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名言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国哲学家名言(精选11篇)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1

中国现代哲学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对现代中国哲学影响最大者当数德国哲学。可以说,德国哲学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理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德哲学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早在德国哲学影响中国哲学之前,中国哲学就对德国哲学家产生过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要说中国人文科学对德国人文科学( Geisteswissenschften) 的影响,首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对德国近现代一些重要哲学家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不但具有文化交流史的意义,也具有世界哲学的意义。

( 一)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中国人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才开始逐渐了解与谈论德国哲学。比起中国哲学家对德国哲学的了解,德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了解要早得多。17、18 世纪,中国文化大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地传到正值启蒙时代的欧洲,当然,这种文化传播工作基本上是由欧洲的传教士完成的。1687 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 Philippe Couplet,1623 ~ 1693) 在巴黎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这部书向西方读者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四书五经的历史和要义、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的思想,对四书五经的重要注疏、佛老和儒家学说的区别、以及《易经》六十四卦及卦图之意义进行介绍。德国哲学家托马修( Christian Thomasius,1655 ~ 1728) 首先在法国、德国、荷兰出版的几家杂志上读到该书的节录,然后读完全书并写出长篇评论。莱布尼茨也在该书出版的当年 12 月,在一封信中表达了他长期怀有的想看到《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愿望。

( 二)

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评价有了根本的变化。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从赞美的对象变成了批判的对象。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也不能完全用不够了解来解释。随着现代性的发展,西方人在对待其他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倾向,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与强烈。出于西方中心论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哲学的热情在德国哲学家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哲学极度的藐视与不屑。

也许人们会说,此时的德国哲学家由于自己哲学思想的关系而对中国哲学持批判的态度。例如,康德强调个人自由的道德哲学与将公益置于首位的儒家道德哲学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康德对不强调个人道德意志自由的儒家哲学不会感兴趣。尽管在中国,很多人认为,在西方哲学中,康德哲学是与儒家哲学最契合的,而且西方学者也有这么认为的。

( 三)

进入20 世纪,随着现代性危机的.日益暴露,西方哲学家,尤其是德国哲学家对西方思想传统的批判越来越深入。同时,对中国哲学的态度也有明显的改变,即更多地是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对中国哲学作出大体正面的评价,而且也日益觉得了解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对话,是有益的。但也并非所有德国哲学家都是如此,例如,胡塞尔在其 30 年代的著作中就用理性来区分西方和印度与中国哲学,他认为只有欧洲才有真正的、以绝对真理为目的的理性,而印度与中国只有“准哲学的”理性,所以哲学是欧洲特有的产物。与此相反,舍勒和雅斯贝斯都明确提出“世界哲学”的概念。在雅斯贝斯看来,世界哲学是欧洲哲学的出路: “我们正走在通过我们时代的暮色从欧洲哲学的晚霞走向世界哲学的朝霞的路上。”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2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地位

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 可以说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理性哲学发展的巅峰, 对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德国古典哲学家中, 尤其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作用巨大。正如分析哲学家彼德·斯特劳森说:“当代形而上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康德的基础?我的回答是:在很大程度上。……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在我所属的哲学传统中占有主导地位。……也许永远不会改变。”[1]康德的知性论探讨了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黑格尔不仅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而且指出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平凡到丰富的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恩格斯对辩证法予以高度重视, 他指出:“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不仅将辩证法拓展到唯物主义的层面, 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结论为辩证唯物主义所分享, 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这种观点基本奠定了其后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基调。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等著作中揭露了基督教神学的种种矛盾, 指出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和荒谬性。费尔巴哈通过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批判, “使唯物主义登上了王座”, 从而宣告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胜利, 为后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总体看来, 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 都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们哲学理论的价值无可否认。但是, 德国古典哲学也存在自身的理论缺陷, 如同德国“庸人”向往着资本主义制度却缺乏勇气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统治的德国资产阶级一般, 德国古典哲学以思辨的方式存在, 以抽象的理论形态自居, 这种严重脱离生活实践的哲学形态终将被时代所扬弃。

