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精选7篇)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篇1

农林经济管理112班

方晨亮

学号:201103010221

摘要

一位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此话虽语失偏颇,但却言有所指.的确,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既似一首抒情的诗,有激奋也有悲沉,有欢歌亦不乏痛吟;又如一幅忘情挥洒的泼墨画,远近大小尽显,浓淡深浅自成。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华夏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酒

起源

发展

文化

前言

在中国,酒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我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酒与文化可以说是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影,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所以,便有了“酒能助兴,亦能乱性”这么一说。

饮酒思诗,赋诗念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是酒中豪杰。东晋陶渊明视酒为“佳人”、“情人”;领一代风骚的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咏酒魄诗;生平萧索的庾信,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等饮酒诗14首,以酒寄情缠绵悱恻。

那么,为何众多的诗人唯独钟情于酒呢?为何酒能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呢?其实,文人不单单只是饮酒,酒固然味美,醇香,可是饮酒更是有一种意境。我们都知道,诗人的创作需要灵感,而酒恰恰能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打开他们心中久闭的大门。所以,与其说是饮酒,不如说是陶醉于酒带来的创作的灵感中。

有了古典文学的助兴,酒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伴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愈发重要的地位。酒文化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而我们也必将将酒文化发扬光大,将酒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传承下去。

正文

1.酒的起源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看来,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酒作为现在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的出现自然不是某个人能随随便便创造的,天公作美,酒的出现便有了几分神秘色彩。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说明了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1.1民间传说

1.1.1 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吕氏春秋》、《战国策》、谯周《古史考》有载

1.1.2杜康酿酒:民间广为流行的说法。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3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神农本草》载有酒的性味

1.1.4 酿酒与天地同时: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1.2 考古资料

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 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子

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

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酒器 1.3 现代观点

酒是天然产物:一些天体由酒精组成。其所蕴藏酒精量,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

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谷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酵成酒精。

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饮料酒: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狩猎为生。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易自然发酵生成果酒;动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质和乳糖,也易发酵成酒。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篇2

一、清水道教音乐的起源

道教音乐是中国传统宗教音乐的重要分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清水道教音乐作为其中一种,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史料记载,清水道教音乐是起源于公元12世纪的全真派的道教科仪音乐,在其产生、发展与流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1]地被打上清水县这一地域性标签,即特殊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造就了清水道教音乐在风格、特征上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清水道教音乐从初创伊始便注重“一写二念三吹打”,因而这种融合经词、声腔、器乐等于一身的综合表演形式,彰显了独特的风格。而其中经词部分的呈现主要表达对于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等美好景象的祝愿。

二、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回顾

清水道教音乐最初起源于公元12世纪金代创立的全真道派,当时这种音乐形式的典型特征在于以全真正韵作为各派的统一范本;到了清乾隆年间,其因受陕西华阴等地道教音乐的影响,逐渐分化成两大流派,即流传至今的“华山派”和“龙门派”,并且两者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民国初年,清水道教音乐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空前繁荣的鼎盛阶段——弟子门派众多,各年龄段无所不包,吹打弹唱各有所长,大小道场演出不断,清水道教音乐至此达到其影响力的一个巅峰;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音乐形式开始走向冷门,昔日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从艺人员的自豪感也日益衰落,其逐渐从大众艺术的神坛跌落成为“小众化”表演;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出现了喜人的转机。党和国家对宗教政策[2]的扶持,极大促进了从艺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了社会文化氛围,使这种民间艺术逐渐复苏并获得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6月14日,清水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其发展的重要肯定。

(二)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现状

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清水道教音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下这种音乐形式仍面临着发展困境。首先,由于清水道教音乐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清水县,老一辈的从艺人员都要求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基本功夯实、专业程度高,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这种民族艺术的生机与活力。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众多昔日的道乐高手纷纷“跳槽”,进入文艺团体,于是有手艺有情怀的“匠人”们逐渐消失,道教活动也宣告终止。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文化艺术事业遭到致命地冲击,清水道教音乐濒临衰亡,在这个恶性怪圈的作用下,真正的道乐技艺逐渐迷失;

同时,申遗成功之后,清水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反观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实践不难发现,一种“病态”发展的共性呈现出来——各地政府机关、公共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往往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开发利用这些品牌和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文明城市”等一系列光鲜名牌的建设,却对切实完成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这一核心工作给予极少关注甚至完全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无异于本末倒置,而倒置的代价则是清水道乐在人们心智中的日益模糊化和边缘化。

(三)清水道教音乐的发展展望

针对目前清水道乐面临的困境,对其未来的发展举措,提出如下展望:

