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示范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研室示范(精选8篇)

教研室示范 篇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来,针对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条不紊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1、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实质环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也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以设计师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室内设计师、建造师和室内陈设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将设计师岗位的人才需求转化为专业培养目标,利用职业技能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内容,从而增加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双证制”,促进学生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增强培养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按照设计师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专业以“基本职业素质能力”、“职业技能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管理能力”、“拓展能力”等能力模块为主体,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教学大纲

对应课程体系,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讨论,制订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就业率。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

争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进行了课程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系列教研活动。特别是针对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教研室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课程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应与企业实际一致,专业教师应想方设法多与企业联系,多去企业沟通交流等系列改革方案。通过多次组织任课教师到企业调研解决了课程理论教学与企业设计存在脱节的问题,去除了一些与设计师行业不适应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课时进行了重新调整。收集了企业生产方面的案例,丰富了课堂教学。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学生就业取得明显改善,就业率达到了100%。

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在教学计划设置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另一方面,加强生产性实践教学,在校内进行的实训要求100%进行生产性实训。在实训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实训教学项目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由教师给定方案和图纸的实训项目,改为教师引入真实的社会实践项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后,自行完成草图,方案策划以及效果图制作思维方式进行实训的任务式项目,并将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作为综合实训的任务,进行“真题真做”。改革后的任务式项目,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经过实训,学生既可学到有关知识,又能体现自身价值,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高。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联系黑龙江知名装饰设计企业的企业家、设计师代表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组教师定期到企业调研,走访专业指导委员委员,综合多方面意见,制订了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满足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列出了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并逐点通过审核。在讨论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们还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联系企业的员工培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也为学生校外实习以及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为了辅助教学,网络课程、在线答疑、老师成果作品欣赏等教学资源,并将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在网上公布,供学生查阅,方便学生学习。如通过短片,将企业真实的设计过程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教学短片中庄伟老师去工地现场实拍的画面,可以观看到实际工艺过程,同时结合黄耀成老师的外出参观、庄伟老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得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认识,既开阔了视野,又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实行了多维交互性评价,激励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师研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择和甄别,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亲历了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他们最了解学习实际,最有发言权,理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努力突破了评价的单一模式,努力实现了多维评价。在评价的对象上,改教师为主的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改狭隘的知识性评价为宽泛的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时机上,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改口述式评价为多种手段并举的激励式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还注意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体现人文关怀、时代精神、方法创新。使多维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主体进取的强大动力。

3、做法及成效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为平台提出了“高职室内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题。转变教师观念,多次到企业调查研究,寻找合作项目和进行实习基地建设,采用教师为企业技术服务、教师到企业工作、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为企业培训员工、企业工程师到校讲课、学生到企业实习、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等多种工学结合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黑龙江省国光建筑装饰设计公司、城市人家等知名企业达成了实习基地协议和科研合作协议,同时,也为以上企业培训了员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黄耀成主任,庄伟主任担任了多家企业的高级技术顾问,与企业共同进行设计项目,真正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改革实习模式,采用预就业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毕业前的半年放到预就业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此时的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通过这种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预就业形式的工学结合,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获得和积累了实际生产经验,为自己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管理,改革了实习由专任教师

担任的单导师制,顶岗实习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任教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近5年,我们所有毕业生都进行了这种工学结合的预就业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就业率每年都是100%。4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项目教学法推行使教师教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教学行为问题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初见端倪。但是在指导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细节中还有所欠缺。目的明确的前提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缺少经验和总结。以至于教师在项目 教学法的引入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领悟,觉得过高过难导致了失去对动手能力的操作兴趣。如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成了教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需要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形成了共识和操作规则。一是先议后教、先学后教、先练后教。先议后教是指严格落实每周一次的听课,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例、习题的选择落实到节,有中心发言人、有文本材料,集体讨论总结经验;学生对问题思考讨论后再教,不说不教,让学生说得清。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先预习后上课,不看不讲,让学生看得懂。先练后教一是指预习内容的习题化训练、二是指课堂内一点一练后的矫正,不做不讲,让学生做得对。二是有课必练、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练必分层、练必限时。

教研室示范 篇2

《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立项以来, 我园充分发挥了“三个中心”的示范作用, 即“园本教研信息交流中心”、“园本教研互动协作中心”、“幼儿教师指导培训中心”, 以使我园的《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课题走向科学、健康的发展之路。

一利用优势, 及时传递各类教研信息

为了充分发挥我园管理、教学、教研优势, 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园在积极参与全市《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启动大会的基础上, 还专题召开了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的会议, 找出了《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中的问题。通过学习, 使我园教职工清醒地认识到《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是通过解决园长、教师关心的共性问题, 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改善, 从而推动幼儿园向着学习型组织发展。一是上连下传, 转变教师教研理念。我们两次派业务园长、教研主任去北京参加《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专题会议, 并及时向全市各幼儿园传递北京会议精神, 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项目的背景、内涵、理解项目的目的、意义、明确项目研究的方向和难点。二是组织教师收集整理各类园本教研信息。我们先后开展了网络资源、人人资源、园园资源共享等园本教研信息传递活动, 收集和整理了百余条园本教研信息, 帮助他们解决了农村幼儿园信息少、教研能力弱等问题, 充分发挥了我园信息中心的辐射和传递作用。三是了解最新教育动态, 开阔教师园本教研思路。我们多次组织协作全体幼儿园教师观看省内外教育实践专题片、开展个案讨论、问题收集等活动,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互帮互学。通过这些教研信息传递, 使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统一了对园本教研的认识, 更好地把握了园本教研理念, 有效地结合本园的实际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二搭建平台, 牵头探究互动园本教研

