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学课(共8篇)

国学课 篇1

教学内容:《弟子规》 第一章 入则孝(“事虽小,勿擅为……德有伤,贻亲羞”)教学目标:熟读成诵;合作交流,理解含义;经过学习,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弟子规》相关材料,孝敬父母典型故事。

教学模式:情境激趣——配乐诵读、品读解意——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配乐)世界上有一种声音很动听,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种依靠很坚实,那便是父亲的肩膀;世界上有两个永远爱我们的人,那便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每一天眼前浮现的总是他们劳碌的身影,每一天耳边听到的总是他们叮嘱的声音。父母付出的太多太多,作为儿女的我们该如何报答这份恩情呢?今天的国学课堂就让我们走进《弟子规》,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去感悟如何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弟子规》简介:

1.“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三、配乐诵读,理解含义:

1.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2.学生交流,理解含义。

(1)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2)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3)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4)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四、欣赏故事:

亲尝药汤 扇枕温衾

五、分享你与父母的故事: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点评。

六、用你最真诚的语言跟自己的父母说说心里话:

教师适当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作评析。

国学课 篇2

题目中的“好”字,出自蒙田的随笔《论教育》。蒙田认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在过分关注知识“量”的累积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对一个人判断力和德性的养成——“我们应该询问谁知道的最好,而不是谁知道的最多”。

哲人四百年前的话语,在今天我们致力于重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重识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过程中,似乎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学教育”热风的吹拂下,我们需要自问: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让他们去了解?还是提供更多的经典道德规训让他们去记忆?除了这更“多”的知识和规训以外,我们还能从传统文化中挹取哪些“好”的部分和孩子分享呢?我们是否能寻找到“好”的形式,让传统文化融入孩子活泼泼的生命中去?

蒙田说:“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学问而变得博学,无论如何要由自己的智慧才终能成为明哲。”我们所期待的“好”的国学课,要能够在孩子的心中激起智慧的波澜。

古文字教学:穿越古今的对话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容易处在一个“被告知者”的位置上,成为“知识”或者“技巧”的学习者、接受者。这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课题团队力求在教学实践中为孩子寻找到主动建构知识图式的空间,为他们提供发挥“能动性”的平台,从“被告知者”转变为对话参与者。

尝试,从古文字教学开始。

语文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会借助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帮助学生识字。其实,单纯从提高识字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法恐怕只会是事倍功半、举三反一。古今音的变异、繁体字的简化,让今天的我们很难将每一个汉字自然地推演到它初生时的样子;对于古文字字源、字理的讲解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重了学生认知生字的负担。但是,我们宁愿放下对每一节课教学时效的追求,转而从文化积淀的角度反观课堂:“举三反一”真的没有意义吗?“举三”,让学生看到了有着内在关联的“三”;“反一”,是在学生的认知中逐渐形成一条文字嬗变发展的历史脉络。

我们不想把古文字作为一种“知识”教授给孩子,而是把它视为华夏先民在文化的童年时期创作的艺术品,呈现在孩子面前。触摸这些艺术品,我们就能够完成与华夏先民跨越时空的对话。由此,我们开展了“文字游戏”课程,和学生一起“造字”。

例如,在课堂上,我们为学生介绍了“鱼”这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里的六种写法后,请学生们来想象古文字中“渔”字的写法——古人会用怎样的字形来表达“捕鱼”的意思呢?孩子的脑洞很大,他们会根据自己了解到的造字原理进行创造:有人按会意的方式,在“鱼”字上添加了渔网或钓竿,有人则按形声的方式,在“鱼”边加了“水”作为偏旁……这些字形,在古人那里都出现过!老师在黑板上将自己找到的古文字中表示捕鱼的字形符号一一列出,它们与孩子的“创作”有着惊人的相似。每写一个“渔”字,孩子就会发出一阵惊呼——我们的心原来与古人的心贴得这样近!

我们还会和学生一起,利用学过的象形字、会意字进行绘画,将生命与情感注入文字中去。跳跃的麋“鹿”,奔跑的老“虎”,隐蔽的“射”手……他们所描绘的或许就是三千年前发生在华夏沃土上的真实一幕。稚嫩的画作,难道不是对历史的回望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梁漱溟先生说,学习的“悦”,是在心里产生一个“新的波澜”。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自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艺的教授者,更是这“新的波澜”的推动者,是文化记忆的唤醒者。

文言文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

古人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今天,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学生在认知、思维、情感、社会交往、文化认同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只有从学生具体的发展需要出发,才不至于使我们的课堂陷于大而无当或支离琐碎。

