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通用7篇)

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篇1

和影片的片名一样,《国王的演讲》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波澜不惊,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故事到最后,仿佛一出内敛而精致的戏剧在低调中酝酿出深厚,在深厚中铺展出令人动容的力量。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诺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吃,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

国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为贯穿整部影片的主线,一直到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指挥”下,乔治六世终于完整进行了战前演讲,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影片的影响力在于国王和治疗师本身,这是两个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个是国王,一个只是普通的治疗师。这种因为身份差异带来的个性碰撞也成为影片的亮点。治疗师莱诺的角色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显得尤为出彩,他并没有因为治疗对象是国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国王打破常规,到自己简陋的治疗室来接受治疗,一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架势,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打开了国王坚固的心扉,找到了国王幼年的心理阴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国王,让国王流利地说出骂人的话。而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真诚交流,让莱昂纳尔获得了尊重,国王也把他当成了一生的好友。

影片对国王的描述,用的是一种平视的镜头,在伯蒂与莱诺的友情里,没有了身份和阶级,有的只是两颗真挚的心。国王虽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同时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影片把乔治六世饱受口吃之苦的情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别人以为当众说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乔治六世那里,却显得艰难无比。在这个意义上,《国王的演讲》也是一部励志片,而且因为是国王克服内心困境的努力,励志的力量就显得更大。当国王在麦克风前憋得满脸通红,痛苦万分,但终于完整做完演讲,影片的励志力量也让人生出了绵长的感动。

从这整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魅力的伟大,乔治六世的演讲在战争

期间成为英国抵抗精神的代言,激励着英国的战士和公民们抵抗法西斯,保护自己的国土不受侵害。

故事讲完了,但是国王乔治六世的精神却是永垂不朽的。莱诺说,伯蒂是最勇敢的人,他最终战胜了自己,走出童年的阴影,以振奋人心的演讲鼓励他的子民,带领他们勇敢的面对法西斯的侵略。

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篇2

多模态话语形式在交际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五种常用感知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和嗅觉模态。其中与话语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亦是始于对视觉模态的分析研究。克瑞斯和勒文在多模态话语理论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也是多模态语篇 (multimodal text) 的最早提出者。他们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 将视觉图像与语言文字同样视为常用的社会符号, 认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领域, 同样的意义通常可由不同的符号来表达, 共同的符号原则能在不同交际模式中起作用。”[1]因此, 语言中的常用语法系统同样适用于其他多种符号资源, 也就是说, 功能语法理论框架可以用来分析研究视觉图像, 被称为“视觉语法”, 主要包括再现、互动和构图三大功能。同样, 听觉、触觉乃至味觉和嗅觉都有自己的语法系统。语法规则能够整合多种符号资源, 赋予其特定含义, 也是多模态话语形式实现多重意义、达到交际目的的载体和媒介。此外, 多模态话语理论打破了单一符号资源研究的框架体系约束, 对多种符号资源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量交际过程不仅需要单模态语法系统的表达, 更多的是运用多种模态形式的相互协作实现整体意义表达。“典型的多模式话语模式是一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 或者无法表达其全部意义, 需要借助另一种来补充, 我们把这种模态之间的关系称为互补关系, 而把其他的称为非互补关系。”Kress和O’Toole等人认为“语言和视觉交际同时体现构成文化的意义系统, 但两者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 相互协作的完成体现功能。”

二、《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多模态话语形式分析

电影《国王的演讲》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它不仅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 还获得了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公会、导演公会和影视演员公会奖等多项提名和奖项。影片讲述了艾伯特王子 (乔治六世) 如何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从一个严重口吃患者转变为在二战期间发表著名圣诞讲话的强者的故事。本文的分析对象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 目的是探讨海报中文本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如何形成合力进行意义构建来实现多模态化的表意功能。

1. 文本的意义构建

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 语言具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功能。电影海报文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和获取关注, 内容一般较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因而主要功能体现为人际意义的构建。海报中的文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电影评价部分位于海报上方。首先是两行大写的英文字母A FILM THAT MAKES YOUR SPIRIT SOAR。中文译为“一部令您情绪高涨的电影”。文本采用亮黄的大号字体, 尤其在晦暗的背景衬托下更加引人注目。单词“soar”原意是“升空;升腾”, 这种表达运用了比喻手法, 让观众能够体会到电影属于励志类、共鸣型的作品。同时物主代词“your”缩短了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建立了互动关系, 将电影与观众的需求相联系。下面内容是A rare combination of crowd-pleaser and triumphant artistry.———Joe Morgenster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含义是“一个罕见的既受观众欢迎又具备极高艺术性的综合体”。Joe Morgenstern是《华尔街日报》的著名影评家, 曾经在2005年获得普利策奖, 也是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普利策批评评论类奖的影评人。这则评论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两个文本表达均采用陈述语气, 实现了给予信息的功能, 期待观众认同相关陈述。“soar, rare, crowd-pleaser, triumphant和artistry”五个评价词的使用强调了电影的巨大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第二部分内容以电影信息说明为主———主演科林·费斯Colin Firth、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和海伦娜·伯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片名《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及导演、制片商等其他相关信息。此外, 在海报的底端印有BASED ON A TRUE STORY, 表明了影片内容的可信度与真实性。

2. 图像的意义构建

(1) 再现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将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延伸为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 并划分为:概念性再现和叙事性再现。图像中的各种元素———包括参与者、环境等———对图像的再现意义都有重要的影响。概念性再现主要通过图像中主要元素, 如人物、事物、地点等的属性、类别和特征来体现, 展示的是更为稳定、持久的状态。叙事性再现以矢量为标志, 表达的是发展中的行为和事件, 是通过参与者相互间作用来体现的。矢量是指图像中元素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斜线。由矢量连接的参与者所进行的行为或事件就是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其中, 反应过程主要由参与者视线形成的矢量构成。“当矢量仅仅是由目光——即一个或多个图中的参与者的眼光的方向构成时, 该过程就叫做反应过程。这时就不讨论动作者和目标了, 而成了‘反应者’和‘现象’。”[2]

