究不能离开这两条;要有创新发展的思维,站位国际的思考。除了有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也需在体制上的创新和突破;要有以人为本的思维,立足做实事育新人的思考。解放思想,下功夫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扩大开放,倡导共赢,克服分散、加强管理、统一协调。努力培养人才,提升能力。
噢,这究竟是怎么啦?究竟发生什么重大事情啦?
哈哈,这是为了庆祝《儿童时代》60岁生日啊!
这时,礼花国王发话啦:“好啦好啦,众礼花们请安静!本国好久没有这么热闹啦,为了这次庆典活动,本礼花王国特意精心策划了好多精彩环节。哈哈,下面,就请我们礼花王国的每一个礼花都为‘儿童时代’high起来吧!”
啪啪啪啪,众礼花们爆发出了鞭炮般的掌声。
礼花王子点燃了第一个星星月亮太阳漫天飞、漫天闪耀的大礼花,就在这闪闪光亮中,亮出了好几封鼓舞人心的贺信: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妇联、团市委、中国福利会领导以及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等社会各界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
颁奖热闹非凡
在庆典会上,最最特别、最最热闹的就要数颁奖了!
新老作家、编辑和几代读者欢聚一堂,热闹非凡。任溶溶、秦文君、梅子涵、张秋生、周锐这五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分别获得了
这时,礼花公主再也闲不住了,一下蹦进了礼花广场的礼花们中间,踮着圆圆脚尖,跳起“叭-嘭-啪”的礼花舞来,点燃了活动现场的冲击波热情:
5月23日,“宋庆龄创办《儿童时代》60年”庆典活动,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阵容隆重庞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福利会主席胡启立,副主席鲁平发来贺信和题词。由小读者评选出来的荣誉奖“童趣盎然奖”、“缤纷灵感奖”、“文学点灯人奖”、“金童话奖”、“无敌幽默奖”,真是个个都名副其实!
另外,还有五位小读者荣获了“阅读小超人”的称号。
意义非比寻常
最让人感动、最有纪念意义的是,有三个《儿童时代》的读者家庭获得了“喜阅家庭”的荣誉。
这些“喜阅家庭”可都和《儿童时代》有着特殊情缘。其中郭薇捷家庭精心收藏了100多本老杂志,还保存了60年代的邮局订单。如今在幼儿园做美术老师的郭薇捷,小时候最盼望爷爷为她讲《儿童时代》里的故事,那些五颜六色的封面、插图和漫画也深深吸引着她。她在美院学习时,还时常临摹《儿童时代》的插图和封面。
另一个获奖者云南菡芳家庭也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白族少年菡芳14岁那年,在昆明湖边遇到了宋庆龄奶奶,宋奶奶鼓励他给《儿童时代》投稿,不仅他走上了文学道路,两个女儿也成为白族姐妹作家。如今他的外孙也成为《儿童时代》的忠实读者,和《儿童时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有一个获奖者家庭是刘睿曼家庭。他童年时的照片曾刊登在《儿童时代》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今,《儿童时代》又在陪伴着她的孩子,一起成长。
还有些礼花王国的忠实粉丝们,虽然无法来到活动现场,但依然通过空气、电波、光线等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传递着祝福:“我们知道你阅读《儿童时代》够认真,喜爱《儿童时代》够资深,对《儿音时代》有好多好多想说的话,那就让我们来一次礼花进行时——展示你的‘资深读者证明’吧!”
我与《儿童时代》的情缘
严森
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我已年逾花甲,可是想起《儿童时代》,我的那颗“童心”又活跃起来!
那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由于得了急性传染性肝炎,住院和休学近半年时间,妈妈为我订了一份《儿童时代》(当年还是没有电视的日子)。这位“好朋友”、“好老师”不仅帮助我度过病假,而且使我学到了丰富的文艺、科技知识。我在病床上被这本图文并茂的《儿童时代》深深吸引入了迷,特别是著名画家们为《儿童时代》画的封面和插图。我的作文成绩好,也是和阅读《儿童时代》分不开的。从小学到初一,我被老师和大队辅导员点中担任大队墙报委员。每周出黑板报是我最愉快的日子,许多同学都围着我和抄写员,久久不愿离去。这是因为我的版面设计和小装饰图吸引着大家。你们要知道这些美工都是从《儿童时代》上参考来的呀!