2014年开始,我们面向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尝试着开设了文言文课程。从发展语言、形成语感的立场出发,希望逐步形成文言文分级阅读体系。那时的文言文课程基本以诵读为主,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多是一二百字的叙事类文章。叙事类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语言形式丰富多变,是学习语言的极好范本。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把单纯的“读”变成有声有色的“用”,我们和学生一起,把故事改写成剧本——台词完全由文言文构成。通过一次次的排练、表演,使文言文由“他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较之机械的熟读成诵,这样的课堂似乎更容易燃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在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意识到,仅选取叙事性的文章是不够的。叙事文中的词汇量有限,我们不应该人为地窄化学生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文言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应该倡导学生接触不同文体的文章,透过语言去触摸更为广阔的人文世界。于是,我们开始着手依据不同文体或不同主题为学生编写文言文阅读教材。教材里的每一单元都力图在一个大的人文主题下组合多篇文章,由浅至深,从文学延伸到文化。譬如“山水游记”单元,选取了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两篇。教学中,我们并不停留在对辞章的涵泳上,而是从山水延伸到柳宗元“材不为世用”的生平,进而组合阅读《愚溪诗序》,体味他以愚溪自况的情怀,再延伸到庄子与惠子“吾有大树,人谓之樗”的争论。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文本群的引导下,文言文阅读逐渐回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脉。

我们还从发展思维的立场出发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的群文阅读。在学习《山海经》“夸父追日”的过程中,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赞同夸父追日的行为呢?”没有预定好的答案,也没有刻意要灌输的理念,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去直面这一神话故事背后所传递出的价值,在倾听与表达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布道者”,而是话题的参与者,不时会抛出新的阅读文本——如反对夸父追日的唐代诗人皎然的《效古》、颂扬夸父的柳宗元的《行路难》——作为学生思维的脚手架,引领他们向思维的更深处进发。在学生的辩难告一段落时,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在我们国家的神话中会出现夸父、精卫、愚公这样一系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物?”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思考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孔子说:“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我们希望,“好”的国学课能拓之以思想,导之以文化,让传统文化真正与学生的生活、生命相关联。

道德教育:寻找失落的善端

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到底该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些人相信,单纯的“读经”就可以陶冶性情、变化气质,使人格渐趋完善,而老师只消将经典——如同符咒一般——不加讲解地硬塞到孩子的头脑中去,并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会与儿童的生命共同成长。我们以为,这样的做法恰恰违背了往圣先哲对于道德的认识——道德不是外来的,不是被告知的,不是与利害相关的。道德,是天命之性,是人所固有的,是小小“善端”的不断生长扩充。

我们并不反对诵读经典,但绝不赞成把经典神秘化。王阳明说:“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沿着圣贤的理路去“讨求其真”,挖掘其现代教育价值,并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拘泥于文辞、死于句下,只会削弱经典所具有的文化力量。

道德的力量是内在的。我们尝试着从“善端”入手,去逐步养护孩子们的道德感。我们倡导孩子们每天记录自己生活中的“一善念”,“善念”,未必是善行,只要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的萌动,便可以记录下来。教师通过每天的评语对孩子的善念加以肯定,并鼓励他们有勇气将善念转化为行动。“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对于善念的呵护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相结合、相交融,才能形成传统文化思路下的完整的道德教育。

当然,一个道德行为的背后,往往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从善念到善行,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实践的智慧。道德行为在具体的关系中、具体的情境中完成,当学生面对道德的困惑时,普适的道理往往难以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帮助。于是,我们尝试着和孩子一起研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道德困惑——面对日常生活中道德选择的两难,我们用小剧的方式复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该怎样做才是最“善”的处理方式。

“善,只会在自由中绽放。”(克里希纳穆提语)相信人、肯定人,这不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所在吗!

我们相信,“好”的国学课,不是传递静态的知识,而是构建有意义的经验;不是琐碎的说教,而是无形的熏染;不是单向的教育,而是对话的教育;不是短视的教育,而是着眼于长远人生的教育。

本科生开讲国学课 篇3

“我没有其他优势,只有股子蛮劲。”回想国学之旅,蒋强记忆犹新:一点一滴积累,一遍不会,10遍100遍。

大四上学期那会儿,不得不兼顾上课,蒋强每天早上6点起床,背诵一个半小时的《论语》,再去教室。课间休息、午饭空隙,他准备了一个小册子,将当天背诵过的内容记下来,温习。没课的晚上,蒋强最开心,他在操场上朗读,或者环南湖边跑边大声背诵,直到声音沙哑腿发软。

诵读经典的人,是儒雅好青年?“论语哥”说,错了,刚进大学,他也是愤青。

大一和大二,蒋强焦虑、迷茫,常迟到、逃课。他曾找同学借钱,休学经商。3个月后,亏损5000多元,温饱都没着落。蒋强不好意思见“债主”同学,在大学的水厂扛了4个月的水,还清了欠款。体验生活后重归校园,蒋强一改往日的叛逆与不拘,开始琢磨做有意义的事。接触国学后,他有了方向:做国学讲师。毕业前,蒋强原本可以选择其他的路。由于成绩优秀,他有资格保研,却没有动心;一家企业老总来学校招聘,得知他能熟背国学经典,不但表示惊讶,还免试录取他,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传授国学是信念。

但是,一名本科生,如何在高校开国学课?