《国王的演讲》海报中有两个参与者:艾伯特王子 (科林·费斯饰) 和语言治疗师罗格 (杰弗里·拉什饰) 。海报中最明显的是由参与者的视线构成的两个矢量, 体现的并非是行为而是反应, 因此属于反应过程。第一个矢量的反应者是罗格, 被感知的现象是艾伯特;第二个矢量的反应者是艾伯特王子, 而被感知的现象是存在于图像之外的。第一个视线矢量表达了罗格要和艾伯特王子进行信息交流的意向。这种关切的目光意味着两位参与者之间交流的必要性。他帮助艾伯特尝试了多种物理治疗办法, 更重要的是他乐意成为艾伯特王子真正的“倾听者”和“朋友”并最终帮助他战胜了深植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修补心灵上的创伤。第二个视线矢量传递了艾伯特王子期盼交流、沟通的意向。他从小性格孤僻, 皇室的傲慢、易怒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层外表下却隐藏着他不为人知的苦涩和自卑。他渴望平凡人的“友情”, 看重家庭的“亲情”, 最重要的是, 作为国王, 他期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传达给国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艾伯特王子能够经历最初面对口吃的脆弱、恐惧到后来战胜缺陷的坚定、自信的心理转变过程, 成为精神意志的强者, 让所有人感受到只有勇敢正视自我, 面对难关, 才能最终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整个海报通过这两个视线矢量, 准确地反映出了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构成了再现功能中的叙事性表达, 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再现意义的构建。

(2) 互动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在视觉语法框架中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扩展为互动意义。“互动意义是关于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 (包括人) 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3]互动意义主要表现为: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

接触是指图像中的参与者 (通常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或动物) 通过目光与图像的观看者建立起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如果参与者直视观看者, 属于“索取”类图像;反之, 则是“提供”类图像。海报中的两位参与者并没有与读者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 符合提供信息的目的, 体现了海报的宣传功能。此外, 两位参与者与读者的距离和拍摄的视角实现了互动意义中的社会距离和态度两方面内容。

社会距离主要通过图像镜头取景的“框架尺寸”表现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 分为六种类型:亲近距离———只看到脸或头;个人近距离———头和肩;个人远距离———腰部以上;社会近距离———整个人;社会远距离———整个人及周边的空间环绕;公共距离———至少四或五人以上。“框架尺寸”的大小决定了参与者与观看者的亲疏关系。海报中的两位参与者对着读者, 面部表情和衣着服饰非常清晰, 属于个人远距离类型。这种距离拉近了他们与观看者的社会关系, 增强了二者间的互动交流。

态度主要通过“视角”表达对图像参与者的不同态度, 一般采用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水平视角中, 正面角度能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斜面视角则将观看者置身事外;垂直视角中的俯视、平视和仰视角度则分别代表了观看者与参与者之间强势、平等及弱势的人际关系。海报中艾伯特王子的斜面角度表现了主人公与读者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激发读者观看影片的兴趣;罗格医生的正面角度能够让读者融入情境之中, 为双方的交流奠定了基础。两位参与者均是运用平视角度进行拍摄, 体现了他们与观看者的平等的社会关系, 从态度方面实现了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的平等互动。

3. 语篇的意义构建

(1) 构图意义

克瑞斯和勒文提出的多模态语篇的构图意义主要包括三种资源: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

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不同的上下、左右、中间和边缘结构来实现的。此海报语篇可分成上、中、下三个框架。其中, 图像信息位置居中, 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上下两部分主要是文本内容。克瑞斯和勒文认为上下位置具有不同的信息值。置于上方的部分可被视为“理想”的, 下方的则被视为“真实”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 因此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 “真实的”指更特定的信息, 如细节等, 或者说更实际的信息, 更“脚踏实地的”信息。海报上方的文本属于电影评价部分, 表达了观影大众与专业人士的认可, 代表了影片的“理想化”。海报下方呈现了影片“真实的”具体细节信息。这两部分内容将理想与真实相结合, 影片的精髓随即呈现在读者面前。

显著性指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 可通过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 (或色彩) 等来实现。[4]海报中的图像部分占据了大约一半的篇幅, 是显著性最强的部分。图像背景采用了稍显苍凉的黑白冷色调, 暗示了故事所处时代背景的紧迫性与压抑感。其中, 艾伯特王子位于海报版面的中心, 而罗格位于右侧偏下, 巧妙地展示了他们在电影中的主从角色。他们身穿黑色西服, 凸显了稳重庄严的特质。二人头部色彩明暗度的对比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艾伯特王子脸部的阴暗部分象征着他的痛苦心境。苦难的童年经历和矛盾的自我身份是他自卑和无奈的根源。脸部挺拔的鼻梁和坚毅的眼神诉说着他坚韧的品格和执着的毅力能够带领他走向光明, 也展示了影片表达的信念和希望。罗格亦是如此。他面对艾伯特王子的怀疑和回避, 不卑不亢, 倾尽所能为其治疗, 最终实现了二人之间情感和地位的转变。色调值从左向右, 由阴暗到光明, 这种强烈对比预示着艾伯特与罗格能够依靠自我力量, 走出阴霾, 成功塑造清晰化、主体化的英雄人物形象。其次, 文本的相对尺寸对比和色调值的对比突出了海报传递信息和引导注意力的功能。整个海报背景以晦暗的冷色调为主, 文本评价部分与主要演员信息均采用了亮黄的大写字母, 影片名称THE KING’S SPEECH更是运用了醒目的特大号纯白大写形式, 保持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实现了显著性的表达。

(2) 意义共建

这个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像及文本等多种符号系统形成了多模态的交流行为, 实现了语篇整体意义的构建。文本与图像相互依托, 形成紧密连接的统一体, 表现了电影海报多模态性的特征。整个语篇采用的上中下纵轴结构与读者的浏览路径一致, 有利于信息的摄取与接收。图像作为文本的补充和视觉上的陈述, 突出了二战时代背景下打破心灵禁锢的国王形象, 契合影片的叙事脉络和主旨精神。海报的色调与明亮度的运用相得益彰, 尤其是占有大篇幅的黑色, 凝重、阴郁的意味不言而喻, 而黄色代表明快、沉稳, 象征了照耀着阴暗世界的一缕阳光和光明的必将到来。这种搭配显著性强, 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影片主题的情绪特征和基调氛围。文本部分作为图像部分的延伸和图像表达意义的结果, 比喻手法与评价词的运用从功能语法角度鉴赏渲染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在其与观看者之间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 激发了他们的观看欲望。可以说, 文本与图像相互协作, 形成合力, 达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文本对影片主题与信息的“理性诉说”与图像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感性表达”相互交织与互动, 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诉诸于读者的情感和认知心理, 达到了电影海报的最佳宣传效果。

摘要: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图像语法框架为研究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中多模态符号系统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分析, 说明电影海报如何通过多模态性特征实现整体意义构建和表意功能。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形式,视觉语法,电影海报

参考文献

[1]KRESS, G T VAN LEEUWEN.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 2001:1-2.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2, 7.