《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立一个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教研机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一是组建了一支能起示范引领、分类指导作用的骨干教师团队。打破园园之间、城乡之间界限, 推行我园名优教师“流动制”, 让全市幼儿教师感受到我园名优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园统一安排名优教师流动表, 要求流动的名师要切实履行起名师的职责, 认真备课、上课、指导、交流, 采用内外结合分层带教, 扎扎实实地进行“传、帮、带”。二是充分发挥我园在项目研究、服务、指导方面的职能。我们将《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活动作为我园骨干教师与全市各层面教师合作共建、相互学习, 协同研究的平台, 开展了区域联动教研、教学互相观摩、项目专题讲座等活动, 与兄弟园所互惠、互动、共享教育资源, 不仅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园本教研制度, 而且倡导统一思想、不统一模式, 统一策略, 不统一要求的教研方式。

三主动引领, 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我们力求通过扎实的专业技能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超前、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从而实现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整体推进。我园本着因地制宜、有效合作、共同研究的方式开展了“一培双带”活动。一是培训兄弟园所的管理人员。我们发现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要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以及教育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我园先后开展了3期协作体幼儿园园长和管理人员培训班, 并定期互派管理人员挂职锻炼与培训学习。二是请上来。带动骨干教师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签协议、结对子, 实行一对一、手把手的传授, 多方位地开展了教师专业技能大赛, 整体提升了协作体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三是走下去。带领我园骨干教师开展了舞蹈、简笔画、手工制作、动画课件等专业技能培训, 使协作体全体教师普遍受益。在送园本教研下乡的活动中, 我们不仅注重送课、送物资、更注重送思想、送理念, 把这种立足本岗, 勤于钻研的园本教研思想送到更多的幼儿园。

本项目实施以来, 我们不仅有效地带动了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研究, 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园《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课题发展, 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 在研培过程中, 协作体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性不强, 影响了研讨的效果, 存在着一定的城乡差距。 (2) 城乡教师普遍存在着重实干、重过程、轻总结、轻积累的问题。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开展多种形式的反思总结活动, 鼓励教师多思考、多积累、多研培, 让更多的幼儿教师受益。

汉语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 篇3

一、总体情况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浓厚教学教研氛围,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我校4月2日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旦正草和卓马吉两位位骨干教师纷纷走上讲台,展示了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全体汉语组教师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

二、突出亮点

本次活动参与度高,效果好,氛围浓厚。所有授课骨干教师都能课前精心准备,课上认真组织教学,课堂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坚守课堂有效性”等种种新课程改革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过硬,效率高,理念新,总体可谓精彩纷呈。

试举:卓马吉老师的课以教师为主导驾驭课堂、启发点拨、挥洒自如。课堂侧重于语言分析,与学生探讨语言的准确性。她引领、启发学生阅读文本、质疑文本,由扶到放,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学习小作者抓鱼的过程,抓住描写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的特点,细腻分析,做到了不动笔,课堂上收放自如,极具大家风范;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教师出示的学习问题统领全篇课文的分析,提纲挈领,引出课文的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最后的对话表演从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身上我们听到了虽然还显稚气的声音中分明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看到了讲台前略带笨拙的动作中分明带着自己超脱于文本的创新。由此我们可以笃定卓老师平时的课堂也必定是有效的课堂。

旦正草老师的《春天真美丽》从课题入手,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同时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可

谓一举两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抽丝破茧,逐步理解了春天这个季节的特点,儿歌中小朋友欢快嬉戏的热闹场景娓娓道来,学生在活跃的思考中完成一次学习和探索的历程。旦老师课堂上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层次,而且没有说教式的评价而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

3、基本做到了在教学活动中过程与结果并重。

这次的骨干教师示范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节课基本上都创设了比较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时间,重视了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的过程性体验,同时也关注并较好的落实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特别担心,一旦课上留给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和时间,教学时间不够用,课堂教学中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很难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从这次的几节课来看,只要把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尊重和落实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老师及时有效的发挥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完全可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双落实。

4、灵活处理教材,用教材教,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参考教参,而又不完全听命与教参。

本学期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引入了“预习学案”,还对每个单元的生字学习进行了整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她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们已经结合老师提供的预习片子进行了自学,然后课上进行交流,学生们已经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了一些了解,这样的课堂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而且也给了学生更长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时间。同时我们还看到,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也比以前更扎实了。

四、值得探讨的几个话题

以下几点想法不一定是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是一定是我们所有老师今后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小组合作或同桌互学中,怎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我们感觉个别课上老师们对学生的关注面还是不全,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上,我们在关注发言较多和比较活跃的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班上的中差生,关注那些在小组中发言较少的学生。由于现在的班容量都比较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哪个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或同桌互帮互学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或同桌互帮互学的方式对于发挥每个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使用这种学习方式时,有些问题老师一定要注意。比如,个别好学生代替全组同学,我们常说的一言堂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困生不积极,自主学习对于学困生可能困能更大。我们怎样尽量避免以上问题的产生值得思考。