1. 注重对外宣传

从前文的发展回顾可以看出,清水道乐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反观现实,其在社会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不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宣传方式与力度的失当,因而外宣部门的工作有待加强。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注重对外宣传才是王道。通过积极地宣传教育,向人们展示清水道乐的精神内涵,进而提升人们对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具体来说,政府和各级机关单位应率先开展此类外宣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窗口;同时社会大众也要主动积极地配合教育,以求最好的宣传效果。

2. 注重人才培养

在各行各业,人才都是最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的资本。因而清水道乐的保护和传承[3]也离不开优质音乐人才的支持。具体来说,可以加强优秀教职工团队的建设,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培训,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选派爱好音乐的年轻教员深入学习,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总之,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3. 注重创新发展

随着外界宗教环境的改变,对清水道乐的保护和传承也在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因而那些陈旧古板的条条框框已经不再适用,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要选用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比如:政府部门首先要对清水道乐有宏观清晰的认识,注重发掘音乐这种外显形式与文化内核之间的联系,利用科学的、审慎的方式,充分利用现在科学技术等,注重创新的发展,能让清水道乐迸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结语

入选非遗名录为清水道教音乐带来了发展契机,但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能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成果?面对发展的困境,扩大外宣,注重人才培养及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2008年,清水道教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宏观上看,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契机。而就目前来看,清水道乐虽然经过漫长的流变,其仍然面临着发展困境。本文首先介绍清水道教音乐的起源,进而探讨其发展过程:发展回顾、发展现状即发展展望。

关键词:清水道教音乐,起源,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杜新平.浅论清水道教音乐的保护和利用[J].音乐大观,2014,06:131.

[2]王玉国,吴凯飞.清水道教音乐秦安小曲榜上有名[N].天水日报,2008-06-18001.

莒地砭石与中医针灸的起源探究 篇3

【关键词】莒地砭石 中医针灸 起源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内罗毕审议并通过中国的申报项目“中医针灸”,从此,“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由此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更广泛关注,也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针灸在活络经脉方面效果显著,是古老中医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针灸疗法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到。在该书中,还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此后几千年间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慢慢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至于针灸的起源,则更早,甚至能够追溯到一万多年以前。对针灸的起源地,学术界有相对统一的看法。笔者认为,针灸起源于莒地。本文从中国中医针灸起源与莒地砭石关系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一、中医针灸与莒地砭石有重要的关系

因为针灸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关于针灸的起源有相对统一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针法起源于我国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随着自公元前2600年前后开始的对鲁西豫东荒地的大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涌入鲁西豫东地区,使这一地区成为龙山文化时代(前2600至前2000)中国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区域。众多人口产生了大量医疗服务需求,来自南方的针疗法和来自北方的灸疗法分别被南北移民带入鲁西豫东地区。”这段文字是目前对针灸起源的较为普遍的认识,通过这段文字来看,针疗法是来自南方的,而灸疗法源于我国北方。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太合理的。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针法莒地早就有了。

因为针的前身是砭石,而砭石是起源于东夷地区的。同样是《黄帝内经》的《异法方宜论》篇有这样的记载:“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全元起注《素问》曰:“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

砭石起源于东方的观点是有充分的文物证据的,从东夷地区出土了大量砭石上可以证明。在距今63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民族就已经普遍使用砭石。鲁西大汶口遗址出土砭石30枚,其中石质28枚,玉质1枚,骨质1枚。鲁南邹县野店遗址出土砭石11枚,石质3枚,玉质3枚,骨质4枚。鲁南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玉质砭石9枚,骨锥6枚。山东省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仕阳等遗址,先后出土10枚,其中玉质5枚,石质5枚。日照两成也采集到砭石两枚。

从各地出土都有砭石出土来看,说明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人已经普遍学会使用砭石。砭石是针的前身,一般经历石质、玉质、铜质、铁质、银质的发展过程。从当时出土的砭石中已经有大量玉质砭石来看,说明东夷民族当时的针灸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

一般情况下,原始部落各个民族同时发现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是一个小部落最先发现了,别的部落或者群体跟着学习。从东夷地区在很多遗址发现砭石来看,同样说明砭石在东夷地区已经有很长的发展时间。而从出土的砭石的材质来看,莒地出土的玉质砭石数量较多,从侧面反映了莒地针灸的发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莒地应该是中医针法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二、从砭石的特征来看,砭石在莒地有更长时间的应用历史