[3]王红阳.多模态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的构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6) :32.

国王的演讲 篇3

而Plan B则通过相互关联的一首单曲、一张专辑和一部电影表达了对去年夏天英国那些暴乱者的担忧。

在这儿,这位本名Benjamin Ballance Drew的歌手与《Q》聊到了贫民窟故事、大卫·卡梅伦、普世启蒙、性、毒品还有Ray Winstone。现在,他的时刻到了……

011年的全英音乐奖颁奖礼因为两个瞬间而令人难忘:首先是Adele忘我演绎“Someone Like You”,其次是在Take That与Plan B的演出中,一群打扮成防暴警察的舞者手持盾牌,怪异地出现在舞台上。这场音乐盛会上,Plan B赢得了英国最佳男歌手奖。在他的个人演出中,Plan B精选最新专辑《The Defamation Of Strickland Banks》中的“She Said”和“Prayin’”,在伦敦O2体育场喷火的炫目舞台上玩了一把“流行乐暴动”。六个月后,一群“热血青年”实实在在地引火上身,在英国各地的街头上演了真实版的暴乱。

“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留言说:‘我敢打赌你现在一定为自己的演出感到内疚!’”北伦敦的一间摄影棚里,现年28岁、本名Ben Drew的说唱艺人Plan B正站在窗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这什么话啊,那分明是社会的问题。那些家伙大概是这样想的:(气喘吁吁地说)暴乱这事嘛……是什么原因呢,哦对了,Plan B在‘全英’上那个演出!嗯嗯,一定就是这个原因!我说拜托啊,这些人也太脱离现实了,他们就这么一门心思地以为,什么事儿都赖我们这些搞说唱的,就是我们把孩子带坏的?(激动得脖子根开始发红)还有人说我的‘ill Manors’MV鼓动那些孩子去搞破坏。他们指的是什么孩子?这些孩子根本就不是受hip-hop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hip-hop本身!”

《Q》本想以开玩笑的方式把暴乱与今天的被访者搭上关系,没想到他对此这般在意,一句话就引得他爆出如此宏篇大论。

不管怎样,排在Take That后面上场,是有点恼人吧?“我他妈才不在乎呢,我自己知道《…Strickland Banks》是独一无二的就行了。”

Ben Drew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至少今年不是—单曲、专辑加电影,他名为“ill Manors”的三部曲计划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这些作品执拗地讨论着同一个话题:“被妖魔化的下层阶级”。2012年,他自诩“全才”(说唱艺人、灵歌歌手、电影导演、剧作家和著名演员),然后又主动请缨,委任自己为“一代人的喉舌”(因为当今的畅销艺人无人有此担当)。他说,那些将舞台作为战场的斗士受迷幻剂摧残,在上世纪90年代大概已经差不多死绝了。Plan B的意图是英雄主义的,而他的手段也是粗暴的—“ill Manors”是一首充满朋克精神的hip-hop曲,铺陈着一派险恶景象:毒品、酒精、刀枪以及破败的社区中心。“喂!”曲子的副歌部分这样唱道,“喂!看什么看,你个富二代,这里是贫民窟,你还是滚回家去锁好门!别再来这里瞎晃了,小心碰上打劫!”Drew表示,这支MV中的那些施暴的孩子、竖起的中指和截取的新闻画面是一种“讽刺”,而英国《每日邮报》则不出意料地将其定性为“对纯粹犯罪行为的美化”。

这种指向不明的行为,是否会反而加深人们对于青年一代刻板的负面印象?

“不,因为大家本来就很恐惧啊,光头党30多年前就被妖魔化了,这么说我就火上浇油了?不,因为这一切早已存在。青年人一直被排斥,被嘲笑,被人骂成禽兽,这些都是前提。所以当你看完‘ill Manors’的MV,你应该做的就是发出反对的声音。暴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你也不应该随随便便用‘chav’(含义广泛,多指打扮招摇却粗俗的中下层英国青年)这种词给人扣大帽子,你应该对那些野蛮的偏见态度说不!我以前上的就是一所主要是黑人和亚洲人的学校,我一个白人在那儿就是弱势的。我以前整天被黑人同学追,就因为我是白皮儿!他们抢我的烟,抢我的钱,成天欺压我。你明白吗?我没有因此就去加入极右翼的英国国家党,我转而努力地试图去理解他们。我看到我的一些朋友住在廉租房里,家都不像个家了,我就开始明白了。”

Ben Drew是个激情昂扬的顽固演说家,说起话来实心实意、滔滔不绝,令人望而生畏。对于任何打断他冗长独白的人,他只管兀自提高至两倍音量,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话说完。不过他的话也确实值得聆听。今天,他一改新专辑中的闪亮西装打扮,换上白色T恤和蓝色夹棉外套,侃侃而谈刚刚过去的不眠之夜—他首执导筒的电影版《ill Manors》进入了再次加工的阶段。“之前需要修补的漏洞实在太多,我从没做过这么艰难的工作。”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就选在Ben Drew的老家、东伦敦的Forest Gate,它以冷酷的视角讲述了一群英国下层青年的生活,暴力、毒品、枪械、监狱、皮条客、嗑药妓女,这些都是片中的关键词。电影传达的中心思想就一句话:我们是环境的产物。

如今,作为一名吃苦耐劳的专业演员,Ben Drew已经通过低卡饮食和重量锻炼疯狂减重超过15公斤—因为他将和英国老牌警匪剧男星Ray Winestone搭档,出演《ill Manors》中的探长George Carter。这个说唱歌手拨弄着快餐盒里的土豆香肠,脸上几乎出现一丝笑容:“我以前的模样,好像是不太像机动小组的警察……”

Oi!还有人记得英国朋克乐队Sham 69吗?《Q》就记得!这次采访我们也是有备而来,带来了一首Sham 69于1978年发行的一首 B面歌曲“Hey Little Rich Boy”,这首歌的歌词和“ill Manors”形成了颇具意味的对比:“嘿,有钱小子,好好瞧瞧我,我不需要跑车,公车就能载我去小镇另一头;我也不识几个大字,这让你觉得不能和我说话……可我为什么要为这些事烦恼?我永远都不会认为你过得比我好。”

nlc202309032031

Drew点点头说:“嗯,挺有趣的。”于是我们就聊起了这首歌与“ill Manors”之间相距34年的态度差异:过去工人阶级的自豪自信,现如今已经被下层百姓暴怒的自我憎恶取代。Drew嘲笑地说:“那些人才不是工人阶级,他们都没有工作啊。他们被政府抛弃了,也就谈不上什么尊严。听着,我签下第一份唱片合同时,只买得起政府提供的廉价毛坯房。我心想,我才不想和隔壁的廉租房住客做邻居。他们不用花一分钱,我却要累死累活地工作。现在的孩子怀个孕什么的多方便,有些女孩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获得住处。”

