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共8篇)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篇1

遗传病和优生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及近亲结婚的危害,认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并了解一些优生优育的具体措施。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属于人们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内容浅显易懂,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设计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问题入手,以便引起学生对自身及社会问题的关注,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获得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学生展示并交流收集的有关遗传病和近亲结婚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和对资料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完成对课本中表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总结归纳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2、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4、通过统计图,比较正常婚配与近亲结婚时遗传病的。

5、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何规定不允许近亲结婚的道理。【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常见遗传病的图片、症状及病因。

2、学生准备:搜集英国皇室血友病方面的报道、资料。调查周围人群中常见遗传病的种类和社会优生优育的措施。【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题,揭示目标:

展示先天性裂唇图片:

/ 3

提出问题:

1、见过吗?大家想说点什么?

2、如果我们通过手术,是否可以修复成正常人那样?

3、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会不会是正常的呢?为什么? 点题引入:

这种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病是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我们叫做遗传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遗传病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识:

1、展示课前调查资料。(常见遗传病图片,症状和病因)

2、思考:

①以上这些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②你觉得先天性智力障碍和非典型性肺炎相比,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3、阅读自学:(1)内容:书本内容(2)抢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遗传病,病因是什么?

②遗传病的发病率怎样?遗传病是否能得到根治?

(3)点拨: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致病基因引起的,因此是不能根治的,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可以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未来的基因置换将使遗传病从根本上得以治疗。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尽可能的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呢?

三、精讲点拨:

1、内容:书本内容,近亲结婚的危害。

2、方法:阅读表课文,计算近亲结婚的后代和正常婚配后代相比,患病率高出多少?用柱形统计图比较四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3、思考题:

①以上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

②什么是近亲结婚?为什么近亲结婚遗传病的发病率较大? ③除了近亲结婚外,你认为还会有什么情况使孩子出现遗传病?

/ 3

④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认为降低人类遗传病发生率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4、检测、点拨

实际上,杜绝遗传病的发生,禁止近亲结婚仅仅是一个方面,为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要实行优生优育。

5、再自学,优生优育相关内容。抢答:

①优生优育的含义是什么?②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哪些?

四、讨论总结:

通过学生总结得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类的疾病种类很多,但遗传病是一种很难治愈,对人类危害很大的一种疾病,例如血友病、色盲等等。怎样杜绝遗传病的发生,减少其对人类的伤害呢?禁止近亲结婚,优生优育是一项有效措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以及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通过安排学生课前是搜集有关遗传病的图片和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归纳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深刻的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优生优育的措施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篇2

●制作思想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 第六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几种主要类型、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及优生的措施。本课属于知识点不多、也不难理解, 但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量大的类型, 很适合和信息技术整合。由于是参赛作品, 也为使其他老师也能利用这个课件, 因此本课设计脱离了原来的教学进度, 性质有所变化, 原本相当于复习并学习新知 (了解水平) , 现在完全成了新课。

为使课件能有效地辅助教学, 甚至让学生只利用课件不需要老师也可以自学, 还可以让学生用来复习、巩固知识点, 本课件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创设多种情境, 让学生可以通过课件的导航引导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课件的引导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而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本课基于网络环境, 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 以主题学习网站的形式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采用资源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新闻情境, 将学生引入学习内容, 然后分给学生一个个具体任务, 要求其独立或者协作完成。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

课件强调“交互性”, 网页课件利用它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学生自学后进行自我检测, 教师可以在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而有效地查漏补缺。网页课件也搭建了课堂交流的平台, 构建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立体交互模式, 使学生更有学趣,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课件设计 (如图1)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页中列出2006、2007年的三则热门新闻事件 (残奥会、2006感动中国人物黄舸、嫣然天使基金) 的标题和图片, 点击标题后可以阅读到较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主人公们都有类似的遭遇——患各种人类遗传病, 进而引出课题进入学习。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2.领会任务, 自主探究

活动一:考一考

学生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是人类遗传病的疾病, 根据已储备的知识及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人类遗传病。查看投票结果, 了解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认知程度, 从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的关系中得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类型。

重点内容在“读一读”中, 用问题式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逐一认识人类遗传病的三种类型, 获得新知。有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细化学习内容。形象、生动, 直观性很强,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自己总结知识, 或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 而不是教师直接灌输, 学生更易接受。

活动二:单基因遗传病

先用色觉测试的小动画吸引学生, 介绍红绿色盲这种遗传病的病症、病因, 激发学生了解其他遗传病病症、病因的兴趣。用图片展示将要学习的四种单基因遗传病, 让学生仔细观察明显的症状, 图片还可点击, 弹出介绍病症、病因的小窗口。

