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论文(精选8篇)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篇1

礼貌原则принцип вежливости是由英国著名的学者李奇于1983年在格莱斯“合作原则”принцип кооперации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李奇效法格莱斯划分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项准则,其中每条准则都包含两条次准则: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Tact maxim a)使他人受损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Generosity maxim a)使自身受惠最小;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原则(用于表情和表述)Approbation maxim 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b)尽力扩大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原则(用于表情和表述)Modesty maxim 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b)尽力扩大对自身的贬损 5.赞同准则(用于表述)Agreement maxim a)尽力缩小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分歧;b)尽力夸大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一致 6.同情原则(用于表述)Sympathy maxim 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b)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礼貌原则”在会话中的性别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崔国鑫)在国外对“礼貌研究”还有布朗和; Brown&Levinson 的面子观

他们认为面子的概念来自Goffman的面子行为理论和英国民间词语,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面子与尴尬,难堪,或“丢脸”相联系(1987:61)。他们认为,说话人应该尊重听话人的自我形象,避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FTAs)。

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Brown &Levinson将面子的划分为负面面子(NegativeFace)和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负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强加观点,或者做出自由选择的愿望。正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被人喜欢,赞同,尊重或者欣赏的愿望(1987:61)。与之相应,面子管理的策略也划分为两类:负面面子策略和正面面子策略。负面面子策略强调听话人的自由权利,所以它是一种尊重策略(deference strategy)。正面面子语用策略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

1.负面面子策略

对于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说,负面面子是最合适和最为规约性的语言策略(1987:130)。负面面子礼貌策略即尊重策略涉及人际交流过程中的“正式”礼貌形式。在实施负面面子策略的时候,说话人考虑听话人的负面面子需求,应表示自己不愿意强迫对方,侵犯对方,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现列举在本段邀请行为中涉及到的负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

1)利用规约性间接手段(Beconventionally indirect)(1987:132)。以规约性的间接手段表示请求等,可以避免损害到受话人的负面面子。在文中的邀请行为中,赖大家的说到:“不是接他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语言转弯抹角,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赖大家的要邀请贾府的主子们赴宴,取代了直接言语行为,另一方面又让听话人一听就明白,表达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

2)闪烁其词(Hedge)(1987:145)。正如正面面子策略中的“留有余地”一样,负面面子通过一些“不明确的话”来减弱威胁面子行为的目的。在王熙凤回答赖大家的邀请时说到:“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这个“别人不知道”就是一种闪烁其词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涉及到其他人,避免威胁其他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3)表示悲观(Be pessimistic)(1987:173)。不强迫受话人作出行动反映,表示说话人对于自己说的话不抱太大的希望,听话人不必受说话人话语影响。赖大家的说:“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赖大家的发出邀请,但是话语中表示了悲观,虽然定了日子,但是请不请得来贾家的主子们还得看自己婆婆赖嬷嬷的面子,对自己邀请这一行为表示了悲观。博士论文,面子观。

4)尊重(Give deference)(1987:178)。博士论文,面子观。尊重策略的实施是通过使用一些明确表达对于听话人的社会地位给与尊重的称谓语,也可以通过自贬(downgrade)的方式加以实施。文中多处体现到这种策略。赖嬷嬷对贾家主子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老爷、爷们”、赖大家的对王熙凤称呼“奶奶”,这些都是通过称谓语体现出了尊重策略。称在自己家的花园摆酒为“在我们破花园子摆几席酒”,通过自贬方式实施了对听话人的尊重。赖嬷嬷说:“我才去请老太太,老太太也说去,可算我这脸还好。”赖嬷嬷的言外之意是由于自己请到了老太太去赴宴才证明自己有面子,突现了对老太太的尊重。

5)给受话人提供某种补偿(Redress other wants of H’s)(1987:209)。发话人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补偿,如承认蒙受恩惠,承认欠债等。文中赖嬷嬷两次提到“托主子的洪福”,认为自己儿子被选上是托了贾家主子的福,能够摆酒席好好热闹上三天也是托勒贾家主子的福,承认蒙受了贾家人的恩惠,照顾了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2.正面面子策略

正面面子礼貌策略与“亲近”(intimacy)紧密相关。正面面子策略隐含着寻找共同点和申明愿意和对方合作来尽可能缩短双方之间距离。它用礼貌形式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1987:101-117)。仅列举文中涉及到的正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

1)声称具有共同点(Claim common ground)(1987:103)。说话人表明与听话人是一类人,具有相同的目标,价值观或者爱好等。通常的做法有表明具有同样的团体身份,这可以通过称呼的选择,方言,行话的运用来显明。博士论文,面子观。文中赖大家的称呼“奶奶姑娘们”和赖嬷嬷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一方面表示对贾家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是一个团体的身份。

这个策略也可以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强调双方又共同分享的背景,可以让受话人自在轻松,同时维护受话人的正面面子。如王熙凤说道:“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这是句玩笑话,实际上她是肯定要带着贺礼的,赖大家的笑道:“奶奶说哪里话?奶奶要赏,赏我们三二万银子就有了。”这句玩笑话作为回应,能表现出她们的关系融洽,是亲近策略的很好体现。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篇2

一、教师课题研究现状

1.研究需求强烈, 立项成果丰富

以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科研品位、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 科研兴校, 科研兴教, 是学校、教师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方式。课题研究成果成为评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校校有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与考核要求。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 教师广泛的能动参与, 使教师课题立项的数量与级别不断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的学校, 甚至有十几个立项课题同时研究, 且层次较高, 不仅有市级教科所、教研室课题, 也有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规划课题。

2.研究氛围热烈, 教师参与踊跃

在职称晋级、骨干教师评审等专业发展要求的刺激下, 课题研究逐渐得到教师认同, 教师研究能力普遍提高。很多学校开展草根研究, 教师全员参与, 学科全覆盖。有的学校倡导微型课题研究, 教师人人有课题。很多学校的开题、结题活动, 程序规范, 氛围热烈, 科研含量高。开题、结题活动真正变成了研讨会、学习会、动员会、反思会、总结会, 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3.课题管理规范, 研究成为常态