我至今仍然珍藏着《儿童时代》1963年的那一期封面。这是中国画坛泰斗程十发创作于1963年的革命历史画《东方》。在近三十年来所有发表过的程十发作品中(包括网站),从来没有见到过《东方》,可能此画原稿已经失踪,《儿童时代》是唯一可见这幅巨作之处了,更显珍贵。现在松江程十发纪念馆那幅照片就是我提供的《儿童时代》封面。可见《儿童时代》把名家作品介绍给了少年儿童,真使我们受益匪浅。
1981年我移民美国。我现在是一个以国画手法画人像的画家。我不会忘记从小与《儿童时代》的这一段情缘。
愿今日的儿童们像我当年一样热爱它!永远,永远!
(写于大洋彼岸旧金山市,上海的姐妹城)
我与《儿童时代》
郭薇婕
我对《儿童时代》的情感,源自爷爷和爸爸对《儿童时代》收藏的记忆。记得当时爷爷订阅了各类文艺杂志,但其中我最喜爱的是《儿童时代》。
,
小时候,爷爷总爱拿出《儿童时代》给我讲故事,而我则津津有味地听着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每逢这时,总是期待着爷爷能多拿出几本来,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而我更偏爱封面及其中的图画。
《儿童时代》是一本综合性的杂志,期期都有连环画,以及内容丰富的插图。我除了阅读文学作品以外,还能看到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如油画、版画、中国水墨画、水粉画等,其作者有叶浅予、程十发、刘旦宅、华三川、贺友直、董天野、丰子恺、张乐平、戴敦邦、韩伍、黄永玉、毛用坤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正是这些生动丰富的画面在潜移默化中让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
记得在美院学习的日子中,我时常会临摹《儿童时代》的封面,并在临摹中学习绘画技法、积累创作素材,而在创作过程中也时常会借鉴一些老一辈画家的构图方式和绘画主题。看着画,回想老一辈画家创作时的情景,在那一刻总感觉有一位无形的老师在牵引着你走进艺术的殿堂,像是一种召唤。我就是在这样的召唤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成长的。如今我已成了一名幼儿园的美术教师。我喜欢《儿童时代》,我更怀念那种薪火相传的力量。
想起《儿童时代》
刘睿旻
看到《儿童时代》喜迎60岁生日的消息和“寻找老读者”的活动,我马上翻箱倒柜找出了已经泛黄了的1983年11月那期的《儿童时代》,它勾起了我在中福会幼儿园里度过的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回忆。
翻开《儿童时代》已经泛黄发脆的封页,是五幅中福会幼儿园的照片。最下面的第五幅照片上有两个小姑娘正在玩“办家家”的游戏。其中一个胖一点,一个瘦一点,都神情专注地低头看着手里的炒锅。那个瘦一点的女孩子正是我。
思绪回到了那个平常而又有意义的一天。当时我已经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了,最爱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正是“办家家”的游戏,非常喜欢那些好像真的一样的大玩具。在我身旁的同学,我已经不记得她的全名了,只记得她叫“娇娇”,其实她一点都不娇气
的。
现在回想起这些往事,感慨时光流逝,当年的小伙伴也没有了联系,不过我想,中福会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一定过着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对当年带我们的“大徐老师”和“小徐老师”满怀感激,是她们用无私的爱心给了我们一个快乐友爱的童年时光,更感谢《儿童时代》杂志,为我们定格了这段美妙的童年时光。
《儿童时代》是我的启蒙老师
包昌善