2、个别课上反映出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坚持不够,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还有待提高。

比如,学生的朗读水平,比如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等。这次课,整体感觉,在有些方面,年级越高,表现反而还不如低一点的年级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感觉原因应该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们越大,往往老师们在习惯的培养上就想多放手一些,总想依靠学生们的自制力去自己调整一些不好的学习行为,而且往往高年级的学生一旦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纠正起来难度也就更大,还有高年级老师关注知识的学习大于对学习习惯的关注度,因此造成了我们看到一些高年级的行为习惯还不如低年级学生做的好。注明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是养成教育。关于在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哪些学习习惯,网上的相关内容特别多,老师们可以自己查找,然后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思考自己在培养习惯这方面下了多少功夫,取得了多大的成效,有哪些习惯的培养工作坚持的比较好,还有哪些需要努力。

教研室示范 篇4

台前县马楼镇中心小学

多年来,我校为建设一支适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高度重视教师的教研工作。我校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一、加强领导,切实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校校长既是位年富力强的校长,也是马楼镇中心学校数学教研员,她身体力行,亲身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亲身深入课堂进行观课、评课、议课活动。学校由一位教务主任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做到专人负责,职责明确,扎实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工作,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二、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学期初就订好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并要求参与培训的老师写好培训学习心得。

2、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教材“教材分析”光盘的学习、教学案例的观看、网上自学等。

一个有力平台。大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里,能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脱去了它神秘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众化。不知不觉中,教研已成为了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除了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外,即时教研司空见惯:办公室里,同学科任课教师围绕某一教材或教学内容展开研讨交流,以求化解教学疑难、探讨教法学法;同班级任课教师或原任教师经常针对某一班级现象或某一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进行现象透析、探讨教育之方……这些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行为和过程,就是被我们称为校本教研“小插曲”的群众性即时教研活动。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很具生命力。它有以下优势:

(1)具有自发性。这种群众性教研活动事先没有统一的布置,往往由教师身边的某一现实问题切入,较多关注这一问题的“热心观众”就会不自觉地“卷”进来,因而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现场研讨效果。

(2)主题性突出。这种研讨活动往往以工作中遇到的鲜活的实际问题为话题而展开。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话题内容宽泛,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老师们对某些教学事件有亲身经历、对某些学生比较了解,“聊”起来感觉“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所以乐于参与。

(3)实效性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宽松的空间里,老师们感觉“放得开”,可以不拘形式地去研讨教学疑难、交

在小组建设上进行指点,课堂永远为新教师开放着,并经常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实质性的指导教学,手把手的教给他们一些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一起有步骤地完成马楼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标准化活动档案。

在校级教研课的研讨中,我们敢于创新。本学期开课的课题是被帮扶教师选择自己比较没把握的,对自己有挑战性的课型来开课。上完后,再集中研讨,从中受益,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每个老师都敢于发表意见,有时争论很激烈。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普通教师还是骨干教师,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师们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常常说得有深度,有价值,给人以思考和启发。现在老师们已经习惯于把教研当作大家的事,形成了教学共同体。

校外: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学校先后派遣教师跟随中心校领导到濮阳、郑州、范县、山东杜郎口、苏州等地进行学习,为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并要求他们外出学习归来,要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在教研时或工作例会上进行传达,做好二次培训工作。请进来:请外校老师来我校观课,并集中研讨交流,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并学以致用。

教研室示范 篇5

XX县幼儿园高度重视此次教研工作,由园长任新布置相关工作,教学副园长王颖和教导副主任王永峰负责具体工作,行政副园长袁修彦和总务主任谭秀萍、工会主席许永祚大力支持保障工作,活动开展非常顺利。本次活动在XX县幼儿园四楼多功能室进行,为期两天,由6个班级各选1位教师,提供了精彩的现场授课活动。现场的领导和专家对各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热情高涨,掀起了教研活动的高潮。几位老师所提供的《橙子变变变》《5以内的点数》《城里来了大恐龙》《熊出没》《超级比赛》和《我爱洗澡》等课程,得到了全体老师和小朋友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此次教研活动由教导副主任王永峰主持,XX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育教研员杨秀娟老师出席活动,包括XX县第二幼儿园、XX县朝鲜族幼儿园以及众多乡镇幼儿园和民营姐妹园所的领导和教师,共计6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活动过程中,各个园所之间进行了密切而深入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广泛,示范性作用效果良好。

活动结束之后,XX县幼儿园又针对6堂公开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园本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各抒己见,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切实起到了研磨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

教研室示范 篇6

同一种技术动作的教学, 课件示范的动作对比性要比教师示范强。由于教师的示范水平有限, 学生能够了解到的只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运动能力水平所展示出来的动作, 而课件示范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最喜欢做跳远运动的示范, 可学生经常领悟不了, 或者领会错教师的意图, 那是因为学生受观察角度和教师示范运动距离的变化, 不能够全面观看教师的全部示范动作, 而教学课件就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持续跟踪动作的运动变化过程, 而且可以展示不同运动技能的人的示范, 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动作要领。