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加大了课题的管理、培训力度, 从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环节加强培训、管理与考核。明确课题联系人、指导老师, 严格开题要求及论证环节, 规范中期评审, 认真把关结题鉴定。有的地区通过对本地区立项课题实行网上管理等手段, 要求所有研究资料上传上网, 加大过程性检查力度, 推进课题研究常态化实施, 促进教师常态化阅读、常态化研究、常态化写作, 使课题研究保持应有的温度, 形成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常见的行走方式的同时, 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等课题研究应有的属性逐渐虚化、泛化、弱化。

1.功利色彩浓厚, 选题简单浮躁

课题应来源于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但很多学校把课题当成扩大影响、谋取成绩、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 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当作评聘职称、评优评特、成名成家的敲门砖。务虚的多, 务实的少, 盲目跟风, 急功近利。从选题开始, 便功利色彩浓厚, 不考虑课题是否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 不问选题科学性、适切性、研究价值、可操作性如何。不调查论证, 胡乱拼凑即申报立项。如课题“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从选题开始便犯了科学错误, “少教多学”和“高效课堂”的关系值得研究吗?再如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 缺少个性, 没有新意, 课题大而空, 指向不明确, 难有成效。有些教师拿出来的课题则冠之国家教育部、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 名头很响, 但自己并没有立项开题、实施研究。评职称、评骨干时拿人家的立项证书, 自然没有价值。

2.认识一知半解, 研究方法缺失

一是课题研究从神秘走向庸俗。有些老师将课题研究等同于传统的教学研究, 缺少理论学习与积累, 不以理念创新引领行动实践, 搞重复单调的教研活动, 上几节公开课, 写几篇教学反思, 编一本教学案例, 穿新鞋走老路, 将课题研究肤浅化;有些老师脱离教学实践, 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 课题研究不能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导致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实施阶段难以操作。

二是课题申报时, 核心概念理解、界定不到位, 导致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 难以开展;结题时, 案例集、反思集等成果很多, 但往往与课题没有多少关联度, 拿不出理论研究成果, 不能佐证申报时的预期目标。

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缺乏整合与统筹规划。学校的总课题和教师的课题之间没有逻辑关联, 课题多而散乱, 课题组各自为战, 浪费物力、财力、精力。

3.研究过程弱化, 结题难有实效

“说起来重要, 想起来要或不要, 忙起来不要。”这是目前部分课题研究现状的真实写照。“开题冲动, 结题激动, 过程不动”的现象确有存在。由于对课题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 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工作负担, 致使课题研究过程弱化成为普遍问题。结题时“成果一箩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 没有真正能展示动态研究过程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多数研究成果停留在应用实践层面, 结题报告不能正面回答预设成果, 难有推广应用价值。课题研究浮于表面, 在浅层次、简单重复的教研活动、反思案例集中徘徊停滞。

三、对策建议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有“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心境, 多一份淡定与从容, 少一份功利与鸹躁。

1.目的要明

校园是学术净土。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 追求本真求实的科研文化, 弘扬自主研究意识、独立思维品质。通过课题研究, 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不贪大、不贪多、不出风头, 立足实际, 想好一个课题, 终身去研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等, 均是教学一生, 研究一生。教师立志高远, 心态淡然, 持之以恒, 成果自会水到渠成。

2.选题要真

选题应自下而上, 坚决杜绝跟风追潮、拍脑袋立项课题, 要注重校本、师本、生本需求。课题选题不是某一个人纸上谈兵, 要发动教师群体参与选题论证, 让课题真正来源于客观需要, 从问题中提炼出真课题。选题论证要有具体内容, 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楚, 使课题从立项阶段便科学可行。如《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 结合学校“尚美教育”特色建设, 探索实施“以美育德, 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努力改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现状, 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美育元素, 发挥美育促进其他诸育发展的情感因素, 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3.研究要实

学校要强化对教师开题报告的审核与把关, 认真组织开题论证活动, 强调实施方案的操作性, 对子课题的分解、研究步骤的设计都要认真思考可行性, 要重视教师课题立项研究的规范性。立项课题较多的学校要加强课题的统筹规划与整合, 找出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的核心课题作为“龙头”课题, 带动其他课题开展研究, 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让教师各自的课题研究形成合力,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在细化研究过程的同时, 还要强化对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避免课题一旦结题, 研究即告停止的现象, 让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 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 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4.管理要严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移动学习 学习效率 泛在性 非正式性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44-02

自从上一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逐步进入网络时代。此时,在欧洲北美各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悄然开启了有关移动学习的热门实验项目。最早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首先发起。此研究项目,主要是通过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来完成,此项目开启了移动学习的研究大门。 2000年,戴斯蒙德基更博士在其著作《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中,首次详细的介绍了移动学习。移动学习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定制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甚至利用互联网学习可以进行交流学习,互补有无。IPHONE智能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不到五年间,智能手机瞬间覆盖了中国市场。而这种大屏高分辨度,高速的3G网络大覆盖率的高度智能化的手机已经为满足学生快速便捷了解知识提供了条件。

1.国外研究现状

“欧盟IST”资助计划于2001年开始正式研究移动学习理念。英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Telenor Mobil、Nokia等企业都积极投身于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Tove Kristiansen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关于移动学习得出如下定义:在学习中运用移动终端科学技术,有助于使社会生活更具移动化,由于社会对弹性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大,继而推动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斯坦福尼亚大学的SLL实验室于2011年成功研制出一个移动学习模式,在移动学习中将学习外语作为主要内容,这个实验是建立在个性化、安全、可信的学习环境中反复进行学习与复习。在移动学习平台上,移动学习最受欢迎的内容就是外语。