蒋强却有办法。2012年初,他等同学们上完课,便占没课的教室,并发短信给想听的同学,边上课边提防巡视员。如此游击近半年,听课人数不减反增,这让蒋强十分惊讶。他着手下一步计划:申请固定教室。为了让自己的身份“合法”,他邀请湖北大学蒋方教授、王文凯教授、安德义老师加盟,组建系列国学选修课,抱团申请。学校经过评审后,2013年3月,蒋强的国学选修课登上了教务处选课系统,计划的4门课全部上榜,其中,他主讲24个学时的《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聊到上国学课,蒋强来劲儿了。

刚选课时,蒋强曾担心会没人选。不料,120人的标准班名额,不到20分钟就被同学们抢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选上课,蒋强又申请了一门选修课《左传》,课堂又次次爆满。

为了上好课,蒋强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一个晚上的3节课,蒋强要花一个星期写教案、备课、记讲稿,备好课后,他对着镜子讲并录音。之后他对照着录音修改,从语气、语音、语调,到讲课内容。《论语》中,曾提到多种“笑”,比如,笑、哂笑、苦笑、哈哈大笑,为了形象地表现这些,蒋强会对着镜子反复模仿,练得脸都僵硬了。正式讲课时,他却几乎从不看讲稿,名言经典,随手拈来,一气呵成。

相比备课,他的课堂氛围却显得轻松。每周的课前,蒋强会号召同学们提前半小时集合,在教室或广场上集体晚读,一个人背上段,另一位同学接下段,互相考察。他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课上,同学对讲课内容持不同意见时可直接插话。蒋强讲错了,他要立刻纠正,并当众背一段经典,同学加5分;同学错了,则只需背段经典。期末考试不想交作业,不想上课和参加考核,蒋强也不刁难,只要背10000字的国学经典就给满分……诸如此类的另类奖惩,他自己都难以数清。

国学课总结作文 篇4

三月十七日 星期五 多云

有意义的`学国学

录制这个视频,我可用了好长时间。我一次一次重新来:有的是字音发不准,有的是背错了几句话,还重复了几个字,有的在写毛笔字时出错了……我和妈妈一遍一遍的重来。我一紧张就什么都忘了,妈妈一生气就大声喊:“错啦,重来!”

录制三分钟的视频,我们花费了两个小时,整整录制了36遍,最后我们挑选了第36遍进行发表。让我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北大国学课读书笔记 篇5

是-个文化大国。————季羡林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的根基。而

国学又是什么?准确来说国学对于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甚至于世界都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呢?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学是文化的精髓,它包括我国几乎人尽

皆知的儒家学说,同时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相关学说,可以说是在相辅相成的。也

就是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很多的方面都这些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构造。该书分为10章,分别是“史”、“儒”、“禅”、“道”、“法”、“兵”、“医”、“易”、“礼”、“食”,通过对国学精华部分学习,深感学习国学,弘扬国学精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章 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三皇五帝”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三皇五帝到底指的是那些人,史学界似乎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而实际上,三皇五帝的观念来源于我国先

祖对于宇宙系统的看法。古人认为,宇宙是由静止的天、地、人和动态的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也就是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五帝“金帝、木帝、水帝、火帝、土帝”

从书中我也了解到,事实上,三皇五帝代表了我国远古社会的两个时代。

三皇时期代表着从母系氏族转向父系氏族的时代,伏羲和神农是父系氏族的代

表,神农氏族后来又分化为黄帝、炎帝两个部落,再后来又融合为炎黄部落。五

帝代表的时代是三皇之后、夏朝之前的时期。舜帝是公认的五帝之一,夏朝始祖

大禹就是从舜帝那儿获得部落首领地位的。从夏朝开始,统治者从人民的服务者

变为人民的压榨者,帝位的继承由禅让制度变为世龚制,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

这一章从三皇五帝开始,介绍了非常多历史的知识。像是将皇帝成为万岁是

什么时候? 还有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啊,还有常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为