让学生根据病因写出两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可能的基因型, 帮助理解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为促进学生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 “选一选”中设计了一组选择题, 当学生选出答案后, 计算机判断其正确与否并给予相应反馈, 如果选择正确则给予鼓励, 如果选择错误则提示正确的答案。这样, 单基因遗传病分属的四种类型就一目了然了。

活动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观看猫叫综合症的视频, 了解病症病因。对比猫叫声、患儿哭声、正常儿哭声的声波图, 便能知道该病名称的由来。

提供一个Flash填图游戏来辅助学习其他三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先观察图片中患者的症状, 这些图片也可点击, 在下方空白处出现病症、病因的介绍。阅读完后就可以动手了, 使用鼠标拖动染色体图片和病例对应起来, 如果错误, 所拖动的图片就会返回原来的位置, 如果正确, 就会给予语音鼓励。这样, 学生很容易了解这种遗传病的病因和类型了。

活动四:学习关卡

为了巩固新知, 利用一个Flash游戏让学生闯关, 根据提示任务找出各种遗传病典型病例, 让学生在游戏中回忆这些遗传病的病症病因。

活动五:议一议

通过页面中的资料和数据及学生的所见所闻了解我国遗传病发病现状及严重危害, 让学生按照人类生产孩子的顺序, 分阶段提出相应具体的优生措施, 并将观点发表。这样可以汇聚全班的智慧, 对学生的观点分阶段总结来介绍我国现行的优生措施。这样, 学生学习起来更有趣, 记忆也会深刻些, 使得学生刚刚获得的知识得到了升华, 从而受到人口素质教育及环保意识教育。

3.学习反馈, 小结内容

反馈采用了在线测试系统。精选能反映本节重、难点知识的5道习题,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在线检测, 教师能够知道全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甚至知道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也可以方便教师指导学生牢固地掌握该知识。

4.交流天地, 评价总结

让学生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呼吁人们关心爱护遗传病患者, 还可在留言板上写下课后的感想及问题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发言空间, 打消学生种种顾虑, 让他们畅所欲言, 期待思想火花的出现。

●课件制作

好的课件要能服务于教学实践, 能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因此, 制作者与教学设计者应密切结合在一起, 了解学科教学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作课件。

1.制作技术

课件网页框架的搭建使用了Front Page 2003软件, 课件中交互环节设计采用动态网页技术 (Asp) , 利用数据库记载课堂中互动环节及课堂练习的相关数据。

2.课件环节设计

(1) 考一考

投票环节:网页表单设计, 数据库统计学生投票数, 即时显示投票结果, 旨在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了解情况 (如图2) 。

(2) 读一读

色觉测试环节:Flash设计, 鼠标点击操作, 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如图3) 。

选择回答环节:网页表单设计, 即时显示问题答案和答题结果, 旨在考察学生自学效果 (如图4) 。

自学填图环节:Flash设计, 鼠标拖动操作, 通过音效提示学习结果, 旨在直观了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病因。 (如图5、图6)

(3) 学习关卡

寻找环节:Flash设计, 放大镜式鼠标选择点击, 通过标语显示学习结果, 旨在加强巩固知识点 (如图7) 。

(4) 议一议

发表环节:网页表单设计, 提交个人意见, 即时显示 (如图8) 。

(5) 课堂评测环节

课堂评测环节:网页表单设计, 学生完成本课课堂练习, 并即时得到学习结果反馈。教师通过后台, 可查看学生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知识点缺漏情况 (如图9) 。

(6) 交流天地

设计广告语环节:网页表单设计, 学生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 设计公益广告语, 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情感教育 (如图10) 。

点评:

课件设计要处理好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从教学目标出发, 寻找适合用技术表达的教学内容。笔者结合《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课件, 谈谈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课件界面设计漂亮、友好, 可观赏性强, 使学生乐于使用课件。各个教学模块以网站的形式整合, 清晰的导航使课件操作简单, 学习过程一目了然, 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课件的亮点主要在构思巧妙的“探究天地”模块, 其中“考一考”子模块通过投票,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利用隐藏式学习卡片, 让学生在现有认知水平上有选择性地学习, 达到近期发展可能的更高水平;“读一读”子模块以简洁文字、真实照片和交互动画呈现新知识, 采用较高水平的输入交互和拖动交互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其中,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和提升情感;“议一议”子模块利用留言板, 让学生各抒己见, 能把课堂推向高潮。课件把鼠标交到学生手中, 并强调在课堂内完成教学, 是课件发展到理性阶段的一种表现, 以此理念设计的课件, 改变了“课堂课件不去比赛, 比赛课件不去课堂”的现象, 是上课与比赛双优的优秀课件。但课件中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填图”动画有拖动不能复原的技术错误, “学习关卡”动画的设计本意是从各种类型的遗传病中点击选择, 但遮罩的使用却变成了“瞎子摸象”。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 由于教材里《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一节图文并茂, 即使只使用教材, 学生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再制作网站型课件, 是否多此一举?如果用网站型课件, 应把知识深度和广度打开, 时间也不要局限于一堂课。课件只是形式, 课件里的内容才是关键, 设计课件时要明确《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在教材中的地位, 并联系到核心内容即遗传和变异的原理上, 人类遗传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及其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都可以用遗传学原理来说明, 核心内容不落实, 花时花力做的课件只是个空架子。

例如, “遗传病的类型”的要求属于“知道”层次, 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填图”和“学习关卡”两个交互动画的目标是让学生识记遗传病的类型, 偏离了课标要求, 这样的动画使学生变成形式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当学生身体“动”起来的时候, 更要让大脑也“动”起来, 外在激发的兴趣短暂且效果不好, 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 否则会使学习效果表面化。

再如, 课件的内容缺乏思维, 没体现生物学科知识模块的特点, 学生不仅要知道人类遗传病, 更应理解人类遗传病的本质原因等深层次内容, 单基因遗传病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显隐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隐性遗传病的患病率低、容易预防?课件可以设置遗传图谱等情境, 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习, 而不只是简单的识记遗传病的类型;可以让学生来充当医生等角色, 给出病例, 分析病因, 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这样的课件才能真正体现探究的本意, 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否则会出现“上课听得懂, 书也看得懂, 但题目不会做”的现象。

从课件的智能看, 再智能的课件也没教师的智能高, 课件作为工具的属性不会变, 课件的功能必将是局部的。课件的开放性增强, 意味着教学复杂性的增加, 交互性增加, 意味着操作难度加大。在“学习反馈”模块中, 只要求学生输入名字, 如果学生随意输入了文本, 课件能否判断?还是由教师到数据库中查找?学生的学习速度不同, 意味着需要的时间不同, 如何统一教学进程?学生进入“学习反馈”的“课堂评测”模块, 随机答几道单选题, 由于课件允许学生返回到“探究天地”等其他模块, 不是变成了开试卷考试?课件并非万能,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教学的其他形式不能放弃。先进的课件代替教材, 机械的打字代替语言表达, 网络留言代替面对面交流, 虚拟环境代替真实生活等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

遗传优生话沧桑 篇3

据说,在1950年代,美国的父母们劝说孩子们不要吸烟,往往说:“吸烟会影响你长个儿!”今天,父母们警告子女不要沾染上吸食毒品的恶习时,却常说:“毒品会打断你的染色体!”也许说者和听者不一定都十分明了这句话的全部含义,但至少都知道染色体被打断可不是好玩的。

自从1956年华裔学者庄有兴在瑞典首次确定人体细胞里装有23对染色体以来,全世界许多科学家为了让这小小的23对染色体吐露真情,解开它们决定或影响人类的遗传和变异、健康和疾病、正常和异常、美和丑、智和愚、高和矮、长寿和短命等一系列大自然的最高机密,真是绞尽了脑汁。

战果是辉煌的,在短短的29年中,我们对这23对染色体的认识已从数目和外形的辨认提高到了识别每一对染色体各个节段的特征。现代遗传学的进展已经达到或接近于可以改变物种和创造物种的地步。早在100多年前,当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还鲜为人知的时候,英国博物学家高尔顿就提出了通过对人的生育进行社会性控制的方法改善人种的建议,并创造了优生学这个著名词汇。100年间,优生学几经波折,历尽沧桑。20世纪初,不少犹太族的优生学家曾狂热宣传和推行过优生学,却没料到希特勒会利用优生学作为幌子,残酷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至今在不少国家的科学家眼中,优生学这个词仍同种族灭绝和法西斯主义纠缠在一起。

优生学在我国最早由陈长蘅、周建人等老一辈生物学家于1920年代初以小册子的形式介绍给我国学界。后来潘光旦从美国回国后在大学中开优生学课,并有多种专著和译作。新中国成立后优生学即遭禁止,无人敢问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人公开介绍优生学,陈述我国需要实行优生的理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当前,全世界大概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不遗余力地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然而,优生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学科。如何把日新月异的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我国这样庞大、复杂而又比较闭塞的人群中去,仍有待于我国生物医学家和广大社会科学家进行认真的研究、思考和讨论。