二、恩格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与改造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之集大成者, 他不仅使德国古典哲学体系化, 而且以其独特的论证方式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 从而彻底“终结”了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 “绝对精神”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根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是“绝对精神”逐渐实现的产物。黑格尔曾说:“精神的东西本身应当起决定作用, 并且迄今的事物的进程就是如此。”“客观思想是世界的内在本质, 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实在, 因为在这种实在里, 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这就是说, “绝对精神”不仅是构成事物的本质实体, 而且是自身包含矛盾的、能动的、富有创造力的主体。整个世界无非就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是“绝对精神”自我创造、自我运动、自我认识、自我现实的过程。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主张主客体的绝对同一。恩格斯并没有完全否定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他深刻地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进一步地, 恩格斯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批判了黑格尔的观点, 他认为黑格尔把绝对观念当作世界的本源, 相信绝对观念能认识外部世界,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不可知论, 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仅限于纯粹精神世界, 严重脱离德国的社会现实。恩格斯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分离, 在这里也是由于返回到唯物主义观点而产生的结果”。[2]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承担了对黑格尔哲学的重新颠倒:“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世界的反映, 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应。……这样, 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了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 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被倒转过来了。”[3]在这个意义上, 没有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也就不可能形成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成员, 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承认“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 它是我们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 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我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本质的虚幻反映”。费尔巴哈认为“哲学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 因而他从人本学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理论, 过度张扬自己的美学思想和以爱为基础的宗教观。恩格斯批评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指出费尔巴哈离开社会实践, 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考察人, “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 而不是‘感性的活动’”, 他“仅仅限于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 除了爱与友情, 而且都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外, 费尔巴哈根本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也就是说, 费尔巴哈无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恩格斯看来, 尽管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使人们的耳目一新”, “但是简单地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 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 关键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将“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理解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因此, 费尔巴哈哲学的重大悖谬在于不懂得辩证法。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 费尔巴哈的问题被表述为其对“自然”与“历史”的理解存在断裂, 即对“自然”的唯物主义论述到社会历史领域就不起作用了。恩格斯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时,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时, 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完全脱离的。”[5]恩格斯在自然与历史的比较中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认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是根本不同的。在自然界中 (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 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 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 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而历史的结局如何,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 而这许多按不同方面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 就是历史。”[6]在恩格斯看来, 虽然自然界不同于历史领域, 但自然界的规律及其归纳方式可以应用于历史领域;自然界的发展具有偶然性, 历史的发展同样具有偶然性;自然界是诸动力“彼此发生作用”的结果, 历史则是由人民大众“合力”造就的。可见, 恩格斯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地论述了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费尔巴哈, 这一思想在此后的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得到充分反映。