记得1980年六一儿童节前,我带上两本厚厚火柴盒贴的收集册子,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惴惴不安地走进了《儿童时代》杂志社的大门。那次接待我的是文字编辑敖乃文老师,她和蔼可亲,首先翻阅了我的收藏集子,然后又耐心地询问我的收藏经过,最后,她鼓励我写篇短文。至于如何写,敖老师具体指点了写稿时的思路,分几个段落,多说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和自己收集中的感受,这样才能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一番启发的话语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临走时,敖老师还请了美术编辑韩伍老师为文章设计一个封底画页,于是韩老师从收集册中挑选了近20枚火柴盒贴留在编辑部。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我收到了样刊,看到了自己手写的文字稿《趣谈火柴盒贴》变成了铅字,刊登在1980年第14期《儿童时代》上,兴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处女作面试之后,我又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了三篇有关火柴趣闻的稿件,增强了我写作投稿的信心。在近30年时间内,先后在《少年科学》、《少先队员》等期刊上发表了三百余篇文章,还出版了五本有关火柴知识和收藏学方面的少年读物,曾获得“上海市职工自学成才奖”。我今年65岁了,面对这些成绩和嘉奖,回想自己投稿的历程,思绪万千,感恩《儿童时代》的编辑老师提携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惠及我一生。这段不寻常“师生”情缘使我难以忘怀,铭刻在心。
我与《儿童时代》
唐兆荣
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从老家杭州来上海学徒,年仅16岁,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深奥的书刊看不懂。在邑庙区第一职工业余夜校(原三牌楼小学)读书时,在图书室中见到创刊不久的《儿童时代》,觉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就不时找来阅读。后来进了四十业余中学,当时的语文老师吴中夫先生很看重我的作文,替我修改的红墨水字比我的作文字还多。他建议我尝试投稿。
1956年儿童节,我写了一首题为《红领巾的心愿》的诗,想试着给《儿童时代》寄去,又忐忑不安没有把握。当天,正巧著名诗人石方禹先生在邑庙区团委作“关于诗的创作”文学报告。报告会结束后,我把《红领巾的心愿》交给他提意见。6月3日我收到他给我写的信,建议我作些修改。我删去了可有可无的一节,改题为《花籽》投寄到《儿童时代》编辑部。
1956年8月1日建军节,《儿童时代》(总第149期)首页刊出了我的《花籽》,并由美术编辑毛毛配画。这是我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也可算是我的“处女作”。同年11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办“工人文艺创作讲习班”,招生标准是要交一件作品。我就带了这期《儿童时代》去报名,结果被录取了,参加了诗歌组,从此开始了我的诗歌创作。我先后在《劳动报》、《青年报》、《文汇报》、《萌芽》杂志等发表诗作,还担任了《新闻日报》、《劳动报》的通讯员,也给《解放日报》写点小文章。
我曾离开上海去“支内”,从此放下手中的笔,浪荡了30多年,但那一期已近破残的《儿童时代》始终伴随着我半个多世纪!当年《儿童时代》编辑部寄给我的“编辑计划、内容要求”以及“座谈会通知”和诗歌散文版编辑的手书信函,我都珍藏着。虽然我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它们都是我青年时代美好回忆的见证!
珍藏了50年的童年记忆
王宗炎
五十年前,我是上海市静安区常熟路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小学生。记得有一回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泰康食品厂,我第一次看到了饼干等食品的自动化生产流程,看到了工人叔叔的聪明才智和冲天干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校以后,我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题为《我看到祖国在跃进》,得到班主任的好评。经推荐,这篇作文后来发表在了1959年第24期《儿童时代》上。
学生时代,我曾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但是我总忘不了《儿童时代》上的这篇,因为这是我平生头一回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我至今珍藏着这一期《儿童时代》,这是我幸福童年的见证啊!