自由派人士对此也许会十分吃惊,因为这是无党派人士Drew的又一则大胆言论—他将福利制度也列入了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

“没错,这跟国家的福利制度也有关系,”他点了点头。“如果一个15岁的女孩宁愿用她的前途去换一套公寓,那其实就说明她根本没有前途可奔。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就是说她完全无法评估自己的未来,也不用去工作,更不用说有什么野心了,反正国家把一切都给你准备好了。所以,你看那些未婚妈妈们自己都还是小孩,就推着个婴儿车走来走去。她们唯一需要的,就是被动接受社会强加的生活方式。属于自己的公寓啊、宽屏电视啊、微波炉啊什么的—她们眼中的世界也就剩下这些了。没错,政府可以为民众提供良好的福利,这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福利唾手可得,滋生了很多寄生虫,这对那些真正努力工作的人很不公平—拜那些傻逼媒体所赐,人们想都不想,就直接把屎盆子扣在了底层阶级和小混混头上。”

他踩灭了烟,看上去很失落。

在我们谈话的第二天,英国政府成立了光听名字就让人无比郁闷的“暴乱受害社区和受害者事务委员会”(Riots Communities and Victims Panel);而在我们看来,与其成立这种火上浇油的“痿”员会,还不如让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首相直接跟Drew聊一聊。因为在与我们的对话中,Drew曾多次谈及暴乱背后的真正原因:首先是对暴乱中问题来源的思考,比如年轻人就业机会的缺失、警察的粗暴执法、以及破败不堪的教育系统等等,他认为大家都从根上被耽误了,因为“人类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传授与学习的能力”;其次是关于物质主义的解读,他认为“整场暴乱被原始的冲动所操控,缺乏任何思考,孩子们只是本能地冲上街头,抢夺那些社会告诉他们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应对此负责,因为是整个社会系统亲手缔造了对物质的过分渴望”;另外,他还谈及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英国右翼报纸在暴乱中的推波助澜(最微妙的是,在英国政府的总结报告中,以卡梅伦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对此只字不提),Drew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政府对这些傻逼报纸(如《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放任自流,让他们肆无忌惮地表达对底层阶级的偏见与仇恨。”最后,他还对英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提出了质疑:“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作为父母,你不能用一个固定的价值观去约束他们。比如说一个从小在亚马逊丛林里长大的小孩,你能要求他在吃饭时守规矩、懂礼貌吗?他知道‘规矩’和‘礼貌’这俩词咋写吗?当然,我这个例子有些极端,可你看看人们对暴乱中那些小孩的批评,其实是一个道理。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对生在底层家庭的小孩横加指责,说他们没礼貌、没教养,可问题是,这些孩子的价值观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

尽管在《ill Manors》中,Drew坚持认为卡梅伦就是个“傻逼”,但Plan B音乐所传达的信息却与卡梅伦发表于2006年的一次讲话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次讲话中,卡梅伦首相提出了“拥抱小混混”(hug a hoodie)的理念,即鼓励雇主通过雇佣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来解决社会矛盾。我们今天正好把这次讲话的讲稿带在身上,于是便应Drew的要求念了其中一段话:“我们这些身着西装的‘体面人士’通常对小混混们充满敌意,觉得他们随时会揭竿而起并摧毁整个世界。但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之所以选择做小混混,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接下来,讲稿长篇累牍地分析了为什么我们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小混混,并鼓励社会对年轻一代重新燃起信心。“否则的话,整个英国将永远挣扎于眼前的矛盾,而无法找到长久的解决办法。我们要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读完了?”Drew问道,“你们的意思是,我跟他的想法有相似之处?我不这么认为。没错,与孩子们沟通并试图感同身受,的确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关键,这点卡梅伦说得没错。但问题在于,他这些所谓‘观点’明显是被迫发表的,他本人肯定不这么认为。不过这也没什么,我就从来没指望政客们能真正改变什么。现在这年头,人们经常在压根不认识另一个人的情况下,仅通过报纸上的只言片语,就开始妄加评判。我不想当政客,我更相信人。假如你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相信我,社会就会把它的想法强加给你,拦都拦不住。其实道理挺简单的。”

道理是挺简单,但也很虚幻。完全脱离媒体的轰炸,对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非常困难。而对Drew来说,他不仅试图过滤掉媒体的声音,还对政治毫无兴趣(这倒是与大多数hip-hop音乐人不同),并对法律嗤之以鼻:“玩儿蛋去吧!再好的法律被这帮官僚一搞都成软蛋了。”归根结底,Drew对社会的看法倒是和摇滚乐所秉承的公正与正义的原则不谋而合。

“我的这些想法,都来自比政治更高深的领域……比如说,佛教啊之类的。”他总结道。“这是一种意识……也不能说是意识,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启迪,就是突然开窍的感觉,你明白吗?”

第二天下午,Drew来到左轮手枪娱乐公司(Revolver Entertainment)的会议室拍摄宣传照,并与公司高层们商谈电影《ill Manors》的发行事宜。他身穿蓝色的帆布运动上衣,脸上打了粉底。由于前一天晚上睡了个好觉,他今天脸色不错。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玻璃墙,洒在他帅气的脸上。此时此刻,他看上去更像个演员,深邃的眼睛很像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硬汉巨星Steve McQueen。

nlc202309032031

Drew的演艺生涯最近走势不错。除了这部由他自编自导的电影之外,英国硬汉派演员Ray Winstone还于近日宣布,Drew将客串警匪系列电视剧《The Sweeney》(由Winstone本人和导演Nick Love共同打造)。据Winstone讲,他之所以选择Drew,是因为“这小伙子看上去不仅能一脚把门踢开,而且连吃了门的心都有”。当我们把这句话反馈给Drew时,他大笑道:“吃门就算了吧!”