研究移动学习主要方向是开发移动学习软件系统,设计学习平台。以美国为例,其研究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向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国外影响力最大的研究移动学习的项目有三个:①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自主研发的Uni Wap移动项目,研发的特点是将WAP技术引入高等教学教学中,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移动学习的氛围,通过手机可实现资源学习与教学访问,实现无障碍化学习;②美国斯坦福大学自主研发的“移动终端语言学习”项目。专门成立实验室,在学校范围内通过连接无线网络让学生在校园内能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语言。这次研发设计出很多适合学习外语的项目板块,富有个性化特征。斯坦福大学通过研究总结出内容学习的要求,通过板块互动性的设计,充分考虑学习者身处环境,有助于为未来移动学习的研究提供更深入的研究价值参照;③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大学资助研发“移动短信技术学习”项目。这一项目主要将移动终端引入大学的日常教学与教务管理工作中,通过移动短信功能分发学习资料或通知活动安排。在完成项目研究之后,针对开展移动终端项目学习提出留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上述三个大学开展研发项目的内容载体都是移动电话,所以可看出国外在研究手机功能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这些仅仅局限于技术上的突破,当前关于移动教学与学习的模式设计仍旧存在不足。

2.国内研究现状

2000年,Desmond·Keegan教授才将移动终端学习的理念引入中国。北京大学于2002年开始启动中国第一个校园局域网项目的建设,由此中国校园无线网络工程拉开了序幕。北京大学2003年8月率先完成了校内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在校园中学生只要在电脑中插入无线网卡并安装程序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无障碍的上网,在校园图书馆可随时查阅相关资料。英特尔于2004年9月和中国科研教育计算机网络公司联合推出“无线中国大学计划”。无线中国大学研讨会议于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校园无线网络发展计划得到参会者的普遍关注。诺基亚于2007年5月开始全面支持“行学一族”计划,真正实现在想学习的时候就能学习的目标,随时随地的学习外语。让学习者的梦想在手中实现,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丰富体验。由多名IT精英组成的学习资讯移动互联网站于2007年5月正式上线,网站主要从事研发移动应用、服务培训、咨询技术、为开发应用移动终端提供详细的服务方案。但国内研究移动学习相对落后,真正由教育结构带头从事项目研究的团队为数不多,未能形成由高校科研团队带头的合作研究队伍。

中国刚开始研究移动学习,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的著作较少。Jyri Salomaa与黄荣怀等人于2008年6月出版《理论、现状、发展-移动学习》一书,这是中国首部移动学习专著,这本书尤其适合喜欢研究移动学习的人员阅读,书中大量的介绍多项移动学习项目产品,有助于为从事移动学习项目开发的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王建华教授等人于2009年9月出版《移动学习实践和理论》一书,这本书将引导研发人员积极探索移动学习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育技术博士于2011年5月出版《在终身学习观念下建设移动学习资源》一书,作者顾小清在书中指出移动学习的内容具有小而精的特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学习更符合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目标,适合工作者随时随地充实自我的目的。由建设微型终端资源学习的目标出发,深入分析与研发适合成人随时学习的移动学习理论和实践成果。韩立龙教授于2011年10月出版《移动终端学习》一书,书中阐述网络学习主要立足于技术层面上进行剖析。由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李青于2014年6月出版的《让学习无处不在-移动学习》一书,书中主要讲述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移动学习的目标及评价学习效果。当前中国在设计移动终端学习项目方面的专著仍处于空白。

移动学习的载体是移动终端,从开始创造移动学习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者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能有效的改善学习效果,这说明充分的研究与应用移动学习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研究人员也认为并不是只要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很好的展开学习计划,这项技术能使学习者与学习活动更适应。当然,当前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仅仅只能作为辅助学习的一种工具,无法完全的取代原有校园教学工作。

3.研究的理论基础

移动学习翻译为英语,即Mobile?鄄Learning。当前的定义仍无定论,但是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本质上不存在差别。如今社会广泛认同的定义是由Alexander Dye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所谓移动学习,就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任一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学习,而学习使用的移动设备必须能有效的将学习内容呈现,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无障碍交流。因此,对于移动学习定义可分为三类:分别是①以技术为中心,Paul Harris是提出以技术为核心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移动学习是结合 E-learning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随时可供学习的环境体验,移动学习能使学习者实现受教育的目的,通过PDA或移动电话来实现;②以认识为中心,Holger Nosekahel 是雷根斯堡大学著名教授,他们认为移动学习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与数字化信息,让学习者在无时空限制的地方可以实现学习的目的,移动学习的服务提供部门都从属于移动学习范围;③学习情况和技术相结合,移动学习在中国大学教育技术委员会的眼中,就是以当前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为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无障碍交流与教学互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是最为常见的学习工具,有助于科技信息与教学资源的随时互动化交流。

移动学习是由数字化技术与移动终端技术联合开发出来的,这种学习使学习更自主,通过连接GPRS或无线网络,学习者可随时随地的享受学习体验。文章中认为虽然移动学习优势显著,但仍旧未能取代原有的校园科班教学,仅仅只能作为校园教学的一种学习形式的补充。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理论的意义上开发出的移动学习,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求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这是一种学习辅助形式。随着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得以改变,有助于学习者学习途径的扩大。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乃至世界开始掀起一股改革教学模式的热潮,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建构主义理论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者通过不同认识活动,例如信息的分析、解释、吸收和感知,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原有知识结构之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完成最终构建学习理论的目的。

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移动学习,由于学习者为了将问题解决而创造出的针对学习需求解决的想法,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的情景化学习是相同的。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在有学习需求时通过手机或电脑开展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推动学习者更自主更积极的开展学习计划,将原有传统的课堂被动式学习模式转化,更加体现出学习者为主导的学习主导地位。

(2)非正式学习理论

学习模式主要为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正式学习,是指传统课堂任务教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非正式学习正好相反,这是包括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事物交流,包括在会议讨论中查阅书籍。在任一时间或地点,在不知不觉之中都有可能发展非正式学习。而在个体学习活动中75%以上都是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发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学习,在任一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可能发生,开展的方式更多样化,通过社会实践可将收获的非正式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加以落实。