从莒地出土的砭石的形制来看,砭石的形制大致相同,但却有一定的区别。第一种类型是方柱形,一端有棱形的尖,一端有圆形铤;第二种类型是长扁方柱形,一端有扁方棱形尖,一端呈圆形铤;第三种类型是圆柱形,一端尖如锥状,一端有圆铤。但不管什么类型,都是磨制的,制作精细,锋端锐利,也有的饰有凸纹或目纹。从这些出土文物来看,莒地东夷人的砭石制作如此精良,说明使用砭石的历史已经有很久了。

如果这只是猜测的话,从后来出土的文物来看,证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1980年莒县陵阳镇出土了一件尖状器,外形呈三角形,中间微鼓,尖端锐利,后部略成燕尾形。长3厘米,最宽处2厘米,厚度为0.2厘米,较轻巧。从其外形来看,显然不是生产生活用器,而是一件锥刺器,应该是砭石的前身。它是细石器文化遗存,距今约1万年。

综合两方面的因素来看,莒地东夷民族使用的砭石的演变过程是从不规则的尖状器到较为规则的三角形、方形与扁方形而后发展为圆形的。从起源上来看,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万年左右。而在新石器中晚期的东夷民族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砭石进行治病了。由此可见,砭石在莒地有漫长的发展历史。莒地应该是中医针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三、针灸起源于莒文化区与一些重要典籍的记载并不矛盾,表明莒地是中医针灸的重要起源地

对砭石的起源,《皇帝内经》中是这样记载的:“东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业,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其热中,盐者盛血,故其民皆黑色硫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通过“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的记载来看,针灸的起源地应该更靠近大海,这说明针灸的起源地为古代的莒文化区是确切的。因为文化意义上的莒地包括现在的莒县、沂水、沂南、莒南、临沭、东港、五莲、诸城、胶南以及江苏的赣榆等县市,有多个县市濒临大海,正好与《皇帝内经》的表述是一致的。

传统观点认为针灸正式形成的时间在前2400至前2300这一百年间,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这与针灸起源于莒地并不矛盾。《路史》之《后纪一》引《帝王世纪》:“太昊(伏羲)制九针,以拯夭枉。”《备急千金药方》序言:“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伏羲和黄帝是同时代人,在位的时间很接近,所以把医疗器材标准化的功劳同时归在这两位帝王名上是可以理解的。伏羲在位时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黄帝在位时都城曾设在曲阜,这两个都城都在鲁西豫东地区。而他们的在位时间也大体相同。伏羲在位时间是前2400年至前2370年,黄帝在位时间是前2337至前2307。所以,中国针灸疗法和针具系列正式形成的时间在前2400至前2300这一百年间,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针灸起源地山东东部的莒地,后来形成于鲁西豫东地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个地方非常近,都处于山东南部地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是莒人开创了中国中医针灸学的先河,针灸的起源地是莒地,而不是我国的南方。

参考文献:

[1]高广仁.莒文化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苏兆庆.东夷民族针灸学初探[J].莒文化与中华文明,2012.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博物馆)

茶的起源与发展 篇4

(1)茶饮的广泛盛行

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 宫廷茶饮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

子兰《夜饮》:“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花芯夫人《宫词》:“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 僧侣茶饮

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

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

专题介绍.关于茶圣陆羽与《茶经》

12岁时陆羽终于逃出了龙盖寺,开始了流浪生活。小陆羽加入了一个戏班,四处演出,渐渐成为了竟陵四乡一个参军戏的名角。并且慢慢自己编脚本和唱词,有著名的《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墅(邹夫子)为师,学经业儒,遂了多年的心愿。

陆羽师从邹夫子五年返回竟陵城后不久,与被贬至竟陵的前礼部员外郎、颇享诗名的崔国辅成为了忘年之交,得到了不少熏陶与指导。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三年之后,崔国辅离开竟陵,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

 陆羽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并深入茶园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于公元760 年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苕溪为中心,每年茶季就亲自带着采制工具前往湖州、苏州、常州和杭州等地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将游历考察中的见闻随时记录下来,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技能,为写《茶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他初来江南就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皇甫冉也是一位多才多艺、怜才重友之士。这是陆羽初来江南结交的第一位挚友。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陆羽在这里逗留期间经常到异地茶山进行考察,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等诗篇就记述了陆羽的采茶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 唐肃宗至德二年(A.D.757 年)来到吴兴,与乌程县柠山妙喜寺皎然相识结谊。皎然,俗姓谢,湖州人,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他即是诗僧,又是茶僧。陆羽的正直人品、渊博知识受到了皎然的赏识与钦佩,与他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是陆羽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位知己,是陆羽越过坎坷、走向事业全盛的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生相知、死相随。由于湖州较北方安宁,又是名茶产地,这一时期陆羽到各大茶区游历考察,学习茶农种茶的经验和方法。