课件示范资源广泛, 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素质教育, 还是新课程改革, 都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件示范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推手。课件示范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学生什么时候有学习需求, 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进行。同时,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 也是一个学习资源整合的过程, 既是增减, 又是创造。制作好的课件信息只要不被删除, 就会持续存在下去, 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反复观看。课件示范还可以通过播放技术达到慢放的效果, 可以通过慢放或者定格观看和领悟,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 光与影的变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可视性, 增强了教学效果, 扩大了课堂容量, 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但是, 毕竟课堂不是舞台, 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运动技能的增强、运动素养的提高不是几个简单的分解动作所能承担的, 传统的教师示范授予学生的不仅是动作, 更是一种运动精神。

教师示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各方面的标准, 教学示范是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在体育教学中, 语言表达和文字讲解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实现, 因为再精确的讲解不如示范一遍效果明显, 如幼儿园的蒙特梭利教学法中的走蒙氏线, 就是通过儿童不断地模仿动作, 达到身体和四肢的平衡, 这有力地证明了肢体运动直观示范是最好的体育教学手段, 因此, 教学示范在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只有体育教师本身拥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 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技能, 才能够给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 才能够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和讲解课件内容。

教师示范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示范动作易于掌控,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示范, 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给出恰当的示范。如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纠错示范等教学指导示范, 每种示范都要找到教学契机, 给学生建立动作印象需要完整示范, 讲解技术动作需要分解示范, 学生练习中教师指导需要纠错示范。教师示范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练习水平给予不同重点的指导, 如对运动技能掌握比较快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其发展技术, 并给予提高成绩的练习建议, 对动作掌握比较慢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其学会动作, 让其能够正确做出动作。教师的指导示范还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课堂学习内容和以后的教学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控, 利于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计划。

教师示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树立教师威信。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亲”不同于血缘, 是建立在学生对老师权威的模仿与崇拜的基础上的, 如“事件效应”和“名人效应”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和效仿心理。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当是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运动权威, 年级越低, 学生对老师的效仿心理就越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优秀示范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有一种能够像老师一样做得精彩的期待。学生对教师技能的崇拜也将会转化为对教师个人的崇拜, 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下, 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会感觉有所依靠, 对自己的成功学习会充满信心。

教师示范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信息需要多向传递和交流,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围绕同一目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这种传递和交流。教师亲身的示范对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是截然不同于其他事物所展示信息的刺激, 这种交流可以使学生了解和信任教师, 感受教师的关怀和慈爱, 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做为示范园应示范什么 篇7

●示“依法办园”之范

依法办园既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依法办园的关键在于园长要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办园行为、管理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因此,示范园园长应该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依法办园、依法决策的水平。如对于老百姓特别关注的收费问题,示范园应义无反顾地走在其他幼儿园的前面,做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的表率。

●示“管理改革”之范

激烈的竞争,促使示范园的管理要真正实现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从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从权力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完善园务公开制度,做到大政共议、制度共定、义务共担、权益共享。切实抓好“管理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做到“大家事,大家提”,实行民主议事;“大家事,大家定”,实行民主表决;“大家事,大家管”,实行民主监督。

在人事管理改革方面,示范园园长应具有独特的思路、敢为人先的胆略、尝试探索的智慧。进一步落实完善全员聘用制,结合多元化分配的试点,打破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挖掘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潜能,逐步实行教师能进能出,职称能虚能实。实行幼儿园中层领导竞聘、试聘,克服条线管理人员“只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实现从“伯乐相马”到“公开赛马”的转变,为幼儿园的后续发展注入生命活力。

●示“文化积淀”之范

作为示范幼儿园,必须将“营造家的氛围,让幼儿快乐成长”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在硬件环境优化中,加大力度,精心构思,提升品位,让每一个空间、每一件摆设都洋溢家的温馨,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家园、乐园、学园。各班级的环境创设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自主性,积极创设能引发、支持幼儿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交流的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还要为幼儿营造温暖、关爱、宽松、民主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充分接纳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位幼儿以安全感和亲切感,实现《纲要》中提出的“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目标。

另一方面,应在示范园内大力宣传服务文化,园行政与党支部、共青团、工会等紧密配合,组织教师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走进幼儿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回报活动和服务活动,促使每一位教工都成为急家长所急、急幼儿所急的服务者。示范园应带头实行向社会、家长的承诺制度,组织创建“文明园所、文明班级”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示“师资打造”之范

随着“以人为中心”管理理念的确立,示范园要积极探索教师管理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刚性管理模式中逐步渗透柔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的成分,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并在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中给有能力的教师适度的自主空间,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配合人事管理的改革,建立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大专、本科学历进修和各种专业技能、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实现全面加特长,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示范园要精心组织各项活动,真心为教师搭台,让教师展示风采。定期开展研究课、公开课自评互评,教师学术沙龙,“露一手”等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在反思中获得提高。