(原文发表于1965年5月)

编后: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篇4

专题复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教案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种现象描写的是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内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首先我们明确遗传和变异的结构基础。 一、遗传和变异的结构基础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及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学案一的学习目标。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靠什么辨别“瓜”和“豆”? (生答)。它们各自的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什么?(生答:性状)。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师板书:性状)请同学们回顾课本p29的内容,完成例题精选1,并举例。 (找学生说例题精选1的答案并举例,师评价:你对概念理解的很透彻) 师:在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中,控制生物遗传的结构是什么?(生:细胞核 师:板书) 是什么物质将细胞核和性状联系到一起的?(生:染色体、DNA、基因 师板书 表扬) 请同学们回顾课本p34,完善学案上的图解,并概括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生回顾课本――师巡视――生回答――师板书并评价) 在遗传的过程中,遗传下去的是基因还是性状?请同学们做例题精选3,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做题――师巡视――生回答――师板书并评价) 师适当提示在转基因鼠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经过我们的复习,你认为基因是虚拟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思考回答――师评价) 通过转基因鼠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那么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活动二。 请同学们迅速阅读p35内容,并思考基因在亲子间是怎样传递的?传递的特点是什么?做例题精选1。(找学生上台板演,师板书评价讲解)。 如果AA和aa分别控制着肤色正常和肤色不正常(白化病)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当受精卵的基因是Aa时,发育成的个体表现什么性状呢?请同学们回顾教材p38-39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做例题精选2。 (生看课本――生做题――生回答――师评价板书) 人的性别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人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分呢?请同学们回顾教材p43-44的内容做例题精选3,并思考:男女性染色体分别是什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看课本――生做题――生回答――师评价板书) 在学习活动二中第二题中,父母肤色正常但本人却患有白化病,这种现象称为―― 师板书 请同学们回顾课本p49-50页的内容思考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原因是什么?做例题精选1和2。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掌握的如何?请同学们迅速独立完成能力提升的题目。 最后,师讲解重点题目。师总结。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篇5

(六)—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案

课程名称: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Genetic &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学科类通修课程 课程学时:108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教师姓名: 章

周涵韬

杨玉荣 ……

前导课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教学方式:实验及技术理论讲授

考试方式:平时考核+笔试+实验操作考试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性质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的实践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加深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的认识,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前沿和研究方法,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加强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训练,达到本科教育水平,为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认识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掌握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在教学中安排了2个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开放实验,还充分利用录象、课件或多媒体做一些模拟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和综合分析实验能力,以提高学生科研素质。

本课程分三个模块化实验教学,主要知识点包括:

模块一: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包含3次实验课和一个果蝇诱变开放性实验 1.果蝇的饲养和观察

2.果蝇的诱变方法及遗传分析 3.细菌转导

4.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

模块二: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包含3次实验课和一个植物RAPD鉴定开放性实验

1.真核细胞基因组提取 2.DNA纯化及鉴定 3.PCR技术

4.植物染色体提取及RAPD鉴定 模块三: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包含4次实验课 1.质粒DNA的制备

2.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 3.DNA酶切

4.DNA的连接及转化

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技术及理论讲授、实验为主,课件教学为辅;指导与学生的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相结合。

使用教材 :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自编)

参考书及其它: 1.刘祖洞等,遗传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1 2.彭秀玲等,基因工程实验技术(第二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 3.林加涵等,现代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

实验项目

模块一 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 实验一 果蝇的饲养和观察 实验二 果蝇的诱变方法及遗传分析 实验三 细菌转导

实验四 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 模块二 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实验五 真核细胞基因组提取 实验六 DNA纯化及鉴定 实验七 PCR技术

实验八 植物染色体提取及RAPD鉴定 模块三 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实验九 质粒DNA的制备 实验十 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 实验十一 DNA酶切 实验十二 DNA的连接及转化

以上部分由黄磊从大纲或教学信息表转入,此处提供的实验项目可作为各模块填写的参考,请各位老师修改,下面部分由各课老师按照模板填入,根据课程模块内容替换红字部分,请在20日之前修改完回复

模 块1:经典遗传学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经典遗传学实验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技术、方法要求,2.掌握各实验的基本原理,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3.掌握经典遗传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学习方法。