如是观之, 德国古典哲学并没有“终结”, 这需要我们对“终结”作出全面而正确的理解。

三、对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的理解

从词义上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终结”一词的意思是“最后结束”, 但我们在理解一个思想体系的“终结”时, 却不能简单地将它理解为“结束”。我们可以从“终”和“结”两方面来更为准确地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问题。首先, “终”, 即终止。黑格尔思辨哲学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主要是指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了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最高理想, 使曾经统治西方长达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终止。正因为如此, 后来人们发现如果不能超越黑格尔, 如果不能扭转哲学的思维路劲, 人类就难以推动哲学向前发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了。其次, “结”, 即完结。一个思想, 如果貌似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个思想本身一定存在诸多弊病。黑格尔试图用自己的精神哲学解决和回答一切问题, 但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告诉我们, 不仅黑格尔哲学无法做到, 甚至其他任何一种哲学也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 黑格尔哲学这种无所不包的唯心主义方法论体系宣告终结了。但是,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精华和时代的产物, 它的终结仅表征其唯心主义体系的终结, 而它的革命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内涵却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总之, 作为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德国古典哲学, 它的终结并非意味着走向消亡, 而是预示着其出路与新生, 标志着新哲学的诞生。正如恩格斯所说:“总之, 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完成了, 一方面, 因为他在自己的体系中以最宏伟的方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 另一方面, 因为他 (虽然是不自觉地) 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些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黑格尔哲学犹如一座知识大厦, 只要“人们深入到大厦里面去, 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 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着充分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黑格尔革命辩证法的基础上, 将辩证法扩展到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 以联系、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更为重要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 指出作为实践主体———人能够认识客观实在、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正是以实践作为哲学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才真正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思辨性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随着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德国工人阶级作为一股新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德国古典哲学寻找到了自己的继承者,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 将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辩证法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彼德.斯特劳森.康德与当代哲学家[J].哲学研究, 1988, (9)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3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3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2-223.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2.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扬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8-01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古典哲学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创始,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最终奠定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科学扬弃的必然产物。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和局限性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用“合理内核”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人和自然系统关系推到高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辩证思维。辩证法的八字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第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过程。第三、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发展则是指事物上升的运动。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恩格斯的理解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矛盾的发展过程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潜在到展开及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即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而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继承与批判。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局限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主体是绝对精神,呈现出一种头脚倒置的局面。黑格尔著名的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认为,“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黑格尔又指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这里的必然性是指规律性,其涵义指,现存的一切事物中,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才是现实的,合理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就不是现实的,合理的。黑格尔所说的合理、必然是指唯心主义的理念和绝对精神的运动规律,体现了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与马克思所说的合理、必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每个哲学家都生活在具体的时空里,黑格尔也不例外,黑格尔哲学既是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导,因此,黑格尔说:“人类的社会发展到普鲁士王朝已达到顶点。”

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和局限性

(一)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恩格斯评价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是因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和权威,并解决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绝对观念与物质世界谁是本原的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是本体论的问题。人和自然界是唯一存在的现实世界,自然界是不依赖人而存在的,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这就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创造世界的说法。另一方面,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认识论的问题。人的意识和思维,是客观物质的,是人脑经过加工的产物,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批判了黑格尔把意识和思维看做是先于物质,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观点。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指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费尔巴哈把他的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类本质和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

(二) 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局限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费尔哈巴认为,首先,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而宗教变迁是划分人类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标准,事实上,社会生产方式才是划分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的标准。其次,爱情关系只是人们彼此间相互仰慕为基础的关系,而爱情关系是由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决定的。最后,在伦理学中,人们的纯粹关系是道德,费尔巴哈仅仅只看到了道德,而黑格尔的伦理学就是法哲学包括抽象的法、道德、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费尔巴哈完全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只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好像恩格斯认为的一个笨拙的母亲,她在为孩子洗完澡后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总而言之,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机械性,它把物质世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都看成是简单的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禁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第三、社會历史观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不能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看社会历史。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提出新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思维问题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成为了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解决了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即批判继承。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同黑格尔哲学分离再返回到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作为出发点有机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4

关于德国现代性话语的哲学与社会学对话

现代性话语在形式上主要是指现代西方人对于社会人生的`感知方式和言说方式,在内容上则主要是指对现代化价值理念的构建.从哲学角度系统地梳理德国现代性话语的形成和演变,清理德国古典思想家对“现代性”问题的反省和言述,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和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作 者:邓安庆 文军  作者单位:邓安庆(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1)

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062)

刊 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年,卷(期):2002 18(5) 分类号:B516 关键词:现代性话语   德国哲学   社会学   对话  

哲学家名言 篇5

2.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3.伟大的力量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4.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孔德

5.骄傲的人,往往通过骄傲来掩饰自己的卑怯。——哈代

6.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和他们的发明的价值。——巴斯德

7.没有退路时潜能就发挥出来了。

8.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9.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10.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11.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

12.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13.人应该谦逊,但不能自卑。——姚乐丝?卡尔基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15.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

16.付出才会杰出。

17.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18.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已的目标和信念。

19.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斯·史考伯

20.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雨果

21.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22.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

23.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狡湟庖宓拇看獗泶镏?小——胡塞尔

24.事业和工作的乐趣,不在于取得的成功和业绩,更多的乐趣在于跌跌闯闯的过程中。

25.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26.骄傲自大是无能的表征。——拉法特

27.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8.勇敢而谦虚、谨慎,这是美德。——芬伦

29.尽管人们的社会经历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然而人们的过失却往往很相近。因此,聪明的人总是接受前人的教训,而愚蠢的人恰恰相反。

