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词类活用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边邑)
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既东封郑(封,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肆其西封(肆,形容词作动词,扩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作动,损害)
第5课《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
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上朝服)
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使……听闻)
箕踞以骂曰(箕,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次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左右既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断其坐股(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砍断)第6课 《鸿门宴》
①名词的活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作状语,连夜)
吾得兄事之(兄,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状语,像鸟翅那样)
头发上指(上,作状语,向上)
间至军中(间,作状语,从小路)
沛公军霸上(军,作动词,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作动词,称王)
籍吏民
(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目,作动词,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
(刑,作动词,处罚)
道芷阳间行
(道,作动词,取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动,让…为王)
②动词的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动,使……活)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使……止)
拔剑撞而破之(破,作使动,使……破)
③形容词的活用
沛公今事有急(急,作名词,紧急情况)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作名词,老交情)
素善留侯张良
(善,作动词,与……交好)必修二
第4课 《诗经》两首
①名词的活用
其黄而陨(黄,作动词,变黄)
雨雪霏霏(雨,作动词,下)
夙兴夜寐
(夙、夜,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岂不日戒(日,作状语,天天)
②形容词的活用
三岁食贫(贫,形容词作名词,贫乏)
③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二三其德(二、三,使动,使…三心二意)
第5课《离骚》
①名词的活用
鸷鸟之不群兮(群,名词作动词,合群)
謇朝谇而夕替
(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
②动词的活用
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使受屈,使受压抑)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漫步)
回朕车以复路兮(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
夫清白以死直兮(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③形容词的活用
何方圜之能周兮(方、圜,形容词作名词,榫头、圆凿)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形作名,淫荡之事)
故前圣之所厚(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动,使……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哀民生之多艰(哀,意动用法,为……悲伤)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①名词的活用
孔雀东南飞(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槌床便大怒(槌,名词作动词,敲)
自名秦罗敷(名,名词作动词,名叫)
谢家事夫婿(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交广市鲑珍(市,名词作动词,采办)
何敢助妇语(语,名词作动词,说话)
勤心养公姥(心,名词作状语,用心)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黄泉共为友(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昼夜勤作息(昼夜,名作状,从白天到晚上)
中道还兄门(中道,名词作状语,半中)
②动词的活用
逆以煎我怀(煎,使动,使……煎熬)
③形容词的活用
千万不复全(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足以荣汝身(荣,使动用法,使……荣华)
便利此月内(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吉利)
第7课 诗三首
榆柳荫后檐(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天下归心(归,使……归顺)
第8课 《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一觞一咏(觞,名词作动词,喝酒)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作名,贤士、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死生亦大矣(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作动,把…看作相等)
辜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副词作动词,穷尽)
第9课 《赤壁赋》
①名词的活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名作动,攻占)
歌窈窕之章(歌,名词作动词,朗诵)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以……为伴,以……为友)
②动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舞动)
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哀吾生之须臾(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③形容词的活用
渺沧海之一粟(渺,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①名词的活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作动,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②动词的活用
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名词作动词,所见景象)
③形容词的活用
入之甚寒,问其深(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叫人迷惑的地方)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后世之谬其传(谬,使动用法,使……错误)
必修三
第4课《蜀道难》
①名词的活用
西当太白有鸟道(西,名词作状语,在西边)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间)
②动词的活用
使人听此调朱颜(调,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③形容词的活用
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雌,形作名,雄鸟、雌鸟)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动,使……凋落衰败)
第6课《琵琶行》
①名词的活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中)
②形容词的活用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作动,看重、轻视)
钿头银篦击节碎(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①名词的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王无罪岁
(罪,名词作动词,怪罪)
养生丧死无憾矣(丧,名作动,为……办丧事)
②形容词的活用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第9课 《劝学》
①名词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②动词的活用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动词作名词,河流)
③形容词的活用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使动,使……走得快)
④数词的活用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第10课 过秦论
①名词的活用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作动,做帝王)
②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亡,动词作名词,逃跑的人)
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动用法,使……逃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动用法,使……朝拜)
约从离衡(离,使动用法,使……离散)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形容词的活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
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动用法,使……变弱)
以愚黔首(愚,使动用法,使……愚笨)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弯,使动用法,使……弯)
第11课 《师说》