●示“教育科研”之范

示范园应加强教育研究,以科研来推进课程改革,以科研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让研究引领教师走上一条成功之路、幸福之路。示范园在教科研的基础上要逐步总结出课程改革、园本课程、园本教研三方面的初步经验。在创品牌、创特色的过程中,逐步凸现出自己的个性,使自己的办园行为和办园特色得到家长和社区的认可。

●示“信息建设”之范

教研室示范 篇8

张雯雯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二级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首批全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安徽省青年联合会第九、第十届常委,享政府津贴。

1997年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1999年考入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2000年考入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04年留校任教。2007年考取上海音乐学院声乐表演艺术硕士。先后师从刘宁希副教授、曹玉萍教授、石林副教授等。

曾获:

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声乐一等奖 安徽省第三届民歌歌会金奖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安徽赛区金奖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安徽赛区金奖

上海之春2009国际音乐节“我爱你中国”声乐比赛二等奖 文化部首届原生民歌大赛组委会特别奖

安徽省教育厅“可爱的安徽”音乐作品比赛一等奖

文化部“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声乐教学交流研讨会暨成果展演”“成果奖”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第23届年会论文三等奖 论文:

《论新形势下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中华民族歌剧演唱风格探微》 《论民族音乐的交流与发展》 《艺术职业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论歌剧〈咏别〉中西洋歌剧与京剧的融合》 《新形势下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此外还担任过黄山书社出版的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安徽考区《声乐考级教程》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安徽民歌精选》两本教材的编委,并参与声乐专业校本教材编写。

艺术实践与文化交流:

分别在上海、合肥举办过四场独唱音乐会。首唱《咱爸咱妈》、《山南海北都照红》等数十首歌曲,并拍摄《乡风乡情》等三部音乐电视,主演过歌剧《原野》中金子一角。多次参加省内外大型演出。曾赴韩国、德国、菲律宾、英国、爱尔兰、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并于2008年随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代表团赴德国开展中德“总理工程”,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接见。

曹玉萍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授、一级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导师,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声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71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学习声乐,1974年毕业留校工作,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1980年毕业回校工作至今。

从事声乐演唱和教学工作多年,为省内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学生屡次在各类声乐大赛中获奖,其中多人已成为国内著名歌手和专业艺术团体或音乐院校的骨干力量。

曾获“全国首届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优秀指导教师”奖;安徽省委宣传部“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威尔第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优秀园丁奖 ”;金钟奖安徽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奖励。

发表过多篇关于声乐教育教学的论文,出版了个人演唱专集,主编了全国艺术水平考级安徽《声乐考级教程》;声乐教材《安徽民歌精选》。

多次组织全省大型声乐讲学和演出、比赛等活动,多次为省内院校和专业艺术团体以及电台电视台做专题讲座和声乐知识节目。多年来一直担任省内各种声乐大赛及省文化厅高级职称评委工作,2010年被教育部聘为全国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央视14届青歌赛民族组半决赛评委。2011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中南赛区评委;42届“贝利尼”国际音乐大赛中国赛区声乐选拔赛评委。

白国杰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授、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4年获首届安徽艺术节声乐演唱一等奖;1990年举办独唱音乐会(和女高音一起举办);1991年借调到北京空政歌舞团演出歌剧《江姐》(剧中扮演蓝队长)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接见。2005年举办学生音乐会;2007年举办毕业生独唱音乐会。多次参加省级大型演出,多名学生考入上海,中央及中国等知名院校。

邝实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主任、声乐教授、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首批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享政府津贴。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声乐

主讲课程:声乐 艺术实践与业绩:

1998年在安徽大剧院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

2001年由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金号杯”全国歌手大赛,荣获“十佳歌手奖” 同年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等主办的全省青年歌手大赛,荣获专业组一等奖 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荣获演唱一等奖

2002年录制《把美洒遍人间》个人演唱CD专辑,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以来参加多期《江淮情》的演出,合肥电视台多期《绿都之春》音乐会和安徽省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出

2008年10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我爱你中国》师生音乐会 2011年7月在马鞍山音乐厅成功的举办《我爱你中国》师生音乐会 演唱多首原创歌曲《你的声音永远年青》、《一片蔚蓝大海》、《放歌江淮》、《爱是永恒》 多次担任安徽省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委工作 多次担任各种形式的声乐比赛评委工作

孙来法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高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7月获安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 1998年7月结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 2004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7年6月获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9年2月起攻读东南大学艺术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0年7月结业于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

2013年6月毕业于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省中青年专家理论研讨班” 研究方向:艺术学、音乐学 专业特长:声乐演唱与教学

主讲课程:《声乐》、《声乐艺术理论》

教学优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论文:

“声乐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 《人民音乐》(2006.12)“20世纪西方对中国戏剧的借鉴” 《文艺研究》(2007.10)“浅论歌唱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 《人民音乐》(2008.6)“耶稣会士钱德明与《中国古今音乐考》” 《人民音乐》(2008.9)“艺术价值的当代性思考”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7)“音乐与绘画审美的通感效应” 《文艺研究》(2008.4)“音乐教育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回归声乐课的审美品格” 《中国音乐教育》(2005.9)“艺术嗓音医学与高师声乐教学” 《皖西学院学报》(2006.12)“两朵竞相开放的艺术歌曲之花” 《艺术教育》(2005.11)“试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艺术素质教育” 《艺术研究》(2007.1)