4.掌握所学技术、方法在经典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拓展。教学学时:30学时 讲授的内容:

1.模式生物介绍、果蝇杂交实验方法、细菌遗传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2.各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果蝇的饲养和观察;果蝇的诱变方法及遗传分析;细菌转导;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等。果蝇诱变开放式实验的介绍和总结等。实验项目: 果蝇的饲养和观察 2 果蝇的诱变方法及遗传分析 3 细菌转导 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

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果蝇的饲养方法,果蝇和细菌培养基配制方法,显微观察和拍照方法,细菌涂板和划线筛选法,遗传分析技术等。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解剖镜,普通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这是本院学生普通经典遗传实验的模块,所以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更新方面将会遇到困难。

2.讲授部分的难点是研究历史及进展,不同方法、原理的介绍。3.与理论课的对接。难点的解决办法:

1.该讲的讲深、讲透,特别是不同方法的原理、应用。2.细心进行现场指导。3.提供相关的阅读参考书。

4.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模 块2: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技术、方法要求,2.掌握各实验的基本原理,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3.掌握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学习方法。

4.掌握所学技术、方法在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拓展。教学学时:30学时 讲授的内容:

1.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进展介绍、实验方法演示; 2.各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真核细胞基因组提取,DNA纯化及鉴定,PCR技术,植物染色体提取及RAPD鉴定等。

实验项目:

1.真核细胞基因组提取 2.DNA纯化及鉴定 3.PCR技术

4.植物染色体提取及RAPD鉴定

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真核细胞基因组提取,DNA纯化及鉴定,PCR技术,DNA电泳技术,植物染色体提取及RAPD鉴定等。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离心机,无菌操作台,PCR仪,紫外分光仪,电泳仪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这是本院学生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入门模块,所以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方面将会遇到困难。2.讲授部分的难点是研究方法新进展,不同方法、原理的介绍和应用。3.与理论课的对接。难点的解决办法:

1.实验教学录像的演示。

2.讲解实验要点,特别是不同方法的原理、应用。3.细心进行现场指导。4.提供相关的阅读参考书。

模 块3: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技术、方法要求,2.掌握各实验的基本原理,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3.掌握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学习方法。

4.掌握所学技术、方法在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拓展。教学学时:30学时 讲授的内容:

1.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介绍、细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2.各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质粒DNA的制备,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DNA酶切,DNA的连接及转化等。实验项目:

1.质粒DNA的制备 2.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 3.DNA酶切

4.DNA的连接及转化

应学习的技术和方法:质粒DNA的制备,DNA片段从凝胶中分离DNA酶切,DNA电泳技术,DNA的连接及细菌转化等。

应学习的仪器使用方法: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摇床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这是本院学生原核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入门模块,所以实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方面将会遇到困难。

2.讲授部分的难点是研究技术进展,不同方法、原理的介绍。3.与理论课的对接。难点的解决办法:

遗传学教案 篇6

Genetics 课程代码:10102104 学时数:72学时(讲课:58学时;实验:14学时;实习:无)学分数:4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遗传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遗传学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遗传学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一章 绪言

课时分配:讲课2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清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了解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在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和关键性实验。本章主要内容:

1.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3.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内容:遗传学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变异与生殖的关系,遗传学的历史及发展。难点内容: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掌握内容:遗传学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关系。概 念:遗传学,遗传,变异,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课时分配:讲课5学时,实验3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染色体的结构与组成‚掌握真核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生殖等生命活动中的规律性行为及其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

1.真核细胞的遗传体系; 2.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3.细胞的有丝分裂; 4.细胞的减数分裂; 5.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6.生活周期。

重点内容:染色体组,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难点内容:减数分裂。

掌握内容:减数分裂,染色体相关内容。

概 念:联会、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二价体、四分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实验: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观察(3学时);

2.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2学时)。3.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压片法(2学时)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课时分配:讲课6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关于性状、表现型、基因型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两个遗传规律的内容和细胞学实质,了解基因作用与性状表现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

1.分离规律;

2.独立分配规律;

3.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4.孟德尔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重点内容:分离规律及其实质,自由组合规律及其实质,概率及其应用。难点内容:孟德尔对试验的解释及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概率及其应用。掌握内容:分离规律、概率、乘法定律、加法定律。

概 念:遗传因子、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体、杂合体、回交、测交、分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F1代、F2代。