老读者向您报到
刘步云
我今年63岁,“儿童时代”距我已经很遥远了,但最近偶然看到《儿童时代》寻找老读者的消息,蓦地仿佛我又回到了儿童时代,那时常阅读的《儿童时代》杂志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是从小学二年级(1956年)起开始阅读《儿童时代》的。我父亲在四川北路邮电局支局工作,他捷足先登,每月总是在杂志刚上柜的当天,给我买回刚出版的《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对我的同龄人来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时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并不多,《儿童时代》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本刊物。她教我做人的道理,给了我多方面的知识,《儿童时代》中的故事(特别是童话)、科幻类文章、智力游戏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儿童时代》刊登过的《西游记》故事片段,那孙行者变成庙宇的插图又在我脑海中浮现。从小学二年级起到五年级,我每期不缺地阅读《儿童时代》。我真想再翻阅一下当年的《儿童时代》,重温童年记忆。
穿龄十六年——写给六十岁的《儿童时代》
王子夔
我和《儿童时代》的史前史简单无比却至今记忆深刻——邻家姐姐给的几本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时代》,单色回纹花滚边的封面上是有关孩子的水墨画和宋庆龄奶奶题写的刊名。
十六年前,《儿童时代》初建小记者俱乐部,我有幸成为了“黄埔一期”的成员。同届的大概三十来人。中福会的活动本来就多,有了“小记者”的参与更为热闹。记得我采访过《红岩》里小萝卜头的姐姐,在《儿童时代》上发表过第一首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你们有着光明的前途,社会的进步需要你们的力摄、祖国的发展需要你们的支持!伟大祖国以后的建设任务和保卫任务就会落到你们的肩上,家乡未来的萦荣富强也需要依靠你们,但是想要肩负起如此的重任,就需要你们现在拥有崇高的理想、强健的体魄、远大的志向、良好的道德,学习好文化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在这个充满欢乐气氛的节日中,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同学们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家中要尊重自己的长辈,做一个乖巧的好孩子。在学校要尊敬自己的老师、团结自己的同学、遵守学校的纪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个好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独立自强,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同学们,你们要珍惜党和国家为你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珍惜自己拥有的学习机会和美好时光,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学校的培养,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用之才。
同时,我在这里也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能够继续保持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把祖国的下一代培养得更加优秀,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也为文明__镇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整个下午都玩得很开心。回家就有礼物了!有爸爸给我的汽车玩具,还有一本喜欢的漫画书。6月1日,爸妈还带我去中山公园玩,坐游艇,太空漫步,碰碰车等等。6月1日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以前六一儿童节和同学一起表演,老师会给我们点吃的,然后送我们一套漂亮的运动服。但是现在我是小学生,不是幼儿园的孩子,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设计这个六一,过我们想过的六一。
我想和全班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就是大家都可以活跃起来,来个小测验。还有,每个学生都可以带一个礼物,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让每个学生抽。我想不管是不是收到那个同学的礼物,大家都会开心的。
我计划中的儿童节是这样的: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份礼物,然后把它放在一起,打乱顺序。让每个学生画很多,拿到礼物的学生可以要求礼物主人送给他或她。
让各组(分为八组:胡锦组、金刚组、冠军组、勇士组、蛋神组、文明组、喜羊羊组、龙凤组)背古诗、唱歌,然后选出组内一人猜神话,大家也可以玩抢椅子的游戏。
由于我已是为人母,深深的知道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而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也是多么的重要!我相信这些孩子的父母心里是有多痛苦、多无奈!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和体会的到的!而作为要每天都跟这些孩子相处的老师,我从心底深深的佩服着。是要付出多少的耐心和心血才能让他们接纳着这些老师,俗话说:一个好的老师也是一个好朋友!今天看着这些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相处,让我觉得他们并不是老师,而是他们身边的一个朋友,一个大哥哥大姐姐!
在跟他们相处了几个小时后,到了我们该离开的时候了,他们会对我们说拜拜!看着他们脸上一个个天真的笑容,真希望他们从此以后一切安好!看着他们这样,又在看看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为了未来而奋斗的呢?!看着他们自强不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一刻,让我惊醒,原来我们都不是施与者,我们和他们都是平等的灵魂,唯有爱和尊重,才有了彼此的沟通!
