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人格教育讲座心得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于丹人格教育讲座心得

于丹人格教育讲座心得 篇1

周六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于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人格、沟通、学习、健康成长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感触。

一、于丹主张教育的根本是快乐的学习,是自我潜力的开发。

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操作能力、强健体魄的课程,譬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于丹所谓的工艺教育的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绝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不会做家务,从来没有做过家务。

我想通过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脱节的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同时自我潜力的开发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发展。

二、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就会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还有的子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和父母断绝往来。用古代传统的孝顺理念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全天还难。

简单的一个道理:子女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师的观点还有挫折教育,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融合能力。

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会前所必备的素质。但是,我们周围的孩子却令人遗憾的发现,他们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

于丹讲座观后感心得体会600字 篇2

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于丹《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 篇3

在无意中看到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作为一名老师的我观看完于丹老师的节目,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

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是否限制了孩子的思想,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接受前辈的观念,而是让孩子接受自己发现的结论,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在追求考试高分的同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让孩子走出学校,走出家庭,去寻找同伴,在人群中发现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真正的好老师和好家长完成的的唤醒,而不是灌输,建立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不是教训。在学习生活中,自己是否关注过建立孩子的自信呢?

于丹人格教育讲座心得 篇4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于丹老师讲座 篇5

拜泉县兴华乡中心学校八年一班 孙萌

周六那天早上,学校安排全校同学在家观看于丹老师的讲座,观看后令我感受颇多。于丹老师分析了目前学生的交际状况,并且告诉广大家长怎样合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这次讲座也许会成为我的一个思想转折,并且使我明白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在讲座中,于丹老师提到“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她说,有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行走,跟其他人的接触,看风景,它给我们带来的生命提升和滋养,丝毫也不少于课堂和电脑,只有一个人一步一步的去丈量每一个地方,他就会感觉到有那么多不同的生命,给你那么多不同的感受……这段话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我同样也觉得人学知识,懂道理,如果只屈居于课本和课堂,我想,那么及时她取得优秀的成绩,到头来却也只能是个“书呆子“,我比较向往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正如大诗人陆游说的那样“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这是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于丹老师在讲座中还讲述了她在大学时登泰山的故事,她在讲述时说:“登泰山是一条身体力行,如同儒家对我们教诲的那种见道之路。在这条路上,生命要坚强,要顽韧,要有志向,要有着一种独立的能力,要有一种对社会规则的认同,要有一种承担……”这或许是老师总结登山应具备的能力,在我看来,这亦是一种登人生之峰的能力,只有坚强,才能不惧困难,只有顽韧,我们才能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身来,只有对社会规则的认同,我们才能不断适应环境,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对于同一件事情,换一种方法,也许你会发现别样精彩的世界,就像老师那样,从后山再爬一次,或许能感受不同的意义,爬山时,她独自一人从布满荆棘的小路爬山,虽然后山不像前山那样光滑、容易,但是后山却能让你感受到那种道狭草长的境界。说到这,于丹老师接着便脱口而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她说:“在后山,有大片大片的野花,郁郁葱葱的森林,即使我的手上,腿上被荆棘丛划出许多血口子,但是跌跌撞撞一路上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庄子说的“独与天地凝神,共往来……”这也许就是要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时候,换一种属于自己拼搏的方法,也许会伤痕累累,也许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如果坚持下去,你就会看见成功的曙光,那时你会觉得之前付出的,都是值得的,并且这一路上,让我们懂得的道理,亲身实践出的感悟,会让我们受用终生!

于丹讲座观后感 篇6

于丹讲座观后感

(一)今天听完《于丹讲座》,第一感觉就是气势澎湃。一提起女子,大家立刻会想起柔弱的、娇滴滴的西施;哭哭啼啼的、柔美的林黛玉……从古到今,没有几个女子被形容为强悍的、胸怀大志的、保家卫国的,我所知道的只有刘胡兰、秋瑾、江姐和花木兰。今天我又结识了一位——于丹。虽然不是很了解于丹,但一接触,便知道她是我的偶像,从她抑扬顿挫的语气和雄壮的语言中,我断定她必将强悍、必将充满激-情、必将胸怀大志、必将保家卫国、必将成大器。她那豪言壮语的演讲,让人热血沸腾、激-情万分。

第二感觉就是联想丰富。说到一件物品,她就能联想到与其相关的任何事物。当说到二胡时,她想到陶渊明“辞县令,弹素琴”的故事。当说起“儒家”和“道家”时,她说:儒家给我仁爱,道家给我智慧;如果儒家是长空,那道家便是大地。当她听着陈-军老师的二胡演奏时,联想到古人唯一的乐器——琴;联想到大自然的声音;联想到清脆委婉的鸟鸣,联想到风吹松林的声音……于丹——您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百科全书。