“对声乐的‘土’、‘洋’问题引发若干谬误的思考” 《艺术研究》(2008.5); “太阳的儿子”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6.2)科研课题:

艺术嗓音在高师声乐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主持)歌剧与艺术歌曲演唱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参与)

音乐学科国家级教育名师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参与)安徽文化强省战略下的黄梅戏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主持)

国际交流:

2011年3月随安徽省人社厅“高教类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出国培训团”赴英考察培训。

艺术实践与业绩:

曾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安徽赛区一等奖、第四届金钟奖安徽选拔赛美声组第一名、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安徽赛区金奖及全国银屏奖、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专业组金奖。

举行多场独唱音乐会,《伤逝》歌剧专场音乐会主演,作为演唱嘉宾参与专场音乐会十余场,参与各种社会性演出数十场。

曾为省内专业艺术院校、教育主管单位举办多场专业讲座与教育培训,多次担任各种级别专业比赛评委。

吴小舟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研究馆员、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合唱协会副主席。1971年考入滁州文工团工作,1979年考入滁州师专音乐系学习,毕业后任教至今。期间师从南京师大音乐系夏禹生教授学习合唱指挥,师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蔡玉祥教授学习声乐,后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担任音乐系声乐、合唱指挥的教学与研究。从事音乐表演和教学数十年,所教声乐学生有许多考取国内外著名音乐学院,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常指挥各类合唱团参加各种大型演出和比赛并获奖,其中优秀合唱指挥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节目中播出。此外还常深入各类学校和单位举办声乐与合唱指挥艺术的讲座,并担任各类艺术比赛的评委。撰写了十几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于各种专业学术期刊,并在中国艺术学会和安徽省音协论文评选中获奖。

李小舒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主任、声乐副教授、党总支组织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声乐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艺术水平考级机构考官,安徽星空合唱团副团长。

1981年考入淮南市歌舞团任歌唱演员

198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学习声乐演唱

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分配至安徽艺术学校(现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任声乐教师

200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进修学习,师从赵登营教授; 2005年参加文化部行业培训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

2006年10月在沈阳音乐学院参加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2010年8月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参加教育部主办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多次参加安徽省及学院的各类大型歌舞晚会演出及各种音乐会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声乐教学、合唱的声音训练 主讲课程:声乐 艺术实践与业绩:

2007年负责排练的安徽民歌《王三姐赶集》获首届全国原生民歌大赛“优秀演唱奖” 2008年参加全国第八届合唱比赛领唱《小白菜》获银奖

2009年负责组织的声乐教研室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研讨暨教学成果展演,获“教学成果”奖

2013年4月排练的男声小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获安徽高职院校声乐大赛第一名,获一等奖

2013年4月排练的女声小合唱《唱的绿海泛金波》获安徽高职院校声乐大赛第二名,获一等奖

2002年、2012年评为“优秀教师”

2009年、2011年评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学生:

李国玲 1993年中专毕业,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多次在国际上获奖,现在中央音乐学院任声乐教师

马一星 2002年本科毕业,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200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声乐演唱硕士研究生,现在空政歌舞团任歌唱演员

王兵 2007年本科毕业,以全省声乐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安师大音乐学院声乐演唱与教学硕士研究生,现为本院教师

康惠奇 2005年本科毕业,考入南师大泰州学院音乐系任声乐教师,2010年考入南师大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

杜佳 2011年毕业,现在安徽省军区文工团任独唱演员 论文:

《浅谈黄梅戏人与音乐综合素质》 《谈中考声乐的启蒙教育》

《青线线.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 《浅谈歌唱高位置声音的获得》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发展与反思》 《冲破枷锁的激情》。

科研课题:2009年组织教研室老师编写声乐校本教材(初中高),2010年主持修订声乐专业教学大纲(大专三年、高职五年)

方霞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副教授、二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社会艺术水平考官。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9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声乐演唱。2000年赴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歌剧大师班旁听歌曲演唱、歌剧语言和歌剧表演。2011年至2012年,再赴武汉音乐学院进修声乐演唱。长期参加艺术实践,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演出经验。曾参加安徽电视台“江淮情”演出活动,担任安徽综艺频道“当红不让”常任评委。2006年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13年,在院教师技能展示中饰演歌剧《原野》焦母一角。《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大纲》和《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高职高专声乐教材》编委之一。

曾获:

2000年获“优秀教师”称号;

2000年获“华贝杯”安徽省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专业唱法三等奖; 2004年获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声乐比赛美声唱法三等奖;

2004年获全国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安徽赛区声乐类中年组一等奖; 2009年获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声乐比赛美声组一等奖; 2012年获中国少儿卡拉电视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2年获第五届安徽省少儿艺术大赛优秀指导奖。论文:

2003年发表《声乐教学中的要素》;

2004年《女中音教学探微》发表在《中华教育与研究》第四期,并荣获中国艺术教育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三等奖。学生:

2007年阳艳获合肥职工文化艺术节声乐比赛三等奖;

2008年赵瑞雪参加“王三姐赶集”(集体节目)获中国原声民歌优秀演唱奖; 2010年孙海龙获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第二届“励志杯”比赛三等奖。