移动学习其实就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可随时随地的开展,给学习者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快实现获取知识、自主积极学习的目的。实施移动学习的理论指导基础是非正式学习理论。

(3)泛在学习理论

随时随地无障碍的学习,就是泛在学习。让学习者随时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创造教育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习者为核心的自主学习,这就是泛在学习设立的目标。从广义的角度看,学习具有自发性特征,无法将学习局限在早已固定好的限制环境中,学习者需要不断积极的获取知识,通过提供自己的技能或知识水平来提供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狭义的角度看,由于互联网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谓泛在学习,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内容学习的目的。这种先进的学习模式,有助于为学习者创造更优良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趋向于现实,有效的进行知识学习构建。泛在学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交互性、共享性、及时性。因此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可能性,有助于终身学习与教育目标的实现。由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学习将会得到广泛的使用,不断完善泛在学习新理论,推动移动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4)认知灵活性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Spiro提出灵活性认知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学习是终身的任务,只有深层次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灵活地问题解决。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特征,因而将知识分为非良构领域与良构领域两种,而所谓非良构领域知识,是在问题解决时建立在良构领域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剖析,如概念相同而运用到不同的实例之中会存在差异化的内涵;所谓良构领域知识,是指知识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但容易学习与掌握。移动学习的展开充分体现积极主动学习的特征,学习者之间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便是由移动终端提供。传统课堂教学由于教师与学生暂时会分离而无法随时指导学习,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尤其是遇到一些非良构领域知识,可通过累计原有的经验知识自主理解知识,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信息的有效提前或前移,最终实现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目标。

总之,在东西方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中,国外虽走在前列,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化的高度发展和智能化手机的广泛应用,移动学习已经逐渐深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当中,而且也在不断地充实着英语学习的方法途径。移动学习的优越性特点的凸显,如何更好地利用移动学习提高学学者的学习效率,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心。

参考文献:

[1]徐涛.中欧成人移动学习项目的比较分析及策略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2):53-55.

[2]刘豫钧,鬲淑芳.移动学习——国内外之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4(03):12-16.

高效课堂研究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篇4

高效建康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将课堂改成智慧的课堂,知识的课堂,能力的课堂。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作用不是灌,而是点燃,是唤醒,是激励,引导孩子们展开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的建设要求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观念支配着行为。我们务必要重建两个关系,就是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一切的“教”都要服务于“学”,老师要服务于学生。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其次,变方法,方法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老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点燃学生,我们要做的不光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再次改信仰,我们现在每天做得最多的是查课,查常规,查考勤,老师们在被逼的同时搞课改就是见鬼。 我校当前高效课堂的建设,因既无名师引领,又无专家把关,实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让人难以觉悟和进步,反而误人子弟。其实不光我校,我乡、我市、我省、乃至全国大概也都这样。

1、鹦鹉学舌一阵风——形式主义大行其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校万校座位摆,走进许多学校,一夜之间学生座位大变样,由原来面向讲台的直排,变成几个人一组相对而坐的横排,其用意是模仿外面学校的编排方式,便于合作学习。但座位的变更不是高效课堂,且如此编排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设备设施硬件布置必须跟上;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必须转变;三是学生自觉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一流,三者缺一不可。不然我们课堂不仅没高效,反而成为学生视

力斜视和颈椎疾病犯者的推手。如此形式主义是典型的鹦鹉学舌,将严重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此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当止!

2、东施效颦模式化——机械操作误人之深。高效课堂之于某些学校,犹如当年农业学大寨,炮声隆隆号声阵阵,走到西村是这样,来到张村还是这样。你搞了个几步几查,俺就搞个几查几步;你是幸福课堂,俺就来个智慧课堂,花样变着玩,但透过想象看本质,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种田都还要看季节气候,哪有不同学科不同题材的教学活动都套一个模式的,东施效颦越效越丑。面对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我们只要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课程改革理念贯穿始终,就要包容各种教育教学风格,在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中,要一以贯之的把握一个策略,即,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战略,就是面对一篇课文或章节,从宏观上要采取何种教法学法的整体思路,如诵读法,品读法,读写法„„;战术,就是在具体研读内容的过程中,从微观上针对各个环节要采取的方式方法,如怎样导入,怎样衔接环节,怎样评价,怎样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要灵活机动,如果不加区别的机械操作,将误人之深。

3、照猫画虎失基本——学科特点全然不见。七十年代有个真实的笑话,一公社书记,在为供销员工大会作报告,他批评有些员工工作态度差时是这样说的:“如果卖不来货就去教书,只要有本字典你就教得来。”此话盛为荒.唐,但看现在许多课堂,确实陷入只要有张试卷,哪个都教得来的新荒.唐。无论哪个学科基本都是学生做试卷,小组议试卷,教师讲试卷,学科特点全然不见,语文、数学好像没多大区别。无论哪种改革, 都得遵守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就得书声琅琅,音乐就得歌声悠扬,数学就得讲逻辑思维,否则就会成照猫画虎得不偿失。

宁夏林下经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5

摘 要:本文简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和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还存在基础条件差、发展规模小、模式和品种单

一、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对策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荫之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六个百万亩”等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宁夏的森林资源迅猛增加,林地面积达3266.2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达892.35万亩。林下闲臵的土地和空间的不断增大,使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既增加了有形资产,又增加了农民依托林地的发展空间。倡导发展林下经济,把林地变为农民的“钱箱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