在网上随便看看,你会发现人们对Plan B的形象有着诸多误解。其中传播最广的一条就是人们认为他根本不像个工人阶级的硬小子,而是个中产味十足的波希米亚。人们之所以这么想,有诸多原因:首先,Drew的原名Benjamin Paul Ballance-Drew看上去实在太贵气了;其次,他母亲是个建筑师(其实就是个在北伦敦政府的一个环境部官员,之前是做城市规划的);另外,他弟弟还有个更响亮霸气的富贵名字:鲁伯特(Rupert,跟默多克一个名字)。

“我的姓氏中间之所以有个横杠,是因为我其实是个私生子,”他坦然地对我们说。他的生父叫Paul Ballance,当年是个朋克乐手,在Drew出生五个月后离开了他们娘俩,并在他六岁时杳无音讯。“所以说,我的姓里既有Ballance,也有Drew,也就是我母亲Heather的姓。”继父是个意法混血,当年是他母亲的房客,现在也不在了。“我弟的名字是继父起的。因为鲁伯特在法语里发音是“鲁伯(Ruper)”,法国有好多人都叫这个名字,挺正常的。只不过拿到英语里,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才会想起默多克。”

Drew还有个教父,也是他童年里唯一的男性角色。当母亲Heather成了人们眼中典型的“有教养的单亲妈妈”时,这位教父却酗酒成性,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将家中闲置的房间租给外人以填补日常开销。“当时我们家基本就是一酒馆,”Drew回忆道。

一般来讲,这样一个身份复杂且性格古怪的小孩通常会跟街头小坏蛋们搅在一起、会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进而被送到问题学生收容所(pupil referral unit),跟那些家境比他更惨的小孩相处—Drew的童年完全遵循了这个轨迹,而且就是在这家位于伦敦东北部的收容所里,他慢慢发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

现在的Drew已经非常清楚,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至关重要。他出生并成长的Forest Gate地区位于伦敦东北部,民风彪悍且曾多次发生街头枪战,在这种地方生存,即使你是个软蛋也得装得很强硬才行;而已快到而立之年的Drew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频频劝说周围的朋友们戒掉各种不良的生活小癖好。“我有个朋友在伦敦郊区长大,他挺天真的,总想用海洛因找点刺激。我就跟他说,那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小时候我们家附近就有个瘾君子,当时他也觉得自己挺酷的,可现在十年过去了,丫彻底完蛋了。”而面对另一个爱好街头抢劫的朋友,Drew是这样谆谆教诲他的:“我当时跟他说,‘哥们儿,你这样可不行,街头抢劫最他妈傻逼了。我小时候就经常被一群臭傻逼抢。’最终,我通过友谊感化了这哥们儿,他准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不过很不幸,他18岁的时候还是被人捅死了……”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

“说实话,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认真的还是在演给他们看,”他沉思了一会儿,双手交叉,像个外交部发言人。“我小时候经常会被一群大孩子堵在墙角里,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凶狠地瞪着他们,然后大声喊道‘我操你大爷!你们这群傻逼想打架是吧?那就来吧,我非把你们耳朵给铲下来!’其实我心里挺害怕的,但他们看我这样就觉得我不好惹,以后也不敢欺负我了。直到三年前,我开始练拳击,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无力。因为在拳击场上就是一对一,人家不跟你整那些没用的,只要比你壮比你快就是能把你打个满地找牙。对我来说,意识到这点很重要,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都有自己很强大的幻觉。而拳击让我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顶多就是比较会演—所以你看,我现在就开始当演员了。”

Drew非常尊重他的母亲。在他的首张专辑《Who Needs Actions When You Got Words》里,他就在内页里感谢了妈妈,并保证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诺言,那就是“给妈妈在乡下买个大房子,还是带游泳池的那种。”

“听着挺温情的是吧?其实不是那么回事……”Drew写道。“我跟我妈说这事的时候,她立刻开始取笑我,跟我说别净做白日梦,赶快找个正经工作,为社会做点贡献之类的。不过我还是没找正经工作,而是整天呆在家里写歌。我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我妈的支持,那所带游泳池的大房子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除了人生计划,Drew的母亲对他在毒品方面的教育也很彪悍。她曾经跟一个吸毒的人约会,希望通过这样让Drew了解毒品的危害。“当时经常看到那个人像个僵尸似的胡言乱语,我就我问我妈他怎么回事,我妈就告诉我,孩子,他是个瘾君子,你要是不想像他这样就别玩毒品,”Drew回忆道。不过Drew又笑着说,“经历了才不稀罕。”

话虽这么说,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Forest Gate除了瘾君子和暴力之外,也是诸多演艺明星和艺术天才的聚集之地:施瓦辛格曾在这里一家叫Wag Bennett的健身房锻炼,最终成就了他世界健美先生的美名;The Who乐队在这里创办了传奇的摇滚俱乐部The Upper Cut Club;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也在这里写出了旷世名曲“Purple Haze”。

这些闪亮的名字和传奇深深影响着Drew。“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我觉得,操,别人行我也行,不都是住在Forest Gate吗?”他的音调突然升高了。“从这个角度来讲,Forest Gate也挺有意思,虽然犯罪率高,但也有傲人的音乐历史,有好的学校、公园,自然景观也挺美。这一切都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再加上当时辣妹组合特火,我就觉得这几个傻妞都能成功,我怎么就不能?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是挺幸运的,不过毕竟我还是有才的。”

“你一直都觉得自己会成功吗?”我们问了一个很励志、但回答一般不会超过两个字的问题。

“对,一直都这么觉得。”他回答了好多字。

Drew目前居住在伦敦东北部的Dalston地区,另一个以艺术家聚集而闻名的区域。他是阿森纳的球迷,而且特爱看带字幕的欧洲电影,还是个优秀的厨子,拿手菜是意大利肉酱面。在人际交往方面,他是个挺没耐心的人,对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不感冒。“我经常不回哥们儿的短信,也不喜欢回女孩的短信,尤其写歌的时候更不愿意回。比如有个妞给我发信息,说想我,问我干嘛呢,你说我该回什么?我也想你?你干嘛呢?我已经跟工作结婚了,所以要是有个女朋友的话,那我就不出轨了?”

“可你不会想念跟女朋友在一起的感觉吗?”我们问,“灵魂伴侣啥的?”

“我还没遇到过什么灵魂伴侣,还在找。我的创作能带给我足够的温暖。当然,我也可以撒谎,跟一个女孩说你真是我的灵魂伴侣啊,可那是绅士做的事吗?我不光对女性同胞们充满敬意,也对整个你妈逼人类充满敬意,所以我不能欺骗他们。”

再过不久,Drew将会成立自己的慈善组织,专门保护那些“维持社会治安的社会工作者”和那些受欺负的孩子。“钱这个东西最好的一点就是能让别人快乐,”他说。“开一场慈善演唱会带给我的快乐,要远远大于买辆新车的喜悦。但钱也能腐蚀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被铜臭腐蚀了心灵。”

“所以从心底里讲,你还是一个很老派的人道主义者?”

“人道主义者……可不吗?我们不都应该这么做吗?”