高萍萍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副教授,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声乐学会理事,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会员。

199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专业,获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2001——200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音乐教育研究生班进修,师从花腔女高音罗衣琪教授学习声乐,并先后得到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旅苏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徐艺教授,民族歌唱家杨学进教授的指导。2008年取得安徽省音乐教育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研究生班证书。

1991-1999年在安庆师范学校工作;1999-2003年在安庆师范学院大专部工作;2003-2012年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13年调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邵强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讲师,兼职合肥市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和艺术总监。1985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89年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师从周小燕先生。1998年调入安徽艺校任音乐系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2003年考入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攻读声乐博士,学习期间因身体突发疾病回国。2010年考入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音乐传媒学硕士。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

专业特长:美声演唱教学; 研究方向: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善于解决男高音换声区和高声区的发声方法); 论文:《声乐教学网站分析与运用》;

2001年应德国爱克林豪森城市交响乐团的邀请,在德国成功举行了三场音乐会,受到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2012年出版个人专辑《同在蓝天绿荫下》;

2013应邀担任安徽省第八届残疾人艺术节声乐器乐比赛评委; 获奖:

1994年获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专业组荧屏奖; 2010年获安徽省残疾人第七届艺术节声乐比赛二等奖;

学生蒋朝阳2010年获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节声乐比赛金奖,本人因而获得全国最佳辅导奖。

科研课题:《声乐教学网站分析与应用》

童惠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二级演员,曾任淮南市歌舞团副团长;安徽省第九届、第十届青联委员,第十届妇代会代表,委宣传部“六个一批”拔尖人才,享政府津贴。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1994年7月-2012年8月任淮南市歌舞团声乐演员,2012年8月调入安徽职业艺术学院任音乐系声乐教师。

曾获:

2000年 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声乐比赛民族组一等奖;

2004年 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声乐比赛民族组一等奖;

2005年 演唱歌曲《海峡》安徽省广播文艺奖一等奖;

2007年12月获得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文艺类)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2007年10月获淮南市第三届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 2007年被确定为淮南市“舜耕英才”培养对象。2008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进修;

2012年演唱《我爱马头墙》获得“江淮群星奖”。论文:

《歌唱有感》发表于《戏剧之家》第99期;

《我的歌曲二度创作》发表于《剧作家》第173期; 艺术实践与业绩:

2004年被聘为九华山形象代言。多次参加省内外交流演出活动,演唱创作歌曲如《红妹妹黑哥哥》、《海峡》、《江淮美》、《太阳家园》、《黄梅一曲唱黄山》、《欢迎你到九华来》、《九华茶歌》、《淮河妹》、《淮河的节日》、《选择》、《总书记来到咱小岗》《我爱马头墙》《乐舞天籁》等等。曾成功塑造儿童剧《老巴克与小巴克》《山里的泥鳅》剧中主角音乐形象。

黄凤霞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高级声乐教师。

先后毕业和就读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省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 8 央音乐学院。师从白国杰、陈自琴、赵登营教授。多次在省内外声乐比赛获奖。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演出实践经验。擅长演绎创作歌曲,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学习并接受一切有益的建议,在不断研究与创新中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辛思洁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讲师。

2000年9月-2004年6月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本科,主攻声乐表演专业;2006年9月-2009年6 月就读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主攻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2004年9月-2006年7月任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学校音乐教师,2009年8月-2013年2月任安徽省池州学院声乐、音乐教育学课程讲师。2013年3月调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获奖:

2006年,第一届江西红歌会“优秀红歌手”

2007年,江西省第二届“映山红”杯重唱比赛二等奖(一等空缺)2009年,全国德艺双馨江西赛区美声金奖 2009年,池州学院“优秀教学新手”

2011年5月,第八届安徽省金钟奖民族组优秀奖

2012年,池州学院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教科研:

2009年,主持池州学院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玛利亚·卡拉斯声乐美学研究》,已结题 2012年,《玛利亚·卡拉斯演唱带来的思考》发表于《艺术探索》;《表情符号在艺术歌曲中的美学体现》发表于《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月,主持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九华山庙会音乐研究》 艺术实践:

2008年,演唱纪念“汶川大地震”的网络公益歌曲《天使的翅膀》 2009年9月 参演“可爱的安徽”地方音乐作品展演 2010年6月,于池州学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2012年11月,代表学院与韩瑞大学进行交流演出

赵艳艳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讲师。

200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在校期间先后师从李新现、唐瑰卿教授。于2006年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师从张立萍教授。2008.7-2012.12任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教师,2012年12月调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艺术实践与业绩:

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河南大学暨河南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型演唱会中获“先进个人”

2002年获洛阳市人民政府、洛阳电视台举办“洛阳之春”美声组金奖 2003年为开封电业局排的合唱《大红枣儿送亲人》获开封市“一等奖” 2005—2006学年获得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06年7月参加教育部、中国学联、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校级特等奖、省级特等奖、全国总决赛银奖

2006年12月参加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河南新年音乐会演唱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伯爵夫人获最佳表演奖

2007年10月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专业主办的全国高校音乐教师及研究生声乐演唱大赛 “美声组三等奖”