1.1发展林下经济是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利用林下闲臵的土地和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既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又能有效带动农村的交通运输、物质流通、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带动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和推广林农牧相结合的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可以增加林区农民经济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带动林业大户、林业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可以加速森林的新陈代谢,提高树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培育保护林木资源,还可以弥补林木生产周期长的不足,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综合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宁夏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2.1林下养殖业初步发展。截至目前,宁夏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部分县(市、区)为主的林下生态鸡养殖业,创立了“朝那鸡”等自主品牌,产品销售已扩展到内蒙、陕西等周边省区,基本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经营链条。盐池县大力扶持林下养殖滩鸡,已形成年养殖滩鸡150万只的规模。彭阳县通过项目扶持、科技支撑、奖励调动、订单收购等措施鼓励农民林下散养生态鸡,已经形成“家家林下种草,户户林下养鸡”的格局,目前全县林区生态鸡养殖点达50个,散养生态鸡100万只。2.2林下育苗成效初显。南部山区部分县(区)林下种植云杉、油松、落叶松等特色经济苗木,建立起了现代化的苗木储运、销售市场,苗木远销陕西、甘肃、内蒙、新疆等省区。2010年,仅泾源县的育苗面积已达16.8万亩,建成千亩育苗园区14个,培 育500亩以上苗木专业村28个,5亩以上育苗专业户1250户,直接实现苗木销售收入5400万元。

2.3经果林产业初步发展。依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精力逐步发展起以林药、林果、林菜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林下种植业。泾源县在林下种植以柴胡、黄芩、串地龙等为主的中药材,蕨菜、刺五加等山野菜,农民年均增收近1000元;彭阳县种植山杏、山桃等特色果品,培育了一批个体户、果品生产基地和果品深加工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人均年增加收入1000余元。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基础条件差,发展规模小。宁夏具有山、川、沙等复杂的地形地貌,常年干旱少雨,森林资源多分布于高、远、僻等山地。这些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和制约到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3.2模式和品种单一。目前宁夏只初步发展了种植山桃、山杏等果品的林果模式,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的林药模式,种植蕨菜等蔬菜的林菜模式也才刚刚起步,但从宁夏的整体条件分析,适合发展和推广的模式至少还包括林草、林菌等模式;林下养殖还仅限于生态鸡和滩鸡,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从全区的整体情况看,养殖品种还显单一,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

3.3管理水平低。绝大部分林下产品种植养殖户仍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缺乏专业组织的协作指导,导致产销不对路,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给林下产品的产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4资金不足。由于没有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农民在发展林下经济之初就缺乏启动资金,在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更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等方面止步不前。

3.5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民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优惠政策和市场前景等认识不够,认为收益小,投资回收期长,缺乏参与的热情。4.对策建议

4.1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发展条件。通过整合扶贫项目、生态移民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六个百万亩”防护林工程等各类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完善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设施,为林下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证。

4.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林下经济发展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努力探索和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林间种植、养殖模式,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从当前经验和市场前景看,宁夏林下经济发展应重点推广以下九种模式。一是林果模式,利用林下空地,间种、套种桃、杏、枸杞等水果;二是林草模式,在林下种植苜蓿等牧草,用于发展养殖业;三是林菜模式,在林下种植耐阴性野菜如蕨菜、刺五加等经济作物;四是林菌模式,林下种植培育香菇、蘑菇等菌类;五是林药模式,在林下种植柴胡、黄芩、串地龙等中药材;六是林禽模式,在林下养殖鸡、鸭、鹅等禽类;七是林畜模式,在林下圈养或放养猪、牛、羊等家畜;八是林蜂模式,在林下养殖蜜蜂;九是森林旅游;十是林下产品 的加工流通和销售。

4.3加大技术培训。为农民定期组织开展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林、农、牧等部门专家就一些林下经济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授课、现场指导;成立林业、农技等部门为指导的技术服务组,分片包户定期下乡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指导和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引导农民走联合经营的路子,提高农民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经营技术及管理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篇6

一、人才队伍现状。

1、党政人才队伍基本情况。到2003年5月,江山市共有党政干部1977名,其中中专以上文化1688人,占总数的85.4%,大专以上文化1423人,占总数的72%。市级机关干部1382人,女性194人,大专以上文化1013人,占总数的73.3%;乡镇机关干部595人,其中女性134人,大专以上文化410人,占总数的68.9%。全市共有市级领导干部35人,其中女性6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73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岁,大专以上文化占95%,女性43人;市级机关部门领导干部249人,其中女性22人。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我市事业单位现有各类人才7285人。从学历层次看:大学学历1156人,占15.86%;大专2676人,占36.73%;中专2649人,占36.36%;高中及以下804人,占11.04%。从职称层次看:正高级1人,仅占0.01%;副高级241人,占3.31%;中级职称2046人,占28.09%;初级职称4716人,占64.73%;其他无职称281人,占3.8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3427人,占47.04%;35至45岁的1729人,占23.74%;45岁以上的2129人,占29.22%。从专业分布结构看:教育类的4118人,卫生1440人,农林水859人,城建土管221人,群众文化144人,交通环保140人,财税工商116人,新闻112人,人力资源71人,其他64人。

3、企业人才队伍基本情况。此次对全市50万元注册资金以上的企业,全部发放调查表,按时间要求回收400多份。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企业各类人才合计2809人。其中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大专以上1685人,占调查合计数的60%;中专学历735人,占26.2%。按专业技术职务分: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817人,初级职称1492人。按年龄分:30岁以下641人,30-35岁648人,36-40岁765人,41-45岁402人,46-50岁207人,51-55岁98人,56-60岁38人,60岁以上10人。按人才专业分:机电412人,建材102人,经济管理982人,化工243人,营销224人,财会323人,轻纺2人,其他521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市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为“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为江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并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认真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摆到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并让他们参与到重大决策、重点工程中去。在市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中,多次对人才工作作了专题研究。今年党代会报告中,更是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强调。为了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我们建立了重大决策专家参与制度,聘请工业、农业、社会事业、信息业等方面20名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委员,参与重大经济和社会建设决策前的咨询和论证。在党委、政府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引导下,全社会的“四个尊重”氛围逐渐浓厚。