电影《ill Manors》将于6月6日在英国上映。同名专辑于5月14日发行。

看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篇4

我在电脑上看了《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

“国王”两目炯炯亮,却是个结巴。没有绝对的强者,太阳都有黑子,绝对的美好和绝对的残缺都是理论上的存在,而那些在某些方面特殊杰出的人物便会成为豪杰、英雄、伟人。这些偶像级人物对于芸芸众生的意义千千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可以拿来“励志”,进行“心向往之”的期望、憧憬,当然还有行动。《国王的演讲》中国王原型为乔治六世,根据史料的记载,片中提及的“幼年钢板夹腿矫形”以及口吃、紧张等经历均确有其事,这使得他不想做国王,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能否成功的做一次演讲?这就要看他的努力啦!

国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为整部影片最大的戏剧张力,一直到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指挥”下,乔治六世终于完整进行了战前演讲,观众才会舒一口气。影片的张力还来自于国王和治疗师本身,这是两个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个是国王,一个只是普通的治疗师,国王的性格不仅内向,还容易愤怒,总有居高临下的气势。这种因为身份差异带来的个性碰撞也成为影片的亮点。治疗师莱昂纳尔的角色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显得尤为出彩,他并没有因为治疗对象是国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国王打破常规,到自己简陋的治疗室来接受治疗,一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架势,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打开了国王坚固的心扉,找到了国王幼年的心理阴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国王,让国王流利地说出骂人的话。而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真诚交流,让莱昂纳尔获得了尊重,国王也把他当成了一生的好友。

在一番努力之下,国王成功的演讲,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有很好的励志效果,国王的口吃,同样能让人思索良多。

关于看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2

和影片的片名一样,《国王的演讲》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波澜不惊,和好莱坞大片的气质相去甚远,与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对现代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同。但波澜不惊决不是清汤寡水,《国王的演讲》仿佛一出内敛而精致的戏剧,在低调中酝酿出深厚,在深厚中铺展出令人动容的力量。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

国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为整部影片最大的戏剧张力,一直到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指挥”下,乔治六世终于完整进行了战前演讲,观众才会舒一口气。影片的张力还来自于国王和治疗师本身,这是两个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个是国王,一个只是普通的治疗师,国王的性格不仅内向,还容易愤怒,总有居高临下的气势。这种因为身份差异带来的个性碰撞也成为影片的亮点。治疗师莱昂纳尔的角色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显得尤为出彩,他并没有因为治疗对象是国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国王打破常规,到自己简陋的治疗室来接受治疗,一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架势,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打开了国王坚固的心扉,找到了国王幼年的心理阴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国王,让国王流利地说出骂人的话。而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真诚交流,让莱昂纳尔获得了尊重,国王也把他当成了一生的好友。

与此同时,影片对国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种平视的镜头,国王虽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同时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影片把乔治六世饱受口吃之苦的情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别人以为当众说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乔治六世那里,却是一件艰难无比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国王的演讲》也是一部励志片,而且因为是国王克服内心困境的努力,励志的力量就显得更大。当国王在麦克风前憋得满脸通红,痛苦万分,但终于完整做完演讲,影片的励志力量也让人生出了绵长的感动。

网上有人建议陈凯歌导演看看这部影片,这个建议真是恰当得很。一拍国王,我们总是忍不住宏大叙事,但《国王的演讲》却在一个普通和细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奥斯卡的评委们肯定明白,感动人心的力量不一定个来自于宏大的命题,国王的口吃,同样能让人思索良多。

关于看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3

影片《国王的演讲》描述的是英国乔治六世国王克服口吃问题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障碍,成功发表演讲的故事。该影片获得第83届奥斯卡12项提名,是该届奥斯卡提名奖项最多的一部影片,超过《黑天鹅》、《盗梦空间》等。

影片情节看起来极简单,没有《盗梦空间》那样的跌宕起伏和惊险刺激,但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奖项提名,可以看出电影届所引导的一种文化倾向,即,艺术尽管高于现实,但它更应源于现实、贴近现实。不必复杂离奇的情节,能够生动刻画现实的艺术形式,都可进入到人们的心灵深处。贴近现实需求的产品更容易打开市场;简单招式练到极致也是绝招。

从内容看,刻画的主题是,只要愿意坚持学习,克服自我障碍,口吃也一样可以成为演讲高手。自我设定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同专业的两位同学A和B,毕业后分别进入同一个单位的软件部门和硬件部门工作,过了几年后,A遇到硬件相关问题总是要找B问才能明白,而B也经常找A问软件问题,告诉他看某某规范,他过了几天又问同类的问题,总是不能认真研究规范,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设定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进入某个领域之后,总是觉得自己不可能了解清楚其他领域了,结果就不向着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了。 乔治六世刚开始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流畅演讲,他刚开始找遍了所有知名的医生,均无法帮他克服口吃问题,后来遇到了一个擅长演讲的人指导,才在不断怀疑、坚持、再动摇、再坚持中逐渐克服了障碍。其实,学习,就像是一笔债,早晚都得还,只要下决心还,就一定能还上;要是拖来拖去的,早晚得被动。这不,我还是得仔细研究 CA 了。

前几天,在计算N个人之间通信如果采用对称密钥传输共需要多少组密钥时,突然想不起该怎么算了。后来在和Saic讨论后才想起来,只要运用排列组合公式CN 2= N!/2(N——2)! 就得到了。忽然发觉自己原本很熟悉的东西都忘记了,进而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了,再过一会,又觉得其实我基础蛮好的,问题也逐渐没那么困难了,呵呵。

关于看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4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是天生的,一个结巴的人用的的时间改变自己的发音问题,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最终能够面对全国所有人民顺利的发音,成为了最伟大的演讲家。

一个从来都没上过舞台的人,一个结巴的人登上一个自己害怕面对的舞台,他是胆怯的,害怕的,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去面对,但是他没办法逃避,最终哑口无言。曾放弃过,在所有人都放弃他的时候,而他的家人没有放弃他,在一个有爱心的人帮助下,他找到了自己的结巴的根源,他们之间产生彼此信任,医生很有爱心,内心是善良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治病,而是为了帮助这个可怜的人,他有起初的怀疑到信任,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帮助你改变的人,加上自己不断的坚持,他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不断的校正,他还是没办法改变他在面对个别人和曾经恐惧的呢个地方,他的内心受到了伤害而没有找到改变的方式,最终在和老师敞开心扉打开它内心深处的伤害,他打开了心中的心结,他和老师成为了朋友,他们之间的信任增加了一个层次,当老师知道了他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病根,终于在老师的不断帮助下,和他对老师的不断信任中我自己认真改变中,他克服了哪个对他来说的恶魔,最终以超人能力完成了国王的演讲,正是他的精神,也感动了他的家人,他的官员,他的民众,他给整个英国人民的信心和信任,他得到信任后,也找到了自己的信心,在他战胜恶魔后他的投也头的正了,说话更有自信了,他在哪一个豁然开朗,他觉得他战胜了所有人觉得不可能的事。