什么呢?等等„„

第二章 儒——“内圣外王、知行合一”的儒家思想

说道儒,最先想到的就是儒家学说的三种主张——礼治、德治与人治。儒

家思想中“德”和“智”是什么样的关系?“孝”和“悌”在儒家思想中又有哪

些解读;儒家的“忠君”思想是如何成为统治工具的?你知道“孔门四科”还有

“孔门十哲”“孔门六艺”吗?历史著名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历

代君王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等等

第二张从儒学的角度出发 体现出了儒家学说对于我国的影响。

接下来开始就慢慢的开始接近我们的生活了

第三章 禅——佛法要义、释义人生的佛学思想

第四章 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要义

第五章 法——以法为教的法家思想

第六章 兵——上兵伐谋、居安思危的兵家谋略

第七章 医——从生命真谛中看中医的高度

第八章 易——大易思维中的周易智慧

这几章可以说就是其他几门学说的补充,也可以说我国的文化是在这些学说的相辅相成下前行的,再来是礼,这一章也是我推荐的一章,礼仪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深入进去会发现这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从自古的那些可以说不人道制度再到现在简化后的基本礼仪,这一路可以说是崎岖坎坷。

第九章 礼——仁义礼智信背后的国学含义

这一章最开始说的是古代官场中的“夺情”和“丁忧”制度,虽然名字有些奇怪,但是这也确实是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之为“丁忧”。服满再行补职。

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夺情也就是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也就像字面一样 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原本少见,但在战场上,原谈不到“丁忧”,古人称之“墨绖从戎”,又称“金革之事不避”。

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重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意思是必须请假二十七个月,回乡下守丧,事后再重返官场。但是为了因应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唐代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夺情起复制度,但在唐玄宗后夺情已较少见。然后又有谈及“礼”是古人安身立命和齐家治国的根本吗?为什么说“孝”是传统文化之根本吗?“三纲五常”对我国古代专制社会的影响;为什么说“三从四德”是对妇女的压制?古人讲的五礼是什么?

所谓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

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这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本以为会是从头开始的五种礼仪。像这样容易曲解意思的还有一个 那就是“长跪”

《战国策》里出现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这里的“长跪”并不是长时间跪着的意思而是直身而跪,也叫“跽”。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着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

这一章中还有讲到古代的一些谦称,避讳等等。还有端午节中元节等一些有趣的故事。

最后一章自然而然当然要数食物,我国地大物博,美食更是让全世界绝口称赞,谈论国学又怎能少的了食!

第十章 食——饮食文化中蕴涵的国学智慧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兼而有之;地形多样,江河湖海,山川平原,无一不备,这样就为中国的饮食与烹调提供了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丰富的动植物原料、调料。

数千年来,中餐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技艺,仅烹调的操作方法就有:烧、炸、烤、烩、熘、炖、爆、煸、熏、卤、煎、氽、贴、蒸等近百种,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菜系和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约有各式菜肴一万多种。著名的清宫廷宴席菜肴“满汉全席”,仅此一桌的冷热大菜就有120余种。以这种大菜为代表的中国食文化,显示出华丽、气派的“天朝”和“帝王”心态,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特点。

中餐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鲜、型美而著称于世。其型美,尤以花式冷拼盘最为突出。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呈现出富有意境的景色和图案。那山川树木、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尽收盘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以享受。而且中餐每套都以双数为单位,四、六、八、十„„等成为一般的规则,俗话说:“两个盘子待客,三个盘子待鳖”,追求双数恰恰表现出中国文化注重“十全十美”,讲求偶数为利的心理习惯。

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如游龙戏珠、阳春白雪、银珠牡丹、金玉围翠、玉手摘桃、宫门献鱼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充满了诗情画意,有时就是一种立体的诗配画。

我国的食可不光是这些,茶!也是让人自豪的一方面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录

俗话说 多读书,读好书。增加一点书卷气,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至少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读书至少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

北大国学课心得体会 篇6

《北大国学课》搜集、整理了历代大师们的经典研究成果,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剖析、解读国粹。全书划分成10个章节,分别是“史”、“儒”、“禅”、“道”、“法”、“兵”、“医”、“易”、“礼”、“食”,希望通过上述十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帮助大家对于国学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以下本人就“儒”、“食”、“医”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读后感:

儒:儒家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儒家学说的三大主张是礼治、德治与人治。礼治,核心思想是建立森严的社会等级关系,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理可据。德治,就是要建立起严格的道德观念约束人们的行为,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曾撰文指出,儒家的“德治”学说以“感化”为手段,使人知荣辱、明是非、懂善恶、存感激,是一种深化到个人心灵的社会改造。人治,这一学说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上,其核心思想是注重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权力,甚至居于统治地位,进而促使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以达到天下大治的局面。

儒门弟子修身养性的至上法则是“中庸之道”,“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就哲学层面而言,讲的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中庸之道”也被孔子称为“君子之道”。在日常生活中,“中庸之道”的意义也是随处可见。比如,一个人如果欲壑难填,那么他一定会被烦恼和忧愁所困扰;如果一个人无所事事,毫无追求,他的生活又完全会被百无聊赖所包围。这就要求人们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松驰有度、适可而止,并学会在得意的时候克制,在失意的时候自励,也就是能够洞悉“中庸之道”。