第四章 连锁遗传

课时分配:讲课8学时,实验3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了解基因连锁交换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之间的关系,掌握重组率计算和三点测验方法,掌握在动植物育种中利用基因连锁群资料确定育种试验规模的方法。本章主要内容: 1.连锁与交换; 2.交换值及其测定; 3.基因定位与连锁图; 4.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 5.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6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重点内容:连锁与互换的实质,基因定位 难点内容:交换值的测定

概 念: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重组,重组值、单交换,双交换,干涉,并发(符合)系数。实验:4.基因独立分配、基因互作和连锁遗传现象的观察(3学时)

第五章 基因突变

课时分配:讲课3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了解基因突变的诱发与鉴定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本章主要内容:

1.基因突变的时期和特征; 2.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3.基因突变的鉴定; 4.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5.基因突变的诱发。

重点内容:基因突变的鉴定和分子基础 难点内容: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概 念:置换,颠换,移码突变,同义突变,错义突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课时分配:讲课10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细胞学特征和主要遗传效应,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和利用的基本知识;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的整倍性变异、非整倍性变异的类型和遗传特点以及在动、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了解同源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的染色体分离和基因分离的规律。本章主要内容: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与遗传效应;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果蝇的ClB测定。

3.染色体倍数性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倍体。4.染色体的非整倍变异:亚倍体,超倍体,非整倍体的应用。重点内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难点内容:遗传物种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概 念:单体,三体,缺体,四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实验:5.染色体结构变异观察与鉴定(2学时);

6.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2学时)。

第七章 数量遗传

课时分配:讲课6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量性状遗传特点、遗传力的估算方法及在育种上根据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值对性状选择的原则,了解QTL的概念与数量性状定位方法;掌握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的概念和表现特征,了解其在动、植物育种上的用途。本章主要内容:

1.数量性状的特征:表现特征,遗传基础。2.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方法; 3.遗传力的估算及应用; 4.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5.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重点内容:多基因假说,方差分析杂种优势。难点内容:遗传力的估算

概 念:数量性状,质量性状,不连续变异,连续变异,方差,遗传力,杂种优势,近亲繁殖。

第八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课时分配:讲课6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细菌和病毒的一般特征、类型以及生活周期,了解病毒的重 3 组作图原理和方法,掌握细菌遗传分析的原理和基本方法。本章主要内容:

1.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 2.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3.细菌的遗传分析:转化,接合,性导,转导。重点内容:中断杂交实验,转导 难点内容:重组作图

概 念:细菌杂交,中断杂交,转导噬菌体,受体,供体,F-细胞,F+细胞,Fˊ因子,Hfr,F因子。

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概述

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狭义基因工程的发展概况、DNA重组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工具,理解基因组学的概念、理解构建遗传图谱的意义和途径。本章主要内容:

1.基因工程:限制性内切酶,载体,基因的分离与鉴定。2.基因组学:遗传图谱及其构建,遗传图谱的应用。

第十章 细胞质遗传

课时分配:讲课5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及其与母性影响的区别,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了解其它细胞质颗粒的遗传以及核、质遗传系统的互作关系,掌握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别和特点以及雄性不育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方法。本章主要内容:

1.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2.母性影响;

3.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遗传;

4.共生体和质粒决定的染色体外遗传; 5.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重点内容:细胞质遗传的遗传机制,母性影响的遗传机制。难点内容:叶绿体DNA,线粒体DNA的传递特点。概 念: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第十一章 群体遗传

课时分配:讲课5学时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群体的遗传组成即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理解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掌握影响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因素与方式,重点掌握选择与群体基因频率改变的数学关系;掌握物种的概念,了解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本章主要内容: 1.群体的概念;

2.群体的遗传组成: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其计算; 3.群体遗传的机制;Hardy-Wenberg 定律; 4.群体变异的机制:随机交配偏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迁移; 5.物种的形成:物种的概念,物种的形成方式。

重点内容: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其计算和Hardy-Wenberg 定律 难点内容:基因频率及其计算和Hardy-Wenberg 定律

概 念:遗传漂变、Hardy-Wenberg 定律、基因频率、进化速率、分子钟

实验部分

通过教学录像、示范图片、幻灯片及田间实验的实验环来节印证课堂讲授的遗传学规律和理论;通过实验室实际操作和观察,训练遗传学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生物显微镜的方法,掌握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能独立进行从取材、样本处理到制片和观察的全过程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归纳,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学习后续课和以后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观察(3学时)

内容和要求:观看“植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录像片、幻灯片和永久片,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了解试材的制备过程和方法。实验2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2学时)

内容和要求:用涂抹法制作黑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临时片,并对其进行观察,学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技术,进一步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全过程及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实验3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压片法(2学时)