思路有点乱,昨天看的时候也是因为其他原因打断了几次,感觉没那么深刻,但是对自己的触动还是挺大的,没有人是天生的结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去做,如果爱,请深爱。推荐大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带上耳机再看一次会更好。

关于看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5

今天看完了《国王的演讲》,不得不佩服汤姆·霍伯对电影的把握,情节、人物、环境、氛围……还有科林·费斯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把一个受过伤害的、自闭的、脾气暴躁的口吃王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很震撼!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纠正口吃的教育片子,这里面有亲情:严厉的父亲,慈爱的母亲,还有兄弟之间的情谊……这里面有爱情,哥哥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放弃王位,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国王,但是他至少忠于自己的感情,有选择的勇气;乔治六世的妻子虽然不喜欢王室的生活,可是为了自己的心爱的男人,努力做着他的后盾;医生莱恩和妻子之间和谐的气氛和对彼此深入的了解让人觉得温暖……

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国王乔治六世与医生莱恩的友谊,莱恩不畏权威,勇敢的遵守着自己医生的责任,护卫着自己的朋友,帮助他克服一切困难,帮助他战胜胆怯的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而自己,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看着他的改变,为他高兴……最后莱恩的微笑不知道感到了多少人,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感动于这样一份真挚的友情,超越权利,超越地位……

最令人感动的是国王乔治六世不断战胜自己的毅力和勇气,还有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描绘这个人的心理,只觉得让人敬佩,让人折服,最后那一段演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我想,那个时候的人们一定觉得满是信心,因为他们从国王的演讲中听到了一个民族誓死捍卫自己疆土的决心,看到了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励志电影《国王的演讲》精彩影评 篇5

《国王的演讲》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个人认为很励志。一个真正的国王不应该是这样的吗——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而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本片开始就上演了国王的第一次直播演讲这一幕。紧张、颤抖、恐惧等等面部及身体的表现就渲染了那沉重的气氛,身为王室的王子、那些经历应该是很丰富,不至于口吃。恰恰相反,本片中的王子、也就是后来的国王却在演讲时口吃,带着悬念往下看才知道事实——他患有口吃。

片头跳过那尴尬的一幕,直接进入主人公治疗口吃的经历。(开始很让人费解,这电影到底是要讲什么?但依然吸引人!)屡次治疗的他都以失败告终,脾气变得浮躁、暴躁、不耐烦,我想这是他治疗失败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面对口吃的自己。偶尔也摆出架势、,让人不敢接近。直到遇见了Lionel,治疗的过程很艰辛。也遇到种种不愉快,但是Lionel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他坚信Burtie会是一个伟大的国王。

习惯了一开始就进入治疗的burtie开始还不习惯lionel的治疗方法,但是lionel很有一套,让burtie跟着他的“节奏”。换句话说,他很会挽回尴尬的局面,不让治疗提前进入僵局。独特的治疗方法也让burtie没那么火大,也比较配合~当第一次冲突后,burtie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为了让自己能做出出色的演讲,他硬着头皮的又回去治疗。这次治疗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又进入了僵局~因为burtie。内心胆怯的自己一直不相信自己能够做一位伟大的国王,一直逃避自己最终会继承王位,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的口吃病。我想,他是害怕别人的看法,正如他说的“我对别人一点也不了解,而他们却对我的一切什么都知道”。

故事的发展当然是,burtie又回去找lionel,而且还说“国王的道歉总是会晚些的。”...

总之这过程很令人揪心,因为你在看到一个男人正在历练自己~让我很感动的是——burtie在他妻子面前毫无顾忌的哭了,哭得很让人心痛。当一个男人能在自己的爱人面前这样毫无顾忌的释放自己的悲痛,我想这份爱应该很深很深。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篇6

影片以历史上英国乔治六世战胜口吃成功进行演讲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国王战胜自己的故事。再一次闭幕演讲中,还是王子艾伯特的乔治六世,因为当时还是口吃,让他出尽洋相。自那以后,他的妻子一直帮助她寻找一名出色的语言治疗师。直到找到在澳大利亚出生的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罗格。父亲乔治五世于1936年去世后本应该是由当时还未称王的艾伯特的哥哥继位,然而哥哥爱德华八世选择了退位,担子落在了并不想成为国王的艾伯特身上。最尴尬的是乔治六世口吃。

电影围绕乔治六世和语言治疗师罗格之间的友谊以及乔治六世为克服口吃所做的努力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在《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中,令我记忆最深的人物是:国王—乔治六世。

从国王的口吃来讲,是复杂的语言失调症,与后天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各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与外部压力,都会加剧症状的恶化,所以首先要纠其病因,要打开心结,治疗心理创伤。

在乔治五世过世之后,艾伯特(乔治六世)向罗格袒露病因:母亲爱哥哥不爱自己,连保姆也不爱他甚至常常让他饿肚子,明明是左撇子却硬要被掰成用右手,于是他在强势父亲的光环下胆怯寡言,在兄长的不屑和嘲笑下丧失信心。因而他害怕面对父亲,面对兄长和公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里缺陷,怯懦也是每个人都有,问题在于是否面对,是否担当。当兄长因一些不利于国家的原因选择退位时,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紧急关头。他不断的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是他战胜自己的动力源泉。

国王演讲背后的真相 篇7

她失去了情人,命运给予的弥补是戴上王后的头冠。

奥斯卡大奖上风光无限的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让公众忆起二战中的“英国脊梁”——乔治六世。电影里,恩爱的国王夫妇一起经历了突然上位的手足无措、治疗口吃的艰难、二战中的生死考验,感情在同甘共苦中不断升华。

但真实的乔治六世夫妇却与之相差甚远。

真相一:王后不爱国王

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的纪录片《恋爱中的王太后》,颠覆了英国民众对已去世王太后的认知。和女王同名的伊丽莎白王太后,当年是被迫嫁给乔治六世的,她真正爱的人是乔治六世的哥哥——为爱而弃江山的爱德华八世!