2008年5月在河南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

2010年7月第六届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精品展演系列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

2010年获宿州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11年5月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安徽赛区选拔赛 “银奖”;

2011年7月获第41届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中南赛区“银奖”,全国总决赛“优秀奖”

在工作期间,所指导的学生曹珊珊于2012年被南京军区文工团录取。科研方面,发表专业论文4篇,参与省级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举办师生音乐会5场次,多次积极配合学院参加校内外大型艺术实践活动。

曹晓燕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讲师,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1997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后考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方霞、邵强、陈自勤老师以及朱小芸教授。2011年举办 “曹晓燕独唱音乐会”。2002年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2013年选调进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从教以来,主持和参研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部分项目获得了校级“教学成果奖”,所在声乐团队获得了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参加过由省政府、省文化厅、省音乐家协会等主办的《放飞歌声》、《江淮风情画》、《送欢乐下基层》、《安徽民歌》等多项专业实践和赛事活动。先后荣获第九届安徽省艺术节民族演唱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新红歌大赛银奖、“可爱的安徽”——安徽地方音乐作品赏析汇演教师声乐组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演唱曲目收录于省文化厅出版发行的《安徽民歌》音乐专辑中。

朱晓慧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声乐委员会会员。

200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职于安徽艺术职业学院至今。2008年考取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攻读声乐表演专业(美声)艺术硕士并获学位。先后师从曹玉萍、谢乐教授。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声乐(美声)。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声乐演唱。论文:《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声乐教育》、《浅谈王建中的艺术歌曲》等。教学特点: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艺术实践与业绩:

参加过各类重要演出,并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5年获“第三届安徽民歌歌会”优秀奖

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安徽赛区美声组三等奖 2010年获第三届中国音乐国际比赛声乐专业成年组银奖 2010年获第九届安徽省艺术节美声组二等奖 2010年获文化厅“优秀教师”称号

2011年获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中南赛区二等奖 2011年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安徽赛区美声组铜奖 2011年获“2011亚洲青年歌唱家大赛”二等奖

2011年获“第42届贝里尼国际音乐大赛中国选拔赛”三等奖 参与编著教材:《安徽民歌精选》、《安徽社会考级声乐教材》等,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合唱节比赛评委。

殷欣欣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并曾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经常参加演出活动,担当各种比赛评委工作。发表论文有“论声乐教育中交流的重要性”。有多名学生考入各类音乐院校。

学生毛明月获安徽动感地带杯“璀璨明星”歌唱大赛优秀奖,并获“同一片阳光,同一 11 片爱心”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推选活动安徽赛区声乐专业少年组一等奖,全国总决赛声乐银奖。郝彩慧获2012年晋中市“天星集团杯”第四届青歌赛民美组二等奖。

张研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曾任合肥市歌舞团独唱演员兼歌队副队长。

2003年考入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师从白国杰教授。2007年毕业考入合肥歌舞团。2012年进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任声乐教师。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声乐演唱与声乐表演教学。主要课程及教学优势:声乐专业课与声乐作品处理。论文:论歌剧《弄臣》里格莱托的演唱及表演。教学特点:认真严谨,善于启发和例举,因材施教。

演唱特点:声音富有张力,音色圆润、通透,音域宽广、灵活,善于演唱抒情性作品及原创作品。

国际交流活动:2010年随中越友好访问团出访越南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音乐会:2005年白国杰教授师生音乐会,2006年毕业音乐会。演出及社会活动: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音乐会,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畅想中国”滁州演唱会,CCTV激情广场大家唱,2012年中国第三届职工艺术节闭幕式演出,2013年参加校教师技能展演主演歌剧《原野》虎子一角。

获奖情况及成果: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金钟奖”安徽赛区美声组银奖;第九届安徽艺术节美声组一等奖;第十三届青歌赛安徽赛区美声组银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第十四届青歌赛安徽赛区美声组铜奖;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声乐比赛美声唱法一等奖;2010年参加周小燕歌剧中心国际声乐大师班并取得授课班结业证书。

学生马赫参加安徽省“文达杯”青年歌手大赛获三等奖,同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生罗军平考入龙岩市歌舞剧院。

唐忆南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

2006—2010年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师从赵德山教授。2011年12月就职于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2009年获沈阳音乐学院“鲁艺杯”声乐比赛二等奖;

2010年参加第十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比赛获铜奖;

2012年8月参加全国第十届声乐比赛,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名入围选手。

2013年参加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安徽赛区选拔赛,荣获民族组铜奖。

王兵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校聘声乐教师。

2003年考入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习。2007年毕业,获取学士学位。2009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攻读声乐演唱与教学方向的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参加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专场汇报音乐会,以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

获奖: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金奖; 2007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安徽赛区优秀奖; 2007年,金钟奖安徽赛区优秀奖; 2008年,赵登营声乐班优秀学员; 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

刘娜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校聘声乐教师。

1999-2002年就读安徽艺术学校,2003-2007年就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白国杰教授。2008年受聘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担任音乐系声乐教师。工作期间,多次参加重大接待演出和省委省政府团拜会演出。2013年举办个人音乐会。

曾获:

上一篇: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演讲比赛稿下一篇:进贤县教育体育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