子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从人的生理周期出发,把一生的修身养性分为三个阶段:人在少年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几乎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戒色”就是要避免世间万事万物的诱惑。人到了壮年的时候,不仅有了自己的见解,而且由于思维定型,通常会比较执拗固执,所以,身处壮年时期的人要戒掉“遇事先做,做了再想”的习惯。人到了老年的时候,都会比较患得患失――既怕得到,更怕失去,人老时最大的忌讳就是贪婪,而贪婪只会带来失控和歇斯底里,也就意味着失败,老年人应该“戒得”,也就是放下和顺应自然。

食:东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当西方社会将吃饭仅仅看作生存手段的时候,炎黄子孙就已经开始思考着如何将饮食变成美妙的享受了。东方的茶文化、酒文化,甚至是由佳人相伴衍生出来的“秀色可餐”,都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可以说,饮食文化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人将饮食分为八个境界,这八个境界分别为:果腹、饕餮、聚会、宴请、养生、解馋、觅食、猎艳,我国菜系按照地域的不同,分为八大菜系,分别为: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这八大菜系基本囊括了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精要,可以充分代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国的传统礼法中,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茶叶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绿茶、青茶、白茶、黑茶、红茶、黄茶和花茶。世界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树的出现在我国已有数万年历史,茶叶被我国先民用作饮品也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我国关于茶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西汉,专家推断,饮茶文化的形成应早于这个时期。汉末的名医华佗对茶也有论述,他在《食经》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也就是说,饮茶有助于大脑思考。到魏晋南北朝时,茶文化已经融入饮食文化,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将饮茶作为一种日常活动。道教和佛教对茶文化的认可,也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道家认为饮茶可以帮助身体修炼,佛教认为饮茶可以帮助参禅时尽快入定。公元780年,唐人陆羽著成《茶经》一书,《茶经》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涵盖儒、释、道三家对饮茶文化的见解,集中探讨了饮茶艺术,并首次提出了中国茶道精神,使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中国茶道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道中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唐代的陆羽到明代的屠隆,都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品一旦上升到与人品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与茶之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茶成了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这正是儒学一贯追求的最高境界。

医: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部分。正如主席6月20日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的讲话所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吸收了儒家、道家乃至佛家文化的智慧。

中医与西方医学理念相比,中医更追求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待病理问题。作为传统国粹,古往今来的专家、学者都对中医有着深入的研究。当然,由于传统中医理论中植入了类似于“阴阳五行”、“经络穴道”,甚至是“气功”这样相对抽象、奇幻的元素,所以人们在审视中医理论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怀疑。但是历朝历代的医学研究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看上去相对玄虚的理论,实际上是符合生命真谛的。

阴阳五行学说对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建立有着重大意义,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和概括总结。我国古代医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种自然元素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自然元素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恰恰相反,它们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而促使它们不断转化的原因,就是阴阳变动。比如光明、温暖、充足易于生发,称为阳;阴暗、寒冷、贫瘠不易于生发,称为阴。为了身心的健康成长,要多多吸收正能量,摒弃负能量。

国学课 篇7

关键词:文化经典教育,国学选修,实践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淘洗过程中留下来的思想精华,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即便经过了几十年的沉寂,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文化经典教育的回归不是封建经义教育的复辟,而是回到教育原有的价值系统中,毕竟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民族都非常重视本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

然而,文化经典教育却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百年难题。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对于文化经典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以下几个阶段最为典型:一是完全肯定,旧调重弹,如1904年开始的读经讲经课;二是全盘否定,弃旧不用,如1912年开始的“废经”举措;三是取而代之,旧瓶新酒,如“文革”时期的政文课、革命文艺课。这些做法,不是矫枉过正,就是差之千里。

倘要重建文化经典教育,就必须摒弃拘于一端的偏执态度,秉持不辞两极的中和之道。本文以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谈谈文化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从浙江课程改革说起

与全国大多数省份一样,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一共经历了8次课程改革。第一次(1949~1952)和第二次(1953~1957)课程改革,主要任务是重建新中国的教学计划;第三次(1958~1965)和第四次(1966~1976)的课程改革,教育受到“大跃进”和“文革”的严重影响,沦为政治的工具;第五次(1977~1985)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第六次(1986~1991)和第七次(1992-2000)的课程改革,主要任务在于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七次课改,文化经典教育始终是一块被人遗忘的领地。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果说前七次课改尚停留于教学改革的话,那么第八次课改(2000年至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改革影响深。在课程功能上,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课程结构上,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学生的经验和学科内在的逻辑,注重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必修课;从课程内容上,改变“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课程实施上,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课程评价上,主张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在课程管理上,强调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此次课改将课程建设的权利下放到地方,为文化经典教育创造了条件。