2、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市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做好干部培养、推荐、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年龄、性别、知识等结构的优化。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一是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多层次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市委两次采用“双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了8名机关部门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及选聘2名重点中学校长。1999年11月,又推出了3个选任类正职(林业局局长、上余镇镇长、坛石镇镇长)和两个副职(团市委副书记、峡口镇副书记)岗位进行公开选拔。今年四月,在市级机关部门班子调整中,市委大胆探索创新,对空缺的17个机关部门正职职位和1个副检察长职位,成功地采用自荐公推提名的方式进行选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在乡镇和部门机关的中层以上干部管理中,则普遍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机制。二是市管干部任免实行常委票决制。三是加大对干部监督力度,增强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调离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离任审计。在干部工作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群众意见的查证和运用,使得群众监督干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初步形成了群众参与、新闻舆论、党内专门机构共同监督的立体网络。

3、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注重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金融、外贸、法律以及信息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应对加入WTO的需要,抓紧培养了一批精通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专门人才;注重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注重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专家。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我们建立了科技骨干挂联市“310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制度,安排他们参与和负责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业务能力和提高素质。采取赴外招聘的方式,引进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市每年都组团赴武汉、西安等地招聘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年引进近100人。

4、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以推进“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江山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优秀企业家。具体工作中,注重研究企业家的成长规律,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市里予以重点扶持,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注重灵活对待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保护,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经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优秀企业集中,采取托管、兼并、收购等形式,做大做强产业。江山原有大小水泥企业18家,通过 几年的整合,现主要生产能力集中到4家企业,由4位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几年来,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全市人才总量预计到今年年底仅为1.65万人,仅占总人口数的2.9%,低于全省5.9%的平均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分布上看,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占近60%之多,而企业则普遍缺乏人才。在调查的全市5000多家企业中,仅有人才2809人左右,平均每家企业不到一个。从专业结构来看,传统专业型人才较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专业人才稀缺。如法律、金融、外语、计算机、经济类等人才严重欠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人才较短缺,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从知识层次上看,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所占比例很小。在此次调查中,研究生学历的仅有2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04人。

3、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隐性外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每年考上高校本科的人数为1000人左右,而回江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仅有120人左右,年外流率在80%以上;二是显性外流。具有中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各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等方面的人才,随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趋势,出现一人外流,带动相互熟悉或同一层次水平人员外流的“传、帮、带”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市显性流失人才数达22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3人、初级职称141人。主要集中在四大块:教育系统34人、卫生系统52人、农林水系统42人、工业系统96人。

4、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为人才服务不到位,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三是“专才不专”,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行政工作,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四是职称政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大多采取评审方式,重学历、轻能力,存在着明显的论资排辈现象,优胜劣汰的机制没有建立,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有近90%的中高级人才与初级人才做着同样水平的工作。

5、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我市的企业家大多是非专业出身,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经济贸易、金融、相关法律知识等相对缺乏,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者较少,除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家庭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外面的优秀管理人才难以进入企业,而企业自身也难以培养人才,造成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缺乏长远打算和企业发展规划。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网络编辑现状分析及研究 篇7

网络编辑专业是随着20世纪末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兴行业, 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崭新的交叉领域。因而, 网络编辑专业有着工学和新闻学的双重特征。网络编辑主要是指在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内部网站、电子出版物编辑单位从事内容策划、素材采集管理、内容编辑和制作、内容管理、团队管理等工作的相关人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我国的互联网站点数量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12月底, 我国的网站数量将近200万个,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亿人。如此巨大数量的网络资源全部需要由网络编辑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 对网络编辑人员的需求可想而知。据估计, 我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600多万人, 在未来10年内, 对网络编辑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呈上升趋势, 网络媒体的发展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

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网络媒体队伍的整体水平、网站内容以及网站的成败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是, 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中, 专业出身的网络编辑人员非常少, 大多数网络编辑都是从其他行业中分流而来的, 缺乏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目前网络编辑的从业者中, 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网络编辑培训, 基本上都是一边工作, 一边学习, 一边模仿。这些人员有些是由传统纸媒编辑转型而来, 也有的是新闻、计算机、中文、法律、财经等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在网络编辑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运用方面非常熟练, 艺术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在色彩应用、平面布局、图像处理有一点的优势, 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在自身专业的知识底蕴及思维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 但是都缺乏新闻编辑和媒体传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然而, 在网络编辑行业当前的现状之下, 我国高校开设网络编辑专业的高校却并不是很多, 而且各个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也各不相同, 很多院校通过在编辑出版类专业或新闻传播类专业中加开一、两门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课程来弥补不足。所以, 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网络编辑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迫在眉睫。

2 高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专业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校网络编辑专业的教育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的问题。网络编辑专业基本上可以涵盖技术性和新闻传播性两个方面, 技术主要是指专业的实践性, 而新闻传播性方面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创作层面, 而这两个方面在目前高校网络编辑专业的教育中并没有得到明确。

很多高校把“技”和“艺”的教学融合在一起, 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把学生培养成技艺俱佳的全才。但是学生的文学修养基础不同, 而且学生在校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并不能够将所有知识全部掌握, 从而造成网络编辑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实际的专业工作时会发现, 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 他们不能在计算机编程上做得更深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相比, 文字创新性又不强, 虽说学完了大学的课程, 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成。所以高校网络编辑专业建设思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在专业建设上一定要体现出本学校的主导特色, 专业定位一定要清楚。

2.2 师资有待提高和改善

当前网编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情况是注重传统新闻学科的教学, 而轻视相关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学。另一种情况是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培养, 而忽视文学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上两类问题在当前高校网编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 但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讲, 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当前高校网络编辑专业教育师资力量水平的参差不齐和合格师资数量的严重短缺,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3 人才培养无法与社会市场对接

就目前情况而言, 由于我国网络编辑行业发展迅猛, 人才需求量巨大, 导致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在人员数量上, 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数量上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状况。但在这种大环境下, 我们却看到由于我国高校网络编辑专业教育存在的某些弊端, 例如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弱、专业知识不牢固、创新能力缺乏等, 造成很多毕业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无法在社会上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