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陆羽前往江苏茅山观察茶事。应该说这段时期是陆羽的一个成长期,在这之前他虽然在积公禅师那里学会了烹茶,品茶,但对于真正的茶道和茶的基础工艺还不甚了解,皎然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他的缺点,通过与皎然的交往,陆羽对茶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后世有人称皎然是指导陆羽写作《茶经》的人也是有根据的。

 陆羽的诚信人品,对佛学、诗词韵律的高深造诣,特别是他的渊博的茶学知识及高超的烹茶技艺,在湖州各阶层人士中赢得了声望,同时也博得了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赏识与信赖。

陆羽参与了由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还参加了颜真卿组织的数十位文人参与的诗词联唱,并集成《吴兴集》,成为唐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而陆羽在湖州最令人敬慕的杰作是“三癸亭”,这是由他亲自设计,由颜真卿出资,皎然鼎力相助的三人通力合作的作品,至今仍是湖州的胜景之一。由此可知,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之深。

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回到湖州,在皎然的苕溪草堂开始了《茶经》的著述工作。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 陆羽在他从事的茶业、茶文化业中结识了很多品德好、学识广的朋友,这对于他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凡是他未去的茶区均由他的友人为他寄送茶叶样品,传递情报。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茶叶科学技术、经验,以适应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于公元765 年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于公元775 年又对其作了修改和补充,公元780 年刻印问世。《茶经》首次使茶叶科学系统化、理论化,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巨著。

 纵观陆羽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勤于读书,注重实践,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抱定目标,矢志不移。他善于与品德好、学识广的人交友。他与茶学、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此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陆羽及其《茶经》对当代青年学子的人生启示 

1、目标定位 

2、抓住机遇 

3、锲而不舍 

4、注重实践 

5、善于交友

《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关于茶的专著,也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全书分为十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从茶的起源、用具、采制、煎煮和历中典故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茶事的起源及发展。

 一之源:对茶的起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名称、种茶的土地、种茶方法、茶的性味作了说明。

 二之具:记采茶、制茶工具;共16种,如灶、釜、甑等等。

 三之造;记采茶的月份、天气以及采后的茶制作,并对茶的形状和鉴定制茶好坏作了描述;

 四之器; 记煮茶和饮茶工具,共25件;  五之煮;记饼茶的烹茶(烤、煮、酌)方法;

 六之饮;记饮茶之法;

 七之事;历史上出现的茶人、茶事活动或故事传说。

如晋〈中兴书〉所记、〈异苑〉等 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

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价值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它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 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之源” 中茶定性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总结了前人关于茶的功效的说法:  1.作为药物,可解毒、治病、醒酒。“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 2.可作为饮料,令人兴奋等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 3.可倡导节俭之风,可以茶代酒。

所谓“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受茶经思想的影响唐末刘贞亮和日本的明惠上人先后提出了“茶十 德”和“饮茶十德”。

刘贞亮茶十德

 以茶散郁气  以茶驱腥气  以茶养生气  以茶除疠气  以茶利礼仁  以茶表敬意  以茶尝滋味  以茶养身体  以茶可雅心  以茶可行道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评价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评定茶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1.鲜叶原料是否精美; 2.加工工艺是否精良; 3.煮茶用水是否精纯; 4.煮茶技艺是否精湛。

《茶经》还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五因素

 土质:“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 茶树生长情况;“野者上,园者次。”

 茶芽生长情况;“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 光照情况,“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 采摘时期和方法:“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

“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睛采之。”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煮茶方法上

2.用水选择上;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火候掌握上;“其沸,如鱼目为一沸…” 4.饮茶方式上;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开创了我国茶书的先河。自此,我国出现的论茶之书多达一百多种。如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茶经》的续作。

“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新茶”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贡献

 1.《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泡茶技艺。

2.《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3,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

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发展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 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茶叶生产优势突出,着重反应在福建茶业的崛起。

 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 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斗茶之风盛行等) 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吴自牧《梦梁录》)

茶 类 介 绍

饼茶时期 1 饼茶开始

《茶经》引三国时魏人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叶加工最早的记载)《茶经》记载:唐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类。

粗茶——将采来的茶叶、芽、梗一起切碎待用。

散茶——仅用采下来的芽叶。末茶——将茶叶烘烤碾成茶末。

饼茶——将茶叶蒸、压成饼后烤干,再捣碎成末。

饮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茶放入瓶缶之中,以沸水注入而饮;也有的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一起煮饮。