①名词的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或师焉,或不焉(师,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吾从而师之(师,名次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君子不耻(齿,名词作动词,并列)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则群聚而笑之(群,名词作状语,成群)
②形容词的活用
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
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必修四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异日图将好景(图,名词作动词,绘画)
都门帐饮无绪(帐,名词作动词,设帐)
多情自古伤离别(伤,动词的活用,为……伤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樯橹灰飞烟灭
(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竹杖芒鞋轻胜马(马,名词作动词,骑马)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忧愁,名作动,感到忧愁)
遥岑远目(目,名词作动词,看)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3)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
安:使……安乐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 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
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 羡慕
(6)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
《腾王阁序》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作动词,往上飞)
4、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5、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6、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7、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8、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用眼睛看,望)
9、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10、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11、一言均赋(名词用作动词,铺陈)
12、.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逍遥游》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而后乃今将图南
2、不过数仞而下(降落)
3、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4、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
5、《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陈情表》
1、名作状
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在门外。内:在家里。名词作状语。)
但以刘日薄西山(日:一天天地,名词作状语)
2、动作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3、形作名
在故老,犹蒙矜育(故老:年老之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凶丧)
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的地方)
4、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远离,形容词用作动词)
5、使动用法
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长”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圆凿(受榫头的穿孔)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
拓展阅读: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一.使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
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耻,以……为耻。
1.(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2.(对待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上》)
这两句中都有“美其服”,先写出现代汉语对应的的意思:
美其服
漂亮他们的服装
“漂亮他们的服装”是什么意思?无法理解。“漂亮”按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也无法理解,就可以用我们上面介绍的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的格式来套:
使动用法的格式:使+他们的服装+漂亮
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他们的服装+漂亮
按照意动用法理解句1,按照使动用法理解句2,句子的意思通顺,因此就可以确定句1中的“美”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使民)认为他们的服装漂亮;句2中的“美”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对待达士)使他们的服装漂亮。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 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 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聂廷生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要克服这一难点,教师除了讲清课文中的典型例句之外,为学生适当补充一些相应的练习材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大多来源于古代典籍中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诗文名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词类活用。今将成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作一归纳整理,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表示处所或方位,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介词“在”或“从”,例如: 草行露宿(在野草里走路,在露天下睡觉。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风餐露宿
穴居野处(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旭日东升(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景象。)
管窥蠡测(guǎn kuī lí cè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2、表示工具或依据,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用”或“按”。例如: 口诛笔伐
管窥蠡测
不可言宣(指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只能意会。)颐指气使(指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傲慢神气。)车载斗量
头会箕赋(按人数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指赋税苛刻繁重。)
3、表示状态或方式,可译为“像„„一样”。例如:
蝇营狗苟
蚕食鲸吞
凫起雀跃
狼奔豕突
狼吞虎咽
虎踞龙盘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争虎斗
兔起鹘落
鼠窃狗盗
抱头鼠窜
不甘雌伏
鬼哭狼嚎
风流云散
风驰电掣
雷厉风行
波诡云谲
土崩瓦解
鳞次栉比
声誉鹊起
川流不息
烟消云散
星罗棋布
冰清玉洁
珠圆玉润
4、时间名词“日、月、年、岁”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仍,含有“每”或“渐渐地”等意义。例如:
日积月累
日就月将
日新月异
日消月朘
岁朘月耗
江河日下
蒸蒸日上 日深月久
日理万机
二、名词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特点和功能,如可以带宾语,前面可以加能愿动词,或者受副词的修饰。翻译时要注意,活用后的意义总是和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功能有密切联系,有时它的原意并不完全消失。例如:
衣锦还乡(穿)
沐猴而冠(戴帽子)
衣绣夜行(穿)袖手旁观(藏在袖里)饭糗茹草(吃)
礼贤下士(以礼相待)胶柱鼓瑟(弹奏)
一鼓作气(击鼓)洞烛其奸(照亮)道路以目(使眼色)明珠弹雀(击打)
华而不实(结果实)秀色可餐(吃)
门可罗雀(用网捕捉)
月晕而风(刮风)
础润而雨(下雨)不翼而飞(长翅膀)
不胫而走(长腿)
户枢不蠹(蛀蚀)
踟蹰不前(向前进)未雨绸缪(下雨)
密云不雨(下雨)
粉墨登场(敷上粉,画好眉)粉白黛黑(敷上粉,画上眉黛)
衣冠禽兽(穿着衣服,戴着帽子)
三、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按其谓语的词类,又可分为三种:
1、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后面可以带宾语。例如:
息事宁人(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这个成语能悟出的道理,有的时候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和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会采取容忍的态度,平息事端。)安身立命
降龙伏虎
兴灭继绝(这具国家即使绝后,也要想办法使他继续存在,泛指使衰亡的事物重新兴起。)黯然销魂(àn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沉鱼落雁
生杀予夺
不可理喻
抽薪止沸
触目惊心
翻天覆地
翻江倒海
妙手回春
飞针走线
治国安民
生死肉骨
2、名词的使动用法。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兵不血刃
灾梨祸枣
生死肉骨