浙江省第一阶段(2006~2012)课改,主要是依循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按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限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Ⅱ(自由选修课程)的规制施行。必修课程是基础性和普适性的课程,包含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选修课程是选择性和发展性课程,提供学有余力、各有特长的学生修习。限定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已经列出的供选择的课程,规定必须选修,其实就有了必修课的性质;自由选修课程则相当于校本课程。浙江省高中语文必修课程选用苏教版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选修课程ⅠA选用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和语文版《<论语>选读》,选修课程ⅠB选用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Ⅱ选用校本课程。其中,《语言文字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论语>选读》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研读能力。

第二阶段(2012年至今)课改,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主张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将学校的特色化和学生的个性化作为课改重点,要求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为此,浙江积极推进选课走班,督促学校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此项改革虽然存在争议,却掀起了一线教师开发选修课程的热潮。

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文化经典教育课程主要作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成为浙江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杭州市萧山二中以提高学生国学素养为目标,以国学研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背景,开发了包括《国学经典导读》《南片文化研究》《萧山窑》《文物鉴赏》《国学人文大讲堂》《中国传统节日探微》等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国学研究”课程群。这些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立足于民族文化重建,发挥文化经典的教化功能,旨在丰富学生的文化图谱,建构学生的精神图式,我称之为“国学选修”。

国学范围极广,内容极杂,涉及史学、文学、美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将读书之道概括为四条:“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具言之,“执一而废他者,局也;多歧而无统者,杂也;语小而近琐者,烦也;滞迹而遗本者,固也”;反之,“通则曲畅旁通而无门户之见,精则幽微洞彻而无肤廓之言,密则条理谨严而无疏略之病,专则宗趣明确而无泛滥之失”。总而言之,“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辩其流别,博之事也。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矣”。“知类”“知要”完全可以成为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的指针。

二、知类:“国学选修”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当前,文化经典教育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程的身份进入高中语文课程体系,笔者认为是合宜的。理由有四:第一,从课程上看,张毅、王雷朝先生认为“一语三文”是语文课程的应然形态。一“语”强调语言文字是上述三课立科的基础,语言文字是三课共同的智能载体工具而且语言文字运用本身也是三课学习的对象。“三文”指文章课、文学课和文化课的分科课程设置,三者既相联系又各有其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和评价。而且把文化课程处理成选修课程是有先例的,它大致相当于民国时期国文课程体系中的“特设课程”。第二,从教材上看,文化经典教育内容往往以论著的方式进入教材,在教材内容上往往以专题的方式呈现,这种整体的思想体系需要一整部的教材来承载,而选修教材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能。第三,从教学上看,文化经典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教化”,而聚焦轴心期思想家的元典,可以直接汲取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鼎盛时期的思想。不过,先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思想往往相互抵牾、难以相容,单凭一两篇课文难以窥探诸子百家之间观点的联系与矛盾,这种彼此联络与交织的思想,非长时间的濡染浸润不可!第四,从学习上说,文化经典教育主要是学习传统文化,而思想是一切文化学术之根本,但是思想最初总是有畛域的,所以学习思想最好还是立足一家,然后兼及其余。选修课程特有的选择性,正契合文化经典教育的这一特性。

综观浙江省文化经典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学校的课程建设渐趋稳定,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逐步提升,但是浙江省文化经典教育选修课程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之间尚未形成体系。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浙江省之所以选用《<论语>选读》作为限定选修课程,恐怕与一段重要的历史有关。靖康二年,北宋灭亡,赵构南渡,建立南宋。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及部分孔裔随驾南渡,奉旨在浙江衢州兴建家庙,子孙世袭爵号,是为南宗。这段史实,为浙江省选修《<论语>选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然而普通百姓,不仅对浙江衢州是南孔所在地的常识鲜有人知,而且对于浙江绍兴曾经诞生像王阳明那样影响遍及东亚与东南亚的一代巨儒的史实几乎一无所知。试想,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浙江人,知道马克思却不知道王阳明,岂非咄咄怪事?我们的文化经典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是不是出了问题?