内容和要求:学习根尖压片技术,进一步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特征。实验4 基因独立分配、基因互作和连锁遗传现象的观察(3学时)

内容和要求:观察玉米的几种一对性状、二对性状杂交F2、测交果穗及F1花粉的性状分离,并作X检验,验证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规律,了解基因互作的表现特征和遗传性质。实验5 染色体结构变异观察与鉴定(2学时)

内容和要求:制作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片,观察玉米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终变期分裂相及花粉半不育现象,观察玉米易位杂合体自交果穗结实情况,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特征和遗传效应。

实验6 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2学时)

内容和要求:制作黑麦加倍根尖材料的临时压片,掌握染色体加倍和鉴定方法。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篇7

关键词:遗传与优生学基础,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中等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主要面向城镇社区医疗机构、农村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计生站、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事临床助产、妇产科护理或妇幼保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助产工作所必需的遗传学和优生学的知识与技能, 更要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 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等, 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在遗传与优生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学内容, 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 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时, 向学生介绍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项维、吴旻等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 标志着我国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开始。杜传书 (1963) 发表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 缺陷的研究, 标志着我国生化遗传学的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有关PTC尝味能力的调查标志着我国群体遗传学的萌芽。80年代后期, 我国处于前沿的细胞遗传学, 引进了先进的高分辨显带技术、显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 大步地跨入了分子遗传学行列。在分子代谢病的突变性质、产前基因诊断、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至基因治疗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1999年9月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2003年4月15日美、英、日、法、德、中联合发表声明, 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已绘制成功。通过这些事例,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教育家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 不管知识更新周期如何缩短, 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迅速, 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 在课堂上, 我们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 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 遇到问题, 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 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首先都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主动地参与学习。

2.2 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中职卫校的大部分学生, 他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差, 在初中阶段基本上都属于后进生, 受到的批评比较多, 自信心不足, 对前途感到迷茫。因此, 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助产专业的就业前景, 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 进而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 课前预习、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上课认真听课、记笔记、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3) 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4) 课后复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2.4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是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对于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针对中职卫校学生的特点, 刚开始时我们给学生设计了一些“提问单”,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提问单”主要包括学习活动前的计划、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 以及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修正和调控等方面。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 由学生“自我提问”,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3. 加强伦理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

进入20世纪以来, 遗传学飞速发展, 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疾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等高新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促使医学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遗传学革命,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如人工授精、产前诊断、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等, 应用高科技可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同时也带来许多伦理、道德和社会方面的问题。[2]因此, 在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例如在学习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优生章节时,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开展相关的伦理讨论: (1) 产前诊断的目的是在妊娠时就诊断出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如果不存在任何异常的家族史, 仅仅为了解除父母的疑虑, 或为了知道胎儿的性别, 是否应该进行产前诊断? (2) 产前诊断如果获得阳性结果, 很可能导致对有缺陷胎儿的人工流产。这样做在伦理学上是否可接受? (3) 在遗传咨询中要尊重患者的隐私, 做好保密工作。但是此原则有时会与第三者免受伤害的原则相抵触。当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有某种遗传疾病, 在道德上, 就应该有告知其他家族成员的责任。若当事人拒绝告知其他亲属时, 医生可不可以忽视其隐私权而对其亲属作必要告知呢?

4. 加强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将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做好助产工作。例如在讲到产前诊断时, 介绍《卫生部关于严禁用医疗技术鉴定胎儿性别和滥用人工授精技术的紧急通知》, 通知指出:“任何卫生机构 (包括个体开业医) 不得以任何理由用医疗技术鉴定胎儿性别 (因遗传性疾病需诊断者除外) , 同时对人工授精技术要严加管理, 除用于科学研究外, 其他医疗保健机构一律不得开展。”讲述婚姻指导及生育指导内容时, 宣传我国新《婚姻法》中有关优生的条文, 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介绍, 从法定婚龄的确定原则、近亲不宜婚配的生物学原理到禁止结婚的疾病。讲到我国推行的优生措施时, 介绍《母婴保健法》, 该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行政管理等条例, 对婚前检查、产前诊断和婚育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使我国优生优育工作有法可依。

5.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提倡整体护理的今天, 要求助产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还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能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提高工作效率。[3]在教学实践中, 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市妇幼保健院见习、参观市儿童福利院、角色扮演模拟优生咨询及病案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 (1) 通过参观儿童福利院, 让学生亲身接触到遗传病患者, 切实地感受到遗传病给病人及家庭带来的不幸和痛苦, 增强了要学好本专业的社会责任感, 懂得了向人们宣传、普及遗传与优生知识的重要性, 学会了同情和关心他人。 (2) 通过见习, 学生熟悉了优生咨询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学会填写咨询记录表格, 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一些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3) 通过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患者”, 进行亲身体验。经过训练, 学生有机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和心理需求, 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4) 通过病案讨论, 同学之间分工合作、相互探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黄德汉.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J].科教文汇, 2009, (34) :96-97.