笔者最近聆听了几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 发现有些老师在研究主题的选择上过大过深, 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明显趋于成人化、社会化甚至学术化。由于学生很难对这样的主题活动产生兴趣, 因此活动效果不尽人意。通过课后的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交流活动, 我们发现碰到这种问题的老师还不在少数, 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儿童化问题。那么, 在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应该如何体现儿童化呢?我觉得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一、童趣
儿童化, 就是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 充分了解儿童, 善于将主题活动内容儿童化。在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应充满“童趣”, 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 设计并组织儿童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
如我在执教《快乐运动DIY》时, 充分考虑到“童趣”这一点, 让学生进行了“我的创意运动”设计。学生兴趣很高, 通过自创及小组共同研究, 设计出了一系列自己喜欢的快乐运动项目。如将喝过的饮料瓶灌入细沙作为器材, 设计了“哑铃操”, 不仅环保, 而且好玩, 其乐无穷。还有, 学生将超市海报卷成纸棒, 在操场上用纸棒进行大型艺术创想———拼成各类图案;或用纸棒搭成格子来进行“跳方格”的游戏, 不仅不会伤到操场 (乱涂乱画) , 而且五彩纸棒还可以重复使用, 既环保又经济。
二、情趣
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不断激起儿童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如《我学法我知法我快乐》这一主题活动中, 我设计了“模拟法庭”活动环节。同学们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 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识, 经历了一次模拟庭审的活动。同学们模拟庭审了一些有关青少年的典型案件, 不仅自己在活动中深受启发, 其他同学也深受教育。在活动过程中, 我们还举办了一场“小记者会”, 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张警官现场回答小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三、风趣
儿童喜欢在幽默、诙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主题活动。古语“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他们自己喜欢的语言, 所以现在一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学作品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执教《家乡的民间故事》这一主题活动时, 有一个小组上来交流的时候提到了《八仙畅饮菊花酒, 山上留下八仙石》的家乡民间故事。于是, 我根据此材料设计了一个情景剧, 请该小组的同学按角色扮演八仙, 演绎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八仙”的表演惟妙惟肖, 博得了其他同学的喝彩。这样一来, 其他小组纷纷效仿, 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自导自演”, 学生在幽默、诙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参与主题活动, 汇报课可谓是精彩纷呈。
四、野趣
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进行户外、野外的活动, 让儿童经风雨见世面, 领略大自然的美。目前, 出于安全考虑, 很多老师都不大敢带领学生进行户外、野外的活动, 但我们可以把“情景”带进课堂, 带进校园。如《花卉的研究与种植》这一主题, 我和同学们饶有兴致地找来小花锹、花盆、洒水壶等工具, 在学校里的一块小空地上一起制作花卉盆景。有的同学还将家里的花卉带到了教师, 把教室装扮得格外美丽。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研究性学习与劳技课的有效结合, 让学生取得了更大的收获。
此外, 我还建议学生在节假日不管是走亲访友, 还是外出旅游, 都随身带上数码相机和一本日记本, 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来宝贵的素材, 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摆脱或枯燥乏味、不符实际, 或凭空想象、不着边际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力求主题活动要充满儿童味。
五、志趣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能从现实教育中得到启示, 有利于培养儿童远大的志向。如我在执教《家乡的产业》这一主题活动时, 如果设计成让学生介绍家乡有哪些产业, 会比较枯燥乏味, 学生也不感兴趣。于是我指导学生设计了“我心目中的产业园”, 让自己来做“老板”, 做“设计师”, 体验“创业”的乐趣。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策划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模拟实践活动, 如举行小小招聘会———现场模拟招聘、大家来创业———产品设计和规划、商品促销———晒晒我们的“产品”等活动环节。通过这些生动而有趣的活动, 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和责任感, 而且能很好地培养他们远大的志向。