3 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 培养目标的制定

首先, 高校网络编辑专业除了培养专业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之外, 还要扮演好为社会企业服务的角色。学生的培养最终要经过行业的考验,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充分考虑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需求, 所以企业对于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有相应的发言权, 要将相关企业对网编人员的要求作为网络编辑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标准。所以, 高职院校网络编辑专业应该充分注意专业教学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关系, 根据行业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其次, 开设网络编辑专业的院校, 在制定本院校网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 要充分考虑本院校的学科背景和办学特色, 寻找本院校特点与网编行业需求的结合点, 探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最大限度的发挥本院校的专业优势, 利用本院校的资源特色。使本院校的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独树一帜, 更具特点, 在变通中求长远生存, 深入发展。

3.2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从专业特点上来看, 网络编辑专业涉及文学、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计算机应用等, 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我个人认为网络编辑专业的知识体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 包括文学史、文化概论、新闻传播、大众传播、媒体文案写新闻作等内容;科学技术知识学科, 包括计算机网络、相关计算机工具软件等内容;艺术设计知识学科, 包括色彩原理、设计思维与方法等内容。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网络编辑专业的知识体系, 缺一不可, 所以在课程设计中, 一定要考虑到课程的全面和相互联系。

3.3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师负责制的工作室实践教育模式。工作室团队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实践教学团队, 以专业实践为首要目标。工作室团队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科研活动, 以学生为实训主要成员, 工作室教学以实践应用为核心, 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将专业教学和实训应用融为一体。工作室的工作重心由导师决定, 可以根据导师侧重不同, 建立不同类型的工作室。比如, 可以由学术骨干教师带领学术建立“研究型”工作室, 工作室负责教师带领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的工作。此种类型工作室既提高了本院系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也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了全面深度的体会,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另外, 还可以由实践教学教师组织建立“实践型”工作室, 工作室以参加专业相关的竞赛、承接社会团体或机构的技术项目为主要目标, 在实训教师指导下, 引导学生依据实际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要求, 完成实训项目。这类工作室不但可以扩大院系的社会影响, 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作专业的环境来学习专业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海事英语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8

0 引言

从20世纪前期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到21世纪语言学研究的纵深和多元化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已经不再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学的研究呈现8大转向: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单一转向多元、从系统转向运用、从描写转向解释、从结构转向认知、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分析转向综合、从模糊转向精确.[1]对海事英语的研究始终是随着语言学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海事英语本身的职业导向及其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决定了海事英语研究自身的特点.

为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我国海事英语研究的现状,本文在搜索和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重揭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新发展、新趋势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海事英语研究现状调查

1.1 从样本数量看海事英语研究的发展

本文的研究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该网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从1979年至今7900多种国内学术期刊.为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样本,研究者先使用检索时间“1979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然后选择主题“航海、驾驶、船员、轮机、海事”并含“英语”,在“所有文献”中检索和筛选,最终选择调查样本共计784篇,其中包括截至本文投稿时检索出的2013年文献25篇.调查发现,只有64篇是20世纪末的,大多是关于词汇、语法、文体等的微观研究;而695篇是2000—2012年的,平均每年53篇.历年海事英语研究成果见图1.

图1 历年海事英语研究成果

罗晓黎[2]把ESP在我国的发展总结为沉默(解放前夕)、萌芽(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和繁盛(20世纪末至今)4个阶段.从图1可以看出,海事英语的研究与我国ESP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本上是同步的.最早提及“ESP教学”一词的是文献[3],文献[4]仅是一篇英汉对照的驾驶员与引航员的小对话.此后的14年间(1980—1993年),虽然很多高校曾经掀起短暂的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教学实践热潮[5],但海事英语的研究却一度沉寂,其中只出版过2篇文章即文献[6]和[7].随着1996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中国跨世纪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海事英语的研究也同ESP研究一道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2000年可以看作是海事英语研究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2000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各类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OP)在高职高专的教学活动中蓬勃发展起来.随着国外ESP理论的引入,越来越多的ESP从业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和发展ESP教学.2000年探讨海事英语及其教学的文章有37篇,2001年达到44篇,在数量上有明显的突破.

经过2003—2005年的酝酿和积累,海事英语的研究在2006年形成一个小高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06年11月,教育部启动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这无疑调动了广大ESP乃至海事英语从业者的研究积极性.从2005年的25篇到2006年的54篇,不仅在数量上翻了一番,研究涉及的内容也从当初的相对单一走向相对丰富,既包括对海事英语语言层面的研究,又有不少如教学模式、教师发展、课程建设以及教材设计等实践层面的探讨和宏观性的研究.而研究方法则由最初的思辨研究扩展到比较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等.

1.2 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根据样本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可以将海事英语研究分成2大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微观研究即对海事英语语言符号体系本身的研究,包括对词汇、语音、语义、语素、句法、文体、篇章、搭配等方面的研究.宏观研究则侧重将语言放到一切与语言有密切关系的领域内加以研究[8],既包括对整个语言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如职业导向和船员需求、师资、教学设备、教材、语料库和资源库建设,又包括在海事英语教学中ESP,ESA,CBT等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应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跨文化交际、建构主义理论和应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与20世纪的研究(宏观研究51篇、微观研究13篇)相比,21世纪宏观研究(562篇)和微观研究(158篇)均有所增加,宏观研究的数量增加较快.如果把海事英语文体、修辞和翻译方面的研究也归入宏观研究,其增长势头则更为突出(见图2).

图2 海事英语宏观和微观研究

1.3 微观研究分类统计和分析

就某一领域的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这一领域的英语文献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特点,是制定ESP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重要依据.有专家把这一研究阶段叫做ESP研究的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阶段.[9]ESP 发展的第 2 阶段是修辞或篇章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阶段.它虽然超越词法和句法而注重修辞、超越词汇和句子水平而注重篇章,研究句子如何组成段落、段落如何组成篇章,但是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都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研究,因此将其归为海事英语微观研究的范畴.