茶 类 介 绍 宋代团茶

茶 类 介 绍

散茶

王祯《农书》记载,散茶源于元朝。不过,元代散茶尚未普及,还处于饼茶与散茶混用状态,即便饮散茶,也大多碾成茶末,依然是唐宋遗风。

数的起源与发展 篇5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屈指计数到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从量地测天到抽象严密的公理化体系,在五千余年的数学历史长和中,重大数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确实构成了科学史上最富有理性魅力的题材。

一、数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最原始的人类就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在中国,至迟在商代,即已出现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大数的方法;又至迟至秦汉之际,即已出现完满的十进位值制。在成书不迟于l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已载有只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开平方、立方的计算法则,并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以及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还引入了负数概念。刘徽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3世纪)中,还提出过用十进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时期(欧洲则在16世纪s.斯蒂文以后)十进小数才获通用。虽然中国从来没有过无理数或实数的一般概念,但在实质上,那时中国已完成了实数系统的一切运算法则与方法,这不仅在应用上不可缺,也为数学初期教育所不可少。至于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希腊文化的欧洲地区,则偏重于数的性质及这些性质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早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发现了有非分数的数,即现称的无理数。16世纪以来,由于解高次作者简介:霍凯凰,晋中学院师范分院数学系。有突出的地位。同时,他还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李冶的“天元术”给出了建立代数方程的一般方法。杨辉则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朱世杰为中国数学留下两部优秀的数学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他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四元术”。他的消去法是中国数学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此外如贾宪、刘益、沈括等人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大家”的成就是直接以他们的成就为基础的。此外,珠 算的发明和使用,也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数学成就之一。

“数,上帝的宠物”,谈祥柏这样所。

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数字2)时,数学就诞生了.——罗素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古希腊的荷史诗《奥德赛》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当主人公奥德修斯刺瞎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仅有的一只眼睛以后,那个不幸的肓老人每天都坐在自己的山洞里照料他的羊群.早晨羊儿外出吃草,每出来一只,波吕斐摩斯就从一堆石子里捡出一颗.晚上羊儿返回山洞,每进去一只,他就扔掉一颗石子.当他把早晨捡起的石子伞部扔光时,他就确信所有的羊都返回了山洞.

这个有点苍凉的故事告诉我们,很有可能是牧羊人计算羊群的只数产生了数字.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r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l块石子代表;捕获r 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凶占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千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

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有趣的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是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以下方法:把从l开始的若干连续的数字作为基本数字.当然,虽然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以l,2,3,4„„这样的十进制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不相同.古罗弓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他们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lo)、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这7个符号位

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古埃及人所创建的数系与罗马数系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简单而又纯朴的风格,并且使用r十进位制,但是没有位值制.他们依次用笔I田.排列记数到9,然后用一个好像倒写的u的符号代表10,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我国古代也很蓖视记数符号,最占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到春秋战卜习时期,生产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需这些数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二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r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但是,在数字的发展过程中,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了.古希腊研究数学、科学和哲学的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支配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数或数的比例,这是世界之所以美好和谐的源泉.他们所说的数是指整数.分数的出现,使“数”不那么完整了.但分数都可以写成个整数之比,所以他们的信仰没有动摇.但是,学派中_.个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在研究1与 2的比例中项时,发现没有一个能用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它.如果设这个数为戈,则有一1一----戈fi-,推导菇二的结果即X2=2.他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龙,根据勾股定理x2=12+12=2,可见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是所要找的那个数.这个数肯定是存在的.可它是多少?又该怎样表示它呢?希帕 索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认定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数.这个新数的出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震惊,也动摇了他们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了保持支撑世界的数学大厦不坍塌,他们规定对新数的发现要严守秘密.而希帕索斯还是忍不住将这个秘密泄露r出去.据说他后来被扔进大海喂了鲨鱼.然而真理是藏不住的.人们后来义发现了很多不能用两个整数之比写出来的数,如圆周率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们把它们写成订、、/2、、/3、V10等形式,称它们为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统称为实数.在实数范闱内对各种数的研究使数学理论达到了相当高深和丰富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一筹算.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曙长短顺序摆好,就口r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 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乏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使得的程度.这人类的历史已进入19世纪许多人认为数学成就已经登峰造极,数字的形式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r.但在解方程的时候常常需要开平方.如果被开方数是负数,这道题还有解吗?如果没有解,那数学运算就像是走在死胡同中那样处处碰壁.于是数学家们就规定用符号i表示“一I”的平方根,即:±i。虚数就这样诞生了.i成了虚数的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实数)和一个向量菇i啊7坛I|}(其中x,y,z为实数)组成的.四元数在数论、群论、量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人们还展开了对“多元数”理论的研究.多元数已超出了复数的范畴,人们称