二是课程尚未形成特色。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浙江省的课程改革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第一个阶段重在课程设置,突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第二个阶段重在课程开发,突出校本课程的底层开发。就“国学选修”课程而言,第一阶段设置了《<论语>选读》,但是在第二阶段鲜有具备地方特色的“国学选修”课程,这与浙江的地方人文特色是不相符的。且不说风流蕴藉的古越国,单说文化中心南移,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之后,浙江大地可谓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南宋时期温州地区兴起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金华地区兴起了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明清时期绍兴地区兴起了以刘宗周、章学诚、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为代表的浙东学派,民国时期浙江大地更是文风蔚然。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为文化经典教育课程增添许多亮色!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国学选修”课程的设置,采用“主副二元”的课程架构较为适宜。具体做法是,结合浙江人文历史,选用《〈论语>选读》为主课程,设置成选修课程Ⅰ(限定选修课程),这是带有必修性质的选修课程;学校再结合当地文化实际,开发一门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浙江瑞安中学开设一门《永嘉学派与温州精神》为副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Ⅱ(自由选修课程)。作为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永嘉学派崇实、重商、创新、变通的事功之学,投射到温州人身上就是实事求是、洞察市场、抓住机遇、创造商机、以商为业、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如此“知类”的课程安排,使文化经典教育与当地文化特色融为一体。

三、知要:“国学选修”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国学选修”教材是“国学选修”课程的依托,其系统性直接关系到“国学选修”课程的存在价值这里所说的“系统性”,是指构成“国学选修”教材内容的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联性与协同性。过去,必修教材以单元的形式组元,其系统性主要借助于隐含其中的知识来建构,如今必修教材多以专题的形式组元,其系统性更多地体现在专题内部,至于专题与专题之间,其系统性十分脆弱。一般的选修教材,情形多半也是如此,然而较之必修教材,选修教材的知识关联性和活动连贯性更强,而“国学选修”教材的内容关联性最强。相比之下,选修教材的系统性比必修教材更高,“国学选修”教材的系统性比一般选修教材更高。

“国学选修”教材之所以特别强调系统性,一方面是因为“国学选修”教材内容多为文化论著,不管是作者本人记载还是弟子记载,其思想本身具有系统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学博大精深,又纷繁芜杂,即便一个人皓首苍颜,也难以穷其所有,与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不如撮其大要,综其旨归。

当前,浙江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开发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缺失。系统性缺失造成思想的破碎,使学生难以形成情感认同,难以建构思想观念,更难以完成精神洗礼,因而大大削弱了“国学选修”的教育价值。“国学选修”的本意,在于呈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想体系,使学生形成一种系统性的认知,进而确立道德价值,奠定伦理秩序,重塑民族精神。

实际上,许多“国学选修”教材在内容上的系统安排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发教材提供借鉴。“国学选修”教材是对文化元典的扬弃,比如《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修身、教育、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但是语文版《<论语>选读》只是从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主题来选择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相对集中。该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如下:

由表可知,《<论语>选读》的教材内容架构为众星拱月式,儒家思想核心“中庸之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它照亮了每一个专题,也激活了每一个主题。

单一学派的“国学选修”教材内容要表现旨归,复合学派的“国学选修”教材内容也要体现主次。复合学派的“国学选修”教材内容安排,可以采用我国古代中医遣药组方的“君臣佐使”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北宋画家郭思在谈国画布景时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系统思想一脉相承,20世纪20年代穆济波先生编撰的新中学教科书《高级古文读本》第二册(局部)同样体现了这种系统思想:

穆氏《高级古文读本》第二册教材虽为必修教材,但由于选材以文化经典为主,因此同样具有参考价值。该教材先后选取了“儒家学说”“儒墨两家”“老庄杨朱”“儒道名家”“法家思想”“周秦诸子”等板块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生死问题”“天道观念”“人性问题”“治术名理”“守白之论”“法教思想”“六家要旨”等专题内容,以辐射与辏聚相结合的专题内容加以呈现。在教材内容中,儒家学派居于主体地位,墨家、法家、道家、名家等学派居于次要地位,不同学派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一个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思想系统。特别是第六学程的“六家要旨”专题提纲契领,有利于发挥“知要”的功能。

另外,“国学选修”教学还要“知时”。“国学选修”的现实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因而“国学选修”要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国学选修”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今言古”,实现古代经典的现代解读;一是“以古释今”,找寻现代文化的古代渊源。而“国学选修”的理想目的在于明理践性、立德树人,所以教学重心应该落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上,其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重点。我们开展“国学选修”,不仅仅是为了寻根历史,更重要的在于启发未来,为中国的真正复兴寻找到可靠的精神砥柱。

参考文献

[1]褚树荣.语文选修:让学生在“人生课堂”里找到自我[J].中学语文教学,2013,(11):4.

[2]毕养赛.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6-37.

[3]张毅,王雷朝.语文课程的源流与重建[J].语文教学通讯,2015,(4):22.

[4]郭思.林泉高致[M].上海:中华书局2010:94.

国学课 篇8

【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礼"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礼"。

【活动方式】搜集文献资料、表演成语故事、做调查问卷等。

【教学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好!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一直都很重视"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礼"这个话题。我想请一位同学先谈谈你对"礼"怎样认识。

生1:就是指懂礼貌吧,比如问好。

师:说得很好!"礼"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比如见面了要问好,接受别人的馈赠要道谢,再比如大家今天穿了礼服来上公开课以示郑重,都是一种"礼"。老师想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里面有一句话跟"礼"有关,看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够发现。

(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论语》经典语句表演的视频片段。)

师:谁知道这段视频出自哪里?