无论是20世纪还是21世纪,海事英语微观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词汇和句法2个方面(见图3).21世纪仅词汇研究就有74篇,占本世纪所有微观研究的近一半.这一阶段的研究表明海事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在词汇种类和意义、句子类型和长度、动词形式和时态等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总结起来相对容易.我们知道21世纪语言研究有超级化倾向,一方面追求超大,一方面追求超小,而我们的微观研究还集中在词义的选择和区别上.

图3 21世纪海事英语微观研究分类统计

1.4 宏观研究分类统计和分析

ESP发展的第3阶段是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阶段.该阶段分析使用语言的情景和在这些情景下进行交际的内容、方式、途径、媒介、手段等,以及语言特点和技能,并根据这些特点设计ESP课程和制定教学大纲,也就是把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紧密结合,即“需求分析”.目标情景分析和需求分析是各种培训班的出发点和中心,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ESP研究的第4阶段是技能分析(Skills and Strategies Analysis)阶段,它从第3阶段一定情景下语言的表层形式的研究转向语言深层——语言使用中的思维过程的研究.这两个阶段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阅读技能的培养和教学方法上.具体研究内容从一般教学管理、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到语言技能的开发、各种教学法和教学理论的运用、学科内外的比较研究以及语料库开发和利用等,把这些内容都归入海事英语的宏观研究中.

图4 海事英语宏观研究分类统计

图4显示,教学法和教学管理的研究占整个海事英语研究的53%,而多数教学管理研究都仅停留在海事英语教学和改革的表面,现状分析粗浅,对策也鲜见独到之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包括交际能力培养和二语习得等方面的研究也占据较大比例(14%).教学资源和环境的研究相对有限(10%),这部分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多媒体、模拟器[10]、网络、教材甚至语料库和资源库的建设,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加起来仅占全部研究的10%.教学对象的研究涵盖面之广,不亚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其中涉及职业或行动导向、船员需求、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第二课堂、学习策略、逆向学习、学习动机等,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仅占6%,而仅测试或评估这一项就占11%.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存在重叠现象,譬如测试研究中约有6%是与教学模式相关的.但是,这也足以说明我们将较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学理论和测试上,而把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放在的较为次要的地位.ROBINSON[11]提出 2个判断 ESP的标准:(1)ESP是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goal-oriented);(2)ESP是以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为基础的.现在已进入ESP研究的第5阶段——以学习为中心的阶段.前4个阶段的共同点是探讨语言的运用,而第5阶段探讨的是如何通过需求分析全面调动学习动因(包括教学管理、教师发展、教学资源等),更高效地完成学习过程.因此,未来的海事英语研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学习为中心的研究中.

1.5 高质量文章统计

评价论文质量的参考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统计.在784篇样本中,刊登在各类核心期刊的论文68篇,约占总数的8.7%;属基金项目论文的有11篇,其中国家级论文3篇(同一作者);被引用频次10以上的有9篇,最高频次为35,最近刊发时间是2009年,其中6篇发表在《航海教育研究》上.

2 结束语

海事英语的研究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ESP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本上是同步的.与20世纪的研究相比,21世纪关于宏观研究的论文数量增加较快.研究的问题已开始涉及海事英语的目标定位、课程设计与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师培养模式以及语料库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同时还涉及与文化、环境和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等的问题.但是,研究失衡、无序和相对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

(1)重综合性的宏观研究,轻教学中某一专题的研究;重思辨式的争鸣,轻实证研究.即使是专题研究,也存在着极大的比例失衡.譬如有关教学理论、方法和模式研究的文章有412篇,而关于学习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文章仅有51篇.关于测试的研究虽然在数量上较多,但多是从测试角度分析教学模式的,即便是从学习者角度分析,仍缺乏一定的深度和精度,特别是实证性研究极少(2篇).

(2)纵深研究不足,大多数宏观研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海事英语从业人员语言教学理论或专业实践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承担ESP教学的合作教学模式(joint-teaching)[12]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课程设计研究中,“需求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的研究少,课程涉及的其他人员、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评估的研究多.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认知语言学的时代.因此,在对ESP影响较大的三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思维主义、认知理论的研究中,海事英语的研究更应关注认知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海事英语从业者之间缺乏资源共享和合作研究机制,这是导致重复研究和研究失衡等悖论现象的根本原因.比如,大连海事大学注重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更注重海事英语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的研究.[13-15]没有全国性的海事英语研究机构或平台供大家进行合作、交流;没有专门的考试委员会进行测试研究和指导全国海船船员考试等.这些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尤为突出,必然会加剧海事英语教学实践的无序和盲目,有碍我国海事英语研究的健康发展.

由于笔者水平和所站高度有限,难免有遗漏之处,同时部分样本的分类有交叉,期待用更微观的研究弥补其中的不足.希望借此引起广大海事英语从业者对文中提到的问题的关注、思考和争鸣,使海事英语的研究逐步规范化和有序化.

[1]王铭玉.21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4-8.

[2]罗晓黎.ESP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112-114.

[3]杨惠中.国外科技英语与研究动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2):58-60.

[4]逸人.航海英语会话[J].航海,1979(1):47.

[5]李箭.ESP教学研究:一个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J].扬州大学学报,2008(4):95-96.

[6]大劳.海员英语趣谈 all hands on board[J].航海,1982(3):27.

[7]吴启金.一些航海用语及其转义[J].上海科技翻译,1990(3):35-37.

[8]孙汝建.语言学:微观与宏观的探索——张寿康教授的当代语言学思想研究[J].云梦学刊,1994(3):84-88.

[9]程世禄.ESP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1-25.

[10]施朝健,陈锦标,胡勤友.船舶操纵模拟器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协作[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28(1):1-6.

[11]ROBINSON P C.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New York: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38-40.

[12]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3.

[13]高泠.海事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25(4):79-85.

[14]黄静.航海英语翻译若干问题[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29(1):90-94.

上一篇:机关节约用电管理制度下一篇:被忽视的滋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