汗牛充栋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丰衣足食
深根固柢
谨言慎行
完璧归赵
大快人心
修旧利废
正本清源
强干弱枝
坚壁清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限于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幕天席地
蓬户瓮牖
唇枪舌剑
师心自用
草菅人命
先忧后乐
不耻下问
兵贵神速
羞与为伍
五、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后,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也就是把它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当作具有这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应将它译作与之相关联的名词。例如:
抱残守缺
哀感顽艳
乘坚策肥
披坚执锐
摧枯拉朽
以逸待劳
防微杜渐
班荆道故
《论语》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时常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河中石兽》
棹: 名词用为动词 船桨,这里指划(船)暴涨:动词用为名词,洪水
《伤仲永》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惊奇、诧异”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2)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3)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4)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孙权劝学》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口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句意: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
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句意: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
3、会宾客大宴(宴: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宴会。句意: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
4、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活用为状语,远远地。)
5、妇抚儿乳(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
6、妇手拍儿声(手:名词活用为状语,用手。)
7、众妙毕备(妙: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妙处)
8、群响毕绝(响:动词活用为名词,响声)
《狼》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草帘子)。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1.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⑤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⑥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2.如果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如“能、可、欲、肯”或副词等的后面或助词“所”“者的前面,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③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⑤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⑥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
⑦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名词后面如果接介词结构,这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四子侍坐》).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4.名词与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5.许多常见的成语中也存在名词作动词的语法现象,在学习成语的时候应该注意体会,例如:
①草菅人命:草菅,茅草;把人命当茅草对待,指任意残害人命。..
②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天地。..
1.一狼洞其中(名作动,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名作动,说出)
3.稍稍宾客其父(名作动,以宾客之礼相待)
4.香远益清(形作动,远播)
5.亲贤臣,远小人(形使动,亲近?远离)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形作动,“使……苦”,“使……劳”、“使……饿”)
7.此皆良实(形作名,善良老实的人)
8.帝感其诚(形作名,诚心)
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形作名,荒废的事情)
10.其妻献疑曰 (动作名,疑问)
11.前人之述备矣(动作名,记述的`文字)
1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名作状,用手)
13.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名作状,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
14.山行六七里(名作状,在山上)
15.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16.忿恚尉,令辱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17.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18.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1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然而,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在词类活用研究与实践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词类活用的滥用。因此,近年来不少语言工作者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对词类活用提出了一些相反的意见。就笔者所见,自1982年以来,只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所复印的这方面的论文就有十多篇[(1)]笔者认为,这些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论者的观点,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是对这十多篇论文的归纳。
这些论文都提出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目前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文言文的注释和一些通行的书刊中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2)]。”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名词用如动词”方面,许多名词的动词意义本来是词的正常用法,人们却把它“误看作活用”。论者指出,大多数古汉语教材和专著中所列举的“名词用如动词”例,大都是误举。例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
《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三国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上例句中的“军”,即“驻扎”、“屯军”;“饭”即“吃饮”;“前”即“向前”;“将”即“率领”,这些词的动词意义,都是其固有的、常用的意义,根本就不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将其列入词类活用的范围,是对词类活用的滥用。因此有人指出,“名词用如动词”(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的提法不妥,甚至“应当否定”。
有的论者对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活用作副词”的提法也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在动词之前表处所、使用工具、依据等意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介宾短语省略介词‘以’、‘于’的省略式”,“不是词类活用”(笔者也持此论)。
二何以出现滥用词类活用,致使词类活用的范围过宽的现象呢?综合诸位论者的意见大体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一)因错解词义误作活用。许多人由于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确,误解其原属词类,而把词的正常用法看作活用。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如:
军:“军”为“屯扎”义,而各通行教材多释为“名词用于动词”。误。军,金文作jūn@①,字从车从勹(音bāo,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
【必修五词类活用】推荐阅读:
词类活用习题06-04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及词类兼类07-08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10-09
词类活用倒装句式01-04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01-07
词类活用教学案02-07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05-28
高一语文词类活用复习02-20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01-04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词类活用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