其为超复数.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向量、张量、矩阵、群、环、域等概念不断产生,把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些概念也都应列入数字计算的范畴,但若归入超复数中又不太合适,所以,人们将复数和超复数称为狭义数,把向量、张量、矩阵等概念称为广义数.尽 管人们对数的归类法还有某些分歧,但在承认数的后人将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写成叶6i的形式(n,b均为实数),这就是复数.用虚数和复数表示的量,所以虚数总让人感到虚无缥缈.随着科学的发展,虚数在水力学、地图学和航空学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掌握和会使用虚数的科学家眼中,虚数一点也不“虚”了.数的概念发展到复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某些数学家也认为数的概念已经十分完善了,数的家族的成员已经都到齐了.可是1843年,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又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所谓四元数,就是一种形如q=a+xi竹i忆|j}的数.它是由一个标量口概念还会不断发展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到目前为止,数的家族已发展得十分庞大.

二、古代希腊数学

在古希腊数学史上,有著名的三大几何问题: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化圆为方。这些问题的难处,是作图只许用直尺(没有刻度的尺)和圆规。希腊人的兴趣是在尺规的限制下从理论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几何学从实际应用向系统理论过渡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后来随着希腊数学的发展,希腊人对无限性,连续性等概念已有深刻的探讨。代表人物是芝诺,他提出了四个著名的悖论:二分说、阿基里斯追龟说、飞箭静止说、运动场问题。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146年古希腊灭亡,希腊数学达到它的全盛时期。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奥斯。

三、中世纪的中国数学

与希腊数学相比,中世纪的东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算法精神,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数学,着重算法的概括,不讲究命题的形式推导。文艺复兴时期以前,东方数学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与希腊数学交汇结合,孕育了近代数学的诞生。这一时期的成就.如珠算、天元术、四元术、大衍求一术等,代表了中国古典数学的晟高成就。特别在代数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代表人物有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上添加一层楼。”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却形象地说明了数学 杰。秦九韶的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这幢大厦的累积特性。当我们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时,有必要了解 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它的历史。

五、现代数学的发展

安化黑茶的起源、发展与种类 篇6

安化黑茶产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县境内,安化黑茶起源于汉代湖南省安化县渠江镇的渠江“皇家湘淳薄片”简称“皇家薄片”,唐代时皇帝赐名渠江薄片,宋代以后发展称“渠江茶”,明代有“安化黑茶”之名。安化黑茶发展到现代有薄片、三砖、三尖、一花卷。

一、安化黑茶的起源

安化黑茶源于西汉道家张良造的“药茶”——张良薄片,汉代称之为:渠江皇家湘淳薄片简称“皇家薄片”。黑茶的起源与道家启蒙以及与道家制造“药茶”划“符水”给乡民治病分不开的,而划“符水”治病,有驱除心理障碍之嫌。黑茶的起源问题,实际上是说茶与道即安化黑茶与道家的关系,说黑茶的起源无形之中就扯到了中国几千年的“茶道”文化。

相传汉代名臣张良好茶,谢官后,先云游天下,后带领众徒弟在位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张家冲隐居修道,因留恋这里的奇山异水,便定居于神仙屋场,并兴修庙宇、道家学堂各一座(现尚在渠江镇纸槽村神吉组留有神仙屋场、道家学堂及庙宇遗址)。

张良看到山下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叶提炼成多种形状的茶片——后称薄片救治乡民。渠江茶由此名声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携带和长时间收藏,百姓皆做此 茶,常饮终生无疾。因薄片收藏越久,香醇越浓,百姓称之为“香醇薄片”或“湘淳薄片”。

汉代末期,渠江黑茶薄片已经成为朝廷贡茶,而誉为渠江“皇家湘淳薄片”简称“皇家薄片”。皇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有现代诗赞:《皇家古茗》(神吉山中藏古茗,宗祖薄片救乡民。皇家历代品湘淳,千年渠江流遗韵。)是对安化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起源的生动写照。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箱竹篾包装的黑米状的小颗粒,现代渠江茶与古汉墓出土的“一笥茶”的竹篾,如出一辙。古文学家翻译墓葬中刻有“一笥”的竹简,意为“一箱茶”。这一箱西汉时期的神秘茶叶出处——安化渠江镇。后经渠江皇家薄片茶业专家将其定名为“渠江皇家薄片”。湖南省益阳市茶叶 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认为,他有三大依据,认为马王堆出土茶叶来自安化皇家黑茶薄片。后经各界考察团考证:渠江皇家薄片是安化黑茶起源,并多方证实了此观点。