王太后的暗恋要追溯到她5岁时。她是斯特拉斯摩尔伯爵和伯爵夫人的女儿,在一次派对上认识了11岁的爱德华王子和9岁的艾尔伯特王子。14年后,窈窕淑女伊丽莎白进入王后的眼。当时的玛丽王后知道二儿子艾尔伯特和音乐剧女星菲莉斯·蒙克曼关系暧昧,她怎么能容忍王室发生这样的丑闻。

王后私下召见了斯特拉斯摩尔伯爵,向他谈起希望伊丽莎白嫁入王室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这是一桩充满政治交易味道的婚事。但在订婚确立以前,英国人更津津乐道的是爱德华王储与伊丽莎白的暧昧情事。1923年1月5日,一家伦敦报纸甚至听信谣传,在头版宣布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王子订婚的消息,白金汉宫立即否认了这则谣传,并在不久后就公布了伊丽莎白和艾尔伯特王子订婚的消息。、

当事人的反抗在强大的王室和家族面前无济于事。伊丽莎白的母亲甚至戳破女儿的心事:“你这一生,都不可能嫁给你爱的人(指爱德华王储)。”

一年后,伊丽莎白在王室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嫁给了自己不爱的艾尔伯特王子。但即使结婚了,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的关系仍然亲密,她在一封给他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戴维,你真是非常非常调皮和有趣。”

真相二:王后很记仇

因为和丈夫一起带领英国人战胜德国,伊丽莎白王太后一直以坚韧勇敢的形象出现。但历史学家说,她在感情上是一个“极其记仇”的人。

1934年,爱德华八世不顾世人反对,将寡妇辛普森接进白金汉宫。11月27日,当辛普森夫人和伊丽莎白在白金汉宫中首次见面后,两人的关系就充满了剑拔弩张的味道。辛普森夫人的出现让伊丽莎白意识到:这个美国女人让自己和爱德华再无可能,爱德华已经是别人的了。

更让伊丽莎白无法相信的是,当年年底,因为辛普森夫人不能嫁给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竟然为此宣布退位,让弟弟艾尔伯特亲王接替王位,自己则降为温莎公爵。

她失去了情人,命运给予的弥补是戴上王后的头冠。伊丽莎白不缺政治头脑,她明白只有丈夫才能陪自己走完人生。但她不会轻易放过爱德华的“背叛”,不惜用王后的权势要求“所有王室成员都不得参加温莎公爵的婚礼”。

辛普森夫人了解王后,她对丈夫说:“这是王后的主意,你知道艾尔伯特不会这样无情,和他的妻子比起来,他要软弱得多。她恨透了我们。”

辛普森坚信自己的判断,尤其当夫妻俩被流放到巴哈马群岛后。1970年,传记作者索恩顿在巴黎拜访了温莎公爵夫妇。温莎公爵对索恩顿说:“她将永远不原谅我和沃莉丝堕入了爱河,那就是她一直让我们这么多年生活得这么糟糕的原因。”

真相三:国王的童年很悲惨

同样是在这部纪录片里,人们看到王室里的阴暗面。

乔治六世有不幸的童年。他的父亲严厉而强势,除了自己热爱的集邮,甚至不允许孩子有其他爱好。当他发现二儿子是左撇子时,第一反应是:“你必须立即纠正它!”而被拿来与聪慧的哥哥爱德华作比较更是家常便飯。

父亲的挑剔指责,哥哥的光环,艾尔伯特的童年充满了孤独和忧伤。“他的口吃是心因性的,他怕表达自己,怕出口就犯错、被呵斥。”历史学家说。

纪录片里有这样一幕:在即位之前,他曾经代表父亲进行广播演讲。当红色的信号灯闪过三次后,他艰难地张开嘴,双唇颤抖,喉头却难以发出任何声音。几经挣扎,也只能断断续续发出几个单词,留下大段令人尴尬的寂静。

童年阴影在结婚后得到缓解。1926年,乔治六世有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今天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30年有了第二个女儿玛格丽特公主。那几年中,他的信心大大增强,有婚姻的原因,也有他成功完成公务的结果,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医生的治疗下,他的口吃得到了较好的矫正。

但这些都不能彻底治愈童年创伤。

爱德华八世宣布放弃王位,1936年12月11日夜晚,他和弟弟做最后的告别,向继任者深深鞠了一躬。乔治六世的反应是惊呼:“这不可能!我宁愿这一切没有发生!”爱德华的光环太耀眼,艾尔伯特从未想过登上国王宝座,承担领导一国的重任。

上位后的好几个月里,乔治六世都生活在战战兢兢中,他的低气压情绪笼罩着整个白金汉宫。

真相四:国王靠打老婆发泄压力

由于战争的压力和君主的负担,再加上不会演讲的挫折,乔治六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他经常会朝妻子发火。

英女王丈夫菲利浦亲王曾经回忆称,他岳父的一些话,是他一生听过的“最偏激的语言”。“你不敢相信那些字眼出自一国之君之口。”

夫妻俩争吵时,会把旧事翻出来,包括王后当年与爱德华的暧昧。当伊丽莎白试图劝说丈夫“振作起来,不要被现在的困难打倒”时,沮丧的乔治六世对妻子说:“我不是爱德华!不要对我指手划脚!”

除了争吵怒骂,乔治六世还会在某些场合殴打妻子。据一些王室仆人回忆,乔治六世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时,曾当着仆人的面殴打妻子,“她很憔悴,外面是战事,家里也乌烟瘴气,还有孩子要安慰,在公众面前要维持端庄、自信的姿态。她的侍从们常常要想办法去遮掩她脸上、身上的瘀青。”

王后就一定和国王过着幸福的生活吗?未必。

真相五:国王夫妻没那么正义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里,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正义感十足、始终对纳粹充满憎恶的国王。但事实上,在乔治六世发表那篇著名的鼓舞士气的演讲之前,接近3年的时间里,英国政府一直对纳粹德国让步,表现可以用“声名狼藉”来形容。时任首相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面归来后,随即得到了国王和王后的接见。

英国王室在上世纪整个30年代对纳粹德国的态度都很暧昧,甚至曾表示出好感。众所周知的是爱德华八世,他一直亲近希特勒,甚至前往德国成为希特勒的私人访客。

还有历史学家表示,乔治六世曾委派一位弟弟与纳粹接触,希望与纳粹德国达成和平协议。

萨尔大学的历史学家约翰·罗西表示,在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反犹太主义”是很普遍的倾向,国王也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与其他人一样,他反对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担心这可能会导致中东地区不稳定。而这一时期,英国政府对于德国迫害犹太人也表现得非常妥协。

上一篇:申请转正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协议书与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