30.欺骗人的人,总认为自己聪明。在他们说谎话施展招数的时候,往往象天真的幼童,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认为别人看不到他。其实别人看得一清二楚。

31.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32.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写书。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厚写得薄,写得平庸写得精彩,全看你自己如何运笔。

33.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34.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35.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西方哲学家经典名言 篇6

1. 真理喜欢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真理就会取胜;谬误害怕批评,因为经过批评,谬误就要失败。

2.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3.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4. 天才是各个时代都有的;可是,除非待有非常的事变发生,激动群众,使有天才的人出现,否则赋有天才的人会僵化。

5.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

6.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7. 天才只可体会,但绝不能模仿。

8. 如果真理在少数人中间获得了充分的胜利,而这少数人是优秀的,那就应当予以接受;因为真理的本性并不在于使多数人喜爱。

9.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10.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11. 德行是人人都赞美的,因为好人和恶人都可以从中打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12. 既然他经常俯伏在银箱上,他怎么会上升到高尚的境界?

13. 年轻人畅谈自己正在做的事,老年人细诉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愚者高论自己想做的事。

14. 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

15. 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不管愚蠢的人对它如何赞颂,坏的东西总要消逝;尽管无知对它怀疑,嫉妒对它狂吠,好的东西总会存留下去。

16. 忍受孤寂或者比忍受贫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贫困不过是降低人的身份,但是孤寂就会败坏人的性格。

17. 我相信如果谎话可以用于一时,从长远看来它必然是有害的;反之,真话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有用的,尽管暂时也会发生害处。

18. 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19. 我把科学的广阔园地,看作是一个广大的原野,其中散布着一些黑暗的地方和一些光明的地方。我们的工作的目的,应该是或者扩大光明地方的界限,或者在原野中增加光亮的中心。

20. 深刻的思想就像铁钉,一旦钉在脑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法把它拔出来。

21. 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

22. 哲学是理性和科学的朋友,而神学是理性的敌人和无知的庇护者。

23.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

24. 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25. 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

26. 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7

科学家将这辆原型车投入试验, 以研究将来它能否被用于日常驾驶。

这种“头脑驾驶” (BrainDriver) 技术通过装备摄影机, 雷达和激光传感器, 为汽车提供三维的环境照片。

驾驶员带上特制的头盔, 这种头盔带有16个传感器, 能够感知大脑的电磁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一台专门电脑进行解读, 能够分清向左和向右的不同模式。

在一次试验中, 驾驶员成功操纵汽车向右转, 尽管在给出指令和汽车启动之间略有延迟。

在另二次试验中, 汽车被训练识别4种模式, 使得驾驶员能够加速或者减速。

执行这一项目的AutoNOMOS小组是柏林自由大学的人工智能组的一部分。

德国少儿科学家会聚总统府 篇8

2008年7月2日,应德国总统邀请,120多名幼儿园和小学的小朋友们相聚位于柏林的总统府,参加第一届“小小研究家节”(Fest der Kleinen Forscher)。活动主要展示近年来社会资助和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的成果。由著名企业西门子、麦卡锡、德国电信等赞助的少儿研究家通过做现场实验,向总统和来宾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界与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目前,全德国已有2700多所幼儿园参加了上述企业赞助的各类儿童智力开发活动。德国电信基金会主席、前德国外交部长金克尔表示,自然科学和数学对孩子来说比较难学,所以,怎么教非常重要。他领导的基金会目前特别关注与幼儿园和小学合作,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提高少儿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对此,《世界报》评论道,企业并非出于善心拿钱资助少儿做研究游戏,而是基于对未来人才需求的考虑。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未来获得高水平的人才,现在就必须为孩子多投钱。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和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调查研究证明,对个人而言,早期开发智力可以提升儿童成人就业后的收入;对德国而言,若政府确保幼儿免费入幼儿园,而且提供丰富的内容,普遍提高小学生水平,国家每年可多收入140亿欧元。据最新的统计,德国每年有约7.5万名中学生拿不到初中文凭,这不仅造成社会问题,政府为此虽花巨资提供补习机会,但收效有限,事倍功半。