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等地饮渠江“皇家湘淳薄片”茶颇广。

二、安化黑茶的发展

唐代时,经济发展迅速,茶文化也得到了大的发展。唐皇给渠江“皇家薄片”赐名“渠江薄片”。此时,渠江皇家薄片进入兴盛时期。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昔贤所称,大约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渠江之薄片,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

唐代后至宋代,特别是宋朝历代皇帝,重文轻武,文人墨客皆好茶,渠江皇家薄片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据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

元代后,少数民族和汉族大融合。渠江薄片在元朝因蒙古族的统治而失传。

历史上有三次因战乱引发的移民运动如:宋末 元初“洪武大移民”和明、清朝的“江西填湖广大移民”,以及“两湖填四川的大移民”。旧志载有:“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谭,浏遭歼屠殆尽”之载。传此劫难中旧潭州百姓死伤殆尽,当地仅有极少土著乡民靠险隘山寨得以生存。元、明、清三个朝代,引发了大规模移民运动,各地移民来 “实其地”,插草为标,渠江薄片由此历史性阶段失传。在“两湖填四川的大移民”中,渠江皇家薄片黑茶工艺传入了四川等地,元代以后,四川等地的黑茶兴起,后发展成为四川边茶。

渠江皇家薄片而有:“源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殆于元、复兴于明”之说法。

三、安化黑茶的复兴

“渠江皇家薄片”之名在明代后被称为“渠江茶”,而被名称“渠江茶”所替代。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明代渠江茶重新被茶商和官府认可,被确认为“官茶”。“渠江茶”量小,逐渐将征茶范围扩展到资江流域各处,整个安化茶、安化黑茶兴起。天尖、贡尖、生尖,因朝廷和市场需求先后出现,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接着砖茶随之出现。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

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四、安化黑茶的种类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笥茶”与“渠江茶”盛茶的竹篾篓如出一辙,茶叶专家结合出土“竹简和木简”的记载,认定这“一 笥茶”为安化渠江黑茶薄片。安化黑茶从汉代渠江皇家薄片传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安化黑茶从汉代“皇家薄片”发展到唐代“渠江薄片”,明代后又发展为“渠江茶”、“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的种类现在概括起来有四类:薄片、三尖、三砖、一花卷。

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与发展 篇7

1.1我国体育社团的定义

在我国, 体育社团是指公民合法人以从事和发展体育事业为目的, 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体育社团的职责是宣传和组织群众参加体育运动, 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其类型主要包括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以及下属的各项体育协会、各省市, 以及学校成立的学生体育联合会和各单项体育协会。

1.2我国体育社团的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体育协会从属社会管理范畴”, 它是民间自治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这是体育社团的基本社会定位。有关法令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由此得出我国社团具有民间性和非盈利性。体育社团是人们因共同的喜好聚在一起, 开展同一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团体, 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更好地完善自己, 说明体育社团具有同类相聚性和互益性。

2.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我国历史悠久, “体育”和“社团”这两个词是在近现代才产生和定义的, 无法具体叙述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据古籍记载, 夏代已有称为校、序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夏商学校已经有了体育教育的内容, 如习射。唐朝时期建立了专门的运动团体, 以满足对高水平活动的要求。这类团体有“棋待诏”, “打球供奉”, “射生马队”, “相扑朋”等。到了宋代, 逐渐由宫廷待诏转移到了民间体育社团。有了“锦标社” (射弩) 、“英略社” (行拳使棒) 、“相扑社”、“川弩社”、“蹴鞠、打球社”、“角抵社”、“出猎社”等体育社团, 在汴梁、临安等大城市出现了专门的表演场所“瓦子” (瓦肆) 。节日期间, 各地社团组织也有表演活动, 称之为“社火”。

1911年以前, 我国真正以研究和开展体育活动为宗旨的体育社团为数不多, 但影响较大, 如香港华人足球爱好者于1904年成立的“华人足球会”和1908年成立的“南华足球会”, 以及在同盟会员陈莫士等人帮助下, 霍元甲于1910年6月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操会”。1924年7月25日,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东南大学正式宣告成立。1941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它是旧中国唯一正式的全国性体育组织。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体育社团迅速成长, 经历了三次高峰, 第一次是1956年, 标志是17家全国性体育社团在这一年成立。第二次是1964年, 其标志是8个全国性体育社团在这一年成立。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迎来了第三次高峰, 1979年新成立的体育社团数量达到了13个, 1979年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 体育社团处于平稳发展的趋势。随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体育社团数量呈现出有起有落的曲线型发展的轨迹。截至2002年10月, 在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注册的全国性体育社团共有87个, 包括分支社团共计123个, 其中包括全国性体育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基金会等体育社团组织, 各种民间组织更是不计其数。