生2: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

生3: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师:那么视频里面哪句话与"礼"有关呢?

生4:礼之用,和为贵--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引用《论语》中的12句经典语句。

(生齐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论语》经典章句。配乐。)

【认识礼】

师:"礼"从它的字形结构看是一个会意字。它像一个器皿里边盛着两块玉。玉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洁净的祭祀物品。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礼"有了一些新的内涵。比如,孔子的礼与"仁"有关,孟子的礼指"辞让之心",荀子的礼指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总而言之,"礼"在中国古代是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到了今天,"礼"主要指做事依规范而行,待人接物要虔敬真诚。

同学们,现在我们对"礼"的起源及古今内涵等有了初步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礼仪,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感悟礼】

(两位学生主持人主持经典故事会,由四个组合的同学分别表演新编《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负荆请罪》、《不学礼、无以立》四个成语故事。)

师:感谢刚才几位同学带来的新编成语故事,也感谢两位主持人,大家再次给他们热烈掌声。老师想问一下台下的观众,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生1:我喜欢《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因为从中我学会了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谦让,这样就会家庭和睦。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两兄弟为了财产上的一些事大打出手。我想,如果他们明白谦让的道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师:他说得太精彩了,掌声送给他!

生2:我喜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我从廉颇身上学到了要知错能改,从蔺相如身上学到了要懂得谦让。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这两点都很重要。

师:说得很好!掌声送给她!

生3:我喜欢《程门立雪》这个故事,我们要想获得知识和学问,就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师:很好!掌声送给他!刚才的四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了我们:孝敬长辈是礼,尊师重道是礼,与人交往懂得宽恕是礼,礼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礼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同学们,除了这些精彩的故事,古今中外名人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礼"的箴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生齐读关于"礼"的名人名言。配乐。)

【践行礼】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弟子规》里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诉我们要及时应答父母。"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者。《三字经》里说:"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学礼仪",告诉我们从小学习礼仪。"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告诉我们兄弟朋友之间都要讲礼貌和秩序。"礼"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老师知道,小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读了《三字经》和《弟子规》,对这些语句并不陌生,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

(生齐读以上语句。)

师:既然"礼"这么重要,那我们是否都能做到"礼"呢?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和视频,想邀请大家来看看是否熟悉。

(老师展示学校鞠躬礼、升旗礼、集队礼等有关图片和视频,并请學生辨认。)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现在让我们看看自己做得如何?上个学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伊索寓言》,里面有一个故事叫《两只口袋》,不知哪位同学还记得?

生1:普罗米修斯给每个人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一只装自己的缺点,他把那只装有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装有自己缺点的挂在背后。结果我们很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却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

师:讲得非常好!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看能否把装有自己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好吗?(学生笑。)

生2:在课堂上我有时会讲小话,影响老师上课和周围同学听讲。

师:嗯,很有勇气。

生3:虽然垃圾桶离我很近,但是我还是乱丢垃圾,我课桌下面总是很脏乱。

师:老师记得你的背后就是垃圾桶,对吗?下次不要这么偷懒哟!

......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都非常有勇气。前两天老师做了一个调查,给每位同学发放了《中学生礼仪教育(学生)问卷调查表》,因为是无记名调查,数据相当可信。来,请大家看一下统计数据。

(展示离家或归家是否会告知父母、公共汽车上是否会让座、见到老师是否会问号等问题调查数据,和学生一起分析数据。)

师:以上数据说明:我们离"礼"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还需要更多地践行礼!我们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现场我们也邀请了一位家长代表为大家说几句话,大家欢迎!

(学生李某家长发言。)

师:感谢李某同学的爸爸给我们的亲切教导!他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同学们不要辜负家长们的希望。同学们,你们现在一定也有许多想说的话,老师想邀请大家每人为我们亲爱的16班撰写一条文明礼仪公约,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由班长收集整理,成为班级文明礼仪公约,大家说好不好?

(先完成的两个小组,由组长宣读,老师适当评价。)

师:好,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每位同学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真的能够做到讲文明懂礼仪,成为品学兼优的儒雅学子!下课!

【教学反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关于"礼"的成语故事和名言警句数不胜数,这些资料并不难找到。但因为是班会课,所以要考虑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礼"的重要性,并能够与身边人、身边事联系起来切实践行"礼"。考虑到这些,我确定了活动方式为:搜集与"礼"有关故事名言、表演成语故事、做调查问卷等。

上一篇:大班语言:树和喜鹊下一篇: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