一、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编排了《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四篇课文,展现了为祖国、为他人奉献真爱;同事间的宽容大度;肩负责任的无私无畏;萍水相逢的互助互爱。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真情”,传递“真情”,学生通过阅读,感悟真情,感受人情美、人性美。本单元习作,安排学生“回家做一件事,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让学生感受爱,懂得感恩。单元练习中的“诵读与感悟”,让学生诵读汪国真的《我不期望回报》一诗,把阅读、习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放飞情智,活化训练,增强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应以“人间真情”为主题,整合课文内容,链接课外资源,整体构思,发挥各块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按“整体感知——分部感悟——总结提升”三步来实施。
二、情境导入,感知主题
单元学习开始的“导读”,包括创设情境,指导搜集资料,激发阅读期待;通过自学、小组合作、课堂检测、群体交流,扫除“拦路虎”;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大意,感知单元主题情感基调。可采取如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师:(屏幕映示:“最美妈妈”吴菊萍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照片。乐曲声中讲述吴菊萍2011年7月7日奋不顾身,徒手接住10楼坠落女童的事迹)同学们看了,听了,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吴妈妈用双手托起了一个小生命,她是一位最美的妈妈。
生:吴妈妈抢救10层高楼坠落的女孩,什么也不考虑,这是母亲最美的天性。
生:其实,吴妈妈也有一个吃奶的孩子,她这样做是人间的大爱。
师:说得好,谁还想说说让人感动的事吗?
生:新疆的阿里木大叔,卖羊肉串帮助贫困孩子读书。
生:聂荣臻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救护两个日本女孩的事,让我一直忘记不了。
师:这种不同血缘,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职业的人演绎的亲情大爱,人们称之为——
生:(齐)人间真情!
师:(板书:人间真情)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字里行间也充满浓浓的人间真情,感天动地,震撼心灵,让我们细细地体味。
2.整体感知,交流感受
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总结自读方法;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提炼单元主题,提出探究问题;小组进行课文朗读检查,相机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抓住“人间真情”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在细读品味时,以此串联,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人间真情”的,又是怎样的真情。
三、设计板块,分部感悟
“分部感悟”指分块学习。该环节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学习活动过程。单元主题教学应注意单元的联系,各篇课文的教学要紧扣主题,有所侧重,甚至进行一定的整合重组。我们在分部感悟阶段设计了五个板块,多层次、立体化地演绎“人间真情”这一主题。
第一板块:负荆请罪,知过必改
品读《负荆请罪》,首先要复习剧本的一般特点,明白阅读剧本的关键是品读人物的语言。然后读第一幕,引导学生抓住蔺相如的言行来感悟其性格特点,并顺势设疑:“廉颇为什么老是跟蔺相如过不去呢?”接着,补充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会”的故事,了解背景,体会缘由。接着讨论:“廉颇的行为对不对?是不是真实的感情流露?蔺相如为什么这样做?他考虑的是什么?”由此让学生明白,廉颇和蔺相如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都出自真情,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衡量。之后,让学生读第二幕,看看:“在这一幕中,廉颇和蔺相如又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廉颇会有很大的变化?他的举动是不是真实的感情流露?他是怎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你觉得廉颇是个怎样的人?”由此,让学生认识到“知过必改”也是人的美德,正是他们彼此理解,同心协力保卫国家,才让人间具有了真情,富有了正气。
第二板块:最后姿势,生死抉择