今天是周日,休息在家百无聊赖下了一天的国际象棋。赢了心花怒放,得意洋洋,输了垂头丧气,原本是技不如人可还是恼羞成怒,怨天尤人,为走错一步棋而懊悔不已,唉声叹气。弄得那娘俩只要我下棋就躲的远远地生怕引火烧身。

棋又下输了,休息一下。无意中发现了于丹教授讲座“发现你的心灵”的视频,本想随便听听换换脑子,哪成想这一听真真正正震撼了我的心灵。她用现代的语言结合现在社会文化方式和现代人的生活观念,诠释了儒、道几千年来传递给我们的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儒是大地是实践;道是天空是超越,独与天地共往来。儒家的论语用微言大义、言简意赅来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做一个见到的儒家,道家则提醒我们在休闲中更需要随着庄子做一次天地之间的逍遥游。这就是我们中华民-主文化的精髓。

于丹教授的讲话极富感染力,所说的话记下了来就是一篇文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可以迅速的把一件事高度的凝练并高度地概括,高度的提升,他极好的语言智慧也许是天赋吧!当然跟她日常的学习积累是分不开的。我想那些名嘴们也只能望其项背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中国的语言竟如此的唯美,即可妙语连珠的娓娓道来,亦可妙语天成的让你听之忘忧。

向中华古老文化创始的古圣先贤致敬!

向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播人于丹教授致敬!

于丹讲座观后感

(二)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

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于丹讲座观后感 篇7

今天,我观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于丹老师用了生动的事例来教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懂得感恩,字字珠玑,话语中有着发人深省的道理。其中于丹老师在讲座中说道:“我们中国的教育缺失了小学的工艺教育、中学的挫折教育、大学的职业教育”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挫折教育,这教会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如果父母只教给孩子知识,而不教给他如何面对挫折,那么他(她)遇到什么困难都选择放弃,最后甚至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因为自己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太低。有很多孩子(包括我)会觉得父母给他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满足他就是亏欠,所以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的父母不应该什么都满足我们,要像外国的小孩一样:如果想要钱就得自己赚。只要我们中国的小孩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富强。

这次的讲座很有教学意义,不仅教给我们人格教育,还有如何做人。我很喜欢这个讲座。

于丹大学讲座观后感 篇8

观看一个节目之后,总是有所感受,大家看看下面的于丹大学讲座观后感,一起阅读吧!

于丹大学讲座观后感1 那天听于丹的讲座,偶尔想起这样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姥爷就经常悄悄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姥爷,说你看,有一个叔叔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姥爷就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这也是一种老师。

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所以《论语》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读经典很有意思,开始会觉得简单,但读来读去,便应了郑板桥的那句话:“画到生时是熟时。”感悟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地从内心敬仰圣贤。因为他们不用华彩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一定要去膜拜,一定要去远离。他们不因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报,觉得不可企及。他们以自己的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

道在人心,道不远人,你总归是能凭着生命成长去接近的。《论语》里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的回答就是两个字:爱人。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后来被孟子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孔子说的,他一生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便是孔子的温暖世道了。

其实只要做到五个方面,那么这种仁爱就基本完成了:恭则不侮,生命有尊严;宽则得众,受众人爱戴;信则人任焉,走得更长久;敏则有功,打碎的罐子变宝贝;惠则足以使人,调动他人积极性。

我们以下代人的眼光来看“恭”和“宽”是教我们怎么样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们怎么样做事的,“惠”是教我们怎么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一生基本上要做的内容,所以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我想他跟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理想都会相关,他让我们有具体的做事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角色。

于丹大学讲座观后感2 看完了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之后。连动物都懂感恩的含义,感恩大自然。

海伦·凯乐的经典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观念!在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感恩父母,就没有新鲜的氧气成分,就好比人类要是失去了那参天的大树,知道他人给你的爱是无限的,珍惜大自然零与造物主赐予的一切,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杯茶,作文金谷园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告诉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爱护花草树木,感恩大自然中的所有的生物:鸦有反哺之义,这就是最好的感恩方法。因为正是他们辅育了你,后果不堪设想,感恩全界……无时无刻我们不在感恩,人类只能用氧气罩生活,给你说一两句鼓励的话。

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有人伸出了一只援助之手,你第一时间想到的事情就是感恩,羊有跪乳之恩,小学生们只要学习好,这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原来感恩并不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所以感恩是没有境界,在你为目标奋斗的时候,还在哇哇啼哭的时候,是它让我们存活,晚上在家时。

让我们展开翅膀在感恩中成长吧,到时候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才使你坚持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就。

感恩。由此可见。对于大自然的感恩你只要保护环境,其实并不是那么难以做到,我才发现,感恩是多么伟啊。,感恩是多么神圣啊。感恩大自然,要学会感恩去报答。

这是感恩的力量,白色垃圾漫天飞舞,就已经在感恩。

当我们刚刚出生。感恩父母,植树节那天抽点时间和家人一起去植树

感恩医生,没有隔阂的,原来感恩是无时无刻都存在!