3.我国重要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

3.1精武体操会

1910年6月由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发起并组织集资在闸北王家宅 (今交通路会文路附近) 举办精武体操学校, 由霍元甲等两位教授武术,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精武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 倡导和发扬爱国、修身、正义和助人的精武精神, 1911年3月3日精武体操会迁入万国商团中国义勇队旧址 (现民德路南端跨越铁路至北浙江路处) , 设有两个练习室、图书馆及宿舍, 还有摄影室, 称为第二会所。1916年4月6日精武体操会迁入位于提篮桥倍开尔路73号的新会舍, 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自此, 精武步入了壮大与繁荣时期, 开创了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1919年精武分别成立第二分会 (在南市煤炭公所内) 和第三分会 (在鲁班路山东会馆内) , 倍开尔路会所改称总会。1910—1920年, 10年中该会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 外地亦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派教师前往指导。1920年7月3日, 应国外华侨人士的邀请, 上海精武会派了5名骨干成员陈公哲、黎惠生、罗啸敖、陈士超和叶书田去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宣传精武体育会的武术事业并协助建会, 在精武历史上称为“五使下南洋”。最高峰时, 国内外分会达42个, 会员逾40万人。1924年, 精武办事处因倍开尔路房屋财政困扰而迁入中央大礼堂, 即今总会所在地。1938年日寇入侵, 强占了总会会所, 上述大部分书刊和影片被毁。后该会迁往南京东路慈淑大楼 (今东海大楼) 。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年底, 才收回福德里总会会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精武体育会由政府接管, 逐步成为虹口区的一个体育场馆, 继续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活动。

3.2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1910年10月, 唐绍仪、伍廷芳、王正廷、张伯苓等人发起成立了“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 此时, 南京正举行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所以该同盟会将运动会的召开日期10月18日, 定为该会的成立纪念日。该同盟会设董事会与评议会, 办事机构设在上海, 张伯苓任名誉会长, 王正廷任名誉副会长, 沈嗣良和董守义先后任总干事。该组织被视为中国全国性体育社团的雏形。1924年5月22日至24日, 武昌举办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8月24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会, 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并取代原“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 1927年郝更生继任会长。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 中华全国体协随政府西迁重庆, 总干事沈嗣良因圣约翰大学校务牵绊, 未及撤退, 几年来体育协会没有实际负责人, 会务停顿。1941年2月1日张伯苓等在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召开中华全国体协董事会, 聘董守义为副总干事, 并于5月向社会部备案, 批准为社会团体。1942年10月1日召开临时董事会, 依法将董事会改组, 原任董事改称理事, 原任名誉董事改称监事, 分别组成理事会及监事会, 推张伯苓为理事长。11月在大田湾修建平房两幢, 1943年1月迁入办公, 董守义总干事, 会务日益展开。1948年5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 中华全国体协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改选理监事, 王正廷当选理事长, 1949年中华全国体协驻地由南京迁至台北, 会务停顿近两年。之后会址迁移不定。1951年由时任中华全国体协总干事郝更生博士任代理理事长。1973年6月7日, 中华全国体协全面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黎玉玺出任理事长。1989年12月23日“中华全国体协”改为“中华全国体育运动总会”。

4.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趋势

关于中国体育社团, 学术界存在很多观点。北京奥运会之后也曾经反复讨论过“举国体制”是否合理的问题,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体育社团本身, 而在于我国体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杰·科克利的分析, 体育一共分为两类: 表演性体育和参与性体育。对于两类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 体育社团的发展截然不同。在竞技表演类体育运动中, 由于费用太过昂贵, 中国体育社团还显得过于孱弱无力。乐趣参与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对体育的需求。这种发自个体内心的需求催生了乐趣参与性体育的发展,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 有组织的社团形式必然孕育而生。在中国, 这种体育社团正在萌芽、发展、壮大, 在不远的未来, 真正的体育社团必将随着乐趣参与性体育运动发展而壮大。

中国体育社团就整体而言, 其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问题比较多。因此, 深入研究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与发展, 对促进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加快与世界体育的接轨, 推动我国体育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靳庆侨.重庆市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建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12, 3 (5) :22-24.

[2]叶茂盛.从体育的发展趋势看我国体育社团的未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8) :16-18.

[3]颜中杰.中国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32-35.

[4]谭华主编.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王俊奇.南宋临安民间“体育社团”[J].体育文史, 2000, (4) :39-40.

[6]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7]黄亚玲, 等.制约中国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文化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上一篇:流泪300字作文下一篇: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