品读《最后的姿势》,由“5.12”大地震的背景导入,重点品读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是如何用身体保护学生的,从而感受正面的形象化描写。教学时还要注意从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来体会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当学生有了强烈的感受后,让他们说说,“谭老师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为什么在那一刹那做出了惊人之举?这是偶然的吗?在生死抉择面前,谭老师让人看到了怎样的真情?”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谭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教师再引领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不同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比如让学生看着谭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画面写感受:有的写《一个活着学生的眼睛》,有的写《无情的水泥板》,有的写《他拉桌子的瞬间》,有的写《我看到他“飞身”那刻》,还有写《我听到获救学生的哭诉》……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文中描写谭老师的部分,让“最后的姿势”深深刻入学生的心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如果说廉颇、蔺相如是站在国家大义上演绎真情,可能与你还比较远,但谭老师一个普通教师,却做出了英雄般的举动,你又是怎么看这一‘人间真情’的呢?”有学生说:“正是谭千秋老师的这种姿势,他以自己的身躯,自己最后的能量,救活四个学生的生命,人们说爱生如子,这是爱生胜过自己生命的人间真情。”此课教学后需要拓展“阅读”,让学生搜集抗震救灾中的无数感人事迹,从更多人身上感受大爱无疆,深化主题。
第三板块:海上雕像,伟大灵魂
品读《船长》,先按照“遇险——救援——殉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着重抓住几次船长下达的命令,以及哈尔威船长最后站在船头与轮船一起沉没的镜头,反复诵读,读出船长的巍然屹立,读出船长的深情呼喊,读出人们对船长徐徐入海的敬仰与震撼之情,以此体会“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的真正含义,感受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忠于职守的品质,感悟他的人生追求。接着,让学生比较《最后的姿势》一课中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与《船长》一课中哈尔威船长最后的姿势,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读懂不同的真情,说说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最后,通过阅读课文后的“作家卡片”和《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了解作者雨果坚持正义的可贵,这种为了正义而谴责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不是一种尤为难能可贵的“人间真情”吗?
第四板块:爱之链条,真情传递
品读《爱之链》,抓住文本内容的几个环节,感知真爱的传递。再读读课题,议一议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仅仅由这三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就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吗?让学生明白“爱之链”的形成不是因为巧合,而是爱的传递。再进行讨论:“这条‘爱之链’连接的是什么?它就存在于你我之间,你打算怎样让它传递下去呢?”之后,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续写一段。学生涌动的情流在笔下倾泻,写出了“乔依与妻子”“乔依与他人”“乔依与社会”“乔依与我”等一个个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真情无处不在。
第五板块:亲情之爱,勇敢表达
诵读单元练习中汪国真的小诗《我不期望回报》,要让学生明白,人间处处有真爱,我们需要爱,需要爱的付出,而不期望回报,但我们要懂得感恩。结合本单元习作,让学生回忆父母给予自己的无数关爱,明白这也是一种“人间真情”,然后鼓励学生勇敢地向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并用实际行动去感恩,再用文字记录下来,让习作成为学生内心的需求。我们来看一个教学片段:
生:那天,妈妈忙着,我走上前,鼓起勇气大声说:“我爱你!”妈妈吓了一跳,说我:“发神经!”
师:可能是妈妈平时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吓了一跳。但从中也看出你平时还做得不够。
生:一天,爸爸累着回家,我端来椅子,泡杯热茶,放在爸爸面前说:“我爱你!”爸爸欣慰地说:“儿子懂事啦!”
师:有语言、有行动,爸爸就能接受。
生:妈妈身体不好,硬撑着干,怕耽误我学习。一天,我走到妈妈床前,吟诵“子欲养而亲不待”给她听。我深情地说:“妈妈我爱你!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妈妈流着热泪搂着我说:“孩子我爱你!我永远爱你!”
师:妈妈被你感动了。同学们,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要“做实事,动真情”,要做一辈子实事,表一辈子真情。这样,人间才会充满爱、充满真情。
当学生写真情时,习作流淌的才会真,才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整体回顾阶段,让学生再结合课文说说,本单元感受到了哪些“人间真情”,并感情朗读课文后精彩片段,把真情聚集、强化。之后,围绕“人间真情”,交流阅读收获,畅谈自己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阅读交流中了解的、生活中经历的和见到听到的真情故事,进一步丰富单元主题的内涵。最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教学就成了一个立体透明的箱子。教材的前后联系,编者的良苦用心,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教学智慧均汇集其中,教学呈现出“动态的、整合的、开放的”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