哲学家黑格尔名言 篇9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恶是发展原动力。

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嘿,哥们,我说,嘿,哥们,我说,没有意义的怎么可能存在。

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

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人死于习惯。

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10

2、“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再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4、下列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气者、理之依也”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水是万物的始基”。

5、下列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6、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心外无物” “我思故我在” “万物皆备于我”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掩耳盗铃”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神创论、宗教、封建迷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客观思想与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8、“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确的价值观是客观规律与人类根本利益的统一。

13、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发展观点。

14、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15、“田忌赛马”体现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塞翁失马”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刻舟求剑”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是离开运动谈物质;“郑人买履”违背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邯郸学步”违背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拔苗助长”违背规律的客观性,遭受规律的惩罚;“围魏救赵”体现联系的观点。

16、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7、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8、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19、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1、“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3、“仁者心动”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些观点都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2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25、“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6、“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7、“飞矢不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该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或不变论)。

28、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9、“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30、“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1、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2、“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3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

34、“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街道,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6、“齐是非”、“是非莫辩”的思想。——这句话强调主观认识不能检验主观认识。任何人的意见都是主观的,所以不能以人的意见来检验是非。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7、“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至此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决定认识。

39、“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两句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后两句体现实践决定认识。

41、“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2、“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4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4、“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遵循客观规律。

4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联系观点。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变化发展的观点。

4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反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49、“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0、“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

5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2、“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约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4、“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赫拉克利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5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5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7、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8、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59、“成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0、“毛泽东: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1、“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普遍性。62、:“福楼拜: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矛盾的特殊性。63、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64、“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辩证否定观)。

65、《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转》“日新之谓盛德。”——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67、“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68、“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9、“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70、“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7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7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7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75、“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受其特定价值观支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6、“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7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人的社会地位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

德国哲学家名言 篇11

关键词:人的本质;德国古典哲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75—02

人的问题历来是中外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人是什么”?何为“人的本质”?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理性即人性”的观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坚持原罪性恶论,认为人有原罪,人性就是欲望,欲望会把人引向罪恶,因而人性是邪恶的;近代的霍布斯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为了能够自我保存人对人像狼一样……这些传统的人性理论,各自从一定角度或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本文将要探讨的,是随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和马克思关对“人的本质”这一问题的阐释,并对此二者作一比较。

一、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人本观”概述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在人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从二元论哲学出发,把人分为二重存在:人既是感性存在者,又是理性存在者,并力图把人的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看做既属感性世界,又属理性世界的双重存在者。

在伦理学领域中,康德认为,人作为感性存在者,受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支配,没有自由,这并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在于理性。康德说:“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把人当作工具。”他所强调的人的理性自由和“人是目的”体现了他对人的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重视,但它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因此,这种“意志自由”又是以哲学理论的形式怯弱的表达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要求和愿望。

在康德之后,费希特哲学创立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学说,把“自我”、“自我意识”看作世界的本质,认为 “自我”是世界的创造者,在这种主观唯心的基础上,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思想自由,在抽象唯心的形式下,使主体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费希特所说的能动作用或行动,终究是停留在自我意识的范围之内的活动,没有什么实际效力。

谢林说过:“使人得到解放,脱离客观世界的恐怖,这是理性的一次大胆的冒险;这次冒险是不会失败的,因为人将随着认识他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而变得更加伟大。” [1]正是这次理性的冒险开始了理性脱离现实的进程。谢林对发挥理性的能动性所作出的贡献,就在于他在认识的主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认识的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才能使人不仅区别于动物的某些本能的反映,而且使人能后借助于自己创造的手段日益深切地认识世界。