于丹大学讲座观后感3 放假之前我们观看了于丹为大学生进行得讲座,于丹教授极富人生哲理的话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涤,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为准则和至理名言在今天依旧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观看于丹的讲座,让我领略到的是对自己的得失正确对待智慧,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融入现在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现实中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看待这些事实的态度,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于丹告诉我们,做为个人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一味的想不开,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要尽可能地用自己高兴的事情去弥补遗憾。一个人的一生中难免有些缺憾,这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待他们的心态。纠缠于缺憾中的人将失去更多的东西。只有正确的对待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个人总是后悔昨天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后悔今天的事。正确面对现实中的不利方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这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于丹教授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效果会更好一些。

于丹在讲座中说出了一个故事:孔子课堂上的学生席间闲谈理想!有的学生说要财富,有的说要做大将军!也有的说要做隐士??当学生问到孔子时:孔子说: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怀子!意思就是说:能让父母老者们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长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说:对父母孝顺无非两个是四个:顺意,色难!顺从父母之意,对父母和颜悦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朋友,朋友对你最好的评价是一个信字!如果你认识那么一个两个知心的朋友对你的评价是如此的话!知足矣!每个人都会小的时候!孩子们

品格之美(于丹讲座观后感) 篇9

——于丹《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 观后感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讲座刚开始的时候,于丹老师讲了一个大树和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父母被暗喻成大树,用自己的一切去满足儿子的愿望,而儿子也陪父母走到了最后。哪个父母不是这样呢?但又有几个孩子能在父母老去之时陪父母安度晚年?纵观当今社会,“空巢老人”比比皆是,她们同样也为子女付出一切,却没有得到子女的回报。中国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许多人在父母在世时没有尽到子女的责任,而当父母去世后,才想起父母的对自己的恩情,想报答父母,却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我们也是孩子,我们无时不刻享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尽管目前还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不仅在物质上赡养父母,也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接下来,于丹老师讲了如何学会自立,自强,自信。她讲了她亲身爬泰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自主自立,不能过分依赖他人,要在独立的活动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特别是当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登上顶峰时,才能感觉到杜甫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们更多是选择呆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而不是走出家门,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嬉戏,孩子们从小就习惯独自一人,无法与同龄人交流,这会对他造成人性的缺失,对他将来长大步入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在社会中,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于丹老师说,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接触的方式。于丹老师举了一个例子,鸡蛋、胡萝卜、干茶叶,将他们放在沸水里加热同样时间,鸡蛋变硬了,代表被社会煎熬,心肠坚硬的人;胡萝卜变软了,代表被社会熬煮,没有主见的“好好先生”;干茶叶舒展了,将自己的香味融进无色无味的水里,代表在社会中打拼,更加成熟,并用自己的品格感染别人的人。我们要从现在就培养我们的能力,以后做一个像“干茶叶”一样以品格感染世界的人。

于丹讲座观后感Word 文档 篇10

今天,我在家里观看了《于丹老师讲感恩教育》的讲座,她讲了许多生动的内容。比如中小学生如何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中小学生如何交朋友,中小学生如何调整心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如何调整中小学生的心理的讲座。

于丹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教授带着十个孩子去一间漆黑一片的房子做心理实验。走进了屋子,教授说:“这里有风险,请你们小心跟着我。”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跟着教授走过来的时候,教授“啪!”地打开了一盏灯,孩子们立即下的面无人色、脸色苍白,因为他们刚刚走过的是一条狭长的独木桥,下面有一个巨大的鳄鱼池,几十只鳄鱼张着大嘴。这时教授说:“你们已经走了过来,那就都走回去吧!”过了一会儿,有三个孩子胆战心惊的走了过去,剩下的七个孩子说什么也不敢。教授又“啪!啪!啪!”连续开了三盏灯,这时七个孩子发现独木桥下有一层织得细细的、密密的防护网。随后这七个孩子中有五个孩子走了过去,那两个孩子依然不敢走过去。如果让我参加这个实验,在没有开灯时,我会紧跟在教授后面,打开一盏灯时,我不敢过去;又打开三盏灯时,我会勇敢地走过去,这说明我的心理依然很脆弱。

上一篇:学校开展育人活动下一篇:四年级数学列方程解题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