[2]徐艳岩, 田伟.伦理教育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3) :50-52.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是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后安排的一章内容,在生物圈中,每种生物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都伴随着遗传和变异现象。而《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就是在前面学过知识基础上认识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从而对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相关内容做好铺垫和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1、能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学会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通俗易懂的俗语入手,引出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再通过成龙和房祖名等的明星图片展示其二人的相似性,引入遗传的概念和遗传的物质基础。然后通过“小组交流与分享”“观察和思考”“分析和讨论”等学生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有的学生对遗传物质很陌生,有的学生对遗传一知半解,但都很好奇很期待,所以对本节课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分享所知,对遗传物质有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对四个问题的解决,得出四个结论,从而进一步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编制导学稿),收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研学,完成学案。)收集有关遗传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些俗语说明生物在繁殖后代过程中伴随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能使生物界的每种生物世代延续,而变异则可以使生物不断进化。

【设计意图】通过耳熟能详,通俗易懂的俗语引出遗传和变异现象,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出遗传的概念和遗传的物质基础。

大屏幕投影图片(成龙和房祖名的图片)

教师问:同学们认识这2位明星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你看他们的鼻子、下巴等像不像?

我们把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的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

【设计意图】学生看到自己崇拜的明星,会引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出遗传的概念

二、自主研学:(交流与分享)

方案

1、教师课前出示导学案,看课本P93—96自学,完成导学案的“自主研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课前看课本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动一:交流自学成果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校对答案,(提出疑难问题,并在小组内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全班解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

2、交流与分享:小组之间交流“我对遗传知多少?”,然后选代表表达分享。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潜意识下让学生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需要做过多解释,但可以通过学生对遗传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任务一:观察思考“伞藻的嫁接实验”。解决问题一: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学生先观察思考。

教师播放演示视频。

学生回答课本P94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一: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或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务二:认识染色体解决问题。二:遗传物质在细胞核里怎样存在的(具体位置)?

1、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图片,认识染色体

2、展示几种生物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总结归纳“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染色体的特点以及在体细胞内的存在状态”,得出结论二: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染色体,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求知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任务三:了解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解决问题三: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并观看视频“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得出结论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利用视频让学生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相关链接】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引导学生看书P95的“相关链接”,知道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设计意图】意在告诉学生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并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任务四:认识DNA的结构。解决问题四:为什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并认识DNA上不同的片段----基因,得出结论四:“DNA上有含不同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基因能控制生物表现不同的特征(性状)”。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总设计意图】通过四个问题的设置,由大而小,由浅而深,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直观,有感性到理性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直至找到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活动二:学生总结四个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

结论三:

结论四: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理解并会描述概念,即引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四个概念,并为进一步理解四者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通过图片进一步展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位置关系,并描述其数量关系。

延伸拓展:亲子鉴定(播放视频或故事情节引出DNA在社会中被运用的高科技手段)

【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并进一步巩固概念。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更多生物学的兴趣。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大胆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注重四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师总结:

1、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存在于细胞核里的染色体上,其上含有许多能表达不同遗传信息的基因。

当堂达标

教师组织学生回答课后和课件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导学稿: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能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学会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提高学生表达、合作和就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并学会分享。

一、自主研学:

生物学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叫做遗传。

1、细胞核: 根据课本P93“伞藻嫁接实验”得出结论: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控制遗传现象的_______________就储存于这些遗传物质中,因此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在细胞内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在生物的______________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__________相同且_____________相似的染色体,且________存在。例如:马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染色体;玉米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染色体。

3、DNA:

染色体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是由______条链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4、基因:

在________上有许多与________相关的片段叫基因。不同的基因控制着生物不同的性状。

且1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个DNA分子,每个DNA上有______________个基因。

小结: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展示:

问题

1、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问题

2、遗传物质在细胞核里怎样存在的?

问题

3、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问题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推荐阅读:

山大医学遗传学辅导教案06-08

遗传高血压是什么原因09-09

遗传学100个名词解释06-01

上一篇:关于女人的格言下一篇:七夕情人节送朋友的常用贺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