在宽广的理论基础上,黑格尔获得了丰厚的成果,黑格尔认为,“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2]。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是自由的。黑格尔首先强调人不同于和高于动物的本质,他指出:“禽兽没有思想,只有人类才有思想,所以只有人类——而且就因为它是一个有思想的动物——才有自由。” [3] 此外,实践观的萌芽已经潜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的产物,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中才表现出来。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人的本质观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由于黑格尔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一个发展阶段,把人也看作自我意识,因此就把劳动看作抽象的精神劳动,所以他的人的本质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者,他站在自然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作了阐释,他所讲的“人的本质”始终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就是“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为了维持生存,除了呼吸空气,还要靠把“我们所喝和所吃的东西”,“变为血和肉,把它的本质变为我们的本质。”他说:“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 [4] 这等于说,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自然条件就是人的本质,这就把人的本质庸俗化了。

费尔巴哈另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认为人的本质必须从人与人的关系或交往中才能理解。他说:“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 [4],这种说法并不是把人的社会性看作人的本质,它只是说,现实存在的人,就是以感性为本质的人,而感性作为人的本质,具体表现在“我”和“你”的两性关系上即情欲,只有情欲才是人的感性存在的标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人的问题上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把感性的人和自然界作为最真实的存在,从而反对了宗教对人的歪曲——把人说成是超自然的产物。但由于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完全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因而从发现人的真实的社会本质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超出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论所达到的水平。

总之,不论是德国古典唯心论者,还是唯物论者,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究其实质来说,都是不彻底的,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们所提出的上述关于人的本质的种种合理的因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的“人本”观概述

马克思直接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合理因素,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来考察人,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真正完整的科学规定。

马克思通过劳动实践为基础和中介来阐明“人的本质”,他说:“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在每一个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另一方面,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的互相结合起来,因这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的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5],人们在劳动实践中,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形成并日益发展和丰富自己的本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通过劳动使类人猿的机体、四肢、大脑逐渐变为人的机体、四肢、大脑,使动物水平的自然属性,提升到人的自然属性;通过劳动,人们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使动物的群体性提升到人的社会性;通过劳动,在分工与合作中产生了语言符号和文化,这就为意识进化提供了有力的助推器,从而使动物处于萌芽水平的智能跃进到人的意识和思维,不仅如此,劳动还把人从自然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把人同劳动的对象分开,通过劳动活动及其产品使人直观自身,确立自我。

人正是通过劳动及其产品,实现着和体验到自己的本质。由此出发,马克思得出了人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现实的具体的人,其本质并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6],人的自然属性并不能规定人的本质,因为自然属性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极其条件的制约,只有社会属性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基础,因为只有生产劳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才能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进而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的各阶级或阶层的人区别开来。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要认识人的本质,首先要从社会关系上把握它,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社会联系也是多方面的,社会越发展,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面也将越丰富。马克思认为,不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单独规定人的本质,而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着人的本质。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一种关系,把它奉为绝对,脱离开它由之产生的物质基础或制约和决定它的其它方面的关系,并把它说成人的本质的唯一内容,因而不能全面地掌握一个人。人的本质虽然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规定的,但不能理解为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综合,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

因此,在考察人的本质时,要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推动而不断变化发展,因而人的本质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总是呈现历史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就个体,还是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如此,也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的真正的发展即人的本质的日益全面和丰富。

三、比较德国古典哲学家和马克思的“人本”观

综上,比较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我们可以看到,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在“人的本质”这一方面的积极成果,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是以唯理主义为特征的,他们是以提高理性从而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来肯定人的主体性的,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理性;二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借鉴的方面。但是,他们的理论又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局限性,就其研究方法或着眼点而言,都是从单个人的抽象性出发,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关系、历史环境,以人的某种或某些特有属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而不是辨证的历史的透视人的本质的多维内涵。

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实践,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中动态地考察人的本质,因而所总结出的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生产关系总和的著名论断,是一个彻底、完整而又严密的科学规定,不仅同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同时也实现了人的本质观上的重大变革,为我们在当今社会中进一步认识和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谢林.论自我是哲学的根本[G]//先验唯心论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上一篇:幼儿园园长年会致辞下一篇:爱是不自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